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庙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1842
颗粒名称: 玉皇庙镇
分类号: K295.25
页数: 90
页码: 113-20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玉皇庙镇历史沿革、自然资源、机构沿革、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特色产业、名胜古迹及文化遗产等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玉皇庙镇 沿革

内容

概况
  玉皇庙镇位于商河县南部,南隔徒骇河与济阳县相望,西与德州市临邑县接壤,东临白桥乡,北接许商街道办事处和贾庄镇。山东商河经济开发区(省级)和清源湖水库位于境内,省道248线纵贯南北,已开工建设的济乐高速穿境而过并设有进出口。版图面积153.49平方公里,辖96个行政村,6.4万人。2010年,玉皇庙镇太阳能专业村达到78个,沼气池专业村56个,67个村完成整村改厕;全面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工程,工程覆盖率、卫生保洁率、垃圾清运及时率均达100%;实施村村通自来水提升工程,黄河水入村率达到100%,入户率达到95%以上;辖区内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到12公里,村庄街道硬化率达到95%;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达到90%;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新农保参保率达到97.6%;村级组织场所建设率达到100%。
  玉皇庙镇先后被命名为“全省中心镇”
  “全国重点镇”,入选“中国乡镇投资环境300佳”“山东最具发展潜力的乡镇”“山东省改革创新乡镇五十强”“全省经济发展示范镇”“济南市工业十强办事处”,曾获“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乡镇”“山东省安全文明镇”“山东省政务公开示范点”“山东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绿化示范乡镇”“省级花园式单位”等称号。连续14年被济南市委、市政府命名为“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连年在全县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中名列第一。2010年11月,被首批纳入全省经济发展十六强镇,被列入济南市“十二五”规划重点建设镇。
  玉皇庙镇历史悠久,古迹众多,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至今留存有商代东温桥遗址、玉皇庙古槐、西甄古槐、张氏始祖碑刻、张九叙“进士”牌坊、吕常民居、陈家石狮等古迹。
  历史沿革
  1934年,商河县划分为9区6镇75乡,玉皇庙属第五区,区公所设在玉皇庙。第五区下辖1镇9乡,“1镇”即玉皇镇。1945年11月,设立玉皇庙区委,驻地玉皇庙。1957年1月,设立玉皇庙乡。1958年9月,改为玉皇庙公社。1984年3月,由玉皇庙公社改为玉皇庙镇。2005年11月,原玉皇庙镇、杨庄铺乡合并为玉皇庙街道办事处。2009年11月,撤销玉皇庙街道办事处,改为玉皇庙镇。
  自然资源
  玉皇庙镇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属黄河水系下游,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境内主要河道有徒骇河、商中河、土马河、引黄干沟、临商河,淡水资源丰富。其中徒骇河及其故道环绕南部、东部,商中河贯穿南北,土马河贯穿西南、东北,引黄干沟从西部、北部穿过。
  玉皇庙镇是胜利油田主产区之一,石油储量2000万吨,年产20万吨。石油伴生天然气储量5亿立方米,管道天然气日供气量20万立方米。
  玉皇庙镇版图面积153.49平方公里,有农用地183858.5亩(其中耕地131231.3亩),城镇及工程用地34154.4亩,未利用地12260.2亩。
  机构沿革
  1984年3月,玉皇庙公社改为玉皇庙镇。2005年11月,原玉皇庙镇、杨庄铺乡合并为玉皇庙街道办事处。2009年11月撤销玉皇庙街道办事处改为玉皇庙镇。
  根据商发[2010] 21号文件精神及相关的文件规定,玉皇庙镇核定行政编制49人、事业编制45人。
  党政工作机构设置:
  (1)党政办公室。主要职责是:承担镇日常工作的综合协调及党委、人大、政府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综合协调工青妇等群团工作;负责基层党建、宣传等工作;负责统计工作;督促检查有关工作的落实。
  (2)经济发展办公室(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牌子)。主要职责是:承担工业、交通、农业、林业、水利和第三产业发展规划、国有资产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职责;承担农业产业化示范引导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等职责;协调与经济发展相关的其他工作。
