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桑寺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1939
颗粒名称: 龙桑寺镇
分类号: K295.2
页数: 103
页码: 203-305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商河县龙桑寺镇发展情况包括概况、基础建设、经济发展、社会事业、龙桑寺康乐艺术团、特色产品、名胜古迹、故事传说等。
关键词: 商河县 龙桑寺镇 概况

内容

概况
  龙桑寺镇位于商河县城东北15公里处,济南、滨州两市交界处,距省城济南市区90公里。民国年间为第二区区公所与商河县第四高级小学驻地。1937年曾设乡农学校,中共商河县第一个党支部与第一届县委均诞生于此。日军侵占商河后,曾在此设立据点,派重兵驻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设供销社、邮电所、医院。1965年建龙桑寺公社,遂发展为城东之大镇。2005年11月,原常庄乡整建制合并于龙桑寺镇。2010年全镇辖大毕、常庄、房家、邱家、刘木、刘集、东田、郑家8个管区,94个行政村,4.3万人,面积92.5平方公里,耕地5832公顷。是济南市“城镇建设行动”首批试点镇。
  龙桑寺原名九龙口,又称拧桑寺,因传说此桑曾拧身庇护后汉光武帝刘秀及宋太祖赵匡胤被封作龙桑而得名,古有“宝刹盘桑”之美称。历史悠久,环境优美,交通便捷,产业特色突出,三产兴旺,小城镇发展迅速,是商河东部经济重镇、历史文化名镇,“金头玉蝼蛄”的传说闻名天下。境内河道纵横、绿树成荫,大沙河风景如画;省道316线横穿全境,农村公路四通八达。该镇是远近闻名的畜牧大镇、建筑之乡和硬化池藕生产基地;火烧、刺绣、地毯等加工业众多。集贸繁荣,市场交易活跃,拥有全县最大的农村集市,是方圆30里内最大的商品集散地。2008年后,镇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六个三”的发展思路,认真践行“五种理念”,创新工作思路,重点完成春季造林、城镇绿化、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等工作。先后获“全市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全市村城镇建设先进单位”“全市稳定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镇里设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社会稳定办公室。设置5个财政拨款事业单位。财政所、计划生育服务站、文化服务中心、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中心。2010年有行政编制39人,有公务员人数28人,其中,领导班子成员11人,一般人员17人。事业编制38人,实有33人。
  基础建设
  镇村建设 2008年后,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镇驻地建成区面积为87.16公顷,容纳城镇个体户达799户,专业合作社达到8家,企业发展到56家,吸纳劳动力4900多人。2008年,在全面完成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完成小城镇主体和316线镇驻地段的全面绿化和附属设施的配套工程建设。采取“拍卖地段”的办法,发动群众向城镇投入转移,完成总投资2280万元,总长630米,建设面积1.6万平方米的龙岳路商业街开发工程,城镇规模进一步扩大。小城镇建设和管理逐步形成规范,顺利通过市建委验收。2009年,民生街沿街楼开发、大街硬化、路灯安装、绿化全部完成,城镇框架进一步拉开;小城镇全面绿化、部分沿街楼开发以及316线绿化、路灯安装、弱电入地等工程全部建设完成;常庄商业街大街硬化、路灯安装完毕,逐步形成以镇驻地为主的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和以常庄社区为主的商贸次中心。2010年,在不断加强小城镇绿化和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配套的同时,突出抓好省道316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和滨河公园建设,城镇环境明显改善,载体功能显著增强;积极推进常庄商业街开发和相关基础设施、功能项目建设,加快总长3300米的文化路建设改造,拉动城镇主中心与常庄社区次中心的对接联动发展。同时,完成刘集、邱家、王太开、齐庙等“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一批设施配套、村容整洁、环境良好的示范村。
  道路交通 龙桑寺镇加强镇域道路建设改造。采取多种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3000万元,先后改造完成常郑路、龙岳路、常展路等镇域主要道路,初步形成以龙怀路、省道316线、文化路、龙常路、常展路、郑家至三官庙路为横轴,以龙白路、常黄路、常郑路为纵轴的六横三纵的公路框架,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采取“集中养护与分散巡查”相结合的办法,实行“片区管理”,加大农村公路养护力度,实现了农村公路“畅通、安全、优美”的目标。
  改水改厕 2009年利用改水政策,采取“村级主管、管区协管、政府监管”的办法,筹资筹劳,完成剩余67个村的自来水通水任务,使全镇人民喝上安全的饮用水。同时,农村改厕和太阳能热水器安装、沼气池建设扎实推进。
  城乡环卫一体化 全镇94个村实现全覆盖城乡环卫一体化,建立“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置体系,形成镇、村齐抓共管的城乡环卫工作新格局。
  经济发展
  招商引资 2008年,共引进鸿发工艺、瑞丰水产养殖、美家居木器、德腾光伏材料等8个项目,到位资金3600多万元。2009年,引进鑫鑫大壮降解塑料、山诺机械、汉葳电气等6家企业。2010年,引进壳克科技、鑫金润基等5个项目,工业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10年,新增个体工商户197户,全镇各类工商业户达到874户;新增个体私营企业11家,全镇个体私营企业增加到64家,初步形成了以建筑、刺绣、食品、服装为主的几大主导产业。
  农林经济 该镇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特色产业发展,新建畜牧小区13个、藕池430个,发展竹柳、白蜡、法桐等绿化苗木1500亩。镇党委政府不断争取土地整理项目,2008年,投入130余万元,完成了15条沟渠的开挖清淤及土地平整工程,新建桥涵9座,修复桥涵13座,新增耕地1000亩。2009年,整修生产路17条,清淤沟渠11条,新建桥涵20座。2010年,整修生产路29条,新建田间路5586米,清淤开挖沟渠27条,新建桥涵56座,新增耕地923亩。
  2008年,完成造林5620亩,新建绿化带14000平方米,植树56.6万棵,新建绿化苗木示范基地180亩。2009年,对镇域河道、沟渠、道路、村庄四旁进行全面绿化,对主干道进行深度绿化,植树60多万棵。2010年进一步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全镇林木覆盖率达到32%。
  社会事业
  教育 2007年,投资60多万元改造建设史家庙小学,总投资1100万元、建筑面积11210平方米的新中学开工建设。2008年,6000平方米的新中学综合教学楼及院墙大门全面完工。2009年,完成新中学1200平方米餐厅、300平方米的阶梯教室、篮球场、学生课间活动场地建设。9月,原龙桑寺、常庄中学合并,新中学正式投入使用。2010年,总投资420万元,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的中学学生公寓建设完成,10月份投入使用。教学楼、多媒体教室、学生餐厅、学生宿舍楼全面配套,成为集教学、生活、运动于一体的花园式寄宿型学校。11月,投资230万元的房家小学主体工程完工。
  卫生 2007年,市立三院整建制托管镇卫生院,新建2600平方米综合门诊大楼投入使用,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8年,积极争取市财政帮扶资金,为镇卫生院购置医疗器械;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行政村覆盖率达100%;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逐步推进,新建村级标准卫生室14所。2009年,加大卫生院基础设施投入,对上争取资金100万元,新建1100平方米的病房楼;全镇23所村级标准卫生室建设全面完成,群众就医更加方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到40217人,参合率达到98%。2010年,新建的卫生院病房楼、餐厅完工,医疗卫生条件达到县级水平。该镇强化计生基础工作,高标准建设1000平方米的计生服务楼。
  社会保障 截至2010年底,全镇共有低保户944户,合计1292人,五保户74人,优抚对象199人,均可享受相应的补贴政策,例如小麦、玉米、棉花以及畜牧等补贴。2008年,投资130万元新建面积2000平方米的敬老院,52名老人实现集中供养;严格落实社会保障政策。2008年以来,全镇累计发放农村低保补助4813人次,342万元,救助“三无”对象及五保户310人次,发放救助资金43.8万元,7635名60周岁以上老人按月领取养老保险金。
  文化娱乐 龙桑寺镇投资300余万元,新建农村文化大院30处,农家书屋43处,村级文体广场12处。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发放图书10万余册,书籍内容涵盖政法经济、农业知识等多个方面,村村都有体育健身器材。
  全镇有10多个村年年组织鼓子秧子表演,有几支民间小戏团常年开展活动,自编自演一些小节目,自娱自乐,康乐艺术团就是比较典型的代表。
  龙桑寺康乐艺术团
  在龙桑寺镇有一支康乐艺术团,成员中年龄最大的78岁,年龄最小的也已54岁。他们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唱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内容,活跃在四村八乡,传播着文明新风。
  老年艺术团成立于2004年7月,由王太开村村民王银亭发起成立,多年来他热爱文艺,自己出资购买器材,与十几个文艺爱好者一起组建一支老年艺术团,利用农闲时间无偿为当地群众表演,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这个由农民自发组织的小剧团,汇聚王太开、温王、苏家等十几个村的戏曲爱好者,成员有王银亭、潘文胜、胡明征、翟成顺、于志田、高洪达、韩本杰、张连金、田翠红、付元同、付元云、张思泉、苏立海、王佃海、芦全修、刘金花等,他们个个能说会唱,能拉会弹,经常排练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曲目,像鲁北大鼓、京剧清唱,吕剧选段,山东快书,武术表演,器乐和奏等,鲁北大鼓在该县已失传几十年,艺术团到无棣、惠民、阳信等地学习这门传统艺术,进行传承挖掘,重新发扬了这门传统艺术。不失时机地创作出宣传农村政策、反映农村新风新貌、计划生育等题材的现代戏曲,如《龙医赞》等作品,寓教于乐。艺术团成立以来多次在节日期间免费为群众演出,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特色产品
  浅水藕 充分利用废弃荒碱地发展池藕种植业。2005年8月,浅水藕种植基地通过省级无公害认证,成为全市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009年新建藕池300个,2010年建设藕池260个。
  龙桑寺火烧 龙桑寺糖酥火烧是商河县传统名吃,于清代中期由龙桑寺一家谢姓点心铺首创,后经龙桑寺“民国糕点铺”以酥皮糕点为基础改进而成,工艺流传至今,以龙桑寺镇正宗“少得利”火烧店为最佳。其做工先进,口味独特,具有酥、香、软、脆的特点。在解放前只有龙桑寺经营。新中国成立后,全县龙桑寺糖酥火烧制作业户有50余家,每家日产量均在100公斤以上。
  糖酥火烧主要以面粉、油、糖作原料,制作精细讲究,质量上乘,特点明显。正宗的糖酥火烧形如满月,黄酥油亮,外形美观,香气芬芳,酥而不碎,焦而不糊,嫩而不生,醇香可口,酥、香、甜皆备。近几年在配料方面也有很大改进,如配料中增加一些花生米、核桃仁、青红丝等,使糖酥火烧的味道更加鲜美,加之糖酥火烧经济实惠、易于存放、携带方便,因此,备受群众青睐。
  刺绣 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中国至少有两三千年历史。龙桑寺镇是工艺美术刺绣之乡,刺绣的技法有:错针绣、乱针绣、网绣、满地绣、锁丝、纳丝、纳锦、平金、影金、盘金、铺绒、刮绒、戳纱、洒线、挑花等等,刺绣的用途主要包括生活和艺术装饰,如服装、床上用品、台布、舞台、艺术品装饰。刺绣工艺美术品广泛用于宾馆、饭店、家庭和服装的装饰装潢,有较高的收藏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国际上有“东方艺术珍品”的美称。德诚家纺有限公司自1985年建厂以来,其产品以过硬的质量赢得了广大客商的青睐。产品一直供不应求,全部出口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英国、韩国和港澳台地区。
  名胜古迹
  古树名木 截至2010年底,全镇共有4棵古树名木,分别位于史家庙、冯集、镇政府和龙桑公园内。具体情况如下:
  龙桑寺 龙桑寺古有“古刹盘桑”之美誉。当时的龙桑寺建筑宏伟、壮观,花草琳琅满目,满院古树参天,绿树成荫,有“远不见人,雨不淋衣”之说。
  龙桑寺内建筑分为三大部分。一是西架:由大佛殿、四大天王殿、拜子殿、关帝庙组成;二是东架:由文昌阁、魁兴楼组成;三是东北的土地庙。
  西架的四座殿堂。大佛殿,台高约5米(48层立砖台阶),门前有古树两株,东边是尖顶松树,有3人合抱粗。西边是平顶松,株高10多米,再前就是拧(龙)桑树一株,即龙桑寺名树龙桑;大佛殿后面是四大天王殿(魔家四将),台高3米多,是保卫大佛殿的;西边前是关帝庙,后是拜子殿,是人们求雨、求子拜佛的地方。院内有参天松、杨树百余株。
  东架是魁兴楼、文昌阁两层建筑,俗称考院子,台高3米多。一层是文昌阁,二层是魁兴楼。东架松、柏、桑、垂柳、马尾松满院,风景幽雅,此处是纪念孔圣人或科举应考的地方。后院有一私塾,曾是清未李举人村秀才李文杰教书的地方。后来由本县拔贡彭文炳将文昌阁3个大字改为听书院。
  东北角的土地庙。台阶由72层条石建成,每块条石宽65公分,长2米,厚15公分,约有10多米高。门前有石碑两块,东边是刘秀的碑,西边是赵匡胤的碑,都是长方形,高2米,宽半米,碑上刻有碑文。庙后有和尚坟10余座。
  当时,寺内香火旺盛,高僧众多。据记载:邑令陈锟与焦学博尔厚曾入驻龙桑寺多日,并留有咏诗:“古刹虚然大智灯,纷纷犹是涉春凌。云烟过眼荣枯易,色相空时愿力能。泛宅我如投渚鸟,饭疏君亦在家僧。何时桑下留三宿,悟彻根茭斩葛藤。”根据此段写照,很多高僧曾在此修行,参惮悟道。当时,周围到寺中烧香、拜佛者络绎不绝,特别是每逢庙会、或集市人就更多。每年有农历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六月八、腊月(实际是十一月)等5次大的庙会,每次4天,人们纷纷来烧香、拜佛、赶庙会,车水马龙,非常热闹。
  过去传统的说法,龙桑寺因龙桑救驾有功,皇帝赐封良田万亩,以为庙产,由32联庄的群众耕作。由于龙桑寺香火旺盛,逐渐发展为5天一次的庙会。每逢庙会集市,在传统的管理上,由32庄联合。管理分4个角头,东北、西北、东南、西南4角,每个角8个村,共32个村。寺内设有首寺管理集市,是庙会的常设机构,每年每个角头派两人参加首寺机构,并从8名中推选一名为主管首寺。每逢集、会在32联庄中各派1人负责集市管理和征收课捐、毛税,任期1年。每人1年定酬金为8吊钱。每年的元宵节,文化生活尤其活跃,32联庄的大秧歌,在十五、十六两天都来此地表演,特别是高跷队必须在此3处高大建筑的台阶上蹦上蹦下,以显示其水平和功底,这是一年中劳动人民最快乐的时节了。
  民国时期,于此寺建龙桑寺乡农学校,中共商河县第一个支部和第一届县委诞生于此。
  故事传说
  龙桑寺和金头玉蝼蛄 《商河县志》“龙桑寺与金玉蝼”传说记载:西汉末,王莽篡位。刘秀举义,尝兵败至此,适骄阳如炙,困乏至极,见茂桑翳日,欣然栖身桑下,顿入酣梦。未几,蝼触而醒,怒而断其首。起视,乃桑犹旋躯荫已。甚慰,叹曰:“损身护驾,嗣后必封。”言犹未毕,扬尘四起,敌骑在望矣。悟,蝼乃舍身救己也。甚悔,遂折棘而衔其首,曰:“汝救驾,必亦加封。”建武元年,刘秀称帝。把酒话桑,对案思蝼,帝业之成,桑蝼之功不可泯矣。感其恩,遂封桑曰龙桑,蝼曰金首玉蝼。后人感念之,倚桑筑寺,曰龙桑寺。
  民间故老相传:西汉末年,王莽借掌兵权篡皇位,在长安称帝,改国号曰新。王莽怕刘家东山再起,对刘家大开杀戒,对汉室储君刘秀更不放过。刘秀身单力薄,只好闻风而逃。
  这日,刘秀逃到商河境内,已是三天三夜没有歇息了,他饥渴交加,筋疲力尽,又逢盛夏季节,骄阳似火,更使得他人困马乏,力不能支。看看后边没了追兵,便在一棵大桑树下停下来歇息。他发现树旁有一口水井,就解下皮囊提水来喝,井水入口,一阵甘甜沁人肺腑,顿觉浑身舒泰。他又从马鞍上解下食袋,吃了点牛肉干,便倚在桑树上,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梦乡。
  刘秀这一觉睡得美极了。正当他酣睡之际,觉得身上奇痒难忍,他从梦中醒来一看,原来是一只蝼蛄爬在身上,一气之下便把它的头掐了下来。抬头一望太阳西斜,可自己仍然还在桑荫之下,再看那桑树已不是直直的,而是拧了个弯儿为他遮身。真是吉人天相、万物庇护。刘秀心中很感动,便自言自语地说:“此树损身护驾,日后我做了皇帝一定加封。”话音刚落忽听人喊马叫,远远望去尘土飞扬,原来是王莽的追兵赶到。这时刘秀才意识到亏得蝼蛄救驾,不然自己还在梦中,我如命归九泉,大汉江山也无指望了。他从地上捡起一根草棍将蝼蛄的头和身子接起来,撮土为墓,忏悔地说:“寡人错杀了你,你救驾有功,日后我做了皇帝一定加封。”这时追兵已重重包围,他急忙挺身跃马、杀出一条血路冲出了敌人包围……
  数年过去了,刘秀中兴汉室,定都洛阳,建立东汉王朝,做了皇帝。当他想起当年躲避王莽追兵逃亡商河的事,感慨万千,便要加封那棵树,刘秀以为那棵树是杨树,于是封杨树为“树中之王”。每当刮起风杨树叶子哗哗作响,桑树以为杨树笑它,就把自己的肚子气暴了,小桑树不懂事,长大了知道这事都会气暴肚子,不信就看看现在的大桑树肚子都是裂开的!为那蝼蛄雕了玉身、塑了金头,并封它为金头玉蝼蛄,刘秀说:“拱山根去吧!”可是它耳朵不好使听成“拱山东去吧”,于是山东就蝼蛄特别多,现在你把蝼蛄的头掐了下来,还能看到刘秀插的草棍呢!后来,刘秀知道自己弄错了,可是金口玉言树王之封是不能改了,便封那桑树为龙桑;封那井为龙桑泉;为纪念刘秀在商河大难不死才有汉室中兴,地方官员在这儿修建了一个大寺院,并以龙桑为名叫龙桑寺。刘秀又叫在这儿建酿酒作坊,将龙桑泉水酿成美酒,年年进贡朝廷,以表示饮水思源。
  龙桑树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金头玉蝼蛄却不知去向何方。龙桑泉水酿造的系列美酒已不是皇亲贵戚们的专用品了,早就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梁斌)
  邱家村
  村庄概况
  邱家村西起于龙桑寺镇民生路,北靠省道316线,东临魏家村,村南为新建龙桑寺镇中学,与西刘木村接壤,村东正北方820米即为原小石家村,小石家村自1961年划为邱家村第五生产队,相当于两个生产队的规模,1971年正式划归邱家村。2010年,全村总面积1032.63亩,其中耕地972.63亩,人均1.77亩,村庄占地60亩。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124户,总人口54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
  邱家村因邱姓最多而得名,李氏家谱总谱在550年前明朝期间就有记载。原村人家由河北、武邑枣强一带迁来,而李氏家族先迁至孙集乡李家村,后又迁至邱家村。
  全村有邱、李、姜、石、谢五个姓氏,均为汉族。清末邱家村为保护家园安全,曾建立过村中武馆,习武之人较多,因此还曾有“老虎邱家”的美称。2010年,村中仍以邱姓居多,占全村总人口的50%左右。第二大姓为李姓,李姓又分两个宗族。姜姓系由孙集乡小街子迁来。石姓原由龙桑寺镇漂白李村迁来,原为李姓。谢姓由龙桑寺镇谢家村迁来。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大多数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5平方米。新中国成立以后,土坯房逐渐被砖石结构的瓦房所代替。1999年,该村开荒70亩。2004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拆旧建新,先后疏通3条大街,总长600米,并逐步对村内所有街道、胡同进行硬化,对大街进行美化和绿化,并安装路灯。2006年,村里建起祠堂,将村里的墓地(80亩)开发出来,全村开荒地150亩。村里有人去世,一律不准待客,所有丧葬用品均由村委会承担,减少村民负担。2008年,结合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完成大街小巷硬化、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共硬化大街4条、小巷19条,铺设人行道花砖4000平方米,新建排水沟2000米,安装路灯60盏,粉刷街巷墙面24000平方米。新建环村林42亩,植树4700棵。大街绿化共种植白蜡、柿子树等乔木1170棵,栽植樱花、紫叶李、冬青、月季等灌木3600株,种植三叶草5700平方米。实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全村自来水入户率100%。新建沼气池75个,安装太阳能热水器40台。新建村级卫生室1处。2009年,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电话、通有线电视。至2010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0平方米。
  村民经济
  1978年以后,村里发展第三产业,村内有糕点店3个,饭店2个,理发店2个,服装店3个,粮油店1个,化肥农资销售点1个。
  1995年开始,建立集贸市场(龙桑寺大集),5天一集,农历逢五排十都是大集日,集日当天,摊位达到400-500个,赶集人数达17000人,集市交易额45万元左右。同时,利用集贸市场的有利条件,把沿街开发作为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重点发展商贸服务业,培育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2008年,结合镇政府民生路开发,开发沿街商业楼房65座,建筑面积19500平方米,设有超市、饭店、理发店、良种农药专卖店、汽车专卖店、肉食店、建村等经营场所,新发展个体工商户68家,占全村总户数的57%,年均增收200余万元,群众收入增加了50%。
  村政任职
  1947年,邱全然为邱家村第一位党员,曾在当时的“三区”大乡任副乡长。1947-1949年,邱玉海(党员)任村长,邱本然(党员)任村文书。1951年,邱全然任第一任村党支部书记,邱玉宝任村长。1956年,邱家村和西刘木村联合成立高级社,西刘木村刘振喜任社长,邱玉宝负责邱家村的具体工作,李天增为高级社会计。1959年,邱玉宝任村党支部书记,李天增任副书记兼会计,石文德任大队长。1959-1966年,邱希贵被抽调为村干部。1967-1972年,邱希责任村党支部书记,李天增任副书记,石文德任大队长。1973-1987年,邱希贵到原常庄公社当干部,邱汉杰任村党支部书记。1988-2010年,李兴泉任村党支部书记,邱平然任村主任。2011年4月,村委会换届选举李兴泉、李清杰、李士翠为新一届村委会成员。
  至2010年,全村有党员24名。
  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大多数村民生活艰难,年人均粮食仅7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20元。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69年,人均粮食100公斤,人均纯收入40元。1978年,年人均粮食160公斤,人均纯收入50元。
  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全村开始能够解决温饱。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5%,居民二层楼房65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2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320台,各种机动车辆180余辆,轿车8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
  人物
  1913-1916年,李星明曾在济南府当过差,故此村中皆称李星明为府差老爷。
  革命烈士:姜赞义、邱成武、石文道
  1947年大参军,参军人员有李天有、姜赞义、邱汉武、姜希仁、邱春然、石文道,其中姜赞义、邱成武牺牲于淮海战役,石文道牺牲在朝鲜战场。
  邱希贵 曾任商河县纪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
  李云江 大学本科毕业,沈阳建筑设计工程师、教授。
  谢春晖 大学本科毕业,德州市化肥厂工程师,无机化工设计工程师。
  谢春田 大学本科毕业,任德州市人民政府市长秘书。
  李洪泉 民办教师,编写了《四个老汉》,表演者有李兴泉、李清杰、邱汉福、谢振波,《四个老汉》参加县里汇演,荣获二等奖。为高级教师,已退休。
  附录
  龙桑寺的地方名吃糖酥火烧,是谢姓迁至原石家村后,在清朝后期,由谢学海的父亲将自己的作坊连同一起创制的火烧传于谢学海,谢学海成为第二代传人,后又传于其长子谢清章、次子谢花章,谢清章传于其子谢恩三,因谢恩三为邱家村李登翠的妻兄,故又于1958年传于李登翠,算来李登翠为第五代传人。李登翠有二子,长子李清杰,次子李清新,所以眼下龙桑寺镇糖酥火烧,即为长子李清杰的千里少和次子李清新的少得利为正宗。这也正是原县志所记载,糖酥火烧本由谢家村所创的来源。
  名闻遐迩的龙桑寺土地庙的庙址就在邱家村,土地庙中的土地爷,被刘秀封为土地戴城傻,据该村98岁高龄老人李洪林叙说,石碑上刻有土地爷为刘秀饮马的场景。
  (李清杰)
  窦家村
  村庄概况
  窦家村位于龙桑寺镇东1.5公里,东与李铁匠村、刘山林村为邻,西与龙桑寺镇政府接壤,南与东徐村紧靠,北临316省道,整个村庄呈长方形。全村总面积约850亩,其中耕地面积为680亩,人均2亩,企业占地6亩,村庄民居占地及闲散地共170亩。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89户,总人口为314人,人口增长率为2‰。
  据《窦氏族谱》记载,窦氏于明正德年间,由河北省枣强县迁入,以姓氏命名村名。自古至今,窦姓是全村唯一姓氏。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参差不齐,破烂不堪。新中国成立后,村民生活条件逐步改善。1974年,对农田进行打方、修渠建设,基本旱时能灌溉,涝时能排洪,实现了旱涝保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基本都住上了砖瓦房,并且购置新家具、新家电。
  1988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并制定一些村规、民约,按照规划拆旧建新,农村建设基本铺开。2007年,全村老少齐努力,自力更生,把土泥路修成砖石结构的硬化路面。村内街道整洁,房屋整齐有序。一条横跨村东的南北水渠,一条紧临村北的东西水渠,两条水渠构成“十字架”紧系村庄,随水渠而建成的20厘米厚、5米宽混凝土结构硬化路面。
  村民经济
  窦家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利资源丰富,发展农业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盛产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一度被邻村誉为“粮食仓”“蔬菜园”。
  1947年,经过土地改革,调动村民的生产积极性,生活上有较大改善。“文化大革命”时期,不准发展多种经营方式,剩余劳动力不准外出打工,农业生产陷入低谷,村民经济非常薄弱,人均收入不到150元。
  自1980年以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村民的生产积极性,村民根据自己的条件,选种适宜的作物,精耕细作,加大投入,农业产值有了提高。随着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加大,农村的水利条件日臻完善,对大型农机具实行补贴政策,提高村民购置新型农机具的积极性,初步实现农业机械化。窦家村多种经营方式发展很快,有烟酒糖茶副食店2家,建筑队2支,房屋装修服务店2家,家庭饲养超过百头猪的有2户,超千只鸡的饲养户1户,外出及当地各种打工人员80余人。2008年村民人均经济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2010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6500元 。
  村政任职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已建立农会组织,并组建妇救会、青年团、基干队等开展生产自救,发展生产,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1937-1945年,窦甲林任村长。1947-1948年,窦连升任农会主席,窦方福任村长,窦丙义任基干队长。1949-1951年,窦德林任农会主席,窦方福任村长。1952年,窦家村建立党支部,窦方玉任党支部书记。1955年秋,窦家村与徐家村、刘山林村组成高级社,命名为“光明社”,窦方玉任“光明社”党支部书记,徐停和任社长,刘甲木任副社长。3个村里的一切工作由高级社统一领导。
  1961年,恢复窦家村建制,窦方玉任党支部书记,刘甲木任大队长。1966-1968年,窦爱任党支部书记。1968-1970年,窦爱任党支部书记兼“革命委员会”主任。1971-1981年,窦法兴任党支部书记,窦希增任副书记。1982-1992年,窦希增任党支部书记。1984-1992年,窦方利任村主任。1992-2007年,窦方利任党支部书记,窦心明任村主任。2007-2010年,窦存勇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2011年,窦丙云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截至2010年,全村党员发展到11人。
  教育卫生
  自新中国成立后,窦家村建学校。1971年,该村窦克增为“文革”时期第一批大学生。改革开放以来,对学校进行多次扩建和整修,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自恢复高考至2010年,全村考入各类大中专院校的学生达20余人。
  该村文化娱乐活动非常丰富,村里的业余演唱队远近闻名,上演的剧目有《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吕剧有《三世仇》《王小赶脚》等。该村鼓子秧歌也非常红火,其中有“迷魂阵”“剪子股”“双十字街”“半边炕”“旋花眼”等十多场,十分热闹。
  窦家村中有卫生室,2008年村里通自来水。
  人物
  革命烈士:窦莲、窦雨亭、窦振兴
  残疾军人:窦连亭、窦洪森
  窦锡九 乾隆年间,府学增生,为一代鸿儒名流,书香久远,蜚声文坛成为一代文人。
  附录
  窦亦然,字圣如,道光年丁酉科贡生,以诚实待人,厚道对事著称,一时间扬名乡里。
  清朝末年,民不聊生,他主动帮助别人,为方便别人,烧火用的柴草垛在外面随便用,牲口家具先让贫苦户用,感动了邻村及该村的村民。一天忽然大雨将至,村里人集合起来想帮他家把准备盖房的土坯垛起来,发现早已被邻村刘山林村的人们垛好了,可见其为人。
  一次逢龙桑寺大集,他坐在自家的铁轮大车上歇息,一位外乡买牲口的,虽然把牲口买到了,但是给卖家付钱时钱不够了,急得手忙脚乱,抓耳挠腮,不知如何是好。一旁的人让买牲口的人别着急,指着坐在车上的窦亦然老人,让他找那个老头,一定有办法。买牲口的人怎么都不相信,他又不认识那个老头,一旁的人让买牲口的人放心去找。买牲口的人赶紧跑到窦亦然老人跟前,说明情况后,窦亦然老人毅然给买牲口的人当了担保人,并让卖牲口的人在下一个龙桑寺集时找他。在一旁的人们都赞口不绝的说:“像窦家村这样的老头少有。”从此,“窦家村的老头少有”成为佳话,流传至今。
  (窦丙彩)
  刘山林村
  村庄概况
  刘山林村位于龙桑寺镇东北部,北与黄马村接壤,南与窦家村相接,东与李铁匠村相邻,西与邱家村、小石家邻近。全村总面积332.9亩,其中耕地300亩,人均土地约1.6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45户,总人口190人。
  该村只有刘姓一个姓氏,均为汉族。刘氏家族由河北枣强迁入商河境内。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以前,全村都是土木结构的矮小房屋,人均不足5平方米。新中国成立后,土木结构的住房被砖瓦结构的住房所代替。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为部分缺房户规划宅基,统一红砖建基,坯墙,尖房顶,后因无瓦挂,不堪雨水冲刷,陆续改为平顶。70年代,利用村中空闲地、低洼地、边缘地,为居住拥挤、缺宅基地的家庭进行安置,建筑多为砖、坯结构平房。1988年8月,全村通电。1988年9月,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3条大街,总长600米,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村民按照规划拆旧建新。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青石建基,全砖墙,尖顶挂瓦带前出厦房屋,门窗多为木制玻璃结构。2000年前后,全村砖瓦房普及,门窗改为铝合金门窗。2004年9月,通上了柏油路。2009年9月,投入1万元安装供水设备和管道,村民用上自来水。2010年9月,村办公室建成使用。至2010年底,人均居住面积达26平方米,村内街道整洁,房屋整齐。2011年8月,村内大街进行硬化。
  村民经济
  1947年,进行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1955年,该村组织6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2个互助组。1958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4眼,农业条件得到改善。1969年,年人均粮食110公斤,人均纯收入25元。1967年,村党支部又组织动员全体群众,治理洼地,切割成方,挖渠筑田,将洼地改成旱能灌、涝能排的良田。
  20世纪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好转。90年代,人均收入达到了750元。到2000年,人均收入已达2000元,至2010年,人均收入达5500元。截至2010年,全村95%的农户住上了砖瓦房,普及了有线电视、电话,户户通自来水,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辆24辆,轿车1辆,面包车2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村内道路进行硬化、美化、亮化。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支部带领村民发展种植、养殖业,建有养殖小区,猪存栏量在300头以上。建材门市1个,铝合金门窗加工1处,外出打工人员30人。2010年,该村人均经济收入5500元。
  村政任职
  1946-1953年,刘甲会任农会主席,主持全村工作。1954-1980年,刘甲木任大队长,主持全村工作。1988年6月,刘甲木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位党员。1988-1989年,刘甲木任党支部书记。1988年6月,第一届村委会成立,刘洪昌任村委会主任。1988-2008年,刘金山任党支部书记,刘玉山任村委会主任。2008-2010年,刘兴前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2010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党员9名。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同时完善了村内党建各项硬件设施,村级组织办公环境得到改善。
  教育卫生
  新中国成立以前,该村有学校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占20%。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对学校进行了修建、改造和扩建。20世纪80年代,因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该村的学生到岔道小学就读,入学率达90%以上。2008年,学校合村并点,村庄孩子到三官庙小学上学。2010年,村内设有阅览室、青年科技之家,建立活动场所,购置了乒乓球台、篮球等体育健身器材。
  2006年,村中建医疗室,方便村民看病。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10年开始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
  (刘洪岩)
  张佑村
  村庄概况
  张佑村位于龙桑寺镇东南部,北与张老庄村接壤,东北与东小王村为邻,东南与岔道村相邻,西与李官庄村相连。全村面积1474亩,其中耕地面积1304亩,村庄居住占地100亩,苇塘30亩,河滩40亩。2010年,全村共有120户,总人口48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
  据《张氏族谱》记载,张氏迁居此地已有500年,明朝初年,由河北枣强迁来定居,村名张家。清朝同治年间,地霸戴王骑马圈地,张佑看不下去这一恶习,并与戴王打官司,制服戴王,该村得名张佑村。全村有张、马、李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张姓最多,占总人口的98%以上。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以前,村里没有一处像样的房子,稍微好点的房子也就是10行砖底,人均居住面积不足4平方米,村内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
  1971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鼓励村民按照规划拆旧建新。2000年,村里安装路灯,村内实现了通电、通水、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村内街道整洁,瓦房整齐有序。2005年,村内通柏油路,全长555米。
  村民经济
  新中国成立以前,亩产粮食50公斤左右,人均收入不足20元。解放战争时期,该村建立农会组织、妇救会、基干队、青年团等,打土豪、斗地主,农民分得了土地,妇救会做草鞋支援前线,同时开展生产自救,发展生产,群众的生活水平稍有所提高。
  1947年后,经过土地改革,农民分到了自己的土地。“文革”期间,不准发展多种经营,劳动力不准外出打工,集体经济薄弱,村民的人均收入不足150元。1958年,入均粮食达到180公斤,人均收入200元。
  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调动村民的生产积极性,村民根据自己的条件,加大投入,精耕细作,选种适宜作物。该村有5户购置大型机械,初步实现农业机械化。200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800元,人均年末存款余额2000元,95%以上的村民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辆80余辆,各种摩托车50余辆,程控电话100部,电视机120余台,有线电视达到90%。至2010年,全村拥有各种车辆200余辆,其中轿车10辆,面包车5辆,大型收割机3台,大型拖拉机4台,重汽运输车2辆,电脑30余台,养殖户20多家,外出务工人员100多人,人均收入达到5600元。全村新农合参合率98%,新农保参保率98%。
  村政任职
  新中国成立以前,张佑村建立农会组织,建立妇救会、基干队、青年团,开展生产自救,发展生产。
  1946-1949年,张心然任农会主席。1949年,张佑村建立了农村党支部,张良然任党支部书记,张江清任村长。
  1956年,与贾王庄、小王、岔道、后郅家、东郅家、郅韩庄等村成立合作大社,贾存福任书记,王占元任社长,村里工作由大社领导。1961年分社,恢复张佑村支部委员会建制,张江清任村党支部书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张佑村分4个生产小队,张自然任“革委会”主任。1971年,村里逐步恢复健全领导班子。
  任职序列:1946-1949年,张心然任农会主任,张常清任公安员。1949-1961年,张良然任党支部书记,张江清任村长。1962-1970年,张江清任党支部书记,张自然任“革委会”主任。1971-1999年,张素忠任党支部书记,李曰义任副书记。1984-1995年,张贵清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张导清任委员。1996-1999年,张导清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2000-2010年,张导清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张爱清、张素英任委员。
  截至2010年,全村党员17名。
  教育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前,该村文化教育落后,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5%。1972年,对学校进行改造,儿童入学率达到80%。1992年,投资6万元对学校进行修建,学生上课有桌子、凳子,校园内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完备,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村内先后有9名学生考入全日制大学。
  人物
  革命烈士:张军清 张玖清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应征入伍人员:
  张汉山 张华清 张江清 张士然 张自然
  (张导清)
  张老庄村
  村庄概况
  张老庄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北方向,龙桑寺镇正南2.5公里处,东与东小王村为邻,西与李官村相连,南与张佑村接壤,北临西刘木村,村两端紧靠龙岳路,交通方便,整个村庄呈正方形。全村总面积2121亩,其中耕地1611亩,人均2.1亩,村庄民居占地510亩。截至第六次全国 人口普查,全村共有178户,总人口782人。
  张老庄村因张姓最多而得名,早在1445年就有历史记载,历经566年演变,称为张老庄村。全村有张、王两个姓氏,均为汉族,张姓居多,占全村总人口的99.9%,一户王姓乃是外甥继承舅业没改姓氏。
  张氏始祖张辅明在明洪武年间(1368-1398),由南京枣阳县迁至青州益都县二付庄定居。在明成化年间(1465-1487),五世祖张俊由益都县二付庄迁于此处定居,历经600年繁衍盛昌,人丁兴旺。10世分3支,其中一支的亲兄弟5个由张居正带3个兄弟迁于乐陵市花园乡东河崖村定居,延续至十三世祖忠字辈。在康熙年间(1662-1722),兄弟9个分别迁至沙河乡梨行村、龙桑寺镇东店子村、李官村、大王村、三合庄村定居,繁衍生息。
  村东有庙一座,前后两殿,抗日战争时期,日寇修据点时拆除。1955-1961年,为张老庄乡政府所在地。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全部是土坯墙的平顶房,人均居住面积不到6平方米。
  1974年,该村实行村庄规划。1980年,全村通电。1992年,该村大街安装路灯,村内实现亮化。1995年,铺设一条近600米长的柏油路。2006年,全村通自来水,村内修建文化大院,有阅览室、活动场所,有各种健身器材。2007年,该村建成一处祠堂,成立红白理事会,专门监督和管理不合理的开支,杜绝铺张浪费。铲平可耕地里的坟头,节约耕地30余亩,更便于机械耕种。2008年,硬化一条宽4米、长近2000米街道,中街两侧栽种柿子树。2011年春,村内配置垃圾箱。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亩产粮食不足200公斤。1953年,该村组织6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5个互助组。1955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30眼,修沟渠1条。
  1 980年以后,全村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自1982年开始,加快结构调整步伐,立足自身优势,选种适宜农作物。2001年,开始安装电话。至2010年,该村各户都装有电话,成为“电话村”,村内通话免费。2006-2010年,该村陆续安装有线电视。至2010年,建养殖场12个,其中养猪场8个,养鸡场4个。外出打工人员260人,村内有商店2个,人均经济收入6000元,是改革开放前的25倍。全村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350台,各种机动车辆200余辆,其中轿车21辆,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村政任职
  张老庄村是全县较早建立中共党组织的村之一,村民郭丰玉、王中兰、张芳梅、李吉风、张龙成、张相新、张有亮、张军成、张相柱、张元成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带领穷苦百姓斗地主,分田地,接受上级指示在村里开展土改工作。
  1949年,张老庄村第一届村党支部成立,张有良任党支部书记,张相星任村长。1958-1961年,张元成任党支部书记,张相柱任村长。1962-1964年,张相柱任党支部书记,张龙成任村长。1965-1973年,张培先任党支部书记,张龙成任村长。1974-1988年,张相太任党支部书记,张彩前任村委会主任。1989-2010年,张彩岩任党支部书记。1989-2009年,张思凯任村委会主任。2010年,芦秀青任村委会主任。
  2010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34名党员。
  教育卫生
  新中国成立前,张老庄村利用旧房改办成一所小学校,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30%。新中国成立后,该村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先后投入10万元,对学校进行扩建,成为正规学校,是周边几个村的文化教育中心,全村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6年,学校合并,学生到李官小学上学。自恢复高考至2010年,全村考入各类大中专院校20余人。
  1976年,该村设有卫生室,有“赤脚医生”。至20世纪90年代,村里的赤脚医生逐步被小诊所代替。2007年,全村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2008年,村中建成标准化卫生室,医疗设备齐全,有医生3名,床位5张。2010年,开始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
  人物
  革命烈士:张录城、张俊城、张旬城
  解放战争时期应征参军人员:
  张相平 张彩林 张其成 张武成 张范成 张相然 张福成 张彩合 张彩平 张相让 张彩峰 张彩礼
  古树
  古槐一棵,400年;杜粟树一棵,300年。
  (张国成)
  东小王村
  村庄概况
  东小王村位于龙桑寺镇东南方向,距镇政府驻地4公里,南与张佑村接壤,西与张老庄村隔路相邻,北临杨茂村,东面是田地。
  该村因村庄小,曾称“王筐头”。有王、李两个姓氏,王姓人口最多。李氏始祖于永乐年间自遵化石门村迁此,历经600余年,单脉相传。王氏在明朝永乐年间,由河北枣强县迁入,在清末由沙河周家迁入东小王村,200余年繁衍生息,人丁兴旺,始祖五世同堂。
  1950-1967年,该村为龙桑寺公社粮所所在地。1980-1983年,该村为龙桑寺公社初中学校所在地。该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沟渠配套,水利条件较好,适宜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豆类、谷物、蔬菜等。
  全村总面积950亩,耕地面积830亩,村民居住占地120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有99户,总人口388人。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全部都是土坯墙的平顶房。20世纪60年代之前,村庄无多大变化。全村1条街,最宽不过4米,俗称大道。村落建筑多为青砖建基、土坯砌墙,房架为梁檩结构,平顶草檐大出头。新中国成立后,该村地主的4个院落被大社用作公社的粮库。改革开放后,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都购置了新家具,新家电,居室美观。
  1975年,村庄进行规划,利用村中空闲地、低洼地、边缘地,对居住拥挤、缺少宅基地的农户进行安置。大街宽12米,二横二纵4条大街。过道宽3米,宅基地宽18米,长24米。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砖石建基、全砖墙、尖顶挂瓦带出厦的房屋。期间,村内通电。2008年,村内修上水泥路。
  该村墓地分散,原都以祖传土地或土改分得的土地为本家墓地。20世纪80年代,政府号召铲平耕地中的坟头,遂统一在村北划出地来建立公墓。1991年后,丧葬习俗古今结合,治丧祭奠礼仪逐渐从简,封建迷信行为大部分除去。
  经济发展
  该村历代以分散型小农经济为主,近十几年,农村劳动力以外出打工为主。
  1947年,实行土地改革。1951年政府颁发土地证,实现耕者有其田,粮食产量有所提高。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规模根治河渠,兴修水利,使地成方、沟成网,增加了农业生产。
  该村多种经营发展很快,有百货副食店2个,服装厂2个,从事电焊、养殖及外出打工人员达150多人。2008年,人均收入已达5000余元,是改革开放前的25倍。2011年,人均收入达6000余元。
  村政任职
  东小王村是全县较早建立中共党组织的村之一。在抗日战争时期王建三率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的带动下,王云奎、王义成相继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没有党支部,王建三、王云奎、王义成成立党小组,接受上级指示在村里开展工作。
  新中国成立以前,东小王村建立农会组织,并成立妇救会,基干队,青年团等,开展生产自救,发展生产,支援前线。1952年,东小王村建立党支部,王建三任党支部书记。1955年秋,与贾王庄、三合庄等村合并成立高级社,称贾家高级农业合作社,王建三任党支部书记,村里一切工作由高级社领导。1978年,村内逐步恢复健全领导班子。
  任职序列:民国时期,王建三任村长。商河解放后,1945-1949年,王云奎任村指导员,王义成任村长;1950-1956年,王义成任村长;1956-1976年,王云寿任党支部书记,王彩三任大队长;1976-1993年,王心全任党支部书记,王丙华任大队长;1993-2004年,王丙华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王丙强任村文书;2004-2008年,王丙华任党支部书记,王丙东任村主任;2008-2010年,王丙东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王丙军任委员。
  截至2010年,全村党员发展到10人。
  文教卫生
  新中国成立后,该村没有学校,学生去赵官店上学。1959年,该村建立了小学,全村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从恢复高考至2010年,全村考入大中专院校学生50多人。
  1975年,村里设有卫生室,有“赤脚医生”。全村新农合参合率99.5%。2009年,村里修建文化室。
  新中国成立以前,鼓子秧歌表演为该村一大盛事,每年春节,100余名男女青年表演各种节目,有武术、花鼓、小戏等。20世纪60年代,该村文化生活丰富,每到春节,群众自发演出吕剧《小姑贤》《借年》《都愿意》等剧目,并且出村演出,受到群众欢迎。
  人物
  王锡三 是黄埔军校第六期学员。曾在国民党傅作义将军部下任炮兵团团长。1948年11月,随傅作义将军脱离国民党,和平交出北平政权。解放后至1985年重视教书育人,为教育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王心同 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八区副区长。解放后任北京市某区公安局局长。
  (王丙东)
  李官村
  村庄概况
  李官村位于龙桑寺镇政府南2.5公里处,东与张老庄村为邻,西与东店子村隔商东河相望,南有镇砖瓦厂,北临芦家村,整个村庄呈长方形状。全村总面积1550亩,其中耕地1272亩、人均2.5亩、村庄民居占地278亩。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128户,总人口53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
  据该村村碑记载,明未有李、崔、王3姓互为表亲,由青州迁到此地建居而住,因李氏人丁兴旺而得名李官村。李、崔两姓居东,王姓居西,固有东西李官之说,也称之为大、小李官,后又陆续有芦、孙、张、姚4姓迁入。以李、张、崔姓人口居多。
  村容村貌
  20世纪60年代之前,村民居住以土坯房为主,垒墙脚的旧砖行数标志每户的贫富,行数多为富裕户,小巷只有1米宽,只能过一辆手推车。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规划,隔两排房留3米胡同,大街划为一纵(南北向)二横(东西向),宽为10米。2000-2011年,全村陆续住上尖顶、挂瓦、前出厦房屋,门窗多为铝合金结构,地面铺上地板砖,并购置新家具、家电。整个村子形成了南北300米、东西500米的长方形格局。
  经济发展
  1947年后,经过土改,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生活好转。
  1980年以后,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有了提高。2000-2005年,全村累计动土方10万方,修水渠2000米,做到了耕地旱能浇、涝能排。该村多种经营发展很快,有百货副食店3处、馒头房1处、养殖专业户8家,运输车辆10台,外出打工人员200余人。2008年,该村人均经济收入已达5000元以上,是改革开放前的25倍。2010年,该村人均收入达6200元。
  村政任职
  新中国成立前,李官村建立农会组织,并组建妇救会、基干队、青年团等,开展生产自救,发展生产,支援前线。
  1952-1955年,该村建立党支部,崔广玉任党支部书记,李有星任委员。1955-1960年,李有星任党支部书记,李有明、张相保任委员。1960-1986年,崔仁泽任党支部书记,张相保、李有明、李洪木任委员。1987-1991年,崔振龙任党支部书记,崔长德任村主任,张相保、李洪木任委员。1991-1992年,崔仁水任党支部书记,李士亭任村主任,张风成任委员。1992-2010年,崔振文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张风成、李长福任委员。
  至2010年,全村党员发展到18名。
  文教卫生
  新中国成立后,李官村设立学校。1978年以后,对村内学校进行多次扩建和整修。2005年,镇小学合并,投资100万元在村北百米处修建李官小学,成为周边村子的文化教育中心。1982年,全村通电,安装路灯。2006年,实施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家家户户能看上60多套电视节目。
  2010年7月,投资10万元建成村两委办公室、图书室、老年活动室,图书室藏书约1500余册。同年9月,又修建了篮球场,配置乒乓球台、老年健身器等运动设施。
  2011年,全村进行改厕工作,有60%的农户已完成,由过去的坑厕改为水冲厕。
  该村的文化娱乐活动也很活跃,20世纪70年代,村里组建了剧团,京剧、吕剧、革命歌曲都能演,上演剧目有《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李二嫂改嫁》《借年》等。自1990年以后村里恢复举办荒废很多年的鼓子秧歌,在每年的元宵节前举行汇演,并举办篮球、乒乓球比赛。
  人物
  革命烈士:张海成、李延岐、姚思玖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应征参军及早年参加革命的人员有:李有荣、李有明、李有爱、李文德、李洪胜、芦丰革、李士荣、李士贵、李洪成、张海成、李延岐、姚思玖。
  王佃奎 1962-1972年任德州地区团委书记,1972-1985年任禹城县委副书记,1985-1995年任德州地区饮食服务公司书记,1995年10月退休。
  李有训 1980年任商河县第一棉厂厂长,1982年负责建怀仁棉厂并任厂长,1984年负责建孙集棉厂并任厂长,1986年负责建贾庄棉厂并任厂长,1990年任商河县棉麻公司经理,1995-2000年任商河县棉麻公司党支部书记,2000年9月退休。
   (崔振明)
  宽河村
  村庄概况
  宽河村位于龙桑寺镇西南部,东与孙集乡北李家村为邻,西与孙集乡梁家村、小吕村隔河相望,南与孙集乡南郭家村接壤,北与双杨孙村连接,全村呈正方形。
  宽河村原名宽河街,据《商河县志》记载,宽河街为明清官办古驿站驻地(古代商河县有四个驿站,宽河村为县东驿站),当时宽河街也是乡所驻地和有集市的村庄。村内街道是十字街,和商河城相似,也分为东西南北街。村的周围都修筑又宽又高的围墙,专门为防贼寇骚乱。各街头筑有墙门,并修建庙宇四座,东街二郎庙,西街土地庙,南街关公庙,北街郑公庙。村北有个大寺院,名叫“许佑寺”,占地40多亩,迄今仍有高台瓦砾,古井犹存。据传,该寺庙始建于宋末元初,毁于清代。当时庙宇建筑宏伟庄严,僧人众多,香火甚盛,名扬四乡,并有“先有许佑寺,后有宽河街”的说法。庙中有大钟,可容纳4个人在里面看打牌,后大钟去向不明。
  宽河村版图总面积2150亩,其中耕地面积1920亩,人均3亩多,村民居住占地230亩。宽河村总人口638人,160多户人家。有肖、刘、马、代、田、孙、蒋、宋、张、吴10个姓氏,其中肖姓人口最多。肖姓始祖由河北迁来,繁衍盛昌,人丁兴旺,到现在已是20代子孙。戴氏家族,据传早在明朝万历年,由河北枣强迁此,已繁衍19代子孙。蒋姓人数不足100人。张姓、宋姓、马姓各只有1户。另有吴氏1户于21世纪初从东北迁来寄居宽河村。
  村容村貌
  20世纪60年代之前,该村无大变化,全村分为东西南北4条大街,街道不宽,小巷更窄,全村的房屋都是土坯砌墙、草檐头的平顶房,只有一处砖土垒墙高大的四合院,是地主家的房子,土改后用来当作学校。改革开放后,宽河村实行全村房屋规划,大方向还是按原来十字街规划。每处宅基地东西18米,南北20米,大街10米,小巷3米。1988年,全村通电。至2000年,全村家家户户都安装程控电话和有线电视。截至2010年,全村普及砖瓦石料、钢筋水泥盖的房子,东西大街300多米,南北大街400米。2011年4月,全村自费通自来水。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为主,亩产粮食200多斤。新中国成立后,该村组织村民成立互助组,相继又成立合作社,打砖井50多眼,挖修沟渠10多条,粮食亩产量达到400多斤。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搞农村基本建设、水利建设,合理使用良种、化肥、农药等,粮食亩产增至800斤以上。2004年,上级扶贫400万元,挖沟、筑路、修桥、打井,实现地成方、沟成网、道路平,大面积使用机械化,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截至2010年,粮食亩产量增至1000多斤,人均经济收入5000元左右。
  村政任职
  宽河村在新中国成立前是九区乡公所所在村,新中国成立后划归孙集乡管辖,1960年以后划归常庄乡管辖,1966年又划归龙桑寺镇管辖。
  1947年前,党员组织已经产生,以肖思恩为首,党组织带领群众分田地,全村先后成立9个初级社和互助组。1956-1959年,宽河村成立高级社,刘月翠任社长。1960年后,刘月安任村党支部书记。1966-1971年,刘月坤任“革委会”主任。1971-1988年,刘月坤任村党支部书记,代玉祥任副书记。1988-1998年,田荣兆任党支部书记,代玉祥任副书记,代玉前任村委会主任。1998-2003年,代玉前任党支部书记,刘春杰任村委会主任。2003-2010年,刘春杰任党支部书记。2011年,村两委换届,刘春杰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截至2010年,全村党员发展到22人。
  文教卫生
  教育 民国时期,宽河村有公办学校一处。新中国成立后,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开设1-5年级课程,是周围邻村中的中心小学,周围几个村的儿童都来该校上学。1970年以后,全村青少年基本扫除文盲。1978年以后,对学校进行扩建和整修,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中,是一所达标的正规学校。宽河村还创办全县最早的育红幼儿班教育,受到县级、地区级部门的表扬和奖励。2004年,小学合并到李官小学,全村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至2010年,全村考入各类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有40多人。
  卫生 村中有“赤脚医生”1名(中西医结合),卫生室1处,基本做到村民“小病不出村”。
  村民文化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传统老戏西路梆子戏班。新中国成立后,该村自1963年开始青年团学文化、学戏曲活动,青年剧组自排自演吕剧《李二嫂改嫁》《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多个节目,还多年排练秧歌,后来中断。
  人物
  革命烈士:肖光信、田荣刚
  戴清连 字清廉,1930年生,1947年参加革命,同时参加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宽河区公安员、宽河区工委党务干事、县人民银行秘书股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商河县三区工委副书记、山东省第一初级党校专职党支部书记、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干部处指导员、机关党支部副书记、山东省广播局政工组组长、纪委书记、副院长等职。1990年12月离职休养,1991年4月17日在济南病逝,终年61岁。
