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枪刘西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1860
颗粒名称: 花枪刘西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2
页码: 136-13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玉皇庙镇花枪刘西村村庄概况、村计民生、村庄建设、文化建设、村政任职、人物等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玉皇庙镇 花枪刘西村

内容

村庄概况
  花枪刘西村位于省道248线西侧,2010年,全村共120户,总人口501人,耕地1043亩。有刘、张、李、王、颜5个姓氏,其中刘氏最多,占总人口的90%。
  该村由七十二杆花枪而得名,当时村民武艺高强,郝郝有名,1920年在一次比武时,误伤一名村民后失传。村西北角有两棵白杨树,直径1.2米、高15米,有个美丽的传说,有白杨殿之称。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亩产粮食不足60公斤。1947年,以王富平、王富信、刘登辉等党员为首搞起了土地革命,成立了初级农业合作社。1955年成立了高级农业合作社,同时分6个生产队,粮食亩产达到140公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党支部书记刘荣照带领群众打机井、挖方田沟渠,把全村的耕地改造成稳产高产田,粮食亩产突破400公斤。2000年,该村发展蔬菜大棚。截至2010年,共建起蔬菜大棚70个,大棚年均收入4万余元。
  该村工业发展始于1964年,当时只有一个机井水泥管厂,从业人员30人,年收入不足万元。2008年该村引进了百亩万头养猪基地、有机肥料厂。
  该村2001年设集贸市场,农历逢二排七为赶集日,摊位达到200个,人数超过2000人。同年8月在省道248线两侧建起了商业一条街,设有农机维修、商店、农资销售、五金百货等门市,并建立了商南蔬菜批发市场,第三产业不断壮大。
  村庄建设
  2000年初,铺设了贯穿全村的柏油路800米,硬化了4条村内大街。并于2001年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主要街道安装上路灯。2005年,通过自然形成的水面修成了护村河,前后两个护村大门,有4名村民轮守看护。2000年,全村免费用上了自来水,对考入大学的学生一次性奖励1000元。2008年,建起了标准卫生室,设有6张床位,做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能急诊。
  该村新中国成立前党员有刘登辉、王富平、王富信3人。抗日战争时期,村党支部活动只能秘密进行。解放战争时期,全村青年积极参军,其中有刘荣文、刘荣坤、李太然、刘登花等人,已相继去世。2010年,全村共有党员14名。
  新中国成立以前,学龄儿童入学率仅25%。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1965年建立村小学,设1-3年级,到1970年增设初中班,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60%。2003年初建立幼儿园。截至2010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3-2010年考上全日制大学的学生有39人。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光强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花枪刘西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