  (3)社会事务办公室(挂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牌子)。主要职责是:承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科教文卫、人口和计划生育等方面的行政管理工作;协调与社会事务相关的其他工作。
  (4)社会稳定办公室(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牌子)。主要职责是:承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民族宗教以及其他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工作。协调公安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方面的工作。
  (5)村镇建设管理办公室。主要职责是:承担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公共设施建设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管理等职责;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承担新农村建设的相关工作。
  事业机构设置:
  (1)财政所。主要职责是:承担财政管理、农村财务管理、审计、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等工作。
  (2)计划生育服务站。主要职责是:承担计划生育技术、生殖保健服务等职能。
  (3)文化服务中心。主要职责是:承担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发展各种文化项目等工作。
  (4)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要职责是:承担农林牧渔、农业机械、水利建设等相关服务工作;具体承担农业技术推广、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方面的职责。
  (5)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主要职责是:主要承担人力资源开发、就业指导培训、劳动力转移、社会保障以及劳动维权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服务职责。
  (6)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主要职责是:承担经济发展、培育扶持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招商引资等方面的服务职责。
  派出机构设置:
  (1)司法所,为县司法局的派出机构。主要职责是:承担指导管理人民调解、基层法律服务,参与调节疑难复杂民间纠纷及辖区矫正日常工作等方面的职责。
  (2)国土资源管理所,为县国土资源管理局的派出机构。主要职责是:承担国土管理相关职责。
  (3)畜牧兽医站,为县畜牧办公室的派出机构。主要职责是:承担动物防疫、检疫和公益性推广服务等职责。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1.1万元,粮食平均亩产50公斤。仅有少量零星的私营手工业和玉皇庙一处集市,商业、服务业较少。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特别是1995年后,该镇抓住全国上下大力进行产业调整以及济南市“千人下派”的机遇,
  “抓引进、促发展”,初步形成了一二三产交叉延伸、互为条件、协调发展的局面,先后引进企业项目20多个,出现了像力诺集团、大明公司等产值过亿元、利税千万元以上的骨干工业企业。2007年,商河县委、县政府将玉皇庙作为县城总体规划的一个片区,与经济开发区统一进行了规划,玉皇庙作为开发区的生活商贸居住区进行定位,规划建设了行政区、科教区、生活休闲区、商贸服务区等若干功能板块。2010年,完成财政收入559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418元。
  工业 2010年,全镇共有济南力诺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济南帅潮实业有限公司、山东山水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商河分公司、六和集团商河六和饲料股份有限公司、济南泛洋纺织有限公司等中外企业58家,培育形成了玻璃制品、生物医药、包装制品、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五大主导产业。2010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16.5亿元、增加值5.1亿元。