  戴清海(1922-1993.12) 1922年10月16日出生,1946年4月参加新四军,194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任新疆建设兵团某团团长,1983年12月离休,1993年12月5日在新疆北屯病逝,享年71岁。
  肖宗水 1962年9月18日生,毕业于山东大学,任山东大学教授。
  (肖光华)
  东小吕村
  村庄概况
  东小吕村位于龙桑寺镇西南,紧临商东河,东与双杨孙村为邻,西与沙河乡东大吕村相连,南与宽河村接壤。全村总面积350亩,其中耕地320亩,人均3亩,村庄民居占地30亩。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25户,总人口105人。
  明洪武三年,吕氏由河北枣强县迁入,生息繁衍至25世。
  全村有吕、袁、吴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吕姓最多,占全村总人口的70%。袁姓由龙桑寺镇袁家村迁入;吴姓由武定府顺义乡迁入。
  村容村貌
  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为部分缺房户于大街南进行规划,统一红砖建基、坯墙、尖房顶,后因无瓦,不堪雨水冲刷,陆续改为平顶。70年代,利用村中空闲地、低洼地、边缘地,为居住拥挤、缺宅基地的家庭进行安置,建筑多为砖、坯结构平房。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青石建基、全砖墙、尖顶挂瓦带前出厦房屋。2000年前后,全村砖瓦房普及,门窗为铝合金门窗。由于制定优惠政策,村内先后开通2条大街,总长600米,对大街进行美化和绿化。至2010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5平方米。
  经济发展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亩产粮食不足50公斤。1947年后,经过土改,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生活好转。1958年,该村6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3个互助组。1958-1961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6眼,修沟渠2条,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
  从1981年开始,加快结构调整步伐,立足自身优势,推广小麦、玉米种植。随着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加大,对大型农机具实行补贴政策,提高农民购置农机具的积极性,初步实现农业机械化。2010年,粮食产量提高到亩产600公斤。该村人均经济收入7000元,是改革开放前的25倍。村内有商店1家,农机修理部1处,砖石结构住房达100%,全村安装程控电话7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50台,各种机动车辆30余辆,其中轿车2辆,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村政任职
  东小吕村是全县较早建立中共党组织的村之一,在抗日战争初期,村民吕武常率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东小吕村第一名党员。在他的带动下,张美英、赵传荣等相继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没有党支部,吕武常、张美英、赵传荣等成立党小组,接受上级指示在村里开展工作。
  新中国成立以前,东小吕村建立农会组织,吕武常任农会主席,并组建妇救会、基干队、青年团等,开展生产自救,发展生产,支援前线。1952年,东小吕村建立党支部,吕武常任党支部书记。1958-1961年,与东大吕村合并为高级社,称向苏高级农业合作社,村里一切工作由高级社领导。1958年,赵传荣在农业合作社期间担任东小吕村生产大队队长。1961年,恢复东小吕村建制,吕武常任党支部书记。1966年,袁金星任“革委会”主任。1973-1977年,袁金星任村党支部书记,吕文校任村文书,吕好忠任生产队长。1978-1985年,吕好忠任村党支部书记,吕文校任村主任兼文书。1986-2010年,吕文校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2010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8名党员。
  卫生
  1978年,村里设有卫生室,有“赤脚医生”。到20世纪90年代,村里的“赤脚医生”逐步被小诊所代替。2004年,该村作为试点村之一,实施新一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9年以后,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
  人物
  吕兰方 1946年3月参加革命,1949年5月在陕西蒲城永丰镇牺牲,被评定为烈士。
  吕兰明 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
  袁金星 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
  吕清福 参加过解放战争。
  (吕文孝)
  东刘木村
  村庄概况
  东刘木村位于龙桑寺镇东南方向,东与大刘村为邻,西与李举人村相连,南与东小王村接壤,北临东徐村,整个村庄呈长方形。全村总面积800亩,其中耕地650亩,人均2亩,村民居住占地150亩。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82户,总人口31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
  东刘木村因祖辈是木匠而得名,早在1410年就已有历史记载,历经六百多年。全村有刘、李、王、张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刘姓最多,占全村总人口的80%。
  村容村貌
  1985年10月,全村通电。1994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2条大街,总长600米,并逐步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对大街进行美化、绿化和亮化。1995年8月,通过村民集资和外村村民的资助,村内通上柏油路,打深水井,村民喝上自来水。2010年,600米大街、800米胡同、2000米下水道、200平方米篮球场全部硬化,总投资62万元。并新安装路灯,道路两旁进行绿化。2010年,入均居住面积达到40平方米。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亩产粮食不足90公斤。1953年,该村组织18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2个互助组。1957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20眼,修沟渠1条,农业条件得到改善。1967年,年人均粮食180公斤,人均纯收入90元;1977年,年入均粮食200公斤,人均纯收入150元。1978年,粮食产量提高到亩产300公斤。
  1980年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1980年,村民开始解决温饱。从1996年开始,加快结构调整步伐,立足自身优势,推广自由种植、养殖、加工。至2010年底,全村除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外,村内建有养猪场2个,商店2个,外出打工人员40人,人均纯收入达7000元,是改革开放前的30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50人,群众增收5000元。村民均住上了砖石结构住房,全村安装程控电话5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120台,各种机动车辆100余辆,其中轿车5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村政任职
  1939年,常庄区抗日政府建立后,该村建立农民协会,之后村农救会、村民联防会、武装队相继成立,带领群众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支援前线,组织村民生产自救。
  抗日战争时期,全村处于白色恐怖之中,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该村出现很多爱国青年。解放战争时期,该村有4名青年参军参战,有10名青年参加济南、淮海战役的支前队伍。1950年全村发展党员10名。朝鲜战争爆发后,有3名青年赴朝作战。
  1947年2月,刘福厚加入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49-1960年,刘福厚任村党支部书记,刘福平任大队长。1960-1967年,刘福平任村党支部书记,李曰珍任大队长。1967-1972年,刘云明任村“革委会”主任,李曰珍任大队长。1972-1976年,刘恩吉任村党支部书记,李曰珍任大队长。1976-1979年,李玉亭任村党支部书记,李曰珍任大队长。1979-1982年,刘福亮任村党支部书记,刘云祥任村长。1982-2007年,刘云祥任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刘爱亭(1984-1986年)、刘胜(1986-2007年)。2007-2010年,刘胜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2010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6名党员。同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
  文教卫生
  教育卫生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学校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10%。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先后投资2万元对学校进行修建、改造和扩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1996年,学校“普九”达标,校舍达标,教学设施配套,该村有学校1所,幼儿园1所,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2006年,学校合村并点,村庄孩子到龙桑寺中学附小上学。全村有研究生2名,本科毕业生12名。2009年,村内建有阅览室,建立活动场所,配置高低杠、乒乓球桌、篮球场等。
  1967年,村里设有卫生室,有“赤脚医生”。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的“赤脚医生”逐步被小诊所代替。2005年,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9年以后,开始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
  村民文化该村自古就有春节期间跑秧歌的习俗。一到春节、元宵节,村内组织90余名男女青年,组成秧歌队,到各村各单位巡演,该村秧歌队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一直延续至今。
  人物
  革命烈士:刘云阁 刘炳堂
  刘福安1956年,任县委书记。
  刘福歧 任电台台长(地级)。
  刘新吉 任县委书记、济南市水利局局长。
  (刘 胜)
  李举人村
  村庄概况
  李举人村位于龙桑寺镇东部,文化路南侧,东连东刘 木村,西与龙桑寺镇中学相邻,南与杨茂村一路之隔,北 临小魏家村,整个村庄呈长方形状。全村总面积960亩, 其中耕地825亩,人均1.5亩,村民居住占地135亩。第 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125户,总人口510人。
  李举人村因李氏虞昌科考举人而得名,明末崇祯壬午 年(1642)已有记载,历经300余年演变,曾称为孙家营 村。全村有李、孙、王、冯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李 姓最多,占全村总人口的95%以上。
  2010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4名党员。
  村容村貌
  1976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并先后开通南北2条主干街道和4条环村路。1978年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03年,村内通自来水。2005年,安装电话、有线电视。2008年,美化大街,安装路灯。2011年,对主街道进行高标准硬化。2010年底,全村95%的农户住上砖瓦房,人均住房面积达30平方米。
  该村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殡葬改革,将零散的祖茔地调整为3个统一的公墓。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谷物为主,亩产粮食不足百斤,群众生活艰苦。1977年,年人均粮食200斤,人均纯收入150元。1978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不足百斤提高到亩产500斤。
  1982年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1980年开始,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立足自身优势,推广自由种植、养殖、加工。至2010年底,全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蔬菜外,还建有养猪场3个,蔬菜生产园地20亩,外出打工人员50人,人均纯收入达5000元,是改革开放前的30倍。村内砖石结构住房占100%,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0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125台,各种机动车辆120余辆,其中轿车10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教育
  在教育方面,该村为改善教学条件,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对学校进行修建和改造,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1996年,校舍通过“普九”达标验收。2010年,村内增设阅览室、篮球场、乒乓球桌等。
  人物
  李虞昌 明末崇祯壬午年,科考举人。
  革命烈士:李长亭 李春雨 李曰才 李曰云 李春岐
  (李罗福)
  西刘木村
  村庄概况
  西刘木村位于龙桑寺镇东南,东与杨茂村、李举人村为邻,西与谢家村相连,南与张老庄村接壤,北临邱家村,整个村庄呈长方形。全村总面积1100亩,其中耕地面积720.2亩,人均1.4亩,村庄占地170亩,其他占地209.8亩。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有125户,总人口53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
  该村土地肥沃,水利条件便利,适宜种植玉米、小麦、棉花、蔬菜等。村庄西临龙岳路,北靠文化路,南接龙常路,交通便利。
  西刘木村因木匠而得名,曾称“西刘木匠村”,早在明成化年间(1465-1487),由枣强县迁来,刘奇闻兄弟二人携母及母舅同来,居住此地,兄弟二人一个居东庄(东刘木),一个居西庄,因祖茔靠近西庄,故西刘木居长。全村均为刘姓,汉族。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村中没有像样的街道,全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0平方米。村落建筑多为青砖建基、土坯砌墙、房架为梁檩结构、平顶草檐大出头的平房。20世纪六七十年代,村庄无大变化。80年代后,土坯房逐渐被砖石结构的瓦房所代替。
  2005年开始,进行村庄规划。至2008年底,全村规划完毕。2011年,通自来水,硬化大街。
  该村是全县有名的先进村之一,1985年后多次被县、镇党委政府授予“先进党支部”“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先进民兵连”“模范团支部”等称号。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村南洼地100余亩,亩产粮食不足80公斤。1952年,刘硕臣组织10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2个互助组。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先后打井10眼,修渠排涝盖碱,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1959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80公斤提高到亩产160公斤。1960-1962年,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洪涝成灾,庄稼颗粒无收。1964年,组织动员全村群众,开始治理村南洼地,切割成方,挖渠筑田,将涝洼地改造成良田。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机井10多眼,挖蓄水库4个,将全村所有耕地改造为水浇田。1984年,粮食亩产突破双千斤。2005年后,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发展林地100亩,苗圃100亩。
  该村工业始于人民公社时期,当时只有木工厂、铁编厂,从业人员不足30人,年收入不足2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村里发展村办、户办企业。1993年后,建玻璃钢瓦厂3个,养殖小区5处,木器加工厂5处,电子厂1个。至2010年底,全村从业人数达200多人,实现产值100万元,创利税15万元。
  2010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8%,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0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200多台,各种机动车辆100余辆,其中轿车20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98%。
  村政任职
  西刘木村是全县较早建立中共党组织的村之一。在抗日战争初期,村民刘青山率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的影响下,刘同华、刘春香、刘玉珍等相继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没有党支部,刘青山等成立党小组,接受上级指示在村里开展工作。
  新中国成立前,西刘木村建立农会组织,并建立妇救会、青年团等,开展生产自救,发展生产,支援前线。
  1946-1949年,刘青山任农会主席。1947-1949年,刘春香、刘丰山任妇救会主任。1949-1956年,刘振喜、刘振更任革救会主任。1956-1970年,刘硕臣任村党支部书记。1960-1970年,刘同华任大队长。1974-2004年,刘德贵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2004年,刘振仁任村委会主任。2004-2010年,刘立华任村党支部书记,刘同豹任村委会主任。2009年,建立村委办公室。
  至2010年,全村有党员16名。
  文教卫生
  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学校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10%。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投资5万元对该村学校进行修缮、改造和扩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1998年,学校“普九”达标,校舍达标,教学设施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6年,学校合村并点,村庄孩子到龙桑寺镇中心小学上学。2009年,村内建设阅览室,建立活动场所,配置高低杠、乒乓球桌、篮球等健身器材。
  卫生 1970年,村里设有卫生室,有“赤脚医生”。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的“赤脚医生”逐步被小诊所代替。2006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8年,开始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诊所有医生3人,床位15张。
  村民文化 新中国成立以前,举办鼓子秧歌在该村是一大盛事,还有该村独有的闹灯节,每逢正月十五,村里就组织高跷队,百余名男女青年表演各种节目和角色,其中有武术、花鼓、民间传说、《猪八戒背媳妇》《张果老倒骑驴》《八仙过海》《王小赶脚》等,邻村的男女老少都来观看表演,当时颇有名气。
  自1972年开始,村里办小型吕剧团,演出剧目有《白毛女》《小姑贤》《王定保借当》《李二嫂改嫁》《借年》等,每晚在村里演出。
  人物
  革命烈士:张振功 刘津臣 刘法臣
  (刘立华)
  杨茂村
  村庄概况
  杨茂村位于龙桑寺镇东南2公里处,东与东刘木村为邻,西与西刘木村相连,南与东小王村接壤,北临李举人村,村庄呈南北长方状。全村面积640亩,其中耕地530亩,人均1.7亩,村庄占地95亩,村东有水塘面积15亩。第六次人口普查,全村共有78户,总人口314人。
  据杨茂村碑记载,明末清初,杨氏由河北武邑枣强一带迁入,称杨家村,后因清朝咸丰年间,太学生姓杨名茂的人功成名就,此人在商河县城经营店铺、当铺,在家购置田产,家业兴旺,且此人乐善好施,成为当地知名人士,世人以其人名为村名一杨茂村。该村姓氏全部为杨姓,均为汉族。
  村容村貌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该村全部为土坯房,一条南北胡同,一条东西胡同,最宽处仅3米,村民居住分散,村中间为空场,呈南部、北部高中间低状。70年代末80年代初,村民开始整修房屋,建砖瓦房。1994年,村庄开始整体规划,设南北大街4条,东西大街2条,6米南北胡同1条,大街规划为宽16米,并对房屋质量、高低、长宽等实行统一标准,院落为南北长25米,东西宽20米。人均居住面积由以前的不足10平方米的土坯房变为人均30多平方米的砖瓦房。
  该村墓地分散,多以祖传土地或土改分得的土地为本家墓地。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农业生产条件落后,粮食产量每亩不足100斤。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农田水利进行修建,粮食产量有所提高。1980年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多元化种植、专业化养殖,村民收入有了提高。该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沟渠路井配套,适宜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豆类、谷类、蔬菜、水果等。2010年,粮食亩产1000公斤,人均收入6000元,是新中国成立前的100倍。村内砖瓦房达到100%,电话安装达到100%,电视、电脑、空调、电冰箱410台,机动车110辆(轿车9辆),大型农业机械3台,新农合、新农保参保率达到100%。
  1995年,根据村庄规划在商常路一侧建商业街1条,有商店1个,卫生室1处,农机经营维修1处,生产资料销售点1个,粮食收购食品加工等经营场所。该村以建筑业为主,是全镇有名的建筑村。1984年,组建建筑队,2010年从业人员达100多人,户均收入35000元。
  村政任职
  1946-1952年,杨月阁任农会主席。1952-1954年,杨清海任农会主席。1954-1961年,该村加入东刘木、李举人、小魏家、西刘木村组建的东刘木高级农业合作社,刘富平任合作社党支部书记,杨尊任高级合作社副社长,村内工作由高级合作社统一领导。1961-1962年,杨清海任党支部书记,杨尊任大队长。1962-1971年,杨尊任党支部书记,杨殿汉任大队长。1971-1976年,杨殿汉任党支部书记、“革委会”主任,杨月武、杨清池任大队长。
  1976-2002年,杨月银任党支部书记(1976-1986年,杨月武任大队长;1986-2002年,杨学富任村主任,杨宝东任委员)。2002-2004年,杨学富任党支部书记,杨佃臣任村主任,杨丙和任委员。2004-2010年,杨佃臣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杨丙和、杨月祥任委员。
  文教卫生
  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该村建学校一处,幼儿园一处,儿童入学率达95%。1978年,对学校进行重建。1987年,对学校幼儿园校舍进行升级重建,更换为砖瓦房,校舍达标。2000年,学校合并到镇中心小学。自恢复高考至2010年,全村考入各类大中专院校学生32人。
  文化 该村民间文化丰富,民间秧歌表演以高跷为主,前后顶鼓,表现形式为上杠子、迈方桌、劈叉、倒蹲等,表演方阵有剪子股、牛鼻圈等,表演形式、表演技巧在周围村庄独树一帜。20世纪60年代,建立京剧演出团体,表演的剧目有《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
  人物
  烈士:李希信,1942年参加革命,1945年在商河相家被敌人杀害。
  参军人员:杨岷杨山杨清江杨月忠杨学增杨庚寅。
  杨更全 1923年生,南下干部,后在临邑县任工业局局长,临邑县人行行长,分管工业,金融,副县级干部,在德州市退休。
  杨学谦 历任商河县纪委副书记,保密局局长,广播局党委书记,商河县人大办公室主任,已退休。
  杨悦泉 历任商河县龙桑寺镇副镇长,韩庙乡副书记,商河县老干部局副局长,已退休。
  杨殿玺 1964年参加解放军,正营级干部,后转业商河县检察院办公室主任,已退休。
  杨岷 甲等残废军人,20世纪70年代开始组建了龙桑寺公社建筑队,并为该村培养了大批的能工巧匠。
  (杨佃臣)
  东徐村
  村庄概况
  东徐村位于龙桑寺镇东2公里处,东与李铁匠村为邻,西与小魏家村相连,南与李举人村接壤,北临黄马村,整个村庄呈长方形。全村总面积900亩,其中耕地720亩,人均1.8亩,村民居住占地90亩,其他占地90亩。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105户,总人口409人。
  东徐村因姓氏而得名,早在明末天启年间就已有历史记载,历经600多年演变,曾称为“小辛村”“小柳村”。全村有徐、刘、翟3个姓氏。该村徐姓其先世于明代由河北枣强县迁至商河县。自十二世祖徐氏变迁东徐村,时约明末年间,嗣后人丁兴旺,为该村第一大姓。刘姓为该村第二大姓,始祖刘玉斗由枣强迁于此,其谱载:“自迁商河以来未载某年,以先谱牒迷之,故也,为近代自北迁此,为20世纪70年代落户于此。”另有翟氏一户,于20世纪90年代寄居该村。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多数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0平方米。20世纪60年代之前,该村庄无大变化,村落集中于唯一一条东西大街北侧,街南除东首几户住宅外,没有别的建筑物。中西部仅有几户住宅和几处闲宅院。村中西部为西村落,称西小辛庄,全村呈东宽西窄状。该村村落建筑多用青砖建基,土坯砌墙,房架为梁檩结构,平顶草檐大出头。富裕人家盖房讲究四梁八柱,正房坐北朝南,东西厢房带南屋的四合院。
  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为部分缺房户于大街以东西方位进行规划,统一标准为红砖建基、坯墙、尖房顶,以后因无瓦挂,不堪雨水冲刷陆续改为平顶房。70年代,利用村中空闲地、低洼地、边缘地为居住拥挤、缺宅基的家庭进行统一安置。80年代,开始村庄规划,扩宽大街,开通后大街与村中心东西大街,先后在后大街以北地段、村东地段及河湾以西地段规划住宅,规划标准为住宅院20米见方,两户之间留有5米胡同,建筑物多为砖坯结构平房。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青石建基、全红砖墙、尖顶挂瓦、带前出厦房屋。90年代,于生产路以东西首统一规划农户住宅。2000年以后,全村普及红砖瓦房。
  该村墓地很分散,以祖传土地和土地改革分得的土地为本家墓地。
  该村历代以分散型小农经济为主要经济形式,村民除种地以外,利用冬季空闲时间,以自产自销的方式做些小买卖。村里开起了修表店、轧花店、裁剪店、香油坊、小卖部、杂货店等小型店铺。
  村政任职
  民国时期,徐传增任村长。商河解放以后,1945-1949年,徐传增任村指导员,刘明责任村长,徐廷和任农会主任。1954-1956年,在互助组的基础上成立了两个初级合作社,刘明天、刘丰德分别担任社长。期间,刘明开任村党支部书记。1956-1959年,成立东徐村合作社,该村被划分为3个生产队,刘丰德任村党支部书记。
  1959-1960年,徐传增任党支部书记,刘明贵任大队长。1960-1962年,驻村干部袁秀兰任党支部书记,该村徐廷和任副书记,刘明贵任大队长。1962-1971年,刘佃顺任村党支部书记,徐佃俊任大队长。1971-1976年,徐佃俊由村“革委会”主任改任村党支部书记。1976-1990年,徐佃俊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1990-2002年,徐佃俊任党支部书记,刘树新任村委会主任。2003-2006年,刘明宽任村党支部书记,刘全平任村主任。2007-2010年,刘全营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至2010年,全村有15名党员。
  教育卫生
  新中国成立后,该村建学校一处,开设小学1-5年级课程,周围4个村的学生来此就读。2006年,村小学合并,该村学生被转到龙桑寺镇中心附小就读,开始九年义务教育一体化。
  2004年,该村作为试点村之一,实施新一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减轻了农民的看病负担。2009年以后,龙桑寺镇卫生机构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为村民查体。
  人物
  刘明安 1947年8月参加革命,1947年12月在辽宁营口战斗中牺牲,烈士。
  (刘全营)
  小魏家村
  村庄概况
  小魏家村位于龙桑寺镇东部,东靠东徐村,西靠邱家村,南临李举人村,北靠备战河,整个村庄呈方形。全村总面积443.5亩,其中耕地面积350亩,人均1.5亩,村民居住占地面积93.5亩。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50户,总人口210人。
  小魏家村有魏、郭、李、杨4个姓氏,其中魏姓、郭姓较多,均为汉族。据族谱记载,魏姓由河北省武邑、枣强一带最先迁此定居,因姓氏而得名魏家村,后有郭姓、李姓、杨姓陆续迁此,郭姓由龙桑寺镇李家村迁入,李姓由李举人村迁入。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都是土坯砌墙、草檐头的平顶房,高矮不齐,宽窄不一。20世纪60年代之前,该村无大变化,全村只有一条东西大街,街道不宽,小巷更窄,伸开胳膊就可以摸到两边的墙。1982年,村庄、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加宽了东西大街及胡同。至2010年,砖瓦石料、钢筋水泥修建的房子在全村普及。
  1988年,通过扶贫全村通电。至2000年,全村家家都安程控电话和有线电视。2011年4月,全村通上自来水。
  该村墓地情况复杂,绝大部分是按着自家祖传的土地为墓地,由于村小,没有做统一的规定。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亩产粮食不足5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20元。1952年,郭振江组织10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4个互助组。1953年,成立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组织群众修渠道排涝压沙盖碱,打砖井20眼,修沟渠2条,农业条件得到改善。1959年,年人均粮食80公斤,人均纯收入25元。1976年,粮食产量提高到亩产120公斤。
  1980年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1980年开始,加快结构调整步伐,立足自身优势,推广自由种植、养殖、加工。至2010年底,全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外出打工人员40人。该村人均经济收入 5500元,是改革开放前的30倍。
  该村工业始于人民公社化时期,当时有条编厂,几乎家家户户都是条编作坊,从业人员百余人,编制的各式各样的产品销往乐陵、惠民、济阳等地。商河县土产公司也大量收购条编制品,产品供不应求。1983年,该村的条编业成为当时群众发家致富的主要途径。2000年,村内有商店1家,服装经营店1家,化肥农药生资销售点1个,人均收入达到1500元。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30人,全村安装程控电话5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120台,各种机动车辆150辆,其中轿车8辆、面包车4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村政任职
  1949-1978年,郭振玖任村党支部书记,郭振江任村长,李文付任生产队队长。1978-1989年,郭振芹任村党支部书记。1989-2006年,郭文祥任村党支部书记,李平田任村主任,郭文亭任支部委员。2006-2010年,郭文亮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李平田、豆新花任支部委员。
  2010年,村党支部共有支部委员3人,党员9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同时完善了村内党建各项硬件设施。
  教育卫生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学校1所,学生入学率只有25%。新中国成立后,学生入学率达95%以上。2000年,学校合村并点,村中孩子转到镇中心小学读书。2010年,村内建有阅览室,建立活动场所,购置各种健身器材。
  1975年,村里设有卫生室。2006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9年,开始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
  (郭文亮)
  李铁匠村
  村庄概况
  李铁匠村位于龙桑寺镇东部,东与三小刘村为邻,西与东徐村相连,南与大刘村接壤,北临刘山林村,整个村庄呈长方形状。全村总面积1134亩,其中耕地面积为776.4亩。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有113户,总人口500人。
  据传明洪武年间,李氏由河北省武邑、枣强一带迁入,初名沙不理(李),因沙多,故村址由北向南迁出500米,李氏以打铁为生,且技艺甚高,故改今名。村内还有陈、王两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李姓最多,占全村人口的60%以上。
  村容村貌
  20世纪70年代,全村全部是土坯墙、草檐头的平顶房。1978年后,全村95%的农户住上砖瓦房,对村内道路进行硬化、美化、亮化。
  2004年,修整大街,安装路灯。2005年,整修下水道,铺上柏油路。2006年,村内闲散地集体收回,进行大面积整平,整治田间道路,改善耕地浇水条件,打机井5眼。2007年,更换100千伏变压器,种植片林和林带,大街下水道两边屋檐下铺砖,大街上种植花草。2008年,被评为镇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修建村办公室、文化活动室、卫生室、计生办公室、文化广场,增添体育健身器材。新打砖井6眼,对低压线路进行改造,规范农业用电,修建垃圾池。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年人均粮食仅40多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30元。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生活有所好转。
  20世纪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90年代,人均收入达到800元。2000年,人均收入已达到1900元。2008年,人均收入达到4700元。该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种植冬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有豆类、棉花、蔬菜等,建有1处养殖小区,以养猪为主。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500元,砖瓦结构住房占98%,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0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200多台,各种机动车辆100余辆,其中轿车20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98%。
  村政任职
  1955年,王太开、李铁匠两个村合并成立合作社。由李铁匠村王守武任党支部书记,王忠范任社长,姜翠英任副书记。1961年,恢复自然村建制,称生产大队,王守武任党支部书记,李加信任大队长,姜翠英任副书记,直至1966年。1970-1979年,重新建立党支部,李信作任党支部书记,李福作、李兰芬、李长作任委员。1980-1984年,李福作任党支部书记,李长作、陈少轩任委员。1984-1989年,李兰芬任党支部书记,陈少华任村主任,李长作、李道河任委员。1990-2004年,李福作任党支部书记,李道胜任村主任,李长作、陈少轩任委员。2004-2010年,李道鹏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王丙亮、陈振田任委员。
  至2010年,全村共有19名党员。
  人物
  革命烈士:李相远 李海远 李玉泉
  (李道鹏)
  大刘村
  村庄概况
  大刘村位于龙桑寺镇正东方向,东临王太开村、常新庄村,南临赵官店村,西与东刘木村为邻,北与李铁匠村相靠。村南有县城至常庄的县级公路,村北临龙桑寺镇文化路,与县城至常庄的东环路相接。全村总面积1810亩,其中耕地面积1570亩,人均1.9亩,村民居住占地240亩。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210户,总人口810人,人口增长率为4‰。
  该村有刘、孙2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刘姓人口居多,占全村总人口的99%,另有孙姓一家。
  刘氏族人于明朝成化年间由山东登州府莱阳县城北二十里枣林庄迁于此地居住。据《刘氏族谱》记载,明朝成化二年(1466),刘钟、刘锡兄弟二人迁落到该地居住后,起村名为贾家庄。六世祖刘启栋之长子刘锦津、次子刘锦继都是朝廷命官,刘锦津司职河南汝宁府正堂,次子刘锦继司职燕山指挥使。当时其家富贵兼至,家声大振,从此由以前的贾家庄改名大刘村,历经500多年,繁衍盛昌(刘锦津之古墓至今保存完好,坐落在该村西北角)。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后,该村村貌变化不大。1987年,全村通电。2008年,制定统一标准,完成整个村庄的规划改造。整个村庄有东西2条大街,宽20米,南北1条大街,宽20米,村南、村北各一条环村路,宽8米,村东、村西各一条生产路,宽8米。规划改造后,村内大街全部实现硬化,环村路及生产路为沙石路面。村民住宅全部是宽敞明亮的四合院,3米的前出厦,6米宽的砖瓦房,深红色烤漆大门,铝合金门窗。2009年,村内通有线电视,同年接通自来水。村里建有办公室、阅览室、篮球场等。
  经济发展
  1947年后,经过土改,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1980年以后,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着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完善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机械实行补贴政策,提高农民购置各种农机具的积极性,为农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初步实现农业机械化。
  村内有木材收购加工站1处、加油站1处、机械维修点2处、家电维修店1处、小百货超市2家、专业经营集市副食店4家、多家运输专业户、化肥农药销售点,另有建筑队4个、楼房内外装修队3个,外出及当地打工人员300多人。2010年,新建蔬菜大棚10个、果园(核桃树)100亩。村民人均收入达8000元以上。
  2006年,村民都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11年,国家为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补贴55元的生活补助金。
  村政任职
  新中国成立前,大刘村就建立农会组织及妇救会、基干队,斗地主,分田地,开展生产自救,发展生产,支援前线。该村较早就建立了中共党组织,村民刘泗田、刘观文率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们的带动下,刘兴德、刘荣财、刘秉寅、刘春亭、刘宗顺、刘宗喜等成立党小组,接受上级指示,在村里开展工作,组织基干民兵担架队,参加解放济南战役。1952年,大刘村建立党支部,刘观之任党支部书记。1956年,与常新庄合并为高级社,刘泗田任社长,村里的一切工作由高级社领导。1962年,刘兴德任党支部书记,该村分设五个生产队。
  任职序列:1947-1952年,刘泗田任农会主席。1952-1958年,刘观之任党支部书记。1962-1971年,刘兴德任党支部书记。1972-1977年,刘景常任党支部书记,刘在德任副书记。1978-1980年,刘贵常任党支部书记,刘荣友任副书记。1981-1984年,刘兴德任党支部书记。1985-1989年,刘海堂任党支部书记,刘连贵任村主任,刘河峰任村文书。1990-2006年,刘连贵任党支部书记,刘贵常任村主任,刘增木任村文书。2007-2010年,刘忠兴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刘海霞任妇女主任,刘振泉任委员,刘增木任村文书。
  截至2010年,全村党员已发展到17人。
  文化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大刘村就有学堂。新中国成立以后,该村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重建学校,尤其是1957年,该村对学校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和整修,成为周边十几个村庄的文化教育中心。2001年,该村学校撤销,学生到龙桑寺镇中心小学上学。从恢复高考至2010年,该村考入各类大中专院校的学生32人。
  2008年,该村建设村文化室、老年活动俱乐部,娱乐设施、健身器材齐全,另设有篮球场、乒乓球桌等。该村的鼓子秧歌和跑旱船,参加人员众多,场面宏大,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人物
  革命烈士:刘宗孝 刘春德 刘振岐 刘福银
  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的人员:
  刘春海 刘春亭 刘荣生 刘孝礼 刘宗学 刘春华
  刘奇员 刘景德 刘春德 刘明绪 刘宗贵 刘树祥
  参加抗美援朝的人员:
  刘春海 刘明绪 刘树祥
  参加解放西藏的人员:刘孝礼
  (刘忠兴)
  双杨孙村
  村庄概况
  双杨孙村位于龙桑寺镇龙岳路以西2公里、商东河以东1公里处,东北与李官村接壤,西与东小吕村相邻,南与孙集乡北李家村毗邻,北与大王村相望。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该村常住人口132户,512人。总面积1909亩,耕地1729亩,村民居住占地180亩。
  该村有刘、孙两姓,刘姓于明代迁入,祖谱失传,无从考证,曾有刘孙庄之称。孙姓分为两部分,同姓不同祖。一部由二世孙万河迁入,时况无从考证;一部于明代九世孙由乐安迁入,始祖兄弟3人,邦显(下分12支)、邦佑(下分3支)系同胞,邦式(下分3支)与二祖伯叔堂从之,孙姓迁商后立墓,墓地有两棵大杨树,从此得名双杨孙村,历经五六百年,人丁兴旺,繁衍昌盛。
  村容村貌
  20世纪70年代前,村落集中在前后大街中间,东西长250米,后大街以北、西北角有几户住宅,家庭比较富裕,称芙蓉街。前大街以南、东南角有几户住宅,称小庄,村中间有条南北大街,称大胡同街,宽6米,其他以南北过道为主。村内建筑多为青砖建基、土坯砌墙、平顶草檐大出头,很少有四梁八柱的四合院,人均居住面积不足4平方米。
  1972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2条大街。北大街以北3排房屋,大街宽14米,南北大街中间4排房屋,南大街以南两排,规划标准院落,东西宽17米,南北长20米,南北两排之间有5米的过道。1998年,村庄又重新规划,村落北移,在原来规划北大街后3排以北通东西大街,宽20米,大街以北安排3排房屋。改革开放后,房屋以砖石、混凝土结构为主,前带出厦,宽敞明亮,门窗是以铝合金为主的玻璃门窗。1982年,全村通电,安装路灯。1995年,全村普及电话。2002年,全村通自来水,解决了喝苦咸水的问题。2006年,普及有线电视和数字电视。2010年,该村对两横一纵3条大街进行硬化,总长1000米,铺设村内自来水管道,同时村办公室也建成使用。
  经济发展
  该村历代以分散型小农经济为主,村民除耕种土地外,以自产自销的方式做点小买卖(蒸馒头、炸果子、卖豆腐)。该村有换破烂、磨菜刀的小生意,农闲时能出动40副挑子。1951年,政府颁发土地证,实现耕者有其田,粮食亩产200余斤。1955-1956年,上级号召打井抗旱,村内打井40眼。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规模根治河流,兴修水利,搞农田基本建设,使地成方、沟成网,条条道路树成行。村内粮棉有较大的增产,粮食达到单产380余斤。
  该村工业始于公社化时期,1963年办铁编厂,发展到12部编织机,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1968年,村北种植150亩苹果园。1980年,该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购买机器水泵80台,同时使用化肥、农药、良种,粮食产量达到亩产近千斤。1990年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村民购买大型机械,土地合并地块,讲究科学种田,粮棉亩产超双千斤。2010年,人均年纯收入达到8000元。该村有大型机械5台,汽车16辆,小型拖拉机、三轮车80余辆。
  村政任职
  1945-1957年,孙德濯任该村党支部书记,孙长固任农会主席,孙德增任村长。1955年建立了互助组。1956年,由互助组扩大为两个初级社,孙德翠、孙明吉分别任社长,孙德濯任党支部书记。1957年,由初级社合并为高级社,孙德翠任社长。1958-1965年,孙德翠任党支部书记,孙玉广任大队长。1966-1972年,孙玉业任党支部书记,孙德翠任大队长。1973-1974年,孙德翠任党支部书记,孙德茂任副书记兼革命委员会主任。1975-1981年,孙玉业担任党支部书记,孙德茂任副书记。
  1982-1998年,孙玉业担任党支部书记,1984年,孙玉信任村主任。1998-2002年,孙玉信任党支部书记,孙玉利任村主任。2003年,于化明驻村任党支部书记,马兴祥任驻村干部。2004-2007年,孙立峰任村党支部书记,孙元平任村委会主任。2007-2009年,孙元辉任村党支部书记,孙元平任村委会主任。2009-2010年,孙元军任主任,全面主持村内工作。
  截至2010年,全村有党员22名。
  文教卫生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学校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10%。1955-1963年,该村先后办农民夜校、午校、识字班,扫除文盲。1978年以后,对学校进行修建和改造,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逐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06年,学校合村并点,该村学生到李官庄小学读书学习。
  至2010年,该村有大学生13人。
  该村于2006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2010年,开始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并实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
  该村传统秧歌队极具特色。1947-1956年,该村高跷队获县“优秀秧歌队”称号。1995年被县文化局派往济南演出。19551970年,演出了《李二嫂改嫁》《三世仇》《红灯记》等剧目,曾多次到周边乡镇演出。
  人物
  革命烈士:孙德孝 孙庆瑞 孙元清
  1947年以前参军入伍人员:
  孙玉华 孙德翠 孙德孝 孙德伦 刘培树 孙佃明
  孙元忠 孙玉章 孙玉前 孙元亮
  (孙元军)
  姜家村
  村庄概况
  姜家村位于龙桑寺镇南,东临龙展路,西与北苏家村相连,南与芦家村接壤,北临龙桑寺镇商品市场。全村总面积775亩,其中耕地675亩,人均1.5亩,村民居住占地100亩。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102户,总人口450人。
  据村碑记载,明朝末年,姜氏由河北省武邑枣强一带迁入,以姓氏命名。全村姜、芦、潘3个姓人口较多,占全村总人口的83%。
  村容村貌
  20世纪60年代之前,该村村庄无大变化,村落中唯有一条东西大街,房屋高矮不一,土木结构,平顶草檐大出头,过道很窄。20世纪60年代初,该村开始为部分缺房户进行住房规划,统一红砖建基、坯墙、尖房顶,房屋高低宽窄都统一。七八十年代,利用村中低洼地、湾沟等,对居住拥挤、缺宅基地的家庭进行安置。90年代,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将土木结构改建成砖石结构平厦瓦房。2000年前后,全村砖瓦房普及。截至2010年,有35%的户建起了二层楼房,开通了环村路,村中大街全部硬化,安装了路灯。
  该村墓地分散,原都以祖传土地或土改分得土地为本家墓地,一直没有改变。
  经济发展
  该村历代村民以农业生产为主,以自产自销的方式做些做烧饼、蒸馒头的小买卖。
  1947年,实行土地改革。1951年,政府颁发土地证,实现耕者有其田。20世纪70年代,大规模根治河流,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使地成方、沟成网、树成行。1980年,该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积极性,科学种田,使用化肥、农药,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斤左右,增至亩产800斤以上。后经土地整合,合并地块,大面积实现机械化耕作,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
  该村有吊车、铲车、推土机、大型收割机7辆,货运车6辆,面包车10辆,家庭轿车12辆。该村设有沙石料销售处、五金商店、火烧店、馒头房、家具店等,个体经营成为家庭另一经济来源。
  村政任职
  民国时期,姜希水任农会主席,芦良吉任副主席,吕丰仙任妇救会主任。1945-1954年,姜井仁任社长,成员有姜德成、姜希振。1954-1966年,芦金修任党支部书记,芦银修、姜贵仁任委员。1966-1974年,芦银修任党支部书记,姜贵仁任大队长,姜希道任民兵连长。1974-2004年,姜贵仁任党支部书记,姜希道任村主任,芦深修任文书。2004-2010年,姜振全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至2010年,全村有党员21名。
  教育卫生
  1962年,该村建学校1所,开设小学1-5年级课程,周围5个村庄和镇上的孩子来此读书。2006年8月底,合村并校,该村小学撤销,学生转至李官小学就读。村内共有大学生8名,中专生21名。
  1966年,实行合作医疗,设有卫生室,有“赤脚医生”1名。2006年,全村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
  人物
  革命烈士:姜振修 姜杰仁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应征参军及早年参加革命人员:
  姜河仁 姜传仁 姜杰仁 姜富仁 姜永仁 姜希明
  姜寿仁14岁参加革命,16岁入党。历任商河县公安局政治部主任、德州地委专署办公室副主任、德州市生产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德州市科委副主任、泰安科委副主任。离休后,于1995年10月病故,终年64岁。
  (姜振河)
  北苏村
  村庄概况
  北苏村位于龙桑寺镇政府西南方向500米处,省道316线以南,东与姜家村为邻,南与大王村接壤,西靠商东河,整个村庄呈长方形。总面积593亩,其中耕地513亩,人均1.6亩。2010年,全村有87户,总人口329人。
  北苏村因姓而得名,全村均为苏姓,汉族。
  村容村貌
  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为部分缺房户规划宅基,统一红砖建基,坯墙,尖房顶,后因无瓦挂,不堪雨水冲刷,陆续改为平顶。70年代,利用村中空闲地、低洼地、边缘地,为居住拥挤、缺宅基地的家庭进行安置,建筑多为砖、坯结构平房。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青石建基,全砖墙,尖顶挂瓦带前出厦房屋,多为木制玻璃门窗。1982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改为东西、南北各1条大街,全长500多米。1995年,村里修上柏油路。2000年前后,全村砖瓦房普及,门窗由木制玻璃改为铝合金门窗。2007年,全村通上自来水。至2010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0平方米,全部为砖瓦房。
  2004年,村内建立公墓,节省土地。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农业生产条件落后,亩产粮食不足30公斤。1955年,与姜家、芦家、谢家、大王村合并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俗称“五星社”,村里的一切工作由“五星社”统一领导。几年后,打砖井18眼,修沟渠4条,农业条件得到改善。1981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30公斤,提高到亩产500公斤。
  20世纪80年代,实行土地承包制,村民生活水平有所好转。90年代,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000元。至2001年,人均纯收入达2710元。2004年,对村内各闲置土地统一规划,建设40多个浅水藕池且公开招标承包,群众得到实惠,集体增加收入;村两委结合该村土地为沙性土壤的实际,发展西瓜种植,每年有20余户村民从事西瓜种植达100余亩,增加了村民收入。至2010年底,村内建有养殖场4个,其中养猪场3个,养鸡场1个,外出打工人员80人。该村人均经济收入6000元,是改革开放前的30倍。村内有商店2个,第三产业从业人员70人,群众增收50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100%,全村安装程控电话7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130台,各种机动车辆100余辆,轿车5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村政任职
  1952年,北苏村建立党支部,苏连珍任党支部书记。1955年,与姜家、芦家、谢家、大王村合并为高级社,俗称“五星社”,姜家村芦金修任“五星社”社长,村里一切工作由“五星社”统一领导。1961年,恢复北苏村建置,由苏连珍任党支部书记,苏丰立任大队长。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村内逐步健全领导班子。截至2010年,全村党员发展到14人。
  任职序列:1946-1952年,苏连付任农会主任,苏丰义任革救会主任。1952-1960年,苏连珍任高级社社长。1966-1970年,苏金玉任“革委会”主任,苏立华任民兵连长。1970-1978年,苏立孔任村党支部书记。1978-1983年,苏丰武任村党支部书记。1983-2010年,苏立堂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苏洪军、苏伟东任委员。
  2010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4名党员。同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
  文教卫生
  新中国成立以前,该村有学校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占20%。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对学校进行修建、改造和扩建。20世纪80年代,学校达到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1997年,学校“普九”达标,校舍达标,教学设施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6年,学校合并,村庄孩子到李官庄小学上学。2008年,村内设有阅览室,青年科技之家,建立了篮球场等活动场所,购置乒乓球台、健身器材等。
  1967年,村里设有卫生室,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的“赤脚医生”逐步被小诊所代替。2005年,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10年,开始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该村学唱、演唱现代京剧、吕剧,并且自古就有春节期间跑秧歌的习俗,一到春节、元宵节,村里组织百余名男女青年组成秧歌队,到各村巡演。
  人物
  苏丰杰 1947年2月参加革命,1949年5月在上海战役中牺牲,烈士。
  (苏立堂)
  芦家村
  村庄概况
  芦家村位于龙桑寺镇正南方,东与谢家村为邻,西与大王村相邻,南与李官村接壤,北临姜家村。全村总面积777.5亩,其中耕地620亩,人均1.7亩,村庄民居占地157.5亩。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90户,总人口35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
  该村因芦姓而得名,早在明朝年间已有历史记载,历经多年演变,2010年,全村有芦、魏、郭、杨4个姓氏,均为汉族,皆由河北枣强迁此,其中芦姓最多,占全村人口的60%。
  村容村貌
  20世纪60年代之前,村中唯有一条东西大街,大街两侧散落几处院落,村东住户大多为芦姓和郭姓,村西大多为魏姓和杨姓,村庄呈东西状分布。村落建筑多为青砖建基、土坯砌墙、平顶草檐大出头,房架为梁檩结构。富裕人家盖房讲究四梁八柱,正房坐北朝南,东西厢房带南屋的四合院。
  20世纪70年代,村内房屋为红砖建基、坯墙、尖房顶。80年代中期,村中房屋开始建设砖瓦到顶,前出厦的房屋。1988年,全村通电。1999年,全村对街道、房屋进行统一规划,在村南首先建造两排房屋。2000年,普及电话。2010年,通有线电视,开通村中大街,开挖下水道。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平方米。
  该村墓地分散,大多以祖传土地或土改分得土地为本家墓地。
  经济发展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为主,亩产粮食不足100公斤。1947年,实行土地改革。1951年,政府颁发土地证,实现耕者有其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修水利,搞农田基本建设,使地成方、沟成网,较大程度地改变村庄面貌。1981年,该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大面积使用化肥、农药,粮食产量由集体耕种时的100公斤左右增至800公斤以上。
  从1985年开始,村里推广养猪、养鸡等发展畜牧养殖业。至2010年底,全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另外村内还建有养猪场4个,外出打工人员50人,木工匠4人,砖瓦匠30人,该村人均纯收入达5000元,是改革开放前的25倍。砖石结构住房占85%,全村安装电话、手机20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210台,各种机动车辆30余辆,其中轿车5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村政任职
  1955年,与姜家村、北苏家村、谢家村、大王村联合成立高级五星合作社,芦金修任大社社长,村中一切工作由合作社统一领导。1961年,恢复芦家村建制,郭春岭任党支部书记。1967年,芦香岭任村党支部书记。1978-1980年,芦长祥任党支部书记,魏登福任村主任。1980-2010年,魏连华任党支部书记。1980-1985年,芦立俊任村主任。1985-1988年,郭文祥任主任。1988-2010年,芦孝岭任主任。2011年,村两委换届,魏连华任党支部书记,芦长亮任村主任,芦立胜、刘玉芬任村委会委员。
