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集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204
颗粒名称: 马集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3
页码: 435-43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贾庄镇马集村村庄概况、村庄变迁、村民经济、村民文化、人物等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贾庄镇 马集村

内容

村庄概况
  马集村位于贾庄镇政府以北,贾胡路以东,东临王丰告村,南接郇家村,北临苗家村。该村总面积3105亩,耕地面积2058.9亩,全村共有269户,总人口1092人。有刘、张、陈、董、余、马、高7大姓氏,均为汉族。
  据《马氏族谱》记载,原名马家,后立集,故得名马集。据《张氏族谱》记载,张氏始祖巨川,原籍青州府乐安县城北榆林村,元末携子避乱出逃流浪至商河,时值商河灾疫流行,幸免者十之二三。明太祖朱元璋下旨,凡近期迁来民众可免劳役,免租一年,于是张氏始祖决定留居商河马集村。
  村庄初建,村民主要集中在中街以北、以南。后来随着其他姓氏逐渐迁入,刘氏、陈氏为主的40户居民住在中街以北、以南;刘氏(刘大财主)在东南角,董氏约40户居民在西边。
  村庄变迁
  1949年以前,村庄建设杂乱无序,仅有一条4米宽的主道,4条2米宽的小胡同,出行很不方便,遇到雨雪天无法出门。居住的房屋好的是青砖建基,差的是用土坯(土打或泥坨)土墙,房架为梁檩结构,平顶草檐大出头。村内大财主的房子均为四梁八柱,正房坐北朝南,东西偏房带南房,搭建成四合院的样式。油漆大门,门上还有象征富贵的金色大门钉。
  1949年后,房屋均为红砖建基,房顶为了防雨冲刷,在前后檐上挂上了二层瓦。1970年后村内统一安排宅基地,大都是空闲、低洼、边缘等地带,没有统一大小、高低等要求。1984年,进行村庄规划,以后街为中心,开通了前大街和村中4条胡同。1998年,再次拓宽了东西2条大街、南北1条大街。直到2000年村内普及了砖瓦结构的房屋。2006年投资10万元硬化了3条大街,累计长2500米,宽6米,并加宽了8条胡同,均铺设了红砖。
  村庄沿革
  民国时期,该村归属于胡集乡。商河城解放后,该村归商河县六区管辖。1957年区改乡,隶属胡集乡。1958年,乡镇改为人民公社,该村隶属胡集人民公社,后来归贾庄人民公社管辖,村改大队,辖6个生产小队。1984年4月,公社改为乡镇,隶属贾庄乡。1996年贾庄乡改为贾庄镇,该村隶属贾庄镇。
  村政任职
  1946-1949年,董清平任村党支部书记,陈瑞玉任村长。1949-1953年,刘长茂任村党支部书记,陈焕亮任村长。1953--1961年,张延华任村党支部书记,刘长海任大队长。1961-1974年,董付金任村党支部书记,刘长法任大队长。1974-1990年,张恒仁任村党支部书记,刘长忠任大队长。1990-1996年,张恒义任村党支部书记,陈焕升任村主任。1996-2001年,董玉清任村党支部书记,董仁祥任村主任。2001-2010年,董仁峰任村党支部书记,张恒海任村主任。
  村民经济
  解放前,该村以小农经济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高粱、谷子、棉花等作物,粮食亩产量不足100公斤。土改后,人们分到了田地,粮食产量有所提高。1970年后,大规模根治河流,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1980年,该村实施土地承包责任制,实行科学种田,大面积使用优质良种、化肥、地膜等,提高了粮食产量,由原来的200斤/亩,增至800斤/亩左右。当时土地比较分散、不集中,人均2亩地,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机械化的使用,耕种打轧基本依靠人工。1989年后,陆续整合,大面积实现了机械化耕作,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解放了生产力,农闲时可以外出打工,增加了家庭收入。截至2010年底,人均纯收入达到了7000余元,现有大型农机具15台套,重型运输汽车13辆,中小型农机具200余套,普及了有线电视,户户通上了自来水。
  村民董仁军从2008年开始养猪,年出栏头数200头,年收入12万元。村民张宗仁从2006年开始养猪,年出栏量100余头,年收入6万多元。村民马云强2007年开始养猪,年出栏200头,年收入12万元。村民刘传孝的大棚养鸡,每年卖出5批,每批4000只,共卖出2万只,年收入4万元。村民张吉友养牛,年出栏10余头,年收入1.5万元。
  村民文化
  该村传统秧歌从20世纪40年代就很出名,最有特色的是小鼓。高跷中的腰鼓、上扁担(3层5米高)、蹦桌子、劈叉等高难度动作。