  农业 近年来,玉皇庙镇先后引进和发展了和康源、生态牧猪、恒基珍禽、六和饲料、商南蔬菜、明珠生态园等6家农业龙头企业,坚持走“园区十企业十基地十合作社十农户”的路子,培育壮大了大棚蔬菜、优质大蒜、黑皮冬瓜、畜牧养殖、花卉林木5个特色农业产业。全镇10亩以上畜牧园区151个,大蒜面积5万亩,蔬菜大棚5500个,黑皮冬瓜1.2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51%。注册了“商晶”彩椒、“瓦西”黑皮冬瓜、“玉皇庙”豆腐皮等商标,有15个农产品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0个农产品通过了绿色产品认证,是济南市市级黑皮冬瓜、彩椒等农业特色品牌基地,济南市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山东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
  社会事业
  基础设施 2007年以来,玉皇庙镇多次聘请有关城乡规划设计专家,先后编制完成了城镇总体规划、城镇控制性详规、城镇商住区综合设计、城镇区域核心区市设计、专业市场发展规划、工业园区发展规划、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等详细规划,实现规划全覆盖,全力打造“人文新区、生态家园”。累计投入近2亿元用于城镇建设及配套设施建设,城镇道路里程达到35.18公里、硬化面积44.16万平方米、绿化面积51.36万平方米,镇驻地主要街道两侧铺设雨水、污水、供水管道,所有街道都实现弱电管线入地;玉园景观、玉皇庙中学、开源水厂、垃圾中转站等配套服务工程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玉苑社区、玉南社区两个新型农村社区一期工程建设顺利,于2011年底交付使用。世纪花园商贸城、裕都温泉四季花城、天然气管网铺设、地热温泉开发等项目快速推进。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镇区市政管理、卫生保洁、绿化养护等工作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城镇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水平,全力打造优美城乡环境。初步搭建起“四纵七横”、5.85平方公里、10万人的城镇发展框架,实现“九通一平”,项目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形成城乡联动、商业带动、市场推动的共建共享良好局面。
  玉园景观是玉皇庙镇2010年实施的重点城镇建设项目,是2010年全镇最大的民生工程。工程总投资2400万元,占地面积18.25公顷,由青岛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运用现代园林艺术手法,合理安排景观功能分区,设计了生态植物区、文化健身区、市民广场区、滨水健身区、水上观光区、林间步道六大景观功能区,不同景观不同功能,打造景观生态、人与自然共存的开放型绿色公园。2010年9月30日,玉皇庙镇举行玉园景观开园仪式,对居民开放。
  教育 玉皇庙镇有1处初级中学,6处完全小学,1处成人教育中心,1处中心幼儿园,11处达标农村幼儿园。有初中教学班40个,在校生2056人;小学教学班96个,在校生4378人;在岗教职工459人,其中中学教师142人,小学教师317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自2006年以来,累计投资5000余万元,先后完成了杨庄铺小学、育才小学的校舍升级改造工程,新建了玉皇庙中学,全镇中小学全部完成改厕工程。2010年12月,玉皇庙镇顺利通过济南市教育示范乡镇验收。
  卫生 2010年,全镇有中心卫生院一处,标准化村卫生室30处,实现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全覆盖。玉皇庙中心卫生院是一级甲等医院、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是集公共卫生、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基本医疗、康复六位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占地面积12亩,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的综合楼于2007年6月投入使用。有职工64人,专业科室10余个,开放床位60张;拥有飞利浦HD3彩色超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细胞分析仪、500毫安X光机;临床科室设有内、外、妇、儿、药房、防保、中医、药房、病房等。玉皇庙中心卫生院开展的主要业务有:内、儿科能够进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外科能进行阑尾切除、疝气修补、大隐静脉曲张等手术,妇产科能够进行新法接生、无痛流产、剖宫产等手术。村卫生室按照“科学规划、统一标准、方便群众、高效管理”的原则建设,卫生室内设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和处置室,设备齐全,干净卫生,就医环境完全达到卫生学要求,实现新农合联网报销。
