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仁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139
颗粒名称: 怀仁镇
分类号: K295.2
页数: 56
页码: 363-41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怀仁镇概况、经济社会发展、区划沿革、特色农产品等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怀仁镇

内容

概况
  怀仁镇位于商河县西北部的两市(济南、德州)三县(商河、乐陵、临邑)交界处,镇驻地距县城12公里,南临张坊乡与贾庄镇,东连殷巷镇,西与临邑县相邻,北与乐陵市郑店镇接壤,总面积59.55平方公里,耕地5.3万亩,总人口3.5万人,辖3个管区,58个行政村。怀仁镇是山东省重要棉花生产基地、济南市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县级经济实验区,是济南、德州主要的交通枢纽,是商河、乐陵、临邑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重地,商业效应辐射周边十几个乡镇,素有“济南市的北大门”之称。随着济南市委、市政府“北跨”战略的实施,怀仁镇已成为全市重要的开发区域之一,拥有土地、财税、环境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宽松、和谐、高效、安全的发展环境。全镇实现村村通柏油路、电话、有线电视、自来水。怀仁镇交通便利,通讯快捷,东接省道248线,距济青高速、京福高速不足70公里,正在开工建设的德龙烟铁路、济商高速穿境而过。
  “怀仁”地名出自《论语·里仁篇》:“君子怀德,小人怀土。”“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辞海》释:“里仁”通“仁里”。郑玄《论语·郑氏注》:“仁里,居于仁者之里,是为善也。”“怀仁”可释为:“首善,宜居之地。”怀仁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文化底蕴厚重。大沙河横贯东西,沿岸有树龄300多年、面积近千亩的古杏林、古槐林;南有古鬲城遗址;北有殷商时期的东信冢和耿家冢。曾涌现杨橝、阎常留、上官云相等著名人物。
  2008年,怀仁镇被山东省政府确定为“省级中心镇”。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示范小城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单位”“山东省平安建设先进乡镇”“济南市新农村建设十大行动先进镇”“济南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济南市首批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等称号。
  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2010年底,怀仁城镇建设形成了“四街一城二市一园”的格局,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建成区扩展到3.5平方公里,企业发展到24家,吸纳劳动力2800余人。共引进在建内资项目10个,计划总投资3.5亿元。引进在建外资项目1个,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签约项目2个,计划总投资1.4亿元。全镇已发展个体工商户1118余户。大沙河高效生态农业观光带动工开发,景观大道顺河而建,果品采摘区、园林绿化区、旅游观光区和鹅鸭养殖区初具规模。2010年,怀仁镇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5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39.8元。
  工业经济形成以资源利用为主的棉花加工、木器加工、塑料、丝网、化工、扎毯、合金铸造等七大支柱产业。
  吉优箱包怀仁镇吉优箱包有限公司是怀仁镇引进的一家韩国独资企业,落户于镇工业园。主要生产女士箱包,产品全部出口韩国、日本等国家。该项目于2010年6月下旬开工建设,2010年10月中旬开工投产。年生产高档女士箱包35万件,年出口创汇500万美元,利税350万元,同时吸收当地剩余劳动力300余人。
  金凯纺织济南金凯纺织有限公司坐落于怀仁镇工业园。2009年6月注册,8月底安装完成投产。公司占地30亩,拥有并线机、捻线机、落丝机、倍捻机30台。主要成品为合股纱锭,产品主要销往南方及青岛等沿海地区,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800万元,利税420万元,解决就业岗位100余人。
  永盛家具 济南永盛家具厂是集设计、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生产加工各种高、中档家具、办公用品及沙发。主要产品有各种高、中档客房、卧室配套家具、写字楼配套办公用品。该厂全部采用国内先进的生产设备,流水线作业,一次成型。产品远销北京、天津、大连、青岛等城市。
  区划沿革
  怀仁原为古汉平昌地,解放前为德平县东南重镇。1947年起为德平县第四区区公所驻地。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原德平县第四区公所划归商河县管辖。1965年5月-1984年4月,称商河县怀仁公社。1968年5月-1979年12月,怀仁革命委员会成立。1984年4月,怀仁公社改名为怀仁镇,建立中共怀仁镇委员会、怀仁镇人民政府。2005年,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怀仁镇仍保留其建制。
  2010年10月,成立以下内设机构: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社会稳定办公室。同时设5个财政拨款事业单位:财政所、计划生育服务站、文化服务中心、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中心。重新核定镇人员编制数。核定镇行政编制25名、核定镇事业编制34名、严格核定镇领导职数8名。
  党委设书记1名;副书记2名,纪委书记1名。政府设镇长1名、副镇长2-3名;人大主席团主席1名,人民武装部部长1名。
  怀仁镇辖南管区、北管区、东管区3个管区58个行政村。2010年底,总人口36630人,其中户籍人口33911人。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怀仁镇水资源主要包括客水、地下水2种。客水主要为商中河、商西河引进的黄河水,均为淡水,水量较丰富。大沙河横贯全境,属徒骇河水系,镇域内流径11公里,流域面积73平方公里。
  物产资源 境内盛产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瓜果等,葡萄、桔梗等已初具规模。
  地热资源 地下蕴含着丰富的地热资源,热储含水层厚度基本在80-100米,地热水温达55℃-62℃,水质较好。
  土地资源 怀仁镇域面积59.55平方公里,现有农用地4489公顷,其中耕地419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0. 36%;建设用地1188.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9.96%;另有未利用地277.5公顷,占总面积的4.66%。
  自然景观资源 大沙河横贯全镇东西,境内长11公里,水面宽20米,水质无污染,草茂林丰,水产丰富;附近有3处鹅鸭养殖小区,龙怀路顺河而建,直通省道248线,现已修建了顺泰亭等两处景点;古杏林、古槐林——位于大沙河洼李村以西,树龄均在百年以上,面积逾千亩。
  特色农产品
  鸭蛋 自2008年春开始,生张、李楼、田东、田西等8个行政村建设蛋鸭养殖基地,占地面积200亩,建有高标准养殖大棚60个,开挖水面4.5万平方米。园区内供排水、道路、电网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养殖基地实行“基地十农户”的运作模式,统一购进种苗、统一购进饲料、统一提供技术服务、统一销售鲜蛋,降低了养殖户的经营成本及风险,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至2010年,基地内养殖户达到55户,蛋鸭存栏量5万只,蛋鸡存栏量6万只,年产鲜蛋2090吨,产品销往北京、天津及省内各大、中城市,产品供不应求。年纯收入达550万元,人均增收2076元。良好的经济效益带动周边群众纷纷加入养殖行列,全镇辐射带动散养户300余户,对全镇畜禽养殖业起到推动作用。
  核桃 为发展现代都市观光林业,促进林业增效、农民增收,怀仁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在大沙河北岸建设了占地800亩,集观光、采摘、休闲为一体的核桃示范基地。示范基地种植了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薄壳核桃——香玲。实行地上核桃、地下甘薯、西瓜、花生的间作种植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采取大户承包和专业管护相结合的方式,将果园分片承包到户,由其负责果树日常管理,同时镇政府聘请技术员对果农进行技术培训。组织种植户成立了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具体运作林果的管护、销售。至2010年,集观光、采摘、休闲为一体的核桃示范基地雏形已经显现。
  苹果 先后在古城、河西孙、河西吴、西信、东风、怀仁街、东韩、河东杨、东信、储家、付庙等村种植红富士1000亩,2008年新增苹果树500亩。
  葡萄 自1982年开始零星种植葡萄,1999-2001年,镇党委、政府经专家论证,组织干部去河北涿鹿、青岛大泽山实地参观,发展露地葡萄3000亩(红提,黑提,青提),同时建起了两个示范园,两处恒温库,大棚葡萄示范园130亩,露地葡萄示范园60亩。2005年3月28日,成立怀仁镇古城村葡萄协会,古城村种植葡萄100亩,辐射带动周集、储家、河西孙、河西韩、河西吴等村扩大种植1000亩葡萄,产品远销上海、天津、东营等大中城市,经济效益可观。
  芫荽 杨武镇村芫荽种植已有30多年的历史,原来的规模很小,每户只有0.1-0.2亩地零星种植。2005年3月成立杨武镇村芫荽协会,协会成立后,芫荽种植面积扩大到了300亩,亩产量近7000斤,每亩平均收入可达4000元以上。由协会组织统一浇水、施肥、销售,所产芫荽远销天津、北京、济南等地,经济效益远高于粮棉生产。
  人民生活
  教育2004年,高标准建设了镇中学新校教学楼、综合楼和实验楼,总投资350万元,占地20亩,建筑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设立了多媒体教室。2009年,在怀仁中学教学楼北侧,投资300余万元,建设了一处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可容纳800人的镇中学学生公寓楼,实现学生住宿标准化。镇中学成为集教学、生活、运动于一体的花园式寄宿型学校。2010年,投资680万元建设镇中心小学,投资200万元建设了中学体育场;同时每年投入40余万元为各中小学进行校舍改造、校园绿化、完善教学设施等,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卫生 2007年,怀仁镇卫生院门诊病房综合楼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其占地30亩,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为减轻农民看病负担,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农民参合率99.5%;新建12处村级标准卫生室,改善了群众就医条件,实现了广大群众“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镇”。
  怀仁民歌
  怀仁民歌以生活情趣类居多,如《小货郎》《裁单裤》等。
  《小货郎》是一种男女对唱、带表演性的民歌,叙述一对青年冲破封建礼教追求爱情自由的故事。整首歌由9段歌词组成,语言淳朴简练、热情含蓄,曲调欢快、热情、流畅又严谨,是一首民族五声音阶宫调式旋法对偶性结构的传统民歌,它的调式虽属大调式,但在曲调进行中多次出现高音,这样在大调型的曲调中形成调式交替效果,从而加强了抒情色彩。《小货郎》前6节:稍慢过门以中速节奏,三度、四度跳进手法,形象地展现了一个年轻货郎挑着担,去看心中恋人的愉悦心情。最后一小节又用了两个休止符,在音乐形象上巧妙地产生了货郎进村后,轻轻放下挑子的效果。货郎进村后头两句唱腔曲调用回旋级进和三度四度跳进手法,表现了这个年轻货郎开朗、直爽的性格。中间过门不但起到与下边乐句连接的过渡作用,而且起到货郎边敲货郎鼓边行进的音乐效果。曲调最后6小节突慢。以上音乐的处理是速度上的对比手法,描绘货郎渴望得到幸福的心情,最后4小节突快性过门,表现了货郎对爱情向往的又一次升华。
  《裁单裤》是首男女对唱形式的民歌,产生自土改时期,歌词是地道的方言土语,它的曲调是民族五声阶的徽调式结构,但也少量地采用了变宫和变徽,曲体形成是在基本曲调基础上发展扩充了复乐段两段体,在旋律进行上采用摸进、跳进,有时出现六度、七度大跳的手法形成。《裁单裤》的曲体结构与一般民歌有所不同,一般民歌曲体形成多是起、承、转、合4句体结构,而《裁单裤》的A段却是3个乐段构成:从谱例看,它是一种不规整的三句体乐段,第三句的出现实际是第二乐句的变化重复,不仅没有累赘,反而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产生了严谨流畅的效果,这样B段在有上缺下的基础上,用扩充发展和节奏变化的对比手法,很自然地完成这一使命,刻化出完全统一的音乐形象。《裁单裤》采用富有棱角的六度、七度上行或下行,用音区对比的手法,不但丰富了音乐的变化性,而且充分表达了劳动人民那种热情奔放的思想情感,有妙趣横生的艺术效果。
  (党风超)
  怀仁街村
  村庄概况
  怀仁街村位于商河县城西北方向15公里处,是镇政府驻地,东临肖西村,南临洼李村,西临卜家村、东信村,北临朱家村。全村占地面积38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60公顷、林木30公顷、池塘10公顷、企业占地30公顷、大沙河占地60公顷、村庄居住占地90公顷。2010年,全村共有551户,总人口3325人。有张、王、李、赵、郭、杨、崔、安、信、吴、于共11个姓氏,均为汉族。
  据《德平县志·古迹》载: “本县旧名为鬲、为般、为平昌、为安德,其域分合,名称更易,前志详矣。”自五代后唐命名德平,迄今千年相沿未改,德平四大镇就包括怀仁镇。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原德平县第四区公所划归商河县,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
  2005年,怀仁街村被省爱卫会表彰为“省级卫生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被全国妇联评为先进单位。该村在重要路口安装监控摄像头8个,春冬农闲时节组织村委成员及部分党员值勤看夜,社会治安综合防治工作走在全镇的前列。
  村民经济
  新中国成立后,该村利用地势以及政策的机遇发展农业,兴建水利,建设桥涵,办企业。相继建设了棉厂、铁工厂、学校、卫生院等。村内设有集贸市场、商贸城、超市、餐饮达到星级标准。建有中小企业10多家,主要经营商品加工、制造、针织、化工等。建起水厂、扬水站等水利设施,为农业高产增收打下基础。2011年,打机井4眼以确保德大铁路以北的农田灌溉用水。新建养殖畜牧小区1处,新建大棚10个,苗木花卉合作社成立后各种苗木种植300余亩。村内还新建有卫生院、农民新社区、灯光球场、仁和园公园等,教育、卫生、娱乐、休闲等配套齐全。德大铁路从村北穿过。
  村政任职
  1939年,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成立了怀仁街农民协会。之后,又成立了村农救会等。1955年,成立了红光农业生产合作社,共23户,信业贵任社长。次年全村加入了红光农业生产合作社,郭宗德任社长,郭培元、郭翠兰、郭秀英任副社长,信德如任党支部书记,郭笃志任会计,下设5个生产小队。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村里分东、西两个大队,东大队队长郭笃学,郭笃福、郭宗德先后任西大队队长。1978年后,东、西两大队合并。1968年,郭宗德任村党支部书记,赵传友任副书记兼民兵连长。1976年,郭起兴任村党支部书记,李希孟、李继青、李振义任委员。1979年,李希孟任村党支部书记,郭笃礼任大队长。1982年,郭笃礼任村党支部书记,郭培周任村文书,李志强任村主任。1997年,郭培周任村支部副书记,张怀金任村主任,赵光利任村文书。2011年,郭笃礼任村党支部书记,赵光利任副书记,李会周任村文书。
  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村民生活得不到保障,年人均粮食不足100斤。1982年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至2010年,全村95%以上的村民已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人均住房面积30多平方米。村里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通固定电话等,多数家庭已拥有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用电器,电视机、通讯工具基本普及。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道路都是土路并且很窄,一到雨季村民出行十分困难,房屋皆是土坯房。1978年后,开始对宅基、街道进行统一规划,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村民拆旧房建新房。1980年,安装100千伏变压器一台,全村户户通电。同年,铺设柏油路一条。1995年,程控电话、有线电视开通,全村一半以上家庭先后安装了电话,接通了有线电视。2000年以后,对村内道路逐步完成硬化和绿化,并对主要道路两侧铺设了下水道。村东部沿街先后建起商业街,为2层小楼设计。2007年,建成水厂全村统一铺设自来水管道,村民开始饮用自来水。同年,全村完成线改并同时增加2台变压器向全村供电。至2010年,全村均实现了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净化,并配有保洁员,大街上配置垃圾箱。
  文化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文化教育落后,学龄儿童入学率不足30%。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改善了办学条件,小学、中学均3次迁址,协助镇政府斥巨资对学校进行了改造和扩建。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学龄儿童入学率100%。至2010年,全村先后有20多名学生考入大学。先后修建了老年活动室,图书室、民兵之家、灯光球场,购置了电视机、录像机并定时播放科技、法制宣传片宣传普及科技知识,增强村民的法制观念。
  20世纪70年代初,该村成立了小剧团,演出剧目有《沙家浜》《红灯记》《李二嫂改嫁》等,还根据生活实践自编自演了不少剧目,深受群众喜爱。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到20世纪80年代初小剧团解散。2002年,小剧团重新组建,劳动之余人们聚在一起演唱自己喜欢的剧目。2010年,该剧团应邀参加临邑县举办的“农民业余京剧演唱会”获得第二名。
  (郭笃礼)
  洼李村
  村庄概况
  洼李村位于怀仁镇政府驻地以南,距商河县城15公里,该村由东洼李、西洼李两个自然村组成。西、北与大沙河相邻,东与生张村相邻,南与后刘村、杨家村接壤。全村占地总面积217公顷,其中耕地113公顷,果林20公顷,企业占地21公顷,旧沙河滩36公顷,村庄民居占地24公顷,苇塘占地3公顷。2010年,全村共有296户,总人口1093人,有李、田、谢、郅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李姓人口最多。
  据记载,明末清初,李氏兄弟两人由山东寿光迁入此地,一人居东,一人居西,繁衍生息,形成两个自然村:东洼李、西洼李。1960年,两个自然村合并为洼李村。该村曾隶属于德平县管辖,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
  村民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因村北沙河得不到治理,旱涝成灾,十年九涝,亩产粮食不足100斤。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20多眼,削高填洼,利用该村土质特点,种植果树10余个品种。1959年,粮食亩产近300斤。1960年,两个自然村合并后,村支部带领全村群众,治理沿沙河土地,种植林木近400亩,将村南土地切割成方,挖渠筑田。1978年后,村民发展林果产业,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将全村土地改造成稳产高产田,粮食亩产量突破双千斤。
  1990年后,该村发展特色农业,种植西瓜、香菜、黄瓜、西红柿、大葱等蔬菜100多亩,每年向市场供应蔬菜、瓜果等600多吨。2000年,实现产值690万元。同时,村里不断发展建筑业,农机修理等项目,现村内有大型农业机械10台,大型挖掘机、吊车6辆,建筑队6个,作业范围至天津、北京、东营、济南等地。至2010年底,全村工商业从业人员150人,全村经济总收入7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7000余元。
  济南永盛家具厂、怀仁汽车站、怀仁镇变电所等均坐落于该村。
  村政任职
  1939年,建立德平县怀仁区抗日民主政府洼李村农民协会,之后建立了村农救会。1948年,李家忠任东洼李村党支部书记,李家勤任西洼李村党支部书记。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两个自然村独立设立行政机构。1960年,两个自然村合并,李家义任村党支部书记,李本清任大队长,谢宪成任民兵连长。1984年10月,建立洼李村村民委员会,李本河任主任。至2010年,李本河、李家安、李会亮、李本路、李本升曾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李家安、李家奎、李本祥、李本路、李本升先后任村主任,孙秀玲任妇女主任。
  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村民生活艰难,年人均粮食不足100斤。20世纪50年代,遇三次大涝之年,庄稼颗粒无收,房屋倒塌无数,许多人背井离乡,逃往外地求生。1978年后,村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200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2800元,一部分村民家庭有了存款。至2010年,全村98%的村民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其中6户修盖了二层楼,拥有各种机动车300多辆,其中轿车、面包车15辆,大型收割机8台,吊车6台。多数家庭已拥有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用电器,电视机、通讯设备基本普及。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道路高洼不平,遇到下雨天村民出行困难。1978年后,村里逐步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取直整平了村内所有街道,对2条主街道铺设了柏油路,所有街道安装了路灯。2008年,村里筹集资金16万元,全村通上自来水。2009年,投资20余万元,建设了高标准篮球场和村民文化娱乐场所。2010年,投资15万元,新安装100千伏变压器1台,敷设电缆线3000米,建设配电室7个。至此,全村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等。
  文教科技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600口人,只有12个人上过高小。至2010年,该村先后有10多人考入全日制大学本科院校,1人获博士学位,1人获硕士学位,2名在读研究生。村里购置了电视机、录像机,宣传和普及农业结构调整,立体种植,畜牧业养殖,良种施肥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科学技术。2010年,该村有10户村民被评为镇“十星级文明户”。
  文化生活
  1978年后,该村鼓子秧歌表演主要有:①扛信子表演。信子表演为方圆几十里内该村独有的节目,每逢元宵节期间,十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肩扛信子到各村表演,每套铁制信子有20斤重,在身上绑牢,上面伸出的主杆中间有一尺多长的横杆,横杆上边是打扮漂亮的七八岁儿童随着鼓点扭动做着各种表演,并不时翻筋斗,引得观众阵阵叫好。②鼓子表演。每当秧歌表演时,二三十个鼓子队员在伞头的指引下,做着整齐有力的特色表演,其表演形式与周围村庄不同。③武术表演。洼李村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李会昌表演的七节鞭,李本顺表演的猴拳,李家芬表演的大刀,在方圆几十里内颇有名气,其中李会昌父子代表商河县参加了在烟台举行的全省武术表演并获奖。
  人物
  李源方 又名李传纪。1912年5月生。德平白麟高级小学毕业后任小学教师。1938年7月参加八路军。在部队一直做卫生工作。历任卫生队文书、司药、医生、队长,师医务主任,军卫生部科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药局主任等职。荣获特功纪念章。1978年离休。
  李文魁 1919年4月出生,1938年入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1951年赴朝参战,1957年转入地方工作,曾任大庆师范学院院长、书记,大庆油田钻井器材供应站主任等职务,曾获独立勋章和解放勋章,1998年病故。
  (李本升)
  耿家村
  村庄概况
  耿家村位于怀仁镇政府以北3公里处,由耿家和丁家两个自然村组成,东与小刘家村相邻,西与王尔茂村相邻,南与九廪庄村相邻,北与乐陵市郑店镇的李博寺村和黄家集村接壤。全村占地1640亩,其中耕地1065亩,池塘、道路占地485亩,村庄占地90亩。2010年,全村共有106户,总人口478人。有朱、耿、郭、于、黄、张、牛、葛、吴、铁10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朱氏人口最多。
  该村因耿氏而得名,据《德平县志》记载,老德平有72埂,商河有72洼,该村埂子最大,因此命名为耿家村,隶属德平县第四区管辖。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原德平县第四区公所划归商河县,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
  村民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90%的耕地为盐碱地,粮食产量不足100斤,有“种一葫芦收一瓢”的说法。1952年,该村组建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成立了两个互助组。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通过打砖井、平整土地、修水渠等措施,粮棉产量有所提高。1982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产量实现亩产800斤。1990年后,粮食亩产量突破双千斤。至2010年,该村有养猪场1个,养鸭大棚1个,养鸡专业户1个。全村经济总收入43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5000余元。
  村政任职
  1952年,黄庆深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黄庆深任社长。1964年,朱庆良任村党支部书记,黄家保任大队长,朱昌兴任治安主任,耿永良任委员,下设4个生产小队。1966年,朱庆良任村党支部书记。1978年,铁本华任村党支部书记,郭宗海任文书,朱昌兴、黄家保、耿永良任委员。1984年,郭宗海任村党支部书记,张传海任文书,黄居德、耿太芳任委员,刘春兰任妇女主任。2004年,朱传明任村党支部书记,张传海任文书,郭宗海任委员。2007年,张传海任村党支部书记,朱家才任文书。2008年,郭过海任村党支部书记,朱昌军任村主任,耿太芳任文书,2011年,郭宗海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耿太芳任文书、委员,朱昌军任委员,顾立香任妇女主任。该村共有党员16名。
  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90%的村民生活艰难,人均粮食不足100斤。1982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至2010年,全村95%以上的村民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村内4条街道已全部硬化。全村有各种机动车100多辆,家家有电视机、程控电话,三分之一的村民家庭购买了电脑、冰箱、洗衣机等。村里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通固定电话等。
  新中国成立前,文化教育落后,学龄儿童入学率不足10%。1950年后,村小学两次迁址,先后投资两万元修建了新学校。1976年,村小学撤销,学龄儿童入学率89%。1997年后,教育制度改革,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2008年,建村两委办公室,集计划生育服务室、党员活动室、图书室为一体。
  文化遗址
  耿家冢 位于东信冢遗址东北方向1.5公里处,相传两冢有时顶端忽发黑气,数日不绝,不知缘由,非常令人恐惧,后有大胆的人上去以土压之,再不见此种现象。但每到盛夏,冢顶上空,云雾缭绕,蒸汽腾腾,远见如雾,时有出现。
  (朱昌军)
  朱家村
  村庄概况
  朱家村位于怀仁镇政府以北1公里处,北与耿家村相邻,西与全家村相连,东与肖西村接壤。全村占地总面积80公顷,其中耕地45公顷,村庄占地10公顷,其他占地25公顷。2010年,全村共有125户,总人口495人,有刘、信、朱、于、郭、闫6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刘氏人口最多。
  据记载,朱氏由原德平县朱家厅子村迁来该地,因朱氏来村最早,因此曾得名朱家村。该村曾隶属德平县管辖。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
  村民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村东20公顷涝洼地粮食亩产不足50公斤。1953年,信德方组织15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信德方任组长,后又相继成立2个互助组。1954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粮食产量由原来的50公斤提高到150公斤。1963年,全村开始治理涝洼地,打井5眼,挖沟筑田,将涝洼地改造成良田。1979年,对土地进行整合,投工1万多个,整合土地5公顷。1982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继打井10多眼,将全村所有耕地改造为水浇田,粮食亩产量达到双千斤。该村交通便利,村内4条街道全部硬化,东连德怀路、怀奎路,路口交界处有机动车维修、电气焊维修、建材门市等经营场所。
  村政任职
  1938年,村民刘本员加入中国共产党,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3年,信德方组织15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信德方任组长,后又相继成立2个互助组。1954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刘本忠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朱家村生产大队,信德方任大队长,下设两个生产小队。1958年6月,朱家村第一届支部委员会成立,刘本忠任村党支部书记。1967年2月,成立朱家村大队革命委员会,信德方任主任,刘振刚任副主任。1958-1980年,刘本忠、刘振刚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1986年,信师忠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年,建立朱家村村民委员会,信师刚任主任,刘振德任副主任,委员2人,下设2个居民小组。1987年,信师刚任村党支部书记,刘振德任主任,刘道昌任村文书。1997年,信师刚任村党支部书记,刘振德任主任,信德良任村文书,张俊英任妇女主任。全村共有党员14名。
  村民生活
  1982年,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3年,村里安装30千伏变压器2台,全村户户通电。1984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2007年,投资20万元,对村内4条大街全部硬化。2008年,投资6万余元,安装供水设备和管道,村民用上自来水。2009年,农电增容改造,安装100千伏变压器1台。至2010年,全村95%的村民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人均住房面积30多平方米,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100余辆,电脑50余部,电视机、通讯工具基本普及。
  (信德良)
  东信村
  村庄概况
  东信村位于怀仁镇政府西北方向1.6公里处。东与怀仁街相邻,西与西信村相连,南与卜家村、河西吴村接壤,北与小孟家、南小赵村相连。全村占地总面积1730亩,其中可耕地面积1700亩。2010年,全村共有260户,总人口1200人,其中农业人口988人,有信、陈、杨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信氏人口最多。
