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庄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198
颗粒名称: 贾庄镇
分类号: K295.2
页数: 105
页码: 419-52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贾庄镇概况、区划沿革、机构设置、基础建设、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等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贾庄镇

内容

概况
  贾庄镇位于商河县境西部,镇驻地距县城8公里,东接许商街道办事处,西与临邑县相邻,北与怀仁镇、张坊乡相连,南与玉皇庙镇搭界。2005年11月,全县行政区划调整,原胡集乡整建制合并于贾庄镇。全镇共辖后贾、白佛、石家、北谢、胡集、杜集6个管区,91个行政村,截至2010年底总人口5.3万人。镇域面积109.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22.5公顷。
  贾庄镇是一个交通便利、能源充足、经济发展强劲、历史悠久的鼓子秧歌之乡。省道316线、商胡路横跨东西,甜辛、贾胡等交通干线纵穿镇域南北,村村通公路纵横交错,建设中的济泺高速公路途经贾庄并设有出口,距济青、京福高速公路70公里,离济南飞机场50公里,位于济南半小时经济圈。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探明石油储量11.8亿吨,天然气蕴藏量4.3亿立方米,是胜利油田主要生产基地之一。截至2010年底,贾庄镇拥有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万以上工业企业14家,形成了纺织服装、新兴建材、塑料编织、玻璃制品、磁性材料、农产品加工等几大主导产业,并以乡村绿洲花卉苗木基地为镇农业龙头企业,已逐渐发展成为商河县的油区重镇、农业大镇、工业强镇。先后获“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文明镇”、省级优秀农家书屋、济南市“五个好乡镇党委”、济南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市级“文明乡镇示范点”等多项称号。
  区划沿革
  1965年全县公社规模调整,增设贾庄公社,1984年改建为乡。1996年11月贾庄乡撤乡设镇。原胡集乡驻地位于城西7.5公里处,原为临邑县东部一小乡镇,1945年规划为商河,1949年10月设六区,1955年5月改称胡集区。1960年1月成立胡集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乡。2005年11月,胡集乡并入贾庄镇。
  机构设置
  镇党政机关内设机构设置为: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农业服务办公室、社会稳定办公室、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站、行政服务大厅、财政所、城建办、村财办、环卫所、社区办、文化站等十余个部门。截至2010年底,全镇共有行政编制38人,事业编制65人(包括内退人员)。
  基础建设
  城镇建设 贾庄镇是2009年全市“新农村建设十大行动城镇建设行动”试点镇。2007年以来,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城镇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围绕完善城镇功能,营造镇区亮点,提高城镇品位三大重点,以建设宜居、宜景的新型小城镇为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2007-2010年底,先后累计投资3600万元建设广场、卫生院等推进小城镇建设。
  新农村建设2007年,在潘家、史家、小付家建设沼气池500多个,落实“一建三改”。进行桥涵、沟渠建设,发展畜牧养殖,增强了农村发展后劲。逐渐加大新型农民培养力度,抓好创业培训、技术培训、技能培训等各类培训,同时新建镇综合文化站1处、农村书屋10处。2010年,刘染坊等35个村建设了农家书屋,既为农民群众搭建了学习平台,又丰富了文化生活。2010年,胡集社区和刘染坊村新农村建设进展顺利,自来水管道完善和农村改厕逐渐得到普及。小城镇“三分建设,七分管理”,2007年以来,实行“门前五包”责任制、成立清扫队伍推进环卫一体化,设立垃圾中转站。截至2010年底,全镇31个村设立280个垃圾箱,配备了50名保洁人员以及现代化的清运工具等,完成了城乡环卫一体化91个村全覆盖,实施绿化、净化、美化、亮化“四化”工程,建设生态城镇。
  道路交通 2007年以来,贾庄镇突出公路建设,提升路域环境和推动经济的发展。2007年投资266.2万元,完成村村通公路里程合计15.6455公里,面积约计71421.9平方米,全部为高标准混凝土和沥青路面。2008年投资660.61万元,对栾前路、S316线、枣林小学、贾胡路等22个村公路进行整修,长度合计19.58公里,总面积约计93472.86平方米。2009年投资920.71万元,对村内大街硬化面积累计131530平方米,栾洼、西马、小李家、潘家、王天赐、马集、南小庞、后贾、南庞至胜临北路的道路硬化,总长12.52公里,路面宽5-15米。2010年投资261.1万元,对北香坊、栾洼村、王天赐、后贾——铁匠进行公路建设,建设面积合计27700平方米。
  经济发展
  招商引资 2006年,引进济南德瑞新材料有限公司、济南祥圣服装有限公司、山东炬通程燃气有限公司。2007年,引进商河明达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济南宏丰纺织有限公司和济南乡村绿洲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济南同力油井作业有限公司。2008年,引进济南贝特邦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济南利基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济南德利轻烃燃气有限公司、召举玩具公司等。2009年,引进东盛塑料颗粒有限公司、济南迈禾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济南贝诺混凝土外加剂有限公司等。截至2010年底,贾庄镇私营企业发展到115家,超5000万元企业6家,1000-5000万元企业11家。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的工业规模企业有商河明达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济南宏丰纺织有限公司、济南源和家纺有限公司、济南乐百康医药包装有限公司等,济南乡村绿洲作为该镇农业龙头企业。该镇已形成了以纺织、服装、化工、塑料、纸业、玻璃、建材、生物技术、磁性材料、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几大主导产业,推动贾庄镇经济跨越式发展。
  农林经济 贾庄镇除小麦、玉米、优质棉为主的传统种植业外,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涌现出了小张家“合同鸭”、三峰生态肉鸡等规模化养殖典型,形成了河沟鸽子、胡家大雁、刘志石波尔山羊等“一村一品”特色养殖业,以苏家、西万坊、史家为中心的大棚蔬菜,以李王为中心的露地蔬菜和大拱棚蔬菜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镇农业龙头企业乡村绿洲30万株花卉设施项目和科研中心也于2010年投入使用。贾庄镇先后曾获林业生产、农业结构调整、畜牧生产等单项奖,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畜牧工作先进乡镇的称号。
  该镇有10亩以上标准畜牧园区54处。千头以上养猪园区3处、万只以上养鸡园区8处(肉鸡、蛋鸡、笨鸡)、万只以上养鸭园区7处,1500余头奶牛养殖园区1处。2010年该镇引进投资1500万元的三峰农牧生态肉鸡项目,设计年出栏生态肉鸡110万只。截至2010年底,生猪存栏5.7万头,出栏10.6万头;肉鸡存栏23万只,出栏98万只;肉鸭存栏26万只,出栏150万只;蛋鸡8.1万只。实现畜牧业产值1.2亿元,同比增长6.8%,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6.8%,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规模饲养比重达到55%,同比提高7个百分点。
  2007年,投资近500万元,对孟东、铁匠、栾洼、张太华等村的1万多亩土地进行复垦,完成沟渠路林桥涵闸及扬水站的配套工程。2008年,完成枣林洼土地开发项目,建成高标准粮田400余亩。2009年,投资1856.6万元完成沙河故道水土流失治理、标准良田和世行三期项目,建成高标准粮田2.8万亩,世行三期开发项目区成为省内最大的射频自流灌溉区。2010年,投资400余万元启动了西北部风沙治理项目和商胡路片区土地开发项目。
  2007年,累计造林面积达1万亩,备战河、临商河、铁匠等处发展速生林2000多亩,沙河故道沿岸和甜辛路东侧发展黄金梨1000多亩,并在南庞村投资500多万元建设花卉苗圃400亩。2008年,种植片林4450.5亩,林网林带10694米,新育苗木380亩,设施花卉15000平方米,林木覆盖率29%,形成了经济林与用材林相结合,集旅游观光、经济生态效益为一体的绿色生态体系。2009年,成片造林16000余亩,林网林带160000余米,园林苗圃180余亩,设施花卉80040平方米。2010年,发展绿化苗木2000余亩,16个村建设了环村林,全镇造林面积8000余亩。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10年底,贾庄镇共有学校8所,其中初中2所、小学6所、教学点2个(栾洼村、张太华村)、幼儿园9处。教职工373人,学生4756人,在园幼儿1015人。2006年,投资200万元建成2700平方米的胡集中学学生公寓楼。2007年,投资600万元建设了贾庄镇中心小学,学生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学生餐厅和2处学生公寓,并购置了先进设备。2008年,投资142万元建设胡集中学餐厅楼。2010年,投资540万元,建设了1564.6平方米的胡集中学实验楼。2010年底,启动了贾庄镇中心小学和甜水井希望小学2所学校教学楼建设工程,计划总投资1041.12万元,主要包括配套实验室、仪器室、劳技室、音美器材室、广场硬化绿化及其他辅助设施等,修缮改造了部分中小学校舍及配套设施。同时,不断加强对中小学教师进行新课程培训,实现教师教学理念先进化,建设成高标准教育示范园区,确保了该镇率先成为“济南市教育示范达标乡镇”。
  卫生 2006年,投资200多万元新建门诊病房楼一座,面积2500平方米,配备了先进的医疗器械。截至2006年底,村级达标卫生室18个,全部通过市级验收,实施并完善城乡医疗一体化。2007年以来,先后投资500余万元建成了镇卫生院、预防保健楼和新建、改建24所标准化村级中心卫生室。2008年,投资149万元新建1500平方米计生服务楼,经济南市计生服务中心验收,成为全县第一个标准化服务站。截至2010年底,全镇共有卫生院1处,村级卫生室24处,形成了镇村两级医疗服务网络。
  社会保障 截至2010年底,全镇共有低保户881户、合计1379人,五保户139人,优抚对象154人,均可享受相应的补贴政策。2007年,投资80万元,新建了1800平方米、能容纳100人的高标准敬老院,配齐生活娱乐设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镇参合人数44465人,参合率达94.2%。2008年,全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到45833人,参保率98%,直接受益者达3494人次,报销金额260万元。2010年,参合率达99.3%,报销4395人次,报销金额539.1万元。
  文化娱乐 2007年,投资45.2万元,建成镇综合文化站1处,建筑面积540平方米,集图书阅览、电子阅览、教学培训、党员远程教育接收等多功能活动于一体,藏书20000余册。全镇已有88个行政村建立了农家书屋。2010年,小孟家村农家书屋被评为省级优秀农村书屋,这也是商河县唯一一个省级优秀农家书屋示范村。
  2010年,新建村级健身广场32处,累计建设87处。另外,有30多个村年年组织鼓子秧歌表演,2004年起,鼓子秧歌被列为贾庄镇中学生的校本课程。有几支民间小戏团常年开展活动,自编自演一些小节目,自娱自乐,枣林村的小戏团就是比较典型的代表。
  枣林村业余文艺演唱团
  枣林村业余文艺演唱团成立于2005年秋末,初冬闲暇之季,村民们围在一起,说拉弹唱扭秧歌,其乐融融、非常热闹。枣林村退休教师王中俊老师酷爱文艺,便利用自家空闲的房屋作为排练场所,把大家组织起来,成立了贾庄镇第一个业余文艺演唱团。
  成立之初,团内条件有限,没有一件像样的乐器和正规的演唱材料、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成员外出打工,流动性较大。王中俊拿出了自己多年的积蓄,通过购置锣鼓、动手制作乐器(梆子等),逐年又添置音响、演出棚等配套设备。王中俊又从新闻报刊上了解到临邑邢侗办事处马天佑村有个演唱团,在当地小有名气,便组织成员租车到马天佑村开阔眼界、借鉴学习。通过不断摸索学习,大家一起编导了歌舞《新年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旧貌换新颜》《文化大院喜洋洋》,对口快板《计划生育好》《歌颂农村新面貌》,群口快板《赞贾庄》《说说咱们的敬老院》,演唱《看看商河新面貌》,豫剧、吕剧还有戏曲选段等等,内容丰富多彩,独具家乡特色,得到了大队党支部的大力支持和群众赞扬,每年春节、元宵节、重阳节等,都会为该村群众进行公益表演。
  在镇文化站的支持下,他们的演唱活动逐渐地开展到邻村、镇上、县里,甚至到市里。2009年夏秋季节,济南电视台专程采访拍摄录制了一期“乡村文化”节目,并在济南新闻台社区秀场分两次播放了他们的表演。还参加了县广电局组织的《计划生育宣传》《商河鑫盛乡村文化艺术展演》,文化下乡等演出活动,并荣获相关组织荣誉奖项。截至2010年底,戏团成员已经发展到20多人。
  作品:《农村旧貌换新颜》
  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旧貌换新颜
  。党的政策是甘露,支农惠农快发展。
  农业四化来实现,解放劳力推发展。
  科技进村深服务,农业一步一重天。
  多种经营促发展,增收增效加快鞭。
  畜牧养殖产业旺,大棚蔬菜遍田园。
  思想解放目光远,务工从商做老板。
  运输加工搞服务,新时代农民路子宽。
  改革开放成效显,群众不再愁吃穿。
  衣食住行现代化,新村绿野透娇艳。
  道路兴建经济展,条条柏油通村间。
  生产生活多便利,货运公交往来繁。
  新农村来样样全,村村都有文化院。
  发展生活添乐趣,文明风尚来创建。
  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变化说不完。
  千言汇总一句话,一天胜于二十年。
  名胜古迹
  特色旅游 贾庄加大美化绿化力度,森林覆盖率达到31.5%,处处绿意盎然,触目所及,皆是一幅幅“村在林中现,户在树中隐,水在林中流,人在绿中走”的美景,生态宜人、环境优美。贾庄作为省会济南及周边地区的后花园,以建设省级旅游强镇为突破口,依托乡村绿洲温泉假日花园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乡村绿洲温泉假日花园初具规模,形成了以花卉温室为载体的红掌、蝴蝶兰等名贵花卉观赏旅游区;以海棠、合欢、黄山栾、云杉等名贵苗木为主的森林休闲旅游区;并且以特色养殖基地为载体,建设了观光岛、造型假山、叠水瀑布等景观,修建了垂钓台,利用地热余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罗非鱼,形成了休闲垂钓旅游区。2009年,在济南市农业局、市财政局、市旅游局联合打造“休闲农业、快乐乡村”的品牌中,乡村绿洲被命名为济南市“十大观光休闲农业示范基地”,同时被列为全市十条观光休闲农业线路之一——商河鼓乡神韵线路景区。
  古树名木 截至2010年底,全镇共有11棵古树,分别位于孟东村、陶家、河沟、车孟和白佛院内。
  故事传说
  尼姑庵传说 贾庄镇苏家村东300米处,有一个尼姑庵(又名苏家庵),位于苏家、辛家、魏家、东王、刘志石、小庞家六大联庄的中心。此庵建造历史悠久,在当地流行着: “先有苏家庵,后有商河城”的传说。寺院在1947年被破坏,后来在寺庙的东侧建了一处学校,即现在的亚林庵学校。
  苏家庵占地面积达70多亩,其中建筑面积约20亩。当时此庵建筑气势宏伟,内建有千佛殿、东西厢房,最出名还要数当时盛行的“二月二庙会”,每年阴历的二月初二都有庙会。民国及解放时期,每年庵庙会非常鼎盛,庙会会首共6人,由六大联庄组成,当以苏家村会首为主,同时设庙会文书一人,管理人员有十几个,分别分布在每个市场口(如有木材市场,牲口市场,百货市场,农产品市场等),来自四面八方、方圆百里的商家,都来庙会经营。庙会有固定的戏台,在寺庙的东南角,每天的客流量能达到上万人,每年庙会为期10天。至今到黄河以南章丘等地,年龄在80多岁的老人谈起“苏家庵庙会”,总会有很多说不完的故事。
  传统习俗
  请家堂 农历腊月三十日为除夕,正月初一为春节。几百年来,人们习惯地将除夕和春节二者合称为“过年”,即阴历年,现今还流传着请家堂的习俗。请家堂既是一种带有迷信色彩的祭祀活动,也是人们对祖先亲人的一种深深怀念。
  请家堂就是将祖宗和已去世亲人的亡灵请回家来,与家人一起过年。请家堂共分3个步骤,一是请家堂,二是守家堂,三是送家堂。腊月三十黄昏开始请家堂,各家都悬挂“家堂轴子”(一种按辈分填有祖先名讳,画有庭院及拜年人物的类似中堂的年画)。解放前农村请家堂一般为同宗中亲门近支一块相约到同一地点共同请,解放后逐渐演变成一家一户各请各家的。请家堂时,一般由长辈用托盘托着写有“三代宗亲”和已故亲人名字的牌位、火纸、香,到村头或麦场去烧纸,并将香在纸火上点燃插入香炉。在烧纸过程中,请家堂的人跪在地上,边烧纸边叨念“请列祖列宗和老爷爷老奶奶回家过年了”之类的话。烧完纸后燃放鞭炮,端起放有牌位和香炉的托盘回家。将牌位和香炉放在正房屋的八仙桌上供奉起来。供桌上摆有鸡、鱼、猪头、水果、点心、酒等祭品,一般鸡、鱼、猪头等肉类祭品都是生的。请家堂后,全家老少都要在家堂前磕头,意为敬奉先人。吃过晚饭后,全家在供家堂的屋里叙家常或包水饺,供桌上点上两只蜡烛,叫长明灯,一般除夕晚上大入孩子都不睡觉,叫“守岁”,也叫“守家堂”。午夜后,院里点上灯笼挂于高处,称“天灯”(现在人们把电灯挂于树上,代替了过去的灯笼)。然后放鞭炮,晚辈在家堂桌前给长辈磕头拜年,长辈还要给孩子压岁钱。拜完年吃素馅水饺,意为一年中全家平平安安、肃肃静静。天亮后,男女老幼穿戴一新,家长守家堂,晚辈开始相互串门拜年。拜年时也是先拜家堂后拜长者。初一傍晚开始送家堂。送家堂和请家堂一样,取下“家堂轴子”,用托盘端上牌位、火纸、香,来到请家堂的地方,将牌位和火纸、香一同烧掉,然后放鞭炮,意味着将先祖的灵魂送了回去。至此,一场过年请家堂的祭祀活动全部结束。
  吃饺子 在传统习俗中,水饺向来是除夕年夜饭的重头戏,不管菜再多、再好,年夜饭中水饺必不可少。在贾庄,除夕水饺是有一些特别的讲究的。包水饺时,一定要排满整“盖垫”,中间绝对不留空余,否则,就以为来年会“亏大财”。包水饺时,还喜好包一枚硬币在其中,据说,吃到这枚硬币的人,来年定会走财运(有的还放花生、辣椒等等,增添过年的喜庆气氛)。初一早晨还有吃素馅水饺的习俗。这有两层意思:一是受佛教影响,在新年的第一顿饭吃素积德,以示善本;再就是,素者,肃静也,初一吃素,意寓全年心静少忧。
  放鞭炮 据说,初一放火鞭抢先,一年大吉大利。春节燃放鞭炮,是一大传统。贾庄人有自己燃放鞭炮的规矩。一般来说,在除夕夜、初一展、初五、十五燃放鞭炮。除夕夜、初一展放鞭炮分别名曰“辞旧”和“迎新”,初五放鞭炮叫“破五”,十五放鞭炮则是“送年”了。但不论何时放鞭,都要限定在自己的门前,千万不要跑到别人家的门前放。在自己门前放,再响再多那叫气派;在别人家门前放,则有欲“崩”人家福气财气之嫌疑,属于“行为不端”,人家是一定要和你急的。除夕团圆饭开吃时必放的那挂鞭炮,意思则是在告诉邻居人等:我们家人已团聚,事事大顺,开始“过年”了!
  (魏长俊 高洁)
  栾家洼村
  村庄概况
  栾家洼村位于商河县西南约12.5公里、临邑与商河两县交界之处,南至杨广坞村,北至东、西双庙村,北紧靠316省道。因栾姓家族居住在地势低洼的地方故名栾家洼村,截至2010年,约有300余年。栾家洼村东西约2公里长,是一个两头高中间洼的船形村庄,亦是胜利油田产油区之一。村西桥头建有7米高的宏伟牌坊,依坊两旁置石狮四尊,用以镇村护卫,象征着避邪纳吉。
  1937年,商河县划分为9个区、12个镇、96个乡,栾家洼乡为6区9乡中的一乡,共辖14个村,包括杨广坞、栾家洼、张名扬、小李庄、小于庄、前刘庄、后刘庄、程家、茂王庄、方庄、邓庄、崔庄、赵庄、孔庄。公社化后,栾家洼村隶属胡集公社,1990年隶属商河县贾庄镇。从立庄至2010年,共有33个姓氏,包括:栾、曹、周、白、殷、郁、朱、程、袁、侯、张、王、李、赵、纪、孙、邢、刘、庞、孟、高、郭、于、吕、叶、宋、董、牛、彭、杨、吴、贾、陈,均为汉族,其中前10个姓氏现已不存。截至2010年底总人口已达到1447人,由9个生产队组成,中共党员39人,共青团员86人。
  1999年,济南市计生委员会授予“计生协会先进单位”。2000年、2005年、2006年、2008年,中共商河县委、县政府授予“计生先进单位”。2000-2001年,商河县授予“财务管理示范村”。2002-2009年,中共商河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04年,济南市文明建设百佳单位奖、文明一等建设示范村奖。2005年,山东省司法厅授予“民主法治示范村”。2006年,济南市文化局授予“民间艺术杯赛”一等奖。2008年,商河县县委、县政府授予“计生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2009年,济南市授予“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2010年,商河县县委、县政府授予“尊师重教先进单位”。
  村政任职
  1945-1947年,李射法任村长。1947-1949年,高延芳任村长。1949-1951年,吕宗孟任村党支部书记。1951-1954年,张佃元、郭玉刚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1954-1964年,李文亭任村党支部书记,王胜山任大队长。1964-1965年,王忠臣任村党支部书记(代)。1965-1976年,张治业任村党支部书记,王长善任大队长。1976-1990年,王长善任村党支部书记,刘传富任大队长(村主任)。1990-2010年,孟宪坤任村党支部书记,彭恒泰任村主任。(注:2006年后由党支部书记兼任村主任。)
  经济民生
  栾家洼村土地总面积约3229亩,属盐碱性土壤,轻壤质褐土化白土,所处地形较洼,地下水层较浅。村北属赤红石黏土层,面积约500多亩,南属盐碱土壤层,面积约1800亩,西属轻壤质褐土化白土,面积约400亩,东属褐土化白土约500亩。居民种植以粮棉为主,粮田约2500多亩,棉田约800多亩。过去粮食单产一直在150-300斤左右/亩。至2010年,粮食单产达到800-1200斤/亩。
  2007年以来,村党支部分两次投资180多万元,用混凝土硬化7条街道,总长6000多米,街两旁垂柳成荫、花木葱郁。拿村500多户村民住上了新瓦房,用上了自来水,安装路灯50余盏,村民出行多为电动车、摩托车、轿车,田间劳动种、管、收一律机械化,大型收割机、耧地机、播种机等设备齐全,实现机械化耕作。
  文教卫生
  1938-1945年,栾家洼村第一所高等小学校建立,以栾家洼村高冠儒(伪军头子田敬堂的军师)的名义在六区栾家洼乡范围内,通过多方集资、集物,建立了商河县最早(日伪时期)的一处高等小学,在贺校长的带领下,由栾家洼村教师高兴礼、庞玉珍、赵焕章、赵秀章,邻村郭敬一、王传玺等人组建教师队伍。1945年,商河解放后,学校就不存在了,后来只有一个班在栾家洼村一家民房就读,教师仅有郭砚田、彭良泽。2010年,投资25万元重建校舍2间,总面积2772平方米。截至2010年底,全村共有全日制本科及以上毕业生有55人。
  栾家洼村自解放时期就开始年年举办鼓子秧歌。尤其是在元宵节前后,男女老少齐发动举办高跷、鼓子秧歌、杂耍、跑旱船等项目,因演出节目精彩演艺高超(如:鼓子是商西流派小鸿拳马术演变的打法),得到了当地和全县人民的一致好评。1992年3月,荣获全国鼓子秧歌研讨会汇演一等奖;1993年,获全县元宵节汇演优秀奖;1999年10月,赴京参加国庆50周年庆典汇报演出;2006年3月,荣获济南市民间艺术杯赛一等奖。
  村内卫生室、文体娱乐场所、器械、图书室等建设齐全,村民闲暇时可以打篮球、乒乓球、下象棋,丰富了村民生活。截至201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7800余元。
  人物
  高翰林 名高位,字范臣,是栾家洼村高氏六世。当时该门家世几代贫寒,祖祖辈辈靠种地、卖馒头维持生计,高位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发愤图强、刻苦钻研,多次徒步进京赶考,终于在30余岁中举,60余岁中进士。咸丰元年(1851年)荣任“国子监学正”。并由皇帝亲自赐予封牌(长约一米左右的横匾,挂于家室正堂之中)。高位的门前还修建了门楼,5-6米高的河蒿杆(也就是后人说的旗杆),杆顶上有锡顶,下有石阶和石座,以后官吏路过此地,武官下马,文官下轿,故高翰林名声远扬。
  彭福林 清代(1866年)书法名师,栾家洼村及周边有很多店铺门面或褡子上的字样,包括过去在公路东北角(现二纺厂西边)戏棚上的牌匾均为彭福林的笔迹。
  庞维翰 清代人 是华东地区教育界名师、书法家。原“商河县人民礼堂”几个字样就是出自庞维翰的笔下。
  1945年前后,高级知识分子有高兴智(农科大学),高级干部(军级)牛世才,高继昇(浙江省组织部),牛世杰(兰州汽车运输公司董事长),县团级以上干部吕乾、郭连贵、孟宪清、彭润泽、郁荣等人。
  1945年前济南唯一一家最早的化工企业老板:董清泰、董清明。
  留居台湾的知名人士:高建义、庞尚温。
  解放后-1960年小学教育老校长有彭良泽、赵秀章、郭砚田、董海泉等。老教师有高建元、高兴礼、王学礼、王志贵、杨淑翠、庞玉珍等。
  老干部(科局级):吕召喜、高建德、叶长青、陈建友、高建东、彭川泽、高建会、王长福、高延海、杨志林等。
  老医务工作者:王清汉、高延忠、董清杰等。
  新中国成立后至2010年高级知识分子:董明理(清华物理系毕业生,省厅级干部)、赵洪圣、彭恒军、彭恒信、叶长周(团级干部)、牛振亚(宁津县干部)、叶建华、(科局级干部)、高兴华、杨新华、高兴奎、郭永和(都是油田科局级干部)、李兴华(科局级武装干部)、董海清(省处级干部)、叶建军(县团级干部)、高建强(邮局局长、县科局级干部)。
   新疆和田市科局级干部:高新旺、高新强、高新宝。
  油田钻井工程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高兴坤中学教师、高级职称知识分子:高建武、高兴家(书法家,1978年曾获县书法展三等奖)、高继贤、庞佃实等。
  革命烈士11人:刘传勤、孟凡荣、张连杰、王清连、庞玉湖、王长洲、吴志仁、吕富城、王长义、张吉贵、郭连详、董海军(1975年7月在部队牺牲)。
  “栾家洼笑话”及传说
  栾家洼的公鸡“扁扁嘴”
  传说清末年间,商河当地农民五更天就开始下地干活。栾家洼村立庄较晚,乍到此地,也学着当地人起五更。但是他们不知道什么时辰是五更天,幸好邻村有一位卖油郎,每天拂晓时分到栾家洼卖香油,人们一听到他敲得铜铛响便赶紧起床到农田干活。有一次卖油郎的父亲去世了,连续好几天栾家洼人听不到铜铛声,都睡到大天亮。当卖油郎再次来到村里买油时,栾家洼人就向卖油郎请教:“你们当地人是怎么知道啥时辰是五更天啊?”
  “只要听到公鸡叫,那就是五更时。”卖油郎告诉他说。
  栾家洼人恍然大悟,“原来这么简单啊!”,立刻派人买来了公鸡。为了全村人都能听到,便把公鸡固定在栾家洼村的旗杆上。到了第二天早晨,卖油郎生病没有来,奇怪的是直到天亮的时候也没有听到鸡叫,大伙都聚集在旗杆下,瞅着那只不报晓的公鸡,都在分析不叫的原因,有的说:“是不是捆绑得太紧了,勒得它的脖子叫不出声?”于是,便有人尝试松开绳子,突然将绳子不小心松开并滑落,鸡也从旗杆上狠狠地摔在地上,人们都围拢过来,这时一位村民大声呼喊起来:“这下可坏了,把公鸡的嘴巴摔成扁扁的了。”原来买的不是公鸡,而是一只鸭子。
  栾家洼“问路论亩”
  相传,栾家洼村的王老汉背着篓筐沿着利禹公路拾粪,对面来了一位年轻人,骑着一头小毛驴,在距离王老汉三四米的时候,年轻人在驴上用鞭子指着王老汉问:“喂!哎……从这到贾庄还有多远?”
  王老汉见这位年轻人傲慢无礼,十分生气,本想不理他,可是又一想,对这样的年轻人,何不戏弄他一下呢?也好让他长长见识。于是王老汉便低着头连眼皮也没抬一下,边走边说:“大约四五亩吧。”
  小伙子一听愣住了,接着又问:“四五亩是多远?那是多远?不是论里(理)吗?”
  王老汉瞅着已经来到眼前的年轻人,用粪叉指着年轻人说:“论理?论理你该叫我大爷!”
  没话答拉话
  相传栾家洼村有一对新婚夫妇,一块回娘家,由于这位年轻人第一次来到岳父家十分拘束,见了丈母娘慌慌张张地叫了声:“大嫂,你好。”妻子听了很不高兴,责斥丈夫说:“你真是见了丈母娘叫大嫂,没话答拉话!”
  栾家洼样的
  传说很早以前,栾家洼村庄大、人较多,每年春天都有搭棚唱戏、闹春会的风俗。一年村里按照惯例筹办大戏,特意从外地请来了专业人士,戏棚打造得别具一格,十分美观,方圆几十里很少有这样气派的戏棚,村民们都赞不绝口、无不称好,后来栾家洼村以北的偏远村庄也想搭棚唱戏,但是不知道搭个什么样的戏棚更好,就在人们左思右想、不知所措的时候,突然有个知情的老翁提到:“人们都说栾家洼的戏棚很好。”接着大家都豁然开朗说:“是!是!是!好!好!好!我们赶紧去请教,咱就搭栾家洼样的!”从此“栾家洼样的”话语一直流传下来。
  岳哥岳嫂
  话说栾家洼村有位青年,应征入伍,部队对新兵进行了文明礼貌教育,其中有怎样写家信,教员叮嘱士兵们在写家信的时候一定要用尊称。一天,一位年轻人看到战友们给丈人、丈母娘写信时开头称呼“岳父、岳母”,而自己想给哥哥和嫂子写信,总不能直接称呼哥嫂吧,那什么才是哥嫂的尊称呢?
  他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忽然灵机一动,恍然大悟,写到:“敬爱的岳哥岳嫂,你们好!”
  牛啃树皮一案
  有一天,栾家洼村一姓张青年,赶着牛车去魏集赶集,到了魏集便将牛拴在一农户门口的槐树上,结果牛将其部分树皮啃掉了,树主人发现后很气愤,便将牛连人一同扣下,两家为此争执不休,最终还引起了一场官司,青年在大堂上责问树主:“你要我赔你的树,我还要你赔我牛的上牙呢!”
  “你的牛没有上牙吗?”树主人十分着急,支支吾吾地说。
  “没有上牙怎么啃坏你的树呢?”李官疑惑地问。(李官是日伪时期一位教书先生,在当地颇有名气,为人正直、威信较高。)
  审案的官听得怒发冲冠,一拍京堂木,指着树主人大声怒斥道:“你这混账东西,牛没有上牙怎么会啃坏你家的树皮啊?分明是讹诈人家,快把牛还给人家!”
  “大烟大火的”无烟煤
  很早以前,栾家洼村有一姓周的青年,家里没柴烧了,媳妇叫他去买些煤,小周匆匆忙忙去了贾庄生产门市部。
  煤老板问:“你想要哪种煤?”
  年轻人小周指着一大堆煤不加思考地说:“啊……我就买这种大烟大火的无烟煤!”
  大事记
  清代康熙年间 栾家洼村地形较洼,两头偏高,貌似船形。传说两座庙象征船上的船舱挡风篷,旗杆象征船上的桅杆,当时风水先生和村民说:船必须设有船舱和桅杆。之后村里雇佣能工巧匠精心设计,筹资兴建了两座关帝庙及两尊旗杆(旗杆由多根箍木连接而成,上有锡锭、下有石板、石墩镶固,高30米,造型宏伟壮观),后来方圆几百里都知道栾家洼立起了旗杆,为此也流传了不少趣闻佳话。
  清光绪年间 村里的主事者组织建立了栾家洼村集市,定为每5天一个集,逢五排十。最初集市规模不大,1938-1952年,集市规模逐渐扩大,包括服装、粮食、木料、牲口买卖、青菜、副食及日用百货等。
  1938-1945年 当时以栾家洼村高冠儒(县伪军田敬堂的军师)的名义,在六区栾家洼乡范围内集资、集物,兴建了商河县最早的一处高等小学校。在贺校长的带领下,栾家洼村教师高兴礼、庞玉珍、赵焕章、赵秀章,还包括临村郭敬一、王传玺等组建了栾家洼村教师队伍。
  1937-1945年 日伪军进驻栾家洼村,占踞了八年之久。
  1946年3月 在村东北角处(现在二纺厂西边)搭建了一处戏台,并邀请了河北梆子剧团来助兴演出。据记载,当时规模之大、场景之阔,在周边区域实属少见。戏棚装扮别具一格,内容丰富,花样繁多,观众们均赞不绝口,由此产生了“要搭栾洼样戏棚”的趣闻。
  1946年5月正当栾家洼集市之日,八路军董友亮隐藏在村西头老党员董玉海的家中,并趁机击毙了一名伪军,事发后反响很大,附近村民无人不晓。
  1946年7月 还乡团进村,聚集在“生产店”(党的地下联络站),预想谋害地下党员林文章、齐逢睦两人,正巧两人外出,却遇见了党员联防大队长张艮林及农会主任张佑。敌人将张艮林杀害并悬挂在一棵大槐树上示众。
  1947年春 全村为积极响应大参军运动,有41人参军入伍,村内脱产干部王经一亲自带队入伍。
  1965年开挖村西临商河,兴修台田共24个,占地面积1200亩,对抗涝防涝有显著作用。
  1966年国家实行扶贫政策,对村内住房特困户进行标准房建设,栾家洼村共建设24间。(村支部在村中间老学校处兴建了12间教室,从此学校由村西头迁村中央。)
  1972年公社派武装部长李洪福为主的改貌工作队驻村,该年农业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全年大丰收,村民生活大有提高。当年全村仅小麦产量达30万斤,创历史最高记录,人均夏季口粮达到100斤左右。
  1973年胜利油田九二三厂在村东南角(现13站)开钻第一口油井。
  1974年兴建村西头出村路桥涵闸。
  1976年省水文地质勘探队在村南钻一备战水井,深320米,采用耐高温的水泥石棉混管设备。
  1981年春村支部将停办多年的栾洼集重新兴办,当时还聘请临沂、河北梆子剧团前来助兴,并将集日改为逢四遇九。
  1981年 村东头出村路靠省道316线新建大桥一处,由县水利局资助建设。
  1987年村支部投资12万元去杭州联系招商项目,并到河南泌阳购置造纸项目,秋后建成小型造纸厂(造纸厂负责人有王以平、李洪卫、张洪亮等)。
  1989-1990年县组织部派李熙孔、张林堂驻村协助工作,1989年挖通了村南西至临商河,东至铁匠沟2300米的主干沟。同年秋季遭涝灾,于是工作队号召种植丰抗70大白菜搞生产自救,改貌功效显著。1989年县纪委清查村账目,无问题。1990年村“两委”成立。
  1991年秋末结合栾家洼村实际情况,制定了二十几条土地调整方案,经党员、村民代表和乡政府审批,对全村9个组统一进行了第一次土地大调整。
  1992年全村通自来水。
  1993-1994年 大力发展村办企业,建设两处石粉厂。
  1995-1996年村“两委”修建了大队办公室、服务室6间及两个大院以及校舍11间。秋初,全村又进行第二次土地调整。
  2001年村“两委”采取集体公积金及个体集资相结合的方式(由二纺厂及油区联办等单位大力支援),投资96万元对东西街及南北街进行硬化,总长度2800米,均为沥青路面,从此栾家洼村告别了几百年泥洼路的历史;同年,县委组织安排在油区范围内进行全部电改;秋后全村又进行了第三次土地调整。
  2004年村“两委”筹划修建硬化村东头,南北出村路800余米。
  2006年进行第四次调整土地;建设桥11座;村南北主干沟进行清淤(5000米);修建地上渠2600米;铺设生产路6条;整地配方面积1200亩。
  2009年村“两委”在联村共建单位、济南市资金结算中心的大力支持下,以及全村干群的共同努力下,投资80万元对于全村7条街道(总长3600余米)进行修整,全部改为水泥硬化,大街全部安装路灯。同年对栾家洼村大队办公室、计生服务室及整个大院再次进行了整修。
  2010年春村“两委”为打造历史文化村,投资10万元分别在村东、西两头出村路口各建一牌坊,两对石狮,宏伟壮观。
  2010年村“两委”给残疾户陈建亮帮建房4间及一个整院。
  2010年在济南市资金结算中心的帮助下,将栾家洼村学校全部拆建,重新兴建了标准的校舍10间、门卫室、校门等。
  (高 洁 孟宪坤 彭恒泰 高兴家)
  台子刘村
  村庄概况
  台子刘村位于商河县城西5公里处,贾庄镇西北方向,临商河西岸。东至张坊乡刘安邦村,西至孙马,南至郭家庵村,北至怀仁镇古城村。全村共有185户,总人口690人,耕地面积1035亩。明朝永乐年间,因村后有秦始皇的点将台(位于村后200米处,列为济南市二级保护文物),故名台子刘。
  1998年,被评为县先进党支部。1999年,被评为县级先进村委会。2000年,被评为县级标兵单位。2001-2004年,两次被评为市级五个好村党组织、济南市特色专业村。2004年,被评为县两委抓三会、三级联创先进村。2005年,被评为县先进单位。2006年,被评为县先进基层党组织。2007年,被评为百佳村妇代会。2008年,被评为镇先进党支部。
  村民经济
  该村耕地面积1035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另外还有70%-80%的村民从事豆芽生产,由此台子刘被称为“豆芽专业村”。后来,部分村民开始从事钢材业,现人均收入达到了6500元以上,村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0平方米以上,村容整洁、道路畅通、水电充足、农业生产全部机械化。
  豆芽生产基地 台子刘村由于人多地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是出了名的穷村。1993年开始发展豆芽生产项目,效益可观,2006-2008年,豆芽生产户达到100多户,占全村总户数的70%左右。为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台子刘村豆芽协会应运而生,协会从河北沧州以4元/公斤的价格统一进购绿豆,每公斤绿豆可为农户节省0.3元,豆芽生产周期大约在1周左右,1公斤绿豆可以产出6-7公斤豆芽,豆芽当前的市场价格为1.4-1.6元/公斤,这样一般的豆芽生产户一个周期收入200元左右,每月可收入800元。全村日产豆芽达3000多公斤,仅此一项户均年纯收入增加1万多元,台子刘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豆芽生产专业村”,豆芽生产基地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周边村群众为学习豆芽生产技术都纷至沓来,台子刘村成了豆芽生产培训基地,多年来共培训外村豆芽生产户200余户,使豆芽生产户生活有了明显改善和提高。台子刘村豆芽协会准备时机成熟后,把他们的豆芽贴上标签销往济南、德州、北京等大城市。
  首饰加工厂 台子刘村首饰加工厂始建于2004年,厂长是青年农民刘善彬,他于2002年在青岛一家首饰加工厂打工,手艺学成后回家创办了加工厂。企业拥有100平方米的厂房,实行来料加工,原料是由青岛首饰加工厂提供的半成品,主要产品有手工项链、耳环、手镯等首饰。工人可把活领回家干,适合农村家庭妇女利用空闲时间加工,足不出户就可领到工资。工人按加工厂要求进行加工,加工厂配备了3名专职技术人员,负责对工人加工的产品进行记录、验收,经验收合格以计件的形式付给加工费,项链、耳环等首饰加工费分别为0.2-0.8元/件,价格不等,操作熟练的工人月收入可达800元,少的也能每月收入500元左右。当前,从事该行业的人员达150余人,成为群众性加工企业转移劳动力促民增收的一个亮点。
  美特斯家具厂 美特斯家具厂占地5亩,工人20多名,虽然规模不大,但始终坚持着“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的理念,购进先进的生产设备,生产的家具质量和环保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
  台子刘村拥有工艺品厂2家,家具厂1家,还有多家小型加工厂。与此同时该村劳动就业率达到了95%(全村劳动力405人)。
  新时代的“土地改革” 1998年,台子刘村打破了全村责任田原来的界线并重新分配。
  按照当时土壤肥力、水浇条件、离家远近等类别平均分配到农户零散的土地,重新制定了土地级差,即根据土质的好坏、水利条件的优劣和距离村庄的远近,将全村的耕地划分为3个等级,按照“好减差补”的原则,合理确定耕地分配:二级地比一级地每人多得一分半地,三级地比二级地每人多得一分半地。土地调整打破原有界线,村集体将全部地块收回调成大片地,各户无论分到哪里的耕地,都是整块土地,耕期10年不变。
  农户土地分散零碎,因耕地之间界线多,也浪费不少土地,大块调整土地后,村里多出来30余亩耕地。
  随着机械化作业的推广,农作物统一种收,家庭妇女和老人都能轻松应付,青壮年劳动力可以腾出时间外出打工、从事养殖或群众性加工业。村民李道文家7口人11亩地,过去分成5块,最远的两块地相隔3里地。原来浇一块地需要1天,现在这11亩地一天就能浇完,节省下的时间在家做豆芽,一天至少收入50元,比调整土地前多收入一倍。过去收割靠镰刀,至少要一个月,现在村里组织外面的收割机队为农户服务,四五天就完事,腾出时间可以干二三产业了。全村外出务工人数达到200多人,年收入160万元。全村人均收入也由调整前的700元增加到5400元。
  同时,调地以后另一个明显的变化是村民的矛盾纠纷少了。以前引发矛盾纠纷最多的是农田浇水,农户在浇水季节,你争我抢,往往产生摩擦。土地调整后,机井全部实行集体管理,统一浇水,有序灌溉,杜绝了“抢水”现象及由此引发的矛盾纠纷。
  文教卫生
  台子刘村村委一班人于2005年在镇政府的帮扶下建立了文化大院,有图书1000余册。村东有健身广场1处,设有篮球场,乒乓球台等体育设施。2004年在村民刘发山、付其勋、李术路、李继军、刘善路等的发动和村委会的支持下组织起了秧歌队,该村传统秧歌的武场是最有特色的。2012年初,村委又组织了广场舞表演队。
  1968年,村里有“赤脚医生”1人,基本做到了小病不出村。2008年实行新一轮农村合作医疗,该村村医并入西袁家村卫生室。
  人物
  刘召远 原四川省成都市邮政局局长。
  刘传文 原临邑县某区委书记。
  李晓端 曾任庆云县县长。
  李玉林 曾任温州市市委书记。
  李道业 1980年担任台子刘村党支部书记,曾多次荣获商河县“劳动模范”“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标兵”、济南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优秀村委会主任”以及镇十佳党支部书记等荣誉称号。
  革命烈士:刘传文 刘传礼 刘照贵 李玉兴 刘传浩 付泽泉 李效端 张光志
  故事传说
  秦始皇点将台
  台子刘村位于贾庄镇西北部,距镇政府驻地约15公里,是个600余口人的小村庄。因村北200米处有一大土台子而得名。相传,此台建于秦朝,是秦始皇点将所用,以前曾占地8亩,历经几千年风雨的洗刷,如今已所剩无几。在台子的两侧有一条跑马道,直通古城,古城的南城门就在台子西侧不远的地方。村里的老人们讲,以前的台子不是现在的样子,约在100多年前,台子上面有座庙,庙里供奉的是泰山奶奶的神像,香火旺盛,方圆百余公里的善男信女都来这里烧香拜佛,祈福求药。一直到“文革”时期破“四旧”时,红卫兵将庙拆了,台子才渐渐冷清起来。那时台子四周都用花瓦镶嵌,庙四个角上种有松树,肃穆壮观。近些年,不断有人在台子下捡到过砖瓦碎块,据文物专家余祥鉴定,这些碎瓦块就是镶嵌在台子四周的秦砖。在庙的前方有一蛇洞,长约15米,直径约15厘米,据说曾有一条大蟒蛇住在这里,至今,台子上的蛇还特别多,但与别的地方的蛇不同的是,台子上的蛇都是五、六根缠绕在一起拧成绳状,一团一团地生活在一起。另外,台子上的獾、蝎子、野兔、狐狸、貉等野生动物特别多,其中尤以狐狸为盛。经常有人看到成群的狐狸在台子上玩耍嬉闹。因此,在众多的民间故事中,流传最多的就是关于狐仙的故事了。传说中的狐仙经常帮助附近的穷苦群众。旧社会,农村生活条件非常落后,不管谁家有红白大事,碗筷杯碟、桌椅板凳什么的都需要七邻八舍凑,凑不起来的时候,事主就会去台子上烧香磕头,请求狐仙帮忙,缺什么少什么只需要磕头祷告,缺的东西便全都在家里了。
  关于台子的史志记载
  《三齐记》曰:鬲“城南有蒲台,高八十尺,秦始皇所顿处。在台下萦蒲系马,今蒲犹萦者”。“鬲,侯国。夏时有鬲君,灭浞立少康。”(后汉书志第二十二)《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夏代这里被分封为有鬲氏之国。《殷芸小说》(南朝梁·殷芸)卷一记载:“齐鬲城东有蒲台,秦始皇所顿处。时始皇在台下萦蒲系马,至今蒲生犹萦,俗谓之始皇蒲。”
  据《德平县前志》古迹篇记载,东汉刘秀登基后大封功臣,建武十三年于鬲津河(俗称四女寺碱河)流域重置鬲城,封朱祐为鬲侯,在德平东南三十里,北齐天宝七年废。鬲故城南有蒲台遗址,为秦始皇东巡萦蒲系马处(按:《三齐记》鬲城南有蒲台,高八十尺,秦始皇所屯处,在台下萦蒲系马,今夷为一丘。)鬲城遗址距商河县城西北15公里,即今怀仁镇古城村南1公里处(古平昌地,1956年由德平县划归商河)。
  鬲故城南蒲台遗址,位于今贾庄镇台子刘村北200米处,遗址范围2250平方米,高3.5米,台面长宽各45米,经省、地专家考证为秦汉遗址。故鬲城南门在台子西侧,故此认定“鬲城南有蒲台”与“齐鬲城东有蒲台”两说皆可成立。
  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载:秦始皇灭六国,分天下三十六郡,一法度,车同轨,书同文字,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乡(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版图之大为历代所未有,是为统一中国之始。当此时,始皇年方四十,而功业彪炳,前不见古人,乃志得意满,欲为夸耀之举。于是二十七年起,至三十七年止,多次巡视天下。西至陇山、北地,东至于海隅,南至于会稽,择名要之处均刻石颂秦功德。
  秦始皇东巡时,3次到达山东。第一次是在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这一次,秦始皇在泰山举行完封禅大典后,率领群臣经历下(今山东省济南市)和齐故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沿着渤海南岸东赴黄县(今山东省龙口市)。第二次是在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的春天。这一次,距上次东巡时间不到一年。秦始皇虽然在途中遭到韩国贵族张良派遣的刺客的伏击,但他仍按计划经黄县直赴芝罘,然后再次住进琅琊行宫。在琅琊台,秦始皇委派徐福东渡,开拓海域;在文山召集文人颂秦功德;在中国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成山头,拜日神,以求得国家的长治久安;在人间仙境——蓬莱阁,寻找长生不老药。由此可见,秦皇前两次东巡,并未经过商河及附近地域,只有第三次是路经此地,并于此筑台设营驻跸。
  秦始皇第三次东巡山东,是在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这次巡行的路线是由南向北,往返途经咸阳、云梦、丹阳、会稽、吴、琅琊、荣成山、芝罘、平原津、沙丘。到达琅琊行宫时,徐福闻讯秦始皇驾临,急忙从家乡赶来面见秦始皇。徐福从第一次入海求仙到现在已有十年时间,耗资巨大,始终没有求得仙药。为了逃避惩罚,他只好向秦始皇说,长生不老药本来可在蓬莱仙山求得,只是水神派大蛟鱼守护无法近前取药,请皇帝增派一些射箭能手同去。秦始皇求药心切,当即批准了徐福的请求,命他选拔童男女、各种工匠、弓箭手等入海求取仙药。秦始皇为了给徐福求仙扫清道路,他一面派人带着捕鱼工具入海捕捉大蛟鱼,一面自己带上连发的弓弩准备与大蛟鱼搏斗。秦始皇一行乘船从琅琊港出发,经荣成成山头前往芝罘。一路上没有什么发现,直到临近芝罘才看见一条大鱼。秦始皇将大鱼射杀以后,西航至黄县北海岸的黄河营港。在此作短暂停留后,秦始皇等人乘船继续西行,至莱州湾西岸的厌次县(今山东省阳信县东南处)上岸,在返回咸阳的路上,商河区域正是其必经之地。途中,秦始皇病死于沙丘平台(今河北省平乡县境内),年仅53岁,至死也没吃上长生不老药。
  (王长福 范吉星)
  南小庞村
  村庄概况
  南小庞村位于贾庄镇驻地西北方向,贾胡路以西。该村总面积800亩,其中耕地面积560亩。全村共有69户,总人口308人,均为庞氏,汉族。
  据《庞氏家谱》记载,先祖在明朝永乐年间由河北省枣强县迁至商河县沙河乡烟墩居住。清顺治年间,庞干、庞万两兄弟迁居贾庄镇小庞家村居住(居住在大后街以北,十字街以东100米处),后村名以姓氏命名。
  2009年,南庞村被济南市委授予新农村建设“十大行动”先进村。2011年1月,在第二届济南市现代农业“百花奖”评比中,南庞村被济南市农业局评为“十大美丽乡村”。
  村庄变迁
  最初,该村村庄成扇形分布,全部是土房,土坯墙、草檐头的平顶房,阴雨天房顶漏水、存积水。当时院子很小,土房只有100平方米。直到20世纪80年代,房子才有所改善,虽然仍是土房,但都是砖建基,尖顶挂瓦。90年代后开始出现砖瓦房带前出厦。截至2010年,全村98%的村民都住上了砖瓦带前出厦的房子。
  解放后,全村共进行了3次大规模规划分配。1975年第一次对宅基地进行规划,实行“三统一”,统一测量、统一大小、统一高低。1989年第二次对北大街进行规划并整平,长200米,宽15米。规划胡同8条(宽4米)。 2008年第三次对东西两条大街(一条南北大街)进行硬化(柏油路),8条胡同硬化(统一用砖),并修建了下水道,绿化了大街,总投资67万元。2008年底建成了村级文化大院,院里设有篮球场、健身器材,乒乓球台、图书室、娱乐室(内有扑克、象棋、军棋、跳棋等)。
  村庄沿革
  1937年11月,商河沦陷,该村受日伪统治。1945年商河城解放,该村归商河六区管辖。1952年改称胡集乡。1955年又改为胡集区,1955年5月隶属胡集区管辖。1957年1月隶属胡集乡管辖。1960年隶属贾庄人民公社,村改称生产大队,下辖2个生产小队。1984年后隶属贾庄乡,村建立村民委员会。1996年隶属贾庄镇管辖。2005年11月胡集乡并入贾庄镇后,出现了同一个镇两个同名村(胡集也有一小庞村),另外同名族谱不方便记载,从此贾庄镇小庞村改为南小庞村。
  商河解放后,1945-1949年庞永明任村长,庞佃俊任农会主任,搞土改、分田地、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过上了稳定的生活。1949-1960年庞永明任村党支部书记,庞佃俊任村长,搞互助组,后来在互助组的基础上建立了初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栾庙社),后村改大队,下辖2个生产小队。1961-1974年庞永茂任村党支部书记,庞佃明任大队长,土地归集体所有,打井20多口,改善了土地浇灌条件,建立“马蹄窑”4个。1974-1987年庞维明任村党支部书记,庞永森任大队长。期间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1988-1990年庞维森任村党支部书记,庞维福任村主任。期间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建立棉花加工厂。1990-2009年庞维广任村党支部书记,庞佃森任村主任。期间实行村级规划,硬化大街,进行土地流转。
  村民经济
  该村以小农经济为主,村民除打理田地外,其余的时间做一些小买卖补贴家用。如加工面子、修车、轧棉花等。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粮食亩产量不足100公斤。1970年左右根治河流,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耕种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农产品亩产量提高。1980年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大面积使用良种、化肥等,粮食产量由以前的200斤/亩,增至800斤/亩。截至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00余元,都住上了砖瓦房,有5户孤寡老人享受着低保。全村普及了有线电视、电话(移动手机),户户通上了自来水,全村拥有各种车辆40余辆,村内道路进行了硬化、美化、亮化。
  南小庞村有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一家(宏鑫纺织有限公司),农业龙头企业一家(济南乡村绿洲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济南乡村绿洲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2007年,至2010年累计完成投资2350万元,是一处集名贵花卉、绿化苗木、水产养殖和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园,先后被济南市命名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十大观光休闲农业示范基地和现代农业特色品牌基地。
