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家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1958
颗粒名称: 姜家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2
页码: 226-227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商河县龙桑寺镇姜家村发展情况包括村庄概况、村容村貌、经济发展、村政任职、教育卫生、人物。
关键词: 商河县 龙桑寺镇 姜家村

内容

村庄概况
  姜家村位于龙桑寺镇南,东临龙展路,西与北苏家村相连,南与芦家村接壤,北临龙桑寺镇商品市场。全村总面积775亩,其中耕地675亩,人均1.5亩,村民居住占地100亩。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102户,总人口450人。
  据村碑记载,明朝末年,姜氏由河北省武邑枣强一带迁入,以姓氏命名。全村姜、芦、潘3个姓人口较多,占全村总人口的83%。
  村容村貌
  20世纪60年代之前,该村村庄无大变化,村落中唯有一条东西大街,房屋高矮不一,土木结构,平顶草檐大出头,过道很窄。20世纪60年代初,该村开始为部分缺房户进行住房规划,统一红砖建基、坯墙、尖房顶,房屋高低宽窄都统一。七八十年代,利用村中低洼地、湾沟等,对居住拥挤、缺宅基地的家庭进行安置。90年代,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将土木结构改建成砖石结构平厦瓦房。2000年前后,全村砖瓦房普及。截至2010年,有35%的户建起了二层楼房,开通了环村路,村中大街全部硬化,安装了路灯。
  该村墓地分散,原都以祖传土地或土改分得土地为本家墓地,一直没有改变。
  经济发展
  该村历代村民以农业生产为主,以自产自销的方式做些做烧饼、蒸馒头的小买卖。
  1947年,实行土地改革。1951年,政府颁发土地证,实现耕者有其田。20世纪70年代,大规模根治河流,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使地成方、沟成网、树成行。1980年,该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积极性,科学种田,使用化肥、农药,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斤左右,增至亩产800斤以上。后经土地整合,合并地块,大面积实现机械化耕作,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
  该村有吊车、铲车、推土机、大型收割机7辆,货运车6辆,面包车10辆,家庭轿车12辆。该村设有沙石料销售处、五金商店、火烧店、馒头房、家具店等,个体经营成为家庭另一经济来源。
  村政任职
  民国时期,姜希水任农会主席,芦良吉任副主席,吕丰仙任妇救会主任。1945-1954年,姜井仁任社长,成员有姜德成、姜希振。1954-1966年,芦金修任党支部书记,芦银修、姜贵仁任委员。1966-1974年,芦银修任党支部书记,姜贵仁任大队长,姜希道任民兵连长。1974-2004年,姜贵仁任党支部书记,姜希道任村主任,芦深修任文书。2004-2010年,姜振全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至2010年,全村有党员21名。
  教育卫生
  1962年,该村建学校1所,开设小学1-5年级课程,周围5个村庄和镇上的孩子来此读书。2006年8月底,合村并校,该村小学撤销,学生转至李官小学就读。村内共有大学生8名,中专生21名。
  1966年,实行合作医疗,设有卫生室,有“赤脚医生”1名。2006年,全村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
  人物
  革命烈士:姜振修 姜杰仁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应征参军及早年参加革命人员:
  姜河仁 姜传仁 姜杰仁 姜富仁 姜永仁 姜希明
  姜寿仁14岁参加革命,16岁入党。历任商河县公安局政治部主任、德州地委专署办公室副主任、德州市生产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德州市科委副主任、泰安科委副主任。离休后,于1995年10月病故,终年64岁。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姜振河
责任者
姜振修
相关人物
姜杰仁
相关人物
姜河仁
相关人物
姜传仁
相关人物
姜富仁
相关人物
姜永仁
相关人物
姜希明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姜家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