  据谱书记载,明朝永乐年间,信氏由山东省寿光市信家桥迁入此地定居,始名信家村。后按照本地“东长西幼”的礼制,长子位居村东,定名为东信村,次子位居村西,定名为西信村,至今已有600年的历史。该村原属德平县管辖,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原德平县第四区公所划归商河县,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
  东信村是全镇先进村之一,1995年,被济南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命名为文明村;多次被县、镇两级党委、政府授予“先进党支部”“模范团支部”“先进民兵连”“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等称号。
  村政任职
  1939年,德平县怀仁区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建立东信村农民协会,信师刚任农会主任,之后又成立了村农救会、村联防队、武装队。战争时期,全村多名青年参军参战,村民发展生产支援前线,为八路军驻军磨米面,做军鞋,送亲人参军。1955年,成立高级社(火光社)信同邦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了东信村生产大队,信传周任大队长,下设4个生产小队。1961年,信业发任村党支部书记,信维真任大队长。1965年,信维周任村党支部书记,信维华任大队长。1966年,信维真任村党支部书记,信业发任大队长。1967年1月,成立革命委员会,信维真任主任,信师广任副主任。1984年10月,建立了东信村村民委员会,信师孔任主任,信师广任副主任,信传学任村党支部书记,信业发任副书记,下设4个村民小组。1985-1992年,信传学任村党支部书记。1992-1997年,信师孔任村党支部书记。1997-2002年,信师广任村党支部书记。2002-2010年,信业敬任村党支部书记。全村共有党员28名。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村民生活贫困,粮食亩产不足60公斤,辅以糠菜维生,皆住土房,睡土炕,人均居住面积3-5平方米。家用器具很少,较富裕的家庭方有一桌两凳,少数有旧式柜、箱、橱,而且多为几代传用。1955年,打砖井40眼,修渠整平土地,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1960-1962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庄稼颗粒无收,村民多以地瓜干掺菜为主食。1965年,人均口粮260斤左右,居住面积增至14平方米,缝纫机进入少数家庭。1975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1981年,始建砖瓦结构住房、添置家具、化纤衣服渐多。1982年,全村通电,家用电器进农家。1990年,砖瓦结构住房占半数以上,人均住房面积27平方米。2003-2007年,村里先后投资30余万元对村内6条大街进行硬化,总长2400米,并同时进行了美化和绿化。相继安装了路灯,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修建了功能齐全的村两委办公室。至2010年,全村98%的农户是砖石结构的瓦房,并出现二层居民楼,人均住房面积45平方米,电话、有线电视普及率98%。全村拥有各种车辆700余辆,其中轿车10辆,面包车8辆,大型收割机、耕种机器4台,电脑50台。村内设有卫生室、日用百货、机械修配、面粉加工等场所。村民人均纯收入5500元,人均年末存款3000元。
  文化生活
  该村是个文化村,民间艺人信维亮编演的《裁单裤》《小货郎》《瞎子算卦》,多次在电视台播放。以信维亮为代表的群星吕剧团曾多次演出,《墙头记》《拾玉镯》《李二嫂改嫁》等曲目受到群众欢迎。1980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到该村采风,现场拍摄《黄河东流去》。1999年,长春 电影制片厂在商河县摄制《盛世秧歌》,使用该村10多名 鼓子秧歌演员,助威表演。
  文化遗址
  东信遗址 位于东信村南200米处,南临古沙河500米,距商河县城20公里,周边面积200×100米。现存遗址高出地面约4.9米,南北长30米,东西宽27米,约为原址的三分之一,土质呈浅灰色。自1958年以来,上级有关部门曾多次组织有关人员考察,先后从遗址中选捡的器物有青铜器、石器、骨蚌器、陶器4种。其中较完整的有青铜剑一把,剑身长34厘米,宽4厘米,剑把残存3.7厘米;残双翼式铜箭镞一个;残石刀一把,通体磨光,呈椭圆形,刃部锋利;残蚌刀一把。陶器多为夹砂红陶、灰陶和细泥陶残片,火候较好,纹饰为粗绳纹和细绳纹两种,其他可以辨认的器物有空管、短足豆柄,还有高低不等的鬲足若干,长5厘米的陶网坠一个。经省文物专家考证遗址文化层堆积情况为:底层为晚商文化,厚1.89米,中层为春秋战国文化,上层为汉唐文化。该遗址为晚商延续至秦汉时期的村落遗址,被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人物
  信师刚 1911年出生,1946年入党,任农会主任,底任联政队队长,1949年3月,南下,任杭州市航建局长。
  信法金 1917年出生,1947年3月参军,参加过解放战争,为志愿军炮兵二○二师六○四团三营战士,1950年11月在朝鲜战场上牺牲。
  信业宽 烈士。
  信维洋 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烈士。
  信法富 1937年9月26日出生,中共党员,高小文化程度。1957年2月参加邮政工作,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82年5月被评为山东省“劳动模范”,当选为县八、九、十届人大代表。
  信维亮 1925年6月7日出生,初中文化程度,1949年1月参军,先后任班长、文化教员等职务。转业后1955年先后担任农业技术员、林业技术员、文工团团长等职。1963年被评为省、地区、县民间歌手。1982年出席山东省农村文化艺术工作会议,被评为“山东省农村文化艺术先进个人”。1991年7月任县文联委员。
  信师福 1950年10月7日出生,大学文化程度,1968年参加工作,先后任科长、处长等职务。1995年12月被济南市直机关工委评为“优秀党员”,任济南市委政研室处长(正县级)。
  (信师全)
  三皇庙村
  村庄概况
  三皇庙村位于怀仁镇政府西北方向5公里处,距商河县城18公里。东与西李隆堂村相邻,西与临邑县十里铺村一河之隔,南与西信村接壤。全村占地总面积754亩,其中耕地面积594亩,池塘面积30亩,企业占地面积10亩,村庄居住占地面积120亩。2010年,全村共有98户,总人口446人,有牛、李、韩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李氏人口最多。
  据记载,牛氏由山东省寿光市迁入该地立村,故取名牛家庄。后来李氏、韩氏相继迁入。明朝时期,牛家庄在村中央修建寺庙1座,供奉3位皇帝,伏羲(天皇)、神农(五谷爷地皇)、黄帝(泰皇),故得名“三皇庙”。1947年归属德平县管辖,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原德平县第四区公所划归商河县,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
  村民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村北有洼地80多亩,逢雨即涝,村周围耕地多为盐碱地,亩产粮食不足50公斤。1952年,成立互助组。1953年,成立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十几眼,削高填洼,修水渠,排涝压碱,粮食产量由原来的50公斤提高到100公斤。1982年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西靠德惠新河,水源丰富。1990年后,粮食亩产量达到双千斤。1996年后,村民发展第三产业,相继办起了香油房、豆腐皮加工厂、自行车修理铺、超市等经营场所。
  村政任职
  1939年,德平县怀仁区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建立了三皇庙村农民协会,此后,村农救会、武装队相继成立。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李广玉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三皇庙村生产大队,李广旭任大队长,下设2个生产小队。6月,中共三皇庙村第一届支部委员会成立,牛永法任村党支部书记。1967年1月,成立三皇庙村大队革命委员会,牛连祥任主任,李广清任副主任。1958-1977年,牛永法任村党支部书记。1977-1987年,牛旺阁任村党支部书记。1987-1996年,牛永富任村党支部书记。1996-2010年,牛传升任村党支部书记,韩克义任村文书。2010年,韩克义任村党支部书记,李文责任村文书,肖芳任妇女主任。全村共有党员16名。
  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大多数村民生活艰难,年人均粮食50斤,温饱得不到保障。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2005年,人均纯收入2700元,97%的村民住上了砖石结构的瓦房。至2010年,全村实现了通电、通水、通路、通有线电视、通固定电话,拥有各种机动车50多辆,其中轿车3辆,,面包车6辆,大型收割机2台,电脑10部,电视机、通讯工具基本普及。
  文化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每逢春节,村民表演各式各样的节目,其中有武术、摔小鼓、《老姜背老婆》《倒骑驴》《猪八戒背媳妇》《玩旱船》《王婆卖瓜》《王小赶脚》等节目,尤其是武术表演,牛连山的梅花枪、牛连奎的大洋拐、韩永正与牛永俭的三节棍、李广银的双刀就地十八滚、牛连玉的滑棍、韩永堂的大刀、三叉枪等,在本地颇有名气。1978年后,鼓子秧歌表演从未间断,表演队伍统一服装,节目繁多。以牛连奎为代表办起了小剧团,演出剧目有《刘巧儿》《打渔杀家》《小仓山》《四进士》《青山英烈》《沙家浜》等。
  (韩克义)
  全家村
  村庄概况
  全家村位于怀仁镇政府以北2.5公里处,距商河县城18公里。东与朱家村相连,西与九廪庄村相连,北与耿家村相邻,南与怀仁街相邻。全村占地总面积1310亩,其中耕地面积904亩,村庄居住占地114亩,养殖小区占地10亩,林木占地282亩。2010年,全村共有122户,总人口512人,有李、信、谷、穆、全、汪、言、蔡8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李氏人口最多。
  据记载明末清初,全氏由山东省寿光市迁入此地立村,以姓氏命村名。该村原隶属德平县第四区管辖。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原德平县第四区公所划归商河县,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2010年,该村被镇政府评为“文明示范村”。
  村民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村东北方向200多亩地为低洼地,村周围多是盐碱地,粮食亩产不足80公斤。1950年后,李会陈组织15户村民成立了互助组,修渠道、打机井,使粮食亩产由原来的80公斤提高到150公斤。1978年后,村里打机井12眼,修渠道3条,将耕地改造成良田。1990年,粮食亩产量突破双千斤。至2010年,村内设有小超市、农机维修部、良种和农药专卖店、化肥销售点、防盗门加工厂、床垫加工厂、肉食店等经营场所,并建设养鸡场2处,养猪场3处,实现总产值12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4800元。
  村政任职
  1937年4月,李宝祥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38年,成立中共全家村第一届支部委员会,李宝祥任村党支部书记。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李会陈任社长。1958年,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改为全家大队,李如亭任大队长。1984年10月,建立全家村村民委员会,李宝亮任村主任。1996年,李会建任村党支部书记,李宝杰任村主任,全村共有党员14名。该村多次被镇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
  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大多数村民生活艰难,年人均粮食5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20元。1957年,人均粮食170公斤,人均纯收入40元。1978年,人均粮食200公斤,人均纯收入200余元。2000年,人均纯收入2850元,人均存款余额1800元。大多数村民住上了砖石结构瓦房,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70余辆,固定电话70多部,电视机130台。2005年后,全村砖瓦结构房屋占98%,各种机动车80余辆,其中轿车10余辆,面包车10余辆,大型收割机3台,电脑30多台,彩色电视机、通讯工具基本普及。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街道高洼不平。弯曲不直,房屋多为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3平方米。1975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1984年,安装50千伏变压器1台,全村户户通电。1998年,安装有线电视90余户。1999年,该村打深水井1眼,安装供水设备和管道,户户用上自来水。2003年,安装固定电话85部,成为电话联网村。2000年以来,按照村规划先后疏通大街4条,总长900米;疏通胡同14条,总长1440米。并对4条大街全部进行硬化、绿化,安装了路灯实现亮化。2008年,投资10万元建立了老年人活动中心,设图书室、民兵之家、乒乓球台、篮球场、文化大院等。建设了党员活动室、村两委办公室、医疗室共计180多平方米。至2010年,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通固定电话,人均住房面积40多平方米。
  文化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文化教育落后,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6%。1978年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村小学3次迁址,先后投入8万元对学校进行了修缮,适龄儿童入学率100%。至2010年,全村有8名学生考入大中专院校,1名学生考上研究生。
  (李会建)
  九廪庄村
  村庄概况
  九廪庄村位于怀仁镇政府西北方向3公里处,东与全家村相邻,南与东风村相邻,西临商河许商街道办,北靠德怀路。全村占地总面积40公顷,其中耕地30公顷,养殖小区1.5公顷,村民居住占地8.5公顷。2010年,全村共有86户,总人口310人,有刘、赵两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赵氏人口最多。
  据记载,清朝年间,刘氏由山东寿光迁至此地,取名刘灌头村,后来该村考上九位廪生,其中赵氏八人,刘氏一人,故改名九廪庄村,隶属德平县第四区管辖。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原德平县第四区公所划归商河县,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
  村民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村民基本靠天吃饭,粮食亩产不足70公斤,年人均收入不足20元。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打砖井8眼,修排涝渠,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70公斤提高到亩产200公斤。1964年,村支部组织动员全村群众,挖排水沟,动用土方2万立方米,将涝洼地改造成良田。1983年,人均纯收入1850元。1985年,粮食亩产突破双千斤。1996年以来,全村先后建起蔬菜大棚15个,主要种植芹菜、黄瓜、西红柿等。全村建有养猪场3处,养鸡场2处。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47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6950元。
  村政任职
  1939年7月,赵耀路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赵耀山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了九廪庄村生产大队,赵耀臣任大队长,赵耀军任村会计,下设两个生产小组。1970年,中共九廪庄第一届支部委员会成立,赵炳富任村党支部书记。1970-1982年,刘家森任村党支部书记。1982-1998年,赵炳胜任村党支部书记。1998年,赵炳正任村党支部书记,赵光林任村文书,吴玉香任妇女主任。全村共有党员11名。
  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村民生活艰难,人均粮食80斤,不能解决温饱,辅以糠菜为生。村内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多为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5平方米。1978年后,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全村通电,村民用上电灯。2008年,对村内3条大街进行硬化。2009年,全村通自来水,户户通有线电视。2010年,对村大街进行绿化、美化,配备保洁员定期打扫,大街上配置垃圾箱。至此,全村98%的村民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人均居住面积30多平方米,冰箱、彩色电视机、通讯工具基本普及。
  (赵炳正)
  东李隆堂村
  村庄概况
  东李隆堂村位于怀仁镇政府西北方向3.5公里处,东与王尔茂村相邻,西与西李隆堂村相连,南与小孟家村接壤,北与马家村相连。全村占地总面积83公顷,其中耕地面积60公顷,村民居住占地8公顷,其他占地15公顷。2010年,全村共127户,总人口512人,均为李姓,汉族。
  据《李氏族谱》记载,明朝永乐年间,李氏由山东省寿光市道天李家迁于此地定居,并以老大李隆堂的名字命村名,隶属德平县第四区管辖。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原德平县第四区公所划归商河县,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后划分为两个行政村,即东李隆堂和西李隆堂,该村位于东边称东李隆堂村。
  村民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村南、村东洼地多、沟渠多,亩产粮食80公斤。1964年,村支部开始治理洼地,挖渠筑田,粮食亩产160公斤。1990年后,粮食亩产量突破双千斤。1996年,村里开始兴办和发展第三产业,同年11月建立集贸市场,5天一集,农历逢五遇十是村里的大集日。集日时,摊位200多个,赶集人数2000余人,集市交易额达2万余元。同时,村里利用集贸市场的条件,在沿街区先后建起4家商店,1家木器加工厂,1家毛衣厂,从业人员100多人,年实现产值100万元,利税10余万元。至2010年,村内街道全部硬化,村里还设有综合超市、饭店、机动车辆维修部、中心小学、幼儿园等场所,村民人均纯收入7000余元。
  村政任职
  1964年,李天胜任东李隆堂村第一任村党支部书记。1971年,李绪章任村党支部书记。1975年,李希章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年10月,建立东李隆堂村村民委员会,李文谦任主任,李文臣、李文章任委员。1990年,李士谦任主任,李士宏任文书,李文君任委员。该村多次被镇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党支部”“模范村委会”等称号。
  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大多数村民生活艰难,年人均粮食5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20元,住房面积不足5平方米。1972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鼓励村民按照规划拆旧建新。至1984年,村庄规划基本完成。同年,安装30千伏变压器2台,全村户户通电。1990年,对村庄进行扩建,动用土方3万余立方米,义务工6000余个,填平村东边湾地,新增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大街延长100多米。1997年,修建扬水站1座。2002年,修建了村内卫生室、村两委办公室,对村内主要街道进行硬化。2010年,对村大街进行绿化和美化。全村98%以上的农户住上砖瓦房,农用三轮车、拖拉机80多辆、摩托车50多辆、电视机100多台、大型收割机4台、电脑30多台,通讯工具基本普及。
  新中国成立前,文化教育落后,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5%。1986年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村小学两次迁址,先后投入8万余元对学校进行修缮和扩建。1990年,学校达到了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全村先后有14名学生考入大中专院校。
  (李士谦)
  西李隆堂村
  村庄概况
  西李隆堂村位于怀仁镇政府西北方向3公里处,东与东李隆堂村相连,南与小孟家村相邻,西与三皇庙村接壤,北与临邑县庞家集村相连。全村占地总面积530亩,其中耕地面积430亩,池塘15亩,林地10亩,村居占地75亩。2010年,全村共有62户,总人口244人,有李、朱2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李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98%。
  据《李氏族谱》记载,明朝永乐年间,李氏由山东省寿光市道天李家迁于此地定居,并以老大李隆堂的名字为村名,隶属德平县第四区管辖。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原德平县第四区公所划归商河县,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后划分为两个行政村,即东李隆堂和西李隆堂,该村位于西边称西李隆堂村。
  村民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地势高洼不平,村西南有50亩盐碱地,村北地势北高南低,亩产粮食不到100公斤。1952年,李文荣、李文木、李玉章成立互助组。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12眼,灌溉治碱。1965年,粮食亩产300公斤。1982年,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0年后,该村通过改沙治碱,打机井,引黄河水等措施,将耕地改造成丰产田,粮食亩产量达到双千斤。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近2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7960元。
  村政任职
  1945年,建立李隆堂农民协会之后成立农救会、妇救会。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李文荣任社长,李玉章任副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改为西李隆堂村生产队,李文焕任队长。1967年1月,成立“革命委员会”,李文祥任主任,李世平任副主任。1969年恢复生产队,李文焕任队长,李兰章任民兵连长,李文石任会计。1978年,建立西李隆堂村党支部,李文焕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年,建立西李隆堂村村民委员会,李文石任主任,李兰章任委员兼任民兵连长。1989年,李文石任村党支部书记,李兰章任村委会主任。1996年,李士敬任村党支部书记,李士林任主任,李士昌任文书,炊玉梅任妇女主任。2002年,李士栋任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李士庆任文书,炊玉梅任妇女主任。
  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年人均粮食80斤,人均收入不足20元,基本上是半年糠菜半年粮。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02年,人均纯收入2100元,人均年末存款余额1000元。2006年,大多数村民住上砖瓦结构的房子,全村拥有机动车辆35辆,其中轿车6辆,面包车2辆,各种摩托车45辆,电话45部,电视机60多台。2008年后,全村砖瓦结构住房占98%,大型收割机1台,重汽(10吨)运输车2辆,电脑10余台,彩色电视机、通讯工具基本普及。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街道高洼不平,房屋多为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3平方米。1958年,村里对街道上的猪圈、厕所进行整理。1973年3月,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1984年秋,安装30千伏变压器1台,全村户户通电。2002年,村里筹资铺设柏油路1条。2003年,村民集资打机井7眼。2008年,全村通上自来水。2009年,投资5万元建起村两委办公室,设有篮球场,乒乓球室,图书室,计划生育服务室等。至2010年,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通固定电话。
  文化生活
  该村每年春节、元宵节期间,全村老少扭秧歌,男女青年扮演各种角色。其中有武术表演,高跷队,扮相有孙猴子、猪八戒、姜太公、青蛇、白蛇等,精彩好看。
  人物
  李焕章(1886-1966),是该地小有名气的老中医,不论患者穷富,都精心医治,对于拿不起药费的病人,免费给予治疗,可谓是医术精湛,医德高尚。
  (李士栋)
  马家村
  村庄概况
  马家村位于怀仁镇政府正西方向4公里处,是商河县西北方向最边缘地区,西靠临邑县谢家联村,北临乐陵市李博士村,南与王尔茂村相邻,东临临商河。全村耕地面积800亩,村庄民居占地75亩。2010年,全村共有76户,总人口301人,有马、陈、靳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陈氏人口最多。
  据记载,明朝永乐年间,有一马姓人家到此立村,故得名马家村。后陈氏由德平县东四里塘迁来该村,而后靳氏又迁居于此。该村原属德平县管辖,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
  村民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该村多数耕地属盐碱涝洼地,地质差,亩产粮食50公斤。1950年后,村民逐渐将洼地填平,进行整改,并修建2条河道,粮食产量由原来的50公斤提高到150公斤。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2年,村里又打4眼机井,但水质较差。1995年,村里建蔬菜大棚19个,农业生产路段全部修护一遍。2000年后,该村北靠德惠新河,东靠临商河,水源丰富,种植的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作物长势良好,粮食亩产量突破双千斤。
   村政任职
  新中国成立后,该村隶属于耿家大队,后成立了村支部,陈振怀(该村第一名党员)任村党支部书记。1981年,分产到户。1982年,陈振杰任村党支部书记,陈振海任村文书。1989年,靳从友任村党支部书记,陈振海任村文书。1990年,陈振海任村党支部书记,陈文明任村文书。1992年,陈振亮任村党支部书记,陈文明任村文书。
  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大多数村民生活艰难,年人均粮食仅5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20元。1957年,人均粮食180公斤,人均纯收入40元。1978年,人均粮食200公斤,人均纯收入200余元。2000年,人均纯收入2850元,人均年末存款余额2000元。至2010年,全村95%的村民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家中的电器从半导体收音机到电视机、电脑、电饭锅、电磁炉、冰箱、空调,交通工具从小推车、三轮车、拖拉机到电动车、轿车,电话基本户户都有。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道路高洼不平、弯曲不直,房屋大多数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3平方米。1972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1982年秋,全村户户通电,村民用上电灯。1986年,安装有线电视线路。1988年,安装供水设备和管道,全村通上自来水。2009年,对村内主要街道进行了硬化、绿化,修建排水沟2条。至2010年,全村实现了通电、通水、通路、通固定电话、通有线电视,人均住房面积30多平方米。
  (陈振亮)
  王尔茂村
  村庄概况
  王尔茂村位于怀仁镇政府西北方向3公里处,西临临邑县德平镇,北临乐陵市李博士村,东临临商河。全村占地面积50余公顷,其中耕地面积40余公顷,村庄民居占地6公顷,其他占地4公顷。2010年,全村共有65户,总人口288人,有王、刚2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王氏人口最多。
  据记载,明朝末年,姓王名尔茂的人从山东省寿光市迁入该地立村,取名王尔茂村。该村原属德平县管辖。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
  村民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村东有15公顷涝洼盐碱地,亩产粮食不足50公斤。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打砖井10余眼。1959年,粮食产量增加到100公斤。1960-1962年,遭到严重自然灾害,庄稼颗粒无收,许多人背井离乡,逃往外地谋生。1962年秋,村里组织群众治理洼地、碱地,挖渠筑田,动用土方2万立方米,将洼地、碱地改造成良田。1982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量达到双千斤。该村交通便利,村内2条街道全部硬化,柏油路由街中心穿过。村东临商河两岸,种植1000多米树林形成一条绿化带。
  村政任职
  1939年,德平县怀仁区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建立王尔茂村农民协会,之后村农救会、村民联防队、武装队相继成立。1956年,成立了高级农业合作社,王汝华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王尔茂生产大队,王占贵任大队长。1962年,王占贵任村党支部书记。1963年,王伊汤任生产大队长。1972年,王占海任民兵连长,王汝友任村支部委员、会计。1978年,王占森任村支部委员。1987年,王占水任村党支部书记。1989年,王占森任村主任,王德岭任村文书。2002年,王占森任村党支部书记,王义军任文书,李春兰任妇女主任。该村党支部多次被怀仁镇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
  革命活动
  1937年,王汝华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抗日战争时期,村组织活动只能秘密进行。解放战争时期,全村有8名青年参军参战,其中王德贵牺牲。王占义在淮海战役中荣立三等功,王汝华曾担任过营级干部。
  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大多数村民生活艰难,年人均粮食仅4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15元,人均居住面积不足3平方米。1957年,人均粮食150公斤,人均纯收入30元。1978年,人均粮食180公斤,人均纯收入160元。2000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人均年末存款余额1700元。2007年,村里投资近10万元硬化2条大街,全长400米。至2010年,全村90%以上的村民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人均居住面积30多平方米。全村通上自来水,安装了路灯,彩色电视机,通讯设备基本普及。
  新中国成立前,文化教育落后,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1990年,村里投资4万余元,建起7间校舍,村学校实现了校舍、课桌椅、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王占森)
  卜家村
  村庄概况
  卜家村位于怀仁镇政府驻地以西1公里处,东与怀仁街村相邻,南临大沙河,西靠临商河。全村占地总面积380亩,其中耕地222亩,水利设施占地约9亩,林木107亩,村庄占地42亩。至2010年,全村共有33户,总人口138人,卜姓人口居多,均为汉族。
