郑路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290
颗粒名称: 郑路镇
分类号: K295.2
页数: 90
页码: 524-61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郑路镇概况、郑家村、李家坊村、前张村、西任村等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郑路镇

内容

概况
  郑路镇位于商河县东南部,“两市(济南市、滨州市)三县(商河县、济阳县、惠民县)”交界处,总面积128平方公里,总人口6.27万,辖97个行政村,镇内徒骇河、土马河横贯东西,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郑路镇是黄河以北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山东省政府确定的中心镇、济南市小城镇建设试点镇。郑路镇是山东吕剧的发源地之一,民间文艺活动丰富多彩,鼓子秧歌是该镇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村内有梁王冢、金堤等文物古迹,历史上涌现出季学文、张北华、李庭玉等杰出人物。2010年,张坡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全镇市级文明村13个,市级生态文明村38个,郑路镇连续5年被评为市级文明乡镇。
  区划沿革
  郑路原为商河县第三区,1944-1945年8月属三边县(商惠济)原商河县三区,1945年8月-1947年春名为惠济县郑路区,1947-1949年5月,属杨忠县郑路区。1949年5月-1950年夏为惠济县郑路区。1950年秋-1955年为商河县第十一区。1955-1957年为商河县郑路区。1957-1958年2月撤区建乡,郑路区划为郑家乡、高邱乡、刘桥乡、褚集乡、常王乡、大刘乡和古城乡。1958年3月,郑路、营子、高邱站、刘桥4乡合并为郑家乡。1961年10月,改为郑家公社。1965年5月,划分为郑家、展家、孙集三个人民公社。1984年4月,郑家人民公社改为郑路镇。2005年11月,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展家乡并人郑路镇,辖常王、展家、营子、扒牯李、武集5个管区,97个行政村。2009年2月,全镇划分为常王、范王、展家、褚集、营子、郑家、大袁家、扒牯李、解家、武集10个管区。
  经济发展
  郑路镇是“山东省环境优美乡镇”“山东省级中心镇”。镇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形成商贸区、工业区、生活区、休闲区等严格功能区分的城镇格局,累积投入资金3亿元,建成区扩展到1.184平方公里,城镇个体户达970户,企业发展到54处,吸纳劳动力5000多人。2009年,投资2270万元完成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成4处水厂,铺设主管道9万米,入户率达到100%。大棚蔬菜产业规模扩张,全镇高标准冬暖式蔬菜大棚7400个,所生产的“展旺”牌绿色蔬菜远销全国各地。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以奶牛养殖基地为龙头,带动全镇发展养殖专业村25个,奶牛存栏量300头。
  民营经济形成木片板材加工、丝网生产、笤帚加工、苇箔加工、花生米加工、地毯加工、麦秸运销等7大支柱产业。
  社会事业
  教育 郑路中学始建于1958年,前身是商河县第四中学,学校占地面积8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500平方,教学楼内设有多媒体教室。2008年投资10万余元修缮学生宿舍,硬化部分广场和主要路面。2009年投资3万元绿化美化校园,环境优雅,教学设备齐全。展家中学始建于1974年,学校占地面积3974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472平方米,拥有一幢三层教学楼。2007年1月被县教育局认定为县级规范化学校、教学示范学校。2008年12月被济南市教育局、济南市环保局认定为“市级绿色学校”。2007年投资150多万元新建扒牯李小学。2008年投资147万元新建褚集小学。2009年投资180万元新建营子小学。2009年5月郑路镇通过市级教育示范乡镇验收。2010年投资180万元完成镇教委、中心幼儿园及镇文化站建设。
  卫生2006年开始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农民参合率达到99.8%。新建14处村级标准卫生室。2007年,郑路镇中心卫生院门诊病房综合楼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总投资320万元,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并配备全新的住院设施,方便群众就医。2010年,筹集资金220多万元,对镇卫生院病房楼进行扩建,新增病房55间,床位70多个,新建农村卫生厕所1120个。
  特色产品
  路家珍珠红西瓜与普通西瓜相比,路家珍珠红西瓜具有个小、皮薄、清甜多汁、营养成分含量高等独特品质。路家珍珠红西瓜推行生产标准化,实行“协会十基地十农户”的产业模式,已形成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的生产格局,基地面积1000亩,产品远销河北、内蒙、黑龙江等全国10余个省市区。2010年,路家珍珠红西瓜生产基地被山东省农业厅认定为“山东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展旺”牌黄瓜 2009年6月,郑路镇“展旺”牌黄瓜被国家农业部认证为全国绿色无公害农产品。2010年,新建“商菜篮”和“和谐田园”两个蔬菜龙头基地,全镇高标准冬暖式黄瓜大棚达到4300个,年产黄瓜4万吨,年产值1.3亿元,产品远销哈尔滨、北京、上海、天津、太原等20多个大中城市。
  “展旺”牌芹菜 2009年6月,郑路镇“展旺”牌芹菜被国家农业部认证为全国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全镇芹菜大棚达到2400个,年产芹菜3万吨,年产值1亿元,产品远销哈尔滨、北京、上海、天津、太原等20多个大中城市。
  鸭蛋 郑路镇蛋鸭养殖基地建于2010年,位于郑路镇李家坊村,总投资600多万元,占地100亩,小区建有15个蛋鸭养殖大棚,蛋鸭存栏量6万只,年产鲜蛋1000吨,年产值280万元。
  柿子 扒牯李村1995年引进日本甜柿优良品种,村民家家户户种植柿子树。至2010年,全村柿子树达2000余株,年产柿子6万多斤。村内建有柿子树苗繁育基地20亩,年产树苗10万余株。
  衣食住行
  农民常年以小麦为主食,兼食谷子、玉米、大豆等杂粮。小麦做成馒头、卷子、饼类、水饺、包子、面条、疙瘩汤、油条、火烧、点心等食物。玉米窝头、小米窝头、地瓜则为群众的尝鲜食品。
  日常菜肴,城镇早餐佐以酱菜,中晚二餐荤素搭配,小菜粗细,各以家庭景况而异。城镇菜肴喜淡嫩爽。旧时农家常以蔬菜为主,偶见荤菜,但喜偏咸。现农村用餐小菜与城镇差异甚少,亦喜冷盘、热炒。婚嫁、定亲菜肴较为讲究,须备鸡、鱼、肉,主菜数量多为12个,以整鸡、整鱼、全肘为丰。丧事菜肴较简单,旧时均以素食为主,今除豆腐必备外,多用荤菜。春节菜肴丰盛,一般备鸡、鱼、肉及各类蔬菜。一日早、中、晚三餐,农家早晚餐的佐餐菜以酱菜为主。早晚餐食粥习惯仍存,多用小米、玉米或大米做成,有时加绿豆、小豆、地瓜、萝卜等。午餐一般均备熟菜,多者可达三四样。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大中城市的影响,衣着不断变化更新,乡村青年多模仿城镇青年服饰,城乡服饰基本一致。男青年时兴西服、面包服、青年服、羽绒服、皮夹克、各种呢料外衣及筒裤、喇叭裤、老板裤、牛仔裤等。女青年喜欢穿牛仔裤、西装裤,夏季穿裙者居多,有连衣裙、喇叭裙、百褶裙及西式裙等。衣式多样,款式新颖,花样繁多,各色皆备。帽子有鸭舌帽、圆顶帽、捂顶绒帽、各式针织帽。城镇青年普穿皮鞋或运动鞋,女青年喜穿各式高跟鞋,少数人穿马靴,农村青年穿皮鞋、运动鞋者增多,老年人喜穿布鞋、胶鞋、运动鞋,少数人穿皮鞋。少数城镇和农村青年女子戴耳环、戒指、项链等饰物。
  90年代后,农村多数家庭使用液化气炉。2000年以后,农村中大办沼气项目,有很多家庭用上沼气灶。2000年后农村农用三轮车、电动车普及,少数村民和部分城镇居民购置了面包车、小轿车。20世纪80年代,各式家具、各种沙发、缝纫机、自行车、收录机、电视机等不断进入农村家庭。至2005年始,家庭时兴装潢,太阳能或电热水器、摩托车、液晶电视不断入户,部分家庭购有电脑,多数人持有手机。
  历史遗址
  梁王冢 位于郑路镇梁王冢村西北方向500米处,距县城20公里,北与前进河相邻。据1936年的《重修商河县志》记载:“城东北梁王冢,庄西冢甚高大,上有庙数楹,无碑志。”今遗址高出地面4米,南北长80米,东西宽50米,逞狭长椭圆状,土质深灰色,结构紧密,遗址顶部和边沿断面处,均有古建筑遗址、遗物暴露,多为鬲足、鬲沿、瓦片等。质地为夹砂灰陶、夹砂红陶和泥质灰陶,火候较好,鬲足高矮不等。口沿有圆唇外侈和方唇外折两种。绞饰为粗、细绳纹及网纹。冢南端距地表1米处,有一灰坑,深约3米,内含鬲足、兽骨等物。据有关专家鉴定,此冢系春秋以前的遗址。1996年4月29日,商河县人民政府把梁王冢列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胤孙墓 马胤孙,字庆先,为后唐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其墓位于郑路镇河南孙村东北500米处,距县城25公里。基地面积800平方米,解放前墓地内仅碑座、石人首露地上。现发现碑身已倾于跃进河侧,长3米,宽1.6米,厚0.25米。字迹斑驳脱落,无法考证碑文内容,唯碑额上的“马”与“先”二字尚能辨认。
  滴河遗址 滴河在郑路镇营子村南、河西陈村北、满家村北有明显的遗址,现已干涸,只存有遗址。
  金堤遗址 位于郑路镇前张村西。1936年的《重修商河县志》记载:“东汉永平年间汴渠不断南侵。永平十二年发卒十二万遣王景、王吴修渠、修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于永平十三年渠、堤峻工。”至民国时期金堤在路家北到孙集乡前后堤子有遗址,前张西有遗址。20世纪30年代,路家北至前后堤子一段堤高5米,底宽20米,顶宽10多米,夏秋之际,芳草铺茵,森然弥望,翠色可掬,巍峨蜿蜒,十分壮观。前张村西现在还有金堤遗址。
  黑龙潭 位于郑路镇路家村北200米处。呈葫芦状,把朝西北。1936年的《重修商河县志》记载:“城东三十五里有黑龙潭阔数顷,深不可测。水色如墨,昔传有龙居此,岁旱祷雨辄云气蔚蒸,澍雨雾霈。”现存遗址,已无水。
  民间活动
  梁王冢庙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开始到三月九日结束,会期7天。庙会期间,梁王冢周围人山人海,盛况空前。有牲口市、木料市、粮食市、布衣市,杂货铺、包子铺、小酒馆、茶馆及各种摊贩生意兴隆。小剧团、杂技、杂耍、秧歌、地戏应有尽有。1948年拆庙建学校,庙会取消。1995年恢复梁王冢庙会,会期为农历三月初二、初三、初四共三天,赶会的人数达十几万人次。
  郑路镇机构设置
   机构成立
  1938年,设郑路区。
  1958年,成立郑家人民公社
  1984年,郑家公社改称郑路镇
  主要设置
  中国共产党郑路镇委员会
  郑路镇人民代表大会
  郑路镇人民政府
  机构设立、演变、职能及隶属关系
  2006年8月,根据《商河县农村综合改革方案》文件精神,成立以下机构:
  1.综合办公室。主要职责是:承担党委、人大、政府交办的各项日常工作;综合协调工青妇及各部门、各方面的工作;负责统计工作;督促检查有关工作的落实。
  2.经济发展办公室(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牌子)。主要职责是:承担工业、交通、农业、林业、水利和第三产业发展规划、村镇规划建设、招商引资、国有资产管理、安全生产监管等工作;协调与经济发展相关的其他工作。
  3.社会事务办公室(挂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牌子)。主要职责是:承担人口和计划生育、民政优抚、科教文卫等工作;协调与社会事务相关的其他工作。
  4.社会稳定办公室。主要职责是:负责社会治安管理、信访、司法、民族宗教等方面的工作;协调公安派出所、法庭等单位的工作。
  设置5个财政拨款事业单位:
  1.财政所(挂劳动保障事务所牌子)。主要职责是:承担财政管理、农村财务管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审计、劳动和社会保障等职能。
  2.司法所。主要职责是:承担指导管理人民调解、基层法律服务,参与调节疑难复杂民间纠纷及辖区矫正日常工作等职能。
  3.计划生育服务站。主要职责是:承担计划生育技术、生殖保健服务等职能。
  4.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要职责是:承担农林牧渔、农业机械和农业技术推广、水利建设等方面的服务职能。
  5.文化服务中心。主要职责是:承担文化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培训和协助文化市场和管理等职能。
  成立镇国土资源管理所,为县国土资源管理局的派出机构,承担相关职能。
  成立镇畜牧兽医站,为县畜牧办公室的派出机构,经费实行财政拨款,承担动物防疫、检疫和公益性推广服务职能。
  农村公路管理所更名为农村公路管护中心,整建制转为企业,按《济南市农村公路管理条例》规定承担相关职能。
  不再设教委,在社会事务办公室设教育助理员1名。
  根据《商河县农村综合改革方案》文件精神,重新核定各乡镇人员编制。
  1.核定乡镇行政编制45名。
  2.核定乡镇事业编制40名。
  核定领导职数9名。
  镇党委与人大、政府实行交叉任职,党政领导职数为9人,其中书记1名(兼任人大主席团主席),副书记2名(1名兼任乡镇长或办事处主任,1名专职副书记),委员4名,(1名兼任纪委书记,1名任组织委员兼人大主席团副主席,1名任宣传委员,1名兼人武部部长);政府由5人组成,设镇长1名(副书记兼任),副镇长4名(1名由宣传委员兼任、1名由人武部部长兼任、2名专职副镇长)。各行政办公室设主任1名、副主任1名,主任由镇党政分管领导兼任;各事业单位设正职1名,编制10名以上的设副职1名。干部任免事项按管理权限审批。
  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机构设置及领导人配备按各自章程执行,设团委书记1名,妇联主席1名。工会工作由1名综合办公室工作人员负责。
  2010年8月,根据商发[2010]21号的文件精神,成立以下机构:
  1.党政办公室。主要职责是:承担乡镇日常工作的综合协调及党委、人大、政府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综合协调工青妇等群团工作;负责基层党建、宣传等工作;负责统计工作;督促检查有关工作的落实。
  2.经济发展办公室(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牌子)。主要职责是:承担工业、交通、农业、林业、水利和第三产业发展规划、国有资产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职责;承担农业产业化示范引导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等职责;协调与经济发展相关的其他工作。承担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公共设施建设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管理等职责;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承担新农村建设的相关工作。
  3.社会事务办公室(挂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牌子)。主要职责是:承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科教文卫、人口和计划生育等方面的行政管理工作;协调与社会事务相关的其他工作。
  4.社会稳定办公室。主要职责是:承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民族宗教以及其他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工作。协调公安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方面的工作。
  设置5个财政拨款事业单位。
  1.财政所。主要职责是:承担财政管理、农村财务管理、审计、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等工作。
  2.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主要职责是:承担计划生育技术、生殖保健服务等职能。
  3.文化服务中心。主要职责是:承担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发展各种文化项目等工作。
  4.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要职责是:承担农林牧渔、农业机械、水利建设等相关服务工作;具体承担农业技术推广、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方面的职责。
  动物疫病防控职能由县畜牧兽医局垂直管理的畜牧兽医站承担。
  5.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主要职责是:主要承担人力资源开发、就业指导培训、劳动力转移、社会保障以及劳动维权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服务职责。
  根据济发[2010]21号文件精神,重新核定乡镇人员编制。
  核定乡镇行政编制45名。
  核定乡镇事业编制40名。
  核定乡镇领导职数8名。
  党委设书记1名;副书记2名,纪委书记1名,党委委员3名;政府设镇长1名、副镇长2名;人大主席1名,人民武装部部长1名。在核定的领导职数内,实行党政领导交叉任职。人大主席团主席由书记兼任,镇长由副书记兼任,副镇长有1名进入党委班子;镇党政工作机构各设主任1名(由镇领导副职兼任),配备1名副科级的副主任;事业单位各设正职1名,编制10人以上的增设副职1名。除上述规定职位外,设享受副科级干部待遇的领导职位2名。
  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机构设置及领导人配备按各自章程执行。
  事业单位机构演变:
  郑家公社:1958年9月-1984年4月,设置13个机构:
  水利站、农机站、农技站、广播站、畜牧兽医站、文化站、统计站、民政办公室、司法办公室、党政办公室、计生办公室、人大办公室、企业办公室。
  1985年9月设置:财政所。
  1986年设置:法律服务站。
  1990年设置:林业站、司法所。
  1994年设置:计划生育服务站。
  2006年5月设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
  (燕秀平)
  郑家村
  村庄概况
  郑家村为郑路镇政府所在地,东与李家坊村相邻,南隔土马河与于家屯村相望,西与路家村相邻,北与季家村相邻。全村占地总面积1222亩,其中耕地面积1032亩,村居占地150亩,湾塘占地40亩。2010年,全村有136户,总人口550人,均为郑姓。
  明朝成化二年(1466),郑氏兄弟二人由河北枣强迁商河城东15公里处立村,以姓氏得名郑家庄,后改名郑家村。
  村政任职
  1936年,郑圻修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50年,中共郑家村支部委员会成立。1952年,村里建立农业生产互助组。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9年,郑克兰任党支部书记。1964年,郑世训任党支部书记。1969年,郑世贤任党支部书记。1976年,郑克敏任党支部书记。
  1984年,成立郑家村民委员会,郑克兰任村委会主任。1990年,郑刚任党支部书记,郑新春任村委会主任。1996年,郑克彬任党支部书记。2002年,郑新春任党支部书记。2003年,郑丙禄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2004年,郑兆温年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2005年郑世珍任村委会主任。2007年,郑世金任党支部书记,郑国任村委会主任。2008年,郑国任党支部书记,郑龙任村委会主任。2011年,郑国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2年,村里建立农业生产互助组。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井修渠,修建抗旱排涝设施。到1959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不足百公斤增长到200公斤。1964年,修建水利配套设施、土地配方,土壤得到改良,粮食产量逐年提高,调整种植结构,种紫花苜蓿;兴办铁编加工,增加村民收入;搞村居规划,改变村貌;同时建电力灌溉设施,改善水利条件。1978年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粮食亩产突破双千斤。1996年,发展冬暖式蔬菜大棚。同时,发展民营经济和商贸服务业。2008年,清挖东西沟渠一条,改善水利条件。
  2010年,村内建有木材加工厂、密目网厂,从业人员达百人,年总产值达200万元。村内建有农贸市场一处,每天一小集、五天一大集,市场繁荣,大集时赶集人数达万余人。村党支部组织村民投资800余万元,沿街建立卫生室、饭店、五金、百货、农资、肉食、服装等经营场所,使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逐年提高。
  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64万元,人均纯收入7288元。
  文化教育 1929年,该村建立商河县立第三高级小学,抗日战争期间也曾在此办过高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建有郑家完小。1958年,建立县立第四中学。
  村庄建设 1976年,开始村庄规划。1993、1999年先后两次进行大街拓宽,大街宽42米,并重铺柏油路,大街两侧建成楼房,建起各种商业经营场所,用砖铺起东西街1条,建起老年活动中心1处。2009年,村里通自来水。2010年,在大街上安置垃圾箱,雇用3名保洁员定时打扫大街,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
  民间艺术 郑家村是吕剧的诞生地之一,在20世纪20年代村内建有新艺剧团。新中国成立后,在县委宣传部长左栋周的组织下,成立了以郑家村为主的京剧班(当时叫二黄班),并请名师教学,筹资置办服装、道具、器乐,经常到外地巡回演出。
  (郑 国)
  路家村
  村庄概况
  路家村位于郑路镇政府驻地,北与郑路国营农场为邻,南至徒马河,西与前进东村为邻,东靠兴隆广场和郑家村、季家村相连。相传,路氏家族为炎帝(神农氏)之后,炎黄子孙分封潞州(今山西潞城),其后裔为路姓,一世祖“通”。六世祖“正”为避战乱,正德六年(1511年)秋冬迁商河县,始居李家坊,后建路家村,原名叫坡东路家。全村占地总面积4100亩,其中耕地3300亩,果林300亩,苇塘50亩,村庄居住占地500亩。全村共有450户,总人口1645人。路氏人口占全村人口的99%,还有李姓一户,邢姓一户,均为汉族。
  路家村从1985年以来多次被县、镇两级党委、政府授予“先进党支部”“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等称号,1991年被市文明办授予“文明单位”称号。
  村政任职
  1937年,路泽义、路泽玉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成立中共路家村支部委员会,路泽玉任党支部书记。1939年,商河县郑路区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建立了路家村农民协会,随后,村农救会、村联防队、武装队等相继成立。1952年,成立村农业生产互助组,路致田、路来望任组长。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路致桓任社长。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路致桓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路家生产大队,下设7个生产小队。1964年,路致梅任党支部书记,路来光任大队长。1984年成立路家村民委员会,路来光任村委会主任。1990年,路兴贵任村委会主任,车富英任妇女主任。1995年,路来成任村党支部书记。1996年,路兴贵任村党支部书记,路红军任村委会主任。1998年,车富英、张秀丽先后任妇女主任。2005年,路致平任村党支部书记,路用营任村委会主任。2010年,路用贞任村党支部书记,路中华任村委会主任,张秀丽任妇女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72年,进行村庄规划,对村民宅基地统一规划。1982年该村装上变压器,户户通电。1994年,该村2条主要大街修成柏油路。1995年,全村200多户村民先后安装固定电话,成为电话村。1996年,安装有线电视设备。至2010年,村交通便利,村内纵横8条大街全是柏油路,巷道也已全部硬化。村前商展路两侧是商业街,有商店、饭店、木器加工厂、机动车维修部、建材门市、沙发厂等,市场活跃,经济繁荣。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680万元,人均纯收入7493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村3000亩地,亩产粮食不足80公斤。1956年,成立了高级农业合作社,经过几年打砖井40多眼。1962年,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虫灾、涝灾不断。1970年,建成300亩的苹果园。1975年,村生产大队里购进第一台24马力拖拉机。1982年,安装变压器,保障村民用电和农业用电。1995年,建蔬菜大棚,引进珍珠红西瓜。截至2010年,建起蔬菜大棚100多个,占地300多亩,种植的珍珠红西瓜成为全县的知名产品。
  1965年,村里办起铁编厂、建起木工厂,年收入不足万元。1978年以后,村里发展村办户办企业。至2010年,村民建有面粉厂、沙发厂、板材厂,全村工业从业人员100多人。2001年,随着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商业街全部盖起二层商业楼。2010年村内建有养鸭大棚5个,养鸡大棚2个,养猪专业户20多户,外出打工人员300多人。
  文化教育1952年,建设路家村完全小学。1953年,做桌凳100多套,黑板5块,一至五年级共5个班。还办了午学班、夜校。1955年,建立军乐队。1980年,小学搬迁重建,盖起砖瓦结构校舍20间,6个教学班,有操场、乒乓球台、篮球场。
  民间艺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村就建有西路戏班和鼓子秧歌队,每年春节都搭戏台唱戏、跑秧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主演老迷戏、新吕剧,演出节目有《风筝记》《空棺记》《刘三姐》《风雷渡》。1964年演出剧目《三世仇》。1968年演出《红灯记》《沙家浜》等样板戏。1972年自编自导自演了《三句半》《都愿意》《表演唱》等节目。村剧团多次参加县文艺汇演,并获得表演奖和创作奖。
  人物
  路亮采 字惠斋,号晓山,廪贡生候选训导,道光辛巳年保题孝廉方正隶属邹平县谕兖州府教授,贤行载郡志。
  路光明 1914年生,1938年入伍。历任七、八两区队副指导员、一连连长、大队副队长。后任某团三营营长。于1948年潍县战斗中殉职,烈士。
  路用行 1940年入伍,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先后任排长、营长、团参谋长,1958年任通化师专副校长,后任通化市二轻局副局长。
  路致松 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范王区区长,后任县委秘书,县委副书记。1964年调德州专区机关党委书记,1967年任德州地区农机局局长。
  路用元 山东财经学院毕业,历任湖北人民出版社副社长、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局长。参与策划了汉语大辞典、中国图书大辞典、市场经济丛书,撰写《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力争我省出版事业再上新台阶》等论文。
  路用峰 1961年生,1978年考入飞行学院,任河北省某部飞行团团长。
  路来辉 华中工业大学毕业,分配至湖北省建设银行任科长,1997年到美国硅谷任计算机软件工程师。
  路闻萃(老艺人) 解放前村里搞文娱活动,他打的鼓板名扬全县,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
  路来芝(能工巧匠) 1949年出生。初中毕业后做过10年民办教师。他木工艺术超群,书法绘画,制作乐器,样样精通,他做的二胡、坠琴、唢呐等乐器能和专业厂家生产的乐器相媲美。
  (路建国)
  李家坊村
  村庄概况
  李家坊村位于商河县城东15公里处,郑路镇政府驻地,由苇子李家村和坊子村2个自然村组成,东与黄岭村为邻,西与季家村相连,南与郑路镇政府驻地接壤。全村占地总面积1370亩,其中耕地1100亩,果林30亩,苇塘20亩。2010年全村共有158户,总人口714人,有李、路、郭、蒋、郑、范、张、陈8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李氏、路氏人口较多。1944年,属三边县(商惠济)原商河县第三区。1945年属惠济县郑路区。1950年秋属商河县十一区。1955年属商河县郑路区。1961年属郑路公社。1961年,公社认为季家太小,把该村的两个队划到季家。1967年成立革命委员会,该村成立李家坊革命委员会。1984年,成立李家坊村民委员会。
  据传,明代李氏由河北枣强迁此立村,初名小李家,因编苇子而得名苇子李家。据《李氏族谱》记载,明朝,路氏由临淄迁到苇子李家村旁,起名坊子,因而得名李家坊,后有张、郭、蒋、范、陈等姓氏先后迁入该村。李家坊集据考大约有200年的历史。
  村政任职
  1940年6月,路致吉加入中国共产党,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41年成立李坊村农民协会,之后村农救会、村民联防队、武装队等相继成立。1952年建立互助组,路致吉任组长。1953年建立初级农业合作社,路致吉任社长。1956年建立高级农业合作社,路致吉任社长。1958年,中共李家坊村支部委员会成立,李成云任党支部书记。设立李家坊村生产队,李成云任大队长,下设4个生产小队。1967年1月,成立李家坊大队革命委员会,郭连山任“革委会”主任,李成强、路敏行任“革委会”副主任。1982年,路来刚任党支部书记,路敏行任大队长,李楚修任民兵连长。1984年10月,建立李家坊村民委员会,有委员3名,路来刚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路敏行任村委会副主任,李楚修任民兵连长,下设4个居民小组。1991年,路用亭任党支部书记,李楚修任村委会主任、民兵连长,路行海任文书,路爱云任妇女主任。2008年,路行武任党支部书记,路行泉任村委会主任,李培海任文书,路爱云任妇女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李家坊村主要生产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蔬菜、水果。村内3条大街已硬化,柏油路由街中心通过,东环县路、环镇路在该村通过,南接商展路,村内有集贸市场,商业综合服务大楼、饭店、机动车维修、日用百货、建材厂、面粉厂等。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901万元,人均纯收入7883元,村民全部住上砖瓦房或楼房,手机、固定电话、电视机、农用机动车普及,轿车15辆,面包车14辆,运输车17辆,大型收割机1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村南高北洼,南坡属白土地,北坡地势低洼,属于红土地。1952年,成立第一个农业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5个互助组,几年内打砖井34眼,修渠排涝压沙盖碱。1959年,粮食产量提高到亩产150斤。1964年秋,村党支部组织动员全村群众,开始治理120公顷洼地,切割成方,挖渠筑田,投工4万个,动用土方10万立方米,将涝洼地改造成旱能浇涝能排的良田。1976年,全村宅基规划,改变了村容村貌。1978年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筹集资金打机井4眼。1981年,全村通电,同时安装变压器,安装5台电机浇地,南坡用上了40马力的座机浇地,将全村的所有土地变为水浇田,粮食亩产突破双千斤。1986年,筹集资金修建村东备战沟桥。1992年,村内所有的大街整平。1995年,筹集资金20多万元,硬化村内两横两竖4条主要街道,总长1000米,面积4000平方米,南通商展路,东连环县路。1997年,筹集资金1.5万元,挖郑家坟东西沟,修生产桥4座,方便了村民的浇地和生产运输。2005年,配合村村通工程筹集资金7万多元,硬化了该村的后街环镇路。2010年,筹集资金清理村庄的死角和杂物,大街两侧重修排水沟,安置垃圾箱,聘请保洁员5人定时清洁环境卫生。
  1991年,在商展路两侧各30米,安排商品户50户,商品房总面积20亩。1996年,在备战路东侧、商展路北侧建立建材市场。2000年,镇党委、政府统一规划拓宽镇政府驻地商展路路面,统一盖二层商品楼房,该村建起楼房,引进日用百货批发、服饰鞋帽、家具、机动车维修、农机具、化肥、农药、良种、粮油、酱菜、诊所、书屋、电器商店等项目,使该村每年增收200万元。2008年,把村南的大湾整平,建成第二商业街,安排40户盖商品楼,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总投资700万元,村内建有面粉厂、养鸡场、养猪场等,从业人员30人,年实现利税15万元。2010年,村委会引进投资650多万元,建设蛋鸭养殖基地,占地100亩,建15个蛋鸭养殖大棚,蛋鸭存栏量达6万多只,年产鸭蛋1000吨,年实现经济效益280万元。
  民间艺术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鼓子秧歌表演就一直是该村一大盛事,每年春节100余名男女青年参演。1988年,该村秧歌队代表镇队去县城汇演,被评为第一名,1990年春节宁津县邀请该村秧歌队去表演,受到好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村迷戏最有名气。原来叫打洋琴,后来该村戏迷李孔修对打洋琴加以更改,对唱腔、角色、乐器、服装、道具、伴奏,场面等进行研究。1929年组成20多人的戏班,在郑家街上装演出洋琴戏,人们听的入迷,人们都叫迷戏。这个小小的迷戏班两三年发展到几十人,能演上百个剧目。1933年,迷戏班的演出范围扩大,南到济南、蒙阴、沂水,东到海丰、周村,西到临邑,由于戏班人增多,软包改成大戏箱。每年,该村文艺宣传队参加县文艺汇演获奖。2000年该村路兴臣创建星辰演艺乐队,在周围乡镇演出,在惠民县、济阳县等地稍有名气。
  人物
  路行华 1954年12月出生,1992年12月入党,1995年济宁商校财会科毕业。1996年中央党校经济管理本科毕业。2004年被聘任高级会计师,2005年山东省人民银行驻德州办事处国库科科长。2004年发表论文62篇,采纳21篇,其中有《举债筹资搞建设》《国库改革与对策研究》。已退休。
  (路行亭)
  季家村
  村庄概况
  季家村位于商河县城东15公里处,郑路镇政府驻地,北靠商展路,东与李家坊村相连,南与郑家村相接,西北与路家村为邻,丰收河、土马河在村西和村南经过。全村占地面积1036亩,村居占地150亩,耕地面积800亩,苇塘40亩。2010年全村总户数136户,总人口551人,有李、季、郑、路、张、袁6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季姓最多。
  据《季氏族谱》记载,明成化年间季氏由河北枣强一带迁此立村,初名季家坊,后改今名。1961年,郑路公社将李家坊村的第一生产队和第二生产队划归季家村。
  村政任职
  1947年,王淑英(女)加人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共产党员,王淑英组织成立妇救会。1949年,成立中共季家支部委员会,王淑英任党支部书记。1950年,张多责任党支部书记。1958年,成立季家生产大队,路用森任大队长。1981年,李培银任党支部书记,季连海、李永平任党支部委员。1984年,成立季家村民委员会,季连海任村委会主任。1986年,李成海任村委会主任,黄秀娥任妇女主任。1988年,李永平任党支部书记,路来德任村委会主任。1990年,李传宜任党支部书记,李成海任村委会主任,季学义任支部委员。2000年,季成海任党支部书记。2002年,郑升远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郑银岭任村委会副主任。2005年,郑银岭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2011年,郑银岭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路静任支部委员,季连顺任村委会委员,黄秀娥(女)任村委会委员、妇女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季家村主要生产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农作物,村内2条南北街直通商展路,3条东西街贯穿全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04万元,人均纯收入7418元。全村98%的村民住上砖瓦结构的瓦房,无危房,全村拥有重型车辆5台,轿车5辆,电脑40余台,彩色电视、通讯设备达到普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北洼地100多亩,亩产粮食不足60公斤。1956年成立高级社后,打砖井8眼,机井4眼,修沟排涝。1959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60公斤提高到亩产120公斤。1962年后,修渠排涝。1978年以后,全村实行联产承包制,粮食产量逐年增加。1999年,粮食亩产达1000公斤。
  该村工业始于人民公社时期,当时村内有铁编厂、铸造厂,后因经营不善停产。改革开放后,有粮食收购运输、饭店餐饮业、农机维修、百货批发等个体经营,村民投资开办板材厂等企业。
  村庄建设 1978年,该村进行第一次村庄规划。2003年,进行新的村庄规划。2008年,郑路镇政府在该村投资100多万元建集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隆兴休闲娱乐广场。2009年,郑路镇政府投资220万元,在隆兴广场附近,利用废弃的场院、苇塘建设隆兴休闲娱乐公园,占地120亩,公园内人工湖4个,木桥、石桥4座,健身器材26组,并建有樱花、玉兰、石榴、海棠等十几个花园,栽植雪松、云杉等50多个品种的观赏类树木,共计5万多株。2009年,郑路镇政府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该村户户通自来水。至2010年,全村开通2条南北大街,3条东西大街,村内所有胡同拓宽到6米,全村道路已全部铺上柏油路面,并安装新路灯,村内建有文化大院,设图书室、娱乐室、篮球场、乒乓球室和健身器材等。
  人物
  季成宝(1902-1942) 商河季家联络站联络员,靠说书传递情报,在济阳史家被日军逮捕,英勇牺牲,烈士。
  季学武(1924-1940) 商河县大队通讯联络员。1940年在郑路镇小石家村被汉奸杀害,牺牲时年仅16岁,烈士。
  季学文( 1922-1944) 商河县大队独立营连长,1944年在惠民县李毛家村和日军遭遇,率队与日军激战中,不幸中弹牺牲,烈士。
  (郑银岭)
  前张村
  村庄概况
  前张村位于郑路镇政府东北1.5公里处,南接黄岭村,北连郑路农场,东靠后张村,西靠备战沟。2010年全村人口97户、398人,有张、王、田、路、司、党、云7个姓氏,张氏占多数。
  据谱书记载,张氏始祖是在清乾隆初年由惠民县李庄镇张佩环村逃荒至此,初名西庄,因村北有“金堤”,亦称堤子张。后因有张氏从此村迁至村北立新村,因此村据南,故名前张村。
  村政任职
  1938年,成立中共前张村支部委员会,由张传董、王永祯、张传鼎三人组成,张传董任党支部书记。1940年,王永祯(化名李和清)任党支部书记。1943年,张传鼎任党支部书记。1947年,张传申任党支部书记。1957年,张增加任党支部书记。1972年,张文一任党支部书记。1984年,成立前张村民委员会,张社远任村委会主任,张长翠任妇女主任。1986年,张平远任党支部书记。1994年,张远河任党支部书记。1996年,张华山任党支部书记。2006年,张民远任党支部书记,张文亮任村委会主任。2011年,张民远任党支部书记,张文亮任村委会主任,张庆远任委员,李银霞任村委会委员、妇女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村约有人口290多人,耕地1200余亩,群众生活基本能够维持。1947年,土地改革后,耕地和农机具大量增加。1952年大涝,产量开始下滑。1955年,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前张、后张、黄岭、刘洪苍、东任、西任6个村组成“红星高级农业合作社”,前张为第七、八生产队,该村200多亩耕地被邻村划走。1957年,郑路农场建立,从该村划走耕地300多亩。1961年秋,政府组织的临时移民,该村共57名被安置在临沂市郯城县杨集镇的李集、陈井子、高瓦店等村,于1962年全部返回。1962年后,农业生产逐渐得以恢复。1978年以后,前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户户用上先进的新型农机具,以前的低洼地变成粮田。
  1995年,建设养鸡场2处。2006年,建设大型养猪场1处。2010年,建设蔬菜棚6个,主要种植黄瓜、芹菜等。村内有铁编经营3处,粮食购销2处,木片加工2处,铝合金门窗2处,另外还有餐饮、馒头加工、照相等服务业,全村剩余劳力100多人长年在外打工。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21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6124元。
  村庄建设1976年,开展村庄规划,开通2条东西大街,1条南北大街。1997年开通4条巷道。1998年,村两委投资12万元硬化村内3条大街。2002年,投资24万元对3条大街重新硬化。2005年,投资7万元修建村两委办公室、图书室、党员活动室,安装体育健身器材。2010年,投资3万元,在3条大街两侧全部修建下水道,投资6万元户户通自来水。另外村民还在郑路镇政府驻地建有15处沿街楼。
  教育卫生明末清初,有一名叫张策的读书人考取了拨贡,此人在村东的庙中办学教书。后来,张发家等人办起私塾。前张小学创办于1948年,周边黄岭、刘洪仓、后张的儿童都到前张上学,小学共设4个班,6名老师,师生还搞勤工俭学,开荒种地,自备教具和鼓、号,深受群众欢迎。至2010年,全村幼儿入园率、儿童入学率均达到100%。
  该村的张传景、张发家这两位老中医远近闻名。张平远一家四代从医。2010年,该村新农合参合率达100%。
  民间艺术1972年,该村成立“新民吕剧团”,农忙在家,农闲在周边的惠民、阳信、济阳、临邑等县、市、区,巡回演出,该团出演古装大戏,如空城计、打渔杀家、小八义等,还演《小姑贤》《借年》《井台会》《拾玉镯》等剧目,深受群众欢迎。山东省吕剧院著名演员张万真在党家演出时,专程到前张村拜访老演员张庆远,相互交流技艺。80年代初,剧团解散。
  古迹“金堤”即商河旧县志所记“八景”之一。“长堤凝翠”,是古代挡水大堤,筑于秦代。当地流传着“秦始皇北修长城南修堤”的传说。旧县志记载西汉时金堤曾决口。“东汉永平年间汴渠不断南侵。永平十二年发卒十二万遣王景、王吴修渠、修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于永平十三年渠、堤峻工。”至民国时期金堤在路家北到孙集乡前后堤子有遗址,前张西有遗址。20世纪30年代,路家北至前后堤子一段堤高5米,底宽20米,顶宽10多米,夏秋之际,芳草铺茵,森然弥望,翠色可掬,巍峨蜿蜒,十分壮观。前张村西现在还有“金堤”遗址。
  人物
  张传栋 烈士,抗日战争时期,曾任过三区区公所秘书,1942年牺牲于韩庙五寨子,烈士。
  司玉禄 烈士,解放战争时期,在攻打淮海县时牺牲。
  路兴广 烈士,抗美援朝战争时,牺牲于朝鲜。
  张和远 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物理系,曾任德州师专系主任、师范学院校长、书记,已退休。
  张云远 曾任贾庄镇党委书记、县政府常务副县长,2002年任济南市交通局常务副局长,在前张村的道路硬化、翻新、电网改造、桥涵闸修建、自来水安装中都作过重大贡献。
  (张文刚)
  后张村
  村庄概况
  后张村位于商河县城东18公里处,北与前张村为邻,南与刘洪仓村接壤,隶属商河县郑路镇管辖,全村占地总面积1200亩,基中耕地1020亩,苇塘20亩,果林80亩,村庄民居占地80亩。2010年全村共有126户,总人口521人。有张、黄、任、路、骆、韩、马、刘8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张氏最多。
  据谱书记载,张氏始祖是在清乾隆初年由惠民县李庄镇张佩环村逃荒至此,初名西庄,因附近有金堤,亦称堤子张,后有张氏从堤子张村迁至村北立新村,故名后张村。
  村政任职
  1939年商河县郑家区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建立农民协会、村农救会、村民联防队等相继成立。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张贤家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后张村生产大队。路文会任大队长,下设两个生产队。1967年1月,成立后张大队革命委员会,张福远任“革委会”主任,张文家任“革委会”副主任。1964年张文家任党支部书记。1971年,张福远任党支部书记,黄经华任副书记。1976年,黄经华任党支部书记,张福远任副书记。1984年,成立后张村民委员会,任刚俊任村委会主任。1988年,任刚俊任党支部书记,黄江华任村委会主任,张华营任村委会副主任,任刚富任文书,任职期间,1996年,打机井30眼,通柏油路,村内通上电,大街硬化。2004年,张建华任党支部书记,路致敬任村委会主任,张华勇任村委会副主任。2007年,张建华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路致敬任村委会副主任兼文书,张传英任妇女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后张村以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为主要农作物。村内东西2条街、南北1条街都已硬化。柏油路由前张村经后张村至黄家岭村连接商展路。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62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6935元。
  1953年,成立合作社以来,粮食产量有所提高。1964年,全村群众开始兴修水利,挖沟配方,粮食产量有了新的提高。1978年以后,全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通过几年努力将全村所有耕地改造成旱能灌、涝能排的稳产田。1996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村里打机井30多眼抗旱。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小学3次迁址先后投入3万元,对学校进行修建。1983年,学校迁址村南,建房屋9间,达到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全配套,至2010年,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先后有15名学生考入全日制大学本科。2009年,村委会投入7万元修建村级活动场所,设村两委办公室、党员活动室、图书室、乒乓球台、篮球场等活动场所。
  村民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年人均粮食仅五六十斤,人均纯收入不足10元。1957年,人均粮食200斤,人均纯收入30元。1978年,人均粮食300斤,人均纯收入百余元。1982年,人均纯收入2000元人均年存款1000元。2010年,98%村民住上砖瓦结构的房屋,无危房,全村拥有轿车、面包车10辆,大型收割机3台,重型汽车7辆,电脑20余台,彩色电视、通讯设备达到普及。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房逐渐被砖瓦结构的瓦房所代替。1974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鼓励村民按照规划拆旧建新。1975年以来,按照村规划先后开通了东西2条街,南北1条街,街宽11米,胡同5米。1990年村里通了电,1995年村里通大街并进行硬化。到2000年,人均住房面积42平方米。
  (张建华)
  黄家岭村
  村庄概况
  黄家岭村位于商河县城正东方向15公里处,郑路镇东部,东与刘洪仓村为邻,北与前张村为邻,南与西任家村、东任家村为邻,西与李家坊村为邻。全村占地面积16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00公顷,林地28公顷,村庄26公顷。2010年全村共有172户,总人口712人,有黄、刘、王、路、惠5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黄氏最多。
  据传,明成化年间黄氏、王氏系姑表兄弟,俩人由河北枣强迁此立村,初名黄王庄,后刘、惠、路等姓氏迁入,改今名。
  村政任职
  1956年,中共黄家岭村支部委员会成立,刘永海任党支部书记。1961年,王丙然任党支部书记。1963年,黄立成任党支部书记。1966年,成立黄家岭革命委员会,黄丙江任“革委会”主任。1968年,黄德才任党支部书记,黄春林任大队长。1973年,黄志勤任党支部书记,黄春林任大队长。1975年,黄春林任党支部书记,刘永振任大队长。1977年,惠长明任党支部书记,刘永振任大队长。1984年,成立黄家岭村民委员会,惠长明任党支部书记,刘永振任村委会主任。1985年,刘永振任党支部书记,黄丙顺任村委会主任。2005年,黄立侠任党支部书记,黄德胜任村委会主任。2008年,黄德胜任党支部书记,黄克海任村委会主任,刘训章任村文书。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民修渠排涝,压沙盖碱,粮食由原来的亩产60公斤提高到亩产260公斤。1970年,全村群众开始治理村东涝洼地,切割成片,挖渠筑田,投工4万个,动用土方10万立方米,将洼地改造成旱能浇、涝能排的良田,粮食产量又有新的提高,植树造林200亩,果林150亩,成为全村主要经济支柱。1978年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党支部带领村民安装电路、打井,全村耕地全部用电抽水浇地。1985年,粮食亩产突破双千斤。
  2006年以来,发展木片加工业。村内木片加工户2户,从业人员12人。2010年,村内有木片加工户30余户,从业人员400余人,年产木片2700万片,年产值3000万元,利税30万元,成为郑路镇重要的木片生产基地。2002年,该村在商展路两侧修建商品房,设立商贸市场,有百货商店、卫生所、饭店、浴室、肉食店、农机维修部、汽车维修部、良种和农药专卖店、铝合金门窗加工等业务经营场所。其中餐饮业、维修业较多。
  村内4条大街都已硬化,南临商展路,西临备战路,2009年授予市级文明单位称号。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91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6269元,村民全部住上砖瓦结构住房,有居民楼房30余座,各种机动车辆200余辆,轿车60辆,面包车10余辆,大型收割机5台,重汽运输车2辆,电脑50余台。
  村庄建设1976年,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1980年,村内实现通电、通路,以后又按照村规划先后疏通村内4条大街,总长1700米。2008年,4条大街全部硬化。2009年,全村172户全部安装自来水。2010年,建成高标准村两委办公室。
  (黄德胜)
  刘洪仓村
  村庄概况
  刘洪仓村位于商河城东17公里,商展路以北,郑路镇政府驻地以东1公里处,东临土马河,南靠土马河和东任村,西靠黄家岭村,北与前张村、后张村接壤。全村占地1763亩,其中耕地1422亩,村庄占地300亩。2010年全村共有170户,总人口709人,有刘、张2姓,均为汉族,刘氏人口最多。
  据1821年(嘉庆二十五年三月)南刘谱书序言记载:“刘洪仓村自徐州徙居青郡寿光县洋河镇,旋自洋河迁居商河城东遂家焉。”刘氏世系族碑文记载:道光二十八年(1848)端阳所立祖碑(刘洪仓)自青州府益都县金刘镇迁于商邑城东。刘氏祖茔碑文记载:自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6)年刘洪仓自河西刘迁于此,名曰南刘洪苍。刘氏十八世孙刘万粟,字洪仓,故名刘洪仓家。刘万粟有五子,故刘洪仓早有五大院派之说。与刘洪仓一脉相传的刘氏后裔有:城东单园、沙河赵黑豆、惠民张六家、联伍胡王庄、郑路河西刘、邓洼、河南马头等。
  村政任职
  1948年,王希祥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50年成立中共刘洪仓支部委员会,王希祥任党支部书记,兼任村长。1953年张长文任党支部书记兼村长。1951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刘长水任社长。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刘长水任社长。1958年成立生产大队,刘长水任大队长。1968年,刘焕强任党支部书记。1976年,刘焕禄任党支部书记、村长。1988年,刘长华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1997年,刘焕利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2007年,刘焕国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路来花任妇女主任,刘云礼任文书。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刘洪仓村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洼,大部分耕地在商展路以北。该村土地有白沙地和红土地两种土壤,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村民主要种植玉米、小麦、棉花、蔬菜和水果,植树造林200亩。养殖业主要是养牛、羊、兔、猪,有牛、羊养殖户2家,养猪户4家,生猪存栏量360头,年出栏5000~8000头。
