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孙庄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1846
颗粒名称: 黄孙庄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3
页码: 119-12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玉皇庙镇黄孙庄村村庄概况、村计民生、村庄建设、文化建设、村政任职、人物等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玉皇庙镇 黄孙庄村

内容

村庄概况
  黄孙庄村位于商河县城西南13公里、玉皇庙镇政府驻地北2公里处。该村属于黄褐潮土土质,水源丰富,玉屯干沟、付太沟、甜辛公路沟环绕村周围,甜辛公路、黄齐公路纵横贯通。济南力诺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坐落村南,西与九通特钢、民营经济产业园为邻,紧靠玉皇庙商业街,北与许寺村接壤、东与李河沟村为邻、西与崇家、柴王村相望。全村占地总面积207.13公顷,其中耕地105. 13公顷、林木20公顷、河道8公顷、企业占地20公顷、村庄民居占地54公顷。2010年,全村共有172户、 746人,有李、刘两姓,均为汉族。
  该村因黄、孙两姓故居而得名,村南1公里有黄家岗遗址,村西1公里有孙家湾遗址,黄孙两姓去向不详。后有李姓永乐年间由山西正定府转经冀州枣强县迁至济南府临邑县东北贤圣寺(现商河县贾庄镇老庄),兄弟分家后迁至该村,据家谱记载刘姓随母亲落户于此。
  村计民生
  1963年开始,村民修沟排涝、挖渠筑田、打井抗旱,粮食产量逐年提高。1978年后,村党支部号召村民发展棉花生产,1980年进行棉花种植试点。1981年,棉花种植面积发展到100多公顷,当时种植的“鲁棉1号”棉花品种实现亩产籽棉300多斤。1987年,村民种苹果树10公顷。2002年,建冬暖式蔬菜大棚70多个,主要种植辣椒、西红柿、芹菜、芸豆等。2003年,发展速生林20多公顷。2007年,又引进莱芜种猪50多头,投资80余万元修建占地3.3公顷的畜牧小区6个,安置养猪、养鸡专业户23家。2010年,投资70多万元新建、改造高标准冬暖蔬菜大棚15个,安装卷帘机、喷灌、滴灌等设备,减轻了种植人员的劳动强度。2008-2010年,连续被镇政府评为“发展畜牧园区先进单位”“发展大棚先进村”。
  新中国成立前后,该村建土窑厂2个,人民公社时期有铁编厂1个(机编与手工编)。1987年,建面粉厂、汽车修理厂各1处。1995年,济南力诺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及制氧厂、铸造厂落户该村,占地20多公顷。2007年,建木片厂一处,从业人数100余人。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该村大批村民自行组织到天津、北京、淄博等地打工。借助距离力诺、面粉厂、九通铸造、民营经济产业园、商河开发区近等有利条件,务工人员达到200多人。
  2010年,该村大多数村民住上了砖瓦结构的住房,彩色电视机、电话遍及每户,全村有轿车20辆,面包车7辆,大型收割机3辆,重汽运输车5辆,吊车5辆,装载车3辆,电脑70余台。借助玉皇庙镇商业街的便利条件,该村有19户村民经营服务业,包括吊运公司、房地产开发、机电维修、百货、饭店、旅馆、服装、化肥、农药、良种、五金、铝塑、婚庆典礼等。村中有百货、副食经销点3处,面点、水果、调料、水产、日用百货商店5家,车辆维修3家。该村对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一次性奖励500元。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房屋破烂不堪,杂乱无章。1978年村里对宅基、街道进行统一规划,并实行优惠政策(按标准建房的生产队照顾1间屋的檩条)。1983年,全村户户通电,电网覆盖所有水浇地。2004年,投资21万元完成村内长700米、宽5米的大街硬化,修建排水沟和桥涵,并栽植绿化树种,更换路灯。2005年,完成户户通自来水工程。2007年,投资26万元新建沼气池130多个,入户率达80%。,同年,数字电视基本普及。2008年,投资15万元实行电网改造。
  文化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只有一处私塾。新中国成立后,最初成立了夜校、识字班,进而开办了学校,逐步改善了办学条件。1985年,新建砖瓦结构教室6间,配套设施4间。1991年,学校进行达标扩建,新建教室22间,达到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1991年,建农村文化大院13间,设有图书室、老年活动室、乒乓球台、篮球场,配有健身器材等。2007年,新购置图书千余册,象棋、围棋、麻将、健身器材、新桌椅等齐全。2008年,投资12万元购置电脑20台,实现了宽带网络与远程教育网络的并联,为群众提供了学习的平台。购置放映设备,不定期地组织群众观看科教录像;聘请农业技术专家讲课,宣传和普及农业种植、畜牧业养殖、配方施肥等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拓宽了群众视野。
  新中国成立前后,该村文化节目繁多,尤其是武术、花鼓、高跷等四乡闻名。李树荣、李德告、李元胜等人的太平拳、长枪、双刀,李元治、李元顺、李本明的伞,李德孟的花鼓,李本业扮演的“白蛇”等在当时颇有名气。自1957年,办起了小型吕剧团,演出剧目有《小姑贤》《王汉喜借年》《王定保借当》《井台会》《都愿意》等。“文革”期间办起小型京剧团,剧目有《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在该村及邻村巡回演出,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村政任职
  1947年,该村第一届党支部成立,第一批党员有李德深、李元升、李元森、李元仁、李元村、李元海、李树宽、李本明、李元跃、李元祥10人。李元祥任村党支部书记。1947-1970年,李元祥、李本明、李元仁、李本俭、刘长法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1970-2010年,李德友、李本凯、李世海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1995年,李本凯被商河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98年被商河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党支部书记”。2006年,李世海被济南市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8-2010年,该村党支部连续3年被玉皇庙镇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0年,全村共有党员23名。
  人物
  抗日战争时期,李本荣、李元霞、李元魁参军参战,李元霞、李元魁牺牲。解放战争中,李元宪、李元福、李德世、李本星、李本前、李本良、刘长杰、李元金、李德浩、李树武、刘长富、刘长新、李本全赴前线参战。李元田、李元政、李元章参军留守地方工作,李德世、李本星、李本前、刘长杰、李本良、李德浩、李元金牺牲。抗美援朝时期,刘长富、刘安玉、李树武、李德春参战,李德春牺牲。
  李树荣 木匠,所带徒弟30多人,技艺精湛,所刻木雕活灵活现。
  李德润 民间艺人,以说大鼓书、弹单弦闻名,说的评书有《七侠五义》《二十四孝》等,深受群众欢迎。
  李本才 大学文化,先后任贾庄乡党委副书记,岳桥乡党委书记,商河县公安局局长,济南市警校校长兼政治部主任,济南市公安局副局长等职。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李世海
责任者
李树荣
相关人物
李德润
相关人物
李本才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黄孙庄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