  据记载,明末清初,卜氏由山东省寿光市迁入此地立村,以姓氏命名为卜家村。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原德平县第四区公所划归商河县,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
  村政任职
  新中国成立后,该村与怀仁街村联合成立党支部。卜庆迪任卜家生产队大队长,卜庆长任村文书。1960年,卜凡德任大队长,卜凡同任村文书。1972年,该村成立党支部,卜凡德任村党支部书记,卜凡同任大队长。1984年10月,成立卜家村村民委员会,卜凡同任村主任。1998年,卜祥华任村党支部书记。2005-2010年,卜祥华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民委员会主任,卜祥玉任村委会委员、村文书。至2010年,全村共有党员10名,党支部由3人组成,村委会由3人组成。该村党支部村委会曾多次被县、 镇两级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党支部”“模范村委会”“先 进民兵连”等称号。
  村计民生
  1947年,实行土地改革,村民分得土地。194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仅4万元。197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1万元。1982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支部结合该村实际,多渠道筹集资金改造大沙河故道,开发盐碱地80多亩,栽种各种树木5000余棵。1998年,村里投资5万元打4眼机井,购买4台潜水泵,统一管理,集体浇水。2008年,投资12万元,挖通一条宽15米,深8米,长200米连通大沙河的沟渠,并修建一座扬水站,将全村所有耕地改造成为水浇地,粮食亩产量突破双千斤。同年,全村通上自来水。2009年,该村更换了大容量变压器、主线和电表,成为首批电改村。2010年,修建了篮球场,增设了乒乓球台,健身器材等。
  (卜祥华)
  孟家村
  村庄概况
  孟家村位于怀仁镇政府西北方向3公里处,东靠临商河,西与三皇庙村相连,南与东信村相邻,北与东李隆堂村接壤。全村占地总面积52.9公顷,其中耕地30.23公顷,建设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1.97公顷,交通道路占地0.77公顷,其他8.33公顷,未利用地1.6公顷。2010年,全村共有67户,总入口310人,有信、杨、刘、孟、宋5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信氏人口最多。
  据记载明末清初,孟氏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来,由姓氏而得名,后又有信、杨、刘氏陆续迁来。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原德平县第四区公所划归商河县,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
  村政任职
  1949-1958年,信仁友任村党支部书记。1958-1960年,信仁华任村党支部书记。1960-1968年,信仁明任村党支部书记。1968-1980年,杨怀学任村党支部书记。1980年,信法武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大多数村民生活艰难,温饱问题难以解决。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1983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2000年后,大多数村民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人均居住面积30多平方米。农用三轮车、拖拉机农户拥有率98%,农业种植全部实现机械化。村里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
  (信法武)
  西信村
  村庄概况
  西信村位于怀仁镇政府以西2.5公里,由西信和郭井子2个自然村组成,东与东信村相邻,西与临邑县张家集村相连,南与河西韩村接壤,北与三皇庙村、小孟家村相连。全村占地总面积2050亩,其中耕地面积1500亩,苇湾200亩,河岸150亩,村民居住占地200亩。2010年,全村共有210户,总人口935人,有信、杨、牛、李、卢、窦、赵7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信氏人口最多。
  据谱书记载,明朝永乐年间,信氏由山东省寿光市信家桥迁入此地定居,始名信家村。后按照本地“东长西幼”的礼制,长子位居村东,定名为东信村,次子位居村西,定名为西信村。赵氏由德平县城于民国时期迁居于此;杨氏由小孟家村迁居而来;而后其他姓氏相继迁来。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原德平县第四区公所划归商河县,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该村自1998年以来,多次被镇党委、政府授予“先进党支部”“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称号。
  村民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土地瘠薄,半数是盐碱地,村民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活。1950年后,该村成立了4个农业生产互助组,粮食产量由原来的60公斤提高到100公斤。1955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井20余眼,建水库2个,修渠排涝,压沙盖碱。1959年,粮食产量提高到150公斤。1978年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支部结合该村实际,打深井30眼,建扬水站1座,将全村所有耕地改造为水浇田。1990年后,粮食亩产突破双千斤。
  1978年后,村里先后建起铁编厂、油毡加工厂,产品销往河北、天津及全国各地,产值达30余万元。组建了4个建筑专业队,设有商店、农机维修部、良种、农药专卖店、服装、针织加工厂,从业人员200余人,产值50万元。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7000元。
  村政任职
  1947年,该村成立了农民协会,建立了第一个党支部,信同邦任村党支部书记。1953年,成立了农业生产互助组。1955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信同邦任社长。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信同邦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该村设立4个生产队,1个党支部,信德长任村党支部书记。1967年,成立“革命委员会”,信元隆任主任。1984年,成立西信村村民委员会,信泽龙任主任,窦长水任村党支部书记,信顺隆任文书,吴荣花任妇女主任。1997年,信国隆任村党支部书记。2002年,信丰勤任村党支部书记。2007年,信康龙任村党支部书记。全村共有党员40名。
  革命活动
  解放战争时期,全村有15名青壮年应征入伍,参加淮海战役,牛连忠任团级军官,卢正德牺牲。还有30余名青壮年抬担架支援前线队伍。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村民信庆久赴朝作战,荣立三等功,信清龙也曾多次立功。
  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大多数村民生活艰难,年人均粮食5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20元。1957年,人均粮食180公斤,人均纯收入40余元。1978年,人均粮食200公斤,人均纯收入220余元。2000年后,人均纯收入2000余元,人均存款1300余元,大多数村民住上砖石结构的大瓦房。全村有农用三轮车、拖拉机100余辆,各种摩托车120余辆,轿车10辆,面包车26辆,大型联合收割机5台,电脑20台。电视机、通讯工具基本普及。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文化教育落后,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2%。1950年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村小学先后6次搬迁,进行校舍改造扩建。1997年,学校达到校舍、课桌椅、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至2010年,全村有大学本科生12人,研究生5人。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多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3平方米。1975年后,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相继疏通了7条大街,长达2500米。2002年,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2007年,村内铺设柏油路2500米,全村通上自来水。2010年,对大街进行美化和绿化,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固定电话、通有线电视。
  文化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每年春节、元宵节期间,100多名男女青年,演出有武术表演、玩旱船、跑驴等。武术表演节目:信传宝的杨家枪,李安民的醉拳、醉刀,还有对打“三战吕布”颇有名气。新中国成立后,鼓子秧歌表演未曾间断,特别在1956-1980年是兴盛时期。1952年,该村办有2个小剧团、演出剧目有《梁祝》《小女婿》《刘巧儿》《艺海深仇》《二兰记》等,该剧团多次参加县里举办的大汇演,并取得好成绩。
  人物
  信德华 1956年3月生,曾任西信团党支部书记,1986年入党,历任奎台乡乡长、书记、乐陵市杨家乡党委书记、乐陵市市政党委书记,2008年退休。
  (信康龙)
  东风村
  村庄概况 东风村位于怀仁镇政府西北方向2公里处,东临全家村,西临东信村,北临赵家村。全村土地面积280公顷。2010年,全村共有30户人家,总人口130人,有张、王、李、赵、刘、杨、田、郭、任、尤、黄、信、朱13个姓氏,是一个多姓村庄。
  历史沿革
  1956年,原火光大社(社址在全家)在全家、东信之间建一处试验田,抽调5个人,搞粮棉、菜试验,当时建草房3间,水井1眼,水车1部。1958年,公社建红专学校,隶属公社管理,负责人有王仁安、宋学伦2人,从全公社各村抽调比较有知识的男女青年来学习,到1959年冬和1960年春,公社党委决定再次扩大规模,土地增加300余亩。王世安担任主任,孙庆环作技术员,主要经营粮食、棉花、菜园、苗圃、果园、畜牧业等。实行工资制,生产效益很好,当年盈余15000元。1961-1964年,前后收留150名孤儿,从此改称孤儿院。1965年,改叫林业队,杨佃成任大队长。1970年,孤儿们大部分长大成人,具有劳动能力,由原来的工资制,改成记工分,按劳分配,因为有菜园、苗圃、果园、畜牧等收入非常高,社员比较富裕。1972年,改称东风大队。1984年,改称东风村,因村民大部分都是原来的孤儿,有的虽然同姓,但多数不同祖,不同亲。土地来源,有东信村、全家村、赵家村的,原来都属火光大社的土地。1984年东风村成立,杨佃成任村党支部书记,李广臣任村主任,郭宗儒任村文书。1991年,李广臣任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村主任,刘文杰任村文书。
  村计民生
  20世纪70年代,该村是全镇的良种繁育基地,粮棉高产,经济富裕,是有名的富裕村。特别是鲁棉1号棉种,3年共育种5万斤。20世纪80年代,有果园、苗圃、菜园等经济作物,后菜园、苗圃老化,改种粮棉。1984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村里安装变压器,全村户户通电。1995年,全村通上了自来水。2000年后,村支部结合该村实际,搞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将全村所有耕地改造成稳产高产田,粮食亩产量突破双千斤。2008年,投资4.5万元硬化了村内主要街道,修建了村两委办公室。至2010年,全村95%的村民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平均每户的住房面积达到200平方米以上,多数家庭购买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用电器,电视机、电话、摩托车、农用三轮车基本普及。
  (李广臣)
  古城村
  村庄概况 古城村位于怀仁镇政府驻地西南方向6公里处,由古城和小李家2个自然村组成。东与卢沟庄为邻,西与临邑县林寨村相连,南与储家村接壤。全村占地总面积320公顷,其中耕地160公顷,果林18公顷,苇塘20公顷,企业占地16公顷,旧沙河滩20公顷,村民居住占地60公顷。2010年,全村共有421户,总人口1686人,有张、庞、周、刘、崔、晋、马、李、程、黄10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张氏人口最多。
  古城村是全县十强村之一,1985年以来多次被县、镇党委和政府授予“先进党支部”“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先进民兵连”“模范团支部”等称号。1986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山东省农业先进集体”。1991年,被中共济南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1992年,被中共济南市委评为“先进党支部”。同年,被省政府命名为“村镇建设明星村”。1995年,获得“全国创造文明村先进村镇”称号。2003年,被商河县评为农村电网改造先进村。2004年,被中共济南市委、市政府授晋“民主法制示范村”。2005年,被中央精神文明委员会表彰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被中共济南市委、市政府授予“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
  历史沿革
  该村因古鬲城而得名。据史书记载,汉光武帝十三年曾封寝居于此的建义大将军朱祐为鬲侯,该地也随之被世人称之为鬲城,该城在德平县城东南15公里处,据《德平县前志·古迹篇》记载,东汉刘秀登基后大封功臣,建武十三年(37)于鬲津河(俗称四女寺碱河)流域重置鬲城,封朱祐为鬲侯,在德平东南15公里,北齐天宝七年废。后来由于战争的扰乱,自然灾害频发,生活不得安宁,人们往西迁移1公里后定居下来,取名为古城村。该村先有崔氏,相传有坐地崔之说。崔氏一脉出之于吕尚。后有张氏、庞氏等姓氏陆续迁来。据张、庞氏家谱记载,张、庞两氏为姑表兄弟,于永乐年间由长清县迁居于此。该村原属古平昌地,1947年归属德平县第四区公所。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原德平县第四区划归商河县,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
  村民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村东洼地100多公顷,村西地势高,紧靠大沙河,周围有碱地10公顷,亩产粮食不足80公斤。1952年,庞明义组织10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了4个互助组。1953年,成立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50眼,修渠排涝压沙盖碱。1959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80公斤,提高到亩产160公斤。1964年,治理村东洼地,切割成方,挖渠筑田,投工6万个,动用土方12万立方米。1982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支部结合该村实际,打机井50多眼,建扬水站1座,挖蓄水库4个,将全村所有耕地改造为水浇田。1984年,粮食亩产突破双千斤。1996年以来,村里先后建起冬暖式蔬菜大棚140多个、露天菜22余亩,主要种植芹菜、黄瓜、西红柿、芸豆、茄子、辣椒等。每年向市场提供蔬菜700余吨,产值80余万元。仅蔬菜一项,农民年人均收入就增加600余元。2000年,实现农业总产值980万元。
  1978年以后,村里开始发展第三产业。1983年10月7日,建立集贸市场,五天一集,农历逢二遇七是村里大集日。集日时,摊位达到410个,赶集人数5000余人,集市交易额5万余元。1999年,投资90余万元,在大街南侧建起了1座商业楼,建筑面积1688平方米。设有百货商店、卫生所、饭店、五金门市、农机维修部、良种和农药专卖店、化肥销售点、理发店、洗浴室、肉食店等经营场所。商业楼年经营额170万元,年创收入30万元。2001年以来,有二层商业居民楼10座,有百货门市、婚庆门市、酱菜门市、农机修配及机电门市、服装门市、五金门市、铝塑门市、农药化肥专营门市等,从业人员达到400余人,实现总产值200万元,创利税25万元。该村交通便利,有通往县城班车4辆,每1小时一班,有通往济南、张店班车。该村建有养殖小区3处(养鸡场1处、养猪场2处)、玩具厂1处、塑料颗粒加工厂1处、木板加工厂1处。2010年底,全村经济总收入186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8800元。经济总收入列全县第五名。
  村政任职
  1937年4月,庞叙伦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38年3月,中共古城村第一届支部委员会成立,张立德任书记。1939年,德平县怀仁区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建立古城村农民协会。之后,村农救会、村民联防队、武装队等相继成立。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庞明义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古城村生产大队,周大勤任大队长,下设8个生产小队。1967年1月,成立古城大队“革命委员会”,张文礼任主任,周大勤、庞明友任副主任。1949-1970年,庞叙勤、庞明义、张立春、张书伦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1971年,崔永升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年10月,建立古城村民委员会,庞明敬任主任,张华西任副主任,有委员3人,下设5个居民小组。2000年,张华增任主任,张华西任副主任,崔立荣任村文书。庞学梅任妇女主任。2001-2010年,张华增任村党支部书记,刘永宝任文书,晋玉玲任妇女主任。1983年以来,该村连续17次被县、镇两级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1986年以来,连续15次被镇政府评为“模范村委会”。2010年,党支部设5个党小组,全村共有党员47名。
  革命活动
  抗日战争时期,村党组织的活动只能秘密进行。解放战争时期,全村有20名青年参军参战,其中青年周大明、张华楼、崔永富牺牲。有40余名民工参加了济南、淮海等战役的支前队伍。1950年,全村共有党员17名。该村有10名青年参加抗美援朝,赴朝作战,其中青年张文孔、张书禄、刘克亭牺牲。
  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大多数村民生活艰难,年人均粮食仅5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20元。1957年,人均粮食180公斤,人均纯收入40元。1978年,人均粮食200公斤,人均纯收入200余元。1982年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00年,人均纯收入2850元,人均年末存款余额2000元。大多数村民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150多辆,电动车160多辆,程控电话200多部,电视机400多台。2001年后,全村砖瓦结构住房占98%,无危房。至2010年,全村有居民二层楼10座,各种机动车400余辆,其中轿车15辆,面包车10多辆,大型收割机4台,重汽运输车3辆,电脑70多台,彩色电视、通讯工具基本普及。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大多数房屋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3平方米。1972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1982年秋,安装100千伏变压器1台、30千伏变压器5台,全村户户通电。1988年11月,投资8万元,安装供水设备和管道,村民喝上自来水。1995年7月9日,柏油路东路正式通车,路长3475米,油面1.8万平方米,投资45万元。同年,程控电话开通,全村200多户先后安装了电话。1996年2月,投资12万元安装了有线电视设备,成为全县第一个有线电视村。1997年8月14日,柏油路南路正式开通。1999年9月,办公、商贸综合楼落成,建筑面积1688平方米,投资90余万元。同年,柏油路西路正式开通,总长830米,投资10万元。2000年2月,投资10万元,打400米深水井1眼。5月,村内前后街两条柏油路正式开通,总长1200米,投资15万元。6月,村内两条南北路进行硬化,硬化面积2600平方米。2001年,投资18万元,铺设全村胡同,用砖45万块。2002年,村村通柏油路,至付庙村中街展宽4米,投资11万元。2006年,投资1.5万元,修建老年活动室。2009年,全村干道硬化、绿化,修建人行道、排水沟2条,猪圈全部整改,安装高标准路灯,总投资98万元。
  文教科技
  新中国成立前,文化科技落后,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5%。1950年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村小学4次迁址,先后投资10万元,对学校进行了改造和扩建。1983年,投资3万元,建起全镇第一个幼儿园,村里儿童免费入园。1984年,学校达到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1996年,投资37.5万元,建起能容纳8个教学班的教学楼。同时,建起18间高标准的教师宿舍。6室俱全,办学条件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全村先后有18名学生考入全日制大学,村里实行奖励政策,对考入大专院校的学生一次性奖励500元,考入中专的学生奖励200元。
  1984年,村里投资20万元办起了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青年科技之家、老年活动室、图书室、民兵之家、乒乓球室、篮球场及健身器材等。购置了电影放映机、录像机,主要播放科教片,宣传和普及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种植、畜牧业养殖、良种施肥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同时还播放一些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片。
  文化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每年春节100多名男女青年演出,有武术、花鼓、小戏、民间传说及《老姜背老婆》《张果老倒骑驴》《八仙过海》《卖油翁》《猪八戒背媳妇》《王小赶脚》等。尤其是武术表演,如:马圣志的杨家枪、张文彩和张文治的大刀金枪、马圣龙的三叉枪、庞叙道的刀加鞭等在当时颇有名气。1950年后,鼓子秧歌表演未曾间断。
  从1952年始,村里办起了小型吕剧团,演出剧目有《白毛女》《三世仇》《送子参军》《李二嫂改嫁》《借年》《井台会》《王定宝借挡》等,到邻村巡回演出20余场。1968年,办起了小型京剧团,演出剧目有《红灯记》《沙家浜》,受到邻村群众好评。1980年,在县文化馆的协助下又排演了新的剧目,培养了新演员,演出剧目有《墙头记》《闹房》《三定桩》等,得到好评。
  文化遗址
  古城遗址位于怀仁镇南部,是汉代的鬲城遗址,占地约9万平方米,城墙遗址历历可见,院落及大型建筑似有其形。城中间略低,东西有高出地面2米的城墙,长百余米,高2.7米,最宽处10多米。西面有南北大道,相传为跑马道。南面有高2.7米的点将台。遗址周围多次发现陶盆、石磨、石夯、陶罐、陶瓦当及陶豆、陶鬲残片。还曾挖出一堵较完好的墙壁,埋入地下0.5米处。墙壁用青砖白灰垒制。砖长0.5米,宽0.3米。临近老农迄今仍以“城海子”“城东”“城南”“杀场”等旧名区分周围地块。经省、市专家考证,被确定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人物
  庞叙伦 1914年5月生,1937年4月入党,是该村的第一名党员,抗日战争时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任联络站站长,公开身份是小学教师,解放战争时期任德平县公安局怀仁分局局长。1950年任德平县第九区(刘集)区长。1954年以来任德平县和乐陵县民政局局长。1959年任乐陵县劳动局局长。1965年退休回村生活。1973年12月病故。
  崔永升 1946年1月生,初中文化,1966年入党,1971年任村党支部书记。1997年被商河县委评为“精神文明建设标兵”。1988年以来6次被济南市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98年被济南市政府评为劳动模范。任中共商河县第六届、第七届委员会委员。1984年以来任历届县人大代表、济南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
  张书文 生于1930年11月,1949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过解放浙江、上海等战役。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曾任12军36师参谋长。1992年离休。
  张华玲 民间艺人,字贵才,生于1903年,于1976年病故。曾任县曲艺协会会员,以说评书闻名,曾奔波于商河、临邑、济阳、乐陵等县。善于拉、弹、唱。他说的评书有《三侠剑》《包公案》《刘庸私访》《七侠五义》等,深受群众称赞,人送外号“铁蝈蝈”。
  庞庆玉 能工巧匠,1956年生,初中毕业后善于钻研,带领一伙人打了150多眼机井。在商河县、济阳县修筑桥梁几十座,为水利建设和交通建设做出了贡献,并且精通农机修配、电气焊等。
  (崔立坤)
  储家村
  村庄概况
  储家村位于怀仁镇政府西南方向9公里处,东临张坊乡苟家村、大姜家村,南临贾庄镇张太华村,西临临邑县理合务镇王铁匠村,北临古城村。全村耕地面积2100余亩,池塘20余亩,旧沙河滩200亩。2010年,全,村共有285户,总人口1100人,有储、丁、刘、董、张、赵6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储、丁姓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85%。
  据记载明朝永乐年间,储氏由登州府莱阳县储家滩迁至德平县城东南古鬲城西。丁姓始祖丁俊是章丘丁家庄人,路过此地时储姓遇到官司,丁俊帮助打赢官司后,储氏将女儿嫁与丁俊,从此定居储家,储氏与丁氏家族3代结为百年之好。鬲县城是储家的故地,现在古城旧址依然可见,过去城中心占地200多亩,现在的地名城海子就是原城的中心,县文化局在此地立汉白玉石碑一块“古城遗址”。村内地名由古城遗址而来,城北、城南、城西、中东、团场子等就是过去练兵场。1992年,该村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
  村民经济
  1949年以前,储家村处于低洼地带,土壤属碱性,洼地占全村耕地面积的85%,粮食亩产50-60斤。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打机井排水、抗旱,粮食亩产100-150斤。1978年以后,全村打机井30多眼,修整填平洼地200多亩,植树造林种植粮棉。1990年后,粮食亩产量突破双千斤。至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2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6000余元。
  村政任职
  储传政1938年入党,是储家村第一名共产党员,后发展储久阳、刘广木、丁志功、储国镇、丁云功等人相继入党,成立了第一届支部委员会。1947年,丁云功任村党支部书记。1959-1960年,丁宗德任村党支部书记,储久仁任村长,后储吉明、储久全相继担任过村长。刘广金曾任高级合作社会计。“文革”期间,储吉山任“革委会”主任。1969-1972年,丁宗光任村党支部书记。1973-1998年,储吉泉任村党支部书记,储国亮任副书记。1998-201 1年,储久利任村党支部书记,丁淑忠任副书记。
  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村民吃不饱穿不暖,一年之中只有过年时才能吃上一顿饺子。1957年,人均粮食100斤,人均收入不超过20元。1978年,人均粮食200斤。1982年,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至2010年,全村60%的村民有了存款,95%的村民住上砖瓦房,电话、彩色电视机基本普及,农业生产全部实现机械化。
  村庄建设
  1949年以前,村内街道高洼不平、弯曲不直,房屋大多数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到5平方米。1973年,村里实行统一规划,相继疏通东西大街4条,1条通往古城的主干道,村西头有南北环村路,挖环村沟1条。1983年,全村户户通电。1992年,全村通上自来水,村民免费饮用,由村集体负责交费。1996年,投资21.8万元,硬化了通往古城的道路,宽4.5米,长1750米。2004年,投资32万元,硬化村内大街4条。2008年,投资33万元,建设综合办公楼22间。至2010年,村里实现了通电、通水、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村民人均居住面积35平方米。
  文化生活
  储家村的鼓子秧歌有武场、高跷鼓子、花场、旱船、大鼓调、秧歌调,样样俱全。新中国成立初期参加过德平县鼓子秧歌汇演,获得二等奖。1992年以后,曾多次代表怀仁镇参加县鼓子秧歌节汇演,取得好成绩。
  人物
   刘广木 1928年6月生,曾任北京军区某坦克师师长,已离休。
  储久阳 1923年12月生,参加过辽沈战役、抗美援朝,退役后参加地方工作,任滨州市交通局局长,已退休。
  (储久利)
  付家庙村
  村庄概况
  付家庙村位于怀仁镇西南方向4公里处,南临古城村,北与周集村相连,西临井家庵村,位于临邑与商河两县交界处。全村占地约110公顷,其中耕地79公顷,沟路占地9公顷,村民居住占地17公顷,沙河占地2公顷,养殖小区占地1公顷,池塘占地2公顷。2010年,全村共有128户,总人口533人,有付、周、吕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付姓占总人口的85%。
  据记载,明朝末年,付氏由山东省寿光市迁入此地,与周集村周氏是姑表兄弟,故相邻立村,原村名付家村。清初年间因在村前建一泰山奶奶庙,改名为付家庙村。该村原属德平县管辖,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
  付家庙村自1972年以来,先后被评为县级卫生文明单位、镇级先进党支部、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和综合治理先进单位。2008年,付家庙村被确认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村民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付家庙村地势七高八低,生产条件差,亩产粮食50公斤。1970年以来,村支部带领村民利用春冬农闲季节填洼,动土5万多立方米,将耕地改造成稳产高产田。1990年,粮食亩产量达到双千斤。2008年,该村种植苹果树120亩、香椿100亩,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成立了苹果产业协会,引导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销售,苹果、香椿亩收入均可达4000元以上。2009年,建占地1公顷的养殖小区一个,生猪存栏量400多头。2010年,建常温蔬菜大棚6个,主要种植西葫芦、豆角等蔬菜,亩收入4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5500元左右。
  村政任职
  1947年,付恩德任村党支部书记兼农会主任,付泽全任村长,付圣鲁任大队长。1957年,付思道任村党支部书记。1964年,付春立任大队长。1971年,付启光任村党支部书记,付泽吉任村主任,付其智任大队会计。1984年,付其武任村文书。2006年,付其征任村党支部书记,周之宝任村长,付其猛任村文书。
  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多数村民生活艰难,年人均粮食仅50斤,人均收入不足10元,居住面积不足3平方米。1978年,人均粮食200斤。1982年,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至2010年,全村98%的村民住上砖石结构的房屋,人均居住面积30多平方米,农业生产全部实现机械化,多数家庭购买冰箱、洗衣机、空调等,电视机、电话基本普及。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左右。1972年,村里投资4000元建6间校舍。1983年,投资4万元对原校舍进行修建,实现校舍、课桌椅、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村庄建设