  至2010年,全村共有10名党员。
  文教卫生
  教育卫生 1976年,村里修建芦家村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80%。1991年,学校合村并点,该村孩子到大王村小学上学。该村有全日制大学毕业生11人。1974年,村里设有卫生室,有“赤脚医生”。2006年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10年以后,开始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
  村民文化该村自古就有跑秧歌的习俗,一到春节、元宵节,村内组织100余名男女青年组成秧歌队,到各村各单位巡演,深受群众喜爱。1980年春天,代表山东农民艺术团进京演出,和中央领导合影留念。该村秧歌有200多年的历史,1965年中断,1976年重办,1982年后因众多青年外出打工而中断。
  人物
  芦佃文 1938年3月参加革命,1948年4月在潍县战役中失踪,后被追认为烈士。
  (魏连华)
  谢家村
  村庄概况
  谢家村位于龙桑寺镇南部,东与西刘木村为邻,西与芦家村相连,南与李官庄村和张老庄村接壤,整个村庄呈长方形。全村总面积650亩,其中可耕地550亩,人均1.3亩,村民居住占地60亩。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81户,总人口380人。
  全村有谢、张、王、刘4个姓氏,其中谢、张、王3姓氏同样多,刘姓较少,均为汉族。据史书记载,该村谢氏由河北枣强最先迁移至此定居,因姓氏而得名谢家村,后有张氏、刘氏陆续迁来。1937年,王氏从该村南1公里处,原称为小夏家,由于人员稀少,有一部分迁居谢家村,一部分迁居李官村。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年人均粮食仅40公斤,村内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全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4平方米。1978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并制定了优惠政策,鼓励村民按照规划拆旧建新。1980年按照村规划,先后开通村内2条大街,总长1200米,并逐步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整治,对大街进行美化。同年村内通电,并安装路灯。1996年,村内通电话。2000年,村内通有线电视。
  1970年,该村是全县十强村之一,多次被县、公社党委政府授予“先进党支部”“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先进民兵连”“模范团支部”等称号。1978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商河县农业先进集体”。1980年,被县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镇政府给该村配置24马力拖拉机,自流灌溉设备。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村土地300多亩,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亩产粮食不足80公斤,碱地50多亩。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20眼,修渠排涝压沙盖碱,农业条件得到改善。1959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80公斤提高到亩产160公斤。1960-1962年,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庄稼颗粒无收。1964年,全村群众开始治理村南洼地、碱地,切割成方,挖渠筑田,投工3万个,动用土方8万立方,将涝洼地改造成良田。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任党支部书记张文彬带领支部一班人,多渠道筹集资金搞副业,办粉条、粉皮加工、铁丝铅网加工等企业,同时挖蓄水库2个,打机井,将全村所有耕地改造为水浇田,变成稳产高产田,粮棉产量连年增加,被公社和县评为先进单位,党支部书记张文彬被选为县人大代表、德州地区劳模。1976年,在村西南挖水库种藕,村东湾里种芦苇,发展经济。20世纪90年代,人均收入达750元。
  至2000年,人均收入已达2000余元。2008年,人均收入达到5000余元。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80人,群众增收3000元。
  村政任职
  1951-1955年,谢恩省任农会主席,张连成任村长。1951年,村民自愿连户组建互助组,1953年互助组合并组建初级社。
  1955-1961年,由姜家、苏家、谢家、芦家、大王五个村联合成立高级社,姜家村芦金修任大社社长,芦言岭任村社长,谢清水任队长,张宗信任副队长。
  1961-1975年,恢复自然村建制,称生产大队,谢清明任党支部书记,张宗信任大队长,张文华、谢思同任生产队长,张宗礼任会计。1966年,张文彬任党支部副书记,刘举千任大队会计,谢成仁任支部委员(民兵连长)。1975-1990年,张文彬任党支部书记,谢清明、刘玉水任副书记,谢成仁任民兵连长。1975年以来,连续10次被县、镇两级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先进集体”。1990-2009年,张宗智任党支部书记,王元田任村主任,薛宜翠任妇女主任,张文彬任调解主任。2009-2010年,谢成叁任党支部书记,刘同贵、王太文、张甫星等任支部委员,薛宜翠任妇女主任。
  文教卫生
  教育卫生 1980年,该村建立学校,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以上。1996年,学校“普九”达标,校舍达标,配备标准的桌凳和配套的教学器材,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教育普及。2009年,投资10万元办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青年科技之家、老年活动室、图书室、民兵之家、乒乓球室、篮球场及健身器材等,图书室专门订购主要宣传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种植、畜牧养殖、良种施肥等方面的书籍,以供村民学习先进的种植、养殖经验和先进的农业科学文化技术。至2010年,全村有本科生3名,大专生5名。
  村民文化 该村的鼓子秧歌曾一度中断。1978年,该村和芦家村合伙办鼓子秧歌。新中国成立以前,鼓子秧歌在该村是一大盛事(由芦家、谢家两村组成),每年春节,100余名男女青年办演各式各样的节目,其中有花丑伞、棒槌、鼓子花、民间传说、《八仙过海》《老姜背老婆》《猪八戒背媳妇》等,尤其花丑伞、棒槌、抡鼓的演出在当时颇有名气。新中国成立以后,鼓子秧歌年年不断,声势浩大,场面壮观,群情振奋,节目花样繁多,中央电视台进行了采访、录制,并有几位艺人去北京参加演出。自1952年开始,该村办起小型吕剧团,演出剧目有《白毛女》《三世仇》,抗美援朝的歌剧和《送子参军》等节目,到邻村巡回演出20余场,后中断。1968年,办小型京剧团,演出剧目有《红灯记》《沙家浜》。1972年,又办起了小型吕剧团,演出的剧目有《小姑贤》《借年》《李二嫂改嫁》等。
  人物
  张连明 医生,从医以来方便群众,不收百姓分文,对医术精益求精,深受群众欢迎,已故。
  张文彬 省劳模,被毛泽东主席接见过。
  张淑芳 女,曾被德州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谢成叁)
  大王村
  村庄概况
  大王村位于龙桑寺镇西南方向,东与芦家村为邻,西与东店子相连,南与李官村接壤,北临北苏家村。全村总面积520亩,其中耕地420亩,人均2.6亩,村庄民居占地100亩。第六次人口普查,全村共有38户,总人口16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
  该村以大姓为名,早在清朝末年以张大王命名,有历史记载,历经多年后,改名为大王村。
  全村有张、庞、翟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张姓最多,家族最大,三大姓皆由河北枣强迁入。
  村容村貌
  20世纪60年代,该村无大变化,村中只有一条东西大街,街两侧有几处院落。70年代,村内房屋有红砖建基、坯墙平房。80年代中期,村中开始统一规划,由村东头首先安排,建两排房屋。1987年,全村通电。2000年前,村中住房统一,砖瓦到顶,基本普及,实现户户通电话。2010年,村中开始修下水道,村内通有线电视。人均居住面积30平方米。
  该村墓地集中,在村最南边,占地3亩。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为主,农业生产条件落后,亩产粮食不足50公斤。1947年,实行土地改革。1951年,政府颁发土地证,实现耕者有其田,粮食产量有所提高,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规模根治河流,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使地成方、沟成网,为较大程度地改变农村面貌奠定了基础。1981年,该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大面积使用化肥、农药,粮食产量由集体耕种时的亩产50公斤左右增至700公斤以上。
  从1985年开始,推广养猪、养鸡等养殖业。村两委鼓励支持兴办第三产业。村内有商店1个,铝合金加工点4个。另外,村内还建有养猪场4个。至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30人,外出打工人员70人。该村人均经济收入5000元,是改革开放前的25倍。
  村政任职
  新中国成立前,大王村建立农会组织,并组建妇救会、基干队、青年团,开展生产自救、发展生产、支援前线。1952年,大王村成立党小组,小组成员张义成。1955年,与姜家、芦家、苏家、谢家4个村联合成立五星合作社,村中一切工作由合作社统一领导部署。
  1961年,恢复该村建制,张义成任党支部书记。1976年,张彩堂任党支部书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村内逐步恢复了领导班子。1978-1985年,张彩堂任党支部书记。1985-1988年,张彩胜任党支部书记,张彩喜任村主任。1989-1996年,张彩喜任党支部书记,张彩祯任村主任。1996-2010年,张彩祥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截至2010年,全村党员已发展到8人。
  文教卫生
  1976年,村里修建大王学校,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0%。该村有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共8人。
  1985年,村里设有卫生室,有“赤脚医生”。2005年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10年后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
  该村自古就有春节期间跑秧歌的习俗,每到春节、元宵节,村内组织50余名男女青年,组成秧歌队,到各村、各单位巡回演出,深受群众喜爱。1983年中断。
  (张彩祥)
  东店子村
  村庄概况
  东店子村位于龙桑寺镇西南方向,紧临商东河,北与齐家庙村为邻,西与西店子村相连,南靠双杨孙村。该村总面积1446亩,其中耕地面积720.3亩。全村有86户人家,总人口322人,唯有张氏1个姓氏,均为汉族。
  据《张氏族谱》记载,张氏迁居于此已有四百余年。此地是武定府通往省城的官道,道东西各开有店铺,张氏迁居道东而得名东店子村。
  该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沟渠配套,耕地在商东河两岸,水利条件较好,适宜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豆类、谷物、蔬菜等。
  村容村貌
  1975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村民按照规划拆旧建新。1976年以来,按照村规划,先后开通村内4条大街,总长1800米,并逐步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对大街进行绿化和美化,安装路灯。1998年,投资20余万元建起1所新校舍,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全村86户人家都住上砖瓦房,并购置新家具、新电器,居室美观、亮堂。
  1998年,该村被县政府评为“村镇建设明星村”。
  经济发展
  1947年,经过土改,村民生活条件有所好转。1967年开始,村党支部组织动员全村群众开始治理村南洼地,切割成方,挖渠筑田,投工3万个,动用土方6万立方,将600亩涝洼地改造成良田,粮食产量有所提高。
  1980年,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根据各自条件,选择种植、养殖加工等,村内打机井10多眼,挖蓄水库2个,将全村所有耕地改造为水浇田,农业产值提高。1996年,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村民种植西瓜200亩,露天菜50亩,每年向市场提供蔬菜400余吨,产值50余万元。至2009年,该村人均收入已达5600元。村内购置大型农用机械5台、汽车21辆。
  该村工业始于人民公社时期,当时有木工厂、棉油加工厂、土砖窑厂,从业人员20人,年收入不足万元。
  1983年后,新建木工厂2家,地毯加工厂3家,超市2家。至2010年底,全村工业从业人员70人。村里拿出40亩地发展养殖小区,建有养鸡场3处、养猪场6处,总产值120万元,创税30万元。
  村政任职
  解放战争初期,村民张俊成率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的带动下张福成、张彩明、刘学梅等相继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没有党支部,张俊成、张福成等成立党小组,协助上级在村里开展工作。1947-1952年,张俊成任东店子村村长,张福成任副村长,按照上级指示,在村里开展工作,并建立农会组织,组建妇救会、基干队、青年团等,开展生产自救,发展生产,支援前线。1953年,东店子村建立党支部。1953-1956年,张太成任党支部书记,张彩明任大队长,张彩贵任文书。1955年,成立互助组。1957年,与齐家庙村、西店子村、店子吕村合并为高级社,张太成任大队党支部书记,村里一切工作由高级社领导。1961年,恢复东店子村建制。1961-1967年,张太成任党支部书记,张彩明任村长,张彩春任文书。1968-1981年,张彩宝任村党支部书记,张彩明任村长,张思江任村文书。1981-2010年,张连成任村党支部书记,张彩俭任村主任,张培玉任委员。
  截至2010年,全村党员已发展到11人。
  文教卫生
   教育卫生 1936年,该村有学校1所,是由东店子村、齐家庙、西店子村、店子吕村联合建成。新中国成立后,村小学3次迁址,先后投资10万元对学校进行改建整修,全村的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从恢复高考至2010年,全村考入各类大中专院校学生达20人。2008年,学校合村并点,该村孩子到李官庄村小学上学。2008年,村中修建文化室、党员活动室、阅览室,修建活动场所,设有篮球场、高低杠、乒乓球桌等。
  村里建有标准化的卫生室,有医生2人,床位6张。
  文化 20世纪60年代,村里的业余吕剧演出很有名,受到周围村庄的称赞,演出剧目有《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该村的鼓子秧歌表演闻名于十里八乡,鼓子秧歌场子有八趟街、单十字街、双十字街、碾管心、里四外八、十字大串花等十多种。
  人物
  革命烈士:张彩清 张彩蒲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应征参军人员:张考成
  张太成 张彩旬 张彩仔 张思温 张彩功 张思文
  张思功
  (张彩水)
  西店子村
  村庄概况
  西店子村位于龙桑寺镇西3公里处,东与东店子村相邻,西与店子吕村接壤,北临省道316线,南临店子吕村,整个村庄呈正方形。全村总面积1500亩,其中耕地800亩,人均1.7亩,村民居住占地150亩,其他占地550亩。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85户,总人口430人。
  全村有刘、王、张、邸、彭、仁6个姓氏,其中刘姓占全村总人口的50%,均为汉族。据历史记载,明末清初,彭、刘氏从益都、枣强迁居该地,因而得名彭刘庄。清朝同治年间(1862-1875),彭、刘两家共同修造两庙宇,庙前右方修造成钟楼,内悬铁铸大钟,钟面刻有“彭、刘”字样,一直保留到1960年,经过破四旧、立四新损坏。后来,刘氏商议在济南府至武定府必经该村官道开一家旅店。当时,官吏往来频繁,商人商车川流不息,刘氏二代刘玉堂开的旅店,生意兴隆,四面八方旅客都来此住店,因此该店名扬当地,后刘玉堂改店名为藏家店。藏家店座落在东庄的西边,东庄为东店子,西庄为西店子。藏家店逐渐被人们所遗忘,西店子村由此而得名。
  村容村貌
  2001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村民按照规划拆旧建新。2002年以来,按照规划,开通东西大街及南北过道,总长400米,安装路灯8盏,对大街进行美化、绿化、亮化。2003年,村大街铺柏油路,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至2010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0平方米。
  村民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年人均粮食仅4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30元。1953年,该村组织10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相继成立2个互助组。1955年,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12眼,农业条件得到改善。1958年,粮食产量提高到亩产200公斤。1967年,年人均粮食150公斤,人均收入50元。1978年,年人均粮食200公斤,人均收入100元。
  1980年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生活水平提高。至1981年,全村解决温饱问题。自1985年开始,推广大棚种植、科学养殖、加工。2008年,该村人均经济收入5000元,是改革开放前的20倍。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村内建养殖场43个,其中养猪场25个,养羊场5个,黄粉虫养殖场13个,外出打工人员150人。村里有百货副食商店、化肥农药销售点、饭店、粮油店等。砖石结构住房达98%,全村安装程控电话65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160台,各种机动车125辆,其中轿车10辆、面包车8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村政任职
  该村是较早建立中共党组织的村庄之一,在抗日战争初期,村民刘玉普、刘洪林、刘玉贵、彭相云等相继加入中国共产党,成立党小组,接受上级指示并开展村里工作。
  新中国成立以前,建立农会组织,成立妇救会、基干队、共青团,开展生产自救,发展生产。1947年建立党支部,刘玉普任党支部书记。1954年成立高级社,村里一切工作由高级社领导。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逐步健全领导班子。
  任职序列:1947-1949年,刘玉普任农会主席。1949-1966年,刘洪林任党支部书记,彭相云任委员。1966-1975年,彭相云任党支部书记,刘德轩任委员。1975-1985年,张永富任党支部书记,刘德轩任委员。1985-1998年,刘增田任党支部书记,王洪彬任委员。1998-2003年,彭友海任党支部书记,张丙文任村主任。2003-2010年,张丙文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刘立田任委员。
  至2010年,全村党员发展到15人。
  文教卫生
  新中国成立前,村里没有学校,孩子上学到外村去,很不方便。1971年,建民办小学,村里先后投资2万元对学校进行修建、改造和扩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1997年,学校“普九”达标,校舍达标,教学设施配套。2006年,学校合村并点,村里孩子到李官庄小学上学。2010年,村里设有阅览室、棋牌室、乒乓球台、篮球场等。
  1967年,村里设有卫生室。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的“赤脚医生”逐步被小诊所代替。2005年,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10年,开始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
  人物
  刘玉德 1946年参加革命,1948年3月在攻克四平的战斗中牺牲,烈士。
  (邸吉海)
  店子吕村
  村庄概况
  店子吕村位于龙桑寺镇西南方向,东与东店子村为邻,西与沙河乡新徐村接壤,北与西店子村相连,南临沙河乡东大吕村。该村因东店子、西店子而得名,早在明朝末年就有历史记载,吕姓河北枣强迁来,因紧靠东西店子,故称店子吕。
  全村有李、吕、陈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李姓最多,占全村总人口的60%。历史上吕姓最多,家族最大。李姓由商河县城后李家村迁至此地。
  村容村貌
  1991年,全村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2条大街,总长400米,并逐步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安装路灯,对大街进行美化、绿化和亮化。
  至2005年,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至2010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0平方米,村内街巷整洁,房屋整齐。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亩产粮食不足50公斤。1955年,该村组织6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4个互助组。1957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8眼,修沟渠2条。1968年,年人均粮食80公斤,人均纯收入几十元。1976年,年人均粮食10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100元。1980年,粮食产量提高到亩产500公斤。
  至2010年底,全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小麦350余亩,玉米300多亩,棉花120余亩。另外,村内许多家庭还建起养猪场和养鸡场,外出打工人员120人。该村人均经济收入40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8%,全村安装程控电话4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60台,各种机动车辆70余辆,其中轿车2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村政任职
  1966年前,李连云任党支部书记。1966-1984年,李连田任党支部书记。1985-2010年,李兆坤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全村党支部共有2名委员,5名党员。
  文教卫生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学校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先后投资2万元对学校进行修建、改造和扩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1998年,学校“普九”达标,校舍达标,教学设施配套。2009年,村内设阅览室,建立活动场所,配置高低杠、乒乓球桌、篮球场等。
  2003年,村里设有卫生室。2005年开始实行新型农时合作医疗。2010年后开始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人物革命烈士:李连奎 吕兴福
  (李兆和)
  齐庙村
  村庄概况
  齐庙村位于龙桑寺镇西方,东与北苏家村相邻,西南临东店子村,北临省道316线,整个村庄呈长方形。全村总面积为620亩,其中耕地面积570亩,人均1.7亩,村庄民居占地50亩。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85户,总人口34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
  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齐氏家族由该县白桥齐家楼迁来,因村西有一观音庙,故而得名齐家庙。全村有齐、张两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齐姓最多,占全村人口的95%。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村中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全部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5平方米。村落建筑多为青砖建基,土坯砌墙,房架为梁檩结构,平顶草檐房。1980年,村里开始对宅基、住房、街道统一规划,先后开通村东西大街2条、南北大街1条。房屋建筑多为砖、坯结构平房。2000年前后,全部建成砖瓦房。2006年,安装路灯,硬化整修3条大街和环村路。2008年以来,先后投入160万元,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新建一座桥梁,解决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对村内2条总长350米的大街进行硬化,修建高标准水泥路。大街两侧修建排水沟1140米。新打一眼500米深水井,自来水实现户户通。建绿化带1100平方米,栽植紫叶李、冬青球等苗木600多株。街巷两侧全部粉刷,面积达11000平方米。主要街道两侧安装路灯30盏。实现大街硬化、村庄绿化、净化、美化、亮化。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村北一片涝洼地,村西是一片碱地,只有靠村南、村东两片地维持生活。新中国成立后,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和豆类等,人均收入不足20元。1952年,齐佃华组织6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12眼,修水渠8条,排涝压沙盖碱,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1960-1962年,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庄稼颗粒无收,村民生活靠国家供给粮食,吃树叶、野菜维持生活。20世纪六七十年代,搞水利建设,兴修水渠,土地整方,渠田配套,把全部地块治理成良田。
  20世纪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由原来的亩产不足200斤,提高到双千斤,人均收入2000余元。经过农业产业化调整,种植大葱50亩,菠菜100亩,土豆80亩等露天蔬菜。建有养殖小区,养猪场6个,肉食鸡场2个,蛋鸡场5个,鱼塘1个,药虫场1个,种植浅水藕池24个,增加了村民收入。2010年,人均收入达到了5500元,全村砖石结构住房占100%,电话、手机普及到户,电视机、电冰箱、电脑120余台,各种车辆100余辆,其中轿车10余辆,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村政任职
  1956-1962年,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齐佃华任社长、生产队长。1962-1969年,齐连辉任村党支部书记,齐连玉任村党支部副书记。1969-1982年,齐连增任村党支部书记。1982-1984年,齐连孝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1995年,齐星昌任党村党支部书记,齐泽昌任村主任。1995-2004年,齐连堂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2000-2010年,齐希秀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至2010年,全村共有13名党员。
  文教卫生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学校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10%。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先后投入5万元对该村学校进行修建、改造和扩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1998年,学校“普九”达标,校舍达标,教学设施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6年,学校合村并点,村里孩子到李官庄小学上学。2008年,村内设阅览室,建立活动场所,配置高低杠、乒乓球桌、篮球场等。
  1967年,村里设有卫生室。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的“赤脚医生”逐步被小诊所代替。2005年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9年后开始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
  该村自古就有春节期间跑秧歌的习俗,一到春节、元宵节,村内组织80余名男女青年,组成秧歌队,到各村各单位巡演,深受群众喜爱。
  人物
  齐德昌 1947年2月参加革命,1948年5月在陕西蒲城永丰镇牺牲,烈士。
  (齐顺昌)
  任家村
  村庄概况
  任家村位于龙桑寺镇西北方向,东与付杨村为邻,西与商东河相连,北临温王村,整个村庄东西长,南北短。全村总面积1530亩,其中耕地1300亩,人均1.6亩,村庄民居占地230亩。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183户,总人口815人。
  全村有任、王、杨、刘、张、陈、李、付、焦9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任姓最多,占全村总人口的70%,故得名任家村。综览各姓谱书,均由河北枣强迁来定居。
  村容村貌
  1975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由原来的旧房子改建新房子,每户一宅,标准是304平方米。先后开通东西、南北各1条大街,总长2000多米,2条大街呈“十”字形,“十”字的4个方位分别是4个生产小组。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青石建基,全砖墙,尖顶挂瓦带前出厦房屋。1989年,全村通电,并安装路灯。90年代,土坯房逐渐被砖石结构的瓦房所代替。2000年前后,全村砖瓦房普及,门窗为铝合金门窗。2008年,通有线电视。2009年,通自来水。2010年,对村内大街进行硬化。至此,人均居住面积达30平方米。
  村里为节约土地,使村民耕作时更方便,每个小队都规划公墓,有人去世,都埋在自己小队规定的公墓内,杜绝乱埋。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亩产粮食不足50公斤。1957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13眼,修沟渠59条。1959年,粮食产量提高到亩产100公斤左右。
  1980年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1979年开始,推广良种种植。至2010年底,全村外出打工人员200人,97%的村民住上砖石结构的大瓦房,家家有彩电、冰箱、电话、电视、电脑、农用三轮车,全村有轿车8辆,面包车10辆。新农合参合率98%,新农保参保率98%以上。
  村政任职
  解放前,属沙河乡管辖,1965年7月归属龙桑寺公社管辖,1984年归属龙桑寺镇管辖。
  1946-1966年,任士全任会长,杨连杰任村长;1966-1997年,杨连杰任村党支部书记,陈丙岭任村主任,刘亭三任村文书。1997-2003年,任立山任村党支部书记,任振广任村主任,刘勇三任村文书。2003-2010年,焦自元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任成孝、潘新华任支部委员。
  2010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20名党员。
  文教卫生
  教育卫生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学校1所,周围几个村的孩子到该校就读,学龄儿童入学率30%。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先后投入8万元把旧学校迁至村南边,校舍达标,教学设施配套齐全,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1998年,学校“普九”达标,校舍达标,教学设施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6年,学校合村并点,村庄孩子到刘集村完小上学。2009年,学校合并至龙桑寺镇中附小。2010年,村内设阅览室,建立活动场所,配置高低杠、乒乓球桌、篮球场等。
  1970年,村里设有卫生室,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的“赤脚医生”逐步被小诊所代替。2005年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10年,开始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
  村民文化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村民学唱现代京剧、吕剧。该村自古就有春节期间跑秧歌的习俗,每逢春节、元宵节,村内组织男女青年,组成秧歌队,到各村及县、镇各单位巡演,深受群众喜爱。村里还组织业余宣传队,自编自演村里的好人好事进行表演。
  人物
  革命烈士:刘甲三焦洪全任振良
  (焦自远)
  温王村
  村庄概况
  温王村位于龙桑寺镇西北方向,东与刘集村为邻,西傍商东河,南与付杨村接壤,北临大沙河,整个村庄呈长方形状。全村总面积960亩,其中耕地766亩,人均1.7亩,村民居住占地194亩。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100户,总人口40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
  温王村因先祖王明芝而得名,曾称为“王家村”“王明芝村”。
  全村有王、姚、刘、谭、温5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王姓最多,占全村总人口的75%。王姓两兄弟是明朝由河北枣强迁来,王明芝留此,兄王明茂去无棣。姚姓是建村以后,由山西迁居于此,并分散在沙河、韩庙等地。温姓原从河北迁至沙河,民国初期迁来该村。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后,土坯房逐渐被砖石结构的瓦房所代替。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青石建基、全砖墙、尖顶挂瓦带前出厦的房屋。1992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2条大街,总长1000米,并逐步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对大街进行美化、绿化和亮化。2005年,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至2010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平方米。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亩产粮食不足30公斤。1955年,该村组织13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2个互助组。1957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18眼,修沟渠4条,农业条件得到改善。1981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30公斤,提高到亩产300公斤。
  1980年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1981年开始,推广自由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至2010年底,村内建有养殖场12个,其中养猪场4个,养鸡场8个,外出打工人员80人,人均经济收入7000元,是改革开放前的30倍。村内有商店2个,第三产业从业人员70人,群众增收50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100%,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1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200台,各种机动车辆100余辆,其中轿车5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村政任职
  1947-1949年,姚文胜任党支部书记,王玉民任村长。1950-1958年,姚文胜任党支部书记,王孝圣任社长。1958-1985年,王孝圣任党支部书记,姚文奎任大队长。1986-1988年,谭洪岐任党支部书记,王花林任村主任,王玉普任村文书。1988-2006年,王花林任党支部书记,王云田任村主任,姚文兴任村文书。2006-2010年,王金春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王云龙、谭云民任支部委员。
  2010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20名党员。
  文教卫生
  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学校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10%。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投资5万元对学校进行修建、改造和扩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1998年,学校“普九”达标,校舍达标,教学设施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6年,学校合村并点,村庄孩子到龙桑寺中学附小上学。2010年,村内设阅览室,建立活动场所,配置高低杠、乒乓球桌、篮球场等。
  卫生1967年,村里设有卫生室,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的“赤脚医生”逐步被小诊所代替。2005年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村民文化该村自古就有春节期间跑秧歌的习俗,一到春节、元宵节,村内组织80余名男女青年组成秧歌队,到各村各单位巡演,深受群众喜爱,后因各种原因中断。
  人物
  革命烈士:王好学 王清 王忠信
  (王金春)
  符杨村
  村庄概况
  符杨村位于龙桑寺镇西北方向,东与袁家村为邻,西与任家村相连,南与北苏家村接壤,北临温王村。全村耕地面积556亩,人均1亩,每户占地面积0.28亩。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134户,总人口512人。
  符杨村又称付杨村,因姓氏而得名,付氏原籍杭州西门里铁板桥,自明朝永乐年间,永乐皇帝带兵扫北,先祖遂迁居惠民城(原武定府)西南于家台(现大付家),后由大付家迁往龙桑寺西赵家道口村,至今三百余年。赵家道口赵氏衰,付氏兴旺,付姓成为该村第一大姓;苏氏两户随后迁入。明朝末,杨氏由河北枣强县迁入,以姓氏命名,后续姓邸氏、焦氏、任氏、周氏、付氏先后迁居。解放前夕(1947-1949年),两村共同土改办事。解放后,两村合并为符杨村,分为3个生产小组。
  村容村貌
  1978年,全村进行统一规划,改造宅基地。1979年,村内通电。1980年,安上路灯。2000年,通自来水。2004年,全村硬化为柏油路,同年进行路灯更换。2005年,全村进行自来水改造,打深水井,全村用上深水井自来水。自改革开放以来,全村逐步盖砖瓦房,街道绿化,村街道两旁装设垃圾箱,并安排专人管理。2008年,设置了新篮球场、乒乓球台等,并建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场所,有阅览室、图书室、计划生育办公室。该村获得“市级文明村”称号。
  该村墓地都是祖传家族墓地,比较分散。20世纪70年代,政府号召铲平耕地中坟头,以小生产组为单位,建立公墓3处,由原来土葬改为火化,丧事由原来大操大办变为从俭小办。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地势高低不平,且分散、大小不等,春旱夏涝,靠天吃饭,亩产粮食不足5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20元。1952年,付元刚组织该村5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3个互助组。1953年,成立农业生产初级合作社。1955年秋成立高级合作社,打砖井10眼,修沟渠,整地块,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
  1964年,恢复自然村建制,组织动员群众开始治理全村地块,切割成方,挖渠筑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00年后,粮食亩产实现双千斤。
  新中国成立以前,绝大多数村民生活艰难,以外出扛活租地为生。20世纪80年代,村民开始能够解决温饱。2000年前后,原土坯屋都翻新成砖石结构瓦房,砖瓦房达到100%。全村95%以上的村民家中安装程控电话,电视机达到100%,电冰箱达到80%,电脑达到30%,各种机动车辆200余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
  村政任职
  1937年5月,付元刚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38年,先后有5名同志加入党组织。在抗日战争时期,全村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村党组织的活动只能秘密进行。解放战争时期,全村有10名青年参军作战,其中付元杰、焦友生献出生命。
  解放前夕,该村建立农会组织,付元刚任主席,刘玉华任妇救会主任,苏丰田任基干队队长,开展生产自救,发展生产,支援前线。1951年,建立村党组织,付兆恒任党支部书记,付元刚付村长。1953年,成立初级合作社。1955年,成立高级合作社。
  任职序列:1939-1955年,付元刚任农会主席,刘玉华任农救会主任,苏丰田任村民联防队队长。1955-1972年,付兆恒任村党支部书记,付元刚任村长。1972-1999年,付元奎任村党支部书记,付兆才任村主任。1999-2010年,付元国任村党支部书记,焦树英任村主任。
  2010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党员15名。
  教育文化
  教育 解放初期,该村儿童到外村上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不足30%。20世纪70年代,该村建立学校一处,并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儿童入学率达到95%以上。1998年“普九”以后,该村学校与任家村学校合并。2006年,学校合村并点,村庄孩子到刘集村镇完小上学。2009年,学校合并至龙桑寺镇中心附小。
  村民文化 20世纪60年代中期,该村以传统吕剧为主成立业余宣传队,逢年过节就外出演出,演出剧目有《红灯记》《智取威虎山》《小姑贤》《金玉钗》《争椅子》和自编吕剧《儿女风尘记》等,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终止。每到春节、元宵节,村内就组织50余名男女老少组建秧歌队,到邻近各村庄、单位巡演,深受群众喜爱。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断过,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又办起至今。
  人物
  革命烈士:付元杰 焦友生
  (付春明)
  冯集村
  村庄概况
  冯集村位于龙桑寺镇东偏北方向,省道316线路南,大沙河以北,东与霍家庙村为邻,西与庞家桥村相连,整个村庄呈长方形。全村总面积1600亩,其中耕地1200亩,人均1.5亩,村庄民居占地400亩。截至第六次人口普查,全村共有170户,总人口718人。
  冯集村初名司辛庄,冯氏由河北枣强一带迁入,人丁兴旺,繁衍盛昌,并立有集市,故改今名。
  全村有冯、司、魏、宋、王、杜6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冯氏最多,占全村总人口的64%左右。
  村容村貌
  20世纪60年代之前,该村庄无大变化。村落集中于一条东西大街两侧,全村没有一座砖瓦房,全部是土坯墙、草檐头的平顶房,房架为梁檩结构。富裕人家盖房讲究四梁八柱,正房坐北朝南,东西厢房带南屋的四合院。
  70年代开始,将部分居住拥挤、缺宅基地的家庭在村北的碱洼地进行安置,经历3次安置,一直到1984年开始村庄规划,扩宽了原村内大街,开通十字街,院落规划标准为东西长17.5米,南北长20米,两户之间留有5米胡同。东西大街宽12米,南北大街宽10米,房屋多为砖坯结构平房。80年代后期,村内开始出现青石建基、全砖墙尖顶挂瓦带前出厦房屋。
  1981年,全村实现通电并且安装路灯。1996年,村内大街铺设沥青路面,全村安装有线电视。2009年,村民用上自来水,基本户户有电话。至2010年,通过重修,全村99%的村民住上砖瓦房,并购置新家具、新家电,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0平方米左右。经济发展
  该村历代以分散型小农经济为主要经济形式,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亩产粮食不足200斤。
  1947年,土地改革,农民分得土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规模根治河流,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该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村民大面积使用化肥、农药,粮食产量由集体耕种时的亩产200斤左右增至亩产500斤以上。经过土地整合,合并地块,大面积实现机械化耕作。
  该村有收割机5台,播种机6台,三轮车85辆,家庭轿车9辆,大型货车6辆,百货副食店3家,建筑工程队2个,外出及就近打工人员300余人。村内养猪户逐渐增多,人均经济收入逐年增加。
  村政任职
  新中国成立前,冯集村建立农会组织,并且建立妇救会、基干队、青年团等,开展生产自救,发展生产,支援前线。
  1946-1947年,村内没有支部,村指导员冯光全、冯胜元、冯振江、冯佃功,接受上级指示在村里开展工作。1954年,隶属于常庄老三区,冯集村成立3个初级社,分别由冯江元、冯振芹、冯文海任社长,主持社里工作。1955年,与黄马村、庞家桥村合并为高级社,叫做和平社,庞洪恩、郑化银任社长,冯清万、司洪儒、庞文显任会计。1958年,恢复冯集村建制,冯振芹任党支部书记。1959年,冯振芹病故。1959-1984年,冯永庆任党支部书记,冯希太任大队长,冯树祥任团党支部书记。1965年,分公社,冯集村分入龙桑寺公社。“文化大革命”期间,冯永庆是商河县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积极分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周年大庆时,冯永庆与杨得志司令员同机去北京参加大庆观礼,当时冯集村是全县的政治典型。
  1978年后,村内逐步恢复健全领导班子。1984-1991年,宋书祥任冯集村党支部书记,冯金贵为村委会主任,冯金祥为文书。1992-2010年,宋书祥任村党支部书记、冯金贵任村委会主任,冯永杰为副主任。2011年春,冯书国当选该村党支部书记,冯金玉为村委会主任。
  1998年,村级活动场所建成使用。至2010年,全村党 员已发展到28人。
  文教卫生
  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冯集村有学校一所,开设1-4年级课程。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投资3万元对小学进行修建、改造和扩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0%。1996年,学校“普九”达标,校舍达标,教学设施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2年,学校合并,该村的孩子到庞家小学上学。
  卫生 20世纪50年代,村里有卫生室。2009年,镇卫生院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为村民查体。
  文化 该村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业余剧团的服装、道具、舞台设施样样齐全。从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每到集日,村书记坐镇,县文化馆的同志给予指导,组织演出,演出的剧目有京剧《红灯记》《沙家浜》等革命样板戏,还有吕剧《李二嫂改嫁》《小二黑结婚》和地方戏《夺印》《剑杆河边》《野火春风斗古城》等,到各村巡回演出,场场爆满,活跃于商河、惠民两县。
  该村自古就有跑秧歌的习俗,一到春节、元宵节,村内组织96名男女青年组成秧歌队,还有跑旱船,到各村各单位巡演,深受群众喜爱。
  人物
  冯光成 号子章,民国时期北平大学工学院毕业,曾在山东省公安厅任职,已故。
  冯光荣 号化青,民国时期北平师范大学毕业,解放重庆时起义,曾在山东省教育厅任职,已故。
  革命烈士:冯辉元 司东林 司洪义
  (白兴桂)
  庞家桥村
  村庄概况
  庞家桥村位于龙桑寺镇东北方6公里处,东与冯集村为邻,西与沙河乡文丰梁相连,南与黄马村隔沙河相望,北临沙河乡赵席头村,整个村庄呈方形状。全村耕地面积1400亩,人均1.4亩,村庄民居占地180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155户,总人口63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
  据谱书记载,该村自河北武邑枣强一带迁入,命名庞家村。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龙桑寺以西周边地区称为东北庞家,棘城街周边地区则称西南庞家。后因1964年省交通厅第五工程队在村头沙河上修建了混凝土大桥,故取名庞家桥。据传,该村很早以前有张、侯两姓各一家,后因绝后失传,故现只有庞姓一个姓氏,均为汉族。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后,村内街道弯曲不直,房屋参差不齐。1975年,进行村庄规划。规划为每户宅基地长22米,宽18米,过道宽3米,前后东西大街各11米,在村中央新开一条南北大街。把学校从村内迁往村后路北。靠十字街西南方向留下4户宅基地的地方,作为经济开发大院,建12间房,内有草编、木工、养蚕等经济项目。
  改革开放以来,村民住上宽敞、明亮、带前出厦的正房,房顶安装太阳能,偏房是铝合金门窗,大门是漂亮的烤漆大门。1987年,村内实现通电,并安装路灯,后相继通自来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至2010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平方米,村内街巷整洁,房屋整齐,绿树成荫。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亩产粮食不足50公斤。1952年,该村组织10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10个互助组。1957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6眼,修沟渠8条。1965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不足50公斤提高到亩产150公斤。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1985年开始,推广经济作物种植、养殖、加工。另外,村中有商店8个,大型粮食收购中转站一个,白莲藕池几十个,生猪养殖小区3个,饲养户十多家,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200多人。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9%,居民二层楼房1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5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400多台,各种机动车辆200余辆,其中轿车6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村政任职
  1945-1949年,庞存德任农会主席,庞振武任民兵队长。1950-1974年,庞振武任村党支部书记(1960年,因“刮五风”停职一年,由当时支部委员庞海义主持工作,一年后恢复原职,至1974年退休)。庞存德任大队长。
  1975-2007年,庞海林任村党支部书记。1975-1987年,庞振地任大队长。1987-1994年,庞海新任村主任。1994-2000年,庞存海任村主任。2008-2010年,庞海水任村党支部书记,庞增来任村主任,庞洪增任文书。
  至2010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31名党员。
  文教卫生
  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学校1所,幼儿园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5%。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投资7万元对学校进行修建、改造和扩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0%。1992年,学校“普九”达标,校舍达标,教学设施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6年,学校合村并点,村庄孩子到房家村房家小学上学。2008年,村内有了阅览室,建立活动场所,配置高低杠、乒乓球桌、篮球场等。
  卫生 1965年,村里设有卫生室,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的“赤脚医生”逐步被小诊所代替。2006年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10年后开始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
  村民文化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村民自发组织文艺宣传队,演出剧目有吕剧《小姑贤》《李二嫂改嫁》《王定保借当》等,京剧《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该村自古就有春节期间跑秧歌的习俗,每逢春节、元宵节,村内组织百余名男女青年,组成秧歌队,到各村及县、镇各单位巡演,深受群众喜爱,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人物
  庞增胜 1959年11月8日出生,大专学历,197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商河县委组织部组织科科长,贾庄乡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团主席,贾庄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贾庄镇党委书记,发展计划局党组书记、局长,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商河县教师进修学校党支部书记。2012年1月任商河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
  革命烈士:庞振胜 庞德胜
  (庞丙来)
  刘集村
  村庄概况
  刘集村位于龙桑寺镇西北部,镇政府驻地以北,距省道316线1公里,东与黄马村、庞家桥村为邻,西与温王村相连,南与李家村接壤,北与沙河乡文丰梁村隔大沙河相望,整个村庄呈长方形。全村总面积2600亩,其中耕地1430亩,人均1.5亩,村庄民居占地300亩,其他占地870亩。全村共有252户,总人口945人。
  据《刘氏族谱》记载,刘氏由河北武邑枣强一带迁此,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因立集市而得名刘家村,后称刘集村。清朝末年,该村刘氏富人为防御贼寇骚扰,修筑围墙,全部用土砌成,留有南门,围墙里有富人“高台屋”,远近闻名,其他姓氏居住围子外。
  全村有刘、姚、彭、温、张、胡、马、苗、王、邵、董、郑12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刘姓最多,占全村总人口的60%。2009年,把自然村张连村整体搬迁至刘集村。
  2010年,该村获“济南市文明村”“济南市级卫生村”称号;1995-2010年,连续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先进党组织”;2010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新农村建设明星村”。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大多数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0平方米。2009年春,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并制定规划措施。
  通过村庄规划,利用旧宅基和废弃地复耕土地100多亩,增加集体收入。村庄规划完成后,铺设自来水管道17540米,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新修排水沟3350米,建绿化带7800平方米,栽植垂柳、桃树、杏树等乔木1160棵,栽植扶芳藤球、月季等灌木1680株。
  至2010年,整个村庄252户全部修建完,开通4条大街,总长2400米,面积1.92万平方米,对4条大街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使整个村庄全部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和净化。统一建水冲式厕所170个,安装太阳能热水器180台。实现户户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0平方米,成为全县明星村、全市卫生村。按照城乡环卫一体化的要求,村里每15户设1个垃圾箱,每100户配1名保洁员,全村共配置16个垃圾箱和3个保洁员。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亩产粮食不足30公斤,大多数村民生活艰难,吃不饱穿不暖。1954年,该村组织30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4个互助组。1955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15眼。1961年,年人均粮食50公斤,人均纯收入20元。
  1980年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1981年开始,推广棉麦套种,小麦、玉米、蔬菜苗种植,大搞鸡、猪、羊、牛养殖。1982年,全村开始能够解决温饱。至2010年底,该村加大农业水利方面投入,先后新挖4条沟渠,水利条件配套,加上国家对农民种地补贴,提高农民的种地积极性。村内建养殖场8个,其中养猪场4个,养鸡场3个,养羊场1个,外出打工人员300余人,人均纯收入7000余元,是改革开放前的30倍。村内有商店4个,农药生资销售点1个,木片厂1个,镇商业街商店10户。至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5人,群众增收5000元。村内砖石结构住房占100%,全村安装程控电话30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500台,各种机动车辆350余辆,轿车12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90%。
  村政任职