  1956年该村自发的小剧团演出吕剧《李二嫂改嫁》《小姑贤》《孔雀东南飞》《三世仇》,京剧《沙家浜》《红灯记》等受到观众的欢迎,曾被邀请到杜集、河沟、栾庙、枣林、边庞等村进行巡演。
  民国时期,该村就设有学校,开设1-6年级的课程,周边6个村的适龄儿童都到此就读。1949年不但扩大了学校规模,还为农民成立夜校、扫盲班。1972年正式定名为马集小学,共有4个班级,100多名学生,实施九年义务教育。2002年撤销马集小学,合并到栾庙小学。
  1966年村内设有卫生院,有“赤脚医生”一名。2004年实施新农村合作医疗,减轻了村民就医的负担。
  人物
  陈清福 1922年9月出生。1940年10月参加临邑县抗日民主政府第四区区小队。后调临北办事处及德平县工作。历任战士、班长、区队长、副连长、连长、教导队队长。1947年立三等功一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任军委装甲兵第一坦克学校学员队队长、管理科科长、处长等职务。1980年离休。1951年6月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
  张宗亮 1957年出生,研究生学历,任山东省德州幼师副校长。
  马家集惨案
  商河县田孟乡(今贾庄镇)马家集村,位于田孟乡东北部,距离商河县城10公里。抗战前,全村有100多户、600多口人,村民多以务农为生,祖祖辈辈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1937年11月商河县城沦陷。沦陷前,日军飞机进行了侦察和轰炸,当即炸死了10余人。随后,日寇40多辆汽车,载着800多名日本兵由惠民向商河进犯。国民党商河县县长石毓嵩闻讯后,即带领人员约800人弃城南逃,日军便占领了商河县城。
  日军侵占商河后,到处“扫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三光”政策给商河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创伤。这时稍有点良心的中国人都会被日军的暴行所激愤,奋起反抗。
  1938年,商河的国民党军、民团还没有公开投降日军,也是日军“围剿”的目标。10月31日(阴历九月初九)这天,张老石(张绍臣)团140余人住到了马家集。晚上,张老石听说第二天日军要来“围剿”他,就动员部下说:“日军要来就和他打,也让他们看看我们的厉害。”当即就把队伍埋伏在村的四周,张老石亲自率领40余人守在村北。
  11月1日凌晨,日军近百辆汽车、千余人从常庄方向开来,在距马家集还有10多里路时,日军就把汽车灯全部熄灭,摸黑从村四周包围上来。因敌人是从北边打来的,张老石带领的40多人首先和日军接上了火。战斗刚一打响,面对近十倍的敌人他们便慌了手脚,在一无对日作战经验、二无战斗力的情况下,纷纷从东面(东面是伪军)突围逃跑。这时,只有张老石带领的40多人与日军对打了一阵,几分钟过后,死亡30多人,张老石也负了伤,于是和4名护兵慌忙藏到了一垛秫秸里。日军又向村里乱打了一阵枪,看没有了抵抗,便进了村。日军进村后,对手无寸铁的群众大发淫威,见有跑的就开枪,近了就用刺刀挑死,见柴草就点火,顿时全村一片火海。无辜群众被杀死67人,年纪大的70多岁,年龄小的仅15岁。有的被开枪打死,有的被刺刀挑死,还有的被活活烧死。董丰金一家被日军杀死5口,陈家院被杀11口,董家院被杀11口,一个奶名叫坤子的15岁男孩被刺刀挑死,60多岁的董大忠被刺刀刺死,董海峰50多岁的大娘被活活烧死。董庆武的父亲腹部被日军刺了一刀,当时血流了一地,昏了过去,日军以为他死了,后来被村中人救活。惨无人道的日军还以杀人为乐,一刀不把人刺死,看着他痛苦哀叫,董海礼被日军在嘴上捅了一刀,又在肩上捅了一刀,造成终身残疾。外村有5人滞留在马家集村,全部被日军杀死。日军在大发淫威之后,又把全村人赶到场院里,四周架上机枪,让一家一家挨个认人,看有没有漏网的张老石的人,他们发现了一名穿黄裤子的士兵,绑到树上当众开了膛。上午这伙沾满群众鲜血的刽子手撤离了马家集村。
  日军入侵马家集村已经70多年了,而今健在的一些目击者、受害者回忆起那场惨不忍睹的劫难仍历历在目,心有余悸。据史料记载,该村无辜群众被打死67人,外村5人,受伤群众6人,房屋烧毁275间,占全村房屋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家具、农具、粮食、衣物全被烧成灰烬,鸡猪牛羊一只不剩。没有了粮食,没有了房屋,造成多人无家可归,流落他乡。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人口减少,经济全面崩溃。由此而产生的灾难性后果严重而深远。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韩福广
责任者
王秀保
责任者
付泽元
责任者
陈清福
相关人物
张宗亮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马集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