  付家庙村原先是一个不规则村落,前长后短,呈扇形状,房屋方向各异,参差不齐。1970年,成立了建筑专业队,对街道、住房、宅基进行统一规划。至1990年,基本建成了房屋高矮一致,街道胡同宽窄一致的新村庄。2005年以来,村里筹集资金70余万元,硬化大街4条,总长1160米,硬化面积4640平方米,混凝土硬化小巷12条,总长1500米,硬化面积3000平方米。村庄道路硬化率100%,4条街道全部进行了绿化,两侧修排水设施1160米。大街上全部安装了路灯。至2010年,新安装太阳能35户,新建沼气池67个,户户通上自来水,设立了党员活动室、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及文化大院。
  (付其征)
  井家庵村
  村庄概况
  井家庵村位于怀仁镇政府西南方向4.8公里处,属于商河县西北边缘,距离县城17公里。该村南临临邑县林家寨村,西临临邑县田广村,东与付庙村接壤。全村占地面积375.8亩,其中耕地面积321.8亩,村庄占地54亩。2010年,全村共有36户,总人口210人,有薛、蔺两大姓氏,均为汉族。
  该村初名井家寺,清朝初年有户姓井的因触犯林家寨(现临邑县林家寨村)一阁老,阁老一怒之下欲扫平此村,井氏逃往山西省,其他村民就近投亲,之后风波渐息,薛、蔺两姓陆续回村安家。因村中原有一座尼姑庵,故改名井家庵。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原德平县第四区公所划归商河县,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
  村政任职
  1971-1976年,蔺新广任村党支部书记,蔺新海任村文书。1976-1981年,该村与付家庙村合并为一个大队。1981-1995年,蔺新海任村党支部书记,薛莲华任村文书。1995-2007年,薛莲华任村党支部书记,蔺新峰任村文书。2007年,蔺吉征任村党支部书记,蔺新峰任村文书。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村民生活艰难,人均粮食不足100斤。村内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多数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5平方米。1978年后,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全村先后打机井15眼,架设电力灌溉线路380多米,新挖引水沟、排涝河道1300多米,环村沟600米,将农田改造成良田,粮食亩产量突破双千斤。至2010年,村里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通固定电话等。集体筹资修建村两委办公室及老年活动场所1处、篮球场1处、台球、乒乓球台各2个,购置秧歌锣鼓铜器1套。村内有蔬菜大棚5个,大中型旋耕机、收割机2台套,中小型播种机3台套,轿车、面包车各5辆,三轮车及小型农用拖拉机村民拥有率95%。百货商店、杂货店、水果店各1家,在外开办小企业、小加工厂6处,装修队3个,从业人员近40人。村民人均纯收入约6000元。
  (蔺吉征)
  周集村
  村庄概况
  周集村位于怀仁镇政府西南方向4.5公里处,距商河县城16公里。东与河西孙村相邻,西与临邑县田安村相连,南与付庙村接壤。全村占地总面积225亩。2010年,全村共有232户,总人口930人,均为周姓,汉族。
  据记载,明朝永乐年间,周氏三兄弟由山东泰安徂徕山下迁来此地,后因村中立集,故名周集村。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
  2006年,该村被济南市文明办表彰为“市级文明村”。2007年,被济南市建设局列为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示范村。2005-2007年,连续三年被镇党委、政府评为“三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08年,被商河县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先后被授予“济南市民主法治示范村”“济南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先进党支部”“治安先进村”等称号。
  村民经济
  1954年,周青海组织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1955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7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5年,村支部组织300多名群众,将村西100多亩涝洼林地整治成农田,扩大耕地面积。1968年,粮食产量由过去的亩产不足100公斤提高到150公斤。1982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里通过修渠排涝压碱,粮食亩产量突破双千斤。
  1997年9月10日,村里重新建立集贸市场,逢五遇十是村里的赶集日。集日时,摊位达到300多个,日交易额5万余元,经营范围涵盖百货、农机修配、机电、服装、五金、铝塑、农药化肥等。2005年以来,全村先后建起冬暖式蔬菜大棚、大拱棚及花卉棚30多个,注册成立了君惠达君子兰种植专业合作社和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种植西葫芦、西红柿、芸豆、辣椒及小香瓜等。同时,还建有100亩的优质葡萄示范园区和占地500亩的富士苹果种植基地。建有养殖小区3处,莲藕种植区1处,废品回收站1处。村里还办有扎毯、针织、服装加工等,吸纳各类加工户近百人。村里设有商店、幼儿园、机动车辆维修部、面食加工厂等各种行业。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51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
  村政任职
  1939年,德平县怀仁区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建立周集村农民协会,之后,村农救会、联防队、武装队相继成立。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周传升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周集村生产大队,周恒修任大队长,下设5个生产小队。1958年6月,中共周集村第一届支部委员会成立,周恒波任村党支部书记。1967年1月,成立周集村大队“革命委员会”,周荣珍任主任,周恒凡、周荣昌任副主任。1958-1979年,周恒波、周荣志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1979年,周恒修任村党支部书记。1981年,周荣新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年10月,建立周集村村民委员会,周恒岗任主任,委员3人,下设5个居民小组。1992年,周荣伦任村党支部书记。1995年,周荣平任村党支部书记。2005年,周荣剑任村党支部书记,周之晶任村文书,郭宗芹任妇女主任。全村共有党员25名。
  革命活动
  抗日战争时期,全村有5名青年参军参战,其中周恒芳参加过淮海战役、莱芜战役、解放济南等战斗,在淮海战役中负伤,评为一级残疾军人。抗美援朝战争中,该村青年周荣全、周恒都赴朝作战,其中周荣全牺牲,追认为烈士。
  文化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文化教育落后,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5%。1950年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村小学2次迁址,先后投入15万元对学校进行了修建。1985年,投入3万元建起幼儿园,村里儿童免费入园。1997年,村小学达到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办学条件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全村先后有22名学生考入全日制大学本科院校。
  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年人均粮食仅5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20元。1982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05年后,人均纯收入2700元,98%的村民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400余辆、其中轿车10辆、面包车12辆、大型收割机7台、电脑20余部,电视机、通讯工具基本普及。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大多数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5平方米。1972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按照村规划先后疏通村内9条大街,总长3500米。1983年,安装100千伏变压器1台,全村户户通电。1992年,投资10万元,安装供水设备和管道,村民用上自来水。1997年,投资40余万元,对村内中、西2条大街进行硬化。2008年后,村里完成了硬化:新修村内大街3条,全部为混凝土浇制,共计6317平方米。对8条小巷全部采用混凝土硬化,共计7300平方米。村庄大街小巷硬化率100%。村大街全部进行绿化,共栽植百日红、红叶李、雪松、黑松、法桐、柿子树等乔木1412棵,冬青、小龙柏等灌木4590株。村口广场栽植大雪松、黑松、蜀松等植物,铺设草坪800平方米,修建大花池2个、小花池4个。村文化大院栽植小龙柏、法桐等植物,完成环村林建设40亩。村里建立了三清长效机制,引导村民改善生活方式,以户为单位逐户进行“四改”,即农户改厕、改圈、改水、改厨,现已安装冲水式厕所140户,拆除街道畜圈210处,兴建沼气池75个,安装太阳能100户。大街两侧2.3万平方米的墙面全部粉刷一新。投资1万余元,制作了新农村建设宣传栏。村内主要街道和公共场所安装较高标准路灯35盏。
  文化生活
  自1953年,村党支部办起了小型吕剧团,演出剧目有《李二嫂改嫁》《小姑贤》等。该村每年春节、元宵节期间200多名青年男女演出节目,其中高跷、小戏、民间传说等在当地颇有名气。2005年,投资40万元建设了高标准的文化大院,配备了图书室、棋牌室、篮球场、乒乓球室等,购置了健身器材。2008年,成立了商河县首个留守流动儿童快乐成长站。投资20万元建设了高标准的先人纪念堂,并采取措施退坟还林。
  (周荣剑)
  河西孙村
  村庄概况
  河西孙村位于怀仁镇政府西南方向3公里处。村东200米是古运粮河,南与古城村相邻,西与周集村相邻,北与河西韩村相连。全村占地总面积990亩,其中耕地面积650亩,林地面积220亩,鸡棚占地5亩,养殖小区占地5亩,沟渠10亩,村庄占地100亩。2010年,全村共有80户,总入口数350人,有孙、周、刘、吴、丁、信6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孙氏人口最多。
  据记载,孙氏在300多年前由山东省寿光市梧家道口村迁来,当时此处有一条运粮河,孙氏居住于河西边,河西孙的村名便由此而来。1996年以来,该村多次被镇政府评为计划生育先进单位,15年无一例超生现象发生。该村原隶属德平县第四区管辖。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原德平县第四区公所划归商河县,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
  村政任职
  1960-1982年,孙传孟任村党支部书记,周之文任大 队长。1983-1984年,周荣仁任村党支部书记,孙兆成任 大队长。1984-1996年,周详合任村党支部书记,孙兆成任村主任。1996-2004年,孙兆成任村党支部书记,孙兆 良任村主任。2004-2005年,孙传芳任村党支部书记,孙兆良任村主任。2005-2006年,孙世永任村党支部书记,孙兆良任村主任。2006-2010年,孙兆良任村党支部书记,孙兆学任村主任。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年人均粮食仅百十斤。皆住土房,睡土炕,人均居住面积3平方米。家用器具很少,较富裕的家庭方有一桌两椅,少数有旧式柜、箱等简易家具。1978年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里打深机井10多眼,将全村所有耕地改造成水浇田,集体浇地。1999年,村里安装供水设备和管道,村民用上自来水。2005年,动土方2000立方米治理了村东头大沙河,栽树5000棵。2008年,村里实行电改,原来的旧电线全部更换成新电线,变压器也由原来的50千伏更换成100千伏。2009年,投资50余万元,建起了全镇第一家养殖合作社——育农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2011年3月,投资2万元安装地下管道浇水,粮食亩产量突破双千斤。全村有苹果园10亩,柿子树1000棵。该村交通便利,村内有东西大街2条,南北大街1条,镇公路由村中心穿过。村内有食品厂、超市、馒头房、机动车维修部、建筑工程队、为民服务队、安装队等。村里还建有图书室、党员活动室、篮球场、乒乓球台等。村集体购买了大鼓、小鼓、铜锣等器材,春节期间组织村民开展鼓子秧歌表演、自编自演小剧目等文艺活动,男女老少齐上阵,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
  (孙士合)
  河西韩村
  村庄概况
  河西韩村位于怀仁镇政府西南方向3公里处,东靠临商河,西临临邑县白家村,南临河西孙村,北与临邑县张家集村接壤。全村占地总面积137.6公顷,其中耕地43公顷,林地86公顷,池塘1公顷,养殖小区占地1公顷,村庄占地6.6公顷。2010年,全村共有57户,总人口260人,有于、周、赵、杨、刘、孙、吴、张8个姓氏,均为 汉族,其中于姓人口最多。
  据记载,明末清初韩氏从山东省寿光市迁至此地,该村位于大沙河(笃马河)西岸,故称河西韩村。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原德平县第四区公所划归商河县,该村 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
  村民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有土地37公顷。1950年成立两个互助组。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河西韩与河西孙、河西吴三个自然村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起名“同心社”,打砖井10多眼。1959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80公斤提高到160公斤。1964年,村党支部组织动员全体村民将土地规划成方,修整土地近万方,将耕地改造成良田。1978年后,全村相继打机井5眼,并与邻村周集、付庙、河西孙、小井家联合起来,在临商河西岸建起一座扬水站,使全村所有的耕地改造成水浇地,变成稳产高产田,粮食亩产量突破双千斤,全村经济总收入50万元。至2010年,该村有养殖小区2处,其中养鸡场和养猪场各1处,有杨树林86公顷,覆盖面积90%。村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
  村政任职
  1939年德平县怀仁区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建立了河西韩村农民协会,之后,村农救会、联防队、武装队相继成立。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孙传刚任社长。1956年,河西韩与河西吴、河西孙合并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起名“同心社”,吴玉宽任社长,孙庆珍和于世广任社委员。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吴长圣任该村生产大队大队长,孙传刚任副大队长,于桂英任大队会计。1970年,河西韩与河西孙共同建立一个党支部,吴长圣任党支部书记,孙传孟为副书记。1984年,成立了中共河西韩第一届支部委员会,吴长志任村党支部书记。1994年,吴玉杰任村党支部书记,于恒禄任村主任。全村共有10名党员。
  革命活动
  解放战争期间,全村有近十名民工参加济南战役、淮海战役的支前队伍。1951年,有两名青年村民参加抗美援朝,其中赵德俭牺牲。
  文化教育
  1949年以前,该村文化教育落后,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1950年以来,先后投入资金6万余元,300多个劳动日,对学校进行了改建、扩建。1986年,村小学实现校舍、课桌、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1997年,村小学搬迁至古城中心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全村先后有10多名学生考入大中专院校。
  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大多数村民生活艰难,年人均粮食仅100斤。皆住土房,睡土炕,人均居住面积3平方米。家用器具很少,较富裕的家庭有一桌两椅,少数有旧式柜、箱等简易家具。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1985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2003年,投资25万元,对村大街进行硬化,铺设柏油路,路宽4米。2010年,修建了村两委办公室,同时设有老年活动室、图书室、篮球场、乒乓球台、健身器材等。至此,全村95%的村民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人均居住面积30多平方米。多数家庭购买了冰箱、洗衣机、电脑等,电话、彩色电视机基本普及。
  (于恒渡)
  河西吴村
  村庄概况
  河西吴村位于怀仁镇政府以南1.5公里处,东临大沙河,西临临商河,北与卜家村接壤。全村占地总面积64公顷,其中耕地面积32公顷,林木面积24公顷,村庄民居占地8公顷。2010年,全村共有86户,总人口361人,均为吴姓,汉族。
  据记载,吴氏由河北省玉田县东关老槐树村迁移至此,因该村位于大沙河(笃马河)西岸,故称河西吴村,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原德平县第四区公所划归商河县,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河西吴村多次被上级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党支部”“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等称号。
  村民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年人均粮食仅60斤,人均纯收入不足30元。1998年春,该村利用靠近大沙河的有利地势,动用大型泥浆泵、推土机、挖掘机,动土5万余立方米,整平土地150余亩,建成鱼塘6个,结合该村实际承包给村民,年产值15万余元。后改种速生杨7万余棵,形成了环村林。200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至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56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7000元以上。
  村政任职
  1942年,吴希东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4年,吴广森任民兵连长。1956年,吴广森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年,成立第一届村民委员会,吴广华任村主任。1985-1996年,吴广森任村党支部书记,吴广华任村主任。1996-2007年,吴广海任村党支部书记,吴广忠任村主任。2008年,吴广忠任村党支部书记,吴世轮任村主任。
  教育科技
  新中国成立前,文化教育落后,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1978年后,村里筹集资金建起小学,并且制定了奖励制度,考入大学的村里奖500元,考入中专的村里奖励200元。至2010年,全村先后有17名学生考入全日制大学本科院校。2010年,村里投资6万余元办起了农村图书室,并配置了篮球场、乒乓球室、健身器材等。
  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大部分是土坯房。1972年,村内实行街道、宅基、住房统一规划,先后疏通大街5条,总长度1200米。1982年,全村安装30干伏变压器1台,全村户户通电。1997年,程控电话开通,全村50多户村民安装电话。1999年,环镇柏油路开通,由村中心穿过。2010年,全村6条街道全部硬化,大街两侧进行绿化美化,安装了路灯,2条胡同铺设红砖,并修建了村两委办公室。至此,全村均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等,全村拥有机动车40多辆,电动车70多辆,家家户户安装了电话,电脑进入普通家庭。
  人物
  吴希明 1934年12月生,德平白林学校毕业,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福建省泉州市邮电局局长,后担任泉州市集邮协会会长,2008年退休。
  吴长友 1926年10月生,1946年加入县大队,1949年2月入伍,1948年入党,曾参加过渡江战役、南京战役、上海战役等,1951年转业,任德平县洼李乡长,1954年2月,回商河县工作。
  吴广泰 1941年生,中共党员,任长春市旅游局副局长。
  (吴广忠)
  河东杨村
  村庄概况
  河东杨村位于怀仁镇政府以南2公里处,东与后刘村相邻,南与李辉芝村相邻,西与闫家村相连,北与怀仁街接壤。全村占地总面积1160亩,其中耕地面积960亩,村 庄占地120亩,其他占地80亩。2010年,全村共有158 户,总人口657人,均为杨姓,汉族。
  据记载,元末明初,杨氏由山东省青州府诸城县西北关迁居而来,因姓氏而命名为杨家村。20世纪90年代,为区分临商河周边的村庄,将杨家村命名为河东杨村,该村原属德平县管辖,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2000年6月,该村被济南市文明办评为“济南市文明村镇”。2010年12月,被商河县政府 评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11年12月被商河县政府评 为“美丽乡村示范村”。
  村民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灾害频发,亩产粮食不足70公斤。 1952年成立农业生产互助组。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20眼。1959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70公斤提高到亩产140公斤。1964年以来,村支部组织动员群众挖排水沟12条,动用土方10万余立方米。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继打机井10多眼,将全村耕地改造为水浇田,变成了稳产高产田。1990年后,粮食亩产突破双千斤,棉花亩产400斤。
  1996年以来,全村先后建起冬暖式蔬菜大棚40个,年产值14余万元。同时,村里发展村办、户办企业,全村从业人员100余人,产值8万余元。1999年5月8日,该村建立了集贸市场,农历逢三遇八是村里大集日。集日时,摊位达到200个,赶集人数1000余人。至2010年,该村有苹果园15亩,梨园30亩,香椿10亩,杏园5亩。4条大街均铺设柏油路,东连高怀路、贾怀路。村内有超市、饭店、机动车修理部、建材厂、加油站等场所。
  村政任职
  1946年9月,杨治富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共产党员。1953年11月,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杨治宁任社长。1956年8月,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杨玉芳任社长。1960-1982年,杨治福任村党支部书记。1983年,杨希顺任村党支部书记。1982年以来,该村多次被县、镇两级党委授予“先进党支部”称号。
  文化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文化教育落后,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7%。1950年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村小学3次搬迁。1987年,投资3万元建起标准学校,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全村先后有10余名学生考入全日制本科院校。
  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人均粮食不足50公斤,人均收入不足20元。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0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部分村民家庭有了存款。至2010年,全村98%的村民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人均住房面积30多平方米。农用三轮车、拖拉机农户拥有率95%,农业种植全部实现机械化。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通固定电话,多数家庭已拥有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用电器,电视机、电话基本普及。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大多数是土坯房。1970年,村里对房屋、宅基进行统一规划。1983年,安装30千伏变压器1台,全村户户通电。1998年5月,投资12万元,对村前街进行硬化,铺设柏油路420米。2000年3月,安装供水设备和管道,村民用上自来水。2005年7月,投资13万元,铺设村南北大街柏油路320米。2008年6月,投资9万元,铺设后街柏油路共1000米。8月,投资3万元,铺设村中街柏油路220米。2010年,投资33万元进行新农村建设,相继对下水道、自来水管道进行改造,路两侧进行硬化、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并修建村两委办公室,篮球场等。2011年,投资28万元,进行美丽乡村建设,修建了娱乐场所、花园,安装高标准路灯23盏。
  人物
  杨守林 男,出生于1956年12月,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曾入伍,任某部特务连政治指导员。1987年12月,转业至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商河县分公司工作。历任人寿保险公司商河县分公司经理,济南市分公司团险处处长,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章丘市分公司经理、济南市分公司副总经理。在服役期间,荣获三等功一次;在保险公司工作期间,荣获省公司先进个人;2008年,分管济南公司团体保险业务期间,荣获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优秀管理干部称号;2010年,分管济南公司年金业务期间,荣获总公司互动业务先进个人称号,同时两度荣获总公司优秀员工忠诚奖。
  (杨希顺)
  闫家村
  村庄概况
  闫家村位于怀仁镇政府正南方向3公里处。东与河东杨村相邻,西靠大沙河,北与洼李村接壤。全村占地1400余亩,其中耕地926亩,苇塘15亩,旧沙河滩70亩,村庄占地400余亩。2010年,全村共有152户,总人口580人,有闫、孙、杨、王、吴5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闫氏人口最多。
  据记载,明朝洪武年间,闫氏母子3人由河北省新城县白沟河迁入大沙河以东定居,开垦荒田,由于兵荒马乱,又迁移到别处,后来又回到该村定居,以姓氏命村名。孙、吴、杨3姓在解放前由吴家庵迁入。王姓由张坊乡王辛村迁入。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
  1977年以来,该村多次被地(市)、县、镇党委授予“先进党支部”,被评为“先进民兵连”。1986年,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1995年,被评为商河县“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
  村民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土地零散,盐碱地较多,沙河故道地势低洼,亩产粮食不足80公斤。1950年后,通过打砖井、修沟渠,压沙盖碱,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1982年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支部结合该村实际,搞农田基本建设,将全村所有耕地改造成稳产、高产田。1990年后,粮食亩产量突破双千斤。
  1996年,村里相继办起家庭豆腐皮加工厂、蛋糕店及肉食加工等副业,还有棉布、百货批发零售等。另有占地十余亩的建材厂和占地近十亩的养殖小区,从业人员几十人,实现总产值数十万元,利税万元。村里还种植有15亩的青提和黑提葡萄,由于紧靠大沙河,还盛产西瓜。杨树林30亩,植被面积1100亩,覆盖率78%。该村交通便利,村内3条街道已硬化,柏油路通往四周村庄,东与胡怀路相接。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8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3000余元。
  村政任职
  1932年4月,闫新生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39年,德平县怀仁区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建立闫家村农民协会,之后村农救会、村民联防队、武装队等相继成立。解放战争时期,全村有10余名青年参军参战。闫承信在朝鲜牺牲。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闫承太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闫家生产大队,闫树彬任大队长,下设4个生产小队。1967年1月,成立闫家村革命委员会,闫乃昌任主任,闫乃阁任副主任。1962-1965年,孙世永任村党支部书记。1965-1973年,闫承太任村党支部书记,闫承波任副书记。1984年10月,建立闫家村村民委员会,闫承达任主任,有委员3人,下设4个居民小组。1973年,闫承波任村党支部书记。
  文化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文化教育落后,学龄儿童入学率不足25%。1950年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村小学4次迁址,先后投入8万元对学校进行了修缮、改造和扩建。1997年,学校实现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全村先后有10多名学生考入全日制大学本科院校,有硕士研究生3名。
  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年人均粮食不足5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20元。1978年,人均粮食200公斤,人均纯收入200元。1982年,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2000年,人均纯收入2650元,人均年末存款金额1800元,大多数村民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80多辆,程控电话80多部,电视机100多台。2005年后,全村砖石结构住房达98%,无危房,有各种机动车100多辆,其中轿车5辆,面包车10多辆,大型收割机3台,电脑30多台,彩色电视、通讯工具基本普及。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没有一条正规的街道,大多数房屋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3平方米。1973年2月,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1982年秋,安装50千伏变压器1台,全村户户通电。1995年,程控电话开通,全村100余户先后安装了电话。1996年秋,通有线电视,全村80%的家庭安装了有线电视。2001年5月,投资10万元,对村前街进行硬化,总长420米。2002年,村柏油路至怀仁北路通车。2003年,村后街、东街柏油路通车,总长600米。2008年,全村通上自来水,并安装了高标准路灯。
  人物
  阎常留 闫家村人。廪生。聪敏好学,工词曲,精乐理。为人正直,疾恶如仇。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己酉科,史进功以白银200两行贿主考,捐得小登科。阎常留闻此,径赴学院质问。主考自知有错,令人向阎常留登门道歉。
  清嘉庆四年(1799),德平县旱灾歉收,民众衣食无着。县知事叶芳不恤民情,每亩地加收漕米,并要提前缴纳,县民怨声载道。杨橝与乡民相约,拒不完纳。叶芳以为阎常留在民众中享有声望,且与杨橝友善,请其劝导杨橝。杨橝闻此,表示愿仍依常年数完纳。同到县城后,阎常留先进县衙见叶芳,叶执意不允,反诬阎、杨聚众滋事。杨橝久等不见阎常留出,乃率众涌入大堂,一气之下将叶芳杀死。事变后,杨橝欲去济南投案自首,阎常留以为按清律杀知县要屠戮全县,独往无益,劝杨橝远走避难。杨走后,阎自请入狱。开庭时,观众如堵,阎常留意态自然,声言:“今年漕米涨码,民愤弥天,酿成此事,责任在我一人,与德平子民无关。”经三审并无异词,被押解入京。阎常留被斩后,邑人领尸还乡。出殡之日,全县各村均来代表会葬,众人无不挥泪哀恸!至今仍传有民谣:“阎常留是好汉,豁出一命救全县。”
