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1849
颗粒名称: 太平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2
页码: 123-12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玉皇庙镇太平村村庄概况、村计民生、村庄建设、文化建设、村政任职、人物等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玉皇庙镇 太平村

内容

村庄概况
  太平村位于商河县城南15公里处,东与小仁和村隔河相望,西与李河沟村相连,南与东石桥村为临,北与西小李村接壤,隶属商河县玉皇庙镇管辖。全村占地总面积1800亩,其中耕地面积1050亩,畜牧区占地面积150亩,河滩占地面积300亩,坑塘占地面积75亩,村庄居住占地面积225亩。2010年全村共有165户,总人口67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有袁、孙、王、张、李、徐、潘、霍、田、魏、韩、刘、郭1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袁氏最多,占全村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
  太平村初名“贾路贤村”,据史书记载,明末清初,贾路两姓由河北枣强县迁入,因其仁义,初名“贾路贤村”。后来袁、孙、王、魏等姓相继迁入并和睦相处,亲如一家人。清末县长李照兰在任40年期间,该村无一例纠纷,其很受感动。在即将离任之时命该村为“太平村”,以勉励后人。该村良好的风俗习惯一直延续至今。该村原属商河县钱庄铺4区,1948年后划为玉皇庙5区。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村北洼地750多亩,大雨大涝、小雨小涝,亩产粮食不足100公斤,村南地势较高、靠天吃饭。1952年徐士俊组织10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来又相继成立3个互助组。1953年,与李河沟村联合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该村徐士俊任社长。1956年,与李河沟村联合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该村徐士俊任社长。经过几年的奋战,打砖井30眼,修渠排涝,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1957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100公斤,提高到亩产200公斤。1958年后改为人民公社,与李河沟村为一个村庄大集体。1959-1962年,村里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洪涝成灾,庄稼颗粒无收,村民生活十分艰难,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1964年,与李河沟村分开成为两个单独的行政村。1964年,全村群众开始治理村里的低洼地,切割成方,挖沟筑田,投工2万个,动用土方5万立方,将村内土地改造成旱能浇、捞能排的良田,粮食产量有了新的提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该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村党支部结合该村实际,修水渠打机井,将全村的土地改造成稳产高产田。1985年,粮食产量突破千斤。
  2001年,先后建起蔬菜大棚20多个,占地面积100多亩。在刘立志的带动下,建有畜牧小区20余处,占地面积150余亩,年出栏生猪7000余头,纯收入350万元。实现农业总产值1000万元,人均纯收入8200元。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破烂不堪,村落杂乱无章,大多数房屋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0平方米。1985年,村里开始进行村庄、房屋规划,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村民按照规划拆旧建新。1986年以来,按照村规划,先后开通2条东西大街和1条南北大街,总长1000多米,人均居住面积40平方米。1986年,全村通电。2004年户户通自来水。2005年投资20余万完成村内500米长,宽8米的主要街道硬化,开挖排水沟,并栽植绿化树木,安装路灯。2009年有线电视普及,同年宽带入户,入户率50%以上。
  2001年后,全村砖瓦结构住房占97%以上,无危房。各种机动车300余辆,其中轿车12辆、面包9辆,大型收割机3台,重型运输车2辆。电脑50余台,彩电、通讯设备达到普及。该村有专业养殖户50多户,其中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有20多户,有3户村民发展运输物流,有婚庆公司一家,有百货副食经销商4处,五金商店1家。
  文化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只有一处私塾,学龄儿童入学率不足25%。1949年成立了夜校、识字班,进而开办了学校,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村小学5次迁址,先后投资20万元对学校进行了修建和扩建,1985年学校达到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2005年全村学生搬迁至玉皇庙中心小学。1994年投入20万元办起农村文化大院,设有老年活动室、农家书屋、民兵之家、乒乓球室、篮球场及健身器材室等。2008年新购置图书千余册,新桌椅等。2009年实现宽带网络与远程教育网络的并联,为群众提供了学习平台。
  新中国成立前后,鼓子秧歌表演是该村的一大盛事,每年春节100多名男女青年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其中有划船、花鼓、猪八戒背媳妇、王小赶脚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该村党支部为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每年春节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自2008年开始,每年春节期间举办歌咏比赛。
  村政任职
  1937年,徐士俊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38年3月,中共太平庄村第一届支部委员会成立,徐士俊任村党支部书记。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活动只能秘密进行,全村有徐士俊、袁仁彬、徐体友3名党员。1951年,有5名青年抗美援朝,赴朝作战,其中2名青年(袁志江、袁仁亮)牺牲,被追认为革命烈士。1947-1984年,徐士俊、袁培福先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2010年,袁志高、袁志德、袁仁成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2000年以来多次被县、镇党委政府授予“畜牧生产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等称号。2004年被济南市委授予“五个好村党组织”称号。
  人物
  徐士俊 1913年出生,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的第一名党员。1952年组织了10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1953年与李河沟村联合成立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徐士俊任社长。1956年与李河沟村联合成立了高级农业合作社,徐士俊任社长。徐士俊1964年因病离职,1997年病逝。
  袁志江 1929年出生,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献出年轻的生命,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袁仁亮 1932年出生,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献出年轻的生命,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袁志生
责任者
徐士俊
相关人物
袁志江
相关人物
袁仁亮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太平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