  公司占地面积400亩,下设3个分公司。花卉公司建有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智能双膜温室大棚,利用地热资源培育红掌、文心兰、蝴蝶兰等名贵花卉,年销花卉30万余盆,切花3万余枝。水产公司循环利用花卉大棚排出的地热余水,从事生态矿泉水产养殖,主要品种有罗非鱼和南美白对虾,着力打造独有的“矿泉虾”品牌。园林公司建有300亩的苗木基地,驯化各类绿化、观赏乔灌木100余个品种,可承接各类绿化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公司成立之初,流转了南庞村土地400亩,在解决了公司用地的同时,为该村农民一年“转来”承包费32万元。优先吸纳富余劳动力进入公司务工,月工资千余元,公司与农民形成了更为紧密的利益联合体,实现了互惠共赢。推行“公司加基地带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了生产规模化、产品标准化、农业产业化。同时,南庞村也在乡村绿洲公司的支持下,推进新农村建设。2009年被济南市委授予新农村建设“十大行动”先进村。
  2010年,公司完成投资1600万元,重点建设了30万株花卉设施项目、智能科研中心和特色水产养殖基地。至12月投资600万元新建的占地5800平方米的智能温室已经投入使用,科研中心投资400万元,设计能力为年组培花卉种苗300万株,实现组培、炼苗、种植一体化栽培。占地100多亩的集养殖、观光、休闲、垂钓于一体的特色水产养殖基地,仍在建设中。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计划在现有规模基础上再流转300亩土地,扩建5万平方米的花卉温室大棚。
  济南宏鑫纺业有限责任公司 宏鑫纺业是一家以棉花加工、纺纱、棉絮再生为主体的棉纺生产企业。公司占地面积2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000万元,员工23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5人,汽流纺、棉花加工设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企业通过ISO9000系列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拥有自营出口权,产品质量达到FA2001-92汽流纺国家行业标准一等一级品以上。2006年建立党支部,共有6名党员,党支部成员3人。
  文教卫生
  该村没有自己独立的学校,村内学生均到刘染坊村学校就读。1958年,该村均到栾庙联校就读。2011年栾庙完全小学合并至贾庄镇中心小学,该村学生到中心小学读书。
  该村传统舞蹈文化是高跷(腰鼓、打棒、上扁担),划旱船等。另外还有一种丑角,又称“外角”,可扮成各种滑稽角色,如赃官、傻妮、憨小、丑婆等。1964-1967年,以庞维明为首的20多人成立了村小剧团,曾出演过《三句半》《相声》《迷戏吕剧》《李二嫂改嫁》等。
  新中国成立前后,该村没有医生,村民看病都去邻村。后来村里出现“赤脚医生”,方便了村民看病。2008年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该村村民均到栾庙村卫生室(卫生室内设有诊断室、观察室、治疗室、处置室、药房等,有全科医生5人),解决了该村村民的健康、医疗、保健问题。
  人物
  庞佃福 1926年11月出生,1947年2月参军,1948年10月牺牲,曾任排长,烈士。
  庞永成 1946年参军,后任营教导员,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任教导员,1972年离休。
  庞永龙 1947年参军,1949年以后转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曾任和田市石油公司经理,2004年病故。
  庞永波 1956年参军,曾参加抗美援朝,后转到湖南衡阳某兵工厂,1980年转业到山西省太原市古交马兰煤矿矿建工程处任机电科长,1995年退休,2005年病故。
  庞永清 1961年出生,1979年参军,在总政八大处当警卫员,后调总参,广西干校训练结业后转干副营级,后任上校。
  庞尚水 1971年9月出生,2007年2月当选为贾庄镇南庞村党支部书记。同时也是济南宏鑫纺业有限责任公司、济南乡村绿洲园林绿化有限公司的经理;被评为济南市“拔尖技术人才”等。
  庞尚水原为县供销大厦职工,1999年4月下岗。通过调查研究、分析论证,多方筹集资金100多万元,创办了济南宏鑫纺业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初,镇党委让庞尚水回村任职,带领乡亲致富。通过到枣庄蟠龙湖生态旅游有限公司考察学习,得知其有意扩建苗木花卉基地,遂决定引进。在做好对群众的解释与宣传工作后,很快300亩土地就租用到位,一个投资1500万元,占地300亩的集花卉苗木、生态观光、餐饮旅游为一体的项目于2007年5月落户贾庄镇南庞村。同时乡村绿洲项目的成功运作把大多数劳动力吸收到企业,使他们成为有地的工人。
  庞尚水任党支部书记以来,在企业的发展、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表现突出,曾获得多项荣誉:
  2008年11月7日,被商河县国家税务局聘为特邀监察员。2010年2月,被中共贾庄镇委员会、贾庄人民政府评为“2010年度先进个人”。2010年4月,被中共商河县委组织部、中共商河县委宣传部、共青团商河县委、商河县人事局、商河县广播电视局、商河县青年联合会授予“商河县十大杰出青年”的荣誉称号。2010年7月1日,被中共贾庄镇委员会授予“十佳农村党支部书记”。2010年9月,被商河县人民政府评为商河县尊师重教先进个人。2010年10月,被济南市人民政府评为济南市民营企业先进个人。是月,被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农业厅评为2009-2010年度全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是月,被济南市人民政府评为“济南市民营企业先进个人”。2010年11月,被济南市总工会授予“济南市五一劳动奖章”。是月,被济南市委统战部、济南市总工会、济南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济南市财政局、济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济南市工商业联合会授予“泉城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荣誉称号。
  (韩福广 王秀保 付泽元)
  沙河董村
  村庄概况
  沙河董村位距县城15公里、贾庄镇政府驻地10公里处。东至西小路村隔改貌沟相望,西至临邑县邓家村,南临陶家村,北与李天随接壤。
  明朝永乐年间,该村以姓氏命名,村西大沙河自临邑县在陶家村入商河,曲折向东北入渤海。相传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开凿的运粮河(宽约百米、水深数十米、“铜帮铁底”),两岸民众因而丰衣足食,好不富庶。后因黄河水泛滥,洪水改道冲入运粮河道,碧绿清水变成“黄浆”,久而久之沙泥沉积,河床抬升,遂成沙河,两岸村庄也因此村名冠以“沙”字命名——“沙河董”村。
  该村有董、侯、孙、宋、靳5姓,均为汉族。其中董姓占全村人口的50%,侯姓、孙姓各占20%,宋姓、靳姓约占10%。侯姓从临邑县许家寨迁来,到“善”字辈已有7代了。靳氏自迁入该村来,与侯姓和睦相处,团结如同一族,红、白大事互相帮助办理,所以有“靳侯一家”之说。截至2010年底,全村共有农户147户,总人口622人,总面积约1300余亩,其中村居占地约200亩,耕地面积约1100亩,人均近2亩。
  村庄变迁
  解放前,该村因贫穷、战乱等因素的影响,人口增加缓慢,村庄无明显变化。房屋多集中在两横一纵的“工”字形三条街道两侧。村北有两条“大湾”(也就是所谓的河),中间道路相隔,西北角有大沙丘一处,高有十几米,走上沙丘,扶树而望,整个村庄尽收眼底。村东南亦有小湾一个。大小湾中杂树相连,低洼之处,芦苇丛生。村内有南北胡同6条,宽窄不一,曲直有别。解放前后,村内闲地较多,杂树成林,杂草丛生。以柳树、杨树、槐树、枣树居多。村民房屋大多青砖建基土筑,坯垒、梁檩结构的平顶房,房子以秫秸、苇薄、麦秸铺顶,顶上糊泥。贫者建基5-7层砖不等,富者达十几或二十几层,更有富裕户“砖扒皮”(外面单砖砌墙,内有土坯以固)坐北朝南,门窗多木制无玻璃,窗户一般冬天贴厚厚的毛边纸(俗称“窗户纸”)。20世纪70年代初,窗户上有的钉上塑料纸,院落不大,四五十平方米居多,一百多平方米的就是大户人家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始有建尖顶瓦房,门窗加大,玻璃材质的门窗开始出现。1983年始,对村庄进行小规模规划,东西15米宽,南北长17米的宅院,可盖5间小房,2间小偏房,1间“角门”。同时有富裕户始建砖瓦到顶的砖房,两排并靠,四排中间有3米的胡同。2000年前后,全村砖瓦房普及,用条石建基、泥垒砖墙、水泥勾缝。2008年以后,瓦房用沙子灰垒墙、外墙抹光,没有了条石建基,内铺瓷砖。
  1984年以前,村民以煤油灯照明。1984年,从油区小寺村架设电线,开始用电灯照明,黑白14寸电视机逐渐普及。2003年安装固定电话。2002年春,村内集资铺前街沥青路——“文明示范街”。2007年后街铺砖硬化。2010年实行环卫一体化,街道设置垃圾箱,全村用上深井自来水。
  1958年胡集人民公社在该村西南征地300余亩(陶家村占60%)植树造林,杨树、槐树居多,修建房屋11间,公社派职工管理,招护林工近10人。到70年代前后,高树参天,灌木丛生,可谓“曲径通幽”,荫天蔽日,是儿童游戏的乐园。1980年前后,北谢洼修建公社农场,大量砍伐树木,到1993年临近村民圈林垦地,林场消失。
  村政任职
  该村自明代建村以来历代隶属于临邑县。1945年11月,临邑县所属的30余个村庄划归商河县管辖,其中包括沙河董村。1958年8月,商河县第一个人民公社在胡集宣告成立,沙河董属于胡集人民公社。1984春撤销人民公社,全县改建为6镇16乡,沙河董村属于胡集乡。2005年11月,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归贾庄镇北谢管区管辖。
  民国时期,靳安德任村长。1945-1947年,孙振武任村长。1947-1949年,宋文治任村长。1949-1950年,董汝会任村党支部书记,董元华任主任。1961-1980年,董元华任党支部书记,,董汝福任大队长。1980-1993年,侯善清任党支部书记,董怀清任主任。1993-1998年,董善河任党支部书记,宋文祥任主任。1998-2005年,董杯彬任党支部书记,侯善祯任主任。2005年,董善海任党支部书记,侯善祯任主任。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员人数为5人,至2010年全村党员有20人。
  村民经济
  该村历代以种植业为主,解放前地主、富农占有绝大部分土地。1947年实行土地改革后,耕者有其田。人民公社时期村里打了机井6眼,改善了农田水浇条件。1974年挖改貌沟,沙河董村的水浇条件改善。12马力的“195柴油机”,六出六进的水泵,24小时能浇35亩地左右。1981年该村实行了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改种小麦、玉米、棉花和蔬菜。
  1970-1980年间,该村两个生产小队先后开办了小型砖场、棉油加工厂、粉条粉皮加工厂及香油坊。大队又开办了机器零件尼龙加工厂,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村里买了12马力的拖拉机一辆,两次新修了校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户购置了小型拖拉机5辆,农用三轮车几十辆。至2010年村里有大型收割机3辆,大型拖拉机3辆,农田作业实现了机械化,节省了劳动力,随之养殖业、服装加工业、运输业(主要是贩卖粮食)、木材加工业兴起。村民文化
  该村自清末开始,以习武为主要的业余文化生活,村中男性,不论老少,在春冬农闲时节,每每集聚一起伸拳踢腿、舞枪弄棒,有“喝了董家的水,就会四趟腿(拳法基本功套路)”戏称。董才华(1893.6.21-1988.5.3)自幼习武。临邑县武术大赛中曾获得锦旗、对联等奖励。最有名的是曾获得题有时任临邑县县长“崔公甫”之名的宝剑一把。解放后曾获得商河县魏明庵副县长颁发的宝剑一把。1983年91岁时,荣获“全国健康老人”称号,受到表彰。现尚武精神历代传承,但喜爱人数不如以前,主要器械有:拐子镰、羊角拐、双刀、大刀,散手以“穿棒锤”最为著名。2011年,县电视台在该村录制了武术表演的节目,定时轮番播放。
  该村鼓子秧歌除有前场(武术表演)外,还有手鼓、高跷、杂耍等表演,多次到人民公社、乡政府驻地、县城汇演,手鼓是三四十人不等分两队列开,身穿红绿服,头扎花毛巾,头巾上别着红色弹簧蝴蝶结。右手举伞左手摇铜铃的领队两人,对立中间,领队铜铃一摇,手鼓上下舞动,左右旋转,前后摇摆,加上伞起伞落堪称一绝。此外还有村民自行组织的剧团,表演吕剧《借年》《小姑贤》《李二嫂改嫁》等。儿童游戏有打蹦、跳坊、踢毽子、丢沙包、捉迷藏、演木偶戏等。
  教育卫生
  民国时期,该村有私塾,多学无定所、书无定本。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为课本。1953年前村里的孩子去王义牛村读书。1954年始办公立小学(1-4年级),主要学《语文》《算术》,有时还开设珠算(打算盘)。20世纪70年代初小学增加到5个年级还加设了《自然》《常识》课程。到1997年北谢双拥希望小学建成使用,该村由完全小学改成初级小学(1-3年级)。到2005年乡镇小学整合,该村初级小学撤销,该村学生就读北谢双拥希望小学。1976-1977年该村还办过联合初中。截至2010年,该村已毕业的本科大学生有3人,在读的本科大学生5人。
  新中国成立前后,该村没有医生,村民看病都去邻村。 1958年胡集人民公社在寇家设有医疗站,主要是中医。1977年前后有“赤脚医生”董怀河。2008年该村在村东头建设村级卫生室一所,四间房加一小院,内设诊断室、观察室、治疗室、处置室、药房、厕所,通上了自来水。有医生4人。
  沙河董村“土楼惨案”
  民国期间,该村由董氏出资,侯姓等帮忙筑成土楼一座,高约十几米,中间用木板隔开,内有土枪一支,土炮一门,用来防备强盗和土匪。一天有土匪前来抢劫,村民纷纷躲进土楼。土匪赶到时,楼门紧闭,僵持很久,土匪无计可施,怅然离去。等走出村庄时,有年轻人讥讽土匪,气急败坏的土匪又返回来,非要找出辱骂之人。搜到没来得及躲藏的村民,让他们用镢打开楼窗,找来柴火点燃,整座土楼顿时火焰冲天,土匪还拉起棉被骗村民跳下来,烧死摔死40余人,伤残无数,称“土楼惨案”。
  人物
  董云 解放前入伍,1965年任济南军区空军某部团长,1970年转业任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董怀银 解放前入伍,1945年任沈阳军区某部团政委,后转业任黑龙江铁力县劳动局局长。
  董汝铎 (1924-2006) 1947年入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历任战士、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
  孙维新 1947年入伍,西北野战军连长,转业到新疆乌鲁木齐公安局工作。
  侯希江 1936年出生,1949年入伍,河南某部驻军连长,后转业任德州市陵县城关镇镇长。
  孙维贞 1948年11月3日出生,1968年入伍,历任战士、技术员、工程师,正团级。后转业到青岛市外贸食品公司工作。
  靳怀升 1954年8月15日出生,1972年入伍,国防科工委。历任战士、文书、班长、分队长、干事,正营级,1990年9月转业德州地区公安处秘书,1995年8月,任德州市交警支队财务科长、驾驶员身体监测站主任。
  董怀俊 1955年4月25日出生,1973年12月入伍,历任司务长、排长、副连长、副教导员、科长、团政委。转业后任淄博市物价局副局长。
  孙维忠 1955年10月15日出生,1973年入伍,青岛海军驱逐舰队战士、保密助理员、连指导员、干事、教导员、政治处主任、团政委(正团级)。
  孙加彬 1973年入伍,沈阳军区某部医学专家,正师级。
  宋淑江 1952年7月17日出生,1979年12月毕业于临邑师范学校,商河六中(1981年改为胡集中学)任教,1984年7月-1990年3月,任胡集中学教导主任,1990年3月-2001年7月,任胡集中学校长,2001年8月-2006年,任胡集乡教育委员会主任。
  董怀民 1970年6月9日出生,1990-1994年山东师范大学读书,1994-2000年,任济南四建公司宣传处处长,2000-2004年,任济南市人事局处级干部,2004年,任济南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
  董富全 1975年12月出生,1995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2003年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任浙江省委宣传部科长,在浙江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革命烈士:
  董汝兰(1918-1943),1943年参加革命。
  董怀礼(1928-1945),1945年参加革命。
  侯希杰(1930-1948),1947年参加革命。
  百岁老人:
  张小荣(1910.12.5-2009.3.6),享年100岁。
  (王学福 侯善贵 刘法海)
  枣林村
  村庄概况
  枣林村位于贾庄镇的西北方,南临栾庙村、东双庙村,东靠马集村,北依万坊村,西临临商河。全村总面积1220亩,其中可耕地面积1059亩。枣林村全村125户人家,总人口583人,有王、陈、赵3个姓氏,其中王姓占村总人口的96%以上。
  据《王氏族谱》记载,王氏祖奶奶带3个儿子迁至此处,村内有一棵枣树,枣仁特别大,因此该村得名“枣仁”,枣树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成了一片片树林,后改为枣林村。大约在1898年前后,陈氏祖先陈军辉迁入枣林。赵氏在200年前迁入枣林村。
  1998年,该村被济南市民政局评为“先进单位”。2000年,被商河县委、县政府评为“文明单位”。2001年,被济南市民政局、农业局、财政局评为财务管理“先进单位”。2002年,被济南市委评为“学习实践三个代表先进集体”。2003年,被济南市评为“农村文化小康五十佳”。2004年,被山东省评为“先进妇代会”。2004年,被济南市委组织部、民政局评为“民主法治示范村”。2006年,被商河县评为“计划生育模范村”。
  村庄沿革
  民国时期,该村归胡集乡管辖。1937年商河沦陷,该村受日伪统治。1945年商河城解放,该村归商河六区管辖。1952年六区改称胡集乡,1955年又改为胡集区,1955年5月隶属胡集区管辖。1957年1月隶属胡集乡管辖。1960年隶属贾庄人民公社,村改称生产大队,下辖2个生产小队。1984年隶属贾庄乡,村建立村民委员会。1996年隶属贾庄镇管辖。
  1946-1949年,陈君成任村长,带领群众斗地主、分田地、农民有了属于自己的田地。1949-1970年,陈希平任村党支部书记,王旭昌任大队长,在职期间领导大家成立了互助组,在互助组的基础上又成立了初级合作社,王明昌、王中太任社长。1957年,在合作社基础上成立了高级社,划分为两个生产队。1970-1986年,王中太任村党支部书记,王依顺任村主任,带领大家整理河沟、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1986-1989年,王依路任村党支部书记,王维才任村主任。1986年为了实现旱能浇、涝能排,村党支部一班人员宣传发动村民开挖沟渠(当时召集了260人义务参与),东西方向的沟渠,上口10米宽,2.5米深,底部0.5米宽,12天完成了这条全长800米的沟渠工程。1988年,村后朱家河清淤工程,也是村民义务出工,东西长800米,动用土方2万多,投工2300个。1989-2010年,王维才任村党支部书记,王依俊任村主任。1990年,投资2000元建立了一座生产桥(村西枣林沟处)。1991年,机械化挖河(也就是1986年义务工开挖的村南河)清淤工程,累计投入2.5万元。2008年,投资65万元对村内大街储存路进行了高标准硬化(水泥路)。2009年,建立文化大院,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
  村民经济
  该村历代以种植业为主,村民除经营土地外,还利用空闲时间做点小买卖,如炸果子、加面子、做豆腐、榨油等补贴家用。
  1947年土地改革后,农民都有了自己的田地,粮食产量有所提高。1958年以后土地均归集体所有,加上自然条件和生产力的限制,村民的温饱问题难以解决。1970年后大规模治理河流,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地成方、沟成网,为改变农业生产条件打下基础。1980年,该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在原来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开始大范围使用良种、化肥,粮食产量由集体耕种时的亩产不足200斤左右(假如遇到灾年,连种子打不出),增至亩产800斤以上。当时土地分散,地块很小,影响了机械化的使用和发展,耕种打轧全靠人工,增加农民的劳动强度。后来将地块进行整合,机械化耕种、收获,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解放了生产力,有精力投入到第二、第三产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截至2010年底,全村机动车辆(小轿车、面包车、大型农用车辆、三轮车、拖拉机、收割机等)累计180余部。村民积极发展养殖业,增加收入。
  村民文化
  枣林村业余文艺演唱团 枣林村业余文艺演唱团成立于2005年秋末,初冬闲暇之季,村民们围在一起,吹拉弹唱、扭秧歌,其乐融融、非常热闹。退休教师王中俊酷爱文艺,便利用自家空闲的房屋作为排练场所,把大家组织起来,成立了贾庄镇第一个业余文艺演唱团。
  成立之初,因条件有限,没有一件像样的乐器和正规的演唱设备,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成员经常外出打工,流动性较大。王中俊拿出了自己多年的积蓄,购置锣鼓,动手制作乐器(梆子等),逐渐又添置音响、演出棚等配套设备。王中俊又从新闻报刊上了解到临邑邢侗街道办事处马天佑村有个演唱团,在当地小有名气,便组织成员租车到马天佑村开阔眼界、借鉴学习。通过不断摸索学习,大家一起编导了歌舞《新年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旧貌换新颜》《文化大院喜洋洋》,对口快板《计划生育好》《歌颂农村新面貌》,群口快板《赞贾庄》《说说咱们的敬老院》,演唱《看看商河新面貌》,豫剧、吕剧还有戏曲选段等等,内容丰富多彩,独具家乡特色,得到了村党支部的大力支持和群众赞扬,每年春节、元宵节、重阳节等,都会为广大群众进行表演。截至2010年底,戏团成员已经发展到20多人。
  在镇文化站的支持下,他们的演唱活动逐渐地开展到邻村、镇上、县里,甚至到市里。2009年夏秋季节,济南电视台专程采访拍摄录制了一期“乡村文化”节目,并在济南新闻台社区秀场分两次播放了他们的表演。还参加了县广电局组织的“计划生育宣传”“商河鑫盛乡村文化艺术展演”,文化下乡等各种演出活动,荣获相关组织荣誉称号。
  文化卫生
  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村民在精神文化生活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村中一直流行男孩子打蹦、安方、捉迷藏等游戏,女孩子则喜欢踢毽子、丢沙包、跳绳等游戏。2003年村中修建文化大院一处,图书丰富,包括科普类、生活类、文化类等共计图书5000余册。同时,每逢元宵佳节,村民自娱自乐,自发组织敲锣打鼓扭秧歌,形式多种多样、踩高跷、跑龙船、小丑角,真是乐在其中,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
  1968年村里有“赤脚医生”1人。2008年该村村医并入栾庙村卫生室。
  人物王
  以昌 1902年出生,1953年3月村内建立两个小社,王以昌为东社社长。1954年3月份,两个小社合并成一个大社,并继续担任社长。1955年任商河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已故。
  王维海 1964年5月出生,毕业后分配到德州华鲁电厂任技术员。2010年任电厂副厂长。
  王建昌 1957年2月出生,1978年7月毕业于青岛美术学院,安排到德州地区外贸局,担任科长。1994年自己创业成立德州市工艺装饰品有限公司,现有固定资产2千万。
  该村有大学生13人,研究生2人。
  (韩福广 王秀保 付泽元)
  马集村
  村庄概况
  马集村位于贾庄镇政府以北,贾胡路以东,东临王丰告村,南接郇家村,北临苗家村。该村总面积3105亩,耕地面积2058.9亩,全村共有269户,总人口1092人。有刘、张、陈、董、余、马、高7大姓氏,均为汉族。
  据《马氏族谱》记载,原名马家,后立集,故得名马集。据《张氏族谱》记载,张氏始祖巨川,原籍青州府乐安县城北榆林村,元末携子避乱出逃流浪至商河,时值商河灾疫流行,幸免者十之二三。明太祖朱元璋下旨,凡近期迁来民众可免劳役,免租一年,于是张氏始祖决定留居商河马集村。
  村庄初建,村民主要集中在中街以北、以南。后来随着其他姓氏逐渐迁入,刘氏、陈氏为主的40户居民住在中街以北、以南;刘氏(刘大财主)在东南角,董氏约40户居民在西边。
  村庄变迁
  1949年以前,村庄建设杂乱无序,仅有一条4米宽的主道,4条2米宽的小胡同,出行很不方便,遇到雨雪天无法出门。居住的房屋好的是青砖建基,差的是用土坯(土打或泥坨)土墙,房架为梁檩结构,平顶草檐大出头。村内大财主的房子均为四梁八柱,正房坐北朝南,东西偏房带南房,搭建成四合院的样式。油漆大门,门上还有象征富贵的金色大门钉。
  1949年后,房屋均为红砖建基,房顶为了防雨冲刷,在前后檐上挂上了二层瓦。1970年后村内统一安排宅基地,大都是空闲、低洼、边缘等地带,没有统一大小、高低等要求。1984年,进行村庄规划,以后街为中心,开通了前大街和村中4条胡同。1998年,再次拓宽了东西2条大街、南北1条大街。直到2000年村内普及了砖瓦结构的房屋。2006年投资10万元硬化了3条大街,累计长2500米,宽6米,并加宽了8条胡同,均铺设了红砖。
  村庄沿革
  民国时期,该村归属于胡集乡。商河城解放后,该村归商河县六区管辖。1957年区改乡,隶属胡集乡。1958年,乡镇改为人民公社,该村隶属胡集人民公社,后来归贾庄人民公社管辖,村改大队,辖6个生产小队。1984年4月,公社改为乡镇,隶属贾庄乡。1996年贾庄乡改为贾庄镇,该村隶属贾庄镇。
  村政任职
  1946-1949年,董清平任村党支部书记,陈瑞玉任村长。1949-1953年,刘长茂任村党支部书记,陈焕亮任村长。1953--1961年,张延华任村党支部书记,刘长海任大队长。1961-1974年,董付金任村党支部书记,刘长法任大队长。1974-1990年,张恒仁任村党支部书记,刘长忠任大队长。1990-1996年,张恒义任村党支部书记,陈焕升任村主任。1996-2001年,董玉清任村党支部书记,董仁祥任村主任。2001-2010年,董仁峰任村党支部书记,张恒海任村主任。
  村民经济
  解放前,该村以小农经济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高粱、谷子、棉花等作物,粮食亩产量不足100公斤。土改后,人们分到了田地,粮食产量有所提高。1970年后,大规模根治河流,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1980年,该村实施土地承包责任制,实行科学种田,大面积使用优质良种、化肥、地膜等,提高了粮食产量,由原来的200斤/亩,增至800斤/亩左右。当时土地比较分散、不集中,人均2亩地,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机械化的使用,耕种打轧基本依靠人工。1989年后,陆续整合,大面积实现了机械化耕作,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解放了生产力,农闲时可以外出打工,增加了家庭收入。截至2010年底,人均纯收入达到了7000余元,现有大型农机具15台套,重型运输汽车13辆,中小型农机具200余套,普及了有线电视,户户通上了自来水。
  村民董仁军从2008年开始养猪,年出栏头数200头,年收入12万元。村民张宗仁从2006年开始养猪,年出栏量100余头,年收入6万多元。村民马云强2007年开始养猪,年出栏200头,年收入12万元。村民刘传孝的大棚养鸡,每年卖出5批,每批4000只,共卖出2万只,年收入4万元。村民张吉友养牛,年出栏10余头,年收入1.5万元。
  村民文化
  该村传统秧歌从20世纪40年代就很出名,最有特色的是小鼓。高跷中的腰鼓、上扁担(3层5米高)、蹦桌子、劈叉等高难度动作。
  1956年该村自发的小剧团演出吕剧《李二嫂改嫁》《小姑贤》《孔雀东南飞》《三世仇》,京剧《沙家浜》《红灯记》等受到观众的欢迎,曾被邀请到杜集、河沟、栾庙、枣林、边庞等村进行巡演。
  民国时期,该村就设有学校,开设1-6年级的课程,周边6个村的适龄儿童都到此就读。1949年不但扩大了学校规模,还为农民成立夜校、扫盲班。1972年正式定名为马集小学,共有4个班级,100多名学生,实施九年义务教育。2002年撤销马集小学,合并到栾庙小学。
  1966年村内设有卫生院,有“赤脚医生”一名。2004年实施新农村合作医疗,减轻了村民就医的负担。
  人物
  陈清福 1922年9月出生。1940年10月参加临邑县抗日民主政府第四区区小队。后调临北办事处及德平县工作。历任战士、班长、区队长、副连长、连长、教导队队长。1947年立三等功一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任军委装甲兵第一坦克学校学员队队长、管理科科长、处长等职务。1980年离休。1951年6月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
  张宗亮 1957年出生,研究生学历,任山东省德州幼师副校长。
  马家集惨案
  商河县田孟乡(今贾庄镇)马家集村,位于田孟乡东北部,距离商河县城10公里。抗战前,全村有100多户、600多口人,村民多以务农为生,祖祖辈辈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1937年11月商河县城沦陷。沦陷前,日军飞机进行了侦察和轰炸,当即炸死了10余人。随后,日寇40多辆汽车,载着800多名日本兵由惠民向商河进犯。国民党商河县县长石毓嵩闻讯后,即带领人员约800人弃城南逃,日军便占领了商河县城。
  日军侵占商河后,到处“扫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三光”政策给商河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创伤。这时稍有点良心的中国人都会被日军的暴行所激愤,奋起反抗。
  1938年,商河的国民党军、民团还没有公开投降日军,也是日军“围剿”的目标。10月31日(阴历九月初九)这天,张老石(张绍臣)团140余人住到了马家集。晚上,张老石听说第二天日军要来“围剿”他,就动员部下说:“日军要来就和他打,也让他们看看我们的厉害。”当即就把队伍埋伏在村的四周,张老石亲自率领40余人守在村北。
  11月1日凌晨,日军近百辆汽车、千余人从常庄方向开来,在距马家集还有10多里路时,日军就把汽车灯全部熄灭,摸黑从村四周包围上来。因敌人是从北边打来的,张老石带领的40多人首先和日军接上了火。战斗刚一打响,面对近十倍的敌人他们便慌了手脚,在一无对日作战经验、二无战斗力的情况下,纷纷从东面(东面是伪军)突围逃跑。这时,只有张老石带领的40多人与日军对打了一阵,几分钟过后,死亡30多人,张老石也负了伤,于是和4名护兵慌忙藏到了一垛秫秸里。日军又向村里乱打了一阵枪,看没有了抵抗,便进了村。日军进村后,对手无寸铁的群众大发淫威,见有跑的就开枪,近了就用刺刀挑死,见柴草就点火,顿时全村一片火海。无辜群众被杀死67人,年纪大的70多岁,年龄小的仅15岁。有的被开枪打死,有的被刺刀挑死,还有的被活活烧死。董丰金一家被日军杀死5口,陈家院被杀11口,董家院被杀11口,一个奶名叫坤子的15岁男孩被刺刀挑死,60多岁的董大忠被刺刀刺死,董海峰50多岁的大娘被活活烧死。董庆武的父亲腹部被日军刺了一刀,当时血流了一地,昏了过去,日军以为他死了,后来被村中人救活。惨无人道的日军还以杀人为乐,一刀不把人刺死,看着他痛苦哀叫,董海礼被日军在嘴上捅了一刀,又在肩上捅了一刀,造成终身残疾。外村有5人滞留在马家集村,全部被日军杀死。日军在大发淫威之后,又把全村人赶到场院里,四周架上机枪,让一家一家挨个认人,看有没有漏网的张老石的人,他们发现了一名穿黄裤子的士兵,绑到树上当众开了膛。上午这伙沾满群众鲜血的刽子手撤离了马家集村。
  日军入侵马家集村已经70多年了,而今健在的一些目击者、受害者回忆起那场惨不忍睹的劫难仍历历在目,心有余悸。据史料记载,该村无辜群众被打死67人,外村5人,受伤群众6人,房屋烧毁275间,占全村房屋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家具、农具、粮食、衣物全被烧成灰烬,鸡猪牛羊一只不剩。没有了粮食,没有了房屋,造成多人无家可归,流落他乡。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人口减少,经济全面崩溃。由此而产生的灾难性后果严重而深远。
   (韩福广 王秀保 付泽元)
  西小孙家
  村庄概况
  西小孙村位于贾庄镇政府东北方向3公里处,朱家以南1000米,316省道以北1000米处,南临香坊村,西靠王丰告村,北与杜集村毗邻,东与河沟村接壤。该村可耕地面积900亩。全村136户人家,总人口570人,村内有孙、王、姜、李4个姓氏。其中王姓占全村总人口的80%以上,均为汉族。
  据《孙氏家谱》记载,孙氏本姓乔,居河间庆云,有尊贵者逃避兵乱赴胶州过商河之庞家庄,因受孙氏家业的影响,令其子乔衍光改为孙姓,万历年间由孙集侨居小孙家,因姓而得名。据《王氏族谱》记载王凤诰第三代子孙王晋才携长子问臣从王丰告到小孙家西头居住。1938年以前,在马集村东头的高岗上有一个40- 50户的小村叫小褚家。1938年,日本鬼子制造马集惨案时,该村被炮火夷为平地。村民四处逃散,姜氏的一大户来到小孙家西头安家。李氏仅有一户。
  村庄变迁
  解放以前,村庄的房屋、街道、胡同都无明显变化,住户都是集中在前街以北,西边称“王孙二院”,当时有两条南北街道,分别为官伙巷和大车道。解放后至1966年,没有多大变化,在村东(现在十字路口的东边,前街的南边建立“头牯栏”——养殖牛、马、驴、骡子等牲畜的场所),房屋多为土房,条件好的有青砖建基,墙是土坯、泥坨的,房架均为木梁檩结构,平顶草檐大出头。1966年前后,对村庄进行第一次规划,整平大街(150米×15米)。1973年进行第二次规划,统一安排宅基地,但没有统一大小、高低。1987年进行第三次规划,主要是整平大街、对宅基地实行“两统一”,即统一测量(20米× 23米),统一安排向村东延伸,房屋结构主要为土结构,房顶为尖顶,当时已经开始出现几处红砖瓦房(红砖是河北引进的),瓦均为自己村内烧制而成。1996年修建了出村路,与环乡路相连,路基铺垫均为村民义务出工,柏油路面(500米×5米),南北走向1条(230米×12米),小巷6条(宽4米)。2004年硬化(混凝土)大街3条总长730米,宽6.5米,总投资18万元左右。2007年修建了村文化室,内设乒乓球台,扑克、象棋、军旗、跳棋等。
  村庄沿革
  1937年11月,商河沦陷,该村受日伪统治。1945年商河城解放,归五联防(1949年3月改为六区,1952年6月改称胡集乡,1955年5月改为胡集区)管辖。1957年1月隶属胡集乡。1960年1月隶属贾庄人民公社,村改为生产大队,下辖4个生产小队。1984年4月,隶属贾庄乡管辖,1996年隶属贾庄镇管辖。
  1945-1949年,王云洪任村长,分田地、搞土改。1949-1955年,姜连发任村党支部书记,成立互助组,在互助组的基础上又成立2个初级合作社。1955-1958年,王传孔任村党支部书记,王吉业任社长,后来又成立了高级社,下辖2个生产队。1958-1972年,王吉责任村党支部书记,王吉征任村大队长。1965年建成“马蹄窑”烧青砖。1966年建立油坊2处。1967年建立香油坊和上轧棉机。1968年搞起铁编包括刺绳、铁丝网。1972-1989年王吉玉任村党支部书记,王吉成任村大队长。1975年村建成红瓦厂。1989-1994年王同仁任村党支部书记,王吉同任村主任。1994-1996年王同光任村党支部书记,王洪胜任村主任。1996-2010年,孙洪胜任村党支部书记,户户通自来水,硬化、美化大街。
  村民经济
  该村历代以分散性小农经济为主要经济形式,村民除经营土地外,利用空闲时间做一些小买卖,有炸果子、轧挂面、做粉条、轧棉花、加工面子、做衣服等等。
  1947年土地改革以后,耕者有其田,但受水利、科学技术等条件的限制,人均纯收入甚低。1970年前后大规模根治河流,兴修水利,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水利条件有所改善。1980年实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在农田基本建设基础上,使用良种、化肥、地膜等,粮食产量由集体耕种时的亩产200余斤增加到亩产800斤左右。20世纪90年代,由于地块较为分散,无法使用大型农业机械,耕种打轧基本依靠人工,费时费力。后陆续整合地块,合并地块,实现了机械化耕作,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至2010年底人均纯收入7000余元,村内有9户孤寡老人享受着低保,有线电视、电话、自来水均普及,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辆130余部,村内道路进行了硬化、美化、群众安居乐业。
  村民王同平2006年建起了养鸡大棚,年收入8万余元。村民王修震2007年建起了价值6万元,占地4亩多的养鸭棚,年出栏量达2万多只,年收入10余万元,带动了周边不少养殖户。
  文教卫生
  1948年建立该村第一所小学,利用空闲民房为教室,共两个班级(40余人),采用复式教学,教师有王传会、王吉业。1959年该村又成立了一所小学。1976年在村南重新建立了村小学,设1-5年级。1997年撤销合并至甜水井希望小学。
  该村传统文化有鼓子秧歌,由于村庄较小,和贾庄镇香坊村、栾庙村、王丰告4村联合组建了一支秧歌队。秧歌表演花样繁多,高跷(腰鼓,打棒,5米高的扁担)、小鼓(十字街,剪子鼓,迷魂阵)、旱船、丑角等。内容丰富多彩,远近闻名。1956年以王传会为首成立了一剧团,共有50余人,曾出演过《打渔杀家》《空城计》《盘丝洞》等,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打渔杀家》曾在贾庄文艺汇演中荣获“一等奖”。
  1966年,村里设有卫生室,有赤脚医生2名。2004 年该村作为镇重点村,重建了高标准卫生室。2008年国家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卫生室进行高标准改造,内设诊断室、观察室、治疗室、处置室、药房、厕所,通上了自来水,配备了听诊器、吸痰器、简易呼吸器、身高体重计、便携式高压消毒锅、氧气瓶、消毒灯、诊查床、健康档案柜等高标准设备。有医生3名,辐射4个村庄。
  人物
  王传成 1924年出生,1947年参军,参加过淮海战役,历任班长、排长、指导员、教导员等职务。1951年抗美援朝,荣获“一等功”,后转业到青岛市铜铅厂,任科长。1975年离休,已病故。
  王吉富 1927年出生,1947年参军,参加过淮海战役,历任班长、排长、连长,后转业到商河县水利局任科长。1987年离休,已病故。
  王吉思 1944年12月出生,1960年商河一中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矿物院地质系,毕业后安排在临邑县第一中学任教,后任教导主任,曾被评为市级“劳动模范”,已病故。
  该村有大学生9人。
  (韩福广 王秀保 付泽元)
  西李王村
  村庄概况
  西李王村位于县城西北9公里处,东至梁范,南至燕家,西至张坊乡穆家村,北至张坊乡赵家村,全村总面积918亩,125户,541人,有李、王、侯3个姓氏,全村均为汉族。
  据《王氏族谱》记载,明朝万历十八年(1590年)从河北枣强迁来,务农谋生,据民国商河县志(大事记)咸丰十年(1860年)各乡奉谕办理团练,城西李王村邑庠生王兰坡任团长,设团局于亚力庵(该宗东乡十一世祖王明任县府捕快)。有“出城不出城,先去问王明”之说。
  该村原名为李马保村,后王氏迁入改为李王村,现今为西李王村,1960年属胡集乡人民公社管辖,村改称生产大队,分2个生产小队。1984年属胡集乡,村建立村民委员会。2005年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归属贾庄镇管辖。
  西李王村有可耕地面积810亩,全村99%的农户住上瓦房,有7户困难户,享受低保,全村普及了有线电视、电话、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90多辆,村内道路进行了硬化,有在校大学生9名。
  村政任职
  1951年,范书达任党支部书记,王心忠任队长组织三村成立了初级社。1956年,李清路任党支部书记,王丰河为社长,成立了高级社,并在此期间挖了村西排水河。1958年,大跃进成立了人民公社,李清路任书记。1969年,由李希无任党支部书记,帮助2个生产队搞起了副业,组建了2个烘炉车间。1974-1984年,由李仁俊任党支部书记,王仁俊任大队长,把该村的排水河重新加深加宽整修一遍。1984-1988年,王洪臣任村党支部书记,王岳利、李希成为副书记。1988-1999年,由李希成任村党支部书记。1999年,由李希圣任村党支部书记,李佃民、王岳文任委员,规划了房屋建设,水利配套,打机井15眼,街道全部得到硬化,修建3座石头桥。
  文教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李王村有了自己的学校。改革开放后,该村的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从恢复高考至2010年全村考入各类大、中专院校100多人,研究生2名。该村修建了文化室。
  2000年前后开展简单的体育活动,借助村办公室前的空地,修建了篮球场和中老年活动场所。2008年购置了乒乓球台、健身器等全套体育设施,建起了村级活动场所。
  在学雷锋做好事、尊老爱幼的活动中,出现了很多例子,老共产党员刘桂英,70多岁,患有高血压等病,身体不好,有一次她在村外公路上散步时,不幸摔倒,有2个学生路过这里,看到这种情况后一个急忙到她家送信,另一个在路旁扶着她等她家来人,帮助她上了车后才离开,由于得到及时治疗,脱离了危险,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该村村民李希高无儿无女身体有病,久治无效,家庭没有收入,很是困难,村党支部书记召集村民开会,发动大家捐款,大家当场就捐了现金4600元。村支书拿着这些钱送到了村民家里,对他说:“这是咱李王村全体村民的一点心意,希望你好好看病,争取早日康复。”李希高老人拿着这钱,眼里含着泪水,激动地说:“谢谢书记,谢谢全村的老少爷们,我一定不忘全村老少对我的好,好好看病,争取早日康复。”
  人物
  李希水 1958年参军,历任排长、连长、副营长、营长、副团长,转业后任商河县商业局局长。
  李明泉 1975年参军,历任排长、连长、副营长、营长、副团长,转业后任商河县成人学校副校长,并为该村道路建设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李平山 先前在商河县教育行业工作,后调任商河县县委办公室主任,后任济南市经委办公室主任。
  王洪良 特色种植,从2008年发展种植业,年纯收入达到80多万。2009年又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在该村承包了500余亩土地,同时还在燕家、胡集、西王、小庄等多个村进行土地承包累计1500余亩,带动了该村和邻村的大批困难户再就业,解决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故事传说
  《王氏族谱》记载,清朝末年王姓有兄弟三个,家境贫寒,生活非常困难,他们连个名字也没有,人们都叫他们王老大、王老二、王老三,只有王老大和王老二有老婆,王老三因日子贫穷没有娶上老婆,靠外出到梁家给一财主扛活谋生。这家财主很有钱,在外地做生意,在当地大量收购粗布,就是老百姓用手工织的老白布,收来后运到东北去卖。每年二次,第一次在每年八月至九月,第二次是十月至十一月。王老三就在这家做小伙计,因王老三长得帅,还非常勤快聪明,非常讨人喜欢,所以老板非常喜欢他。当地有一位财主叫张百万,和梁老板两人关系很好,因梁老板在此地有极高的威望,外人不知道梁老板有多少钱,光看到他大车拉出白布,大车拉回银元,而且对外销布临时不要款,所以张百万就对梁老板有极好的印象,最后成了好哥们,张百万常来店中坐坐,梁老板也常到张百万家去玩,梁老板去时就带着小伙计王老三,常来常往,张百万也喜欢上了王老三。因王老三很机灵,又会说话,又会干活,会看眉眼高低,再加上梁老板用心教导,王老三更招人喜欢。在谈话中张百万得知王老三单身一人,父母不在,两哥嫂都分家过日子,就想给王老三说媒,一听这话,梁老板很是高兴,就对张百万说:“你费心了,说亲用款多少我全包了,你大胆地说吧,一切花销我全包了。”原来张百万有兄弟两人,弟弟在朝做官,弟弟膝下有一男一女,女儿在老家跟他(张百万)生活,现年20岁,想找一好男为伴。张百万看王老三很好,在经弟弟同意后就为两人办了婚事。
  当时皇上有一玉马,一天夜间被人盗走,皇上得知后,限期破案,经审问,看玉马的说是一个秃子偷的,圣上下诏书,在全国抓秃子,这一闹,秃子可倒了霉,抓着秃子就杀,杀得不计其数。
  因王老三从小头上长疮,又无钱医治头发掉了一些,成了秃顶,王老三在东北做白布生意,路上被官兵抓去了,消息传到京城王老三他岳父那里,其岳父很是着急。这一天大理寺审问王老三,王老三他岳父也在场,他问大理寺主审:“咱杀了这么多秃子有一个是真的吗?”主审说:“还没有。”“没有就该放了人家,你这样杀人家不屈吗?”大理寺主审说:“好吧,问问看玉马是不是他偷的,不是咱就放了。”
  在王老三被抓后,他在牢中许愿说:“如果叫我逃过这一关,我每年三十中午放鞭炮、烧黄表,到泰山奶奶那还愿,叫我的子子孙孙传下去,保佑他们五谷丰登、人财兴旺。”在审问王老三时,他岳父问王老三:“你见过玉马吗?”王老三答曰:“没见过。”其又问看玉马的人:“你看看是不是这个人?”看玉马的一看王老三,说:“不是他,那个人秃得还厉害。”王老三一听一下子站起来说:“不是我,你们该放了我。”这样王老三逃过了这一关。从此以后,每年三十中午王氏族人都在十字道上燃放鞭炮,烧黄表,一直传到现在。
  (杨月江 刘永清 韩宪光)
  栾庙村
  村庄概况
  栾庙村位于贾庄镇政府驻地略北偏西,贾胡路以西200米处,北至环乡路,西至新落成的贾庄镇工业园区。栾庙村总面积1349.2亩,其中耕地面积915.7亩。该村共有256户人家,总人口607人,有孟、侯、马3个姓氏,其中孟氏占全村人口的90%以上,均为汉族。
  明朝初期,栾氏途经此地,在一古庙栖身,并长期居住,逐渐形成村落,故取名为栾庙村,并沿用至今。清朝中期,在栾庙东北方向500米处有一个小村马家营子遭兵乱,村庄被夷为平地,村民遂搬入栾庙村。据《孟氏家谱》记载,清末时期孟氏由贾庄孟庄铺迁入。据《侯氏家谱》记载,侯氏由明末时期由商河侯家坊村迁入。民国初期栾姓失传。
  村庄变迁
  解放前后几十年的时间,该村庄的房屋、街道胡同均无多大变化。孟氏居住在村庄前街中间。侯氏家族居住在村庄前街北部,马氏家族搬入栾庙,前街南北各一户,全村没有一座砖瓦房,全部为土坯墙,草檐头的平顶房。
  1988年3月,全村进行第一次统一规划。宅院房屋统一大小(东西20米,南北23米),统一地基高度,整修胡同8条(4.4米)、大街3条(东西2条总长600米,宽13米;南北1条总长270米,宽13米)。1996年3月,对村庄进行了第二次规划,投入50多万元,硬化(柏油面)3条大街,总长1929米,宽13米。2003年,投入70多万元对村内道路再次进行硬化(水泥路)。2007年秋后,村内修建了文化大院,院里有篮球场、建设器材、图书室等。截至2010年,全村居民都住上了砖瓦结构房屋,有的已经盖起了二层小楼。
  村庄沿革
  1937年11月,商河沦陷,该村受日伪统治。1945年商河解放,栾庙村隶属商河六区管辖。后隶属胡集乡。1955年又改为胡集区,隶属胡集区管辖。1958年乡政府改为人民公社。栾庙村隶属贾庄人民公社,村改制为生产大队,下辖4个生产小队。1984年,贾庄人民公社又改称贾庄乡,栾庙村隶属贾庄乡管辖。1996年贾庄撤乡改镇,该村隶属贾庄镇管辖。
  商河解放后,1945-1949年,马清德任党支部书记,搞土改、分田地。1949-1957年,马清德继续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成立了互助组,大家互帮互助,特别对失去劳动能力的村民帮助很大,继而成立了两个初级合作社。1957-1959年,马清明任村党支部书记,建立高级合作社,辖4个生产小队。1960-1964年,侯仲营任村党支部书记,侯仲水任大队长。1964-1966年,马宪贵任村党支部书记。1966-1972年,侯仲水任村党支部书记,孟凡星任大队长、孟凡广任民兵连长。1972-1974年,侯仲营任村党支部书记、孟凡广任大队长。1974-1988年,侯仲水任村党支部书记,孟凡星任大队长。1988-1991年,马玉峰任村党支部书记、孟祥水任村主任、马光金任文书。1991-1995年,孟祥水任村党支部书记,侯兴河任村主任,孟祥友任文书。1995-1999年,孟庆智任村党支部书记、孟祥礼任村主任、孟祥河任村文书。1999年孟祥礼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侯智奎任文书。
  村民经济
  该村历代以分散型小农经济为主要经济来源,村民除经营土地外,利用空闲时间做一些小买卖,加工面子、弹棉花、做粉条、做香油、做豆腐等来补贴家用。
  1947年土改后,耕者有其田,平整部分盐碱地。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家对受灾人群发放救济物资,但仍有部分家庭不能解决温饱问题,被迫南下临沂,北上东北谋生。20世纪70年代兴修水利,大量使用良种、化肥、地膜等技术实行科学种田,粮食亩产量由集体耕种时不足150斤,增加到亩产700多斤。80年代实行了土地承包制,调动了村民的积极主动性。1976年中国石化公司胜利油田采油前线指挥部落户村东,占地约300亩,使人均耕地面积减少30%左右。到2008年人均收入达到5000余元,生活水平逐渐好转。该村有6户孤寡老人及家庭相对困难者享受着低保待遇。全村普及了有线电视、电话,90%以上的中青年人都佩有手机。户户喝上了自来水,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辆200多台(辆),村内道路进行了硬化、美化、亮化。
  教育文化
  新中国成立前后栾庙村成立一处小学,满足村民的教育需求,该学校属流动性质,教室均为村民的闲房,哪里有闲置的房子,哪里就是学生的教室,直到1955年在该村中心位置建立了一所正式的小学。1976年又建立了联中,周围8个村庄的孩子均到此地读书。1978年撤联中恢复小学,并在村南建立了新校舍。1997年学校迁至贾胡路以西,周围11个村的孩子在此接受教育。至2010年,该村有博士后1人,研究生3人,本科生6人。
  该村传统的鼓子秧歌,有高跷、鼓子、划旱船、丑角等。另外,1966-1968年以孟凡礼为首的70多个人成立了村级小剧团,演出剧目有京剧《红灯记》《沙家浜》,其他有《借年》《小姑贤》《收租院》等。
  1968年,村里有“赤脚医生”1人。2008年,实行新一轮农村合作医疗,该村新建一处标准卫生室,内有医务人员5名,辐射6个村庄,为村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定期查体。
  栾庙传说
  栾庙村前有一座古庙,占地约有1000平方米,具体是何年何人建造已无从考证。这座庙自建村前就已经存在了,庙内香火旺盛,里面供有“狐仙老爷”,古时候人们有事无事都会来拜拜,就图神仙保平安。传言说,不管大情小事到庙里“狐仙老爷”神像前那么一念叨,就能为你化解所有问题。一传十,十传百,附近的村民没有不知晓的。
  (一)办酒席
  据说,古时有个孟氏,儿子要结婚办酒席,但由于当时条件很差,没有那么多桌椅板凳。然后家人提醒他去求求“狐仙老爷”,孟氏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来到庙里,把心意跟“狐仙老爷”诉说完就回家了。到了第二天他又来到庙前,推门一看,院子里整齐地排放着二十套桌椅,从此这座庙就更神了,村民的合理要求都能如愿以偿。有时候家里忙起来,孩子无人看管,便把孩子放在庙里,把门一关,然后再来领,孩子安然无恙。
  (二)买盆
  有一侯氏要出去买盆,去的前一天他先到庙里拜“狐仙爷爷”,保佑自己一路平安、顺利买到所需要的盆。第二天,他早早起来准备上路,经过庙前,突然看到有个卖盆的,正好是自己所需要的那种,便上前搭话。那个卖盆的说:“我是南临沂的,昨天有一老头去我那说这个村里有需要买盆的,就把我带过来了。”侯氏一听,明白了:南临沂距这有几百里的路程,一宿能走到,肯定是“狐仙老爷”帮了他!