  闫新生 1911年9月生,193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怀仁区第一任区长,曾任德平区区长,禹城县教育科科长等职。1949年春随解放军渡江南下,在浙江康县任县委书记,后在浙江省工农速成中学、杭州教育学院等院校担任领导职务,1977年离休,1990年10月在杭州病逝。
  (闫承让)
  吴糖坊村
  村庄概况
  吴糖坊村位于怀仁镇政府西南方向3.5公里处,南与李辉芝村相邻,东与闫家村相连,西靠临商河,村北是沙丘林。全村占地总面积1012亩,其中耕地667亩,临商河130亩,南沙河30亩,北沙河50亩,沙丘林70亩,村庄占地65亩。2010年,全村共有105户,总人口427人,有吴、杨、孙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吴氏人口最多。
  据《吴氏谱书》记载,明初洪武年间,吴氏由河北省玉田县迁址于德平县东南方向30里处吴家庵居住。明朝中期从吴家庵向南迁一里地,以做糖出名,因而得名吴糖坊。该村原属德平县第四区公所管辖,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原德平县第四区公所划归商河县,该村随原建置隶属商河县怀仁区。
  村民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后,村北70亩的耕地为沙土地,沙丘周围的土地几百米被沙土掩埋,地质极差,粮食产量很低。1953年,全村组织建起2个生产互助组,又建立了生产合作社。1957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23眼,对70亩地的沙丘进行植树造林封沙固沙,沙土得到控制。1964年,开始对土地进行整平配方、挖沟筑渠,村西开挖临商河,农田灌溉条件便利。1968年,全村集资8000多元,购置柴油机4台(12马力),60%-70%的耕地能够及时得到灌溉。1982年,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筹集资金购置柴油机30多台,打机井17眼,井河两用,600多亩耕地成了高产稳产田,亩产粮食达到双千斤。2001年,投资10万元修建了养殖小区,发展养殖业。
  村政任职
  1946年3月,吴秉义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53年,杨治龙成立了第一个生产互助组。1956年秋,成立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7年秋,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吴树耀任社长,杨治龙任副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吴糖坊村生产大队,吴秉圣、吴家帧相继担任生产大队长。同年,该村第一届支部委员会成立,吴秉义任村党支部书记。1967年,吴糖坊村革命委员会成立,吴秉英任主任。1972年10月,吴秉福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年,建立吴糖坊村村民委员会,吴丙江任村主任,吴丙福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1990年,吴丙江任村主任。1990-2006年,吴克道任村主任。2006-2010年,吴丙福任村主任。
  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村民一直处于缺穿少吃的状态。1947年后,土地改革,村民有了自己的土地。1982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2000年后,村民户户有余粮,大多数村民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至2010年,全村有各种机动车110辆,其中摩托车、三轮车90多辆,多数家庭已拥有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用电器,电视机、电话基本普及。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后,村里的房屋大多是土坯房,居住面积较小。街道弯曲不直,高洼不平。1975年,村里对宅基、住宅、街道进行统一规划,由原来大小不一的小宅院,统一规划成长21米、宽16.5米的新宅院。1983年夏,安装30千伏变压器2台,全村户户通电。2001年春,投资10余万元,安装了供水设备和管道,全村通上自来水。2002年,投资8万余元,铺设了村东柏油路。2005年,投资10万余元硬化了前街、后街、西街3条街道,总长850米,面积3880平方米。同年,村里安装了路灯。2011年6月,村北硬化一条水泥路与怀胡路连接,给村民出行带来便利。
  人物
  吴秉清 生于1955年7月,毕业于临邑师范学院,1980年参加工作,历任临邑县组织部部长、陵县县委副书记、德州市政协任秘书长,已退休。
  吴树丙 出生于1920年,毕业于德平县白麟学校。1937年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在中央外事局工作,后调石家庄市工作直到退休,1996年病故。
  吴家安 生于1928年,毕业于张太华学校,1945年参加工作,随军南下后在武汉经工部武汉办事处任处长、党委书记,2007年病故。
  (吴丙福)
  李辉芝村
  村庄概况
  李辉芝村位于怀仁镇政府西南方向4公里处,东与怀胡路相连,南与王太环接壤。全村占地面积720亩,其中耕地580亩,沙河滩80亩,村庄占地60亩。2010年,全村共有100户,总人口525人,有李、杨2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李氏人口最多。
  据族谱记载,600多年前,杨氏由山东省寿光市迁来定居,取名杨家村。后来李辉芝由张坊乡丰盛集村迁来定居,由于他德才兼备,名望较高,久而久之李辉芝成了村名沿用至今。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原德平县第四区公所划归商河县,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
  村民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村西400多亩地都是碱涝沙滩,粮食产量低。1952年成立两个互助组。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粮食产量由原来的80公斤提高到160公斤。1978年后,村支部组织群众填村西洼地,挖沟筑渠,排水防涝,相继打砖井30眼,打深机井2眼,建扬水站1座,购机械水泵1台,将全村耕地改造成水浇田。1990年后,粮食亩产量突破双千斤。2000年后,全村先后建起蔬菜大棚15个,每年向市场提供各类蔬菜50吨,经济收入60万元。多数青年劳动力利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增加经济收入。至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5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9000元。
  村政任职
  1947年2月,李传金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位党员。1950年,李传金任村党支部书记,后经改组,李汉有任村党支部书记。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李汉有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建立了生产大队,杨恒荣任大队长,下设3个小队。1984年,建立村民委员会,李汉有任主任,李希良任副主任,1967年后相继有李庆新、李汉池任村党支部书记。2009年,杨诚亭任村党支部书记,杨立华任主任,李庆海任文书,叶小英任妇女主任。
  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人均粮食不足100斤。村内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大多数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5平方米。1972年,全村对街道、宅基、住宅进行统一规划。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1983年,村里安装50千伏变压器1台,全村户户通电。1989年,全村通自来水。2000年,对村内前、中、后街路面进行硬化。至2010年,全村98%的村民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人均居住面积40平方米。有载重汽车2辆,普通汽车3辆,轿车5辆、农用三轮车、摩托车、电动车、电视机、冰箱、太阳能已普遍进入村民家中。
  (杨立华)
  王太环村
  村庄概况
  王太环村位于怀仁镇政府南方3公里处,西临古运粮河、临商河,南与芦沟庄村相邻,北与李辉芝村相邻,东临油坊孙村,西与古城村相邻。全村占地总面积为620亩。2010年,全村共有120户,总人口521人,有王、闫、刘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王氏人口最多。
  据记载,明末清初,王氏由山东省寿光市迁居于此,该村原名刘家庵,后因村民王太环德才兼备、德高望重,后人遂以此人姓名命村名。该村隶属德平县第四区管辖。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原德平县第四区公所划归商河县,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
  村民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多洼地和沙地,粮食亩产50公斤,村民生活艰难。1953年,该村成立了3个农业生产互助组,粮食产量由50公斤提高到120公斤。1955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82年,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支部结合该村实际,通过挖水渠、打机井等方式,改善耕地质量。2000年以前,村里的可浇地面积只有60%,40%的土地旱不能浇、涝不能排。2000年后,全村先后打机井13眼,并全部铺设电缆线达到井下有电,有电能浇田的条件。同时进行耕地整合,割地成方,粮食亩产量达到双千斤。2007年以来,全村修桥3座,整修湾坑3处。至2010年,该村有葡萄种植面积10亩,养猪专业户3个,每年生猪出栏量400余头,养鸭基地1处,养蝎子专业户2个,建筑队1个,商店3处,经济繁荣。
  村政任职
  新中国成立后,闫在圣是该村第一名党员,任村党支部书记。1967-1997年3月,闫敬彬任村党支部书记,王希亭任村主任。1997年3月,闫树林任村党支部书记。全村共有党员14人。
  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年人均粮食4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20元。1957年,人均粮食150公斤,人均纯收入40余元。1978年,人均粮食200公斤,人均纯收入240余元。1982年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2000年后,人均纯收入2000余元,人均存款1300余元,大多数村民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100多辆,其中汽车20辆,大型联合收割机3部,电视机100多台,电脑20多台,电话、手机等通讯工具基本普及。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多数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3平方米。1975年,村里对宅基、住宅、街道实行统一规划,相继疏通东西大街3条,南北大街1条。2005年,村里筹集资金铺设柏油路大街980米,新疏通南北大街400米。2007年,全村重新安装了自来水,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人均居住面积35平方米。
  (刘希海)
  芦沟庄村
  村庄概况
  芦沟庄村位于怀仁镇政府西南方向5公里处,东与油坊孙村、杨武镇村相邻,西与古城村相邻,南与张坊乡苗家村接壤,北与王太环村相连。全村占地总面积140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700亩,河道、河岸占地450亩,村庄占地200余亩。2010年,全村共有180户,总人口668人,有王、刘、杨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王氏人口最多。
  据记载,清朝年间,该村分别是由河北省武邑县、枣强县一带和山东省寿光市3地迁入的村民组成,原名王新家村,后改名为芦沟庄村沿用至今。1947年归属德平县第四区公所,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原德平县第四区公所划归商河县,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
  村民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洼地多,盐碱地多,粮食亩产70斤左右。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4年,村党支部带领群众通过打井,修渠防涝抗旱,治理盐碱洼地,粮食产量增加到150公斤左右。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土地改造成粮棉稳产田。2000年后,粮食亩产量突破双千斤。1997年后,村里相继完成了修路、挖河、建桥、打井、建蔬菜大棚等项目建设,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村政任职
  1939年,德平县怀仁区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建立芦沟庄村农救会、村民联防队、武装队。1948年,成立该村第一届党支部。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王希专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建立生产大队,蒙广温任大队长,下设4个生产小队。1967年1月,成立“革命委员会”,蒙广西任主任,王泽中、刘化专任副主任。1976年,王玉圣任村党支部书记,王泽中任副书记,蒙广安任民兵连长。1997年,王玉明任村党支部书记,王焕杰任文书,陈玉秀任妇女主任。
  革命活动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中,该村王树枝,王泽立赴朝作战,王树枝牺牲。在济南战役、淮海战役中,蒙广亭、王树恒、王锡山参军。
  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村民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活。村内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大多数房屋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3平方米。1978年后,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至2010年,全村95%以上的村民住上了砖石结构的瓦房。村里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固定电话、通有线电视等,摩托车、轿车、大型收割机、重型运输车齐全,冰箱、空调、太阳能已进入普通村民家中。
  人物
   蒙广亭 生于1928年,14岁参军,历任连长、团长、师长等职务。离休后居住济南。
  (王玉明)
  杨武镇村
  村庄概况
  杨武镇村位于怀仁镇政府驻地以南4公里处,东与张坊乡丰盛集村相连,西靠临商河,南与张坊乡王佃乙村相连,北与油坊孙村相邻。村庄占地130亩,耕地面积600亩。2010年,全村共有120户,总人口520人,有杨、李、王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杨氏人口居多。
  据记载,明朝末年,有一位姓杨名武镇的人,携全家由山东省寿光市迁入此地,以姓名命村名沿用至今。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原德平县第四区公所划归商河县,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
  2005-2007年,该村连续被镇党委、政府评为“三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06年,被市文明办评为 “市级文明村”。2008年,被评为“新农村建设明星村”。
  村民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粮食亩产不足50公斤。1978年后,实行分田到户,划分宅基地。1982年后,村里通过打深机井、修排水渠等措施,将全村所有耕地改造成稳产高产田。1990年后,粮食亩产量突破双千斤。
  该村家家户户种植蔬菜有30多年的历史,一亩地收了小麦,种玉米,再种芫荽。该村芫荽种植历史悠久,技术、管理成熟,附加值较高。该村的芫荽种植面积已达300多亩,亩产量近7000斤,芫荽种植示范园已发展为商河县最大的同品种示范园。2005年3月,该村成立了芫荽种植合作社和用水专业合作社。该村已形成颇具规模的芫荽销售市场,每到芫荽成熟季节,经合作社介绍的客户从黑龙江、河北、天津、东营等地聚集到销售市场,争相抢购产品。正常年份每斤芫荽0.5元(较好年份可达2.8元/斤),亩产6000-7000斤,每亩平均收入可达4000元以上。
  村政任职
  1939年,德平县怀仁区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建立杨武镇村农民协会,之后,村农救会、联防队、武装队相继成立。由杨德和任村协会会长。1955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杨进佃任社长。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李佃忠任生产大队长,后任村党支部书记。1979年,杨进秀任村党支部书记,杨进科任村主任,杨泽荣任文书。
  文化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文化教育落后,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1955年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入学率达到40%。1982年,村支部带领村民进行义务劳动,填平村东西两侧大湾,动用土方2万方,修建了1600平方米的教室,供1-5年级学生使用。后被县教育局评为模范校园。至2010年,全村先后有40名学生考入全日制大学院校。
  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年人均粮食不足80斤,人均纯收入不足20元。1960-1962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庄稼几乎颗粒无收,多数人背井离乡,逃往外地求生。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2005年后,人均纯收入2700元,98%的村民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200余辆,其中轿车10余辆,面包车5辆,大型收割机4台,电脑10余部,电视机、通讯工具基本普及。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村庄街道弯弯曲曲、高洼不平,大多数房屋是土坯屋。1974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2000年后,对村庄南北大街、东西大街进行硬化,长430米,硬化面积1720平方米。建设了村北环村路400米,村东环村路50米,硬化面积2025平方米。对全村南北7条小巷进行了混凝土硬化,总长1200米,硬化面积3575平方米。在主要道路两侧铺设花砖3500平方米,安装路沿石1600米。对村内5条街道和小巷修建了排水设施,村里大街小巷硬化率100%。对村内5条街道进行绿化,栽植法桐、国槐、木槿等乔木3060余株,栽植小龙柏、月季、冬青、黄杨、金叶桢等灌木15000株,修建高标准花池50个,平地绿化1600平方米。在村庄四周栽植毛白杨2000株,其他速生杨2000株。各家各户村前屋后也都栽植树木,街道绿化率100%。在村内5条大街和集中活动场所安装路灯60盏。投资6万余元安装了供水设备和管道,村民用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饮用水卫生合格率100%。全村安装太阳能92个,清洁能源普及率超过75%。粉刷大街两侧墙面1.48万平方米,制作了新农村宣传标语、光荣榜等宣传栏。建设了高标准文化大院一处,购置了乒乓球台、篮球架等运动器械,设立了“党员服务室”。
  落实村民“门前屋后五包”制度,卫生、树木按户分片包干管理。大街卫生、排水设施、文化广场公共设施有专人监护管理。建设标准化卫生室一处,医疗设备齐全。
  (杨泽荣)
  油坊孙村
  村庄概况
  油坊孙村位于怀仁镇政府正南方向5公里处,西临临商河,北与河东杨村相邻,东与炊家村接壤,南与杨武镇村相连。村庄民居占地面积135亩,耕地面积660亩。2010年,全村共有109户,总人口437人,有孙、杨、宋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孙氏最多。
  据记载,明末清初,孙氏由北京迁入此地,以开油坊为生,故名为油坊孙村。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
  村政任职
  1955-1957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孙延礼任社长。1958年,宋家政任社长。1959-1966年,孙延礼任村党支部书记。1970年,杨治德任村党支部书记。1970-1999年,孙化喜任村文书,2000年,孙化杰任村文书。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年人均粮食不超过4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20元。1982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村小学实现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2000年,人均年收入2680元,大多数村民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家家有彩电,户户有电动车、摩托车。2户有大型联合收割机,部分村民购买了轿车,5户村民住上二层小楼,村内实现了通电、通水、通路、通有线电视、通固定电话。至2010年,村内有东西大街3条,南北大街1条,呈“丰”字形街道。该村孤寡病残老人、困难家庭能够及时得到经济扶助和帮助。村里还购买了大量的文艺器材,每年春节,村民们自发地组织到一起,演出各式各样的节目,丰富群众生活。
  人物
  孙化芳 女,共产党员,16岁参加革命,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做党的地下工作。解放后任乐陵县县长,已病故。
  孙延成 1924年6月出生,共产党员,解放战争时期南下,立下战功。解放后,留任浙江省安吉县县委书记。
  孙化庆 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后转入地方武装部工作,县团级,1987年病故。
  (杨志德)
  炊家村
  村庄概况
  炊家村位于怀仁镇政府西南方向4公里处,东临南小赵村,南与杨武镇村相连,西临油坊孙村,北与闫家村相邻。全村占地总面积800亩,其中耕地面积650亩,村庄占地面积100亩,其他占地50亩。2010年,全村共有140户,总人口560人,均为炊姓,汉族。
  据记载,炊氏自元代(1329年)由山东即墨迁入,原属德平县龙家村,有“炊龙一家”之说。明代建文年间(1399年)迁入该地。村民本都姓“爨”(音cuàn),因“爨”与“炊”属通假字,意思与用法相同,且“爨”字笔画繁杂,书写不便,因此,用“炊”取而代之,仍读cuàn,故今称炊家村。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
  1966年,该村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先进党支部”“华东红旗”称号,当时为德州地区“百面红旗”之一。1999年,被镇党委授予“先进党支部”称号。2007年,被镇党委评为“村财镇管”先进单位。
  村民经济
  1948年,旱灾严重,亩产粮食70公斤。1959年,亩产粮食达到200公斤。1964年,村支部带领村民打小砖井20眼。1966年,打深机井2眼,人均小麦口粮100多斤,当时轰动全县,获得德州地区“百面红旗”之一“华东红旗”称号。1969年,村支部结合该村实际,组织群众在村东开挖水库,动用劳力200余人,挖土万余立方米。1973年,村后大寨沟正式贯通蓄水,全村所有耕地改造成水浇田、稳产高产田。1982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量突破双千斤。
  自20世纪60年代起,该村集体副业从未间断,先后开过油坊、香油坊、面粉坊、烘炉厂、铁编厂等。特别是油坊,自1965年开始经营,前后历时15年,一定程度上繁荣了当时的集体经济。1989年,村里成立了建筑队,许多男青年劳动力陆续加入,利用农闲时节外出务工。至2010年,建筑队已发展到百余人,年创利税210万元。该村交通便利,村前和村东每天有通往济南、德州和淄博的客车,通往县城的车有4班,每小时1班。全村有副食百货商店2处,建材门市1处,蛋鸭养殖场1处。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5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8100元。
  村政任职
  1952-1985年,炊风海任村党支部书记。1986-1991年,炊治明任村党支部书记,炊风龙任村委会主任,炊风圣任村文书。1992年,炊风龙任村党支部书记。1993-1997年,炊风华任村党支部书记,炊振刚任村委会主任,炊治明任村文书。1998-2010年,炊风忠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炊立贞任村委副主任,炊振刚任村文书。 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年人均粮食不足100斤。1982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2001年,人均纯收入2900元,人均年末存款余额1800元。至2010年,村民全部住上了砖瓦房,安装了程控电话,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180余辆,安装太阳能90多户,安装暖气62户,空调55户,电脑43户,有6户村民盖起了二层住宅楼。
  村庄建设
  1960年以前,村里只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人们住的多是土坯房。1978年,村里对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1984年,全村户户通电,村民用上电灯。1997年,全村通上自来水。1998年,村里投资20余万元将南北、东西2条大街铺上了柏油,油面7000平方米。2007年,修建完成了村两委办公室和村级活动场所。2008年后,该村又先后疏通了环村沟,修了环村路,有的家庭还用上了沼气,街道两旁栽植了景观树。
  文化生活
  1956年,村党支部为了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成立了由炊立河任团长的吕剧团,在村前大街中段搭起一个永久性的戏台,每月逢初一、十五演出,每逢演出日,周围村子里的群众纷纷前来观看。(当时,周围村里人说,炊家村的小道最多,这正是由于外村人来看戏,经长年累月踩踏所致。)当时,演出剧目有《小姑贤》《井台会》《碧玉簪》《王定保借当》《李二嫂改嫁》《丰收之后》等,该吕剧团演出时间持续10年之久。
  1980年后,该村每年春节、元宵节期间都要成立鼓子秧歌队,擂鼓、踩跷、扭秧歌,村人称“办十五”。最有名的当属踩高跷,舞到兴起时,便要“上扁担”。所谓“上扁担”就是几个力量大的踩跷人抬着扁担,由胆子大并且善舞的人爬到扁担上面做出各种舞蹈动作,众人随着鼓点,缓缓前行,最精彩时要叠加到两三层,惊险刺激,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炊风忠)
  南小赵村
  村庄概况
  南小赵村位于怀仁镇政府正南方向4公里,商河县城西北方向12公里处。东北与前李村相邻,南与张坊乡丰盛集村相连,西与炊家村接壤。全村占地总面积216亩,其中耕地面积170亩,水库占地20亩,村庄民居占地26亩。2010年,全村共有32户,总人口122人,均为赵姓,汉族。
  据记载,明朝时期,赵氏由河北省武邑县迁移至此安家,划地开荒,耕种居住,村以姓氏而得名。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原德平县第四区公所划归商河县,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
  村政任职
  1970年2月,赵永福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2月,中共南小赵村第一届支部委员会成立,赵永福任村党支部书记,赵永伦任大队长,赵永金任民兵连长。1984年,建立南小赵村村民委员会,赵永责任村主任,赵永福任村党支部书记。2010年,赵明江任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赵永文任村文书,蒙梅颜任妇女主任。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村东、村南均为洼地,大雨大涝,小雨小涝,粮食产量极低。1963年,村支部组织动员全村群众治理村东、村南的洼地,修建一座长50米、宽30米、深9米的水库,打机井一眼,将全村所有耕地改造成水浇田。1984年,村里自筹资金,安装了变压器,全村户户通电。2000年以来,该村年轻人自创了穿公路打小井技术,自主研制一套打机井机械设备,带动了4个机井户,也带动了全村经济的发展。2002年,村里自筹资金铺设柏油大街一条,长200米。2008年,农网改造更换了大变压器和高标准的环保表箱,村大街安装了路灯。2010年,在村四周栽植了环村林。同时,修建了村两委办公室,计划生育活动室、群众活动场所,安装了健身器材。部分家庭实行了改厕,用上了节能水冲式环保厕所。全村98%的村民住上了砖石结构的瓦房,人均居住面积35平方米。农用三轮车、拖拉机农户拥有率95%,农业种植全部实行机械化。多数家庭已拥有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用电器,电视机、通讯工具基本普及。村内大街配置了垃圾箱,垃圾清理到位。大街两旁栽种了柿子树,进行了绿化。
  (赵明江)
  前李村
  村庄概况
  前李村位于怀仁镇政府以南4公里处,东与前刘村相邻,南与南小赵村相隔一条河,西与炊家村、河东杨村毗邻。全村占地总面积898亩,其中耕地688亩,村庄占地130亩,环村林80亩。2010年,全村共有130户,总人口560人,有李、刘2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李氏人口较多。
  据记载,清朝初期,李氏先祖携全家由山东省寿光市迁入此地,为图吉祥,初名李抬头。新中国成立后,改为前李村沿用至今。该村隶属德平县第四区管辖,1956年 3月,德平县撤销,原德平县第四区公所划归商河县,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
  村政任职
  1961年,该村与前刘村分开,成为农业生产队,李传一任生产队队长。1963年4月,李心官、李传令加入中国共产党,为该村第一批党员。1964-1971年,李心官任该村第一任村党支部书记,李传勇任大队长。1972-1982年,李心安任村党支部书记,李心臣任大队长,李心祥任村文书。1983-1984年,李传芳任村党支部书记,李心祥任村文书。1985-1995年,李心祥任村党支部书记,李心臣任村主任,李传高任村文书。1996-1997年,李广义任村党支部书记,李心堂任村主任,李传高任村文书。1998年,李心善任村党支部书记,李传高任村主任兼村文书。1999-2005年,李心安任村党支部书记,李心周任村主任。2006-2010年,李广东任村党支部书记,李心周任村主任,李传明任村文书。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耕地高洼不平,粮食亩产80斤左右。1964年,村支部组织村民打了2眼密封深水井,挖1条水渠,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1972年2月,村里对街道和村民宅基地开始统一规划。1974年3月,在村庄南边修建了一条4米宽的水沟,东与前刘村,西与炊家村、李辉芝村相连,并且修筑了排水沟。土地由集体统一种植过渡到按人分配责任田。1982年10月,安装60千伏变压器1台,全村户户通电。1995年7月,修建东西方向柏油路1条,长600多米。10月份,程控电话开通,全村40余户村民先后安装了电话。2000年2月,投资5万元,打深水井5眼,铺设地下电缆、户户通上自来水。2009年,对全村主要街道进行了硬化、绿化,挖排水沟2条,安装了高标准路灯。2010年,修建村委会办公室4间,配备电视、电脑、办公桌椅10套,更换安装了100千伏变压器一台,所有通电线路统一更换。9月份,通深水井自来水,村民用上较纯净的地下水。全村95%的村民住上了砖石结构的瓦房,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0平方米。农用三轮车、拖拉机农户拥有率达到95%,农业种植基本实现机械化。多数家庭已拥有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用电器,电视机、通讯工具已基本普及。