  新中国成立前,刘振玉任村长,刘房任村农会主席。新中国成立后,1949-1958年,刘云轩任村指导员(村党支部书记),刘应仁任村主席。1958年2月-1985年10月,刘应仁任党支部书记,刘兆兴任主任。1985年10月-1994年10月,刘兆兴任党支部书记,温元一任村主任,(1993年,姚天臣任主任)。1994年10月-2010年,刘官君任党支部书记,姚天臣任村主任。刘官君是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商河县人大代表,2004年被济南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6年被商河县委授予“优秀党支部书记”称号,2003-2005年,连续被商河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09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2010年春,村重新建一处高标准的办公场所。至2010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26名党员。
  社会民生
  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学校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很低。新中国成立后,该村是商河二中所在地,是周边几个乡村的文化教育中心。村中有1处小学。2005年,为改善办学条件,该村投入5万元对学校进行搬迁修建,学校“普九”达标,教学设施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8年,学校合村并点,村庄孩子到新建中学附小上学。2009年,村内有了阅览室,建立了活动场所,配置了高低杠、乒乓球桌、篮球场等。
  卫生 20世纪70年代,村里设有卫生室。到90年代,村里的“赤脚医生”逐步被小诊所代替。2006年,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10年后,开始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
  村民文化 该村自古就有春节期间跑秧歌的习俗,民国时期,该村秧歌表演、高跷队远近闻名,登担、劈叉、倒蹲、蹦桌、跳凳、丑角逗乐,高难度动作表演堪称一绝,“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断。2005年,又重办起了鼓子秧歌,“套环、运牌、灯笼挂、八行街”,春节、元宵节到各村、各单位巡演,深受群众喜爱。每年农历正月十四代表龙桑寺镇到县汇演,代表县到济南市汇演。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该村学唱演出现代京剧,剧目有《红灯记》《沙家浜》,吕剧剧目有《李二嫂改嫁》等,还有自编自演的三句半,文化娱乐活动很丰富,服装道具、舞台设施、乐器样样齐全。
  刘集村坚持“丧事简办、婚事新办”,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倡导“厚养薄葬”,新建祠堂一处;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建“五好家庭”评比活动。
  人物
  彭文炳 清末考入拔贡,设帐授徒,桃李满园;为解放商河做出贡献,《商河县志》有记载。
  革命烈士:刘成 彭培荣 温化一 姚天祯 姚文举 刘应胜 张佃岳
  (刘官君)
  李家村
  村庄概况
  李家村位于龙桑寺镇北部,东与庞家桥村为邻,西与符杨村相连,南与北袁家村接壤,北临刘集村,整个村庄呈长方形。全村总面积1328亩,其中耕地1067亩,人均1.4亩,村庄民居占地261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189户,总人口75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
  明朝末年,李氏始祖由河北武邑枣强一带迁入,以漂布为生,故得名漂白李,后简称李家。全村有李、郭2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李姓较多,占全村总人口的60%。
  村容村貌
  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为部分缺房户于大街南进行规划,统一红砖建基、坯墙、尖房顶,后因无瓦挂,不堪雨水冲刷,陆续改为平顶。70年代,利用村中空闲地、低洼地、边缘地,对居住拥挤、缺宅基地的农户进行安置,建筑多为砖坯结构平房。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青石建基、全砖墙、尖顶挂瓦带前出厦房屋,门窗多为木制玻璃结构。2000年前后,全村砖瓦房普及,门窗改为铝合金门窗。2005年,村内陆续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2007年3月,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村民按照规划拆旧建新,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平方米。先后开通两条大街,总长600米,对大街进行美化和绿化。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亩产粮食不足5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20元。1955年,该村组织25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5个互助组。1958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15眼,修沟渠3条。1969年,年人均粮食25公斤,人均纯收入25元。1981年,粮食产量提高到亩产500公斤。
  1980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1980年开始,实行自由种植、养殖、加工。至2010年底,建有养殖场16个,其中养猪场15个,养鸡场1个,外出打工人员200人,人均经济收入5500元,是改革开放前的30倍。
  该村公社化时期,建有铁编厂,从业人员20人,年收入约2万元。2010年底,村内有商店20个、饭店1个、服装店1个、化肥农药生产销售点3个,第三产业从业人员70人,群众增收5000元。全村农户都住上砖瓦房,安装程控电话15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290台,各种机动车辆89辆,其中轿车3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村政任职
  解放前,该村属沙河乡管辖,1965年7月,归属龙桑寺公社管辖,1984年,归属龙桑寺镇管辖。
  1942-1950年,李东峰任村长。1950-1952年,李东峰任村党支部书记。1952-1967年,李宗章任村党支部书记,李孟龙任村长,李孟华任村文书。1967-1997年,李孟龙任村党支部书记,李宗清任村主任,郭孟山任村文书。1997-1998年,李建成任村党支部书记,李佃福任村主任,李丙顺任村文书。1998-2010年,郭孟安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李丙顺、李宗军任支部委员。
  2010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党员15名。
  文教卫生
  教育卫生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学校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10%。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投资5万元对学校进行修建、改造和扩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1998年,学校“普九”达标,校舍达标,教学设施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6年,学校合村并点,村庄孩子到刘集村镇完小上学。2010年,村内有阅览室,建立了活动场所,配置高低杠、乒乓球桌、篮球场等。
  1967年,村里设有卫生室,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的“赤脚医生”逐步被小诊所代替。2005年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9年后开始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
  村民文化该村有传统的秧歌舞,特色的高跷舞,在周围村庄是比较出名的。秧歌场内小鼓花的串花、变花特别精彩,高跷的杂技、上担、蹦桌、劈叉、翻身立起很是有名,丑角的表演也很令人喜欢。逢春节、元宵节,年年串村演出。
  人物
  李洪臣 1947年2月参加革命,1949年5月在上海战役中牺牲,烈士。
  (李宗清)
  北袁家村
  村庄概况
  北袁家村位于省道316线以北,西临符杨村,北临李家村,南紧靠龙桑寺街。全村总面积595亩,其中耕地415亩,村庄占地180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95户,总人口320人。
  该村因姓氏而得名,全村只有袁姓一个姓氏,全部为汉族。据历史记载,先祖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由河北枣强迁至此地,村名以姓氏命名,据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
  村容村貌
  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为部分缺房户于大街南进行规划,统一红砖建基,坯墙,尖房顶,后因无瓦挂,不堪雨水冲刷,陆续改为平顶。70年代,利用村中空闲地、低洼地、边缘地,为居住拥挤、缺宅基地的家庭进行安置,建筑多为砖、坯结构平房。1972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按照村规划,开通了村内的南北和东西两条“十”字形大街,全长380多米。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青石建基,全砖墙,尖顶挂瓦带前出厦房屋。1987年通电,并安装路灯,对大街进行美化和绿化。2000年前后,全村砖瓦房普及,门窗由木制玻璃改为铝合金门窗。2008年,村里修水泥路。2009年,村里通自来水。2010年,硬化村内大街3620平方米,建排水沟2600米,建沼气池、安装太阳能热水器20户,新安装路灯36盏,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至2010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平方米,村内街巷整洁,房屋整齐,绿树成荫。
  经济发展
  1947年,进行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但受水利、科学技术等条件的限制,只能靠天吃饭,人均年收入不足20元。1955年,该村组织10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3个互助组。1958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4眼,修渠排涝压沙盖碱,农业条件得到改善。1960-1962年,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庄稼颗粒无收,村民生活十分艰难。1964年,党支部组织动员群众治理河南地、顺道地、宋家湾、肖家地、家后地,切割成方,挖渠筑田,将洼地改成旱能灌、涝能排的良田,粮食产量又有了新的提高。1969年,年人均粮食110公斤,人均年纯收入25元。
  20世纪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好转。90年代,人均年收入达到750元。到2000年,人均年收入已达2000元。
  至2010年,该村有养猪、养鸡小区各1个、气焊安装厂和养猪场各1处。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5500元,砖石结构住房达98%,全村安装程控电话60部,电视机90余台,并且全部实现闭路化,电冰箱、电脑累计110台,各种机动车98辆,轿车1辆,面包车2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村政任职
  解放前,属沙河乡管辖,1965年7月归属龙桑寺公社管辖,1984年归属龙桑寺镇管辖。
  1947-1952年,袁甲峰任农会主席,袁伍峰任大队长。1952-1966年,袁俊峰任党支部书记,袁山兴任大队长。1966-1968年,袁占兴任“革委会”主任。1968-1972年,袁山兴任党支部书记。1972-1976年,袁相昌任党支部书记。1976-1986年,袁龙海任党支部书记。1986-1996年,袁振法任党支部书记,袁振军任村主任。1996-2008年,袁伟兴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2008-2010年,袁勇兴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2010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党员15名。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同时完善了村内党建各项硬件设施,村级组织办公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文教卫生
  教育卫生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学校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10%。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投资5万元对该村学校进行修建、改造和扩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1998年,学校“普九”达标,校舍达标,教学设施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6年,学校合村并点,村庄孩子到刘集村镇完小上学。2009年,学校合并至龙桑寺镇中附小。2010年,村内有阅览室,建立了活动场所,配置高低杠、乒乓球桌、篮球场等。
  1967年,村里设有卫生室,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的“赤脚医生”逐步被小诊所代替。2005年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9年后开始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
  村民文化该村有传统的秧歌舞,特色的高跷舞,在周围村里是比较出名的。秧歌场内小鼓花的串花、变花特别精彩,跷的杂技、上担、蹦桌、劈叉、翻身立起更是有名,丑角的表演更是令人喜欢。逢春节、元宵节,年年串村演出。
  人物
  1947年大参军人员:袁姜峰 袁红兴 袁龙征 袁龙祥
  参加抗美援朝人员:袁龙祥 袁振华 袁振前
  (袁龙甫)
  常庄村
  村庄概况
  常庄村位于龙桑寺镇驻地东南5公里处,省道316线以南,东临师曹村,南接后翟村,西与三合庄村依邻,北与西田家村毗邻,是原常庄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地处惠民、济阳、商河三县交界处,属革命老区,该村残存多处革命遗迹。全村耕地面积1859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河渠配套,水利条件较好。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350户,总人口1432人。
  该村有周、刘、亓、韩、田、李、王7个姓氏,其中周姓人口最多,占全村总人口的50%以上。周、刘、亓、田、李、王6姓始祖皆迁自河北枣强。韩姓始祖韩照于永乐年间自河北邯郸迁此。全村人口均为汉族。
  常庄村自明初即有文字记载,古称“青龙镇”,后来改为“周家庄村”“周新庄村”,又名“刘屠庄”,后又改名数次,如“白马庄”“义和庄”等。因村落呈长方形,后遂俗称“长庄”,渐渐演变为村名“常庄”。
  村容村貌
  该村自1968年就推行村庄规划政策,基本街道已渐趋规整,主街宽15米。1980年,全村通电。1988年,常展公路东西贯穿全村,铺上沥青路面,成为全村最主要的街道。2010年,村民喝上自来水;同年,再次整修硬化村里的主要道路。
  至2010年底,该村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1公里,村西是“常庄商业街”,多是两层的楼房,街面达到30米宽,两侧商铺林立,是方圆十几里的经济交流中心。丰收河以东是原来的村落,多数是砖瓦房。村里有8家村民已经建起二层小楼,街道两旁设有垃圾箱,基本达到整洁和卫生的标准,房屋虽然有些许的错落,但是主体方向已渐趋统一。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农业生产条件极为落后,春旱夏涝,靠天吃饭,亩产粮食不足50公斤。1953年,该村10户村民组织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成立第二个互助组。1954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成立高级社,打砖井42眼,修沟渠4条,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水浇体系,粮食产量达到200斤。1960-1962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庄稼颗粒无收,村民生活十分困难。
  该村是人民公社、供销社、医院、信用社、粮站等单位的驻地,往来人员流量较大,从而带动了本地经济发展。该村是原常庄乡政府驻地,区位优势明显,村民经济来源已经不全依靠农业,商业收入已经占到家庭收入的主要位置。因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加上镇政府的扶持政策,先后有数家集体、个体企业落户常庄,如济南重汽装配厂、世纪经伟棉纺厂、上海食品调味厂、地温鲇鱼养殖厂、香港合集果汁厂等。
  2010年,全村都住上砖瓦房,人均年纯收入达到7000元,全村安装程控电话43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480台,各种机动车辆460余辆,其中轿车29辆、面包车37辆,大型收割机5台,大型运输车4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99%。
  清朝光绪年间,由村民集资设立集市,农历逢二遇七是常庄大集日,摊位达500余个,赶集人数千人,一度成为当时方圆百里最大的集贸市场。1957年,在村支部的领导下,李春文主持创办了集体制的油坊,加工大豆油。1968年,建养猪场,占地约20亩。同年,建粉条厂。
  村政任职
  因地处商河、济阳、惠民的交界处,行政关系也几经变易,先属武定府惠民县,后属德州地区商河,2005年全县政区调整后属龙桑寺镇管辖。
  常庄村是全县较早建立中共党组织的村之一,抗战初期周曰来就率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49年,常庄村建立党支部。至2010年全村党员发展到37人。
  任职序列:1937-1945年,刘玉银任农会主席。1945-1946年,周殿章住农会主席。1946-1949年,田同礼任农会主席。1949-1960年,亓连行任党支部书记。1960-1970年,亓连升任党支部书记。1970-1986年,李春文任党支部书记。1986-1987年,刘振军任党支部书记,刘振峰任村主任。1987-1989年,韩本利任党支部书记,刘振福任村主任。1989-2004年,周佃兴任党支部书记,刘振福任村主任。2004-2010年,周观虎任党支部书记,亓连明任村主任。
  2010年,全村党支部有3名委员,37名党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同时完善了村内党建各项硬件设施,村级组织办公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文教卫生
  清光绪年间,该村就有“周家学堂”一所,系周氏秀才文先生教书育人的场所。后改建为“常庄联中”,1980年搬入新校称“常庄完小”。1981年,常庄中学落成,学校发展逐步走入正轨。2008年,村中修了文化室,学文化、学种养、学科学蔚然成风。
  村中有标准的卫生室,正规、整洁,村民小病不出门,就医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常庄自古就有尚武的风俗。清朝有拳房,专门教授青年子弟学武,后由拳房班底组成了常庄的鼓子秧歌队,名震十里八村。
  人物
  刘司侯 清朝时人,官至佐清侯,选州右堂。
  田寿仙 名医,历清朝、民国、新中国3个时代,抗战时期曾斡旋于各种势力中间,深受当地百姓爱戴,享誉三县。
  韩英女,1973年1月出生,汉族,1995年7月参加工作,1999年9月入党,研究生学历。历任常庄乡党政办公室干事、计生办干事、党政办公室副主任,龙桑寺镇党委委员,共青团商河县委书记,县政府副县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革命烈士:周曰来 韩墨章 刘振常 刘玉普
  (周观虎)
  师曹村
  村庄概况
  师曹村位于龙桑寺镇东南方向,东与史家庙村为邻,西与西田家村相连,南与胡家村接壤,北临王皮弦村,整个村庄基本呈方形。全村总面积984亩,其中耕地834亩,人均1.5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114户,总人口51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
  据家族谱书记载,该村师、曹、赵3姓先祖先后均于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至河北枣强,又由枣强迁居于此。师、曹二姓先祖迁此较早,因而该村得名师曹村。多年后,韩姓由原常庄乡东崔家村迁至该村定居。该村共有师、曹、赵、韩4姓,均为汉族。
  村容村貌
  1976年,村里开始对宅基、住房、街道统一规划,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村民按照规划拆旧建新,开通村前、村中、村后3条大街,其中前街7米,中大街15米,后街6米,房屋建筑多为砖坯结构平房。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青石建基、全砖墙、尖顶挂瓦带前出厦房屋。1984年,全村通电。1994年,把原来15米长的村中大街改建成柏油路,随后又把村西南的土路改铺成柏油路,总长1000米左右。2000年前后,全村砖瓦房普及,门窗改为铝合金门窗,村中3条大街安装路灯。至2010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5平方米。
  经济发展
  1980年,该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合理的田间种植,兴办个体产业。1995年,全村规划畜牧养殖小区40亩,发展养殖业,全村有70余户养鸡场,5户孵化场,村民们的经济收入明显提高,全村各户都安装电话,购买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各种机动车辆50余辆。2001年,为改变浇地不便的状况,在村东开挖长500米的地下沟渠。2010年,全村安装自来水,机动车又增加30余辆,其中大型机械4辆,兽医诊所2处,销售店3家,化肥农药销售点1处。
  村政任职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曹英堂、师登峰、师登来3人相继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们的带动下,村民师清元、师登岳、师登成等人也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成立村党支部领导小组,曹英堂任组长,师登峰、师登来等几人任委员,接受上级领导指示在村内开展党的各项工作,如给前线八路军送军粮、送信、抬担架、保护受伤的八路军干部、战士等。随着党支部组织队伍的扩大,又建立土地农救会、妇救会、民兵基干队、青年团等组织,进行土改,发展农业生产,支援前线。
  1950-1967年,曹英堂任党支部书记,师登峰任大队长。20世纪50年代初,成立互助组,1954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成立高级灯塔社(由周围十几个村合并,以史家庙为中心),曹英堂任党支部书记。1961年,恢复自然村建制,营英堂任村党支部书记,师登峰任大队长,直至1967年退休。1967-1986年,师清福任党支部书记,师有珍任村主任。1986-1997年,师有魁任党支部书记,赵洪恩任村主任。1997-2010年,曹佃彬任党支部书记,师佃福任村主任。
  至2010年,全村有党员19名。
  文教卫生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学校1处,全部是土坯平顶房,一旦遇到大雨,学生们无法上学读书,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30%。1981年,村内自筹资金修建12间砖瓦结构校舍。1992年,又自筹资金3万余元,重新修建石头铺底、砖瓦结构的校舍10间,教室内安装电灯。1996年,“普九”全部达标。2005年,学校合村并点,合并到当时的常庄乡驻地中心小学读书。自恢复高考至2010年,全村考入各类大中专院校近40人。
  1969年,该村办卫生室,2005年,全村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0年,建起新农合医疗制度。
  2009年,村委会办公室建成使用,同时建立村图书室、阅览室,安装了篮球架、乒乓球桌等体育健身器材。
  人物
  师有魁 原商河县常庄乡师曹村党支部书记。1991年5月,被山东省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授予“七五”扶贫开发先进工作者;1994年8月,被济南市委评为“市首批养鸡状元”;1995年2月,被济南市委授予“济南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称号;1995年4月,被省委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1995年10月,被商河县选拔为“县乡村优秀科技人才”。
  曹佃训 1956年8月生,中共党员,高中文化。济南长盛牧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1990年,被评为“济南市先进工作者”;1998年,济南市第一届人大代表;2000年,被评为“济南市劳动模范”;2001年,济南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同时被评为“济南市优秀共产党员”;2003年,被评为“山东省劳动模范”。
  (曹佃彬)
  胡家村
  村庄概况
  胡家村位于龙桑寺镇东部,东与史家庙村相邻,西与师曹村相连,南与常庄村接壤,北与惠民县石庙镇杜家村隔洼相望,整个村庄呈长方形。全村总面积1088亩,其中耕地面积875亩,村居占地面积213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117户,总人口500人。
  全村有胡、高两姓,均为汉族,其中胡姓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95%,始祖由河北枣强迁入。
  村容村貌
  20世纪60年代之前,村庄无大变化,村落集中于唯一的一条东西大街南北两侧,村落建筑多为青砖建基,土坯砌墙,房架为梁檩结构,平顶草檐大出头。1975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村民按规划拆旧建新,先后开通2条东西大街,全长1400米。1992年,村内通电,结束了点煤油灯的生活。1998年后,电话、有线电视相继入户。2005年,对村内大街进行硬化,铺设沥青路面。2010年,家家通自来水。2011年,对村南东西路和南北向过道进行硬化,并对大街进行绿化,安装路灯。至此,人均居住面积达40平方米,村内街巷整洁,房屋整齐。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亩产粮食不足100斤。1951年,成立农业生产互助组。1955年,成立了两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一个是五五社,一个是跃进社,经过几年的奋战,打砖井、修沟渠,农业条件得到改善。
  1980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大面积推广使用化肥、农药、良种,粮食由集体耕种时的300多斤,增至700多斤。由于地块分散(初分到户时每户十余块),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使用和发展,后经陆续整合,合并地块,实现了大面积机械化耕作。
  从1981年开始,推广种植、养殖、加工业。至2010年底,全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有养猪场5个,养鸡场1个,外出打工人员百余人,人均经济收入5000元,是改革开放前的20多倍。全村砖石结构住房占99%,居民二层楼1座。安装程控电话100余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干余台,各种机动车辆100余辆,轿车10余辆,全村新农保参保率100%,新农合参合率98%。
  沿镇公路修建商业街,有超市2个,建材经营3家,预制场1家,煤场1家,粮食收购点1家,打皮场1家,饲料兽药直销处1家,混合饲料加工厂1家,农机维修处1家。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百余人。
  村政任职
  1946-1952年,胡振东任农会主席。1952-1961年,胡振东任党支部书记,胡延海、胡振成任委员。1961-1966年,胡绪章任党支部书记。1966-1967年,胡安贵任“革委会”主任。1967-1988年,胡绪章任党支部书记,胡清枝任大队长。1988-1996年,胡安有任党支部书记,胡力章任村主任,胡希章任村文书。1996-1998年,胡修俊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1998-2000年,胡海章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2000-2010年,胡爱章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胡修忠、高宗华任委员。
  全村党支部有3名委员,13名党员。
  文教卫生
  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学校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很低。1975年和1985年先后两次投资对学校进行整修、扩建,建成正规化学校,教学设施齐全,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1997年,学校合村并点,孩子们到史家庙完小、常庄中心小学就读。2009年,村内有了阅览室,建立活动场所,配置高低杠、乒乓球桌、篮球场等健身设施。
  卫生 1967年,村里设有卫生室,有了“赤脚医生”1名。2005年,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9年后,镇卫生院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2009年,建成了村级卫生室,配有医生1人,床位3张。
  村民文化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村内组织学唱、演出现代京剧等,演出的京剧剧目有《沙家浜》《红灯记》等,演出的吕剧剧目有《小姑贤》《李二嫂改嫁》《井台会》等。
  人物
  胡振平 1939年2月参加革命,1943年惠民康园战斗中牺牲,烈士。
  (胡爱章)
  北小王村
  村庄概况
  北小王村位于龙桑寺镇东部,北与史家庙村为邻,南与胡坊村接壤,西与常庄村相连,东面是田地。全村总面积195亩,其中耕地160亩,人均1.72亩,村庄民居占地35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23户,总人口9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
  北小王村因村南福庆寺而得名,早在明永乐年间(1403-1424)就有历史记载。明末清初,因村中有三座庙,曾称为三庙王,后改名为王家,因与东边的王家重名,该村在福庆寺之北,故改名北小王。全村只有王姓一个姓氏,均为汉族。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村中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破烂不堪,杂乱无章,大多数是土房,入均居住面积不足6平方米。新中国成立后,土坯房逐渐被砖石结构的瓦房所代替。1996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2条大街,总长300多米。1985年,全村通电。2007年,通有线电视,手机、电脑普及率达到80%以上,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平方米。2009年,村内有了阅览室,建立活动场所,配置乒乓球台、篮球场等体育器材。2010年,村里建卫生室,有医生2人,床位6张。2011年,开始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农业生产条件极为落后,春旱夏涝,靠天吃饭,亩产粮食不足30公斤。1951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经过三年奋战,打砖井2眼。1956年,在常庄村干部群众帮助下,又打砖井1眼,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几十斤提高到200多公斤。
  1980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1986年开始,先后推广麦棉种植、夏辣椒种植以及葡萄种植等。2000年,建成养殖小区,鸡存栏6000只以上,猪300头以上。村中办起了“壮壮”饲料加工厂、连平化肥农药生资销售点等。
  村政任职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建立了农会组织、妇救会、基干队、青年团等,搞生产自救,支援前线,保护群众利益。
  1946-1966年,王化先任村长。1966-1990年,王森林任村党支部书记。1991-1994年,王忠福任村党支部书记。1995-2010年,王文林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至2010年,全村党支部共有2名委员,5名党员。
  (王文林)
  胡坊村
  村庄概况
  胡坊村位于龙桑寺镇东南部,东与小尹家村为邻,西与常庄村相连,南与寺西孙村接壤,北临寺北王村,整个村庄呈长方形状。全村总面积360亩,其中耕地300亩,人均1.4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有45户,总人口21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
  胡坊村,由明朝洪武年间由河北枣强迁来定居,当时胡姓一家经营香油作坊而得名。全村有胡、赵、王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胡姓人口最多,有40户,占全村总人口的90%,赵姓3户,王姓2户。
  村容村貌
  20世纪60年代之前,该村庄无大变化,村落集中于唯一的一条东西大街南北两侧,村落建筑多为青砖建基。
  1992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改为东西1条大街、南北2条大街。2006-2007年,打井6眼,挖沟并修建水利配套设施。2008年,村内建起篮球场等体育设施,购买乒乓球桌、高低杠等健身器材,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2009年,全村每户都用上了自来水。2010年8月,村办公室和服务室建成使用。
  经济发展
  该村土地肥沃,适宜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和棉花、豆类、蔬菜等经济作物。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20世纪80年代,实行土地承包制,生活水平有所好转。1970-1985年,发展西瓜种植和粮棉套作,进行土地承包制,分田到户,挖了排水沟和村西沟。90年代,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000元。至2001年,人均年纯收入达到了2710元。2005年,建畜牧养殖小区1处,主要是养蛋鸡、肉鸡、猪等,鸡存栏15000只,猪存栏100头,羊50只。20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5420元。截至2010年,全村95%的农户住上了砖瓦房,有4户老人享受了低保。同时,普及有线电视、电话,户户通自来水,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辆50余辆,村内实现硬化、亮化和美化。
  村政任职
  1980年以前,胡坊村属于常庄公社,1980年以后,归常庄乡管辖。2005年11月,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归龙桑寺镇管辖。
  1949-1960年,胡天三任大队长。1961-1970年,胡丙银任村长。1970-1985年,胡丙银任村党支部书记。1985-1997年,胡银田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1997-2000年,王海泉任党支部书记、胡清东任村主任。2000年2月,胡秀祥任党支部书记,刘丰花任计生专职主任。
  至2010年,全村共有8名党员。
  文教卫生
  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没有学校和幼儿园,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投资3万元对村内学校进行修建、改造和扩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2010年,村内有阅览室,建立了活动场所,配置高低杠、乒乓球桌等健身器材。
  卫生 20世纪80年代,村里设有卫生室。到1990年,村里的“赤脚医生”逐步被小诊所代替。2009年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2010年开始建成村级卫生室,有医生1人,床位4张。
  人物
  革命烈士:胡忠田 胡文斗
  (胡秀祥)
  小尹家村
  村庄概况
  小尹家村位于龙桑寺镇东部,东与薛家村为邻,西与胡坊村相连,南与徐太院村接壤,北临史家庙村,整个村庄呈长方形。全村总面积275亩,其中耕地230亩,人均1.8亩,村庄居住占地45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27户,总人口13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
  小尹家村因有张、尹两大家族,取名张小尹家,后来由于历史原因,改名为小尹家。全村有张、尹、于、李4个姓氏,其中张氏人口最多,占全村总人口的80%,早在明代永乐年间就有历史记载。明末清初,于、李两姓才迁至该村,4姓氏均为汉族。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多数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6平方米。村落建筑多为青砖建基、土坯砌墙、房架为梁檩结构、平顶草檐大出头的平房。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为部分缺房户规划宅基,统一红砖建基,坯墙,尖房顶,后因无瓦挂,不堪雨水冲刷,陆续改为平顶。70年代,利用村中空闲地、低洼地、边缘地,为居住拥挤、缺宅基地的家庭进行安置,建筑多为砖坯结构平房。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青石建基、全砖墙、尖顶挂瓦带前出厦房屋。1993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村民按照规划拆旧建新。2000年前后,全村砖瓦房普及,门窗为铝合金玻璃窗。2009年,村内大街铺设柏油路,对大街进行美化和绿化。同年,通自来水。至2010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5平方米。
  经济发展
  1947年,进行土地改革。1955年,该村组织6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2个互助组。1958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4眼。1969年,年人均粮食110公斤,人均纯收入25元。1967年,村党支部又组织动员全体群众,治理洼地,切割成方,挖渠筑田,将洼地改成旱能灌、涝能排的良田。
  20世纪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90年代,人均收入达750元。到2000年,人均收入已达2000元。该村有养殖小区1个,猪存栏量在300头以上,建材门市1个,铝合金门窗加工1处,外出打工人员50余人。至2010年,人均收入达5000元,全村95%的农户住上了砖瓦房,普及了有线电视、电话,户户通自来水,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辆50辆,村内道路已进行硬化、美化、亮化。
  村政任职
  1956年,张丰阁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8-1986年,张丰阁任村党支部书记,张洪敏任大队长。1986-1997年,张洪敏任村党支部书记,于东海任村主任。1997-1999年,于东海任村党支部书记,张洪利任村主任。1999-2010年,张洪利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2010年,全村共有4名党员。
  文教卫生
  新中国成立前,文化教育水平落后,适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3%。新中国成立后,该村和胡坊村联合办学,学校设在胡坊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1997年,学校“普九”达标,校舍达标,教学设施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8年,学校合村并点,村庄孩子到史家庙小学上学。2010年,村内设有阅览室、青年科技之家,建立篮球场,购置乒乓球台等体育健身器材。
  2006年,全村实行合作医疗,2010年开始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
  人物
  于宝元 1940年参加革命,1948年4月在潍县战役中牺牲,烈士。
  (张洪立)
  寺西孙村
  村庄概况
  寺西孙村位于龙桑寺镇东南部,东与徐太院村为邻,西与后翟村相连,南与东崔家村接壤,北临胡坊村,整个村庄呈长方形状。全村总面积142亩,其中耕地122亩,人均1.8亩,村庄民居占地20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21户,总人口7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
  寺西孙村因全村都姓孙而得名,家族有两个,均为汉族,均由河北枣强迁来此地定居。1975-1980年,该村连年被评为乡先进集体。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大多数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到10平方米。2005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村民按照规划拆旧建新,先后开通2条大街,总长89米,并逐步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对大街进行美化和绿化。自1991年开始,村内先后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至2010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1平方米,村内街巷整洁,房屋整齐。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亩产粮食不足100公斤。1958年,该村组织8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成立1个互助组。1958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2眼,修沟渠1条。1985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320公斤。
  1980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自1990年开始,全村推广粮棉种植,畜牧养殖,三产加工。至2010年底,全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另外村内还建有养殖场3个(养猪场1个,养鸡场2个),蔬菜基地1处,外出打工人员15人,村内有商店1家、饭店1家、理发店1家、服装店1家、粮油店1家、化肥农药生资销售点2处,砖石结构住房占80%,全村安装程控电话21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18台,各种机动车辆8辆,轿车1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该村人均经济收入3000元,是改革开放前的10倍。
  村政任职
  1949年1月-1960年1月,孙元成任大队长。1960年2月-1970年2月,孙佃文任大队长。1970年1月一1983年1月,孙德绪任村党支部书记。1983年2月-1993年2月,孙佃亮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1993年3月一1998年3月,孙会岐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1998年4月一2004年2月,孙会亮任党支部书记,孙建忠任村主任。2004年3月-2007年12月,孙会祥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2008-2010年,孙建军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2010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8名党员。
  文教卫生
  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投资3万元对村内学校进行修建、改造和扩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2010年,村内有阅览室,建立了活动场所,配置高低杠、乒乓球桌等健身器材。
  卫生 20世纪80年代,村里设有卫生室,到1990年,村里的“赤脚医生”逐步被小诊所代替。2009年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2010年开始建成村级卫生室,有医生1人,床位4张。
  人物
  抗日期间革命烈士:孙吉绪
  (孙建军)
  东崔家村
  村庄概况
  东崔家村位于龙桑寺镇东南方向,东与南王村为邻,西与前翟村相连,南是一片开阔田地,北临寺西孙、徐太院村,全村一条大街贯穿东西,整个村庄呈“一”字状。全村总面积1458亩,其中耕地面积1158亩,村庄民居占地面积180亩,果林占地面积100亩,企业占地面积20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有136户,总人口546人,均为汉族。
  该村有崔、翟、齐、范、孙5个姓氏,崔姓人口最多,占全村人口80%,先世祖于明代永乐年间,由河北枣强县一家兄弟二人徙居落户该村。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大多数是土坯草檐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6平方米。村落建筑多为青砖建基、土坯砌墙、房架为梁檩结构、平顶草檐大出头的平房,雨天房顶漏水是经常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村庄无大变化。八九十年代,土坯房逐渐被砖石结构的瓦房所代替。
  1984年,村庄实行统一规划,标准为大街宽12米,小巷宽5米。1986年,全村通电。1996年,村庄重新规划,通大街、通小巷。2004年,全村通有线电视。2009年,全村通自来水。2010年,村内大街硬化。村民全部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购置新家具、新家电。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亩产粮食不足50公斤。1953年,该村由崔学树组织10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成立第二个互助组。1954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成立高级社。打砖井25眼,修沟渠6条,南北4条、东西2条,挖大型水库一座,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水浇体系,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粮食产量达到200斤。1960-1962年,遭受了严重自然灾害,庄稼颗粒无收,村民全靠国家救济。
  1980年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购置机械设备,加大了水浇能力,使土地产值增加。村内发展村办、户办工业,建棉花加工厂1处,服装厂1处,塑料颗粒加工厂1处,从业人员60余人。2010年,村内有商店2家,建有养殖小区,养鸭场1个,养鸡场30余个,养猪场13个,建筑队2个,蔬菜大棚20多个,露天菜园20余亩,外出打工人员80人。2010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村民都住上了砖瓦房,有居民二层楼2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3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180台,各种机动车辆160余辆,其中轿车13辆、面包车7辆,大型运输车4辆,大型收割机5台。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99%。
  村政任职
  抗日战争时期,崔吉江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的影响下,崔广聪、翟学梓先后加入抗日战争队伍,当时村里没有党支部,遵照上级指示开展工作。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农会、妇救会、基干队、青年团,碾米、抬担架、做军鞋、军衣,发展生产,支援前线。
  1946-1949年,崔学树任农会主席,崔士胜任革救会主任,崔光亮任公安员。1949年,全国解放,村里建立党支部,崔学树任党支部书记,崔士胜、崔士堂任支部委员。1951年,村里开始大生产运动,成立互助组、初级社。1955年,与徐太院、东崔家、王家、吕家院、东小刘、薛家6个村成立高级社,刘佃青任党支部书记,村里划分为3个生产队,由大社统一领导。
  1961年,恢复原来建制。1961-1966年,崔传异任党支部书记,崔吉昇任大队长,崔士庆任民兵连长。1966-1971年,崔学树任“革委会”主任,崔光亮任公安员。1971-1981年,崔传昇任党支部书记、崔吉昇任大队长。1981-2010年,崔玉安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崔广堂任村委委员。
  至2010年,全村党员已发展到16名。
  人物
  革命烈士:崔吉祯 范登水 孙合亭 齐东升 崔吉江
  (崔玉安)
  南王家村
  村庄概况
  南王家村位于龙桑寺镇东南,北与徐太院村接壤,南与郑路镇牛家村相邻,东与吕家院村邻近,西与东崔家村紧靠。全村总耕地面积320亩,人均土地2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该村有41户,人口160人,均姓王,汉族。
  王氏家族原籍河北枣强人,因村位于福庆寺南方,取名南王家村。
  1988年村里通电。2009年,全村都安上自来水。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村民收入增加,村民都住上宽敞、明亮、带前出厦、装铝合金门窗和烤漆大门的砖瓦房。1987年,村内实现通电,并安装路灯,2009年,全村通自来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至2010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5平方米,村内街巷整洁,房屋整齐,绿树成荫。
  经济状况
  1981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20世纪90年代,人均收入750元。到2000年,人均收入已达2500余元。到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80余万元,人均收入达5000余元。截至2010年,全村95%以上的农户住上了砖瓦房,孤寡老人享受低保,普及有线电视、电话,户户用上自来水。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辆30余辆。2005年,建立养殖小区,有特色养殖小区12处,以养猪为主,生猪存栏量达800余头。
  村政任职
  1946-1949年,王曰贵任农会主席,张连英任“革委会”主任。1951-1965年,王曰山任村党支部书记,王曰平任村长。1966-1967年,王曰责任“革委会”主任,王伦祥任会计。1968-1974年,王曰山任党支部书记,王太祥任委员,王忠兴任会计。1975-1986年,王太祥任党支部书记,王福祥任委员,王发兴任文书。1987-1990年,王太祥任党支部书记,王福祥任村主任,王召青任村文书。1991-2003年,王福祥任党党支部书记,王召青任村主任,王代祥任村文书。2004-2010年,王召青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截至2010年,全村有党员9名。(王召青)前翟村
  村庄概况
  前翟村位于龙桑寺镇东南方位,东与东崔家村为邻,西与贾王庄村相连,南与东、西高家村接壤,北临后翟村,整个村庄呈东西状。全村总面积1357亩,土地肥沃,水利条件较好,适宜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该村有110户人家,总人口470人。
  前翟村因翟氏而得名,自明朝永乐三年(1405)由诸城迁入此地,因村北有一后翟村,该村居前,因此定名为前翟村,历经六百多年演变,繁衍盛昌,人丁兴旺,其中翟姓占全村总人口的90%以上。全村有翟、罗2个姓氏,均为汉族。
  村容村貌
  解放前,村中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全部是土坯房,村落建筑多为青砖建基,土坯砌墙,房架为梁檩结构,平顶草檐房。20世纪六七十年代,村庄无大变化。该村自1982年开始实行村级规划,通大街、小巷,安排宅基。1989年,全村通电,安装路灯。1998-1999年间,修建村东头生产桥。2009年,村办公室建成使用。
  2000年前后,全村砖瓦房普及,门窗由木制玻璃门窗改为铝合金门窗。2008年,通有线电视。2009年,通自来水。2010年,对村内大街进行硬化,村两委带领全村村民积极参与,踊跃集资,在外地工作的村民听说家乡修路,也踊跃捐款。至2010年,人均居住面积达30平方米,村内大街整洁,房屋整齐,绿树成荫。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农业生产条件极为落后,亩产粮食不足5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20元。1955年,该村组织25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5个互助组。1958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15眼,修沟渠3条。1969年,年人均粮食25公斤,人均纯收入25元。
  1980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1980年开始,推广自由种植、养殖、加工。村内建有养殖场6个,其中养猪场4个,养鸡场2个,外出打工人员200人。
  至2010年底,村内有商店20家、饭店1家、服装店1家,化肥农药生产销售点3处,村民第三产业从业人员70人,群众增收5000元。至2010年,人均收入达到5500元,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450万元,全村的农户都住上砖瓦房,全村安装程控电话9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190台,各种机动车辆89辆,轿车3辆,全村新农合与新农保参保率均为100%。
  村政任职
  前翟村是全县较早建立中共党组织的村之一。在抗日战争初期,村民翟文堂最早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展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前,前翟村建立农会组织、基干队、青年团等,开展生产自救,发展农业生产,支援前线,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1952年,前翟村建立党支部,翟尚芝任党支部书记,翟福亭任副书记。1955年,与后翟村建立高级合作社。1963年秋,恢复自然村建制,前翟村由翟尚芝任党支部书记,翟福亭任大队长。
  任职序列:
  1952-1963年,翟尚芝任村党支部书记、翟福亭任副书记、大队长。1963-1969年,翟尚芝任村党支部书记,翟福亭任大队长。1969-1979年,翟吉文任村党支部书记,翟辉亭任大队长。1979-1999年,翟尚亮任村党支部书记,翟辉亭任村长。1999-2009年,翟民亭任村党支部书记,翟吉禄任村主任。2009-2010年,翟吉禄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截至2010年,全村党支部有3名委员,党员13人。
  文教卫生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学校1处,全部是土坯平顶房,一旦遇到大雨季节,学生们就无法上学读书,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30%。新中国成立后,对学校进行修建、改建和扩建,改善办学条件,1997年,“普九”全部达标。2005年,学校合村并点,该村孩子都到龙桑寺镇中心小学读书。村内有文化广场1个,设有篮球场、乒乓球桌、双杠、高低杠等体育设施和健身器材。村办公室于2010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并配有图书室,藏书千余册。
  新中国成立后,村内设有卫生室,有“赤脚医生”,到20世纪80年代,村里的“赤脚医生”逐步被小诊所代替。2006年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10年开始,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
  人物
  革命烈士:翟吉玉 翟吉福 翟明亭 翟道德
  (翟吉禄)
  后翟村
  村庄概况
  后翟村位于龙桑寺镇东南方向,东与徐太院村为邻,西与贾王庄村隔丰收河相望,南与前翟村接壤,北临胡家村,整个村庄呈正方形状。全村总面积1752亩,其中耕地1452亩,人均2亩,村庄民居占地300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192户,总人口72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
  后翟村因翟氏聚居而得名,曾称为“翟家”村。全村有翟、沈两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翟姓最多,占全村总人口的95%。翟姓于明永乐年间由(1403-1424)诸城迁入,历经600余年,繁衍昌盛,人丁兴旺。沈姓于道光年间(1821-1850)投亲寄居至此。
  村容村貌
  1949后前,村中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全部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5平方米。20世纪六七十年代,村庄无大变化。80年代后,土坯房逐渐被砖石结构的瓦房所代替。
  1976年1月,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村民按照规划拆旧建新,1979 年以来,按照村规划,先后开通3条大街,总长1200米,1981年,村内通电。2000年前后,全村砖瓦房普及。2008年,通有线电视。2009年,通自来水。2010年,对村内大街进行硬化,对大街进行美化和绿化,安装路灯。至2010年,人均居住面积达30平方米。
  村里进行殡葬改革,规划墓地一块,成立“红自理事会”,移风易俗,勤俭办事,得到了广大村民的肯定和支持。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土地低洼,没有河道,旱不能浇,涝不能排,土地贫瘠,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春旱夏涝,大多数村民生活艰难,年人均粮食仅4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30元。1952年,该村成立农业生产互助组,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50眼。1959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200公斤。1960-1962年,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庄稼颗粒无收。1964年,动用土方10000立方,在村西南挖水库1座,改善土地的水浇条件,粮食产量有了新的提高。1967年,年人均粮食150公斤,人均收入50元。1978年,年人均粮食200公斤,人均收入100元。