  另有一天夜里,一位路人来到庙前,当时天很黑,伸手不见五指,走着走着他突然摔倒在路边的沟里,找不到回家的路,这时前面出现了一盏灯在移动(但不见人),夜行人便顺着灯光一会就到家了。
  人物
  侯仲泉 1928年10月出生,1945年参军,1949年调入政务院信访办公室,担任科长,1988年离休,2006年病故。
  孟庆江 1941年10月出生,1962年参军,后转业到江西铁路十三局,任科长,1985年调到胡集乡工作曾任总支书记,1996年退休。
  孟凡成 1942年1月出生,1974年参加工作,在张坊乡历任党委书记、人大主席团主席。2004年病退。
  孟宪孔 解放前在济南建筑公司任总绘图师,曾参与过济南趵突泉公园的设计。
  该村有博士后1人,孟祥慧;研究生3人,大学生6人。
  (韩福广 王秀保 付泽元)
  蒿子村
  村庄概况
  蒿子村位于贾庄镇以南4公里处,东临玉皇庙镇罗家村、张大人村,西靠铁匠村,南与玉皇庙镇柴王村毗邻,北与车孟村、贾洼村接壤,处于贾庄镇和玉皇庙镇两镇交界处。
  蒿子村全村总面积6100亩,其中可耕地面积为3960亩,全村共有232户,总人口980人,有张、刘、曲、宁、肖、杨、孙、陈、董、赵、王、吕、于、马、苏、郭16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曲、刘、肖3姓人口较多。
  明末清初,先祖由武邑、枣强一带迁来,俗称“官庄”,因遍地是蒿子得村名“蒿子村”。民国时期为蒿子孙乡;1937年11月,商河沦陷,栾洼据点由日伪军统治;1945年商河解放,蒿子村隶属六区铁匠乡;1957年属商河县胡集区蒿子孙乡;1959年属胡集人民公社;1965年隶属贾庄人民公社;1984年人民公社改乡后隶属贾庄乡;1996年撤乡改镇后隶属贾庄镇,村名改为“蒿子村”。
  2000年中共商河县委、县政府授予“计划生育三为主”合格村。2001年中共商河县委、县政府授予“计划生育三为主”模范村。2008年贾庄镇党委、政府授予“2007年度三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村政任职
  1945-1947年,孟召阳任大队长。1947-1949年,扬长庚任大队长。1949-1955年,杨友海任村党支部书记。1955-1958年,曲兴齐任村党支部书记。1958-1977年,曲兴富任村党支部书记,曲兴业任大队长。1977-1987年,郭世昌任村党支部书记,刘广沂任村大队长。1987-1990年,曲来学任村党支部书记,肖德刚任村主任。1990-1997年,孙洪斌任村党支部书记,刘好智任村主任。1997-2010年,刘好智任村党支部书记,杨海红任村主任,孙建云任委员。
  村民经济
  蒿子村原有大量盐碱地,经过全村村民的共同努力,盐碱地得以控制,并且土地变得肥沃,适宜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养殖有牛、羊、猪、鸡等,并建有一处养殖小区。
  1947年以后,蒿子村进行了土地改革,使耕者有其田。1970年左右大规模根治河流、兴修水利,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地成方,沟成网。1980年蒿子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调动了村民种地的积极性,同时大面积使用良种、化肥、地膜等,粮食产量明显得到提升。
  1964年前,全村无一条正规的大街,胡同也弯曲狭窄,村民出行十分不便。1964年村内进行第一次宅基规划,房屋东西长17.5米,南北宽15米,村内有了一条像样的大街。1976年村内进行了第二次宅基规划,疏通了南北街和东西街,南北街宽25米。1998年,村内整治大街,街上无堆放物。2003年大街硬化,铺设柏油路面。
  1988年春,家家户户通电。1998年全村通自来水,解决了村民喝水难的问题。2000年正式改为农业用电,使得农民用电更加方便和安全,2009年有线电视覆盖全村,村民能够观看到全国各地的新闻娱乐节目。
  文教卫生
  新中国成立后,蒿子村有了自己的学校,后经多次修建和整改,成为周围几个村子的文化教育中心,1996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合并归镇中心小学。村内建有幼儿园一处,全村的学龄幼童入学率达到了100%,从恢复高考至2010年,全村考入各类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有86人,包括大学生11人。
  村中建有党员活动室,对党员定期进行培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农闲时节,对全体村民进行培训。2008年村中修建了文化室,包括科学类、生活类、少儿类、财经类各种图书8000余册。
  2008年该村新建标准的卫生室,有3名医生,内设诊断室、观察室、治疗室、处置室、药房、厕所,通上了自来水。为村民们建立健康档案,解决了该村及周边村民的健康、医疗、保健问题。
  人物
  董健 著名老画家董健。是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省美协会员、四川画院名誉院长,滨州市著名“四老画家”之一。董健先生早年和晚年执著画苑,泼墨挥毫勤奋不辍。尤其他晚年在滨州期间生活的7年,是他绘画生涯的黄金时期,先后创作了2000多幅国画精品。
  董健先生1917年生于商河县贾庄镇蒿子村一个普通农民家中,少时在家庭和老师的影响下,爱好绘画,孜孜以求。1938年,在抗日战争的硝烟烽火里,随着当局向大西南的转移。1941年,他考取了当时最高美术学府——国立艺专。从此,董健作为潘天寿、丰子恺、李可染、吴弗之、吕凤子等著名艺术大师的嫡传门生,在国立艺专修业四年,对中西文化进行了广泛涉猎,对明清石涛、八大、吴昌硕、任伯年等大家的作品作为日课钻研,并对书法艺术多下苦功。
  1945年,28岁的董健先生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当时的《四川日报》《大众文艺》等刊物发表作品,也连续两次参加四川省成都画展。
  1947年,董健曾与四川著名画家李琼玖组织嘉州画社,并多次举办画展,在当地产生了很大影响,培养了大批美术人才。1957年携妻带子又调回山东原籍工作。科班出身的董健,由于善于学习和大胆创作,而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是人们公认的当时惠民地区高水平的画家。
  1980年从教师岗位上离休以后,董健先生几经友人邀请,到南方旅游写生、举办画展,重操画笔,并一放而不可收。1983年,董健先生应四川省政协和文化厅的邀请举办了回川画展,也多次参加当地省、市书画展,博得一致好评。1984年,他被聘为四川画院名誉院长。1985年,地区老领导刘之申等爱惜董健先生的卓越画才,并为修建黄河大桥书画联谊的客观需要,盛情相邀安排他来滨州居住,任滨州老年大学教授,使他晚年有了一个较为舒适安顿的生活和创作的环境。在滨州生活的七年,他绘制了两千多幅国画精品,但自己手中始终几乎没有存画,大都酬答了文友和慕名求画者,或者贡献了社会公益事业;董健先生在书画艺术和美术教育方面的重大成就,早已受到省内外艺术界的广泛敬仰。1992年8月,董健先生夫妇回惠民县城购房居住,1993年7月董健先生陪谢惠芳老师回四川探亲,1993年10月20日患病去世,终年76岁。董健先生的一生克勤克俭,甘于奉献,似蚕织锦绣,如蜡送光明,为文化艺术界留下了高尚的情操和崇高的风范。他留下的丰富作品,恰是他精神、情感、修养和品德的最好载体。(转自董老师一位好友的笔录,有删改。)
  刘文玉 1927年出生,1945年参军,参加过解放战争,曾任南京市某镇党委委员、副书记。
  曲来忠 1956年出生,先后任商河县机械厂厂长、玉皇庙镇党委副书记,商河县安监局局长。
  曲来春 1964年出生,毕业于公安大学,任省公安厅稽查科科长。
  孙名诚 1924年7月生。青年时在济南省立临时中学读书。1951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化学系。1952年分配到西北地质局实验室任技术员。1956年调地质部甘肃省中学实验室任工程师。1983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
  宁长山 1947年参军,在陕西参加黄岭山战斗时牺牲。
  肖德喜 1944年参加县大队,1945年解放商河城时牺牲。
  郭长德 1947年参军,解放战争时牺牲。
  (陈 波 刘传明 董兴华)
  聂家村
  村庄概况
  聂家村东临商河,南靠余粮干沟,西接高速路。聂家村地势低,七十二洼之一。该村耕地面积166亩,共有农户 245户,总人口996人,有张、王、刘、杜、杨、苏、各、聂共8个姓氏。其中张姓占全村总人口的40%以上,匀为汉族。
  明朝永乐年间,该村村民由河北枣强一带迁入,因建一座庙,起名聂家庙,后由于年久失修倒塌,故得名聂家村。
  村政任职
  1945-1949年,张付山任村长。1949-1964年,王明交任村党支部书记,王交冶任大队长。1964-1966年,路治前任村党支部书记,张家仁任大队长。1966-1982手,张广仁任村党支部书记,张恒义任大队长。1982-1994年,张恒义任村党支部书记,张来山任村主任。1994-2000年,张恒国任村党支部书记,杜凌贵任村主任。2000-2010年,王长光任村党支部书记,刘长华任委员。
  村民生活
  1960年前,该村无大变化,户户都是土屋,为防漏雨年年泥屋顶。1980年村庄开始规划,胡同宽4米,拓宽了原大街,使大街和商胡路连接。2010年,村民已告别土房,住进了砖瓦结构宽敞明亮的大房子,还有几户人家盖起了二层小楼。
  1980年3月,4个小队都分了责任田,并在各责任田地头打了机井,真正达到旱能浇水,涝能排水。现很多农户妇女浇地种田,男人(劳力)出外挣钱,家里电视,冰箱,电脑等家电齐全,沙发,组合家具样样都有。正如老人们说种田不要钱,国家还给钱,每亩100元。超60周岁的养老金每月60元。
  另外,近几年村内种植业、养殖业逐渐发展。该村以种玉米小麦为主,经济作物是棉花,有的在自家的责任田里建起了大棚,养鸡、养鸭、养猪等。
  村民文化
  “阴沟鼓”的传说:在秧歌的流传时期,话说秧歌传播者,到了史家庄,在史家庄传授过程中,为秘密行事,四门紧闭,该村两个年轻好事者,爬到史家庄围墙上偷看,在史家庄还没学会的情况下,这俩人便将动作熟记在心,回村教会了年轻小伙,从此鼓子秧歌队成立了。就这样,外村称该村鼓子为阴沟鼓。意思就是在四门紧闭的情况下,从村里向村外流水的沟沟里偷学而成,实为在墙头上偷学而来。
  “老八下”之说:老八下是该村村民对秧歌鼓子打法的简称,因该村鼓子秧歌在打的过程中,共8次击鼓,有别于周围村中的打法,故称老八下,在运动过程中,借抡劲带动上身跳转劈蹲,大起大落,粗犷豪放,其打法是在前上方击鼓,鼓转一周,左下方击鼓一次,后腰一次击鼓,前腰一次击鼓转身;右腿下一次击鼓,左腿下一次击鼓,在前腰一次击鼓,共击8下。
  间断了46年的鼓子秧歌队,到2009年在群众的自愿捐款,村委会出资支持下,聂家秧歌队又成立了,群众吃得好,住得好,还玩得好。用秧歌队爱好者的话说:“不图钱不图利,图练个好身体,给老少爷们带来乐趣。”该村秧歌鼓子队不但出村表演而且去贾庄镇表演,汽车,三轮车,浩浩荡荡,参与者服装统一,扮相各异,秧歌鼓子队不下百入。
  教育卫生
  1938年前该村就有学校,开设1-6年级课程,史家,聂家的学生均到此就读。新中国成立后白天老师给学生上课,晚上学校又成了村民的夜校,开办识字班、扫盲班。
  1976年,聂家学校改为初中。2009年撤销小学并入胡集中心小学。
  1966年村内有一名赤脚医生。2004年实施新一轮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减轻了村民看病的负担。
  人物
  张吉路 1930年生,1948年参加革命,1953年复员回家。
  刘仁忠 1928年生,1948年参加革命,1953年复员回家务农。
  王明贵 1929年出生,中共党员,山东省委党校大专文化,1947年参加工作,先后任文秘、文印、组织员、秘书、平阴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县委宣传部部长、县委党校校长等职,1985年因病离休,1994年病故,享年65岁。
  孟先林(本姓刘后改姓孟) 1925年出生,1945年任商河县第七区区长。1949年南下,曾任杭州市司法局副局长。
  刘乐亭 1949年出生,1970年于商河一中毕业,历任县委组织部干事、龙桑镇党委书记、县劳动局局长。 王明芝 1937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山东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大专毕业,1956年4月参加工作,先后担任乡采粮员、县木材公司划费员、铁路制动员、公安干事、检察院秘书。1998年11月退休。
  张延丰 1915年出生,自学成才,是远近闻名的医生,曾在胡集乡医院工作,后调入张坊乡医院,对中医很有研究,1994年9月病故。
  杜凌胜 1938年出生,曾任商河县公安局政委、县政法委书记,已故。
  恢复高考以来,张宗亮考取了清华大学,现任昆明设计院水电部工程师,该村毕业和在校就读的大学生,据不完全统计22人,其中研究生5人。
  张宗泉 1926年出生,1947年参加革命,1948年11月牺牲,职务为班长。
  张宗观 1920年出生,1947年参加革命,1949年牺牲,战士。
  (党圣凯 王超)
  王治田村
  村庄概况
  王治田村位于县城西10公里,东至贾胡路,西至临商河,南至万坊村,北至余粮干沟,胡集街以南500米,全村650米长,南北宽450米,全村有主大街1条,前后各有环村路2条,全村共有188户,总人口767人,有崔、韩、刘、殷、聂、宋、贾7个姓氏,其中崔姓占全村的30%,均为汉族。
  全村共有劳动力400余人,耕地面积1366.5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利条件很好,西有临商河,北有余粮干沟,东有窑厂大池塘,全村共有机井20眼,有潜水泵170台。
  明末清初,王治田建村之初有王、史两姓,当时王姓先祖建村时,带来大量钱物,购置了大片土地,以他的名字王治田命村名沿用至今。据传,王姓有一男性后人,身高两米,虎背熊腰,眉毛特长,眼如铜铃,面目狰狞,额头两侧长出两个肉包,人们称“牛角”,力大无比。一天深夜有五六个毛贼闯入家中行窃,他抡起扁担轻松就把五六个毛贼打倒在地。百年后,这两姓都无后人,后又迁来了崔、刘、韩、殷、聂、宋、贾7个姓氏居住。 解放前属贾庄区边庞乡,解放后1953年成立合作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胡集乡王治田村,后划入贾庄镇管辖。
  解放前,王治田村长殷思明,副村长殷思武领导全村人民支援前线,组织民兵积极支前,送粮、送钱、运送伤员,新中国成立后崔连邦任党支部书记。1949-1958年,党支部书记崔连邦,大队长聂兴治,村会计韩杰清。1958-1970年,贾文福任党支部书记,韩先忠任支部副书记。1980年在公社驻村干部王惠林及党支部的领导下,全村大力养猪,在村南建起一排猪圈,每户一个。扩大了水浇地面积,粮棉产量增产,农民收入提高,户户都买了自行车,当时成为当地学习的先进典型,报纸曾报道过王治田村的先进事迹。1974年刘召文任党支部书记,聂兴禄任大队长,韩付清任文书。1990-2010年,聂兴禄任党支部书记,刘刚、韩先同任支部副书记,韩付清任支部文书。历届村支部、村委会成立红白理事会,丧事、婚事一切从简。
  村民生活
  王治田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利条件较好,适合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豆类、蔬菜等。1947年后,该村按照相关规定,实行了改革,农田分到各户。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亩产500多斤小麦。随着农田的机械化、精细化耕作,1990年后小麦亩产1200多斤,棉花亩产500多斤,家家户户有余粮,有存款。
  该村蔬菜种植、畜牧业养殖逐渐壮大,村民刘杰养鸭大棚2个,每批能上鸭1万余只,每年养鸭6批,收入10万余元,养貉1处,养殖30余组,年收入数万元。村民贾立忠养鸭大棚2个,每批能出鸭万余只,每年6批年收入10万余元。村民聂法文养殖山鸡3000多只,2010年收入10万余元,在他的带动下该村又发展了3处,每户养山鸡1500余只。村民刘召文养山鸡的同时又建设养猪场一处。韩海涛建养猪场一处,年收入5万余元。村民刘金建起了高标准的高温大棚,大棚内种上了辣椒,一个棚年收入5万多元,刘金在原有大棚的基础上,去年又增加了养殖场1处,养山鸡1500多只。该村刘开明夫妇,在外打工多年,2010年回家创业建高标准大棚2处,种植西红柿,收入可观。聂守卫建笨鸡养殖厂1处,供应德州扒鸡生产厂家,同时带动同村崔士臣等人建立了养鸡场。
  该村50岁以下村民90%以上都在外打工,每人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60岁以上的老人都领到了养老保险,新农合参合率年年达100%;98%的农户住上了砖瓦房,村内道路平坦,道路两旁安放了垃圾桶,安排了3名保洁员。全村田地内机井连片,旱能浇涝能排。全村有变压器一台,保障了全村照明、浇地,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拥有机动车110辆,大型拖拉机5台,大型收割机5台,实现了机械化耕种,小麦成熟后3-4天就可全部收割完毕。适龄儿童100%实现义务教育。
  1970年前后有“赤脚医生”1名,2008年该村新建卫生室1处,内设诊断室、观察室、治疗室、处置室、药房、厕所,通上了自来水。有医务人员3人。
  人物
  该村全日制本科生5入,研究生3人,讲师1人,研究生韩贯峰毕业以后在南京一家汽车修理厂任负责人;研究生崔德邦毕业后分配在北京市工业局工作;贾立清任山东大学讲师,现已退休。
  韩先福 部队转业后在北京市城建集团任城建公司构件厂厂长,自己建立了东奥混凝土有限公司,任董事长。
  王洽田村人民教师:
  韩先文 小学高级教师,已退休。
  崔师木 参军复员后任小学高级教师,已退休。
  宋法青 贾庄镇胡集小学任小学高级教师。
  韩先光 小学高级教师,任贾庄镇胡集小学后勤主任。
  崔维海 小学高级教师,任教于贾庄镇胡集小学。
  聂兴玉 小学高级教师,任教于贾庄镇胡集小学。
  革命烈士:
  聂兴岳 1914年出生,1938年参加革命,1941年抗日战争中牺牲。
  崔歧邦 1923年出生,1939年参加革命,1942年牺牲。
  刘昭和 1925年出生,1947年2月参加革命,1952年牺牲。
  (杨月江 刘永清 韩宪光)
  刘天玉村
  村庄概况
  刘天玉村位于贾庄镇西北部,临商河以西1.5公里处,东与姜范村相邻,西与南谢村接壤,北隔范家沟与胡家村隔河相望,南与临邑县耿楼村相邻。该村共有83户,总人口320人。有刘、王两个姓氏,其中刘氏占人口98%以上,均为汉族。村庄总面积720亩,其中可耕地面积550亩。
  据《刘氏族谱》记载,刘氏族人早期从枣强迁入刘佃乙村,相传有兄弟两人,后不知何故有兄弟之一刘天玉带领家人迁往此地,后以人名定为村名。解放前先后归临邑、德平管辖,后又归临邑宿安管辖,解放后为胡集辖区,早期为胡集人民公社,村改为生产大队,辖2个生产小队。1984年4月隶属胡集乡,村建村民委员会。2005年11月合并到贾庄镇,现属贾庄镇管辖。
  村政任职
  1949-1951年,刘长顺任村党支部书记。1951-1954年,刘长更任村党支部书记。1954-1964年,刘长顺任村党支部书记。1964-1968年,刘召忠任村党支部书记。1968-1993年,刘保善任村党支部书记、刘召朋任村主任。1993-2010年,刘德善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民经济
  该村经过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20世纪80年代,实行了土地承包制。90年代人均收入达到1000余元。到2008年,全村人均收入已突破5500元。至2010年,村民户户盖起了新瓦房,当年的土坯房、小木门窗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宽敞明亮的铝合金大门窗。村里拥有汽车、三轮车、二轮摩托车、电动车100多辆。
  彩色电视机普及率达到95%以上,85%的农户购买了电冰箱、电饭锅,洗衣机等。普及了有线电视、电话。还有一部分农户购置了电脑,并且上了网,足不出户,就可以进行产品交易,了解市场行情。村内建起了办公场所,文化大院、健身广场。村内道路进行了硬化、美化、亮化,群众安居乐业。由于大型机械的推广利用,节约了大部分劳动力,年轻人外出打工比例占80%。该村孤寡老人享受低保。
  该村有养殖大户3户,种植大户2户,养殖户以肉食鸡和肉食鸭养殖为主,特别是近几年合同鸡和合同鸭的养殖,使养殖业主的收入有了保障。
  文化教育
  由于村小人少,该村学校比较简陋,只有两间教室,一名教师,1-4年级进行复式教学,5年级学生到姜范学校就读。后学校被撤销合并到附近的石家完小。
  传统的鼓子秧歌表演是该村文化的一大特色,该村虽然人口比较少,但是扮起秧歌来却是人人热情高涨,各种角色应有尽有,自娱自乐。
  人物
  刘银善 1957年出生,大学文化,历任吉林省四平市税务局长、市纪委书记等职。
  刘锦善 1965年出生,高级经济师,任济南今朝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无名烈士坟
  该村东与东临姜范村之间有无名烈士坟3个。20世纪80年代之前,每到清明前夕,附近村中的小学生和当时胡集乡中学的中学生纷纷组织前来祭奠烈士,敬献花圈,缅怀烈士的丰功伟绩。据当地老人讲述,1943年春,日本鬼子对赵田乡解放区(刘天玉村以西赵家村至田家村一线,现归临邑县管辖)进行大规模的清剿、扫荡。当时该村附近日本鬼子比较大的据点在宿安,驻扎在宿安据点的鬼子一路向东清剿,商河县大队为了给群众争取更多的转移时间,边打边撤,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当撤至刘天玉村东头的时候,有一深沟,很适合于打阻击,为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县大队领导决定在此打一场阻击战,将唯一的重机枪架设于沟旁,准备给敌人以痛击,只可惜不知是什么原因一梭子子弹没打几发就卡了壳,重机枪变成了哑巴。县大队抵挡不住敌人的进攻,只好命令一个班的战士留下阻击敌人,掩护县大队撤离。县大队撤到安全距离以后,曾令通讯兵给该班传达撤退的命令,只可惜通信兵刚出了姜范村就被敌人的枪弹击中,该班接不到撤退的命令,最后全部壮烈牺牲。敌人撤退以后,当地群众就将牺牲的烈士就地掩埋,筑成3座高高的坟墓。每年的清明节,附近的学生和群众都纷纷前来敬献花圈,祭奠烈士。后来因土地承包,个别群众觉悟不高,致使坟头逐年变小,现在只留一点痕迹。
  (王长福 范吉星)
  前大庄村
  村庄概况
  前大庄村位于贾庄镇西北部,临商河以西300米处。东隔临商河与西王村隔河相望,村南与小徐家、小寺村接壤,北与后大庄村相连。村庄可耕地面积1060亩,共有农户135户,总人口537人,只有李姓1个姓氏,汉族。
  明朝永乐年间,李氏从河北枣强一带迁入贤圣寺村,后代十三世迁此地立村,取名大庄。1955年据方位分为前后大庄,该村位于南部(大庄村的前方),故名为“前大庄”村。
  该村解放前归临邑县宿安乡管辖,1945年解放后归商河县胡集乡管理。1958年人民公社期间改为生产大队,辖两个生产小队。1984年4月,村建立村民委员会,一直归属于胡集乡管理,2005年11月乡镇合并后归贾庄镇管辖。
  2006-2010年,被贾庄镇党委、政府授予“三个文明先进单位”。2007年,被贾庄镇党委、政府授予“先进党支部”。2008、2009、2010连续三年,被县计生委员会授予“计划生育先进单位”。
  村政任职
  1945-1947年,李现美任村长。1947-1949年,李现坤任村长。1949-1950年,李照福任村党支部书记。1950-1976年,李照平任村党支部书记。1976-1987年,李现朋任村党支部书记、李现学任大队长。1987-1988年,李现学任村党支部书记、李守文任村主任。1988-1990年,李现忠任村党支部书记、李现银任村主任。1990-
  2000年,李现银任村党支部书记、李现银任村主任。2000年,李守文任村党支部书记、李守文任村主任。
  经济概况
  该村共有可耕地面积1060亩。1970年左右村内兴修水利,进行农田基本建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使用化肥、良种,提高了土地的产量。起初土地分散,耕种费时费力,后经多次土地整合,实现了大面积的机械化作业,村内土地以沙地和红土地为主,河中时常干旱。为了更好地利用地下水资源,全村共打机井16眼。到2008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300余元。截至2010年全村99%的农户住上了砖瓦房,有6户孤寡老人享受低保,普及了电视机、电话,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辆110余辆;村内道路进行了硬化、美化、亮化,群众安居乐业。
  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村闲置劳动力逐步增多,在此背景下村民不断拓宽致富渠道,有做买卖的、做建筑工人的,办厂子的,组建建筑队的等等。该村村民李国军,组建了一支建筑队,不仅把闲置的劳动力充分利用起来,带动大伙共同致富。另外村民李守军和李道民分别创办了皮子加工厂。
  村民文化
  该村村中一直流行男孩子打蹦、安方、捉迷藏等游戏,女孩子则喜欢踢毽子、丢沙包、跳绳等游戏。村中每年春节举办鼓子秧歌,自娱自乐,跳出收获的喜悦。老年人每天在大街两旁打扑克、下象棋。
  该村传统的鼓子秧歌队远近闻名,鼓子秧歌队角色齐全,有前场,鼓子,高跷,旱船和后场。秧歌的角色是以舞者所用道具的名字命名的,如伞头,左手握平顶伞,右手拿牛胯骨;鼓子,左手握两面圆形小鼓,右手拿鼓槌;棒槌,双手各握一根枣木棒;拉花,左手拿折叠彩扇,右手握彩色绸巾。伞头又分丑伞和花伞,丑伞中的第一、二把伞是演出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又是领舞者,精通秧歌,技艺精湛,被称为“秧歌博士”。鼓子是秧歌表演的主力,多扮作武士形象。棒槌由少年扮演。拉花又有地花和跷花(踩短跷)之分,多扮作少女形象。前场(武术表演)独具特色,该村有一老武师李守德(现已病故),农闲期间传播武术,教村民强身健体,在他的带动传播下,人人都能够上场耍几下,每年元宵节期间,该村的鼓子秧歌队外出表演,都会被围个水泄不通,至黑都难以返回,群众非常喜爱。后场更是趣味横生,人们打扮得各式各样,老太太,老先生,大姑娘,小媳妇,还有孩童,他们妙语连珠,说东道西,吹拉弹唱,逗得人们哈哈大笑,前仰后合。
  该村修建有图书室,体育活动室等设施,购置了大量的健身器材。
  文教卫生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举办农民夜校、识字班突击扫盲。政府在该村设立小学,开设1-5年级课程,199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村小学撤并,学生转到北谢希望小学就读。
  1968年,村里有“赤脚医生”1人,2008年实行新一轮农村合作医疗,该村村医并入西袁家村卫生室。
  人物
  李召新 1958年出生,1980年成为教师,后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广电局局长。
  李召升 1965年出生,1985年在县一中任教,中学高级教师。
  李召峰 1973年出生。1998年毕业于青岛化工学院,任青岛高校软控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李道涛 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
  李海峰 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
  革命烈士:李善斋 李昭庆
  (王长福 范吉星)
  前贾村
  村庄概况
  前贾村位于商河县西部,省道316线以南,西临贾胡路及临盘采油二矿,北临后贾村、孟西村,南临铁匠村,东临引黄干渠。前贾村全村总面积1400亩,其中耕地面积690亩,该村共有96户人家,总人口424人,有贾、马、崔、孟、王5个姓氏,均为汉族。
  元朝末期,5个姓氏均由河北省武邑枣强一带陆续迁来,因村后五百米处有后贾村,而故得名前贾村。
  村庄变迁
  20世纪60年代之前,村落集中于北大街北侧的小高台上,街南中部仅有几户人家,东部靠水库处有崔、孟、王等几个姓氏,院落杂乱无序,没有平整的街道,坑坑洼洼,阴天下雨无法出行。村西部有一官道,直通后贾村,村落建筑多为土坯砌墙,房架为木梁檩结构平顶草檐大出头。20世纪60年代初,为部分缺房户在大街以南进行规划,砖建基、坯墙(或土坨墙、或土打墙)、小尖房顶(但不堪雨水冲刷,便在檐头挂两行瓦)。70年代,生活条件差,谈不上房屋的修缮,部分村民在村中空闲地、低洼地、边缘地带自行建筑房屋。80年代,进行村庄规划,以北大街北侧小高台为中心点,进行规划,标准为东西宽18米,南北长20米,胡同3米宽,建筑物多为砖坯结构平房,后来出现青石铺基、全砖墙,尖顶挂瓦房屋。90年代,基本上没有土坯墙结构的房屋,家家购买了新家具、家电,房屋美观亮堂。
  村政任职
  民国时期马延杰任村长。1945-1956年,马亭杰任村长。1956-1958年,崔万平任村长。1958-1964年,王明训任村党支部书记,马受明任村大队长。1964-1986年,贾志正任村党支部书记,孟宪平任村大队长。1986-1994年,贾志军任村党支部书记,孟宪平任村大队长。1994-1998年,马振坤任村党支部书记,贾立师任村主任。1998-2010年,马振岭任村党支部书记,崔士芳任村委会主任。
  村民经济
  该村多为分散性小农经济模式,改革开放前,村民除经营土地外,无其他经济项目。1947年土地改革。1951年政府给农民颁发土地证,虽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但亩产粮食只有几十斤。20世纪70年代大规模兴修水利,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地成方、沟成网的配套设计在较大程度上改善了农村的经济面貌。80年代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粮食产量由集体耕种时的亩产百十斤左右,增至每亩800斤以上。当时土地较分散,耕种只能依靠人力,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使用与发展,后经地块整合,实现了机械化耕作,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截至2010年全村98%的农户住上了砖瓦房,有2户孤寡老人享受低保。普及了有线电视、电话,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辆126辆,村内道路进行了硬化、美化、亮化,群众安居乐业。
  2002年该村发展奶牛养殖,成立奶牛养殖协会。2003年建起了奶牛养殖园区,占地面积100亩,现存栏量1600余头,自产鲜奶10吨,年销售额1260万元,在其带动下该村及周边村先后发展20多户奶牛养殖专业户。
  人物
  马振岭 49岁,高中学历,199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3月,担任前贾村村党支部书记,济南市农村实用人才“双带(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示范标兵”。上任初始,前贾村仅有75户人家、345口人,人均不足2亩盐碱涝洼地,集体经济仅是一个空壳。同时,面对前贾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缓慢的现状,马振岭便下定了“要想富,先修路”的决心,以实现村民的致富需求。马振岭挨家挨户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动员全体村民树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意识,与本村“联村共建”单位党校、油管委等单位联系,取得资金方面的扶持,投资26万元的3条主道硬化工程顺利完成。之后,又多方筹措资金5万多元,对村的低压线路进行了改造;组织全体村民挖沟造渠8条,有效解决了农时灌溉问题;2000年对全村沿街道路铺设了排水沟,并为全村各户接通了自来水;对多年来的遗留宅基地问题,重新制定了分配方案,并组建了村宅基地规划领导小组,实行每年年初集中规划、分配的方式,有效解决了宅基地问题。
  同时,还带领村“两委”及群众代表深入外地养殖村、光明乳业生产厂家等地进行考察,确定了在该村发展奶牛养殖这一项目。召开班子成员会、全体党员动员会,要求党员同志一定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自己首先购买了12头,班子成员每人购买4头,一般党员每人2头。这样全村第一批购置奶牛104头,作为一个仅有90户村民的村来说,已经实现了人均一头牛的目标,该村也被冠上了“商河奶牛养殖第一村”的美名。村里还成立了奶业合作社(现为养殖协会),投资16万元建成了挤奶房、购买了挤奶设备,做到了“一分散、五统一、一集中”,这种管理模式也得到了各级的肯定,被称之为“马振岭模式”。
  前贾村率先建起了高标准的文明橱窗,橱窗中配有致富信息、法律法规、上级政策等内容,并对每年评选出的“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孝星”“致富能手”等张贴彩照,以文明橱窗为载体对村民进行思想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起到了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真正成为体现文明化进程的窗口。对村原有的传统习俗,村道德评议会开展了“革除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活动。为丰富群众业余生活,村里统一安装了有线闭路电视和健身器材。如今前贾村文明一条街,文娱活动室齐备,村风村貌较以前有了很大改观,村里经济得到了明显好转,截至2010年底,该村人均收入达到了8000元。
  贾立堂 1916年出生,入伍后随大军南下,后任上海某县县委书记,1978年病故。
  贾学信 1927年出生,1946年参加革命,参加过淮海战役,历任连长、营长。1974年转业到德州毛巾厂任书记,1986年离休,已病故。孟宪荣 1933年出生,1968年任威海市公安局局长。贾学洪 1944年出生,1990年任商河县职业中专校长。贾立杰 1946年出生,1988年任县教育局副局长。
   (韩福广 王秀保 付泽元)
  北谢村
  村庄概况
  北谢村位于县城西15公里处,东与小姜家村接壤,南与潘家村相连,西与吕庙、寇家隔河相望,北面3公里与张太华相邻,是西面村庄群众进城的必经之地。
  明代永乐年间,谢氏从山东省黄县迁到此处,以姓氏命村名,延续至今。村庄总面积2080亩,其中住宅用地550亩,耕地面积1530亩。截至2010年底,全村共有农户185户,总人口754人,仅谢氏一姓。
  村政沿革
  该村最初隶属德平乡,后划归胡集乡,曾与小姜家村合并为1个生产大队,辖4个生产队,小姜家为一队,从东往西分为二三四队,1983年与小姜家村分为2个大队。
  民国时期,谢安岑任村长。1947-1954年,谢福领任村党支部书记,谢合先任村长。1955-1957年,谢书鹏任村党支部书记,谢杰岑任村长。1958-1973年,谢忠先任村党支部书记。1973-1976年,谢之丰任村党支部书记。1976-1983年,姜振忠任村党支部书记。1983-1991年,谢忠先任村党支部书记,谢延岑为村委会主任。1991-1992年,谢书友任村党支部书记。1992-1998年,谢志岑任村党支部书记。1998-1999年,谢书责任村党支部书记,谢书友为村委会主任。1999-2010年,谢书友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庄变迁
  20世纪60年代之前,该村无大变化,村落主要集中在唯一一条东西大街两侧,街南面住户多于街北面住户,村庄东部街南面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大道,人们称作“官道”,约有8米宽,通向潘家村,与潘家村的老杨树相望。据说,官道的南端是龙的头部,村南头有两口井是龙的眼睛,这条龙一直延伸到怀仁镇储家。村的东南面有1000平方米的大湾(俗称老湾),常年积水不断,在湾的东北岸上有一个庙,村民都要到庙上磕头、烧纸,来纪念去世的亲人,后来这一习俗在20世纪90年代消失了,“文革”时期寺庙被拆除,改建居民房。 该村村庄呈长方形,东西较长,南北稍短。房屋主要是青砖建基,土坯土打墙,房架为梁檩结构,平顶草檐出头,房顶大多是平的,上覆盖泥土,防漏水;富裕的人家盖房讲究四梁八柱,正房坐北朝南,东西厢房带南屋的四合院。
  在该村的北面约1公里处,有土城墙,是一片碱地。据说这里古代有一座城,后来消失了,有一些土墙留在那里。而且有“60年显一显”的传说,还有人在附近挖出了金鸡等贵重物品。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为了耕种,把这些土墙整平种上了庄稼。
  20世纪80年代初,为部分缺房户在大街以北进行规划安置,院落大约东西宽23米,南北长25米。80年代始建红砖墙基,坯墙、踩墙、土板墙,尖顶房,挂瓦。80年代中期,村庄扩宽了主街道,并开通了前后2条大街,先后在后大街的南段及村东西两头安排住宅,2户之间留有4米胡同,建筑物多为砖坯结构平房。90年代中期出现青石墙基,全砖墙,尖顶挂瓦带前出厦房屋,当时人们大多自行烧窑,扣砖坯,分地上窑和地下窑。2000年前后,全村普及砖瓦房。
  该村墓地分散,原以祖传土地或土改分得土地为本家墓地。20世纪70年代,政府号召铲平坟头,节约土地,一时坟头铲平,种上了庄稼,于是人们在大年三十拿着香请“爷爷娘娘”,就在路边磕头请回家中。后人们又立起了坟头,并且立上了碑。仍在自己原先的墓地上进行安葬。
  过去照明一般用煤油灯,集体场合用汽灯。1980年,以承包的形式包出一部分土地,集体获得了收益。因此村里购买了一台50马力发电机,开始为全村发电,条件好一些的村民买了黑白电视机,大队买了一台日本松下21寸的彩色电视机,每到晚上把电视机搬到大街放在桌子上,全村老少拿着板凳去看节目。1991年全村正式通电,1998年村正中大街铺设沥青路面,前后大街仍为土路。
  村民经济
  该村历代以分散型小农经济为主要经济形式,村民除种植土地以外,以自产自销的方式做些小买卖,旧时有炸油条、烤烧饼、蒸馒头等生意。
  1947年土地改革。1951年政府颁发了土地证,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粮食产量有所提高。1970年左右大规模根治河流兴修水利,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土地进行配方,沟渠成网。1981年,该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粮食产量由集体耕种时的亩产200斤左右,增至亩产800斤以上。由于土地分散(该村耕地人均不足2亩,初分地到户时,每户十几处地块),耕种打轧,基本依靠人翻、人拉,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使用与发展。后经陆续整合,合并为一个地块,适宜机械化耕作。
  随着改革发展的进程,该村可耕地越来越少,劳动力自行分散到各行各业。沿街住户利用地缘优势搞起了餐饮业、商贸业、建材业、装修业、维修业、养殖业。全村现共有货运车8辆,家庭轿车25辆。个体经营成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同时还有一些闲散劳动力进城打工,每年务工人员至少300余人,也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村民文化
  20世纪80年代之前,村中盛行各种游戏,男孩玩蹦迪、抠铜钱、打铜牌、藏摸瞎、抽蘑菇、打元宝、溜滑车,女孩玩蹦绳、踢毽子、打捂帽等。大人们则在田间歇息时于地头道边随手用不同形状的物件作为棋子安方,走四顶,后此类游戏逐渐消失。
  该村传统秧歌逐渐彰显特色,内容丰富,有高跷腰鼓、上担、蹦桌、劈叉、倒蹲等高难度动作,表演参与者众多,远近闻名,每年都举办秧歌表演,到县城参加汇演,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并被邀请到其他乡镇去表演。1973年,该村组建了文艺宣传队,演出了《白毛女》《李二嫂改嫁》等,轰动了周围村庄,这样的表演持续了三四年,各村巡回演出,场场爆满。
  教育卫生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举办了农民夜校、识字班突击扫盲。1970年,政府在该村设立“北谢联中”,接纳周边各村学生就读,1981年,撤销联中,恢复中心小学,实行民办公助。1996年,该村在村东头建起了二层的教学楼,并命名为“济南市双拥希望小学”,拥有1-6年级学生1000余人。另外,全村有教师15人,本科生10人。
  1966年,开始实行农村合作医疗,村里设卫生室,基本做到了小病不出村。2008年开始,实施新一轮农村合作医疗,减轻了村民看病的负担,报销的比例逐年提高。
  人物
  谢之景 1996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获博士学位,在山东农业大学任副教授。
  谢之龙 1964年出生,任江西省吉安市电业公司经理。
  谢书旺 中共党员,曾任团长,后离休在家,已故。
  谢之田 字有良,1940年出生,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并能自编自演。
  谢平先 1940年入伍,烈士。
  (王学福 侯善贵 刘法海)
  史家村
  村庄概况
  史家村位于县城以西5公里处,商胡路北侧,东与聂家村接壤,南与苗家村相依,西与魏、王二村毗邻,北与泉家村紧靠。村东有一池塘,西首高高耸立着一座联通讯号铁塔。
  全村157户人家,610人,党员11人。史上已有宋、任、杨、刘4姓失传,后有张、姬、昌、史、于等姓氏,均为汉族。该村总面积1060亩,其中耕地面积810亩。
  据传,明朝永乐年间,史姓先人迁来该村,以姓氏命村名。1952年前该村隶属六区,区驻地边庞村。1958年前,隶属七区,区驻地李金香村。1958年后隶属胡集人民公社。2005年11月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归贾庄镇北谢管区管辖。
  村政任职
  史家村是全县较早建立中共党组织的村之一。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村民张孝庆率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的带领下,姬友臣、张延丙、张延伸、昌文福、任清云、张宋氏、陈方秀、姬登科相继加入中国共产党。截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发展党员达24人。
  1945年建立了农会组织,姬友祥、张延伸、张延丙相继任农会主任,姬友臣任村长,并建立妇救会、基干队等开展土地改革,斗地主、分田地,生产自救,支援前线等工作。1949年,该村成立了党支部,姬友臣任党支部书记兼村长。1953年,昌文福任党支部书记,张凤武、昌永河继任大队长。农户在互助组的基础上成立了初级社,由当初的17户发展到40户。1957年,史家村、泉家村、小路家村合并为高级农业合作社,由昌文福任党支部书记、钱永亮任村长(泉家村人)。1963年,任清云(女)任党支部书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村成立了党核心小组,昌永海任组长,张恒勇任村革命委员会主任。1968年,恢复党支部组织,张恒勇任党支部书记,至2000年任期32年。2000年,姬发胜任党支部书记至2010年,孙恒华任村委会主任。
  村民经济
  1968年秋,建窑厂一座,采用传统方式生产优质蓝砖。1970年,填平村东头沟壕一条,造地10亩。1971-1972年,两年填平村西沟壕两条,增地20亩。1973年,成立大队科研队,由昌兴学任队长,成功培育棉花、玉米良种,建猪圈12个,育母猪20余头,自繁自养。1975年秋实行宅基规划。1976年,办起村化工厂,生产乳化油、再生油肥皂等产品。1979年,安装车床,加工异型螺母、弹簧垫圈。1980年,扩大规模,盖厂房10余间,工厂占地2亩。1984年,由生产大队改为行政村后,昌兴学任村主任。1986年,建起砖瓦结构学校一所,校舍9间。1989年,加入了油田电网,村民照明用上了电灯。1997年,调整种植业结构,在村南划出90亩耕地,建蔬菜大棚20个,将其中40亩地承包给40个农户,种植蔬菜、花生等经济作物,增加村民收入。
  2001年,动用土方3000余立方米,将村内南北中心大街填平,与商胡路接通,年终将该村横向2条大街(宽12米、长350米)与纵向5条胡同打通,使其四通八达。2002年夏,利用70天的时间挖土3000方,造养鱼池18亩,填平商胡路北侧所有沟壕造地15亩。2003年,在南北中心大街两侧建高标准下水道,总长度800米,同年秋建养殖场。2006-2007年,硬化街道3条,总长度1100米。路旁种植柿子树、核桃树,村庄整齐划一、面貌焕然一新,达到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标准,获奖8次,曾获“济南市文明示范村”称号。2007年,建沼气池64个。2008年,通自来水,建篮球场一处,乒乓球台2个,丰富了村民文体活动。2010年,再次扩大生产规模,改、扩建高标准蔬菜大棚15个,葡萄大棚一个,增加村民收入。截至2010年人均收入8000余元,全村100%的村民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大型农机具90多台,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普及了有线电视、电话。
  特色养殖:村民姬登亮2001年承包了村东水面近20亩的鱼塘,养殖罗非鱼、鲳鱼、鲤鱼、草鱼等品种,吸引了远近垂钓爱好者前往鱼塘,四周树木成行,给村庄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文教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史家村建正规学校,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截至2010年,全村涌现出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1人,本科生9人,大专生20人,中专生16人。
  该村的鼓子秧歌历史悠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村民连年举办,其场子有“单十字街、双十字街、猪栏圈、迷魂阵”等阵式,尤以鼓子的花样独特而闻名。当年流传着这样的口头禅“马家的狮子、聂家的芯子、杜集的高跷、史家的棍子”。
  2008年,该村对卫生室进行高标准改造,内设诊断室、观察室、治疗室、处置室、药房,通上了自来水。有医务人员4人。
  人物
  张树梅 1970年出生,木工,会制作木驴、木狗、木龙、木风向仪。
  昌兴泽 1946年参加解放战争,离休,正师级。
  姬盛元1947年参加革命工作,曾任济阳县工会主席,副县级,已故。
  姬万明 1958年参加工作,曾任贾庄镇司法助理,正科级,已故。
  张建民 济南柴油机厂高级工程师。已故。
  姬登杰 天津南开大学硕士研究生,1990年参加工作,任职于北京九州出版社。
  姬登祥 浙江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2004年参加工作,在浙江工业大学任教。
  姬利海 北京中科院硕博连读研究生。。
  张恒彬 1968年参加工作,小学高级教师,退休。
  张宗学 1969年参加工作,小学高级教师。
  姬万强 1980年参加工作,小学高级教师,获“济南市优秀班主任”称号。
  王仁英 1976年参加工作,小学高级教师,退休。
  徐洪兰 1984年参加工作,小学高级教师,获“济南市优秀班主任”称号,在胡集小学任教。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烈士:史成惠 姬万荣 姬支才 张宗奎 张延成
  (党圣凯 王超)
  大徐家村
  村庄概况
  大徐家村位于县城以西20公里处,东至王治田村,南与大路家村接壤,西与小徐村为邻,北临商胡路延长线。该村可耕地面积350亩。
  该村有韩、徐、路、王4大姓氏,以韩、徐两姓人口较多,均为汉族。徐氏兄弟于明朝永乐年间从河北枣强一带迁来,各立一村,命名大徐家、小徐家,该村为长兄所立故名大徐家,历经600多年,繁衍昌盛,人丁兴旺。韩氏约为明崇祯年间迁到该村,后人丁兴旺,为该村第二大姓,路氏家族有2户,王氏只有1户。全村有58户人家,是一个不足300人的小村。
  村政任职
  1985年以来,多次被县镇党委、政府授予“先进党支部”“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先进民兵连”“模范团支部”等称号。
  历任村干部:
  1956-1976年,徐延孔任党支部书记,韩丙温任大队长。1976-2010年,韩丙温任该村党支部书记,徐延寿任大队长(村委会主任)、韩丙正任会计。
  村民经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高梁、谷子、棉花等作物,粮食亩产量不足100公斤。土改后,人们分到了田地。1970年,大规模根治河流,兴修水利、进行农田基本建设。1978年后,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用优质良种、化肥、地膜等,粮食的产量得到不断提高。1988年,该村粮食亩产突破双千斤。后陆续将土地进行整合,实现了机械化耕作,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剩余劳动力农闲时可以外出打工,增加了家庭收入。该村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打机井20多眼,建扬水站1座,挖蓄水库4个,将全村所有耕地改造为水浇田。2000年,多数村民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辆100余辆,各种摩托车50余辆,电话40多部,电视机40余台。
  文化生活
  最初,村中一直流行男孩子打蹦、安方、捉迷藏等游戏,女孩子则喜欢踢毽子、丢沙包、跳绳等游戏。后来村里置办起了篮球场、乒乓球台、图书室等娱乐场所,还购置了大量的健身器材。村中修建文化大院一处,图书丰富,包括科普类、生活类、文化类等共计图书5000余册。同时,每逢元宵佳节,村民自娱自乐,自发组织敲锣打鼓闹秧歌,形式多种多样、踩高跷、跑龙船、扮小丑等。
  1968年,村里有“赤脚医生”1人,2008年,实行新一轮农村合作医疗,该村村医并入贤圣寺村卫生室。
  人物
  徐寿福 曾任商河县粮油加工厂党支部书记,厂长。
  韩先鹏 研究生,在深圳科技研究所工作。
   (王长福 范吉星)
  孟东村
  村庄概况
  孟东村位于省道316线与京沪高速公路交汇处,贾庄镇政府以东,南临前贾村,东靠小孟家村。全村耕地面积900多亩,全村145户,总人口563人。
  据《孟氏族谱》记载,明朝中期,孟子第五十九代孙孟彦准为躲避兵乱由邹县迁入该村,村西有铺(驿站),故名孟庄铺,1963年改为孟东村。村内均为孟姓,汉族。
  村政沿革
  1937年,商河沦陷,该村受日伪统治,1945年商河城解放,该村归商河六区管辖,1952年归胡集乡,1955年称区,1957年隶属胡集乡。1958年,乡改为人民公社,村改称生产大队,辖两个生产小队,隶属贾庄人民公社。1963年孟庄铺分为孟东、孟西两个行政村。
  1943-1946年,孟召富任村长。1946-1949年,孟宪村任村长。1950-1954年,孟庆浩任村长。1955-1962年,孟宪伦任村长。1963-1972年,孟宪责任村党支部书记。1973-1998年,孟凡江任村党支部书记。1976-1980年,孟庆前任村党支部书记。1979-1990年,孟宪责任村党支部书记。1992-1994年,孟凡湖任村党支部书记。1994-2010年,孟凡富任村党支部书记。2007-2010年,孟宪真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民经济
  1947年,进行土地改革,耕者有其田。20世纪80年代,国家实行了土地承包制度,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不再仅仅局限于农业,其他行业逐渐发展起来,再加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输出,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从90年代人均收入750元,到200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元。2008年达到了5000元。截至2010年,该村95%的农户住上了砖瓦房,有10户孤寡老人享有低保,普及了有线电视、电话,户户通自来水,村内道路进行了硬化,大街进行了美化,群众安居乐业。
  教育卫生
  民国时期,该村将老祠堂改为学校,开设小学1-6年级课程,附近9个村的适龄儿童均来此读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多次举办农民夜校、识字扫盲班。2004年,该村小学撤销合并到甜水井希望小学。2007年,贾庄镇中心小学建成。截至2010年该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1966年,村里设有卫生室,有一名医生。
  村民文化
  该村传统特色秧歌表演,包括腰鼓、高跷、上扁担、蹦桌子、劈叉、倒蹲,都受到大家的欢迎。特别花队表演的传统戏文、扭舞蹈更是一绝。
  1958年,由村民剧团自导自演的《沙家浜》轰动临近许多村庄,并被各村邀请演出。另外为了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该村举办了多种娱乐比赛,有乒乓球比赛、篮球、象棋、跳棋比赛以及故事会等。
  2006年,村内修建了文化大院、农家书屋。
  人物
  明代中后期该村出现了一位武将,立下了赫赫战功,多次受到朝廷嘉奖。后来,在一次战斗中被敌军砍去了头颅,朝廷为表彰其战绩,赐予金头。清明时节,其女在祭奠时曾哭道:“金头、银头、不如爹爹的肉头。”女儿悲痛万分。后来,朝廷为纪念他特意修了座牌坊,至今还留存着大门。
  民国时期出现了两位“秀才”:孟宪怀和孟宪书。
  解放战争时期有3位烈士:孟兆山、孟现康、孟凡禄。
  孟继贤 1926年出生,14岁参军,曾担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以及副市级干部,1986年离休,1998年为县文化馆捐献自己在革命时期使用过、保存的文物2件。
  孟宪超 1924年出生,16岁参加革命,后任新疆军区某师作战医院院长,已病故。
  孟召瑞 民国时期任商河县五区警署巡长,后来调任商河警察中队长,在解放济南的战役中随军起义,参加过淮海战役、多次立功,后复员回家,已病故。
  孟宪友 1945年出生,中共党员。1970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原山东中医学院)中医专业医疗系本科,1983年调入商河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后任中医科副主任、门诊部主任等职。1988年3月晋升为主治中医师。1993年4月晋升为副主任中医师。1990年9月曾参加过山东省中医妇科高级研讨班。多次在省级医学杂志发表过学术论文。
  孟祥龙 1964年1月生人,1984年参加工作,大学学历,曾先后担任过济南第二十九中学语文教师、团委书记,天桥区教育局组宣科长,2003年任济南第五十六中学副校长,2007年任济南第十三职业中专校长,2008年,任山东省济南汇才学校校长,天桥区第十六届人大代表。
  孟庆华 1968年出生,研究生学历,副县级,1993年参加工作,曾担任商河镇党政办公室主任、商河镇副镇长、商河镇党委书记,2003年担任商河县经贸局局长,2007年始担任商河县城区产业园管理委员会主任、中共商河县城区产业园工作委员会书记。
  孟庆利 1967年出生,在职研究生,2003年任商河县中医院院长。
  孟凡晓 1962年出生,本科学历,曾任牛铺乡党委书记、赵魁元乡党委副书记、组织部干训科科长、环保局副局长,2008年,担任县粮食局局长。
  孟凡成 1946年出生,正科级,1998-2003年9月担任贾庄镇镇人大主席团主席,2007年退休。
  孟庆寿 1954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高级教师,1973年参加工作,在贾庄中学任教,1990-2004年任贾庄镇教委主任,2004-2006年任县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2006年退休。
  (韩福广 王秀保 付泽元)
  杜家集村
  村庄概况
  杜家集村位于商河县城以西,北与聂家村接壤,南与小孙家村相接,东与东马村紧靠,西与苗家村相邻。该村总面积2080亩,其中耕地面积1632亩,共有户数307户,总人口960人。该村姓氏有于、王、张、季、郇、田等,其中于姓占40%左右,全村均为汉族。
  明末清初,该村由姓氏得名“杜家村”,后来因立有集市,故改名为杜家集村。
  1937年商河沦陷,受日伪统治,1945年归胡集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隶属六区,1955年隶属胡集区,1958年改称人民公社,同时杜家集村改称杜家集生产大队,1984年胡集公社改称胡集乡。2005年胡集乡划归贾庄镇,从此该村隶属贾庄镇管辖。
  村政任职
  1955-1970年,于安芝任村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修桥一座,搞宅基地规划。1971-1990年,于平吉任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进行水利建设,挖水库一座,储水能浇100亩粮田。同时进行村庄规划,并制定了详细的村规民约。1991-1993年,于进海任该村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进行植树造林,新规划大街1条,疏通沟渠,排水沟1000米,建扬水站1座,使该村20%的农田达到了旱能浇、涝能排,1994-2012年,王俊孝任该村党支部书记,在任职期间改变种植模式、搞特色种植,累计新建10余个蔬菜养殖大棚。同时搞经济林建设,对村内电线进行更新改造,对5条大街进行硬化,对下水道进行改造。健全合作医疗制度,在村内建有医疗室,做到了小病不出村。建设村委会大院,全村户户安上了自来水,新建了老年人活动室,青年篮球场,购置了乒乓球台,修建了图书馆。
  村民经济
  该村土地肥沃,适宜种植小麦、玉米、豆类,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蔬菜,并有种植小区一处,建有标准的蔬菜大棚。该村地下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胜利油田总公司在该村周围打油井18眼。
