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庄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030
颗粒名称: 三合庄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3
页码: 300-302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商河县龙桑寺镇三合庄村发展情况包括括村庄概况、村容村貌、经济发展、村政任职、社会民生。
关键词: 商河县 龙桑寺镇 三合庄村

内容

村庄概况
  三合庄村位于龙桑寺镇东南方向,东与常庄村为邻,西与赵官店相连,南与贾王庄村接壤,北临大刘村,整个村庄呈长方形状。全村总面积1300亩,其中耕地1100亩,人均2亩,企业占地100亩,村民居住占地100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143户,总人口45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
  三合庄村因辖3个自然村而得名,由围子里、东庄、前庄3个自然村合并称三合庄。始祖由河北枣强迁入,早在明永乐年间就已有历史记载,历经600多年演变,还曾称为“连五庄”。
  全村有张、赵、李、高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张姓最多,占全村总人口的40%。张姓于康熙十六年(1677)由老庄迁入;李姓于康熙十八年(1679)由庵俚吴迁入;赵姓于康熙十三年(1674)由四官集迁入;高姓迁入时间不详。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大多数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0平方米。1976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村民按照规划拆旧建新,先后开通2条大街,总长900米,并逐步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对大街进行美化、绿化和亮化。2004年,村里修柏油路。至2010年,村内先后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至2010年底,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平方米,村内街巷整洁,房屋整齐,绿树成荫。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亩产粮食不足100公斤。1955年,该村组织8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3个互助组。1957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60眼,修沟渠1条,农业条件得到改善。1968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300公斤。1980年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至2010年底,村内建有养殖场8个,其中养猪场3个,养鸡场5个,外出打工人员100人,人均经济收入6000元,是改革开放前的30倍。该村砖石结构住房占80%,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2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140台,各种机动车辆120余辆,其中轿车8辆,全村新农合和新农保参保率100%。
  该村公社化时期有铁编厂,从业人员8人,年收入不足1万元。1978年,村中鼓励支持兴办第三产业。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6人,群众增收10000元。
  村政任职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建立农会组织、妇救会、基干队、青年团、儿童团等,站岗放哨,搞生产自救,支援前线,保护群众利益,提高群众生活。
  该村是全县建立党组织较早的村之一。在抗日战争时期,张海澄任党支部书记,1936年开始做地下工作,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与高家高连贵等人单线联系,人名用代号,后被高连贵出卖,于1941年8月被抓,敌人刑讯逼供,但他誓死不屈,敌人就将他拴在马后,打马如飞,但他还是宁死不说出地下党名单,敌人又用香火烧,烧得他身上没有一点好地方。家里人没有办法,就把自家的粮食、林木卖光,让村里的老人高佃安、张相木带着钱,将他保了出来。1946年,张海澄任常庄三区指导员,带领村民参加孟良崮、莱芜、淮海战役的支前工作。“文革”期间,赵鸿仁担任“革委会”主任,李曰倜任副主任,张相明任委员。张彩福、李曰宝搞铁编业,打机井、建学校、农村新规划,使土地成方,通上电,获得“常庄公社一面红旗”称号。
  1946-1947年,张相岩任农会主席。1947-1949年,赵孟梅任革救会主席,张谓澄任公安员。1952年,赵孟梅任党支部书记。1965-1994年,赵鸿仁任村主任,李曰倜、张彩福、张相明任委员。1996-1999年,张彩福任党支部书记,张彩合、李佃芳、李佃武任委员。2000-2001年,张太成任党支部书记,张思荣、赵佃武任委员。2001-2002年,张培志任党支部书记,赵佃武、张思荣任委员。2003-2006年,张彩明任党支部书记,李玉福、张思荣任委员。2004-2011年,李小建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赵佃武、张思国任委员。
  2009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完善村内党建各项硬件设施,办公环境得到显著改善。2010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7名党员。
  社会民生
  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学校1所。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先后投资2万元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60%。1997年,学校“普九”达标,校舍达标,教学设施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70%。2005年,学校合村并点,村庄孩子到常庄中心小学上学。2009年,村内设立了阅览室、高低杠、乒乓球桌、篮球场等。
  卫生 2009年,村里设有卫生室,基本做到“小病不出村”。2005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9年后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
  人物
  李京亭 烈士,1944年10月参加革命,1947年12月,在山西省夏县战斗中牺牲。
  张连澄 1947年入党,历任浙江省人民法院院长、绍兴机关党委书记,已退休。
  赵景熙 1947年入党,参加抗美援朝,负伤回国后任海阳公安局局长,已病故。
  张相元 1947年入党,参加抗日战争,后任驻河南某部旅长,2010年病故。
  赵景东 1947年入党,历任韩庙乡常委、商河白酒厂党委书记,已病故。
  赵佃阁 1944年入党,历任常庄区文教助理、齐河粮局主任、泊镇阀门厂党委书记,已病故。
  赵佃林 中共党员,毕业于上海大学,后转新疆大学物理系任教授,退休。
  张福成 1959年入党,历任常庄公社党委办公室助理、白桥党委书记、殷巷党委书记、县建委主任,已退休,村修路捐款1000元。
  张宝澄 1946年入党,在常庄三区联防队支前,随军南下,留绍兴工作,历任绍兴副县长、地委副专员、绍兴钢铁厂党委书记,已病故。
  张谓澄 1948年入党,历任民兵公安员、展家乡党委书记、大岭农场党委书记,2009年病故。李曰伦 1968年入党,分配殷巷钢厂转机械厂党委书记、工业局党委委员,已退休。
  李学军 山东大学电学院转北京复学,后来分配到电业局,任副局长。
  张相国 1966年中学毕业,历任齐家公社党委书记、展家公社党委书记、商河县建委,已退休,修路捐款1000元。
  赵景荣 1948年入党,历任沙河区党委书记、乐陵机械厂党委书记、工业局党委书记、煤建公司党委书记,已病故。
  张海澄 1956年任商河县纪委书记,1958年任城关镇副书记,1959年任商河县林业局长,1962年任县工会主席,1966年5月份,退休。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小建
责任者
李京亭
相关人物
张连澄
相关人物
赵景熙
相关人物
张相元
相关人物
赵景东
相关人物
赵佃阁
相关人物
赵佃林
相关人物
张福成
相关人物
张宝澄
相关人物
张谓澄
相关人物
李学军
相关人物
赵景荣
相关人物
张相国
相关人物
张海澄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三合庄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