  1960-1976年,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实现地平坦、沟成网、地成方、旱涝保收的农业生产模式。1964年,村东土马河西岸拓宽挖深蓄水,农田灌溉有保障。1976年,商河县农业学大寨工作队进驻刘洪仓一年,引水渠1500米,购进大型抽水机、水泵,修建扬水站,使近千亩农田得到灌溉。1977年,农田灌溉用上电。改革开放以来,农户联合打井20眼。2008年,部分农户开始自费打井用电浇地,村民户户有水泵、抽水机,种地、收粮、运输都用拖拉机、三轮车。2010年,全村有拖拉机、三轮车共280辆,农用四轮5辆,播种机16台,大型小麦联合收割机4部,玉米收割机2台,旋耕、粉秸秆、播种、浇、收全部机械化。
  刘洪仓村紧挨商展路,临近郑路镇增源大街,交通便利,木片加工等民营经济和商贸业发达。1978年以后,村里建立了木工组、铁编厂(加工铁丝网、筛底、制绳、笊篱、引经网等)。有的农户赶集摆摊做买卖,最早的是刘孟尧、刘焕星的马蹄烧饼,刘氏烧饼很出名,供不应求。2010年,村内建有粮油店、百货超市、粮食收购点、旧木料收购点、理发店、眼镜店、家电维修部、快餐饭店等,木片厂、旋板厂、马扎厂等企业经济效益良好。村里两户人家有大中型挖掘机3台,大型电子地磅1台,运土机4辆。
  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72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6332元。
  村庄建设1964年,实施村庄规划,通大街,规划宅基。1973年,疏通3条大街,总长980米。1978年户户通电。2006年家家安装固定电话,村里铺上柏油路,胡同全部硬化。2008年,村内3条大街安上路灯。2009年,户户用上自来水,安装有线电视。2010年,全村有面包车12辆,轿车15辆,家家都有电动车,村民全部住上砖瓦水泥钢筋结构的房屋,60%的农户安上太阳能,彩电、手机、固定电话达到普及。
  教育卫生 1982年,建立村小学。1990年村两委修建新学校10间教室,孩子上小学不用出村。
  1967年公社办合作医疗,村里赤脚医生刘长君、刘文金为村民防病治病。1995年村民刘焕民自费办起卫生室,补牙修牙远近闻名,是镇上达标的卫生室,村民小病不出村。
  民间艺术郑路镇是商河吕剧发源地,吕剧团的演员主要有李家坊村、张家村、刘洪仓三村的,20世纪30年代刘洪仓的老迷戏很有名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迷戏班表演传统吕剧《赶脚》《回龙》《借年》《王定宝借当》《小姑贤》《并台会》等,郑路吕剧团中著名演员就有刘洪仓村的刘长义,他曾三次应邀到济南、惠民、济阳演出。
  在民歌创作方面,方石、刘焕金1980年创作的《夸四养》获地区创作奖,1982年创作的《饲养谣》发表在文艺刊物《德州歌声》上,受到省文化厅表彰。
  人物
  刘长福 1933年出生,新中国成立后,在济南从事铁编手工加工。他编网笊篱既快又好,是刘洪仓铁编手艺最好的工匠。
  刘长香 1947年生,刘洪仓铁编厂手艺精巧人之一,曾被请到惠民县聂索当老师教授编网。
  刘云明 1970年出生,初中毕业后在郑路镇理发。他自幼喜爱书法,理发闲暇之余,苦练毛笔字,是市书法协会会员。2010年9月,济南市首届篆刻临摹作品展荣获二等奖,其作品发表在市书协刊物上。2011年庆“七一”纪念建党九十周年暨山东省第七届篆书临摹作品展获金奖。
  刘焕海 1960年9月生,1980年高中毕业参军,部队入党,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后转业地方,任河北廊坊检察院副检察长。
  (刘焕国)
  西任村
  村庄概况
  西任村位于商河县城东15公里处,镇政府驻地东首,与郑路街相连,北靠商展路,西靠备战路,南临土马河,东临郑路镇工业园。西任村新村1995年由西任村旧村址迁徙西北方向100米处,旧村占地面积120亩,新村占地面积98亩,该村耕地面积608亩,湾塘15亩,企业占地面积40亩,土马河滩地12亩,沟渠占地面积45亩。2010年全村共有82户,总人口342人,有任、张两姓氏,均为汉族。
  据《任氏族谱》记载,明洪武十三年(1380),始祖任灵川由河北枣强任家迁此立村,以姓氏得名任家,后村东又迁一任家,故改今名。张姓一户,由菏泽市单县投亲人住。
  西任村2006年被省政府授予“山东省绿化示范村”。
  村政任职
  1938年5月,任永坤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40年2月,中共西任村支部委员会成立,任永坤任党支部书记。1945年,成立西任村农救会,任永柱任农会主任。1952年成立互助组3个,任永柱、任克礼、任克祥分别任组长。1956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任法富任社长。1958年,任法福任党支部书记,该村属第九生产队,任法福任队长。1959年,任克元任党支部书记。1964年,任克平任党支部书记。1967年,成立西任革命委员会,任法山任“革委会”主任。1983年,任法河任党支部书记。1984年,成立西任村民委员会,任光岐任村委会主任。1993年,任法彬任党支部书记。2004年,任光文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任光山任村委会副主任,任法会任村文书,于凤英任妇女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镇汽车站位于村东首,村内6条大街,与商展路、备战路相连接,村内有商业街道、商店、饭店、机动车维修站,建材厂等各种服务行业。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06万元,入均纯收入7844元。
  1952年,成立3个互助组。1956年,先后打土井18眼。1958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斤增长到亩产300斤。1965年,组织全村群众挖渠、打井,购置排涝机械4台,粮食产量有了新的提高。1978年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3年,安装变压器1台,农田全部机电灌溉,户户通电。1984年,粮食突破千斤大关,棉花亩产600斤。1985年,先后种植果园60亩,建起冬暖式蔬菜大棚15个,农民人均增收300元。1992年,对土地进行整合。1995年,并沿商展路修建商业街,新配备电力设施。1997年,户户通有线电视。
  该村于人民公社时期建有油坊、牲口配种站、磨坊、木器等。自1995年新村建立以后,建有二层商业居民楼4座,商业房10户30间,先后有收粮食户5家,通威饲料养猪合作社带动发展的家庭养猪厂30家,任光顺建立的拖斗加工厂,产品销往周边县乡。2004年,铺设柏油马路1500多米,三纵三横6条大街全部硬化,铺设排水沟3000多米,投资2万元,对大街进行美化,绿化。沿商展路先后由32户建起了商品二层楼32座、80间,经营范围涵盖百货、五金、机电、农机维修,铝塑、饭店、浴池、化妆品、粮食运销,商河汽运公司落户该村,木片加工厂4家,丝网厂、预制厂各1家,从业人员200多人。2008年,对原有的30千伏变压器进行增容,更换为80千伏的变压器。进行电线路低压改造,安装路灯16盏,对大街两侧房屋全部粉刷,重建文化大院,建起党员活动室、图书室,安置健身器材,家家安上自来水,修建沼气池。
  2010年,家家盖起砖石结构瓦房,程控电话、移动通讯手机、彩色电视普及,有线电视户户通。全村有机动车150辆,轿车10辆,大型收割机4台。
  文化教育 1969年,该村建立小学,位于村中心位置。1974年,迁校在村东首建立新教室5间。1987年,学校迁址村南,教室9间,适龄儿童全部入学。1999年,合并学校,适龄儿童到郑家完小读书。1995年,建立农村文化大院。2008年,投资11万元重新修建文化大院,文化大院设有图书室、办公室、党员活动室、健身器材等。
  民间艺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鼓子秧歌、河北梆子、京剧演出为该村盛事,每年春节,任法海组织村民组成剧组,参加演出。任法海的河北梆子《辕门斩子》、任在刚的京剧《空城计》等比较有名。
  人物
  任永森(1891-1942) 1938年参加革命,同年由华侨王兰亭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的联络站站长,区长。1940年2月建立中共西任村支部委员会,任永坤任党支部书记。自1940年,任永坤在与郑正常在夜间写标语、贴标语,到斜庙、范王、三赵等村散发传单。1942年任永坤、季学武在小石家被捕,在济阳县史家村被杀害。
  (任光进)
  东任村
  村庄概况
  东任村位于商河县城东22公里处,郑路镇东部,东靠土马河,南靠土马河与大石家村接壤,西与西任村相连,北靠刘洪仓村。该村占地总面积570亩,其中耕地面积465亩,果林15亩,企业占地36亩,河、沟、苇塘占地30亩,村庄民居占地24亩,总户数56户,总人口235人,有任、路、张3个姓氏。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任氏由河北枣强、山东临淄迁此立村,因村西已有任村,故名东任家。后有路氏、张氏迁居于此。
  村政任职
  1938年村民任光华经多方联系,与该村张继文、路用春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在该村的地下秘密联络站。1939年,三人先后入党。1939年,郑路区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建立东任农民协会,村民自救会、联防队等先后成立。1940年6月,中共东任支部委员会成立,任光华任党支部书记。1949年全村共有5名党员。1952年7月,张继文组织6户村民成立第一互助组。1953年10月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1955年,任同领任党支部书记。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任同岭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东任村生产大队,路来义任大队长,下设两个生产小队。1967年1月,成立东任大队革命委员会,路来义任“革委会”主任,任同岭任“革委会”副主任。1973年,路来义任党支部书记。1984年10月,建立东任村民委员会,路来义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路用前任村委会副主任,有委员2人。1987年,路来礼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路来良任村委会副主任。1998年,路兴福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任纪亮任文书,石荣珂任妇女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东任村村内大街已硬化,南北柏油路与商展路相连,西接备战路。村内有商店、机动车辆维修、建材销售等。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08万元,人均纯收入6340元。
  1952年,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3个互助组。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几年内打砖井8眼。1959年,粮食由原来的亩产50公斤提高到160公斤。1960-1962年,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庄稼几乎颗粒无收。1964年,全村群众治理村南洼地,切割成方,挖渠筑田,投工1万个,动用土方3万立方米,将涝洼地改造成旱能灌、涝能排的良田。1982年,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井10眼,挖顺水沟两条,将全村所有耕地改造成水浇田。1986年,粮食亩产突破双千斤。1995年,村两委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种植200余亩大蒜,年产值40万元,仅此一项,村民年人均收入就增加300余元。
  1972年,有木器加工厂和榨油厂,从业人员不足15人,年收入只有数千元。1978年以后,发展村办、户办企业。至2010年,村内建有家具加工厂1处,年产值20万元;麦秸运输户20余户,年产值60万元;豆腐加工户6户,年产值12万元;木片加工厂1处;防水材料厂1处;废旧物品收购站1处;榨油厂1处;养猪场2处;机械维修部1处;商店1处。2010年底,从事二、三产业人员100余人,年实现总产值200万元,年利税13万元。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小学两次迁址。先后投入4万元对村小学进行修建,改造和扩建。1988年,村小学达到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1996年,因学校合并,该村小学被郑路镇完小合并,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1996年,投入8万元建设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青年科技之家、老年活动室、民兵之家、乒乓球室、篮球场及健身活动室等,购置了电视机、影碟机。
  村庄建设 1974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按规划拆旧建新。1989年秋,安装30千伏变压器一台,全村通电。1996年,开通程控电话,全村40余户先后安装电话。1998年,按照村规划开通大街和胡同,总长960米。2003年6月,村委会投资15万元对村内大街进行硬化和美化,硬化面积1500平方米,大街两侧安装路灯。同时,投资5万元把村东通向商展路的土公路铺成柏油路,总长980米。2006年,安装有线电视。2008年,村委会为村民免费安装自来水。
  村民生活1957年,人均粮食160公斤,人均纯收入50元。1978年,人均粮食300公斤,人均纯收入300余元。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00年人均纯收入2000元,人均年末存款余额1000元,大多数村民住上了砖石结构的瓦房。2010年,全村砖瓦结构住房占98%,无危房。各种机动车50余辆,轿车6辆,面包车3辆,大型收割机3台,运输车2辆,电脑20余台,彩色电视、通讯设备达到普及。
  (路兴福)
  营子村
  村庄概况
  营子村位于商河县城东16公里处,郑路镇北部,东与苑家村接壤,南与河西陈村为邻,西接孙集乡小赵家村,北与龙桑寺镇骆家村相邻。全村东西长1.5公里,南北长0.5公里,总面积4050亩,其中耕地3450亩,果林90亩,苇塘30亩,村庄民居占地480亩。2010年全村共有430户,总人口1660人,有王、陈、张、毕、周5个姓氏,均属汉族,其中王姓最多。
  元代王氏在此立村,有“先有王家坟,后有营子街”之说。明成化年间在此安兵营而得名营子。后来此街建有99座土楼,又名土楼营子,后简称营子。
  村政任职
  1935年10月,陈玉蓁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位中共党员。1936年,中共营子村支部委员会成立,陈玉魁任党支部书记,组建营子村农民协会,之后又建立农救会、村民联防队,由陈玉魁任农民协会会长,兼农救会主任,陈玉琳任联防队队长。1946年,王丙勤任党支部书记。1953年,陈金荣任党支部书记,成立农业生产互助组。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陈金荣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营子村生产大队,王伦田任党支部书记兼大队长,下设6个生产小组。1961年,王在堂任党支部书记。1967年2月成立营子大队革命委员会,王在堂任“革委会”主任,陈朝升任“革委会”副主任。1975年,陈朝升任党支部书记,王在祥任大队长。1984年,建立营子村民委员会,陈朝升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在祥任村委会副主任。1989年,王在祥任党支部书记,陈朝海任村委会主任,王守连任党支部副书记,王仁田任文书,贾淑英任妇女主任。2000年,陈佃明任村委会主任。2010年,王守连任党支部书记。2010年7月,王守连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立华任文书,王立华任党支部委员,贾淑英、陈宜喜、王阳田、陈波任村委会委员,贾淑英兼任妇女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该村地势平坦,部分盐碱地被改造成良田,水利条件优越,北靠备战河,村东丰收河环村而过,速生林2公顷。1949年,大兴水利建设,开挖丰收河、备战河,村内建有6条田园沟渠,盐碱地得到改造。2000年,粮食亩产达1000公斤。
  据历史记载,清朝时期营子村是有名的经济重镇。当时商河县有四镇八集,其中有营子镇和营子集,村内有各种庙宇、店铺。庙宇有玉皇殿、八仙阁、关爷楼、龙王庙、城隍庙、土地庙、王母台等。街道上商铺林立,最著名的有药铺四家:同德堂、保和堂、义和堂、育兴堂,还有当铺、盐铺、马车店、商店、鞋城、布行等。1944年,立营子集,逢五排十,“文革”时中断。1977年,营子重新立集。1980年以后,村内个体经营户逐年增多,至2010年,村内有小商店13处,维修部6处,服装加工1处,浴室1处,卫生室2处,手工制作2处,养鸡场2处,养猪场2处,理发店2处,种子、农药商店1处,馒头房3处,棉花加工厂1处,粮食加工3处,快餐店1处,建筑队6个,五金店2个,铝塑门窗加工2个,屠宰场1处,粮食购销1处,共有从业人员500余人。村内道路三横两纵5条大街已硬化,有一辆直通德州的班车。
  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273万元,人均收入6954元。
  村民生活 1957年,人均粮食160公斤,人均纯收入30元。1978年,人均粮食190公斤,人均纯收入120元。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00年,人均纯收入2000元,多数村民住上砖瓦房。至2010年,全村拥有彩电420台,电脑40余台,轿车10多辆,面包车20多辆,大型农机具17套,挖掘机1台,运输车辆2辆,全村砖瓦房达到99%,建有居民二层楼2座,人均住房面积达45平方米。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木结构的房屋逐渐被砖瓦结构的房子所代替。1971年,村党支部进行宅基、住房、街道统一规划,先后开通两纵三横5条大街。1992年,村委会投资7万元修建村两委办公室,设立图书室、党员活动室。1995年,村委会投资把村中心大街修建成柏油马路,总长1000多米。2000年,电网改造,全村户户通电。2001年,村委会修建丰收河大桥,村民安装固定电话,全村共安装电话410部。2009年,郑路镇政府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全村户户通上自来水,户户通有线电视。2010年,村里自筹资金70多万元硬化了村内两纵两横4条大街并安装高标准路灯,总长2200多米。至此,全村5条大街全部得到硬化,共3200多米,大街上每隔40米设立1个垃圾箱。
  教育卫生 新中国成立后,营子村建立营子初小,有3个教学班,教师5名。1969年,郑路公社组建营子联中,设有小学部和初中部,共有7个教学班,教师11名。
  1974年,初中部迁至村南,建有12间教室,6间办公室,3间伙房。1984年,撤销营子联中,改为营子完小,统一迁至村南,共有10个教学班,16名教师。199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郑路镇政府投资20万元,在原址扩建营子完小,教室32间,功能室16间,伙房3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办学条件,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9年,郑路镇政府投资180万元,在营子村西南新建营子小学,占地25亩,新建教室70间,实验室、器材室10间。新建营子幼儿园。
  2009年,建村卫生室,设门诊部、药房、治疗室、病房。
  民间艺术 该村的鼓子秧歌阵势庞大,形式多种多样,其间阵势变化有序,首尾呼应,鼓棒齐鸣,伞花飞舞,宛如游龙,有排山倒海之势,丑角穿插其间,动作滑稽,逗得人们捧腹大笑。该村鼓子秧歌队,每年都代表郑路镇参加全县鼓子秧歌大赛。1996年,该村鼓子秧歌队代表商河县参加了济南市民俗文化博览会,并获得了“齐民思杯”鼓子秧歌流派比赛一等奖。
  该村清朝末年出现了几位民间艺人:张尊山,以说书闻名,方圆百里无人不知;王如吉,擅长木偶戏,其表演栩栩如生,在当地颇有名气。后来,王保青吹拉弹唱无所不能,以吹唢呐闻名乡里,经常到商河、临邑、惠民、济阳、乐陵等地演出,深受群众欢迎。2000年曾获得商河县民间艺术大赛三等奖。
  古迹 滴河遗址,滴河在营子村南,河宽235米,河西陈村北,满家村北有明显的遗址。
  古字画,营子村王守富家珍藏一幅乾隆亲笔字画,书写在绢上,装裱成中堂。绢面虽黄,字迹仍很清晰。太平军北伐时把乾隆的落款及印章挖去。
  人物
  王介 明朝进士,曾任山西总兵、兵部司马。
  陈曰轩 清朝康熙年间进士。
  陈万年 清朝嘉庆年间进士,府尹。
  张北华(1911.3-1975.7) 原名张训荣,又名张思堂、张维之,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共青团济南市委书记,山东省委秘书长,山东省临时省委书记,济南市委书记兼组织部长,徐州市市长、市委书记、军管会主任,全国总工会第一机械部工会主席,国家计委、经委副局长,甘肃省委常委、省纪检委书记,曾出席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陈玉蓁(1847.1-1953.12) 又名陈跃东,化名王学敏,1935年入党,1951-1953年任北京市茶叶公司经理,厅级干部。
  陈金涛 1942年7月生,1969年加入中共产党员,1979-1989年7月曾任沈阳军区某部师政委、沈阳市教育学院党组书记等职,已退休。
  张本峰 1967年4月生,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沈阳军区某部副团长,任甘肃省公安厅行政处处长。
  王守业(1928.8-2009) 1947年入党,南下干部,曾任杭州市船运局党委书记。
  陈宜涛 博士生,浙江大学副教授。
  陈金河 1935年7月出生,1971年7月入党,1972年11月-1990年10月任化工部第十化建后勤处处长,现已退休。
  陈玉荣(1903.3-1942) 烈士,1946年6月参加革命,1942年在商河臧范战斗中牺牲,系商河县三区区队战士。
  王树俭(1909.8-1942) 烈士,1940年1月参加革命,在藏范战斗中牺牲,系商河三区区队战士。
  王方田(1923.4-1942) 烈士,1940年2月参加革命,在商河臧范战斗中牺牲,系商河三区队战士。
  王化田(1921.2-1942) 烈士,1940年2月参加革命,在商河臧范战斗中牺牲,系商河三区队战士。
  王树森(1922.5-1942) 烈士,1940年2月参加革命,在商河臧范战斗中牺牲,系商河三区队战士。
  陈金星(1922.4-1942) 烈士,1940年2月参加革命,在商河臧范战斗中牺牲,系商河三区队战士。
  毕玉忠(1909.9-1946.6) 烈士,1946年6月在济阳县司家坊被敌杀害,系商河县三区营子民兵联防队副队长。
  陈金明(1928.4-1946.6) 烈士,1946年6月在济阳县史家坊被敌杀害,系商河县三区营子民兵联防队队员。
  陈金龙(1926.6-1946.6) 烈士,1946年6月在济阳县史家坊被敌杀害,系商河县三区营子民兵联防队队员。
  陈金界(1921-1946) 烈士,1944年参加革命,1946年在邹庞被敌杀害,系商河县区队区公所工作人员。
  周克礼(1928.9-1950.11) 烈士,1945年6月参加革命,生前系志愿军六四军、一九一师五七三团战士。
  陈朝杰(1931.4-1951.6) 烈士,1951年2月参加革命,牺牲前系志愿军六四军一九一师五七二团战士。
  (王中文)
  李王家村
  村庄概况
  李王家村位于郑路镇北部,县城东20公里处,东北与营子村为邻,东南与陈家村相连,西与孙集乡小蒲洼村接壤,西北与孙集乡小赵家村毗邻,李王家干沟穿村而过。全村占地总面积2631亩,其中耕地2400亩,村庄民居占地231亩。2010年全村共有230户,总人口1012人,有李、王、张、邸、马、高、毕、孙、宋9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王姓最多。
  据传,明成化年间李氏始祖由河北枣强七积李迁入而得名李家,王氏由康熙末年从该县王老庄村迁居至此,1983年村庄更名为李王家村。
  村政任职
  1941年,建立李家村农民协会,由马德禄任农会主任。之后,村农救会、村民联防队、武装队、儿童团等相继成立。1944年,村民马德禄、王守刚、李传法加入中国共产党,建立李家村支部委员会,王守刚任党支部书记。1946年,李传法任党支部书记。1953年10月,张金玉、李日杰、王慎公组织8户村民成立村里第一个互助组,张金玉任组长。11月,由共产党员、退伍军人王嘉修组织成立互助组,王嘉修任组长。1954年8月,由李元和、李清玉组织成立互助组,李元和任组长。1956年,王嘉修任党支部书记。1956年6月,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取名为“灯塔社”,王嘉修任社长。1958年,王慎公任党支部书记。1958年11月,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改名为李家大队,王慎公任党支部书记。1964年,李兴玉任党支部书记。1969年,成立李家革命委员会,王慎京任“革委会”主任。1971年,陈金花任党支部书记。1976年,王嘉修任党支部书记。1983年,王笃杰任党支部书记。1984年10月,成李王家村民委员会,王慎明任村委会主任,有委员3人,下设4个居民小组。2004年,王嘉仁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嘉友任村委会副主任兼村文书,孙桂英任妇女主任,王慎界任调解主任。2010年,全村共有党员28名。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李王家村一条南北柏油路沿李家干沟与三条东西柏油路相贯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南洼地30多公顷,亩收粮食不足60公斤。村北耕地约16公顷,地势低洼,土地贫瘠,旱涝成灾。1955-1956年,开展打砖井抗旱工程,共打井30眼。1965年春,全村群众抬高田地,修防涝设施,“抬田”20公顷。1966年,党支部组织群众开挖水渠3600米,修渠排涝压沙盖碱。1969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75公斤,提高到145公斤。1972年,组织群众开挖李家干沟,并修桥1座,修路2条。1973年,组织全村群众,开始治理村南、村西洼地,切割成方,挖渠筑田,投工2万个,动用土方6万立方米,将涝洼地改造成旱能灌、涝能排的良田,粮食产量又有新的提高。1984年,粮食亩产突破双千斤。
  该村工业始于人民公社时期有木工组、土砖窑厂和铁编厂,从业人员不足50人,年收入近万元。1978年以后,发展村办、户办企业。至2010年,村内建有5支建筑专业队,2处养鸡场,1处养猪场,村民有百货商店、卫生所、建材门市、农机维修部、良种和农药专卖店、化肥销售点等场所。
  2010年,该村农村经济总收入8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60元,98%的村民已住上土砖石结构的瓦房,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辆240余辆,固定电话、手机、彩电普及。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小学4次迁址,村党支部先后投资10万元,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1984年,学校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1986年秋,重建村小学,房屋13间,厕所2间,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该村先后有80多名学生考入大中专院校,其中大学本科38人,研究生7名。2006年,村委会投资6万元建立农村文化大院,设有老年活动室、图书室、乒乓球室、篮球场。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房逐渐被砖石结构的瓦房所替代。1971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按照规划拆旧建新。先后开通村内3条大街,总长1700米。1981年,安装30千伏变压器1台,全村户户通电。1982年,安装路灯。1990年,修建村综合办公室一处,建筑面积108平方米。1991年,集资义务工重修村前桥。1995年,程控电话开通,全村150户先后安装电话。2003年春,投资20万元化大街,修柏油路1700米。2008年8月,实现有线电视户户通。2009年,组织投资10万元,实现户户通自来水。
  人物
  李庭玉(1906-1979) 字文偕,郑路镇李王家人。著名中医,曾任济南市政协委员、济南市中医学会常务理事。
  (王申选)
  河西陈村
  村庄概况
  河西陈村位于商河城东40里外,位于营子村以南,东与光明村为邻,西与李王家村相接,南至郑路镇政府驻地。全村共有土地3370亩,其中耕地2900亩,池塘70亩,奶牛场占地100亩,村庄占地300亩。2010年,全村共有262户,总人口1129人,有陈、郑、赵、闫、娄5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陈姓占总人口的95%以上。
  村政任职
  1938年2月,陈金皇、陈金亭、王玉花、陈玉会,陈金庆5人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河西陈村最早一批共产党员。1940年4月,成立中共河西陈村支部委员会,陈金皇任党支部书记。1947年,王玉花任河西陈村妇救会主任。1949年,陈朝信任党支部书记。1954年,陈金星组织18户村民,成立该村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1955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陈金星任社长。1957年,陈金普任党支部书记。1964年陈朝唐任党支部书记。1970年,陈佃禄任党支部书记。1984年,陈文朝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陈佃龙任文书,李培芹任妇女主任。2006年,陈佃孟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陈英朝任村委会副主任,陈朝强任文书,李培芹任妇女主任。2011年,陈朝强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陈宜海、陈宜方任党支部委员,王中美、陈宜云任村委会委员。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河西陈村土地肥沃,沟渠交错,水利设施齐全,全村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为主。1954年,成立生产互助组,30户。1956-1958年,打砖井78眼,开挖了一个4亩大的蓄水库。1958年,粮食亩产由200斤提高到400斤。1959年,接连三年旱、涝、虫自然灾害,庄稼几乎颗粒无收。1961年,一年时间死亡人数达143人。1966年,全村群众开沟挖渠,全村耕地变成旱能浇、涝能排的高产稳产田。1978年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2年,全村通电并打机井30多眼。1986年粮食亩产达到2000斤。
  2000年以来,先后办起养鸡场5家,木板加工厂7家,转移剩余劳动力100多名。全村街道完成硬化,全村砖石结构的瓦房达100%。村中有商店、维修部、馒头房、轧花厂、粮食收购点、面条厂等各种服务行业,轿车14辆,面包车15辆,大型收割机8台,重汽运输车5辆,电脑30多台,通讯设备达到普及。
  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69万元,人均纯收入6101元。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小学五次迁址。1985年,村委会投资修建12间教室。先后有12名学生考上大学,研究生3名。2005年,村内设有图书室、乒乓球室,篮球场及健身器材。
  村庄建设 1971年,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村内开通4条大街,总长2100米。1982年,安装100千伏变压器一台,全村户户通电。1996年,村委会投资,将村内3条大街硬化为柏油路。2008年,全村安装有线电视。2009年,郑路镇政府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河西陈村户户通上自来水。2010年,村委会投资,新增100千伏变压器一台。
  人物
  陈朝洋(1927.2-2006) 1946年参加工作,194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仁风区干事,后转入潘桥任区长,1950年任六十八军某营营长,同年8月,随六十八军进入东北待命,1951年5月任六十八军某团团长,入朝作战,1953年回国,离休后在徐州修养,2006年病逝于徐州。
  陈朝银 1966年出生,临邑师范毕业,任德州市市委组织部副调研员,干部科科长。
  (陈朝强)
  光明村
  村庄概况
  光明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北方向20公里处,东与苑家村为邻,西与陈家村相连,南与郑路农场接壤。全村占地面积12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85公顷,果林8公顷,苇塘10公顷,民居17公顷。2010年全村共131户,总人口562人,有王、冯、李、纪、孙、张、周、崔、郭、马、孟、韩、安、柴、付、胡、刘17个姓氏,均为汉族。
  据传,明代该村先祖从河北枣强迁入立村,属官府管辖,故名官庄,此村位于一大洼中,村人在此牧猪,故又名牧猪官庄,1966年改名为光明村。
  村政任职
  1946年4月,王秀召、纪兴典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一批党员。1947年3月,中共光明村支部委员会成立,刘绪功任党支部书记。1960年,王秀召任党支部书记。1966年,刘绪功任党支部书记。1981年,陈金莲任党支部书记。1986年,冯振远任党支部书记。1988年,纪佃忠任党支部书记。
  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刘绪功任社长。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刘绪功任社长。1958年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改为光明村生产大队,陈金莲任大队长。1984年,建立光明村民委员会,张断海任村委会主任,有委员3人,下设3个居民小组。1998年,冯振远任村委会主任,王文顺任文书。2011年,王文顺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纪刚军、毕以莲任村委会委员。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光明村村内两条街道已硬化,村内有商店、饭店、机动车辆维修部、建材、肉食加工、加油站等。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17万元,人均收入7750元。
  1953年,打砖井15眼,修渠排涝压沙盖碱。1978年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集资打机井30多眼,挖蓄水库3个。至2010年,建起冬暖式蔬菜大棚30多个,主要种植芹菜、黄瓜、西红柿、茄子、辣椒等,仅此一项,农民年人均增收600余元。
  2010年,新建木板加工厂1处,从业人员30多人,年创利润50多万元。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投入10万元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1998年,投入20万元建起6个教学班,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8年,建农村文化大院,设老年活动室、篮球场、乒乓球室。
  人民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年人均粮食约5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20元。1957年,人均粮食180公斤,人均纯收入40元。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00年,人均纯收入2850元,人均年存款余额2000元。2010年,大多数村民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电话、电视机、电冰箱普及,各种机动车100多辆,其中轿车、面包车20余辆,大型车辆5台。
  村庄建设1972年,对全村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1985年,安装30千伏变压器1台,全村通电。1995年,程控电话开通,全村60多户先后安上电话。1998年,按照村庄规划,对村内大街全部进行硬化,安装路灯。2000年,建变压房、实行线改。2008年,重新修柏油路。2009年,郑路镇政府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全村通自来水。
  人物
  王昌贵 1975年生,光明村第一名博士。
  (王文顺)
  满家村
  村庄概况
  满家村位于郑路镇东北部,西与苑家村相邻,东与邓洼村相接,北与小贾家村和梁王家村接壤,南与郑路农场相连,全村耕地面积1615亩。2010年,全村共有153户,总人口659人,有张、满、路、王、蔡5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张氏、满氏人口较多。
  据传,明正德年间,满氏族人从河北枣强迁到此处立村,故而得名满家。
  村政任职
  1937年8月,村民张新华加入中国共产党,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38年7月,成立中共满家村支部委员会,张新华任党支部书记。1952年7月,张新华组织10户村民成立该村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1953年11月,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张新华任社长。1956年8月,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张新华任社长。1958年11月,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改为满家生产大队,王秀名任大队长。1984年,成立满家村民委员会,满长普任党支部书记,张庆广任村委会主任。1990年,张庆奎任党支部书记,张祥福任村委会主任,满丙正任村文书。1995年,满丙水任村委会主任。2005年,满丙水任党支部书记,满丙正任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满家村以种粮为主,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棉花。2006年,郑路镇政府在满家村开展盐碱地治理开发项目,挖排水灌溉沟渠,修生产桥10座,打抗旱深井12眼,修灰土生产路南北路2条、东西路1条。2000年以来,村内建有建筑队2个。2010年,村党支部组织村民发展蔬菜大棚10个。全村经济总收入3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68元。
  村庄建设 1977年10月,村党支部开展村庄规划。1989年11月,投资安装50千伏变压器1台,全村户户通电。2001年5月,投资24万元,村内东西3条大街、南北1条大街全部硬化为柏油路,全长1800米,硬化面积7200平方米。2010年,村委会投资6万元户户通上自来水。
  文化教育 1988年,村委会建满家小学,占地2000平方米。1990年11月,建立满家村小学,设5个年级,教室10间,办公室2间,教职工5人。
  民间艺术 2007年,村民满丙河成立满家村吕剧团,剧团由12名演员组成,主要演出《小姑贤》等传统吕剧,每逢节日或村民各种庆祝活动,剧团会应邀演出。
  (满丙水)
  苑家村
  村庄概况
  苑家村位于郑路镇北部,东与满家村为邻,西与营子村相连,南与光明村接壤。据传,明末,苑氏由河北清苑迁此立村,以姓氏得名。全村占地总面积1500亩,其中耕地1350亩,村庄民居占地105亩,其他占地45亩。2011年全村共有130户,总人口558人,有王、周、冯、杨、李、胡、张、苑、刘9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冯姓居多。
  村政任职
  1946年,苑兴功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的第一名党员。1947年,中共苑家村支部委员会成立,苑兴功任党支部书记,王笃才、苑传道任支部委员,全村有党员6名。1952年3月,王笃才任党支部书记。1954年3月,苑传道任党支部书记。1984年,建立苑家村民委员会,下设5个居民小组,苑吉顺任党支部书记,冯传增任村委会主任。2011年,苑吉顺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冯家武、李君花任村委会委员,全村共有党员24名。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苑家村村内街道已硬化,紧靠备战路。村内有商店、机动车维修部、粮店、面食加工厂。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56.4万元,人均纯收入6899元。
  1949年,粮食亩产137斤。1965年,粮食亩产252斤。1978年,亩产363斤。1978年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机井30多眼,挖沟渠3000米,将全村所有耕地改造为水浇田,变成稳产高产田。1986年,粮食亩产1078斤。1990年,粮食亩产突破1000斤。1996年,先后建起冬暖式蔬菜大棚50多个。村两委发展畜牧养殖和个体经济,有养殖小区5处(养鸡场2处,养猪场3处),百货店5家。
  1995年,先后开通村内3条大街,总长1500米。2005年,村两委投资20多万元对所有街道进行硬化,安装路灯,村内实现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通固定电话。2009年,村内统一安装自来水。2010年,村民全部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居民二层楼4座。全村拥有固定电话100多部,各种机动车170余辆,其中轿车8辆,面包车10余辆,大型拖拉机、收割机4台,运输车3辆。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移动电话达到普及。
  教育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投资5万元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1984年,学校达到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1995年,投入20万元建起了6个教学班。1997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3年,村里设置党员干部活动室,配置微机、电视机。2007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内设有卫生室,基本做到村民小病不出村。
  文化生活鼓子秧歌表演为该村一大盛事,每年春节前后,40余名男女青年组成鼓子秧歌表演队,在该村及邻村表演。村里还时常举办篮球比赛、魔术、猜谜语等节目。近几年,村内办起小型歌舞团,许多青年踊跃参加。
  人物
  苑吉奎 1957年10月生。1974年12月应征入伍,历任战士、排长、指导员、参谋长、团长、师长,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副司令员。
  (苑吉顺)
  梁王冢村
  村庄概况
  梁王冢村位于郑路镇北部,县城东20公里处,东与河南赵村相邻,南与满家村相邻,西与小贾家村相邻,北与龙桑寺镇的东高家村相连。全村占地1250亩,其中耕地1000亩,林地85亩,苇塘10亩,旧河滩65亩,村庄占地110亩。2010年全村共86户,总人口380人,有梁、王、李、刘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梁姓人数最多。
  明朝时期,梁氏迁此立村,后有王氏迁来定居,据《商河县志》记载,战国时期梁惠王率兵至此会盟,长子亡,惠王命兵卒从东海之滨负土在此修墓,故得名“梁王坟”,又称“梁王冢”。
  村政任职
  1942年,该村建立农民自救会,下设村民联防队、村民生产队、村民武装队。1947年,王云章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共产党员,第一任村长。1950年,成立中共梁王冢村支部委员会,梁孟尧任党支部书记。1952年,成立农业生产互助组。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梁孟尧任社长。1956年8月,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梁孟尧任社长。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设立梁王冢生产大队,梁孟顺任大队长,下设3个生产小组。1959年,梁文林任党支部书记。1965年,梁孟顺任党支部书记。1976年,梁文昌任党支部书记。1984年10月,建立梁王冢村民委员会,梁文昌任村委会主任。1999年,王荣章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梁广财任村委会副主任,陈佃英任妇女主任。2010年,王荣章任村党支部书记,梁孟君任村委会主任兼文书,陈佃英任妇女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梁王冢村大街已全部硬化为柏油路。2010年,该村农村经济总收入23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32元,全村户户有固定电话、冰箱、电视等电器,轿车也进入农家。
  1955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村民修渠挖河,治理盐碱地,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斤提高到亩产300斤。1960-1962年,遭遇三年自然灾害。1963年,对全村盐碱地进行改造。1972年,村民进行铁编加工,给村里带来经济收入。1978年以后,该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打机井,修沟渠,粮食产量再创新高,亩产达到1800多斤。2000年,村两委对该村的街道、房屋进行统一规划。2004年,发展蔬菜大棚16个。
  1984年以来,村民建小型养殖场,进行糕点加工,农机维修,小型超市等多种经营,增加了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
  文化教育1948年,村里办起小学,6间教室,1名教师,30名学生。1968年,新建村小学,教室6间,办公室2间,教师2名,1-5年级5个教学班,学生50人。1988年村小学进行改造,改善办学条件。1991年,河南赵、梁王冢、小贾家、河西刘4个村共同建立小学,名为四合小学,共有房屋16间,设1-5年级。2003年,四合小学合并入营子小学。
  村庄建设1973年,对街道、房屋进行第一次规划。1993年10月,安装30千伏安变压器1台,户户通上电。2000年,村部进行第二次村庄规划和农电改造,安装路灯。2004年,村委会投资15万元通柏油马路。2008年,投资30万元硬化大街,一纵三横4条大街全部硬化,总长1000米,硬化面积4000平方米。2009年,组织村民安装自来水。2010年,投资7万元建文化大院,并购置体育用品,设乒乓球室、活动室、图书室、篮球场等,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工程,设置垃圾箱6个,聘请保洁员3名,定时打扫全村卫生。
  文物古迹
  梁王冢 梁王冢位于鲁北平原腹地,商河县城东15公里处。此冢南北长50米,东西宽40米,面积3500平方米,冢高4米,用土17000余立方米。此冢是战国时期梁惠王东征齐国时战败,惠王长子战死,遂葬于此。据旧商河县志记载:“城东北梁王冢,庄西冢甚高大,上有庙数楹,有碑志,及梁惠王所言‘东败于齐长子死焉遂葬于此’。”冢内有大量贝壳和春秋时鬲、豆等物残片,历时2000多年风剥雨蚀,固若沙石,依然保持原貌,乃当时十万士兵从东海之滨兜土堆成此冢。1996年4月29日,商河县人民政府把梁王冢列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树强)
  河西刘村
  村庄概况
  河西刘村位于郑路镇北部,县城东20公里处,东靠河东孙村,南靠邓洼村,西靠河南赵村,北靠龙桑寺镇东高村。全村总占地面积886亩,其中村庄占地60亩,苇塘占地18亩,林果占地10亩,可耕地798亩,人均2.6亩。2010年,全村共有78户,总人口303,全村只有刘氏一个姓氏,均为汉族。
  据《刘氏族谱》记载,始祖八公与明太祖交兵,默识天命有归,见元政不纲,群雄蜂起,就带宗迁徙,从原籍徐州邳县迁居山东省青郡寿光县西洋河店隐居,大公祖自洋河店旋迁武郡许商城东40里之外,庄名刘家胡同,因该村地处朱家河古道的西北夹角岸边,后改为河西刘。
  村政任职
  1938年9月,刘宝元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共产党员。1938年,成立中共河西刘村支部委员会,刘宝元任党支部书记。1947年,刘丰昌任党支部书记。1972年,刘宝玉任党支部书记。1979年,刘丙良任党支部书记。1990年,刘克胜主持村党支部工作。1993年,刘克胜任党支部书记。2008年,刘荣岭任党支部书记。
  1938年村长刘宝元。1947年村长刘丰昌,贫协主席刘端正。1956年8月,由河西刘、河东孙、河南赵三个村联合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孙连禄为社长。1958年11月,孙连禄任大队长。1961年秋,三村分别设立生产大队,成立河西刘村生产大队,刘宝龄任大队长。1963年,刘志明任大队长。1966年刘荣传任大队长。1984年成立河西刘村民委员会,刘丰河任村委会主任。1994年,卢建英任妇女主任。2004年,刘宝庆任村委会主任。2006年,刘荣岭任村委会主任。2008年,刘荣岭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卢建英任妇女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2000年以来,村民以外出打工为主要经济收入。一条东西方向的柏油乡村路贯穿全村,该公路是连接惠商两县部分乡村交通的纽带。2010年,该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26元。
  1956年,村民打井、整地、改碱。1959年,粮食亩产达到100公斤。1965年后,村民生活逐渐好转。1978年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粮食亩产千斤。村两委带领群众发展棉花种植,推广麦棉、瓜棉套作等种植模式。1990年,部分村民做起皮毛生意。2010年,村民全部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拖拉机、农用三轮、摩托车、电视机等达到普及,有线电视、电脑、小汽车也进入农户家。
  村庄建设 1972年,村党支部开始村庄规划。1982年冬,安装30千伏变压器1台,全村实现户户通电。2003年3月,柏油路正式开通,总长1600米,投入6万元。2010年户户通自来水。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村学生要到邻村小学读书。1957年,第二次建校。1965年,第三次建校。1972年,第四次建校。1991年,由河西刘、河南赵、梁王冢、小贾家4村共同建设小学,小学在河南赵村西,共有房间16间,设1-5年级,2003年,四合小学合并入营子小学。
  (刘荣岭)
  河南赵村
  村庄概况
  河南赵村位于郑路镇东北部,东与河西刘村相接,西与梁王冢村相邻,北临清水干沟,南与满家村相连。全村占地总面积400亩,其中耕地320亩,林地10亩,村民居住占地70亩。2010年全村共有49户,总人口204人,有赵、苏两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赵氏人数最多。
  据传,明朝,河北枣强县曾有赵氏三兄弟,因战争频繁,背井离乡,流亡在外,一人落户商河,一人安居惠民,一人留在泰安,各自成家立业,代代繁衍。其中定居商河的村命名为小赵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清水干沟开挖完工后,为纪念这一工程,同时可以与其他同村名村庄区分开,更名为河南赵村。该村先有赵氏立村,后有苏氏迁来。
  村政任职
