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庙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145
颗粒名称: 三皇庙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1
页码: 37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怀仁镇三皇庙村村庄概况、村民经济、村政任职、村民生活、文化生活等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怀仁镇 三皇庙村

内容

村庄概况
  三皇庙村位于怀仁镇政府西北方向5公里处,距商河县城18公里。东与西李隆堂村相邻,西与临邑县十里铺村一河之隔,南与西信村接壤。全村占地总面积754亩,其中耕地面积594亩,池塘面积30亩,企业占地面积10亩,村庄居住占地面积120亩。2010年,全村共有98户,总人口446人,有牛、李、韩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李氏人口最多。
  据记载,牛氏由山东省寿光市迁入该地立村,故取名牛家庄。后来李氏、韩氏相继迁入。明朝时期,牛家庄在村中央修建寺庙1座,供奉3位皇帝,伏羲(天皇)、神农(五谷爷地皇)、黄帝(泰皇),故得名“三皇庙”。1947年归属德平县管辖,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原德平县第四区公所划归商河县,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
  村民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村北有洼地80多亩,逢雨即涝,村周围耕地多为盐碱地,亩产粮食不足50公斤。1952年,成立互助组。1953年,成立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十几眼,削高填洼,修水渠,排涝压碱,粮食产量由原来的50公斤提高到100公斤。1982年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西靠德惠新河,水源丰富。1990年后,粮食亩产量达到双千斤。1996年后,村民发展第三产业,相继办起了香油房、豆腐皮加工厂、自行车修理铺、超市等经营场所。
  村政任职
  1939年,德平县怀仁区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建立了三皇庙村农民协会,此后,村农救会、武装队相继成立。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李广玉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三皇庙村生产大队,李广旭任大队长,下设2个生产小队。6月,中共三皇庙村第一届支部委员会成立,牛永法任村党支部书记。1967年1月,成立三皇庙村大队革命委员会,牛连祥任主任,李广清任副主任。1958-1977年,牛永法任村党支部书记。1977-1987年,牛旺阁任村党支部书记。1987-1996年,牛永富任村党支部书记。1996-2010年,牛传升任村党支部书记,韩克义任村文书。2010年,韩克义任村党支部书记,李文责任村文书,肖芳任妇女主任。全村共有党员16名。
  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大多数村民生活艰难,年人均粮食50斤,温饱得不到保障。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2005年,人均纯收入2700元,97%的村民住上了砖石结构的瓦房。至2010年,全村实现了通电、通水、通路、通有线电视、通固定电话,拥有各种机动车50多辆,其中轿车3辆,,面包车6辆,大型收割机2台,电脑10部,电视机、通讯工具基本普及。
  文化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每逢春节,村民表演各式各样的节目,其中有武术、摔小鼓、《老姜背老婆》《倒骑驴》《猪八戒背媳妇》《玩旱船》《王婆卖瓜》《王小赶脚》等节目,尤其是武术表演,牛连山的梅花枪、牛连奎的大洋拐、韩永正与牛永俭的三节棍、李广银的双刀就地十八滚、牛连玉的滑棍、韩永堂的大刀、三叉枪等,在本地颇有名气。1978年后,鼓子秧歌表演从未间断,表演队伍统一服装,节目繁多。以牛连奎为代表办起了小剧团,演出剧目有《刘巧儿》《打渔杀家》《小仓山》《四进士》《青山英烈》《沙家浜》等。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韩克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三皇庙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