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毕家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025
颗粒名称: 小毕家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2
页码: 295-296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商河县龙桑寺镇小毕家村发展情况包括村庄概况、村容村貌、经济发展、村政任职、社会民生。
关键词: 商河县 龙桑寺镇 小毕家村

内容

村庄概况
  小毕家村位于龙桑寺镇东南部,东与小黎家村为邻,西与三官庙、孙扒古村为邻,南与大毕家村接壤,北与道口张为邻,村庄呈南北长、东西窄的长方形状。全村总面积433.5亩,其中耕地为379亩,人均2.6亩,村庄居住占地54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32户,总人口14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
  小毕家村因姓氏而得名,明洪武年间由河北枣强迁居至此。全村有毕、黎2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毕姓最多,占全村总人口的95%,黎姓由小黎家村迁入。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多数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6平方米,人民生活水平落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为部分缺房户规划宅基,统一红砖建基、坯墙、尖房顶。70年代,利用村中空闲地、低洼地、边缘地,对居住拥挤、缺宅基地的家庭进行安置,建筑多为砖坯结构平房。1972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按照村规划,开通村内的南北和东西两条“十”字形大街,全长380多米,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村民按照规划拆旧建新。80年代中期,出现青石建基、全砖墙、尖顶挂瓦带前出厦的房屋。2000年前后,全村砖瓦房普及,门窗改为铝合金门窗。2010年,通自来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0平方米。
  该村1992年被常庄乡政府评为“村级建设文明村”。
  经济发展
  1947年,进行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1955年,该村组织10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3个互助组。1958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4眼,农业条件得到改善。1960-1962年,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洪涝成灾,庄稼颗粒无收,村民生活十分艰难。1964年,治理河南地、顺道地、宋家湾、肖家地、家后地,切割成方,挖渠筑田,将洼地改成旱能灌、涝能排的良田,粮食产量有所提高。1969年,年人均粮食110公斤,人均纯收入25元。
  20世纪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的生活状况有所好转。90年代,人均收入达到750元。2000年,人均收入达2000元。2010年,人均收入达5000元,全村95%的农户住上砖瓦房,普及有线电视、电话,户户通自来水,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辆80余辆。该村有养猪、养鸡小区各1处,气焊安装厂和养猪场各1处。全村安装程控电话30部,电视机40余台,电冰箱、电脑累计40台,各种机动车45辆,其中轿车1辆、面包车2辆。
  村政任职
  1940年,毕玉坤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42年3月,中共小毕家村第一届支部委员会成立,毕玉坤任村党支部书记。抗日战争时期,全村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村党支部组织的活动,只能秘密进行。解放战争时期,在村党支部的号召和鼓励下,全村有3名青年参军参战,有4名民工参加济南、淮海等战役的支前队伍。朝鲜战争爆发后,有2名青年参加抗美援朝,赴朝作战。
  1942-1976年,毕玉坤任村党支部书记。1976-2010年,毕以仁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陈同花任计生专职主任。
  2010年,全村党支部有3名委员,党员发展到6名。
  社会民生
  教育卫生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学校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对学校进行修建、改造和扩建。20世纪80年代,学校达到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该村的学生到岔道小学就读,入学率达90%以上。2008年,学校合村并点,村庄孩子到三官庙小学上学。2010年,村内设有阅览室,青年科技之家,建篮球场等活动场所,购置乒乓球台等体育健身器材。
  2006年,村中建医疗室,全村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便村民看病,真正做到“小病不出村”。2010年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全村新农合和新农保参保率100%。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毕以仁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小毕家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