  1937年8月,赵纯修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39年10月,中共河南赵村支部委员会成立,赵纯修任党支部书记。1942年,建立村民自救会,下设三个分支,分别为村民联防队、村民生产队、村民武装队。1950年,赵广泉任党支部书记。1954年,赵广周组织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1955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赵广周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河南赵生产大队,赵广周任党支部书记、大队长,赵钦俭任小队长,下设四个生产小组。1969年,赵钦德任党支部书记。1984年10月,建立河南赵村民委员会,赵钦德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1993年,赵广刚任党支部书记。1998年,赵钦河任党支部书记。2000年,赵钦河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赵钦良任村委会副主任,王贵云任妇女主任。2010年,赵钦良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赵加林任村文书,王贵云任妇女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该村位于镇政府驻地附近,商贸业发达。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16万元,人均收入6116元。全村共有各种机动车48辆,大型卡车1台,电脑10余台,手机、电话、彩电普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南河滩有80多亩洼地,常常颗粒不收。村西南处地势较高,25亩耕地全是盐碱地,亩产粮食不足50公斤。1954年,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1955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在生产合作社时期,村民修渠排涝,治理村南河滩地。1959年粮食亩产达到100公斤。1960-1962年,遭受三年自然灾害。1963年,全村村民治理村西盐碱地,压沙盖碱,打井2眼。1978年以后,该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在村南、村西打井6眼。1996年,粮食亩产达到2000斤。1998年,建冬暖式大棚6个,主要种植茄子、西红柿、芹菜、黄瓜、青椒、豆角等蔬菜。第一年就向市场提供蔬菜20余吨,产值2万余元,村民人均收入增加200余元。2001年,建设8个冬暖式大棚,并向济南、寿光等地的蔬菜技术人员请教,定期进行种植技术指导。2007年,村委会投入3万余元架设农业用电线路,开始电力灌溉。
  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发展二、三产业。1990年,该村第一家便利超市开业。2003年,第二家超市开业。2010年,村内建有养殖小区3处,均是养鸡场,生产的鸡蛋和肉用鸡销往淄博、滨州、德州等地。
  文化教育 1955年,建立第一所小学。1960-1985年,村小学5次修建。1991年,河南赵、梁王冢、小贾家、河西刘4个村共同筹资,建立四和小学。四合小学设5个年级,共有3排16间房屋。2000年,投入2.5万元修建学校院墙和大门。2003年,合并到营子完小。至2010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
  村庄建设 1974年,对村内街道、宅基实行统一规划。2003年,该村修建东西走向柏油马路,并多次对大街进行美化和绿化,安装路灯。2004年,该村安装程控电话46部。2008年,该村通有线电视,95%的农户安装。2009年,党支部、村委会组织村民安装自来水。2010年,修建两委办公室,全村98%的住房为砖瓦结构,无危房。
  (赵钦良)
  小贾家村
  村庄概况
  小贾家村位郑路镇北7.5公里处,东与梁王冢村为邻,北临龙桑寺镇。全村占地总面积800亩,其中耕地600亩。2010年全村共有35户,总人口169人,有张、梁、牛、田、骆、贾6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张氏、梁氏人口最多。该村因贾氏迁入而得名。该村原属常庄公社,1965年划归郑路公社。
  村政任职
  1949年,骆其圣任党支部书记,张志友任团党支部书记。1964年,张志友任党支部书记,张中增任民兵连长。1991年,张希金任党支部书记,骆加祯任村委会主任。2011年,张希金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安虎任村委会委员、村文书,韩先双任村委会委员、妇女主任,张安亮任支部委员。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小贾家村改造了盐碱地,水源丰富,植被覆盖率80%以上,村内大街已经硬化。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47万元,人均纯收入6107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亩产粮食不足70公斤。1952年,该村成立互助组。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30余眼。1964年,挖渠筑田,投工1万个,动用土方3万立方米,将涝洼地改造成旱能浇,涝能排的良田。1982年,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群众集资打机井8眼。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村与梁王冢村联合办学,后来该村自设教学点。1991年,该村与梁王冢、河南赵、河西刘村联合办学,修建四合小学。2003年,学校并入营子完小,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先后有15人考入全日制大学。
  村庄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内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大多数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4平方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坯房逐渐被砖瓦房所代替。1980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按照规划拆旧建新。1990年,全村通电,结束了煤油灯照明的历史。2009年,筹资12万元修了水泥大街,安装路灯,户户通自来水。该村建起了篮球场、乒乓球室,村两委办公室,计划生育办公室等。
  人民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大多数村民生活艰苦,年人均粮食不足百斤,人均纯收入不足10元。1978年,人均粮食200斤,人均纯收入100元。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10年,人均纯收入7000元,多数村民住上了砖石结构的瓦房。全村拥有程控电话30多部,电视机40余台,电脑10余台,各种机动车50余辆,其中轿车5辆,面包车6辆,大型收割机4台,手机普及。
  人物
  张忠山(1921.10-1944.5)烈士,1938年7月参加革命,1944年5月在商河棘城战斗中牺牲,牺牲时是商河县大队班长,遗体安葬该村。
  骆其河曾任沈阳军区某部团政委,已退休。
  (张希余)
  〓牯李村
  村庄概况
  〓牯李村位于商河县城正东方向15公里,郑路镇西偏南方向5公里处,东临前进西村,南临张墨林村,西南接邴家桥村,西隔土马河与孙集乡河刘陈村、晋家村相望,北临于家屯村。徒马河在村西流入,在村东北方向流向下游的于家屯村。全村占地2500余亩,其中耕地1780亩,滩地350亩,果林地20亩,村庄用地300余亩,森林覆盖率达30%以上。至2010年底,全村共有人口876人,245户,全村人口全部为汉族,主要有李、朱两大姓氏,李姓占总人口的80%。
  章丘绣惠镇有一村庄名叫茂李村,全村皆李姓,是老子李耳的后裔,元朝末年,章丘茂李村有五兄弟,一人迁至济阳,一人迁至北京昌平,一人留在茂李,两人迁来商河。当时李氏兄弟二人,牵了一头公牛犊子,来到此地用牛拉着犁子绕着住处耕了一大圈,就是现在该村的范围。因为公牛在当地俗称“牯”,所以该村取名〓牯李村。600余年以来,扒牯李村李姓一脉又向外繁衍,现在孙集乡王皮村、王市村、古城村及许商街道办事处庞家村的李姓皆由〓牯李村迁出,扒牯李村朱姓一脉乃李姓的亲戚,定居〓牯李村后逐渐繁衍而来。
  1997年8月,被山东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评为“安全文明村”。1998年6月,被中共济南市委评为“五好村党支部”。2000年,被山东省计划生育协会评为“计划生育先进村”。2001年,被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济南市计划生育委员会评为“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单位。2004年6月,被中共济南市委评为“五个好村党组织”。2008年2月,被济南市消防安全委员会评为“农村消防安全先进社区”。
  村政任职
  1938年,李尧熙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3年,成立互助组。1955年11月,由〓牯李、张天鹅、邴家桥三个村联合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该村的李世熙任社长,邴家桥村的党希风、张天鹅村的邓树平任副社长,下设8个小队。1958年成立生产大队,李尧熙任大队长。1969年5月,成立中共〓牯李村支部委员会,李世熙任党支部书记。1980年,李英任生产大队队长。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李汉熙任村委会主任,朱维杰任村党支部书记,党支部委员有李汉熙、李昌熙、李英。1987年,李汉熙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1992年,李咸岭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2005年,李爱军任村党支部书记,李君熙任村委会主任,李百文任文书。2010年,李君熙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百宝、李台熙任党支部委员,路玉兰任妇女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该村村东有一条郑路镇西部主要的乡级公路牯李路,沿该路向北2公里就是商展路。村内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经济作物有棉花、大蒜,水果以柿子、苹果等为主。该村养鸡场、养猪场、养鸭场达10多处。商业主要分布在村东牯李路东侧商业街,村内建筑
  业、运输业初具规模。村民住房全部都是砖石结构的大瓦房,部分村民还盖起楼房。电视机、手机、农用机动车普及,电脑、冰箱、空调普及率达30%-40%,全村小轿车、面包车达50余辆。
  〓牯李村以林果业著称。生产队时期,该村有400亩的果园,尤以苹果树面积最大。1979年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苹果园的果树由于树龄偏长,果树老化,且品种没有及时更新,老果园逐渐衰退。继之而起的是老百姓自发种植的桃园,而后是柿子园。〓牯李村的柿子树家家都有,并且向周围扩散。该村小麦单产一般在1000斤以上,玉米的产量更高。2010年,全村5000只以上的养鸡大户3家,10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4家,有养鸭场2家,鱼塘若干。
  人民公社时期,〓牯李村就有铁编厂和砖窑厂,从业人员100余人,其中铁编厂规模较大,知名度较高。至2010年,村内有建筑队3个,运输队3个,钻井队1个,从业人员200余人,年产值达200万元。该村的店铺各类商店集中分布在村东牯李路东侧,主要有百货商店、肉食店、理发店、卫生所、农机维修、良种、化肥、五金、农药等,辐射周边10多个村。另外,该村技术型劳动力丰富,大部分技术人员在农闲期间外出打工,该村的劳务输出每年总收入700万元。
  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43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7172元,人均存款1500元。
  文化教育20世纪70年代,该村小学用的是石桌石凳,教学设施非常简陋,学生入学率低。1990年,扒牯李村委会投资10余万元改善办学条件,扩大校园面积,新建校舍20间,购进教学设备,使该村小学初步达到简小的标准。2005年,郑路镇政府投资150万元,在该村东南建起一所高标准的完全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村庄建设1975年,〓牯李村进行第一次村庄规划建设,全村统一宅基、统一街道。1980年,全村通电。1985年,该村进行第二次村庄规划建设,统一房屋砖瓦结构,统一房高。1992年7月,建立村级活动场所,设图书室、老年活动室、篮球场等。1998年,村东商业区规划动工,商铺28家,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2000年,程控电话开通,全村170余家安装了电话。2002年,村庄街道硬化、绿化,安装路灯。2005年,安装有线电视。2008年,进行新农村建设,街道重新进行绿化、硬化,整治街道、胡同,重新安装路灯,绿化、美化村庄,建设高标准的村级卫生室一处,并户户通自来水。2010年,建成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小农水改造工程”示范村。
  民间艺术鼓子秧歌曾是该村村民春节期间主要的娱乐活动。扒牯李村的秧歌也踩高跷,但跷比别的村的跷要高得多。秧歌的“花”全部是男性,在跑秧歌的时候,“花”有一段表演姜太公钓鱼,钓到谁谁就表演翻跟头、打趴连等绝活。以前每到春节,村里除了秧歌以外,就是唱大戏,非常热闹。该村还建有乐队,流传有太平天国时期的武术一太祖神拳。
  人物
  革命烈士:李孟吉、李秀吉
  (李君西)
  前进东村
  村庄概况
  前进东村位于商河县城东15公里处,郑路镇西部,北靠商展路,东靠路家村,西靠前进西村,南与扒牯李村相接。全村占地总面积1050亩,其中耕地面积为962亩,苇塘占地12亩,村庄民居占地76亩。2010年全村共有130户,总人口505人,有郭、崔、傅、岳、刘、邢、王、魏、郑9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郭氏、刘氏、傅氏、岳氏、邢氏人口较多。
  明朝万历年间,朝廷由河北枣强迁民于此建村,取名官庄。据传说,在1931年夏季,村内一老者在村北约1000米处,发现一古井水甘甜,传说喝此水能治百病,方圆百里的人们都来此取水治病,此井被称为“神井”,该村也改名为神井官庄。后来,村民在井旁修建一座长10米,宽6米的亭子,由此,该村被称为亭子官庄,后来日军侵略,将亭子拆掉,该村又被称为“神井官庄”。1959年,神井官庄分为神井东、神井西两个村。1966年,神井东改名为前进东村。
  村政任职
  1945年,神井官庄建立农民协会,高成禄任农会主任。1946年5月,崔法顺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47年,成立中共神井官庄支部委员会成立,高成禄任党支部书记。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郭玉林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神井官庄生产大队,付丙水任大队长,下设4个生产小队。1959年,神井官庄分为神井东和神井西两个村,成立中共神井东支部委员会,郭玉林任党支部书记,成立神井东生产大队,付丙水任大队长,刘丙文任民兵连长,生产大队分为两个小队,一队队长付丙良、郭玉成,会计刘丙坤;二队队长刘德孔、邢连银,会计岳俊升。1966年,神井东村改名为前进东村。1976年,刘丙文任党支部书记、大队长,刘忠信任党支部委员,刘思明任村文书。1984年,成立前进东村民委员会,刘丙文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岳全祥任党支部委员、村文书,房秀凤任妇女主任。1985年,刘丙文任党支部书记,岳全祥任村委会主任。1995年,刘忠亭任党支部书记,岳全祥任村委会主任。2011年,刘忠亭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刘兆民任党支部委员,岳全祥、王树云任村委会委员。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前进东村南临土马河,东靠丰收河,北有顺水沟,水源丰富。建有冬暖式蔬菜大棚50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村只有东西1条大街,不足50米长,8条胡同长短不一,房屋基本全是土屋。那时耕种都是人拉肩扛,全村有铁轮大车不过七八辆,牲口只有七八头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地改革,分田到户,后来成立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生产大队,粮食产量逐年提高。1960-1962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1964年,进行水利建设,挖沟修渠。1982年,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1984年,粮食亩产突破千斤。1988年,打机井12眼。1989年,发展蔬菜大棚种植。至2010年,村内建有冬暖式蔬菜大棚50个,主要种植黄瓜、芹菜、茄子、辣椒等,年产值60万元以上。有近10户村民种植珍珠红西瓜、关东白甜瓜,年产值20多万元。
  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45.3万元,人均纯收入7216.5元,彩电、电话、农用三轮车、摩托车、电动车普及,有轿车、面包车、运输车等15辆。
  村庄建设 1976年3月,规划宅基地和大街。1985年,修建村小学。1996年,全村有80户先后安装电话。1998年,投资2万元修建校舍10间。2001年3月,建立村两委办公室及计划生育办公室。2004年,全村安装有线电视。2005年7月,硬化大街。2008年秋天,村内大街硬化为水泥路。
  (刘忠亭)
  前进西村
  村庄概况
  前进西村位于郑路镇西部,东与前进东村为邻,西与孙集乡房家屯村相连,南与扒牯李村接壤,北与孙集乡新庄村相连。全村占地总面积1000亩,其中耕地面积860亩,果林70亩,村庄民居占地70亩。2010年全村共有96户,总人口460人,有张、王、李、赵、郑、史、刘、胡、商、宋、党、邢、许、田14个姓氏,均为汉族。
  1966年,神井西村改名为前进西村。1993年,被省政府命名为“村镇建设明星村”。
  村政任职
  1945年,神井官庄建立农民协会,高成禄任农会主任。1946年,郑克顺、高成禄、邢怀玉第一批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中共神井官庄村支部委员会成立,高成禄任党支部书记。1950年,全村共有党员7名。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有3名青年参加抗美援朝,其中1名青年(田德福)牺牲。1952年,邢怀西组织8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4个互助组。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郭玉林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神井官庄生产大队,付丙水任大队长,下设4个生产小队。1959年,神井官庄分为神井东和神井西两个村。成立中共神井西村支部委员会,胡传贤任党支部书记。成立神井西生产大队,郑克武任大队长。1966年,神井西村改名为前进西村。1967年,郑克武任“革委会”主任。1971年,郑克武任党支部书记。1976年,王保仁任党支部书记。1984年10月,建立前进西村民委员会,王保仁任村委会主任。2007年,张建华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2008年3月,张建华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2011年,张建华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前进西村商展路从村北穿过,北连商展路,西临牯李路。商展路西侧有商业小区,村内有济南利民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商店、饭店、预制场、建材厂、麦秸厂等各种行业。
  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打砖井12眼,修渠排涝,压沙盖碱。1958年,粮食亩产140公斤。1964年,治理涝洼地,切割成方,挖渠筑田,投工1.5万个,动用土方3万立方米,将涝洼地改造成良田。
  1978年,打机井12眼,挖水库3个。1984年粮食亩产突破双千斤。2003年,打机井12眼。2004年,修桥1座,涵洞4个。2010年,郑路镇政府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前进西村通过整修路代沟、整理道路、打机井、铺设地下电缆,解决该村耕地灌溉、交通、排涝等问题,实现浇地自动化,年节约用水64立方米/亩,亩增产粮食117公斤。
  1984年,在商展路两侧开发商业小区。至2010年,落户企业12家,其中有济南利民路桥有限公司、预制厂和5个麦秸收购厂,村内还建有饭店、百货商店,全村企业从业人员120人,年总产值150万元。
  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00万元,人均纯收入7587元。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小学三次迁址,先后投入4万元对学校进行修建、重建。1996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8年,建立村级活动场所,设老年活动室、图书室、乒乓球室、篮球场及健身器材等。
  人民生活 1957年,人均粮食18公斤,人均纯收入40元。1978年,人均纯收入180元。2010年,村民全部住上砖石结构的新瓦房,人均住房面积50平方米,电话、电视机达到普及,居民二层楼6座,电脑15台。各种机动车辆120辆,其中轿车8辆,面包车4辆,大型收割机3台,运输车10辆。
  村庄建设 1976年,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村内3条大街,总长1000米。1982年秋,安装50千伏变压器1台,实现全村户户通电。1983年,安装路灯。1995年,投资4万元修建柏油路300米,与商展路相通。1996年,程控电话开通,村内实现电话户户通。2002年,安装有线电视设备,投资9万元将村内大街硬化为柏油路,长700米。2009年,在村北商业区安装30千伏变压器1台。2010年,郑路镇政府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在村内安装垃圾箱。对大街两旁辅路进行硬化,用砖10万块,投资2.5万元对大街原有路灯进行更换,安装高标准路灯。
  人物
  胡云停 1953年生。1973年3月参军,在宁夏军区担任过班长、排长、参谋、作战处处长。1998年转业,在北京工作。
  (张建华)
  张墨林村
  村庄概况
  张墨林村位于商河县东南方15公里处,郑路镇南部,北与〓牯李村为邻,南与白桥镇三教堂村为邻。全村占地总面积1650亩,其中耕地1200亩,苇塘165亩,村庄占地300亩。2010年全村共有185户,总人口746人。有张、王、李、晋、代5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张姓最多。
  据传,明成化二年( 1466)张氏由河北枣强迁此立村,村名北庄科,清朝中叶,村中一名叫张墨林的人成为贡生,故改名张墨林村。
  村政任职
  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建立张墨林村农民协会,之后,村民联防队、武装队等相继成立。1952年4月,张光礼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55年11月,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张光礼任社长。1956年该村与东庄科、西庄科三村联合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张墨林村生产大队,张作雨任大队长,下设4个生产小队。1959年3月,中共张墨林村支部委员会成立,张作雨任党支部书记,王世荣任大队长。1968年1月,成立张墨林村大队革命委员会,张作雨任“革委会”主任。1980年张朝友任党支部书记,张洪涛任大队长。1984年,建立张墨林村村民委员会,张朝友任村委会主任。1997年,张朝功任党支部书记,张法利任村委会主任。2000年,张朝功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2004年,张福清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2010年,张福清任村党支部书记,张福咏任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张墨林村村内三条大街,柏油路由村中心通过,北连商展路,村外有商业街,有副食、百货、农机维修点、饭店、化肥农药销售等多个经营业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年人均粮食仅40公斤,人均收入仅15元。1957年人均粮食90公斤,人均收入20元。1978年人均粮食120公斤,人均收入90元。1990年粮食产量达千斤。
  1974年,村庄规划。1980年,整理村中大湾,打机井15眼。1984年,安装50千伏变压器1台,全村户户通电。1994年,发展大蒜种植、畜牧养殖业,户户种大蒜。2005年,全村大街铺上柏油路,安路灯,村东头路东建起商业街。2008年,全村安装自来水。2009年,建村卫生室,全村安装太阳能60部。2010年,全村砖瓦结构住房占95%,无危房,有二层楼4座,各种机动车200辆,轿车15辆,面包车4辆,大型收割机3台,电脑20余部,全村户户用上电冰箱,50%户安装空调,彩电、电话达到普及。
  截至2010年,发展养猪专业户20家,养鸡专业户10家。村建有汽车坐垫厂2个,木片加工厂1处,从业人员100多人。2010年,该村耕地全部实现节水灌溉。2010年经济总收入785万元,人均纯收入5832元。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步改善了办学条件,村小学两次搬迁、扩建,先后投入6万元。成立五个小学班,升学率达到100%。先后有20名大学生,有2名研究生,1名博士生,1名律师,3名医师,4名教师。1986年办起村幼儿园。2010年,村内建有篮球场、乒乓球台、健身器材数套,老年娱乐室和图书馆各1处。
  人物
  张朝选 1922年出生,自幼喜爱吹拉弹唱,常年组织戏班在外演出,1985年病逝。
  张朝河 能工巧匠,1923年出生,会做各种家具,会盖房。1995年病逝。
  (张福咏)
  邴家桥村
  村庄概况
  邴家桥村位于商河县城偏东南方向15公里处,郑路镇南部,东与〓牯李村相邻,南与张墨林村相邻,西与白桥镇大碾王村相邻,北与孙集乡晋家村相邻,土马河从村北穿过。全村占地总面积1409亩,其中耕地1140亩,苇塘90亩,河渠120亩,果林240亩,村居占149亩。2010年,全村共有162户,总人口689入,有闫、刘、张、晋、何、党、于7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晋氏人口最多。据传,明朝邴氏由河北枣强迁此立村,因村北有座桥,故名邴家桥。
  村政任职
  1939年,该村党佃俊、何成举成为中共地下情报员。1947年,成立党小组,何德禄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月,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党希风任社长。1955年11月,由〓牯李村、张天鹅村、邴家桥村三个村联合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扒牯李村的李世熙任社长,邴家桥村的党希风、张天鹅村的邓树平任副社长,下设8个小队。1958年11月,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撤销,设立邴家桥生产大队,晋传禄任大队长,下设3个小队。1960年3月,成立中共邴家桥村支部委员会,何德禄任党支部书记,全村共有3名党员。1968年,成立邴家桥大队革命委员会,党希全任“革委会”主任。1976年,党希全任党支部书记,党希风任大队长。1984年10月,建立邴家桥村民委员会,党希全任村委员会主任。1988年,张成旺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1992年,晋传芳任党支部书记,党希华任村委会主任。2010年晋传芳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全村有党员21名。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邴家桥村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利资源丰富,产小麦、玉米、棉花、大蒜等各种作物,其中大蒜种植面积30公顷,全村林木覆盖率约为30%。村民全部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村内建有二层小楼5座,电话、电视基本普及。各种机动车辆120辆,其中轿车5辆,面包8辆,大型收割机1台,旋耕犁2台。
  1956年,打砖井3眼,1957年打砖井15眼,水浇条件得到改善,粮食产量提高到亩产80公斤。1963年,开挖沟渠,深翻土地,粮食产量又有新的提高。1980年2月,挖通村南环村沟。1990年3月,修建村西生产路,架设农用电路,村民用电浇地。1995年,种植大蒜30亩,年产值128万元,农民年人均增收1800元。2010年,村内设有百货商店、卫生室、良种农药化肥销售点、肉食店等场所,村内建有养殖小区1处,养鸡场3户,养猪场4户,便民商店4家,馒头房1处,豆芽专业户3家,养牛专业户1家。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03人,实现总产值100万元,年利税15万元。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59.2万元,人均纯收入5951元。
  文化教育 1964年2月,村大队建小学。1970年5月,建农村简易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40%,开办农村青壮年夜校,60%的男女青年都参加学习班。1976年8月,修盖新瓦房校舍。1997年,修盖砖瓦结构学校,投资10万元,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0年,村委会建立篮球场、乒乓球台等健身场所,建立村办公室、图书室、人口学校、计划生育服务室等活动场所,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村庄建设 1973年,村庄规划,开通2条大街。1980年,安装变压器,户户通电。1981年,加宽大街,拓宽胡同。1982年2月,在村西规划公墓。2002年开通固定电话。2006年,对村庄大街铺设柏油路硬化。2008年,开通有线电视。2009年,郑路镇政府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该村户户通自来水。2010年人均住房面积26平方米。
  人物
  晋福元 1927年3月出生,2006年10月病故。自幼学医,擅长针灸、小儿科,医术精湛。
  何连明 “能工巧匠”1919年出生,2002年10月病故。自幼学木工、瓦工,为乡亲做家具、盖房屋,维修各种农具。
  党传义 1972年出生,1988年应征入伍,1990年5月外出执行任务时因公殉职,遗体安葬于重庆革命烈士陵园。
  (张成明)
  张天鹅村
  村庄概况
  张天鹅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15公里处,郑路镇南部,东与于家屯村为邻,西与邴家桥村为邻,南与张墨林村接壤,西北与扒牯李村接壤,南北宽130米,东西长280米,全村总占地面积600亩,其中耕地面积500亩,环村林占地20亩,苇塘占地15亩,宅基地占地30亩,其他占地30亩。2010年全村共有 57户总人口320人,有张、宋、邓、段、赵、党6个姓氏,其中宋氏最多,均为汉族。
  据记载,张氏由河北枣强迁此立村,原名张家。据传,村中养了99只鹅,又买来一只凑足100只,可第二天还是99只,这样反复多次。一天,有只天鹅高鸣一声展翅南飞,村中99只鹅一起向南飞去,故改今名。1947年该村原住户张氏两户,后来宋氏5户由商河县白桥乡南宋庄村迁入,之后迁入邓氏,最后迁入段氏。
  村政任职
  1949年4月,宋光玉、段寿新、张庆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批党员,同年成立中共张天鹅村支部委员会,由宋光玉任党支部书记。1955年1月,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邓树平任社长。1958年,成立张天鹅生产大队,邓树平任大队长。1966年,段寿新为村党支部书记。1983年,邓树亮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1990年,段寿柱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002年,邓树亮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011年,段守营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该村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蒜,街道全部硬化,柏油路纵横二条连接村的环镇路,交通方便。
  1960-1962年,农民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洪涝成灾,庄稼颗粒无收。之后,深翻地,改良土壤,挖沟渠,一年三次挖沟修路,粮食产量有了提高。1978年,打机井2眼。1984年,宋连友、赵清才、邓会仁等发展经济作物韭菜、西葫芦等。村内进行宅基规划、街道统一规划,开通村内2条大街。1984年,安装变压器,村内通上电,两条大街安上路灯。1989年,安装灌溉线路,电机房,粮食亩产1000多公斤。2002年,硬化2条大街。2007年春,修建村委会办公室。2009年,建成老年活动室。
  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05万元,人均纯收入6138元。
  (段守营)
  于家屯村
  村庄概况
  于家屯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17.5公里处,郑路镇南部,东临邹庞村,西临张天鹅村,南临高邱站村,北靠徒马河。该村占地总面积83亩,其中,耕地面积63亩,鱼塘6亩,企业占地3亩,河滩3亩,居民宅基地占8亩。2010年全村共有109户,总人口605人,有张、于、侯、杨、李、石、郑7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张、于两姓氏人口最多。据记载,于氏从孙集乡于家村迁移至东南12公里处立村,原名东于家,1993年改名为于家屯村。
  1990年,该村被济南市司法局评为“先进集体”。1962年开始,该村成为国家定点农副生产成本调查单位。2009年,该村被国家发改委、山东省物价局评为国家定点农副生产成本调查单位“先进单位”称号。
  村政任职
  1949年4月,于芹吉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共产党员,任村长。1958年,中共于家屯村支部委员会成立,杨春圣任党支部书记。1976年,于泮亮任党支部书记,张世温任支部委员、民兵连长。1979年,张世温任党支部书记。1984年,建立于家屯村民委员会,张士温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1992年,于泮秋任党支部书记,张士胜任村委会主任。2005年,张士升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该村三面环水,西靠丰收河,北靠徒马河,南靠东西大干沟,水利条件优越。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村民全部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户户通上自来水,50%的农户拥有电冰箱、太阳能热水器、电脑、固定电话、彩电达到普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村生产条件落后,亩产粮食几十斤,居民住房坯屋土墙,院子很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水利建设,挖沟挖河,整平土地,粮食产量逐年增加。1991年大旱,打机井40眼,粮食亩产达1000公斤。1996年以来,发展养殖业、加工业。2010年,全村养猪500头,养羊400只大牲畜200头,新上木材加工厂1处,塑料颗粒加工厂1处,扫帚加工厂4处,解决该村百余名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增加群众的经济收入。2010年,全村拥有小型拖拉机100台,大型拖拉机4台,农用三轮车60余辆,运输车10辆,小轿车16辆,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
  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78万元,人均纯收入5925元。
  医疗卫生 该村有中医于泮恩,西医于登吉、于圣吉,针灸大夫于福升,外科大夫于印吉。于泮恩、于登吉、于圣吉3人被郑路镇卫生院聘请做医疗工作。
  (张士升)
  西庄科村
  村庄概况
  西庄科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18公里处,郑路镇南部,东与东庄科为邻,西与白桥乡三教堂村交界,南与党家村接壤。全村占地总面积1140亩,其中耕地面积1000亩,苇塘15亩,村庄民居占地125亩。2010年全村共有130户,总人口553人,有陈、张、闫、苏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陈姓最多。
  据村碑记载,明朝时期党氏由河北枣强迁此立村,初名西庄,后有一人中举得状元,故加科字,后又分东西两庄,该村居西,故名西庄科村。
  村政任职
  1950年,张敬仁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51年朝鲜战争爆发后,该村的陈金海、闫传增、张敬海3人先后应征入朝参战。1952年该村成立第一个互助组。1953年成立初级合作社。1956年该村与东庄科、张墨林三村联合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该村张云荣任社长。1957年,成立中共西庄科村支部委员会,张云荣任党支部书记。1958年设西庄科生产大队,下设两个生产小队。1959年,张敬仁任党支部书记。1967年成立西庄科大队革命委员会,张敬仁任“革委会”主任。1971年,陈金领任党支部书记。1984年10月,建立西庄科村民委员会,张敬文任村委会主任,下设两个村民小组。1994年10月,陈超祯任党支部书记,张继成任村委会主任。1995年10月,闫思训任党支部书记,陈朝凤任村委会主任。1997年8月,陈朝文任村委会主任。1998年,陈朝圣任党支部书记,张继新任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西庄科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蒜、棉花等作物。该村南接郑白路,北连商展路,村内三纵二横5条街道全部硬化,村内有超市2处,机动车维修部2处,加油站1处,建筑队2个。1972年,全村实行住房、街道统一规划,开通三横两纵五条大街。1988年,安装30千伏变压器一台,全村户户通电。2001年,程控电话开通,成为电话村。2005年,整修美化大街并铺成柏油路,大街两侧安装路灯。2007年,有线电视开通。2009年,安装供水管道,村民户户用上自来水。2010年,实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至2010年,全村99%的村民住上砖石结构带厦的大瓦房。该村现有2层楼房3座,各种机动车300余辆,轿车6辆,面包车5辆,大型收割、耕地机械2台,长途运输汽车3辆,电脑20余台,彩电、电话基本普及。
  2010年农村经济收入430万元,人均纯收入5951元。
  文化教育 1972年以前,该村没有正规学校,村里学生就读于原东庄科联中。1972年,设西庄科小学,招1-5年级学生,初期学校比较简陋,经过三次迁址,先后投资3万余元对学校进行修缮、改造,达到校舍、课桌凳、院墙、校门配套,学生入学率达到100%。
  (陈朝山)
  东庄科村
  村庄概况
  东庄科村位于商河县城偏东南方向20公里处,郑路镇南部,东与高邱站村相邻,南与党家村相邻,西与西庄科村相邻。全村占地面积900亩,其中耕地面积800亩,苇塘10亩,果林10亩。村居地占80亩左右。2010年,全村共有120户,总人口480人,有赵、党、尚、刘、乔、陈6个姓氏,全部为汉族,其中党、赵人数居多。
  据村碑记载,明朝时期党氏由河北枣强迁此立村,初名西庄,后有一人中举得状元,故加科字,后又分东西两庄,居西的名西庄科,居东的名东庄科。
   村政任职
  1949年,党玉贞参加中国共产党员,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党传明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东庄科村生产大队,党玉祯任大队长,下设两个小队,一队党玉祯,二队赵永春。1967年成立中共东庄科村支部委员会,赵登春任党支部书记,同年成立东庄科村革命委员会,党玉祯任“革委会”主任。1978年,党世举任大队长。1984年建立东庄科村民委员会,党世举任村委会主任。1987年,党庆福任村委会主任。1988年,党庆福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1994年,党庆亭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007年,党世成任村委会主任。2009年,党庆富任村委会主任。2010年,党庆富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东庄科村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大蒜等各种作物,其中大蒜种植面积200亩。1956年,打砖井5眼。1957年,打砖井20眼,粮食产量提高到了100公斤。1963年,开挖河渠、深翻土地,粮食产量有了新的提高。1985年,粮食亩产1500斤以上。1995年,发展大蒜种植,种植大蒜200亩,年产值100万元。
  1984年,开始发展个体经济。至2010年,村内主要大街两侧设有百货商店、农药、种子、化肥、肉食等经营场所,村内建有养殖小区3处。至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00人,实现总产值100万元。
  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74.5万元,人均纯收入6147元。
  文化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修建东庄科村联中,入学率达到80%。在村里的资助下,调整学校环境,修建图书室、篮球场、乒乓球等健身器材。
  人民生活 1967年人均粮食100公斤,纯收入40元,1978年人均粮食180公斤,人均纯收入100元。2010年,村民全部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电视、电脑、电话、农用机动车普及,部分村民购置了轿车、面包车、大型收割机等。
  村庄建设 1970年,村庄规划。1987年,全村通电。2001年,通柏油路,东西、南北各3条共6条大街硬化,路宽4米,总长1800米。2005年,对村大街进行加宽。
  2008年,全村开通有线电视。2009年,全村安装自来水。
  人物
  党玉良 1913年出生,中共党员,曾担任阎锡山的秘书,先后在商河、济阳任职,之后转济南火柴厂,在济南病故。
  (党庆富)
  大袁家村
  村庄概况
  大袁家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20公里处,郑路镇西南部,东临大杨家村,西临高邱站村,南与陈侯村相接,北与邹庞村为邻。该村占地1950亩,其中耕地1520亩,林地90亩,池塘43亩,企业占地23亩,村庄民居占地280亩。2010年全村共有247户,总人口967人。村民全是汉族,其中袁姓最多。
  袁氏谱书记载,在明朝洪武二年,由袁泉携妻、子、女儿自河北省枣强县迁此立村,以姓氏命名。后有吕、孙、邹、王、訾、杨等姓氏陆续迁居该村。
  村政任职
  1937年4月,袁兴路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53年,中共大袁家村支部委员会成立,袁宝山任党支部书记。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王崇德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大袁家村生产大队,袁兴亮任大队长,下设6个生产小队。1959年,王崇德任党支部书记。1967年,袁兴亮任党支部书记。1967年1月,成立大袁家大队革命委员会,吕献章任“革委会”主任。1973年,袁化吉任党支部书记。1979年,王安林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年10月,建立大袁家村民委员会,袁兴民任主任,下设委员2名,设4个村民小组。1993年,袁兴民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有委员3人。2007年11月,袁树俊任村委会主任,有委员2名。2009年,袁树俊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该村东西长640米,南北宽420米,村东、西、南三面为红、白混合土质,村北、村西北为红粘土,土质肥沃。该村村后大袁家沟东接备战沟,西接丰收河,村南池塘6处。村内5条街道已硬化,柏油马路由村后通过,东连备战路,西连乔李石路。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02万元,人均纯收入6207元。
  1970-1975年,丰收河(1970年)、备战沟(1972年)、大袁家(1975年)的先后开挖建成。1978年,将耕地改造为水浇田。自1990年以来,粮食亩产达到2000多斤。至2010年,有冬暖式蔬菜大棚60多个,露天菜40多亩,主要种植黄瓜、芹菜、茄子、辣椒等,每年向市场提供蔬菜300余吨,产值60余万元。仅蔬菜一项,农民年人均收入就增加600余元。
  传统特色产业——苇箔加工业。该村有传统的苇箔加工历史,早在民国初年,村民就已开始手工编织苇箔,推着小木轮车赶集卖苇箔。1953年,苇箔一项收入8000元,人均20余元。1984年,苇箔收入达40多万元,人均600多元。至2010年,该村建有苇板厂6处,大型苇板机8台,各种型号苇板机100多台。
  村内建有商店、饭店、理发店、肉食店、卫生室、洗浴室、农机维修部、农机、生资经营部等场所。既发展了集体经济,又增加了村民收入。至2010年底,该村二、三产业从业人员400多人,实现总产值200余万元,人均增收2000余元。
  村民生活 1957年,人均粮食120公斤,人均收入40元。1978年,人均粮食280公斤,人均收入350多元。2000年,人均收入3100多元。2008年起,村级必要支出费用不再由村民分摊,孤寡病残老人得到经济扶助。2010年,全村砖混结构瓦房占98%,无危房。各种机动车200多辆,其中轿车19辆,面包车16辆,大型收割机5台,90马力挖掘机一台,12吨罐车2辆,重型自卸车2辆。电脑60余台,冰箱、冰柜、洗衣机、太阳能达到80%,彩色电视、通讯设备普及。
  村庄建设 1973年,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村内两纵两横4条大街,总长1830米,并逐步对村内街道和胡同进行规划。1989年11月,安装50千伏变压器一台,户户通电。1992年,打深机井15眼,拉电3000多米。1998年,全村通电话,4条主要大街两侧安装路灯。2003年,对村内大街统一整修。2004年春,大街硬化,铺柏油路2600多米。2006年,打机井11眼, 通地电缆1600多米,购大、小潜水泵40多台,全村达到水利用电农田面积达到80%。2008年,村内大街进行亮化,4条主街道路灯重新安装,户户通有线电视。2009年,户户通自来水,入户率95%。2010年,安装垃圾箱20个,是县乡“环卫一体化”试点村。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投资6万元,对学校进行了改建和扩建。1987年,达到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该村有20多名全日制大学本科生。2008年,村里办起了文化大院,设有青年科技之家、老人活动室、图书室、乒乓球室、篮球场及健身器材等。
  村民自发组织建成的鼓子秧歌表演队每年春节表演各式各样的节目。1953年以后,每逢年过节,以袁兴路、袁兴亮、邹炳刚、袁淑荣等20人组成的吕剧团,到邻村巡回搭台演出,表演《丁生扫雪》《风雪配》《小姑贤》《借年》《王定保借当》等多个节目。1968年以后,演出《白毛女》《沙家浜》《红灯记》等。1973年,又编排了多个新节目。
  (袁树俊)
  党家村
  村庄概况
  党家村位于商河县城东45公里处,由大党家村和小党家村两个自然村组成,东与高邱站村相邻,西与白桥乡三教堂村搭界,北与西庄科村、东庄科村相连。2010年,全村占地总面积4350亩,其中耕地2000亩,苇塘占地50亩,村庄占地675亩。全村共有267户,总人口1301人,有党、张、李、乔、高5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党姓、张姓居多。
  据传,明成化年间党氏三兄弟由河北枣强迁此立村,以姓氏得名。该村1950年前属岳桥乡四区会所,1960年划归商河县郑路公社,现隶属郑路镇。
  村政任职
  1939年,商河县郑路镇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党家村农民协会、村民联防队相继成立。1952年3月,张玉红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55年,党连孟组织成立生产互助组,之后,村内相继成立6个互助组。1956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中共党家村支部委员会成立,党连孟任村党支部书记。1958年,成立党家生产大队,张善友任大队长,下设6个小队。1965年,党吉责任村党支部书记。1967年1月,成立党家大队革命委员会,张善友任革命委员会主任。1984年10月,农村体制改革,建立党家村民委员会,党吉责任村委会主任,李世才任村委会副主任,下设6个村民小组。1985年,党传圣任村党支部书记。2000年,党传圣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亩产粮食不足70斤。1956年,打水井30眼,修渠25条。1959年,粮食由原来的亩产70斤提高到亩产140斤。1960-1963年,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庄稼减产大半。1964年,全村群众投工4万个,动用土方10万立方米治理沟渠,将涝地变成良田。1984年,粮食亩产突破双千斤。该村工业始于人民公社期间,当时只有青砖窑厂、小酒厂,从业人员不足20人,年收入不足万元。1978年后,村里建起馒头房、养猪场。至2010年,全村99%的村民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轿车8辆,面包4辆,大型收割机3台,汽车运输车2辆,电脑20余台,彩电、固定电话普及。
  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143万元,人均纯收入5861元。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小学二次迁址,先后投入7万元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1984年,该村小学撤销,该村学龄儿童到附近的牯李小学上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村庄建设 1975年,对全村宅基、住房统一规划。1976年,开通村内3条大街,总长2150米。1989年安装50千伏变压器2台,全村户户通电,安装路灯。1997年全村通电话。1999年,铺设环乡路贯通党家村。2009年,户户通自来水。
  文化生活 鼓子秧歌表演一直为该村一大盛事,每年春节,100余名男女青年扮演各式各样的角色,其中有花鼓、老汉赶车、逗媳妇、倒骑驴。1960年,村里组建小型吕剧团,张洪彦任团长,节目有《送子参军》《白毛女》《东方红》等剧目,每年到周边村演出有30余场。
  (党春胜)
  兴隆镇村
  村庄概况
  兴隆镇村位于商河东南20公里处,郑路镇南部,东与陈侯村为邻,西隔丰收河与乔李石村相望,南隔徒骇河古道与白桥镇高桥村相望。全村占地1377亩,其中耕地855亩,村居占地215亩,养殖小区占地17亩,林地7亩。2010年全村共有163户,总人口663人,有刘、朱、郭、乔、孙、张、田7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刘、朱、郭3个姓氏人口较多。
  兴隆镇原名青龙镇,该村南有座关帝庙,庙中的青龙偃月刀与众不同,村庄因此而得名青龙镇。清朝年间刘墉路过此处,感到龙字应忌讳,因为天子乃龙子,于是说该村商贾繁华,生意兴隆,应改为兴隆镇,于是兴隆镇沿用至今。
  村政任职
  1947年,兴隆镇村建立农民协会,刘宗元任农会主任。1947年4月,中共兴隆镇支部委员会成立,郭彦温任党支部书记。1948年,朱彦江任党支部书记。1949-2010年,朱玉希、刘成绅朱维生、朱玉森、朱玉良、刘占一、朱维民、刘双一、刘忠一、刘千一先后任党支部书记。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朱玉希任社长。1956年,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刘成绅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兴隆镇大队,郭士禄任大队长,下设三个生产小队。1967年1月,成立兴隆镇村革命委员会,朱维良任“革委会”主任。1984年10月,农村体制改革,建立兴隆镇村民委员会,朱维民任党支部书记,刘双一任村委会主任。1992年,刘双一任村委会主任。2001年,刘忠一任村委会主任。2006年,刘千一任村委会主任。2011年,刘千一任村委会主任,朱维亮、乔正华任村委会委员。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兴隆镇村南有徒骇河古道,村西有丰收河,村北有兴隆干渠环抱,建扬水站一处,村内主要种植小麦、大蒜,玉米、棉花等。主要大街全部硬化,村内有集贸市场,有商店3处。至2010年,全村砖瓦房结构住房占99%,无危房,轿车12辆,面包车2辆,电脑40余台,彩色电视、通讯设备达到普及。
