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家庵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007
颗粒名称: 穆家庵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2
页码: 278-279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商河县龙桑寺镇穆家庵村情况包括村庄概况、村容村貌、经济发展、村政任职、社会民生。
关键词: 商河县 龙桑寺镇 穆家庵村

内容

村庄概况
  穆家庵村位于龙桑寺镇政府驻地东5公里处,东与惠民县石庙镇郭家梨行村为邻,西与房家村相连,南与解家村接壤,北临大沙河,与霍家庙村隔河相望,整个村庄呈“井”字型。全村总面积1250亩,其中耕地面积1050亩,人均1.5亩,村庄民居占地100亩,村南有100亩荒废草湾。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170户,总人口69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曾获县“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称号。
  该村因穆氏家族最早迁入而得名“穆家”,早在明洪武年间就已有记载,后因在村中建一尼姑庵得名“穆家庵”。全村有王、李、张、穆、刘、吴、田7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王姓最多,占全村总人口的60%左右。王氏家族由明洪武年间搬迁至该镇王太开村,后由王太开村迁入该村,李姓家族由该县韩庙乡李家集迁入,张姓家族由惠民县皂户李乡张家集迁入,其他姓氏迁入时间无从查考。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居民住房全是土坯墙,草檐头的平顶房。20世纪60年代前后,该村没有多少变化,村落集中在东西两条狭窄弯曲的街道两侧,无正式街道,几条前后不通或七拐八弯的小巷,宅邸坐落参差不齐,房屋破旧。村落西北部是寸草不生的沙丘,春风一刮,满天飞沙。村东北部是蜿蜒几百米的大堰,是拦截村北沙河大水泛滥用的。村东南是一个生产队的大场院。村中的尼姑庵损毁殆尽,后来改成了村办小学所在地。
  改革开放后,90%的农户住上了砖瓦房,并购置新家具、新家电。1976年,对村内道路进行规划,拓宽大街,整平道路。1983年,进行居民宅基规划,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6平方米,对村内大街进行了绿化、美化,安装了路灯。1995年,有12户居民安装了固定电话。2002年,村内修了柏油路。2008年,村内通有线电视。2009年,通自来水。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地瓜、稻谷为主,亩产粮食不足100公斤。1955年7月,成立互助组;1956年8月,成立初级社;1957年6月,成立高级社。村内打机井15眼,修沟渠3条。1968年,年人均粮食150公斤,人均收入200元;1976年,年人均粮食200公斤,人均收入400元。
  1983年,全村解决温饱问题,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300公斤提高到亩产800公斤。1987年,田光明、王杰生等几名村民联合购置三轮车5辆,进行粮食贩运。1988年,全村发展养鸡专业户50户。1989年,田光明、王杰生等购置榨油机2台。2000年,全村有大型耕地“70”拖拉机5台。2000年以后,村内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人员达到260多人。2005年,村内购置联合收割机6部。2010年,人均收入达到7800元,砖瓦结构住房达到98%,居民二层楼3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30部,电视机200台,电冰箱123台,电脑32台,各种机动车辆210余辆,轿车5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1985年前,该村只有1处经销处,2000年以后,村内已有副食品超市3个,日交易额达2000余元。
  村政任职
  1946-1947年,该村有王中臣、王中骆两名党员,村中建立农会、妇救会、基干队等,李薛任农会会长,薛桂兰任妇救会会长,穆长春任基干队队长。
  1952年,建立党支部。1952年7月-1955年1月,穆洪德任党支部书记。1955年1月-1975年6月,王中骆任党支部书记。1975年6月-1995年7月,王中玉任党支部书记。1984年,李洪田任村主任。1995-2010年,王中贵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至2010年,全村有党员18名。
  社会民生
  教育 新中国成立初期,该村把原私塾学校改建成公立学校。1957年霍家庙、油房张村的学生都到该村就读,学生数达到200余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80%以上。1996年,学校改成房家完全小学下属的“简小”,教室达标,桌凳、教学器材配套齐全,村内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卫生1970年,村里设有卫生室,有一名“赤脚医生”。20世纪80年代,村里的“赤脚医生”逐渐被小诊所代替。2006年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8年开始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2009年开始建成村级卫生室。至2010年,有1名医生,8张床位。
  村民文化 该村的传统文化以鼓子秧歌为主,1969年,村民从惠民县石庙镇大马家村请来鼓子秧歌教师,传授技艺。1970-1973年,表演盛行,参与者100余人。其中一种项目叫“老虎斗牛”:老虎,虎虎生威,放牛娃,呆头呆脑,表演起来甚是热闹,后逐渐失传。1969年,村民自发组织吕剧团,排练的节目主要有《李二嫂改嫁》《王小赶脚》等,巡回在各村演出。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田光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穆家庵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