  1970年,开始兴修水利,注重科学种田,大量使用良种、化肥、地膜等技术实行科学种田,粮食亩产量由不足150斤,增产到亩产800多斤。1980年,实行土地承包制。2010年,全村98%的农户住上了砖瓦房,有10户村民住上两层楼房,普及了有线电视、电话,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家家用上了太阳能,该村拥有大中型农机具40台,大型运输车10部,家庭小汽车50辆。
  文化娱乐
  该村民间文艺活动极为丰富,70年代有业余小剧团,春节前后每晚上演出,有京剧《沙家浜》《红灯记》等,吕剧《借年》,还有自编自演的小节目,深受群众欢迎。
  该村的鼓子秧歌闻名四方,有50余年历史,期间曾中断30余年,2005年又办起了鼓子秧歌。春节过后15天的时间里,男女老少都参加表演,给该村和周围村庄带来了欢乐。
  人物
  王长茂 1929年出生,1951年参军,先后任排长、连长、营长,团级干部,已退休。
  于希安 1935年出生,1955年参加工作,任德州煤建公司经理,已退休。
  于学章 1957年出生,1982年参加工作,为德州十三局工程师。
  于希富 1952年出生,1976年在胜利油田参加工作,曾任东营市纪委书记,现已退休。
  季顺岭 1953年出生,1979年参加工作,曾任县外贸局局长。
  张宗治 1956年生,1977年参加工作,曾在县地税局任局长,现已退休。
  于亭章 1929年生,1949年参军,志愿军战士,1951年4月牺牲。
  季胜海 1930年生,1950年8月参军,志愿军战士,1951年4月牺牲。
  于希孔 1928年生,1949年参军,1949年5月牺牲,战士。
  季德清 1925年生,1947年参加革命,1948年牺牲,战士。
  于在明 1920年生,1948年参加革命,1948年11月牺牲,战士。
  (党圣凯 王超)
  潘家村
  村庄概况
  潘家村位于商河县城以西12.5公里处,贾庄镇驻地西北方向7.5公里,东至后大、小姜家,南至贤圣寺村,西连小李家村,北与北谢村毗邻。该村有可耕地669亩,全村共有农户125户,总人口489人,村内有谢、刘、潘3个姓氏,其中谢氏较多,均为汉族。
  明朝永乐年间从枣强、武邑一带迁来,因潘氏最早落户,故得村名。后谢氏、刘氏也相继迁至此地,繁衍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村隶属临邑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属商河县胡集区,1958年建立公社后,隶属胡集人民公社,村改称生产大队,辖潘家、小李家两个自然村,合称潘家生产大队,下辖3个生产小队。以后撤公社建乡后,属于胡集乡,并与小李家各自恢复自然村,潘家村建立村民委员会,现属贾庄镇管辖。
  村政任职
  1945-1954年,谢英龄任村长。1953-1973年,谢山岭任村党支部书记,社长刘文海。1973-1977年,谢秀英任村党支部书记。1977- 1985年,谢山岭任村党支部书记。1985-1995年,谢年龄任村党支部书记。1995-2010年,刘金方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民生活
  1996年实行宅基规划,历时10年时间完成,每块宅基400平方米,村内大街宽1 5米,东西长近500米,已铺上了沥青。村东头建有一处广场,设有篮球场地,羽毛球场,单杠、双杠等健身器材,总面积达2400平方米。大街两旁修建了下水道,并覆盖了水泥板。下水道两边栽种风景树,如青松,紫叶李等。2006年,每户建了一个沼气池。2009年,全村通自来水。大型拖拉有4台,小型有5台,村南村东的500亩地水浇方便。
  该村耕地适合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豆类、蔬菜等。新建9个高标准蔬菜大棚,大棚里种有黄瓜、丝瓜、葡萄等多种瓜果蔬菜,每棚每年纯收入3万元。
  除了基本的田地种植,村民们做起了小买卖,经销糕点、纸类、衣服等。外出打工村民有60余人。
  文教卫生
  村中一直流行男孩子打蹦、安方、捉迷藏等传统游戏,女孩子则喜欢踢毽子、丢沙包、跳绳等游戏。村内新建党员活动室,2008年,村中修建了文化室,包括科学类、生活类,少儿类、财经类各类图书8000多册。
  该村传统秧歌包括武术、高跷、大鼓,最具特色是武术表演(因走在秧歌队伍前边,也叫前场),武术项目繁多,主要有单人刀、双人刀,单拐、双拐、耍大刀、长矛、三节棍、十八鞭、单人拳、双人拳等,每逢春节、元宵节都会到周边村庄巡回演出。
  1968年村里有“赤脚医生”1人。2008年,对村内卫生室进行高标准改造,内设诊断室、观察室、治疗室、处置室、药房等,通上了自来水,配备了听诊器、吸痰器、简易呼吸器、身高体重计、便携式高压消毒锅、氧气瓶、消毒灯、诊查床、健康档案柜等设备。有医生3名,辐射5个村庄。
  人物
  潘庆路 1931年出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曾任胡集区粮站会计,后调商河县人民银行工作,后又调聊城市某乡任乡党委书记,最后调德州市劳动局工作,已退休。
  谢敬岭 1932年出生,卒于2002年。解放前参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德州工作,于1958年后调济南市木材厂、园林局工作,任书记多年。
  刘杰庚 1943年出生,中共党员,1961年参加工作,工作初期在商河县担任拖拉机驾驶员;1970年左右调东营市孤岛镇,1980年左右,响应党的号召,到新疆工作,任阿克苏地区某乡镇党委书记直至退休,后因积劳成疾病逝。
  刘金方 1966年出生,高中学历,任贾庄镇潘家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商河县人大代表。
  革命烈士:谢玉岭,1913年出生,1941年2月参军,1942年5月牺牲。
  传说
  该村的东南角,以前有一颗大杨树,远近闻名,这棵杨树有五六十米高,树干的直径4米,在它东面有几百棵松树和几十座坟头,西面有两座旗杆垛,相传是谢氏家人当了官以后修的,旗杆垛上有插旗的地方,这些松树杨树直到1963年才消失,在此之前每年三月三日清明前后有好多人来此烧纸烧香,许愿还愿。
  (王学福 侯善贵 刘法海)
  燕家村
  村庄概况
  燕家村位于商河县城西,临商河以东,北与李王村、范家村、泉家村相邻,西至王天市村。该村共有农户225户,总人口930人,劳动力约有282人,耕地总面积1685亩。
  明朝永乐年间,该村以姓氏命名燕家,先后有宋氏、孙氏、李氏、泉氏家族迁往,后来刘氏从位家村村西头迁至该村,泉氏自从1963年外迁至东北以后该村泉氏绝姓,熊姓迁至该村住姥姥家延续3代后于1983年改姓,熊氏以后绝姓,全村总人口中孙氏占10%,宋氏占10%,李氏占5%,刘氏家族最多占总人口的75%,刘氏家族自山西洪洞县迁至河北枣强,元末明初迁至山东省邹平县大刘家庄,后迁至亚林庵位家村西首,八世祖由位家迁于燕家东首,族人刘之芬一生行医,医德高尚医术超群,方圆百里无人不知晓。
  该村1947年归李金乡管辖,1955年由王天市乡管辖。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归胡集公社管辖,至2005年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归贾庄镇管辖至今。
  村政任职
  1949年,刘文彩任村长,领导全村进行土地改革,分田到户,以后成立互助组,后又成立初级社,以后联社任社长。1958年,孙佃奎任村党支部书记,1960年洪涝灾后带领全村艰苦奋斗,带动群众渡过难关。1967年,刘希财任村党支部书记。1968年,刘汉清任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对全村的宅基进行规划。1986年,孙永奎任党支部书记。 1987年该村借用石油电网全村通电,以后通过商河电业局电网改造,该村全部用上农电,家家购买了电视机、电风扇,1991年,刘于清任村党支部书记。1996年,刘培兴任村党支部书记。2008年,刘希东任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把全村街道进行硬化,带领群众种植大棚蔬菜。2008年,镇统一铺设了自来水管道。
  村民经济
  该村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土地平整肥沃,水利条件优越,全村每50亩地有一口机井,水源条件好。自2008年,实行种植结构调整,村党支部书记刘希东牵头种植高温大棚5个,主要种植丝瓜和葡萄,效益可观。随后又建地上棚15个,主要种植青菜、芹菜等。2010年,农户种植土豆、冬瓜等带动了全村的经济发展。该村购置大型联合收割机3台,大型耕耘机3台,家家以拖拉机、三轮车运输为主,出行以电动车为主。
  文教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中建立了小学,1-5年级。1958年,周围10个村庄的适龄儿童均到该村就读。1992年,改造校舍。该村先后出现了大学本科生10名,中专与专科生25名。
  1966年,村里没有卫生室只有一名赤脚医生。2000年村内建立村委办公室、阅览室、图书室。2004年,该村作为新一轮的合作医疗(新农合)试点村之一。2010年,全镇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工程,安排专人每3天一次大扫除,建立了定点垃圾箱。
  人物
  刘希道 1932年出生,1958年参加工作,任水利局技术员,1975年任钻井股股长,1983年任县水利局局长。
  刘顺清 1940年出生,商河一中毕业,1965年在县电影院当售票员,1970年,任县公安局刑警队队长。1980年,任县公安局局长。
  刘东海 1966年出生,1986年毕业于胡集中学,后考入烟台经济学院,1990年毕业后安排到德州交通局工作,2004年任德州市交通局副局长。
  宋茂斌 1940年出生,1959年参军。1966年转业,任齐鲁石化后勤处处长。
  刘玉清 革命烈士,生于1928年,1948年牺牲,牺牲时任排长。
  刘希云 革命烈士,1925年出生,1947年参军,1948年牺牲。
  (杨月江 刘永清 韩宪光)
  王丰告村
  村庄概况
  王丰告村位于贾庄镇东北方向2.5公里处,东与小孙家接壤,南临香坊村,西临马集村,北临杜集村。全村有耕地860亩,共有农户109户,总人口476人,有王、郭、褚、巩、纪5个姓氏,均为汉族。
  据《王氏族谱》记载,明朝初期,王氏祖奶奶带领5个儿子:凤翔、凤冠、凤诰、凤池、凤扬从河北一带迁来,一路艰辛,来到商河后在王丰告安居(村名最初叫“小王家”)。五个儿子慢慢长大成人,三子凤诰为人仗义、开朗大方、行事稳重,为村民做了不少好事,远近闻名。一提起小王家大家自然想到王凤诰,遂改村名为王凤诰,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王丰告”。
  据《郭氏家谱》记载,清末时期郭姓外甥到王丰告住姥姥家,从此有了郭姓。1931年承德巩家遭难,巩西德只身来到王丰告,投靠姐姐并久居王丰告。1977年纪祥岭到王丰告上门做养老女婿。
  1937年11月,商河沦陷,该村受日伪统治。1945年商河城解放,归五联防管辖。1949年3月改属六区。1952年6月隶属胡集乡,1955年5月乡改区,隶属胡集区管辖,1960年隶属贾庄人民公社,村改生产大队,下辖2个生产小队。1984年4月隶属贾庄乡,村建立村民委员会,1996年12月隶属贾庄镇管辖。
  村政任职
  1945-1949年,村长王传宗带领大家斗地主、分田地、曾被联防评为积极单位。1949-1984年,王传宗任村党支部书记,任职期间成立了多个互助组,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两个初级社,王传平、郭连富任社长。后来成立了一个高级社,王传平担任社长。1958年,该村划为两个生产队,王传平、郭连富为队长。1965年,村内建成砖窑。1968年,建立轧油厂。1969年,又上了轧棉花机械、粉皮厂等。1984-1991年,王传平任村党支部书记,郭连富任村主任。1991-1992年,郭洪升任村党支部书记,郭洪平任村主任。1992-1993年,王传红任村党支部书记,郭洪平任村主任。1993-1997年,郭连福任村党支部书记,王云海任村主任。1997-1998年,郭洪平任村党支部书记,巩庆才任村主任,王同路任村文书。2001-2010年,巩庆才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庄变迁
  20世纪60年代以前,村内只有1条大街,4条小胡同。村落主要集中在原中街南北两侧,王姓分布在村庄中间,郭姓在村子的东边,西边是褚姓、巩姓,全村成菱角形分布,村庄建筑多是土房,房架均为木梁檩结构,平顶草檐大出头。20世纪70年代开始为部分缺房户进行安置,主要对中大街以南部分进行规划(统一面积)。1978年,开始规划宅基地,东西18米,南北20米,在原来基础上对中大街进行整平、拓宽(220×20米),前街(220×10米)。1996年,投资7万元硬化出村路(77×4米),铺设油漆路面。2004年,投资15万元硬化3条东西大街、1条南北大街,均为油漆路面,直接连接出村路。2008年,修建了村文化室。
  村民经济
  该村以种田为主要经济来源,村民除经营土地外,利用空闲时间干点小买卖、做挂面、粉条、种菜等补贴家用。
  1947年土改后,耕者有其田,农民过上了稳定的生活。1970年,大规模根治河流、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改善了种田条件。1980年,实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在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大面积使用良种、化肥等科学技术,粮食产量由集体耕种的200斤增产至800斤以上。由于地块较为分散,很难使用大型农业机械,只能依靠人工耕种和打扎,费时又费力,后来土地陆续整合,从而实现耕种机械化,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剩余的劳动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截至2010年,该村共有6户孤寡老人享受低保。普及了有线电视、电话,户户通上了自来水,全村各种机动车辆80余部,村内道路进行了硬化、美化,个体经营成了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
  文教卫生
  该村传统文化是鼓子秧歌,主要包括高跷(腰鼓、打棒、上扁担),划旱船等。另外还有丑角,又称“外角”,可扮成各种滑稽角色,如赃官、傻妮、憨小、丑婆等。丑角因不在正式编制,可有可无,可多可少,根据村中有无这种表演人才而定。
  1957年以村民王传丘为首组织30多人成立该村唯一一个小剧团,有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有歌剧《白毛女》,吕剧《李二嫂改嫁》《借年》《小姑贤》等,远近闻名,小有名气。
  清末时期,该村有一所私塾学校,老秀才王传喜是学校唯一一位老师。期间学校没间断过,但学校占用民房,流动性较强。1955年,村集体建立了正式学校。1969年,成立王丰告联中,两个小学班、一个初中班。马集、郇家、香坊、河沟、小孙家的学生均到此就读。1977年,撤联中恢复小学。1997年,合并学校,该村学生均到甜水井希望小学就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该村没有医生,村民看病都去邻村。后来村里有了“赤脚医生”,方便了村民看病。
  人物
  王秀路1915年5月出生,1940参加八路军,曾参加多次战斗。1948年因伤退伍,1977年病故。
  王秀善1926年9月出生,1947年参军,后升任连长,1954年10月转业到武汉市少年教管所任书记。
  (韩福广王秀保付泽元)
  王义牛村
  村庄概况
  王义牛村位于商河县贾庄镇西北部,西接临邑县宿安乡小杨家村,南临临邑县宿安乡杨辛村,北临陶家村,东靠小寺村。村庄占地面积1870亩,耕地面积1630亩。全村共有农户180户,总人口798人,村内第一大姓是李姓,占村内人口的70%以上,另有高、张、王、陶、杨、孙等姓氏,均为汉族。
  该村于明朝永乐年间建村。传说,从前有一王氏养一大牛,喂饱饮足后拴在门外木桩上,供全村人使用,故名王义牛。村内有一名山,曰“金牛山”,1829年,曾是著名兵站。
  村政任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长分别为刘传新(1904-1911年)、王清仁(1911-1928年)、李宪阶(1928-1930年)、张成昆(1930-194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内支书分别由王德成(1949-1983年)、陶传福(1984-1996年)、高清路(1996-2002年)、高展峰(2002-2007年)担任。至2010年底,由李道玉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庄变迁
  20世纪60年代之前,该村庄无大变化。村落集中于唯一一条南北大街的两侧,大部分村民集中于街西。全村南北长、东西宽,村落建筑多为青砖建基,土坯砌墙,房架为梁檩结构,平顶草檐大出头。20世纪70年代初,为部分缺房户于大街以西进行规划,统一红砖建基、坯墙、尖房顶(后因无瓦不堪雨水冲刷陆续改为平顶)。自90年代以来,村委会进行村落规划,统一房屋的面积大小、高矮,并为缺少宅基地的住户进行安置,主要是利用村中的空闲地、低洼地、边缘地,先后在村西、村南地段安排住宅。全村共有1条南北街道,3条东西干道,其中东西、南北街道为主,主道路两侧逐渐盖起了楼房。1983年,基本实现了全村通电。1996年,村主要街道铺设沥青路面。2000年,房屋基本翻新一遍。2005年,铺设自来水管道,户户有机动车辆,全村大型机械十余台。
  村民经济
  该村历代以分散型小农经济为主要经济形式,村民除经营土地外,也以自产自销的方式做些小专卖,旧时有多家做炸果子、卖豆腐、蒸馒头的生意。
  土地改革以来,农民有了土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粮食产量有所提高。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兴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1978年后,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大面积使用化肥、良种,提高了土地的亩产量。起初土地分散,耕种费时费力,后经多次土地整合,实现了大面积的机械化作业。该村水资源不好,离河流较远,只能用机井进行浇灌(全村共有机井约20眼)。随着社会的发展,全村普及了有线电视、电话,也有部分农户购置了电脑,家家户户都有摩托车、三轮车、电动车等,还拥有20余辆家庭轿车,大型拖拉机4辆,小麦联合收割机2台。
  该村建有多座蔬菜大棚,主要种植西红柿、青椒等。村民李守辉等搞起了特色养殖,共养殖了30多组貉子。
  文教卫生
  1978年,村内办“小学带帽”,即不完全联合中学。后于1980年撤销初中班,恢复王义牛小学,实行民办公助。2007年,王义牛小学撤销,学生移至邻村石家完全小学就读。
  1973年,在村办公室设卫生室,有赤脚医生1名。
  2000年,村内建立起了文化大院,内有村民活动室、阅览室、篮球场。
  人物
  李永银人称“李五爷”。八国联军入侵时,为保卫家园,他号召围全村修城墙,四里八乡居民均在村内避难,保住了不少人的性命。在李五爷的带领下,该村挡住了八国联军的多次进攻,在后来抗日的过程中被用来抵御伪军。
  陶传安 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任部队卫生员,复员后任禹城县人民医院院长,后调任卫生局局长,已病故。
  李守之 13岁参军入伍,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转业后历任临邑县沙河乡主任、临邑县工商局局长、乐陵县工会主席,已退休。
  李宪华 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后调入杭州军分区,任政治部主任,已退休。
  王金河 1970年任教,1980年任亚林庵中学校长,后调入张坊乡中学任校长,已退休。
  李道富 1976年任教,1980年调入亚林庵中学任会计,1985年任中学校长直至退休。
  李道福 优秀人民教师。任教时,是闻名全县的数学大王。
  李道友 曾在省博物馆任职,后借调到中国驻毛里求斯大使馆任翻译。
  李召德 村内屈指可数的能工巧匠。泥瓦工出身,白手起家,后成立起胡集乡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固定资产达到千万。
  李宪森 村内的百岁老人,为人乐观、开朗,生活规律,解放前曾任教员。
  李宪孔 烈士,20岁入伍,1941年牺牲。
  (王学福 侯善贵 刘法海)
  王天赐村
  村庄概况
  王天赐村位于贾庄镇胡集街正北1公里处,贾怀路东侧,东至燕家,西至周家,北至刘安邦,处于贾庄镇与张坊乡的交界处。王天赐村耕地面积680亩,全村共有农户125户,总人口414人,有宋、王、李、张、姜5个姓氏,宋、王两姓占全村总人口的80%以上,均为汉族。
  传说,很早以前,该村一村民王天赐,为人勤劳、善良,养了一头牛,供全村农户使用,深受全村人的尊敬,同时对个别家庭困难的农户,进行经济上的帮助。后以此人姓名立村“王天赐”村。后来宋氏、李氏、张氏相继迁居此地,萎氏在民国时期迁居此处。
  村政沿革
  王天赐村解放初期隶属李金香区,王天赐乡。1952年,成立农业合作社,宋兴同任党支部书记,宋兴业任社长。1954年,与周家、李辛村、小庄、街西王、胡集组成高级社。1960年1月,恢复行政村建制、隶属胡集人民公社,村改生产队辖两个小队,宋兴业任党支部书记,王振中任大队长。1984年,属胡集乡,村由生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宋吉河任党支部书记,2005年11月,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归属贾庄镇管理。
  1946-1949年,王金荣任农会主任。1949-1955年,宋兴同任党支部书记。1955-1965年,宋兴业任党支部书记。1965-1978年,王振后任党支部书记。1978-1985年,王茂林任党支部书记。1985-1987年,宋吉河任党支部书记。1987-1999年,宋吉胜任党支部书记。1999-2008年,王宗光任党支部书记。2008-2011年,宋吉福任党支部书记。
  村民经济
  1978年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田,分地到户。1999年,全村通电,家家户户购买电视机、电冰箱,户户安装电话,通自来水。村内建有办公室、图书室,篮球场。全村共有主街3条:2条东西街,1条南北街。2009年,村内3条主街全部硬化,同时还硬化1条副街。2008年后,全村由种植小麦、玉米、棉花为主,逐步转为多种经营全面发展,有15户农户养起了猪、牛、羊,全村速生林木5000多株,绿化苗木白蜡300亩,公路绿化树木2000多株。收粮食的有3户,卖建材的1户,外出务工人员近150人。全村有大型收割机2台,大型拖拉机2台,三轮车30辆,摩托车、电动车等百余辆。机井总数达18眼,修生产道,挖沟,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
  1965年建村小学,设复式班1-5年级,第一任教师宋吉武,后村小学撤销,并入亚林庵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全村大专毕业生有18名,在校大学生6人,高中生4人。
  人物
  李现明 1947年参军,1948年入党,后转业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宋世祥 1938年生,1958年于沈阳参加工作,改革开放后,宋世祥自办一家家具零部件批发市场,员工20余人。
  王志明 1942年生,1960年毕业于商河一中,当年参军,1964年退伍,分配到济南铁路局,曾担任济南铁路局公安处副处长,1 995年退休居住在济南。
  宋兴业 1947年参军,解放后转业回家,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应征入伍的有:宋兴业、宋兴福、李现明、张春元、王振后。其中宋兴福、张春元于1948年牺牲。
  (王长福 范吉星)
  胡集村
  村庄概况
  胡集村位于县城以西9公里处,贾庄镇西北方向,东临苏家村,北临王天赐村,南靠王治田村,西接街西王村,曾为胡集乡政府所在地。全村面积1628亩,其中可耕地面积1228亩,该村215户人家,847人。
  胡氏迁居于此已有400余年,因立集市而得名胡家集,以后简称胡集,由胡、吕、李、苏、徐、王、翟、张、于、孟、郭等13个姓氏组成,其中吕姓占全村的60%以上,均为汉族。
  1992年,被授予“计划生育先进单位”。1995年,被省司法局授予“社会综合治理先进单位”。1998年,获济南市“五好”支部。1999年,济南市“计划生育先进单位”。2000年,被授予“先进党支部”。
  村政任职
  在抗日战争初期,村民于兴泉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的影响带动下,张清友、于长功、苏清禄、吕德亮、王金荣、陈秀英等相继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没有党支部,于兴泉、张清友、吕德亮组成党小组,接受上级指示,在村里开展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胡集村建立农会组织,并建妇救会、基干队、青年团等开展生产自救,发展生产。抗日战争时期有农会负责筹集粮食,妇救会筹集鞋、袜、被子等,青年团组织上前线运送。
  1950年,胡集村建立了党支部,张清友任党支部书记。1955年秋,与街西王家村、王治田村合并为高级社,称为合作社,由张清友任大社党支部书记。1958年,建立胡集乡人民公社,该村隶属公社管辖,恢复胡集村建制,张清友任党支部书记。
  任职序列表:
  1946-1947年,于兴泉任农会主任。1947-1948年,王友荣任村长。1948-1949年,张清友任村长。1949-1966年,张清友任村党支部书记,李宪胜任副书记。1966-1971年,吕德庆任“革委会”主任。1971-1981年,吕照青任村党支部书记。1981-1997年,吕广军任村党支部书记,吕德海任主任。1997-2010年,吕广江任村党支部书记,胡德宝、吕广云任委员。
  村民经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过土改,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生活有所好转。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农业生产陷入低谷。1982年,分田到户,农业产值逐渐增高。同时,劳动力有了剩余,外出及在当地打工人员达到300余人。
  该村历史上就有逢五遇十大集贸市场,有服装、布匹、百货、玩具、生资、建材、青菜、瓜果商店,村里办有玩具厂、面粉厂、古棉加工厂、水厂、超市各一处,商业街南北40米宽,东西3000米长。在原有商业楼98间的基础上,2008年,进行商品楼建设,使其逐渐形成商业市场一条街,个体经营户到胡集村投资,租赁商业楼。2009年,通自来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胡集村有了学校(小学、初中、高中),是原胡集乡59个村的文化教育中心。1975年,各乡镇撤销高中班,只剩小学和初中,期间曾多次对学校进行改扩建,从小学到初中已成为当时全县一流的正规学校,升学率在全县名列前茅,全村的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至2010年全村考入各类大中专院校近百人,有1名博士后,2名硕士。
  胡集村的文化娱乐活动很活跃,村里有业余京剧团,演出在全县小有名气,服装、舞台设计、唢呐、打击乐器、二胡等样样齐全,上演剧目有《白毛女》《玉堂春》《红嫂》《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正月十五组织鼓子秧歌队,进入21世纪,晚上村民自发跳广场舞。
  1968年,村里有“赤脚医生”1人,2008年,实行新一轮农村合作医疗,2009年,该村村医并人该镇王治田村卫生室。
  人物
  郭太亮 1971年出生,多才多艺,被誉为“贾庄唢呐第一人”。2001年10月份参加了山东省济南市首届“农民文艺汇演”。郭太亮吹唢呐有一手绝活——会吹“口琴子”,“口琴子”是一只两三厘米长的铜制口哨,把它放进嘴里可以吹出动听的音乐。除了吹唢呐,郭太亮还会拉二胡、京胡等乐器。
  徐广庆 1930年生,1947年参军,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后任新疆冶金局党委书记。
  孙振淮 1933年生,1956年参军,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后任呼和浩特市人武部部长。
  吕广河 1933年生,1956年参军,历任排长、连长、营长,转业后任哈尔滨市工商局局长。
  吕德平 1945年生,曾任商河县肉联厂书记、经理,县政协副主席。
  张玉廷 1948年生,1971年参军,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后任大连市海关进出口检疫处处长。
  于广福 1955年生,曾担任郑路镇镇长,书记,赵魁元乡党委书记,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2007年1月,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孙家兴 1956年出生,1973年商河一中毕业,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商河县交通局党委书记。
  吕广强 1974年生,1992年商河一中毕业,1993-2002年在哈尔滨硕博连读,2003-2011年在南京进修博士后,硕士生导师。
  烈士:
  李本福(1925-1945),1944年参军。
  吕召科(1919-1948),1943年参军。
  翟金荣(1929-1948),1947年参军。
  谢树有(1921-1949),1947年参军。
  吕德元(1927-1953),1945年参军,党员。
  (杨月江 刘永清 韩宪光)
  西万坊村
  村庄概况
  西万坊村西靠临商河,北与王治田村接壤,东临边庞村,南与枣林村毗邻。该村农户256户,1020人,有张、庞、万、闫、刘、马、王、夏、田、范、朱11个姓氏,其中张姓占全村人口的40%以上,均为汉族。
  据传,在明朝永乐年间,万氏从河北枣强一带迁此立村,以榨油(油坊)为生故名“万坊”。1985年后,因县境内有两个万坊村,故改村名为“西万坊村”。
  西万坊村可耕地面积1530亩,地势高低不平,有40%的土地在海拔17米,是商河县境内最高的土地表层。有的因地下有盐碱层,60%的土地不适合打机井。1980年,该村在商西河东岸建立扬水站,将村中固有的十个水塘打通用于存水,黄河水的引入,改善了水浇条件,又因在油区境内,1980年,土地灌溉就通了电,实现了电力水浇。该村又以沙性土壤最多,适合种植棉花、蔬菜、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村政沿革
  土地改革时期,西万坊村建立了农会组织、妇救会、民兵基干队、青年团等。打土豪、分田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发展生产,筹措公粮,支援前线。
  1952年,该村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党支部。历任党支部书记有万兴温、张自成、马青山、张名荣,张名全。
  村民生活
  1955年,西万坊村建立了高级农业合作社。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产量大幅度减产,该村党支部带领村民,艰苦自救,想尽一切办法,将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1978年后,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村民们的生产积极性,根据各自的具体条件,选用适宜作物精耕细作,农业产值逐步升高。1985年,随着该村水利建设的改善,十个水塘常年有水,分包给村民种藕、养鱼、种苇子,每亩水面收益超过耕地几倍。少数农户农田种蔬菜,地膜覆盖,搞小棚,2000年后,随着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加大,对大型农机具的补贴政策,农田生产实现机械化。该村的大中、小型机器齐全,计200部之多。麦收时南下河南,北上河北收麦,秋季去邻村耕种收割玉米。该村蔬菜大棚30个,占地90亩。葡萄大棚4个,占地12亩,养殖小区5处,占地20亩,养鸭、养鸡大棚10个,占地30亩,品种桃子栽培15亩。个体经营企业3个,分别是面粉厂、玉米芯初级加工厂、黏土砖厂。
  文教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万坊村就有了公办学校,小学1-4年级,多数适龄儿童入了学。1962年后,老师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勤工俭学”,到村内部分荒地组织种粮,所得经济收入给学生买本子、笔和书籍等学习用品,得到了当时县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和通报表扬,并整理材料上报。该小学后来发展到5个年级,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1980-2010年,全村考入各类大中专院校的学生近百人。该村从事教育事业的专业教师共20名。
  2007年,建了文化室。1999年被评为贾庄镇农业结构调整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2003年,全村两条大街近2000米,实现了路面硬化,大街两边清洁干净,卫生。2008年,安装自来水。成立贾庄镇西万坊村卫生医疗室,内设诊断室、观察室、治疗室、处置室、药房等,通上了自来水。有医务人员3人。
  该村很早在农历的正月十五日前后有办十五的习惯,有高跷队、鼓子队、武术队,有划旱船的、拉花的,很是红火。每年的春节过后,村民自发办起鼓子秧歌,到乡镇各单位和在村中表演,受到村民的热烈欢迎。近几年来富裕的几户村民自动捐款上万元,使鼓子秧歌队的打击乐器,服装道具制办得样样齐全。
  人物
  庞怀福 1930年出生,解放战争初期参军,转业后在德州专署工作,后调入中共山东省委工作。1995年离休。
  马延胜 1968年出生,高中毕业后参军,在部队考入军事院校,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某部团政委。
  张明亮 1947年参军,1950年赴朝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野战炮兵团二营班长,在马良山战斗中光荣牺牲。
  万只江 1971年出生,建10个蔬菜大棚,在实践中学得经验,成为当地闻名的种植大棚蔬菜技术员,后又养猪20余头,还兼营着一个养鸭大棚,年盈利在20余万左右。
  王兴民 1972年出生,1995年后购买大型农业机械,从事农田机械化作业,现有大中型农业机械300余马力,又成立了“农业机械合作社”,兼营养殖小区一个,年猪存栏量在100头以上。
  马其江 1964年出生,早年在淄博打工,后回村盖起养鸭大棚,一年纯收入4万元,带动起全村的大棚养鸭热潮。
  张广胜 1968年出生,从1990年经营加工面粉厂,有两套加工机组,最多时加工小麦1000万吨左右,经过20年的经营,已有固定资产160万元,成为地方屈指可数的民营企业家。
  闫卫京 1970年出生,1986年,看到农村房屋修建,大量使用黏土砖的商机,筹建了黏土砖窑厂,年加工成品黏土砖一千余万块。
  该村小学高级教师:闫吉中(1944年出生),张善德(1951年出生),李友俊(1951年出生),于共芳(1951年出生),张文胜(1953年出生),庞怀志(1954年出生)。
  (党圣凯 王 超)
  张太华村
  村庄概况
  张太华村位于贾庄镇西北角,北与临邑县理合务镇王辛家村隔河相望,南依北谢村,东与张坊乡大姜村相距4公里,西与斜庄村相邻。该村总面积2750亩,其中村居面积300亩,耕地面积2450亩。
  明朝永乐年间,张氏二人由寿光县大尧村迁出,其兄张邦侯迁入临邑县理合镇张集村,其弟张邦汉迁入此地,其后,有张氏后裔张太华考中举人,该村便以此人名而得名,并沿用至今。
  全村共有235户人家,总人口918人,村内有张、高、郭、刘、孟、王6大姓氏组成,均为汉族。张氏人口居多,占总人口的80%。张氏子孙20世纪60年代因生活所迫,移居东北地区。高姓人口占10%,是该村第二大姓氏,孟氏仅有一户。
  村政沿革
  民国时期,该村隶属德平县。解放后,该村隶属德平县怀仁区。1952年,隶属临邑县理合乡王寨生产大队(1958年改为理合人民公社)。1962年,隶属商河胡集人民公社,村改为生产大队,辖3个生产小队(1970年分为4个生产小队)。1984年4月,建立村民委员会。1992年,隶属商河县胡集乡。2005年11月,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隶属贾庄镇。
  民国时期,张俊岑任村长。1949-1964年,张花岭任村长。1964-1971年,郭宗尧任村党支部书记,王广会任大队长。1971-1977年,王广会任村党支部书记。1977-1982年,张思想任村党支部书记。1982-1997年,张思平任村党支部书记。1997-2000年,张思敬任村党支部书记。2000-2007年,张思祥任村党支部书记。2007-2009年,张成旺任村党支部书记。2009-2010年,崔士明、张成信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民经济
  该村历代以种地为生,部分村民还做小买卖,如酿造、染布等补贴家用。
  1947年土地改革,1951年政府颁发了土地证,实现耕者有其田。1970年,开始根治河流、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实行土地配方工程。1980年,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200斤增至800斤左右,后土地陆续被整合。
  随后又实行了“小农水”工程,机井全覆盖,同时实现了机械化耕种,剩余劳力外出务工。沿街住户开起了副食店、装修厂。村民张思成和张成军各组建了建筑工程队,吸收了大量劳动力,张成彬建立了棉柴树皮加工厂,并购置了运输车辆。1976年,该村建成了一麻袋加工厂,厂长高守山,有工人30余人,织机20余部。1978年,修建一砖厂,厂长张思功。1990年,由怀仁镇储家村承包,1996年,由高守义承包。2001年,由梁山县张友民承包并担任厂长。2009年,因保护土地资源,将其拆除。村内还有铝合金门窗制造2家,养殖大户3家,大型小麦收割机7台套,玉米收割机3台套,轿车、面包车20余辆。
  文教卫生
  张太华村第一所学校建于1935年,1940年初具规模,名为张太华完小。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方圆十多里地的学生均到此就读。1969年,张太华完小改为张太华联中。1981年,撤销联中,设张太华中心小学,下设1-5年级,下辖5个村办小学。199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政府为整合资源,撤班并校,又设为张太华初小。
  该村传统秧歌包括武术、高跷、大鼓,最具特色的是武术表演(也叫前场,因走在秧歌队伍前边),武术项目繁多,主要有单人刀、双人刀,单拐、双拐、耍大刀、长矛、三节棍、十八鞭、单人拳、双人拳等。最具亮点的是唱秧歌,由于编排内容丰富,编剧滑稽,演、唱技高,每逢春节、元宵节都会到周边村庄巡回演出。
  该村1966年有赤脚医生一名。2004年实施新一轮合作医疗,即新农合。2008年,该村村民均到斜庄村卫生室就诊。
  人物
  张恩臣 商河县面粉厂化验科科长。自小学习书法,练习硬笔,颇有名气。历任商河县书法协会会员、德州市书法协会会员、济南市书法协会会员,举办过张恩臣书法展。
  张思广 1924年出生,1947年毕业于济南市师范学校。毕业后随即参军“南下”,后因丧母、家庭原因,从教。他文化功底好,并擅长编写秧歌小剧,历年的元宵节闹秧歌,他亲自编剧,而且演技也高超。
  张成收 1967年9月出生,大学学历。1985-1987年在山东师范大学生物系就读,1987-1991年在商河中学任教,担任团党支部书记兼少先队总辅导员。1991年8月在商河一中任教,2000年任商河一中办公室主任,2006年任教务处主任,2009年任副校长。任教期间曾获多项奖项:2000年获商河县“十大杰出青年”称号,2005年获济南市“五一”劳动奖章,2006年获济南市“优秀教师”称号,2009年获山东省“优秀教师”称号。
  传说
  相传商河城西北的古鬲城人有种爱占便宜的坏风气。一天,一位卖油翁来到鬲城,他边走边喊:“卖油,卖油,一葫芦四两,四葫芦半斤(16两为一斤)。”听到吆喝,全城家家户户都来争买四葫芦,住城东的姜老头却连买两个葫芦,还附到卖油翁耳边说:“老兄,你这个卖法不行啊,四葫芦油一斤,你怎么按半斤卖,这样不把老婆孩子全赔上了吗?”卖油翁亳不在意地说:“没关系,我家买卖大。”接着又吆喝:“一葫芦四两,四葫芦半斤,快来买呀!”姜老汉叹了口气走了。一天夜里,卖油翁突然出现在姜老汉面前,并对他说:“老弟呀,全城数你最忠厚,告诉你几句话千万别外传。”接着唱道:“远打雷,近打闪,天一下雨去庙前,门前狮子红了眼,忙背老婆城外搬。”话音刚落就不见了。姜老头半信半疑,仔细一想,话音还清清楚楚记得。从这天起,每逢下雨,姜老头都到庙前去看。一天正要下雨,不知谁家一个调皮孩子把吃剩的柿子贴在石狮子眼上。姜老头老远就见到石狮子两眼发红,急忙跑回家,背起老伴顾不得雨急路滑,一口气跑出城外,刚喘了口气,就见一道白光伴着一声巨响,鬲城转眼间变成了一片汪洋。诗曰:“神仙化作卖油郎,巧借葫芦测莠良。可叹群氓贪小利,老姜身后陷汪洋。”
  (王学福 侯善贵 刘法海)
  贤圣寺村
  村庄概况
  贤圣寺村位于县城以西13公里,贾庄镇政府驻地西北7公里。东靠小徐村,西与王义牛村、陶家村、柳家村接壤,南至石家村、胡家村,北至王董路。该村耕地面积1700亩,黄河故道俗称朱家河在村内贯穿东西,谢家沟自胡家村入界,在北边延伸至柳家村。在村里直通王董路的1000米沥青路为村内主干道,另有潘家村至刘天玉公路村里南北相通,往东有沥青路直通大徐村、小徐村,在谢家沟架有一小桥往西通王义牛村、陶家村,道路四通八达。该村有200户,830人。
  该村建在朱家河北岸,据传,唐代玄宗东巡路经此地,发现这一风水宝地,遂令筑台建庙,御封“贤圣寺”,故得其名。明建文二年(1400),靖难之役爆发,李氏为避战乱之苦从河北枣强县迁入,后在庙西兴土木,购田地,兴家立业,繁衍生息。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临邑县署准李氏修谱立庄,并借用此名为庄名,曾俗称“小寺”,实为区别于东三里处的大于该寺院的“观音寺”。
  该村李氏在此地生存至今600多年,无一外姓,始祖嫡亲众多,人丁兴旺,繁衍昌盛,叶茂根达,子孙遍布济阳、商河、临邑3县,远徙海内外,遍及东北三省及内蒙古、湖北、河南、江苏、甘肃等省,孙集乡河埃子村、玉皇庙镇黄孙庄村、临邑县卞庙村、毕家村、寄庄户村、大坊子村,该镇胡家、南谢、王义牛、小徐、李天随、袁家、吕庙、大庄、小庄、李辛、东马、苏家、胡集、王天赐等村的李姓均为同一家族,均从该村迁出,所以该村也被李姓家族称为“老庄”,该家族也称为“贤圣寺李”。
  村庄变迁
  20世纪60年代以前,该村坐落在贤圣寺庙院以西,间隔20米沟壕,只有前大街和富荣街(后街)两条大街,胡同只有1米多宽。庙后及东西两侧是一大湾,名曰“寺湾”,占地有30亩,深约有5米,常年有水。富荣街像牛梭头一样,东通“寺湾”不能出村。前街路南多为闲散地,只有西头有几个院落。全村呈四方形,东西宽200米,南北长有200米。村落建筑多为青砖墙脚,土坯砌墙,房架为梁檩结构,平顶草檐大出头,正房坐北朝南。
  20世纪70年代,利用村中闲置地、边缘地对部分农户安置,规划面积为240平方米。90年代进行第二次规划,标准为342平方米,在前街路南,“寺湾”以东、以北,村西路西进行安置。呈现4条东西大街,一条南北大街,街宽为10米,胡同为4米。房屋皆为青石筑脚,尖顶挂瓦前出厦。
  该村原墓地分散,以祖传土地为墓地,70年代响应政府号召,在村庄西南,谢家沟以东建公墓一处。
  1985年全村通电,2009年铺设自来水管道,2003年南北2条大街铺设沥青路面。
  村政沿革
  该村1945年前属临邑县吕陶乡,1945年商河城解放后划归商河县六区,后归枣林乡、吕陶乡,1958年隶属胡集人民公社,村改为生产大队,辖6个生产小队(包括小徐村2个小队,1961年分治),1984年4月属胡集乡,生产大队改称村民委员会,辖4个村民小组,2005年11月,合并乡镇后归贾庄镇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李传学任村长,村农会主任李现明(1946年被国民党还乡团杀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57年李后一任村党支部书记;1957--1960年,李后荣任党支部书记;1960-1966年,李传和任党支部书记,李召荣任支部副书记兼大队长;1966-1970年,李传和任“革委会”主任;1970-1998年,李现凯任党支部书记,李召荣任副书记兼大队长(村委会主任);1998-2009年,李现明任党支部书记,李召木任村委会主任;2009-2010年,王长福任村党支部书记,李现利任村委会主任。
  村民经济
  该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人少地多,以耕地为主,纯收入达1000多元。许多村民办起作坊、商店、小工厂等,经营日用百货、手工业加工、豆腐、香油等,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村民李召星的馒头生意年收入可达5万元,李现军、李现敬办起了百货超市,李现革、李道军、李守广先后办起了4支建筑队,李守勇、李昭才办起了合子板工程队,李昭良、李昭前、李昭胜、李守华办起了木材加工厂,李昭举办起了两个儿童玩具制造厂。截至2010年,该村的人均年收入可达8000元,拥有各种机动车200多辆,家庭轿车40辆。
  村民文化
  该村传统鼓子秧歌别具一格,顺口溜“伞领舞龙,秧歌紧扭,高跷上担,前场上路”就是该村的特点。80多岁的李昭朋是鼓子秧歌的领头人,人戏称他为“十五头”,在他的带领下,鼓子秧歌规模越办越大,在周围村庄颇有名气。
  1962年该村剧团成立,李后贵任团长,演出剧目有《借东风》《空城计》《西厢记》《红灯记》《沙家浜》等,吕剧有《姊妹易嫁》,到该村及周围各个村庄及临邑县宿安乡等部分村庄进行演出。
  体育活动在该村很活跃,有篮球、足球、乒乓球、田径活动,2009年村投资500元购置乒乓球台两个,篮球架一副。
  教育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民李传智开设私塾学堂1处,供部分富户孩子上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里自筹资金开设1-4年级学校一处,大部分学龄儿童能就近上学。1956年,商河县教育局在该村寺庙开设一完全小学,称为“商河县贤圣寺小学”,小学6年制,初小4年,高小两年。1970年设立贤圣寺联中,实施7年义务教育,小学5年,初中2年。2005年,小学撤销,划归石家完小。
  1969年,村设卫生室,有赤脚医生一名。2007年,实行新农合,该村作为试点单位,由镇投资2万元建一卫生所,辐射附近8个村庄,有乡村医生4名。
  人物
  李豪 李姓始祖,建文二年( 1400)从河北枣强县迁入,初借居寺庙,一贫如洗,以讨饭为生,后在庙西购置田地,修房盖屋,勤俭持家,吃苦耐劳,女织男耕,繁衍数年,立村建庄。
  李振 字麟趾,该姓九世祖,于康熙二十四年选授江南徐州丰县知县,历任十八年,三护徐篆,三摄硒印、沛萧二邑署理数次,其时廉仁果毅,政平刑清,有龚黄卓鲁之目,丰硒等处士民戴德者成齐平,手额称庆、兼歌诗百余章以颂扬之。
  李尔敦 字岑台,该姓十二世祖,性情敦厚,诚实廉政,乐善好施,为一乡众望。清乾隆年间任圣庙七品知印官。
  李洪元 1913年出生,1936年入党,1937年参军,曾任团长、师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吉林省吉林市水利局局长。
  李现明1908年出生,1938年入党,1946年被国民党“还乡团”杀害。
  (王长福 范吉星)
  苏家庄
  村庄概况
  苏家庄村位于商河县城以西7.5公里处,东至刘志石村,西至胡集街,南临商胡路,北至李辛村。该村总面积1389亩,其中耕地面积826亩。全村共有农户173户,总人口583人,村内有苏、孙、丁、张、李、邓、杨、马8个姓氏。均为汉族。
  明永乐年间,该村苏氏、孙氏祖先分别建苏家和小孙家两村,苏家在西、小孙家在东,两村之间有一条道口(此道口一直保存至2004年村庄规划后消失),因两村人口较少,只有一条宽为四三米的道口为界,两村协商后合并,更名为苏家庄村。成立人民公社前,苏家庄村隶属于七区(驻地李金香村)王天赐乡,后隶属胡集人民公社,2005年乡镇合并后隶属贾庄镇。
  村庄建设
  2004年,村庄进行了规划,大街一纵一横,全长800多米,并且全部进行混凝土浇注,修建了1500米的下水道,同时进行绿化,栽植了法桐树。每个居住户规划为东西长20米,南北宽20米的院落,胡同宽6-8米。2005年,村庄又筹集资金,修建了村“两委”办公室,坐落在村中央。2008年,村内修建了村卫生室,预制了2个活动广场,1个篮球场,1个排球场,安装了健身器材。2009年,村里全部安上了自来水。村民建设沼气池,对修沼气池的村民进行补贴,全村沼气池达到60多个。2010年,村里进行村级改厕,改厕率100%,家家户户用上水冲式厕所。
  村政任职
  在抗日战争时期,村民苏登基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时加入了抗战队伍,后参加了淮海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苏家建立了农会组织,并组建了妇救会、青年团开展自救,发展生产,支援前线,协助部队挖战壕。
  1952年,苏家村建立党支部,苏登基担任党支部书记。1947-1952年,苏松山担任农会会长。1952-1958年,苏登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958-1973年,李现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973-1985年,孙伦山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985-2001年,孙长岭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001-2010年,孙玉国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截止2011年,全村党员已发展到13人。
  村民经济
  该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除后坡及李辛村后的土地为白沙土外,其余全部为红黏土,沟渠配套,水利条件较好,适宜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豆类、谷物、蔬菜类。经过土地改革,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生活好转。1980年,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根据各自的条件,选择适宜的作物,精耕细作,加大土地投入。随着国家对大型农耕具施行补贴政策,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苏家村有百货副食品店、化肥农药经销处、饭店、肉食店、粮油店,同时还有门窗加工、电气焊、机动车维修门市。2008年人均收入已达到5500元,2010年发展大棚20多个,大棚收益每年每个达5万元,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7000余元。
  文教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苏家庄村有了学校,1986年,重新修建高标准校舍,内设1-5年级,提高了教学质量,确保适龄儿童接受较好的教育。2008年,村中修建了文化室,配备了图书上千册。苏家庄村的鼓子秧歌久负盛名。鼓子的打法、样式复杂多变、气势威武雄壮。
  2008年,该村新建卫生室1处,内设诊断室、观察室、治疗室、处置室、药房,通上了自来水。有医生3人,配备了吸痰器、简易呼吸器、身高体重计、便携式高压消毒锅、氧气瓶、消毒灯、诊查床、健康档案柜等设备。
  人物
  苏友华1923年生,1946年5月入伍,曾任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农校党支部书记,正处级。
  马石录 1935年生,1952年在商河县七区(李金香家)工作,1954年参军入伍,至福建省海军部队,后转入中央人民广播事业局,任新闻采访处处长,正处级。
  苏有珍 1941年生,历任乡镇党委副书记、书记,后入商河县人大工作,正科级,已退休。
  孙玉强 1971年生,1988年入伍,北京军区空军地勤部队,副团级,转业入北京市门头沟区公安分局工作,副处级。
  苏玉生 1972年生,高中毕业考入山东省财经学院,1995年7月分配到济南市建行铁路分行工作,2005年3月调入建设银行天桥支行任纪检特派员,2010年3月调入建设银行德州市支行任纪委书记,副处级。
  尼姑庵传说
  该村东300米处,有一个尼姑庵(又名苏家庵),位于苏家、辛家、魏家、东王、刘志石、小庞家六大联庄的中心。此庵历史悠久,曾有:“先有苏家庵,后有商河城”的传说。寺院在1947年被毁,后来在寺庙的东侧建了一处学校,即现在的亚林庵学校。
  苏家庵占地面积达70余亩,其中建筑面积约20亩。当时此庵建筑气势宏伟,建有千佛殿、东西厢房,最有名还要数当时盛行的“二月二庙会”,每年阴历的二月初二都会有庙会。民国及解放时期,每年庵庙会热闹非凡,庙会会首共6人,由六大联庄组成,以苏家村会首为主,同时设庙会文书一人,管理人员有十几个,分别分布在每个市场口(如木材市场、牲口市场、百货市场、农产品市场等),来自四面八方、方圆百里的商家都云集庙会经营。庙会设有固定的戏台,在寺庙的东南角,每天的客流量达到上万人,每年庙会为期十天。至今到黄河以南章丘等地,年龄在八十多岁的老人谈起“苏家庵庙会”,总会有很多说不完的故事。
  (杨月江 刘永清 韩宪光)
  泉家村
  村庄概况
  泉家村位于商河县城西6公里处,商胡路北侧,北临史家村,东至东小路,西至燕家村。村庄耕地面积近800余亩。全村共有农户125户,总人口524人。有泉、钱、李、吕、张、董6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泉姓占全村总人口的40%以上。
  据《泉氏族谱》记载,明初洪武年间,始祖泉大本自山西洪桐县大槐树下迁来立村,以姓得村名。
  村政任职
  抗日战争时期,村民吕贞田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的带领下,泉从方、泉贵田相继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吕贞田任乡长。1942年牺牲,烈士。1949年,泉家村成立了党支部,张延圣任党支部书记兼村长。1952年后,吕祥田任村长。1957年后,张延圣任党支部书记。1963年,李有芬任党支部书记。1990年,泉信方任党支部书记。1993年,泉主田任党支部书记。2001年,钱治强任党支部书记。
  村民经济
  2006年,在村东头建立6个养鸡大棚。村南建有1处特色养殖小区,以钱治强为主,张恒金、钱贵岗三人养殖笨鸡8000只,占地面积12亩。2001年,村里安装新式路灯。2008年,建起篮球场,设乒乓球台,修建了办公室。2009年,全村接通自来水。
  文教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泉家村建了正规学校,村里适龄儿童上学达到40%以上。1997年,学校普九达标,建新教室,配备标准的桌凳,教学器材等。村里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教育也逐渐得到普及。至2010年,全村有本科生4名,大专生5名,中专生8名,高中生18名。
  该村的鼓子秧歌源远流长,明朝初期已见雏形,明朝中期已形成较完美的形态,表演时以牛皮大鼓为统帅,以伞和鼓子为主阵,配以棒、花丑及杂耍。伞又分为头伞和花伞,头伞如军中主帅,多由村中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分别为白鬓、白袍、黄马褂、黄头巾或黑鬓、黑袍打扮,如同传说中的老生。头伞左手握平顶黄罗伞,右手持牛甲骨板,骨沿系有若干小铜铃,摇动时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以铃声的变化指挥秧歌队跑场。动作苍劲有力,奔放稳健,大有老将出战之态。
  花伞比头伞略小,伞头覆以色彩鲜丽的绸布,左手顶伞,右手空掌,带领花队舞蹈,起到扩大阵势,增加色彩的作用,鼓子是整个舞蹈队伍的主力,由男性组成。演员头扎英雄巾,腰缠英雄带,套于左手腕上,右手拿鼓槌,边敲边舞,动作粗犷剽悍、刚健挺拔,充分表现出山东大汉刚毅、豪爽的性格。棒为青年健儿,头戴红缨凉帽,腰系红绸,双手持两头系以五色彩带的棒,动作敏捷、英俊潇洒。花则为娘子军,头戴彩花,身披各色斗篷,左手持绸巾,右手执扇,随着秧歌翩翩起舞。丑角、杂耍可多可少,丑角多扮成“傻小子”“丑婆”“赃官”“花花公子”,杂耍中有“舞狮子”“跑旱船”“箍炉挑挑”“耍马杈”“王小赶脚”等,他们可在整个秧歌队中自由穿插,即兴表演,起到补空、幽默、诙谐逗趣的作用。
  秧歌队在街上进行时,一般成两路纵队,伞居中间,鼓、棒、花分别两边,大鼓开路,杂耍压阵,此起彼伏,逶迤壮观。在广场演出叫圆场,也叫跑场子,进场时自然分作4路或8路纵队,大鼓指挥,伞头率领,鼓、棒、花等边舞边串花,其花样以生活用品的形状,生活劳动工具,建筑物名称及历史上的兵阵图为名,有“单十字街”“里四外八”“迷魂阵”等形式。队形讲究平衡对称,每队每伞4鼓4棒4花,角色以偶数随意增减。众多演员在阵阵鼓声中往来穿插、交叉、开合、驳花,忽如行云流水,展现出一副副壮丽宏伟图画。终场时8路纵队排成方阵,进则都进,退则俱退,浑然一体,霎时群伞飞舞,鼓棒齐鸣,气势十分雄壮,至今仍流传着这样的说法,“马家的狮子、聂家的芯子、泉家的鼓子”。
  村内安排专门的清洁工5天一大扫除,村里柏油路,天天保持清洁、干净。随着新农合、新农保的普及,村内还设有医疗室,方便村民就医。
  人物
  张宋成 1947年参加革命,曾任上海市某区法院院长(已故)。
  泉大田 1947年参加粮食供应工作,后任重庆市十八冶金处书记兼处长。
  钱永路 1947年参加革命,随军入疆,阿尔泰行署收容所所长(县级),已故。
  钱树森 1947年参加革命,曾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秘书长(省级)。
  泉维洁 吉林农业大学毕业,在延吉农科院工作,后调济南农业局,土肥专家。
  吕传方 1976年工作,小学高级教师,已退休。
  (党圣凯 王 超)
  北香坊村
  村庄概况