  1952年,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4个互助组。1956年,在兴隆镇村和乔李石村之间开挖幸福河引用徒骇河水,并打砖井46眼。1965年,购买45马力的东方红坐机,并修建扬水站。1970年,开挖丰收河。1980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9年,粮食亩产达1000公斤。2004年,实施农田线路架设工程,全村耕地实现电力灌溉。2009年,村北建立90千瓦扬水站。2010年,各种机动车160余辆,其中大型收割机2台,重汽运输车2辆,农业全面实现机械化作业。
  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34万元,人均纯收入6047元。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步改善了办学条件,村小学两次迁址,建立兴隆镇联中,连续招收三届初中生。1984-2010年,适龄儿童入学率均达到100%。
  村庄建设 1972年,对宅基住房街道实施统一规划。1973年以来,按照规划开通南北大街5条,东西大街2条,总长3000米。1983年,全村通电。1995年,通柏油路。1999年,电网改造顺利完成。2009年,该村户户通上自来水。
  民间艺术 兴隆镇的鼓子秧歌原来也是该地的“老慢板”,有一位山西艺人擅长鼓子秧歌“快板”,别具特色,因长年在兴隆镇打工,就把鼓子秧歌快板传授给兴隆镇村的乡亲。这套快板的鼓子秧歌揉进了武术、古代摆兵布阵的阵法,变换有致,潇洒飘逸,威武雄健。进村演出有探马三探三投,收放有三走三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兴隆镇的鼓子秧歌以朱维坤、朱玉盛为主力,兴隆镇的鼓子秧歌快板式很受人们的赞扬,先有白桥乡杏家村学习,后又传到其他村。1968年以后,以刘报一、朱云远为主力。兴隆镇剧团以真实武功与舞台艺术相结合,创出别具一格的戏剧艺术,主要演员有刘宗典、刘宗魁、刘宗第、朱延昌、朱玉盛、刘成德等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兴隆镇剧团以朱维坤、朱维科、刘成绅、刘福一等人为主,一般在春节期间和结婚庆典助兴演出。
  人物
  郭士珍 1930年生,中专文化,1948年参加工作,同年入党,曾任劳动部办公室主任,已离休。
  朱云停 1948年生,1968年入伍,1969年入党,本科学历,荣立二等功一次。中国人民银行潍坊分行纪检书记,正县级,曾被中纪委授予优秀纪检干部的称号。
  张斌 1966年生,1987年入伍,1991年入党,天津警备区政治部秘书群联处处长。硕士研究生,荣立三等功两次,被二十四集团军表彰为优秀党员,2008年天津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奥运安保先进个人。2007年被北京军区某部表彰为优秀纪检干部。
  刘成申1926年出生,1947年入伍,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荣立二等功,战场负重伤,评为一等甲级伤残军人,复员后历任兴隆镇初级社社员,高级社社长,村党支部书记,郑路镇民政副主任,郑路镇窑厂厂长职务。1956年、1957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劳动模范,当选为山东省人大代表,任职期间提出开挖丰收河建议,并获得通过。
  刘统霞1968年生,2008年在中央民族大学获人类学博士学位,九三学社会员,北京印刷学院教授。
  (刘树一)
  乔李石村
  村庄概况
  乔李石村位于郑路镇西南部,东与兴隆镇村、陈侯村为邻,西与白桥乡东杏村相接,南靠徒骇河。乔李石村占地总面积1420亩,其中耕地面积1100亩,果林5亩,苇塘10亩,企业占地5亩,村庄民居占地300亩。2010年全村共有210户,总人口877人,有乔、李、石、王、尚、朱、杨7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李姓最多。
  据乔氏、李氏、石氏家谱分别记载,明朝末年乔氏、李氏、石氏先后由河北枣强迁移而来,落居于商河城东南20公里处,取名乔李石村。
  村政任职
  1938年5月,王素德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39年,中共乔李石村支部委员会成立,王素德任党支部书记,同年成立乔李石村农民协会,乔保玉任会长。之后,建立村农救会,1949年,乔全昆任党支部书记。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乔全海任社长。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乔保玉任社长。1958年,成立乔李石村生产大队,乔全海任大队长,下设4个生产小队。1967年1月,建立乔李石大队革命委员会,石云信任主任。1975年,石云信任党支部书记、大队长。1980年,乔中文任党支部书记、大队长。1984年10月,建立乔李石村民委员会,乔中文任村委会主任。1991年,王素俭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2004年,乔全武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2年,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5个互助组。1956年,打砖井30眼,修渠、挖沟排涝。1959年,粮食亩产由原来的70公斤提高到140公斤。1964年,全村群众挖沟修渠。1975年,修建丰收河涵闸一座。1991年,打机井30眼,将全村所有耕地改造为水浇田。1996年后,先后建起冬暖式蔬菜大棚40多个,主要种植黄瓜及其他蔬菜,年产值260万元。2003年,农田打机井30眼,投资12万元。2004年,投资15万元埋设电缆线路4千米,购买潜水泵12台,农田灌溉全部使用电力浇灌。
  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91万元,人均纯收入8016元。全村拥有轿车20余辆,面包车20余辆,大型收割机4台,重汽运输车辆22辆,电脑100余台,彩电、通讯设备普及。
  1995年,乔全武成立济南利民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在村里废弃地里建设利民砖瓦厂。2006年,成立棉花加工厂、木片加工厂、建筑模板厂,生产刨花板、中纤板、胶合板和细木工板,日加工模板5000张,产品远销淄博、滨州、临沂、济南等地。为搞好蔬菜、大蒜、畜禽深加工,投资800万元建可容纳1000吨的冷库。2008年依托利民路桥工程公司与济南客商注册成立济南利民集团,集团由路桥工程公司、建筑板材公司、建材公司、冷藏贮存公司、棉业公司、自来水公司六个子公司组成,整个集团拥有固定资产8000多万元,年工业总产值近亿元,年实现利税800万元。路桥工程公司取得建设部三级资质,拥有各类机械65台,就业职工1000多人。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投资15万元,对学校改造重建。1997年,达到校舍、课桌椅、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先后有26名学生考入全日制大学本科。
  村庄建设 1970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1973年,按村规划开通了村内东西大街2条,南北大街3条。1989年,安装30千伏变压器一台,全村户户通电。1992年12月,大队统一规划公墓,整合近百亩土地。1995年,对南北东西5条大街铺柏油路,总长1400多米,道路两旁修排水沟和绿化带,安装路灯。1999年春,修建利民桥。2002年,铺设供水管道,安装供水设备,户户通自来水。2004年秋,对村内5条大街重新硬化铺柏油路。2005年秋,硬化全村胡同。2006年,在村北建牌坊。2008年,对全部街道重新绿化。从2010年开始,建设乔李石农村新型社区。2011年,村民全部搬进新型社区的居民楼内居住,人均居住面积40平方米。
  郑路镇乔李石农村新型社区建设项目是山东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由乔李石、兴隆、陈侯三个村组成,取名华鑫城。新型社区占地112亩,总投资1.42亿元,总建筑面积103136平方米,其中建设居民楼83000平方米,修建配套设施20136平方米(包括社区综合办公楼2880平方米,商业商贸中心5760平方米,蔬菜批发市场5000平方米,停车场2000平方米,幼儿园1620平方米,老年公寓1620平方米,卫生室1256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可复垦耕地559.53亩。2010年7月开工建设,计划用18个月完成,其中住宅楼2011年7月份完成,配套设施2012年1月前完成。乔李石村98%的村民已搬入新居。柏油路从楼区东面穿过,南连白玉路,北接商展路,柏油路两旁是两层商贸大楼。
  集体福利 2002年,村民免费用上自来水。对考入大专院校的学生,送电影一场,给予现金300元的奖励。从2004年起,每年拿出3万元对困难户进行慰问,每年九月九日老人节,召集60岁以上的老人在村委会大院欢度节日,并赠送慰问品、慰问金,该村向70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50元钱的养老金。
  民间艺术 1952年,党支部组织村民办起小型吕剧团,乔全责任团长,演出节目有吕剧《小姑贤》《王定保借当》《李二嫂改嫁》《借年》等剧目,每年过了正月十五,便到邻村巡回演出。鼓子秧歌表演为该村一大盛事,每年正月十五,100余名男女青年组成秧歌队出演。2009年2月9日,乔李石村鼓子秧歌队代表山东省赴北京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暨元宵节民俗踩街活动”,获得民间艺术奖。乔李石村鼓子秧歌队连续多年代表郑路镇参加全县的鼓子秧歌汇演比赛。
  人物
  石云仁(1915.6-1990.8) 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任济阳县委副书记、县长。
  乔中元 武警黑龙江总队第二支队排长,2010年入党,2010年12月参加大兴安岭救火,荣立三等功一次,被评为“优秀士兵”。2011年12月参加小兴安岭救火,荣立三等功一次。
   (乔正文)
  陈侯村
  村庄概况
  陈侯村位于商河县东南方向20公里处,郑路镇东南部,由陈家村、侯家村两个自然村组成。东与贾桥张村相邻,西与兴隆镇村相邻,南靠徒骇河。全村占地总面积1200亩,其中耕地占860亩,苇塘30亩,居民占地170亩,闲散地140亩。2010年全村共有153户,总人口数602人,有侯、姚、陈、苏、梁、张6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侯氏人口最多。
  据传,陈氏始祖陈友亮、侯氏始祖侯成刚皆系真定府(今作正定府)人。明成化年间陈氏、侯氏由河北枣强迁此各立一村,名陈家、侯家。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两村合并得今名。
  村政任职
  1937年4月,村民侯万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该村第一个党员。1938年3月,成立中共陈侯村支部委员会,侯万安任党支部书记。1939年,建立陈侯村农民协会。1952年,侯万安组织10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之后,相继成立3个互助组。1953年11月,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侯万安任社长。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侯万安任社长。1958年11月,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改为陈侯生产大队,侯贵银任大队长。1961年,侯希刚任党支部书记。1964年,侯贵银任党支部书记。1967年,成立陈侯大队革命委员会,侯希刚任“革委会”主任。1980年,陈秀同任党支部书记。1984年10月,建立陈侯村民委员会,陈秀同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2000年,陈秀同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005年,姚兴池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2011年3月,侯希忠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陈侯村主要生产小麦、玉米、棉花、柿子。村内有2条东西大街,3条南北大街,柏油路由村中心穿过。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22万元,人均收入5983元,全村砖瓦结构住房占98%,无危房,建有居民二层楼7座,各种机动车270辆,轿车15辆,面包车10余辆,大型收割机2台,重汽运输车4辆,电脑40台。
  1952-1959年,打砖井30多眼,修渠排涝,压沙盖碱。1959年,粮食产量提高到亩产80公斤。1964年,全村群众投工2万个,动用土方4万立方米治理村北洼地,将涝洼地改造成良田。1978年,打机井50眼,建扬水站1座,挖水库2个。1984年,粮食亩产突破双千斤。截至2010年,建起冬暖式蔬菜大棚8个,露天菜20余亩,主要种植芹菜、黄瓜、西红柿、芸豆、茄子、辣椒等。
  该村工业始于人民公社时期,当时只有木工厂,从业人员不足10人,年收入不足万元。1978年,村民发展村办、户办工业。截至2010年,村内建起油坊3处,粉条加工厂2处,酒厂1处,木片厂1处,地毯厂1处,养殖小区1处,从业人员共150人,年工业总产值200万元,年实现利税30万元。1978年以后,村里开始兴办发展第三产业。1983年10月,村民开办代销处2处。截至2010年,全村经营鞋、布、针织、农资、维修的个体工商户有15户。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投资6万元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1984年,达到校舍、课桌凳、操扬、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1986年春,投入11万元建设能容纳8个教学班的学校,1997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1994年,建立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青年科技之家、老年活动室、图书室、民兵之家、乒乓球室、篮球场及健身器材等。
  村庄建设1972年,对宅基地、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1983年秋,安装50千伏变压器1台,30千伏变压器1台,全村户户通电。1993年,按照村规划,开通村内5条大街,总长2100米。1995年春,修村北柏油路300米,全村150户先后安装电话。1996年2月,安装有线电视设备。2005年8月,硬化村内东西2条、南北3条大街,总长2200米。2006年,安装高标准路灯。2009年,实施户户通自来水工程,硬化全村胡同,用砖23万块。2010年,人均住房面积40平方米。
  民间艺术鼓子秧歌表演为该村一大盛事,每年春节有100余名男女青年表演各式各样的节目,其中有武术、花鼓、小戏、民间传说,样式有老姜背老婆、张果老倒骑驴、八仙过海、卖油翁、猪八戒背媳妇、王小赶脚等。自1952年始,办起小型吕剧团,演出节目有《白毛女》《三世仇》和《送子参军》等,每年到邻村巡回演出20余场。1968年办起小型京剧团,演出剧目有《红灯记》《沙家浜》等,受到邻村群众好评。1972年又办起小型吕剧团,演出剧目有《李二嫂改嫁》《借年》《井台会》《王定宝借档》。1980年排演了新的吕剧剧目,有《墙头记》《闹房》《三定桩》等。1996年,该村又办起了歌舞团,由十几个人组成,表演京剧、吕剧、歌舞、东北二人转、山东曲剧等。
  人物
  姚明德 1970年10月出生。1992年,中央财经学院金融学校(现中央财经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国家建设部计划财务司工作。1998年,任中国农业银行财务会计部副处长。2000年,取得中国人民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学位。2002年8月,到新疆阿拉尔市财务局挂职锻炼,任副局长。后任职中国农业银行财务会计部。
  (侯希忠)
  邹庞村
  村庄概况
  邹庞村位于郑路镇政府南2公里处,土马河北岸,备战路西侧,东与大石家村相邻,西南与大袁家村相连,东南与大杨家村相连,由邹家、庞家两个自然村组成。全村占地面积780亩,其中耕地646亩,村庄及坑塘、道路面积134亩,2010年全村共有102户,396人,有邹、庞、李、陈、郭5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邹姓最多。
  明朝成化年间,邹姓和庞姓迁入,分别以姓为村名,为邹家,庞家。清朝年间,李氏迁入邹家,郭氏迁入庞家,后又迁入邹家。1945年商河解放后,合并为一个村,名为邹庞村。
  村政任职
  1942年6月,邹立宽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邹庞村第一名党员,解放初期任仁风区区长。1945年,成立中共邹庞村支部委员会,邹立太任党支部书记。1952年,成立互助组3个。1954年4月,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庞贵林任社长。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庞贵林任社长。1958年,成立邹庞大队,下设邹家一队、庞家二队。1959年,邹玉吉任党支部书记,邹福平任支部副书记。1974年,邢继风任党支部书记。1976年,邹福珍任党支部书记。1980年,庞效冉任大队长。1984年成立邹庞村民委员会,庞效冉任村委会主任。1993年,庞效和任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邹庞村以生产小麦、玉米、棉花、蔬菜为主,建有蔬菜大棚15个。该村有豆腐、豆腐皮加工传统,规模扩大,从业人数达40人。笤帚加工、大棚种植、劳务输出、棉种培育、畜牧养殖是该村主导产业。
  1978年,挖沟5000米,打井20眼,改善了水浇条件,单产突破500公斤。2004年,铺设农用电缆3500米,主要用于农业灌溉。2008年,建设大棚10个。1978年以后,该村发展二、三产业。至2010年,该村有预制厂、涂料厂、服装加工、老粗布加工、地毯加工、豆腐、豆腐皮加工、农机维修、百货商店、饭店、浴池、馒头房、家具制作、养猪场、个体运输、劳务介绍等个体私营经济。从事二、三产业人数达百人,年实现总产值74万元。
  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24万元,人均纯收入6138元。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与大杨村联合办学,使儿童入学率达到80%。1964年,村自办小学,儿童入学率达到100%。1992年,村办小学撤销。
  村庄建设 1976年,村庄统一规划。1990年,邹庞正式合并为一条街。1993年,安装30千瓦变压器一台,户户通电。1996年大街硬化。2003年变压器增容至100千瓦。2008年,修建水冲式厕所30个。2009年通自来水。截至2010年,全村砖瓦结构住房达到97%,大型收割机7台,大型翻耕机6台,安装农用电缆3500米,各类机动车辆100台,其中重型汽车1辆,轿车9辆,面包车3辆。电脑15台,有线电视普及率95%,电话、手机入户率达100%。
  人物
  郭道堂 民国时期任山西省省长,因推行三民主义,被日本人杀害。
  邹连波(曾用名邹连涛)1938年参军入伍,抗日战争时期参加过李毛、陈罗等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任连指导员、团政委,参加过多次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任浙江省航运厅厅长,后任杭州市交通局局长,1989年离休。
  邹福政 1930年6月生,1945年参军,解放战争经历过多次战斗,转业后任德州市卫生大队党支部书记,市卫生院院长等职,已离休。
  (邹福珍)
  高邱站村
  村庄概况
  高邱站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25公里处,郑路镇南部,东与大袁家村为邻,西与党家村相连,南与乔李石村相邻,北与于家屯村接壤,隶属商河县郑路镇管辖,全村占地总面积1224亩,其中耕地999亩,苇塘30亩,村庄村民占地195亩。2010年全村共有200户,总人口780人,有李、苏、黄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黄姓最多。
  该村原名小新庄,据记载,明朝始皇朱元璋之四子燕王朱棣从燕京往南京为父朱元璋吊孝,设立72站,因高邱站为其中一站而得名。李氏从河北枣强迁入,黄氏从山东寿光迁入,后有苏氏迁入。
  村政任职
  1939年,商河县郑路区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建立高邱站村农民协会。1947年4月,苏仁青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李俊水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高邱站村生产大队,李俊高任大队长,下设4个生产小队。1960年3月,中共高邱站村支部委员会成立,苏仁青任村党支部书记。1967年,成立高邱站村大队革命委员会,李明义任“革委会”主任。1984年10月,成立高邱站村民委员会,黄庆责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1987年,李明耀任村党支部书记,李光耀任村委会主任。1989年,李光耀任村党支部书记。1994年,李明兴任村党支部书记,黄庆责任村委会主任。2008年,黄居海任村党支部书记,苏光华任村委会主任。2011年,李光勇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村内6条街道已硬化,东连备战路,西通商展路,村内有百货商店、机动车辆维修部等。
  1952年,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了3个互助组。1956年,打砖井10眼,修渠18条。1959年,粮食由原来的亩产70公斤,提高到亩产150公斤。1964年,治理村北洼地,投工3万个,动用土方8万立方米,将涝洼地改造成旱能浇,涝能排的良田。1978年,开河挖渠,将全村所有耕地改造为水浇田。1984年,粮食亩产突破双千斤。1996年,村内开始建设蔬菜大棚,至2010年,村内建起冬暖式蔬菜大棚14个,主要种植芹菜、黄瓜、西红柿、辣椒等,每年向市场提供蔬菜56吨,年产值80万元。村内建有酒厂1家,各类养殖场5家。至2010年,全村砖瓦结构住房占98%,各种机动车辆100多辆,其中轿车10辆,大型收割机4台,电脑10台,彩色电视、电话达到普及。
   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09万元,人均收入5942元。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小学4次迁址,先后投入10余万元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1984年,达到校舍、课桌凳、院墙、大门、厕所五配套。1994年,建起10间新教学校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坯房逐渐被砖石结构的瓦房代替。1974年,村党支部对宅基,住房统一规划。1975年之后,先后开通村内5条大街,总长2100米。1990年,全村通电。2003年,修建五横一纵的柏油路,安装路灯。2004年,安装有线电视。2011年,安装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
   (李光勇)
  贾桥张村
  村庄概况
  贾桥张村位于郑路镇南部,东与苏家村为邻,西与陈侯村相连,南隔徒骇河与济阳县桥南王村相望,北与张庙村相连。全村占地面积1100亩,其中耕地900亩,徒骇河大堤绿化100多亩。全村共有210户,总人口900人,有张、王两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张姓占98%。
  据传,明末清初张氏两兄弟自河北枣强迁此立村,延续至今。贾桥张因贾桥而得名。相传有一姓贾的举子要进京赶考,路过徒骇河,因无桥而没法过河,有一村民见后用木船将其渡过,使举子很受感动,说自己考中以后要在此修一桥。结果他考中了,就在此修一桥,取名贾桥。贾桥张也因此得名。
  村政任职
  1945年,张万坦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后又发展该村张孝得、张村林加入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贾桥张村支部委员会,张万坦任党支部书记。1952年,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4个互助组。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张孝得任村党支部书记。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2年,张学俭任村党支部书记。1975年,张玉明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年,成立贾桥张村民委员会,张玉明任村委会主任。1998年,张学胡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2005年,张玉华任党支部书记,张孝柱任村委会主任。2006年,张孝柱任党支部书记,张玉浩任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贾桥张村南临徒骇河,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蔬菜。村内有二纵三横的柏油路,北与商展路相连,南接220国道。
   1956年,打井30眼。1959年,粮食产量提高到亩产80公斤。1960-1962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1964年,全村群众开始治理村西北涝洼地,挖渠筑田,用工2万个,动用土方8万立方米,将涝洼地改造成良田。1978年,打机井20眼。1984年,粮食亩产突破1000斤。1998-2010年,先后建起肉鸡养殖大棚5处,捕鱼船只50多艘,每年向肉联厂供肉鸡50万斤,鱼500吨,农民年人均收入增加1000余元。2010年,实现副业总产值1000余万元。村内还有超市、饭店、木片加工厂2处、密目网厂2处、制板厂、水产品收购销售经营公司、车辆维修部,渔具批发、养鱼池等。 该村手工加工业始于人民公社时期,当时只有渔网编织和土砖窑厂,从业人员不足50人,年收入不足5000元。截至2010年,建起地毯加工厂1家、建筑防护网加工厂2家,木板加工厂1家,全村工业从业人员100人,年产值400万元。第三产业从业人员30人,年实现总产值100万元。至2010年,全村砖石结构住房占98%,二层楼3处,轿车10辆,面包车13辆,大型联合收割机4台,水泥搅拌机2部,电脑70余部,电视机、通讯设备普及。
   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02万元,人均纯收入6187元。
   文化教育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1984年,学校逐渐告别了土台子、黑屋子、泥孩子的历史,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先后有23人考入全日制大学本科,其中南开大学1名,其他高等院校22名。1976年,建起村级图书室,并设立青年活动室、民兵之家、篮球场。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坯房屋逐渐被砖石结构的瓦屋所替代。1968年春,徒骇河拓宽迁村,全村宅基地统一规划,先后开通村内5条大街总长3000米。1995年,全部修成柏油路,到2004年大街重新铺油,路面加宽,达到镇级标准。1984年8月,安装50千伏变压器一台,全村户户通电,安装路灯。1999年,安装100千伏变压器一台,全村进行农网改造。
   民间艺术 鼓子秧歌表演一直是该村一大盛事,每年春节和正月十五,100多名男女青年表演各式各样的节目,其中常见的高跷角色有《西游记》《八仙过海》《水浒》里的人物。秧歌队在邻村巡回演出,得到好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村内成立小剧团,京剧有《打龙袍》《空城计》等剧目,吕剧有《井台会》《小姑贤》等剧目。
  集体福利 1997年农网改造,进户照明线路全部免费到户。村委会对考入大学、大专院校的学生一次性奖励500元,村卫生室设有4张床位,孤寡老人免费通上自来水,并得到经济扶助。
  (张孝民)
  南解家村
  村庄概况
  南解家村位于郑路镇东南5公里处,东与张家湾村为邻,南与中刘桥村接壤,西与小石家村相邻,北临文家村。全村占地总面积2239亩,其中耕地1714亩,池塘15亩,公墓20亩,片林70亩,村庄民居占地420亩。2010年,全村共有306户。总人口1188人,有解、王、曹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解氏最多。据家谱记载,明建文年间,有家姓解的从河北省枣强一带迁来,村庄初名南解家胡同,后简称南解家。
  1985年以来,南解家村多次被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政府授予“先进党支部”“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等称号,2006年,被济南市司法局命名为“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2008年,被山东省绿化委员会、山东省林业厅评为“山东省绿化示范村”。2009年,被评为济南市“文明村”。
  村政任职
  1950年3月,王方山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53年,中共南解家村支部委员会成立,王方山任党支部书记。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王笃贵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南解家村生产大队,解久清任大队长,下设4个生产小队。1959年,王永福任党支部书记。1967年,成立南解家村革命委员会。1984年,建立南解家村民委员会,解连臣任村委会主任,王笃杰任党支部书记。1998年,解连臣任党支部书记,王兴华任村委会主任。2005年,王兴华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南解家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建有高标准冬暖式蔬菜大棚123个,露天菜198亩。村内3条东西大街,9条南北大街已全部硬化,设有商店4处及木片厂、压缩板厂、密目网厂、雨披加工等个体私营企业。
  1955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后又相继成立4个互助组。1956年,打机井40眼。1959年,粮食亩产400斤。1963年,全村群众挖渠筑田、兴修水利,改造涝盐碱地,将原来的涝盐碱地改造成良田。1978年以后,全村群众兴修水利,挖沟600米,打机井20眼。1984年,粮食亩产突破1000斤。2010年,引进济南商菜篮有限公司,土地流转400亩,投资1100万元建高标准冬暖式蔬菜大棚160个,主要种植黄瓜、辣椒等。
  该村工业始于人民公社时期,当时只有铁编厂、大车铺,从业人员不足20人,年收入不到1万元。1978年以后,发展村办、户办企业,先后办起地毯厂、木片加工厂、木板压缩厂、密目网厂、废品收购站、建筑队(4处)。2010年产值180万元,利税22万元。村内有百货商店、卫生室、农机维修部,农药、良种、化肥专卖店,馒头房、理发店、养殖小区1处,有8户在镇政府驻地从事副食批发、家具店、服装店等经营。2010年,全村第三产业人员达140人,总产值197万元,利税35万元,劳务输出人员达200余人,年收入150万元。
  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950万元,人均收入7996元,砖石结构住房95%,无危房,轿车22辆,面包车31辆,大型收割机2台,运输车4辆,电脑60余台,彩色电视机、手机普及。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投资6万元对学校进行修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8年,投资12万元建设文化大院,设有图书室、青年科技之家、老年活动室、民兵之家、乒乓球室、篮球场及健身器材等。
  村庄建设 1970年,村委会开始统一房屋、街道规划,开通村内3条东西街、9条南北街,总长6000米。1978年,安装50千伏变压器1台,全村户户通电。2007年,对村内12条大街进行硬化,硬化面积24000平方米,大街两侧全部修排水沟,粉刷街道两侧墙面24000平方米。2008年,对2条南北大街和2条东西大街的辅路进行硬化,村内排水沟全部铺设水泥板,开展村内绿化,种植乔木3400株,冬青38000株,花池3800平方米,安装路灯120盏,通自来水,建村委会办公室、村卫生室。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
  (王兴华)
  小郭家村
  村庄概况
  小郭家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19公里处,郑路镇南部,南与张庙村相邻,东与李王家村相连。全村占地总面积3150亩。其中耕地1635亩,苇塘75亩,村庄民居占地1440亩,2010年全村共有101户,总人口416人,有郭、孙两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郭姓居多。
  据传,明成化年间郭氏由河北枣强迁此立村,以姓氏得名,后有孙氏迁入。
  村政任职
  1940年建立郭家村农民协会。1948年3月,郭佃孔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郭佃孔任社长。1957年,郭宗玉任治保主任。1958年,成立小郭家生产大队,郭佃孔任队长。1966年,中共小郭家村支部委员会成立,郭佃太任党支部书记。1984年,成立小郭家村民委员会,郭佃安任村委会主任。1999年,郭书远任党支部书记。2000年,郭书远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2008年,郭书华代理党支部书记。2009年,郭书镇代理党支部书记。2010年全村有13名党员。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小郭家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村内两条街道已硬化,柏油路由村西穿过。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12万元,人均纯收入5813元。
  该村土地西高东低,多属碱洼地,产量低。1960-1962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1978年,村民挖沟修渠,改良土壤,当年的盐碱地变成高产田。2009年,深挖沟渠,实现旱能浇涝能排。改革开放后,由村民自发形成组织,以经销、加工石灰为主,增加了村民收入。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坯房逐渐被砖石结构的瓦房所代替。1971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村民按照规划拆旧建新。1987年,实现户户通电。1997年,村内铺设东西两条柏油路,备战路贯穿村南北。2009年,全村接通自来水。
  (郭书镇)
  李高曹村
  村庄概况
  李高曹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21公里处,郑路镇南部,由李家村、高家村、曹家村三个自然村组成,东与武家集村为邻,南与苏家村相连,西与张庙村接壤,北临小吕家村。耕地668亩,村庄占地102亩,耕地以红土为主。全村共有155户,527人,有曹、李、高3个姓氏,均为汉族,曹姓人口较多。
  据《曹氏族谱》记载,明成化年间曹氏从河北枣强迁居惠民贵仁口潘三庄,后又移居商邑东南、武家集村西立村,名为曹新庄,后更名为曹家村。据《高氏族谱》《李氏族谱》记载,明弘治年间高氏、李氏先后迁此立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三村合为一村,因曹姓人口居多,合称曹李高村,1960年更为李高曹村。
  村政任职
  1947年该村农民协会成立,曹曰辉任会长。1947年7月,李振邦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的第一名党员,同年,中共曹李高村支部委员会成立,李振邦任党支部书记。1951年,曹曰孟任党支部书记兼农会主任。1956年,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由武集、苏家、李高曹组成高级社,苏永钰任社长。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设立生产大队,下设二个生产小队。李兴堂任大队长。1959年,李兴堂任党支部书记。1962年,曹秀元任党支部书记。1963年,李兴德任大队长。1964年,李兴德任党支部书记,李振杰任大队长兼民兵连长。1971年,李振杰任党支部书记,曹洪君任村革命委员会主任。1984年10月,成立李高曹村民委员会,曹洪君任村委会主任。1985年,曹洪君任党支部书记,曹秀双任村委会主任。1988年,曹洪泉任党支部书记。2006年,曹洪泉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2011年,曹洪泉任党支部书记,曹洪禄任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李高曹村主要生产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该村以红土为主,盐碱地不足三分之一,但水资源严重不足,亩产粮食不足70公斤。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粮食产量提高到130公斤。1960-1962年,兴修水利,挖沟筑渠,改造盐碱,使旱田变成良田,生产队有几辆小拉车,还有2台抽水机。1978年,村民兴修水利,挖水渠多条,打机井10眼。
  该村的传统手工业种类很多,村民家家户户从事绳经制作,其他还有木业、烧饼油条、豆腐制造、酿酒、屠宰等。改革开放以来,该村的密目网远销沈阳、重庆、济南等地,从业人员多达200人,年经济收入上百万元。
  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75万元,人均纯收入5940元。全村轿车3辆、面包车5辆,大型运输车7辆、各种机动车辆120辆。大型联合收割机1部,电脑31台,摩托车、电动车、彩电、电话已普及。
  教育卫生 1971年,村办校舍5间,2名老师,2个教学班,56名学生。1985年村校迁址,投资8万余元修建校舍7间,达到六配套,先后有20余名学生考入大学本科。该村1971年始建操场一处,设篮球架一副,乒乓球台两张,阅览室一间,书籍上百册。
  该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就设有一私人诊所,医务人员3人。乡医曹曰训自配药剂行医多年,曹秀文从教从医,专治小儿疾病,颇有名气。1971年,村办合作医疗,赤脚医生曹秀常设一间医疗室,行医多年。
  村庄建设 1975年,进行统一规划,于2010年基本完成,初具三横四纵为主线的格局。2004年5月,柏油路修至村西路口。1991年,引电入户,解决村民的照明、农村生产加工的用电问题。1996年,进行第二次电改,村民用电得到保障。1996年,从外地引进压力泵安装了小自来水。1998年,安装高压水泵。2009年,全村通上自来水。
  人物
  曹秀刚 1930年生,小学文化,1949年入伍,1950年赴朝作战,曾任通讯班长、排长。后转业到徐州市防爆电器厂任厂长,1991年退休。
  曹秀俊 1935年生,1955年参加工作,在邮电部电信工程二司设计院任工程师,1996年退休。
  (曹洪禄)
  小吕家村
  村庄概况
  小吕家村位于商河县城20公里处,郑路镇南部,东与小石家村相邻,南与李高曹村相邻,西与大杨家村相邻,北与大石家村相邻,马颊河从村北流过,徒骇河从村南流过。全村占地总面积540亩,其中耕地480亩。村庄占地38亩,其他占地23亩。2010年全村共有73户,总人口303人,有郭、吕2个姓氏,均为汉族,吕姓较多。
  据传,明成化年间吕氏由河北枣强迁此立村,以姓氏得名,后有郭氏迁来定居。
  村政任职
  1940年,小吕家村成立农民协会,郭道山任会长。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吕长青任社长。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吕长青任社长。1958年,设立小吕家生产大队,吕长青任大队长,下设两个生产小队。1970年10月,郭道山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74年,成立中共小吕家支部委员会,郭道山任党支部书记。1982年,郭京太任党支部书记。1984年,成立小吕家村民委员会,郭京太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1988年吕丙玉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1996年,郭京阳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1999年,郭京太兼任该村党支部书记,郭佃学任村委会主任。2001年,郭佃学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004年,吕新华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小吕家村土壤肥沃,水源丰富,主要生产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村内东西大街全部硬化为柏油路,还有一条柏油路穿过村中心连接大杨家村。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11万元,人均纯收入6062元,村民全部住上砖石结构的大瓦房,户户有彩电、手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村贫困,交通不便,亩产粮食不足70公斤。1958年,打井10眼,粮食亩产达200公斤。1964年,村民整修渠道,投工1万多个,动用土方2万立方米。1978年后,打机井2眼,挖2段蓄水沟,该村的耕地全部改造成水浇田。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村没有学校,学龄儿童只能上大杨家村借读,适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1974年,该村成立学校。1986年,村小学建设了砖石结构的7间教室,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1998年,建村“两委”办公室,设有老年活动中心、乒乓球台、篮球场等。
  村庄建设 1975年,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1977年10月,户户通电。1999年,全村安装自来水。2000年8月,实行电改。2004年,铺柏油路。2009年,全镇统一安装自来水,村民喝上自来水。2010年,全村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村民全部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人均住房面积40平方米。
  (吕新华)
  文家村
  村庄概况
  文家村位于郑路镇东南方向4公里处,南与南解家村、小石家村相邻,北与河南窦村相连,徒马河由西往东流经村北500米处。全村占地总面积550亩,其中耕地面积420亩,村庄占地60亩,苇塘30亩,果林10亩。2010年全村共有65户,总人口298人,只有文氏一姓,均为汉族。
  据传,明成化年间,文氏两兄弟由河北枣强迁此立村,以姓氏得名。
  村政任职
  1949年,该村与河南窦村联合成立党支部,马坤林任党支部书记。1956年,该村与河南窦村联合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马坤林任社长。1958年,成立中共文家村支部委员会,文东云任党支部书记,设立文家生产大队,文东梓任大队长。1959年,文化兴任党支部书记。1967年,文荣贵任大队长。1968年,文东刚任大队长。1970年,文荣责任大队长。1971年,文绍林任党支部书记,文荣贵任革命委员会主任。1977年,文禄德任大队长。1980年,文荣贵任党支部书记。1984年10月,成立文家村民委员会,文荣贵任党支部书记,文禄德任村委会主任。1987年,文禄德任党支部书记。1994年,文东常任党支部书记,文禄德任村委会主任。2000年,文禄德任党支部书记,文东祯任村委会主任。2011年,文禄德任党支部书记,文东祯任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文家村北依土马河,南依徒骇河,水源丰富,以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为主要农作物。村内只有一条大街,东连环镇路,与商展路相接。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93万元,人均收入6297元,村民砖瓦结构的瓦房占98%。有居民二层楼2座,轿车4辆,面包车3辆,农用运输车5辆,电脑20台,彩电、通讯设备普及。
  1991年,村庄规划,把老村地势全部下降1米左右,动用土方8万立方米,两年内把村庄修建好,又把村周围的部分苇塘填平造出土地10亩。2003年,筹集资金10万元,打机井6眼,将全村所有的耕地改造为水浇田。
  1986年以前,该村只有木工厂和手工打苇板加工,从业人员不足20人,年收入不到2万元。1986年以来,全村发展村办户办工业,先后建起密目网厂、苇板厂、塑料颗粒加工厂。2010年,全村从事加工业人员60人,产值100万元,利税20万元。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小学2次搬迁。1971年在村大队投资3万元建学校。1977年,该村与窦家村联合办校10间,投资5万元。1986年,重建砖瓦结构校舍10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先后有16名学生考入全日制大学。2005年,重建村“两委”办公室,设老年活动室、图书室、乒乓球室、篮球场等。
  村庄建设1991年,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1992年,通电安装路灯。2000年,铺柏油路,长350米。2005年修办公室。老年活动室、图书室,投资10万元。1998年通电话。2005年普及有线电视。2009年投资10万元通了自来水。2010年重新修建了大街两侧的排水沟,更换路灯,大街两侧栽上柿子树。
  (文禄德)
  河南窦村
  村庄概况
  河南窦村位于商河县城东16公里处,郑路镇东南部,东与斜庙村相邻,南与南解家村、文家村相连,西临大石家村,北隔土马河与东任村相望。全村占地总面积800亩,其中耕地600亩,林木占地50亩,村庄占地150余亩。2010年全村共有103户,总人口429人,有窦、田、路、马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马姓最多。
  该村因在土马河南而得名。据《窦氏族谱》记载,窦氏家族于明朝正德年间由河北枣强迁至商邑一带,后迁至商河城东16公里处立村。
  村政任职
  1939年,建立河南窦村农民协会。1949年,该村与文家村联合成立党支部,马坤林任党支部书记。1956年,该村与文家村联合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马坤林为社长。1958年,中共河南窦村支部委员会成立,马坤林任党支部书记。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河南窦村生产大队,马坤林任大队长,设2个生产小队。1968年,成立河南窦村革命委员会,窦清财任“革委会”主任。1972年,马连虎任村党支部书记。1973年,马林祥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年,建立河南窦村民委员会,马林祥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设2个村民小组。1985年,苑翠荣任村党支部书记,田德升任村委会主任。1997年,马祟孟任村党支部书记,田德华任村委会主任。1998年,马佃孟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002年,窦祥然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003年,马林光任村委会副主任、村文书。2007年,马林泉任村委会副主任、村文书。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河南窦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村内三条大街已硬化,柏油路由村中心穿过,东连环镇路。
  1978年以后,打井5眼,将全村所有耕地改造为水浇田。1984年,粮食亩产1000公斤。至2010年,建起冬暖式蔬菜大棚20个,有露天菜30余亩,主要种植芹菜、黄瓜、西红柿、芸豆、茄子、辣椒等,每年向市场提供蔬菜200余吨,年产值80余万元。
  该村工业始于人民公社时期,当时只有木工厂和炼油厂,从业人员不足30余人,年收入1万元。至2010年,全村共建起木器加工厂20余家、木片加工厂3家、密目网厂2家、拔丝厂2家、笤帚加工厂2家,全村工业从业人员100多人,年产值500余万元。
  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95万元,人均纯收入5909元,轿车10辆,面包车10辆,重汽运输车5辆,电脑20余台,彩电、通讯设备普及。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小学三次迁址,对学校进行修建。1977年,与文家村合并办校,建设校舍10间。1986年,重建校舍10间,达到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1998年,村小学合并到解家小学。2003年,建设村文化大院,设有青年科技之家、老年活动室、图书室、乒乓球室、篮球场等。
  村庄建设 1998年,村里对宅基地、住房、干道实行统一规划,村民按照规划拆旧建新。1996年,户户通电话。1998年,按照村规划开通村内两条大街,总长200米,并对村内所有干道和胡同进行硬化,对大街进行美化和绿化,安装路灯。2003年,硬化大街750米。2004年,开通有线电视。2008年,修办公室、图书室、老年活动室。2010年,重新修大街1000平方米,绿化1500平方米,新上路灯20盏,修排水沟1500余米,全村砖瓦结构住房占98%,无危房,人均住房面积50平方米。
  民间艺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鼓子秧歌表演为该村一大盛事,每年春节100余名男女青年表演各种节目,其中有武术、滚木棰、蝎子趴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鼓子秧歌年年不断,尤其1978年后,声势浩大,宏伟壮观,节目花样繁多。1994年以后,村内不再举办鼓子秧歌表演。
  人物
  马龙 1915年生,又名马荣林。1938年在陕西公学学习。1939年9月入中共中央组织部干训班。后调隆东分区县委工作。1946年赴东北,曾任抚顺石油三厂厂长,锦州石油六厂副厂长。1973年调河南油田负责炼油厂的建设工作。1980年任石油工作部洛阳设计院副院长。1982年离休。
  马鹤林(1916.6-2010) 1940年参加革命,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一一五师某团当战士。1947年,任冀鲁豫军区供给部政委。1954年,任北京军区后勤部办公室主任,1964年,任河南省农机局人事处处长。1978年任河南省林业厅政工处处长、河南省林业厅人事处处长。1981年离休,享受厅局级待遇。曾被授予中国人民革命战争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
  (窦祥然)
  大石家村
  村庄概况
  大石家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20公里处,郑路镇东南部,由大石家村和小杨家村2个自然村组成。东与小石家村相邻,西与邹庞村相连,南与大杨家村接壤,北隔土马河与东任村相邻。全村占地总面积1065亩,其中耕地860亩,果林30亩,苇塘10亩,村居民占地160亩。2010年全村共有142户,总人口624人,有石、吕、王、杨、訾5姓,均为汉族,其中吕氏人口较多。
  据传,明朝末年,石氏兄弟二人由河北枣强迁来此地,老大立大石家村,老二立小石家村。
  村政任职
  1947年2月,吕福朋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48年4月,中共大石家村支部委员会成立,吕福朋任党支部书记。1957年2月,吕福亮任村党支部书记。1952年6月,王传道组织10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1953年10月,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吕福亮任社长。1958年7月,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石建德任社长。1982年,吕树阁任党支部书记。1984年,成立大石家村民委员会,吕树阁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1995年,石道才任党支部书记,吕树忠任村委会主任。2007年,石道才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011年,吕树忠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大石家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村内三条大街已硬化,柏油路由村中心穿过,东连环镇路,西接备战路,该村商业主要以加工笤帚和棉花为主。