  1980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至1981年,全村解决温饱问题。改革开放后,该村发展养殖业,农户养牛、羊、鸡等家禽、家畜,形成一定的规模,尤其是养鸡业,蛋鸡存栏量达到十几万只,生猪存栏量800头,山羊存栏600只,全县仅有的“波尔山羊”养殖基地1处。2010年,村里成立了獭兔养殖协会,全村獭兔存栏量达18000只,全村增加收入30多万,每户增收3万元。
  村内建起了苇帘加工厂3家,从业人员达100多人。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全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另外,村内建养殖场23个,其中养猪场15个,养鸡场8个,外出打工人员100余人。村里有百货副食超市1个、邮政连锁店1个、农村信用社服务网点1个、馒头房1个。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20人,群众增收3500万元。砖石结构住房达98%,全村安装程控电话200部,电视机200余台,并全部实现闭路化,电冰箱、电脑累计160台,各种机动车150辆,其中轿车15辆,面包车10余辆,大型收割机5台,重汽运输车1辆,电脑50余台。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村政任职
  该村解放前归属商河县常庄区公所,1958年属常庄公社,社改乡后属常庄乡管辖,2005年乡镇区划调整后归属龙桑寺镇管辖。
  1949-1952年,翟延典任党支部书记,翟延忠任大队长。1952-1978年,翟玉湘任党支部书记,翟清连任大队长。1978-1990年,翟树江任党支部书记。1990-2002年,翟光庆任党支部书记,翟玉俭任村主任。2002-2010年,翟尚岭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2010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21名党员。
  文教卫生
  教育卫生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学校1处,全部是土坯平顶房,一旦遇到大雨季节,学生们就无法上学读书,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30%。新中国成立后,对学校进行修建、改建和扩建,从而使该村有了宽敞明亮的高质量学校,教学质量也大大提高。1997年,“普九”全部达标。2005年,学校合村并点,该村孩子都到龙桑寺镇中心小学读书。村内有文化广场1处,设有篮球场、乒乓球桌、双杠、高低杠等体育设施和健身器材。村办公室于2010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并配有图书室,藏书千余册,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该村有本科生20余名,研究生5名,博士后1名。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唱吕剧,村剧团达40多人,演出剧目有《李二嫂改嫁》《红灯记》等。该村自古就有春节期间跑秧歌的习俗。一到春节、元宵节,村内组织100余名男女青年,组成秧歌队,到各村、各单位巡演。
  人物
  烈士:翟尚彬 翟清彬 翟玉木 翟玉松 翟玉章 翟保元
  文物古迹
  该村有古墓1处,已有300年历史,由于历史变迁,古碑仅存1座,为乾隆四十一年( 1776)而立,保存良好,有较高的考古价值。近年村里进行维护,每逢春节,全村老少去古墓祭祖。
  (翟尚岭)
  西高家村
  村庄概况
  西高家村位于龙桑寺镇东南方,东与东高家村为邻,西与郑王庄村相连,南与郑路镇梁王村接壤,北临前翟村,整个村庄呈圆状。全村总面积815亩,其中耕地750亩,人均3.5亩,村民居住占地65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47户,总人口210人。
  该村因姓氏而得名,早在400多年前就有历史记载。全村有高、翟、王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高姓最多,由河北枣强迁此,人丁兴旺,繁衍盛昌,占全村人口的98%。翟姓由后翟村迁来,住外祖父家;王姓系招赘女婿,由岔道村迁来。
  1991-1994年,西高家村连续4年参加全县鼓子秧歌汇演,分获二等奖和三等奖。1956年,教师高洪达出席地区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村容村貌
  20世纪60年代之前,全村集中于一条东西大街北侧,村落建筑多为青砖建基,土坯砌墙,房架为梁檩结构,平顶草檐大出头。村东头有个大水塘,东西宽50多米,南北长100多米,周围栽植柳树。
  20世纪70年代,开始为部分缺房户在大街西南角规划建房,多是平顶土房。80年代,该村盖房多是土墙瓦房。90年代初,开始出现青石建基、全砖墙、尖顶挂瓦前出厦的房屋。1991年,全村通电;1998年,全村安装程控电话;2007年,通有线电视;2008年,通自来水。至2010年,全村砖瓦房普及。人均居住面积达100平方米。
  该村墓地分散,都以祖传土地或土改分得土地为自家墓地,也有家族墓地。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高梁、大豆为主,春旱夏涝,靠天吃饭,粮食产量低。1952年,成立互助组,1956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12眼,修沟渠2条。1952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27公斤,提高到75公斤。
  1980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1984年开始,立足推广优质小麦、玉米种植。同时,发展养殖业,村内有养猪户3个,养羊户1个,养鸡户1个,外出打工人员50多人,该村人均收入500元,是改革开放前的10倍。至2010年,人均收入达30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100%,有大型机械2台,全村户户有电话、手机、三轮车、电动车,电视机、电冰箱已普及到户。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
  村政任职
  民国时期,该村属冯家乡。1937年,商河沦陷,受日伪统治,属龙桑寺区。1945年,商河解放,归常庄区。1960年,隶属常庄人民公社,村政称生产大队,辖3个生产小组。2005年11月,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归龙桑寺镇管辖。
  民国时期,高东山任村长。日伪时期,高连榜任村长,高连武任村文书,当时西高家村是游击队的根据地,高连榜名为日伪村长,实为游击队办事。1945-1949年,高连榜任村党支部书记,高连荣任村长,高东岐任农会主席,高连武任村文书。1949-1987年,高连君任党支部书记,高吉三任副书记,高连朋任会计。1987-2010年,高洪峰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至2010年,全村有党员11名。
  社会民生
  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学校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30%。新中国成立后,对村内学校进行修建、改造和扩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2010年,村内有阅览室,建立活动场所,配置高低杠、乒乓球桌、篮球场等。
  卫生20世纪80年代,村里设有卫生室,到1990年,村里的“赤脚医生”逐步被小诊所代替。2009年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10年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
  村民文化20世纪60年代,该村组建宣传队,逢年过节组织演出,自编自演,结合形势,演出各种形式的文艺小节目,有京剧、舞蹈、相声、双簧、演唱等。
  该村自古就有春节期间跑秧歌的习俗,一到春节、元宵节,村内组织40多名男女青年组成鼓子秧歌队到周围村巡演,特别是马叉、上下纷飞、单缠丝、双缠丝、苏秦背剑尤为好看。鼓子秧歌场子有剪子股、单十字街、双十字街、八趟街等10多种,1994年后停办。
  人物
  革命烈士:高洪岩 徐连科 徐吉武
  高洪范 1938年参加革命,曾任独立营营长、团长,转业后任青岛水产局局长。其夫人1946年参加革命队伍,离休后在青岛疗养所。
  高连训 1960年青岛化工学院毕业,毕业后在太原化工厂工作,后商河县化肥厂建厂,回本县先后任技术员、厂长。
  (高洪峰)
  东高家村
  村庄概况
  东高家村位于龙桑寺镇东南方位,东与王寨村为临,西与西高家村相连,南与郑路镇冯玉家村接壤,北临东崔家村。全村总面积508亩,其中耕地面积428亩,村庄占地80亩。全村共有42户,人口186人。
  该村有徐、高两个姓氏,其中徐姓人口最多,占全村人口的80%,高姓占20%,均是汉族。东高家村因与西高家村相连而得名,早在明朝年间就有历史记载,有六百余年历史。
  村容村貌
  20世纪60年代,村中只有一条南北大街,街两侧有几处院落。70年代,农民生活稍有变化,村内房屋有红砖建基、坯墙平房。80年代中期,村中开始统一规划,由村东头首先安排,建两排房屋。1987年,全村通电。2000年前,村中住房统一砖瓦到顶,基本普及。2000年,基本实现户户通电话。2010年,村内通了有线电视。人均居住面积30平方米。
  经济发展
  该村土地平坦,其中大部分土地为碱性土地。水利条件较好,北边、东边各有条沟渠,有机井6眼,做到旱能浇,涝能排。该村适宜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
  1972年,该村修建副业房8间,全村搞铁编副业3年,盈利后购置大马车一辆,驴马4匹,牛8头,为发展生产,打机井2眼,购买12马力机器一台,改变生产条件。1994年,挖村南排水沟1条,打机井2眼,更新了输电线路。2002年,整修大街2条,打机井3眼,建立了畜牧养殖小区1处,养猪舍15个,饲养肥猪几百头,增加了群众收入,村民都住上砖瓦房,街道整齐好看,绿树成荫。
  2010年,建蔬菜大棚5个,每年在雨季排涝时,挖排水沟数千米。2011年,整修中间街道1条,全村农业实现机械化。全村户户有电话、手机、三轮车、电动车,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也已普及到户,有大型机械2台。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
  村政任职
  东高家村是原常庄老区所管辖的一个村庄,在1952年建立村党支部,徐连作任村党支部书记。新中国成立前,东高家村建立农会组织、基干队、青年团,开展生产自救,发展农业生产,支援前线,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1955年,与西高家村合并建立高级合作社。
   1962年秋,与西高家村分开,建立东高家村党支部,由徐吉明任村党支部书记。1964年后,由徐吉胜任党支部书记,高廷亮任大队长兼生产队会计。1972-1992年,高廷亮任党支部书记,徐延福任村主任,党支部连续3年被乡政府评为“三好”模范党支部,高廷亮个人6次被乡政府评为“模范党员”,参加了县2届党代会,2届人代会。1993-2001年,徐延福任党支部书记,徐吉田任村主任。2002-2010年,徐吉田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至2010年,全村有党员9名。
  教育卫生
  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有学校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30%。新中国成立后,对村内学校进行了修建、改造和扩建。1972年,该村修建新学校教室4间。1994年,东、西高家村联合盖新学校6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2000-2011年,全村大专院校在校或毕业的学生10名。2010年,村内有了阅览室,建立活动场所,配置高低杠、乒乓球桌、篮球场等。
  卫生 20世纪80年代,村里设有卫生室,有“赤脚医生”。到1990年,村里的“赤脚医生”逐步被小诊所代替。2009年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10年,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
  (徐吉田)
  东小刘村
  村庄概况
  东小刘村位于龙桑寺镇东南部,东与东田村为邻,西与徐太院村相连,南与吕家院村接壤,北临薛家村,整个村庄呈长方状。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48户,总人口21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全村总面积510亩,其中耕地450亩,人均2亩,村庄民居占地60亩。
  东小刘村因刘姓人口最多而得名,据《刘氏族谱》记载,早在明朝永乐年间,刘氏始祖由河北省枣强迁来,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全村村民全部是刘姓,均为汉族。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大多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0平方米。新中国成立后,土坯房逐渐被砖石结构的瓦房所代替。1990年4月,村内通电。1995年11月,村内通柏油路。
  2009年3月,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鼓励村民按照规划拆旧建新,先后开通东西大街一条,总长500米,南北大街一条,总长300米,并全部硬化,过道小巷8条,安装路灯10盏。2010年5月,投入2万元,安装供水设备和管道,村民用上自来水。10月,村内大街实行硬化。至2010年底,村内实现了通电话、通有线电视。人均居住面积达70平方米。2011年,村内有了阅览室,建立活动场所,配置高低杠、乒乓球桌等健身器材。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亩产粮食不足50公斤。1951年,该村组织11户村民成立农业生产互助组。打砖井4眼,修沟渠1条,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1968年,人均粮食产量20公斤,人均纯收入20元。1981年,人均粮食产量50公斤,人均纯收入180元。
  从1983年开始,推广棉花种植、羊牛养殖和饲料加工等产业。至2010年,村内建有养猪场1个,蔬菜大棚1个,商店2家、理发店1家、粮油店1家、化肥农药生资销售点1处,外出打工人员42入,人均经济收入达7000元,是改革开放前的60倍。村民全部住上了砖石结构住房,村内有二层楼2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36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100余台,各种机动车辆60余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99%。
  村政任职
  1947年2月,范家兰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0年,刘连营任农委主任,刘连常任革救会主任;1951-1976年,刘连常任党支部书记,刘希堂任村长,刘新岭任会计;1976-1983年,刘堂岭任村大队长、村党支部书记,刘连水任小队长;1983-2010年,刘堂岭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至2010年,全村有4名党员。
  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学校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投资3万元对学校进行修建、改造和扩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60%。1997年,学校“普九”达标,校舍达标,教学设施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80%。2001年,学校合村并点,村庄孩子到徐太院村学校上学。
  人物
  刘宗元 1940年4月参加革命,1944年6月25日,商河县大刘家战斗中牺牲,烈士。
  (刘希春 刘希学 刘希峰)
  吕家院村
  村庄概况
  吕家院村位于龙桑寺镇东南部,东与辛马庄村为邻,西与南王家村相连,北临东小刘村,南面是田地,整个村庄呈正方状。全村总面积480亩,其中耕地400亩,人均2亩,村庄民居占地80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42户,总人口20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
  明朝永乐年间,吕氏始祖由河北省枣强迁来,吕家院村因吕姓始祖迁来此地而得名,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全村有刘、张、杨、李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刘姓最多,占全村人口的50%。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大多数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0平方米。1991年4月,全村通电。1998年11月,村里通柏油路。
  2003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东西大街1条,总长200米,南北大街1条,总长250米,小巷2条,安装路灯10盏。2010年5月,投入2万元,安装供水设备和管道,村民用上自来水。至2010年,人均居住面积达50平方米。
  经济发展
  该村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新中国成立前,亩产粮食不足50公斤。1951年,该村组织10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成立第二个互助组。先后打砖井4眼,修沟渠1条。1968年,年人均粮食20公斤,人均纯收入100元。1980年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1年,年人均粮食50公斤,人均纯收入180元。
  1983年,推广棉花种植、养殖业及饲料加工。1985年,全村解决温饱。至2010年底,村内建有养猪场5个,蔬菜大棚1个。外出打工人员45人,人均经济收入7500元,是改革开放前的60倍。砖石结构住房占100%。全村安装程控电话26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105台,各种机动车辆60余辆,其中轿车2辆,村内有商店2家、理发店1家、粮油店1家、化肥农药生资销售点1处。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99%。
  村政任职
  1946-1970年,杨登甲历任农委主任、大队长、支书,张同泉任会计。1970-1980年,张洪祥任党支部书记,张延祥任村长。1980-1988年,张延祥任党支部书记。1984年,李宝玉任村主任。1988-1994年,张秀东任党支部书记,刘如亭任村主任。1994-1996年,刘忠芹任党支部书记,刘如亭任村主任。1996-2010年,张其江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宝德任文书,刘忠禄任村委委员。
  2009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2010年,村内建设阅览室,建立活动场所,配置高低杠、乒乓球桌等健身器材。
  至2010年,全村共有4名党员。教育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学校1所,适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投资3万元对学校进行修建、改造和扩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60%。1997年,学校“普九”达标,校舍达标,教学设施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80%。2001年,学校合村并点,村庄儿童到徐太院村学校上学。
  (张其江 刘中路)
  王寨村
  村庄概况
  王寨村位于商河县最东端,与惠民县申家、大沙窝、翟家村为邻,西与后寨村相连,南与郑路镇刘光泉、侯家村接壤,北和道门村相望,该村紧靠县前进河北岸,村南设有王家闸,环县公路从该村经过,整个村庄从道路上看呈“亦”字形状。全村人口居住面积约95亩,耕地面积1100亩,人均1.8亩。全村共有152户,总人口606人。
  王寨村,原名叫王家宅,据历史记载,明朝永乐年间,始祖王荣由河北枣强县迁来,因为姓王取村名王家宅,后来王荣生了5个儿子,人口增多,所以演变成王寨村,县地图上标明的王家闸就是王寨。因始祖王荣有5个儿子,所有王寨分为5大支,全村都姓王,均为汉族。
  该村原有一个祖茔(墓地),村民称为“老坟台子”,后因县里修公路,搬迁分散。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大多数是土坯草檐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6平方米。20世纪60年代初,村庄无大变化。1979年,村里开始对宅基、住房、街道统一规划,开通村东西和南北大街2条。房屋建筑多为砖坯结构平房。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青石建基、全砖墙、尖顶挂瓦带前出厦的房屋,门窗多为木制玻璃门窗。1984年,全村通电,并安装了路灯。2000年前后,全村砖瓦房普及,由木制玻璃门窗改为铝合金门窗。至2010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5平方米。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为主,亩产粮食不足50公斤。1953年,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成立了互助组。1955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先后打砖井17眼,修沟渠2条,粮食产量提高到亩产180公斤。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合理的田间种植,发展种植、养殖业,兴办个体产业。2010年,全村除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外,建蔬菜大棚15个,小型养猪场5处,养鸡场4处,面粉、饲料加工厂1处,馒头房2家,修配厂4处,种子、农药、化肥、柴油经销处2处,商店9家,电器专卖和维修店2家,外出打工人员100多人,人均纯收入达6500元。
  1984年开始,建立集贸市场,5天一集市,农历逢一遇六是大集日,摊位400余个,赶集人数达千人。全村各户都安装了电话,买上了电视机、电冰箱等电器,机动车辆计50余辆。开发沿街商业楼8座,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30人,群众增收5000元。
  村政任职
  王进德是王寨村第一名党员。1945-1949年,王中秀任村农会会长,王中达任民兵连长,张敦兰任妇救会主任,后期,王天德任农会主席,王洪莲任妇救会主任。1949-1958年,王道德任生产队大队长,主持村内工作。
  1958-1965年,王中海任村党支部书记,成为第一任党支部书记,王道德任村长,王中范任文书。1965-1973年,王荣德任村党支部书记,王修梓任村长。1973-1975年,王修成任村党支部书记,王孝德任村长,王秀同任村文书。1975-1985年,王修三任村党支部书记,王修盛任村主任。1985-1993年,王修梓任村党支部书记,王方德任村主任,王士举任村文书。1994-2000年,王士龙、王修奎、王建德、王中银先后任村主任,主持村内工作。2000-2006年,王光德任村党支部书记,王芝水任村主任,王建德任村文书。2006-2007年,王修坦任村党支部书记,王修国任村主任,王士洪、王士亮任村委委员。2007-2009年,王修国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王士洪、王士亮任村委委员。2009-2010年,王士让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王秀晖、王修坦任村委委员。
  2010年,全村党支部有3名委员,14名党员。
  教育卫生
  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学校1处,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新中国成立后,对学校进行改建和扩建,成为当时的中心小学,后发展成为5年制高小,张如林、胡子余曾任校长。1955-1963年,周围各村都有学生到此就读。2005年,学校合村并点,村庄孩子到史家庙小学上学。2009年,建立村图书室、阅览室,安装篮球架、乒乓球桌等体育健身器材。
  卫生 新中国成立前后,村内曾设有李氏、刘氏、高氏3处诊所,有3处大药房,常庄乡卫生院也曾在该村设立诊所。2005年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新农保参保率100%。
  人物
  革命烈士:王连重 王连俊
  (王士让 王柱德)
  辛马庄村
  村庄概况
  辛马庄村原名新庄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北方向25公里处,东与道门村为邻,南与郑路镇左家村为邻,北与东田家村相邻。全村总面积330亩,其中耕地面积260亩,人均土地2.6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该村有25户,100口人,有马、李两姓,均为汉族,其中马姓人口占98%。
  1958年,改名幸福村,是原常庄乡幸福管区所在地。1962年,撤管区又改名东新庄村,1986年改名辛马庄村。该村位于龙桑寺镇东南部,全部是马氏家族。明洪武四年(1371),由山西迁直隶,又由直隶枣强县枣林村兄弟四人迁山东,其中一人在商河县定居,另外弟兄3人分别在淄博市、章丘市、惠民县定居。据族谱记载,马氏家族勤俭持家,善于理财。清朝年间,有几家大户拥有土地500-750亩。
  该村2004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畜牧养殖先进模范村”;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计划生育无违法生育20年先进村”。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大多数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5平方米。村落建筑多为青砖建基,土坯砌墙,房架为梁檩结构,平顶草檐房。20世纪60年代,村庄无大变化。1972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鼓励村民按照规划拆旧建新。1975年以来,按照村规划,开通东西、南北大街。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青石建基,全砖墙,尖顶挂瓦带前出厦房屋。1991年通电,并安装路灯。2000年前后,全村砖瓦房普及。2007年,村内大街进行硬化、美化和绿化,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2010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0平方米。
  经济发展
  该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蔬菜有少量种植,棉花主要种植在轻度盐碱地。该村林业发展较快,尤其村庄和沟渠绿化较好,林木覆盖率在30%以上。该村畜牧养殖业发展快,有2家养鸡大户、1家养猪大户,年收入均在2万元以上。
  新中国成立前,村西洼地100多亩,亩产粮食不足50公斤。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5眼,修渠排涝压沙盖碱。1959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50公斤,提高到亩产160公斤。1960-1962年,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洪涝成灾,庄稼颗粒无收,村民生活十分困难。1976年,治理村西碱地,切割成方,挖渠筑田,投工1万余个,动用土方1万余立方,将涝洼地改造成旱能灌、涝能排的良田。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世纪90年代,人均纯收入达到800元。2000年,人均收入达到2500元。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55万元,人均收入达到5500元。全村95%以上村民住上了砖瓦房,普及有线电视、电话,用上自来水。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辆25辆,村内道路进行硬化,大街、庭院进行绿化,设置垃圾箱,达到新农村“五化”建设的标准。
  村政任职
  1939年,常庄区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成立辛马村农民协会,马克新任农会主席。之后,村农救会、村民联队、武装队等相继成立。解放战争时期,带领群众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支援前线,组织村民自救,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1946-1952年,马克新任农会主席,马克义任村长;1952-1957年,成立了高级农业合作社,马福岭任村长。1957-1959年,马方坤任大队长,马福臣任队长。1959-1966年,马方坤任大队长,马立仑、李文木任副队长。
  1966-1969年,“文革”开始,李文木任队长,马福珍任副队长。1969-1976年,马福臣任村党支部书记,马方坤任大队长,马福珍、马福俭分别任队长、副队长。1976-1984年,马福珍任村党支部书记,马福臣任队长,马福俭任民兵连长。1984-2000年,马福珍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马方荣任副主任。2000-2007年,马方兴任村党支部书记,马立勇任村主任,马立金任村文书,马方梅任妇女主任,马立金兼任团党支部书记。2007-2010年,马立勇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马立金任村文书,马方梅任计生专职主任。
  教育卫生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学校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投资对学校进行修建、改造和扩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60%。1997年,学校“普九”达标,校舍达标,教学设施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80%。2001年,学校合村并点,村庄孩子到史家庙小学上学。2010年,村内有阅览室,建立活动场所,配置高低杠、乒乓球桌等健身器材。
  2006年,全村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10年,开始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
  人物
  马福金 1940年参加革命,1944年在商河龙桑寺战斗中牺牲,烈士。
  附录
  抗日战争期间,该村是地下党常驻地、地下交通站的联络站,马有勤(后任临邑县长)是地下交通站长,商河县妇联主任薛自利在该村办公。该村青年积极参军,其中马福奎在庞家村战斗中牺牲。抗日期间,地下党员刘福海(解放后任上海副市长)、鲁林滨(解放后任中国农科院所长)都常驻该村。该村是商河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广大村民踊跃支前,传送情报。解放战争期间,马克明多次立战功。
  (马立勇 马立海)
  东田家村
  村庄概况
  东田家村位于龙桑寺镇东南部,北与四门张村相接,南与辛马庄接壤,西接张旺芝村,东临碱场村。全村总面积1800亩,耕地850亩,人均耕地2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该村有100户人家,人口394人,只有田氏一个姓氏,均为汉族。据《田氏家谱》记载,田氏原由河北枣强县迁入,原名田家村,因常庄乡已有一个田家村,该村又位于乡政府东部,故改名为东田家村。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大多数是土坯草檐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6平方米。村落建筑多为青砖建基、土坯砌墙,房架为梁檩结构,平顶草檐大出头。
  1979年,村里开始对宅基、住房、街道统一规划,开通村东西和南北大街2条,房屋建筑多为砖坯结构平房。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青石建基、全砖墙、尖顶挂瓦带前出厦房屋,门窗多为木制玻璃结构。1984年,全村通电,并安装路灯。2000年前后,全村砖瓦房普及,多使用铝合金门窗。2003年,投资10万元,村内铺上柏油路。2004年,对电网进行改造。2009年,投资5万元通自来水。至2010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5平方米。
  经济发展
  该村土地肥沃,适宜种植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豆类、棉花、蔬菜等,有1处以肉鸡养殖为主的养殖小区。
  新中国成立后,该村进行土地改革。20世纪80年代,村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根据各自的条件,选种适宜作物,精耕细作,加大投入,农业产值和村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随着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加大,农村的水利条件日趋完善,对大型农机具实行补贴政策,提高农民购置农具的积极性,初步实现农业机械化。90年代,人均收入达到了750余元。2000年,人均收入已达2000余元。到2008年,全村总收入300万元,人均收入达4000元。截至2010年,全村90%的农户住上了砖瓦房,普及了有线电视、电话,户户通自来水,全村拥有各种机械车辆120余辆。
  村政任职
  该村1947年前属惠民县管辖,1947年归属商河县常庄区公所,1958年属常庄公社,社改乡后属常庄乡管辖,2005年乡镇区划调整后归属龙桑寺镇管辖。
  1946-1951年,田明坡任农会主席。1951-1955年,田明革任村党支部书记,田丰财任村长。1953年互助组合并,组建初级社。1955年,东田家村与张旺芝村联合成立高级社,田丰财任村党支部书记。1961年,恢复自然村建制,称生产大队。1961-1971年,田丰财任村党支部书记,田明臣任大队长。1971-1986年,田洪龙任村党支部书记。1986-1998年,田道科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田道木任支部委员,田明文任文书。1998-2010年,田洪民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田道秀任支部委员,田道信任文书。
  2008年,村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同时完善村内党建各项硬件设施。2010年,全村共有3名委员,10名党员。
  教育卫生
  新中国成立初期,该村把原有私塾学校改造成公办学校,到1957年扩建成完全小学,村中适龄儿童入学率达80%以上。1986年,实行教育改革,将该村小学并入史家庙完小,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至2010年,全村本科、大中专毕业生达10余名。
  该村的各个路口设有垃圾桶,村民将生活垃圾及其他各类垃圾倒入垃圾桶,由专门的环卫保洁员进行处理,村内有卫生室。2007年全村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2000年前后,借助学校球场开展简单的体育活动,如篮球、跳绳、拔河等。2008年设置了篮球场、乒乓球台、健身器等。
  人物
  革命烈士:田明江 田明忠 田道贵
  (田道信 田洪龙)
  史家庙村
  村庄概况
  史家庙村位于龙桑寺镇东部边沿,北与惠民县御史街村接壤,东与高明吴毗邻,西是胡家村,南是胡坊、小尹家村,整个村庄呈长方形。全村总面积2741亩,其中耕地面积1861亩,人均1.7亩,企业占地400亩,宅基占地480亩。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273户,总人口1189人。
  史家庙村后有一泰山奶奶庙,因香火兴旺而得村名,民国时期就有记载。全村有史、丁、杜、豆、刘、鲁、王、张8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史姓最多,占总人口的80%,史姓始祖于明朝永乐年间由河北枣强迁居于此,已传第二十六代子孙。
  丁氏祖先丁贤功,河北枣强人,明永乐年间到此定居,以农为业;杜氏,据其家谱记载,于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906)自惠民县大杜家迁居至此;豆氏,豆成章由滨县豆家湾逃荒至此,具体年份不详;刘氏,从该镇大刘村第八世刘国祥依亲迁居史家庙,已传至18世,总人口20余入;鲁氏,据其家谱记载,系山西大槐树村人,明朝因迁民被分至史家庙,鲁西海、鲁西江为鲁氏第五代子孙,有人口18人;王氏,其先祖王伟,从该镇徐太院村过继;张氏,张仙龙家系吕家院村,因住亲家后落户于此,已传至五代;张氏,张文东由高明吴迁居史家庙,已传至6代。
  村容村貌
  20世纪60年代前,该村虽是一千多口人的大村,但街道不整,前后不通,雨季道路泥泞,出行不便,均是平顶土屋,破烂不堪,人均居住面积不足6平方米。70年代后期,土屋逐渐被砖石结构的瓦屋代替。80年代,全村对宅基进行统一规划,东西16米,南北17米,鼓励村民按照规划条例拆旧建新。1984年10月,全村通电。1986年3月,全村修路。1992年3月,全村通大街小巷,拆房254间。1993年3月,投资20万元,打机井3眼,安装供水设备和管道,专人管理,电费由村里出资至2010年,群众用上自来水。1995年8月,硬化大街,同年10月,投资30万元,修大街两侧下水道6000米。1998年5月,通有线电视,连续9年信号费由村里出资。2001年10月,安装程控电话210户,村补贴每户100元。同年,投资20万元,更换低压线路3000米,6个组购潜水泵18台及水管,全村农田实现用电浇灌。2011年,硬化路面5000平方米,总投资50万元。
  至2000年,98%的村民住上砖瓦结构新房,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0平方米。2004年,村内有阅览室,并建活动场所,设有高低杠、乒乓球台、篮球场等健身设施。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亩产粮食不足100斤。1952年,该村6户农民成立第1个互助组,后相继又组建7个互助组。1953年,成立农业生产小社。1955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打井30眼,修沟渠3条,粮食产量逐年提高,由原来的不足50公斤,提高到200多公斤。
  1980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均粮食300公斤,人均纯收入2000元。1980年,全村解决温饱。1984年,筹建粮食加工组。1985年3月,设计规划建设村面粉厂。2008年,在村外建起养殖场10个,其中养猪场4个,养鸡场6个。外出打工人员500余人,人均收入5000元,是改革开放前的15倍。1989年,该村承包乡砖厂,从业人员100余人。砖厂每年投入村里30万元,为村内修路、通电、通有线电视、安电话、安装路灯、绿化、美化、亮化大街等。在县三建公司的带动下,该村青年100余人从事建筑行业,村里成立小型建筑队3个,史家庙村被称为“建筑之村”,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2010年,总投资15万元,修建街牌坊一座。
  2010年,全村砖石结构住房100%,有二层楼房6座,安装程控电话260部,电视机、电冰箱户户都有,电脑累计51台,各种机动车辆217辆,其中轿车42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村内有商店6家,理发店1家,服装店2家,制钉厂1家,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
  村政任职
  新中国成立前,史兆荣率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史家庙村第一名党员,后与史东堂、史连富建立3人党小组,史东堂任组长。1954年,成立第一个农业合作社。1955年,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史佃吉任社长,杜洪河任党支部书记。1956-1960年,史佃吉任村党支部书记。1960-1962年,史京玉任村党支部书记。1962-1972年,史春祥任村党支部书记。1972-1984年,杜兆禄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2010年,史洪庆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2010年,村党支部有4名委员,43名党员。2011年,史洪庆任村党支部书记,史桂岭、史俊田、史忠营、史忠亭任委员。
  2002年,新建办公楼,设有党支部、村委会办公室2间,计划生育办公室3间,阅览室2间,人口学校2间,老年人活动室2间,室内设备齐全。
  社会民生
  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学校一所,适龄儿童入学率仅5%。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投资20万元,对学校进行修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30%。1997年,学校“普九”达标,设施配套,新建幼儿园1所,适龄儿童入校率达到100%。2007年,学校合并,周围各村学生到史家庙小学来上学。2011年,史家庙小学新建三层教学楼,是集教学、办公、实验等于一体的综合教学楼,总投资288万元,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所有配套设施均符合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标准,可满足附近19个村600多名学生教育需求。
  卫生1996年,建成村卫生室。2006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里连续3年为群众免费参合,参合率100%。2008年,开始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2009年,新建村级卫生室1个,有医生3名,床位5张。
  村民文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组织学唱、演出现代京剧《红灯记》《沙家浜》及吕剧《夺印》《三世仇》《刘三姐》等剧目,由史洪恩、史进云指导演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史家庙自古就有春节期间跑秧歌的习俗,一到春节,全村有旱船、鼓子两队120人的大秧歌,到各村巡回演出,深受群众欢迎。古历三月十五,据传是泰山奶奶生日,村后大庙香火盛旺,四邻各村聚集史家庙上香,香客很多。
  人物
  革命烈士:史武纯 史文云 史成兴 王建义 史玉增
  (史金亭 史洪庆 史俊田)
  高明吴村
  村庄概况
  高明吴村位于龙桑寺镇东约15公里处,东与四门张为邻,西与史家庙村并连,南与薛家、张旺芝村接壤,北临惠民县石庙镇御史村,整个村庄呈正方形。全村总面积1400亩,其中耕地面积1143亩,人均耕地2.8亩,村庄民居占地200亩,其他占地57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110户,总人口430人。
  高明吴村因姓氏而得名。明朝永乐年间,由河北枣强迁居,历经几百年演变,曾称为台儿高庄。村东庙宇有槐抱柳,当时被称为槐抱柳村,后以姓氏为村名。因当时村中有高姓、霍姓,村庄位置较高,当时坞字以地为称,霍姓有火则明,当时称为高明坞,因坞字不如吴字好写,慢慢的高明坞变称为高明吴村。历经几百年,村名仍是原村名,但高姓、霍姓已不复存在。全村有张、郭、刘、史4姓,均为汉族。其中张姓最多,占全村总人口的80%以上。与沙河乡臧家张姓同宗,张姓族谱有记载。郭姓与商河南西八里同宗,近几年失去谱记。刘氏家族无记载,史姓与史家庙史姓同宗,有家谱续继。
  20世纪40年代,该村曾是抗日根据地,商河县大队曾驻扎该村。1945年2月2日,李毛战斗打响,抗日大队从该村出发。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大多数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0平方米。该村前后2条东西大街,无贯穿南北大道,全部是土坯墙、草檐头的平顶房。20世纪70年代,全村对房屋、道路进行统一规划,村中南北道路通畅。1989年,全村通电,并安装路灯。2007年,有线电视进村入户。2008年,村民全住上砖瓦房,并添置新家具,电视机、电冰箱、空调、电脑等。2009年通自来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0平方米。2010年,购置了新篮球、乒乓球台、多种健身器材等设施,并建起村级文化活动场所,有阅览室、图书室、计划生育办公室等。
  经济发展
  该村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高梁、大豆等。新中国成立前,亩产不足100公斤。1953年,成立互助组。1954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冬,联合史家庙、解家、常庄、西田家等11个村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取名为灯塔社。对农田进行初步改造,修渠打井,改碱、挖沟,水利条件得到初步改善,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不足100公斤,增加到200公斤。
  1980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1年,全村解决温饱问题。从1985年开始,推广大棚种植、科学养殖、加工。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是改革开放前的50倍。全村建养殖场8个,其中养猪场6个,养鸡场2个,外出务工人员达70人,人均增收达3000元。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0人,砖石结构住房达98%,全村安装程控电话75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160台,各种机动车125辆,轿车7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99%,新农保参保率100%。
  村政任职
  1946-1949年,第一任村党支部书记郭振华,农会主席张正一、刘圣福主持了土地改革。1949-1956年,村内有3名党员,郭振华任党支部书记。1956-1964年,史洪彬任党支部书记,张延刚任村长,郭振春任村文书。1964年,因村内党员数不够3名,不能成立党支部,张延刚任村长,主持村内工作。1966-1970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村内无支部,由郭兴平、张延刚分任贫协主任、副主任,张富荣任妇女主任。1970-1971年,郭兴平任村党支部书记,张延刚任村长。1971-1980年,张延峰任村党支部书记,张延彬任村长。
  1980-1988年,张延彬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年,张学礼任村主任,刘洪亮任村文书。1988-1989年,张延德任村党支部书记,张延田任村主任,张学福任村文书。1989-1992年,张延田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张学福任村文书。1992-1997年,张学福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刘洪亮任村主任。1997-1998年,张学荣任村党支部书记,张学军、刘清华任村主任。1999-2003年,刘振军任村党支部书记,刘清华任村主任,郭兴元任村文书。2003-2006年,刘振军任村党支部书记,刘永福任副书记,刘清华、张文旭、张文英、张学堂任生产小组组长。2006-2009年,刘清华任村党支部书记,张文英任村主任。2009-2010年,张文英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张文泉任支部委员。
  2010年,全村党支部共有党员14名。
  教育卫生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学校1所,适龄儿童入学率只有30%。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将课桌椅、黑板等教学设施全部更新,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80%,张旺芝、四门张、薛家等邻村学生来此校读书。1997年,学校“普九”达标,校舍达标,教学设施配套。2007年,学校合并,学生去史家庙小学上学。2008年,村内有图书阅览室、老年人活动场所,有篮球场、乒乓球台、健身器材等体育设施。该村有在校大学生12名,大学本科毕业生5名,研究生3名。
  1967年,村里设有卫生室,20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的“赤脚医生”逐步被小诊所代替。2005年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该村村民全部加入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2008年开始,村民全部建立了健康档案。
  人物
  刘登山 1941年3月参加革命,1941年5月在惠民被敌人杀害,烈士。
  1947年,土地改革,青壮年大参军。入伍人员有张延荣、张雨一、张延常、郭守信等,其中,张延荣在淮海战役中受伤,被评为二等残疾军人;郭守信参加过济南战役、淮海战役,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立过多次战功,荣获勋章12枚。
  (张学福 张学方 郭守春)
  四门张村
  村庄概况
  四门张村位于龙桑寺镇东约7.5公里,东与惠民县李毛村为邻,西与高明吴村为邻,南与碱场村为邻,北临惠民县石庙镇御史村,土地交横种植,整个村庄呈正方形。全村总面积860亩,其中耕地700亩,人均耕地2.3亩,村庄占地150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84户,总人口337人。
  该村有张、李、刘3姓。四门张村因姓氏而得名,早在明朝永乐年间,由河北枣强迁居,早有4户张姓人家迁入此地,故称四门张,后有李姓人家自李毛村迁入,刘姓家族无记载。
  村容村貌
  1983年,该村从惠民县李毛村接通电线,全村通电,1988年线改,从常庄接通电,改商河线路。1995年,全村通电话。1997年,全村对大街小巷实行统一规划,至2000年结束。2004年,村前街铺柏油路,贯穿全村,东至李毛村,西达常庄街,交通便利。村民住上砖瓦房,并添置新家具,电视机、电冰箱、空调、电脑逐步普及。2007年普及有线电视。2009年通自来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0平方米。
  经济发展
  1947年,土地改革后,各家各户都有了自己的田地,粮食亩产100斤。1955年,党支部书记张凤朝先是组织互助组,后来成立合作社,群众积极参加合作社,土地归公,农畜、农具都加入了合作社,农业产值有所增加。到1956年,由小社加入大社,大社在临村史家庙,名字叫灯塔农业生产合作社,乡党委指派乡干部主持工作,社长为张凤朝、肖英堂、史佃吉,常庄街亓连升,解家解乐亭任会计。大社党支部设在史家庙小街子里,当时大社资产丰富,有曹家菜园、油坊两处养猪场。在此期间,村北是惠民县引黄工程,旱能浇、涝能排,同时打水井20余眼。到1958年,以小队为单位成立集体食堂,兴修水利,深翻土地,当时地瓜一坑一坑的埋在地里,经过一段时间,保管措施不当,就烂在地里。1959年,三年自然灾害第一年,粮食收入很少,粮食欠收,农民生活无保障,大批劳动力闯关东。党支部书记张凤朝回村任支书,勉强维持村内的正常工作。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地到户,村民积极购买农具,节省劳动成本,经济收入逐年提高。1984年后,经济收入增加到1000元左右。1994年,张学福任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挖沟修渠,兴修水利,增加农业收入,建起养猪小区,剩余劳动力组成建筑队,外出北京、上海、青岛等城市打工,群众增收明显。2009年,粮食产量达1000余斤,农民人均收入2000元,是改革开放前的20倍。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
  村政任职
  张国成最早加入共产党,已去世。1945年2月2日,商河抗日联军县大队正驻扎该村,李毛战斗就发生在这里。到1946年,村里先后有十多名青壮年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济南战役时送运军粮,组成担架队救护伤员。1947年土地改革后,村里建立党支部,有党员6名。1947-1984年,张凤朝任党支部书记。1984-1994年,张学利任党支部书记。1994-2010年张学福任党支部书记,李中军任村主任,刘功明任村文书,全村党员9名。
  教育卫生
  新中国成立以前,该村无学校。新中国成立后,建学校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30%。1984年,对村内学校进行修建,将土坯房换成砖瓦结构的教室,有教师3名,都是教委指派来的。1990年,合并学校,该村学生都到史家庙学校上学。
  自2008年,全村统一都参加新农合、新农保。村里建立了农村合作医疗卫生室,村内建图书室、阅览室、老年人活动中心场所,还有篮球场、乒乓球台。
  (郭守春 张丙军 张学福)
  徐太院村
  村庄概况
  徐太院村位于龙桑寺镇东南方向,东与小刘家、薛家村为邻,西与前翟村、后翟村相连,南与崔家村、南王村接壤,北临尹家村,全村呈东西长南北窄的长方形。全村有120户,总面积1570亩,其中耕地1300亩,共设4个生产小组。村庄和林地占270亩。
  徐太院村曾叫“义和镇”,后叫“徐家太太花院”,简称徐太院。全村有于、刘、王、石、孙5姓,均为汉族,其中于姓最多,占全村人口的65%。于姓和刘姓为同宗,习惯上于刘不分,同于直隶顺天府永清县瓦屋辛庄迁此。石姓从郑路镇大石家、小石家迁来。王姓和孙姓何时迁来不详。
  村容村貌
  村落集中于后东西街两侧,北十字街较集中,房屋全部是土房,一家三代、四代同住一房屋内。20世纪80年代后,全村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鼓励村民按照规划拆旧建新,先后开通2条东西街,龙桑寺镇通展家的县公路从村中心穿过。部分砖石瓦房逐步被二层楼房代替。1989年,全村通电,村中安装路灯,2010年,安装有线电视,户户通上自来水,人均居住面积40平方米,村中安装了垃圾箱。
  村民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亩产粮食不足100斤。新中国成立后,该村组织了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了20个互助组。1961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井10多眼,修沟渠4条。粮食由原来的亩产不足百斤,提高到500斤。
  1980年以后,全村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0年开始,推广辣椒、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养鸡、养羊、养猪,初具规模。至2010年底,外出打工人员100多人,人均收入达50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8%,居民二层楼15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20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500台。各种机动车辆200余辆,轿车10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98%。
  公社化时期,村中有豆油加工厂,从业人员不足10名,年收入不足2000元。自2000年,该村先后建起银丰棉花加工厂、鑫源棉花加工厂,另有建筑队4家。2010年底,全村有企业6家,从业人员100多人,经济收入100万元。村内有商店5家,饭店2家,理发店1家,服装店1家,化肥、农药、生资销售点3家,机械修理点2家,运输2家。
  1996年秋,村中集资,建立集贸市场,5天一集,农历逢四排九是大集日。集日当天,摊位上百个,赶集人数达千人,集市交易额几十万元。沿街商业楼有十几座。
  村政任职
  1938年,于青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共产党员。1951年,第一届村党支部成立,刘胜武任村党支部书记。1955年,刘佃青任党支部书记。1961年,于有田任党支部书记,石秦兴任村主任。1974年,于志臣任党支部书记。1975年,于金胜任党支部书记。1976年,于心领任党支部书记。1988年,于希停任党支部书记。1990年,于山田任党支部书记。2000年,于连田任党支部书记。
  社会民生
  教育卫生 新中国成立前,学龄儿童入学率较低。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投资十几万元对学校进行修建和扩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普九”期间,学校合村并点,学生集中到史家庙中心小学上学。村中建起有幼儿园,配套设施齐全。
  1972年,村内设有卫生室,有了“赤脚医生”,到20世纪80年代,村里的“赤脚医生”逐步被小诊所代替。2006年,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10年开始,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
  村民文化 逢年过节,该村有跑秧歌的习俗,从正月初六一直跑到正月十八。该村跑的秧歌是鼓子秧歌,有花伞、鼓子,女青年挑花篮子灯,跑的方式有“里四外八”“双十字街”“单十字”“剪子股”“蒜瓣子”等。
  人物
  革命烈士:刘培臣 于美岭 于海亭 刘培军 刘风刚
  福庆寺
  福庆寺的故事 常庄乡中学的旧址——福庆寺,原先是座古老的寺院。随着光阴流逝,几经战乱,年久失修,寺院的痕迹早已荡然无存。但一些神奇美妙的故事,却一直在当地人们中流传。
  (一)哑巴制作寺院图样
  福庆寺南边一里远的地方,有个村庄叫徐太院。从前这村里有一个姓徐的哑巴青年。他自幼父母双亡,从7岁就跟着哥嫂过日子。
  别看哑巴不会说话,可人倒是满机灵。什么活只要让他看上一眼就会干,还能创出新的花样来。他编的凉席、草帽、花篮,做的鸟笼子,蝈蝈盒什么的,不光样子新颖而且还坚固。
  哑巴长到18岁时,已成了十里八村闻名的编织巧手。这年秋天,哑巴从新砍的秫秸里挑选出红的、绿的、黄的、白的四色,劈成席篾,截下了秫秸稍上的挺杆儿,做成了一个比方桌还大的笼子。这个鸟笼子不光个大,还做工精细,设计出奇。看上去整个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笼子里安排了主院、陪院,有正房、有侧室、有前门、有后门。高大的象厅殿,矮小的似草舍。红色的是柱,绿色的是窗,白色是壁,黄色是顶,白白绿绿,红黄相间,十分好看。乍一看,形似一座华丽的寺院。
  就在这年,哑巴身染暴病不幸死去。哥嫂二人非常悲痛。为表手足之情,特意请来僧人为哑巴诵经超度亡灵。其中一位僧人,看中了这大鸟笼,愿花三百两银子将这鸟笼买下。
  相传,福庆寺就是这位僧入让工匠们仿照哑巴做的鸟笼建起来的。这位僧人就是后来福庆寺的方丈。
  (二)鲁班显灵
  很久以前,一位云游四海的高僧来到商河东边的常庄村,看中常庄东南方的一块风水宝地,便同几位佛门子弟联名上书官府,买下这块土地,要在这里建一寺院。
  建寺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十里八村,引得那些能工巧匠们,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争献手艺。开工这天,一位僧人将一个比方桌还大的鸟笼子放到工匠们面前,他用手指着鸟笼子说:“各位师傅,这就是寺院的图样,哪位愿为首施工?”工匠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觉着很为难。就连很有名气也很有文气的李木匠,也只是低头不语,一筹莫展。
  李木匠的几个徒弟,年轻好胜,看到这个场面便七嘴八舌地说:“师傅,您挑头,咱师徒干。这有啥?楼台亭阁咱啥没建过,还盖不了个和尚寺吗?”在场的工匠们一想,正好借这个台阶,就随声附和地说:“是啊,还是李老师挑头吧。”
  见此情景,李木匠也不好意思再推辞,只好硬着头皮应下了这建寺的差使。这下子,李木匠可真有点骑虎难下,整天瞅着鸟笼子反复琢磨,可始终也没理出个头绪来,心里又烦又闷。
  正在这个当儿,下八仙中的鲁班去看他的赵州桥,路过此地。他听到这个消息后心想:“我何不到场点化点化他们,也好给我的徒孙们争争气。”想到这,就立即变作一个又矮又瘦的小老头,去找这里的工匠李木匠。
  李木匠正为建寺图样的事犯愁,忽听说有人求见。走出工棚一看,见是个又瘦又矮的小老头。浑身衣裳破烂,满脸灰尘,干枯的手又黑又脏。脚上趿拉着一双快掉底的鞋,背后背着一套生了锈的木匠家什,一看这副样子就让人不舒服。李木匠把鲁班打量了一番就问:“有何贵干?”