  特色产业
  黑皮冬瓜 黑皮冬瓜具有个大、色泽润滑、肉质厚、糖分高、清甜爽口等特点。以瓦西、瓦东两村为核心,示范辐射区涉及李安、安子东等12个村,种植面积达12000亩,形成长江以北最大的黑皮冬瓜种植基地。年产量12万吨,实现产值84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元。注册了“瓦西”牌商标,成立了黑皮冬瓜协会、黑皮冬瓜专业合作社,产品远销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份。2006年9月,该基地被山东省农业厅认定为“山东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006年11月,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业产品”。2010年,该基地被济南市农业局认定为“济南市特色品牌基地”之一。瓦西黑皮冬瓜专业合作社被济南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小组认定为“2009年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瓦西村黑皮冬瓜种植协会被省科协、省财政厅联合实施的“科普惠农示范工程”表彰为全省“科普示范工程”项目。
  大蒜 面积达到5万亩,大蒜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有瑞海农产、恒鑫农产等5家大蒜加工企业,主要生产蒜粉、蒜米、蒜粒、蒜油等。2010年全镇蒜薹总产量达到1.4万吨,蒜头产量达4万吨,实现大蒜产业产值近1亿元。玉皇庙大蒜肉质脆嫩、香辣味浓、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保健和抗癌的维生素、氨基酸,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防癌、抗癌和广谱抗菌作用,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产品远销潍坊、德州、江苏、河北、北京、天津及东北地区,并出口到日本、俄罗斯、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
  苹果 苹果是玉皇庙的传统特产,已有100多年的种植历史。通过公司十协会十农户的运作模式,成立了路家苹果协会等组织,带动农户1000余户,苹果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总产值达到2400万元,产品主要有富士、红星等10余种。玉皇庙苹果以色泽艳丽,皮薄肉脆,香气馥郁,品质优良而闻名。
  彩椒 以商南农贸公司为龙头,以商南蔬菜专业合作社为纽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户参与为基础,形成了“龙头企业十合作社+市场十基地十农户”的农业产业化运作模式,形成彩椒特色品牌基地,主要分布在省道248线和白玉路两侧,种植面积达2万亩,其中核心区1000亩、示范区8000亩、带动区11000亩。基地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排灌方便,产地环境已通过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认定。“鼓子秧歌”牌彩椒远销东北三省、内蒙、京津塘、河北、宁沪杭等大中城市。
  芹菜 史家庄村是有名的芹菜种植专业村,该村175户,420个大棚,户户种芹菜,年产量400多万斤,人均收入13000多元。已带动周边西甄、小吕家等30多个村种植芹菜,年产量1000万斤,增加了群众收入。
  玉皇庙豆腐皮 玉皇庙豆腐皮系当地的传统名产,尤以玉皇庙镇玉东村的“玉东宫庭豆腐皮”为佳。“玉东宫庭豆腐皮”在民间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明代被列为贡品,新中国成立前玉东村90%人家从事豆腐皮生产,技艺世代相传;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集中生产,统一供应,产量及质量大幅度提高,形成了玉东、玉西、柴王、演武等许多生产豆腐皮的专业协会、专业村,年产量两万吨,远销济南、天津、北京等地。“缕缕清香溢满锅,精华凝聚卷金箔。喜品珍奇植物肉,豆花绽放麦丘坡。”其制作工艺精细,薄如纸张,筋似皮条,色美味香,价廉物美,营养丰富,蛋白质、氨基酸含量高,易消化、吸收快,是天然绿色食品。
  七彩山鸡 七彩山鸡作为野味珍禽,其外观艳丽,肉质鲜美,高蛋白,低脂肪,深受群众喜爱,市场前景广阔。玉皇庙镇以济南恒基珍禽养殖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国家村、道口村、大张村等村从事七彩山鸡养殖及其产品的研发和销售,年存栏山鸡10万只,出产山鸡蛋2100万枚,产值4000万元。
  名胜古迹及文化遗产
  商代东温桥遗址 位于玉皇庙镇东温桥北面,上有青铜器、陶器等。
  玉皇庙古槐 在玉皇庙镇政府驻地,镇政府前街与玉凯路交汇处以南100米路东,以铁栏杆圈围,并标有标志牌“玉皇庙古槐”。据传距今600余年,明朝玉皇庙建庙时,在关爷庙前栽植槐树一株,庙已不复在,但留古槐一棵,仍枝叶茂盛。