  (李广东)
  刚家村
  村庄概况
  刚家村位于怀仁镇政府东南方向2.8公里处,东与王虎村相邻,西与后刘村相邻,南与刚家坊村相连,北与生张村接壤。全村占地总面积169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41公顷,湾塘4公顷,村庄占地24公顷。2010年,全村共有325户,总人口1353人,有刚、赵、张、闫、王5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刚氏人口最多。
  据谱书记载,刚氏约在670年前由江苏淮安迁入德平县居住,以姓氏而命名为刚家村,隶属德平县第四区管辖。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原德平县第四区公所划归商河县,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
  刚家村自1985年以来多次被镇党委、政府授予“先进党支部”“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先进民兵连”等称号。
  村民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因地势较高,浇田无水源,靠天吃饭,粮食亩产不足60公斤。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全村开始打土砖井。至1964年,先后打成砖井68眼,粮食亩产量达到180公斤以上。1978年以后,由各生产队组织投资打机井48眼,建扬水站2座,从此解决了农田灌溉困难,粮食亩产达到双千斤。2008年4月,村东1000余亩耕地(世行项目)全部敷设了地下节水管道,既节水又节能,灌溉更加快捷。2009年3月,投资3万元,疏通了村西边沟渠,解决了900余亩耕地的灌溉、排涝问题。
  1978年后,该村发展户办、联办企业。集体投资建立了铁厂,有煤炉组8个、土窑厂等,从业人员50余人,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建有废旧轮胎收购加工厂1处,从业人员20余人,产值8万余元。有建筑队8个、拆迁队2个、模板队5个等建筑队伍,从业人员180余人,年收入58万元。村内还有建材、百货、副食、机电五金、服装、铝塑、农机修理、粮食收购、煤炭销售、面食加工、理发、汽车出租等几十个服务场所及门市部,从业人员50余人,年经营额50余万元。同时该村外出务工、经商青壮年有200余人,年收入350余万元。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突破10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突破8000元。
  村政任职
  1939年,德平县怀仁区抗日民族政府建立后,建立刚家村农民协会,相继成立了村农救会、村民联防队、武装队等组织。1941年2月,刚玉孔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45年3月,中共刚家村第一届支部委员会成立,张立荣任村党支部书记。1956年8月,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赵明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刚家村生产大队,刚传坤任大队长、刘永富任副大队长,下设6个生产小队。1967年1月,成立刚家大队革命委员会,刚宪孔任主任、赵明良任副主任。1984年10月,建立刚家村村民委员会,刚传坤任村主任、赵明良任副主任,刚守广任村文书,下设4个村民小组。1992年10月,改选刚守广任村主任。1995-2006年,刚宪友任村党支部书记。2006-2011年,刚守太任村党支部书记。
  革命活动
  解放战争时期,全村有12名青年参军参战,其中青年刚传永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有8名青年赴朝作战,其中刚守兰、刚宪金、赵永宁光荣牺牲。刚守元、张辛青、赵明善被评为伤残荣誉军人。
  文教科技
  新中国成立前,文化教育落后,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30%。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村小学2次迁址,先后投入5万元对学校进行了改造和扩建。1983年,学校实现了校舍、课桌椅、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1997年,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9年,投资26万元建起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青年科技之家、老年活动室、图书室、民兵之家、乒乓球台、篮球场等活动场所。至2010年,该村先后有41名学生考入全日制大中专院校。
  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年均粮食不足100斤,辅以糠菜为生。1958年,人均粮食在180公斤左右,人均纯收入140元。2000年,人均纯收入2850元,人均年存款余额2200元,多数村民住上了砖石结构的瓦房。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200余辆,安装固定电话185部,电视机310台,并有部分村民购置了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家用电器。2005年后,全村砖瓦结构住房达95%以上(无危房),有居民二层楼2座,各种机动车300余辆、轿车14辆、面包车12辆、大型收割机3台、载重汽车8辆、电脑50余台,彩色电视机、通讯工具已普及。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没有一条正规街道,房屋都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5平方米。1970年3月,村内实行街道、宅基、住房统一规划。至1975年,村里疏通了2条东西大街,总长度1600米。1982年3月,安装50千伏变压器2台,30千伏变压器4台,全村户户通电。1986年3月,全村安装自来水供水设备和管道,户户用上自来水。1996年5月,对村内后街进行硬化,长800米。2006年3月,对村内中街、南街铺设柏油路进行硬化。至2010年,全村已实现了通电、通自来水、通路、通有线电视、通固定电话,村内大街和胡同已全部硬化,主要街道安装了路灯。
  文化生活
  1958年前,该村鼓子秧歌队多次到奎台乡、德平县城、商河县城及周边各村演出,表演内容丰富,其中有高跷、武术、花鼓、小戏等节目。每年春节后举办一次,每次5-10天,参加演出人员在150人以上,男女老幼齐上阵,场面壮观。1952年该村以刚玉镇为首成立了吕剧团,曾在周围各村出演,演出剧目有《小姑贤》《李二嫂改嫁》《井台会》《借年》《拾玉镯》等。1968年,改为京剧团,演出剧目有《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人物
  刚传忠 男,1922年出生,1934年跟随父母逃荒至长春谋生,1940年参加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营长、团长,多次立功受奖。
  刚守金 1935年生,历任商河县劳动局局长、建设局局长、财政局局长(副县级)、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至离休,2011年4月因病去世。
  刚宪和 1957年生,曾任商河县刑警大队大队长、公安局局长(副县级),2010年任济南市公安局公共交通分局政委。
  (刚宪营)
  生张村
  村庄概况
  生张村位于怀仁镇政府东南方向3公里处,东与西韩村、王虎村相邻,南与刚家村毗邻,北与李家楼村接壤,西与洼李村、怀仁街村接壤。全村占地面积300多公顷。2010年,全村共有360户,总人口1350人,有张、赵2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张氏占总人口的85%。
  据记载,明朝永乐元年(1403),张氏由河北枣强西关迁徙至怀仁东三华里沙河南定居,因始祖是一庠生,故名生张村,此后赵氏迁入该村。原属德平县怀仁区管辖,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原德平县第四区公所划归商河县,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该村先后15次被县、镇两级党委、政府授予“先进党支部”“文明村”等称号。
  村民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北临黄河故道大沙河,由于地表沙化严重,各种农作物产量极低,亩产粮食仅有几十斤。1950年后,村民挖沟排涝、抗旱打井、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改造种田环境。1971年,全村为防风固沙在沙河南岸造林200余亩。1974年,全村整平土地500余亩,新增可耕地100余亩。1977年,又对闲置水湾进行了治理,修路3条。至2010年,粮食亩产量达到双千斤,青年村民利用农闲季节外出打工,人均收入超过万元。
  固定风沙土为怀仁镇当地特有土类,该村以该土壤为主,固定风沙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为1.21%,含氮0.062%,碱解氮65ppm,速效磷6.5ppm,速效钾145ppm,碳氮比为22,氮磷比为1.46,代换量为18(cmo1(+)、kg),pH值在7.2,土壤疏松,透气性好,特别适宜各种地下块根植物的生长,独特的土壤环境造就了“怀仁沙窝地瓜”这一独特地瓜品种。
  由于该风沙土尤其适合地瓜生长,在清朝年间开始种植地瓜,并逐渐发展成为当地的传统农作物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形成规模种植,并成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2005年以后,“怀仁沙窝地瓜”在该村开展无公害化栽植,标准化生产,通过“协会十基地十农户”的产业模式,产品畅销国内市场,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建成集观光、旅游、娱乐、采收为一体的“怀仁沙窝地瓜”采收观光特色品牌基地,实现了农民增收与生态建设的双赢,带动了生张村经济发展。
  怀仁沙窝地瓜果皮为红色,果肉为黄白色,肉质细酥脆,汁多甘甜,品质极佳;较普通地瓜富含更多的糖类、蛋白质、纤维素、钙(18mg/100g)、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及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亚麻油酸等营养素。除可以促进肠蠕动、减轻毒素对肠道的刺激外,还可中和人体内所累积过多的肉类、蛋类和疲劳所引起的酸化现象,降低胆固醇的沉积机率,预防动脉血管粥状硬化,是排毒、防癌、预防心血管病变不可或缺的保健食品,也是商河县传统的大宗土特产品之一。因其口感佳、营养高、耐储存的特点,“怀仁沙窝地瓜”在国内市场上享有较高知名度,产品畅销山东、北京、天津、福建、广东等地。
  村政任职
  1944年3月,赵恩成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位党员。1946年,成立生张村第一届支部委员会,赵恩庆任党支部书记,张芝林任副书记。1952年6月,建立农业生产互助组,张芝林任组长。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赵恩庆任社长。1956年8月,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赵景清任社长。1958年11月,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改为生产大队(人民公社成立),赵景清任大队长。1949-1974年,先后有赵恩庆、赵景清、张魁林、张林阁任村党支部书记。1974年,张林深任村党支部书记。2004年,张泽清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该村被评为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
  革命活动
  解放战争时期,该村有30多人参加支前队伍,其中张基金、张炳友牺牲。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村民赵恩胜、张泽昌、张泽安、张泽星、赵恩杨参战,其中有3人牺牲。
  文化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文化教育落后,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左右。1949-1983年,村小学先后4次搬迁,并不断改善教学条件。1983年,村里投资20余万元建起了符合六配套标准的小学教室40间,儿童入学率达到100%。至2010年,全村共有80余名学生考入高等院校,其中张增起考入清华大学,张炳权考上研究生,张炳瑞留学俄罗斯,张炳升留学澳大利亚。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没有一条正规街道,房屋多数都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5平方米。1973年,全村实行街道、宅基地统一规划。1982年,全村通电,家家户户安上电灯,村里安上路灯,成为全镇夜晚亮化第一村。1986年,落实土地政策,归还该村土地1000余亩。1987年,村里建砖厂1座。1990年,全村通上自来水。1994年,村内投资建成高标准村委会办公室6间,修建了自来水水塔。1996年,成为电话村。1998年,全村硬化东西大街500余米。2000年,硬化了南北集市市场路面500余米。2008年,投资40万元,硬化了前后2条东西大街1120米。至2010年,村里先后建起篮球场、乒乓球俱乐部、阅览室、村级标准化卫生室等场所。
  文化生活
  该村鼓子秧歌队闻名遐迩,其中古典鼓子秧歌花样繁多,如:四进四出、剪子鼓、十字街等。武术表演曾受到临邑、商河、乐陵等地的好评。每年有100名青年男女参加演出,场面十分壮观。地方小戏很受群众欢迎,有《李二嫂改嫁》《小姑贤》《送子参军》《张果老倒骑驴》等剧目。
  人物
  张兴世 清朝时期,被德平县令封“盛族善人,〓道独建”,因自己背土填路而得名。
  张传授 武举人,善用大刀,刀重120斤。
  张林镇 生于1954年,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商河县副县长,济南市第一监狱监狱长。
  (张泽清)
  王轴芝村
  村庄概况
  王轴芝村位于怀仁镇政府西北方向10公里处,东与西韩村相连,西与生张村相邻,北靠大沙河。全村占地总面积420亩,其中耕地320亩,沙河滩林地20亩,沙河滩地百果园40亩,村庄占地40亩。2010年,全村共有55户,总人口193人,有王、韩、张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王氏人口最多。
  据谱书记载,明永乐4年(1406年),王轴芝兄弟二人由河北省枣强县迁居于德平县,因战争和自然灾害所迫,生活不得安宁。后王氏兄弟又迁居于马颊河南岸,以姓名定村名王轴芝村。该村原属德平县管辖,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
  村政任职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西韩、王轴芝为一队,东韩为二队,玉皇庙为三队,大辛为四队。1960年划归为韩王大队,韩宝家任党支部书记,后有杨秀兰、王路信、王守强先后担任党支部书记。1992年底,成立中共王轴芝村党支部,王守强任村党支部书记。1993-2003年,王守强任村党支部书记。2003年11月-2004年10月,王传臣任村党支部书记。2004年10月,王延成任村党支部书记。全村共有党员6人。
  村民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因村内耕地得不到有效治理,旱涝成灾,亩产粮食不足100斤。1982年,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支部结合该村实际,打机井、修水渠,将全村所有耕地改造为水浇田。1990年后,粮食亩产突破双千斤。1996年后,该村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在大沙河两岸建起了百果园40亩,植树造林20亩,增加了村民收入。至201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900元左右。
  村民生活
  1949年以前,年人均粮食不足100斤。村民皆住土房、睡土炕,人均居住面积不足3平方米。1972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05年,村里对街道进行了硬化、绿化、美化,安装了路灯,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通固定电话。2009年,村里筹集资金新建文化活动中心一处,配有老年活动室、乒乓球台、健身器材等。至2010年,全村95%的村民住上了砖石结构的瓦房,人均居住面积30平方米。农用三轮车、拖拉机农户拥有率达到95%,实行机械化作业。多数家庭已购买冰箱、洗衣机、空调等电器,电视机、通讯工具基本普及。
  人物
  王守贵 1931年8月生,1948年1月入伍,加入第三野战军,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1951年在周村学习,1955年在益都和潍坊公安局任中队长,1976年离休回老家生活。
  (王延成)
  东韩村
  村庄概况
  东韩村位于怀仁镇政府正东方向4.5公里处,东与玉皇庙村相邻,南与王虎村相邻、西与西韩村相连,北与大辛庄、李家楼村相邻。全村占地总面积831亩,其中耕地面积590亩,大沙河核桃树85亩,其他树木70亩,村庄占地86亩。2010年,全村共有83户,总人口307人,有李、韩两个姓氏,均为汉族。
  据记载,明永乐年间,韩氏由河北省枣强县韩家楼迁居于德平县。因战争和自然灾害所迫,生活不得安宁,老大在家,老二、老三搬至马颊河南岸居住,后老二又迁居现临邑县理合乡大蔺家村居住,由韩改姓蔺。老三迁居于此至今,村名韩家村,后由于人口增多,故分为2个自然村,即西韩村、东韩村,归属德平县第四区公所管辖。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原德平县第四区公所划归商河县,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1999年,东韩村被怀仁镇政府评为“怀仁镇葡萄专业村”。2005年,被怀仁镇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
  村民经济
  1949年以前,村民靠天吃饭,每逢灾年村民背井离乡,外出逃荒要饭。1964年,村支部带领群众挖渠筑田,投工1500个,动用土方10000立方米,将涝洼地改造成良田。1978年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里相继打机井21眼。1984年,粮食亩产量达到双千斤,经济总收入40万元。2001年以来,村里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种植核桃树85亩,葡萄30亩,杏20亩,桃10亩,柿子10亩,总产值达60万元。村内有综合超市1处,面食加工厂1处。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4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7000余元。
  村政任职
  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李官富任社长。1956年3月,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名爱国社),有大辛庄、玉皇庙村、王轴芝村、西韩村、东韩村5村联合组成。由王文平任社长、张存新、李官富、张学梅任副社长。1958年,以自然村为单位,成立生产大队,由李官富任大队长,韩佃法任副队长。1960年,韩佃法任大队长,韩升德任副队长,韩广良任会计。1967年,成立东韩大队革命委员会,韩兆才任“革委会”主任,韩佃法任村主任,韩明清任民兵连长,韩翠兰任妇女主任。1971年5月,中共东韩村第一届党支部建立,韩佃法任村党支部书记。1978年队合并,韩升国任大队长,韩成祥任副队长,韩兆才任会计,韩桂凤任妇女主任。1984年,成立东韩村村民委员会,韩成祥任村委会主任,韩兆才任文书,韩桂凤任妇女主任。2003年,韩佃法任村党支部书记,韩成祥任村委会主任,韩广富任村文书,王成兰任妇女主任。2010年,韩成金任村党支部书记,韩成祥任村主任,韩广富任村文书,王成兰任妇女主任。
  文化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文化教育落后,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1980年,三皇庙村、韩王村、东韩3村建立了联合学校,教室18间、教师宿舍3间、学生桌凳100套,儿童入学率100%,达到了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至2010年,全村先后有9名学生考入全日制大学本科院校。
  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年人均粮食不足100斤,辅以糠菜为生。全村没有一条正规街道,房屋多数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3平方米。1971年3月,村里实行宅基、住房、街道统一规划,疏通村内3条大街。1982年秋,安装50千伏变压器1台,30千伏变压器2台,发电机组1套,全村户户通电。1995年,投资3万余元安装自来水,村民免费喝上自来水。200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2000元,存款人均近1000元,全村90%的村民住上了砖石结构的瓦房。2005年,投资1.65万元,硬化了村内3条大街,总长900米。2010年,修建了村两委办公室,建立了图书室、老年人活动室。投资1万余元,对大街进行了净化、绿化、亮化,栽植树木和花草,更换路灯,修建村内大街排水口6处。至2010年,该村有二层居民楼1座,各种机动车70余辆,其中轿车5辆,面包车5辆,大型收割机2台,重汽运输车3辆,电脑、冰箱、空调、洗衣机进入普通家庭,彩色电视机、电话基本普及。
  文化生活
  该村每年春节、元宵节期间,由50余人组建了鼓子秧歌队。1956年,村里办起乡村小型吕剧团,从正月初二至正月十五出村演出,演出剧目有《智取威虎山》《朝阳沟》《小姑贤》《王汉喜借年》《审椅子》《两龙地》《三回船》《刘海砍柴》《送肥记》等,还有自编自演的生活剧、快板等,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韩成金)
  西韩村
  村庄概况
  西韩村位于怀仁镇政府以东3公里处,东与东韩村相邻,西与王轴芝村相连,南靠怀殷路,北靠大沙河。全村占地总面积500亩,其中耕地333亩,果林110亩,村庄占地57亩。2010年,全村共有54户,总人口196人,均为韩姓,汉族。
  据记载,明永乐年间,韩氏由河北省枣强县韩家楼迁居于德平县。由于战争和自然灾害所迫,生活不得安宁,老大在家,老二、老三搬于马颊河南岸居住,后老二又迁居现临邑县理合务镇大蔺家村居住,由韩改姓蔺。老三迁居于此,村名韩家村,后由于人口增多,故分为2个自然村,即西韩村、东韩村,归属德平县第四区公所管辖。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原德平县第四区公所划归商河县,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
  村民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地势高洼不平,农田水浇条件不便,村民靠天吃饭,亩产粮食50公斤。1950年后,该村成立了5个农业生产互助组,粮食产量由原来的50公斤提高到110公斤。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井16眼,建水库3个,修渠排涝,压沙盖碱。到1959年,粮食产量提高到120公斤。1978年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支部结合该村实际,打深井30眼,建扬水站1座,将全村所有耕地改造成水浇田,变成稳产高产田。1984年,粮食亩产量突破双千斤。1996年后,村里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在大沙河西岸建起了杏林15亩,葡萄园15亩,核桃园60亩,植树20亩,林木覆盖率已达80%以上,村民年人均收入增加了600余元。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4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6800余元。村里建有商店、卫生室、幼儿园等场所。
  村政任职
  1956年3月,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名爱国社),有大辛庄、玉皇庙村、王轴芝村、西韩村、东韩村5村联合组成。由王文平任社长、张存新、李官富、张学梅任副社长。1958年,以自然村为单位,成立生产大队,韩西村为韩王大队。1980年,韩王大队又划分为西韩和王轴芝村两个党支部。1981-2010年,韩士富任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村主任。
  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年人均粮食不足100斤,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活。皆住土房,睡土炕,人均居住面积不足5平方米。1972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了统一规划。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1990年以来,按照村规划先后疏通了村内4条大街,总长1000多米,并对大街进行了硬化、绿化、美化,安装了路灯。至2010年,全村95%的村民住上了砖石结构的瓦房,人均居住面积30多平方米。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通固定电话。多数家庭已拥有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用电器,电视机、电话基本普及。
  文化生活
  该村每年春节、元宵节期间,全村100多名男女青年组建队伍,表演多种节目,至今鼓子秧歌演出未曾间断。自1967年开始,村党支部办起了小型吕剧团,演出了《野火春风斗古城》《姑嫂大擒匪》等剧目,经常到邻村演出,受到好评。
  人物
  韩西奎 1931年1月生,1947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参加过辽沈、平津两大战役。1949年随第四野战军南下参加多次战役。1950年入党。1951-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任排长,3次受到中央军委的嘉奖;退役后任商河县大岭农场党委书记,工会主席。2000年因病去世。
  (韩广保)
  玉皇庙村
  村庄概况
  玉皇庙村位于怀仁镇政府东方3.9公里处,东与殷巷镇王木匠村相邻,西与东韩村相邻,南与王虎村相连,北靠大沙河。全村占地总面积840亩,其中耕种面积718亩,村庄占地122亩。2010年,全村共有94户,总人口412人,均为张姓,汉族。
  据记载,清朝末年,张氏由山东省寿光市迁入此地,因村中有一玉皇大帝庙,庙宇庞大,有前中后3庙,占地3200平方米,因此命名为玉皇庙村。该村原属德平县管辖,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
  村政任职
  1959-1965年,张存亭任村党支部书记,张存银、张桂荣先后任村文书。1966-1994年,张存珠任村党支部书记,张存孔任副书记,张学贵任村文书,后期张学亮接任村主任,张存香任村文书。1995-2010年,张存虎任村党支部书记,张存香任村主任,张学林任村文书。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大多数土地为盐碱地,土丘、杂树甚多,个别地块只适合种植红麻、棉柳等,粮食亩产量不足40公斤,村民生活艰难。1966年后,对盐碱地进行改良,打机井4眼。同时,村民自筹资金在村南耕地打机井多眼,达到50亩田地1眼机井的格局。1976年,村里实行街道、宅基、住房统一规划。1980年,全村户户通电,村民用上电灯。2000年,全村通自来水。2004年,对村内大街进行硬化。2008年,修建120平方米村两委办公室1处。至2010年,全村95%的村民住上了砖石结构的瓦房,人均住房面积30多平方米,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多数家庭已拥有冰箱、洗衣机、空调等电器设备,电视机、电话基本普及。另外,村里有建筑队、拆迁队,还有多人在外经营家具厂、大型超市、石材加工厂等。村北、村东属沙质地块,适宜、瓜果蔬菜的种植,有葡萄树、苹果树等,并有棉花套种西瓜的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可观。该村交通便利,怀殷路穿村而过,现有综合服务部2处,建材经营点、加油站各1处。
  文化生活
  该村唱小戏及鼓子秧歌表演历史悠久,多年前就成立了以张茂河为指导的京剧和吕剧团,经常到周边村庄演出,演出剧目有《小姑贤》《李二嫂改嫁》《井台会》《借年》《拾玉镯》等。京剧团演出剧目有《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深受当地群众欢迎。鼓子秧歌表演年年不断。
  (张存虎)
  王虎村
  村庄概况
  王虎村位于商河县城西北方向15公里处,东与殷巷镇吴新村相邻,西与刚家村相连,南与小街子村接壤,北与玉皇庙村相邻。全村占地总面积1283亩,其中耕地1160亩,村庄占地116亩,果林面积7亩。2010年,全村共有181户,总人口740人,有孟、王、马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孟氏、王氏人口较多。
  据记载,王氏始祖系河北省枣强县西关人,元末明初徙居商河县城西北6公里王家庄,亦称王龙庄,后改名王破头。后裔子孙一支迁王虎庄,先有王虎、王龙、王豹兄弟3人居住,相传有坐地王老虎之传说,孟氏、马氏后迁入该村。王虎村原建制隶属商河县第八区,1953年划为小街子乡,1957年划至张六真乡,1958年又划回小街子乡,后划为怀仁人民公社。
  1985年以来,该村多次被怀仁镇党委、政府评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先进民兵连”“调解先进单位”等称号。
  村民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村东南120亩地为洼地,逢雨就涝,收成不足50公斤,其他是平原地,产量也不过70公斤。1954年春,以孟繁刚、王连峰为首组织了45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成立2个互助组。1955年,成立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7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全村先后打井55眼,修水利沟8条,每个生产队购置人推水车、手摇水车3部。1959年,粮食亩产量由原来的50公斤增加到160公斤。1978年后,村支部带领群众把耕地规划成方,挖渠筑田,打机井8眼,挖蓄水池2个,将全村60%的耕地改造成水浇田。到1984年粮食亩产1600斤。全村经济总收入达140万元。
  自古以来,王虎的铁匠、木匠、瓦匠、小炉匠远近闻名,号称72匠,达100多人。据统计,支小烘炉者达70多户。1995年以来,村里相继建起了农机维修点2处,良种农药销售点1处,副食门市3处,馒头加工房1处,豆腐皮加工、电器修理门市等4处,有养殖小区3处,卫生所1处,幼儿园1处,建筑队4个。农闲季节全村外出务工人员280名,仅去北京务工者达160余人,人均年收入6-7万元。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905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7200元。
  村政任职
  1947年,中共王虎村第一届支部委员会成立,孟繁刚任村党支部书记。1954年春,以孟繁刚、王连峰为主组织了45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成立2个互助组。1955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孟繁刚任社长,王连峰任副社长,马其平任会计,有社员210人。1956年,又增加了一个初级社,王家富任社长,社员80人。1957年,两个初级合作社合并为一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孟繁刚任村党支部书记、社长,王连峰任副社长。1958年,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改为生产大队,马其玉任大队长。1959-1981年,孟繁升任村党支部书记。1982-2003年,孟繁会任村党支部书记,王家亮任村主任。2004-2010年,马其龙任村党支部书记,王兴华任村主任,王元青任村文书。全村共有党员26名。该村连续三年被镇党委、政府授予“先进党支部”“模范村委会”等称号。
  革命活动
  解放战争时期,有王立训、王业义、马尚祥等8名青年参军,其中马尚祥牺牲。全村有21名群众参加了济南、淮海等战役的支前队伍。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王业奎参加了抗美援朝。
  文化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文化教育落后,学龄儿童入学率不足25%。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村小学5次迁址,先后投资4万元对村小学进行了改造、扩建。至2010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全村有博士生2名、研究生3名、大学本科生14名。