  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打井修渠,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40斤提高到260多斤。1978年以后,打机井7眼,开挖排涝沟4000多米,完成土方41000多立方米。2010年,全村挖河清淤6000多米,修桥10座,打机井11眼,整修道路8000多米,解决全村耕地灌溉、交通、排涝等问题,节约农业用水64立方米/亩,亩增产粮食117公斤。
  该村工商业始于人民公社时期,当时该村有3个棉花加工和被套加工厂,从业人员不足30人,年收入不足万元。1978年后,全村发展户办加工业,由倒卖笤帚苗改为加工笤帚。2004年,该村成立笤帚加工协会,是商河县有名的笤帚加工村。2010年,该村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达到400多人,笤帚加工年经济收入380万元,年人均增收4000多元。
  村庄建设 1992年3月,安装50千伏变压器一台,全村通电。1995年春季,实行宅基规划,人均住房60平方米,开通两条东西街、一条南北街,街面宽15米,胡同8条,宽6米。2001年,全村进行二次电改,安装路灯。2004年,全村三条大街硬化。2005年,程控电话开通,全村120多户先后安装电话。2007年,通有线电视。2009年,户户通自来水。
  (吕树忠)
  小石家村
  村庄概况
  小石家村位于郑路镇东南部,东临南解家村,西接大石家村,南与芦坊村、武家集村相邻,北靠文家村、河南窦村。全村占地1800亩,可耕种土地1500亩,村居占地180亩,沟塘及其他占地120亩,2010年全村共有204户,总人口824人,有石、张、王3个姓氏,其中石姓最多。
  据传,明朝末年,石氏兄弟二人由河北枣强迁来此地,老大立大石家村,老二立小石家村。
  村政任职
  1939年8月,商河县建立三区公所,驻地在郑路一带,建立小石家村抗日民主协会。1947年,石云务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48年,成立中共小石家村支部委员会,石云务任党支部书记。石京德任村长,石本旬任农会主任,1952年,石云冬组织10户村民成立村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石云冬任社长。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石文德任党支部书记,石云冬任社长。1958年11月,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改为小石家生产大队,石道林任大队长,下设五个生产小队。1963年,石武彩任团党支部书记、民兵连长。1967年,成立小石家大队革命委员会,石文德任“革委会”主任。1969年,石宽德任党支部书记。1972年,石宽德任小石家村支部副书记、民兵连长。1984年10月,成立小石家村民委员会,石宽德任村委会主任。1999年,石道海任党支部书记。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石振可任村委会主任。2006年,石美德任党支部书记。2008年-2010年,石道路任党支部书记。2011年,石道路任党支部书记,石恒可任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小石家村南高北低,村北土地平坦,水利条件好,农作物以玉米、小麦、棉花为主。村内一条南北方向柏油路贯穿村中心,与村北的环镇路相接,有两条东西大街。村内有集贸市场、棉花加工厂和养殖小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96万元,人均纯收入5932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农田亩产量不足80公斤。1952-1959年,打砖井60眼,修渠排涝。1959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80公斤提高到180公斤。1964年,对土地进行治理,切割成方,挖渠筑田,动土8万立方米,将涝洼地改造成良田。1978年,打井10眼,将全村土地改为水浇田。
  1993年10月5日,建立贸易市场,五天一集,农历逢五遇十是村里大集日,集市摊位100多个,赶集人数1000余人,集市日交易额12万元。建养殖小区3处,塑料颗粒加工厂2处,棉花加工厂1处,2010年实现总产值80万元,利税10万元。
  村庄建设 1989年,安装100千伏变压器一台,全村户户通电。1993年,村庄建设和村民宅基开始统一规划。1997年,全村100多户先后安装电话。2004年,全村柏油路开通。2008年,通有线电视。2010年,全村户户通自来水。
  (石道路)
  大杨家村
  村庄概况
  大杨家村位于郑路镇南部,东靠小石家村、南解家村,南靠小郭家村,西靠大袁家村,北靠邹庞村、大石家村。全村总面积2000亩,其中耕地面积1650亩,村居占地200亩,河沟池塘道路占地150亩。2010年,全村206户,总人口788人,有杨、路、刘、曹、王、吕6个姓氏,其中杨氏人口最多。
  杨氏原居于河北冀州枣强县城南杨家庄,明成化年间迁至山东济南府济阳城北楼子杨,后分居于商邑城东南苇园杨,后改名大杨家,该村原有马氏一姓,后来绝户,杨氏迁来后,又有路、刘、曹、王、吕等姓氏陆续迁来。
  村政任职
  1937年,杨世考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38年,中共大杨家村支部委员会成立,杨好贞任党支部书记。抗日战争时期,村党组织的活动只能秘密进行。解放战争时期,全村有20多名青年参军参战。1950年,全村共有党员15名。1951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有5名青年参加抗美援朝,其中杨同方、杨好路牺牲。1952年,杨好贞组织村民成立第一个互助组。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杨春和任社长。1955年,杨好贞任党支部书记。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杨春和任社长。1958年,杨好方任党支部书记,成立大杨家村生产大队,杨春和任大队长。1971年,杨好俊任党支部书记。1983年,杨好珍任党支部书记。1984年,成立大杨家村民委员会,杨春江任村委会主任。2007年,杨光东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大杨家村主要生产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东洼地200多亩,亩产粮食不足80公斤。1952年,成立第一个生产互助小组,后又相继成立5个互助组。1956年始,打井30多眼,修渠排涝、压沙盖碱。1959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80公斤,提高到亩产160多公斤。1960-1962年,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1964年开始,治理村东洼地、切割成方,挖渠筑田,投工4万多个,动用土方10万立方米,将涝洼地改造成良田。1978年后,打机井20多眼,修扬水站一座,将全村所有耕地改造为水浇田。1994年,粮食亩产突破双千斤。
  1996年后,村民先后建起暖冬式蔬菜大棚40多个,种植露天菜30多亩,主要种植芹菜、黄瓜、西红柿、芸豆、茄子、辣椒等,每年向市场提供蔬菜500多吨,产值60余万元,仅蔬菜一项,村民年人均增收400余元。
  该村工业始于人民公社时期,当时只有铁编厂、木工厂、油料加工厂和桑蚕养殖场,从业人员不足30人,年收入不足万元。1978年后,全村发展村办、户办企业,先后建立了建筑材料厂、机械维修厂、食品加工厂等共7家民营企业。2010年,利税20余万元。本村设有小百货超市5处、良种和农药专卖店2处、化肥销售点、理发店、肉食店等业务经营场所。并建有养殖小区5处(养鸡2处、养猪3处)。2010年,第三产业实现总产值50多万元。经济总收入达到727万元,人均纯收入6012元。
  全村砖瓦结构住房占98%,无危房,建有居民二层楼2座。全村拥有各种农用机动车辆200多辆、轿车10辆、面包车8辆、大型收割机7台、重汽运输车3辆,电脑30余台。彩色电视、程控电话、手机普及。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小学三次迁修,对学校进行修缮、改造和扩建。1986年,学校办学条件达到了国家三级标准,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村庄建设1972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的规划,村民按照规划拆旧建新,开通村内6条大街,总长2000多米。1998年,全村铺了柏油路,全长4000余米,对大街进行美化和绿化,安装路灯,全村150多户安装程控电话。2008年,用砖20万块铺环村路,修建村“俩委”办公室和文化大院,设党员活动室、图书室(存书5000册)、计划生育服务室等。2009年,户户通上自来水,建篮球场,安装健身器材。
  民间艺术 在1927年就兴起吹鼓手,以锣、鼓、镲和唢呐等为百姓办喜事演奏,逐渐配以笙箫、笛、拔胡奏曲演唱。后来杨春梅组织20余人的西路梆子戏班,演出《大登殿》《六月雪》等30多个剧目,在当时很有名气。1952年,杨好增、杨国业、杨光绪自编自演的话剧《中朝人民一条心》在全县汇演中被评为第一名。
  人物
  杨玉峦 字雪樵,1903年生,毕业于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历任二高、一高、张庙、龙桑寺完小校长,县立中学校长。日伪时期拒绝为伪政府工作,从事教育事业。1948年济南解放前曾为魏明庵两次深入济南侦察提供情报。
  杨春武 中专文化,1960年参军,转业后在铁路局工作,曾任济南铁路局副局长。
  (杨先润)
  张庙村
  村庄概况
  张庙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23公里处,郑路镇南部。东靠李高曹村,南靠贾桥张村,北靠小郭家村。全村占地总面积1650亩,其中耕地1425亩,树林75亩,村庄民居占地150亩。2010年,全村共有220户,总人口907人,有张、王、李、刘、袁5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张姓最多。
  据《张氏族谱》记载,明末清初张氏由河北枣强迁此立村,初名张家,后村中修一庙,故改今名。
  村政任职
  1942年,张庙村农民协会成立,之后,村农协会、联防队,武装小队等相继成立。1950年,王秀亭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53年,中共张庙村支部委员会成立,王秀亭任党支部书记。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任增义带领农户成立互助组。1954年,任增义任党支部书记。1956年,袁龙富任党支部书记,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任增义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张庙村生产大队。张召申任大队长。1974年,张同仁任党支部书记。1974年,张同义任党支部书记。1977年,张同丙任党支部书记。1984年,成立张庙村民委员会,张同义任党支部书记,张文告任村委会主任。1998年,张同丙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张庙村主要生产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村内三条街道均已硬化,柏油路由街中心穿过,东连李高曹村,西通环县路。村内有集贸市场、商店、饭店、机动车维修部、建材厂、加油站等。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31万元,人均纯收入5916元。村民全部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500余辆,轿车18辆,面包车10辆,大型收割机和旋耕机4台,重型运输车5辆,程控电话、彩电普及。
  1956年开始,相继打砖井20眼,修渠排涝压碱。1959年,粮食产量提高到亩产200公斤。1996-1998年,连续三年大旱,大片的田地颗粒无收。1999年,开挖村北丰产沟2000多米,村北将涝洼地改造成良田。2000年,粮食亩产突破双千斤。2003年,开挖村西的南北沟,使偏僻的地块成为水浇地。2001年以来,建设冬暖式蔬菜大棚30多个,露天菜20余亩,主要种植芹菜、黄瓜、西红柿、茄子、辣椒等。仅蔬菜一项,农民年人均收入就增加500余元。
  该村人民公社时期有木工厂,从业人员不足20人,年收入仅几千元。1978年以后,发展村办、户办企业。至2010年,村内建起地毯厂1个,水泥预制厂1个,屠宰厂5个,养殖小区4处(养鸡场1处,养猪场3处),扎网厂1个,塑料颗粒加工厂1个。全村从业人员110人,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万元。2006年10月1日,建立集贸市场,五天一集,农历逢一、六是村里大集日。集日时,摊位达200个,赶集人数3000余人,集市日交易额3万余元。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儿童入学率不足30%。自1964年,村小学曾四次搬迁。1989年,村内设有幼儿园一处,学龄前儿童全部入园。1990年,在村西建成一所拥有12间教室、能容纳400名学生的正规化小学。2006年,对张庙小学进行校舍改造。
  村庄建设 1972年,实行街道住宅的统一规划。1988年,村内安装变压器,户户通电。1989年,村内三条主要街道铺设柏油路,总长1200多米,并安装路灯。1996、年村民安装程控电话。2009年,疏通村内的自来水管道,有线电视覆盖全村。
  (张同丙)
  武家集村
  村庄概况
  武家集村位于商河县东南方向17公里处,郑路镇西南部,东靠芦坊村,南隔徒骇河与济阳县仁风镇肖家村相望,西靠李高曹村,北靠小石家村。全村占地总面积3000余亩,其中耕地1700亩,沟湾池塘占地600亩,村庄占地500亩,徒骇河滩和土马河滩占地200亩。至2010年底,全村共有297户,总人口1253入,有张、吕、王3个姓氏,均为汉族。
  据传,明成化年间,吴氏由河北枣强迁此立村,初名吴家集,后吴氏绝嗣,演变为今名。该村1945年以前隶属商河县第三区管辖。1946年11月隶属三边县(商河、济阳、惠民)管辖。1948年,隶属与惠济县常王区管辖。1950年春,隶属于商河县十三区管辖。1952年,隶属于商河县十一区管辖。1957年,隶属于商河县武家集乡管辖。1958年,隶属于商河县郑家人民公社管辖。1984年,隶属于商河县郑路镇管辖。
  村政任职
  1938年,张鹏振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46年,成立农民协会,吕振明任农会主任。1949年6月,成立中共武家集村支部委员会,张培文任党支部书记。1953年,张培文组织15户农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1954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武家集、苏家、李高曹三村联合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张培文任社长。1961年,张清吉任党支部书记,张成玉任大队长。1964年,张成玉任党支部书记,吕树岭任大队长,吕树成任民兵连长。1986年,吕树成任党支部书记,吕树岱任村委会主任。1998年11月,吕树成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010年底,全村共有党员20名。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该村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蔬菜等,村内设有集贸市场,饭店、肉食店、馒头店等便民服务场所,村民并办了木器厂、密目网加工厂、地热板加工厂等民营企业。2010年经济总收入856万元,人均纯收入5960元。
  村内有徒骇河和土马河两条河流贯穿东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亩产粮食100公斤左右。1956年,打砖井45眼。1958年,粮食亩产提高到200公斤左右。1959-1962年,遭受洪涝灾害。1963年,全村群众挖沟修渠,投工16万个,动用土方28万立方米,共挖水渠12600米,打深水机井4眼。1965年,在村南徒骇河北岸修建扬水站一处。1984年,粮食亩产达到600公斤。1990年,粮食亩产突破500公斤。2010年,耕地全部实现节水灌溉。
  1961年,建立第一家村办企业棉花加工厂,从业人员15人,年收入8000元。1965年、1967年,先后成立棉油加工厂、铁编厂。1978年,村内建立粉皮、粉条加工厂。2001年,修建了4个标准养殖小区。2002年,成立树孟木器加工厂。2003年,成立了树希密目网加工厂。2009年,成立济南豪威电热绝缘材料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全村工业从业人员400余人,产值3500万元,创利税300万元。
  该村自清朝就建立了集贸市场,五天两集。1968年以后,中断集贸交易日。1976年2月,恢复集贸日,五天两集,交易日为三、八日。集贸摊位达到450多个,赶集群众达到6000余人,日交易额70000余元。村内设有百货商店7家,卫生所3家,饭店2家,理发店2家,农药化肥销售店2家,家具店1家,包子铺3家,装饰装潢店2家,屠宰场6家,电动车修理店2家,运输队1家,蔬菜店4家,建筑队2家。至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700余人,实现产值300万元,创利税40万元。
  至2010年,全村拥有空调120余台,冰箱200余台,轿车30余辆,面包车30余辆,大型收割机6台,重型运输车1辆,电脑100余台,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0%,电话、彩电普及。1992年,全村开始村庄规划。经过5年规划,共开通大街7条,三纵四横,规划标准房屋300余座。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改善办学条件,村小学先后迁址三次。1967年,修建35间校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1969年,修建校舍40余间,成立武家集联中。1981年,将学校由村南迁到村北。2007年,对武家集小学进行改造。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坯房逐步被砖瓦房代替。1982年,安装2台50千伏变压器。1992年,对宅基和大街进行统一规划。1996年,村内4条宽15米的东西大街,3条宽15米的南北大街全部硬化,安装路灯60余盏;规划建设高标准房屋300余座,全村无一处危房,村民全部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修建村“两委”办公室12间。1999年,程控电话开通,全村200余户装上电话。2003年,村北柏油路和张王路连接并通车。2004年,安装50千伏变压器1台。2007年,动用土方2万立方米,对村北各条沟渠进行统一清淤。2008年,户户通自来水。2009年,安装160千伏变压器1台。
  民间艺术鼓子秧歌表演是该村的一大盛事,每年春节,150名青年男女参与演出,其中有许仙游西湖、姜太公钓鱼等。1952年,办起剧团,演出剧目有《捉放曹》《朱连寨》《空城计》《打龙将》等节目,曾在商河县组织的文艺汇演中荣获表演一等奖。1968年村剧团新增剧目有《红灯记》《沙家浜》《李二嫂改嫁》《小姑贤》等。
  人物
  吕丙翠 女,汉族,1963年6月生,1982年1月参加工作,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毕业,大专学历。2003年1月任商河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
  吕丙霄 男,1957年出生,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农民书法研究会会员理事,济南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济南市民间书画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
  吕丙金(1962-1999) 1978年考入山东化工学院青岛分院,毕业后分配到天津市化工厂,1998年任天津市化工厂厂长,1999年病故。
  (吕树希)
  东刘桥村
  村庄概况
  东刘桥村位于郑路镇南部、徒骇河北岸,东靠张王村,西靠中刘桥村,全村总占地620亩,其中耕地430亩,林地60亩,河道沟渠60亩,村居占地70亩。2010年全村人口420人,有102户,均为刘姓,汉族。
  明成化年间,刘氏由河北省枣强县迁入,初名芙蓉街,清宣统二年(1910年)改名十字街,村南徒骇河上有一桥,又称刘家桥,后来又分东、中、西三刘家桥,此村居东,故名东刘桥。
  村政任职
  1948年6月,刘传龙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57年,中共东刘桥村支部委员会成立,刘宗田任党支部书记。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刘宗秀任社长。1961年,刘传俊任党支部书记。1965年,刘宗仁任党支部书记。1967年,刘传龙任革命委员会主任。1978年,刘宗发任党支部书记。2008年,刘宗峰任村党支部书记。1975年,刘宗发任支部副书记。1978年,刘宗发任党支部书记。1984年10月,建立东刘桥村民委员会,刘传杰任村委会主任。2002年,刘宗峰任村委会主任。2004年,刘宗发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008年,刘宗峰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东刘桥村以种小麦、玉米为主。大街全部硬化,大街两侧修有排水沟,大街整洁卫生,商铺繁荣。
  1956年,成立高级合作社,农业条件得到改善,亩产量超200多斤。1964年,群众修水渠、挖方田。1967年,由东刘桥、南解家、中刘桥、张湾4个村共同在该村南边徒骇河北岸修建大型扬水站。1985年,修建1000米地上水渠,并挖水沟,将全村耕地改造为水浇田。1998年,打6眼深水井抗旱,粮食亩产500公斤。
  人民公社时期,村里有木工厂和铁编厂,收入很低。1978年后,二、三产业迅速发展,至2010年,全村有颗粒加工厂1处,从事棉花收购的10余家,从事装饰业的
  18家,在张店有装修公司2处,全村二、三产业总产值达到300万元。
  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24.4万元,人均收入5835元,村民全部住上砖石结构房屋,电话、空调、液晶电视、微机进入村民家庭、通讯设备普及。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东刘桥小学。到1985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先后有24名学生考入大学。
  村庄建设 1966年,由于徒骇河开宽加深,村庄向北迁移200米,村庄也得到规划。1985年,进行第二次村庄规划,大街进一步加宽,房屋更加整齐。1992年,全村农户全部安上电。1996年,村民集资修建通往苏家的柏油路。1997年,80%的农户装上电话。2008年,对大街进行整平,并安装高标准路灯。2009年4月,建起村“两委”办公室,硬化、绿化全村干道修排水沟,统一安装自来水。2010年,建立文化书屋,实施厕所改造工程。
  (刘宗峰)
  中刘桥村
  村庄概况
  中刘桥村位于郑路镇南部、徒骇河北岸,东靠东刘桥村,西靠西刘桥村。全村总占地940余亩,其中耕地600亩,宅基210亩,林地80亩,河道50亩。2010年全村人口516人,有132户人家,有刘、路、王、訾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刘姓、路姓居多。
  据传,明成化年间刘氏由河北枣强迁此立村,初名芙蓉街,清宣统二年(1910年)改名十字街,因村南徒骇河上有一桥,又称刘家桥。后来人多,遂分为东、中、西三刘家桥,此村居中,故名中刘桥。1989年,中刘桥分为两个居民小组。
  村政任职
  1954年,刘成恩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55年春,中共中刘桥村支部委员会成立,刘成恩任党支部书记。1961年,刘凤友任党支部书记。1981年,刘宗福任党支部书记。2006年,张秀芬任村党支部书记。
  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刘宗责任社长,1958年成立中刘桥生产大队,路致国任大队长,下设2个生产小队。1984年10月农村实施体制改革,建立中刘桥村民委员会,路致金任村委会主任。1990年,路用功任村委会主任。2011年,刘成义任中刘一组主任,路致财任中刘二组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中刘桥村主要以种小麦、玉米为主,棉花、大蒜为辅。该村大街全部硬化,排水沟畅通,大街整洁卫生,各种商铺较为繁荣。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35万元,人均纯收入5862元,村民全部住上砖瓦结构房屋,空调、液晶电视、电脑、通讯设备基本普及。
  1964年,全村群众开始治理盐碱地、涝洼地、修水渠、挖方田,使全村农田成为旱能灌,涝能排的良田,同时扩大棉花种植面积,粮食产量又有新的提高。由中刘桥、东刘桥、解家、张家湾4个村共同在徒骇河北岸修建大型扬水站。1980年,全村耕地用电浇地。1981年,修筑大型水渠。1984年,粮食亩产达到500公斤。1994年,为抗旱打井6眼。
  该村工商业始于人民公社时期,当时有大型油坊,烘炉、铁编,但厂房小,用工少,收入低。1978年后,村民发展二、三产业,至2010年,全村建有颗粒加工厂、密网厂共2处,装饰公司5处,从事棉花收购的有20多户。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小学四次迁址,对学校进行修建,改造和扩建。1987年,修建砖瓦结构10间校舍,达到校舍、院墙、大门、厕所、操场、课桌凳六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先后有20多名学生考入全日制大学。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内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大多数房屋是土房。1966年,由于徒骇河加宽加深,村庄向北迁移,村庄也得到规划。1992年,村庄进行第二次规划,大街进一步加宽,村居更加整齐。1996年,村民集资修建通往苏家村的柏油路。1997年,80%以上的户安装上电话。2007年,对村内大街全部硬化,修建排水沟,统一安装自来水。
  人物
  刘宗岐 清华大学毕业,任华北电力大学成教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主要从事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
  (刘成义)
  西刘桥村
  村庄概况
  西刘桥村位于郑路镇南部,东与中刘桥村相邻,西与芦坊村相连,北与南解家村接壤,南与济阳县肖家村隔河相望,全村占地总面积8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65公顷,林地面积5公顷,村庄民居占地面积10公顷。2010年全村共有147户,总人口698人,全村皆为刘氏,均为汉族。
  明成化年间,刘氏由河北省枣强县迁入此地。该村原名芙蓉街,又名十字街,村南有一桥,名刘家桥。后来人多村大,分为东、中、西三刘桥,该村居西故称西刘桥。
  村政任职
  1950年4月,刘存田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59年8月,中共西刘桥村支部委员会成立,刘存田任党支部书记。1967年,刘宝顺任村党支部书记。1981年,刘文青任村党支部书记。2000年,刘俊任村党支部书记。2003年,刘治华任村党支部书记。2010年,该村共有党员8名。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村内9条街道已全部硬化,村北柏油路与张王路相连。村内有安防网厂、木材加工厂、油坊、卫生室、日用品超市、农资超市、洗浴中心、加油站、维修部、理发店等。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09万元,人均纯收入5919元。
  1968年,挖沟修渠,该村购置了柴油机及灌溉设备,粮食亩产量提高到180公斤。1983年,该村利用徒骇河水源条件,购置30千伏电机及配套灌溉设备,增修水渠1200米,全村耕地使用电力灌溉。1985年,粮食亩产量达到1000公斤。2009年,修水泥水渠2条,增置灌溉设备3套。
  该村工业始于人民公社时期,当时全村四个生产小组都有木材加工、油坊,从业人员30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村办副业解散。个体工商户日益增多,相继出现副食、农资、服装、餐饮、医药零售、建筑、调料、维修、洗浴等行业,从业人员100余人。分布济南、淄博等各大城市务工人员100余人。2009年建起木材加工厂,2010年新建安防网厂,均为民营。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利用一处闲置民房创办了第一所学校。当时能容纳几十个孩子上学,包括周围几个村的儿童。1955-1968年,受徒骇河扩宽影响,学校先后三次迁址。1969年,新建一所正规学校,结束了用旧民房办学的历史。当时的学校占地1000平方米,教舍2间,教室8间,能容纳80名学生。1986年新建学校,购置教学设施。学校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教舍4间,教室10间,全部砖木结构瓦房,能容纳120名学生,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村民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年人均粮食60公斤,人均收入不足20元。1965年,人均粮食达到180公斤,人均收入40元。1996年,人均收入1500元,村民住上砖混结构的瓦房。1983年,安装50干伏变压器两台,户户通电。1997年,村内安装了第一批程控电话。2000年,电视机普及,农用三轮车(拖拉机)普及,人均年收入2400元。2007年,安装有线电视设备。2009年,安装自来水,村民开始饮用深层地下水。201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7100元,全村有轿车10余辆,重汽运输车10余辆,大型收割机3台,电脑20余台,太阳能热水器20余套,空调20余台,通讯设备、摩托车、电动车普及。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村全部土房,街道狭窄,人均居住面积不足5平方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徒骇河扩宽,全村50%房屋搬迁新建。1995年,该村对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按规划开通6纵3横9条大街,总长3000米。1996年,村内中心大街铺上柏油路,随之有了通往县城的公交车。2006年,村“两委”投资30万元硬化全村所有道路。2010年,投入7万元,新建村委办公室。
  人物
  刘忠行 清朝翰林。当时朝廷在该村为其建造翰林门一座,“文革”期间被毁。
  刘青 1953年出生,1973年入伍,1975年在山东省农科院人事科任职,后任省人大行政法制处处长。
  (刘治华)
  张家湾村
  村庄概况
  张家湾村位于郑路镇东南部,东靠张王庄村,西接东刘桥村、南解家村,北与斜庙村相连,南靠张王庄村和徒骇河。全村占地面积210亩,其中耕地176亩,村庄民居占地34亩。全村共有42户,总人口156人,有王、张、訾3个姓氏,均为汉族。
  清初,有王氏两兄弟由河北枣强迁此定居。相传此处有一大湾,湾内长有各种植物,非常旺盛。当时北湾面积有十几亩大,王氏兄弟二人就定居于此湾北岸,地名为王铁匠家。之后又有张氏、訾氏从河北枣强迁来定居。清朝同治年间,王铁匠家更村名为张家湾。
  村政任职
  1952年4月,王传仁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52年,王京仁和王传仁组织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1953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成立中共张家湾村支部委员会,王传仁任党支部书记,王栾仁任支部委员。1972年,王万友、王万敏任支部委员,成立生产大队,王万友任大队长。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王万敏任村委会主任。1992年,王风彬任村党支部书记。1998年,王风彬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张家湾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蔬菜为主。村内南北柏油路从街中心穿过,北接商展路,南通环镇路,村南路西建有村卫生室1所,村西有木片加工厂2处,有蔬菜大棚10个,主要以种植芹菜、黄瓜为主。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29.3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5838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亩产粮食不足70公斤。1952-1959年,打砖井10眼,修渠排涝。1959年,粮食亩产160公斤。1963年,村民对全村耕地进行全面改造,挖沟修渠,粮食亩产300公斤。全村部分男劳动力制作马车车盘,销往烟台、潍坊、济南等地,全村人均增收200元,在此基础上又开办了榨油坊。1972年,进行村庄规划。1994年,建起10个高温蔬菜大棚,主要种植黄瓜、芹菜等蔬菜。1995年,对全村耕地进行大调整,使每户的责任田更加集中,便于耕种,村内的闲散地也重新进行分配。1996年,投资5万元进行大街硬化,并开通一条直通村内大街的南北公路。2005年,对村内大街和通往村外的南北公路进行重新铺油。2007年,村民办起木片加工厂、编织袋厂、汽车修配站。2009年,户户通自来水。2010年,村民全部住上砖瓦结构的房子,有线电视入户率100%,部分村民拥有轿车或面包车,彩电、电话、无线通讯设备、机动三轮车达到普及。
  教育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原先的村学校曾3次迁址。1992年,建起一所标准校舍,让入学儿童彻底告别土台黑屋的历史,儿童入学率100%。1992年,由王传桥多方筹集资金建立一所村级卫生所。
  (王风彬)
  张王庄村
  村庄概况
  张王庄村位于商河县城东20公里处,郑路镇东南部,东与常王庄村、靖家村相邻,南隔徒骇河与济阳县仁风镇卢家村相连,西南与中刘桥村相接,西与武家集村、南解家村相邻,北与张家湾村相邻。全村占地面积2200亩,其中耕地530亩,村庄占地300亩,河堤及林地700亩,河滩及水面570亩,水湾及水渠占地100亩。全村共有178户,总人口744人,有张、王、卢、彭4个姓氏,均为汉族,张、卢两姓最多。
  据传,明成化年间张氏、王氏由河北枣强迁此立村,以姓氏得名。后有卢氏从济阳县仁风镇卢兰村迁来定居。
  村政任职
  1952年,卢长庆组织村民成立农业生产互助组。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卢长庆任社长。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卢长庆任社长。1958年,中共张王庄村支部委员会成立,卢长庆任党支部书记。建立张王庄生产大队,卢长庆任大队长。1968年,卢洪涛任党支部书记、“革委会”主任,卢洪岭、张福修任“革委会”副主任、委员,1984年,成立张王庄村民委员会,设四个居民小组,卢洪涛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1996年,
  卢法同任村支部副书记。1998年,卢法同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福贵、张福军任村委会副主任。2010年,卢法同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福军任村委会副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张王庄村农业生产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密目网加工业发展迅速。2010年,村民全部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有居民二层楼9座,轿车20余辆,农用机动车辆、固定电话、手机、彩电普及,全村实现通电、通电话、通柏油路、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91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308元。
  1952年,成立生产互助组,在全村打井24眼。1964年,徒骇河拓宽,使所有耕地农田旱能浇、涝能排。1968年,整修土地,挖渠筑田。1983年,把全村主干渠道全部硬化,粮食亩产实现双千斤。
  1972年,村内建有4个木工厂和1个粉条厂。1978年,建成铁编厂,从业人员100余人,产品销往广西、广东、江西等地,被德州地区工商联授予“个体先进单位”。1989年,成立养兔基地,后来全村60多户养兔。1996年,集资50万元成立全县第一家密目网加工厂。2010年,全村共建有密目网厂6家,颗粒加工厂2家,平网加工厂2家,密目网加工户100多户,全村从业人员200余人,仅密目网加工使村民每年人均增收4000元。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小学三次迁址,对学校改造和扩建。1984年,学校达到了校舍、课桌椅、操场、院墙、大门、厕所配套。1996年,村小学第四次迁址,新建12间标准教室、4间办公室及伙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1997年,投入13万元建设村两委办公室、计划生育办公室、图书室、老年活动室、远程教育播放室。
  村庄建设 1964年,因徒骇河拓宽,村庄迁移,按东西大街两条,南北大街一条的方案进行村庄规划。1995年,将东西大街和南北大街修成柏油路。1999年,南街改造成柏油路。2002年,村委会把村北街及村东至范王村的路硬化为柏油路。
  (卢法同)
  苏家村
  村庄概况
  苏家村位于郑路镇南部,东隔徒骇河与济阳县仁风镇肖家村相望,南隔徒骇河与济阳仁风镇史家村相望,西南临贾桥张村,西北临张庙村,北临李高曹村。全村占地面积1020亩,其中耕地面积870亩,鱼塘10亩,林地20亩,村庄民居占地120亩。全村共有198户,总人口680人,只有苏氏一个姓氏。
  据传,该村先有渠氏,明末苏氏由河北枣强迁入,苏氏立村名苏家。清初贾氏进京赶考,行至此处,因无桥过河,由一识水老人背过河,贾氏许诺如得中,必修一桥,后应验,故改名贾桥苏。1964年徒骇河拓宽,贾桥苏村50%的人口迁至徒骇河南建村,另50%的人口向北迁移400米建村,名苏家村,又称北苏。
  村政任职
  1947年4月,苏永宝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49年以后,村内先后成立生产自救队,村民联防队,民兵连。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苏永玉任社长。1958年成立苏家生产大队,苏永玉任大队长,设三个小队。1959年,中共苏家村支部委员会成立,苏永玉任党支部书记。1967年,苏光润任党支部书记,成立苏家革命委员会,苏光润任“革委会”主任。1975年,苏明安任党支部书记。1978年,苏明伦任大队长。1984年,成立苏家村民委员会,苏明安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苏明忠任村委会副主任,吕丙刚任民兵连长。1986-1997年,苏永雨、苏永新、苏兴福先后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1997年,苏明俭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007年,苏明伦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苏家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村内街道已硬化,东连惠民,南通济阳仁风村内的220国道,村内有商店、饭店、机动车维修、地毯厂、加油站等各种服务行业。2010年,该村拥有轿车6辆,面包车4辆,大型收割机4台,电脑30余部,彩电、通讯设备普及。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41万元,人均纯收入5329元。
  1959年,粮食亩产200公斤。1960-1963年,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洪涝成灾。1974年,村民种植棉花200亩。1976年,购进2辆25马力拖拉机和大型播种机、颗粒机。1981年,新挖渠道15条,将全村土地改为水浇田、高产田。1985年,粮食亩产突破双千斤。1997年,种植大蒜100亩,西瓜100亩,芹菜160亩,人均增收500元。
  该村工业始于人民公社时期,1962年春,修建村砖瓦厂。1970年,建立铁编厂,全村从业人员50人,年收入10万元。1977年,该村修建养猪场,生猪存栏100头。至2010年,该村建有超市2处,饭店2处,机动车维修1处,农药和粮种1处,村内有通往县城的公交车。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小学三次迁址,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1982年,修建学校10间,可容纳5个教学班,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10年7月,修建村办公室、文化大院,设有图书室、篮球场、农业科技播放厅和党员活动室。
  村庄建设 1964年,因徒骇河开宽,全村向北迁移400米,房屋统一规划,村内开通3条大街,总长1450米。1974年,打深水井一眼,井深380米。1975年,安装发电机组,户户通电。1992年,村委会对村内大街进行硬化,对4条大街实行美化和绿化,安装路灯。1998年,修通往村外的柏油路。1999年,全村通上自来水,安装100多部程控电话。2009年,打深井一眼,井深430米,该村通上自来水。2010年,村内实现通自来水、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村民全部住上砖瓦结构住房,人均住房面积20平方米。
  (苏明伦)
  南苏家村
  村庄概况
  南苏家村位于郑路镇最南端,东边与济阳县仁风镇官庄村为邻,南边与济阳县仁风镇新路家村相邻,西北与济阳县仁风镇新付李村相邻,东北与济阳县仁风镇司坊村相邻。全村占地面积775亩,其中耕地面积650亩,村庄占地80亩,沟塘占地面积45亩。2010年全村共有137户,总人口568人,有苏姓一个姓氏,均为汉族。
  据传,明末苏氏由河北枣强迁入,苏氏立村名苏家,清初贾氏进京赶考,行至此处,因无桥过河由一识水老人背过河,贾氏许诺如得中,必修一桥,后应验,故改名贾桥苏,1964年徒骇河拓宽,贾桥苏村50%的人口迁至徒骇河南建村,称为新苏家,1973年,成立新苏家大队,成为独立的行政村。1980年改名南苏家。
  村政任职
  1964年,成立小队,苏广松任小队长。1970年7月,苏广松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73年8月,成立中共南苏家村支部委员会,苏明海任党支部书记,成立南苏家村生产大队,苏明海任大队长。1984年10月,成立南苏家村民委员会,苏明海任村委会主任。2007年,苏光湖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南苏家村地势平坦,村北为老红土,村南全是白沙土,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环村路和村内4条街道已全部硬化。2010年农村经济收入441.6万元,人均收入5314元。
  1978年以前,亩产粮食400斤左右。1982年,亩产达800斤。1990年,亩产达到双千斤。1986年,在村南挖南北沟800米,土方2万立方米,达到旱能浇,涝能排。1987年,打井6眼,并能用电浇地。2009年,村东挖湾造地8亩,清理沟渠1000米。2010年,清理村西湾,挖土3万立方米。2010年,全村有轿车5辆,面包车2辆,大型收割机2台,电脑30台,彩电、通讯设备普及。
  文化教育 1970年建村小学,教室5间,办公室2间,设5个年级,共有学生60人,教师4人。1994年投资5万元改造村小学,教室6间,办公室2间,教师2名。2010年学校设1个年级,共有8名学生,2名教师。该村先后有6名学生考入全日制大学。2007年投资7万元建文化大院,设乒乓球室、篮球场、健身器材等,购置微机、电视机等设备。
  村庄建设 1964年,村庄规划比较整齐,但房屋多为土坯房,村内三条东西大街一条南北大街。1984年,砖瓦房增多。1987年,安装50干伏变压器1台,全村户户通电。1996年通电话。1997年安装有线电视。2000年,通柏油路。2007年,安装高标准路灯33盏。2008年实行大街硬化,硬化环村路和4条大街,总计2300米,面积7500平方米。2010 年,户户通自来水。村民全部住上砖瓦结构住房,现有居民2层楼12座。
  (苏光湖)
  芦坊村
  村庄概况
  芦坊村位于郑路镇东南部,西与武家集村连接,东靠西刘桥村,北靠小石家村,由大芦坊、小芦坊两个自然村构成。全村耕地面积450亩,其中51亩耕地在济阳县仁风镇兰家村西。全村98户,总人口456人,有李、韩、张、赵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李氏占全村人口90%。
  据《李氏族谱》记载,明成化年间(1465年)李氏、张氏、韩氏由河北枣强迁此立村,因有洪炉作坊,故名炉坊,后演变今名。
  村政任职
  杨忠县武集乡(顺河乡)政府建立后,该村建立农民协会,李长太任农会主任。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成立芦坊生产大队,李长献任大队长,下设2个生产小队。1967年成立芦坊村革命委员会。1972年6月,成立中共芦坊村支部委员会,李培池任党支部书记。1984年,成立芦坊村民委员会,李永明任党支部书记,李培池任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1986年,李培池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1990年1月,李培池任党支部书记,李光荣任村委会主任。1994年,李培池任党支部书记,李光荣任村委会主任。2004年7月,李培池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该村耕地沿徒骇河北岸,旱能浇,涝能排,引排干支沟6条,南北2条,东西4条,全长3000米。土质均白土,亩产平均过双千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民以种地和做烧饼、炸油条、卖锅饼为生。1963-1972年,挖沟引水,兴修水利。1972年,购进3台12马力柴油机,配齐水泵管道。1982年12月,安装50千伏安变压器1台,户户通电。2000年,人均收入1100元,多数村民住房改为砖、石、水泥结构的瓦房。2003年,村内通电话。2007年,全村户户有电视机,并安装闭路线。2009年,户户通自来水,水泥硬化田间水渠600米。2010年,固定电话、手机、彩电普及,全村机动车98辆,其中大型配套农具2台,六轮运输车8辆。村内建有涂料厂、密目网厂等民营企业。村内剩余劳动力在农闲时外出打工,主要是建筑、刮瓷、水电暖安装,达100多人,人均年收入1万元。
  该村为前后街,已铺油硬化,西通武集村、东通西刘桥村,北接镇环路,四通八达。大街两旁采用砖砌排水沟,设垃圾箱8个。村民全部住上砖瓦结构住房。2010年全村经济收入270万元,人均6000元。
  文化教育 1955年,学龄儿童入学率达70%。1965年设小学,校舍在农户的车棚里,课桌是土坯台子,聘请民办教师2名,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0%。1973年,投资6000元,新建校舍11间,土坯瓦房,相继购置课桌,建院墙、操场、厕所等,并加强师资力量,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2010年,村委会投资6万元,建村文化大院,设置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图书阅览室(各类书计6000册)、篮球场、乒乓球台。
  民间艺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鼓子秧歌表演是该村的一大盛事,每年元宵节,60名男女青年表演各式各样的节目:翻跟头、劈叉打花鼓、八仙过海、姜太公钓鱼、猪八戒背媳妇等。鼓子秧歌年年不断,尤其在1978年以后,西至商河县城,东至惠民县邻庄,南至济阳县邻庄,北至郑路镇北部村庄,都很盛行。
  文物古迹 该村前有“芦坊遗址”碑,市政府立于1992年6月12日。属山东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4年,徒骇河拓宽,旧大堤北迁,堤基为黄泛冲积土层,地面以下2米处发现商周时代(前17世纪一前11世纪)驻军旧址。文物有青铜剑、青铜戟等兵器数件;书简若干捆,书简的经子已腐烂,只好打捆运走;三足陶锅、陶罐、各种陶瓷器皿数件。文物存入商河县文物局,后又转入济南市文物部门。
  (李培河)
  展家村
  村庄概况
  展家村位于郑路镇东部,商河县城东南方向25公里处,东与韩家村相邻,西与魏家村相连,南临徒骇河,北与张家庙村相连。全村占地总面积2625亩,其中耕地面积1950亩,林地面积45亩,水塘面积15亩,企业学校占地面积150亩。村庄民居占地面积465亩。2010年,全村共有267户,总人口1124人,有展、王、毕、任、闫5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展姓最多。
  据《展氏族谱》记载,展姓系春秋时大夫柳下惠(名展禽)之后,即和圣后裔,宋元时期由肥城展家洼迁来立村,后有邻村王氏、毕氏迁来,任氏、闫氏于民国初(1913年)从滨州、菏泽逃荒而来。该村原属三边县区(即济阳、惠民、商河三县交界),解放后划归商河县隶属郑路区。
  村政任职
  1947年,展中禹任农民协会会长,展中禹,王佃杰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展家村第一批党员。1949年,成立中共展家村支部委员会,展中禹任党支部书记。1949年,展中禹、王佃珏先后任党支部书记。1969年后,王素才、展霞云、展风礼、毕贞俊、毕林祥先后任党支部书记。2004年后,毕贞昆、王笃友先后任党支部书记。
  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展成云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展家大队,王佃钰任党支部书记,展成云任大队长,下设8个生产小队。1967年成立展家大队革命委员会,展中岳任“革委会”主任。1984年,建立展家村民委员会,毕会一任村委会主任。2000年,展风楼任村委会主任,展华云任村党支部书记。2010年王笃友任党支部书记,展苍云任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展家村土壤以红土、白土为主,主要生产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该村主要街道已硬化,柏油路由街中心穿过,东至惠民、张店。村内有集贸市场,建有商业一条街,设服装、农机维修、百货、饭店等各种商业服务点。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6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27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亩产粮食不足百斤。1954年,村里成立8个生产互助组。1955年,成立3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4-1959年,打砖井30多眼,修渠排涝,粮食亩产125公斤。1960-1962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庄稼颗粒无收。1964年,全村群众对耕地进行治理,将土地规划成方,挖干沟和排水沟,将干旱、涝洼地改造成良田。1978年,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机井,将全村所有耕地改造为水浇田。1990年,粮食亩产达到双千斤。1996年,建起蔬菜大棚20多个,露天菜100多亩,仅蔬菜一项农民人均增收300元。2009年,村委会与韩家村、杨家村两村协商,共同在徒骇河修扬水站,可灌溉全村50%的耕地。
  该村工业始于人民公社时期,当时只有木工厂1个、土砖窑厂1座、建筑队1支,从业人员不足40人,年收入不足万元。1978年以后,发展村办户办企业,截至2010年,村民建有面粉厂、酒厂、肉食加工、板材厂、塑料颗粒加工厂等企业,全村从业人员60人,年产值突破100万元。
  展家村五天一集,农历逢二遇七是大集日,摊位2000个,赶集人数达1万多人,日交易额近10万元。1993年,该村商展路北侧建蔬菜交易市场一处,面积1.2万平方米,年交易各类蔬菜8000万斤,年交易额1亿元。村党支部充分利用集贸市场和蔬菜市场的有利条件,把沿街开发作为第三产业的重点。至2010年,村民修建沿街商业楼100座,设有百货商店、卫生所、饭店、五金门市、农机维修、汽车维修、农资销售、铝塑加工、装饰装修、建筑、服装等各种服务行业。2010年底,服务业从业人员近200入,实现总产值200万元。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小学三次迁址,乡政府投入6万元对学校进行修建。1989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10年,设立图书室、乒乓球室、篮球场及健身器材,图书室藏书5000册。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坯房逐渐被砖石结构瓦房所代替。1987年,安装变压器,全村通上电。1988年,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开通5纵4横的大街。1990年,通柏油路,将全村主要街道硬化。2006年,全村安装高标准路灯。2010年,村民全部住上砖石结构住房,27%的户住上楼房,人均住房面积达35平方米,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有线电视、通电话。