  吕常村古楼 位于玉皇庙镇吕东村村西部,古楼长12米,宽6米,高8米,层高2层,砖木土结构,砖是大青转,瓦是小布瓦,距今400余年。据传吕常村闹灾荒,村民粮食收成很少,村里有位乡绅,为救济灾民建砖楼,来干活的人管吃饭。工匠、村民干活非常精细,又非常出力,青砖磨制得非常光滑、方正,质量得到保证,迄今保留完好。
  玉皇庙戏曲 玉皇庙戏曲源远流长,明清时期广为流传,内容以生活情趣居多,如《轱辘锔大缸》《洪风转》《小八艺》。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新形势,还演出过现代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改革开放后排演过《小姑贤》《墙头记》《借年》《王老虎抢亲》等曲目,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温桥花鼓舞 温桥花鼓舞是商河民间秧歌几大流派之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主要流行于玉皇庙镇东、西温桥两村,当地人称之为“打花鼓”。表演时,彩带齐飞,柔中带刚,充分显示出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是一种别具一格的原生态民间艺术。
  (韩笑)
  常庄村
  村庄概况
  常庄村位于商河县城西南方向12.5公里处,东与李马虎村相连,西与许寺村毗邻,南与黄孙庄村、李河沟村为邻,北与张大人村、周李村接壤,隶属商河县玉皇庙镇管辖。全村占地总面积1200亩,其中耕地800亩,林木100亩,旧河滩120亩,村民居住占地180亩。2010年全村共有72户,总入口28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7‰。有常、田、孟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常姓最多。
  据记载,明末常氏一家,兄弟5人,由河北枣强县迁入,以姓氏命名常庄村。后由田氏兄弟两人,迁入该村,后来孟姓迁入,该村由3姓组成。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村东南地势低洼,旱涝歉收,亩产粮食不足80公斤。村东地势高,周围有碱地。1952年,常富花组织12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相继成立两个互助组。1953年,成立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经过几年的奋战,打砖井30眼,修渠排涝压沙盖碱,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1959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70公斤,提高到亩产150公斤。1960-1962年,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洪涝成灾,庄稼颗粒无收,村民生活十分艰难。1964年,以田守信为首的村党支部,组织动员全村群众开始治理村东碱地,排涝压沙盖碱,将涝洼、碱地改成旱能灌、涝能排的良田,打机井10眼,将全村所有耕地改造为水浇田,变成了稳产高产田。2000年后,粮食亩产量突破双千斤。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大多数房屋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3平方米。1972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并制定了优惠政策,鼓励村民按照规划拆旧建新。1973年以来,按照村规划,先后开通村内3条大街,总长700米,并逐步对村内街道整修,安装了路灯。1997年7月第一条柏油路正式通车。全村30余户先后安装了电话。2006年,通有线电视。2009年,通自来水。
  文化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10%。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村小学几次搬迁,先后投入3万元对学校进行了修建、改造。1989年,学校达到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办学条件达到国家农村小学标准,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先后有10名学生考入大中专院校。村“两委”在大队办公室办起老年活动室、图书室、民兵之家,建有乒乓球室、,篮球场,购买了健身器材。
  新中国成立前,鼓子秧歌表演为该村一大盛事,每年春节,100余名男女青年办演各种各样的节目,其中有鼓子、小戏、民间传说,例如:《老姜背老婆》《张果老倒骑驴》《八仙过海》《猪八戒背媳妇》《王二小赶脚》等剧目,尤其是常丙禄的《王二小赶脚》深受群众喜欢。
  1972年,该村办起了小型吕剧团,演出节目有《李二嫂改嫁》《借年》《井台会》《王定保借当》等。1980年,通过到外地学习排演了许多新节目,培养了更多的新演员,演出剧目有《墙头记》《闹房》等,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村政任职