  北香坊村位于县城西北7.5公里处,属贾庄镇辖区东北部,南有泉家村,西有燕家村、梁家村,东北方向与张坊乡南杨村和南张村接壤。该村61户人家,251口人,党员有11人,苏、邱、骆3姓已失传,现有王、康、刘、郑4姓,以王姓居多,其次是康姓,均为汉族。历代以农业为主,总占地面积450多亩,耕地面积406亩。2011年由于高速公路征地近50亩,现有耕地350亩左右。
  该村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从河北省枣强县迁此,历经600余年,而村名的由来有不同的说法:一为该村祖上曾以磨香油为生而得名;另一说法是祖上曾以制作祭祀用的“香”为生而取名“香坊”,又因为县境有两个香坊村,该村位置在北,所以称为北香坊。至于村名的来历,由于年代久远,又缺少资料记载,已无法查证。
  村政任职
  该村是较早成立中共党组织的村庄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就有党组织进行革命活动,1947年实行土地改革,打土豪、分田地成立农会。1949年,成立村党支部,刘明德担任党支部书记。1966年,成立“革委会”。1968年恢复党支部,刘明德任党支部书记,王云担任副书记,康兆侦任民兵连长。
  刘明德自1949年建立党组织上任,到1985年春离职。在任职期间,有王云、康北侦、王佃兴等人员先后担任支部委员协助工作,成立生产队、建学校,兴修水库一座,添置灌溉设备、农具、修路、整理土地、改革丧葬,建立集体墓地等。
  王佃兴自1985年春上任,至1999年离任。在任期间,新建校舍、村庄规划、选任计划生育专职主任,筹集资金数万元通电等。
  王佃河自1999年秋上任,至2009年春离任。在任期间,进行村庄宅基规划、农电电网改造、水利工程清淤、柏油路村村通、有线电视村村通等工作。
  王守学自2009年上任,在任以来,落实村庄宅基地规划,建立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办公室,通上自来水,筹措资金10多万元为大街进行混凝土硬化,安装路灯等。
  村庄建设
  1970年,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1980-1981年,实施生产责任制。1985年,实施村庄规划,标准为宅基272平方米。1991年,集资数万元通电。1992年,实现村村通柏油马路。2010年春,集资10多万元对大街进行硬化,投资数万元修建村两委办公室。
  自改革开放后,村民外出或就近打工,经济状况逐渐好转,大多数住房达到砖瓦或砖混结构,室内家具、电器,农用机械应有尽有。
  人物
  王信 中共党员,解放初期参加工作,曾任农民联社会计、县工业局局长、县工商局局长、水利局局长、外贸局局长等职,已故。
  苏明信 革命烈士,1926年生,1947年参军,1948年牺牲。
  康兆福 中共党员,曾参加过抗日战争,已故。
  王佃青 中共党员,解放初期参加工作,曾任青海省局级干部,已故。
  康建华 女,县政协副主席,县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主治医师。
  文化教育工作者:
  刘明成 中共党员,中师、小学高级教师工作30多年,曾多次获得市县级荣誉称号,已退休。
  张玉春中师、小学高级教师,工作30多年,曾多次获得市县级荣誉称号,已退休。
  王升海 中师、小学、高级教师,工作34年,曾获得商河县人民政府颁发的“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王守河 中师、小学高级教师,工作20多年,曾获得商河县人民政府颁发的“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王守芹大学学历,小学高级教师,工作20多年,曾荣获市县级荣誉称号。
  康兴梅 博士生,山东省师范大学毕业后在济南铁路中学任教,后考入上海某大学读博士,在上海工作。
  (党圣凯 王超)
  边庞村
  村庄概况
  边庞村位于县城以西,紧靠朱家河北岸,东临边张村,西至万坊村,环乡路贯通东西,另有一条南北柏油路,交通方便。村庄总占地面积1830亩,耕地面积1621亩。全村共有农户143户,总人口616人。村内有5姓:庞、刘、孟、张、姬,其中庞姓占总人口的90%,均为汉族。
  历任村干部:
  1958-1961年,庞志田任村党支部书记。1961-1975年,庞志宏任村党支部书记。1975-1991年,庞志贵任村党支部书记。1991-1999年,庞志怀任村党支部书记。1999-2001年,庞志杰任村党支部书记。2001-2004年,庞尚林任村党支部书记。2004-2011年,庞尚杰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2012年,庞志安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民生活
  该村历代以耕种为生,村民除耕种土地外,还利用空闲时间做点小买卖,如炸油条、加工面子、做豆腐、榨油等补贴家用。
  1947年土地改革后,农民都有了自己的田地,粮食产量有所提高。1970年后,大规模治理河流,兴修水利,进行农田基本建设,使地成方、沟成网。1980年,该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在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开始大范围使用良种、化肥,粮食产量由集体耕种时的亩产不足200斤,增至亩产800斤以上。当初土地分散,地块很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机械化的使用,耕种打轧全靠人工,增加村民劳动强度,后来地块陆续合并,机械化进行耕种、收打,减轻了村民的劳动强度,解放了生产力,村民有精力投入到第二、第三产业和外出打工。
  文教卫生
  村中建有党员活动室。2008年,村中修建了文化室,包括科学类、生活类、少儿类、财经类各种图书8000多册。另外,正月十五闹元宵,该村的鼓子秧歌打法、花样繁多,能劈腿上扁担,单跳越大八仙桌,并于1998年参加过省级汇演。
  该村曾多次被评为贾庄镇“卫生工作”先进单位。1968年,村里有“赤脚医生”1人。2008年,该村村医并入倒门郑村卫生室。
  人物
   庞尚利 1976年参加工作,历任胜利油田钻井四公司班长、副队长、队长、搬迁大队队长,后调任工程公司任经理,后任渤海钻井总公司经理,1986年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2003-2005年捐资数十万元清淤朱家河,开挖沟渠,集土垫湾。同时铺设柏油路面,安装自来水管道。
  庞道湖 1989年入伍,在广西某部任营长。
  庞尚强 1968年入伍,转业任钱铺乡派出所所长。
  庞维让 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与妻台敬仁自由结合。庞维让曾任滨县教育局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任亚林庵校长,1947年土改后病故。
  庞维章 腿残志坚,曾任教小武家、栾庙与该村教师数年。
  (党圣凯 王超)
  大路家村
  村庄概况
  大路家村位于贾庄镇的西北部,距镇驻地约10公里,临商河以西300米处,村西南与石家村临近,西北靠小徐村,北临大徐村。该村共有农户107户,总人口470人,有王、刘、宋、常、陈5个姓氏,其中宋氏占全村人口的40%以上,均为汉族。明朝永乐年间,路氏从河北枣强一带迁来并立村,以姓氏命名,因附近有大、小两个路家,根据村庄的大小,故名为“大路家村”。
  大路家村可耕地面积600亩,土地盐碱,约占耕地总面积的20%。地下蕴含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胜利油田在该村有数口高产油井,胜利油田十队驻扎在该村,丰富的油气资源促进了该村经济的发展,使该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2004年,被济南市公安局授予“治安模范先进单位”。1997-2004年,被乡党委、政府多次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大路家村在解放前归临邑县宿安乡管辖,1945年解放后归商河县胡集乡管理。1958年人民公社期间改为生产大队,下辖2个生产小队。1984年4月,村建立村民委员会,一直归属于胡集乡管辖,直到2005年11月合并乡镇后归贾庄镇管辖。
  村政任职
  1945-1949年,王金海任村长。1949-1973年,王金海任村党支部书记。1973-2001年,宋才详任村党支部书记、王昌仁任村主任。2001-2010年,王昌玉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村民经济
  该村部分土地为盐碱地。部分农户在盐碱地里发展养殖业,建有规模养殖小区2处,以养猪和肉食鸭养殖为主,特别是“合同鸭”的养殖,使养殖业主的收入有了保障。
  20世纪80年代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生活水平有所好转,2008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500余元。随着“三农”政策惠及农村、农民,2010年,全村95%的农户住上了砖瓦房,有5户孤寡老人享受低保,普及了电视机、电话、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辆累计100余辆;村内道路进行了硬化、美化、亮化。
  文教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举办农民夜校、识字班突击扫盲。后该村设立小学,开设1-5年级课程。199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来村小学撤并至石家完全小学,适龄儿童均到石家上学。
  最初,村中一直流行男孩子打蹦、安方、捉迷藏等游戏,女孩子则喜欢踢毽子、丢沙包、跳绳等游戏。后来村里置办起了篮球场、乒乓球台、图书室等,还购置了大量的健身器材。后来村中修建文化大院一处,图书丰富,包括科普类、生活类、文化类等共计图书5000余册。每逢元宵佳节,村民自娱自乐,自发组织敲锣打鼓扭秧歌,形式多种多样、踩高跷、跑龙船、小丑角。
  1968年,村里有“赤脚医生”1人,2008年,该村村 医并入贤圣寺村卫生室。
  人物
  刘德发 民间艺人。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附近周围 十里八村是个小有名气的民间艺人,家有喜事、开业的, 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游走各村大街小巷,一张快板在 手,劈啪一声响,加上刘德发活灵活现的现场即兴表演, 总能赢个满堂彩。刘德发流传下来的段子有很多,现在还 时常被人们津津乐道。
  (王长福 范吉星)
  倒门郑村
  村庄概况
  倒门郑村位于贾庄镇北部,贾胡路中段西侧,北与刘志石隔田相望,南与边张村相接,东与武家村紧靠,西与边庞村邻近。村庄面积468亩,共有农户85户,总人口357人。村内有陈、郑、王、张、李5个姓氏,其中郑氏占全村60%以上,均为汉族。
  据传,明末郑氏从该县城东郊迁来,因依大沟修房门皆向北,故名“倒门郑村”。
  村民经济
  该村土地肥沃,具有良好的灌溉水利条件,适宜种植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豆类、棉花等。经土地改革后,村里实现耕者有其田。1980年,实行了土地承包制,生活水平有所好转。1997年,改变种植模式,修建了20余个蔬菜大棚。2008年,全村90%的农户住上了砖瓦房,有10余户孤寡老人享受到低保。普及了有线电视、电话,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辆100余辆,村内道路进行了硬化、美化、亮化。1984年,修建该村通往贾胡路的第一座桥梁。2007年,实施河渠绿化工程。2008年,建起篮球场、乒乓球台、老年健身器等体育设施,全村都接通自来水。
  2011年,陈秀明夫妇在该村村北建立了一排板房进行野鸡养殖,主产野鸡蛋。李兴华从2009年进行绵羊养殖,养殖规模达40余头。1998年,该村种植甘蓝。2000年,种植菠菜。2011年,种植速生杨。2012年,种植白蜡树等。
  村政任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张丰海任村长,号召该村做好拥军工作,妇救会给部队做军鞋、洗军衣,并组织担架队等。土地改革时期,实行耕者有其田,动员青年踊跃参军。1950- 1980年,郑福茂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长。1981-2002年,张吉泉任村党支部书记,陈召全任主任。2002-2010年,陈召全任村党支部书记。
  文教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原私塾学校改为公办学校。1957年秋又扩建成正式小学。1996年,学校“普九”达标,儿童入学率达到100%。至2010年,全村有本科生3名,研究生1名,大专生4名,高中生12名,中专生2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业余京剧演出于十里八乡,服装道具等比较齐全。上演剧目有:《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嫂》等。该村的鼓子秧歌闻名乡里,元宵节前后是主要表演和练习时间。2012年元宵节,该村的鼓子秧歌队经过了重新的编排和改组,阵容、表演更加精湛。曾到各企事业单位进行演出,获得一致好评。
  2008年,该村对卫生室进行高标准改造,内设诊断室、观察室、治疗室、处置室、药房等,配备了吸痰器、简易呼吸器、氧气瓶、消毒灯、诊查床、健康档案柜等高标准设备。有医生4人。
  人物
  陈放周 曾担任禹城县委书记,已故。
  陈放才 南下干部,曾任新昌县县长,已故。
  郑福祥 任商河县职业中专副校长。
  陈放田 区里保安队队长,后来参加抗美援朝,
  烈士。李坯如 1947年牺牲。
  (党圣凯 王超)
  东王村
  村庄概况
  东王村位于商河城以西,贾庄镇北部,商胡路经过村前。南与北小庞村相邻,北与魏家村相连,西与亚林庵中心小学和刘志石村相接,东与史家村隔黄河石化相望。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该村有92户居民,总人口为420人,村内有王、吴两姓,其中70%为王姓,均为汉族。
  明朝永乐年间,王氏同魏家相连,故名魏王。公社化后,区域内有两个王家,一东一西,该村居东,故名街东王。2005年合并乡镇后,归贾庄镇管辖。
  村政任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村成立了农会组织,并组建妇救会、基干队、青年团等开展生产自救,发展生产,支援前线,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广大青年响应党的号召,踊跃参军,其中共产党员、妇女主任马玉珍送郎王丰海参军,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同时参军的有吴守平、王丰汉、王德同、王育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村成立了党支部、建立了村委会、组建了理财小组、完善了村里的领导机构。
  高级合作社时期(有东王、魏家、北小庞、刘志石四村合社)王丰海任社长。1949-1971年,王德奎任东王村党支部书记、王育龙任副书记、马玉珍任妇女主任。1971-1997年,王育金任村党支部书记、王存友任副书记兼会计。1997-1999年,吴世亮、王福华先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999-2000年,王存贵任村党支部书记。2000-2009年,吴其海任党支部书记,后吴其泉代任。2009-2010年,王福明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民生活
  东王村面积700多亩,其中耕地面积600亩,人均1.5亩地左右,该村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机井、河沟配套、水利条件相比周围其他村庄优越,村有特色养殖小区1处,占地4亩左右,以养鸭和笨鸡为主,年均收入在3万元左右。
  该村历来以分散型小农经济为主要经济形式,村民除经营土地外,利用自身优势,以自产自销的方式做些小买卖,旧时有几家炸油条、烤烧饼、做点心、蒸馒头的生意,村内有两家中医铺。
  1947年土地改革。1951年政府颁发了土地证,实现了耕者有田种,粮食产量有所提高。1970年后,大规模根治河流、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河沟成网,为较大程度地改变农村面貌打下了基础。1980年,该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村民在享受农田基本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大面积使用了良种、化肥、农药,粮食产量增至亩产800斤以上。90年代以后村里合并了地块,大面积实现了机械化耕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村没有一座砖瓦房,全部是土坯墙,草檐头的平顶房。20世纪80年代,居民住房出现青石墙基,全砖墙,尖顶挂瓦带前出厦房屋。1984年,该村借用石油电网全村通电。2000年全县电改,用上农电。2009年全村统一安装有线电视。2010年全村通自来水。
  该村有大型配货车7辆,各种机动车近百辆,该村外出务工人员达到100多人,人均收入2万多元,务工人员带回村里的收入达到200多万元。
  村民文化
  解放后,该村和刘志石村联合举办鼓子秧歌队,该村前武场远近出名,每年在亚林庵会演时格外抢眼。秧歌队的铜锣、大鼓也格外响亮,表演的花样有:剪子鼓、单十字街,双十字街、迷魂阵等。20世纪60年代前村中大姑娘、小媳妇流行唱小戏,男孩子玩打蹦、掷铜钱、打铜牌、捉迷藏等游戏,女孩子喜欢玩跳绳、踢毽子、打捂帽,拾珍子等,大人们在田间地头歇息时,随时划上四道、五道、六道方格盘作棋子,玩四顶、五斜、安方等,此类游戏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少了,不过村里现在还有此类游戏。
  早年每逢大旱年,该村村民抬着关二爷木像,打着锣、敲着鼓去求雨,因鼓最响,关老爷像最大,总是走在各村的前面。老人们传说:“有一年大旱,栾洼因关老爷像小求雨不灵,就把该村的关老爷像偷去求雨,结果栾洼下涝了,于是又把关老爷像给偷送回来了。”此像在破四旧时在南湾旁烧掉了。
  村里有大队办公室、计划生育宣传室、科技、文化图书室、篮球场、乒乓球台、健身器材等。
  教育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里设有小学识字班、扫盲夜校,1972年后实施1-9年义务教育,后撤销村小学,合并为亚林庵中心小学,儿童入学达到了100%。至2010年,该村有研究生4人,本科生10人,大专生10人。
  2008年该村建立高标准卫生室一处,内设诊断室、观察室、治疗室、处置室、药房、厕所,通上了自来水。有全科医生4人,辐射附近7个村。
  人物
  王存章 1912年生,解放前参军,任排长,在山西参加过多次战斗,身体负伤七八处,多次立功,获奖章多枚。
  吴守简 1913年生,解放前参军,在东北参加过多次战斗,负伤十多处,作战勇敢,不怕牺牲,个高,声音大,人称“吴大胆”,曾参加过四平战役,立大功多次,获军功章多枚。
  王德同 1922年生,解放前参军,在朝鲜战场冻去双脚十趾,荣军、残疾军人。
  吴守兴 1927年生,曾历任平原县县委书记、德州经委主任、德州机械局局长。
  王育亭 1935年生,解放后在龙桑寺教过书,后任钱铺公社书记、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代部长、五七干校书记、党校书记。
  吴中华 1952年生,曾任沈阳军区空军团某部政委,转业后任沈阳市政府纠风办主任。
  王福生 1963年生,历任商河一中校教导主任、县教委主任、济南市教育局副局长。
  王福民 1967年生,县府办公室副主任、济南市国资委办公室主任。
  (杨月江 刘永清 韩宪光)
  东小路村
  村庄概况
  东小路村位于贾庄镇东北部,商西河以西,北与张坊乡南小杨接壤,东临许商街道党家村,南与聂家村毗邻,西与泉家村相连。全村共有44户,总人口199人,党员9人,村内有路、武、孟、丁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路姓占全村总人口的60%以上。该村总面积192亩,其中耕地面积为160亩。
  据《路氏族谱》记载,明永乐年间,路氏从河北枣强一带迁来,至今已有六百余年,以姓氏命名,因村小故名“东小路”村。
  村庄变迁
  1960年前该村一般农户为3间北屋,大都以断墙隔开,迎门间为正厅,用以接待客人或家人吃饭,其他两间称“房屋”(内屋)当作卧室或储藏室。有的只有一边有房屋,其余两间通用。旧时的房屋多以砖土木为建房材料,一般都是底部垒5-7层砖,砖上垒墙,以土坯或用麦秸泥踩制。一些家境贫困者,直接用泥土垒墙。1965年后,墙基增为10-15层砖,其余仍为土墙。屋架用木梁或钢筋梁,檩条或木或水泥预制,顶部挂瓦。1980年后,建房标准提高,不少房屋以石为基,红砖砌体,水泥抹缝,大方格玻璃门窗。房屋较旧时宽大,一般5间,檐高过3米,屋深5-7米,间宽3-4米。地面铺砖或用水泥抹平。1985年后,多数将原来的土房换成了玻璃门窗,屋顶改为小起脊,前后檐挂3-5行红瓦。后逐渐修建前出厦的新式房屋。用石为基,用砖垒墙,墙内外用水泥抹平压光,高起脊,村内统一规划了砖瓦房。
  村政任职
  1945年建立了农会组织,并组建了妇救会、基干队,生产自救,开展土地改革,斗地主,分田地、发展生产支援前线。1949年东小路村成立党支部,武修敬任党支部书记,路治文任生产队长。农户自发成立了互助组。在互助组的基础上成立了初级社。
  1957年路来山任党支部书记。由史家村、泉家村、东小路村合并为高级农业合作社。由昌文福任党支部书记,钱永亮任村长,路来山任委员,村里一切工作由高级社领导。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以后,高级社解体,恢复行政村建制。1963-1984年,路长安任东小路村党支部书记,武跃胜任大队长。1984-2010年,武跃胜任东小路村党支部书记,孟现堂任村主任,王存美任委员。
  村民经济
  该村历代以耕种为生,村民除耕种土地外,还利用空闲时间做点小买卖、炸果子、加面子、做豆腐、榨油等补贴家用。
  1947年土地改革后,农民都有了自己的田地,粮食产量有所提高。1970年后大规模治理河流,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地成方、沟成网,为改变农村面貌打下基础。1980年,该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在原来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大范围使用良种、化肥,粮食产量由集体耕种时的亩产不足200斤左右(遇到灾年,连种子都打不出),如今已增至亩产800斤以上,当时土地分散,地块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机械化的使用和发展,耕种打轧全靠人工,农民的劳动强度很大,后来地块开始陆续合并整合,机械化进行耕种、收打,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解放了生产力,有精力投入到第二、第三产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村民路永军于2010年建起养蘑菇大棚,又种植一亩半地的苹果树。
  1989年,打机井解决了群众浇地困难的问题。1990年,在支部的协助下加入了油田电网,村民照明用上了电灯。
  文教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东小路村有了学校,改革开放后,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至2010年,全村有本科生5人,大专生9人,中专生5人,高中生8人。
  2009年村中修建了文化室。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生活提高,连年举办鼓子秧歌,群众参与性极高,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人物
  路来山 1947年入伍,当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中曾参加安连、宜川、西府、惠荔、北永暨大进军,战斗英雄,立功一次、被评为劳模两次,已故。
  路长安 1946年入伍,16岁参加革命,在部队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解放潍坊等战斗,于平原退伍。
  路来军 高级建筑工程师。
  武跃成 1988年参军,2000年1月参加“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代表评选,并荣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证书,医师。
  路来增 从事教育工作40年,小学高级教师,退休。
  路来民 1991年参加工作,商河一中高级教师,获得济南市优秀班主任称号,县一中副校长,是商河一中的骨干教师。
  路兴军 1993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副营级,1998年因公牺牲。
  (党圣凯 王 超)
  范家村
  村庄概况
  范家村位于贾庄镇东北角,东与梁家相邻,西与李王村毗邻,南与燕家村相接,北与张坊相望。村庄可耕地面积267亩,共有农户50户,总人口223人,村内有范、霍、杨3姓,以范姓人口为最多,均为汉族。
  据《范氏族谱》记载,范氏祖先从河北枣强迁入,以姓氏命名,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1958年归胡集公社管辖,当时该村人口40多人,与梁家合称梁范大队,后于1987年与梁家村分开,独立成立行政村,建立范家村村民委员会。2005年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归属贾庄镇管辖。
  1984年胡集乡授予范家村“先进村”荣誉称号。2010年贾庄镇党委、政府授予“计划生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村庄变迁
  20世纪60年代前,该村无大变化,村落集中于唯一一条东西大街,街西北角有几户住宅,街南有几户,共六七户人家,街西南和东北均是闲院,街道最宽四五米,村落建筑多为青砖墙基,土坯砌墙,平顶草檐大出头。70年代利用空闲土地,对拥挤、缺少宅基地的家庭进行安置。80年代开始村庄规划,拓宽了原大街,规划标准院落15米见方,两户之间留有3米胡同,建筑物多为砖坯结构平房。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青石墙基、全砖墙、尖顶挂瓦带前出厦房屋。2000年前后,全村砖瓦房普及,始有一座二层小楼建筑。1987年该村借用石油电网,全村通电。2000年全县电改,该村用上农电。2008年秋铺设自来水管道。2009年全部街道铺设沥青路面。
  该村的墓地分散,原都以祖传土地或土改分得土地为本家墓地,20世纪70年代政府号召耕地中铲平坟头,基地大都还为耕地,后经政府批准,在该村东南角树林建公墓。
  村民经济
  该村历代以分散型小农经济为主要形式,村民除经营土地外,利用自身条件外出打工,以自产自销的方式做小买卖,旧时有多家做炸果子、烧烧饼、蒸馒头的生意。
  1947年土地改革。1951年政府颁布了土地证,实现了耕者有田,粮食产量有所提高。1970年大规模根治河流,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地成方沟成网。1980年,该村实现了土地承包责任制,后经陆续整合,合并了地块,大面积实现了机械化耕地,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调动了村民种地的积极性,在享受农田基本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大面积使用良种、化肥、农药,粮食的产量由集体耕种时的亩产200斤左右,增产至800斤以上。
  村民霍清江3个儿子都在县城做生意;范玉增成立了建筑队;范玉河购买了吊车一部;范玉成置买了大型拖拉机;范勇用大型货车为肉联厂送货。个体经营成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
  村政任职
  1949-1957年,范书达任村长。1957-1967年,范景山任村党支部书记。1967-1993年,范景臣任村党支部书记。1993-2000年,范玉华任村党支部书记。2000-2010年,范玉河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民文化
  该村的秧歌是高跷,上担、跳桌、劈叉、侧蹲等高难动作,表演参与者众多。除表演传统文化外,“瞎子狗熊灯”成为一绝,历年元宵节进城表演都被围得水泄不通,至天黑都难以退场。1963年该村成立了戏剧表演队,村民剧团排练演出的《墙头记》轰动周围村庄,巡回演出,场场爆满。
  1960年之前, 村中盛行各种小游戏。男孩玩打蹦、扣铜钱、打铜牌等;女孩玩跳绳、踢毽子、打捂帽等,大人们在田间歇息的时候于田间地头随手用等同形状的物件做棋子,安方,走四顶,此类游戏逐渐消失。
  教育卫生
  民国时期,该村与梁家村合办了一所小学,开设1-5年级课程,两个村的学生来此处就读。共和国建立后,先后举办农民夜校、识字扫盲班。因教育体制改革村小学撤销,该村学生在胡集小学就读。
  该村建起了村两委会办公室、阅览室、图书室,2000年前后,借助于学校球场,开展简单的体育活动诸如篮球、跳绳、拔河等。2008年,安置了篮球场、乒乓球台、健身器材等体育设施,建起了村级活动场所,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人物
  范景河 1946年参军,1948年11月牺牲,时任副班长,烈士。
  范玉奎 曾任商河县公安局局长,在一次剿匪战斗中中弹牺牲。
  (杨月江 刘永清 韩宪光)
  郭家庵村
  村庄概况
  郭家庵村位于县城西15公里处,西与袁家村相邻,南与大庄村毗邻,北与台子刘相邻,东与小庄、周家隔河相望,一条中心路贯穿全村,有通往商河县城的公交车,交通便利。全村总面积约为1800多亩地,其中耕地面积1510多亩。该村共有267户人家,常住人口985人。有潘、张、周、刘、于、许、李、康、芦9个姓氏,该村以潘、张姓居民较多,占总人口的65%以上,均为汉族。
  清朝期间,有郭氏一族从某地迁来,见此处土地肥沃,果树繁茂,便定居。又因村落内有一座尼姑庵,故得村名“郭家庵”。
  郭家庵村隶属胡集公社,后村改称生产大队,下辖5个生产小队。1984年隶属胡集乡,村建立村民委员会。2005年11月,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归属贾庄镇管辖。
  1991年,被评为商河县先进党支部。2004年,被评为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2006年,被评为贾庄镇“农业结构调整”先进单位。
  村政任职
  1955-1966年,周守义担任党支部书记。1973-1986年,潘庆福任村党支部书记,张德胜任大队长、村主任。
  1986-1996年,张德胜任村党支部书记,张振忠任村主任。1997-2003年,张振忠任村党支部书记,芦清跃任村主任,潘庆润为党支部委员。2003-2007年,张磊任村党支部书记,周守信任村主任,张宗峰为党支部委员;2007-2010年,张宗峰任村党支部书记,潘庆润、周守信、张景水为党支部委员。
  村庄变迁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没有一座砖瓦房,全部是土坯墙、平顶房。20世纪80年代之前,村庄面貌无多大改善,村落集中于东西大街两侧。90年代以来,开始进行村落规划,统一村庄房屋的面积大小、高矮。21世纪初,为缺少宅基地的住户进行安置,利用村中的空闲地、低洼地、边缘地,先后在村西,村北地段安排住宅。全村共有2条东西街道,8条南北干道,其中以东西街道为主。1998年铺设成柏油路面。该村有三八大集,商品交易品种齐全,村民购物方便。
  该村的墓地最初比较分散,原都以祖传土地和土改分得土地为本家坟墓。70年代,为了响应政府号召,平坟还田,全村坟墓都集中到村南和村的西北部,因树木种植较多,且坟墓比较集中,为方便祭奠死者,立碑者较多见。
  村民经济
  郭家庵村土地肥沃,适宜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豆类、蔬菜等,养殖业以养猪为主。1947年以来,进行了土地改革,耕者有其田。1970年左右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1978年后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分地到户、到人。在享受农田基本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大面积使用农药、化肥、良种基础上,提高了土地的亩产量。起初土地分散,耕种费时费力,后经多次土地整合,实现了大面积的机械化作业,减轻了村民的劳动强度,也解放大量的劳动力。该村土地大多质量很好,但水资源不好,虽然距临商河较近,但临商河经常枯水,不能满足农民灌溉需求,只能用机井抽取地下水,全村共有机井24眼。
  2010年,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7000余元,全村90%的农户住上了砖瓦房,有12户孤寡老人享受低保。家家户户装上了电话和有线电视,用上了自来水,普及了有线电视、电话,部分农户购买了电脑。家家户户都有摩托车、三轮车、电动车等,拥有10辆家庭轿车,大型拖拉机4辆,小麦联合收割机2台。村庄道路硬化、美化、亮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体经营已成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
  1997年村里成立集市,村民主要以商业、养殖业、运输业、建筑业等服务业和外出务工收入为主。其中村民张丙利、张丙路、张丙保养猪,存栏量100头以上,年收入10万元。村民张丙路在全村最早购买了小麦联合收割机和混凝土罐车。
  村内有多家超市,随着村东头新桥的通车,全村经济发展的中心向东转移,修建了村两委办公大院。
  文教卫生
  村中以前男孩子流行安方、捉迷藏,女孩子则喜欢踢毽子、丢沙包、跳绳等游戏,老年人每天在大街两旁打扑克和下象棋为主。建造安装篮球球场、乒乓球台、图书室等娱乐场所,村民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同时,村内每年春节举办鼓子秧歌,自娱自乐,最有特色是高跷手鼓,上担、蹦桌、劈叉、倒蹲等高难动作,表演参与者众多。
  新中国成立后,设立公办小学一处,先后举办农民夜校、扫盲识字班。1972年成立“郭庵初小”,2002年,村小学被撤销,学生转到双拥希望小学。
  2008年对村级卫生室进行改造,内设诊断室、观察室、治疗室、处置室、药房、厕所,通上了自来水,配备了听诊器、吸痰器、简易呼吸器、身高体重计、便携式高压消毒锅、氧气瓶、消毒灯、诊查床、健康档案柜等高标准设备。有医务人员2名。
  人物
  张振厚 1955年出生,1977年应征入伍,在部队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营长、副团长,转业后在济南市槐荫区党校任教,任党校副校长。
  潘庆禄 1952年出生,1972年商河一中毕业,在县粮食局任科长,1982年任商河镇镇长、党委书记,1986年任商河县政法委书记、县委委员。
  张丙玉 1974年出生,毕业于聊城大学,博士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任办公室主任。
  (王长福 范吉星)
  胡家村
  村庄概况
  胡家村位于商河县的西端,距商河县城大约12.5公里处,南临刘天玉村,西南与南谢村接壤,西北靠王义牛村,北临贤圣寺村,东至石家村。该村耕地面积1200亩,共有120户人家,总人口585人,村内有李、王、胡3姓,李姓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85%,均为汉族。
  据《胡氏族谱》记载,明朝永乐年间胡氏从河北武邑、枣强一带迁来,以姓氏命名,为胡家村。
  该村可耕地面积1200亩,村南、村西地块靠河,村东、村北地块靠扬水站、机井,旱能浇,涝能排,属于红土地,非常适宜于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村中宅基地呈正方形,225平方米。南北大街1条,15米宽;东西大街2条,12米宽。该村是一户一宅制,村内道路进行了硬化,村容村貌基本达到五化标准。该村曾多次荣获县“先进党支部”“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等称号。
  村政任职
  胡家村在民国时期属临邑县管辖。1945年商河城解放后归商河管辖,隶属六区,1955-1956年属胡家乡。1958年成立胡集人民公社,属胡集公社管辖。1984年建立村民委员会,属于胡集乡管理。2005年11月合并乡镇后归属于贾庄镇管辖。
  1945-1947年,李现彬任村长。1947-1949年,李召东任村长。1949-1951年,李现明任村党支部书记、李召东任村长。1951-1954年,路文宗任村党支部书记。1954-1964年,李世奎任村党支部书记。1964-1970年,胡长春任村党支部书记。1970-1976年,李世奎任村党支部书记。1976-1994年,李召西任村党支部书记。1994年,李守林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没有一座砖瓦房,清一色的土坯墙,草檐头。2010年,对村中道路进行了全部硬化,东西大街2条,长550米,南北大街1条,长420米,全部铺上了柏油路面,总投资近15万元。全村99%的农户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大瓦房。彩电普及率达到95%以上,85%的农户购买了电冰箱、电饭锅,洗衣机,普及了有线电视、电话。村内建起了办公场所,文化大院、健身广场,通柏油路,一些富裕户购置卡车、轿车。该村青年李守军投资25万元建起了蛋鸡养殖场,年收入数万元。
  人物
  李守亭 1944年出生,1962年入伍,部队转业后曾任泗水县副县长、山东省林业厅副厅长等职,已退休。
  李守成 1965年出生,任陕西省西安市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
  李召岭和李召训分别是一等甲级荣军和一等残疾军人,两位老人都已80多岁,身体还很硬朗。
  烈士:李昭分 王位录
  (王长福 范吉星)
  郇家村
  村庄概况
  郇家村位于商河县城西9公里,贾庄镇政府驻地以北1公里处,东临南香坊村,西与乡村绿洲、南小庞村接壤,北临马集村。郇家村总面积729.2亩,其中可耕地面积609.7亩。郇家村共有89户人家,总人口413人。村内有郇氏、孟氏、姜氏、徐氏4个姓氏,其中郇氏占全村的85%,均为汉族。
  据《郇氏族谱》记载,清朝雍正年间,始祖郇得江由青州府迁居至此,以姓氏命村名。以耕读为业,勤俭持家,积蓄日丰。
  民国时期属胡集乡。1937年11月,商河被日军占领,成为沦陷区,受日伪统治。1945年商河县城解放,归商河六区管辖。1952年改称胡集乡。1955年又改为胡集区。1957年归属贾庄乡管辖。1958年乡改人民公社,隶属贾庄乡人民公社,村改称生产大队,辖两个生产小队。1984年,隶属贾庄乡。
  1989年,被商河县县委、县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1996年,被商河县县委、县政府授予“治安联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0年,被商河县县委、县政府授予“计划生育基层协会”先进单位。2002年,被贾庄镇党委、政府授予“两个文明”标兵单位。2003年,被商河县县委、县政府授予“村民自治”先进单位。2004年,被贾庄镇党委、政府评为两个文明标兵单位。2005年,被贾庄镇党委、政府评为“三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村政任职
  1945-1949年,郇长周任会长,组织群众,进行土地改革,使耕者有田、人人安居。1949-1959年,大队长姜连登,在互助的基础上成立了初级合作社。1959-1966年,郇志俊任村党支部书记,该村在初级合作社的基础上建立了高级合作社。1969-1974年,郇京美任村党支部书记、孟庆福任党支部副书记。1974-1986年,孟庆福任党支部书记,郇志广任村文书。1986-2010年郇志广任村党支部书记,孟庆禄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孟庆福任村委会主任。
  村庄建设
  清朝时期,村庄坐落在现村中街的北部,以郇氏为主。后来孟氏由县城城隍庙迁入坐落在村东部。1938年,日军攻打马集村,村东有个小褚家,被日军夷为平地,小褚家姜氏一部分居民迁居到郇家村东后街居住,村落只有唯一1条东西大道,5个小胡同,全部为土坯房。1973年对村庄进行重新规划,拓宽整理了2条大街(1条为原有的大街进行拓宽长20米,宽5米;另1条为南北大街,在村西直接通往后贾村,长30米,宽5米)。1986年,对村内2条大街进行了修整,各加长10米,6米的胡同2条,4米的胡同5条。1998年,投资20万元硬化路面(东西2条长300米,宽5米;南北两条长350米,宽4米)的街道,整修排水沟,建立村文化室,还有图书阅览室,街道旁设有篮球场,体育活动器材。20世纪60年代,村落建筑多为青砖建基,土坯砌墙(坨墙、土打墙),房架为木梁檩结构,平顶草檐大出头。20世纪80年代,红砖建基、土墙、尖房顶。90年代出现青石建基、砖瓦结构的房屋。截至2010年全村砖瓦房已普及,有的已经盖起了二层小楼。
  村民经济
  该村以前以分散小农经济为主要经济形式。解放前,村民土地很少,自然条件又很差,种地无法解决温饱问题。1947年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粮食产量有所提高。建村后(1956-1980年左右)开始人工烧制水缸、花盆、瓦等生活用具。1970年以后修水渠、根治河流。1980年该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大面积使用良种、化肥等,粮食产量明显提升。但由于土地比较分散,不利于使用农业机械,只能靠人工收种,后经土地陆续整合,实现了机械化耕作,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为农村解放出大批劳动力,这些劳动力闲暇时出外打工,补贴了家用。
  郇志寿,1994年承包村内鱼塘6400平方米,年收入2万元左右。郇荣德,承包村内鱼塘4200平方米,年纯收入1.5万元左右。
  教育文化
  郇家村于1959年建学校,教室由村民的闲暇住房改成,有两名老师,一个复式班,学生30人左右。1976年在村南建成了郇家小学,砖瓦结构,内设两个复式班,共50多名学生。1997年撤销并校至栾庙小学。
  1958年,该村成立了业余剧团,常常在附近村庄进行演出,曾出演过《五家坡》《空城计》《小姑贤》《王小赶脚》《打渔杀家》。另外,传统的文艺活动还有鼓子秧歌,该村与小孙家、王丰告、香坊联合,在节日期间对周边村庄村民进行免费演出。
  1968年,村里有“赤脚医生”1人,2008年实行新一轮农村合作医疗,随后该村村医并入河沟村卫生室。
  人物
  郇志魁 1920年生,1947年参军,后因战斗负伤,复员回家,是该村第一个中共党员。
  郇长忠 1927年生,1947年参军,曾任团长,居住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垦二师。
  郇志祯 1963年生,1987年毕业于商河一中,1987年11月参军,曾参加过多次卫星发射测绘任务。
  (韩福广 王秀保 付泽元)
  姜范村
  村庄概况
  姜范村位于贾庄镇西北部,村西南与临邑县宿安镇耿楼村接壤,西靠刘天玉村,北与石家村临近,东隔临商河与西双庙村隔河相望。姜范村共有农户230户,总人口940人,有范、姜、齐、李、宋、史、王、张、谢9个姓氏,其中范氏占全村人口的25%以上,均为汉族。姜范村总面积2400亩,其中可耕地面积1890亩,但是土地盐碱率非常高,约占耕地面积的50%。表面盐碱的土地,地下却蕴含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胜利油田在该村有数口高产油井,胜利油田七队驻该村,丰富的石油资源促进了该村经济的发展,使该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明朝永乐年间,姜氏从河北枣强一带迁来立村,以姓氏命名,曰:“姜家”。后来至清朝雍正年间,范氏从临邑县范楼迁来,在村北落户,也以姓氏命名,因村小人少故前面冠一“小”字,曰“小范家”。后来因人口的增多,住房面积的扩大,两村已无间隔,就合并为一村为姜范二庄,简称姜范村。
  村庄沿革
  据《姜氏家谱》《范氏家谱》记载,姜范二庄相邻,前边姜家、后边范家,后合并为姜范二庄。解放前归临邑县宿安镇管辖,1945年解放后归商河县胡集乡管辖。1958年人民公社期间、改为生产大队,后大致根据姓氏分为5个生产小队,其中一小队以姜姓为主,二小队以李姓为主,三小队以范姓为主,四小队以宋姓为主,五小队主要有范、齐、史三大姓组成。1984年4月村建立村民委员会,一直归属于胡集乡管辖。2005年11月合并乡镇后归贾庄镇管辖。
  村政任职
  1945-1948年,史庆安任村长。1948-1949年,范京祥任村长。1949-1963年,范京祥任村党支部书记。1963-1973年,齐放圣任村党支部书记,李传孔任大队长。1973-1982年,范吉峰任村党支部书记,李传孔任大队长。1982-1994年,齐效胜任村党支部书记,李传孔任大队长,范吉武任村主任。1994-2011年,齐连升任村党支部书记,范吉武任村主任。
  村民经济
  该村土地盐碱地较多,1949年以来进行了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田。20世纪80年代实行了土地承包制,生活水平有所好转,到2008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5000元。截至2010年全村98%的农户住上了砖瓦房,有12户孤寡老人享受低保,普及了电视机、电话、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辆200多辆。村内道路进行了硬化、美化、亮化。
  特色养殖方面,由于该村盐碱地较多,不适宜种植庄稼,空闲的土地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该村建有较大规模的养殖小区多处,以肉食鸡和肉食鸭养殖为主,特别是近几年合同鸡和合同鸭的养殖。该村建有2处特色养殖小区,以养貉、养兔为主,村民宋路江在部队退伍后与妻子办起了特色养殖,办起了养貉小区,养貂小区占地10亩,达到存栏1000只,年产仔800只,收入可观。在他的带动下,在周边村庄先后发展10余户养殖专业户。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没有一座砖瓦房。1978年,村里进行规划建设。改革开放以后,胜利油田落户该村,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该村饭店、馒头房、超市、理发店、浴室澡堂等服务行业样样俱全,方便了村民的生活,特别是村内的2家大型超市,有各种肉食、食品、日用百货、农产品一应俱全,年纯收入超10万元。随着“三农”政策惠及农村,惠及农民,村民的生活水平更加提高,家家户户购置了新家具、新家电、居室美观亮堂。街道四横一纵也得到了硬化,建成了宽敞的柏油路。
  文教卫生
  该村传统的鼓子秧歌队远近闻名,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农村交通工具比较落后,鼓子秧歌队外出表演基本靠步行,由于该村地处油区,经济基础比较好,大队有大小拖拉机数辆,秧歌队一出庄,轰轰烈烈,浩浩荡荡,甚是威风。鼓子秧歌队伍角色齐全,特别是前场(武术表演)更是独具特色,该村有一老武师范玉周(已故),农闲期间传播武术,教村民强身健体,他教授的主要有四路拳法,俗称“四趟腿”,在他的带动传播下,家家户户都能够上场耍几下,那时民间有“喝了姜范水,会走四趟腿”的说法。每年元宵节期间,该村的鼓子秧歌队外出表演,都会被围个水泄不通,至天黑都难以退场,群众非常喜爱。
  村内新增加了文化娱乐设施,修建了图书室,体育活动室,购置了大量的健身器材。同时,村民李爱民投资数十万元在村南头修建的高标准幼儿园一处,园内环境优雅,教学设备齐全,师资力量雄厚,还配备了校车,解决了附近村庄适龄儿童的教育问题。
  1968年,村里有“赤脚医生”1人。2008年实行新一轮农村合作医疗,新建标准化卫生室一处,内设诊断室、观察室、治疗室、处置室、药房、厕所,接通自来水,配备了听诊器、吸痰器、简易呼吸器、身高体重计、便携式高压消毒锅、氧气瓶、消毒灯、诊查床、健康档案柜等高标准设备。有全科医生2名,辐射3个村庄。
  人物
  宋才成 1925年出生,1947年任教师,后调安徽任宿县交通局局长。
  齐风木 1921年出生,先后任济南市建委书记、泰安市建委书记。
  齐效池 1939年出生,山东大学毕业,后任兵工厂高级工程师。
  齐宽池 1940年出生,师范毕业,任教5年后调入新汶煤矿任党委副书记。
  宋才程 1926年出生 1945年参军,后任四平市武警支队政委。
  警钟长鸣
  过去在生产队时,由于该村盐碱地较多,庄稼收成不好,生活比较困难。自从胜利油田在此安营扎寨以后,很多人以捡拾落地原油变卖钱财为生,时间一久,很多人就见利忘义,变拾为偷。那时,村里人的认知是偷石油不算偷,偷石油不丢人,因为石油本来就是自己村地里的。村民中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不靠地,不靠天,专门靠那九路三(当时石油队的一个代号);不靠天,不靠地,专门靠那自留地(当时生产队留给村民自己耕种的小地块)”。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好逸恶劳、偷盗成性的坏毛病,很多人被公安机关处理过,至今仍有人在狱中服刑,后人要引以为鉴。
  (王长福 范吉星)
  街西王村
  村庄概况
  街西王村位于县城西9公里处,商胡路西、胡集街西临,东至胡集村,南至王治田、大徐家,西至前大庄村,北至小庄村。村庄总面积1500亩,耕地面积1100亩。全村共有农户193户,总人口827人,均为王氏、汉族。
  据《王氏族谱》记载,王氏迁居此地已有三百余年,康熙初年由商河县北王集村,老祖王珠迁来此处定村,该村一姓都为王氏祖孙,取名王家村,后因胡集人民公社有两个王家,该村位于胡集街西,故名“街西王”。
  街西王村东西长750米,南北长350米,呈长方形,有4条东西大街,8条南北大街,交通顺畅。
  村政任职
  在抗日战争时期,村民王文美率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的带领下,王文润、王学善等人先后入党,并成立了党小组。秘密接受上级指示,在村里开展工作,为以后该村党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新中国成立前街西王村建立农会组织,并建立了妇救会、基干队、青年团等先进组织,带领广大农民开展生产自救,发展生产支援前线,全村男女青年踊跃报名参军,支援前线。
  1957-1961年(1957年建立党支部),王学温任村党支部书记,成立了高级合作社,王文海任合作社社长。1961-1981年王文海任该村党支部书记。1981-1994年王以明任该村党支部书记。1994-2009年王以岭任该村党支部书记。2009-2010年,王继会任该村党支部书记。截至2010年全村党员发展到27人。
  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没有一座瓦房,全部是土坯墙,草檐头的平顶房,那时叫“落地白”。新中国成立后,村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后,90%多的村民住上了砖瓦房,并有20多座楼房,家具、家电样样俱全。街西王村地理环境优越,胡集集逢五排十,集市产品种类繁多,该村与胡集相邻,发展多种经营,经营户30多家,香油坊1处,粮食收购点6家,年销售量50万吨左右,拥有重型车辆(40吨)6辆,中型车辆(10吨)6辆,预制企业一家年产值几百万元。2010年全村接通自来水。
  1947年土地改革后,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生活条件有所好转。1970年后大规模治理河流,兴修水利,进行农田基本建设,使地成方、沟成网。1980年,该村分田到户,在原来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大范围开始使用良种、化肥,粮食产量由集体耕种时的亩产不足200斤左右,增至亩产800斤以上。随后开始陆续整合了地块,机械化耕种、收打,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解放了生产力,投入到第二、第三产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2008年村中建立了文化室、图书室、体育活动中心。
  20世纪70年代,该村曾是商河县有名的先进单位,全县以及全公社学习的标兵。怀仁有一个西信,胡集有一个街西王,粮棉产量全公社乃至全县第一,向国家交征购粮食量曾是一个全总支的数量,棉花产量是全公社的三分之一。
  文教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街西王村有了自己的学校“街西王小学”,内设全日制1-5年级,1986年学校搞六配套建设,经验收合格成为标准化学校,1997年开展合班并校,加入胡集中心小学。从1978年恢复高考到2011年,全村大中院校毕业生41人,在校生8人,其中本科毕业生1人。
  街西王村的文化娱乐活动很丰富,在20世纪60年代,村里就自发组织起来演唱现代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深受群众的喜爱。
  街西王的鼓子秧歌,村民们积极参加于各种角色,其中有丑角、杂技、旱船、高跷、武打、鼓子等,后面的小唱队更为好看,唱起来更是热闹,真实,每到逢年过节,丰收之时活跃在周围数十里的村庄里,受到了周围村庄群众的好评 。
  新中国成立前后,该村没有医生,村民看病都去邻村。2008年,该村在村内新建卫生室一处,内设诊断室、观察室、治疗室、处置室、药房、厕所,通上了自来水。有全科医生3人。
  人物
  王再雪 康熙丙辰科拔贡任寿光县训导,谥“文贞先生”。王字熙 康熙壬子科拔贡任费县教谕,著《四书辑六经纂要》《藏家医方便览》。
  王宇伟 康熙丁丑科拔贡。
  王樨 康熙丁丑科拔贡,辛卯科举人著题《快心集》《行世诗文》《淹博杂著》等书籍。
  王堪 雍正癸卯科拔贡,著书《课幼二十艺》传世。
  王垌 康熙甲午科举人。
  王文凡 民国时亚林庵区长,个人出资修建文凡学校。
  王学成 民国时任某区区长。
  王学典 1917年生,1942年参加革命工作,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烈士。
  王吉升 1928年出生,1949年参加革命工作,在解放上海的战役中牺牲,烈士。
  王义功 1922年生,加入支前民工大队,1948年9月牺牲,1959年12月追认为烈士。
  (杨月江 刘永清 韩宪光)
  李辛村
  村庄概况
  李辛村位于县城西7.5公里,商胡路北侧300米处,东至刘志石村,南至苏家村,西至李边沟,北与王天赐村、穆家村相邻。李辛村全村可耕种面积470亩,共有农户105户,438人,村内有李、白、胡3个姓氏,其中李姓人口最多,占全村总人口的62%,均为汉族。
  据《李氏族谱》记载,李氏迁居此地已有600余年, 明永乐年间,始祖原居山西正定府,奉旨迁山东济南府临 邑县东北贤圣寺,兴家立业,始祖兄弟四人,住多年,分 之于此地,取名“李辛村”。
  村政任职
  在抗日战争时期,村民李召明率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他的带动下,先后有李宪浩、白富春等加入共产党。当 时没有党支部,李召明、李宪浩、白富春等建立了党小 组,秘密接受上级的指示,在村里开展工作,为该村以后 党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前,李辛村建立了农会组织,并建立了妇 救会、基干队、青年团等先进组织,带领村民开展自救, 发展生产,支援前线,全村男女踊跃报名参军与参加支 前。
  1951年,李辛村建立党支部,李现禄任村党支部书记,1954年秋,与苏家、王天赐村三村合并为高级社,称为王天赐乡,属高级农村合作社,由李现禄任党支部书记。后村称生产大队,隶属胡集人民公社管辖,1984年李召太任村党支部书记,成立了村民委员会,辖2个村民小组。截至2010年,全村党员已经发展到12人。
  附历任村干部名单:
  1947-1949年,李召明任村长。1949-1951年,李召金任村长。1951-1966年,李现禄任村党支部书记。1966-1968年,李现浩任村党支部书记。1969-1975年,李现禄任村党支部书记。1975-1978年,李守杰任村党支部书记。1978-1997年,李召太任村党支部书记。1997-1999年,李守平任村党支部书记。1999-2010年,李召海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民生活
  李辛村形状呈长方形,东西长240米,南北宽180米,有三纵一横4条大街,四通八达,出入方便。全村有机井11眼,村边沟围绕村庄西、北半圈。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没有一座瓦房,全部是土坯墙,草檐头的平顶房,那时叫“落地白”。改革开放后,95%的村民住上了砖瓦房,并有20多座楼房,家具、家电样样俱全,居室美观亮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经过土改,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生活条件有所好转。1980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根据各自的条件,选择适宜作物精耕细作,加大投入,农业产值有了提高,随着国家对农业投入的加大,农村的生产条件日益改善,对大型农机具的补贴金额越来越高,提高了农民购置大型农机具的积极性,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自古以来,周边十里范围内都知道李辛村的“老甜水井”“红里子香椿芽”的美名。无论在李辛村哪个地方打井都是甜水,在未通自来水之前,家家都吃自己院中的水,从不去外面担水。人们常说“一样的茶叶到李辛村就是好喝”,说的就是李辛家的水质好。2009年,安上了自来水,村民喝上了纯净甘甜的放心水。李辛村由于土质好,所种香椿芽都别具一格,叶片薄而微微发红,气味又香又嫩,俗称“红里子香椿芽”,在集市上很抢眼,即使比别的香椿芽贵一些,也会早早被抢购一空。因此李辛村“红里子香椿芽”在周围非常出名,全村70%的农户都有种植香椿树。