  人民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年人均粮食100余斤,人均收入不足20元。1957年,人均粮食为360斤,人均纯收入40元。1978年,人均粮食200公斤,人均纯收入200余元。2000年人均粮食1400公斤,人均纯收入2000多元。2010年,全村拥有电脑60余台,机动车250辆,其中轿车25辆,面包车15辆,大型收割机3台,重汽车5辆。彩电、固定电话、手机普及。
  民间艺术 鼓子秧歌为该村一大盛事,每年春节100余名男女青年表演各式各样的节目,其中有姜太公钓鱼、八仙过海、武松、西游记等等。村里还有任克文,毕贯一、展玉德等人成立的乡村京剧团,表演《龙凤呈祥》《四郎探母》《二进宫》《包公案》《武家坡》等几十出剧目。
  人物
  任克文(1895-1980) 民间艺人,吹拉弹唱闻名乡里,尤以吹双管、唢呐著称,1980年病故。
  展俊田(1927-1997) 评书艺人,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评书有《三侠剑》《彭公案》《七侠五义》《雍正剑侠图》等书目,1997年去世。
  (展让云)
  韩家村
  村庄概况
  韩家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23公里处,郑路镇东部,东与李王村相邻,西与展家村相连,南靠徒骇河,北与杨家村相连。全村占地面积627亩,其中良田180亩,林地90亩,大棚108亩,河塘沟渠84亩,徒骇河大坝19亩,市场20亩,村庄住房126亩。2010年,全村共有70户,总人口330人,有韩、王、陈、靳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韩姓最多。
  据传,明朝韩氏由河北、枣强一带迁此立村,以姓氏得名,后有王氏、靳氏、陈氏陆续迁入。
  组织建设
  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陈佃福任社长。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陈佃福任社长,韩连杰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韩家生产大队,陈佃福任大队长。1963年,成立中共韩家村支部委员会,韩连杰任党支部书记。1967年,成立韩家村革命委员会,韩连杰任“革委会”主任。1984年,成立韩家村民委员会,韩连杰任党支部书记,陈金亭任村委会主任。1985年,韩秀才任党支部书记,韩连岐任村委会主任。1990年,韩连岐任党支部书记,陈朝河任村委会主任。2010年,韩连岐任党支部书记,陈宜金任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韩家村地势平坦,土质较好,靠近徒骇河,水源充足,主要生产小麦、玉米、蔬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亩产粮食不足80公斤。1952年成立互助组,粮食产量提高到亩产120公斤。1964年,开始治理村东洼地,切割成方,挖渠筑田,将涝洼地改造成良田。1984年,粮食亩产突破双千斤。1996年,建起冬暖式蔬菜大棚20多个,露天菜30余亩,主要种植芹菜、黄瓜、豆角等,仅蔬菜一项,农民年人均增收700余元。建立蔬菜市场一处,占地20亩,地面全部硬化,上罩简易大棚,建有办公室20间,专职服务人员20入。
  1978年以后,全村发展二、三产业。1983年,先后建起饲料加工厂、木片厂、塑料加工厂、密目网厂、水泥预制厂等。1999年,在大街西侧建起了二层商业楼20余座,经营范围有百货商店、饭店、五金门市、农机维修、农技服务站、肉食店、良种、农药、化肥专卖店等。
  村庄建设2010年,村民全部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全村电话、电视机普及,轿车9辆,面包车3辆,播种机3台,运输车7辆,电脑20余台。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39万元,人均收入8465元。
  村内4条主要街道全部硬化、绿化、安装路灯,新建办公室一处,内有图书室、娱乐室,商展路由村中心穿过,交通便利。村内有蔬菜市场、饭店、车辆维修处、饲料加工厂、木片加工厂、颗粒加工厂、水泥管厂、密目网厂等。
  (韩连岐)
  李王村
  村庄概况
  李王村位于商河县城东25公里处,郑路镇东部,东与惠民县郑家村相邻,西与韩家村相邻,南靠徒骇河,北与陈家村接壤。全村占地总面积90公顷,其中耕地50公顷,企业占地2公顷,村庄民居占地8公顷,蔬菜大棚10公顷。2010年全村共有123户,总人口489人,有李、王、张三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李氏居多。
  据传,明末李氏和王氏由河北枣强一带迁来各立一村,取名为李家、王家,1967年徒骇河故道整修,李家和王家往北迁移500米合并为一村,取名李王村。
  村政任职
  1936年3月,李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39年3月,中共李王村支部委员会成立,李玉荣任党支部书记。1952年6月,李玉荣组织10户村民成立该村第一个生产互助组。1956年,该村与邢王庄村、新陈家村联合组成大农业合作社,名为五星农业生产合作社,李玉荣任大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王素功、陈玉俊任社长,合作社下设10个生产小队。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李王村生产大队,王吉福任大队长,下设4个生产小队。1967年1月,成立李王村大队革命委员会,李玉章任“革委会”主任,王吉福任“革委会”副主任。1978年6月,李士贵任党支部书记。1984年10月,建立李王村民委员会,李玉银任村委会主任,王玉江任村委会副主任。1996年,李玉银任党支部书记。1998年,李清胃任党支部书记。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李洪波任村委会主任。2001年,李洪德任党支部书记。2010年李洪德任党支部书记,李春忠任村委会主任,展玉香任妇女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李王村地势平坦,盐碱地已改造,村东村西各有一个扬水站,该村主要生产小麦、玉米、棉花、大棚蔬菜等作物。蔬菜大棚10公顷,养猪场1公顷,植被面积30公顷,覆盖率7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年年涝情严重,颗粒不收。1954年,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改造盐碱地和涝洼地,村北的碱地种上苜蓿,几年后碱地变成良田。1955年,大搞水利建设,打井28眼。1956年,李王村、邢王庄村、陈家村联合组成大农业合作社,名为五星农业生产合作社,开辟青菜园30多亩,在邢王庄村北开设木工厂和粉条粉皮加工厂,在徒骇河内滩安装20多部手摇水车,河外耕地的井上安装马拉水车。1962年,在徒骇河上修建扬水站,修水渠3里,90%的农田旱能灌、涝能排。1967年,徒骇河故道整修,李家和王家往北迁移一公里合并为一村,取名李王村,同时进行村庄统一规划。1968年,植树造林,修建环村路。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8年,全村户户通电。1995年,发展蔬菜大棚80多个,年产蔬菜300多吨,年产值80多万元。1999年,程控电话开通,全村100余户先后安装了电话,大街安装电灯。2008年,建成蔬菜大棚育苗基地,年产值100多万元。2009年,建成木片厂。2010年,建成铁丝厂。截至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22万元,人均收入7354元。
  村庄建设 村内两条东西大街,南北两条大柏油马路与村南商展路相接。全村砖瓦结构住房占99%,建有居民二层楼3座,各种机动车100余辆,其中轿车5辆,面包车7辆,运输车7辆。村内有木工厂、五金门市部、铝合金装修门市部,钢砂厂、废品收购站、木片加工厂、馒头房和4个副食门市部。
  (李春忠)
  邢王庄村
  村庄概况
  邢王庄村位于商河县城东25公里处,郑路镇东部,东与惠民县靠河郑村为邻,西与李王村相连,北靠陈家村,南面是徒骇河。全村占地面积120公顷,其中耕地70公顷,经济林8公顷,苇塘2公顷,村庄民居占地20公顷。2010年全村共有149户,人口645人,有王、高、于、郑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王氏最多。
  据传,明末邢氏和王氏由河北枣强一带迁此立村,以姓氏得名。
  村政任职
  1937年2月,高佃龙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共产党员。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王素功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邢王庄村生产大队,高佃魁任大队长,下设4个生产小队。1974年,中共邢王庄村支部委员会成立,于宗山任党支部书记,1966年,于宗刚任村党支部书记。1967年,成立邢王庄村大队革命委员会,王笃信任“革委会”主任,王加叶、于凤金任“革委会”副主任。1984年,王加叶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年10月,建立邢王庄村民委员会,王笃三任村委会主任,有委员3人,下设4个居民小组。1986年,于凤奎任村党支
  部书记。1996年王家新任村党支部书记。2005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高广才任村委会主任。2007年,王申刚任村党支部书记。2010年,王申刚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会。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邢王庄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作物。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23万元,人均收入7506元,全村拥有程控电话60多部,全村砖瓦结构住房占98%,无危房,居民二层楼2座,轿车8辆,面包车5辆,大型收割机2台,重汽运输车4辆,电脑20余台,彩色电视机、通讯设备普及。
  1952年,成立生产互助组。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10眼,修渠排涝。1959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50公斤提高到140多公斤。1966年,治理村北涝洼地20公顷,切割成方,挖渠筑田,投入1万多个工,用土方3万立方米,将涝洼地改造成良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全村集资打机井、修水渠,将全村的耕地改造成为水浇田。1984年,粮食亩产量突破双千斤。至2010年,建起冬暖式高温大棚140多个,露天菜50多亩,主要种植黄瓜、芹菜、圆椒、豆角等,每年向市场提供蔬菜980余吨,产值200余万元,仅蔬菜一项,农民年人均收入就增加2500元。
  至2010年,全村发展建筑队2个,从业人员50多人,发展塑料颗粒加工厂1处、养鸡场2处、网绳加工厂3处、从业人员100多人。村内建有百货经销部2处、馒头房和农资超市各1处,二、三产业年产值100多万元。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1982年,达到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1996年,投入5万元,新建能容纳4个班的教学室。
  村庄建设 1988年9月,安装30千伏变压器一台,全村户户通电。1991年,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按照规划先后开通村内4条大街,总长1400米。2002年,乡政府实施村村通柏油路工程,村南柏油路开通。2009年4月,硬化全村4条大街,大街两侧修排水沟,安装高标准路灯,村西柏油路开通。2009年8月,镇政府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户户通自来水,村民用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2010年,全镇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全村安装生活垃圾箱10个。
  (王申刚)
  陈家村
  村庄概况
  陈家村位于郑路镇东部,西与尚家庙村相邻,南与惠民县靠河桑村接壤,全村占地面积737亩,其中责任田372亩,蔬菜大棚200亩,林地30亩,村庄占地135亩,2010年全村共有105户,总人口431人,全村只有陈氏一个姓氏,均为汉族。
  据《陈氏族谱》记载,明成化年间陈氏由河北枣强迁至商邑城东22.5公里处立村,居徒骇河北岸、黄家桥北头,原名黄家桥陈,因徒骇河拓宽改造,该村于1963年迁到展家村东北1.5公里处,更名为陈家村。
  村政任职
  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生产合作社,陈金花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陈家生产大队,陈玉俊任大队长,下设两个生产小队。1961年,陈朝义加人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64年,中共陈家村支部委员会成立,陈朝义任党支部书记。1967年成立陈家村革命委员会,陈金富任“革委会”主任,陈金城任民兵连长。1984年10月,建立陈家村民委员会,陈玉亭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有委员3名。2010年村委会由3人组成,陈朝亭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陈家村土地以沙土为主,部分盐碱地得到改造,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经济来源以蔬菜大棚为主,建有高温大棚160多个,占地200余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粮食亩产不足80公斤。1952年,成立互助组。1959年,粮食亩产提高到120公斤。1963年村庄搬迁后,全村村民治理盐碱地,挖渠筑田。1978年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责任田全部变成水浇田,并发展露天蔬菜生产。1986年,人均纯收入超千元。1992年,从建低温大棚开始,逐步改造和新建高温大棚,户均1.5个棚,主要种植黄瓜、西红柿、芹菜、豆角等蔬菜。
  2010年,村内有工程建筑队、密目网加工厂、棉油加工厂等企业。
  该村有通往与商展路的柏油路,村内建有居民楼房两座,村民全部住上砖瓦结构的瓦房,有轿车16辆,面包车2辆,大型收割机2辆,重型运输车2辆,电脑40余台,彩电及通讯设备达到普及,村庄内各街道有路灯,实现通水、通电、通有线电视、通电话。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12万元,人均纯收入8196元。
  文化教育 1966年以前,该村适龄儿童入学率只有30%。1969年,该村修建小学并二次搬迁。1989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85%。1997年,该村小学并入展家乡中心小学,入学率达到了100%。1962年该村考出了第一名中专生。1977年该村考出了第一名大专生,至2010年该村大中专毕业生达到了80多人。
  (陈朝亭)
  杨家村
  村庄概况
  杨家村位于商河县城东25公里处,郑路镇东部,东与邢王庄村为邻,南与展家村相连,北与尚家庙村接壤。全村占地面积390亩,其中耕地面积280亩,树木40亩,村庄民居占地面积50亩。2010年全村共有50户人家,总人口200人,只有杨氏一个姓氏,均为汉族。
  据《杨氏家谱》记载,明朝杨氏迁此立村,以姓氏得名。
  村政任职
  1947年,杨传明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56年6月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杨素任任社长。1957年2月,中共杨家村支部委员会成立,杨传禄任党支部书记。1958年成立杨家村生产大队,杨素任任大队长。1984年成立杨家村民委员会,杨传明任村委会主任。1994年,杨传安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杨家村主要生产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农作物,该村主要从事种植业和劳务输出。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25万元,人均收入7677元。
  1957年,挖丰产沟、打井、修渠排涝,粮食产量有了提高。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邻村合资修建1座扬水站,将全村的耕地改造成水浇田。1986年,粮食亩产突破双千斤。1988年,全村通上电。1991年,进行村庄规划,整理大街。1994年,发展蔬菜大棚。1996年,打井3口,为村民免费安装自来水。打了4口抗旱深水井,浇地全部用上电。1998年,实施了大街硬化工程,村庄规划基本完成。2009年,户户通自来水,群众喝上深水井的水。
  2010年,全村建有蔬菜大棚50个,主要种植黄瓜、西红柿、辣椒等。每个大棚纯收入2万~3万元。村民全部住上砖石结构的房子,全村拥有程控电话20多部,轿车10辆,大型收割机2部,电脑20余台,彩电、太阳能、空调、电冰箱、手机普及。
  (杨传实)
  尚家庙村
  村庄概况
  尚家庙村位于郑路镇东部,村北紧靠幸福大沟,隔沟与王新村相望,东与陈家村为邻,南与杨家村接壤,西与张家庙村相接。2010年,尚家庙村共有120户,503人,由程、王两个姓氏组成,均为汉族,其中王姓人口较多。
  据王氏谱书记载,元明年间(约1360-1370)有一尚姓人家,徒居于北,暂居庙中,以后相继有王氏始祖王士忠迁自平度,始居于邢王庄,继居王家老庄,其七世孙永享、永建兄弟二人移居于此,陆续与程氏相聚,皆在此安家定居。因尚姓首先在此立村,故名尚家庙,至今已有700余年历史。
  村政任职
  1941年2月,程凤阁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共产党员。1964年1月,与张家庙村合建一个党支部,程凤阁任党支部书记。1971年1月,建立中共尚家庙村支部委员会,王现俊任党支部书记。1957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程凤阁任社长。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程凤阁任社长。1958年10月,成立生产大队,程凤阁任大队长,下设4个小队。1967年,成立尚家庙村革命委员会,王现俊任“革委会”主任。1984年10月,成立尚家庙村民委员会,王现俊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1994年,王素红任村委会主任。1998年,王素红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011年,王素红任党支部书记,王禄坤任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尚家庙村是郑路镇大棚蔬菜发展最早、面积最大的村。1992年,开始建设蔬菜大棚。2004年,该村菜农成立蔬菜协会,多次邀请专家进行讲座,现场指导,统一品种、统一喷药施肥、统一销售。至2010年,建有大棚247个,其中冬暖棚210个,早春棚37个,年产蔬菜4074吨,年棚均收入2.1万元,年总收入441万元。全村仅大棚蔬菜一项人均增收8767元。该村大棚蔬菜以黄瓜为主,搭配种植甜椒、西红柿、西葫等,产品主要销往北京、河北、济南、天津等地。2007年,该村的蔬菜生产基地被省农业厅和济南市人民政府确定为济南市十大无农药残留放心基地。2009年,其主导产品黄瓜和芹菜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每年大棚会有6个月的闲置期,村民利用这个空当,在大棚内养殖肉用鸡,一年养两批,棚均纯收入1万元以上,同时促进了无公害蔬菜生产,既肥地又增收。2004年,养鸡户成立大棚养鸡协会,统一组织防疫、销售等各项工作。至2010年,全村发展大棚养鸡户26户。
  至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06万元,人均收入9883元,98%的村民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村内建有两层楼3座,各种农用机动车100余辆,轿车4辆,面包车5辆,载重卡车2辆,电脑30余台,彩色电视、通讯设备已普及。
  文化教育 2006年,建设文化大院,设有青年之家、图书室、阅览室、民兵之家、乒乓球室。图书室有图书8000多册,通过组织村民阅读、观看图书科教片等,宣传和普及农业结构调整、种植大棚蔬菜、合理施肥、畜牧养殖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农业科学技术。
  村庄建设 1995年,村里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村内两条大街。2008年,安装了路灯、家家通自来水,修排水沟,打机井20多眼,使全村95%的土地旱能浇、涝能排。协调350亩土地建蔬菜大棚,使该村成为全镇大棚示范区。2008年,村委会安装30千伏变压器一台,村民开办养鸡厂和木板厂各一家。2010年,对两条大街水泥硬化,长800米,进行农厕改造90户。
  (王素红)
  张家庙村
  村庄概况
  张家庙村位于商河县城东22公里处,郑路镇东部,东与尚家庙村为邻,南与展家村接壤,北靠王新村。全村占地总面积728亩,其中耕地510亩,林地75亩,苇塘44亩,村庄民居占地99亩,2010年全村共有68户,总人口304人,有张、赵、邢、宋、段5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张氏最多。
  据张氏谱书记载,明末张氏由河北枣强一带迁此立村,张孟礼从张佑家迁于古庙以东而得名张家庙。民国二十六年,宋氏迁于此村。
  村政任职
  1939年,建立张家庙村农民协会。1947年10月,邢文德、赵光仲加入中国共产党,为该村第一批共产党员。
  1948年3月,成立中共张家庙村支部委员会,段振超任党支部书记。1954年,成立第一个农业互助组,之后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邢文德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张家庙村生产大队,段振尧任大队长。1961年,段振尧任生产大队大队长。1965年10月,张永元任生产大队副大队长。1967年1月,成立张家庙村革命委员会,张洪才任“革委会”主任,赵光庆任“革委会”副主任。1971年,张洪才任党支部书记。1973年,张洪德任党支部书记。1974年,张永元任党支部书记,张洪德任副书记。1980年,张洪亭任大队长。1984年10月,农村体制改革,建立张家庙村民委员会,张洪亭任村委会主任,有委员2人。2000年,村委会由3人组成,宋其利任村委会主任。2004年,赵钦如任村委会主任。2010年,张永元任党支部书记,赵钦如任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张家庙村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村内3条街道皆硬化,房屋整齐。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22万元,人均收入7752元。
  1956年后,九年内打砖井20眼,修渠排涝,绿化治碱。1959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80公斤提高到160公斤。1964年,全村群众治理洼碱地,改造耕田,投工2万个,动用土方5万立方米,将洼地改造成旱能浇、涝能排的良田。1980年,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粮食亩产突破双千斤。1992年,村民建造小拱棚60余亩。1993年,引导群众建设蔬菜大棚80多个,种植露天菜10余亩,达到了户户“有棚”,甚至不少家庭有2~3个大棚,主要种植芹菜、黄瓜、西红柿、芸豆、茄子、辣椒等,每年向市场提供蔬菜230多吨,产值200余万元。仅蔬菜一项,农民年人均增收5000余元。
  人民公社时期,该村有铁丝坊和大砖窑厂,从业人员不足20人,年收入仅几千元。1978年,党支部带领村民发展村办、户办企业,2010年,全村从业人员60多人,产值82万元,利税19万元。
  村庄建设 1990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2004年以来,先后开通村内3条大街,并逐步对村内新建砖房进行了规划,对大街进行硬化和绿化,安装路灯,新建村委会办公室。2010年,村内实现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通自来水,98%的村民住上砖瓦结构的房子,全村无危房,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100多辆,其中轿车10辆,大型收割机3台。电脑20多台,彩电、电话、手机普及。
  集体福利 1978年,对考入大专院校的学生,大队一次性奖励500元,考入中专学校的学生奖励200元。为奖励村民订阅农村大众报,征订户免交一半报刊费。2000年以后,村级必要的支出费用不再由村民分担。
  (赵钦禄)
  王新村
  村庄概况
  王新村位于商河县城东25公里处,郑路镇东部,西与王老庄村接壤,南与张家庙村、尚家庙村为邻,东与惠民县桑家村、窦家村为邻,北靠土马河。全村占地1400亩,其中耕地900亩,村庄民居占地300亩,河滩、沟、塘占地200亩,耕地大部分为红土地。2010年全村有130户,总人口482人,有王、芦、韩、牛、侯5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王姓最多。
  清康熙年间,王氏由王老庄迁出在此立村,起名王新村。
  村政任职
  1945年,王新村建立农民协会,村农救会,武装队。1946年,中共王新村支部委员会成立,王素营任党支部书记。1952年,韩兆俭组织成立第一个生产互助组。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韩兆俭任社长。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王素营任社长,1958年设立王新村生产大队,韩兆俭任大队长,下设两个生产小队。1959年,韩兆俭任村党支部书记。1967年1月成立王新大队革命委员会,王连宝任主任。1969年,王笃让任党支部书记。1970年,王笃让任大队长。1984年10月,建立王新村民委员会,王连亭任村委会主任,下设4个生产小组。1989年,王连亭任党支部书记。1991年11月,王利谋任党支部书记。1997年3月,王金坤任党支部书记。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芦立胜任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该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作物。村内三条街道已硬化,水泥路由街中心穿过,南连尚家庙村,西接王老庄村,村内建有百货商店、木片加工厂、安全网加工厂等。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70万元,人均纯收入6984元。
  1956年,打井20多眼,修渠排涝。1959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不足100公斤提高到200公斤。1960-1962年,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洪涝成灾,庄稼颗粒无收。1965年,治理村东洼地,切割成方,挖渠筑台田,共投工3万多个,动用土方6万多立方米,将涝洼地改造成良田,粮食产量有了新的提高。1980年,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井20多眼,将全村所有耕地改造成为水浇田。1985年,全村粮食亩产突破双千斤。至2010年,建起冬暖蔬菜大棚90个,主要种植芹菜、黄瓜、西红柿、辣椒等。每年向市场提供新鲜蔬菜1500多吨,产值约300多万元,人均增加收入6000余元。并且,先后开办木片加工厂、丝网加工厂,组织群众发展养猪、养牛、养羊等,从业人员百余人,年实现产值100多万元。
  教育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小学三次迁址,学校条件不断改善。1997年,建起了能容纳4个教学班的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先后有14名学生考入了全日制大学。1998-2011年,先后办起农村文化大院、老年活动室、乒乓球室、篮球场。2010年,村民新农合、新农保参保率达100%。
  村庄建设 1972年,全村住房、宅基、街道实行统一规划,按照规划拆旧建新。1973年,先后开通两条东西街,总长1600多米。1991年12月,王新村通电,结束了煤油灯时代。2008年春,两横一纵3条大街全部硬化,并对大街进行绿化、美化。2010年,全村拥有程控电话100多部,电视机100多台,全村砖瓦结构住房占98%。
  (王金坤)
  王老庄村
  村庄概况
  王老庄村位于郑路镇东部,商河县城东25公里、展家北3公里处。东与王新村为邻,西与王坡相连。全村占地面积1954亩,其中耕地面积859亩。2010年,全村共有241户,980人,有王、孙、李、张、刘5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王氏人口最多,占89%。
  据传,明末王氏三兄弟由河北枣强一带迁居此地,原名三刘村,刘姓绝后,改名王家。后王氏因人多,迁出两户另立新村(王新村、王坡村),故改名王老庄。
  村政任职
  1947年,刘志信、王致香、王翠然、王加礼加入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王老庄村支部委员会,王致香任党支部书记。
  1952年,成立互助组。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王云香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建立王老庄村生产大队,王云香任大队长,下设8个生产小队。1965年,王云香任党支部书记。1967年1月,成立王老庄村大队革命委员会,王加礼任“革委会”主任。1975年,王加礼任党支部书记。1984年10月,农村体制改革,建立王老庄村民委员会,王素贵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1994年,王会林任村委会主任。1995年,王会林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王老庄村土壤肥沃,北靠土马河,水源丰富,主产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南北主大街已硬化。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60万元,人均收入6314元。
  1958年,村民修渠排涝,挖渠筑田,打砖井15眼,购买水车,全村耕地得到改造。1980年,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粮食亩产突破双千斤。至2010年,建起冬暖式蔬菜大棚85个,露天菜45亩,主要种植芹菜、黄瓜、西红柿、芸豆、茄子、辣椒、香菇等,每年向市场提供蔬菜500余吨,年产值80余万元。仅蔬菜一项,农民年人均收入增加600余元。
  至2010年,全村外出务工人员达200人,年收入100余万元。同时,依托靠近镇砖瓦厂的优势,带动村民从事砖瓦运输业务,现有拖拉机30余辆,年收入30余万元。为加快集体经济和村民致富的步伐,村里开始兴办第三产业,2010年村内建有百货商店、养鸡场、养猪场等。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民逐步建起一些瓦房。1996年,对全村进行统一规划。1998年,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80余部。2001年,全村安装有线电视150余户。2008年,村委会硬化南北大街长680米,宽4米。2009年新装变压器一台,户户通自来水。2010年,村内建有村两委办公室、党员活动室、图书室、篮球场及健身器材等,全村砖瓦结构的住房占98%,无危房,各种机动车300辆,其中大型收割机6台。电脑40余台,彩电、通讯设备普及。
  (王素尧)
  王坡村
  村庄概况
  王坡村位于商河县城以东22公里处,郑路镇东部,东与王老庄村相邻,南与斜庙村相邻,西与国营郑路农场3队为邻,北与褚家集村相接。全村占地总面积1650亩,其中耕地1350亩,村民居民占地300亩。2010年全村共有145户,总人口648人,有王、马、李、董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王姓最多。
  据传说,清康熙年间,一王姓人家从王老庄迁出立此新村,取名王坡。又传从前此处是一片荒地,有一户姓李的来到此处开荒种地,由于地多,后来有一户姓王的来这里给姓李的干长工,常年在此居住。由于四处都是坡地,王坡由此而来。
  村政任职
  1940年,王坡村建立农民协会。1940年5月,王笃义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41年3月,成立中共王坡村支部委员会,王笃义任党支部书记。1952年,王笃义组织9户村民成立村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王笃义任社长。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王笃义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王坡生产大队,王笃义任大队长,下设4个生产小队。1959年9月,王福居任党支部书记。1984年10月,建立王坡村民委员会,王寿木任村委会主任,有委员2人,下设4个居民小组。1995年,王申胜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福功任村委会副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王坡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村内有便民服务商店、木材加工厂等。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50万元,人均收入6132元。
  1956年,打砖井20多眼,修渠排涝。1959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80公斤提高到亩产150公斤。1964年,整理土地、挖渠筑河,将涝洼地改造成旱能灌、涝能排的良田。1978年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全村筹集资金打机井20多眼,将全村所有耕地改造成为水浇田,变成了稳产高产田。1995年后,先后建起冬暖式大棚100多个,主要种植芹菜、黄瓜、西红柿、芸豆、辣椒等。每年为市场提供蔬菜600余吨,产值100多万元,仅这一项农民年人均收入就增加2000余元。2010年,全村拥有程控电话100多部,砖瓦结构住房占100%,居民二层楼2座,各种机动车200余辆,其中轿车、面包车14辆,大型收割机6台。电脑20余台,彩电、手机普及。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小学二次迁址,学校进行改建和扩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村庄建设 1973年,对村庄建设和村民宅基地开始统一规划。1983年,安装50千伏变压器1台,全村户户通电。1995年,程控电话开通,全村150户居民安装了电话。1996年,安装有线电视设备。2010年,全村砖瓦结构住房占100%。2011年,户户通自来水。
  (王申胜)
  褚家集村
  村庄概况
  褚家集村位于郑路镇东北部,与刘金、后郑两村为邻,北与左家、牛家、冯家三个村接壤,西与邓洼村民委员会下属的张庵村为邻。全村占地面积2220亩,其中,耕地1870亩,村庄占地面积330亩。2010年全村共有212户,总人口786人,现有王、伦、牛、张、于、褚、李、霍、路、崔10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王氏最多。据《褚氏族谱》记载,明初褚氏由河北武邑、枣强一带迁此立村,取名褚家泺,又称褚家岭。后有霍氏迁来,霍氏以打铁为生。明朝洪武年间王氏从山西洪洞县迁到此处定居。洪武二年(1369)张氏迁到张坡村,之后,其分支迁到褚家泺定居。永乐二年(1404)牛氏迁到牛家村,之后,其分支迁到褚家泺定居。后有于氏从距褚家泺东北方向500米处的于家洼迁到褚家泺定居。明末伦氏迁到此处。其他姓氏陆续迁来。由于当时霍氏打的“铁器”和于氏制的“羊皮袄、狗皮裤”在四周很有名气,年长日久逐渐形成市场,由褚氏人员管理,褚家泺更名为褚家集。
  村政任职
  1946年,村民赵纯美、张敦河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褚家集第一批党员。1947年建立褚家集农民协会,赵纯美任协会主任,张敦河、王增岭任副主任。1949年成立农业生产互助组,伦士范任村长,路士达、王增岭任副村长。1951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张敬武任社长,路士达、王增岭、牛章玉任副社长。1954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设立褚家集生产大队,张务业任大队长,下设4个生产小队。1958年秋,中共褚家集村支部委员会成立,伦维兴任党支部书记。1959年秋,牛璋玉任党支部书记。1967年,成立褚家集大队革命委员会,牛温玉任“革委会”主任,王成才、于花善任“革委会”副主任。1984年建立褚家集村民委员会,王成彬任村委会主任,伦维祥任村委会副主任,王增彦任民兵连长,有委员2名,下设4个居民小组。1989年,王成彬任党支部书记。1993年,牛树德任党支部书记。1994年,伦学责任党支部书记。1997年,王守东任村委会主任。1999年,伦学亭任党支部书记。2002年,王守东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伦学来任村委会副主任,王守房任民兵连长。2010年,王守东任党支部书记,于文彬任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褚家集村土壤以白沙土为主,牛家干沟在村西穿过,村内盛产小麦、玉米、棉花、豆子、蔬菜等农作物,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占全村所有土地面积的85%。村内有南北25米宽的大街一条,东西25米宽大街5条,柏油路由村中心街东西穿过,东连展常路,西通备战路。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90元,全村砖瓦结构住房占96%,居民二层楼5座,各种机动车200余辆,其中轿车7辆,面包车20余辆。电脑30余台,彩电、通讯设备普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亩产粮食不足200斤。1954年打砖井12眼,挖渠排涝。1959年,用轳辘提水灌溉,压沙盖碱,粮食亩产达到400斤。1965-1979年,全村群众调整耕地,切割成方,挖渠平整,修堤筑田,使耕地变成旱能浇、涝能排的良田。村内设有铁丝网铺一个,玉米、小麦粮食面粉加工点一个,皮革加工铺一个,青砖窑一个,柳编组一个,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1970年,展家供销社在该村设立褚家集供销门市部。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机井4眼,真空塑料管井7眼,购置12马力柴油机4台、机动灌水泵4台。1985年,小麦亩产700斤,玉米亩产量800斤,棉花亩产量270斤,大豆亩产量180斤。1990年,建起冬暖式蔬菜大棚37个,露天菜园30多亩,主要种植芹菜、黄瓜、西红柿、芸豆、茄子、菜椒等,每年向市场提供蔬菜200余吨,年产值20余万元,仅蔬菜一项,农民人均增收200余元。2002年,实现农业总产值突破270万元。
  1982年10月,集贸市场重新建立,五天一集,农历逢三遇八是村里大集日。1993年,实行村庄规划,规划标准宅基:南北长24米,东西宽20米,4个宅基为一组,胡同6米,大街宽25米,环村路宽10米,经过2年时间村庄规划轮廓基本形成。1992年冬,成立鲁北褚家皮毛交易市场。农历逢一、三日,遇六、八日为交易大集日,摊位200多个,日交易额30余万元,村内有7家以羊皮、狗皮、兔皮为主要原料的皮毛、熟皮制作加工个体户。2010年,村内建有经销店4个,肉食店1个,饭店1个,农资经销2个,农机加油点2个,粮食收购点2个,农机车辆维修2个,卫生室2个,木板加工厂2个,运输户2个,服装加工1个,室内装饰1家,有工程挖掘机1部、大型农用联合收割机9台。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村办小学。1969年,“联中”落户褚家集村,该村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85%。1982年,“联中”撤销,村办小学改成褚家集完小,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8年,建成“褚家集村中心幼儿园”。2009年10月,中日友好褚集小学落成,日本友人津户一先生捐款25.5万余元,并购买图书、计算机等器材,完小达到课桌椅、操场、院墙、微机室、动物解剖实验室、伙房、餐厅、大门、厕所相配套,能容纳12个班。
  村庄建设 1991年,户户通电并安装路灯。1993年,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开通5条大街及各个胡同。2003年,筹集资金15万元,中心东西街铺上柏油路,在大街两侧安装高效荧光路灯。2006年,有线电视接通。2010年,户户通自来水。
  民间艺术 该村踩高跷在周围很有名,每逢春节,100余名青年男女表演着各式各样的节目,其中有姜太公钓鱼、傻老婆、唐僧、沙和尚、孙悟空、猪八戒、小鼓、花旦等等,所演的花样有双、单钓鱼、编蒜鞭子、十字街、十面埋伏等。
  人物
   王增武 1959年出生,1978年入伍,历任第二军医大学校务副部长、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务部部长、第二军医大学党委校务部部长,大校军衔(副师级)。
  (牛璋玉口述 王守东、王守禄整理)
  张坡村
  村庄概况
  张坡村位于商河县城东21.6公里处,郑路镇北部,东与惠民县西寇村为邻,南与王老庄村相连,西与褚家集村接壤,北与刘金村为邻。隶属商河县郑路镇管辖。全村占地总面积2396亩,其中耕地1605亩,林地300亩,村庄占地263亩。2010年全村共有149户,总人口598人,有张、王、左、刘、丁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张姓最多。
  据《张氏族谱》记载,明洪武四年张氏由河北枣强迁此立村,因村地处洼坡,故名张坡。解放前该村属二区龙桑寺牛家乡,1947年划入十一区郑路褚集乡,1965年分归展家乡,2005年合并入郑路镇。
  村政任职
  1944年,建立张坡村农民协会。1955年10月,张行云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54年,成立6个互助组。1956年春,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分4个生产队。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张行云任社长,下设4个生产小队。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张坡村生产大队,左兴明任大队长,下设两个生产小队。1958年12月,中共张坡村支部委员会成立,张行云任党支部书记。1971年,左兴明任党支部书记,张敦顺、张行冉任支部副书记。1974年张敦顺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年农村体制改革,建立张坡村民委员会,张行冉任村委会主任,张敦圣任会计,有委员3人,下设两个居民小组。1985年王东明任党支部书记。1996年,张行冉任党支部书记,张敦福任村委会主任。1999年,左存利任村委会主任。2002年张行冉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010年张行冉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张坡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有大棚蔬菜135亩,速生林270亩,经济林30亩,村内4条大街已硬化,柏油路向西连接展常路,村内有小商店、机动车维修部、面食加工店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村因地势洼,亩产粮食不足80公斤。1956年秋,打砖并40眼,修渠排涝压碱,通过合作社购买双铧犁、手摇水车、牲口拉的水车,引种地瓜等,粮食生产由原来的亩产80公斤提高到亩产160公斤。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该村分两个生产队。1980年,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9年,投资6万余元打真空井30眼,大口井20眼。1990年,粮食亩产突破双千斤。至2010年,建起冬暖式蔬菜大棚110多个,露田菜20余亩,主要种植芹菜、黄瓜、西红柿、芸豆、辣椒、豆角、茴香等,每年向市场提供蔬菜600余吨,年产值70余万元。仅蔬菜一项农民年人均增收600余元,2002年,村委会投资6万余元,机井通上电,方便群众浇地。2008年,村委会投资13万元拉土整平土地60亩,挖14米宽的沟900多米,拉土填湾整土地10亩。
  该村工业始于人民公社,当时只有铁编,从业人员不足30人,年收入不足万元。1978年,组织建筑队2个,外出务工人员100余人,年增加收入65万元。村民办起维修部、良种和农药专卖店、化肥销售店、理发店、肉食店等,从业人员30余人。
  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66万元,人均纯收入8050元。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4次迁址,累计投入12万元3次改舍重建。1984年,学龄儿童入学率100%。2000年学校合并,该村学生去褚集小学上学。1993年,建立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青年科技之家、老年活动室、图书室、民兵之家、乒乓球室、篮球场及健身器材等。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内一条大街,全部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4平方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坯房逐步被砖石结构的瓦房所代替。1989年,安装50千伏变压器1台,全村户户通电。1993年,对宅基、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3条大街,总长1300米,大街宽20米,胡同宽5米。1998年程控电话开通。2000年电改,电线杆由东西1行改为纵横3行,大街两侧安装路灯。2001年,3条大街两侧挖排水沟。2002年安装有线电视。
  2004年,硬化村内一纵三横4条大街。2005年,对大街进行绿化。2008年,修建村卫生室;2009年,村委会重建文化大院,配置新桌椅,户户通自来水,硬化排水沟,修建花池;2010年,大街两侧进行硬化、绿化,重新安装路灯。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2010年,重修村级活动场所,增添健身器材,改厕100所。
  村民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年人均粮食仅8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20元。1957年,人均粮食180公斤,人均纯收入40元。1978年,人均粮食200公斤,人均纯收入200余元。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民生活水平提高。2000年,人均纯收入2850元,人均年末存款余额2000元。2002年,投资6万元使用电力浇地。截至2010年,全村砖瓦结构住房占98%,无危房,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160余辆,其中轿车5辆,面包车7辆,农用汽车4辆,大型收割机6台。电脑20余台,彩电、通讯设备普及。
  民间艺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马杈、高跷、秧歌表演为该村一大盛事,每年春节100余名男女青年参加表演。
  1949年冬,办起小型吕剧团,演出节目有《回龙转》《孆歌戏》《小姑贤》《铡美案》《王定保借当》《借年》《李二嫂改嫁》等。
  人物
  张士娥 女,1963年出生,中专文化,1998年入党,曾任县医院护士长,妇幼保健站站长,孙集乡副书记、乡长,2003年任商河县副县长,2006年调任省医科院行政处处长。
  张新民 1966年出生,大学学历,1988年入党,工程师,历任科技部主任科员、副处长,2004年任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计划处处长。
  张含河 1963年出生,大学学历,1980年入伍,1985年入党,荣立三等功二次,正团级。
  张含柱 1964年出生,高中文化,1981年入伍,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后勤处处长,2004年12月转业,任湖南省农业厅副厅长。
  (张兴冉)
  邓洼村
  村庄概况
  邓洼村位于商河城东22公里处、郑路镇东北部,由张家庵村、小李家村、窦王庄村三个自然村组成。东与褚家集村为邻,西与满家村相连,北与河东孙村接壤,南和郑路农场三队为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南部为红壤土地,北部为白沙壤地。2010年,全村192户,总人口826人,有张、王、李、赵、刘、韩、乔、方8个姓氏,皆为汉族。
  据《张氏族谱》记载,明朝,张氏始祖张明山率全家为防病乱由河北枣强迁至尼姑庵以西而得名张家庵。李、王二姓始祖为表亲,共同迁至张家庵以西200米建村,村名李王庄,后改名小李家。先后隶属褚集乡、窦王乡、三王乡、营子乡、郑路十二区管辖。1956年前,各自然村为独立行政村。1956年联合办“五一农业高级合作社”,从而合并为一个行政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始名邓洼生产大队。1984年,成立邓洼村民委员会。
  村政任职
  1946年,李承谦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46年,该村三个自然村分别建立农民协会,分别成立农救会、村联防队、妇救会等组织。1956年,三个自然村联合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李世林任社长,张文华、李承章任副社长。1956年,成立中共邓洼村支部委员会,赵广海任党支部书记,之后,李连文继任党支部书记。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邓洼生产大队,李士林任大队长,李安善、张文华任副大队长,下属五个生产小队,张家庵为第一生产队,李王庄为第二生产队,窦王庄从西到东分为第三、四、五生产队。1967年成立邓洼大队革命委员会,刘延武任“革委会”主任。1971年,赵光海任“革委会”主任。1984年建立邓洼村民委员会,下设5个居民小组,李龙吉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连三任村委会副主任。1987年,刘宝全任村委会主任,张林才任村委会副主任。1995年,刘宝全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2004年,李连科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2010年,李连科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00.5万元,人均纯收入6054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南部地势低因内涝而绝收。1956年,共打砖井140多眼。1958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不足百斤提高到270多斤。1980年,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井20多眼,挖沟3条,长4000多米,将全村所有耕地改造成水浇田。1984年,粮食亩产突破双千斤,棉花亩产籽棉400斤。1996年,建设蔬菜大棚,先后建起冬暖式大棚80多个,露天菜地40多亩,主要种植芹菜、黄瓜、西红柿、辣椒、茄子、白菜、大葱、瓜类等,仅此一项人均增收1600余元。
  1958年以来,曾办过砖厂、油坊、铁编厂、磨坊、木料加工、黄瓮厂等产业。2010年,建木板加工厂1处。全村从业人员100多人,年产值300多万元。2010年,村内建有商业销售点5处,卫生所3处,农药化肥经销处1处,养鸡场1处,小型养猪场3处,养羊专业户5户,实现产值100多万元。
  人民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年人均粮食不足50公斤。到1957年人均粮食180公斤。1980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1年,村庄规划,开通村内大街3000米,并完成大街硬化。1991年,村内通上电。2005年,张家庵街道硬化。2007年,李王庄大街硬化。2009年,户户通自来水。2010年,建办公室、老年活动室、图书室、篮球场、乒乓球台等设施。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6054元,村民全部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有二层楼房四栋。全村有大型农机具2台,小型农机具128台,三轮车93辆,农用汽车5辆,种地全部实现机械化。有轿车、面包车23辆,摩托车74辆,电动车131辆,电脑18台,彩电、洗衣机、电冰箱、太阳能、手机、固定电话普及,60%的家庭用上空调和土暖气。
