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家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172
颗粒名称: 炊家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2
页码: 395-39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怀仁镇炊家村村庄概况、村民经济、村政任职、村民生活等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怀仁镇 炊家村

内容

村庄概况
  炊家村位于怀仁镇政府西南方向4公里处,东临南小赵村,南与杨武镇村相连,西临油坊孙村,北与闫家村相邻。全村占地总面积800亩,其中耕地面积650亩,村庄占地面积100亩,其他占地50亩。2010年,全村共有140户,总人口560人,均为炊姓,汉族。
  据记载,炊氏自元代(1329年)由山东即墨迁入,原属德平县龙家村,有“炊龙一家”之说。明代建文年间(1399年)迁入该地。村民本都姓“爨”(音cuàn),因“爨”与“炊”属通假字,意思与用法相同,且“爨”字笔画繁杂,书写不便,因此,用“炊”取而代之,仍读cuàn,故今称炊家村。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
  1966年,该村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先进党支部”“华东红旗”称号,当时为德州地区“百面红旗”之一。1999年,被镇党委授予“先进党支部”称号。2007年,被镇党委评为“村财镇管”先进单位。
  村民经济
  1948年,旱灾严重,亩产粮食70公斤。1959年,亩产粮食达到200公斤。1964年,村支部带领村民打小砖井20眼。1966年,打深机井2眼,人均小麦口粮100多斤,当时轰动全县,获得德州地区“百面红旗”之一“华东红旗”称号。1969年,村支部结合该村实际,组织群众在村东开挖水库,动用劳力200余人,挖土万余立方米。1973年,村后大寨沟正式贯通蓄水,全村所有耕地改造成水浇田、稳产高产田。1982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量突破双千斤。
  自20世纪60年代起,该村集体副业从未间断,先后开过油坊、香油坊、面粉坊、烘炉厂、铁编厂等。特别是油坊,自1965年开始经营,前后历时15年,一定程度上繁荣了当时的集体经济。1989年,村里成立了建筑队,许多男青年劳动力陆续加入,利用农闲时节外出务工。至2010年,建筑队已发展到百余人,年创利税210万元。该村交通便利,村前和村东每天有通往济南、德州和淄博的客车,通往县城的车有4班,每小时1班。全村有副食百货商店2处,建材门市1处,蛋鸭养殖场1处。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5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8100元。
  村政任职
  1952-1985年,炊风海任村党支部书记。1986-1991年,炊治明任村党支部书记,炊风龙任村委会主任,炊风圣任村文书。1992年,炊风龙任村党支部书记。1993-1997年,炊风华任村党支部书记,炊振刚任村委会主任,炊治明任村文书。1998-2010年,炊风忠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炊立贞任村委副主任,炊振刚任村文书。 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年人均粮食不足100斤。1982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2001年,人均纯收入2900元,人均年末存款余额1800元。至2010年,村民全部住上了砖瓦房,安装了程控电话,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180余辆,安装太阳能90多户,安装暖气62户,空调55户,电脑43户,有6户村民盖起了二层住宅楼。
  村庄建设
  1960年以前,村里只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人们住的多是土坯房。1978年,村里对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1984年,全村户户通电,村民用上电灯。1997年,全村通上自来水。1998年,村里投资20余万元将南北、东西2条大街铺上了柏油,油面7000平方米。2007年,修建完成了村两委办公室和村级活动场所。2008年后,该村又先后疏通了环村沟,修了环村路,有的家庭还用上了沼气,街道两旁栽植了景观树。
  文化生活
  1956年,村党支部为了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成立了由炊立河任团长的吕剧团,在村前大街中段搭起一个永久性的戏台,每月逢初一、十五演出,每逢演出日,周围村子里的群众纷纷前来观看。(当时,周围村里人说,炊家村的小道最多,这正是由于外村人来看戏,经长年累月踩踏所致。)当时,演出剧目有《小姑贤》《井台会》《碧玉簪》《王定保借当》《李二嫂改嫁》《丰收之后》等,该吕剧团演出时间持续10年之久。
  1980年后,该村每年春节、元宵节期间都要成立鼓子秧歌队,擂鼓、踩跷、扭秧歌,村人称“办十五”。最有名的当属踩高跷,舞到兴起时,便要“上扁担”。所谓“上扁担”就是几个力量大的踩跷人抬着扁担,由胆子大并且善舞的人爬到扁担上面做出各种舞蹈动作,众人随着鼓点,缓缓前行,最精彩时要叠加到两三层,惊险刺激,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炊风忠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炊家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