  文教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李辛村有了自己的学校“李辛小学”,1-5年级。1986年进行六配套建设,经验收合格成为标准化的学校。1997年开展合班并校,并入距离李辛村1000米的胡集中心小学,中学就在村西南角。
  2009年村中建立了文化室、图书室。
  李辛村的文化娱乐活动十分丰富,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村里自动组织起来唱小曲,那时叫作“迷戏”,村中人人都能唱两口,《小姑贤》《李二嫂改嫁》《三世仇》等十余种剧目,并出村演出现代京剧《红灯记》《沙家浜》等。
  李辛村的鼓子秧歌,有丑角、杂耍、旱船等,后面的小唱队唱的还是解放前的调,听起来十分悦耳,见啥唱啥,灵活多变,每年正月初十到十五,秧歌队便活跃在周围数十里的村庄里。
  人物
  胡金太 1916年出生,1940年参加工作,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48年牺牲,烈士,年仅32岁。
  李召凡 1943年参加革命并入党,解放后在新疆阿勒泰地区任药材公司书记,已退休。
  (杨月江 刘永清 韩宪光)
  梁家村
  村庄概况
  梁家村位于贾庄镇东北方向,济乐高速公路西临,北与张坊乡接壤,西临李王村,南靠城西燕家村。
  据《梁氏族谱》记载,梁氏迁居此处,已有500余年,后立村庄而得名,清朝同治年间,从河北武邑、枣强一带迁入商河,后又从城东梁家冢子分居至该村,自1960年属胡集人民公社管辖,村改称生产大队,辖4个小队。1984年村建立村民委员会,2005年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归属贾庄镇政府。
  梁家村全村可耕地面积1100亩,全村共有农户145户,总人口669人,有梁、张两姓,其中梁姓占全村总人口的90%以上,均为汉族。
  2000年被胡集乡党委、政府授予“综合治理先进单位”。2001年被胡集乡党委、政府授予“结构调整先进单位”。2002年被胡集乡党委、政府授予“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
  村政任职
  新中国成立前,梁家村建立农会组织,并组建妇救会、基干队、青年团,开展生产自救、发展生产、支援前线,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1952年梁家村建立党支部,范书达任党支部书记。1955年秋,与李王、范家村合并为高级社,称“爱民”农业合作社,由李西忠任大队长,村政由高级社领导。1961年恢复梁家村建制,范景山任党支部书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村内逐步恢复健全了领导班子,截至2010年,全村党员已发展到18人。
  任职序列表:
  1952-1961年,范景山任村党支部书记。1961-1970年,范景臣任村党支部书记。1970-1986年,张玉周任村党支部书记。1986-1996年,梁作武任村党支部书记。1996-1997年,梁其华任村党支部书记。1997-2000年,张明河任村党支部书记。2000-2010年,梁其信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民经济
  1947年土地改革。1951年政府颁发了土地证,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粮食产量有所提高。1970年大规模根治河流、兴修水利,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地成方,沟成网。1980年该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调动了村民种地的积极性,农业产值有了提高。随着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加大,农村的水利条件日臻完善,对购置大型农机具实行补贴政策,提高了农民购置农机具的积极性,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粮食产量由集体耕种时的亩产200斤左右,增至亩产800斤以上。
  环村林种植速生杨、冬枣树、白蜡树。大拱棚3个。大力发展特色养殖,野鸡养殖4处,占地面积约15亩,鸡、鸭棚3处,林下养殖貉子,占地在5亩以上。
  文教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梁家村建有学校。改革开放后,合并到中心学校。全村的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从恢复高考至2010年,全村考入各类大中专院校近30人。2007年,村中修建了文化室。
  梁家村有业余文艺活动室,服装道具、音乐器材齐全,逢年过节群众自发组织举行鼓子秧歌演出(小鼓子、高跷、上扁担、下角、前场武打等高难度动作),1958年村民剧团排练演出地方传统小戏《墙头记》轰动周围村庄。直到1959年,到各村巡回演出,深受欢迎。
  1968年,村里有“赤脚医生”1人,2009年该村村医并入东王村卫生室。
  人物
  梁作基18岁参加革命,在解放战争中多次立功,在战场上负重伤,导致左肢残废,新中国成立后,回乡担任村干部。
  梁现勇解放战争时期参军,跟随部队转战南北,曾多次受到表彰,转业到河南省安阳市担任基层干部。
  张清宝1973年参军,被分配到兰州军区,曾被评为“优秀战士”,历任班长、连长、营长,转业后在德州市十三局工作,已退休。
  烈士:
  张玉池(1924-1948年)1947年参军。
  张明新(1923-1948年)1945年参军。
  梁振祥(1924-1949年)1946年参军。
  (杨月江 刘永清 韩宪光)
  刘佃乙村
  村庄概况
  刘佃乙村位于贾庄镇政府驻地西北方向1.5公里处,东靠小庞村,北靠栾庙村,南靠刘染坊村,西跟东双庙接壤。全村总面积1281亩,耕地面积826.5亩,刘佃乙村全村共87户,总人口315人,有庞、韩、刘3个姓氏,其中庞姓占人口的70%以上,均为汉族。
  据《刘氏族谱》记载,元朝末年刘氏由河北省武邑、枣强一带迁来,初名“后刘”,到清朝年间,村中有一财主,叫刘佃乙,有4000亩耕地,有钱有势,故改村名刘佃乙村。
  1999年,被县计生委授予计生协会先进单位。1998-2001年,被镇党委、政府授予先进党支部。
  村政任职
  1947-1951年,庞怀胜任村长,韩永太任民兵连长。1951-1959年,韩永太任村党支部书记,刘治福任大队长。期间带领群众组成互助组,成立初级社。1959-1962年,庞吉信任村党支部书记,韩永水任大队长。1962-1976年,庞吉周任村党支部书记,庞仁耐任村大队长,进行宅基规划。1976-1990年,庞怀银为村党支部书记,庞吉春任村大队长,1976年整修大街,实施宅基统一规划;1977年动员育龄妇女实施计划生育;1980年进行土地承包制,分田到户。1985年施行多种经营,为群众找致富路,组织人员测量土地,规划分田。1986-1992年,庞吉春任村党支部书记,韩明耀任村主任。1992年,韩明耀任村党支部书记,庞仁厚任村主任,期间进行农田基本建设,硬化、美化道路,安装自来水,建设养殖小区。2010年,韩明耀被镇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
  村民经济
  经过土地改革,村民有了田地。1980年实行了土地承包制,生活水平有所好转,截至2010年全村98%的户住上了砖瓦房,有五户孤寡老人享受低保,普及了有线电视、电话,户户用上了自来水,20%的户有了小轿车,种地全部实现机械化。所有的劳力闲时外出打工,村民收入增加。道路全部硬化、美化,安装了路灯,建起了健身广场。
  文教卫生
  1985年,村民自发捐款,由村委联系、村民监督,建起了刘佃乙村第一所学校,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村内大街与公路安排保洁员定时清扫。村内现有医疗所一处,医生一名,并为村民办理了合作医疗保险。为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修建娱乐场所一处,内设乒乓球、象棋、跳棋和图书。
  人物
  韩商河生于1925年,1947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陕西眉县马家山战斗中牺牲,烈士。
  庞吉贵生于1923年,于1947年参军,陕西眉县马家山战斗中牺牲,烈士。
  庞怀金生于1945年,于1965年7月毕业于临邑师范,后参军任团长,转业后在济南市工商联任秘书长,已退休。
  庞怀水生于1946年,于1976年毕业于山东工业大学,在张店齐鲁石化任工程师,已退休。
  刘明军生于1980年,南开大学博士生。
  韩明东生于1964年,1989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济南仪表厂,任秘书。1991年调市委统战部任副部长。
  (韩福广 王秀保 付泽元)
  刘志石村
  村庄概况
  刘志石村位于商河县贾庄镇以东,商胡路以北,东临魏家村,西临苏家村、李辛村,北临燕家村。该村共有农户88户,总人口389人,耕地面积629亩,村西有高台地,村南村北地势平坦。
  刘志石原有6个姓氏,张、郜、刘、苏、杜、木(已搬走),其中张氏一姓两宗,张、郜2姓占全村总人口的80%以上,均为汉族。
  “刘志石”村名以人名而立。据传郜氏立村名“高兴村”,后有苏氏立为“大苏家”。刘氏迁来数年后,有一村民叫刘志石,其人有力气,行侠仗义,为一方好汉。外乡有一卖盆者听说后欲与刘志石较量一下,卖盆者故意将车子用双手平端入村,以显示自己的力气。刘志石见此状,便刻意到他那买盆,付钱时刘志石将一吊铜钱握在自己手中,叫卖盆的自己去抠,结果钱未抠出来,刘志石松手后,铜钱洒落一地,故人们就以刘志石名为该村村名。
  张氏始祖由河南杞县避战乱来到商河,在县城镇武街,后人迁至五里庙,十三世祖学易,从五里庙迁至刘志石村,至今人口超过百人。郜氏祖居山东成武,古时称郜国,后来迁徙各地。
  1999年,济南市授予刘志石村“计生协会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9年,贾庄镇党委、政府授予刘志石村“三个文明建设单位”荣誉称号。2010年,商河县委政府授予刘志石村“连续20年无违法生育先进村”荣誉称号。
  村政任职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农救会,会长杜另汉(已故),解放战争时送子参军,当时其子杜树泉16岁。淮海战役时,刘志石村支前人员有数十人,其中木电路、苏振前、刘长清、苏永茂(已故)在支前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
  解放初期该村隶属于李金香区王天市乡,1952年成立农村合作社,木电路任党支部书记,苏振前任社长,1954年与魏家、东王、小庞3个村成立高级社。1960年1月恢复行政村建制,隶属胡集人民公社,村改生产队,辖2个小队,张吉忠任党支部书记,刘同清任大队长。“文化大革命”后期时任商河县委书记孙立阶在刘志石村蹲点,刘同清任党支部书记、郜峰仁任大队长,农业生产突飞猛进,粮食亩产量跃居全公社首位,在农业局科技人员的指导下,大队科研队培育的小麦良种“1288”在全公社推广,后县种子站推广全县种植,后又推广到庆云县。1984年村由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郜峰任党支部书记,张秉武任村民委员会主任。2003年由张德成任党支部书记。2005年11月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归属贾庄镇管辖。
  1946-1949年,杜另汉担任农会主任。1949-1959年,木电路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952-1954年,苏振前担任农业社长。1959-1972年,张吉忠任村党支部书记、刘同清担任生产大队长。1972-1983年,刘同清任村党支部书记、郜峰任大队长。1983-2003年,郜峰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2000年张秉武任村委会主任。2003-2010年,张德成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民经济
  1978年后,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分地到户。1983年通电,由村集体为每户补助150元,一次购置电视机30多台。1988年,对村庄统一规划,全村有前后2条大街,1条南北街,胡同4米宽,每户的规格是东西宽18米,南北长20米。2003年后全村由种植小麦、玉米、棉花为主逐步转变为向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现在有一处特色养殖小区,以养貉为主,养鸭、养土鸡、养山羊小区各一处,养猪专业户3户。环村速生林木70多亩,绿化苗木白蜡300亩,公路绿化带有树木2000多株。全村95%的群众住的是砖瓦房,有40多辆机动车,有大型拖拉机、收割机,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新打机井8眼,机井总数达到16眼之多,修了生产道,挖了沟,村内道路全部硬化,普及了有线电视、户户有电话,安装了自来水。
  文教卫生
  1965年建刘志石小学,设复式班1-5年级,第一任教师张庭旭。后来教育改革,村小学撤销并入亚林庵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大专毕业生有20多名,在校大学生12名,在读研究生2名,中专、高职毕业生15名。村建有办公室、图书室、篮球场,置办了健身器材,让群众在农闲时间,有书看,有娱乐休闲场所。 新中国成立前后,该村没有医生,村民看病都去邻村。后来村内有一名“赤脚医生”,方便了村民看病。
  人物
  杜德升 1937年生,1959年毕业于山东水利学院,在德州水利局工作,历任科长、总工程师、副局长,已退休。
  苏永林 原名苏永道,1953年生,1989年毕业于聊城师范学院,留校任教,后调济南联合大学任教。
  刘志石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应征入伍的有:苏振武、郜玉臣、张友雨、郜连法、郜福、杜树泉、杜树华、苏永厚、苏永茂、刘长清、木电路、苏振前。
  苏振武 1921年生,1937年参军,1939年牺牲,烈士。
  杜树华 1925年生,1946年解放战争初期参军,1948年在陕西蒲城的一次战役中牺牲,烈士。
  (杨月江 刘永清 韩宪光)
  柳家村
  村庄概况
  柳家村位于商河县原胡集乡西部,东与前大庄村相接,南与小寺村接壤,北临潘家村,西靠董家村。村庄总面积约410亩,其中耕地面积380亩。全村共有农户58户,人口273人,村内有柳、刘两个姓氏,其中柳氏占总人口的98%,均为汉族。
  明朝永乐年间,柳氏始祖柳子迁至临邑县姜寨村。之后柳氏兄弟二人从临邑县姜寨村迁至此地,以姓氏建村得名柳家村。
  1960-1970年,刘成顺任村党支部书记,柳富成任柳路大队党支部书记。1970-1981年,柳栋胜任柳路大队党支部书记。1982-1990年,柳富路任柳家村党支部书记。1991-2005年,柳建明任柳家村党支部书记。2005-2010年,柳阵山任柳家村党支部书记。
  村落变迁
  20世纪60年代之前,该村庄无大变化。村落建筑多为青砖建基,土坯砌墙,房架为梁檩结构,平顶草檐大出头。富裕人家盖房讲究四梁八柱,正房坐北朝南,东西厢房带南屋的四合院。
  70年代初,开始为部分缺房户于大街两侧进行规划,统一红砖建基、坯墙、尖房顶(后因无瓦不堪雨水冲刷陆续改为平顶)。80年代,利用村中空闲地、低洼地、边缘地对居住拥挤、缺宅基地的家庭进行安置。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队开始进行村落规划,统一村庄房屋的面积、高矮。21世纪初为缺少宅基地的住户进行安置,先后在村东,村南地段安排住宅,全村共有一条东西街道,已于2010年铺设成柏油路,主道道路两侧现已盖起平房数栋。1983年基本实现全村通电,2010年全村接通自来水。
  村民经济
  自土地改革以来,农民有了土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粮食产量有所提高。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兴水利,进行农田基本建设,为改善农村的面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村民在享受农田基本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良种,提高了土地的亩产量。起初土地分散,耕种费时费力,后经多次土地整合,实现了大面积的机械化作业,减轻了村民的劳动强度,也解放了劳动力。全村共有机井13眼,浇地主要依靠机井。全村普及了有线电视、电话,也有部分农户购置了电脑。家家户户都有摩托车、三轮车、电动车等,还拥有20余辆家庭轿车,大型拖拉机1台,小麦联合收割机1台。个体经营、外出打工已成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
  20世纪70年代该村有榨油房1处。后来又做地瓜粉、粉条,生意红火,做粉条的下脚料(豆渣),养活了很多人。后来村里又成立了1处挂面房,主要进行加工、外出销售等,老百姓也从中得到了实惠。该村建起了多个蔬菜大棚,主要种植西红柿、青椒等,年轻劳力多外出打工,家庭妇女除种地外,在附近的小企业打打零工,还有的老年人给该村蔬菜种植户打工,如种土豆、芹菜、白菜等。
  文教卫生
  过去村中一直流行男孩子打蹦、安方、捉迷藏等游戏,女孩子则喜欢踢毽子、丢沙包、跳绳等游戏。近几年,村两委置办篮球场、乒乓球台等娱乐设施、场所,老年人每天在大街两旁打扑克、下象棋。村内每年春节举办鼓子秧歌表演,自娱自乐。该村在1966-1970年组织人员演小戏,村民柳富荣曾在县广播电台演唱《李二嫂改嫁》选段,得到观众的好评。
  2010年,该村新建村两委办公室,计划生育服务室,农家书屋,购置了健身器材,新建篮球场及阅览室,有1500多本书籍供村民阅读。
  人物
  柳栋亚 1940年出生,1958年入伍,在部队任连级干部,1979年转业,在张坊乡任工商所所长,1983年任白桥乡工商所所长,1994年任县工商局副局长,病逝。
  柳富元 1947年参加革命,1960年任团长,1973年任兰州某部副师长。
  柳玉林 心灵手巧,勤奋好学,自学成才,会修理自行车、摩托车等,精通锡焊、铜焊。
  柳东森 能工巧匠,1975年在原胡集乡工厂做学徒,后很快出师,1980年回家做打白铁生意,换壶底,修水桶,修铁锅等样样精通,人们都称他是“白铁匠”。
  (王学福 侯善贵 刘法海)
  吕家庙村
  村庄概况
  吕家庙村位于贾庄镇西北部,东临改貌沟、与小李家村隔河相望,西与李天随村接壤,村庄可耕地面积422.8亩,约占耕地面积的87%。全村共有农户83户,总人口355人,有张、王、郭、崔、吕、杜、费7个姓氏,其中以张、王、郭、崔4个姓人数较多,均为汉族。
  明永乐年间,因村西有一岳王庙,故村名为吕家庙。相传,岳王庙里供奉着宋代名将岳飞的神像,每年的二月二“香火会”,在庙前搭台唱戏,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清朝时期,吕家庙村隶属德平县。1945年11月归属商河县,1958年隶属胡集人民公社管辖,村改称生产大队,下辖2个生产小队。1984年春撤销人民公社,吕家庙属于胡集乡管辖,村建立村民委员会。2005年11月,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归属商河县贾庄镇管辖。
  2002年,被胡集乡人民政府授予先进单位。2005年,被胡集乡人民政府授予先进单位。2010年,被商河县人民政府授予“计划生育先进村”。
  村政任职
  1949-1965年,崔德顺任村党支部书记。1965-1972年,李召祯任村党支部书记。1972-1996年,张世荣任村党支部书记、王友福任村委会主任。1996-2010年,崔现亭任村党支部党支部书记。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没有一座砖瓦房,直到20世纪80年代之前,村庄无多大变化。1988年,村里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村庄房屋的面积、高矮。后又对缺少宅基地的住户进行安置,主要是利用村中的空闲地、低洼地、边缘地,先后在村西、村南地段安排住宅,形成了现在的村落格局。
  自土地改革以来,农民有了土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粮食产量有所提高。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兴水利,进行农田基本建设,为改善农村的面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村民在享受农田基本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科学使用化肥、良种,提高了土地的亩产量。起初土地分散,耕种费时费力,后经多次土地整合,地块由原来的六七块变成了三块。实现了大面积的机械化作业,减轻了村民的劳动强度,也解放大量的劳动力。为了更好地利用地下水资源,全村共打机井7眼,为农民的增产增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村民经济
  截至2010年,全村100%的农户住上了砖瓦房,有6户孤寡老人享受低保,普及了电视机、电话,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辆80多辆,群众安居乐业。
  该村村民张延喜自2006年来一直以养貉为主要产业,近几年由于市场对貉子皮的需求量增大,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0年他饲养的貉子达到600多只,并带动了周边村民的养殖业发展,如今养貉已经成为该村的一个经济增长点。
  与此同时,该村村民崔国德投资6-7万元在村里建了一个高温大棚,经济收入很可观。村民张世华多年来一直从事家用电器的销售及维修,在附近村里小有名气。村民唐大龄多年来一直从事木材加工业,木材加工厂解决了村里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
  文化教育
  该村早在80年代时曾有办鼓子秧歌的传统,由于各种原因,中间间隔了好多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认识的进步,又重新操办起了鼓子秧歌这一传统活动,秧歌的角色是以舞者所用道具的名字命名的,如伞头,左手握平顶伞,右手拿牛胯骨;鼓子,左手握两面圆形小鼓,右手拿鼓槌;棒槌,双手各握一根枣木棒;拉花,左手拿折叠彩扇,右手握彩色绸巾。伞头又分丑伞和花伞,丑伞中的第一、二把伞是演出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又是领舞者,精通秧歌,技艺精湛,被称为“秧歌博士”。鼓子是秧歌表演的主力,多扮作武士形象。棒槌由少年扮演。拉花又有地花和跷花(踩短跷)之分,多扮作少女形象。另外还有一种丑角,又称“外角”,可扮成各种滑稽角色,如赃官、傻妮、憨小、丑婆等。丑角因不在正式编制,可有可无,可多可少,根据村中有无这种表演人才而定。演出队伍已经不是昔日前场的几十人,而是今天的全村男女老幼,十分庞大。
  村里修建了图书室,内有各种图书1000余册,包括娱乐、科技、传统文化等各个科目,建设篮球场、乒乓球台、图书室等娱乐场所。老年人每天可以在大街两旁打扑克和下象棋。
  村内有一名“赤脚医生”,后来转入潘家村卫生室,并为该村村民建立健康档案,定期查体。
  人物
  郭连成 生于1923年,烈士,17岁参军,在济南战役中任连长,于抗美援朝战役中牺牲,后送回国葬于县烈士陵园内。
  郭金成 县畜牧局高级兽医师,已退休。
  (王学福 侯善贵 刘法海)
  南谢村
  村庄概况
  南谢村位于县城正西20公里处,南与临邑县张油坊村接壤,西与临邑县田家村为邻,北靠王义牛村,东临刘天玉村。该村耕地面积1330亩,全村共有141户人家,总人口606人,以李、谢、王、张、路5个姓氏为主,均为汉族。
  据《谢氏族谱》记载,该村是在明朝正德年间由北谢村迁到此,以姓氏命名,因地处北谢村南,故名南谢。据传,该村村民在清未有多人参加过义和团运动,故民风彪悍,有尚武风习,现已失传。
  1982年被胡集乡政府授予“养羊先进村”。1995年被胡集乡政府授予“棉花种植先进单位”。2010年被贾庄镇政府授予“种植结构调整先进单位”。
  村政任职
  解放前隶属于临邑宿安赵田乡,解放后到1956年隶属贾庄区。1958年大跃进期间划归胡集人民公社管辖,村改称生产大队,辖三个小队,1984年4月,村建立村民委员会,归属于胡集乡管理,2005年11月,全县乡镇合并后归贾庄镇管辖。
  1945-1949年,李传利任村长。该村新中国成立以后成立党支部,1949-1970年,李现朋任村党支部书记。1970-1973年,李现玉任村党支部书记,,李现朋任大队长。1973-1980年,李现东任村党支部书记,李现朋任大队长。1980-1998年,李现森任村党支部书记,李世河任大队长。1998-2002年,王守东任村党支部书记。2002-2007年,李召全任村党支部书记,谢之梦任村主任。2007-2010年,李召平任村党支部书记,李守岭任村主任。
  村民经济
  相比附近几个村子,南谢村人均耕地面积较多,土地肥沃,地势平坦,地下水资源丰富且水质较好,适宜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过去由于自然条件与生产力的限制,村民生活并没有较大改观。20世纪80年代实行土地承包制,村民选取优质良种,精耕细作,加大投入,农业产值有了提高。同时,随着国家对农业投入的加大,农村的水利条件改善,在享受农田基本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科学使用良种、化肥、农药,粮食产量由集体耕种时亩产200斤左右,增至亩产800斤以上。后来土地陆续整合,合并了地块,实现大面积机械化作业,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村里建起几处畜禽养殖小区和蔬菜种植基地。2010年,全村95%的农户住上了砖瓦房,普及了有线电视、电话,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辆130辆。
  特色种植业2010年春,该村村党支部书记李召平带领该村年轻人,去淄博学习蔬菜大棚种植经验,后组建蔬菜大棚种植基地,建成蔬菜大棚18个,其中李守峰一个大棚占地6亩,投资12万元,是周围村庄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大棚,主要种植西红柿、西葫芦等,当年收回了全部成本。李守忠、王合喜等种植的大棚一年收益也过8万。
  特色养殖业2010年建设肉鸡养殖大棚4个,养鸭大棚1个,每个养殖大棚占地1.5亩,年出栏肉鸡8-10万只,年出栏肉鸭2-3万只;2011年村民谢云鹏投资15万元建设养貉小区1处,占地2亩,收入可观。
  服装厂 村民庞林花投资10多万元建起了服装厂,以衣料加工为主,有机器20多台,工人30多名,产品销往青岛、烟台等,效益很好,解决了该村及周围村庄部分不能外出的女性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运输 由李召银牵头组织20多辆车的运输队伍,专门外出搞运输,每天早出晚归,以运送塑料颗粒及原材料为主。
  文化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后,该村有了正式的学校,把原私塾改成了公有制学校,但规模较小,任课教师只有一名。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曾一度中断。改革开放以后,村中学校才开始走向正规,村里对学校进行了多次扩建和整修,学校初具规模,村中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后来教育体制改革,合点并校,该村学校被撤销,村中适龄入学儿童都到附近石家完全小学就读。
  据传明末清初,由于战乱和水患不断,大批灾民来到这里安家落户,开荒耕地。丰收后,人们欣喜若狂,便以筛选粮食作物用的箩圈蒙上牛皮为鼓,将蒸食物用的畀子按上木柄为伞,拿起毛巾和扇子以及打粮用的木棒,手舞足蹈,高高兴兴地跳起了秧歌,从此这种秧歌便流传下来。再加上那时该村有尚武风习,有多人参加过义和团运动,把武术的一招一式揉进了舞蹈中,将力量与柔美结合,舞技强悍遒劲,场阵磅礴恢宏。每年元宵节期间,全村男女老幼披红挂绿,伞、鼓、棒、花、丑各路行当,整个村里到处鼓声隆隆。上至九旬老翁,下至五六岁孩子,一家三代同场演出的场面比比皆是。
  1968年开始实行合作医疗,村里有“赤脚医生”1人,2008年实行新一轮农村合作医疗,后来该村村医并入姜范村卫生室。
  人物
  王德龄 1921年出生,1943年参加革命,曾任团长,1958年在辽阳驻军某部任师长。
  谢亚先 1929年出生,1947年当兵入伍,先后任班长、排长、团政委等职。
  王学来 1936年出生,1956年当兵入伍,军医,曾任石家庄军分区医院院长。
  谢武清 1945年出生,曾任德州市法院院长,已退休。
  谢军 1978年出生,任德州市德城区检察院副检察长。
  该村有在读研究生1人,大学生7人,大专生9人。
  (王长福 范吉星)
  石家村
  村庄概况
  石家村位于县城以西约10公里处,处于商河县与临邑县的交界处。东与万坊村隔临商河相望,西与胡家、南谢为临,南与姜范毗邻,北与小寺、大路接壤。截至2010年底,该村共有农户252户,总人口986人,耕地面积1700亩。
  该村依临商河西岸而建,位置优越,村中间于2011年新修建了一条混凝土的南北马路,村东有一条沥青马路,北通前大庄村,直至胡集,交通便利。
  该村石氏由河北枣强一带迁至该地,以姓氏得名石家,全村现有石、刘、张、郭、宋、齐、王7个姓。石氏迁至最早,始祖五世同堂,子孙遍及商河、临邑等县。该村虽为石家,但人口最多者乃刘氏,其次为张氏。刘、张二氏,繁衍昌盛,人丁兴旺,历经二三百余年。余姓或无家谱,或散失,迁入时况无考证,唯该村王氏、齐姓,各一家,于20世纪30年代寄居该村。
  村政任职
  1945-1963年,由石官庆任村党支部书记,张洪实任村主任。在互助组的基础上,成立了初级合作社。1964-1990年,由张洪清任村支书,先后由刘保安、刘泉田任村主任。1990-2011年由刘泉田任村党支部书记,张新福任村主任。
  村庄变迁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村内唯一一条大街弯曲狭窄,东西长不过百米,道路起伏不平,雨天泥泞。各家各户依上辈留下来的地基,随方就圆建设屋舍。所建房屋杂乱无章,高低错落,像一盘散沙,星星点点散落在村边村角各处。村落建筑多为青砖作底,土坯垒墙或者托泥垒墙,俗称托墙。房顶为梁檩结构,平顶草檐大出头。
  20世纪70年代,开始村庄整体规划,规划全村的建设规模与建筑特色。统一红砖建基,托泥墙,尖房顶。利用村中闲置土地、低洼地,边缘地为居住拥挤,缺宅基地的家庭进行安置。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近20年的时间,村庄规划初具成效,拓宽了原大街,由原来的不到10米(有的地方不到5米),统一规划成30米大道,并开通了后大街和村中心的南北胡同。先后在中心大街和北大街两侧地段安排住宅。规划标准为院落南北23米,东西19米,两户并排,高低一致。对排房两侧各设有4米宽的胡同,建筑物多为砖土胚结构的尖顶房。到90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青石建底,全砖墙,尖顶挂瓦带前出厦的房屋。这期间于村东沥青路以东安置了两排住宅,北起村后大街,南到村前土方路。随着生活条件的逐渐提高,全村砖瓦房普及,始有几户二层小楼建筑。
  全村于1989年实现全村通电,2007年敷设自来水管道,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1997年主大街用红砖铺设而成,2006年北街铺设混凝土马路,2010年村中间南北大街也铺设成混凝土大街。至此整个村庄规划初步完成,形成了两纵两横的大街模式。
  村民经济
  1947年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粮食产量有所提高。1970年大规模根治河流,兴建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地配成方,沟建成网。1980年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农民科学合理使用良种、化肥、农药,粮食产量亩产800斤以上。后又经过土地整合,合并零散地块,大面积实现了机械化耕作,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该村地势平坦,沟渠配套,又有中型扬水站,水利条件较好。实行土地联产承包改革以后,村民由原来的人均收入不足200元,增至人均收入7000元左右。全村97%以上农户住上了砖瓦房,孤寡老残享受低保,普及了电视和电话。39%以上的家庭购买了电脑。
  同时,在村委会的支持下,不少村民从事各种行业。后街的石云鹏、张顺利办起了副食烟酒商店,村民郭连海建起了养鸡大棚,刘士理建起了肉鸡饲养大棚,石书忠购买了挖掘机,进行施工作业。个体经营已成为部分农户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
  村民文化
  20世纪70年代村民盛行各种游戏,男孩玩打蹦、打铜牌等,女孩玩跳绳、踢毽子、跳方等。大人们则在田间歇息时,随手用不同形状的物件作棋子安方、走四顶等,此类游戏逐渐消失。这期间该村兴办起了村民剧团,排练演出了各种戏曲曲目,包括《李二嫂改嫁》《红灯记》《沙家浜》片段等等。
  2010年兴办鼓子秧歌队。通过村民出资出力,置办了大鼓,买了秧歌队服等器具,参演了镇举行的鼓子秧歌汇演。
  该村拳术盛行,以郭洪健为代表的拳术表演远近闻名。郭洪健的嫡传弟子每年冬春季节招收爱好拳术的儿童队员,义务传授拳术技巧,使该村拳术表演得到传承。2012年正月商河电视台上门采访了郭洪健的嫡传弟子,作了专题节目。
  教育卫生
  20世纪50年代以前,该村有“石家小学”一处,开设一至五年级课程,主要由该村学生就读。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以来,该村设立了“石家完小”,周围8个村的学生来此就读。
  1968年开始实行合作医疗,有赤脚医生一名,基本上做到了小病不出村。2000年该村作为试点村之一,实行新一轮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该村村医并入贤圣寺村卫生室,为村民们建立的健康档案,定期体检。
  人物
  张洪印 原渤海军区供应处主任。随部队南下后,任福州市法院院长。
  刘学波 解放后任新疆某部师政委。
  张洪太 随军进疆后任某地粮食局局长。
  刘保金 随军干部,转业后享受副县长待遇。
  (王长福 范吉星)
  陶家村
  村庄概况
  陶家村位于县城以西15公里处,东与柳家村、贤圣寺村隔改貌沟相望,南与王义牛村接壤,西与临邑县宿安乡大杨家村相邻,北与沙河董毗邻。村庄总面积1365亩,其中耕地面积1005亩,全村共有农户125户,总人口542人,有陶、刘、王、董四个姓氏,其中陶姓占全村总人口的98%以上,均为汉族。
  明朝永乐年间,该村以陶氏命名,历经600余年,繁衍生息,人丁兴旺。子孙遍及四川省成都市、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吉林省四平市、河南省安阳市、浙江省宁波市、北京市、山东省济南市、东营市、烟台市、德州市、临沂市、莱芜市等。该村村民陶心一在清朝时期考中举人,以“孝”著称一世,为周边村民写诉状打官司。
  村庄变迁
  解放前后,该村多为低矮的草房,稍富裕一些的人家以茅屋和瓦房相结合,屋顶用草或瓦覆盖,再富裕一点外建门屋。村中有一条北通沙河董南至王义牛的“s”型大道。村落建筑多为青砖建基土筑坯垒,梁檩结构,平顶草檐大出头,胡同曲折不平,宽窄不一。20世纪80年代,开始村庄规划,整体由东向西搬迁,扩建了东西、南北走向的4条大街,规划标准院落为东西宽18米南北长20米,两户之间有5米的胡同。建筑多为砖坯结构平房。90年代开始出现青石建基砖瓦到顶尖顶出厦的房屋,村庄成六纵三横的布局。2010年后渐渐出现了两层楼房。
  村政任职
  自明朝建村以来,隶属于临邑县,1954年11月临邑县所属的20多个村划归商河县,其中就有陶家村。1958年商河县第一个人民公社在胡集乡宣告成立,该村属于胡集人民公社,村改称生产大队,下辖3个生产小队。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该村属于胡集乡,村建立村民委员会。2005年1 1月全县行政区划调整后归贾庄镇北谢管区管辖。
  民国时期刘芳田、陶心奎先后任该村村长。解放后陶传铎任该村初级社社长。1955-1960年陶成和任党支部书记,陶成俊任大队长。1960-1969年陶传颜任党支部书记。1969-1972年陶传和任党支部书记。1972-2009年陶玉德任党支部书记,陶成春任村委会主任。2009年3月陶世清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
  村民经济
  该村历代以分散型小农经济为主要形式,村民除耕作土地外,还做点小买卖,炸油条、贴烧饼、蒸馒头、换米、卖香油、卖棉油等。
  1948年土地改革,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粮食产量有所提高。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规模治理河流,兴修水利,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治理盐碱地,深翻土地,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打下了基础。1981年该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村民的劳动积极性,粮食产量由集体耕种时的两百斤左右增至七八百斤左右。经过整合土地农户有粮田、棉田各一块,实现了耕、种、收的农业机械化,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约了劳力。许多村民外出打工,家庭收入不断增加。陶玉林、陶玉峰先后组建乡村建筑队。至2010年该村有配货车2辆、小麦收割机4台、玉米收割机2台、小型货车5辆,面包车8辆。陶世孔修建养猪场,年出栏200-300头。2010年陶玉章、陶玉州开设木业加工厂,解决了该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村里建有5个高温大棚,种植西红柿、丝瓜,提高了村民的收入。
  教育卫生
  1964年该村建设初级小学,内设1-4年级,相继举办了农民夜校,识字扫盲班。1977-1979年创办联中,内设7-8年级。2002年村小学撤销,学生就读于石家完全小学。至2010年该村本科毕业生6人,专科生20余人。
  1968年开始实行合作医疗,村里有“赤脚医生”1人,2008年实行新一轮农村合作医疗,2009年该村村医并入沙河董村诊所,该诊所有全科医生3人。
  人物
  陶传颜(1921-1969) 1943年参加革命,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任商河七区书记,1955年任大刘区书记,1957年任胡集乡书记。1958年任王家乡书记,1960年任胡集人民公社陶家乡书记兼陶家村党支部书记。
  陶传信 1947年任陵县公安局局长,1949年随大部队南下,任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庭庭长,2010年病逝。
  陶玉珠 1957年入伍,1962年转业至河南省安阳矿务局工作,1971年任安阳市矿务局局长。
  陶成俊 (1931-2011) 中共党员,1951年参军,任班长,立三等功三次,1955-1960年任6个行政村的大队长,陶家村民兵连长。
  陶玉林 1979年生,中共党员,1996年入伍,1999年在大连陆军学院学习,毕业后任副连长、指导员。2008年在北京卫戍区工作,任营长。
  陶世勇 1967年出生,中共党员,1992年毕业于河南省新乡市税务学院。1993年安阳市国家税务局工作,1995年任安阳市税务局北关区分局局长。2010年任安阳市国税局文丰区分局局长。
  (王学福 侯善责 刘法海)
  甜水井村
  村庄概况
  甜水井村位于县城的西南方,贾庄镇政府驻地以东,北靠316省道,东边甜辛路纵贯南北。东与崔家村、刘家村相毗邻,南接白佛院村,西与小孟家村紧靠。全村有232户人家,总人口980人,有庞、李、张、鹿、崔、纪、朱、马、侯、亓、宋等13个姓氏,其中庞姓人口最多,占全村总人口的35%以上,全村居民均为汉族。村庄成方形,全村总版图面积3000亩,其中可耕地面积1882亩。
  据传,村庄的东南有一眼井,内有一个蜂窝,蜂蜜落入水中,水质甘甜,恰巧明朝皇帝路过此处,十分口渴,饮用此井水,感觉甘洌,并赞扬说:“好甜的井水”,因而此村命名为“甜水井”村。
  1956-1958年隶属汤家乡管辖,1958-1962年,隶属胡集公社管辖,1962-1968年隶属贾庄人民公社,村改称生产大队,辖6个生产小队,1984年属贾庄乡,村建立村民委员会,2005年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归属贾庄镇管辖。
  2003年被授予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04年被商河县政府评为文明单位。2005年被贾庄镇政府授予农业结构调整先进单位。
  村政任职
  1932-1945年,庞云山担任村长。1945-1951年,鹿培福担任村长。1951-1969年,张其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朱俊卿任大队长。1969-2000年,庞怀珍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庞怀明任村主任。2001-2004年,侯元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004-2006年,崔士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庞怀泉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2006-2010年,庞怀泉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民生活
  甜水井村有两条东西大街,均为长500米,宽15米,一条南北大街,长520米,宽15.5米。每条大街两侧都种植杨树。98%的住房都是整齐、标准统一的砖瓦院,胡同为南北走向,宽4米,宽敞洁净。
  村北有主干渠道,村周围共有8条小沟渠,水利条件便利。全村312辆机动车辆,包括自走式收割机3台,大型拖拉机5台,大型货车3部。全村以种植业为主,有养殖小区1处(由3户村民承包,母猪存栏量86头),面粉厂1处,建筑队3个,服装加工2处,还有各种小卖部、百货商店等。
  文教卫生 1990年左右,村内经济条件落后,村中小学校舍简陋,教学设备极少。1997年春建立甜水井希望小学,村内及附近几个村子的孩子在此就读。截至2010年底全村儿童入学率由1985年的60%增至现在的100%。甜水井村设有幼儿园一所,全村幼童入园率达到100%。至2010年全村大中专院校毕业生88人,全日制本科毕业生23人。
  村内建有文化大院一处,内设有图书室,包括科技类、生活类、文艺类、少儿类等累计图书1000余册,满足了不同群体的阅读需要。
  村里原有“赤脚医生”1人,2008年实行新一轮农村合作医疗,该村对村级卫生室进行改造,内设诊断室、观察室、治疗室、处置室、药房、厕所,通上了自来水,配备了听诊器、吸痰器、简易呼吸器、身高体重计、便携式高压消毒锅、氧气瓶、消毒灯、诊查床、健康档案柜等高标准设备。有全科医生4名,辐射周围4个村庄。
  人物
  鹿培义 1924年出生,1946年参军入伍,在阳信进行训练,1948年在陕西宝鸡的战役中牺牲,烈士。
  庞吉明 1925年出生,1946年在阳信县参加训练,1948年在陕西宝鸡的战斗中牺牲,烈士。
  季兆河 1926年出生,1946年在阳信县参加训练,1948年在陕西宝鸡的战斗中牺牲,烈士。
  张延良 1928年出生,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后转业到东北军马场,曾任过营级干部。
  李树辉 1942年出生,1960年加入济南军区装甲兵团,1961年入团,196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7年在学雷锋活动中立三等功,1968年担任甜水井村大队长,2002年退休。
  朱文路 1954年出生,1972年高中毕业后参军,1976年参加工作,任职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办公厅行政处,正处级干部。
  庞怀德 1950年出生,1973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24师入伍,1975年入党,1976年退役。在部队期间获连队嘉奖2次,营嘉奖1次。
  (陈 波 刘传明 董兴华)
  西双庙村
  村庄概况
  西双庙村位于贾庄镇政府驻地西北方向,临商河以北,东与东双庙村接壤,西与姜范村为邻,南与栾洼村相靠,北与万坊村相邻。西双庙村总面积1397.3亩,其中可耕地面积977.8亩,全村共有110户,514人,有张、陈、杨、刘、绳5个姓氏,其中张、陈两姓氏总人口的97%以上,均为汉族。
  据《绳氏家谱》记载,明末清初时期,张氏和绳氏从河北武邑、枣强一带迁入,张氏住东边,绳氏住西边,固得村名“张绳二庄”。后来村内建庙时两氏族发生分歧,便建立两个庙,一庙建在涯子上,在西面,一庙建在涯子下,在东面。1950年土地改革时期,因两庙分别改称为现在的“东双庙村”和“西双庙村”。
  据《陈氏家谱》记载,清末时期由武邑一带迁入西双庙村,居住在村西部。杨氏于清末时期由杨新庄迁入西双庙,居住在村南。刘氏原籍刘染坊村,在该村教书,随即长期居住在西双庙。
  村政任职
  1945年商河县城解放,该村隶属商河六区管辖。1952年6月商河六区改称为胡集乡,该村隶属胡集乡。1960年7月隶属贾庄人民公社,村改为生产大队,辖2个生产小队。1984年4月,村建立村民委员会。1996年隶属贾庄镇管辖。
  1945-1949年,张振堂任村长,带领群众斗地主,分田地,搞土改,动员青年参军20余人。1949-1960年陈冒德任党支部书记,带领大家成立了八个互助组,后来在互助组的基础上成立了两个初级社,杨臣、张申荣任社长。1960-1966年杨臣任村党支部书记,张申荣任大队 长。1966- 1968年张申荣任村党支部书记、陈香德任村大队长。1970-1972年陈香德任村党支部书记、张宝树任大队长。1972-1987年张宝树任村党支部书记,陈恒得任村大队长。1987-1990年张元山任村党支部书记,陈其和任村主任。1990-1994年张申香任村党支部书记,陈召文任村主任。1994-1997年张其明任村党支部书记,陈召文任村主任。1997-2010年陈召文任村党支部书记,张宝胜任村主任。
  村庄变迁
  20世纪50年代,村庄的房屋、街道、胡同都没有多大改善,住户大都集中在中街南北两边,有绳家胡同、张家胡同、陈家胡同之称,房屋全部是土墙、草檐头的平顶房。
  1976年村里进行第一次规划,房屋统一大小,安排专人丈量,整平大街3条,东西走向2条(长260米,前街宽14米,后街宽10米),南北走向的1条(长120米,宽15米),全部为村民义务修整,1989年开始出现砖瓦房,1992年出现砖瓦房带厦子。2003年投资20万元对3条大街进行硬化。2006年投资17万元修建了村文化室,院内有篮球架、健身器材。2010年全村居民都住上了前出厦的砖瓦房,很多户还封了厦子。
  村民经济
  该村历来以种田为主要经济来源,村民除经营自己土地外,空闲时间做小买卖,如轧挂面、做粉条、做豆腐、加工面粉、赶集卖菜、饲养牲畜等。
  1947年土地改革后,村民都有自己的土地。1980年实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村民在拥有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科学使用优质良种、化肥等,粮食产量由集体耕种时的不足200斤,增至亩产800斤以上。但由于地块分散且较小,无法使用机械耕作,打轧耕种基本靠人工,费力又费时。随后逐渐对地块进行整合,实现了机械化耕作,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剩余的劳动力开始发展二、三产业。全村有14户孤寡老人享受着低保待遇。普及了有线电视、电话,户户通自来水。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辆100余辆,村内道路进行了硬化、美化、亮化。
  文化教育
  1934年该村成立小学班,教室均为村民的闲房,流动性很强(1934-1937年间,学校教室搬迁了八九次)。1937年因日寇侵入商河,学校解散。直到1946年,西双庙、东双庙二村合办一处小学。1974年4月集体出资两村又合盖了新教室,两个复式班有70余人。1976年栾庙村建联中,该村学生到栾庙村就读。1979撤联中恢复该村小学。1997年合班并校,该村学生均转至栾庙小学就读。
  该村传统文化鼓子秧歌,除高跷、鼓子、丑角等,还有“武场”,包括双节棍、花枪、当双刀等。1954年,村民组成了30多人的村小剧团,演出主要剧目有迷戏《小八义》《水浒传》《小姑贤》《唐英杀妻》,京剧《沙家浜》《红灯记》等。
  1968年开始实行合作医疗,村里有“赤脚医生”1人,2008年实行新一轮农村合作医疗,该村村医并入栾庙村卫生室。
  人物
  陈述德 1923年8月出生,1945年参加八路军,参加过多次战役,历任团部文书、团政委,后调新疆某部任副司令员,正师级,1983年离休。
  张跃亭 1928年11月出生,1946年参加革命,转业到惠民县邮政局,后任某单位局长,1988年离休。
  张振玉 1927年12月出生,1945年参加八路军,1948年负重伤,后转业到青岛国棉厂任书记,1987年离休,已故。
  绳文全1983年10月出生,1992年7月中央党校政法专业毕业后分配到济南市公安局,正科级。
  张申泉 1957年9月出生,德州师专毕业后被安排到商河三中,1999年9月,任商河县职业中专党组副书记。
  (韩福广 王秀保 付泽元)
  西小路村
  村庄概况
  西小路村位于县城以西,东临前大庄村,西临沙河董村,南临柳家村,北临小李家村。该村原有土地仅310亩,于1973年修村西改貌干沟挖掉130余亩,剩余土地不足180亩。自迁入之后人口增长缓慢,共有39户居民,总人口184人,劳动力140余人。村内有路、陶、杨、陈、孙5大姓组成,均为汉族。
  清朝乾隆年间,路氏第二十一代传人路治亭等四人迁至临邑县路家庙,以后搬迁而到此处,故名为路家(后与同名村区分,根据位置改成“西小路村”),现已繁衍了26代。该村庄较小,村东有一个大湾,村后是胡董柏油马路,村西有条改貌干沟,村西北是胡董公路桥。
  1986年获中科委“良种繁育基地”称号。专利产品“C3389”鲁棉11号。1987年获胡集乡“文明单位”称号。1988年获商河县“文明单位”称号。2010年获商河县计划生育先进单位。
  村庄变迁
  20世纪60年代之前,该村庄无大变化。村民均集中于街道以西。全村呈东西长、南北短形状,村落建筑多为青砖建基、土坯砌墙、房架为梁檩结构、平顶草檐大出头。70年代初,开始为部分缺房户于大街以西进行规划,统一红砖建基、坯墙、尖房顶(后因无瓦不堪雨水冲刷陆续改为平顶)。80年代,利用村中空闲地、低洼地、边缘地为居住拥挤、缺宅基地的家庭进行安置。自90年代来,开始进行村落规划,统一村庄房屋的面积大小、高矮。21世纪初先后在村西,村南地段安排住宅,全村共有1条东西街道,已于2009年铺设成柏油路道,主道道路两侧已盖起平房数栋。1983年实现了全村通电。
  村政沿革
  1958年成立胡集人民公社,从此,归属胡集人民公社,隶属胡集公社柳路大队第一生产小队。1984年,该村与柳家分为两个行政村,正式建立路家村党支部、村委会。2005年胡集乡与贾庄镇合并,成立贾庄镇路家村党支部、路家村民委员会。但由于贾庄镇村名叫路家的有3个村,为加以区别辨认,故称西小路村。
  1984年建党支部、村委会以来,路广明任党支部书记,路广升任村主任。1997年路广升病故,由路广明兼村主任。全村有党员6名,其中部队转地方3名,近10年发展新党员3名。
  村民经济
  该村历代以分散型小农经济为主要经济形式,村民除经营土地外,也以自产自销的方式做些小买卖,有多家做炸果子、卖豆腐、蒸馒头的生意。
  该村耕地水资源不好,离大河较远,不能用黄河水浇灌,只能用机井,全村共有机井7眼。全村普及了有线电视、电话,也有部分农户安装上了电脑。家家户户都有摩托车、三轮车、电动车等,还拥有10余辆家庭轿车,大型拖拉机1辆,小麦联合收割机1辆。个体经营已成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
  西小路村主导产业以粮食为主,并大力发展畜牧养殖、蔬菜种植以及良种繁育。村内调拨土地6亩搞大棚养殖2处,4亩地养殖小区1处,庄园种植小区多处。年轻劳动力的外出打工,家庭妇女除种地外,在附近的小企业打打零工,还有的老年人给该村蔬菜种植户打工增加收入。多年来村民一直利用该村土地为沙质土,地下水甘如泉水的特点,大面积种植西瓜,种植的西瓜爽甜可口,远近闻名,成了有名的种植西瓜大村。
  改革开放以来,培养人民教师1名,本科以上大学生1名,专科生4名,高中4名,中专2名。1984年,聘请该村一位文化水平较高的村民,教该村的孩子读书识字。1986年村自筹资金新盖学校一处,解决了该村孩子及周边村孩子读书难的问题。2000年,村小学撤并到北谢双拥希望小学。该村有办公活动场所1处,文体活动场地1处。1966年该村成立了小戏剧团,排练剧目《李二嫂改嫁》《小姑贤》《红灯记》等在周围村庄巡回演出,深受欢迎。
  人物
  陶传明 (1953-2005)人民教师,任教43年。
  路广明 1956年出生,1974年在兰州军区司令部服役,1982年退伍,任柳路大队党支部书记。后继任小路村党支部书记。
  (王学福 侯善贵 刘法海)
  西袁家村
  村庄概况
  西袁家村位于县城西13公里处,临商河以东,东与郭家庵接壤,西与北谢村为邻,南与小姜家村毗邻,北与台子刘村隔河相望。该村面积1850亩,其中耕地面积1060亩,土地肥沃,交通方便,3条中心路贯穿全村。全村共有村民150户,总人口639人,有袁、李、张、王、梁5个姓氏,均为汉族。
  明朝永乐年间,从河北枣强一带迁来数户村民,以袁姓居民较多,故村以姓氏命名。1945年商河城解放后,归胡集区管辖。1960年隶属胡集公社,村改称生产大队,下辖4个生产小队。1984年隶属胡集乡,村建立村民委员会。2005年11月,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归属贾庄镇管辖。
  1945-1959年,袁克林任村党支部书记。1959-1968年,李现彬任村党支部书记、李现忠任大队长。1968-1972年,袁克金任村党支部书记、张家征任大队长。1972-1978年,张家征任村党支部书记、李召亭任大队长。1978-1982年,李召亭任村党支部书记、李召庆任大队长。1982-2010年,李召庆任村党支部书记、李召峰任村主任。
  1988年被胡集乡党委、政府评为文明单位;1997年被胡集乡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党支部;1999年被商河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单位;2001年被胡集乡党委、政府评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1986年、1987年李召庆同志被胡集乡党委政府评为模范党员。
  村庄变迁
  改革开放前,村庄无多大变化。村落集中于东西两侧,南北2条大街贯穿,成田字形。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为部分缺房户在大街以南进行安置宅基,砖建基、坯墙(或土坨墙、或土打墙)、小尖房顶(因不堪雨水冲刷,便在檐头挂了二层屋瓦)。8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村落规划,统一村庄房屋的面积、高矮。住房多为砖坯结构平房,后来开始出现青石铺基、全砖墙、尖顶挂瓦房屋。90年代,基本上没有土坯墙结构的房屋,家家购买了新家具、家电,房屋美观亮堂。
  21世纪初为缺少宅基地的住户进行安置,主要是利用村中的空闲地、低洼地、边缘地,先后在村西,村南地段安排住宅,全村共有3条东西街道,8条南北干道,其中东西、南北街道为主,已于2003年铺设成环村柏油路。2005年敷设自来水管道,机动车辆户户有,耕作均为机械作业。
  村民经济
  该村1947年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1970年以后修水渠、根治河流,改变了农业生产条件。1980年该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村民合理使用良种、化肥等,粮食产量明显提升。但由于土地比较分散,不够集中,不利于使用农业机械,只能靠人工收种。后经土地陆续整合,实现了机械化耕作,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为农村解放出大批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出外打工,补贴了家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村已有90%以上的农户住上了砖瓦房,有6户孤寡老人享受低保。逐渐普及了有线电视、电话,户户用上了自来水,部分农户安装上了电脑。家家户户都有摩托车、三轮车,2007年后又兴起了电动车。
  西袁家村大棚蔬菜,主要种植西红柿、青椒等;李守梁等搞起了特色养殖。沿街住户搞起了餐饮业、商贸业、建材业、装修业。个体经营逐渐成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
  文教卫生
  1978年村内办不完全联合中学,后于1980年撤销初中班,恢复袁家小学;1997年,小学撤销,学生移至邻村双拥希望小学就读。普及远程教育,配备电脑、电视各一台。恢复高考以来,全村共考上了42名大中专生,其中考入大学15人。
  村中男孩子喜欢打蹦、安方、捉迷藏等游戏,女孩子则喜欢踢毽子、丢沙包、跳绳等。2010年在村西头修建村两委办公室四间一院,办公室配备办公桌椅、档案橱,购进1500册图书,建设文化书屋。
  1973年,在村办公室设卫生室,有赤脚医生一名,2008年,实施新一轮农村合作医疗,在该村设立卫生室,内设诊断室、观察室、治疗室、处置室、药房、厕所,通上了自来水,配备了听诊器、吸痰器、简易呼吸器、身高体重计、便携式高压消毒锅、氧气瓶、消毒灯、诊查床、健康档案柜等高标准设备。配备医务人员4人,辐射4个村庄。
  人物
  李现坤 男,1926年2月出生,1939年2月参军。6月在陵县战斗中牺牲。