  田守信,193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38年3月,成立中共常庄村第一届支部委员会,常富花任党支部书记。全村有10名青年参军参战,其中有2名青年牺牲,有20名民工参加支前队伍。1953年11月,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田守信任社长。1956年8月,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田守信任社长。1961-1976年,常明田任党支部书记。1977-1990年,常德田任村党支部书记。1991-1994年,常水田任村党支部书记。1994-1997年,常圣田任村党支部书记。1997年,常付同任村党支部书记。
  人物
  常书田(1920年7月-2002年8月)
  1947年参军,参加过解放战争,曾连任营级干部,1949年后任新疆建设兵团某团政委。
  常录 17岁秘密参加红军延安支队,参加过多次战斗。1942年牺牲于乐陵,牺牲时年仅25岁,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田守正 烈士
  (常付同)
  东石桥村
  村庄概况
  东石桥村位于商河县城南15公里处,东与小仁和村相邻,西与西石桥村相连,南与吕常村相接,北靠太平村、李河沟村,隶属玉皇庙镇管辖。全村占地面积1205.25亩,其中耕地885.25亩,河滩120亩,村庄占地200亩。2010年全村共有150户,总人口59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有张、王、甄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张氏最多。
  该村系明末清初由河北省枣强王孙氏迁居而来,在一小河上修石桥一座,因村在桥东故为东石桥村。
  村计民生
  1963年,村民修沟排涝,挖渠筑田,打井抗旱,粮食产量逐年提高。1986年,村民承包地栽种杏树、苹果树各20亩。1988年,又建起蔬菜大棚9个,露天菜地10亩,主要种植芹菜、菠菜等。2009年,安置养猪、养鸡、养牛专业户13户。2010年,新建高标准冬暖式大棚16个,安装卷帘机、电机、喷灌等设备,减轻了村民的劳动强度。
  1980年以来,该村建起面粉厂,组建建筑队,办起农机维修、机动车维修,茶叶专卖店、化肥销售等服务行业,发展畜牧养殖业(养殖牛、鸡、猪)。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该村大批村民通过商河劳动局介绍到北京、天津、青岛等城市务工。借助商河开发区、力诺、帅潮等大型企业的优势条件,务工人员达到160多人。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大多数房屋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只有几平方米。1976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开通南北大街3条,东西大街3条,总长2000米。该村大多数村民住上砖瓦结构的住房。各种机动车200多辆,大型收割机4台。2007年,安装了路灯,户户用上自来水,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又建立了办公室、阅览室、图书室,设有篮球场、乒乓球台、老年人活动室,配备了象棋、扑克等娱乐设施。
  文化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了夜校和识字班,进而开办了学校。1988年,新建砖瓦结构学校6间,配套设施2间。
  1991年,建农村文化大院6间,设有村委办公室、图书室、人口学校、计划生育服务室、老年人活动室,配备了象棋、扑克、健身器材等娱乐工具,院内还设有篮球场、乒乓球台。
  2008年,新购置图书千余册,设有电视、电脑各一台,为党员提供了远程教育的平台。定期放映,组织群众观看科教录像,聘请农业技术专家讲课,宣传和普及农业种植、畜牧养殖等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
  新中国成立前后,该村文化节目繁多,尤其是花鼓、花伞。踩高跷、扁担闻名四乡。村里拉二胡、唱京剧的王守福颇有名气。该村几乎所有的妇女都纺线织布,及“老粗布”,这种手工艺品流传至今。2010年,电视、电话、手机遍及每户,电脑60余台。该村对考入本科及研究生的独生子女家庭户一次性奖励500元。
  村政任职
  1945年,张培烈为该村第一名中共党员。解放战争时期,村民王余绪、张炳亮、张希角参军参战,王余绪牺牲,为革命烈士。
  1955-1958年,张培烈任第一届村党支部书记。成立高级生产合作社,王作仁任副社长。后成立人民公社,设立东石桥生产大队,王余厚任大队长。1972-1984年,王成文任东石桥第二届党支部书记。1972-2000年,王成文任党支部书记。2001-2003年,王成安任党支部书记。2003-2010年,张友河任村委会主任。2010年全村共有23名党员。
  人物
  张炳仁 1920年6月出生,民间艺人,号兴陈,以说评书而闻名乡里,曾奔波于济阳、章丘一带。他说的评书有《杨门女将》《岳飞传》等。
  王成河 大学文化,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1984年12月调入北京工作。1997-2007年多次参加军区在西北地区进行的试验,入伍35年,因工作政绩突出,受到嘉奖三次,三等功两次,正师级。