  人物
  李祥吉 参军转业至任辽宁省锦州市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已退休。
  李承木 评书演员,擅长评书《三侠五义》等,已故。
  赵金凤 女,艺名小金子,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后 任惠民县高家班师傅,已故,享年83岁。
  (赵勤民 李安文)
  刘金村
  村庄概况
  刘金村位于商河县城东25公里处,郑路镇东北部,东与惠民县淄角镇西张六村交界,南与张坡村相邻,西与褚家集村相邻,北与后郑村相连。全村占地面积630亩,其中耕地面积495亩,河滩占45亩,村庄民居占地81亩。2010年全村共62户,总人口234人,有张、刘两个姓氏,均为汉族,张氏、刘氏人口相当。
  据《刘氏族谱》记载,明末刘金、刘银两兄弟由河北枣强一带迁此立村,得名刘金村。
  村政任职
  解放战争时期,全村3名青年参军参战,其中刘清水牺牲。1954年,成立两个农业互助组。1965年4月,张敦福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65年,中共刘金村支部委员会成立,张敦福任党支部书记,张士河任民兵连长,刘春荣任妇女主任。1984年,成立刘金村民委员会,张敦福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1997年,张士秋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刘金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村内东西大街已硬化,东通淄博,西通通天路(乡村路)。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03万元,人均纯收入6350元,村民全部住上砖瓦房。全村有电话30部,彩电50台,各种机动车30余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亩产粮食不足50公斤。1956年,打砖井10眼。1959年,粮食亩产由80公斤提高到亩产160余公斤。1960-1962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1965年,全村群众投工1万个,动用土方5万立方米治理村西洼地,将涝洼地改造成旱能灌,涝能排的良田。1984年,粮食亩产1600斤。
  1996年,发展畜牧养殖和劳务输出。至2010年,全村畜牧养殖户10户,主要养猪、羊。每年外出务工人数达60余人,年收入38万元。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内一条大街,大多是土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房被砖瓦房代替。1973年,村庄规划,先后开通3条大街。1991年,安装30千伏变压器,全村通电。2002年,硬化大街1条。2010年,建村级活动场所,设村两委办公室、党员活动室、图书室。
  (张士秋 张兴民)
  后郑村
  村庄概况
  后郑村位于郑路镇东北部,东与侯家村为邻,西靠展常路,南与刘金村接壤,北临左家村。全村占地面积650亩,其中耕地500亩,村庄民居占地90亩,养殖小区20亩,植树20亩,企业占地20亩。2010年全村共有80户,总人口248人,有郑、李、张、崔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郑氏最多。
  据《郑氏族谱》记载,明朝末年,郑氏由河北武邑迁此立村,以姓氏得名,后有李氏、张氏、崔氏陆续迁来。
  村政任职
  1952年,郑春林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56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成立后郑村生产大队,郑丰林任大队长。1976年中共后郑村支部委员会成立,郑有武任党支部书记,郑一尧任副书记,郑一顺,郑德光、崔吉光任支部委员。
  1984年,建立后郑村民委员会,郑一尧任村委会主任。1996年,郑一玉任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郑有福任村委会主任。2010年,郑一玉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后郑村内有商店、面食加工厂、建材厂、机动车辆维修部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北碱地150亩,亩产粮食不足50公斤。1956年,打砖井15眼,修渠排涝,粮食产量提高到亩产150余公斤。1980年,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亩产突破双千斤。1994年,建起冬暖式蔬菜大棚20多个,种植露天菜10亩,主要有芹菜、黄瓜、西红柿、芸豆、茄子、辣椒等,每年向市场提供蔬菜100余吨,产值20余万元,仅蔬菜一项,农民年人均收入就增加800余元。
  该村1971年建立黄瓮窖厂,1991年建立预制厂,2010年建有养猪场5处,2010年底,二、三产业从业人员30余人,产值50万元。
  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06万,人均纯收入6271元。
  文化教育 1995年,建村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有2名学生考入全日制大学本科。2004年建村文化大院,设有远程教育学习室、乒乓球室、篮球场。
  人民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年人均粮食不足5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20元。1959年,人均粮食150公斤,人均纯收入40元。1978年,人均粮食200公斤,人均纯收入200元。2000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大多数村民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至2010年,全村砖瓦结构住房占98%,有居民二层楼1座,轿车1辆,面包车3辆,大型收割机1台,电脑10台,彩色电视、通讯设备普及。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内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大多数房屋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3平方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坯房逐渐被砖石结构的瓦房所代替。1991年,装变压器全村通电。1998年,通程控电话,全村80余户先后安装电话。2004年,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村民按照规划拆旧建新。2009年,通有线电视,安装自来水,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
  (郑一民)
  刘光泉村
  村庄概况
  刘光泉村位于商河县城东部30公里处,郑路镇东北部,东与惠民县西常马村为邻,北与龙桑寺镇王寨村为邻,西与侯家村相连。全村占地面积980亩,其中耕地面积875亩,蔬菜大棚占地170亩,养殖小区占地30亩,村庄民居占地105亩。2010年,全村共有78户,总人口279人,有刘、王两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刘氏占85%。
  据《刘氏族谱》记载,明末刘光泉由河北枣强迁入此地,此人武艺高强,爱打抱不平,为民除害,后人以其名取村名,之后有王氏迁来此村居住,定居至今。
  村政任职
  1947年,刘盛坤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49年,中共刘光泉村支部委员会成立,寇爱民(女)任党支部书记。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刘宝善赴
  朝鲜作战,牺牲在朝鲜战场上。1952年,寇爱民组织10户村民成立第一个互助组。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寇爱民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刘光泉生产大队,刘孝忠任大队长,下设两个生产小组。1961年,王凤顺任党支部书记。1967年成立刘光泉村革命委员会,刘凤荣任“革委会”主任。1978年,刘清福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年,农村体制改革,建立刘光泉村民委员会,刘清杰任村委会主任。1993年,刘孝胜任村党支部书记,王文勇任村委会主任。2008年,刘清贵任党支部书记,王文勇任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刘光泉村建有蔬菜大棚116个,其中高温大棚110个、铁结构大棚6个,以种植芹菜、西红柿为主,搭配种植黄瓜、茄子、豆角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亩产粮食75公斤。1953年,打砖井10眼,修渠排涝。1959年,粮食亩产由原来的75公斤提高到亩产150公斤。1964年,全村群众投工1.2万个、动用土方4.5万立方米治理村南洼地、碱地,将涝洼碱地改造成旱能浇、涝能排的良田。1978年后,全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打机井6眼,挖水渠300米。1989年,粮食亩产突破双千斤。1994年,发动群众打深机井12眼,在原来只有低温大棚16个的基础上,新建冬暖式大棚60个,种植露天菜10亩。2009年,新建高温大棚48个。2010年,改造旧棚10个。在发展蔬菜大棚的同时,村党支部动员群众发展畜牧养殖业,截至2010年,全村养猪大户10户,养鸡大户8户。
  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28万元,人均纯收入7500元。
  教育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小学两次迁址,村里对学校进行了修缮。1996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10年,建村“两委”办公室、村文化大院、图书室、乒乓球室、篮球场等。
  2008年,修建卫生室一处,138平方米,设床位6张,医疗器械设备齐全,有医务人员2名。2009年,成为第一批新农合定点报销卫生室。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内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全是土屋,人均居住面积不足5平方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坯房逐渐被砖石结构的瓦房所代替。1990年秋天,安装30千伏变压器一台,全村户户通电。1992年,对宅基住房、街道统一规划,规划2条东西大街和2条南北大街,总长为700米。2003年,程控电话开通,全村78户先后安装了电话。2007年,全村46户安上有线电视,人均住房面积40平方米。2009年,投入4万余元安装供水管道和设施,村民用上了自来水。
  人民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年人均粮食仅5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20元。1957年,人均粮食100公斤,人均纯收入40元,1978年,人均粮食260公斤,人均纯收入200余元。2000年,入均纯收入2650元,人均年末存款1500元,大多数村民住上砖石结构瓦房,全村拥有程控电话60余部,手机100余部,电视机120台。至2010年,全村砖瓦结构住房占到95%,全村无危房,建有居民楼房2座,各种农用机动车90余辆,面包车3辆,大型收割机4台,彩电、通讯设备普及。
  人物
  刘宝善 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英勇牺牲。
  (王文荣 刘清贵)
  侯家村
  村庄概况
  侯家村位于郑路镇东北部,东北与刘光泉村为邻,东与惠民县淄角镇张六村相接,南与张坡村相邻,西与黄盆李村相连,北与龙桑寺镇王寨村相接。全村占地面积1658亩,耕地占1350亩,大棚占11亩,村庄民居占地144亩,坑塘占地3亩。2010年全村共有125户,总入口525火,有张、侯、孙、芦、陈、王6个姓氏,均为汉族,张姓最多。
  据《侯氏族谱》记载,明朝永乐年间侯氏由河北枣强迁此立村,以姓氏得名,张氏由惠民县西张刘村迁到此处定居。
  村政任职
  1945年,侯光廷、陈吉德、张行芳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批党员,侯光廷任村长,陈吉德任委员,张行芳任民兵连长。1946年,中共侯家村支部委员会成立,侯光廷任党支部书记。1947年党支部进行地方支前、土改运动。解放战争中,全村青年参军参战22名。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有3名青年参加抗美援朝,其中张士平牺牲。
  1952年,侯光廷、陈吉德组织群众成立互助组。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张务广任社长。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张务广任社长。1957年,张忠元任党支部书记。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建立侯家生产大队,侯明山任大队长,全村分为4个小组。1967年,成立侯家村革命委员会,侯克元任“革委会”主任,张敦明任“革委会”副主任。1984年农村体制改革,建立侯家村民委员会,下设3个村民小组,侯明山任村委会主任,张加信任村文书。1988年,侯明山任党支部书记。1989年,张加信任村委会主任。1995年,张加信任党支部书记,侯振国任村委会主任。1999年,侯振国任党支部书记,张行国任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侯家村主要生产小麦、玉米、棉花、蔬菜,建有蔬菜大棚80个。村内5条大街已硬化,与龙桑寺镇公路、商展路相通。村内有超市3处,机动车维修部、理发店、洗浴中心各1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亩产不足100斤,农作物以高梁、谷子、玉米为主。1965年,搞水利建设,挖渠筑田,河水压碱,使农业得到较快发展。1982年,小麦亩产600多斤。1993年,建蔬菜大棚,村民3年建冬暖式大棚140个,主要种植芹菜、黄瓜、芸豆、豆角,人均增收700元。1997年大早,村委会投资7万元打井12眼。
  2010年全村经济收入473.8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6095元。
  村庄建设 1991年全村通电。1999年,村庄规划,大街宽25米,胡同宽7米,宅基地户均0.8亩,人均50平方米。2006年,硬化4条大街,总长1400米。2009年,更换村内100千伏变压器,组织群众安装自来水。2010年,建文化大院、图书室、党员活动室、村两委办公室,村民全部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全村程控电话100部,户户通有线电视。有轿车9辆,面包车5辆,载重汽车3辆,大型收割机4台,其他机动车辆120辆,电脑、彩电、手机基本普及。
  (侯振国)
  黄盆李村
  村庄概况
  黄盆李村位于郑路镇东北部,东与侯家村、刘光泉村相邻,西与左家村、牛家村、冯家村接壤。全村面积998亩,其中耕地760亩,林地60亩,大棚面积76亩,苇塘5亩,村庄占地面积105亩。2010年全村91户,人口365人,有李、张、王、崔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李姓最多,占总人口的95%以上。
  据《李氏族谱》记载,元末明初,李氏始祖由河北枣强县迁于此地,当时村名为泰一李村,清朝初期,泰一李村建起烧制黄盆的生意,当时建立了6处窑厂,黄盆制作久盛不衰,由此改名为黄盆李村。
  村政任职
  1939年,商河县常庄区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后,成立黄盆李村农民协会。1947年,村民李振浩,李广平,张进义入党,为该村第一批党员。1948年,中共黄盆李村支部委员会成立,李振浩任党支部书记。解放战争初期,村支部带领群众,积极参军参战,组织村民生产自救,支援前线。1952年,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1953年11月,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张进义任社长。1956年8月,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由李振浩任社长。1958年11月,高级农业合作社改为黄盆大队,李广平任大队长。1962年,李振玉任党支部书记。1967年成立黄盆李大队革命委员会,李振玉任“革委会”主任,李振国、李兆汉任副主任,李振柱任民兵连长。1984年10月,农村体制改革,建立黄盆李村民委员会,李兆汉任党支部书记,李振柱任副书记,李振国任村委会主任,有委员3人。1990年3月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李振柱任党支部书记,李振宾任村委会主任,李振山、王秀芹任副主任。1999年,李广江任村委会主任。2001年,李广江任党支部书记,张俊良任村委会主任。2011年,李广江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村大部分耕地是盐碱地,亩产粮食80公斤。1959年,粮食亩产提高到160公斤。1964年,全村群众开始治理盐碱涝洼地,切割成方,挖渠筑田,投工2万余个,动用土方8万立方米,将盐碱涝洼地改造成良田。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村村民打机井、挖排水沟,将该村所有耕地改为水浇田。1986年,粮食亩产突破双千斤。1996年,发展蔬菜大棚,建起冬暖式蔬菜大棚65个,主要种植芹菜、黄瓜、西红柿、芸豆、茄子、辣椒等。每年向市场提
  供蔬菜300余吨,年产值200万元,村民年人均增收600余元。2002年,建有养猪小区2处,养殖户46户,猪存栏量达1200余头;养鸡厂2处,养鸡存栏量达到5000只。
  1978年,建立两处皮革加工厂,产品销往烟台、青岛等地,全村从业人数达到30人,年产值100万元,,利税10万元。2006年建立4处木片加工厂,从业人员达到40多人,年实现总产值100万元,年利税10万元。村党支部还发展服务业,在通天路两侧开发沿街房,建有小型超市、房屋装修点、铝合金门窗加工点、五金门市、良种和农药专卖店等。
  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2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6285元。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小学三次搬迁,村里对学校进行了改造和扩建。1979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先后有15名学生考入全日制大学。
  人民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年人均粮食仅5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20元。1957年,人均粮食180公斤,人均纯收入40元。1978年,人均粮食200公斤,人均纯收入200余元。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00年,人均纯收入2850元,人均年末存款余额2000元。大多数村民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全村拥有程控电话50多部,电视80余台。2010年,全村砖瓦结构住房占98%,全村有农用机动车100余辆,轿车5辆,面包车10辆,大型收割机2台,电脑20余台,彩电、通讯设备普及。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内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大多数房屋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3平方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坯房逐渐被砖石结构瓦房所代替。2001年,在村南通天路两侧开通889米长的大街。2003年,大街两侧安装路灯40盏。2005年,村西洼地挖东西排水沟400米,南北排水沟300米。2009年,村委会集资2万元,在村两侧修自来水管道1812米,村民用上自来水。2010年,村委会投资5.6万元,建村两委办公室一处。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
  民间艺术 1980年开始,每年春节有100余名男女青年组成秧歌队,表演武术、旱船等节目,尤其是武术表演,李振广的杨家枪、李广周的大刀金枪、李广军的武当拳、王和德的三节棍等在当地颇有名气。
  人物
  李广龙 1965年出生,高中文化,1979年11月入伍,1985年转业,任唐山市陶瓷集团公司董事长。
  张连池 1893年出生,民间艺人,以说评书而闻名,擅长说《岳飞传》《杨家将》《水浒传》等名著。
  (李广林 李广江)
  左家村
  村庄概况
  左家村位于商河县正东方向20公里处,郑路镇东北部,东与黄盆李村相邻,南与后郑村为邻,西与牛家村接壤。全村面积1457亩,其中耕地面积1257亩,养殖小区15亩,坑塘30亩,村庄占地155亩。2010年全村共有166户,总人口630人,有左、王、李、邱、马5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左氏最多。
  据《左氏族谱》记载,明朝左氏由河北武邑迁此立村,以姓氏得名。后有王氏、邱氏、李氏、马氏陆续迁入。
  村政任职
  1937年,左兴崎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38年5月,中共左家村支部委员会成立,左兴崎任党支部书记。1939年,该村成立农救会、村民联防队。1950年全村共有党员5名。
  1952年,成立两个农业生产互助组。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左兴义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左家生产大队,左兴义任大队长,下设4个生产小队。1963年左兴告任党支部书记。1967年2月成立左家大队革命委员会,左兴花任“革委会”主任。1971年,,马有芹任党支部书记。1976年,左兴义任党支部书记。1980年左存信任党支部书记。1984年10月农村体制改革,建立左家村民委员会,左兴义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邱美阶任村委会副主任,下设4个居民小组。1994年,左修亭任党支部书记。2000年村委由4人组成,左修德任村委会主任,王素泉任村委会副主任。2003年,左修德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2011年,左修德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左家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村内5条街道已整修,沥青路向南与商展路连接。村内有商店、机动车维修部、面食加工店、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亩产粮食不足50公斤。1956年,打砖井10眼,粮食亩产达到100公斤。1964年,对村北清水干沟进行了改造,土地规划成方,修建通往盐碱地的水渠。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2年,棉花亩产230公斤,粮食亩产800公斤。1995年,村党支部发展蔬菜大棚和畜牧养殖。至2010年,全村建起30多个冬暖式蔬菜大棚,建立畜牧养殖小区,发展养殖户40家。
  该村工业始于人民公社时期,当时村里有铁编、竹编、暖房、磨坊、弹棉花等产业,效益较好。1978年,发展红陶瓮加工,共计有4处窑厂。至2010年,有商店5处,饭店1处,卫生室3处,建材门市2处,农机维修点2处,肉食店2处,农资门市1处、铝塑门窗加工门市1处、电焊门市2处,个体运输5家,面食加工店1处,第三产业从业者80人,年产值80万元,利税10万元。
  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29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6565元。
  人民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年人均粮食仅30公斤,年人均收入不足15元。1957年,年人均粮食150公斤,人均年收入100元。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00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大多数村民住上了砖石结构的瓦房,全村有程控电话99部,电视机220余台。至2010年,全村砖石结构的瓦房占95%以上,轿车2辆,面包车15辆,重型卡车5辆,联合收割机4台,挖掘机1台,吊车1辆,电脑20台,彩电、通讯设备普及。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坯房逐渐被砖瓦房取代。1991年2月,安装50千伏变压器,全村通电。1995年,程控电话开通,全村200多户先后安装了电话。1996年,该村进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5条大街,共2400米。2009年,村内通自来水,绿化全村干道,修建人行道、排水沟,4条大街安装路灯。
  (左存信 左修德)
  牛家村
  村庄概况
  牛家村位于郑路镇东北部,东靠左家村,西与冯家村相连,南接褚集村,北依龙桑寺镇小王家村。原由常庄管辖,1964年归展家乡管理。2005年乡镇合并归郑路镇管辖。全村占地总面积1650亩,其中耕地1340亩,村庄占地326亩。2010年全村共有104户,总人口485人,均为汉族,只有牛氏一个姓氏。
  明朝永乐二年(1404)迁居于山东济南府武定州商河县城东。
  村政任职
  1940年,牛延做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牛家村第一名共产党员。1949年,牛保治任村党支部书记。1953年,牛云岑组织15户村民成立第一个生产互助组。1954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牛云岑任社长。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牛安泽任社长。1957年,牛安泽任村党支部书记。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牛家生产大队,牛云岑任大队长,下设4个生产队。1964年,牛云川任大队长。1967年,成立牛家村革命委员会,牛洪照任主任。1968年,牛宝俊任革命委员会主任,牛云川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年农村体制改革,建立了牛家村村民委员会,牛成然任村委会主任,牛安文任村党支部书记。1994年,牛安文任党支部书记,牛宝宪任村委会主任。1998年牛宝宪任村党支部书记,牛树奎任村委会主任。2000年,牛国川任村委会主任。2011年,牛宝宪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村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亩产不足70公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打砖井50眼,由原来的亩产70公斤提高到150公斤。1964年,挖河筑成台田,将涝洼地抬高,改成良田。1980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2年,打机井挖沟修渠。到1989年,粮食亩产达到1000公斤。1996年,开始修建蔬菜大棚。2004年,村北800亩盐碱地改造成良田。至2010年,全村建有蔬菜大棚95个,主要种植芹菜、豆角、辣椒、茄子等,每年向市场提供蔬菜400多吨,年产值300万元,仅蔬菜一项村民年人均增收3500余元。
  1990年,村庄进行规划。1994年,疏通了1条南北大街,3条东西大街,4条大街全长1700米。1997年,村民筹集资金购买30千伏的变压器一台,全村户户通电。
  2004年,村民安装有线电视。2009年,户户通自来水。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00万元,人均纯收入7653元,村民全都住上砖石结构瓦房,90%的村民安装了电话。村内各种农用机动车辆100多辆,其中轿车4辆,面包车5辆,大型收割机5台,有电脑30余台。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学龄儿童入学率3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左家、牛家两村一处学校。1963年,牛家村建了一处小学,并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1974年,村小学增建6间教室和1间办公室。1989年,由于村庄规划,学校搬迁到村南,新建6间砖瓦房,新增30套桌凳,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1998年,村小学撤销,村内适龄儿童全部在褚集小学上学。2008年,全村通有线电视,建立村委会办公室、图书室,设有篮球场、乒乓球台等。
  人物
  牛斐然(1916-1998) 郑路镇牛家村人。1938年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曾任八路军总部直属炮兵团组织干事,1945年到东北解放区工作,先后任鸡西市电业局长、吉林市及长春市电业局局长。1957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经济系。毕业后,任吉林省电力工业局副局长。
  (牛安文 牛方玉 牛安勤)
  冯家村
  村庄概况
  冯家村位于郑路镇东北部,北靠前进河,东靠牛家村,南靠河东孙村,西与梁王冢村相邻。全村占地总面积1500亩,其中耕地面积1100亩,林地80亩,苇塘12亩,旧沙河滩156亩,村庄占地面积138亩。2010年全村共有110户,总人口421人,有冯、路2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冯氏最多。据《冯氏族谱》记载,清初冯氏由河北武邑一带迁此立村,以姓氏得名。
  冯家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是八路军的老根据地。冯家村原属常庄区冯家乡,1956年划入展家人民公社,1958年划入常庄人民公社冯家管区,1965年划入展家人民公社,2005年乡镇合并后归郑路镇管辖。
  村政任职
  1945年3月,冯佃奎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任农民协会主任。1947年,成立中共冯家集村支部委员会,冯会岐任党支部书记。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冯仁山任社长。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设立冯家生产大队,冯培福任党支部书记、大队长。1976年,冯培敏任党支部书记、大队长。1984年,成立冯家村民委员会,冯培敏任村委会主任。1987年,冯仁山任村委会主任。1989年冯德岭任党支部书记。1992年,冯德岭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1994年,冯德山任村委会主任。1998年,冯德山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009年,冯德山任党支部书记,冯德靖任村委会主任。村计民生生产建设冯家村紧靠环镇路,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露地蔬菜,大棚蔬菜、畜牧养殖业发展较快。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38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6051元。全村拥有大型联合收割机5部,四轮车50余辆,农用三轮车30余辆,电动车80辆,面包车5辆,轿车3辆,电脑30台,彩电、手机、固定电话普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村洼地、碱地700多亩,粮食亩产不足100斤。1949年,成立农业生产互助组。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全村人工挖井20眼。1956年,粮食亩产提高到200斤。1966年,在村北新开挖清水干沟(现在的前进河)。1971年修方田。1990年后,建冬暖式大棚50多个,主要种植黄瓜、芹菜、豆角、茄子、西瓜、香菇,年产值60多万元。2002年,村北盐碱地开发改造,打井15眼,粮食亩产达到1000公斤。该村还有建筑队、水泥制造厂、木业加工厂。
  村庄建设 1987年,村庄规划。1990年,安装变压器,户户通电。1994年,疏通南北大街1条,东西3条。2002年,通柏油路。2003年,安装程控电话。2004年,安装闭路电视。2010年,安装路灯,村民全部住上砖瓦结构住房,人均居住面积30平方米。
  人物
  冯明叔 又名冯珍辉,1916年生,郑路镇冯家村人。1941年西南联大中文系毕业。曾任昆明昆华女子师范、云南大学附中、西南联大附中教师。1946年任昆明师范学院中文系助教、讲师。1960年任滇西大学中文系讲师兼系主任。1962年任云南大学中文系讲师。1986年评为副教授。其主要著作有《先秦两汉文学史》《楚辞研究》讲稿。
  (冯仁山 冯德靖 冯德山)
  河东孙村
  村庄概况
  河东孙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北方向25公里处、郑路镇东北部,北与冯家村相邻,西与河西刘村接壤,南临邓洼村。全村占地总面积640亩,其中耕地601亩,林地16亩,旧河水沟3亩。村庄民居占地20亩。2010年全村共66户,总人口259人,全村只有孙氏一族,均为汉族。
  据《孙氏族谱》记载,明朝孙氏由河北武邑一带迁此立村,村址位于古滴河东岸,故名河东孙。
  村政任职
  1947年4月,村民孙连明加入中国共产党,为该村第一名党员,成立中共河东孙村支部委员会,孙连明任党支部书记。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孙连禄任社长。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孙连禄任社长。1958年,成立河东孙生产大队,孙吉德任大队长。1972年6月,孙连昌任党支部书记。1984年,成立河东孙村民委员会,孙秀和任村委会主任。1989年9月,孙兴德任党支部书记。1991年1月,孙和德任党支部书记。2008年8月,孙秀和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2011年,孙秀和任党支部书记,孙进德任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河东孙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植被面积为530亩,覆盖率为80%以上。2010年,该全村经济总收入232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6272元。村民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全村有电话50多部,彩电、摩托车、三轮车、拖拉机普及,有轿车5辆,面包车2辆,大型收割机1台,电脑15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河东孙村有洼地160亩,村北有碱地50亩,亩产粮食不足50公斤。1953年,修排水沟2条,对盐碱地进行排涝压碱,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50公斤提高到180公斤。1978年,发展村办企业。1995年,建立起榨油厂、村办养猪场。1997年,宅基地重新进行统一规划,加宽大街。1991年,统一安上照明用电,组织村民打机井。2000年,粮食亩产突破双千斤。2005年,建立奶牛场。2009年春,重新挖排水沟并修建公路桥。2010年,植树造林50亩,重新修整大街,全村通上自来水。
  (孙进德 孙振兴)
  常王庄村
  村庄概况
  常王庄村位于商河县正东方向25公里处,西靠徒骇河大堤,南与靖家村相邻,东与惠民县相接,北与郭家桥村相邻,全村占地总面积1350亩,其中耕地900亩,企业占地150亩,旧河滩、村民居住占地300亩。2010年全村共有256户,总人口1175人,有李、王、卢、张、史、姚、于、沈、刘、魏、丁11个姓氏,其中李姓最多。据传,明末常氏和王氏由河北枣强迁此立村,以姓氏得名。
  村政任职
  1937年3月,李贵林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47年5月,中共常王庄村支部委员会成立,史辛富任党支部书记,王加木、王申成、李河星任支部委员,王加木任村长。1951年,王加木任党支部书记,耿孝增任村长。1954年,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1955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史辛富任社长,下设6个小组。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常王庄生产大队,耿孝增任大队长。1964年,李兴荣任党支部书记,王申成任大队长。1967年,建立常王庄大队革命委员会,李兴荣任“革委会”主任,刘元利任“革委会”副主任。1980年,张洪德任村党支部书记,卢春义任大队长。1984年,建立常王庄村民委员会,张洪德任党支部书记,卢春义任村委会主任,刘元利任村委会副主任,有委员3人。1987年,李纯勇任党支部书记,李兴华任村委会主任。1991年,卢会敏任党支部书记,李兴华任村委会主任。1994年,李纯胜任党支部书记,张兴玉任村委会主任。1999年,李忠安任党支部书记,张洪胜任村委会主任。2003年,李孝岭任村委会主任。2006年,李以德任村委会主任。2007年,史庆峰任村委会主任。2011年,史庆峰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常王庄村内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柏油路由街中心穿过,村内有集贸市场、商店、饭店、机动车辆维修部、肉食店、馒头房、粮油店等服务行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东洼地15公顷,亩产粮食不足100公斤。1956年,打砖井15眼。1957年,粮食亩产提高到180公斤。1964年开始,治理村东洼地,投工5万个,动用土方10万立方米,将涝洼地改造成良田。1978年,全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打机井6眼,建扬水站1座,挖水库2座。1980年,粮食亩产达到双千斤。1996年,先后建起冬暖式蔬菜大棚50个,主要种植芹菜、黄瓜、豆角、芸豆、茄子、辣椒等,每年向市场提供蔬菜30万斤,产值30万元。至2010年,村内有养殖小区5处,养猪场7个。
  人民公社时期该村有一个小木工组,从业人员不足10人,年收入不足5000元。1978年,发展村办企业,至2010年,村内建有木材加工厂3家,注塑厂1家,被服厂1家,垫块加工厂3家,密目网厂2家,颗粒厂5家,木器加工厂3家。
  1976年,投资50万元在大街两侧建起百货商店、卫生所、饭店、五金门市、农机维修、农药店、化肥销售点、理发洗浴室、肉食店等经营场所。1978年,建立了集贸市场,农历逢五遇十是大集日,摊位达到600个,集市日交易额7万元。至2010年,经商一项就占村民总收入的50%以上,种植、养殖占30%,粮食收入只占20%。
  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963万元,人均收入6450元。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知识分子李化杰(郑路卢坊村人)在村里创办了第一所初级小学。1972年建起常王庄村第一处小学,学生搬进安全宽敞的教室。1988年,学校又迁址,建起明亮的砖瓦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先后有20名学生考入全日制大学,其中有博士生2名,硕士生6名。
  2005年,建老年活动室。2008年,建村委会办公室、党员活动室、篮球场、乒乓球室、图书室,恢复村里传统的京剧小组。2009年,村里建立了农村书屋。
  村庄建设 1983年秋,安装100千伏变压器1台,50千伏1台,全村户户通电。1995年实施村庄规划,通开第一条中心大街,硬化村内中心路,路长2600米,油面1.6万平方米。1996年,开通程控电话,全村200余户安装电话。1998年,安装有线电视设备。2002年,村庄全面规划,建成100多排新房和6条大街。2009年,硬化、绿化全村干道,修建排水沟2条,安装高标准路灯。2010年,村里通开8条大街,7条胡同,对其中三条大街实行硬化,大街全长4000多米,全部安装路灯,设置垃圾箱,修了排水沟。至2010年,全村有居民楼40多座,轿车25台,大型农用机械10部,各种农用机动车300余辆,移动电话200多部,电脑50多台。
  人物
  李义和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烈士,葬于商河县烈士陵园。
  李孝林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姚玉山)
  靖家村
  村庄概况
  靖家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27公里处,郑路镇东南部,徒骇河南岸,由大靖家村、小靖家村、梯门村三个自然村组成,地处三县交界处,东与惠民县联伍梁村接壤,西与济阳县卢家村接壤,北靠常王庄村。全村占地总面积2085亩,其中耕地1590亩,村庄民居占地495亩。2010年全村共有312户1379人,现有靖、王、惠、杨、张、苏、范、孙8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靖姓居多。
  相传,明末清初靖氏由河北枣强县迁来。该村由靖氏而得名,后经历代繁衍,逐步形成以湾相隔的大靖家村、小靖家村两个自然村,族谱在“文革”期间被焚毁,详情已无从考证。梯门村紧靠大靖家北面,因房屋错落有致,取名梯门,有王、惠、杨三个姓氏。靖家村1947年属济阳县第八区共和乡,区公所设在靖家。
  村政任职
  1946年,靖传庆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共产党员。1947年土地改革后,靖传坤任农民协会会长,靖吉柱任农民协会主任。靖秀奎任治安员,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靖秀方任社长,靖传庆任农民协会主任1955年,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中共靖家村支部委员会成
  立,靖传庆任党支部书记。1958年,设立靖家生产大队,靖庆方任大队长。1972年,靖吉法任大队长。1974年,靖吉孝任党支部书记。1984年,成立靖家村民委员会,靖吉法任村委会主任。1996年,靖兆兴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2011年,靖兆兴任党支部书记,靖荣法任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靖家村黏土地多,土壤肥沃,水源丰富。
  1970年前,该村以粮食种植为主,水浇条件极差,亩产不足100公斤。1970年,修两条生产大道,地块规划成方。1975年,从靖家到东黄挖灌溉渠,其中靖家段近2400米,与惠民县联伍灌溉渠,济阳县卢兰干沟接通,引来黄河水,水浇条件得以改善。1978年后,该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达到800公斤以上。至2010年,建起冬暖式蔬菜大棚152个,主要种植芹菜、黄瓜、豆角等,仅蔬菜一项年人均增收800余元。村内建有丝网加工厂2处,屠宰生猪贩运、肉食加工户13户,养鸡场1处,钢砂厂1处,农机维修2处。
  2010年,该村经济总收入10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49元。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学龄儿童入学率不足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小学先后四次迁址并扩建,1997年,“普九”达标,适龄儿童入学率100%。2003年,学校撤并到孙家完小。到2011年先后有20名学生考入全日制大学。2009年,村里办起农家书屋,安装健身器材,修建篮球场等文化娱乐场所。
  村民生活 1957年,人均粮食不足120公斤。1978年人均粮食达到180公斤,1980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1983年,村里安装100千伏的变压器,实现户户通电。1996年,全村安装电话190余部。2006年安装有线电视转播设备,户户都能收看有线电视节目。2009年,安装自来水。2010年底,全村拥有轿车26辆,面包车4辆,轻重货车27辆,大型农业机械4部,农用三轮车及拖拉机190余辆,电脑36台,通讯设备普及。2010年底,全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80%以上。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村98%以上的住房是土坯房,居住面积狭小。1995年春,实施村庄规划,至2010年村庄规划基本完成,全村砖混结构的住房达到100%,居民二层以上的楼房17座,按照村庄规划,村里先后开通三横两纵共5条大街,其中4条大街已硬化。
  (靖兆山)
  东王村
  村庄概况
  东王村位于商河县东南方25公里处,郑路镇东南部,东与惠民县姜楼镇董李村相邻,西与靖家村、常王庄村相连。南与惠民县姜楼镇联伍梁村相邻,北与东张村相连,全村占地面积41.8公顷。2010年全村共有81户,人口298人,有王、纪两个姓氏,均为汉族。王氏明末清初由郑路镇王老庄村迁来,故名老王家,1955年改名东王村。
  村政任职
  1953年,王申福、王加生成立村里第一个生产互助组(12户村民)。1955年8月,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王加生任社长。1957年8月,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王加生任社长,下设二个生产小组。1959年3月,村民王加林加入中国共产党,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9年11月,高级生产合作社改名为东王大队,王加林任大队长。1968年,成立东王村革命委员会,王加武任“革委会”主任。1976年1月,成立中共东王村支部委员会,王加坤任党支部书记。1984年10月,农村体制改革后,成立东王村民委员会,王会尧任村委会主任兼民兵连长,王申财任文书,张佃英任妇女主任。2000年,王会尧任党支部书记。2009年,王会财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村耕地低洼,亩产粮食不足百公斤。1952-1959年,组织群众打砖井5眼,粮食产量增到一百多公斤。1964年,挖渠筑田,将涝洼地改造成旱能灌、涝能排的良田。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粮食亩产量突破了双千斤。1993年,发展蔬菜大棚,至2010年,全村发展冬暖式蔬菜大棚170多个,主要种植芹菜、黄瓜、茄子、芸豆、辣椒等蔬菜,年向市场提供蔬菜80余吨,产值100多万元。
  20世纪80年代,有养鸡场3处,饲料销售店等个体户8户,从业人员30多人,实现产值30余万元。剩余劳动力多外出打工,每年外出人员50多人,年收入50多万元。 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30元。
  村庄建设 1989年12月,安装30千伏变压器一台,全村户户通电。1993年,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鼓励村民按照规划拆旧建新。1996年,程控电话开通,全村34户村民先后安装电话。2007年5月,村大街240米进行柏油硬化。2009年,户户通自来水。截至2010年,全村砖瓦结构住房占98%,无危房。
  (王中波)
  东张村
  村庄建设
  东张村位于郑路镇东部,东与惠民县姜楼镇董李村交界,南与东王村相邻,西与常王庄村相接,北与河南孙村相邻。全村耕地面积548亩。全村共有70户,总人口312人,现有张、刘、孙、王4个姓氏,均为汉族,张姓最多。
  据传,明朝张氏由河北枣强迁此立村,取名张爪(zhǎo)家。之后,刘姓从龙桑寺镇宽河街村迁来,王姓从河北迁来,孙姓最后迁来,村名改为张家,后因在常王庄东侧,故又改名东张。
  村政任职
  1947年,成立农民协会,农会主任张兴良,副主任王振山。1949-1966年,刘尊堂任村长。1949年,成立互助组,分为三个组,一组组长刘福堂,二组组长张传明,三组组长张兴同。1951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张传宝,副社长刘革堂。1953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张传宝,副社长刘革堂,文书张兴同。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东张生产大队,大队长刘革堂,会计张传亮,下设两个小队。1966年,成立东张革命委员会,刘京堂任“革委会”主任。1967年实行大联合,张兴成任联合委员会主任。1972年,张兴同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个党员。同年,成立中共东张村支部委员会,张兴成任党支部书记。1976年刘克昌任党支部书记。1984年,成立东张村民委员会,刘洪德任村委会主任。2002年,刘洪德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2011年,刘洪德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东张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蔬菜等,畜牧养殖业发展较快。2004年,建占地30亩的19个高标准高温大棚。2009年,建占地60亩的20个高标准高温大棚。全村建有高标准冬暖大棚共60个,年人均增收3840元。该村养殖业初具规模,在2004年建设占地12.6亩的养猪小区,全村生猪存栏达1500多头。
  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22万元,人均纯收入8427元。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房屋全是土房。1971年春,宅基地、住房、街道进行统一规划。1976年,按照村规划,开通一条东西大街,宽15米、长200米;6条南北大街,宽12米,总长1400米。2000年,大街两侧安装路灯,同年全村安装自来水。2007年,硬化大街300米。2010年,建起村“两委”办公室和村文化大院,设党员活动室、图书室、办公室、健身场所等。
  (刘洪德)
  河南孙村
  村庄概况
  河南孙村位于商河县城东25公里处,郑路镇东南部,东与惠民县季家庄村接壤,西与郭家桥村相接,南与常王庄村相邻。全村占地面积4800亩,其中耕地面积4095亩,果林面积150亩,标准冬暖大棚100亩,村居占地705亩,该村共有314户,人口1360人。该村有孙、崔、马、刘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孙氏人口最多。孙氏始祖于公元1613年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此立村。
  河南孙村多次被县、镇党委和政府授予“先进党支部”“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先进民兵连”等称号。1986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山东省农业先进集体”。2008年,被市委授予“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
  村政任职
  1942年7月,孙洪清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42年10月,成立中共河南孙村支部委员会,孙洪清任党支部书记。1947年,孙佃凤任党支部书记。1950年,成立村民互助组,组织村民生产自救,孙佃凤任主任。1951年,崔士才任党支部书记。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崔士才任社长。1958年,成立孙家村生产大队,孙洪练任大队长,崔传度任党支部书记。1963年,孙传魁任党支部书记。1976年,孙修义任党支部书记,孙吉文任“革委会”主任兼民兵连长。1995年,崔士彬任党支部书记,孙修河任村委会主任兼文书。2000年,孙修河任党支部书记,孙传功任村委会主任。至2010年,全村党员人数50人。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该村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棉花、蔬菜等,有苹果园1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亩产粮食不足80斤。1956年,粮食由原来的不足80斤提高到150斤。1964年,治理村东土地,用工3万个,动用土方10万立方米,将涝洼地改造成良田,并提倡种植地瓜、高梁。1970年,建扬水站,改造长3000米的地上渠,将村东所有低产田改造成水浇田,购买75马力“东方红”拖拉机及耕种机械。1974年,挖沟整地,植树造林,种植桑园1000亩,每年增收10余万元。1978年,人均粮食200公斤,人均纯收入200余元。1994年,建成村石粉厂。1996年,村民开始建蔬菜大棚,至2010年底,建起冬暖式大棚200个,主要种植芹菜、黄瓜,年产值140万元。村内建起密目网加工厂2家,颗粒加工厂2家,全村从事密目网加工的村民有500余人,产值200万元,村内有10余户村民住上二层楼房,砖瓦结构住房占到99%。村内有轿车26辆,面包车15辆,各种农用机动车300辆,大型收割机10余台,重型运输车2辆,彩电、洗衣机、通讯设备普及。
