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集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160
颗粒名称: 周集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2
页码: 384-38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怀仁镇周集村村庄概况、村民经济、村政任职、村民生活等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怀仁镇 周集村

内容

村庄概况
  周集村位于怀仁镇政府西南方向4.5公里处,距商河县城16公里。东与河西孙村相邻,西与临邑县田安村相连,南与付庙村接壤。全村占地总面积225亩。2010年,全村共有232户,总人口930人,均为周姓,汉族。
  据记载,明朝永乐年间,周氏三兄弟由山东泰安徂徕山下迁来此地,后因村中立集,故名周集村。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
  2006年,该村被济南市文明办表彰为“市级文明村”。2007年,被济南市建设局列为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示范村。2005-2007年,连续三年被镇党委、政府评为“三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08年,被商河县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先后被授予“济南市民主法治示范村”“济南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先进党支部”“治安先进村”等称号。
  村民经济
  1954年,周青海组织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1955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7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5年,村支部组织300多名群众,将村西100多亩涝洼林地整治成农田,扩大耕地面积。1968年,粮食产量由过去的亩产不足100公斤提高到150公斤。1982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里通过修渠排涝压碱,粮食亩产量突破双千斤。
  1997年9月10日,村里重新建立集贸市场,逢五遇十是村里的赶集日。集日时,摊位达到300多个,日交易额5万余元,经营范围涵盖百货、农机修配、机电、服装、五金、铝塑、农药化肥等。2005年以来,全村先后建起冬暖式蔬菜大棚、大拱棚及花卉棚30多个,注册成立了君惠达君子兰种植专业合作社和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种植西葫芦、西红柿、芸豆、辣椒及小香瓜等。同时,还建有100亩的优质葡萄示范园区和占地500亩的富士苹果种植基地。建有养殖小区3处,莲藕种植区1处,废品回收站1处。村里还办有扎毯、针织、服装加工等,吸纳各类加工户近百人。村里设有商店、幼儿园、机动车辆维修部、面食加工厂等各种行业。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51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
  村政任职
  1939年,德平县怀仁区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建立周集村农民协会,之后,村农救会、联防队、武装队相继成立。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周传升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周集村生产大队,周恒修任大队长,下设5个生产小队。1958年6月,中共周集村第一届支部委员会成立,周恒波任村党支部书记。1967年1月,成立周集村大队“革命委员会”,周荣珍任主任,周恒凡、周荣昌任副主任。1958-1979年,周恒波、周荣志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1979年,周恒修任村党支部书记。1981年,周荣新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年10月,建立周集村村民委员会,周恒岗任主任,委员3人,下设5个居民小组。1992年,周荣伦任村党支部书记。1995年,周荣平任村党支部书记。2005年,周荣剑任村党支部书记,周之晶任村文书,郭宗芹任妇女主任。全村共有党员25名。
  革命活动
  抗日战争时期,全村有5名青年参军参战,其中周恒芳参加过淮海战役、莱芜战役、解放济南等战斗,在淮海战役中负伤,评为一级残疾军人。抗美援朝战争中,该村青年周荣全、周恒都赴朝作战,其中周荣全牺牲,追认为烈士。
  文化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文化教育落后,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5%。1950年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村小学2次迁址,先后投入15万元对学校进行了修建。1985年,投入3万元建起幼儿园,村里儿童免费入园。1997年,村小学达到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办学条件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全村先后有22名学生考入全日制大学本科院校。
  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年人均粮食仅5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20元。1982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05年后,人均纯收入2700元,98%的村民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400余辆、其中轿车10辆、面包车12辆、大型收割机7台、电脑20余部,电视机、通讯工具基本普及。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大多数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5平方米。1972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按照村规划先后疏通村内9条大街,总长3500米。1983年,安装100千伏变压器1台,全村户户通电。1992年,投资10万元,安装供水设备和管道,村民用上自来水。1997年,投资40余万元,对村内中、西2条大街进行硬化。2008年后,村里完成了硬化:新修村内大街3条,全部为混凝土浇制,共计6317平方米。对8条小巷全部采用混凝土硬化,共计7300平方米。村庄大街小巷硬化率100%。村大街全部进行绿化,共栽植百日红、红叶李、雪松、黑松、法桐、柿子树等乔木1412棵,冬青、小龙柏等灌木4590株。村口广场栽植大雪松、黑松、蜀松等植物,铺设草坪800平方米,修建大花池2个、小花池4个。村文化大院栽植小龙柏、法桐等植物,完成环村林建设40亩。村里建立了三清长效机制,引导村民改善生活方式,以户为单位逐户进行“四改”,即农户改厕、改圈、改水、改厨,现已安装冲水式厕所140户,拆除街道畜圈210处,兴建沼气池75个,安装太阳能100户。大街两侧2.3万平方米的墙面全部粉刷一新。投资1万余元,制作了新农村建设宣传栏。村内主要街道和公共场所安装较高标准路灯35盏。
  文化生活
  自1953年,村党支部办起了小型吕剧团,演出剧目有《李二嫂改嫁》《小姑贤》等。该村每年春节、元宵节期间200多名青年男女演出节目,其中高跷、小戏、民间传说等在当地颇有名气。2005年,投资40万元建设了高标准的文化大院,配备了图书室、棋牌室、篮球场、乒乓球室等,购置了健身器材。2008年,成立了商河县首个留守流动儿童快乐成长站。投资20万元建设了高标准的先人纪念堂,并采取措施退坟还林。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周荣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周集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