  李召水 1957年出生,先后任胜利石油管理局纯梁采油厂技术员、副厂长、常务副厂长。
  袁立新 1962年出生,先后任贾庄镇副镇长、副书记、县民政局副局长。
  李召德 1957年出生,先后任县纪委执法室副主任、县卫生局纪检书记。
  李召达 1972年出生,张家口通讯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后调入总参谋部任参谋。
  (王长福 范吉星)
  斜庄村
  村庄概况
  斜庄村位于县城西20公里处,东与台子刘村相望,西与临邑县王寨村为邻,南与西马家毗邻,北与张太华相邻。两条中心路贯穿全村,直通商河县城,交通便利。该村总面积约为2300多亩地,其中耕地面积1400多亩,住宅面积约900多亩。全村共有农户235户,总人口953人,村内曾有刘、张、马、唐4个姓氏,以刘姓为主,占总人口的80%以上,均为汉族。
  明朝永乐末年,有刘氏兄弟二人从山西洪洞县刘雷沟集合到大槐树下先迁至山东省寿光,随之又迁至此处,见大沙河旁杏树满林,果树繁茂,便定居于此。因房屋建造在沙河顺流的斜堤上,故名斜庄。村庄历经600余年,繁衍昌盛,人丁兴旺。
  村庄变迁
  该村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村庄无多大变化。村落集中于东西、南北2条大街的两侧,成田字形。自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进行村落规划,统一村庄房屋的面积大小、高矮。21世纪初为缺少宅基地的住户进行安置,主要是利用村中的空闲地、低洼地、边缘地,先后在村西、村南地段安排住宅。全村共有2条东西街道,8条南北干道,其中以东西、南北街道为主,已于1998年铺设成柏油路,主道道路两侧已盖起楼房13座。
  该村墓地前期比较分散,原都以祖传土地和土改分得土地为本家坟墓。20世纪70年代,响应政府号召,平坟还田,全村坟墓都集中到沙河岸的西北部,因沙河岸主要是以树木种植为主,且坟墓比较集中,为方便祭奠死者,多立碑。
  村庄沿革
  最初,斜庄村归德平县管辖。1958年划归商河县,属怀仁管区。1960年隶属胡集公社,村改称生产大队,下辖4个生产小队。1984年隶属胡集乡,村建立村民委员会。2005年11月,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归属贾庄镇管辖。
  1954-1956年在互助组的基础上,成立了一个初级合作社,隶属王寨大队。1956-1958年成立高级合作社,张景贤任大队长。1958年成立党支部,1958-1966年刘光华担任党支部书记,刘诚信任会计。1966-1971年刘召烈任村党支部书记,刘诚信任会计。1971-1994年刘广臣任村党支部书记,刘广福任村主任。1994-1999年村党支书刘广路,刘广福任村主任。1999-2009年刘广林任村党支部书记,刘广福任村主任。2009-2010年马奎成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民经济
  土地改革以来,农民有了土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粮食产量有所提高。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兴水利,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在享受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合理使用化肥、良种等,提高了土地的亩产量。起初土地分散,耕种费时费力,后经多次土地整合,实现了大面积的机械化作业,减轻了村民的劳动强度,解放大量的劳动力。
  1978年以前,主要依靠沙河里的杏树林补贴集体的收入。1978年该村成立沙发厂,刘成信任厂长,组织该村能工巧匠制作沙发,主要销往德州地区。由于产品落后,于1984年倒闭。1984年修建斜庄窑厂,由于当时的经济条件落后,农民住的都是土房子,砖的需求量小,窑厂停产。1985年全村进行特色种植,一是在村东的盐碱地搞旱藕种植,全村共种植400多亩地,每斤能卖到一元左右,提高了全村的收入,二是大面积种植苹果树,当时以“国光”和“青香蕉”两个品牌为主,远销到东北等地。
  1991年村民利用沙质土地,大面积种植西瓜,西瓜爽甜可口,远近闻名。1997年村里成立集市。村内有4家超市,1家五金店,馒头房1家,2家理发店,1家羊肉店。村庄的北边是一个养猪场(包括4个养殖专业户),其中养殖规模最大的一家每期存栏量达100多头,并在全村最早购买了新疆二号小麦联合收割机。村民刘成祥的建筑队拥有几十名工人,马海亭拥有2辆运输车搞物流,刘成银搞棉套运输,刘成才搞蔬菜运输。
  文教卫生
  民国时期,村民刘绍兰建私塾一处。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举办农民夜校、扫盲识字班。1967年成立“斜庄初小”,设1-3年级。1974年设1-4年级,负责人张玉孝。1975年成立斜庄联中设1-7年级。1978年改为斜庄完小,设1-5年级。2002年撤销,学生均转入谢家双拥希望小学。
  村中建有文化大院一处,图书丰富,包括文化类、生活类、科普类、财经类共计12000册。该村每年正月十五前,全体村民自发组织起来打鼓扭秧歌。鼓子秧歌形式多样,包括高跷、鼓子、秧歌、划船和各种丑角等,除了在该村表演外,还要到周围村庄演出。
  1965年村里实行合作医疗,设卫生室,有“赤脚医生”1名,2008年国家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该村成立斜庄卫生医疗室,内设诊断室、观察室、治疗室、处置室、药房、厕所,通自来水,有全科医生3人。
  人物
  刘召利 (1907-1978)曾任吉林市公安局处长。
  刘广信 1938年出生,曾任庆云县副县长。
  刘传家 (1914-2008),从小习武善使枪棒,解放初期曾任队长,84岁能骑自行车在村中表演,每天不辍劳作,以玉米面为主食,95岁无疾而终。
  (王学福 侯善贵 刘法海)
  周家村
  村庄概况
  周家村位于商河城以西,贾庄镇以北,东临王天赐村,交通便捷,北与穆家村和张坊乡刘安邦村接壤,西与郭庵村、许池家村、台子刘村毗邻。
  明朝永乐年间,最先由丁氏、周氏迁入此处并建立村庄,故原名“丁周家”,后丁氏和周氏先后绝嗣,村内现有宋氏、李氏、王氏三姓,宋氏居多约占总人口的60%,李氏居中,王氏较少,该村常住人口492人,住户110户,均为汉族。 村政任职 1976-1982年,宋书山任党支部书记。1983-1999年,宋书亮任党支部书记,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并和外村联合修建了村前一条柏油路。1999-2002年,王学亮任党支部书记,2000年全村用上农电。2002-2011年,宋书东任党支部书记。
  村民经济
  周家村面积800亩,耕地面积700亩左右,人均耕地1.6亩左右。1947年土地改革,1951年政府颁发了土地证,实现了耕者有其田。1970年大规模根治河流、兴修水利,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沟渠配套,改善了农业的水浇条件,使粮食生产有了很大的提高。
  1978年后,分田到户,大面积推行良种、化肥、农药的使用率,使农作物的产量逐年上升。同时发展农业机械化,该村有农用三轮、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近百台,基本上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减轻了劳动强度,剩余劳动力大部分外出打工,有的做起了小生意。村有特色养殖1处,年收入6万元左右。村内街道整洁,全部是柏油路面,房屋都是砖、瓦、石结构的新房。2000年电改,该村用上农电。2002年村内自己安装了自来水,2009年全镇统一安装深水井自来水。
  文教卫生
  该村在历史上就有正月十五闹元宵、办秧歌的习俗,据说早年该村和王天赐合伙办的秧歌表演曾经到过泰山,所办的秧歌有大鼓、小鼓、高跷,表演的花样齐全,鼓子有单十字街、双十字街、里四外八,高跷有上扁担、蹦桌子,还有跑旱船、骑毛驴等。
  村里有村委会办公室、计划生育宣传室、科技文化图书室、篮球场、乒乓球台,供村民们农闲时学习和活动。
  2008年,对村内卫生室进行高标准改造,内设诊断室、观察室、治疗室、处置室、药房、厕所,通上了自来水。有医务人员3人。
  至2010年全村的学龄幼童入学率达到100%,该村有大学生、专科生、研究生十几人。
  人物
  李晓岚 1949年参加革命,参加过解放大西南战役。1950年在贵州省道真县政府任秘书。1955年调县工商科任副科长,以后在农场工作多年,后在贵州省正安县财政局任副局长,1991年退休。
  李德升 字超汝,毕业于济南师范,回乡后致力于教育事业,先后在临邑县宿安乡和张太华村任过小学校长,为人平易近人,乐善好施,在当地享有盛誉,后在贵州省道真县工作,并在当地退休,1996年病逝于贵州省遵义市,享年86岁。
  李贵生 1954年生,毕业于贵州省遵义师范学院,先后担任过中学教导主任、宣传部理论科长、遵义市纪委办公室主任,遵义晚报副总编,现任遵义日报社主任记者,并负责主编报社主办的旅游杂志刊物,2010年所著《岁月留影》一书已在成都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王学亭 1965年参加工作,先在贾庄供销社饭店工作,历任胡集供销社任会计、会计股长,龙桑寺供销社任主任、国税局任办公室主任、国税局副局长,已退休。
  宋书军 1952年生,1973年在胜利油田参加工作,任东营直属公司安全科长,2005年为该村道路硬化出资7万余元。
  宋才富 1989年生,2008年考入清华大学,已攻读研究生。
  宋茂波 1977年生,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留校任教。
  (杨月江 刘永清 韩宪光)
  白佛院村
  村庄概况
  白佛院村位于县城西南8公里处,省道316线以南200米,甜辛路以东。东临小张家村,南靠后垤道村、小付家村,西接贾洼村,北靠甜水井村、刘家村。该村总面积约为2500余亩,其中可耕地面积为2005亩。村庄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400米,村庄占地面积320余亩。村庄地势平坦,土地半盐碱性,主要沟渠有12条,适宜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豆类等作物。全村有农户198户,人口873人,有刘、陈、吕、李、邸、王、袁、徐8个姓氏,均为汉族。
  据《陈氏族谱》记载,明朝初期该村村民由河北省武邑一带迁来,传说历史上有一次发大水冲入一块白色玉石,上面刻有佛像,后来村民修建寺院供奉,得名“白佛院”。
  村政任职
  1945-1955年,刘会臣任大队长。1955-1965年,袁兴斋任社长。1965-1966年,刘吉录任大队长。1966-1974年,陈怀亮任大队长。1975-2000年,吕广祥任村党支部书记。2000-2006年,陈德平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2006-2010年,刘广河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民生活
  1970年左右,村民兴修水利,改善生产条件。1981 年该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 村中有机动车辆220辆,包括大型农业机械9台。每家每 户都有一辆拖拉机或三轮车,基本实现了机械化。2008年 该村人均经济收入达5500元,2010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 7000元。
  该村98%的住户为标准统一的砖瓦房,村内有东西走向大街3条、南北走向2条主干街道,均为长400米、宽14米。道路两旁种植冬青、小龙柏、黄杨等,以及修建了排水沟。
  2010年底完成农电网标准化升级,由原来2台50千伏变压器更换为2台200千伏的变压器。
  文教卫生
  新中国成立后,该村建立白佛院小学。1972年成立白 佛院联中。改革开放后,对村内中小学进行了多次修建和 维修,是周围几个村子的文化教育中心。1980年撤联中, 建立白佛院中心小学。1996年撤销白佛院中心小学,合并 到甜水井希望小学。截至2010年底,适龄儿童入学率达 到100%;从恢复高考至2010年,全村考入各类大中专院 校的学生有22人,其中包括研究生2名,本科生8人。
  2007年建设2500平方米的文体广场,设有篮球场地 和健身器材。2009年建设文化大院,内设图书室、阅览 室。
  新中国成立前后,该村没有医生,村民看病都去邻村。1978年前后有一名“赤脚医生”。2008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该村卫生室进行高标准改造,内设诊断室、观察室、治疗室、处置室、药房、厕所,通上了自来水,有医生7人。
  节庆习俗
  每年的腊月三十晚上,都要烙上几张“翻身饼”(面饼),希望来年过得更红火。最具特色的是每到正月十五,村中都要闹秧歌,有的踩高跷,有的打小鼓,有的扭秧歌,有的扮小丑,热闹非凡。
  人物
  吕广财 1948年出生,1968年参加工作,在贾庄公社建筑大队任建筑员,1970年任贾庄公社建筑大队队长,1990年,任商河县钱铺乡第二建筑安装工程公司经理。2001年捐款12万元为白佛院村铺设大街路面约1600米,均为柏油路面,村民为表达感激之情,将此路命名为“广财路”。
  刘广河 1962年出生,1982年参加工作,贾庄乡建筑队安装工人。2005年任商河县第四建筑公司经理,2006年兼任白佛院村党支部书记,2007年在村内建设一处文体广场,满足了村民休闲的需求,2008年上半年多方筹措资金为村民解决多年吃水难的问题,打400米深水井,自来水安装到户。2008年8月,争取上级支持,硬化水泥路面400米。2008年10月积极争取资金80余万元,在大街两旁挖排水沟,并对道路两侧进行高标准绿化。
  (陈 波 刘传明 董兴华)
  河沟村
  村庄概况
  河沟村位于商河县城西,省道316线以北,贾庄镇东北角,镇环乡路以北,东与许商街道张公亮村接壤,西与小孙家村接壤,北与东马村接壤。河沟村总面积1705.3亩,其中可耕地面积1245.6亩。全村176户,总人口697人,有张、徐、宗、宋、王、路、庞、吴、亓、孔等11个姓氏,其中张氏占全村人口45%以上,均为汉族。
  明朝初期,由于任氏在一小河边筑院而居,初名任河沟,后任氏断嗣,逐渐简称为河沟。1945年商河城解放归胡集公社,后隶属贾庄镇。
  村政任职
  商河解放后至新中国成立前(1945-1949年),张断圣任农会主任。1954年,该村四个互助组合并建立了初级社,由张文辉任初级社社长,村里一切工作由初级社领导。1960年恢复河沟村建置,宗义诚任党支部书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村内逐步恢复健全了领导班子。截至2010年,全村党员已发展到27人。
  1949-1960年,张文辉任村党支部书记。1960-1982年,宗义诚任村党支部书记。1982-1996年,宋书泽任村党支部书记,张成祥任村主任。1997-1998年,张成祥任村党支部书记,亓义圣任村主任。1998-1999年,路兴光任村党支部书记,宋淑圣任村主任。1999-2001年,张成强任村党支部书记,亓家宝任村主任。2001-2003年,宋书泽任村党支部书记。2003-2010年,徐吉祥任村党支部书记,徐洪祥任村主任。
  1988年,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成绩显著,被商河县人民政府评为文明单位。1991年,被济南市公安局评为先进单位。2006年,徐吉祥被评为优秀党支部书记。
  村民生活
  河沟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在20世纪60年代集体耕种。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根据各自的条件,选种适宜作物,精耕细作,加大投入,购进3台联合收割机,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在发展农业的同时,该村还注重养殖业。有3个养殖区,2处规模较大,占地10余亩,年收入20余万元,规模小的年收益也达10万元。
  河沟村多种经营发展很快,有饮食服务店、机械维修点、化肥农药销售点、门窗加工业等,外出打工人员200余人,并有少数人在外独自经营。
  文教卫生
  新中国成立初期村里建立了村小学,改革开放后多次对学校进行整修,使全村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从恢复高考至2010年,全村考入各类大中专院校学生20余人。
  村中建有文化大院一处,建有标准化卫生室。
  人物
  徐立江 参加过淮海战役。
  亓义友 1947年入伍,1948年参加淮海战役。
  张成红 1947年入伍,1948年参加淮海战役。
  张文平 1947年入伍,1948年参加淮海战役,1980年病逝。
  张文升 1947年入伍,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
  亓加友 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
  宗守利 1976年毕业于邯郸钢铁学院,80年代曾任商河县县委办公室主任,后任电业局工会主席,已退休。
  (陈波 刘传明 董兴华)
  香坊村
  村庄概况
  香坊村位于贾庄镇驻地东北角,西至郇家村,南与省道316线接壤。香坊村耕地面积480亩,全村84户人家,总人口381人,有李、赵、张、王、任、潘、马、贾8个姓氏,均为汉族。
  明朝初期,村民由河北省武邑、枣强一带迁来。1945年商河城解放,归城关区,1965年隶属贾庄人民公社,村改称生产队,辖两个生产小队,1984年4月,属贾庄乡,村建立村民委员会。2005年11月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归贾庄镇管辖。
  村政任职
  新中国成立前香坊村建立农会组织,并组建妇救会等生产自救,发展生产,支援前线。
  1956年,该村与王丰告村合并为高级社,村里一切工作均由高级社领导,1959年恢复香坊村建置,任士侦任党支部书记,1978年后,村内逐步恢复健全了领导班子,截至2010年全村发展党员10人。
  1949-1953年,任士侦任村长。1953-1964年,任士侦任党支部书记,王寨永任大队长。1964-1981年,王寨永任村党支部书记。1981-1991年,马长温任村党支部书记。1991- 2009年,马长银任村党支部书记。2009-2010年,王文贵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民生活
  1970年左右,大规模根治河流,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地成方,沟成网,为改变农村面貌奠定了基础。1978年后,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村民根据各自的条件,选种适宜作物精耕细作,加大投入,大面积使用了良种、化肥、农药、地膜等,产量由集体耕种时的亩产200斤增至亩产800余斤。由于土地分散,耕种打轧基本依靠人翻、人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使用和发展。后经陆续整合,大面积实现了机械化耕作,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
  该村大力发展特色养殖,村民马京坤养鸡,鸡舍占地12亩,规模较大,成为远近闻名的养鸡专业户,年纯收入达20万元。2008年该村人均经济收入达5000余元,截至2010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余元。
  1997年,铺设了村庄大道,村内东西、南北各1条,解决了老百姓出行难的问题。2007年入村路因年久失修,已经破乱不堪,重新铺设。2006年为该村80多户居民统一安装了自来水管道。
  文教卫生
  1983年,该村建立了第一所小学,儿童入学率逐步达到100%。1997年合并入贾庄镇中心小学。
  2003年村中修建文化大院一处,图书有科普类、生活类、文化类等共计5000余册。每逢元宵佳节,村民自娱自乐,自发组织敲锣打鼓扭秧歌,形式多种多样,有踩高跷、跑龙船、小丑角等。
  人物
  清末年间,香坊村曾出过文举人、武状元,举人姓李名兰西,因身体有恙,未至县府报到。至于武状元,知之甚少。村东头有一条小道称“遛马道”,相传这是武状元遛马时走过的一条道路
  王玉珍 1932年出生,1947年入伍,1948年在陕西永丰战役中牺牲。
  马荣征 1947年入伍,参加过解放战争。
  赵连成 1947年参加过解放战争。
  潘庆仁 1951年参加过抗美援朝战役。
  (陈波 刘传明 董兴华)
  边张村
  村庄概况
  边张村位于贾庄镇贾胡路中段路西,北依郑家村,西靠边庞村,东靠武家村,属于五联镇(即苗家村、武家村、倒门郑村、边张村、边庞村五个村庄的合称)之一。该村南依商河(当地人又叫朱家河)故道傍水而建,因此村中有“边”一字。又因该村张姓人口最多,故而得名“边张家”村。该村总占地面积578亩,其中可耕地面积476亩。全村共有农户81户,总人口325人,有张、贾2个姓氏,其中张姓占全村人口的90%以上,均为汉族。
  据传,该村原名小贾家,贾氏人丁兴旺。明朝永乐年间张氏由河北省枣强迁入,该村张姓人口不断增加,相反,贾氏家族人丁锐减。
  村政任职
  1949-1970年,张富林任村党支部书记。1970-1980年,张恒山任村党支部书记。1980-2006年,张延增任村党支部书记。2006-2010年,张宗光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民经济
  该村历代以分散型小农经济为主要经济形式,1947年土地改革。1951年政府颁发了土地证,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粮食、棉花产量有所提高。1970年大规模根治河流,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地成方、沟成网,为改变农村面貌奠定了基础。1980年,该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在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该村村民大搞科学种植,大面积使用了良种、化肥、农药,粮食产量由集体耕种时亩产200斤左右,增至亩产800斤以上。
  该村耕地面积人均近2亩,但土地分散,每户五六块,多的达到八九块。20世纪90年代以前耕种打轧基本上依靠人翻、人拉,影响了产量的增加。后该村土地陆续整合,合并了地块,大面积实现了机械化耕作,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该村人均耕地面积越来越少,仅靠传统种植方法,不能满足村民的致富要求。有的村民在村边地头植树造林,提高了该村的绿化面积,使该村成为远近有名的“环保村”“绿化村”。有的村民搞起特色种植,修建起了高温大棚。村民张吉成自2010年起从外地引进桃树良苗“永莲蜜桃”,承包了5亩地,全部种植了“永莲蜜桃”,并向山东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学习科学管理经验,精心管理、科学施肥,经济收入成倍增加。为了提高村民的收入,村党支部书记张宗光带头大搞养殖业,他在村中建有一个占地10余亩的养殖园,以养猪为主,经济效益好,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
  近几年来,村民的经济来源已不以耕种为主,劳动力自行分散到各行各业。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去外地经商,有的搞起了餐饮业、商贸业、建材业、装修业,先后自发组建了建筑队,兴办了水泥制品厂。该村有收割机、播种机、喷药机等农业机械,也有吊车、铲车、挖掘机等大中型机械,个体经营逐渐成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
  村民文化
  该村是有名的鼓子秧歌村,无论是鼓子的节奏还是踩高跷舞技都很出众,上担、蹦桌、劈叉、倒蹲等高难度动作,表演都很到位。秧歌表演队表演的“山丹丹花开”和专业表演队的水平不分上下,每次表演都被围得水泄不通,至天黑都难以退场。
  1957年村民剧团排练演出了歌剧《白毛女》,到周围各村巡回演出,场场爆满。
  文教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里先后举办农民夜校、识字班突击扫盲。1995年左右该村设立“边张小学”,实施九年义务教育。2002年村小学撤销,学生被转移到胡集乡中心小学。
  1966年,开始实行合作医疗,村里设卫生室,有“赤脚医生”一名,2004年,该村作为试点村之一,实施新一轮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减轻了村民看病的负担,同时建立起了卫生室。
  (党圣凯 王超)
  魏家村
  村庄概况
  魏家村位于商河县城以西5公里处,东与史家村相望,西临刘志石村,南与东王村接壤,北与燕家村相望。该村总人口714人,157户,土地面积900亩。该村有魏、吴、刘3个姓氏,均为汉族。
  据家谱记载,明朝永乐年间,魏氏由河北枣强迁入,以姓氏命村名。
  村政任职
  在抗日战争初期,村民魏希忠加人中国共产党,在他的影响带动下,吴德顺、魏志山等相继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由魏希忠接受上级指示,在村里开展秘密工作。
  1947年土改,后来成立了大社,魏家、东王、刘志石、小庞家合为一社,社长王丰海,会计庞玉波、王德育、郜玲。1958年各自成立了大队,魏希路任村长,魏希康任大队长。
  1945-1964年,魏希路任村长。1964-1982年,吴德顺任村党支部书记,吴金升任村主任。1982-2005年,吴兴江任村党支部书记,魏志林任村主任。2005年,吴世军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民经济
  人民公社化以来,全村社员大搞农业生产,想方设法提高亩产量,当时小麦亩产500斤以上,玉米亩产也在500斤左右,成为全县有名的生产模范村,记者到该村了解生产经验,拍摄劳动场面,采访劳动骨干,将照片挂在县城大街上,成为当时的一面旗帜。
  1962年大涝灾,该村一半土地绝产,在这种艰难的条件下,支部一班人带领大家克服种种困难,渡过难关,没向国家要过一粒粮。该村1972年购置了第一台24马力拖拉机,在当时这是一件新鲜事,男女老少都前来围观。
  21世纪以来,该村由单纯的种植农业转向外出务工、发展养殖业,全村40岁以下男劳动力90%以上外出打工,部分村民将责任田转租给别人,自己长年在外务工,一月可收五六千元。有2户村民建起了二层楼房。
  村民魏可成率先在村东头自己的责任田里建起该村第一个养殖大棚,做起了养鸭生意,第一批成鸭出棚盈得资金1万多元,他又扩大了规模,建起了第二个大棚。
  村民魏志雨养殖生猪,自繁自养,12个猪圈,70余头猪,出栏净收入15000余元。
  村民魏可宏购买了一辆四轮翻斗车,为村里修房户运土,垫房基,给砖瓦厂运土,而后购买了小麦联合收割机,又投资110万元购买了大型挖土机,承包附近河沟清淤,挖建大棚等工程。吴世学办起了废品收购站。
  该村还在村边多年空闲的湾里建了养鱼池,放养鱼苗3000余尾,建起了池养莲藕。2009年群众自愿捐款,进行了大街路面硬化,在外工作人员自愿捐款500-2000元不等,电灯、电话、电视机、电冰箱家家户户应有尽有,电动车代替了自行车。
  人物
  魏可兴 贫苦出身,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当时由于他年龄较小,部队领导安排他担任后勤工作,供应前线所需物资。由于他积极能干,多次受到部队表彰。新中国成立后,安排到公安部门工作,后调到山东省安全厅,曾任山东省安全厅副厅长。
  (杨月江 刘永清 韩宪光)
  万坊村
  村庄概况
  万坊村位于商河县城西南6公里、贾庄镇政府驻地东南5公里处,北距省道316线2公里。东面紧靠城区产业园,北与王洼村相邻,西与小张家村接壤。全村总面积2600亩,其中可耕地面积1289亩。该村共有农户140户,总人口580人,有王、万、沈、马、肖5个姓氏,其中王姓占全村总人口的70%,均为汉族。
  元朝末期,万氏从河北省武邑、枣强一带迁此。明朝年间,一个名叫万兴的人在村内比较出名。此人力大无比,平常干活不用牛马拉车,自己能轻松拉动一辆载满货物的大车,农耕时节自己拉犁耕地,人们都称他是“牛的后代”。后来他在村内开了一家粉坊,特别出名,人们便将该村取名为“万坊”村。
  该村紧靠城区产业园,交通便利,村内街道纵横交错。村东南有东西走向的新城街直通村内,还有南北走向的创业路,村西面是西环路,村南是新兴路,村北是新昌路。齐鲁化纤工业园紧靠村庄北部,占地约750亩,村东1公里处便是集会议、旅游、餐饮、休闲、疗养为一体的温泉基地。1952年隶属汤家区,1955年隶属玉皇庙区,1957年隶属胡集人民公社,村改称生产大队,辖四个生产队,后又隶属贾庄人民公社,1984年4月后隶属贾庄乡,万坊村建立村民委员会。
  村政任职
  1945-1947年,马艳田任村长。1947-1949年,王记训任村长。1949-1951年,王青训任村党支部书记。1951-1954年,王青训任村党支部书记。1954-1964年,王师河任村党支部书记,王须仟任大队长。1964-1972年,王须仟任村党支部书记,王德胜大队长。1972-1984年,万成茂任村党支部书记,王师贞任大队长,王德胜任村主任。1984-1990年,王师贞任村党支部书记,王荣训任村主任。1990-1996年,王荣训任村党支部书记,王界训任村主任。1996-2002年,王界训任村党支部书记,王玉平任村主任。2002-2008年,王奎训任村党支部书记,王奎训任村主任。2008-2010年,王恒友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村民经济
  1950年后,人们分到了田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粮食产量有所提高。随后开始大规模根治河流,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1980年该村实施土地承包责任制,实行科学种田,提高了粮食的产量。1989年后陆续整合,大面积实现了机械化耕作,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解放了生产力,村民农闲时可以外出打工,增加了家庭收入。截至2010年,全村95%的农民都住上了砖瓦房,村民注重室内装修,购置了新家具、新家电,户户都安装了自来水、电话和有线电视。
  文化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建万坊小学,20世纪60年代小学扩建,80年代新修建砖瓦房教室复式教学。1997年撤销万坊小学,并归甜水井希望小学。2010年全村儿童的入学率达到100%。
  村中建有图书室、阅览室,科技类、文学类、少儿类、农业知识类藏书达6000多册。村中央建有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文体广场一个,设置篮球场、乒乓球台和各种健身设施。
  每逢元宵节,村民自发组织鼓子秧歌队,载歌载舞。形式多样,踩高跷、打鼓子、扭秧歌、划旱船,人员不分男女老少,尽情表达节日的喜庆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表演时场面宏大,气势磅礴。
  基础建设
  村中有3条东西走向的大街,长250米、宽20米,南北街、长500米、宽5米,全部是柏油路面。大街的两侧进行了绿化和美化。
  村外水渠能把黄河水引到田间地头,村里另修一座水库,以保证在旱年也有充足的水源。
  1984年由县电业局供电,1990年石油供电,1998年改用农电。
  全村共有机动车辆150辆,包括大型收割机3辆,吊车3辆,大货车4辆,家庭轿车55辆。
  人物
  马芬子 1924年出生,1947年2月参加革命,1948年11月在战场上牺牲。
  万新明 1933年4月出生,1950年参加革命,1951年牺牲。
  万浮子 1922年出生,1943年参加革命,1944年牺牲。
  王世训 1945年出生,曾任济南市农行人事处处长。
  王恒强 1981年出生,硕士研究生,在深圳飞机场工作。
  (陈波 刘传明 董兴华)
  东双庙村
  村庄概况
  东双庙村位于贾庄镇政府西北方向,南靠栾洼村,北靠枣林村,东靠栾庙村,西接西双庙村,南与316省道相望。村庄耕地面积773亩。全村有农户122户,总人口478人,有张、姜、刘、杨、赵5个姓氏,均为汉族。
  明末清初,有张氏和绳氏两姓居住此处,张氏在东头,绳氏在西头,得村名“张绳二庄”。后因建庙发生分歧,一庙建在涯子上的西面,为“西庙”,一庙建于涯子下的东面为“东庙”。两庙所占地为张氏之地,两村隔一湾相望,西庙在湾西。到1950年土地改革时,才分称为“东双”“西双”两村。“文革”时期,改名为“东前进”和“西前进”两村。到1968年改回原名“东双庙”“西双庙”两个自然村。
  1945年商河解放前后,归商河区管辖,1952年改为胡集乡,1955年又改名为胡集区,1957年隶属胡集乡;1958年乡政府改为人民公社,村改为生产大队,管辖几个生产小队,隶属贾庄人民公社。
  村民生活
  1947年后,进行了土地改革。到20世纪80年代实行土地承包制,村民致富不再局限于农业生产,开始走向多种经营、农村劳动力输出,截至2010年,全村90%以上的村民住上了砖瓦房,孤寡老人享受低保待遇,普及了有线电视、电话,户户喝上了自来水,村内道路进行了硬化、美化。
  2008年,修建了篮球场、乒乓球台,购置了健身器材,建立了村级娱乐活动场所。
  村政任职
  1947-1950年,姜存林任会长、农会主任,动员青年参军。1950-1956年,姜存升任社长,姜存周任村长,成立了互助组,农业合作社,走集体道路。1956-1958年,张如河任村长,姜良斌任大队长。1958-1959年,姜正春任书记,带领村民整修土地,挖沟区。1959-1960年,姜良东任村支书,张元茂任大队长。1960-1962年,张如河任党支部书记,姜良斌任大队长。1962-1964年,姜正春任党支部书记,姜良斌任大队长。1964-1966年,姜正西任党支部书记,姜良斌任大队长。1966-1967年,姜正春任党支部书记,姜良斌任生产大队长。1968-1972年,张如河任党支部书记,姜良友任村大队长,带领群众挖沟整渠。1972-1973年,姜良东任党支部书记,姜良友任村大队长。1976-1990年,张如秀任党支部书记,姜良友任村主任。规划村庄宅基地,进行土地承包制,分田到户,实施多种经营让村富起来,创建学校,宣传计划生育。1990-1992年,张如秀任党支部书记,张保河任村主任,继续完善承包责任制,带领村民发家致富。1992-1995年,姜正练任党支部书记,张保河任村主任,期间创立了炼钢厂。1995-1996年,张振全任村主任,主持全面工作。1996年起张保河任党支部书记,姜良平任村主任。1997年抗旱救灾,修建学校。2003年,建立了村办制衣服装厂。2004年全村都安上了自来水。2005年修建了乡村公路,整修了大街。2006年建立了村级娱乐场所,建起养殖小区1处,花圃1处。
  文教卫生
  1987年村委动员群众捐款集资,建起一所小学,儿童入学率逐步达到100%,初中教育普及。至2010年,全村本科毕业生达10名。
  该村建有球场和健身场所,有图书室和娱乐活动室。该村的秧歌队由高跷、秧歌、鼓子阵、丑角组成,每逢佳节便与西双庙联合演出,气势雄伟壮观。武场,大刀、双截棍、花枪也是秧歌队的一部分。
  村内有一名赤脚医生,后来利用闲置房屋成立了一处小型医疗室,新农合、新农保逐渐普及。
  人物
  赵元林 1946年参加革命,担任过连长之职,立过战功,受过奖励。1953年转业回家。已病故。
  姜祥山 1973年出生,1992年入伍,2009年晋升为副团长,服役于北京军区。
  (韩福广 王秀保 付泽元)
  东马村
  村庄概况
  东马村位于商河县城以西4公里处,东西长580米,南北620米,与聂家村、杜集村、常庄村3村为邻。据记载,东马原称马家围子,四周围墙,墙宽6米、高10米,四门齐全,以抵御贼寇骚扰。
  东马村总面积2228亩,其中耕地面积1684亩,该村共有农户315户,常住人口950人。有马、任、高、张、王、李、杨等姓氏,其中马姓占总人口的70%。均为汉族。
  村政任职
  1947-1951年,任世道任农会主任。1951-1954年,马尚炳任村长。1955-1959年,任世河任村党支部书记。1960-1966年,马尚炳任村党支部书记。1967-1969年,马聂超任村党支部书记。1969-1978年,马尚峰任村党支部书记。1978-1984年,马尚远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1990年,任可久任村党支部书记。1990-2010年,马尚法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民经济
  1955年,东马与聂家、杜集3村联合为高级社,称聂马杜高级农业合作社。
  东马村多种经营发展很快,有化肥农药销售点、百货商店、肉食店、养鸡厂、养鸭厂、饲料厂、建筑工程队、建材厂等,该村外出打工人员300余人。
  改革开放前80%的群众住着土房、土屋,家家户户都用煤油灯。农业生产以人力操作为主,人工担、抬、推。至2010年,村民们都住上了标准房,街道为柏油路面,外貌焕然一新,户户通自来水,农业生产工具基本上实现机械化。
  文教卫生
  自恢复高考以来,全村考入大学本科30人、专科40人、中等专业学校40人,近100人走上工作岗位。该村的鼓子秧歌远近闻名,高跷、鼓子、狮包、前坊、花船等很受邻村赞赏。
  新中国成立后该村的业余京剧演出闻名周边村镇,服装道具、舞台设施、伴奏乐器样样齐全,上演的剧目有:《打渔杀家》《玉堂春》《空城计》《小姑贤》《王丁宝借挡》等十多种。
  新中国成立前后,该村没有医生,村民看病都去邻村。后该村建立一所卫生室,做到小病不出村。
  人物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应征参军及早年参加革命人员有:任世福、任世河、任世连、任永齐、马京亮、马尚亮、马京友、马尚典、马尚福、马其超、马尚山、马尚轩、马京杰、马尚实。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烈士有:马尚山、马尚轩、马京杰、马尚实。
  任世勇 18岁参加革命,解放战争中转战南北,多次立功,在部队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调任新疆地区专员。
  马其忠 47岁入伍,解放战争中参加过多次大型战役,在部队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任新疆地区粮食局局长。
  马尚春 中共党员,新中国成立前做地下党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济阳县粮食局局长职务。在济阳病逝。
  高玉清 1965年应征入伍,在部队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
  马其授 1958年应征入伍,在部队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工程兵某部后勤处处长。
  张怀德 1946年出生,毕业于商河一中,参加工作后曾任孙集中学校党委秘书、乡长、文化局局长等职。
  马其行 1948年出生,1966年毕业于商河一中。参加工作后曾任常庄乡党委副书记。1975年援藏,任乌奇县委办公室主任。援藏结束后,历任商河县杨庄铺乡党委书记、农机局局长、县工会主席等职。
  马尚功 聋哑人,心灵手巧,精钻细研,自己亲手雕刻了一对舞狮,美观大方。
  (党圣凯 王超)
  刘家村
  村庄概况
  刘家村位于商河县城西南6公里处、贾庄镇驻地的东部,村北与省道316线相连,西与玉皇路相通,东与开发区产业园相望。全村总面积1302.1亩,其中耕地1078亩。共有农户106户,总人口500人,有刘、程、郭、郑、宋、常、马等7个姓氏,其中刘姓比例占全村人口的80%以上。
  根据《刘氏族谱》记载,元朝末期,该村名为“红罐子刘家”,新中国成立初期更名为“刘家”。
  村政任职
  20世纪50年代刘家村与崔家村合并为高级社,由程现友任社长,村里的一切工作都由高级社领导。1960年恢复刘家村建置,刘会昌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村内领导班子逐渐健全,由起初的3名党员发展到12人。
  1945-1949年,程现友任社长。1950-1960年,由程立山任村长。1961-1980年,由刘会昌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981-2004年,由程中培担任党支部书记。2005-2010年,由程堂福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民经济
  该村以分散型小农经济为主要经济形式,村民除经营土地外,利用地域优势搞养殖。2010年以来建立了7个养鸭大棚。养鸭的规模占地16亩多,年收益20万元以上。除此之外,养殖牛、羊、猪的人家也不少。2007年,该村整修了南北2条大街和1条东西主干大街,方便了群众的外出,同年全村通自来水。全村95%的农户住上了新瓦房,部分农户盖起了楼房,大家购置了各种新家具,普及了有线电视、电话。
  文教卫生
  新中国成立后,刘家村与崔家村共同建立崔刘小学,为两村儿童入学提供了方便。由于教育相对落后,崔刘小学被解散,又各自建小学。但是师资力量不强,1997年合并入甜水井希望小学。
  该村传统秧歌逐显特色,内容丰富,有高跷腰鼓、上担、蹦桌、劈叉、倒蹲等高难度动作,表演参与者众多,远近闻名,每年都举办秧歌表演,并到县城参加汇演,还被邀请到其他乡镇表演。
  村里有“赤脚医生”一人,基本做到了小病不出村。2008年,该村村医并入白佛院村卫生室。
  人物
  刘慧忠 参加过解放战争。 郑文明 1909年出生,1951年参加过抗美援朝后转业,2009年病故。
  程忠跃 1932年生人,20岁入伍,退伍后被派往甘肃某厂就职,直至病故。
  刘长路 1956年出生,曾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
  (陈波 刘传明 董兴华)
  刘染坊村
  村庄概况
  刘染坊村位于贾庄镇人民政府驻地以西0.5公里,西与临邑县接壤,是商河县西大门,南与胜利油田二矿紧靠,北与刘佃乙村相邻。
  据族谱记载,明朝初期,刘氏三兄弟迁入此地,因三兄弟以染布技艺为生,故而村名为“刘染坊”村。至2010年,全村总面积1866亩,耕地面积685亩,全村共130户,486人。
  村政任职
  1945-1949年,刘传旗任农会主任,期间进行土地改革,村民有了自己的田地。1949-1954年,张连河任村大队长,主持全面工作,村民自愿连户组成互助组,互相帮助,耕种田地,到1953年互助组合并在一起,成立了初级社。1954-1964年,刘玉池任村大队长,任职期间,带动村民整土地,挖沟渠,做到田地在旱时能浇,涝时能排,不靠天吃饭。1964-1980年,刘长亮任村党支部书记,刘玉池、刘广跃先后任大队长。1980-1983年,刘传江任村党支部书记,刘长跃任大队长,在任期间发展经济,进行土地承包制,分田到户,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983-2008年,刘传河任村党支部书记,刘长孔任村主任,期间继续完善土地承包制,分田到户,使村民得到实惠;村里通上了电,解决了靠煤油灯照明的问题;先后引进了县第五棉厂、纺纱厂及宏业集团。2008-2011年,刘传友任村党支部书记。2008年全村都安上了自来水,群众安全饮水有了保障。2009年整修硬化、绿化大街。2010-2011年两年内,动员村民对街道两旁进行了绿化,种植了花草、树木,让街道小城镇化,同时投资35万元建起了村委办公室,建立了娱乐场设有篮球场,购置了乒乓球台、老年健身器等体育设施。在73亩的土地上,投资100万,与临邑县畜牧厂合作,建起了特色养殖小区,以养鸭为主。棉厂、宏业集团入驻刘染坊村,在解决村民就业问题的同时,给村民带来了额外经济收入。
  教育、文化、卫生
  1958年建成了完全小学,村中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85%以上。1996年学校“普九”达标,又整修了学校教室,配备了标准的桌凳,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该村解放前就有秧歌队,主要由高跷组成,还有丑角,曾参加过县级的大汇演。
  为了保持村内大街环境,安排了专职人员,五天一次大扫除,改变了垃圾遍地的现象。村内有“赤脚医生”一名,2008年该村医生合并入栾洼村卫生室。
  人物
  刘传顺 农民企业家,现任贾庄镇新华村衫厂书记,县人大代表,企业年创利润可达50万元。
  刘传河 1996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1999年参加工作,在天津市一家中美合资企业担任工程师。
  刘晓雪 在哈尔滨工程大学读博士。
  (韩福广 王秀保 付泽元)
  北庞家村
  村庄概况
  北庞家村位于贾庄镇北部,商胡路以南,贾胡路以东,东与聂家村相望,西与刘志石村接壤,北与东王村相邻,南与小武家村相望,该村总人口265人,总户数58户,土地面积559亩,耕地面积397亩。
  该村原名“小牛家”,后来又迁来张氏、吴氏、刘氏、庞氏等,该村改为小庞家。2005年11月合并乡镇后改称为北庞家。至2010年,该村本科生4名,大专生10名,参军2名,提干2名。
  村民经济
  20世纪70年代,该村的粮、棉生产居全公社的首位,上交爱国粮居公社的前几名。80年代该村新打机井5眼。2010年,镇政府在该村建大棚18个。该村有小型养猪场2处,年出栏150头,代销点1处。铝合金门窗安装点1处,全村有外出打工人员80~90名。
  1990-2010年,村里统一安排宅基地,各家各户逐渐住上了砖瓦房,大街进行了水泥硬化,宽6米、长200米,并且在街道两旁修建排水沟。家家户户通电和安装有线电视、电话,安装自来水管道。全村三轮车30余辆,家家都买了电动车,村里有机井12眼。
  为搞好环卫一体化,组织十多名群众大干十几天,把村内所有的垃圾全部清理干净。2012年村里统一组织群众绿化,实行属地管理,还制定了相应的奖惩办法,保证树木的成活率。村里建立了办公室和服务室,桌椅齐全,为群众浇地村里安上8块三项电表,统一管理。
  村政任职
  1945-1947年,吴秀兴任村长。1947-1949年,庞玉富任村长。1949-1958年,庞玉富任村党支部书记。1958-1986年,庞志忠任村党支部书记,张可仁任大队长,庞玉保任会计(1974-1976年吴守成任大队长;1976-1986年庞志勤任大队长、吴守宪任会计)。1986-2010年,庞志明任村党支部书记(1986-2005年庞志勤任村主任、吴守宪任村会计)。
  人物
  在解放战争中该村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人员有:张其清、庞永福、吴现敬、张其美、庞玉保、庞德明、庞志忠(其中烈士:张其清、庞永福;残疾军人:吴现敬、张其美、庞玉保;退伍军人:庞德明、庞志忠)。
  庞位堂 老中医,开始骑小毛驴走街串巷卖膏药,后来在商河开了一家中药店,医术精湛。
  庞针保 有名的兽医。
  (杨月江 刘永清 韩宪光)
  后垤道村
  村庄概况
  后垤道村位于甜辛公路以东1公里处,省道248线以西4公里处。向北与小张村接壤,向东与汤家村为邻,南靠清水湾生态园,是一个东西走向呈长方形的村庄。全村总面积1900亩,其中可耕地面积1750亩。全村146户,总人口635人,有邢、王、李、郑、张、周、刘、毛8个姓氏,其中郑、王2姓人家占全村总人口的90%,村民均为汉族。
  明朝初期,该村村民由河北省武邑、枣强一带迁来,来时遍地小丘,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官道从中间穿过,村民将村庄立于路北,故名后垤道。
  1945年商河城解放,归属胡集大社,1949年3月改属胡集区,1952年6月改属胡集乡,1960年改属胡集公社,村改为生产队,1962年改为贾庄人民公社,1996年改属贾庄镇。
  1997年,村内3条主街铺设柏油路面,对道路两侧进行绿化和美化。2008年,全村通自来水。后垤道村水利条件便利,村南、村北各有1条水渠,村东2条,能把黄河水引到田间地头。
  村政任职
  1945-1947年由邢付香任村长。1947-1949年由张冒海任村长。1949-1954年由邢世金任大队书记,邢世贞任村长。1954-1963年由邢传章任大队书记,刘希海任大队长。1963-1972年由邢传新任大队书记,刘玉青任大队长,邢传福任村委员。1972-1990年由郑祥任村党支部书记,邢维新任村主任,王圣千任村文书。1990-1994年由王恒路任村党支部书记,周建成任村主任,王师魁任文书。1994-2000年由王恒新任村党支部书记,周立亮任村主任,邢传同任村文书。2000-2010年由王恒新任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邢传同任村文书。
  村民经济
  20世纪70年代,全村没有一座砖瓦房。80年代,村民开始修建砖瓦房。90年代,全村58%的村民住上了砖瓦房,从2000年砖瓦房得到普及。截至2010年,全村95%的住户都是高标准砖瓦房,村民开始注重室内的装修。
  随着经济的发展,后垤道多种经营发展较快,有百货副食店3处,粮油店2处,化肥农药销售中心1处。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辆150辆,包括大型机械3辆,汽车20辆。
  文教卫生
  1992年以前,村中小学只有一至四年级。1992年后垤道小学并归白佛院小学。1997年全村学生又转到甜水井希望小学读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村中有图书室、阅览室共计图书5000余册。村医务室2个,有4位村医,医药设施齐全。
  每年临近正月十五,全体村民自发组织鼓子秧歌队。鼓子秧歌形式多样,包括高跷,鼓子、秧歌和各种丑角,表演起来或蹲或立,或跳或止,气势恢宏。鼓子秧歌队除在该村表演外,还要到周围村庄演出,场面甚为壮观。
  人物
  革命烈士:邢传刚 刘玉妮 王顺子 邢传喜 邢传海
  王恒金1953年出生,1986年任贾庄乡织布厂厂长。
  邢道臣 1976年出生,莱阳农学院毕业,研究生,留校工作。
  王恒勇 1978年出生,烟台大学毕业,研究生,留校工作。
  邢道峰 1988年出生,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
  (陈波 刘传明 董兴华)
  后大庄村
  村庄概况
  后大庄村位于商河县城以西、临商河西畔,东与小庄村隔河相望,西与潘家村接壤,北与郭庵村相邻,南与前大庄村相连。该村总面积2320亩,其中可耕地面积990亩。全村共有村民145户,总人口608入。村内张、王、李、宋、靳、殷、吴、宫8个姓氏,均为汉族。
  明朝永乐年间,殷氏由河北枣强迁入,分为三个自然村:殷家庙、火家庙、大庄。民国时期至1945年隶属临邑县宿安乡管辖,1945年商河解放后归商河县胡集乡管辖。1949年分为前大庄、后大庄两个自然村。1958年人民公社期间改为生产大队,辖3个小队。2005年11月乡镇合并后归贾庄镇管辖。
  村政任职
  1947年村农会会长宋树林带领全村搞土改,均分土地。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成立了初级社、高级社。1945-1949年,宋树林任村农会会长。1949-1955年,李本德任村党支部书记,靳永海任大队长。1955-1959年,李本德任村党支部书记,靳焕友任大队长。1959-1970年,庞大青任村党支部书记,吴心胜、王玉功任大队长。1970-1981年,王玉功任村党支部书记,张其明任大队长。1981-1996年,靳兴治任村党支部书记,宋才新任村主任。1996-2006年,宋佳明任村党支部书记,宋佳宝任村主任。2006-2008年,宋佳责任村党支部书记,宋佳宝任村主任。2008年,靳吉祥任村党支部书记,宋佳明任村主任。
  村民经济
  2010年,全村98%的农户住上了砖瓦房,并购置了新家具、新家电。有9户老人享受低保。普及了电视、电话,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辆130多辆,村内道路进行了硬化、绿化、亮化。
  该村有中等养鸡户2个,养猪户2个。村民有的在外搞经贸、餐饮,有的在村内经营各种食品、日用百货、农产品,生意兴隆,还有自办家具厂1处。2010年,该村外出打工者达200人,是村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文教卫生
  大庄村“办十五”(鼓子秧歌在当地的俗称)历史悠久。据年长者讲,大庄村人古来“办十五”的积极性很高,节目内容丰富多彩。十岁儿童手持灯笼火把、油灯,年壮者踩高跷,耍旱船、斗狮子、单人摔跤,深受十里八村群众欢迎。正月十五是鼓子秧歌表演高潮期,表演队围村巡回演出,表演队伍载歌载舞,异彩纷呈。
  2002年,该村小学撤销,学生转移至北谢希望小学。
  2008年,该村村医并入西袁家村卫生室。
  人物
  宋茂昌 曾任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任胡集区长、商河县粮食局局长。
  吴之章 (1956-)陵县监察局长。
  (王长福 范吉星)
  后贾村
  村庄概况
  后贾村位于商河县城以西8公里处,为贾庄镇政府驻地,省道316线贯穿东西,村西南是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采油二矿所在地,南靠前贾村,东靠孟西村,镇政府在村北面,东北角是镇中学和镇中心小学。
  该村村庄占地960亩,耕地面积1320亩。全村220户,总人口975人,劳动力650人。
  据家谱记载,明朝中期贾氏家族从山西迁于山东青州乐安住西关,后又在武定府定居。最初,崔氏居住较早,故该村由姓氏命名为崔家,后来由于贾氏的迁入改为“后贾庄村”,简称“后贾村”。
  1995年,山东省委宣传部授予“先进党员活动室”。1998年6月,济南市委授予“五好村党支部”。1999年1月,济南市公安局授予“联户联防先进单位”。1999年6月,商河县委授予“红旗党支部”。1999年12月,山东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授予“先进村”。2000年12月,济南市宣传部授予“先进党员活动室”。
  村政任职
  1945-1948年,贾玉凡任村长,动员青年踊跃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很多村民自觉捐物给前线战士,有10余名青壮年参军。1948-1949年,王长武任村长。1949-1956年,贾立彦任村党支部书记。1956-1966年,贾玉尧任村党支部书记,贾立江任大队长。1966-1975年,贾立江任村党支部书记,贾玉平任大队长,期间带领村民整修水渠、耕翻土地与自然灾害斗争。1975-1986年,贾玉平任村党支部书记,贾立江任村主任。1976年进行了村内宅基规划;1977年动员育龄妇女施实计划生育;1980年进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1986-1987年,贾好银任村党支部书记,贾立江任主任。1987-1993年,贾玉平任村党支部书记,贾好强任村主任。1993-2002年,贾玉忠任村党支部书记,贾好强任村主任。期间1993年建立地毯厂;1996年建立织布厂;1998年街道硬化;2000年美化大街,使大街趋向绿色、花园式。2002-2007年,贾好宏任村党支部书记,贾好强任村主任。2007-2010年,贾好强任村党支部书记,贾好虎任村主任。
  村民经济
  该村有大型集贸市场,服装、百货、生资、蔬菜样样齐全。
  2008年,该村建成10余亩的畜牧养殖示范园。利用位居镇政府所在地的地理优势,村民积极寻找致富门路,拓展发展空间。2009年新建商贸大街1条。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辆150余辆。
  文化教育
  该村学校修缮于1953年,是在原私塾学校基础上办成的公有制学校,覆盖周围9个自然村。新中国成立初为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先后多次举办了农民夜校、识字扫盲班。现在该村有一所高标准小学和一所中学。
  该村的文化娱乐活动很活跃,早在20世纪50年代自导自演了吕剧《小姑贤》《李二嫂改嫁》《井台会》,京剧《打虎上山》《红灯记》,曾去临邑汇演。该村有正月十五闹秧歌的习惯,鼓子秧歌队有高跷、小鼓、大鼓、跑旱船、丑角等节目。
  因该村逢二、七大集,所以安排专人在集市后立即将大街清理干净,改变了过去遍地垃圾的现象。
  人物
  贾学安 1951年出生,1972年入伍,在青海某部曾先后担任排长、连长、营长,后转业在济南市天桥区法院任副院长,已离休。
  贾好新 1957年出生,现任湖南省株州市公安局特殊行动办公室主任。
  贾立好 1970年出生,中科院博士生。
  (韩福广 王秀保 付泽元)
  孟西村
  村庄概况
  孟西村位于316省道与济乐高速公路交汇处,与孟东村接壤,村西是贾庄镇政府驻地,北靠镇中学,南与前贾村奶牛养殖区相望。全村面积408亩,其中耕地面积358亩。全村63户,共252人,有于、李、孟、崔4个姓氏,均为汉族。
  据《孟氏族谱》记载,明朝中期,孟子第五十九代孙孟彦准为避兵乱,由邹县迁入此地。村西有堡(驿站)因此得名为孟庄铺。崔氏家族在明朝中期从河北武邑、枣强一带迁至前贾村和孟西村一带,当时村名为“前崔”“后崔”,后贾氏家族迁入前崔演变为前贾庄村,后崔归孟庄铺,今称孟西村。1960年孟庄铺分为孟东、孟西两个行政村。
  村政任职
  1943-1946年,孟召富任孟庄铺村农会主任。1946-1949年,孟宪村任孟庄铺村村长。1949-1951年,孟庆法任孟庄铺村村长。1951-1956年,孟宪伦任孟庄铺村村长。1956-1957年,孟宪贵任孟庄铺村党支部书记。1957-1960年,孟宪真任孟庄铺村党支部书记。1960-1963年,崔金明任孟西村大队长。1963-1969年,崔万良任孟西村大队长。1969-1982年,于德福任孟西村党支部书记,崔金星任大队长。1982-1984年,孟祥林任孟西村党支部书记。1984-1998年,孟祥林任孟西村党支部书记,孟庆江任村主任。1998-2011年,孟祥林任孟西村党支部书记。
  村民经济
  至2010年,全村98%农户住上了砖瓦房,有5户孤寡老人享受了低保,村内普及了有线电视、电话,户户喝上了自来水,村内道路、出村路全部进行了硬化,大街进行了美化。
  文教卫生
  2004年该村小学撤销,适龄儿童到甜水井希望小学就读。2007年贾庄镇中心小学建立,该村适龄儿童到中心小学读书。
  村里有1处医务室,1名医生,2008年合并至甜水井村,建立标准卫生室1处。
  多年来孟西村的传统娱乐与孟东村合为一体,特别是秧歌队,在周围邻村很有名气。秧歌队的腰鼓、高跷、上扁担、蹦桌子、劈叉、倒蹲、戳绿豆等,很受欢迎,特别是传统戏文舞蹈,更是一绝。
  人物
  孟庆文 1922年出生,1947年参军,系一野二纵十八团一营战士,1948年在陕西省宜川县瓦子街战斗中牺牲,烈士。
  崔万海 1920年出生,1945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系四野四纵十九团三营战士,于1949年渡江战役中失踪,1957年被追认为烈士。
  (韩福广 王秀保 付泽元)
  寇家村
  村庄概况
  寇家村位于贾庄镇西北部,距贾庄镇有20公里,南与李天随村接壤,东与北谢村隔改貌沟相望,东南与吕家庙村接壤,西与临邑县邓家村隔古沙河相望。
