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191
颗粒名称: 宋家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2
页码: 413-41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怀仁镇宋家村村庄概况、村民经济、村政任职、村民生活等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怀仁镇 宋家村

内容

村庄概况
  宋家村位于怀仁镇政府东北方向6公里处,东与殷巷镇芦家洼村相邻,西与董家村相邻,南与后寇坊村接壤,北与乐陵市孙泊言村相连。全村占地总面积10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80公顷,林地12公顷,村民居住占地8公顷。2010年,全村共有129户,总人口457人,有宋、王、孙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宋氏人口居多。
  据记载明末清初,宋氏兄弟由山东省寿光迁入该地定居,因姓氏而得名。后又有王氏从诸城县迁入,孙氏从邻村后寇坊村迁入定居。1946年,隶属德平县管辖。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
  村民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地势低洼、且盐碱地较多,粮食亩产不足80公斤。1952年成立互助组。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粮食产量略有提高。1958-1978年,粮食亩产量都在100公斤左右,棉花亩产量最低时5公斤。1982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修渠打井,整平土地,将全村耕地改造成良田,粮食亩产量达到双千斤,棉花亩产量达到200余公斤。2000年后,该村利用土地多,水利条件便利等条件,发展养殖业。全村牛存栏量150头,羊1000只,猪1000头,并有4个养牛专业户,3个养羊专业户,4个养猪专业户,仅养殖业年收入就达到35万元。村内还设有超市、铝合金加工厂、服装加工厂、粮食收购点等场所。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65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
  村政任职
  1939年,德平县奎台区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后,村里建立农民协会,宋明献任会长。后村农救会、武装队相继成立。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王义山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王隶文任生产队队长,下设4个生产小队。1965年,宋明治任大队长。1967年,成立宋家大队“革命委员会”,宋明治任主任。1981年,王敬远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年,建立宋家村村民委员会,王树德任主任。2000年,王敬远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文化教育落后,学龄儿童入学率不足20%。1950年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村小学3次迁址。1986年,村里自筹资金建起5间砖瓦结构的校舍,学校达到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标准。1997年,村小学和后寇坊村小学合并,学校迁入联合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2001年后,该村有12名学生考入全日制大专院校。
  新中国成立前,村民生活艰难,多数靠打长工、打短工维持生计。该村没有一条正规街道,整个村庄破烂不堪,被称为“破宋家”。1975年,村里对宅基、街道实行统一规划,相继疏通2条共1000多米长的大街。2000年后,80%的村民家庭有了存款,大多数村民住上砖石结构的大瓦房,建起美观的四合院。2010年,对村大街进行硬化,并安装了路灯。全村户户都装上了电话,98%的家庭安装了有线电视。有大型收割机3台,运输车6辆,轿车5辆,面包车10辆,各种机动车辆94辆。
  文化生活
  该村鼓子秧歌表演历史悠久,每逢春节、元宵节期间,全村有100多名村民参加表演,分为武术、高跷、花场。其中武术、高跷有100多年的历史。该村武术很有特色,据族谱记载,梢子棍,摔爬都是少林功夫。如宋学森的双刀,宋学俭、宋学森的梢子棍,宋明彬的花枪,宋传同的大刀,宋家明的拳,在当地颇有名气。武术队多次代表商河县参加省、市级武术比赛。武术谱书被国家体委收藏。高跷更是一绝,扮演各种角色,表演的《白蛇传》既惊险,又逼真。自1950年开始,村里建立起了业余剧团,是地方剧种,名叫东路梆子,流行于惠民一带,演出了很多历史戏和现代戏,在当地很有名气。至今,东路梆子这个剧种还没有失传,仍有人在演唱。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宋明星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宋家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