  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年人均粮食不足5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到20元。1957年,人均粮食150公斤,人均收入40元。1978年,人均粮食250公斤,人均收入300元。2000年,人均纯收入2560元,人均年末存款达到1500元,大多数村民住上了砖石结构的瓦房。至2010年,全村所有村民均住上了砖石结构的瓦房,人均居住面积30多平方米,有居民楼11座,高标准四合院41处,有汽车、轿车110辆,大型收割机4台,拖拉机18台,电脑98台,电视机、通讯工具基本普及。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道路高洼不平,弯弯曲曲,房屋大多数是土坯房。1978年后,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1979年,全村户户通电,村民用上电灯。1999年,全村安装了供水设备和管道,户户通上自来水。2002年,王虎村至刚家村路段铺设的5米宽柏油路正式通车。2005年,村里投资2万元建起了篮球场。至2010年,相继疏通了村内3条大街,总长670米,并对大街进行了美化、绿化,安装了路灯。全村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
  文化生活
  1926年以来,王虎村的武术队、鼓子秧歌队远近闻名,每年春节、元宵节期间,都举办丰富的文艺节目,从未间断。1964年,村民孟庆仁参加德州地区的春季运动会,获得武术队一等奖。小剧团表演的剧目有《李二嫂改嫁》《小姑贤》等,深受群众喜欢。
  人物
  王家安(1922-1999年) 中共党员,南下干部,曾任江苏省菜农场场长多年,副厅级。
  (马其国)
  小街子村
  村庄概况
  小街子村位于怀仁镇政府东南方向4公里处,位于怀仁、张坊、殷巷三乡镇交界处。北与王虎村相连,南与张坊乡王洪九村接壤,西与刚坊村相邻,东与王辛庄相连。该村耕地面积1971亩,村庄占地291亩。2010年,全村共有285户,总人口1185人。
  据记载,1300多年前,一场瘟疫肆虐着中原大地,一伙难民从山西省相继来到此地,见此地杂草茂密,且有干柴,其中姓竺的老者便叫大伙停下歇息。于是,人们便定居下来,开荒种地,繁衍生息,取村名为竺存大街,这便是小街子村的前身。后来又有王、康、上官、温、冠、彭、吕、郭、陈、孟姓迁来,形成现在的杂姓村落。该村原属德平县管辖。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
  村政任职
  1955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王青城任社长。1956年5月,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1963年,王青城任社长。1964-1970年,彭明荣任村党支部书记,王登电任村文书。1971-2006年,王朝举任村党支部书记,彭洪文任村主任,王春景任村文书。2007年,郭连升任村党支部书记,王胜军任村主任,王占明任村文书。
  革命活动
  解放战争时期,该村多次组织担架队、送粮队,支援淮海战役、济南及渡江战役,全村先后有60多名青壮年参军。仅1947年春天就有24人入伍,其中4人在参加解放大西北的战斗中牺牲,伤残者20多人。王吉厚在渡江战役中被炸断左腿,后回家疗养,一直靠拐杖行走。
  村计民生
  街子村民多年来在贫困中挣扎。日伪军占领时期,鬼子横行乡里,伪军烧杀抢夺,老百姓在水深火热中艰难度日。1952- 1957年,成立互助组和农业生产合作社,走上合作化道路,农业生产有所改善。1965年后,粮食亩产400斤,亩产皮棉200斤。村支部组织各队社员挖沟修渠建蓄水库,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集体经济得以发展,各生产队牛马成群,有了自己的骡马大车。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责任田分配到户到人,调动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经营主动性。1990年后,粮食亩产量突破双千斤。2006年,修建柏油路4050米,村庄三纵三横,6条大街全部硬化。2008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达到100%。2011年1月1日起,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惠及全体村民,全村有191名60岁以上老人领到了养老金。
  (郭连升)
  刚家坊村
  村庄概况
  刚家坊村位于怀仁镇政府东南方向3公里处。北与刚家村相邻,东与小街子村相连,西与前刘村接壤。全村占地总面积815亩,其中耕地面积685亩,水塘8亩,村庄占地122亩。2010年,全村共有126户,总人口514人,有刚、高、杨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刚氏人口最多。
  刚家坊村原名赵家坊子,清朝初期,刚氏由北临村刚家村迁入,后因刚氏人数越来越多,故改名为刚家坊村。该村原属德平县管辖,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
  村政任职
  1939-1946年,刚宪章任刚家坊村村长。1947年,刚传臣任村长。1956年,成立前刘大队,由前刘村、前李村、刚家坊村3个自然村组成。刚守珍任大队长,刘京升、李传一任副队长,下设9个生产小队。1967年,刘京升任大队长,此时前李村已分出前刘大队独立。1984年10月,刚家坊村第一届村民委员会成立,刚宪仁任村主任,刚守田任委员,刚申华任村文书。1991年,刚宪芳任村主任,刚申春任委员,刚守田任村文书。1996-1998年,刚宪成任村党支部书记,刚宪芳任村主任,刚宪汤任村文书。1998-2000年,刚宪河为镇脱产干部兼任刚家坊村党支部书记,刚申坤任村主任,刚宪汤任村文书。2001-2005年,刚申坤任村党支部书记,刚宪汤任村主任兼村文书。2005年,刚宪汤任村党支部书记,刚宪林任村主任,刚申千任村文书。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盐碱地较多,村南、村西有涝洼地100多亩,亩产粮食寥寥无几,其他田地亩产粮食也不过100公斤。1968年,开始兴修水利,开河挖渠、打井,科学种田,粮食产量有所提高。1984年,刚家坊村与前刘大队分开,成为独立行政村。1985年,村里对街道、宅基、住房实行统一规划。1986年,该村建起第一所学校,共有7间教室,160平方米,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0%。2005年,该村有小型汽车6辆,摩托车48辆,三轮车72辆。村内商店2处,镇驻地门面房7处,在集贸市场个体经商户10户。2006年,投资11万元,对村中街进行硬化并与小街子村和前刘村连接起来。同年8月份,对两个组的耕地进行调整,使原来的插花地和斜角地全部连片成方。2007年,对村外所有的闲散树木进行全面清理,开发成耕地。2008年春天,将全村所有路边、沟坡的土地进行低价承包,植树造林,共收承包费1.9万元,用这笔资金将全村所有机井埋上电缆线,总长2800多米,解决了浇水用水问题。2008年9月,清理前后2条大街上所有违章建筑,保证大街的畅通。同年,全村通自来水,街道上安装路灯。2009年春天,投资15万余元,对前后2条大街进行硬化,总长500多米。同年,建起村级活动室4间,占地面积95平方米,活动场所占地400平方米。2010年春,对3条大街进行绿化,种植200余棵国槐和合欢树,达到硬化、绿化、净化、美化、亮化的标准。2011年,全村进行高标准改厕,改厕率70%以上。村民人均纯收入达7000元以上。
  (刚宪汤)
  前刘村
  村庄概况
  前刘村位于怀仁镇政府东南方向4公里处,县城西北方向12.5公里处,东与刚坊村接壤,西与河东杨村相邻,北与后刘村相连,南与张坊乡高家村毗邻。全村占地总面积112公顷,其中耕地80公顷,苇湾3.4公顷,沟渠10公顷,村庄占地18.6公顷。2010年,全村共有320户,总人口1050人,有刘、李、王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刘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90%,李姓次之,王姓最少。
  据《刘氏族谱》记载,刘氏先祖钊公原籍京都顺天府大兴县马车桥南头人,明成化年迁居德平县城东南怀仁乡而焉庄名道口刘家,子、溥、泽、鲁、温为5支所宗。该村1947年归属德平县第四区公所,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原德平县第四区公所划归商河县,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
  村民经济
  1952年,刘景杰、刘景俊组织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4个互助组。1954年,成立了东、西2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了由前刘、前李、刚坊3个村组成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50多眼,改善水利条件,粮食产量得到提高。1982年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继打机井30多眼,挖水库2个,修建渠道3条,总长3000多米,动用土方2万余方。1985年,粮食亩产达到双千斤。1980年,村支部组织成立了沙发加工厂,从业人员10人,年产值1万元。另有生产队木工组2个,弹轧棉花房1处,天花板加工厂1处,面粉加工厂3处,五金百货店1处,手套加工厂1处。村内还设有饭店2处,农具维修1处,化肥、农药销售点、肉食店、超市等经营场所。村民人均纯收入由过去的几十元、几百元提高到现在人均纯收入8000余元。
  村政任职
  1937年4月,刘景然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39年,德平县怀仁区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前刘村建立了农民协会,刘长忠任主任。之后,村农救会、村民联防队、武装队相继成立。1947-1965年,先后有刘允孔、刘景杰、李心胜、李宪孔、刚守珍任村党支部书记。1968年,成立前刘村大队“革命委员会”,刘景孝任主任,刘景升、刚守芳、刘云同任副主任。1970-1980年,刘景声任村党支部书记。1980-1990年,刘允同任村党支部书记。1990-2000年,刘允春任村党支部书记。2000-2010年,先后有刘学征、刘学亮、刘允涛、刘国贵、刘尽佳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该村曾被镇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党支部、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等称号。
  革命活动
  解放战争时期,全村有18名青年参军参战,其中刘允信、刘允英、刘京常等牺牲。由刘进厚、刘景法等20多人组成的担架队,曾参加过济南战役、淮海战役的支前工作。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该村刘学堂、刘学信、刘允路等8名青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赴朝作战。
  文化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文化教育落后,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8%。1964年,先后办起了全日制和半工半读学校2处。1981年,该村建教室2排22间,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设初中班1个,其他是1-5年级,学生人数达260多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1983年,村里购置电影放映机一部,按期播放科教片,宣传和普及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种植、养殖的先进经验及一些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片。1985年以来,村内建有幼儿园2处,村卫生室2处。
  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大多数村民生活艰苦,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活。1957年,人均粮食达到100公斤,人均收入20元。1978年,人均粮食200公斤,人均纯收入200余元。2000年,人均纯收入2800余元,大多数村民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120余辆,电视机200余台,固定电话100多部。2005年后,全村砖石结构住房占98%,人均居住面积30多平方米。至2010年,全村有居民二层楼2座,各种机动车300余辆,大型收割机及大型拖拉机15台,重型运输车5辆,电脑30余台,彩色电视机、通讯设备基本普及。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无一条像样的街道,绝大部分房屋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3平方米。1970年,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将村中道路进行了一次全面修整。1979年,村里开始对街道、宅基、住房实行统一规划。1984年,安装50千伏变压器2台,30千伏变压器1台,全村户户通电。1990年以来,村里先后疏通了3条大街总长1500多米。1998年,全村30%的农户安装电话、有线电视等。2005年,铺设柏油路3条,宽4米,长1700多米。2008年,全村通上自来水,村中实现了通电、通水、通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等。
  文化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每逢春节、元宵节期间,全村150余名男女青年参演各种节目。主要有高跷、上扁担、跨板凳等,其中以该村刘允珠的腰鼓、刘允刚的敲锣、刘允江扮的丑婆最有特色。武术表演有李现明、李现达表演的削刀金枪,刘允慧的刀里加鞭,还有刘尽荣舞的杨家枪小有名气。花场小戏有《刘尽山纺棉花》《赶旱船》《老姜背老婆》《王小赶脚》等剧目。1978年后,该村鼓子秧歌表演一直未断,村支部为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先后办了几次小型剧团,演出节目有《打城隍》《王世仇》《李二嫂改嫁》《虎子出嫁》《红灯记》《小姑贤》等剧目,受到群众欢迎。并多次邀请由信惟亮组织的吕剧团和商河京剧团来该村演出,剧目有《红灯记》《沙家浜》《李二嫂改嫁》等,丰富了群众生活。
  (刘允春)
  后刘村
  村庄概况
  后刘村位于怀仁镇政府东南方向3公里处,东与刚家村相邻,西与河东杨村相邻,南与前刘村相连,北与洼李村接壤。全村占地总面积987亩,其中耕地848亩,村民居住占地139亩。2011年,全村共有165户,总人口528人,均为刘姓,汉族。
  据记载明末清初,刘氏从山东罗安小庄迁来立村,在村南有一村庄为前刘村,故以姓命名为后刘村,隶属德平县第四区管辖。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原德平县第四区公所划归商河县,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
  村民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东南大湾、村南老湾、西南莘子湾、五福堂钓鱼台、凤凰嘴五大低洼处,有“盐碱洼”之称。村东、村南、村西南共有盐碱涝洼地百余亩,亩产粮食不过80斤,收入不足20元。1970-1980年,村民经过10年努力,通过土地调整,削高填平,使涝洼地变良田。1995年,在大寨沟建起大桥一座,命名为幸福桥,随后又修建了向东的大流口,方便了农田灌溉排水。至2010年,全村先后盖起二层居民楼4座,有副食门市2处、面粉加工厂1处、建筑队2个、维修部等经营场所。村民经济收入以农业种植与外出务工相结合。至此,全村经济总收入近百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
  村政任职
  1939年,刘法振最早加入中国共产党,相继刘昭宽、刘永富、刘中正、刘中庆入党,成为该村第一批党员,建立了第一个党支部,由刘法振任党支部书记。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刘忠庆任社长。1956-1971年,刘法振任村党支部书记。1971-1984年,刘永礼任村党支部书记,刘兆进、刘永富任大队长。1984-2009年,刘永礼任村党支部书记,刘兆宝任村主任。2009年,刘兆宝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村民生活艰难,吃不饱穿不暖,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活。全村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多数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5平方米。1980年,全村开始实施街道、宅基统一规划。2009年,全村通上自来水,安装了路灯。至2010年,全村95%的村民住上了砖石结构的瓦房,农用三轮车、拖拉机基本户户都有,电话、彩电、冰箱、空调进入普通家庭,有大型联合收割机4台。全村纵横大街全部铺设柏油路,村里胡同都得到了硬化。村里实现了通电、通水、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等。
  文化教育
  该村每年春节、元宵节期间将鼓子秧歌表演作为头等大事,一年一度延续至今。有武术、三句半、天津快板及小品剧等常年唱到田间地头,业余宣传队唱的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颇受群众欢迎。秧歌的花样繁多,有《老姜背老婆》《张果老倒骑驴》《猪八戒背媳妇》《八仙过海》《唐僧取经》等。鼓子秧歌队曾得到县文化馆的大力支持与嘉奖,多次参加全县鼓子秧歌汇演。1997年,该村鼓子秧歌队代表怀仁镇去济南参加汇演,取得优异成绩。
  新中国成立前,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5%。1980年,该村建起了校舍、课桌、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学校,适龄儿童入学率95%以上。1997年,学校合并到刚家中心小学,该村先后有20名学生考入大中专院校。
  (刘延广)
  肖西村
  村庄概况
  肖西村位于怀仁镇政府东北方向1.9公里处,东与肖东村相连,西与朱家村相连,南与怀仁街村相连。全村占地总面积950亩,其中耕地面积680亩,林木面积180亩,村民居住占地90亩。2010年,全村共有110户,总人口460人,有肖、黄、刘3个姓氏,均为汉族。
  据记载明朝末年,肖氏由山东省青州府寿光县迁于德平城东南距城10公里居住,取名肖家庄,后因肖家庄有两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0年3月,由县工作组划分为肖东、肖西两个行政村,居住西边的称肖西村。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原德平县第四区公所划归商河县,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
  村政任职
  1952年7月,肖德荣组织10余户村民成立互助组。1955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肖德耀任社长。1956年5月,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信维周任社长。1958年11月,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改为肖家大队,黄庆祥任大队长。1960年3月,县工作组划分肖东、肖西两个大队,设立两个党支部,肖德耀任肖西村党支部书记。1975年,肖振常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年10月,成立肖西村村民委员会,黄庆胜任村委会主任。1990年3月,黄庆胜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4月,村两委换届,肖宗河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肖传治、黄庆胜任支部委员,肖法战任村文书。全村共有党员18名。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80%的村民生活困难,年人均粮食80斤,人均收入不足20元,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活。皆住土房,睡土炕,人均居住面积不足5平方米。1978年后,实行分田到户,生产责任制,宅基地划分,生活条件有所改善。1981年,全村打深机井4眼。1983年,该村建学校校舍14间,分前后院,占地900平方米。1984年11月,安装50千伏变压器1台,全村户户通电。1986年,筹集资金打深机井2眼。1995年,投资2万元,新打深水机井3眼。2000年4月,90余户安装有线电视。2003年3月,投资3万元,安装30千伏变压器1台,敷设地下电缆线1000米,主要用于农业灌溉。2004年,投资4万元,硬化大街1750平方米。2005年,投资4万元,建设村委会办公室1处,占地200平方米。2008年8月,投资5万元,安装供水设备和管道,全村通自来水。2011年5月,对村大街进行绿化。6月,投资1万元,更换100千伏变压器1台。另外村里还有豆制品加工厂、铝塑门窗加工厂、苇板加工厂、电焊修理部、建筑工程队、超市、医疗服务室等场所。全村经济总收入28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约4500元。
  (肖宗河)
  肖东村
  村庄概况
  肖东村位于怀仁镇政府东北方向约2公里处,东与田家村相邻,西与肖西村相连,南与怀仁街相接,北与乐陵市黄集村接壤。全村占地总面积1000亩,其中耕地面积720亩,林木面积200亩,覆盖率20%,村庄民居占地80亩。至2010年,全村共有114户,总人口456人,有黄、王、李3个姓氏,均为汉族。
  据记载明朝末年,肖氏由山东省青州府寿光县迁于德平城东南距城10公里居住,取名肖家庄,后因肖家庄有两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0年3月,由县工作组划分为肖东、肖西两个行政村,居住东边的称肖东村。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原德平县第四区公所划归商河县,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
  村政任职
  1952年7月,肖德荣组织10余户村民成立互助组。1955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黄庆孟任社长。1956年5月,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信维国任社长。1958年11月,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改为肖家大队,黄庆祥任大队长。1960年3月,县工作组划分肖东、肖西两个大队,设立两个党支部,黄庆荣任肖东村党支部书记。1980年,黄正亭任村党支部书记。1982年,黄正宽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年,建立肖东村村民委员会,黄家路任村委会主任。1985-2008年,黄延宽任村党支部书记,黄家路任村委会主任。2008年,黄延宽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黄居万、李爱国任委员。全村共有党员12名。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村民生活困难,亩产粮食不足50公斤。皆住土房,睡土炕,人均居住面积不足5平方米。1979年,全村打深机井3眼。1982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里相继打深机井15眼,粮食亩产量1600斤。1984年,村里安装50千伏变压器1台,全村户户通电。2000年4月,安装有线电视92户。村民人均纯收入2800元,一部分村民家庭有了存款。2001年,敷设地下电缆线900米,解决村民浇地用电问题。2003年,投资13万元,对村内大街进行硬化,铺设柏油路860米,5100平方米。2008年8月,投资5万元,安装供水设备和管道,全村通上自来水。2011年6月,投资9000元,更换100千伏变压器1台。村内还有副食商店3处、大型拖拉机2台、大型收割机2台、建筑队2个、铝塑门窗加工厂2处、粮食收购点2处,外出打工者100多人。至此,全村95%的村民住上了砖石结构的瓦房,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村内实现了通电、通自来水、通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多数家庭已拥有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用电器,电视机、电话基本普及。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4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
  (李爱国)
  李家楼村
  村庄概况
  李家楼村位于怀仁镇政府东北方向3公里处,东与大辛庄村相邻,西与田家村相连,北与小刘家村相邻,南与生张村接壤。全村占地总面积2575亩,其中耕地2060亩,池塘、大湾占地65亩,村民居住占地300亩,沟渠道路占地150亩。2011年,全村共282户,总人口1000人,均为李姓,汉族。
  据记载明末清初,李氏由该镇洼李村迁来立村,因土楼而得名李家楼村,隶属德平县第四区管辖。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原德平县第四区公所划归商河县,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自1985年以来,该村多次被县、镇两级党委、政府授予“先进党支部”“模范村委会”“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等称号。
  村民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村东、村南两片洼地,大雨大涝,小雨小涝,亩产粮食不足70公斤,丰收无保障,村民生活困难。1953年,10户村民成立第一个互助组,之后又相继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30多眼,修渠排涝,压沙盖碱,粮食产量由原来的70公斤提高到150公斤。1964年以来,治理盐碱涝洼地200余亩,挖渠道筑田,割地成方,投资5万元,动用土方10万立方,将盐碱涝洼地改造成良田。1978年后,该村打深机井20眼,挖蓄水库4个,将全村耕地改造成稳产高产田,粮食亩产量达到双千斤。2000年,投资8万元修建了砖瓦窑厂和酱油厂,从业人员30余人,年收入万余元。全村有养鸡场4家,养鸭场3家,村卫生所2处,农药、化肥销售点2处。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94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7938元。
  村政任职
  1939年,德平县怀仁区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同时建立李家楼村农民协会,之后村农会、村民联防武装队相继成立。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李家全任社长,李连三任副社长。1958年,成立李楼生产大队,李家章任大队书记,李连三任大队长,李本豪任团党支部书记兼民兵连长,下设6个生产队。1967年1月,成立李家楼村“革命委员会”,李家强任“革委会”主任,李会太任副主任,李本豪任民兵连长。1970-1979年,李本奎任村党支部书记,李本豪任副书记,李本忠任村文书。1979-1982年,李连三任村党支部书记,李本豪任副书记。1984年,建立村民委员会,李本豪任党支部书记,李连山任村主任,有委员3人。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李本豪任村党支部书记,李本营任村长,李会明任文书,黄菊香任妇女主任。201 1年,李会雨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村民人均粮食不足100斤,不能解决温饱,辅以糠菜为生。全村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大多数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5平方米。1972年,村里开始对街道、宅基实行统一规划。1981年,全村户户通电,村民用上了电灯。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2002年,投资20万元,硬化村里南北中心大街1000米。2006年,投资20万元,硬化东西大街5条,总长1000米。2009年,投资10万元,建起文化大院、老年活动室、卫生室、乒乓球室、篮球场,并配备了部分健身器材。至2010年,全村95%以上的村民住上了砖石结构的瓦房,人均居住面积达35平方米。村里实现了通电、通自来水、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等。多数家庭已拥有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用电器,彩色电视机、电话、农用三轮车基本普及。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文化教育落后,学龄儿童入学率不足25%。1978年后,办学条件逐步改善,村小学曾5次迁址,先后投资20余万元,对学校进行扩建和改造。1981年,投资2万元,建起幼儿园1所。1991年,投资10万元,建起高标准的教室。2000年后,该村党支部对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子们给予500元的奖励。至2010年,全村有博士生、硕士生、大学本科生、大专生、中专生共45人。
  (李会雨)
  小刘家村
  村庄概况
  小刘家村位于怀仁镇政府正南方向7.5公里处,距商河县城15公里。东与曹家村相邻,西与耿家村相连,南与李家楼村接壤。全村占地总面积72.4公顷,其中耕地面积61.4公顷,村民居住占地8公顷,沟渠占地2.4公顷,火车道占地0.6公顷。2010年,全村共有87户,总人口428人,有张、王、杜、孟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张氏人口最多。
  据记载,刘氏由山东省寿光迁入此地定居,因刘氏最早迁入且村子较小,故命名为小刘家村。据《张氏谱书》记载,明末清初,张氏由德平县张家村迁入定居,王氏相继落户,张、杜两氏为姑表兄弟,解放前从该镇玉皇庙村迁居于此。该村原属古平昌地,1947年归属德平县怀仁区公所,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原德平县怀仁区公所划归商河县,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2010年,小刘家村被县委、县政府授予“计划生育先进单位”。
  村民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地势低洼,亩产粮食不足80公斤。1952年,张寿堂组织4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3个互助组。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12眼,修渠排涝,压沙改碱,用手摇水车,马拉水车,轱辘抗旱浇水,粮食产量提高到160公斤。1965年,小麦取得好收成,该村被授予先进单位。1982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机井4眼,后相继又打机井12眼,将全村所有耕地改造为水浇田,变成稳定高产田。1984年后,棉花籽棉平均400斤,粮食亩产突破双千斤。
  1990年以后,村里办起机动车修理、石灰加工、建材、运输等行业。成立建筑队2个,从业人数50余人。全村在外务工人员超百人,其中在北京、天津、济南、青岛等大城市人数居多,从事开办服装、饭店、机电维修、装修、五金装饰等。村里还有铝合金门窗制作、理发、化肥农药销售处、百货超市等经营场所。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数达到200余人,全村经济总收入364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8500元。
  村政任职
  1939年,德平县怀仁区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建立小刘家村农民协会,张玉武任会长,之后村农救会、村民联防队、武装队等相继成立。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张宗道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小刘大队,张连星任大队长,下设2个生产小队。1961年,孟现芳任大队长。1967年1月,小刘大队革命委员会成立,杜有珠任主任,张连德兼民兵连长。1969年,孟现芳任主任,张寿堂任副主任。1970年3月,张朝华任民兵连长。1975年,张朝华任村党支部书记,孟现芳、张甫昌任委员。1984年,建立小刘家村民委员会,张甫昌任村主任。1988年6月,王宗亮任村党支部书记,张甫昌任主任,张连福任委员兼文书。1990年,张举英任妇女主任。1991年,杜万祥任主任,王秀明兼文书。1993年,杜万祥任村党支部书记,王宗河任主任,王秀明任村文书。2004年,王宗河任村党支部书记,张朝元任主任,王秀明任委员兼文书。2008年,王宗河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朝元、王秀明任委员,张举英任妇女主任。2011年,王宗河再次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朝元、张举英任委员。全村共有党员13名。