  鲁班说:“请师父行个方便,给我找点活,也好混碗饭吃。”
  李木匠不冷不热地说:“混饭吃?八成是想混副棺材板吧!你偌大年纪,沾风即倒,木匠行里的活你能干?也好,给你找点力所能及的活吧。”说到这里,他右手一指东边一根两搂粗,一丈长的大木头说:“你去那刮树皮,砍木楔吧”。
  鲁班很快刮完了大木头的树皮,然后拿起破墨斗,在大木头上横三竖四,左五右六,歪七斜八地打起墨线来。不大一会儿,就把这根木头打了个遍,看上去谁也不知道是下的什么料。最后他把木头竖在了一块大石板上,就去找李木匠。
  这时候李木匠正和几个高手艺的木匠围着鸟笼子,商量建寺图样。鲁班走过来看了一眼,便放到李木匠跟前一个纸条,上面歪歪斜斜地写着“建寺寺不见,知妙有何难,忠心良知变,高城需低看”。李木匠回头一看,见又是那个矮瘦的小老头。正想发作,只见鲁班忙赔礼说:“冒犯,冒犯。”李木匠又看了看那纸条,瞬间茅塞顿开。只见他一拍大腿,忽地站起来说:“对呀!按谐音不就是见寺似不见,直描有何难,中心量至边,高呈需低看吗。”其他几个木匠还是迷惑不解。李木匠说:“我给你们解释一下,见寺似不见,就是说寺院的样子已经摆在这里,怎么像看不见一样呢?直描有何难,是说按照笼子的每组结构画下来,量出尺寸,然后再放大,再设计就不难了。中心量至边,就是在测量的时候先从中心向四边量。高呈需低看,也就是把笼子吊在高处,再去看笼子的影子。同时还可以变化一下光照的方向,就能画下笼子每个侧面的尺寸。”经李木匠一解释,大伙顿时全明白了,图样的难题解决了。可是,再找那个小老头却不知去向。
  李木匠赶忙跑到那根大木头旁去找,却没找到,看到的只是那根立在石板上的大木头。李木匠命人把木头放下,谁知这根木头一放下却成了一堆大大小小的木楔。李木匠一下子明白过来,料想是他的祖师爷鲁班显灵,他连忙跪倒磕头,对天叩拜,感谢祖师爷下界传艺。
  建完福庆寺,正好用完鲁班解好的那堆木楔。而且每块木楔都是拿过来就用,不需再砍。从此便有了“秀才怕写贴,木匠怕砍楔”的说法。
  鲁班显灵的故事,成了当地流传的佳话。
  福庆寺的历史文化 福庆寺始建的年代,已无确切文献记载,据有关史料考证当为明代建造。据在世的老人描述,当时寺院的碑文记载于嘉庆年间曾经重新修建。当时寺院的结构老人们依然记忆犹新。令人扼腕的是,这座古寺尽管闻名遐迩,却被毁于破“四旧”运动之中。于1957年将大殿内的佛像拉倒毁掉,在寺院的基础上建立了福庆寺完小。寺院大殿当了教室,后来福庆寺完小一直发展到高中。
  1945年,福庆寺的原貌描述:福庆寺的门外,一对石雕雄狮高踞寺门左右。进入外墙大门,迎面即是天王殿。天王殿原为寺院的山门,故按山门与天王殿合一的形式建造。门前立有两只黄绿相间的系铃抓珠的石雕狮子。门券砖雕是“九狮云珠”图案。砖雕花窗呈现出“八蝠捧寿”图样。殿堂面阔3间,进深2间。由青瓦铺成的殿顶为传统庙堂的“歇山式”。在屋顶正脊两端饰有“鸱吻”,图样如鱼似虬,华丽生动,内饰流云游龙,造型庄重典雅。在屋顶四条垂脊上设置灵兽和仙人等饰物,形状各异,数量对等。殿宇山墙两际的屋檐四角均有曲线,亦称“出山”或“挑山”。屋脊高耸陡峻,屋檐趋于平缓,四面设置飞檐,不仅使建筑物轻快舒展,而且将雨水抛得很远,也减少了“大屋顶”对室内采光的遮挡,给人以深邃变幻的审美感受。穿过天王殿,便是巍然屹立的大雄宝殿,这是寺院内最宏伟的殿堂。宝殿坐落在5尺多高的由硕大青砖垒砌的台基上。大殿迎面有6根红柱隔窗分门,面阔5间,进深3间。从建筑外观来看,与天王殿大同小异,但气势更为宏大。大殿屋顶全部以湛绿色的琉璃瓦覆盖,青碧色的斗拱支撑着巨大屋顶的飞檐,3米多长悬挑而出的殿檐将整体建筑托举得神圣而又舒展。四方倾斜屋面与两侧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三角形的墙面(亦称“山花”),正是歇山式殿顶的最为精彩的典型形式。大面积的青瓦碧瓦构成了强烈的色彩呼应与烘托,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的鲜明特色。
  此外,在天王殿和大雄宝殿之间有一尊弥勒佛像。殿堂、廊庑、院庭等墙壁上多设有木雕或砖雕的花窗或屏门,东西两院贯穿一气,里内空间玲珑透漏,景观环境幽邃曲折,其款式有方、圆、椭圆、多角形、瓶形、扇形等变化,为古雅庄严的寺院平添许多意趣。
  (于金河 王延勇)
  碱场村
  村庄概况
  碱场村位于龙桑寺镇东部,北与惠民县李毛村接壤,东与惠民县沙窝翟相接,南与道门村紧靠,西与东田家村邻近。明永乐年间危乱,王氏家族由河北省枣强县迁至商河东郊,因村四周地势低洼,且多碱,故而得村名。该村耕地面积1014亩,人均2.3亩。截至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全村共有104户,总人口438人。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百户人家没一处砖瓦房,全是土坯平房,人均居住面积不到5平方米。村落集中在东西2条狭窄弯曲的街道两侧,无正式街道,几条前后不通或七拐八弯的小巷。1976年,村内道路进行规划,拓宽大街,整平道路。1977年,对村庄宅基进行规划,拆旧建新,宅基宽18米,长22米,开通大街6条,总长1500米,宽16米,村里发生了较大变化。1978年,县水利局帮扶打了一眼400米深的水井。1983年,进行居民宅基规划,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改善。1989年,对村内大街进行绿化、美化,通低压线路,安装路灯,各家购置新家电、家具等。1993年,村内有3户居民安装固定电话。2008年,村内通有线电视。1998年全村6条大街全部理顺畅通。2011年,村内修水泥硬化路面,改善村民的出行条件。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村民分得土地,生活有了保障。1982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村民生产积极性,该村根据地理条件,选择种植棉花,农民收入有了提高。随着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实行大型农机具补贴政策,加上水利条件的完善,农民对大型机械的购置积极性有了提高,初步实现了农业生产机械化。
  2000年,村委会对村林地进行新一轮承包,承包期限15年,植树1000株。同年,对村北长1700米的沟渠进行了清淤,改善了水利条件,解决了浇地难的问题。2004年,建起了占地10亩的养殖小区,以养猪、肉食鸡为主。2006年,对全村土地进行整合,农业生产全部是机械化作业。2007年,针对农业用电量增大的情况,对变压器进行增容。同年,修建石头桥3座,对生产路进行整平。该村人均纯收入已达5000元。2010年,外出务工人员达160 人,人均收入达7000元。
  村政任职
  抗战时期,村民王成玉、袁玉兰率先加入中国共产 党,开展地下工作,遭土匪杀害。1946-1948年,王成显 任农会主席。1949-1952年,王修臣任村长。1953-1958年,王甲元任村长,王修堂任会计。与道门村成立联合农业合作社,由成玉秀任大社党支部书记,张宗俊任社长。
  1961年,该村恢复建制,王存礼任村党支部书记,王 存云任大队长,王洪吉、王修田任支部委员。1976-1985年,王存章任村党支部书记,王德芬任村长,王仁友任会 计,王存树任委员。1985-1998年,王德增任村党支部书记,王德森任村主任,王存树任委员,王福礼任会计,王杰梅任专职干部。1999年,王福礼任党支部书记,王德福任村主任,王德华任文书,王杰梅任专职干部。王福礼因病,村里由王德福主持工作。2000年,王德福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王德华任村文书,王杰梅任专职干部。 2001-2004年,王德福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王存树、王玉国任委员,王德华任村文书,王杰梅任专职干部。 2005-2007年,王德福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王玉国、王玉坡任委员,王德华任村文书,王杰梅任专职干部。2008-2010年,王德福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王存树、王玉国任委员,王德华任村文书,张洪玉任村委委员、专职干部。
  2010年,全村党员已发展到16人。
  社会民生
  2009年,投资8万元,建起380平方米的办公室、图书室、计划生育服务室,改善村两委的办公环境。2009年,村内统一安装自来水,群众安全饮水有了保障。2010年,随着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对厕所进行了改造,改厕率15%,村内建起卫生室,解决了群众就医难的问题。
  2010年,建起休闲娱乐场所1处。2011年,对村内道路进行硬化、亮化、美化,投资63万元,硬化面积2300平方米,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人物
  革命烈士:王存平 王成玉 袁玉兰
  (王德华 王玉祥 王德枝)
  道门村
  村庄概况
  道门村位于龙桑寺镇东南部,北与惠民县石庙镇李毛村接壤,南与后寨村相连,东与惠民县淄角镇沙窝村相邻,西与辛马庄村毗邻。
  据张氏族谱记载,清朝初期,惠民道首董大林来此传教,传道四方,故该村以道门命名。该村有张、成、王、周、李5姓,其中张姓最多。张姓始祖、成氏始祖于明永乐年间,由河北武邑枣强一带迁居此地,历经600余年。5姓均为汉族,其中张姓占总人口的56%。全村共有土地1672亩,其中耕地1426.09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137户,总人口552人。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前、后2条大街,弯曲不直,中间一座庙,南部和北部有几处闲院,住户比较集中,胡同宽不足2米,西头张姓、王姓的胡同更是不足1米。村内房屋多为青砖土坯砌墙,梁檩结构房架,平顶草檐大出头,富裕人家盖房讲究四梁八柱,正房坐北朝南,东西厢房带南屋四合院。
  1976年,进行村庄规划。1995年,通村内前后大街。2000年,公路向东接通至惠民,惠民棉种厂帮助该村将村前街西头至沙窝的路铺成柏油路,全长1216米,总投资15万元。2000年,县乡投资在村西打460米深井1眼,全村通上了自来水。2001年,村内低压线路更新。2008年,对村内大街进行硬化。
  经济发展
   该村土质较差,盐碱地多,适宜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1947年,进行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1972年,大队建机磨房和铁编厂,发展副业。
  1980年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7年,人均收入达到500元;到2000年,人均收入达到3200元;到2009年,人均收入达到5600元。截至2010年,人均收入6200元。全村95%的农户住上了砖瓦房,特别困难的家庭享受低保,普及有线电视,户户通电话和自来水,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辆110辆。
  村政任职
  1943年,成玉岫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46年,成玉芬任农会主席。1947年,成玉俊任农会主席,张芬、张德明任副主席,动员青年踊跃参军,领导大家斗地主、分田地,实现耕者有其田。1951-1961年,成玉岫任村党支部书记,张宗俊任大队长。1953年,组建初级社。1955年,由道门、碱场、辛马庄3个村成立高级社,成玉岫任党支部书记,张宗俊任社长,碱场村王秀堂任高级社会计。
  1961年,该村恢复自然村建制,称生产大队,张宗俊任党支部书记,成玉岫任大队长,张扑任大队会计。“文革”期间,成玉川任“革委会”主任,张连宝任“革委会”副主任。1969年,恢复张宗俊党支部书记职务。1969-1983年,张连宝任副书记,张宗成任大队会计。1984-1990年,张广森任村党支部书记,张广路任村主任。1990-1994年,成秀田任村党支部书记,张广路任村主任。1994-2010年,成秀华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2009年,建成村委会办公室、图书室、党员活动室、计划生育服务室、村计划生育人口学校,配备篮球场、乒乓球台、健身器材等体育设施,建起村活动场所。
  至2010年,全村有党员14名。
  社会民生
  1985年,村内有卫生室。2008年,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9年,建成村卫生室,有医生2人,床位5张,为村民看病就医提供方便。2010年,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
  该村自古以来就有跑秧歌的习俗,一到春节、元宵节,村内组织70余名男女青年组成秧歌队,到各村、各单位巡演,至1986年停办。道门、碱场两个村的业余京剧表演,闻名于十里八乡,服装道具、舞台设施、打击乐器样样齐全,上演剧目有《四进士》《空城计》《玉堂春》《失空斩》等,1960年停办。
  人物
  革命烈士:张如贵 成玉芬 李绍凯
  (成秀华 王洪山 成玉峨)
  后寨村
  村庄概况
  后寨村位于龙桑寺镇东南方向,东与惠民县翟家村为邻,西与东高家村相望,南与郑路镇侯家村接壤,北临道门村,整个村呈方形。全村总面积1900亩,其中耕地1500亩,人均3亩,村庄民居占地400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150户,总人口62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
  该村早在明朝年间就已有历史记载,曾称为后宅村。全村有李、孙、王、韩、赵、马6个姓氏,由河北枣强迁入,均为汉族,其中李姓最多,占全村总人口的50%。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大多数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4平方米,街道、小巷、住宅坐落杂乱。村落建筑多为青砖建基、土坯砌墙、房架为梁檩结构、平顶草檐大出头的平房。
  1975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村民按照规划拆旧建新,开通大街2条,总长1000米。1989年,全村通电,并安装路灯。2000年前后,全村砖瓦房普及。2008年,通有线电视。2009年,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至2010年,人均居住面积达30平方米,村内大街整洁,房屋整齐,绿树成荫。
  村民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高梁、地瓜为主,农业生产条件落后,春旱夏涝,靠天吃饭,居民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1953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经过几年奋战,打砖井6眼,修沟渠2条,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200公斤。1969年,年人均粮食300公斤,人均纯收入上百元。1979年,年人均粮食500公斤,人均纯收入上千元。1983年,全村开始能够解决温饱。
  1980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1981年开始,推广多种作物种植,鸡、牛、羊养殖。另外村内还建有养殖场7个,其中养猪场6个,养鸡场1个,蔬菜大棚1个,外出打工人员100多人。该村人均经济收入5000元,是改革开放前的10倍。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6000余元,砖瓦结构住房占90%,居民二层楼1座,村内有商店3家,馒头房1家。全村安装程控电话50部,电视机、电冰箱累计150台,各种机动车辆百余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村政任职
  1946年,建立中共党组织,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闹土改,鼓励青年人参军参战。
  1946-1948年,李良玉任村党支部书记,孙现荣任农会主席。1948-1955年,马福玉任村党支部书记,孙多福任社长。1955-1958年,孙多福任村党支部书记,王学善任社长。1958-1961年,王学善任村党支部书记。1961-1966年,马放任村党支部书记,孙多寿任大队长。1966-1978年,李学福任村党支部书记,孙多义任大队长。1978-1988年,孙多寿任村党支部书记,孙会云任村主任。1988-1998年,李学福任村党支部书记,孙会云任村主任。1998-2008年,李学民任村党支部书记,孙会祥任村主任。2008-2010年,李君东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2010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20名党员。
  社会民生
  教育卫生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学校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投资万余元,对学校进行了修建、改造和扩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1991年,学校合村并点,村庄孩子到史家庙中心小学上学。至2010年,全村有全日制本科毕业生3名,在校生5名。2008年,村内建立了活动场所,配置了高低杠、篮球场、乒乓球台等健身设施。
  1971年,村里设有卫生室,有“赤脚医生”,到20世纪90年代,村里的“赤脚医生”逐步被小诊所代替。2006年,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同年开始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
  人物
  马克礼 1939年商河史庙战斗中牺牲,革命烈士。
  (李进东 李学福 李德林)
  薛家村
  村庄概况
  薛家村位于龙桑寺镇东南方向,距龙桑寺镇政府驻地20公里。位于徐太院村东北方向,西与小尹家村相邻,村东是张旺芝村,北与高明吴村接壤,南与东小刘村相望。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该村常住人口232人。耕地面积540亩,人均2亩。
  该村有薛、宋、刘3姓,薛姓为第一大姓,宋姓为第二大姓,刘姓只一家。据《薛氏族谱》记载,明末清初,薛姓6世孙从商河城东薛家园迁徙此处,落地定居,以姓氏命名薛家村。光绪年间,薛氏15世孙薛希阁考取秀才。据《宋氏族谱》载,宋姓来源地族谱记载不详,二百多年前,来该村定居。据刘姓后人讲,刘姓族谱失传,先前老人也不知原籍何处。土地改革前,薛家村有一侯姓,后人侯时毕被招为美国华工,回家后加入八路军,参加抗日战争,后因年龄大,解甲归田,受到政府照顾,土地改革时,病逝左家外祖母家,从此侯氏在薛家村绝户。
  村容村貌
  薛家村是一个小村,20世纪60年代,全村人口不足200人,村庄占地不足30亩,村庄呈梯形,没有大街,村内只有3条半小巷,小巷宽度不足2米,村前村后两面东西方向不成直线,凹凸不平,很不规则。村前有一条大道,南北村的人来来往往都走此路。村后是龙桑寺通往惠民县淄角镇的必经之路。每逢龙桑寺、常庄、淄角、王家寨大集,赶集的人络绎不绝。村外西南原有一座庙,土地改革时拆除,已作为废弃地耕种。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居住条件差,全村没有一座砖瓦结构的房屋,全是土坯房,最大的院落占地也不超过300平方米。1970年,开始实行村庄规划,先从村西北角废闲地开始,安排规划房屋。每处住宅宽19米,长24米,占地面积456平方米,至1992年,规划完成。全村有南北大街、东西大街各1条,村庄占地面积60亩。1988年,村内建起第一座砖瓦结构的房子。至2010年,除1座土房外,全村全部是砖石结构房屋。
  1991年冬季,村内架起低压线路,通电。2009年夏,全村安装自来水。该村的2条大街,也逐步硬化,给群众出行带来方便。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薛家村就是一个有名的贫困村。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农民有地种,生活有所好转。“文化大革命”期间,村民的年均收入不到100元。1972年,原常庄公社在村后开挖东西走向河流一条,在村西开
  挖南北走向河流一条,两河呈“十”字形,把该村夹在 “十”字的东南角,村民浇地非常便利。
  1980年后,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根据自然条件,多样种植,由生产队时的亩产400斤提高到1600斤。1998年起,全村先后打机井6眼,解决旱季浇水的问题。2003年后,粮食亩产量已达到2000斤,农业实现机械化,减少农业种植的投工,村内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以增加家庭收入。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5700元。
  全村有门窗加工厂1处,切割片制造厂1处,小型养 猪场1户,小型养鸡场1户,企业年收入达10万元,养 鸡、养猪户每年收入达2万元。
  村政任职
  1946年,薛成贵、宋吉祥、薛宜东、孙玉荣、翟秀清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批党员。1947年,土地改革开始,薛成责任农会主席,宋吉祥、薛宜东任委员,薛希傲任村长。
  任职序列:1947-1949年,薛成贵任农会主席。1949- 1953年,薛成责任村指导员。1953-1957年,宋振汉任党支部书记。1957-1968年,宋振淮任党支部书记。1968-1975年,宋文彬任“革委会”主任。1975-1984年,宋文彬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2010年,薛守亮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至2010年,全村有党员5名。
  教育卫生
  1971年,该村办第一所学校。1998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撤销,合并于史家庙小学。该村有医务室1处,医务人员1名。
  人物
  薛自利(女) 1937年参加革命,是党的地下工作者,在乐陵一带活动,她家就是联络点,给八路军传送信息和情报。当时因保密,全村人都不知她的身份,直到1945年,身份才公开。1945-1947年任三边县(乐陵、商河、惠民)妇女主任,1947年病逝。
  薛守鲁 男,1949年参加解放军,1955年复员回家。
  (薛守亮 薛大文)
  张旺芝村
  村庄概况
  张旺芝村位于龙桑寺镇东南部,东与东田家村为邻,西与薛家村相连,南与东小刘村接壤,北临高明吴村,整个村庄呈长方状。全村总面积600亩,其中耕地500亩,人均3亩,村庄占地100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42户,总人口16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
  张旺芝村因历史上张姓村民最多而得名,早在明朝永乐年间,张氏始祖由河北省枣强迁来,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全村有张、刘两姓,后刘姓最多,占全村总人口的59%。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大多数是土坯草檐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6平方米。村落建筑多为青砖建基,土坯砌墙,房架为梁檩结构,平顶草檐大出头。富裕人家盖房讲究四梁八柱,正房坐北朝南,东西厢房带南屋的四合院。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土坯房逐渐被砖石结构的瓦房所代替。1999年,村内陆续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2001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2002年,按照规划要求,先后开通东西大街及3条南北过道,总长400米,安装路灯8盏,过道小巷5条。至2010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70平方米。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亩产粮食不足50公斤。1952年,该村刘长福组织10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成立第二个互助组。经过几年的奋战,打砖井4眼,修沟渠1条,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水浇体系,农业条件得到改善。1959年,粮食产量明显提高。1960-1962年,遭受了严重自然灾害,庄稼颗粒无收,村民生活十分困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多种经营,发展村办、户办企业,建孵化厂2处,榨油厂3家。另外村内还建有养殖小区,蔬菜大棚20多个,露天菜20余亩,外出打工人员40人,村内有商店2家、理发店1家、粮油店1家、化肥农药生资销售点1处。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100%,全村安装程控电话3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100台,各种机动车辆60余辆,其中轿车8辆,全村新农合与新农保参保率99%。
  村政任职
  该村1947年归属商河县常庄区公所,1958年属常庄公社,社改乡后属常庄乡管辖,2005年乡镇区划调整后归属龙桑寺镇管辖。
  该村自1947年建立中共党组织,鼓励青年人参军参战。1947年4月,刘长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个党员。同年5月,冯秀英、张温泉相继加入党组织。
  1946-1951年,刘长福任农委主席。1951-1972年,刘振青(女)任村党支部书记,刘长福任村长。1972-1985年,刘培贤任村党支部书记,刘长林任村长。1985-1997年,张守青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1997-2010年,刘洪亮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2010年,全村党支部有3名委员,6名党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完善村内党建各项硬件设施,村级组织办公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社会民生
  教育卫生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学校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先后投入3万元对学校进行了修建、改造和扩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60%。1997年,学校“普九”达标,校舍达标,教学设施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80%。2001年,学校合村并点,村庄孩子到徐太院村学校上学。2010年,村内设有阅览室,建立了活动场所,增设高低杠、乒乓球桌等健身设施。
  2006年,村中建医疗室,全村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10年开始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
  村民文化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该村就有春节期间跑秧歌的习俗。一到春节、元宵节,村内组织60余名男女青年组成秧歌队到各村、各单位巡演,深受群众喜爱,后停办。
  人物
  张守才 烈士,1943年8月在商河孙集战斗中牺牲,骨灰已于201 1年春迁往商河县烈士陵园。
  古树
  在村中央有一棵300多年历史的古槐,直径约70余公分。
  (刘洪亮 张自胜)
  西田家村
  村庄概况
  西田家村位于龙桑寺镇东南方位,原常庄乡政府驻地北约1公里处,东与师曹村为邻,西与常新庄村相连,南与常庄村接壤,北与王太开村相邻,整个村庄呈正方形。全村总面积1300亩,其中耕地1050亩,人均1.7亩,村庄居住占地150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137户,总人口602人。
  田氏家族原籍河北枣强县,明初年间先祖徒步迁入此地居住,先祖来时兄弟两个,其中一个居住在东田家村,那时该村村名称“弯弯田”,后来改名西田家村。全村共有田、刘两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田姓最多,占全村总人口的94%以上。刘氏家族因无家谱,迁入时况无从考察。
  村容村貌
  20世纪60年代,该村庄无大变化,村庄集中在一条东西大街两侧,全村呈东宽西窄状,东边最长的胡同大约150米左右,中间胡同不过100米,两端大街两侧坐落几十户人家。村落建筑多为青建基、土坯砌墙、房架梁檩结构的平顶房。
  1975年开始,全村统一进行房屋规划,并修建大队养猪场和铁编厂。1981年,改善照明条件,安装上低压输电线。2000年前后,全村砖瓦房普及,由玻璃木制门窗改为铝合金门窗,村中大街安装路灯。2005年,对村内道路进行硬化。至2010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平方米。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农业生产等各方面条件较差,春旱夏涝,靠天吃饭,村民解决不了温饱。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该村土地肥沃,适宜种植小麦、玉米、高梁和多种蔬菜等,但受水利条件的影响,人均收入不足20元。
  20世纪80年代,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的生活水平逐渐好转。90年代,人均收入600元以上;2000年,人均收入达1400元左右;2008年,人均收入4100元左右。截至2010年,全村98%的农户住上了砖瓦房,村内有一处占地10亩以上的特色养殖小区,以养鸡和养猪为主,人均收入达到6500元以上。有12户孤寡和残疾人享受低保,普及了有线电视和电话,户户通上自来水。全村拥有机动车辆70余辆,村庄规划整齐,街道干净整洁,村内3条东西大街,一条南北大街全部进行硬化、美化和亮化。
  村政任职
  1955年,与解家、师曹、西田家、史家庙、四门张、高明吴、胡家、常庄村成立高级社,由西田家村田春岩任社长,四门张村张凤朝任书记,常庄村齐连生任副书记,任期五年。
  1961年,恢复自然村建制,称生产大队,田春岩任党支部书记,刘春泉任副书记。1974-1993年,田俊成任党支部书记,刘春泉任副书记,田春利任支部委员,田道安任会计。1984-1993年,田春利任村主任。1994-1998年,田家乡任党支部书记,田康河任村主任,刘文海、田道福任村委委员。1999-2005年,刘文海任村党支部书记,田康河任村主任,田家山任村文书。2006-2010年,田康河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刘文军任村支部委员。
  2010年,修建党建办公室、娱乐室、图书室、计划生育服务室。至2010年,全村有党员26名。
  社会民生
  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既无学校也无幼儿园,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15%左右。新中国成立后,该村建起一所小学,到20世纪60年代末,适龄儿童入学率达75%以上。80年代开始,村里对学校改建,学校由原来的土坯房、土台子,变成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购买木质桌凳,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以上,学校“普九”达标,校舍达标,教学设施齐全。该村有一所幼儿园,适龄儿童入园率达到100%。1996年,学校合村并点,学生到龙桑寺镇常庄中心小学上学。2009年,村内建阅览室,配置篮球架、乒乓球台等健身器材。
  卫生 1974年,村里设有卫生室,有“赤脚医生”2名。20世纪80年代,村里的“赤脚医生”被小诊所代替。2007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文化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该村开始学唱京剧和吕剧,逢年过节,村里搭台唱戏,演出的剧目有《红灯记》《沙家浜》《小姑贤》等,活跃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该村自古以来就有跑鼓子秧歌的习俗,每到春节和元宵节,村内就组织60多名男女青年组成秧歌队到各村、各单位演出。
  人物
  田自成 烈士,1975年1月参加工作,1980年5月在甘肃省永登县因公牺牲。
  田光珍 从十几岁就参加了革命,任八路军营长,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海淀区公安局任局长多年。
  田光秋 青年时期在济南参加工作,后来在济南市针织厂任厂长、书记。
  王忠荣 女,194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共产党员。
  (刘文军)
  王太开村
  村庄概况
  王太开村位于龙桑寺镇政府驻地以东3.5公里处,东与解家村为邻,西与李铁匠村相连,南与西田家村、常新庄村接壤,北临三小刘村,整个村庄呈长方形状。全村总面积1356亩,其中耕地面积1046亩,人均1.44亩,村庄民居占地310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178户,总人口723人。
  王太开村王氏始祖是明洪武十四年(1381)由河北枣强县迁居于此。当时村内有王、刘两姓,始名王刘庄。清康熙年间,该村有一名学子姓王名佐,考中举人,此人字“泰(太)开”,后更名王太开村。全村有王、刘、孙3姓,均为汉族,其中王姓最多,占总人口80%,其次是刘姓,占15%。第三姓为孙姓,只有一大家人。王、刘两姓均由河北枣强县先后迁入,为两个独立家族,孙姓是跟随王姓一起生活,姓氏未改,所以王姓和孙姓是一个家族。
  2004年,被中共商河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05年,被县委宣传部、文旅局授予“文化建设百佳单位”称号;2008年,被济南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文明村镇”称号,被山东省绿化委员会授予“绿化示范村”称号。
  村容村貌
  1930年,为防止黄河决堤水淹村庄,全村老幼有钱出钱,有粮出粮,有工出工,义务修筑防水护村围堰500多米,堰宽20米,高约4米,该工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起到防水、防盗的作用,并延用到2000年以后,因村庄规划时,宅基地需要整平,逐渐消失。
  20世纪60年代之前,村庄成弯曲且分散零乱的三角形,村中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低矮土坯房屋杂乱无章,人均居住面积不足8平方米。70年代后,集体经济有一定发展,群众生活有所好转,部分村民开始拆旧建新,逐步改善居住条件,但房屋修建无规则,标准低,修修补补,很不规范。2003年,全村统一对宅基地、住房、街道小巷及公共设施进行规划,并制定具体操作细则,鼓励村民按照统一规划,打破原来旧框框,拆旧房,建新房。村委会多方筹资,整修、硬化、美化大街小巷。至2010年底,全村共开通两纵两横大街4条,宽30米,全长2000米,小巷11条,宽10米,全长2300米。新修下水道3100米,大街两侧排水设施配套。全村形成一个东西长650米,南北宽300米的长方形村落版图,并整体西移200多米,和常黄公路(大桥路)相连接,改变了脏、乱、差、出行难的落后面貌。全村大街小巷全部实现硬化,共计21000平方米,并相继完成绿化、美化。在村北、村南、村东、村西各建20米宽环村林,面积78亩,栽植速生杨、抗碱柳8600棵。村内大街巷道两侧绿化,大街两侧建绿化带3800平方米,植三叶草,栽种合欢、杨树等乔木2100棵,柿子树240棵,栽植冬青球、月季、樱花等灌木3480株。建沼气池57个,安装太阳能热水器74台,占全村总户数的74%。街巷两侧房屋全部用外墙涂料粉刷,面积26000平方米。大街两侧及健身广场安装路灯44盏,定时照明。
  1997年,接通程控电话,普及率80%以上。2005年,接通有线电视,普及率在85%以上。2008年,全村安装了自来水,入户率100%。
  至2010年底全村已经实现“四化”(硬化、绿化、美化、亮化)、“五通”(通电、通水、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的标准,全村已有170多农户住上了砖石结构的新瓦房,并且大部分农户安装了太阳能,90%以上的农户有电视机,80%以上的农户有摩托车、电动车、农用三轮车等,50%以上的农户有电冰箱、电冰柜,20%的农户已购置汽车,人均住房面积已达到50平方米以上,比新中国成立前增长了5倍。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是个以农业为主的村庄,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薯类、杂粮等。土地贫瘠、旱涝频发,产量很低,棉花亩产几十斤,年人均粮食不足10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30元。新中国成立后,村里成立合作组织,从互助组到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期间,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打井抗旱,挖沟排涝,使用良种良方,运用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加之购置简单的农业机械,村民收入有所提高。1969-1978年,人均粮食可达到150公斤,人均纯收入可达到200元以上。
  1980年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10年,人均收入达到近7000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20多倍。拥有各种机动车辆350余辆,轿车15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该村充分发挥建筑业从业人员多的优势,提高组织化水平,成立建筑队,聘请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外承揽工程。全村从事建筑业人员已达140多人。2008年,全村增收150万元,人均增收2000余元。至2010年底,全村有商店4家,饭店1家,废品回收站1处,机械维修2处,粮油收购加工5处,工艺加工1处,其他多种经营2处,外出打工从业人员200多人,全村非种植业收入达200多万元。
  村政任职
  该村自1952年后由互助组过渡到初级社,又升级为高级社,与李铁匠村合并成立了红星社。1955年,产生了第一届党支部,由王中范任党支部书记,李铁匠村的王寿武任社长。1961年,撤销高级社,恢复自然村建制,称生产大队,由王中范任党支部书记,王法训任大队长,后改由王茵东任大队长。1973年,王恩亭任党支部书记,王茵东任大队长。1976-1987年,王连亭任党支部书记,王茵东任村主任,期间支部委员有王中范、王茵东、王恩亭、王中江。1988-1994年,刘文杰任党支部书记,王洁文任村主任。1995-2001年,王洁文任党支部书记,王法柱任村主任。2002-2003年,刘炳祥任党支部书记,刘炳禄任村主任。2004-2010年,刘炳禄任党支部书记,王树祥任村主任。
  至2010年,全村支部成员3名,党员17名。
  社会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没有学校。1955年,集中全村人力、财力修建学校1所,开设1-4年级课程,使适龄儿童不出村就可上学。后经扩建,开设1-6年级课程,适龄儿童入学率达80%以上。由于适龄儿童不断增加,1985年,全村投资3万元,对学校进行了迁址重建,扩大教室面积,改善教学环境,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普九”后,学校撤销,学生集中到常庄中心小学就读。
  2005年,村两委筹资建设了全民健身广场,总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设有篮球场、排球架、乒乓球桌、高低杠、平衡木等体育设施。
  2009年,村两委筹资建设了村卫生室一处,面积120平方米。
  2011年,村两委为解决村内垃圾凌乱的问题,在村内配置了公共垃圾箱,并配备专门的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清理垃圾和清扫大街。
  人物
  王佐 清康熙年间科考中举人,此入字“泰开”,在当地小有名气,该村以其字命名。
  王蓝亭 又名张玉华,抗日战争时期是商河县东部较早的中共党员之一,是抗战时期的地下工作者,主要从事党组织的发展和抗日宣传等政治工作。解放后在渤海地区从事党政工作,历任县委书记、县长等职,后调任德州地委行署,仍做政治工作,后离休,居住德州市。
  革命烈士:王兰 王功明 王洪亮 王洪坡 王洁俊 王洁怀 王洁喜 王银亭
  参加过解放战争的军人有:王玉亭 王洁友 王中喜 王功庆 王中刚
  (王中敬)
  解家村
  村庄概况
  解家村位于龙桑寺镇东10公里处,西与王太开村相连,南与西田村为邻,北临三小刘村,东与惠民县杜家村接壤,整个村庄呈东西长方形。全村总面积1800亩,其中耕地1400亩,人均2亩,村庄居民宅基占地166亩,其他占地234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208户,总人口727人。
  据谱书记载,解氏先祖于明朝永乐年间由山西迁居来此地居住,并以姓氏为名,定名解家村,已600余年。全村只有解姓一个姓氏,村民均为汉族,与郑路镇解家一个族谱。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没有一座砖瓦房。20世纪60年代,村中只有一条东西大街,宅基错落不齐,街道高低不平。1980年,绿化村庄,美化环境,道路整修,修建桥涵,建立发展特色养殖小区。自1996年开始,全村开始村庄规划,先后开通前、中、后3条大街,总长1200米,安排村民宅基地200处,户均居住面积为342平方米。2005年,对3条大街进行硬化,安装路灯。2009年,为全体村民安装自来水,实现全村通电、通水、通路、通电话,并安装有线电视线路。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村民多以种植小麦、玉米、大豆、棉花为主,人均纯收入不足20元。1964年,人均粮食100公斤,人均纯收入80元。1975年,进行土地整合,修建水渠,使全村土地旱能浇、涝能排,粮食增收显著。1977年,人均粮食150公斤,人均纯收入120元。
  1980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生活水平有所好转。至2010年养鸡专业户14个,养猪专业户11个,外出打工人员117人,占全村劳动力60%以上。20世纪90年代,人均收入达到1000元。到2000年,人均收入达到4500元。至2009年,全村90%的村民住上了砖瓦房,孤寡老人享受低保,普及有线电视、电话,户户用上自来水。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85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9%,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2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360台,各种机动车辆150余辆,全村新农合与新农保参保率95%。
  村政任职
  解家村是全县较早建立中共党组织的村之一,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有地下党组织在村里进行活动,有37人在1947年前入党。该村1943年建立党支部,解春亭任党支部书记,他带领全村党员发动群众组建基干队、妇救会、支前队等,积极开展工作,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做出了贡献。
  1954年,解家村成立互助组,1956年,建立合作社,1957年,与常庄、西田家、师曹、胡家、胡坊、史家庙、四门张、高明吴、小尹家、王皮弦10个村成立高级社,取名为灯塔社,1958年,归常庄人民公社。
  任职序列:1943-1947年,解春亭任党支部书记。1947-1952年,解连选任党支部书记。1952-1959年,解连阁任党支部书记。1959-1970年,解玉兰任党支部书记。1970-1972年,解希责任党支部书记。1972-1982年,解春胜任党支部书记。1983-2010年,解旭堂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至2010年,全村共有党员26名。
  社会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建有小学1所,周边四个村的小学生到此读书。“普九”达标期间,学校重新修建,达到配套标准,学生最多时有140多人。2009年,学校合村并点,该村学校撤销,学生到龙桑寺镇中心小学读书。
  1976年,村设立卫生室,有“赤脚医生”2名。2005年,实行农村合作医疗,新建了卫生室,有医护人员3人,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
  解家村自古有跑秧歌的习俗,每到春节,都举行秧歌表演,其中,跑旱船白天能表演,晚上挂灯笼也能表演,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
  人物
  革命烈士:解佃勇 解胜堂 解振东 解春江 解云岳 解东胜 解长温 解荣元
  解佃左 1948年参军,在解放济南战役中负伤,是甲级残疾军人。
  参加南下的军队干部:解东辉 解连河 解连荣 解荣昭
  早年参加革命的有:解春梅 解荣辉 解东法 解东方 解连江 解光成 解春堂 解希贵 解荣亭 解中堂 解春亭
  (解佃友)
  王皮弦村
  村庄概况
  王皮弦村位于龙桑寺镇东部,东与史家庙村为邻,西与解家村相连,南与师曹村接壤,北临三小刘村,整个村庄呈长方形。全村面积930亩,其中耕地830亩,村庄居住占地100亩。截至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共有96户,总人口41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
  据《王氏族谱》记载,明朝成化年间,王氏始祖从惠民县迁来,以卖皮弦为业,故得村名。全村有王、孙、刘、翟、宋、张6个姓氏,其中王姓最多,占全村总人口的50%,均为汉族。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村中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全部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5平方米。村落建筑多为青砖建基、土坯砌墙,房架为梁檩结构,平顶草檐大出头。1987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东西大街3条,南北街1条,总长750米。1989年,全村通电,并安装路灯。2000年前后,全村砖瓦房普及,门窗均为铝合金门窗。2005年,对村内南北大街进行硬化。2008年,村内通有线电视。2009年,通自来水。至2010年,人均居住面积达30平方米。
  2004年,该村被县政府评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年人均粮食仅10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30元。1953年,该村组织10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相继成立5个互助组。1955年,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12眼,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1958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200公斤。1967年,年人均粮食150公斤,人均收入50元。1978年,年人均粮食200公斤,人均收入100元。
  1980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至1981年,全村解决温饱问题。1985年,推广大棚种植、科学养殖、加工等产业。村内建养殖场9个,其中养猪场6个,养鸡场3个。外出打工人员50人,人均经济收入7000元,是改革开放前的50倍,村里有商店2家,饭店2家,服装加工店3家,化肥、农药、生资销售点1处,建筑队2个。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0人,全村增收35万元。砖石结构住房达98%,居民二层楼1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75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160台,各种机动车125辆,其中轿车7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99%,新农保参保率100%。
  村政任职
  该村自1947年建立中共党组织,有刘玉山、王天河、王天贵3名党员,并成立党小组,组织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闹土改,鼓励青年人参军参战。
  1939-1952年,王梅任村长。1952-1975年,王太河任村党支部书记。1975年10月-1989年2月,王兴亮任村党支部书记,1986年10月-1989年3月,刘玉轩任村主任。1989-2010年,刘玉轩任村党支部书记(1989年3月-2007年11月,王秀岭任村主任;2007-2010年,刘玉轩任村主任)。
  2009年春,村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同时完善村内党建各项硬件设施,村级组织办公环境得到显著改善。至 2010年,全村共有3名委员,10名党员。
  社会民生
  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没有学校。新中国成立 后,村里修建学校,先后投入3万余元,对学校进行修 建、改造,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0%。1997年,学校 “普九”达标,校舍达标,教学设施配套,适龄儿童入学 率达到100%。2008年,学校合村并点,村庄孩子到常庄 中心小学上学。2010年,村内设阅览室,建立活动场所, 配置了乒乓球、篮球等健身器材。
  卫生 1975年,村内设有卫生室,有“赤脚医生”,到20世纪80年代,村里的“赤脚医生”逐步被小诊所代替。2006年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10年开始,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
  村民文化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该村就有春节期间跑秧歌的习俗。一到春节、元宵节,村内组织60余名男女青年组成秧歌队到各村、各单位巡演,深受群众喜爱。在中断数年后,1982年、1983年连续跑了两年,后停办。
  人物
  革命烈士:王振辉 孙立贵
  (孙佃爱)
  三小刘村
   村庄概况
  三小刘村位于龙桑寺镇正东8里,东与惠民县石庙镇杜家村相邻,西靠丰收河,南与王太开村接壤,北临房家村。县级常黄公路贯穿西南北,北接省道316线,是该村出入主要交通要道,整个村庄呈“王”字形。全村总面积1300亩,其中耕地935亩,人均1.5亩,村庄占地365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156户,总人口62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
  据《刘氏族谱》记载,明永乐年间,刘氏始祖由河北枣强迁入,有3子,分前、中、后各立一村,以姓氏命名,前、中、后小刘家,后来三村形成一大村落,故名“三小刘村”。历史上,前、中、后村各出德高望重的族人,组成3人管事机构,负责处理全村公共事务以及与外界联络。为抵御贼寇骚扰,村民自发修筑土围墙,设东、西、南、北4门,有土炮4门,土枪10余支。村东头有土地庙一座,新中国成立后拆除。全村刘氏一脉传承,为独姓村庄。
  村容村貌
  改革开放后,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村民全部盖起砖瓦石结构的新房。1984年全村通电。2005年通柏油路。2007年通有线电视。2009年全村通自来水。至2010年村内共有宽8米的大街4条,并且全部完 成硬化、绿化,人均居住面积达18平方米。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豆类、谷物为主,亩产粮食不足100斤。1947年,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得土地,几年时间,打砖井60余眼,全村共有砖井110余眼,改善了水利条件,粮棉菜生产有了很大提高。
  1980年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棉产量大增。农业、养殖业发展,各种经营并举,水利设施逐步配套,农业生产初步实现机械化。截至2010年,全村人均收入6000元。
  村政任职
  三小刘村是当地较早建立中共党组织的村庄之一。抗日战争时期,县长王权伍在村内住过。在他带领下,刘玉汉、刘海山、刘顺正相继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村里没有党支部,刘玉汉、刘顺正、刘海山等成立党小组,秘密接受上级指示,在村里开展工作。
  解放战争时期,三小刘村成立农会组织,并组建妇救会、基干队、青年团,积极开展土地改革,支援前线,动员参军,组建担架队,并带领农民发展生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积极交纳公粮,支援解放战争。
  新中国成立后,三小刘村建立党支部,刘顺正任党支部书记,成立互助组、合作社(初级社)。1955年秋,与房家村合并为高级农业合作社(大社),刘海朋任大社主任。1960年,恢复三小刘村建置,刘焕德任党支部书记。1966年,刘玉亭任“革委会”主任。“文革”后期,成立“三结合”领导班子,刘焕德继续任党支部书记。1987年,刘平元任党支部书记。1998年,刘连仲任党支部书记,刘延河任村委会委员,刘以霞任计划生育专职干部。
  任职序列:1946-1952年,刘顺正任农会主席,刘玉汉任村长,刘青俊任妇救会主任。1952-1960年,刘德仁任党支部书记。1960-1966年,刘焕德任党支部书记。1966-1967年,刘玉亭任“革委会”主任。1967-1987年,刘焕德任党支部书记。1984-1987年,刘焕俊任村主任。1987-1998年,刘平元任党支部书记,刘焕俊任村主任。1998-2010年,刘连仲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截至2010年,全村共有党员20名。
  社会民生
  新中国成立后,村内建小学一处,适龄儿童入校率达到90%以上。改革开放后,学校重新修建,“普九”达标时合并到房家完小。恢复高考后,全村考入大中专院校学生累计近50名。
  2008年修建村委会大院,内有图书室,健身运动器材齐全。历史上,三小刘村文化生活一直很活跃,鼓子秧歌历史久远,据说秧歌架势套路是“太极拳”中的一种套路,鼓点是快慢结合,棒槌有单双棒花秧,此套路独具特色。慢点打花场子有“牛鼻圈”“八行街”(单、双十字街)、“里四外八”“打乱场”等,快点跑有“单十字街”“中圈节”“刹鼓场”等。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过春节、元宵节,村里组织村民自娱自乐,组成剧组上演吕剧,剧目有《刘四姐》《丰收之后》《箭杆河边》《李二嫂改嫁》《小姑贤》《红灯记》《沙家浜》等。
  20世纪70年代,村内有赤脚医生一名,基本做到“小病不出村”。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村内新建卫生室1处。
  人物
  解放战争时期应征入伍及早年参加革命人员:
  刘佃友 刘海山 刘云山 刘海朋 刘光泽 刘光弟
  刘佃元 刘连元 刘占元 刘保玉 刘顺正 刘玉汉
  刘玉斋
  (刘延沙)
  穆家庵村
  村庄概况
  穆家庵村位于龙桑寺镇政府驻地东5公里处,东与惠民县石庙镇郭家梨行村为邻,西与房家村相连,南与解家村接壤,北临大沙河,与霍家庙村隔河相望,整个村庄呈“井”字型。全村总面积1250亩,其中耕地面积1050亩,人均1.5亩,村庄民居占地100亩,村南有100亩荒废草湾。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170户,总人口69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曾获县“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称号。
  该村因穆氏家族最早迁入而得名“穆家”,早在明洪武年间就已有记载,后因在村中建一尼姑庵得名“穆家庵”。全村有王、李、张、穆、刘、吴、田7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王姓最多,占全村总人口的60%左右。王氏家族由明洪武年间搬迁至该镇王太开村,后由王太开村迁入该村,李姓家族由该县韩庙乡李家集迁入,张姓家族由惠民县皂户李乡张家集迁入,其他姓氏迁入时间无从查考。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居民住房全是土坯墙,草檐头的平顶房。20世纪60年代前后,该村没有多少变化,村落集中在东西两条狭窄弯曲的街道两侧,无正式街道,几条前后不通或七拐八弯的小巷,宅邸坐落参差不齐,房屋破旧。村落西北部是寸草不生的沙丘,春风一刮,满天飞沙。村东北部是蜿蜒几百米的大堰,是拦截村北沙河大水泛滥用的。村东南是一个生产队的大场院。村中的尼姑庵损毁殆尽,后来改成了村办小学所在地。
  改革开放后,90%的农户住上了砖瓦房,并购置新家具、新家电。1976年,对村内道路进行规划,拓宽大街,整平道路。1983年,进行居民宅基规划,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6平方米,对村内大街进行了绿化、美化,安装了路灯。1995年,有12户居民安装了固定电话。2002年,村内修了柏油路。2008年,村内通有线电视。2009年,通自来水。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地瓜、稻谷为主,亩产粮食不足100公斤。1955年7月,成立互助组;1956年8月,成立初级社;1957年6月,成立高级社。村内打机井15眼,修沟渠3条。1968年,年人均粮食150公斤,人均收入200元;1976年,年人均粮食200公斤,人均收入400元。
  1983年,全村解决温饱问题,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300公斤提高到亩产800公斤。1987年,田光明、王杰生等几名村民联合购置三轮车5辆,进行粮食贩运。1988年,全村发展养鸡专业户50户。1989年,田光明、王杰生等购置榨油机2台。2000年,全村有大型耕地“70”拖拉机5台。2000年以后,村内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人员达到260多人。2005年,村内购置联合收割机6部。2010年,人均收入达到7800元,砖瓦结构住房达到98%,居民二层楼3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30部,电视机200台,电冰箱123台,电脑32台,各种机动车辆210余辆,轿车5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1985年前,该村只有1处经销处,2000年以后,村内已有副食品超市3个,日交易额达2000余元。
  村政任职
  1946-1947年,该村有王中臣、王中骆两名党员,村中建立农会、妇救会、基干队等,李薛任农会会长,薛桂兰任妇救会会长,穆长春任基干队队长。
  1952年,建立党支部。1952年7月-1955年1月,穆洪德任党支部书记。1955年1月-1975年6月,王中骆任党支部书记。1975年6月-1995年7月,王中玉任党支部书记。1984年,李洪田任村主任。1995-2010年,王中贵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至2010年,全村有党员18名。
  社会民生
  教育 新中国成立初期,该村把原私塾学校改建成公立学校。1957年霍家庙、油房张村的学生都到该村就读,学生数达到200余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80%以上。1996年,学校改成房家完全小学下属的“简小”,教室达标,桌凳、教学器材配套齐全,村内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卫生1970年,村里设有卫生室,有一名“赤脚医生”。20世纪80年代,村里的“赤脚医生”逐渐被小诊所代替。2006年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8年开始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2009年开始建成村级卫生室。至2010年,有1名医生,8张床位。
  村民文化 该村的传统文化以鼓子秧歌为主,1969年,村民从惠民县石庙镇大马家村请来鼓子秧歌教师,传授技艺。1970-1973年,表演盛行,参与者100余人。其中一种项目叫“老虎斗牛”:老虎,虎虎生威,放牛娃,呆头呆脑,表演起来甚是热闹,后逐渐失传。1969年,村民自发组织吕剧团,排练的节目主要有《李二嫂改嫁》《王小赶脚》等,巡回在各村演出。
  (田光明)
  霍家庙村
  村庄概况
  霍家庙村位于龙桑寺镇东部,东与油房张村为邻,西与冯集村相连,南与穆家庵村隔河相望,北临沙河乡棘城村,整个村庄呈正方形。全村总面积为900亩,其中耕地面积为830亩,村庄占地70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142户,总人口53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
  霍庙村因霍氏家族庙而得名,光绪年间就有历史记载,“文革”时期曾称东升村。全村有郑、霍、何、李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郑姓人口最多,占全村人口的70%。郑氏家族于清代光绪年间,由郑氏始祖汝成公携其二子郑千、郑万由山西洪桐县白马庙老瓜窝入籍商河城东20公里沙河以北定居。
  霍庙村是全镇先进村之一,自1963年以来,多次被县、乡党委政府授予“先进党支部”“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先进民兵连”“模范团支部”称号。1998年被济南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党支部”和“文明单位”称号。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村中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全部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5平方米。1975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村内4条大街,总长800米。1983年,全村通电,并安装路灯。1992年,家家户户免费通自来水。2000年前后,全村砖瓦房普及,门窗由木制玻璃改为铝合金门窗。2005年,对村内南北大街进行硬化。2008年,通有线电视。2010年,人均居住面积达40平方米。
  经济发展
  1964年,年人均粮食100公斤,人均纯收入80元。1975年,进行土地整合,修建水渠,粮食增收显著。1977年,年人均粮食150公斤,人均纯收入120元。
