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河沟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1847
颗粒名称: 李家河沟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2
页码: 121-12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玉皇庙镇李家河沟村村庄概况、村计民生、村庄建设、文化建设、村政任职、人物等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玉皇庙镇 李家河沟村

内容

村庄概况
  李家河沟村位于商河县城以南15公里处,东与太平村为邻,西与黄孙庄村为邻,南临玉皇庙镇政府驻地,北与许商街道办事处前邵家村相邻,隶属商河县玉皇庙镇管辖。全村总耕地面积1650亩,其中耕地面积900亩,林木525亩,坑塘75亩,村庄民居占地150亩。2010年全村共有128户,总人口460人。有李、张、王、赵、吕、马、陈、楚、刘9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李氏最多。
  该村在1947年前原名臭虫家庄,后改为李家河沟村。据史志记载,在1941年前日伪军在臭虫家庄建了一个据点,后被八路军摧毁,更名为李家河沟村。该村原属商河县钱铺四区,1948年后划为玉皇庙五区。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村东洼地50多公顷,常年颗粒无收,村西地势较高,但没有水源,粮食亩产100公斤。1954年,王尚河组织8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2个互助组。1956年,该村与太平村联合成立了高级农业合作社,由太平庄村徐世俊任社长。1958年后,改名为人民公社,与太平庄为一个村庄大集体,打砖井30眼,粮食生产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150公斤,农业条件有所改善。1959-1962年,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洪涝成灾,庄稼颗粒无收,村民吃饭非常艰难。1963年,全村群众开始整治村里的浇地、修整为台田,旱地打机井一眼,将洼地改造为涝能排、旱能浇的良田,粮食产量有了新的提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该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村里打机井2眼,将该村所有耕地进行改造,由水涝田变成稳定高产田。1981年该村是玉皇庙镇的产棉村,得到德州地委的表彰。1996年后,村里建起冬暖式蔬菜大棚40个,植树人均一亩。该村畜牧养猪有3户,年出栏量2000头以上。2010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7800元,实现农业总产值1000万元。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大多数房屋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0平方米。1976年,村里开始实行宅基规划,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并制定优惠政策。1983年,全村户户通电,电网基本全覆盖。2002年,投资10万元硬化了村里的东西、南北大街,修建了排水沟和桥涵,并栽植绿化树,安装标准路灯。2007年,60户村民修建了沼气池。
  2010年,大多数村民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二层楼房1座。全村拥有电话100部,电视机120台,各种机动车150辆,其中轿车、面包车10辆,大型收割机3台,吊车4台,电脑60余台,有线电视进户率达98%。
  文化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只有一处私塾。新中国成立后最初成立了夜校、识字班,进而开办了学校,逐步改善了办学条件。1985年,新建砖瓦结构的教室12间,配套设施6间,达到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1992年,投入1万元建起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青年科技之家、老年活动室、图书室、民兵之家、乒乓球室、篮球场及健身房等。购置放映机,播放科教片,宣传和普及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种植、畜牧养殖、良种施肥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农业科学技术,同时播放一些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片。
  村政任职
  1947年,该村第一届党支部成立,张延尧、张延春、刘成志、李成显是该村的第一批党员,张延尧任李家河沟村第一届农会主任。解放战争时期,在村党支部的号召和鼓励下,全村有15名青年参军参战,其中王存成献出生命,被追认为烈士,还有30人参加支前队伍。1951年,张宗荣参加抗美援朝。1955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孟宪坤任社长。1963-1978年,王志忠任村党支部书记。1987-1992年,张恒责任村党支部书记。1993-1999年,王希金任村党支部书记。2000-2012年,王绍责任村党支部书记。2005年,王绍贵被商河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所在支部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人物
  王德明 参加淮海战役,为部队通讯员。1950年复员回家任民兵连长,1990年病故。
  张宗荣 参加抗美援朝,复员后到河南宁陵县任粮食局局长,1957年被打成“右派”,1978年后安排到大岭农场任厂长,1990年病故。
  李法坤 高中文化,先后任商河县面粉厂厂长、粮食局副局长。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绍贵
责任者
王德明
相关人物
张宗荣
相关人物
李法坤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李家河沟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