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家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1960
颗粒名称: 芦家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2
页码: 228-229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商河县龙桑寺镇芦家村发展情况包括村庄概况、村容村貌、经济发展、村政任职、文教卫生、人物。
关键词: 商河县 龙桑寺镇 芦家村

内容

村庄概况
  芦家村位于龙桑寺镇正南方,东与谢家村为邻,西与大王村相邻,南与李官村接壤,北临姜家村。全村总面积777.5亩,其中耕地620亩,人均1.7亩,村庄民居占地157.5亩。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90户,总人口35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
  该村因芦姓而得名,早在明朝年间已有历史记载,历经多年演变,2010年,全村有芦、魏、郭、杨4个姓氏,均为汉族,皆由河北枣强迁此,其中芦姓最多,占全村人口的60%。
  村容村貌
  20世纪60年代之前,村中唯有一条东西大街,大街两侧散落几处院落,村东住户大多为芦姓和郭姓,村西大多为魏姓和杨姓,村庄呈东西状分布。村落建筑多为青砖建基、土坯砌墙、平顶草檐大出头,房架为梁檩结构。富裕人家盖房讲究四梁八柱,正房坐北朝南,东西厢房带南屋的四合院。
  20世纪70年代,村内房屋为红砖建基、坯墙、尖房顶。80年代中期,村中房屋开始建设砖瓦到顶,前出厦的房屋。1988年,全村通电。1999年,全村对街道、房屋进行统一规划,在村南首先建造两排房屋。2000年,普及电话。2010年,通有线电视,开通村中大街,开挖下水道。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平方米。
  该村墓地分散,大多以祖传土地或土改分得土地为本家墓地。
  经济发展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为主,亩产粮食不足100公斤。1947年,实行土地改革。1951年,政府颁发土地证,实现耕者有其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修水利,搞农田基本建设,使地成方、沟成网,较大程度地改变村庄面貌。1981年,该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大面积使用化肥、农药,粮食产量由集体耕种时的100公斤左右增至800公斤以上。
  从1985年开始,村里推广养猪、养鸡等发展畜牧养殖业。至2010年底,全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另外村内还建有养猪场4个,外出打工人员50人,木工匠4人,砖瓦匠30人,该村人均纯收入达5000元,是改革开放前的25倍。砖石结构住房占85%,全村安装电话、手机20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210台,各种机动车辆30余辆,其中轿车5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村政任职
  1955年,与姜家村、北苏家村、谢家村、大王村联合成立高级五星合作社,芦金修任大社社长,村中一切工作由合作社统一领导。1961年,恢复芦家村建制,郭春岭任党支部书记。1967年,芦香岭任村党支部书记。1978-1980年,芦长祥任党支部书记,魏登福任村主任。1980-2010年,魏连华任党支部书记。1980-1985年,芦立俊任村主任。1985-1988年,郭文祥任主任。1988-2010年,芦孝岭任主任。2011年,村两委换届,魏连华任党支部书记,芦长亮任村主任,芦立胜、刘玉芬任村委会委员。
  至2010年,全村共有10名党员。
  文教卫生
  教育卫生 1976年,村里修建芦家村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80%。1991年,学校合村并点,该村孩子到大王村小学上学。该村有全日制大学毕业生11人。1974年,村里设有卫生室,有“赤脚医生”。2006年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10年以后,开始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
  村民文化该村自古就有跑秧歌的习俗,一到春节、元宵节,村内组织100余名男女青年组成秧歌队,到各村各单位巡演,深受群众喜爱。1980年春天,代表山东农民艺术团进京演出,和中央领导合影留念。该村秧歌有200多年的历史,1965年中断,1976年重办,1982年后因众多青年外出打工而中断。
  人物
  芦佃文 1938年3月参加革命,1948年4月在潍县战役中失踪,后被追认为烈士。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魏连华
责任者
芦佃文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芦家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