  1981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1983年,全村通电,建起村办企业——木工组。20世纪90年代,人均收入达到1000元。到2000年人均收入达到4500元。至2010年,全村90%的村民住上砖瓦房,有9户孤寡老人享受低保,普及有线电视、电话,户户用上自来水。人均纯收入达到485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9%,居民二层楼房2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8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260台,各种机动车辆110余辆,其中轿车7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95%,村内道路实现硬化、美化、亮化。
   村政任职
  该村1947年归属商河县常庄区公所,1958年属常庄公社,社改乡后属常庄乡管辖,2005年乡镇区划调整后归属龙桑寺镇管辖。
  1944年2月,郑宝禄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45年,中共霍庙村第一个党小组成立,郑宝禄任组长。抗日战争时期,全村处于白色恐怖之中,党员活动只能秘密进行。解放战争时期,全村有14名青年参军参战,郑宝堂在淮海战役中献出生命。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有2名青年赴朝作战。
  1945-1950年,郑宝禄任村长。1951-1957年,郑有芳任村长。1957-1967年,郑有荣任村党支部书记,郑宝兴任大队长。1967-1984年,郑绍先任村党支部书记,郑汉香任村主任,郑佃水任村文书,郑宝兴任大队长。1984-1998年,郑汉香任村党支部书记,郑宝海任村主任。1998-2005年,郑汉龙任村党支部书记,郑佃民任村主任。2005-2010年,郑佃民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2010年,全村共有3名委员,14名党员。
  社会民生
  教育卫生 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先后投入数万元对该村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0%。1997年,学校“普九”达标,校舍达标,教学设施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6年,学校合村并点,该村孩子到房家完小上学。全村有硕士生1名,本科生3名,专科生8名。2010年,村内设阅览室,设置高低杠、乒乓球桌、篮球场等健身设施。
  到20世纪90年代,村里的“赤脚医生”逐步被小诊所代替。2006年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10年后开始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
  村民文化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学唱演出现代京剧等,组织业余京剧(吕剧)剧团,演出剧目有《龙凤面》《小姑贤》《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该村自古就有春节期间跑秧歌的习俗,每到春节、元宵节,村内组织60余名男女青年,组成秧歌队,到各村各单位巡演,深受群众的喜爱。该活动历经100多年,因种种原因中断,30年后,于1978年又开始兴起。
  人物
  郑宝堂1947年8月参加革命,1948年11月在淮海战役中牺牲,烈士。
  (郑 刚)
  油房张村
  村庄概况
  油房张村位于龙桑寺镇东北方向,东与惠民县马铁头村为邻,西与霍家庙村相连,村南紧靠大沙河,北靠省道316线,整个村庄呈长方形,地势平坦。全村总面积790亩,其中耕地面积541.2亩,人均1.184亩,村庄居住占地面积80余亩。全村共有118户,总人口457人,有张、房、常、王、李、陈、殷7个姓氏。张氏明末自前张家二支五世祖巷乐迁居立后,占全村人口的45%。房氏,清中期十二世自房家迁居立后,占全村人口30%,其余姓氏无谱,迁入时况无从考证。
  村容村貌 2
  0世纪60年代之前,该村集中于唯一一条弯曲的东西大街,街南有几处闲院,村中央有一条南北排水大沟。
  1984年,村庄实行统一规划,两条大街、一条十字街,前道12米,后道8米,十字街12米,5米的过道,房屋结构开始有所改善,大多数为砖瓦结构。1991年,全村通电。1993年,村前大街改造成柏油路,大道两侧修了排水沟。2009年,全村通上自来水。2010年,全村砖石瓦结构房屋达到95%以上。2011年,该村配置多个垃圾箱并安排专职保洁员对村庄卫生进行维护。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亩产粮食不足80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0年开始,打混水泵井15眼,打砖井3眼,修渠排涝压沙盖碱,亩产量从原来的不足80斤提高到120斤,全村98%的耕地改造为水浇地,变成了稳产高产田。
  1980-2010年,建起冬暖式蔬菜大棚,露天蔬菜主要种植芹菜、西葫、茄子、豆角、西红柿等。另外,有养鸡户2个,副食超市2个,建起了占地10余亩的养殖小区,有大豆榨油坊20余家,木工组1处,从事粮食收购的工商业户明显增多,在外地经商的有6家,全村外出务工人员达到113人,村内有货车6辆、运输车6辆、家庭轿车23辆。
  村政任职
  2005年11月前,该村归商河县常庄乡管辖,11月,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归龙桑寺镇管辖。
  任职序列:1950-1954年,张子信任村党支部书记。1954-1959年,张培生任村党支部书记。1959-1961年,常延桐任村党支部书记。1959-1961年,王登峰任村党支部书记,张培功任委员。1969-1978年,张培功任村党支部书记,张培玉任委员。1978-1989年,张培军任村党支部书记,张培玉、房宝和任委员。1984-1989年,房宝和任村主任。1989-1993年,张培亮任村党支部书记,房宝和任村主任,张发峰任委员。1993-2001年,张培银任村党支部书记,张发辉任村主任。2001-2009年,张培利任村党支部书记,张发军任村主任,房宝和任委员。2009-2010年,张发军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房宝和、张发韦任委员。
  2010年,全村党支部共有9名党员。
  社会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无学校。成立后,该村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先后投资2万余元,对学校进行了修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学校“普九”达标,入学率达到100%。该村有幼儿园一处,适龄幼儿入学率100%。学校合并后,该村将学校进行整改,建成了村委会办公室,设立阅览室、活动室等,安装健身器械,配置篮球场、乒乓球台等体育设施。在街道上都安装路灯,长期保持夜间照明。
  人物
  参加革命入伍人员:张子森 常延胜(烈士)陈玉孝(烈士) 李焕柱 常延山(烈士) 陈胜保王玉成 王玉祯 张培春 陈胜坤 房宝和 张发峰陈建国 常文胜 房涛 张发刚 常洪波
  常延山 1960年参军,历任中央警卫营营长、杭州军区保密局副局长、问询处处长、安全庭庭长等职,因工殉职,被追认为烈士。
  张秀魁 新疆农业大学本科毕业,在惠民县工作,历任农业技术员、副乡长,惠民县人大副主任。
  (房宝和)
  黄马村
  村庄概况
  黄马村位于龙桑寺镇以东5公里处,东与房家村为邻,西南与刘山林、窦家村相连,北与庞家桥村隔河相望,整个村庄呈长方形。全村总面积300多亩,其中耕地228亩,人均1亩,村庄民居占地100多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52户,总人口22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
  黄马村因黄、马两姓而得名,早在明朝永乐年间就已有历史记载。全村有潘、黄、李、王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潘姓和马姓最多,占全村人口80%,2姓皆由河北枣强迁入。
  20世纪60年代之前,村西有古庙、古碑等,黄河决口之时,石庙、石碑被拆除修堤用。
  村容村貌
  1988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村民按照规划拆旧建新,开通东西大街1条,总长200米。1989年,全村通电,并安装路灯。2000年前后,全村砖瓦房普及。2005年,对村内南北大街进行硬化。2006年,村内通电、通路。2008年,通有线电视。2009年,通自来水。至2010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平方米,村内大街整洁,房屋整齐,绿树成荫。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大多数村民生活艰难,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亩产粮食不足150公斤,年人均粮食仅5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50元。1950年,该村组织20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打砖井8眼,修沟渠3条。1969年,年人均粮食70公斤,人均纯收入100元。1970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不足150公斤提高到亩产300公斤。
  1980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9年,人均粮食80公斤,人均纯收入120元。自1985年开始,发展养殖业,建有养猪场15个,其中商河县龙兴良种猪繁育场和清保良种猪养殖场规模最大,是龙桑寺镇乃至全县的畜牧养殖示范基地,两个养殖场存栏近6000余头。
  2010年,该村人均经济收入6000元,砖石结构住房达100%,全村安装程控电话6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300台,各种机动车辆30余辆,其中轿车7辆,村内有商店5家,全村新农合与新农保参保率100%。
  村政任职
  1949-1962年,王中元任村党支部书记。1962-1978年,李洪福任村党支部书记,潘文广任村长。1978-1994年,潘文广任村党支部书记,潘青保任村主任。1994-1997年,潘青保任村党支部书记,黄玉军任村主任。1997-2010年,潘文地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2010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党员11名。
  社会民生
  教育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没有学校,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10%。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投资1万元修建学校1 、所,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0%。1983年,学校合村并点,村庄孩子到房家小学上学。2006年,村内有阅览室,建立活动场所,配置高低杠、篮球场、乒乓球桌等健身设施。
  卫生 1980年,村里设有卫生室,有“赤脚医生”,到20世纪90年代,村里的“赤脚医生”逐步被小诊所代替。2006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7年,建成村级卫生室,有医生3人,床位15张。2010年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
  村民文化 该村自古就有春节期间跑秧歌的习俗,每到春节、元宵节,村内组织百余名男女青年,组成秧歌队,到各村各单位巡演,深受群众的喜爱。由于种种原因,已停办多年。
  (李玉正)
  房家村
  村庄概况
  房家村位于龙桑寺镇政府驻地东4公里处,东与穆家庵村为邻,西与黄马村相连,南与三小刘村接壤,北临大沙河,与冯集村隔河相望,整个村庄呈“田”字形。全村总面积2201亩,其中耕地面积1800亩,人均1.5亩,村庄民居占地375亩,村南有26亩荒废草湾。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268户,总人口119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
  该村由原来张家庵演变而来,房氏家族在洪武十四年由山西洪洞县迁入,因张氏家族人口越来越少,房氏人口在全村最多而改村名为“房家”。全村有房、刘、秦、张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房姓最多,占全村总人口的60%左右。该村刘姓于洪武十四年(1381)由山西洪洞县迁入,秦氏、张氏家族迁入时间无从查考。
  该村曾获县“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称号。
  村容村貌
  20世纪60年代前后,该村没有多少变化,村落集中在东西两条狭窄弯曲的街道两侧,无像样的街道,只有几条前后不通或七拐八弯的小巷,宅邸参差不齐,房屋破旧。村庄北部是寸草不生的沙丘,春风一刮,满天飞沙,蜿蜒几百米的大堰,据说是拦截村北沙河大水泛滥用的。村四周有7个生产队的大场院。村东、村南有两个面积很大的莲藕湾,每到夏季,荷花满池,很是好看。
  新中国成立前,居民住房全部为土坯墙、草檐头的平顶房,每到雨季,房顶漏水,房倒屋塌现象多见,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90%的农户住上了砖瓦房,并购置了新家具、新家电。
  1976年,村内道路进行规划,拓宽大街,整平道路。1983年,进行居民宅基规划,村民的居住条件进一步提高。2000年,人均居住面积达36平方米,对村内大街进行了绿化、美化,通了低压线路,安装路灯。2002年,村内修柏油路。2008年,村内通有线电视。2009年,全村通自来水。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地瓜、稻谷为主,春旱夏涝,靠天吃饭,村民浇地以水车、辘轳为主,亩产粮食不足100斤。
  1953年7月,成立了互助组。1956年8月,成立了初级社。1957年6月,成立了高级社。经过几年的奋斗,村内打机井30眼,修沟渠10条。1968年,粮食亩产150公斤,人均收入200元。1976年,粮食亩产200公斤,人均收入400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1983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800公斤,全村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村内兴办第三产业,刘相征、房春江、房延义等几名村民联合购置大型农用机械。1988年,全村发展养鸡专业户50户。1989年,刘相卫上榨油机1台。2000年,全村有大型耕地“70马力”拖拉机3台。2005年,村内购置联合收割机3部。
  2000年以后,村内外出打工者达460余人,人均收入7800元。村内有副食品小超市3家,日交易额达2000余元。2010年,人均收入达到7800元,砖瓦结构住房达到98%,居民二层楼3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300部,电视机520台,电冰箱271台,电脑50台,各种机动车辆310余辆,其中家庭轿车5辆。
  村政任职
  1946-1947年,该村有房开功、刘德功、房召德、房同云、房召进、房新泽、刘方亭、房占梅、房本勤、房本俭、房本忠、房吉祥等12名党员。村中建立农会、妇救会和基于队,房本琴任农会会长,王秀亮任妇救会会长,房占梅任基干队队长。
  1952年建立党支部,房本勤任党支部书记(1952年7月-1955年1月任职)。1955年1月-1966年6月,房占梅任党支部书记。1966年6月-1974年7月,刘景友任党支部书记。1974年7月-1995年9月,房本庆任党支部书记。1984-1995年,刘树成任村主任。1995年9月-1996年2月,房立栋任党支部书记,房延勇任村主任。1996年2月-1996年10月,刘长武任党支部书记,房延树任村主任。1996年10月-2007年3月,房立辉任党支部书记,刘树成任村主任。2007年3月-2009年10月,房立堂任党支部书记,刘树成任村主任。2009年10月-2010年,房延军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至2010年,全村有党员20名。
  社会民生
   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该村把原村办学校改建成公立学校。1957年,学校改建成公立完全小学,辐射周围十几个村庄,学生达到200余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80%以上。1970年,学校改建成联中,命名为房家联中,学生人数达到500余人。1996年,随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开展,学校改成房家完全小学,建成达标的教室,配备标准的桌凳,教学器材配套齐全,村内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11年8月,房家小学新综合教学楼落成,新校占地面积1521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各功能室齐全,教学仪器配备齐全,设有教学班12个,可容纳学生500余人。有教师24名,学生284人。至2010年,全村有本科毕业生4人,本科在校生6人。刘学是2005届县理科高考状元。
  卫生1970年,村里设有卫生室,有床位10张,有专职医师5名,2006年,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8年,开始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2009年,村级卫生室建成,有医生1名,床位8张,全村新农合与新农保参保率100%。
  村民文化 该村的传统文化以鼓子秧歌为主,1945年已有记载。1962-1967年,鼓子秧歌表演盛行,参与者100余人。1969年,村民自发组织“东路棒子腔”剧团,排练的节目主要有《桃花庵》《劝人珠》等,到各村巡回演出。
  人物
  革命烈士:刘京城 房开城 房兴武 刘新亭 房丙康 房丙清
  (房立堂)
  常新庄村
  村庄概况
  常新庄村位于龙桑寺镇东南方向,东与西田家村为邻,西与大刘村相连,南与常庄接壤,北临王太开村,整 个村庄呈东西长方形状。全村总面积360亩,其中耕地 260亩,人均1.2亩,村庄民居占地100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50户,总人口20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
  全村有胡、韩、刘、王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刘姓最多,占全村总人口的70%。刘氏由大刘村迁来,王氏由惠民县归化街迁来,韩氏由河北省邯郸地区彭城迁入。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破烂不堪,杂乱无章,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0平方米。新中国成立后,土坯房逐渐被砖石结构的瓦房所代替。20世纪60年代,村庄没有大的变化,集中在一条东西大街两侧,村落建筑大多为青砖建基、土坯砌墙、房架梁檩结构的平顶房。
  1992年,全村通电。2010年,村内90%以上的农户住上砖瓦结构的房屋。虽然群众的住房条件得到改善,但是村庄的整体规划相对落后,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当时该村的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为此镇政府将常新庄村纳入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彻底改变村庄面貌。至2010年,村内陆续实现通水、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
  经济发展
  该村自古以来是个穷村,村小,人少,地少,土地瘠薄,水利条件差,亩产小麦100斤左右,玉米不超过200斤,棉花40斤,人均收入不足30元,群众的温饱问题得不到解决。1978年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春,打机井5眼,将全村所有耕地改造成水浇田,粮食产量稳步提高。2010年人均收入超过3000元。截至2010年,全村共打机井7眼,购置潜水泵10台,基本保障了农田灌溉用水。
  2008年,在上级政府的领导下,该村派出部分人员到济宁、茌平等地学习当地的棉麦套种、棉瓜套种技术和增产增收种植模式,后来镇政府聘请省高级农艺师赵甲林到田间指导栽培技术,通过举办技术讲座、印发明白纸等形式向群众传授种植技术要领,帮助群众致富,该村一度成为龙桑寺镇种植模式的样板。
  至2010年,全村70%的农户安装程控电话,电视机、电冰箱、电脑共计110台,各种农用机械40余台,轿车、面包车20余辆。全村新农合和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均达100%。
  村政任职
  该村由于村小、人口少等原因,1949年前后至1956年都与大刘村合署办公。1956年,与大刘村组建高级农业合作社,常新庄只是一个小队,设有小队长1名,刘合元任小队长。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王培福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主持村内工作。
  1980年,该村发展胡明贞、刘景元、刘华金等3人为中共党员,并成立了党支部,由胡明贞担任党支部书记,刘华金任村文书。1998年,刘景元任党支部书记,在职期间,将该村打造成远近闻名的白条鸡加工村,被县工商局评为“致富路上的带头人”,并参加济南市“百强个体户”表彰大会,同年当选为第七届商河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00-2004年,刘华江任村党支部书记,王洪勇任村主任。2005-2010年,王洪勇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2010年,该村有党支部委员3名,党员7名。
  教育文化
  教育 常新庄村由于村小人少,没有学校,学生到大刘村上学。1969年,村内修建小学1处,教师1名,学生10名。1978年,该村学生到常庄小学读书。至2010年,全村共有大学生9名。
  文化 常新庄村人热爱文艺活动,村内建有小型吕剧团(古时称“老迷戏”),新中国成立前,演出剧目有《马寡妇开店》《苏武牧羊》等。新中国成立后,演出剧目有《李二嫂改嫁》《小姑贤》《王汉喜借年》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老演员相继去世,新演员断层,文艺演出活动逐渐消失。
  (韩宝福)
  小张家村
  村庄概况
  小张家村位于龙桑寺镇南偏东8公里处,西与小黎家村为邻,东与代家村相邻,南与徐宋骆村接壤,北与岔道村为邻,总面积大约380亩,耕地面积为350亩,村庄占地面积30亩,人均耕地不足3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总户数45户,总人口160人。
  该村由姓氏命名,明朝永乐年间,张氏由河北枣强迁至此村,全村只有张姓一个姓氏,为汉族。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多数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6平方米。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为部分缺房户规划宅基,统一红砖建基,坯墙,尖房顶,后因无瓦挂,不堪雨水冲刷,陆续改为平顶。70年代,利用村中空闲地、低洼地、边缘地,为居住拥挤、缺宅基地的家庭进行安置,建筑多为砖、坯结构平房。
  1982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按照村规划,开通村内的南北和东西呈“十”字形大街,全长400多米,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村民按照规划拆旧建 新。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青石建基,全砖墙,尖顶挂瓦 带前出厦房屋,门窗多为木制玻璃结构。1988年,通电, 安装路灯。2000年前后,全村砖瓦房普及,门窗改为铝合 金门窗。2010年,通自来水。至此,人均居住面积达到 40平方米,全部为砖瓦房。
  经济发展
  1947年,进行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1955年,该村组织10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3个互助组。1958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经过几年的奋战,打砖井4眼,修渠排涝压沙盖碱,农业生产 条件得到改善。1964年,党支部组织动员群众治理洼地、 碱地,把所有地块切割成方,挖渠筑田,将洼地改成旱能灌、涝能排的良田。1969年,年人均粮食110公斤,人均纯收入25元。20世纪70年代,村西南开挖水渠一条,购 买12马力机器1台,村东打机井2眼,农田灌溉得到保 障。
  20世纪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90年 代,人均收入达到了750元。2000年,人均收入已达2000 元,2010年,人均收入达6000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支部带领村民发展种植、养殖业,建养猪场4个、养鸡场3个。2010年,全村砖石结构住房达100%,全村安装程控电话25部,电视机35台,电冰箱、电脑累计40台,各种机动车40辆,其中轿车、面包车4辆。全村新农合和新农保参保率100%。
  村政任职
  1947年归属商河县常庄区公所,1958年属常庄公社,社改乡后属常庄乡管辖,2005年乡镇区划调整后归属龙桑寺镇管辖。
  1949-2010年,张吉祯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年,张吉祯兼村主任。
  社会民生
  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无学校,学龄儿童只能到邻村学校就读,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20世纪70年代,新建学校1处,配置了教学设施。80年代,学校已达到了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后因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方针的落实及达标,该村的学生到岔道小学就读,入学率达90%以上。2006年,学校合村并点,村庄学生到三官庙小学上学。2010年,村内设有阅览室,青年科技之家,建立篮球场,购置乒乓球台。
  (张吉祯)
  李万义张家村
  村庄概况
  李万义张家村位于龙桑寺镇南,东与三官庙村为邻,西与孙集乡康家村相连,南与孙集乡小街村接壤,北临孙扒古村,整个村庄呈方形。全村总面积1100亩,其中耕地1000亩,人均3亩,村庄民居占地100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70户,总人口333人。
  李万义张家村因姓氏而得名,还曾称为“鸭子张村”“前西张村”。全村有张、李2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张姓最多,占全村总人口的95%。张、李两姓皆由河北枣强迁此。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破烂不堪,杂乱无章,大多数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5平方米。新中国成立后,土坯房逐渐被砖石结构的瓦房所代替。1975年,全村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2条大街,总长700米,并逐步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对大街进行美化和绿化。20世纪80年代,安装路灯。
  至2010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60平方米。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亩产粮食不足30公斤。1955年,该村组织10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相继成立了4个互助组。后又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15眼,修沟渠2条。1966年,年人均粮食100公斤,人均纯收入50元。1978年,年人均粮食120公斤,人均纯收入100元。1982年,粮食产量提高到亩产500公斤,全村解决温饱问题。
  该村在人民公社时期有铁编厂1家,从业人员30人,年收入近6万元。从1982年开始,立足自身优势,推广种植、养殖、加工业。至2010年底,该村外出打工人员70人,人均收入7000元,是改革开放前的15倍。砖石结构住房占98%,全村安装程控电话7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100多台,各种机动车辆100余辆,轿车8辆,全村新农合与新农保参保率98%。
  教育卫生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学校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3%。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先后投入10万元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0%。1997年,学校“普九”达标,校舍达标,教学设施配套。2006年,学校合村并点,村庄孩子到三官庙小学上学。1995年,村内有了阅览室,建立活动场所,配置高低杠、乒乓球桌等健身器材。
  20世纪60年代,村里设有卫生室,有“赤脚医生”,到80年代,村里的“赤脚医生”逐步被小诊所代替。2005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10年,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同年,建成村级卫生室,有医生3人,床位5张。
  (张学明)
  三官庙村
  村庄概况
  三官庙村位于龙桑寺镇正南方位,东与大毕家村为邻,西与李万义张家村相连,南与孙集乡小街子村接壤,北临侯马村、道口张村。
  三官庙村是与后东张村两个自然村合成的一个行政村,全村共7个生产小组,后东张村为三官庙村的第一生产小组。全村总面积3300亩,其中耕地面积2834亩。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村有283户,总人口1100人。三官庙村因有古庙“三官庙”而得名。
  全村有张、毕、曹、刘、李5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张姓最多,占全村总人口的60%左右。张姓、毕姓、曹姓等分别于明朝永乐年间和成化年间迁来此地。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大多数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5平方米。1975年,全村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开通大街,并逐步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对大街进行美化和绿化。
  至2010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0平方米,村内街巷整洁,房屋整齐。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同时完善村内党建各项硬件设施,办公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经济状况
  三官庙村是一个因铁编加工而享有盛名的村子。新中国成立前,有许多老辈人因生活所迫,通过肩挑、背扛、手推车等步行数千里,一路走、一路手工加工卖货,不远千里到国外谋生。有的曾到过朝鲜、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在国内北京、上海、天津、武汉、沈阳、哈尔滨等多个大城市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新中国成立后,三官庙村铁编加工业曾红极一时,县内许多村子副业加工厂的师傅都是出自该村,带动了周边村子的经济发展。
  该村以种植小麦、玉米和棉花为主,全村有大型联合收割机多部,家家都有农用三轮车、拖拉机,有多部面包车、轿车等。该村建有养鸡大棚、养猪大棚和蔬菜大棚等,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该村1994年开始立集,每逢农历初三、初八,周边村子的群众都来赶集。
  该村有大规模超市2家,商品种类齐全,还有普通经销门市部3处,多家店铺到该村租房经营,有收粮食、经营化肥农药、卖电器和从事婚丧嫁娶服务业的。该村有馒头房3处,粮油经销点1处,良种经销点3处,化肥、柴油经销点6处,机动车维修部2处,大型建材批发销售市场1处,小型建筑队2个,年均解决劳动力就业50人次。
   村政任职
  抗战期间,地下党组织的交通员张立举在送情报途中被捕,惨遭杀害,遗体埋葬在常庄烈士陵园。新中国成立前,由曹洪阶任党组织负责人,成员有张景元、张玉颜。
  新中国成立后,曹洪阶任村党支部书记,直到1973年因病离职。1953-1959年,张增珍任大队长。1960年至“文革”期间,张增珍、张希增和张洪歧共同管理村内事务。1974年,张希增任村党支部书记,张洪歧、张洪友和张增亭任支部委员。1975-2004年,张向安任党支部书记。(1975-1988年,张洪歧任大队长。1989-1994年,张洪歧任村主任。1994-2004年,张增亭任村主任。)2004年3月-2007年10月,张增然任党支部书记,张富文任村主任,毕玉成、张洪华任委员。2007-2010年,张富文任党支部书记,张洪华任村主任。
  2010年,全村有党员36名,其中有2名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老党员。
  社会民生
  教育三官庙村自20世纪50年代就有完小,20世纪60年代至“文革”期间,有三官庙联中1所(后改为小学),幼儿园1所,先后有15名教师在校任教。2006年春,政府投资100万元在村北重新建成全新的三官庙小学,设1-6年级,学生300余名,教师20名,辐射周边18个行政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卫生20世纪60年代,村里设有卫生室,1995年,村里的“赤脚医生”逐步被小诊所代替。2009年,建成村级卫生室,有医生1名,床位3张。
  文化 该村有一支鼓子秧歌队,鼎盛时演员及后台勤务人员达到100人左右。2009年,村内修建村委办公室,建立活动场所,配置高低杠、乒乓球桌等健身器材。
  (张富文)
  徐宋骆村
  村庄概况
  徐宋骆村位于龙桑寺镇南部,北临小张家村,南接郑路镇营子村,东靠郑王庄村,西与大毕家村为邻。全村总面积1900余亩,村庄占地面积270亩,耕地面积1500亩,河道130亩,人均3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110户,人口493人。
  该村因姓氏而得名,有徐、宋、骆3个姓氏,均为汉族。据族谱记载,徐氏在明洪武年间由浙江迁入,宋氏在明永乐年间由枣强迁入,骆氏在明永乐年间由杭州迁入,按迁入的先后顺序排列,故得村名徐宋骆。
  村容村貌
  20世纪60年代初,村庄无大变化,后开始为部分缺房户于大街两侧进行安置,统一红砖建基,坯墙,尖房顶,后因无瓦挂,不堪雨水冲刷,陆续改为平顶。1972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按照村规划,先后开通村内4条大街,全长1500多米,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村民按照规划拆旧建新,建筑多为砖、坯结构平房。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青石建基,全砖墙,尖顶挂瓦带前出厦房屋。1988年通电,安装路灯。2000年前后,全村砖瓦房普及。2003年,村内大街硬化,并进行绿化和美化。2009年,通自来水。2010年,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平方米。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有盐碱地1000余亩,大雨大涝,小雨小涝,粮食亩产不足50公斤。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1952年,徐洪财组织8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成立5个互助组。粮食亩产由原来的50公斤,提高到80公斤。1964年,全村群众开始治理村南洼地,切割成方,挖渠筑田,修渠排涝压沙盖碱,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粮食产量由80公斤提高到200公斤。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多方筹集资金,打机井30多眼,清挖河道5000米,将全村土地变成高产稳产的水浇田。1990年,粮食亩产突破2000斤,人均收入达到1000元;2000年,人均收入已达2000元。2010年,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全村拥有机动车120余辆,其中大型机械7台。全村新农合与新农保参保率100%,有9家贫困户享受低保。
  村政任职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建立农会组织,组建了妇救会、基干队、青年团等,开展生产自救,发展生产,提高群众生活水平。1940年,宋茂官、宋茂公成为徐宋骆村第一批中共党员,因当时情况特殊,抗日工作只能秘密进行。1942年6月,由于叛徒出卖,宋茂官、宋茂公同时被杀害。解放战争时期,全村共有12名青年参军,其中有3名青年(骆英祥、宋才喜、徐昌茂)献出生命。1956年,由小黎家、徐宋骆、大毕家、小毕家村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赵纯贞任社长,徐洪财任副社长,1961年成立了党支部,徐洪财任党支部书记。
  任职序列:1949-1961年,徐洪财任队长。1961-1976年,徐洪财任村党支部书记,骆英元任大队长。1976-2000年,骆英元任村党支部书记,骆祥亮任大队长、村主任。2000-2005年,宋才贵任村党支部书记,骆延齐任村主任。2005-2010年,骆祥文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程富英任村计生专职主任。
  2010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党员12名。
  社会民生
  新中国成立初期,该村建有公立学校,适龄儿童入学率达20%。1978年春,扩建成完全小学,并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儿童入学率有所提高。1997年学校“普九”达标,建标准化教室,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至2010年,全村共有本科生15人,大专生4人,中专生5人。
  2007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8年,村里设置了篮球场、乒乓球台等体育设施。2010年,村内有了阅览室,建活动场所,配置高低杠、乒乓球桌、篮球场等健身器材。
  人物
  革命烈士:宋茂关 宋茂公 骆英庆 宋彩兰 徐昌元 宋彩和
  (骆祥文)
  侯马村
  村庄概况
  侯马村位于龙桑寺镇南部,东与岔道村为邻,西与东小郭家村相连,南与道口张村接壤,北临张佑村,整个村庄呈长方形。全村总面积1387亩,其中耕地947亩,人均2. 18亩,村庄民居占地440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110户,总人口43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
  侯马村因侯姓和马姓而得名,早在明永乐年间就有记载,有600余年的历史。全村有马、刘、王、侯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马姓最多,占全村人口的80%。
  该村墓地自古以小家族方式散乱埋葬。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大多数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6平方米。20世纪60年代之前,该村无大变化,村民集中居住在一条东西大街两侧,唯有几户侯姓独居村东南角一小村,取名小侯家。80年代开始,逐步实行村庄规划,先后开通南北大街2条,东西大街3条,总长2170米,并对大街进行绿化、整平。1992年全村通电。1996年通电话。2009年通自来水。至2010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了35平方米,村内街巷整洁,房屋整齐。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高梁、地瓜为主,粮食亩产不足100公斤。1954年,组织19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5个互助组。1955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20眼,修沟渠2条。1963年,人均粮食360公斤,人均纯收入80元。1976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不足100公斤,提高到150公斤。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8年开始,立足自身优势,发展养殖、加工等产业。至2010年底,全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蒜等。建有养殖场5个,外出打工人员190人,人均经济收入5000多元。村里基本户户有拖拉机或三轮车等农机具,轿车17辆,电脑30台。全村新农合和新农保参保率100%。
  村政任职
  1949-1963年,马成玖任村党支部书记、社长;1963-1970年,马明兰任村党支部书记,马成玖任村长,马成龙任村文书。1970-1985年,马成云任村党支部书记,马明义任村主任,马保玉任村文书。1985-1990年,马明义任村党支部书记,马成云任村主任,马保玉任村文书。1990-2010年,马成刚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2010年,全村党支部共有5名委员,14名党员。
  社会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无学校,学龄儿童只能到邻村学校就读,入学率只有10%。1963年,村民筹资修建小学1处,开设1-4年级课程。1990年对学校进行重建,“普九”达标,校舍达标,教学设施配套,入学率达100%。2005年,学校合村并点,村庄孩子到三官庙小学上学。村内设有阅览室、青年科技之家,建立活动场所,购置乒乓球台、篮球等体育健身器材,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1975年后,村里有了卫生室,并有了乡村医生;2006年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人物
  侯立堂 烈士,1938年6月参加革命,1942年5月在商河三区小唐村牺牲。
  (马成刚)
  道口张村
  村庄概况
  道口张村位于龙桑寺镇正南方向,东与小黎家村为邻,西与龙岳路相连,南与三官庙村接壤,北临侯马村,整个村庄呈长方形。全村总面积1430亩,其中耕地1080亩,人均1. 85亩,村庄民居占地350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138户,总人口575人。
  全村有张、温2个姓氏,其中张姓人口最多,占全村总人口的97%,始祖于600余年前由河北枣强迁来。历史上,温姓跟随外祖父迁居于此,始有温姓。均为汉族。
  20世纪70年代前,该村墓地较分散,后全村统一安排墓地,原基地或平掉或搬迁至新规划的墓地。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破烂不堪,杂乱无章,大多数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5平方米。20世纪70年代末,全村进行宅基规划,对街道进行设计,规划两纵两横4条大街。先后开通4条共计1500米的大街,并安装23盏路灯。90年代,全村有85%以上的村民住上砖瓦房。截至2010年,村民全部都住上砖瓦房。
  1991年全村通电。1993年村里通上了柏油路。2005年村内通自来水。2007年通有线电视。2008年,村内有阅览室,建立活动场所,配置体育设施和健身器材。至2010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平方米,村内街巷整洁,房屋整齐,绿树成荫。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粮食亩产不足70公斤。1954年,组织8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8个互助组。1955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8眼,修沟渠4条。1969年,人均粮食50公斤,人均纯收入30元。1979年,人均粮食80公斤,人均收入70元。1976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不足70公斤提高到300公斤。
  1980年开始,推广种植、养殖等产业。至2010年,全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另外,村内还 建有养殖场1个,养猪大棚2个,养鸡大棚6个,外出打工人员186人。至2010年底,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多元。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01部,电视机135台,电冰箱60台,电脑20多台,各种机动车辆达到120多辆,轿车5辆。村内有商店2家,理发店1家,粮油店1家,化肥农药生资销售点1处。全村新农合参合率99%,新农保参保率95%。
  村政任职
  1936年6月,温兴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53年3月,第一届村党支部成立,张洪福任村党支部书记。1968年10月-1978年,张永荣任党支部书记,付玉荣任副书记。1978年10月-1982年9月,付玉荣任党支部书记,张洪江任副书记。1982年9月-1988年10月,张洪江任党支部书记,张金爱任村主任,张金德任支部委员、村委委员。1988年11月-1994年3月,张立春任党支部书记,张金新任村主任,张金阳任村两委成员。1994年4月-1996年8月,张金新任党支部书记,张金阳任村主任,张金国任两委成员。1996-2000年,张金阳任党支部书记,张金国任村主任。2000-2010年,张金国任党支部书记,张玉德任村主任。
  2010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21名党员。
  社会民生
  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学校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30%。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先后投入6万元对学校进行修建、扩建,入学率达到95%。1997年,学校“普九”达标,校舍达标,教学设施配套。2005年,学校合村并点,该村孩子到三官庙小学上学。至2010年,全村有本科毕业生6名,在校生4名。
  卫生 1975年,村里设有卫生室,1985年,村里的“赤脚医生”逐步被村诊所代替。2006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9年后,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2010年,建立村级卫生室,有医生2人,床位8张。
  村民文化 村民从20世纪70年代就学唱革命歌曲、现代京剧等,有一个业余小剧团,经常演出一些自编的小节目。该村自古就有春节期间跑秧歌的习俗,每到春节、元宵节,组织全村100多名男女青年,组成秧歌队,到各村各单位巡演。到90年代,由于年轻人春节过后马上外出打工,停办。
  人物
  张文海 烈士,1946年4月参加革命,1946年12月在惠民常、李、苏、颜战斗中牺牲。
  (张金国)
  东小郭村
  村庄概况
  东小郭村位于龙桑寺镇南部,东与侯马村为邻,西与孙集乡李家村相连,南与李万义村接壤,北临李官村,整个村庄呈方形。全村人均土地1.8亩,村庄民居占地54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45户,总人口19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
  东小郭村因郭姓多而得名,早在明朝永乐年间就已有历史记载。全村有郭、张、李、朱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郭姓最多,占全村总人口的80%。东小郭村原称“朱家胡同村”,最早是由一朱姓迁于此地,形成一胡同,称朱家胡同,后来又迁来郭姓族人,几世后,人丁兴旺,得名东小郭村。
  村容村貌
  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为部分缺房户规划宅基,统一红砖建基,坯墙,尖房顶,后因无瓦挂,不堪雨水冲刷,陆续改为平顶。70年代,利用村中空闲地、低洼地、边缘地,为居住拥挤、缺宅基地的家庭进行安置,建筑多为砖、坯结构平房。1972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按照规划,开通村内的南北和东西两条“十”字形大街,全长380多米,并制定了优惠政策,鼓励村民按照规划拆旧建新。80年代中期,出现青石建基,全砖墙,尖顶挂瓦带前出厦房屋。1988年通电,安装路灯,结束点煤油灯的历史。2000年前后,全村砖瓦房普及,门窗由木制玻璃结构改为铝合金门窗。2010年,通自来水。至此,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0平方米,全部为砖瓦房,村内街巷整洁,房屋整齐,绿树成荫。
  村政任职
  1975-1980年,郭振芳任小郭村党支部书记;1980-1986年,郭丙中任村党支部书记,郭丙申任村主任;1986-1995年,郭丙义任村党支部书记;1995-2010年,郭丙礼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孙元花任村计划生育专职主任。
  2010年,全村党支部共有2名委员,6名党员。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亩产粮食不足60公斤。1954年,该村组织4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4个互助组。1955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4眼,修沟渠7条,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1955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60公斤提高到亩产100公斤。
  自1981年起,推广经济作物种植、养殖、加工等产业。村内还建有养殖场6个,其中养猪场3个,养鸡场3个,外出打工人员20人,人均经济收入7000元,是改革开放前的20倍。砖石结构住房占90%,全村安装程控电话3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100台,各种机动车辆40余辆,其中轿车7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98%,新农保参保率99%。
  该村人民公社时期,有铁编厂,从业人员15人,年收入不足1万元。至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5人,人均增收5000元。
  社会民生
  教育卫生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学校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30%。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先后投入1万元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入学率达到90%。1997年,学校“普九”达标,校舍达标,教学设施配套,入学率达到100%。2009年,学校合村并点,学生到三官庙小学上学。2010年,村内有了阅览室,建立活动场所,配置高低杠、乒乓球桌、篮球场等健身器材。
  1960年,村里设有卫生室,到20世纪90年代,村里的“赤脚医生”逐步被小诊所代替。2005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村民文化 东小郭村早在1951年就成立了民间文艺演唱组,有高跷会、舞狮子,烛光花篮等,演员队伍由24人组成,逢年过节到邻近各个村庄巡回演出。1963年,上演了吕剧《李二嫂改嫁》《石玉镯》《井台会》,京剧《黎明的河边》等剧目,被县文化局评为“文艺演出先进示范村”。1990年,郭振芳、郭景义、郭丙君、郭丙强、李保兰等数十名村民,自愿组织办起了民间乐队,表演项目有唢呐、吕剧、河北梆子、小品,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加了收入。
  (孙元花)
  孙扒古村
  村庄概况
  孙扒古村位于龙桑寺镇正南方向,东与道口张村为邻,西与孙集乡程家村相连,南与李万义张家村接壤,北临东小郭家村。全村总面积620亩,其中耕地508亩,人均2.5亩,村庄民居占地112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57户,总人口23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
  元朝末年,为躲避战乱,孙氏8人由河北枣强迁来此地,定居繁衍,逐渐形成后来的孙氏8支,故把村名定为孙八股,因方言原因,曾出现过很多的谐音,如孙扒古、孙扒牯等。全村有孙、毕、李、马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孙姓最多,占全村总人口的80%。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全部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3平方米。1984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土坯房逐渐被砖石结构的瓦房代替,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8平方米。开通大街1条,全长240米。1992年全村通电。1995年安装全村第一部电话,2005年通上柏油路。2009年全村通有线电视。2010年全村通自来水。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粮食亩产不足50公斤。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村民生活有所好转。1952年,村里建油房,生产食用油,农民收入有所提高。当时“孙扒古油房”在周围十里八乡小有名气,后来生产日渐下滑。
  1982年,实行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产值屡创新高。随着国家对农业优惠政策的落实,农田基本建设的投入加大,水利条件的完善,以及先进农机具的不断出现,已经初步实现农业机械化作业。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新农合参合率98%,新农保参保率99%。
  村政任职
  1952年,孙扒古村建立党支部,孙安义任党支部书记。1955年秋,并入侯马大社,工作由大社统一领导,村里设生产队长一职,由毕以臣担任。1959年,恢复自然村建制,毕以臣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978年后,村内逐步恢复健全领导班子。1980-1985年,孙立祥任村党支部书记,孙振责任村主任。1986-2010年,孙立祥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2010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同时完善村内党建各项硬件设施,村级组织办公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至2010年,全村有党员10名。
  社会民生
  教育新中国成立前,村里没有学校,孩子只能到外村上私塾,学龄儿童入学率不到10%。新中国成立后,村里建起一所学校,孩子不用出村即可上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0%以上。2000年,学校合村并点,村庄孩子到三官庙中心小学上学。
  2010年,村内建立活动场所,有了篮球场、乒乓球台等健身设施。2011年,村内建成农家书屋,图书近千册,涉及种植、养殖、科学、文学、历史、社会等各个方面,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
  人物
  李瑞祥 烈士,1942年9月参加革命,1945年2月在商河棘城牺牲。
  (孙立祥)
  岔道村
  村庄概况
  岔道村位于龙桑寺镇东南方向,东与郅韩庄村为邻,西与道口张村相连,南与小张家村接壤,北临东小王村,整个村庄呈“井”字状。全村总面积2024亩,其中耕地1754亩,人均2.2亩,村庄民居占地270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176户,总入口754人。
  岔道村因村庄呈“Y”型而得名,早在600年前就有历史记载,王氏由山东省莱阳县登州府坡南王村迁至此地。历经600余年繁衍,人丁兴旺,全村只有王姓一个姓氏,均为汉族。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破烂。新中国成立后,土坯房逐渐被砖石结构的瓦房所代替。2003年,全村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4条大街,其中2条南北走向,2条东西走向,总长1550米。2010年,村两委经全体村民一致通过,集资硬化大街,全村在外工作人员也积极捐款,有“共建路”碑为证,对3条大街进行硬化、整修、美化,村内街巷整洁,房屋整齐。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高梁、地瓜为主,农业生产条件落后,亩产粮食不足百公斤。1955年,该村组织20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4个互助组。1957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经过几年奋战,打砖井18眼,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粮食产量增加。
  1980年后,该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至2010年底,全村小麦、玉米,粮食产量超千斤,村内建有养猪场2个,蔬菜大棚1个,外出打工人员200余人。村内有商店5家,理发店2家,粮油店1家,化肥农药销售点2处。
  1984年,村里建立了集贸市场,5天一集市,农历逢四遇九是大集日,摊位300余个。
  村政任职
  新中国成立前,第一任农会主席王洪亮。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任党支部书记王中堂,第一任村主任王杰堂,委员王福堂。
  任职序列:1949-1955年,王占元任村长。1955-1960年,王占元任党支部书记,王建堂任大队长。1962-1967年,王辉堂任革命委员会主任。1969-1970年,王登伦任党支部书记,王立江任村长。1970-1971年,王连和任党支部书记,王登伦任村长。1971-1996年,王登伦任党支部书记,王亮堂任村主任。1996-1999年,王立江任党支部书记,王亮堂、王连春任村主任。2000-2010年,王连秀任党支部书记,王连春任村主任。
  至2010年,全村共有党员24名。
  社会民生
  教育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学校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15%。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对学校进行修建、改造和扩建,学校“普九”达标,校舍达标,教学设施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2009年,学校合村并点,村内适龄儿童到三官庙小学上学。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2名大学生:王连耀,毕业于清华大学;王安太,毕业于惠民师范。新中国成立后,考取2名大学生。至2010年,该村有6名在校大学生。
  卫生村里设有卫生室2个。2007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10年,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有医生4人,床位20张。
  文化20世纪50年代,该村的迷戏戏种颇有名气,每逢春节、元宵节,搭台唱戏,吸引了周边群众观赏。
  人物
  王敬堂烈士,于1949年11月在四川省彭水县三区黄家坝战役中牺牲。
  王银堂烈士,于1948年在陕西蒲城永丰镇牺牲。
  王连耀新中国成立前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任抗日县政府惠民县工作人员,后又任苍州市铁路中学教师,直至病故。
  王连辉(化名东阜) 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政治部专案三室主任,2007年病故。
  (王连秀)
  东郅家村
  村庄概况
  东郅家村位于龙桑寺镇南部,东靠常郑路,西靠郅韩庄、后郅家村,南靠代家村,北临贾王庄村。全村总面积720亩,其中耕地面积500余亩,人均土地1.8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64户,人口275人。
  据《郅氏族谱》记载,明朝永乐年间,由河北省枣强县迁入,因与郅家相邻,而得名为东郅。有郅、刘、王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郅姓占49%,刘姓占49%,王姓占2%。
  村中有一口有几百年的古老砖井,至今还在。
  村容村貌