  该村寇姓自明朝永乐年间由河北枣强一带迁此地居住,以姓氏命名,村中只有寇姓一族。该村有95户,404口人全村耕地面积720余亩。
  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该村划入临邑县。1964年11月区划调整。该村与张太华、西马、孙家等一并划归商河县,隶属胡集人民公社,2005年归属贾庄镇管辖。
  村政任职
  1941-1958年,寇首陈任村长。1959-1961年,寇学荣任村党支部书记。1961-1989年,寇学文任村党支部书记。1989-1991年,寇学峰任村党支部书记。1991-1995年,寇学庆任村党支部书记。1995-2010年,寇学亭任村党支部书记,寇有贞任村主任。
  村民经济
  随着农村种植结构的调整,该村由原先种植棉花、花生改为种植蔬菜。特别是2000年种植甜椒60~70亩,每亩收入3000元以上。2009年,该村打机井安装刷卡机,妇女能在家浇地,劳力大多外出打工。该村曾荣获“乡农业特色种植标兵”。
  20世纪70年代,该村第一生产小队加工棉油,第二生产小队加工面条,逢年过节,群众都能分到挂面。1980年村民寇守法制作烧鸡,历时30余年,在方圆十几里较知名。至2010年村中有超市2家,馒头房1处。
  70年代,大队购置50拖拉机,2010年村中有大型拖拉机3辆,收割机2辆,轿车3辆,面包车4辆,家家户户有了摩托车或电动车。
  新中国成立初期,村内建立公立小学1所,为1-3年级简小。1997年撤销寇家小学,合并入北谢中心小学。
  人物
  寇守义 1947年入伍,参加过解放战争,后到某军区医院工作,1970年左右转业在莱芜人民医院工作,正团级。
  (王学福 侯善贵 刘法海)
  小付家村
  村庄概况
  小付家村东靠甜辛路,西北与贾洼村接壤,南与蒿子村相望,东西长250米,南北宽150米,是一个呈长方形的村庄。全村面积458亩,其中耕地面积378亩。全村计有人口151人,36户,有付、王、孙3个姓氏,其中付姓占全村总人口的80%,村民均为汉族。
  据《付氏家谱》记载,清朝初期,付氏祖先由河北武邑一带迁至此地,故此得名付家庄,后王姓、孙姓陆续迁入,1939年更名小付家。
  村政任职
  1945-1949年,由王瑞德任村长。1949-1956年,由孙秀春任村党支部书记。1956-1975年,由付恩周任大队党支部书记。1975-1981年,由付恩武任村党支部书记。1981-1991年,由付泽清任村党支部书记。1991-2010年,由付其禄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庄变迁
  改革开放之前,该村变化不大,村内只有一条大街,交通极为不便。村民房屋多为青砖建基,土坯砌墙,平顶草檐出头,低矮、狭小。改革开放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逐渐富裕起来,开始盖起了砖瓦房。2000年前后,全村砖瓦房已经普及。2008年,小付家村进行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村内的2条大街进行整修,铺设了高质量的柏油路面,大街两侧栽种国槐200多棵,并种植冬青等花草。实现五化(道路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该村2006年荣获贾庄镇三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农业结构调整先进单位;2007年荣获贾庄镇三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09年荣获贾庄镇三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同年荣获商河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明星村;2008年荣获山东省绿化示范村。
  村民经济
  20世纪90年代中期,村民开始进行养殖、运输等多种经营。全村拥有大型农用机械4台,拖拉机40台,大型运输车辆4辆。种植黄金梨40亩,已结果并有较好收益。
  人物
  付思龙 解放战争中牺牲,烈士。
  付圣廷 解放战争时支前民工,在淮海战役中牺牲。
  付圣山 县大队战士,在台子刘战斗中牺牲,烈士。
  (陈波 刘传明 董兴华)
  小姜家村
  村庄概况
  小姜家村位于商河县城以西约15公里处,紧靠贾庄镇双拥希望小学,东与郭庵村为邻,南与后大庄村为邻,西与北谢村接壤,北隔环乡路与袁家村相望,西、北两面都有环乡路。该村面积约为480多亩。其中,耕地面积380多亩,住宅面积约50多亩,其余为沟渠盐碱地和池塘。全村共有70户人家,常住人口294人。由姜、解2姓氏组成,姜姓人口为多,占据人口的95%以上。
  姜氏于明朝永乐年间自河北枣强一带迁来,以姓氏命村名,因村小故冠以小字。解氏只有兄弟二户人家,自19世纪六七十年代居住该村。
  村庄变迁
  该村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村庄无多大变化。村落大都集中于唯一一条东西大街的北侧,村东头为大队的集体房屋和牲口棚。村庄大体呈中部宽,两头窄状。
  90年代,开始进行村落规划,统一村庄房屋的面积大小、高矮。21世纪初,为缺少宅基地的住户进行安置,主要是利用村中的空闲地、低洼地、边缘地,先后在大街两侧,村西地段安排住宅,并在后街又新安置了一排房屋,全村共有3条东西街道,1条南北干道,其中东西街道以中、后2条路为主,中间1条街道已于2005年全部硬化为水泥路,南北的主干道也为水泥路,道路两侧全部为砖瓦房。90年代中期全村正式通电。2003年村民自发组织敷设自来水管道。2006年村主干道铺设水泥路面。2009年全村通上深水井自来水。
  村政任职
  该村自新中国成立至1960年均为独立行政村。1960年与北谢大队合为一个生产大队和党支部,隶属于商河县胡集人民公社,并成为北谢大队第一生产队。1982年与北谢大队分开,自建党支部和大队部,称为胡集乡小姜家村委会。2005年11月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归属贾庄镇管辖。
  1949-1960年,姜振荣任村党支部书记。1960-1966年,该村与北谢大队合并,村支书谢忠先。1966-1976年,村支书谢之丰。1976-1982年,村支书姜振忠。1982-1996年,村支书姜振忠,村主任姜振祥。1996年,村支书姜长久,村主任姜国新。
  村民经济
  该村历代都以耕种土地为主,分散型小农经济为辅的经济形式。村民大多利用农闲时外出打工和平常做些小买卖为主要收入来源。村里一半的青壮年平时外出打工,其余多以收棉花、收旧木头、换苹果、收粮食等小买卖为主。另外,村内有5家养殖户,养殖大棚7处,养殖蛋鸡35000只左右。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科学使用良种、农药、化肥,提高了土地的亩产量。起初土地分散,耕种费时费力,后经多次土地整合,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减轻了广大村民的劳动强度,也解放大量的劳动力。村民的生活逐渐好转,家家户户普及了有线电视、电话,有部分农户安装上了电脑。家家户户都有摩托车、三轮车、电动车等,全村还拥有4辆家庭轿车,大型拖拉机4辆。
  文教卫生
  该村在20世纪70年代有联中一所,后来撤销联中,该村自建小学一处。80年代后期与其他村并校。1997年,在北谢村东建1处希望小学,该村学生都就读于该小学。至2010年底,该村有小学生18人,初中学生7人,高中生7人,在读大专生2人,本科1人。
  2008年以来,该村村医并入西潘家村卫生室。
  (王长福 范吉星)
  小徐家村
  村庄概况
  小徐家村位于商河县西部,原胡集乡的西南部。村东一条贯通南北的柏油路(姜范村至大庄村)。南与石家村接壤,西与贤圣寺村相联,东与大徐村、大路村隔路相望。该村共有土地845多亩,全村有90户人家,443口人,均为汉族。主要有李、范两大姓,其中李姓占多数,集中于村东部。
  明朝永乐年间,徐氏两兄弟从河北枣强一带迁入,各立一村,其名大徐家、小徐家。此村为弟故小徐家村。李氏迁入以来已历22代子孙,清朝时出过两位廪生。
  村政任职
  1961-1986年,李宪学任村党支部书记;1965-1980年,李传召任村大队长。1986-1996年,李召岩任党支部书记。1984-1996年,李传泰任村主任。1996-1998年,李召龙任村党支部书记,范世河任村主任。1998-2010年,范世河任党支部书记,李宪来、李守成任村委会委员。
  村庄变迁
  20世纪60年代之前,村落多以土坯房屋为主,全村东西长南北略窄,西南面凸出。80年代,对每户房屋占地进行统一规划。90年代全村规划为南北2条街,街宽10米,东西相环,成为进出小徐家的主要道路。后来村里出现青石建基、全砖墙、出厦房屋并普及。
  1984年通电照明,方便了老百姓的生活。1988年在小徐村东修筑南北柏油路。1989-1990年胜利油田在该村打井3眼。2008年在村东柏油边建联通通讯塔。2009年全村通自来水。2010年该庄自酬资金筑路连通南北柏油路,至此全庄规划形成合理规模。
  村民经济
  该村历代以分散型小农经济为主要经济形式,村民除了土地外,依傍油区柏油路的地理优势做些小买卖,有收粮食站、羽绒服加工厂、西裤加工厂、超市、小饰品加工厂等。
  1948年土地改革。1951年政府颁发了土地证,实现了耕者有其田。1970年左右大规模根治水渠、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地成方,沟成网。1980年,该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调动了村民种地的积极性,在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科学使用良种、化肥、农药,粮食产量由集体耕种时的亩产200斤左右,增至亩产800斤以上。为增加亩产收入在每块地头都打了机井,建立养水站蓄黄河水。一些在家务农的村民建起养猪场、养鸡场、种植大棚蔬菜等。
  文化卫生
  20世纪60年代初,该村与小寺村合办鼓子秧歌,本村以前场为主,活跃在四乡八邻。其特色是单刀、三节棍、长刀、钗、枪等,间或着长拳、小洪拳等。时有“小徐的场子,小寺的杂耍”之称。
  到了21世纪初小徐村的鼓子秧歌队成立,鼓子秧歌、杂耍等再次活跃于该地区。
  2008年,该村村医并入贤圣寺村卫生室。
  人物
  李登甲 清朝进士。
  李登科 清朝 武生。
  李丹辰 清朝 廪生。据传为当地一支“铁笔”,常替百姓打官司写状子。
  李传忠 参加解放战争,渡江战役时牺牲,追认为烈士。
  李守升 北京武警九支队团级干部。
  范世香 大学毕业后留校,在泰安某大学任职。
  (王长福 范吉星)
  贾洼村
  村庄概况
  贾洼村位于县城西南10公里处,东靠甜辛路,西与车孟村毗邻,南至蒿子村,北与甜水井村相望。至2010年,该村有耕地面积823.7亩,共有农户98户,总人口413人。有贾、扈、王、肖、宁、吕6姓。在六姓中扈姓人口最多,占全村人口的65%。
  清朝初期,因村四周较洼,故取名贾家洼村。扈氏始于陕西古国名,夏朝有扈氏,后因国亡,子孙不忘祖先,以国为姓,历代相传,有“天下无二扈”之说。清朝初年,扈氏先祖迁至贾家洼村,后来,一支迁至东营的扈家山,另一支迁至梁山的扈家庄。
  村政任职
  1945-1949年,宁吉友任村长。1950-1955年,扈守考任党支部书记。1955-1960年,扈圣溪任党支部书记。1960-1961年,肖圣贤任大队长。1961-1966年,扈守忠任大队长。1966-1968年,扈守明任大队长。1968-1972年,扈守安任大队长。1972-1985年,扈守忠任党支部书记。1985-2010年,扈守义任党支部书记,扈清水任村主任。
  村庄变迁
  该村东西长300米,南北宽200米,呈长方形,占地面积100余亩,地势平坦,土壤偏碱性,水利条件较好,沟渠配套。
  自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全村没有一座砖瓦房,全部是土坯墙、草檐头的平顶房。村中只有一条土路与外界沟通,道路狭窄,交通极为不便。村民生活水平低,完全以种地为生。改革开放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农民逐渐富裕起来。实行村庄规划,拓宽了大街,一色的砖瓦房取代了低矮的土坯房。
  1986年实现全村通电。2011年村电2条东西大街,1条南北大街铺设沥青路面。2007年铺设自来水管道,实现户户通自来水。
  村民经济
  1951年政府颁发了土地证,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粮食产量有所提高,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1970年左右,兴修水利,搞农田基本建设,改善了水利条件。该村各种农业机械齐全,其中拖拉机80余部,大型收割机4台,旋耕犁2台。村里把剩余劳动力组织起来,组建2个建筑队,还有一部分人到南方去打工。村民扈秀海、扈清胜办起了养猪场,存栏量230头,年收入达15万元。
  文教卫生
  1950年后该村小学一直与小付家、车孟2个村的小学合在一起,称三联小学。1997年后,全村学生转到甜水井希望小学读书。
  该村鼓子秧歌很有特色,有高跷、秧歌、划旱船、小丑等多种角色,几乎家家户户参与。由于参与度广、组织表演水平高,该村的鼓子秧歌曾连续四年代表贾庄镇参加县鼓子秧歌汇演。1970年左右,该村村民利用农闲时节,编演吕剧《借年》《墙头记》《小姑贤》等剧目,并到周围村庄巡回演出,场场爆满,受到村民的欢迎。
  2008年,村医疗室合并蒿子村卫生室。
  人物
  扈凡振 字翰卿,号润德,光绪年间秀才,后从医,造福乡里。
  肖英林 幼年随父母闯关东,在东北参军,多次立功,升至营长,后在南下时牺牲。
  扈清峰 1947年,参军入伍,多次立功受奖,在淮海战役中牺牲。
  王祥瑞 1960年入伍,后考入空军军官学校。
  扈清路 临沂市基建公司工程师。
  扈广利 济南第四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
  (陈波 刘传明 董兴华)
  李天随村
  村庄概况
  李天随村位于商河县最西部,以西沙河古道为界,西与临邑县宿安乡邓家村为邻,南与沙河董村相望,北与寇家村相接,东与吕庙村接壤。总面积456亩,其中耕地366亩,村庄占地90亩。全村共有农户79户,总人口322人,村内有李、孙2个姓,李氏占总人口的80%左右。
  明朝永乐年间,李氏携全家老小从河北枣强县行至此处,当时天下起大雨,全家又累又饿,故随从天意,在此安家,故得村名李天随。
  村庄变迁
  20世纪60年代之前,该村庄无大变化。村落集中于唯一一条东西大街两侧,大部分村民居住于街西。村落建筑多为青砖建基,土坯砌墙,房架为梁檩结构,平顶草檐大出头。70年代初,开始为部分缺房户于大街以西进行规划,统一红砖建基、坯墙,后都改成了尖房顶。80年代,利用村中空闲地、低洼地、边缘地对居住拥挤、缺宅基地的家庭进行安置。自90年代以来,开始进行村落规划建房,统一村庄房屋的面积高矮。21世纪初,对村庄进行重新规划,全村共有2条街道(东西、南北各1条),大街宽22米,胡同宽8米。南、北大街两侧全部绿化栽上了果树,主道两侧已盖起楼房数栋。1983年全村基本实现了通电。
  村政任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村隶属潘家乡,后改为胡集人民公社,村改为生产大队。1984年4月,政治体制改革后称为胡集乡,2005年归属贾庄镇管辖。
  1958-1979年孙淑章为党支部书记,李现茂任大队长,李现友任会计。1979-1992年,孙玉喜任村党支部书记,李照廷为村长。1993-1996年,李照亭任村党支部书记,李守信为村文书。1997-2010年,李守东任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村主任。
  村民经济
  该村历代以分散型小农经济为主,20世纪六七十年代,村民以自产自销的方式做起了烧瓦盆瓦罐的生意,在方圆数十里小有名气。村民除经营土地外,还有的在家做些小买卖,旧时有多家做炸油条、卖豆腐、蒸馒头的生意。
  自土地改革以来,农民有了土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粮食产量有所提高。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兴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为改善农村的面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调动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使用化肥、良种等,提高了土地的亩产量。起初土地分散,耕种费时费力,后经多次土地整合,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减轻了村民的劳动强度,也解放了劳动力。该村耕地水利资源不好,离大河较远,不能用黄河水浇灌,只能用机井。全村共有机井12眼。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村普及了有线电视、电话,也有部分农户安装上了电脑。家家户户都有摩托车、三轮车、电动车等,还拥有10余辆家庭轿车,大型拖拉机2辆,小麦联合收割机1辆。
  该村建有24座蔬菜大棚,主要种植西红柿、青椒等,年利润可观。沿街住户还搞起了餐饮业、商贸业、超市等。
  人物
  孙建玉 曾任天津杨柳青奶牛场场长、党支部书记。
  (王学福 侯善贵 刘法海)
  崔家村
  村庄概况
  崔家村位于商河县城西南方向,316省道以南1公里处,西与甜辛路为邻,东与王洼村接壤,南与刘家村毗邻,北隔省道316线与许商街道办事处赵家村相望。全村总面积888.6亩,其中可耕地面积706.6亩。崔家村共有农户91户,总人口374人,有崔、许2个姓氏,其中崔氏占全村人口的99%以上。根据族谱记载,崔家村在明朝期间从河北省枣强县迁来,村名以崔氏而命名为崔家村。
  村政任职
  1949-1972年崔兴邦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崔师尧任大队长。1964-1972年崔师平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崔师尧任大队长。1972-1974年崔师尧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崔维和任大队长。1974-1998年崔维和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崔万礼任大队长,崔洋邦任委员。1998-2009年崔洋邦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2009-2010年崔江邦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
  村民生活
  1980年以前,全村没有一座砖瓦房,全是土坯建造的草檐头的平顶房。1990年,全村逐渐普及砖瓦房,并且注重房屋的布局与装饰。至2010年,全村98%以上的农户住上了砖瓦房,开始了室内外的装修,购置了新家具、新家电。村中有1条东西走向的主街,全长300米,宽22米,铺设了柏油路,路面宽4米。
  该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豆类。村内有2处养殖小区,以养鸡、养鸭为主。全村共有4户孤寡老人享受低保。全村普及了有线电视、电话、户户安装了自来水,拥有各种机动车辆50辆,村内道路进行了硬化、美化、亮化。
  文教卫生
  1957年,成立崔刘小学,1958年崔家村独立办学,1963年崔家村、刘家村联合办学,1970年又建立崔家小学,1997年撤销崔家小学,并归甜水井希望小学。2008年,该村村医并入白佛院村卫生室。
  人物
  崔师安 1928年出生,1947年2月参军,1948年9月在解放战争中牺牲。
  崔士珍 1924年出生,1947年参军,已故。
  崔师军 1936年出生,1955年参军,退役后在郑路镇任武装部长,后到岳桥乡任党委副书记。
  (陈波 刘传明 董兴华)
  小庄村
  村庄概况
  小庄村坐落在商河县城以西约十公里处,临商河东岸,东与李辛村相接,南靠街西王村,北靠周家村、王天赐村。村庄总占地面积1693亩,其中可耕地面积1293亩。有农户237户,总人口987人,有吕、李、王、张、汤、庞6个姓氏,其中吕氏占55%,李氏占35%。
  根据族谱记载,小庄村在明朝永乐年间,有一张氏人家来此处立村,所以该村最初称张小庄村,后来加入吕、李、王等姓氏,改名小庄村。
  小庄村历代隶属临邑,1945年商河解放后,小庄村划归商河,1949年3月隶属贾庄六区,1952年3月归属胡集乡。1960年1月隶属胡集人民公社,该村改称生产大队,辖6个生产小队,1984年4月隶属胡集乡人民政府,村建立村民委员会,辖6个生产小组。2005年11月后,全县乡镇区划调整后,归属贾庄镇管辖。
  1967-1969年,小庄村党支部荣获“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称号。
  1990年,济南市计划生育委员会授予“计生协会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05年,获商河县“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称号。
  村政任职
  小庄村是全县较早建立中共党组织的村之一。在抗日战争时期,村民吕宪信就率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的影响带动下,吕文海、李宪圣等人相继加入党组织。新中国成立前,小庄村建立农会组织,并组建妇救会、基干队、青年团等开展生产自救,发展生产,支援前线,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1945-1947年,吕宪信任农会主任。1947-1949年,吕文海任农会主任。1949-1955年,吕文海任村长。1955-1958年,李宪圣任村长。1958-1966年,李召庆任村党支部书记。1958-1966年,李宪岭任大队长。1966-1968年,吕宗贵任村“革委会”主任。1968-1977年,李召庆任村党支部书记,李宪岭任大队长,吕宗城、吕宗荚任委员。1977-1992年,吕宗贤任村党支部书记,吕宗城、吕正吉、吕守业任委员。1992-2009年,吕宗城任村党支部书记,吕长福、吕正良、李宪庆、吕正吉任委员。2009-2011年,吕长福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民经济
  村民王学功夫妇建起了养鸡小区,年销售额可达40万元,李召祥、李召华建起了“黄粉虫”养殖小区,年销售额每户达到20万元。村民李守平利用200平方米的空闲宅院养殖蘑菇,年收入8万元,吕长福、吕正良、吕宗元、王学功、李召才建起蔬菜大棚12个,种植面积20亩,年收入总额达50万元。有60%以上的农户在运输、材料加工、副食加工都有很大的发展;有香油坊两处;铝塑门窗加工1处;机动车维修两处;有桥梁建筑队一支50余人,从2005年以来,承包修建县内外工程40多个。
  村内有百货副食店、化肥农药生资销售点、饭店饮食服务店、理发店、馒头房、杂粮食油店等,外出打工人员达300人。
  至2010年,全村98%的农户住上了砖瓦房,其中有一部分农户住上了二层小楼房,全村共有10户孤寡老人享受了政府的最低生活保障。普及了有线电视、电话,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辆130辆。近两年先后对村内的3条大街进行了拓宽、整修、硬化、美化,建有一处幼儿园,一处村级文化大院。
  文化生活
  小庄村的文化娱乐活动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非常活跃,村里的业余京剧团演出闻名于十里八乡。临邑县宿安乡许家寨村、张坊乡的丰盛集村特来邀请该村的京剧团去演出,该村剧组的服装、道具、舞台设施,打击乐器样样齐全,上演剧目有:《失空斩》《玉堂春》《打龙袍》《铡美案》等二十多个,包括现代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嫂》等。剧团领头人吕文质是一位老艺人。小庄村的鼓子秧歌内容有:武打、高跷、小鼓子、下角、老姜背老婆等十多种。
  人物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烈士
  吕广富(1918-1943年) 1942年参军。
  吕荣亭(1920-1944年) 1944年参军。
  吕宗哲(1926-1948年) 1944年参军。
  吕成辉(1930-1948年) 1947年参军。
  吕文福(1916-1950年) 1947年参军。
  吕荣庆 1926年生,1947年入伍,历任第一野战军某部司务长、指导员、营教导员,1949年随王震将军进入新疆,1953年在南京军事政治学院进修深造,后调人空军,任空军长春医院政治委员,1986年离休。
  李宪彬 1925年生,1944年参加徐尚武的临邑县大队,后参军入伍,曾任东北野战军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新中国成立后任黑龙江省三棵树农场兵团政治委员、书记,1985年离休。
  该村有研究生4人:
  李守杰 清华大学研究生
  李明广 廊坊导弹学院研究生
  吕绪昌 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
  吕绪亭 湖南长沙大学研究生
  该村有大学生60多人,其中名牌大学生3人:
  吕建忠 武汉大学
  吕玉翠 复旦大学
  王以宾 山东大学
  (杨月江 刘永清 韩宪光)
  沙河孙村
  村庄概况
  沙河孙家村位于商河县城以西,东与袁家相望,南与临邑县宿安乡邓家毗邻,西与临邑县唐家村相邻,北与西马相依。一条中心路贯穿全村,可直接通往商河县城。该村总面积约为1300亩地,其中耕地面积900余亩。全村共有148户居民,总人口627人,有孙、陈2个姓氏,孙姓占据总人口的90%以上。
  明朝永乐年间,孙之当自广饶县大槐树下先迁至此处,见一大沙河,便定居于此,因房屋建于沙河边缘,故名沙河孙。
  该村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无多大变化。村落集中于东西,南北大街两侧,成川字形。自90年代来,开始对村庄进行规划,统一村庄房屋的面积高矮。21世纪初对缺少宅基地的住户进行安置,主要是利用村中的空闲地、低洼地、边缘地,先后在村西、村南地段安排住宅,全村有1条东西街道,3条南北干道。2000年铺设成柏油路道。
  村政沿革
  1964年以前归临邑县德平管辖;1964年划归商河县,属怀仁管区,1966年隶属胡集公社,1984年隶属胡集乡,村建立村民委员会。2005年11月,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归属贾庄镇管辖。
  村政任职
  1949-1954年孙吉升任大队长。1954-1956年在互助组的基础上成立了一个初级合作社,属唐家大队,大队长孙维权。1956-1958年成立高级合作社。1958-1966年孙维权担任党支部书记(1958年成立党支部),孙维照任会计,孙传相任大队长。1986-1997年孙传相任村党支部书记,孙良平任村主任。1997-2010年孙良平任党支部书记,孙吉辉村主任。2010年,孙吉辉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民经济
  该村以分散型小农经济为主要经济形式,村民除经营土地以外利用沙河一带的树木,成立了木工组,以自产自销的方式,做起小推车的生意,当时在周边的村镇很有市场,百姓收入可观。
  1976年在村南栽种苹果树,占地面积100亩左右,收入甚好。1985年全村搞起了“植树造林”的活动,西沿沙河两岸,东至沙丘,植树面积达300多亩。几年后树成材收入相当喜人,既挡了风沙又富之于民。2002年在村南200多亩地里种植的黄金梨,在周边的集贸市场上很受百姓欢迎,带来较高的经济收入。2003年在村东头以南处建立了养殖区,有养鸡、养猪专业户计十几家,收入可观。
  自土地改革以来,农民有了土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粮食产量有所提高。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兴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为改善农村的面貌奠定了基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调动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科学使用农药,化肥,良种,提高了土地的亩产量。起初土地分散,耕种费时费力,后经多次土地调整,实现了机械作业,减轻了村民的劳动强度。该村耕地面积900余亩,以沙地为主,为了利用地下水资源,全村共打机井20多眼。全村普及了有线电视,电话。有30%的农民购买了电脑,家家户户都有摩托车、农用三轮车、电动车等,还拥有20余辆面包车、轿车等。
  文化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举办农民夜校、扫盲识字班。1967年成立“孙家简小”设1-4年级。1997年撤销,学生转入北谢村双拥希望小学。
  人物
  孙良玉 1949年出生,1966年入伍,转业后任济南历下区武装部部长。
  孙传山 1952年出生,1969年入伍,转业后曾任商河县人大常委会秘书。
  (王学福 侯善贵 刘法海)
  武家村
  村庄概况
  武家村位于商胡路中段,西与郑家村隔商胡路相望,东靠苗家村,南与临盘二矿采油七队相邻,北隔余粮干沟与北小庞村相望,村东紧靠贾胡沟。全村南北长250米,东西长110米,呈长方形状。村庄最明显的标志是村前的集市大街,东西长300米,宽38米,是贾庄镇有名的集贸市场,四、九为集。
  全村共有农户41户,总人口158人,耕地221亩。有武、王、张3个姓氏,其中武姓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80%。
  据传,武氏家族明朝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来,并以姓氏“武”为村名。
  村政任职
  1949-1976年,王召金任村党支部书记。1976- 1990年,武圣亭任村党支部书记。1990-1995年,武振功任村党支部书记。1995-2010年,武振波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庄变迁
  1960年前,该村庄无大变化,村落集中于一条南北大街两侧。村落建筑多为青砖建基,土坯砌墙,房架为梁檩结构,平顶草檐大出头。1960年开始为部分缺房户于大街以北进行规划,统一红砖建基、坯墙、尖房顶。1970年利用村中空闲地、低洼地、边缘地为居住拥挤、缺宅基地的家庭进行安置。1995年开始村庄规划,扩宽原来的南北大街,新增了东西北大街,在村南修建了“五联镇集贸大街”,并对村内道路进行了硬化、美化、亮化。房屋开始修建青石建基、全砖墙、尖顶挂瓦带前出厦房屋。2000年以后,全村砖瓦房逐渐普及,有3户孤寡老人享受低保,普及了有限电视、电话,户户用上了自来水。
  村民经济
  1947年土地改革,1951年政府颁发了土地证,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粮食产量有所提高。1970年左右大规模根治河流,兴修水利,搞农田基本建设,地成方,沟成网。
  该村土地较多,但土地分散,初分地到户时,每人十几处地块,耕种基本依靠人翻、人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使用与发展。后经陆续整合,合并了地块,大面积耕、种、收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减轻了农民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至2010年该村有吊车、铲车、叉车、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机械可进行施工作业,有小麦、玉米收割机3台、拖拉机2台,播种机2台。沿集贸大街住户利用地缘优势搞起了餐饮业、商贸业、建材业、装修业。村民张延亮自主创业组成了运输队搞“物流”运输。2004年在党支部书记武振波的带领下,村民武国力办起了占地六亩的养殖场,主要以养猪为主。
  文化教育
  民国时期,该村有公办“五联镇模范学校”一处,开设小学1-6年级课程。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兴办了农民夜校、识字班突击扫盲,该村于郑家村合建成完全小学,到1957年,合办学校“普九”达标。建起了达标的教室,标准的桌凳、配套的教学器材,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教育普及。至2010年,全村有本科毕业生3人。
  人物
  武荣亭 1932年出生,1951年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负伤后复员,2008年去世。
  武振山 曾任德州市物质局局长。(已退休)
  (党圣凯 王超)
  王洼村
  村庄概况
  王洼村位于商河县城西南方向5公里、贾庄镇政府驻地4公里处,东与许商街道办事处西八里庄村接壤,西与崔家村、刘家村毗邻,南与万坊村、小张家村相接。全村总占地面积956.7亩,其中耕地面积849.5亩。王洼村共有63户人家,总人口325人,有李、王、单、井、邵、米、尹、芦等8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李姓占全村人口的65%以上。
  王洼村坐落于城区产业园内,东有创业路,南有新湖路,村北省道316线穿过。村南是占地750余亩的齐鲁化纤工业园,村东是占地70多亩的谢芳驾校,村北是占地600多亩的佳怡物流和占地1200多亩的齐鲁水郡。
  1984年,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1999年,被济南市计生委授予“计生协会先进单位”。2006年,被山东省司法局授予“民主法制示范村”。2010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村。
  村政任职
  王洼村1958年隶属胡集公社,1963年隶属城关公社,1968年隶属贾庄公社。
  1949-1975年,由单德胜任村党支部书记。1975-2004年,由李清华任村党支部书记。1988年,村委会筹备资金40多万元,修建占地160亩的王洼砖瓦厂,自建厂后,从来没有向村民收取一分钱的提留款。1981-2004年,由王荣华任大队长、村文书、会计。2004-2010年,由李广华任村党支部书记,李国营任村支部副书记,邵立军任村主任。
  文教卫生
  自新中国成立后至1992年,村里的学校全部是土坯房,教育设施落后,没有老师愿意在这里教书。1992年春天,村委会对原有校舍全部拆除,新修建砖瓦教室10余间。由于村中人口较少,教学只能采取复式教学。1997年普九后,撤销王洼小学,合并入甜水井希望小学。
  王洼村建医疗室一处,医药设备齐全,有村医2名。
  基础建设
  东西主街1条,南北街2条,每条街道都是长300米,宽8米,全都是柏油路面,路两侧进行了绿化和美化。
  1983年县电业局供电,1990年石油供电,1998年改用农电。全村拥有机动车辆150辆,大型机械有铲车、挖掘机8部。
  人物
  米金水 1927年出生,1947年2月参加革命,1948年11月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烈士。
  李广云 1936年出生,1956年参军,后转业到岳桥乡,副科级干部。
  芦治修 1936年出生,1956年参军,后入朝鲜,退役后在西安工作,退休后回到家乡。
  李清华 1947年出生,1969年在吉林参军,入伍期间,任副班长,获连级嘉奖,1975年退役后任王洼村党支部书记,1976年搞村内规划,1977年带领全村村民搞方田配套建设,洼内种植树木2万多棵,1988年筹集资金40多万元修建占地160亩的王洼村砖瓦厂,1996年为村民安装自来水,2004年为村铺设柏油路,2004年退休。
  李国华 1969年出生,1984年考入临邑师范学校,1987年在贾庄中学工作;1988年调县委办公室;1997年任县政协办公室副主任;2000年任岳桥乡党委副书记;2002年任县委办公室副主任;2003年9月,任钱铺乡党委副书记、乡长;2005年2月任龙桑寺镇党委副书记、镇长;2008年3月任县纪委副书记;2011年5月任商河县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王伟 首先在商中路商河大酒店北邻开新春大药店,后又相继在财富广场、檀都小区等区域开设6家新春大药店分店。
  李国东 1974年出生,2008年开始创业,拥有3部大型挖掘机。
  (陈波 刘传明 董兴华)
  苗家村
  村庄概况
  苗家村位于贾庄镇正北方向,东与东马村、杜集村为邻,北与小庞村,西与武家村为邻,南至马集村。该村共有农户123户,总人口520人,耕地面积980亩。
  各种版本的家谱和族谱记述,苗家村最早以苗姓命名为苗家村,后来又有郭姓、崔姓、夏姓相继来到该村生活繁衍。
  村政任职
  解放战争期间最早的党支部书记有郭思俭、老党员崔泉宽、夏正臣。新中国成立后村内任职情况为:
  1960-1963年郭洪礼任党支部书记。1964-1976年夏正臣任党支部书记。1977-1987年苗清湖任党支部书记。1987-1989年刘春杰任党支部书记。1989-2010年郭思孔任党支部书记。
  村民经济
  该村村民主要从事种植业,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高梁、棉花,村民每年都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在养殖方面有的村民上了养鸡大棚,养4万多只鸡,也有的村民上了养鸭大棚,养1000多只鸭,养羊的养殖户,养三四十只羊。村里也有小型的村办企业,像收玉米芯,木料加工,提高了村民的人均收入。
  村委会完成了村统一规划,垃圾统一管理,由专职卫生管理员清理村里的日常生活垃圾。在农业生产方面,村委会实行了机井全配套,方便了农民的浇地问题,农业机械化也有发展,有3套大型的耕种收播现代化设备。
  人物
  郭继鑫 清朝时期秀才。
  崔清汉 解放战争时期的南下干部。
  刘春清 老干部,历任张坊乡、胡集乡主要领导,后调至农业局,已退休。
  郭洪义 曾任贾庄乡党委书记、县委办公室主任。
  郭连举 曾任镇长、残联主席。
  郭连义 1984年考取了清华大学研究生。
  该村研究生还有4人。
  (党圣凯 王超)
  西马村
  村庄概况
  西马村位于商河县贾庄镇西与临邑交界处,西接临邑县理合务镇唐家村,南临贾庄沙河孙村,北临斜庄村,东临台子刘村,傍沙河以东而居。该村总占地面积2328.5亩,其中可耕地1800亩。全村共有农户225户,总人口944人,仅有马氏1姓,均为汉族。
  该村原隶属德平县理合公社,1956年德平县被撤销,又划入临邑县理合公社。1965年1月划入商河县怀仁公社,同年6月划入商河县胡集公社。2005年11月,全县乡镇行政划分调整以后归属于商河县贾庄镇管辖。解放前,马玉山、马玉德任村长,解放后马玉秀任村长,村支书分别为马世周、马世忠、马元亭、马元文、马传礼。至2010年底,马传礼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庄变迁
  20世纪60年代之前,该村庄无大变化。全村呈南北长、东西宽形状,南北、东西街各1条,村落建筑多为青砖建基,土坯砌墙,房架为梁檩结构,平顶草檐大出头。70年代初,开始为部分缺房户于大街以西进行规划,统一红砖建基、坯墙、尖房顶,后因无瓦不堪雨水冲刷陆续改为平顶。80年代,大队开始进行村落规划,统一村庄房屋的面积高矮。利用村中空闲地、低洼地、边缘地,为居住拥挤、缺宅基地的家庭进行安置。1985年村实行村级宅基规划,南北17米,东西19米为一排两户住房,胡同9米(宽3米为道,两旁各3米的牲口栏区,)最初房子基础为9或11行的砖,上为土坯,房顶均为瓦结构。至2000年房子全部是砖瓦结构。2005年房子高度为4.5或4.8米,至2008年后房子增高到6米多。
  21世纪初先后在村西北及村东湾一场院地段安排住宅,形成了现在的村落格局。全村共有3条南北街道,2条东西干道,其中主干道已于2008年铺设成混凝土路面。
  1980年通电并在村民马学顺家安装了一台日本东芝牌29英寸彩色电视。
  村民经济
  该村历代以分散型小农经济为主要经济形式,村民除经营土地外,也以自产自销的方式做些小买卖,旧时有多家做炸果子、卖豆腐、蒸馒头、贩卖木材的生意。
  自土地改革以来,农民有了土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粮食产量有所提高。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兴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为改善农村的面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村民在享受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科学合理使用化肥、良种,提高了土地的亩产量。起初土地分散,耕种费时费力,后经多次土地整合,实现了大面积的机械化作业,减轻了广大村民的劳动强度,也解放大量的劳动力。该村耕地面积约为1800余亩,但水资源不好,离大河较远,主要利用机井进行浇灌(全村共有机井30眼)。全村普及了有线电视、电话,也有部分农户安装上了电脑。家家户户都有摩托车、三轮车、电动车等,还拥有20余辆家庭轿车,大型拖拉机4辆,小麦联合收割机4辆,个体经营已成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
  村民马传武和马传臣经营估棉收购生意,马传福等几人搞起了特色养殖,年利润可观。村民马玉福建有一大型养殖场,养猪300多头,鸡一年有两批(大概6000只)出售;马元玲、马世芳收购不孕籽。村内有2家超市,3家门市部,1家维修部。沿街住户利用地缘优势搞起了餐饮业、商贸业、建材业、装修业。沙河古道种植了柳树。有大型皮子场3家,粉条厂1处。
  文化教育
  20世纪30年代该村与孙家合办村校,内设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以上均到张太华完小就读。
  解放后新建校舍,一至五年级的村办小学,学校居村中。1985年在村庄西北角新建10间砖瓦房教室,分四个教学班(1-4)年级,五年级去张太华就读。1999年学校搬迁至村东。2000年合班并校,学校只有两个教学班。2008年撤销学校后改为西马幼儿园。
  人物
  马元祯(1925-1946) 解放战争时期为区中队长,被反动派在东湾大柳树下杀害。
  马秀莱 河北某部师政委,参加过海南岛战役。
  马世周 参加过解放商河战斗,转业后担任过某地区工会主席,后任村支书。已故。
  马元西 在潍坊诸城某部队医院任职,正团级,已退休。
  该村本科毕业生10余人,在校本科生15人。
  (王学福 侯善责 刘法海)
  车孟村
  村庄概况
  车孟村位于贾庄镇东南2.5公里处,东风沟以南,引黄渠以东,向东与贾洼村接壤,南与蒿子村为邻。全村可耕地面积541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沟渠配套,水利条件较好,村外1条南北沟渠,4条东西沟渠,能把黄河水引到田间地头,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豆类等作物。
  全村共有农户63户,总人口284人。明朝初期,该村孟氏以做车盘为生,故名车孟村。后来有任、张、马、肖4个姓氏,任、张两姓较多,均为汉族。
  村政任职
  1946-1950年,任长平任村长,张贵任副村长。1950-1956年,张宗胜任村长,张宗湖任副村长。1956-1962年,任万山任村大队长,任万昌任副队长。1962-1967年,张恒太任村大队长,任万军任村主任。1967-1982年,任敬顺任村党支部书记,张恒福任村主任。1982-2010年,张恒福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民生活
  1980年以前,村民居住的是低矮的土屋。1980年后,少数村民修建了砖瓦房。1990年后,村里大规模修建砖瓦房,并且注重房屋的布局。2000-2010年,全村98%的住户都住上了高标准的砖瓦房,院落宽敞明亮,房屋都精心装饰,新式家具陆续进入每家每户。1968年石油供电,1998年改用农电。村中机动车辆60辆,其中大型收割机1台,小轿车3部。
  全村共有5条主干街道,均为柏油路面,东西街道3条,累计长600米,宽18米;南北街道2条,每条长250米,宽12米。每条街道两侧种植冬青、花椒树等,路面整洁。
  文化教育
  1948年建立车孟村小学。新中国成立后对校舍多次进行修建和维修。由于村中人口较少,班内教学采用复式教学。199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撤销车孟小学,并归甜水井希望小学。2010年全村儿童的入学率达到100%。村中设有图书室,科普类、教育类、文学类、少儿类、医药类共计各类图书约5000册,村民利用农闲时间借阅,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
  人物
  任万新 1926年出生,1947年参军,同年在陕西牺牲,烈士。
  张恒福 1929年出生,1945年参军,1948年在淮海战役中牺牲。
  马长升 1925年出生,1947年参军,1947年在解放山西的战役中牺牲,烈士。
  张恒金 1932年出生,1950年参军,参加过抗美援朝,1959年退役。
  张恒万 1933年出生,1952年参军,在四川陆军部队,转业后在四川供销部门工作。
  张恒彬 1925年出生,1954年参军,转业至德州市公安局。
  张恒周 1924年出生,1947年参军,后参加解放山西的战役,退役后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
  (陈波 刘传明 董兴华)
  铁匠村
  村庄概况
  铁匠村位于贾庄镇政府以南3公里处,东至蒿子村,南接玉皇庙镇于家寨,西靠玉皇庙镇杨广坞,北与前贾村、后贾村相望。全村占地面积3986.5亩,其中耕地面积1784.1亩。
  铁匠村全村共有农户235户,总人口997人,有张、曲、陈、韩、王、于等17个姓氏,曲姓较多。很早以前该村以张氏为主,张氏是较早迁至此地的姓氏,其中一位张铁匠在附近因常常为大家出谋划策而得名,故该村取名为“铁匠村”。该村石油、天然气,地热资源丰富,属产油区,从1970-2010年,村周围开采油井130多眼。
  2002年,商河县文明村。2004年济南市文明办授予“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06年被贾庄镇政府授予“农业结构调整先进单位”。
  村政任职
  1945-1949年,王京蒿任村长。1949-1956年,曲书山任村长。1956-1960年,韩灯朝任村党支部书记,陈秀志任大队长。1962-1965年,郭希龙任村党支部书记,王京胜任大队长。1965-1967年,陈秀礼任大队长。1967-1987年,曲学金任村党支部书记,张元升、曲杰臣任大队长。1987-1997年,张立亭任村党支部书记,曲学平、张万水先后任村主任。1997-2002年,陈清忠任村党支部书记、魏可胜任村主任。2002-2008年,魏可胜任村党支部书记、陈吉政任村主任。2008-2010年,陈吉政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民经济
  铁匠村在1960年左右,村内集体种地,勉强维持基本生活。20世纪80年代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村民根据各自的条件,选种适宜作物,精耕细作,农业产值有了提高。1990年,小型机械运用于农田中。2000年以后,大规模使用联合收割机等大型机械,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
  铁匠村除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近几年还大力发展养殖业,至2010年有养鸡大棚5个,每年养鸡几万只。养猪户多达127户,规模较大的有17户。
  铁匠村多种经营发展很快,有百货副食店、农业机械维修点,化肥农药销售部,粮油店等。
  基础建设
  铁匠村在2000年以前,喝得是苦涩的地表水,含氟量高。2000年村集体投资18万元,打420米深水井,铺设地下管道,主管道1000多米,支线4500米,安装水龙头300多个,从此村中喝上了甘甜的地下水。2003年,铁匠村规划前后2条大街总长1200米,宽8米,铺设了柏油路面。2008年修建主街两侧下水道,铺设盖板。2010年,在东西2条大街两侧铺设下水道,共计2400米。大街两旁栽种柿子树,冬青。铁匠村有主沟渠1条,其他小沟渠6条,能把黄河水引到田间地头,做到旱能浇、涝能排。
  文教卫生
  1992年该村开始正式建立铁匠中心小学,成为附近几个村子的文化教育中心。1997年撤铁匠中心小学,合并至贾庄镇中心小学。铁匠村有大中专院校毕业生56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13人。
  2008年建高标准卫生室1处,有3名村医。
  人物
  陈秀志 参加过解放战争。
  王京茂 1947年参加解放战争。
  陈清连 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
  曲长秋 1947年参加解放战争。
  郭兴龙 1947年参加解放战争。
  曲学孟 1947年参加解放战争。
  陈情怀 1945年出生,1963年在北京警备区任营级干部,转业后任中共中央党校后勤部部长。
  陈吉彬 1975年出生,1991年考入商河一中,1994年考入安徽财经大学,1998年参加工作,在济南市市中区四里街道办事处,1999年12月济南市市中区区委宣传部工作,后在济南市民政局任救灾救济和社会救助处处长。
  陈吉胜 1973年出生,1991年考入商河一中,1994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1995年在深圳大亚湾核电站工作,高级工程师。
  (陈 波 刘传明 董兴华)
  小李家村
  村庄概况
  小李家村位于贾庄镇西北方向,东与潘家村相接,南与小路家村、柳家村接壤、北与北谢村大湾相隔,西与吕家庙村隔改貌河相望。截至2010年底,全村有农户80户、总人口335人,耕地面积355亩。民国初期,有“十三户半”之戏称,因为只有13户人家,还有一座关帝庙,称之半户,原名李家庙。
  明朝永乐三年(1405)李氏从河北枣强县迁入临邑县东北部立村,以姓氏命名李家庙。1911年改名为小李家村。1955-1984年与潘家是一个行政村,1984年与潘家分开,成立了小李家村民委员会。后有杜姓入迁,均为汉族。
  村政任职
  1945-1949年,李光圣担任村长。1949-1981年,谢山岭任村党支部书记,李光耀任大队长。1985-2005年,李光银任村党支部书记,李同春任村主任。2005-
  2010年,李怀学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民经济
  该村西有改貌沟,地头有机井,适宜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1988年,全村给胡集乡种子站繁育麦种、棉种(1988年被评为粮油基地繁育麦种先进单位)。2002年村民李同顺建立占地10亩的养鸡场。1980年村集体自磨发电,集体购买24寸电视机,邻村群众前来观看。1984年全村安电,家家户户通电。2006年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全村90%以上的农户盖上了砖瓦房。2009年街道硬化,宽4米,总长516米。
  文教卫生
  民国时期,村内秀才李本同(1893年)设立私塾学校,既教书,又开药铺(主要是中医),远近闻名。新中国成立后适龄儿童均到北谢就读。1963年与潘家村建立了首所学校,租赁了3间房屋,一个小院,内设1-3年级,属简学。1970年两村新盖校舍6间,内设1-4年级。1997年北谢建立双拥希望小学后,两村小学撤销。
  1960年以前曾与潘家、小姜家等村合作办秧歌,主要有商跷、小鼓、杂耍等。
  1968年开始实行合作医疗,村里有“赤脚医生”李怀水行医为民服务,基本做到了小病不出村。2008年该村村医并入潘家村卫生室。
  人物
  1955年,合作社之初,该村李含俊、李光家,师从吕家庙郭氏,制作花盆,名声远扬。
  李含举 1935年出生,毕业于北镇(滨州)师范学校,后在菏泽市自来水公司任工程师,已退休。
  李广海 1946年出生,1964年入伍,黑龙江呼伦贝尔大型农场某部连长。1980年转任商河县公安局看守所所长。
  孙良荣 1947年出生,中共党员,1964-1967年临邑师范学校读书,1967-1985年胡集中学任教,历任胡集中心小学校长、胡集二中教导主任、胡集二中副校长、胡集二中校长、胡集乡教委会主任,已退休。
  (王学福 侯善贵 刘法海)
  小孟家村
  村庄概况
  小孟家村位于316线以南,贾庄镇以东,南靠贾洼、车孟,东靠甜水井。小孟家村全村总面积817亩,其中可耕地面积855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沟渠配套,水利条件较好,适宜种植小麦、棉花、玉米、豆类、谷类、蔬菜等,全村123户人家,总人口544人,有孟、魏2个姓氏,其中孟姓占全村总人口的95%以上,均为汉族。
  据《孟氏族谱》记载,元朝初期,孟氏由县城城隍庙迁来,以姓氏命村名。
  2009年荣获贾庄镇“农业结构调整”先进单位、“三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10年被济南市农家书屋建设协调组评为“优秀农家书屋”。
  村政任职
  新中国成立前,小孟家村建立有农会组织,孟庆孝任农会主任,主要开展生产自救、发展生产支援前线,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1953年由村互助组自主生产,1955年由互助组合并为初级社,村里的一切事物由初级社领导,1957年由孟庄堡与小孟家合称为高级社,孟宪岭任社长,1960年恢复小孟家村建置,孟庆池任党支部书记。1978年后,村内逐步恢复健全领导班子。
  1946-1947年,孟庆孝任农会主任。1955-1957年,孟宪忠任初级社社长。1957-1960年,孟宪岭任高级社社长。1960-1972年,孟庆池任村党支部书记。1972-1987年,孟宪孝任村党支部书记。1987-1997年,孟凡金任村党支部书记。1997-2008年,孟召胜任村党支部书记。2008-2010年,孟凡河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民经济
  小孟家历代以分散性小农经济为主要经济形式。1947年土地改革,1957年政府颁发了土地证,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粮食产量有所提高。1970年大规模根治河流,兴修水利,挖沟渠,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地成方,沟成网,为改变农村面貌奠定了基础。1980年实行土地承包制,调动了村民种地的积极性,有效使用良种、化肥等,粮食产量增至800余斤。2010年全村95%住上了砖瓦房,有10户孤寡老人享受低保,普及了有线电视、电话、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农民购置了农机具,逐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人物
  孟祥才 1942年出生,大专生,“文化大革命”期间曾任县武装部部长,1985年迁往东北定居。
  孟宪锋 1947年参加过永丰战役,烈士。
  孟召开 1947年参加过永丰战役,烈士。
  孟庆详 1947年入伍,后迁往新疆建设兵团,营级干部,1970年病故。
  孟召忠 1950年出生,1970年入伍,工程兵,曾荣获个人三等功。
  (陈 波 刘传明 董兴华)
  小张家村
  村庄概况
  小张家村位于商河县城西南5公里处,贾庄镇东南部,离镇驻地4公里,东连县城区产业园,北临省道316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村总面积480亩,其中基本农田面积360亩,全村有56户人家,总人口252口人,有张、孟、侯、李4个姓氏,其中张姓占全村人口的90%以上,均为汉族。
  据记载,小张家是在明朝中期由河北枣强一带迁来,多数姓张,故名小张家村。
  1990年,被贾庄乡人民政府评为“农田水利先进单位”。2003年,被贾庄镇人民政府评为“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04年,被贾庄镇人民政府评为”三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05年,被商河县畜牧局评为“畜牧生产先进单位”。同年,被贾庄镇人民政府评为“农业结构调整先进单位”。2007年,被济南市科技局、林业局、科协等6个部门评选为“十百千”农业科技示范村。2008年,被贾庄镇人民政府评为“先进党支部”。2010年,被商河县计生委评为“计划生育先进村”。2010年,被贾庄镇人民政府评为“三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村政任职
  新中国成立前,小张家村建立农会组织,开展生产自救,发展生产,支援前线。1956年小张家村建立党支部,张清禄为党支部书记。1958年并入崔刘大社,王旭迁为社长,村里的一切事物由大社领导。
  1949-1956年,张清禄任村长。1956-1967年,张清禄任党支部书记。1967-1988年,张其山任党支部书记。1988-2010年,张其富任党支部书记。
  村民经济
  1947年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1980年该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调动了村民种地的积极性,小张家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小张家村多种经营发展很快,有副食店、餐饮服务店等,外出打工人员有100余人。截至2010年人均收入达7000余元,全村有95%的农户住上了砖瓦房,普及了有线电视、电话,户户通上了自来水,村内道路进行了硬化、美化、亮化。
  小张家村有传统的养殖畜牧的历史。2007年建起了1处占地11亩的养殖小区,主要养猪,存栏量有500头,同时还养殖合同肉鸭,建大棚10个,存栏量4万只,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养鸭专业村。
  教育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小张家人少村小,一直没有学校。直至1989年建立第一所小学,解决了村里孩子上学难的问题。1997年教育体制改革,该学校被撤销并入甜水井希望小学。
  (陈波 刘传明 董兴华)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贾庄镇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