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门郑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233
颗粒名称: 倒门郑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贾庄镇倒门郑村村庄概况、村政任职、经济民生、文教卫生、人物等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贾庄镇 倒门郑村

内容

村庄概况
  倒门郑村位于贾庄镇北部,贾胡路中段西侧,北与刘志石隔田相望,南与边张村相接,东与武家村紧靠,西与边庞村邻近。村庄面积468亩,共有农户85户,总人口357人。村内有陈、郑、王、张、李5个姓氏,其中郑氏占全村60%以上,均为汉族。
  据传,明末郑氏从该县城东郊迁来,因依大沟修房门皆向北,故名“倒门郑村”。
  村民经济
  该村土地肥沃,具有良好的灌溉水利条件,适宜种植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豆类、棉花等。经土地改革后,村里实现耕者有其田。1980年,实行了土地承包制,生活水平有所好转。1997年,改变种植模式,修建了20余个蔬菜大棚。2008年,全村90%的农户住上了砖瓦房,有10余户孤寡老人享受到低保。普及了有线电视、电话,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辆100余辆,村内道路进行了硬化、美化、亮化。1984年,修建该村通往贾胡路的第一座桥梁。2007年,实施河渠绿化工程。2008年,建起篮球场、乒乓球台、老年健身器等体育设施,全村都接通自来水。
  2011年,陈秀明夫妇在该村村北建立了一排板房进行野鸡养殖,主产野鸡蛋。李兴华从2009年进行绵羊养殖,养殖规模达40余头。1998年,该村种植甘蓝。2000年,种植菠菜。2011年,种植速生杨。2012年,种植白蜡树等。
  村政任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张丰海任村长,号召该村做好拥军工作,妇救会给部队做军鞋、洗军衣,并组织担架队等。土地改革时期,实行耕者有其田,动员青年踊跃参军。1950- 1980年,郑福茂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长。1981-2002年,张吉泉任村党支部书记,陈召全任主任。2002-2010年,陈召全任村党支部书记。
  文教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原私塾学校改为公办学校。1957年秋又扩建成正式小学。1996年,学校“普九”达标,儿童入学率达到100%。至2010年,全村有本科生3名,研究生1名,大专生4名,高中生12名,中专生2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业余京剧演出于十里八乡,服装道具等比较齐全。上演剧目有:《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嫂》等。该村的鼓子秧歌闻名乡里,元宵节前后是主要表演和练习时间。2012年元宵节,该村的鼓子秧歌队经过了重新的编排和改组,阵容、表演更加精湛。曾到各企事业单位进行演出,获得一致好评。
  2008年,该村对卫生室进行高标准改造,内设诊断室、观察室、治疗室、处置室、药房等,配备了吸痰器、简易呼吸器、氧气瓶、消毒灯、诊查床、健康档案柜等高标准设备。有医生4人。
  人物
  陈放周 曾担任禹城县委书记,已故。
  陈放才 南下干部,曾任新昌县县长,已故。
  郑福祥 任商河县职业中专副校长。
  陈放田 区里保安队队长,后来参加抗美援朝,
  烈士。李坯如 1947年牺牲。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党圣凯
责任者
王超
责任者
陈放周
相关人物
陈放才
相关人物
郑福祥
相关人物
陈放田
相关人物
王存章
相关人物
吴守简
相关人物
王德同
相关人物
吴守兴
相关人物
王育亭
相关人物
吴中华
相关人物
王福生
相关人物
王福民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倒门郑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