  20世纪60年代初,为部分缺房户规划宅基,统一红砖建基、坯墙、尖房顶,后因无瓦挂,不堪雨水冲刷,陆续改为平顶。70年代,利用村中空闲地、低洼地、边缘地,为居住拥挤、缺宅基地的家庭进行安置,建筑多为砖坯结构平房。1975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80年代中期,出现青石建基、全砖墙、尖顶挂瓦带前出厦的房屋,门窗多为木制玻璃结构。1987年通电,并安装路灯。2000年前后,全村砖瓦房普及,门窗由玻璃木制造改为铝合金门窗。2009年,村内大街通上柏油路,对大街进行美化和绿化。2010年,通自来水,户户都喝上安全卫生水。至2010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5平方米,村内街巷整洁,房屋整齐,绿树成荫。
  经济发展
  该村土质适宜种植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作物,建有一处养猪小区和一处养鸡小区。
  1947年,进行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1955年,该村组织10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了3个互助组。1958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10眼,农业条件得到改善。1969年,年人均粮食110公斤,人均纯收入25元。1967年,村党支部又组织动员全体群众,治理村北低洼地,切割成方,挖渠筑田,将洼地改造成良田,粮食产量有了提高。20世纪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的生活水平有所好转。90年代,人均收入达到了750元。到2000年,人均收入已达2000元。至2010年,全村90%的农户住上砖瓦房,普及有线电视、电话,户户通自来水,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辆80辆,村内道路进行硬化、美化、亮化。
  村政任职 新中国成立前夕,东郅家村建立农会组织,组建妇救会、基干队、青年团,组织开展生产自救,发展生产,支援前线,动员广大青年踊跃参军,保家卫国。
  1947-1957年,郅汉魁任农会主席。1958-1972年,郅方洲任村党支部书记,刘洪俊任村大队长。1973-1990年,郅学义任村党支部书记,刘福荣任副书记。1991-2005年,刘福华任村党支部书记,郅云峰任村委会主任。2005-2010年,刘福华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郅新泉、郅忠美任委员。
  至2010年,全村共有党员10名。
  社会民生
  教育卫生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学校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对学校进行修建、改造和扩建。2008年,学校合村并点,村庄孩子到三官庙小学上学。2010年,村内设有阅览室,建立活动场所,增置乒乓球台、篮球场等体育健身设施。
  2006年,村中建医疗室,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10年开始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
  村民文化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该村就有春节期间跑秧歌的习俗。一到春节、元宵节,村内组织60余名男女青年组成秧歌队到各村、各单位巡演,深受群众喜爱,后停办。
  人物
  郅云朋革命烈士,1948年3月在胶东铁山牺牲。
  (刘福华)
  倪家村
  村庄概况
  倪家村位于龙桑寺镇东南方向,东与梁王村为邻,西与郑王庄村相连,南与小贾家村接壤,北临西高家村,整个村庄呈四方形。全村总面积910亩,其中耕地840亩,人均3.5亩,村民居住占地70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56户,总人口256人。
  倪家村因姓氏而得名,早在明朝永乐年间就已有历史记载。全村有郑、倪、赵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郑姓最多,占全村总人口的60%,郑姓由山西洪洞县迁入,倪姓、赵姓皆由河北枣强迁入。
  2010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5名党员。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村中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大多数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5平方米。1978年,全村通电。1980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2条大街,总长1000米,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对大街进行美化、绿化和亮化。2004年,村内通柏油路。2010年,通自来水。同年,安装路灯。至2010年底,全村砖石结构住房占98%,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平方米,村内街巷整洁,房屋整齐。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亩产粮食不足30公斤。1955年,该村组织13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两个互助组。1957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6眼,修沟渠2条。
  1980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1年,粮食产量提高到亩产500公斤。村内建有养殖小区,外出打工人员40人。2010年,该村人均经济收入6000元,是改革开放前的30倍。
  该村工业始于公社化时期,当时有铁编厂,从业人员12人,年收入近2万元。2010年底,村内有商店2个,第三产业从业人员70人,群众增收5000元。全村安装程控电话3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60台,各种机动车辆50余辆,其中轿车10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98%,新农保参保率98%。
  社会民生
  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学校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10%。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先后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1997年,学校“普九”达标,校舍达标,教学设施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6年,学校合村并点,村庄孩子到龙桑寺中学附小上学。该村有本科毕业生5人,在校大学生4人。2010年,村内有了阅览室,建立活动场所,有高低杠、乒乓球桌、篮球场等健身器材和场地。
  卫生 1967年,村里设有卫生室,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的“赤脚医生”逐步被小诊所代替。2006年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9年后开始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
  人物
  革命烈士:郑仁俭 郑方忠 郑春兰
  (郑春利)
  大毕家村
  村庄概况
  大毕家村位于龙桑寺镇南,东与徐宋骆村为邻,西与三官庙村相连,南与郑路镇营子村接壤,北临道口张村,整个村庄呈方形。全村总面积1480亩,其中耕地1300亩,人均2.6亩,村庄民居占地148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110户,总人口508人。
  毕氏早在明洪武年间由河北枣强迁入,当时郑氏家族早已在此居住,由于毕氏人丁兴旺,就以毕姓命名大毕家村。全村有毕、郑2个姓氏,毕姓占全村人口的90%,均为汉族。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村庄大都是土房,街道、小巷无序,宅基极不均匀,村内有祠庙(破四旧时期被拆),有古槐(在毕以民家),祖坟修有石碑牌坊(破四旧时期被毁),村墓地没有规划。
  20世纪60年代初,为部分缺房户规划宅基,统一红砖建基、坯墙、尖房顶,后因无瓦挂,不堪雨水冲刷,陆续改为平顶。70年代,利用村中空闲地、低洼地、边缘地,对居住拥挤、缺宅基地的家庭进行安置,建筑多为砖、坯结构平房。1975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新规划每位宅基占地面积0.63亩,按照村规划,开通大街3条,总长1000米,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村民按照规划拆旧建新。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青石建基、全砖墙、尖顶挂瓦带前出厦房屋,门窗多为木制玻璃。2000年前后,全村砖瓦房普及,门窗改为铝合金门窗。2008年,通自来水。至2010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0平方米。村内街巷整洁,房屋整齐。
  经济发展
  1947年,进行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人均收入不足20元。1952年,该村毕吉礼组织10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3个互助组。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15眼,修渠、排涝、压沙、改碱,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1960-1962年,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庄稼颗粒无收,村民生活十分艰难。1964年,治理洼地、盐碱地,切割成方,挖渠筑田,将洼地改成旱能灌、涝能排的良田,粮食产量有了提高。1969年,年人均粮食110公斤,人均纯收入25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村民开始发展种植、养殖业。20世纪90年代,人均收入达到了750元。2000年,人均收入已达2000元。该村有养猪、养鸡小区各2个、气焊安装厂和养猪场各1处,外出打工人员90余人。
  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500元,砖石结构住房达98%,全村安装程控电话90部,电视机110余台,电冰箱、电脑累计85台,各种机动车110辆,其中轿车1辆、面包车2辆。全村新农合和新农保参保率100%。
  村政任职
  1958年,恢复大毕家村建制。1958-1963年,毕吉礼任第一届村党支部书记。1963-1969年,毕玉安任村党支部书记。1969-1976年,毕吉增任村党支部书记。1976-1983年,毕以秀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1995年,毕玉金任村党支部书记,郑希春任村主任。1996-1999年,孙会亮任村党支部书记,毕国胜任村主任。1999-2010年,毕国胜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2010年,全村党支部有3名委员,党员16名。
  社会民生
  教育卫生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学校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占20%。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20世纪80年代,学校彻底告别土台子、黑屋子的历史,达到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配套,后因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落实及达标,该村的学生到岔道小学就读,入学率达90%以上。2008年,学校合村并点,村里孩子到三官庙小学上学。2010年,村内设有阅览室、青年科技之家,建立活动场所,增置乒乓球台、篮球场等。
  2006年,村中建医疗室,全村实行合作医疗,2010年开始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
  文化 该村自古就有春节期间跑秧歌、耍马叉的习俗,有100多名男女组成,到邻村巡回演出。
  人物
  革命烈士:毕绪美 毕玉全
  (毕国胜)
  小毕家村
  村庄概况
  小毕家村位于龙桑寺镇东南部,东与小黎家村为邻,西与三官庙、孙扒古村为邻,南与大毕家村接壤,北与道口张为邻,村庄呈南北长、东西窄的长方形状。全村总面积433.5亩,其中耕地为379亩,人均2.6亩,村庄居住占地54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32户,总人口14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
  小毕家村因姓氏而得名,明洪武年间由河北枣强迁居至此。全村有毕、黎2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毕姓最多,占全村总人口的95%,黎姓由小黎家村迁入。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多数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6平方米,人民生活水平落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为部分缺房户规划宅基,统一红砖建基、坯墙、尖房顶。70年代,利用村中空闲地、低洼地、边缘地,对居住拥挤、缺宅基地的家庭进行安置,建筑多为砖坯结构平房。1972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按照村规划,开通村内的南北和东西两条“十”字形大街,全长380多米,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村民按照规划拆旧建新。80年代中期,出现青石建基、全砖墙、尖顶挂瓦带前出厦的房屋。2000年前后,全村砖瓦房普及,门窗改为铝合金门窗。2010年,通自来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0平方米。
  该村1992年被常庄乡政府评为“村级建设文明村”。
  经济发展
  1947年,进行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1955年,该村组织10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3个互助组。1958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4眼,农业条件得到改善。1960-1962年,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洪涝成灾,庄稼颗粒无收,村民生活十分艰难。1964年,治理河南地、顺道地、宋家湾、肖家地、家后地,切割成方,挖渠筑田,将洼地改成旱能灌、涝能排的良田,粮食产量有所提高。1969年,年人均粮食110公斤,人均纯收入25元。
  20世纪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的生活状况有所好转。90年代,人均收入达到750元。2000年,人均收入达2000元。2010年,人均收入达5000元,全村95%的农户住上砖瓦房,普及有线电视、电话,户户通自来水,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辆80余辆。该村有养猪、养鸡小区各1处,气焊安装厂和养猪场各1处。全村安装程控电话30部,电视机40余台,电冰箱、电脑累计40台,各种机动车45辆,其中轿车1辆、面包车2辆。
  村政任职
  1940年,毕玉坤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42年3月,中共小毕家村第一届支部委员会成立,毕玉坤任村党支部书记。抗日战争时期,全村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村党支部组织的活动,只能秘密进行。解放战争时期,在村党支部的号召和鼓励下,全村有3名青年参军参战,有4名民工参加济南、淮海等战役的支前队伍。朝鲜战争爆发后,有2名青年参加抗美援朝,赴朝作战。
  1942-1976年,毕玉坤任村党支部书记。1976-2010年,毕以仁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陈同花任计生专职主任。
  2010年,全村党支部有3名委员,党员发展到6名。
  社会民生
  教育卫生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学校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对学校进行修建、改造和扩建。20世纪80年代,学校达到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该村的学生到岔道小学就读,入学率达90%以上。2008年,学校合村并点,村庄孩子到三官庙小学上学。2010年,村内设有阅览室,青年科技之家,建篮球场等活动场所,购置乒乓球台等体育健身器材。
  2006年,村中建医疗室,全村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便村民看病,真正做到“小病不出村”。2010年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全村新农合和新农保参保率100%。
  (毕以仁)
  小黎家村
  村庄概况
  小黎家村位于商河县正东、龙桑寺镇南偏东约7公里处,东与小张家村为邻,西与小毕家村相连,北临岔道村,南面是郑王庄村、三官庙村。全村总面积416亩,其中耕地面积350亩,人均不足2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总户数42户,总人口178人。
  该村因黎氏先到命名。赵氏后迁居于此,后黎姓因多种原因迁至邻村小毕家村。据赵氏族谱记载,赵氏在明永乐年间,由河北枣强迁此。赵姓是全村唯一的姓氏,均为汉族。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村里房屋全为土房,里曲外拐,长短不齐,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村落建筑多为青砖建基,土坯砌墙,房架为梁檩结构,平顶草檐大出头,大户人家为大门套小门,一个大宅子里边住上几户人家,很不方便且面积不均。
  1976年,该村进行村庄规划,先后开通南北、东西两条大街,东西大街宽10米,南北大街宽8米,总长度为650米。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青石建基,全砖墙,尖顶挂瓦带前出厦房屋,门窗多为木制玻璃结构。1986年通电,并安装路灯。2000年前后,全村砖瓦房普及,门窗改为铝合金门窗。2002年,村内大街通柏油路,并对大街进行美化和绿化。2009年,通自来水。至2010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5平方米。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盐碱地较多,村南110亩的碱地基本上颗粒无收。当时有句顺口溜:“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秋后芦苇丛丛荡”。
  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亩产粮食不足5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20元。1956年,该村组织12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成立1个互助组。1957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8眼,修沟渠2条,使河道北通张佑至商东河,南至清水干沟。1969年,年人均粮食25公斤,人均纯收入25元。1981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50公斤,提高到亩产500公斤。
  1980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1980年开始,推广自由种植、养殖、加工。2010年底,村内建有养殖场2个,其中养猪场1个,养鸡场1个,外出打工人员50余人。该村人均经济收入5500元。
  该村人民公社时期有铁编厂,从业人员20人,有固定收入,为拓展销路,从北京聘请采购员。当时铁编厂红红火火,村里把收益以“按劳分配、人七劳三”的形式分发给村民。20世纪90年代,村里成立建筑队3个。2000年开始,该村和县种子公司签订小麦繁育良种合同,由种子公司提供小麦良种、种植及管理技术,所繁育的小麦良种,种子公司以高于市场价30%的价格回收,增加村民的收入。至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60人,群众增收5000元。人均收入达到6500元,全村都住上砖瓦房,安装程控电话4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70余台,各种机动车辆50余辆,其中轿车、面包车12辆,新农合和新农保参保率100%。村内大街进行硬化、美化、亮化。
  村政任职
  1947年属商河县常庄区公所,1958年属常庄公社,社改乡后属常庄乡管辖,2005年乡镇区划调整后属龙桑寺镇管辖。
  1956年,该村组织全村农户成立两个互助组,党员赵纯珍负责领导这两个组,一组组长赵纯荣,二组组长赵广第。1957年,成立农业合作社,由4个行政村(徐宋骆、大毕家、小毕家、小黎家)组成,赵纯珍任书记,赵广第任社长,下设两个小队,一队队长赵纯林,二队队长赵希山。到1964年,两个小队合并为一个大队(又叫筒子队),成立行政村。
  1956-1957年,赵纯珍任村长,赵纯林任会计;1957-1962年,由小黎家、大毕家、小毕家、徐宋骆4个村联合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赵纯珍、徐洪才任社长,毕玉兰(女)、毕绪炳任会计。1962-1966年,赵纯珍任村党支部书记,赵广弟任村长。1966-1974年,赵广弟任“革委会”主任。1974-1978年,赵纯珍任村党支部书记,赵纯杰任会计。1978-2006年,赵勤责任村党支部书记,赵广征任村主任,赵纯杰任会计。2006-2010年,赵广征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2010年,全村党支部共有2名委员,党员6名。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同时完善村内党建各项硬件设施。
  社会民生
  教育卫生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无学校,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10%。新中国成立后,在村西北方向新建学校1处,教室5间,孩子上学不再出村,并配有两名教师,村里出资聘请一位代课教师。1997年,学校“普九”达标,校舍达标,教学设施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6年,学校合村并点,该村孩子到三官庙小学上学。
  1967年,村里设有卫生室,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的“赤脚医生”逐步被小诊所代替。2006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9年后开始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
  人物
  革命烈士:赵纯银1945年参军,牺牲于广饶县。
  赵希庆1949年参军后入党,历任商河二中、商河一中校长,已离休。
  (赵广征)
  郅韩庄村
  村庄概况
  郅韩庄村位于龙桑寺镇东南,东与东郅村为邻,西与岔道村相连,南与小张家、代家村接壤,北与后郅家村相连,整个村庄呈正方形。全村总面积666亩,其中耕地516亩,人均2亩,村庄民居占地面积150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58户,总人口258人。
  郅韩庄村因姓氏而得名,据《韩氏族谱》记载,明永乐年间,郅氏由河北枣强县迁入。《韩氏族谱》记载,明万历年间,韩氏由河北枣强迁入,以姓氏命名。全村有韩、郅、李、庞、唐、武6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韩姓最多,占全村总人口的90%。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多数 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6平方米。村落建筑多为青砖建基、土坯砌墙,房架为梁檩结构,平顶草檐大出头。富裕人家盖房讲究四梁八柱,正房坐北朝南,东西厢房带南屋的四合院。
  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为部分缺房户安排宅基,统一红砖建基、土坯墙、尖房顶,后因无瓦挂,不堪雨水冲刷,陆续改为平顶。70年代,利用村中空闲地、低洼地、边缘地,为居住拥挤、缺宅基地的家庭进行安置,建筑多为砖、坯结构平房。1980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村民按照规划拆旧建新。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青石建基、全砖墙、尖顶挂瓦带前出厦的房屋,门窗多为木制玻璃构造。1987年通电,并安装路灯。2000年前后,全村砖瓦房普及,门窗为铝合金门窗。2002年,村内通柏油路,对大街进行美化和绿化。2010年,通自来水。同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5平方米。
  经济状况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亩产粮食不足5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20元。1955年,该村组织10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3个互助组。1958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8眼,修沟渠2条。1969年,年人均粮食25公斤,人均纯收入25元。1981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50公斤提高到亩产500公斤。
  1980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至2010年,全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地瓜等。村内建有养殖场16个,其中养猪场15个,养鸡场1个,外出打工人员200人。该村人均经济收入5500元。
  该村工业始于公社化时期,家家户户搞起小手工铁编,1978成立集体铁编厂,加工铁丝网、拔花网、压花网、拧花网等,从业人员30余人,年收入近2万元。1979年,修建地瓜淀粉加工厂和养猪场,淀粉加工厂生产粉条、粉皮,用地瓜渣养猪,并发动村民种藕、种芦苇。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70人,群众增收5000元,全村砖石结构住房达100%,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1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210台,各种机动车辆79辆,其中轿车3辆。全村新农合和新农保参保率100%。
  村政任职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建立农会组织,并组建妇救会、青年团、基干队等开展生产自救,发展生产。 1949-1962年,韩本水任农会主席、村长。1949-1958年,韩有才任生产队长。1958-1959年,韩太尧任生产队长。1959-1960年,韩太和任生产队长。1960-1962年,韩和信任生产队长。1962- 1985年,韩太升任村党支部书记,韩太玉任村主任,武自勤任村会计。1985- 1987年,韩和德任村党支部书记,韩太玉任村主任。1987-1994年,韩和宝任村党支部书记,李荣民任村主任,韩福山任村会计。1994-1998年,韩太忠任村党支部书记,韩和俊任村主任,韩和建任村文书。1998-2010年,韩和俊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韩和建、张秀兰任支部委员。
  2010年,村党支部有3名委员,12名党员。
  教育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韩建华考入德州农校,韩和水考入乐陵师范,韩和琴被临沂师范录取。韩福源被兰州医学院表彰,任甘肃金昌公司外科主治医师。庞胜林考入武汉水电大学,现任浙江火电厂工程师。
  人物
  韩有伦 烈士,1942年5月参加革命,1945年6月在乐陵王集被杀害。
  (韩和俊)
  郑王庄村
  村庄概况
  郑王庄村位于龙桑寺镇南偏东,东与西高家村为邻,西与徐宋骆村相连,南与郑路镇营子村接壤,北临代家村,整个村庄呈中宽东西两头窄的形状。全村总面积2670亩,其中耕地2350亩,人均2.95亩,村民居住占地320亩。截至第六次全国普查,全村共有185户,总人口80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
  全村有郑、王、张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郑姓最多,占全村总人口的70%。
  该村郑氏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县白马庙老瓜窝迁此,历经600余年,人丁兴旺,繁衍盛昌,已传至21世。王姓为该村第二大姓,始祖王永熙由南河头迁此,已传至13世。张姓为该村第三大姓,始祖张文、张武、张能、张忠4人由河北枣强迁此,已传至23世。
  村容村貌
  20世纪60年代之前,村庄无大变化,村落集中于两条东西大街(7米宽)、一条南北街(5米宽),村民居住比较分散,住房面积不均,房屋破烂不堪,杂乱无章。
  20世纪60年代初,为部分缺房户进行安置,房屋统一为红砖建基、坯土墙、尖顶。70年代,进行村庄规划,将大街扩宽为15米,规划标准院落为宽19米、南北长23米,两排之间一条4米的胡同,建筑物多为砖坯结构的尖顶房,后因无瓦挂不堪雨水冲刷陆续改为平顶,先后开通4条大街,总长1500米,并修建排水沟池。80年代中期,出现青石建基、全砖墙、尖顶挂瓦带前出厦的房屋。90年代,80%的村民住上砖瓦房,新建校舍18间,生产桥1座,为使常郑路畅通,重新安排5排住宅。
  1985年通电并安装路灯,2009年,铺设自来水管道,2010年安装水龙头,供村民用水。2011年5月,对全村4条大街进行硬化、美化,全村实现通水、通电、通电话、通有线电视。
  该村墓地分散,都以祖传土地或土改分得土地为自家墓地。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亩产粮食不足40公斤。1952年,该村组织40户村民成立3个互助组。1955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12眼,整治河流,兴修水利,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不足40公斤提高到100公斤。
  1980年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村民种地的积极性,大面积使用良种、化肥、农药,科学种田,粮食亩产由集体耕种时的200斤增加到800斤。后经陆续整合,合并地块,实现大面积机械化耕作,降低劳动强度。自1981年开始,推广浅水藕种植,对种藕户提供资金扶持,同时搞起猪、牛、羊、鸡等养殖业,村内有养殖场2个。该村公社化时期有铁编厂,从业人员25人,年收入不足2万元。1997年,该村建起面粉厂。村内有商店4个,饭店2个,服装店1个,化肥农药生资销售点2个,外出打工人员180多人。
  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砖石结构住房占98%,居民二层楼5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7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400台,各种机动车辆270余辆,其中轿车6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98%。
  村政任职
  解放前,该村属营子镇宽河区,1947年属岔道乡,1949年属常庄区,1958年后属常庄人民公社,村改为生产大队,该村设4个生产小队。1982年4月,属常庄乡。2005年11月,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归龙桑寺镇管辖。
  民国时期,郑何元任村长。解放后,郑何元任指导员、村党支部书记。1952年,郑修祥任村党支部书记。1953-1979年,郑岐(该同志在任期间被评为省级劳动模范)任村党支部书记,郑仁敏任大队长。1980-2001年,郑章然任村党支部书记,王素太任大队长(1984-2001年,王素太任村主任)。2001-2010年,郑泉然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全村党支部有5名委员,20名党员。2005年,活动场所建成使用,同时完善村内党建各项硬件设施,村级组织办公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社会民生
  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学校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10%。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先后投入10多万元,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教学设施配套,政府在该村设立中心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5年,学校合村并点,村庄的孩子到三官庙小学上学。至2010年,该村有全日制本科毕业生5人,在校生6人。2006年,村内有了阅览室,建篮球场等活动场所,配置高低杠、乒乓球桌等健身器材。
  卫生 1973年,村里设有卫生室,到20世纪70年代,村里的“赤脚医生”逐步被诊所代替。2006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10年后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
  文化 该村自古就有春节期间跑秧歌的习俗,一到春节、元宵节,村内组织100余名男女青年组成秧歌队到各村、各单位巡演,演出剧目有《十字街》《八条街》《五龙盘柱》《二虎扒门》《里四外八》等。
  人物
  革命烈士:郑渭泉 郑金城 王素洋 郑本故
  百岁老人:郑徐氏,111岁。
  (郑泉然)
  代家村
  村庄概况
  代家村位于龙桑寺镇东南方向,东与前翟、西高家村为邻,西与小张家村相连,南与郑王庄村接壤,北临东郅家村。全村总面积900亩,其中耕地690亩,人均2.3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66户,总人口299人。
  据《代氏族谱》记载,代氏始祖于明永乐年间由河北枣强迁来,距今有600余年,除几名入赘的是其他姓氏外,全部是代姓,均为汉族。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破烂不堪,杂乱无章,大多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0平方米。新中国成立后,土坯房逐渐被砖石结构的瓦房所代替。
  2008年,村内大街硬化,安装路灯,普及电话及有线电视。2009年,通自来水,家家户户吃上干净的自来水。2010年,续修族谱,新建党员活动室,并修建篮球场、乒乓球台等,还购置垃圾箱,并由专人管理。
  经济发展
  该村铁编技术历史久远。解放前,为生活所迫,村民有的去日本、印度、老挝、缅甸等国打工,有的去上海、青岛、太原等地打工。20世纪70年代,该村铁编副业在原常庄公社已小有名气。由于铁编副业的发展,村里较早进行宅基规划并通电。改革开放后,在青岛、太原经营铁编的有10余户。
  该村土地多为碱性,解放前大多种植高梁、谷子和小麦,靠天吃饭,亩产只有百十斤。1947年,土地改革后,打机井、兴修水利,生产条件有所改善。20世纪80年代,实行土地承包制,群众生活水平有所好转。20世纪90年代,人均收入达到700余元;2000年,人均收入达到2000余元;2008年,人均收入达到4000元左右。截至2010年,全村90%以上的农户修建新瓦房,有两户住上了二层小楼。
  村政任职
  民国时期,代存元任村长。1946-1954年,代连登任村长,代守广任农会主席。1954年,代守常任村党支部书记,代连登任村长。1958年,代法杰任党支部书记兼村长。1961年,恢复代家村建制,代玉峰任党支部书记。1975年,代连元任党支部书记,代清禄任副书记兼大队长。
  1980-2006年,代连元任党支部书记(1984-1999年,代清利任村主任;2000-2006年,代玉民任村主任)。2007-2010年,代新华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代玉华任文书,代玉民任委员。
  至2010年,全村有党员19名。
  社会民生
  教育卫生 1997年,“普九”后,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至2010年,全村有本科生9名,大专生18名,中专生20多名。2007年,全村实行新型合作医疗,缓解村民因经济困难看不起病的状况。
  村民文化 该村有跑鼓子秧歌的传统,每逢春节、元宵节到邻村巡回演出,节目有旋合眼、葫芦花、十字街、五龙盘柱、二虎扒门、打鼓花等,60岁左右这一辈人不用排练就能上场。近年,因劳动力外出打工等原因,这项传统活动已中断。
  人物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应征参军及早年参加革命人员:
  代清龙 1929年3月出生,1947年2月入伍,第一野战军第二纵队第三五九旅七一八团三连战士,1948年3月,在陕西宜川瓦子街牺牲,葬于当地,烈士。
  代法亮 随军南下,曾为湛江市政府十三级干部,已故。
  代守亮 南下干部,曾任浙江省上虞市检察院院长,已故。
  代守君 南下干部,曾任四川双流机场民航大队长,已故。
  代守常 1947年参军,淮海战役中负伤,二等甲级残疾,1952年转业,1953年组织互助组、合作社,1954年任村支书(指导员),1955年任贾家高级社社长、县政府委员、中共山东省第一次党代会代表,1956年7月,在青岛召开的党代会上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已故。
  代清亮 工农兵大学生,原在安徽省宣传部工作,后任安徽省科学院院长,已离休。
  代守臣、代守忠、代守胜、代守科、代守乾、代清平、代清连、代连魁,以上人员均参加过革命战争,除代清连外,其他人均已故。
  (代新华)
  三合庄村
  村庄概况
  三合庄村位于龙桑寺镇东南方向,东与常庄村为邻,西与赵官店相连,南与贾王庄村接壤,北临大刘村,整个村庄呈长方形状。全村总面积1300亩,其中耕地1100亩,人均2亩,企业占地100亩,村民居住占地100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143户,总人口45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
  三合庄村因辖3个自然村而得名,由围子里、东庄、前庄3个自然村合并称三合庄。始祖由河北枣强迁入,早在明永乐年间就已有历史记载,历经600多年演变,还曾称为“连五庄”。
  全村有张、赵、李、高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张姓最多,占全村总人口的40%。张姓于康熙十六年(1677)由老庄迁入;李姓于康熙十八年(1679)由庵俚吴迁入;赵姓于康熙十三年(1674)由四官集迁入;高姓迁入时间不详。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大多数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0平方米。1976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村民按照规划拆旧建新,先后开通2条大街,总长900米,并逐步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硬化整修,对大街进行美化、绿化和亮化。2004年,村里修柏油路。至2010年,村内先后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至2010年底,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平方米,村内街巷整洁,房屋整齐,绿树成荫。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亩产粮食不足100公斤。1955年,该村组织8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3个互助组。1957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60眼,修沟渠1条,农业条件得到改善。1968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亩产300公斤。1980年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至2010年底,村内建有养殖场8个,其中养猪场3个,养鸡场5个,外出打工人员100人,人均经济收入6000元,是改革开放前的30倍。该村砖石结构住房占80%,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2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140台,各种机动车辆120余辆,其中轿车8辆,全村新农合和新农保参保率100%。
  该村公社化时期有铁编厂,从业人员8人,年收入不足1万元。1978年,村中鼓励支持兴办第三产业。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6人,群众增收10000元。
  村政任职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建立农会组织、妇救会、基干队、青年团、儿童团等,站岗放哨,搞生产自救,支援前线,保护群众利益,提高群众生活。
  该村是全县建立党组织较早的村之一。在抗日战争时期,张海澄任党支部书记,1936年开始做地下工作,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与高家高连贵等人单线联系,人名用代号,后被高连贵出卖,于1941年8月被抓,敌人刑讯逼供,但他誓死不屈,敌人就将他拴在马后,打马如飞,但他还是宁死不说出地下党名单,敌人又用香火烧,烧得他身上没有一点好地方。家里人没有办法,就把自家的粮食、林木卖光,让村里的老人高佃安、张相木带着钱,将他保了出来。1946年,张海澄任常庄三区指导员,带领村民参加孟良崮、莱芜、淮海战役的支前工作。“文革”期间,赵鸿仁担任“革委会”主任,李曰倜任副主任,张相明任委员。张彩福、李曰宝搞铁编业,打机井、建学校、农村新规划,使土地成方,通上电,获得“常庄公社一面红旗”称号。
  1946-1947年,张相岩任农会主席。1947-1949年,赵孟梅任革救会主席,张谓澄任公安员。1952年,赵孟梅任党支部书记。1965-1994年,赵鸿仁任村主任,李曰倜、张彩福、张相明任委员。1996-1999年,张彩福任党支部书记,张彩合、李佃芳、李佃武任委员。2000-2001年,张太成任党支部书记,张思荣、赵佃武任委员。2001-2002年,张培志任党支部书记,赵佃武、张思荣任委员。2003-2006年,张彩明任党支部书记,李玉福、张思荣任委员。2004-2011年,李小建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赵佃武、张思国任委员。
  2009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使用,完善村内党建各项硬件设施,办公环境得到显著改善。2010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7名党员。
  社会民生
  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学校1所。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先后投资2万元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60%。1997年,学校“普九”达标,校舍达标,教学设施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70%。2005年,学校合村并点,村庄孩子到常庄中心小学上学。2009年,村内设立了阅览室、高低杠、乒乓球桌、篮球场等。
  卫生 2009年,村里设有卫生室,基本做到“小病不出村”。2005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9年后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
  人物
  李京亭 烈士,1944年10月参加革命,1947年12月,在山西省夏县战斗中牺牲。
  张连澄 1947年入党,历任浙江省人民法院院长、绍兴机关党委书记,已退休。
  赵景熙 1947年入党,参加抗美援朝,负伤回国后任海阳公安局局长,已病故。
  张相元 1947年入党,参加抗日战争,后任驻河南某部旅长,2010年病故。
  赵景东 1947年入党,历任韩庙乡常委、商河白酒厂党委书记,已病故。
  赵佃阁 1944年入党,历任常庄区文教助理、齐河粮局主任、泊镇阀门厂党委书记,已病故。
  赵佃林 中共党员,毕业于上海大学,后转新疆大学物理系任教授,退休。
  张福成 1959年入党,历任常庄公社党委办公室助理、白桥党委书记、殷巷党委书记、县建委主任,已退休,村修路捐款1000元。
  张宝澄 1946年入党,在常庄三区联防队支前,随军南下,留绍兴工作,历任绍兴副县长、地委副专员、绍兴钢铁厂党委书记,已病故。
  张谓澄 1948年入党,历任民兵公安员、展家乡党委书记、大岭农场党委书记,2009年病故。李曰伦 1968年入党,分配殷巷钢厂转机械厂党委书记、工业局党委委员,已退休。
  李学军 山东大学电学院转北京复学,后来分配到电业局,任副局长。
  张相国 1966年中学毕业,历任齐家公社党委书记、展家公社党委书记、商河县建委,已退休,修路捐款1000元。
  赵景荣 1948年入党,历任沙河区党委书记、乐陵机械厂党委书记、工业局党委书记、煤建公司党委书记,已病故。
  张海澄 1956年任商河县纪委书记,1958年任城关镇副书记,1959年任商河县林业局长,1962年任县工会主席,1966年5月份,退休。
  (李小建)
  赵官店村
  村庄概况
  赵官店村位于龙桑寺镇东南方向,东与三合庄村为邻,西与东小王村相连,南与贾王庄村接壤,北与大刘村隔公路相接,整个村庄呈“丰”字形,东西三横,南北一纵,3条街道纵贯全村。土地面积1650亩,其中耕地1180亩,非耕地与宅基地470亩,人均土地2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138户,总计570人。
  村中现主要有赵、李、刘、马、于、焦6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赵、李两姓为大姓,占全村总人口的60%,刘、马、于、焦4姓约占全村总人口的40%。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村里没有一条宽敞的街道,房屋95%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5平方米,家家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苦日子。
  新中国成立后,土坯房逐渐被砖瓦结构的瓦房所代替。2004年3月,全村对宅基地、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大街宽20米,过道宽6米,宅基地东西宽20米,南北长24米。制定了优惠政策,鼓励村民按照村规划进行拆旧建新,打通500米长的南北大街一条,20米宽、300米长的东西大街3条,村内长期道路不通的状况得到解决。村庄摇身一变成“丰”字形。随后硬化800米长的十字路。
  1993年,全村通电,1996年,安装节能路灯,逢年过节、红白事开启路灯。2005年,村内实现电话、有线电视户户通。2009年,村民喝上自来水。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脑、太阳能全村普及。实行村镇环卫一体化后,村内街道整洁,房舍整齐,绿树成荫。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高梁、谷子为主,亩产粮食不过100斤,遇到天灾便闹饥荒。1951年,以赵景孟为首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由12户组成,共同进行播种、浇水、除草、灭虫、收获等进行管理。之后,又相继成立了3个互助组。1953年冬,互助组转变为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15眼,机井20眼,改善了生产条件。
  1980年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已连续20年取得大丰收。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杂粮为主,实行套播、接茬联播、薄膜覆盖种植模式,加之品种优良、先进的管理技术和合理的施肥,粮食产量增至亩产1000公斤,棉花亩产400斤。
  村内有养殖小区1处,以养鸡为主,另有家庭养猪户30余家,全村200余人外出打工,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8000余元。该村砖石结构的楼房占15%,电脑70多台,各类机动车170余辆,其中家庭轿车15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96%,新农保参保率98%。
  村政任职
  新中国成立前,赵官店村就建立了农会组织及妇救会、基于队,斗地主,分田地,开展生产自救,发展生产,支援前线。 历届村班子情况: 1947-1950年,马景顺任农会主席。1951-1958年,赵景孟任村党支部书记,是该村最早的党员。1959-1975年,马景贤任村党支部书记。1976-1992年,于法云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1992年,马俊龙任村主任。1993-2010年,李培阁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至2010年,全村共有党员18名。
  社会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设私塾1处。新中国成立初期,利用旧庙堂办起了小学堂一处,学生有所增加。1976年,该村青年于法奎,率学生勤工俭学,带领年龄稍大一点的学生,从数里地外的砖窑厂搬运来砖头,村中筹备资金、人员,建起了该村第一所小学,学生达到70余人,基本满足了该村孩子上学的需求。小学建成后,教学质量较高,在附近村庄小有名气。后来民办小学转为公办小学,进一步巩固了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小学从建成直到1996年全乡合村并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一直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教育作用。“普九”后,该村儿童全部到龙桑寺镇中心小学就读。
  村内建有图书阅览室,党员活动中心,街道设有双杠、高低杠、篮球场、乒乓球活动场等。
  1950年元宵节,村内自发组织群众办起了戏曲演唱团,主要是以台戏为主,自编自演解放后农民群众翻身得解放的节目,有《王秀兰大生产》《送子送夫参军》等,传统节目有《小姑贤》《李二嫂改嫁》等,连续演唱了4年,年年参加县文联汇演,多次得到奖励,到1954年终止。
  人物
  革命烈士:赵京忠 刘辉成
  赵景孟 194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个 在当地入党的共产党员。
  于佃元(1920-1980)16岁参加八路军,英勇善战,曾在战斗中被日寇所俘,并被押往日本下煤窑,后经营救回国,在大连市周水子机场任职。
  附录
  赵官店村的演变:赵官店村的前身是“联五庄”,“联五庄”是由当时所谓的前后街、小于家、前庄、东庄和圩子里组成。由于历史原因,特别是日伪时期,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加上村庄较大,人心不齐,产生矛盾,遂分化成赵官店与三合庄两个行政村。赵官店由前后街与小于家 组成,三合庄包括了前庄、东庄和圩子里。
  (于法奎)
  贾王庄村
  村庄概况
  贾王庄村位于龙桑寺镇南部,常郑路西侧,东与后翟村为邻,西与张佑村相连,南与后郅家村接壤,北临三合庄村,整个村庄呈长方状。全村总面积1353亩,其中耕地1053亩,村庄民居占地300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135户,总人口518人。
  据《贾氏族谱》记载,明永乐年间贾氏始祖贾友才由河北枣强迁入该村,后有王氏迁入,以姓氏命名——贾王庄村。全村现有贾、王两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贾姓最多,占全村总人口的60%。
  自1988年,贾王庄村先后被县乡评为“先进党支部”17次,其中县级8次,乡级9次,党支部书记贾存江被评为县级“优秀共产党员”11次。
  村容村貌
  20世纪60年代之前,村庄无大变化。村里大多数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5平方米。1978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有一部分户按照规划盖上新房,但因部分村民观念陈旧,旧房不拆,新房不盖,大街不通,房屋规划暂停。1988年,重新启动宅基规划,并制定优惠政策和村规民约,鼓励村民按照规划拆旧建新,先后开通4条大街,总长1200米。到1990年全村房屋规划基本结束,户户都盖上了新房。
  1990年,修建村北、村东两座水泥桥。1994年,实行电网改造,安装路灯,2006年,通有线电视。2009年,村内通上自来水,村办公室建成使用,村内有了阅览室、农家书屋等,建立了活动场所,有了高低杠、乒乓球桌等健身器材。
  2010年,村内房屋全部砖石结构,有一家盖了二层小楼,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和通有线电视,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平方米,村内街巷整洁,绿树成荫。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粮食亩产量不足100公斤。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改,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生活有了好转。“文化大革命”期间,农业生产陷入低谷,村民人均收入不到200元。1965年,年人均粮食120公斤。1977年,年人均粮食150公斤,人均纯收入200元。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调动了广大村民的生产积极性,村民根据各自条件,选种适宜作物,精耕细作,加大投入,农业产值有了很大提高。1980年,全村能够解决温饱。1993年,投资10万元建面粉厂。国家对大型农机具实行补贴政策,提高了农民购置农机具的积极性,该村现已购置大型农机具6台套,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该村多种经营发展很快,百头以上猪养殖户12户,千只以上鸡养殖户2户,5头牛以上养殖户7户,30只羊以上养殖户2户,豆腐加工11户,五金、百货商店和饭店各5处,外出及在当地各种打工人员150余人,村民经济收入快速提高。2010年,该村人均收入6500元以上,全村安装程控电话98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260台,各种机动车辆120余辆,轿车12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97%,新农保参保率98%。
  村政任职
  新中国成立前,贾王庄村建立农会组织,并组建妇救会、基干队、青年团等组织,开展生产自救,发展生产,支援前线,有5名青年上前线参战。1952年,贾王庄村建立党支部,贾连法任党支部书记。1955年,由三合庄、赵官店等10个村组建高级社,贾连法任社长。1961年,恢复贾王庄村建制,建立生产大队,贾连法任党支部书记,贾存福任大队长。1966年,“文革”期间,贾存德任“革委会”主任。
  任职序列:1946-1952年,贾云连任农会主席。1952-1966年,贾连岳任农会主席。1952-1967年,贾连法任村党支部书记。1967-1973年,贾存德任村党支部书记。1973-1988年,贾德孝任村党支部书记。1988-2010年,贾存江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至2010年,全村党员发展到21名。
  社会民生
  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学校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1989年,投资3万元修建学校,盖房12间,校院、操场齐全。“普九”达标后又投入5万元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入学率达到100%。1997年,学校“普九”达标,校舍达标,教学设施配套。1996年,学校合村并点,村庄孩子到常庄小学上学。
  卫生:1990年,村里设有卫生室。2004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10年后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
  人物
  贾德福 烈士,1947年2月参加革命,1948年在陕西蒲城永丰镇牺牲。
  (贾存江)
  后郅家村
  村庄概况
  后郅家村位于龙桑寺镇东南方向,东靠丰收河,西与岔道村为邻,南与韩家村相连,北与贾家村接壤,整个村庄呈长方形状。
  据谱书记载,明永乐年间,该村郅氏族人由河北省枣强迁入本地,以姓氏命名,因与另一郅家村相邻,该居北,故名后郅家。全村现有郅、王、刘、张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郅姓最多,占全村总人口的95%。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有89户,人口384人,全村占地面积1950亩,其中耕面积占950亩,人均占有土地面积2.4亩。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所有胡同均是弯弯曲曲,高低不平,给村民们出行造成诸多不便,房屋也是七出八进,高低不平,破烂不堪,全部是土木结构。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村里建起集市,农历逢四遇九是村里的大集日。
  1975年进行村庄规划,绿化村庄,美化环境,修建桥涵、整修道路,建立发展特色小区;2009年,村庄铺上柏油路;2010年,村内户户通上自来水,同年,村办公室建成使用;2011年,村里修建篮球场,购置了乒乓球桌等。该村现在房屋整齐、街道清洁,每条大街都设有垃圾箱。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农业生产条件极为落后,粮食亩产量不足100斤。1947年后,经过土改,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生活有了好转。“文化大革命”期间,不准发展多种经营,农业生产陷入低谷,集体经济薄弱,村民人均收入不到200元。1965年,年人均粮食产量120公斤。1977年,年人均粮食产量150公斤,人均纯收入200元。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调动了广大村民的生产积极性,村民根据各自条件,选种适宜作物,精耕细作,加大投入,使农业产值提高。1980年,全村能够解决温饱。随着国家对大型农机具实行补贴政策,提高了农民购置农机具的积极性,该村购置大型农机具4台套。
  该村多种经营发展很快,百头以上猪养殖户5户,千只以上鸡养殖户2户,5头牛以上养殖户6户,30只羊以上养殖户2户,豆腐加工户5户,五金、百货商店和饭店共5处,外出务工人员132人,村民经济收入快速提高。2010年,该村人均收入约6840元,村内砖石结构住房占98%,居民二层楼1座,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01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260台,各种机动车辆100余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99%,新农保参保率99%。
  村政任职
  新中国成立前夕,后郅家村建立了农会组织,组建了妇救会、基干队、青年团,组织开展生产自救,发展生产,支援前线,动员青年踊跃参军,保家卫国。1946-1951年,郅佃彬任农会主席,郅学富任副主席,郅佃秀任公安员,张秀荣任妇救会主席。1951年,该村建立党支部,郅春岭任党支部书记,郅佃秀任村长,号召村民组建互助组。1952-1953年,互助组合并,改建初级社。1955年,建立高级社,由代守长任党支部书记,张香成任社长,郅先岭任副书记,郅学庆任会计。
  1961年,恢复自然村建制。1961-1974年,郅先岭任党支部书记,郅炳臣任大队长,郅登淮任大队会计。1975年,郅学美任党支部书记,郅登龙任大队长,郅玉国任大队会计。1976-1978年,郅学美任党支部书记,郅登龙任副书记,郅玉国任文书。1978-2005年,郅学美任党支部书记,郅云明任村文书,1984-2005年,郅宝林任村主任。2005-2010年,郅宝林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截至2010年,全村党员已发展到15人。
  社会民生
  新中国成立后,该村有学校1处,普九“达标”,该村的学生到岔道村就读,入学率达90%以上。该村有老教师2名,青年教师2名,大专生6名、中专生2名、本科生3名。
  每到春节期间,村内组织戏班为村民演出,曾参加过县级演唱会,得到了观众的好评。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组织青年为村民跑秧歌,到外村演出。
  人物
  革命烈士:郅学森 郅学贵 郅佃宝
  郅学忠 解放战争时期南下干部,曾在浙江省绍兴市公安处工作,已病故。
  (郅宝林)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梁斌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商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