  2010年,该村经济总收入113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45元。
  文化教育 孙家小学始建于1958年,房屋破旧,师资力量落后,入学率只有20%。1974年,村小学进行了搬迁改造。2006年,投资30万元建成高标准小学,能容纳10个教学班,教师宿舍、学生操场、教学实验室、电脑培训室齐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本村及周边8个自然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7年,投入10万元建起设备齐全的卫生室。2010年,村内建有乒乓球室、篮球场、老年活动中心和两处幼儿园。
  村庄建设 2000年,村里对宅基街道统一规划,先后开通5条大街,总长3000米。对所有的街道和胡同进行拓宽,对5条大街进行美化、绿化并安装路灯。2010年,投入18万元,安装供水设备,村民用上自来水。村内柏油路由街中心穿过,东接济呈路,西连环乡公路。村内有商业综合商店、饭店、机动车维修部、建材厂、食品加工厂、化纤制品厂、密目网加工厂等。
  文物古迹 马胤孙墓,位于河南孙村东北500米处,墓地面积800平方米,墓高4米,宽1.2米,文字数百,底部为大型龟底。现发现碑身已倾于跃进河侧,长3米,宽1.6米,厚0.25米。字迹斑驳脱落,无法考证碑文内容,唯碑额上的“马”与“先”二字尚能辨认。
  人物
  马胤孙(? -953) 字庆先,五代商河县人,举进士。后唐李从珂为潞王时,召胤孙任河中观察支使。934年从珂杀闵帝自立为末帝后,用胤孙为翰林学士、户部郎中、知制诰,赐金紫;未满岁,改中书舍人、礼部侍郎,皆带禁职。未久授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于宰相)。936年石敬瑭杀末帝称晋帝,胤孙居家,讴吟著述,曾作《槐虫赋》。后周广顺三年七月卒于洛阳。现郑路镇河南孙村有其墓地。
  孙洪修(1920-1982) 1947年4月入党,曾任福建省潮州市外贸局党组书记、副局长,1970年因病退休,1982年因病去世。
  孙吉贵 1952年生,1973年任孙家大队副大队长兼会计,1975年保送德州师范学院学习,曾任德州市人事局科长、副局长。
  孙修清(1927-1992) 民间艺人,1927年生,善于拉唱,自编自导小型吕剧、京剧,演出节目《沙家浜》《红灯记》《小姑贤》《王小赶脚》等,1992年病故。
  (孙修河)
  郭家桥村
  村庄概况
  郭家桥村位于商河县城东22公里处,郑路镇东部,由郭家桥、小张家两个自然村组成,东与孙家村为邻,西靠徒骇河,南靠常王庄村,北与秦家村相邻。全村占地1461亩,其中耕地面积956亩,大棚180亩,企业占地5亩,村庄民居占地320亩。2010年全村共有167户,总人口742人。有张、靖、谭、孙、郭、邢、李、赵、陈、董10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李姓最多。
  据传,明末郭氏由河北武邑迁此立村,当时此地有桥,故名郭家桥村。
  村政任职
  1939年,济阳县仁凤区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建立郭家桥村农民协会。之后,村农救会、村民联防队、武装队等相继成立,解连娥任妇救会主任。1945年6月,李建禄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8月成立中共郭家桥村支部委员会,李振常任党支部书记。1951年2月,李振岐、邢泽岐组织20户成立村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1953年4月,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李振常任社长。1955年,李振常任村党支部书记。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李振常任社长。1957年6月,李建宁任村党支部书记。1958年2月,李建太任村党支部书记。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郭家桥村生产大队,李建太任大队长,下设4个生产小队。1967年1月,成立郭家桥大队革命委员会,李荣正任“革委会”主任,李建太任“革委会”副主任。1967年5月,李建太任党支部书记,张京芝任大队长,李建京任文书,董作珠任民兵连长。1984年10月,李章清任党支部书记,张京芝任村委会主任,李建波任文书,王爱祯任妇女主任。1990年2月,王笃兰任妇女主任。1996年2月,李章德任党支部书记,李建庚任村委会主任,李光胜任文书,王笃兰任妇女主任。1997年6月,李章禄任村委会主任。2004年11月,李章禄任村党支部书记,张传凤任村委会主任,李光胜任村文书,王笃兰任计生专职干部。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郭家桥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柏油路由街中心穿过,北至商展路,南至靖家村。村内有商店、饭店、机动车维修部、建材厂、加油站、丝网厂3处、面食加工2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亩产粮食不足70公斤。1956年,打砖井20眼。1959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70公斤提高到亩产190公斤。1978年,打机井7眼,修渠道1500米,建扬水站1座。1979年,村大队购买50马力拖拉机1台。1992年后,建设蔬菜大棚120个。2003年,新上冬暖式大棚40个。至2010年,全村共建有冬暖式蔬菜大棚60个,主要种植芹菜、黄瓜、芸豆、辣椒等,仅蔬菜一项村民年人均增收2500余元。
  该村于人民公社时期有铁编厂,从业人员40多人。1984年后,村“两委”带领村民发展村办、户办企业。截至2010年,全村建有木器加工场、面粉厂、安全网厂、铁编厂等4家企业,从业人员100人。
  2010年,该村经济总收入6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22元。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投资5万元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1979年11月,该村建起高标准的学校一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1981年,村里办起了青年科技之家、图书室、民兵之家、乒乓球室、篮球场等活动场所。
  村庄建设 1966年4月,村庄建设和村民宅基地开始统一规划。1980年11月,村大队安装发电机组发电,全村户户通电。1995年2月,程控电话开通,全村40户安装了电话。2005年,安装路灯50盏,整修路1000米。2008年,修水渠2000米,村排水沟3000米,生产桥2座。2009年,户户通自来水,大棚全部通上电。2010年,村委会安装100千伏变压器3台,村民全部住砖瓦结构的住房,村内建有二层楼房15栋,全村电话、手机普及,电脑300余台,各种机动车辆200多辆,其中轿车20辆、面包车10余辆、大型收割机3台、农用运输车15辆。
  (李章禄)
  秦家村
  村庄概况
  秦家村位于商河城东25公里处,郑路镇东南部,由秦家和董家两个自然村组成,东与高家村为邻,村西、村北两面紧靠徒骇河,南与郭家桥村接壤。全村占地1500余亩,其中,耕地900亩,河滩林地300亩,村庄占地300亩。2010年全村共有348户,总人口1278人,现有秦、董两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秦氏人口最多。
  据传,明末秦氏由河北枣强迁至徒骇河南岸河流大转弯处,取名秦家圈,1963年徒骇河拓宽,该村由原址向东迁移500米建新村,简称秦家。
  村政任职
  1947年3月,秦天礼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56年2月,中共秦家村支部委员会成立,秦孝武任党支部书记。1979年5月,秦化金任党支部书记。1989年8月,秦兆栋任党支部书记。1997年9月,秦天霞任党支部书记。2000年5月-2010年,秦法广任党支部书记。2010年全村共有党员31名,下设三个党小组。
  1945-1949年,秦开训任村长。1949年6月,秦兆禹任该村农民协会会长。1953年11月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秦兆禹任社长。1956年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秦孝武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秦家生产大队,秦开兴任大队长,下设5个生产小组。1967年1月成立秦家革命委员会,秦孝武任“革委会”主任。1984年,农村体制改革,建立秦家村民委员会,秦兆栋任村委会主任。1990年5月,秦天霞任村委会主任。1997年8月,秦法广任村委会主任。2003年10月-2006年10月,秦开岐任村委会主任。2006年10月-2010年,秦法广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委会有委员5人,下设7个村民小组。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秦家村主要生产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作物。村内5条大街全部硬化,柏油路由村中心穿过,北接商展路,南至靖家村,村内有商店、饭店、机动车维修部、花生加工厂、丝网加工厂。该村2003年被济南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4年被评为济南市文明单位,被省民政厅授予“村民自治先进单位”称号。
  历经农业生产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改革,村内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粮食产量也由解放前的亩产80公斤左右,提高到亩产160公斤。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不断改善农田灌溉条件,1986年,粮食亩产突破千斤。1993年,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蔬菜大棚、畜牧养殖。至2010年,全村建有冬暖式蔬菜大棚110个,主要种植芹菜、黄瓜等,年产蔬菜700吨,年产值100多万元,人均增收2000多元。至2010年,村内建有占地70亩的畜牧养殖小区1处,生猪存栏量1000头,年出栏量3000头,年纯收入50万元。
  该村花生加工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村民董秀花手工加工花生米,靠赶集销售,村民效仿,从业人员大增,花生米加工业由此兴起。1988年,村内通电以后,花生加工由手工改为电力加工。至2010年,全村花生加工户200余户,从业人员500余人,拥有大型花生脱壳机、筛选机等机械200余台,年加工总产值过2亿元,利润500万元。
  从2000年开始,村民发展密目网加工业,成立该村第一家密目网加工厂,至2010年,全村共建有密目网厂3家,颗粒加工厂5家,从业人员100余人,年产值1000多万元,村民年人均增收3000元。
  2010年,该村经济总收入382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939元。
  村民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人均粮食40公斤,收入不足20元。1957年,人均粮食70公斤,收入30元。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00年,人均纯收入2850元,人均存款2300元,95%的村民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楼房。现全村拥有程控电话300余部,移动手机600余部,轿车30辆,面包车15辆,载货汽车130辆,电脑200余台,彩电普及。
  村庄建设 1967年3月-1968年6月,因徒骇河加宽,全村搬迁,由原址向东迁移500米建新村,村党支部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1983年4月,安装50千伏变压器1台,村西北“老水渠”用电浇地,河顶机房用电磨面。1988年10月,全村通电。2000年4月,村委会投资15万元进行电网改造,新上100千伏变压器1台,并搬迁到街里。2001年,村委会投资11万元对村内南北主街进行硬化,长600米。2002年,投资8万元,村内供电线路二次改造,导线增粗,变压器增至容量250千伏。2005年,村委会投资10万元,村内东西两侧中心街硬化,大街两侧安装路灯55盏。2009年春,村委会投资30万元对全村剩余5条大街全部硬化,并清理疏通排水沟。2009年10月,村委会投资12万元,村内户户安装自来水。2010年8月,村北徒骇河大桥重修,设计承载能力100吨,年限100年。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小学先后两次搬迁。1988年3月,村内小学由街里搬迁到村东南角,面积扩大3倍,有8间教室,3间办公室。2001年,因学校合并,该村学生到孙家完小读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秦法广)
  高芙蓉村
   村庄概况 高芙蓉村位于郑路镇东南方向7公里处,东与滨州市惠民县姜楼镇季家庄为邻,西与西黄桥村相连,南与河南孙村相连,北与东黄桥村相连。全村共计92户,总人口382人,村居占地60亩,耕地820亩。现有高、郑、黄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高氏最多。
   据传,明末高氏由河北枣强一带迁此立村,因村庄环境优美,取名高芙蓉,又称高家。
   村政任职 1956年,高佃福任村长,是该村第一任村长。1970年,高佃起任大队长,郑文举任村文书,郑化曾、高天龙任小队长。1975年,高佃起任村党支部书记,高天河任大队长。1984年,成立高芙蓉村民委员会,高佃起任村党支部书记,高天河任村委会主任。1995年,高天河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成才任村文书。1996年,郑成才任村委会副主任兼调解主任,罗秀英任妇女主任。2010年,高天河任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蔬菜等农作物,村庄东部、南部建成蔬菜大棚区,村内5条街道已硬化为柏油路。村内有商店、馒头房、养鸡场、养猪场、颗粒厂、密目网厂等。 1995年,村党支部组织群众整理水渠。1998年,建设蔬菜大棚21个,主要种植芹菜、黄瓜、西红柿、甜椒等,年人均增收500余元。2001年村党支部组织群众打井6眼。2006年村党支部动员村民建高标准大棚18个。2010年,平均每棚利润突破4万元。
   2010年,该村经济总收入35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87元。
   文化教育 1985年,村小学由每年级1个班扩展到每年级3-5个班,适龄儿童入学率到达95%。1992年,村小学撤销,学龄儿童到孙家完小上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高天河)
  东黄桥村
  村庄概况 东黄桥村地处商河县东边缘与惠民县接壤,东靠惠民县姜楼镇胡王庄村,南靠高芙蓉村,西至西黄桥,北靠徒骇河与李王村隔河相望,全村占地面积870亩,其中耕地630亩,河滩55亩,蔬菜大棚35亩,村庄占地150亩。2010年全村共有118户,人口452人,有孙、路、黄、崔、陈、杨、赵、李8个姓氏,均为汉族。 据传,明朝永乐年间黄氏由河北武邑、枣强一带迁至商河县城东50里处立村,后有崔氏、孙氏、路氏、陈氏、张氏、赵氏、李氏陆续迁来此地定居。徒骇河上有一桥名曰迎仙桥,后改名黄家桥,村名为黄家桥村。历史上由于黄河决堤从村中间冲断,便分为两个村,此村位于黄家桥东,故名为东黄桥。
   村政任职 1952年成立两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孙京科、孙承选分别任组长。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孙京科、孙承选任社长。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孙京顺、孙京科任社长。1960年孙京科、孙秀荣、孙京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东黄桥村第一批党员,成立中共东黄桥村支部委员会,孙京科任党支部书记。1973年,黄丙彦任党支部书记。1975年,孙承举任东黄桥生产大队大队长,1989年,路思礼任村委会主任。1997年,孙立亭任村委会主任,2004年,孙立贵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该村主要作物有大豆、玉米、高粱、小麦、棉花、蔬菜等。村内大街为高标准水泥路,户户通上深井自来水,村内有商店、馒头房、塑料颗粒厂、轧钢砂、塑料拔丝厂、丝网厂等。
  1952-1958年,村里购买抽水机,修建沟渠。1958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百余斤提高到200多斤。1964年,全村群众整修土地,兴修水利,对农田进行规划,粮食产量由亩产200余斤提高到400斤。1970年,成立第一个村办企业——小鸡孵化房。1974年,成立第二个村办企业——椅子厂。1979年,粮食亩产量由原来的400斤猛增到1000斤。1982年,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由单一粮食种植向粮、棉、油、菜、苗等多方面发展。1984年,孙承举率先搞起杨树苗培育,并获得成功。1986年,为乡政府提供杨树苗5000多棵,亩收益800多元,是当时种植粮收益的2.5倍。1987年,育苗户至30多户,该村成为育苗专业村。1987年,村委会一班人带领群众筑起1000多米长的地上渠,解决群众浇地难的问题。1992年,开始发展蔬菜大棚。
  2007年,在村两委的帮助下,孙京涛创建京涛颗粒厂。2008年,立兴拔丝厂、立元拔丝厂相继成立。2010年,孙京军拔丝厂投产运营,立起拔丝厂、丙玉丝网厂、好家安全网加工厂相继成立。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64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7083元。
  文化教育 1967年,东黄桥小学成立。1972年,教育局拨专款用于东黄桥小学改建搬迁。后来由于体制改革,学生就读了孙家完小,东黄桥小学由此撤销。该村自1995年以来先后有13人考入大学,3人进修研究生。
  村庄建设 1994年,村委会安装30千伏的变压器一部,全村户户通电。1997年,村党支部对大街进行整修,挖通排水沟,推平大街。2009年,户户通上自来水。2010年,村内大街改造为水泥路,安装高标准路灯,联通信号塔建成投入使用,电话及有线电视已基本普及,群众住房由原来的每人5平方米增至50平方米。2011年,投入7万元新建村两委办公室。
  (孙立贵)
  西黄桥村
  村庄概况
  西黄桥村位于商河县城东部25公里处,郑路镇东南部,东与惠民县吉棘王村相连,南与河南孙村接壤,西邻秦家村,北靠徒骇河。全村占地总面积850亩,其中耕地580亩,鱼塘10亩,林地150亩,养殖小区10亩,旧河滩40亩,村庄占地60亩。2010年全村共有96户,总人口380人,有崔、张、陈、杨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崔姓居多。
  明朝永乐年间黄氏由河北武邑、枣强一带迁至商河县城东五十里处立村。此地徒骇河上有一桥名曰迎仙桥,后改名黄家桥,村名为黄家桥村。后分为两个村,此村位于黄家桥西,故名为西黄桥。
  村政任职
  1940年,建立西黄桥村农民协会,之后,村农自救会、村民联防队、武装队等相继成立。1952年成立农业生产互助组,黄天霸任组长,之后相继成立4个生产互助组。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崔建凤任社长。1958年成立生产大队,崔建凤任大队长,下设5个小队。1965年4月,崔建吉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65年7月成立中共西黄桥村支部委员会,崔建吉任党支部书记。1967年,陈佃文任民兵连长、治安队长。1984年10月,建立西黄桥村民委员会,陈佃文任村委会主任。1986年,陈佃文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1990年,杨珂福任党支部书记。1997年,陈玉杰任党支部书记。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崔化银任村委会主任,崔华军任村文书,陈玉莲任妇女主任。2005年7月,崔化银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崔华军任村文书,陈玉莲任妇女主任。2010年全村共有党员9名。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村内街道已硬化,柏油路由街中心穿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委、县政府对徒骇河道加宽,两岸大堤加高加宽,防止汛期决口,为人民群众的旱涝保收奠定基础。1952年,成立该村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来又相继成立4个互助组。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4年,全村群众开始治理村西和村东的洼地,用工3万个,动用土方20万立方米,将涝洼地改造成良田。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07年,村委会投资5万元打机井5眼。2008年,修建高标准养殖小区4处。至2010年,村内建有丝网加工厂1处,塑料颗粒加工厂1处,全村工业从业人员100余人,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万元,利税15万元。
  2010年,该村经济总收入43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7727元。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小学三次迁址,先后投入10万元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1996年10月,该村和东黄桥村、高芙蓉村三村共投入10万元合建友谊小学一处,能容纳8个教学班。
  村民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年人均粮食仅5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20元。1957年,人均粮食180公斤,人均纯收入40元。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00年,人均纯收入2850元,人均年末存款余额2000元,户户住上砖瓦房,全村拥有程控电话80多部,电视机100多台。至2010年,全村无危房,各种农用机动车100余辆,其中轿车9辆,面包车3辆,大型收割机1台,重型运输车1辆。电脑30余台,彩色电视、通讯设备达到普及。
  村庄建设 1968年,因徒骇河加宽,村庄向南搬迁1公里,对宅基住房街道统一规划。1987年,安装30千伏变压器一台,全村户户通电。1998年,村委会投资20万元通上柏油路,路长1800米。1995年,程控电话开通,全村80余户安装电话。2005年,全村绿化大街,更换高标准路灯。2006年,新安装50千伏变压器一台。2009年,户户通自来水。2010年,投资5万元修建老年活动室。
  (崔化银)
  范王村
  村庄概况
  范王村位于郑路镇东南部,东面隔徒骇河与郭家桥村相望,南靠张王村,西与前赵村相接,北隔徒骇河与秦家圈村相望。全村耕地面积1089亩,其中林地300亩,大棚286个共572亩,耕田217亩。2010年,总户数176户,总人口857人,由范氏、王氏两姓组成,均为汉族。
  据《范氏族谱》《王氏族谱》记载,明朝中期,范氏、王氏由河北武邑、枣强一带迁此立村,分别为范家、王家两个自然村。1953年组织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时合成一个行政村,命名范王村。
  村政任职
  1945年,范元湖、范元士加入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范王村支部委员会,范元湖任党支部书记,范元井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在党支部的号召和鼓励下,全村15名青年参军参战。济南战役时范元树牺牲。1947年建立村农民协会,范元湖任会长,范元井任村长,开展斗地主分田地,发展生产支援前线,提高群众生活水平。1950年发展党员8名。1952年,组织互助组4个,50多户。1953年,前赵、范王、史家洼联合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史家洼村的史传夏任社长。1958年高级农业合作社改为范王生产大队,下设5个小队,王登状任党支部书记,范元森任大队长。1967年成立范王村革命委员会,范廷润任革命委员会主任,范培东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年设立范王村村民委员会,范培东任党支部书记,范元井任村委会主任,下设5个生产小组。1993年,范廷顺任党支部书记,卢秀英任村委会主任,范廷彬任文书。2011年,范廷顺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卢秀英、范廷彬任村委会委员。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范王村三面临河,地形较高,土质疏松肥沃,适宜种植小麦、玉米、蔬菜等作物。1973年,建设扬水站。1978年,村大队购进55千瓦电机,修建扬水站,修地上水泥渠道2600米。1982年,实行家庭联合承包责任制。1991年,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大棚蔬菜、畜牧养殖和个体经济。至2010年,建成范王无公害蔬菜基地,成立商河县廷顺蔬菜专业合作社和商河县范王芹菜专业合作社,建设蔬菜大棚286个,占地572亩,年产蔬菜1800吨,年产值460多万元;发展养鱼专业户6个,养牛专业户12个,养鹅鸭专业户8个,养羊专业户32个,全村畜牧养殖业年产值达858万元;村内个体工商户12家,主要有粮油店、服装店、电动车店、饭店等,还有3户在外地从事密目网销售,个体经济年销售收入185万元。
  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052万元,人均纯收入9840元。
  村庄建设 1993年,进行村庄规划。1996年,村民全部住上砖石结构的新瓦房。2000年,有二层居民楼1座。至2010年,全村有大型联合收割机2台,六轮车6辆,三轮车195辆,轿车17辆,面包车12辆,摩托三轮车124辆。
  文物古迹 龙泉寺,传说东汉刘秀被王莽追赶到此地,人饥马渴,看到一口古井,有水喝不着。刘秀说:水自己上来多好。话未落,井水真的自己上来了,人马喝了个饱。刘秀说:真是口龙泉。刘秀登基后在此兴修庙宇,命名龙泉寺。1921年,拆寺庙建立商河县龙泉寺范家第五高级小学。1952年设立商河县第六完全小学。2001年撤销小学。
  人物
  范元玉 1912年6月生,1936年入党是该村第一名共产党员,抗日战争时期任县政府秘书,在斜庙、沙河一代发动群众抗日自救,牺牲,烈士。
  范建泽 1941年生,高中文化,任德州市法院经济审判庭庭长。
  (范廷顺)
  魏家村
  村庄概况
  魏家村位于商河县城东20公里处、郑路镇东部,东与展家村为邻,西与斜庙村为邻,南与赵东村为邻,北与镇丝网工业园相连。全村占地总面积795亩,其中耕地600亩,大棚占地30亩,企业占地105亩,村庄民居占地60亩。2010年全村共有110户,总人口492人,有魏氏和苑氏两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魏氏居多。
  据《魏氏族谱》记载,明朝魏氏由河北枣强迁此立村,以姓氏得名。该村原属展家乡,2005年乡镇合并,该村隶属商河县郑路镇管辖。
  村政任职
  1946年6月,苑传海加人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共产党员。1947年6月,成立中共魏家村支部委员会,苑传海任党支部书记。1952年,成立农业生产互助组,魏清山任组长。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魏文达任社长。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8年,魏清山任党支部书记。1984年,农村体制改革,成立魏家村民委员会,苑传柱任村委会主任。1982年,苑玉默任党支部书记。1985年,苑传柱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1995年,苑传富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2010年,魏云泉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魏佃金任村文书,王笃娟任妇女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1953年,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6眼,修渠排涝,压沙盖碱。1959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20公斤提高到亩产60公斤。1960-1962年,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1964年,全村群众投工100个,动用土方3000立方米,治理村南盐碱地,切割成方挖渠筑田,将盐碱地改造成良田,粮食产量又有新的提高。1978年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组织群众打机井6眼,将全村所有土地改造为水浇田。1984年后,粮食亩产突破双千斤。至2010年,全村建起冬暖式大棚100个,主要种植芹菜、黄瓜、西红柿、芸豆、辣椒等,每年向市场提供蔬菜600吨,产值100多万元,仅蔬菜一项人均增收2000多元。
  1978年,把沿街开发作为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2005年,在大街南北两侧建起商业楼,设有百货商店、卫生所、饭店、五金门市、农机维修、良种和农药专卖店,化肥、理发、肉食建材厂、面食加工厂等经营场所。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62.5万元,人均收入7224元。
  村庄建设 1980年,村庄建设和村民宅基地统一规划。1983年,修建村委办公室大楼,总投资6.1万元。1988年,安装50千伏变压器一台,全村户户通电。2009年,村委会统一规划,整治土地90亩。2010年,投资6万元全村户户通自来水。截至2010年,村民全部住上砖混结构的瓦房,全村拥有电话80多部,手机100多部,电视机100余台,有居民二层楼50座,各种农用机动车50余辆,轿车10辆,电脑30余台。
  (魏云泉)
  斜庙村
  村庄概况
  斜庙村位于商河县城东部20公里处,东与西魏村相邻,南与史洼村相连,北与王坡村接壤。全村占地面积4200亩,其中耕地3600亩,苇塘8亩,村庄占地600亩。2010年全村共有410户,总人口1683入,有苑、甄、赵、黄、马、李、袁、王、吕、刘、许11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袁姓居多。
  相传该村名叫“五虎群羊镇”。古时村的周围有五个小村,如众星捧月,战国时期,孙膑曾在此摆过五雷阵与敌交战。后因该村有庙朝阳而得名斜庙。据《苑氏族谱》记载该村苑氏自元明年间由河北保定清苑县迁至此地。该村古时属齐国,后几经变更,分别属东陵郡、武定府等管辖。自1950年划归商河县第十一区,1955年划归郑路区,1957年划归展家乡,2005年归郑路镇管辖。1976年以前,斜庙村分为斜东、斜西两个自然村,1976年,斜东、斜西合并为斜庙村一个行政村。
  村政任职
  1947年,苑玉森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49年中共斜西村支部委员会成立,苑玉森任党支部书记。1967年,苑光亮任党支部书记。1949年,中共斜东村支部委员会成立,王加忠任党支部书记。1967年,史新民任党支部书记。1976年,斜东、斜西合并成一个党支部,苑光孝任党支部书记。2005年,甄兆忠任党支部书记。
  1954年,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苑玉森任社长。1958年11月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改为斜庙大队,苑玉森任大队长。1984年10月,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斜庙村民委员会,苑光孝任村委会主任,袁昆兴任村委会副主任,有委员3人,下设7个村民小组。2005年以来,有委员7人,甄兆忠任村委会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斜庙村有蔬菜大棚200多亩,村内四纵一横五条主要街道已硬化。
  1978年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粮食产量有所提高。至2010年,建起冬暖式大棚140多个,主要种植芹菜、黄瓜、辣椒、芸豆、豆角等蔬菜,每年向市场提供蔬菜800余吨,产值100余万元,仅蔬菜一项农民年人均收入就增加600余元。
  该村工业始于人民公社时期,当时只有木工厂、铁编厂和棉油加工作坊,从业人员不过30人,年收入不足万元。1978年后,村内发展村办、户办企业。1985年,先后建起了面粉厂、雪糕厂等。自1995年以来,该村在商展路北侧建起沿街房,有副食百货、家具、汽修、农药、建材等多种经营门市;村内建有塑料颗粒厂2处、木片厂2处,从业人员100余人。
  1957年人均粮食180公斤,人均收入40元。1978年,人均粮食200公斤,人均收入200元。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00年,人均纯收入2800元,人均年末存款1800元。2010年,全村砖瓦结构住房占98%,无危房,建有居民楼房19座,全村拥有各种农用机动车辆400余辆,其中大型收割机8台,重型汽车2辆。电脑70余台,彩电、通讯设备达到普及。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569.5万元,人均纯收入7545元。
  文化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村小学四次迁址,先后投资10万元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1984年,学校达到校舍、课桌、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
  村庄建设 1972年,村庄向北扩建,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1984年10月,全村通电。1995年,程控电话开通。1996年10月,安装有线电视。2006年,村“两委”对老街里的房屋街道进行整治,按规划开通四纵十横14条街道。2007年,大街两侧全部安装路灯。2008年,四纵一横的主要街道硬化成水泥路,建村卫生室。2009年,全村通上自来水。
  (苑宪军)
  新赵村
  村庄概况
  新赵村位于郑路镇东部,东临徒骇河,西与魏家村相连,南与赵东村接壤。2010年全村共有78户,总人口331人,有刘、赵两姓氏,均为汉族,两姓人口基本相当。全村占地面积50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400余亩,村庄民居占地约100亩。据《赵氏族谱》记载,赵氏族人自明洪武年间由河北枣强迁至徒骇河西岸,原名龙泉寺赵家,因东靠徒骇河岸,南北西三面围墙,故称围子赵,后因徒骇河拓宽,至现址,建设新居,因此得名新赵村。
  村政任职
  1947年,赵希福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解放战争时期,村政权带领群众建立农民协会、联防队等基层组织,发展生产,支援前线。1953年成立互助组。1954年组建初级农业合作社,赵希友任社长。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赵希友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建立新赵村生产大队,刘希太任大队长,下设两个生产队。1971年成立中共新赵村支部委员会,赵希友任党支部书记。1971-1984年,赵希友、赵广征、刘成吉、刘合仁先后任党支部书记、大队长。1984年,农村体制改革,刘合仁任党支部书记,赵光忠任村委会主任,刘成坤、赵纯正任村委会委员,村民委员会下设6个村民小组。1987年,赵光忠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2010年,全村共有党员18名。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2010年有蔬菜大棚70个,徒骇河沿岸植树100余亩。村内有南北两条大街,东西两条大街直通商展路。
  1950年后,全村群众挖沟修渠,防旱排涝,打砖井40眼,粮食由原来的亩产不足60公斤,发展到亩产100公斤。1962年后,从外地借调抽水机一台,购买12马力的柴油机两台,进行农业灌溉,发展农业生产,又组建木工组,弓房等,发展副业,渡过了困难时期。1978年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村耕地全部改造为水浇田。1993年,开始建设蔬菜大棚,至2010年,全村建起冬暖式蔬菜大棚70个,主要种植芹菜、西红柿、辣椒等,每年向市场提供蔬菜70万斤,年产值60多万元。
  至2010年,村内建有地毯厂、养殖场、木工组、豆腐坊、养猪场、颗粒加工厂等。
  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18.6万元,人均纯收入7210元。
  村庄建设 1985年,全村户户通电。1986年,全村划分宅基地,开通大街。2000年,完成电网改造。2001年,通有线电视。2006年,两条大街安装路灯。2010年,全村通上自来水,修建了村两委办公室,建房5间,设置图书室、乒乓球室、篮球场等。至2010年,全村砖石结构住房占98%,各种农用机动车100余部,摩托车、电动车、彩电、冰箱、通讯设备普及。
  (赵光忠)
  赵东村
  村庄概况
  赵东村位于郑路镇东南部,南与斜庙村相接,北与新赵村相接,东靠徒骇河。全村总面积525亩,其中耕地360亩,经济林占地105亩,村庄占地60亩,2010年全村有66户260人,皆为赵姓,均为汉族。
  《赵氏家谱》记载,徒骇河大堤下有一个龙泉寺院,赵氏族人于公元1460年自河北枣强迁居寺院附近落户,取名龙泉寺赵,后改名姑子庵赵。因有同胞三人,在西边的取名叫西赵村,村中有一湾,相隔分为东西两部分,后改为两个大队,上个世纪60年代,西赵村分为两个行政村,湾东面的取名为赵东村。
  村政任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赵东村和赵西村一个行政村,赵希兰任党支部书记,赵希安任村长。1952年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之后又相继成立两个互助组。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赵希安任社长。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赵希安任社长。1958年,成立西赵村生产大队,赵希安任大队长。1961年,另立行政村,名赵东村,赵广银任大队长。1964年,赵广元任村党支部书记、大队长。1968年,赵广山任大队长。1984年体制改革,赵广运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赵希顺任副书记。1989年赵广兴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赵广运任党支部副书记,赵希汉任村文书。1997年,赵钦秀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赵钦祯任党支部副书记,赵加中任村文书。2004年,赵广兴任村党支部支书兼村委会主任,赵钦运任党支部副书记,赵希汉任村文书,刘翠娥任妇女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赵东村土壤肥沃,水源丰富,村内有东西方向柏油路一条,西接通天路,东连环乡路。1956年,打砖井12眼。1959年,粮食亩产由原来的70公斤提高到140公斤。1960-1962年,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1964年,党支部组织全体群众治理村北盐碱地,动用土方1000立方米,用工300多个,从徒骇河至村北修筑一条1500米的引水渠,把河水引到地头,使村北15公顷盐碱地及村西15公顷农田全部变成旱能浇、涝能排的良田。1984年,粮食亩产破双千斤。1993年,全村建起蔬菜大棚30多个,当年种植芹菜,第二年种植豆角,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2000年后村民又把蔬菜大棚改造成高标准冬暖式大棚,蔬菜品种有黄瓜、茄子、辣椒等,每年向市场供应蔬菜60多吨。1957年,人均粮食180公斤,人均纯收入40元。1978年,人均粮食200公斤,人均纯收入200余元。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10年,全村砖石结构的住房占98%以上,二层楼一座,全村拥有程控电话50多部,各种农用机动车60余辆,轿车2辆,面包车3辆,电脑10余台,彩色电视和通讯设备达到普及。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05.4万元,人均纯收入7919元。
  教育卫生 1994年,村“两委”投资10万元,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建教室9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先后有13名学生考入全日制大学本科。2000年,投资10万元办起了农村文化大院,设青年科技之家、老年活动室、图书室、民兵之家、乒乓球室、篮球场,购置电影放映机。
  村级卫生室有2张床位。
  村庄建设 1967年,徒骇河改道整修,该村庄搬迁到原村址北面,村内实行统一规划,开通长300米的东西大街。2004年,对大街进行硬化,安装自来水,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
  (赵钦运)
  赵西村
  村庄概况
  赵西村位于郑路镇东南部,东靠徒骇河,西与斜庙村相接,南与前赵村相邻,北与赵东村相连。全村占地总面积580亩,耕地580亩,全村有84户,总人口360人。全村有赵氏一个姓氏,均为汉族。
  《赵氏家谱》记载,徒骇河大堤下有一个龙泉寺院,赵氏族人于公元1460年自河北枣强迁居寺院附近落户,取名龙泉寺赵,后改名姑子庵赵。因有同胞三个人,其中两人在西边,取名叫西赵村,村中有一湾,相隔分为东西两部分,后改为两个大队。上个世纪60年代,西赵村分为两个行政村,湾西面的取名为赵西村。
  村政任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赵西村和赵东村为一个行政村,赵希兰任党支部书记。赵希安任村长。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赵希安任社长。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赵希安任社长。1958年,成立西赵村生产大队,赵希安任大队长。1961年,立行政村,名赵西村,赵希兰任党支部书记、大队长。1965年,赵希成任党支部书记、大队长,赵光责任副队长。1969年,赵钦贵任副队长。1971年,赵钦责任党支部书记、大队长。1984年,成立赵西村民委员会,赵钦责任村委会主任,赵菊芳任妇女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赵西村土地肥沃,水源丰富。适宜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作物。柏油路由村中心穿过,西连通天路,东连商展路。
  1952年,成立了第一个互助组。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了高级农业合作社,打井17眼,修渠排涝。1959年,粮食由原来的70公斤提高到了140公斤。1964年,党支部组织群众治理盐碱地,从徒骇河引水压碱,使村北的20公顷耕地得到改良。1984年,粮食亩产突破双千斤。1993年,建起冬暖式蔬菜大棚30个,当年冬天种植芹菜,春季种植芸豆、豆角等,年产值达15万元。村民又把低温大棚改建成高标准冬暖式大棚,种植黄瓜、西红柿、茄子等,每年向市场供应蔬菜100吨,年产值180万元。该村村民除去种植大棚外,还从事安全网加工,年收入15万元。2010年,村内住房98%为砖石结构的瓦房,各种机动车辆70余台,彩色电视、通讯设备达到普及。
  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09万元,人均纯收入7594元。
  文化教育 1976年,村党支部投资3万元新建9间教室。1996年,投资5万元建设高标准的教室6间,达到了国家二级标准,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先后有11名学生参入全日制大学本科。2000年,投资1万元办起农村文化大院,设青年科技之家、乒乓球室、篮球场。
  村庄建设 1996年,党支部和村委会组织安排宅基规划,村内通大街,安装自来水,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
  (赵钦贵)
  前赵村
  村庄概况
  前赵村位于郑路镇东南部,东靠范王村和徒骇河,南靠张王庄村,西靠史家洼村,北靠赵西村。全村占地面积630亩,其中耕地480亩,村庄占地100亩,池塘20亩,林地30亩。2010年全村共有75户,总人口326人,有赵、王、杨3个姓氏,其中赵氏占90%以上,均为汉族。据《赵氏家谱》记载,徒骇河大堤下有一个龙泉寺院,赵氏族人于1460年自河北枣强迁居寺院附近落户,取名龙泉寺赵。因有同胞三位赵氏,该村在其他两个赵氏村庄南面,取名前赵村。
  村政任职
  1953年,前赵、范王、史家洼联合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史家洼村的史传夏任社长。1958年成立前赵村生产大队,下设两个生产小队,肖培然任大队长。1967年1月成立前赵村革命委员会,赵习峰任主任,赵光国任副主任。1971年成立中共前赵村支部委员会,肖培然任党支部书记,赵纯佑、赵钦阁任支部委员。1977年,赵子增任党支部书记、大队长,肖培然、赵广风任支部委员。1990年,赵广凤任党支部书记,赵子福任村委会主任,赵加富任支部委员,苑翠花任妇女主任。1997年,赵加富任党支部书记,赵钦亭任村委会主任,赵胜利任支部委员。1999年,王成河任支部委员。2002年,赵加亭任村委委员,展俊英任妇女主任。2008年,赵胜利,赵加亭任村委委员。2010年全村共有党员15名。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赵西村土地肥沃,水源丰富,适宜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作物,村内主要以大棚蔬菜为主。1952年,成立互助组。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打砖井,挖渠排涝,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80公斤提高到亩产160公斤。1964年,全村群众挖沟排涝,治理土地,从徒骇河修渠引水,把土地改造成旱能浇、涝能排的良田。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8年,在政府的支持下,全村村民同范王村、史家洼村联合修建扬水站,使全村大部分土地成了高产稳产田,粮食亩产量达到双千斤。1993年,农业结构调整,建蔬菜大棚。至2010年,建起冬暖式大棚75个,主要种植芹菜、黄瓜、西红柿、茄子、辣椒等,每年产蔬菜300吨,年销售收入70多万元。
  人民公社时期,该村办过皮革厂、制镜厂,从业人员20余人,年收入不足3000元。至2010年,村内建有地毯厂、化纤厂、笤帚加工厂,从业人员80余人,实现年产值120万元。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74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7093元。
  村庄建设 1978年后,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土坯房逐渐被砖石结构的大瓦房代替。1993年,村里开始宅基规划。2001年,实行统一规划,开通两纵两横四条大街,安装路灯、电话线、有线电视、自来水,村里建起村委办公室,设置图书室、乒乓球室、篮球场等文体设施。2010年,全村砖石结构住房占98%,拥有各种农用机动车100余部,轿车3辆,面包车3辆,运输车10辆,摩托车、电动车、彩电、冰箱、通讯设备普及。
  (赵加诚)
  史家洼村
  村庄概况
  史家洼村位于郑路镇东部,东与前赵为邻,西、北与斜庙村接壤。全村占地面积576亩,其中,耕地面积426亩,村庄占地150亩。2010年全村61户,总人口230人,有史、靳、陈、周、李5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史氏人口最多。
  据传,明末史氏由河北武邑、枣强一带迁此立村,因村庄地势低洼,故名史家洼。
  村政任职
  1949年7月,史传夏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任该村党小组组长。1953年,史家洼、前赵、范王三个村联合成立农业生产合作,该村史传夏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史家洼生产大队,史传夏任大队长。1965年,成立中共史家洼村支部委员会,史传商任党
  支部书记。1970年,李兴和任党支部书记,史传商任大队长。1984年成立史家洼村民委员会,李兴和任党支部书记,史传商任村委会主任。1989年,史传增任党支部书记,史传龙任村委会主任。1992年,赵秀花任妇女主任。1996年,史振福任村委会主任。2003年,史振福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011年,史振福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史传文任村委会委员,赵秀花任村委会委员、妇女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史家洼村东临徒骇河,引水灌溉便利。 1955年,成立两个互助组,打砖井四眼,发动所有劳动力广积土杂肥。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史家洼生产大队。1958-1959年,粮食亩产达到400斤。1960-1962年,遭受三年严重的自然灾害,庄稼颗粒不收。1963-1964年,全村分成了两个生产队,领导全村村民挖村西公路,连沟带路,植树造林,打简易机井,就地安水泵,抗旱浇地。1965年,全村群众治理土地,将涝洼地改造成旱能浇、涝能排的米粮田,粮食产量又有新的提高。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6年,党支部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至2010年,建起冬暖式蔬菜大棚40多个,主要种植芹菜、黄瓜、西红柿、芸豆、辣椒等,年产值92万元。2010年,郑路镇政府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和万亩方田开发项目,该村在这两个项目区内,通过整修路代沟、整理道路、打机井、铺设地下电缆,解决了该村426亩耕地灌溉、交通、排涝等问题,年节约用水64立方米/亩,亩增产粮食117公斤。1978年后,发展笤帚加工业,1983年,该村村民史振生率先建起立化纤厂,至2010年全村工业从业人员60人,该村家家户户加工笤帚,从业人员60多人,年总收入60多万元。
  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70.5万元,入均纯收入7785元。
  村庄建设 1984年2月,全村住宅、街道进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3条大街,总长1000米,并进行绿化。1995年,程控电话开通,全村90%的户安装电话。1996年2月,村中安装有线电视。2004年12月,大街两侧安装路灯。2005年6月,大街两侧建排水沟。2006年3月,村委会投资6万元建村两委办公室和农家书屋。2007年4月,村委会组织村民修建沼气池。2008年7月,村委会投资将村东桥重建。2009年10月,村委会组织村民户户通上自来水。
  人民生活 1957年,人均纯收入粮食180公斤,人均纯收入40元。1978年,人均收入粮食200公斤,人均纯收入200元。2000年,人均收入2800元,人均年未存款余额2000元。2010年,村民全部住上砖瓦结构的房子,全村拥有程控电话40多部,电视机40多台,农用机动车60余辆,轿车6辆,面包车8辆,运输车6辆,电动车、摩托车、彩色电视机、通讯设备基本普及。
  人物
  史继美(1926.2-1951.2) 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同年4月入党,1951年2月牺牲。
  (史振福)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郑路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