  文教卫生
  新中国成立前,文化教育落后,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1950年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村小学3次迁址。1965年,第一次建学校,有教室7间,144平方米。1980年,学校二次迁址,建教室11间,228平方米。1993年,村里办起幼儿园,后撤销。1996年,村小学三次迁址扩建教室4间,教师宿舍3间、办公室150平方米,学校达到了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全村先后有20名学生考入全日制大学本科、专科院校,其中研究生2名。村里对考上大学的学子们奖励200元,对考入中专的奖励100元。村里同时建起了篮球场、乒乓球室、图书室、老年活动室等文化娱乐场所。村里建有卫生室,设有床位4个。
  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大多数村民生活艰难,年人均粮食5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20元。1957年,人均粮食180公斤,人均纯收入40元。1978年,入均粮食200公斤,入均收入200元。1982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民生活水平提高。2000年,人均纯收入3000余元,人均年末存款1500元,多数村民住上砖石结构瓦房,全村拥有三轮车74辆,重型货车4辆,面包车6辆,轿车6辆,各种摩托车82辆,电动车、农用三轮车基本普及,程控电话85部,电视机120余台,大型收割机1台,大型拖拉机2台,小型拖拉机6台,吊车、铲车3台,电脑20余台,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基本普及。2005年后,全村砖瓦结构住房达98%,无危房,有居民二层楼6座。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村庄街道高洼不平、弯弯曲曲,房屋大多数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3平方米。1974年,村里对宅基地、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1976年,按村规划先后疏通东西大街2条,长500米。1983年10月,村里安装50千伏变压器1台,全村户户通电。2002年,全村通自来水。2004年,对村内街道、胡同进行硬化,对大街进行绿化、美化。2006年,对村内主要街道安装路灯,实现亮化。2009年5月,建村两委办公室4间,活动场所1500平方米。村内均实现了通自来水、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
  文化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每年春节、元宵节期间,青壮年们自发扮演丰富的节目,民间传统节目有《王小赶脚》《锔大缸》《王汉喜借年》等剧目。1954年,小刘家村成立业余剧团,表演剧目有《空城计》《打渔杀家》《怕婆子顶灯》。1965年,表演节目有《送猪记》《王汉喜借年》《送肥记》《刘三姐》《井台会》。1967年,表演剧目有《沙家浜》《红灯记》等曲目,并经常到周围村庄表演,受到观众好评。
  (孟庆信)
  董家村
  村庄概况
  董家村位于怀仁镇政府东北方向3.9公里处,商河县城北15公里处,东与宋家村相邻,西与小刘家村相邻,北与乐陵市孙伯言村相连。全村占地总面积548亩,其中耕地508亩,村民居住占地40亩。2010年,全村共有68户,总人口317人。有董、王、高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董氏人口最多。
  据谱书记载,明朝万历年间董氏由山东省寿光市迁入此地定居,以姓氏命名为董家村。后有王氏迁来,高氏原是哈尔滨一大户人家,后因家境衰落投奔该村姥姥家。该村原属德平县管辖,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
  村政任职
  1942年,村民董传宝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新中国成立后该村第一任村长。1953年,王登智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新中国成立后该村第一任村党支部书记。1970-1990年,董传香任村党支部书记。1990-1994年,王仁洪任村党支部书记。1994-1999年,王文超任村党支部书记。1999-2000年,董宪友任村党支部书记。2000-2002年,王延军任村党支部书记。2002-2011,董延原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农业种植条件差,旱不能浇,涝不能排,亩产粮食只有40公斤,村民生活艰难。1982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党支部带领村民修渠打井,压沙改碱,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1990年后,棉花籽棉平均400斤,粮食亩产突破双千斤。2002年秋,在主要街道安装了路灯。2004年,疏通道路两旁的下水道,修整大街。2006年,对村内大街进行硬化,长350米。2008年,全村通上自来水。2009年,实施电网改造,更换村内电线和电表,变压器由50千伏更换为100千伏,解决了供电不足状况。2010年秋,投资5万余元,修建了村两委办公场所,建立了图书室、老年活动室。该村生猪收购屠宰行业盛兴,现有生猪收购户8家、屠宰户2家。村里还有综合超市、机动车辆维修部、豆油加工厂等经营场所。村民均住上了砖石结构的瓦房,无一危房,人均住房面积达30多平方米。全村有汽车10辆,农用三轮车、拖拉机基本户户都有,电脑、冰箱、空调、洗衣机进入普通村民家庭,彩色电视机、电话基本普及。
  (董延臣)
  宋家村
  村庄概况
  宋家村位于怀仁镇政府东北方向6公里处,东与殷巷镇芦家洼村相邻,西与董家村相邻,南与后寇坊村接壤,北与乐陵市孙泊言村相连。全村占地总面积10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80公顷,林地12公顷,村民居住占地8公顷。2010年,全村共有129户,总人口457人,有宋、王、孙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宋氏人口居多。
  据记载明末清初,宋氏兄弟由山东省寿光迁入该地定居,因姓氏而得名。后又有王氏从诸城县迁入,孙氏从邻村后寇坊村迁入定居。1946年,隶属德平县管辖。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
  村民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地势低洼、且盐碱地较多,粮食亩产不足80公斤。1952年成立互助组。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粮食产量略有提高。1958-1978年,粮食亩产量都在100公斤左右,棉花亩产量最低时5公斤。1982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修渠打井,整平土地,将全村耕地改造成良田,粮食亩产量达到双千斤,棉花亩产量达到200余公斤。2000年后,该村利用土地多,水利条件便利等条件,发展养殖业。全村牛存栏量150头,羊1000只,猪1000头,并有4个养牛专业户,3个养羊专业户,4个养猪专业户,仅养殖业年收入就达到35万元。村内还设有超市、铝合金加工厂、服装加工厂、粮食收购点等场所。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65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
  村政任职
  1939年,德平县奎台区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后,村里建立农民协会,宋明献任会长。后村农救会、武装队相继成立。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王义山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王隶文任生产队队长,下设4个生产小队。1965年,宋明治任大队长。1967年,成立宋家大队“革命委员会”,宋明治任主任。1981年,王敬远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年,建立宋家村村民委员会,王树德任主任。2000年,王敬远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文化教育落后,学龄儿童入学率不足20%。1950年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村小学3次迁址。1986年,村里自筹资金建起5间砖瓦结构的校舍,学校达到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标准。1997年,村小学和后寇坊村小学合并,学校迁入联合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2001年后,该村有12名学生考入全日制大专院校。
  新中国成立前,村民生活艰难,多数靠打长工、打短工维持生计。该村没有一条正规街道,整个村庄破烂不堪,被称为“破宋家”。1975年,村里对宅基、街道实行统一规划,相继疏通2条共1000多米长的大街。2000年后,80%的村民家庭有了存款,大多数村民住上砖石结构的大瓦房,建起美观的四合院。2010年,对村大街进行硬化,并安装了路灯。全村户户都装上了电话,98%的家庭安装了有线电视。有大型收割机3台,运输车6辆,轿车5辆,面包车10辆,各种机动车辆94辆。
  文化生活
  该村鼓子秧歌表演历史悠久,每逢春节、元宵节期间,全村有100多名村民参加表演,分为武术、高跷、花场。其中武术、高跷有100多年的历史。该村武术很有特色,据族谱记载,梢子棍,摔爬都是少林功夫。如宋学森的双刀,宋学俭、宋学森的梢子棍,宋明彬的花枪,宋传同的大刀,宋家明的拳,在当地颇有名气。武术队多次代表商河县参加省、市级武术比赛。武术谱书被国家体委收藏。高跷更是一绝,扮演各种角色,表演的《白蛇传》既惊险,又逼真。自1950年开始,村里建立起了业余剧团,是地方剧种,名叫东路梆子,流行于惠民一带,演出了很多历史戏和现代戏,在当地很有名气。至今,东路梆子这个剧种还没有失传,仍有人在演唱。
   (宋明星)
  前寇坊村
  村庄概况
  前寇坊村位于怀仁镇政府东北方向5公里处,距商河县城15公里。东与殷巷镇郑家村相邻,西与曹家村相邻,北与后寇坊村相邻,南与大辛庄村接壤。全村占地总面积400余亩。2010年,全村共有50户,总人口223人,有王、信2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王氏人口居多。
  据记载明朝初期,寇氏由山东省寿光市迁入此地立村,取村名为寇坊家。后有王、信等姓氏迁入定居,寇氏人丁稀少,现已绝后。该村隶属德平县第四区管辖。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原德平县第四区公所划归商河县,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后划分为两个行政村,即前寇坊和后寇坊。
  村民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村东有洼地100多亩,大雨大涝,小雨小涝,村南又多是盐碱地,亩产粮食不足100斤,村民生活艰难。1978年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继打机井10多眼,挖排水沟2条,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1990年后,棉花籽棉平均400斤,粮食亩产突破双千斤。1996年以来,村里先后建起冬暖式蔬菜大棚22个,多数村民通过发展养殖业、外出务工等多种渠道增加经济收入。2003年,村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上。至2010年,村内设有副食超市、机动车维修部、苇板厂、生猪收购等经营场所,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
  村政任职
  1955年,该村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王登来任社长。1956年5月,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王登来任社长。1965-1970年,王仁安任村党支部书记,王延杰任村文书。1971-1975年,王延长任村党支部书记,王仁深任村文书。1976-1986年,王延山任村党支部书记,王世宝任村文书。1987年,信维海任村党支部书记,王世宝任村文书。
  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村民人均粮食不足100斤,不能解决温饱,辅以糠菜为生。村内大街坑洼不平,弯弯曲曲,房屋大多数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5平方米。1978年后,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2002年,村里筹集资金,对街道和胡同进行了硬化。2003年,全村通上自来水,多数家庭接通有线电视线路。2009年春,村两委办公室竣工并投入使用,设有图书室、老年人活动室,计划生育办公室等,安装了健身器材。至2010年,全村97%的村民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人均住房面积40平方米。全村拥有农用三轮车、拖拉机40余辆,摩托车50余辆,小轿车6辆,大型收割机2台,电脑30余台,彩色电视机、通讯设备基本普及。该村村委会还对考上大学的学子们给予300元奖励,对孤寡老人不定期发放慰问品。
  (信维海)
  曹家村
  村庄概况
  曹家村位于怀仁镇政府东方7公里处,东与前寇坊村相邻,南与大辛庄村相连,西与李家楼村接壤,北与董家村相邻。该村占地总面积545亩,其中耕地面积465亩,村民居住占地33亩,水塘湾47亩。2010年,全村共有63户,总人口251人,均为曹姓,汉族。
  据《曹氏族谱》记载,明末清初曹氏由山东省寿光迁入,原德平县往东南15公里处,以姓氏而得名,该村原属平昌地。1947年,归属德平县。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原德平县第四区公所划归商河县,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该村连续6年被怀仁镇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党支部”“计划生育先进单位”。
  村民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村北、村东有低洼地150亩,大雨大涝,小雨小涝,亩产粮食不足50公斤。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村里打机井5眼,修筑排水沟,村支部组织全村群众挖沟、打井,动用土方54立方米,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50公斤提高到120公斤。1977年,打深水井4眼供农业生产使用。1982年,粮食亩产980斤,村民人均纯收入800元。1995年,全村建设蔬菜大棚25个,村民人均纯收入2200元。至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59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6000余元。
  村政组织
  1951年2月,曹克顺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位共产党员。6月,成立中共曹家村第一届支部委员会,曹克顺任村党支部书记。1972年,曹法泉任村党支部书记。1993年,曹其武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大多数村民生活艰难,年人均粮食45公斤,人均纯收入18元。1975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同时全村修建了围墙。1983年,安装50千伏变压器1台,全村通电。2001年,全村80%的村民住上了砖石结构的瓦房。2005年,投资5万元,对村大街进行硬化。2008年,投资2万余元,铺设供水设备和管道,全村通上自来水。2010年,投资5.4万元,修建了村两委办公室。至此,全村96%的村民住上了砖石结构的瓦房,每户住房面积达236平方米。全村共有机动车辆46辆,摩托车42辆,电话58部,电视机56台,轿车6辆,面包车5辆,电脑6台。村里实现了通电、通水、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等。
  1949年以前,该村文化教育落后,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新中国成立后,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先后投资3000元,对村小学进行修缮、扩建。1975年,投资6万元,又新建三村联合小学。至2010年,全村先后有6名学生考入全日制本科院校。
  (曹其武)
  后寇坊村
  村庄概况
  后寇坊村位于怀仁镇政府东北方向4.5公里处,南与前寇坊村相邻,西与董家村相连,北与宋家村相连,东与殷巷镇芦家洼村接壤。全村占地总面积554亩,其中耕地面积385亩,林木占地80亩,池塘占地50亩,村民居住占地39亩。2010年,全村共有40户,总人口199人,有王、李、孙、宋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王氏人口最多。
  据记载明朝初期,寇氏由山东省寿光迁入此地立村,取村名为寇坊家。后有王、李、孙等姓氏迁入定居,寇氏人丁稀少,现已绝后。该村隶属德平县第四区管辖。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原德平县第四区公所划归商河县,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后划分为两个行政村,即前寇坊和后寇坊。
  该村自1985年以来,多次被怀仁镇党委、政府授予“先进党支部”“综合治理先进村”“计划生育模范村”等称号。
  村民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土地分散,且盐碱地较多,亩产粮食60公斤,群众生活艰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投资1000元,打砖井25眼。1972年,投资4000元,在村西边打机井1眼。1977年,投资1万元,在村东南耕地打机井3眼。1982年,该村率先购买一台24马力的拖拉机。1990年后,该村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通过改沙治碱,根治水利,打机井,引黄河水等措施,将耕地改造成良田,粮食亩产量突破双千斤。
  村政任职
  1951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李陆信任社长。1966年,王文同任大队长。1968年,成立“革命委员 会”,李家忠任“革委会”主任。1970年,王仁喜任民兵连长,后任村主任,王仁和任村文书。2005年,孙仁斌任村党支部书记,李红卫任村主任。2009年,李红卫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全村共有党员9名。
  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村民生活艰难,人均粮食不足100斤,不能解决温饱,辅以糠菜为生。村内没有一条正规街道,房屋多数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4平方米。1975年,投资3万元,在村东修建了一座拱形桥。1976年,修建了该村第一所小学。1980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规划为街道宽24米、胡同宽5米。1982年,投资10万元,安装50千伏变压器1台,全村户户通电。1995年,投资2万元,在村东、村南修2条引水沟。1997年,全村30%的村民家庭安装了电话和有线电视。2003年,投资2万元,铺设供水设备和管道,全村通上自来水。2010年,投资30余万元,硬化了村内2条大街,修整了8条胡同,疏通了排水沟。至此,全村98%的村民住上了砖石结构的瓦房,人均居住面积32平方米。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等。农用三轮车、拖拉机基本户户都有,电脑、冰箱、空调、洗衣机进入普通村民家庭,彩色电视机、电话基本普及。
  (李红卫)
  田西村
  村庄概况
  田西村位于怀仁镇政府东北方向3公里处,距商河县城15公里,东与田东村相连,西与肖东村相邻,南与怀仁镇蛋鸭养殖基地相连,北与乐陵市郑店镇朱家村接壤。全村占地总面积53公顷,其中耕地45公顷,池塘占地1.5公顷,村民居住占地6.5公顷。2010年,全村共有87户,总人口330人,有田、肖2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田氏人口最多。
  据记载,田氏兄弟二人由德州市陵县眉镇大田家村迁入此地定居下来,取村名为田家村。后有李氏在村东立村,取名田东村,故田家村改名为田西村。随后有肖、孟、王氏迁入定居。20世纪60年代,孟氏唯一的孤寡老人去世。王氏已迁出,迁出地不详。该村隶属德平县第四区公所管辖。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
  村民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村南沙洼地15.33公顷,旱不能浇,涝不能排,亩产粮食不足70公斤。1957年7月,打砖井15眼,修渠排涝,压沙种树,农业生产得到改善。1959年,粮食产量由不足70公斤提高到130多公斤。1978年后,结合该村实际,投资11万元,打机井10眼,敷设电缆线2800米,将全村耕地改造成水浇田,粮食亩产量突破双千斤,棉花产量达到200公斤(籽棉)。1996年以后,村民大力发展养殖业,相继办起了养鸡场、养猪场,养殖户占全村总户数的70%,养殖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50%以上。村内还设有商店、建材厂、棉絮加工厂等多种服务行业。201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7000元。
  村政任职
  1946年1月,中共田西村第一届支部委员会成立,田忠喜任村党支部书记。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田西村生产大队,田冠才任大队长,下设两个生产小队。1946-1976年,田忠喜、田正义、田冠路、田冠才、田冠太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年,建立田西村村民委员会,田兆学任主任,田正东任文书,张秀珍任妇女主任。2010年3月,田兆峰任村党支部书记。全村共有党员14名。
  革命活动
  抗日战争时期,全村有8名青年参军参战,其中田正仁牺牲。在济南战役、淮海战役中,全村有10名群众参加支前队伍。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该村的田正义、田冠金、田兆合3名青年参加抗美援朝。
  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大多数村民生活艰难,年人均粮食仅5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20元。1978年,年人均粮食180公斤,人均纯收入200余元。2000年,人均纯收入1800余元,多数村民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全村拥有拖拉机、三轮车80余辆,各种摩托车32辆,程控电话60余部,电视机100台。2005年后,全村砖石结构住房占95%,人均住房面积27平方米,有居民二层楼4座,各种机动车辆100余辆,其中轿车、面包车5辆,大型收割机2台,电脑6台,彩色电视、通讯设备基本普及。
  村庄建设
  1949年以前,村内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大多数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3平方米。1978年后,按照村规划先后疏通了村内2条大街,总长524米。1982年10月,安装50千瓦变压器1台,全村户户通电。1991年5月,全村一次安装10部固定电话。2002年,投资9000余元,安装有线电视线路,全村有线电视安装率达到95%。2005年8月,投资11万元,对村内2条大街进行硬化,宽5米,总长524米。2008年8月,投资3.4万元,户户通上自来水。至此,该村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2010年4月,投资5.3万元,重新修建村两委办公室,同时建设了文化广场、文化书屋、购置了健身器材。2011年4月,对村内主要街道进行了绿化、美化,全部安装了路灯。
  (田兆峰)
  田东村
  村庄概况
  田东村位于怀仁镇政府东北方向2公里处,距商河县城15公里,东与李楼村相邻,西与田西村相连,北与乐陵市朱家村相邻,南靠大沙河。全村占地总面积550亩,其中耕地450亩,池塘林地60亩,村民居住占地40亩。2010年,全村共有63户,总人口263人,有李、信2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李氏人口最多。
  据记载明末清初,李氏两兄弟由山东省寿光县迁入此地,村西田氏居住,村名田家村。李氏迁来后在田家东边居住,由此村名为田家东村,简称田东村,该村隶属于德平县管辖。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
  村民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北边有60余亩盐碱地,村南有40余亩沙土地,粮食亩产不超过50公斤。1952年后,村民们经过不断平整土地、打砖井、造水车等措施,农业生产得到改善。2005年,打机井10眼,敷设地下电缆线3000余米,将450亩耕地改造成良田,粮食亩产量突破双千斤。该村还设有生猪收购点、苇板厂、仁胜化工厂、百货门市等经营场所。另外,该村青年外出务工者居多,多在北京、天津一带。201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近万元。
  村政任职
  1937年,李会文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位党员,先后任初级、高级农业合作社社长。1959-1986年,李会德任该村党支部书记,李会章任大队长。1986-2005年,李如军任村党支部书记。2005年,李如林任村委会主任主持村全面工作。2007年7月,李如林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大多数村民生活艰难,温饱问题难以解决。村内没有一条正规街道,房屋多数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4平方米。1978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同时,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2008年,村里投资9万余元修建了村两委办公室,同时修建了文化广场、文化书屋、购置了健身器材。至2010年,全村95%的村民住上了砖石结构的瓦房,人均居住面积30多平方米。该村有大型农业机械设备5台,其他机动车辆60余辆,多数家庭已购买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用电器,电视机、通讯设备基本普及。村内大街已全部硬化,大街两侧进行了绿化,该村在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中,多次得到镇政府的好评。
  (李如林)
  大辛庄村
  村庄概况
  大辛庄村位于怀仁镇政府正西方向5公里处,东与殷巷镇朱家村相邻,南靠许商河,北与前寇坊村接壤。全村占地总面积1050亩,其中耕地930亩,林果占地200亩。2010年,全村共有122户,总人口538人,有张、王、宋3个姓氏,均为汉族。
  据记载,该村原有宋氏最先入住,张氏兄弟二人由该镇玉皇庙村迁来,王氏由王轴芝村迁来居住,该村隶属德平县第四区管辖。1956年3月,德平县撤销,原德平县第四区公所划归商河县,该村随原建制隶属商河县怀仁区。
  村民经济
  该村位于古沙河北岸,夏天洪水泛滥,大量泥沙带入田间,造成村南大片沙洼地,村北又多为盐碱地,粮棉产量低。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20余眼,修渠排涝、压沙盖碱,粮食亩产量由原来的80公斤提高到160公斤。1970年,又打砖机井6眼。1978年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支部根据该村地下淡水资源丰富的特点,打出多个真空井,家家户户都有轻巧便捷的小型柴油机,形成了“黄河有水能灌溉,黄河无水也浇田”的新局面。1990年后,粮食亩产量突破双千斤。
  1994年10月13日,该村建立了集贸市场,5天一集,农历逢三遇八是村里的大集日。后由于古沙河的开挖,集市增多,改农历逢四遇九为村里赶集日,集日时,摊位达200余个,赶集人数1000余人。2010年,该村在沙河北岸种植了200亩的薄皮核桃,增加村民收入。
  村政任职
  1939年,德平县怀仁区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大辛庄村成立农民协会,王守慕任农会主任。之后,村农救会、村民联防队、武装队等相继成立。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张学梅任社长,王文平任村党支部书记。1958年,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改为大辛庄大队,张学梅任大队长,王文平任村党支部书记,下设4个生产小队。1967年1月,成立大队“革命委员会”,张学梅任主任,王术兰任副主任。1975-1990年,王文明任村党支部书记,张立安任主任,王守胜任文书。1990-2010年,王美英任村党支部书记,张学银任主任,王文连任文书,郭玉珍任妇女主任。
  革命活动
  1937年4月,张培勇、王守富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批党员。1947年,村民王延贵、张学梅、王延成、王传江、王延考参加济南、潍坊、淮海等战役。其中王延贵、王延考牺牲。1951年,张存华、王文治参加抗美援朝,张存华在战斗中受伤。
  文化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文化教育落后,适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5%。1950年后,村小学2次搬迁,先后投资2万元对学校进行了改造和扩建。1984年后,学校实现了校舍、课桌、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100%。至2010年,全村先后有22名学生考入全日制大学及中等专业学校。
  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大多数村民生活困难,年入均粮食仅5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20元。1957年,人均粮食18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40元。1978年,人均粮食200公斤,人均纯收入200余元。2000年,人均纯收入2800元,人均年末存款余额2000元。至2010年,98%的村民住上了砖石结构的瓦房,全村无危房,二层居民楼3座,农用三轮车、拖拉机180多辆,轿车5辆,面包车8辆。电脑、冰箱、空调、洗衣机已进入普通村民家庭,彩色电视机、通讯设备基本普及。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大多数房屋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3平方米。1976年3月,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1982年秋,安装50千伏变压器1台,全村户户通电。2006年4月,投资15万元,硬化村内东西大街2条,南北大街1条,总长1000米,并对大街进行了绿化和美化。2008年8月,投入5.4万元,安装供水设备和管道,全村通上自来水。至2010年,村里均实现了通电、通水、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等。
  文化生活
  该村每年春节、元宵节期间,男女老少齐上阵表演节目,其中有武术、花鼓、小戏、民间传说等诸多题材。1956年,党支部成立了吕剧团,演出剧目有《丰收在望》《沙家浜》《黎明河边》《洪湖赤卫队》《红色联络站》《四改造》等剧目,每年冬天受邻村邀请巡回演出。
  人物
  王美英 女,1951年生,小学文化,1970年入党,1998年以来任商河县人大代表;1990-2010年,任大辛庄村党支部书记;2003年任中国共产党济南市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荣获2007年第二届泉城巾帼十杰,济南市妇女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
  (王美英)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党风超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怀仁镇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