  王成宝 男,汉族,1955年6月生,1973年1月参加工作,1983年8月入党,大学学历。历任中共商河县委宣传部干事、党史办副主任、乡党委书记、县委常委、宣传部长。2007年1月任商河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王庆合 男,1958年4月出生,1986年6月入党,工商管理硕士学历,高级经济师,1975年10月任胜利油田建设规划室主任。
  张振营 1963年4月6日出生,1980年考入西安建筑学院,后考入浙江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青岛理工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土木工程学院理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主编及编著学术书籍2部,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任省级科研所所长、教务处处长。
  王作胜 1921年出生,早年参军入党,参加过淮海战役,任营长。曾多次参战,受过多次嘉奖。
  (张友河)
  东甄村
  村庄概况
  东甄村位于商河县城南30公里处,东与西石桥村为邻,西与田家村接壤,南与赵美雨村相邻,北临玉东村。全村土地1700余亩,其中耕地1400余亩,苇塘30余亩,河滩20余亩,蔬菜大棚50余亩,村庄占地200余亩。2010年,全村共有住户210户,总人口864人,有甄、张、孙、魏、吕、王6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以甄、张两氏居多。
  据传甄氏亲兄弟二人,由河北枣强县迁入,分东西各一村,以姓氏命名,该村居东,因此得名东甄村。后张氏、孙氏、吕氏、魏氏、王氏相继迁入。
  村计民生
  该村于1954年成立生产互助小组,1955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50余眼,修通水渠多条。1958年,粮食亩产量从不足100斤达到300斤。1966年,在以甄守路为书记的党支部带领下,将河滩、池塘改造成产粮田。1980年,实行小麦、棉花套种,增加经济收入。1984年后,亩产粮食800斤,棉花600斤。1989年,该村适时调整农业生产模式,发展经济果林,先后种植红富士、金帅、国光苹果500余亩,小菜园近50余亩,充分开发闲置土地的生产潜能,把农闲时的麦场地利用起来种植蔬菜,为村民增收。1994年开始发展大蒜种植,2010年该村大蒜种植面积达400亩。全村有轿车20辆,面包车4辆,大型收割机1台,运输汽车10辆,电脑50余台,彩电、摩托、手机、电动车基本普及。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道路高低不平,阴雨天出行困难;房屋杂乱无章,不规整,多为土坯房。1984年,村内实行宅基统一规划,先后开通大街5条,安装供电设备,户户通电。1996年接通程控电话。1997年有线电视入户。2006年安装自来水。2009年冬投资80余万元硬化村内5条街道,全村砖瓦房占95%。
  文化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生活困难,入学率不足10%;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多次迁址、翻修。1978年在村东头修建新学校,1997年村集体投资6万余元对原校舍进行了翻修,更换铁门窗、大门,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入学率达100%。
  该村有闹十五,鼓子秧歌表演的传统,该村有高跷100余副,旱船10多艘,演出剧目花样繁多;《白蛇传》《西游记》《王小二赶脚》等。新中国成立后不断发展壮大。1957年,人民公社时期,组建过小型说唱团,演出剧目有京剧《空城计》《沙家浜》《红灯记》《烈火金刚》,吕剧《小借年》,山东快书等,深受好评,并到邻村相约演出。1990年村集体购置小鼓80面,重组鼓子秧歌队并请县城专家指导,曾多次代表镇区赴县城汇演。2009-2010年村集体在原有的基础上投入资金2万余元,置办大鼓2面,铜器多套,秧歌队服装80套。
  村政任职
  1947年,甄守路入党成为该村最早的党员。1949-1961年,甄守路、张延吉、张延停、张延河先后任党支部书记。解放战争时期,该村先后有张宗良、张兴春、张延广、张西峰参军参战,先后参加过大别山战略转移、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新疆屯垦。济南战役时期,村民张延坤等参加担架队支前。1972-1986年,张延茂任党支部书记。1986-2000年,张延训任党支部书记。2001-2010年,张志军任党支部书记。2010年村内共有党员19名(新中国成立前老党员1名)。
  人物
  张延广 1924年出生,1947年入伍,部队入党,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后随部队参加解放新疆的战斗,战争结束后,于1955年退伍回村务农,2007年病故。
  张西峰 1927年出生,就读于济南中学,1948年入伍,于二野服役,参加过渡江作战,后在重庆工作。先后任巴南县县委秘书,巴南区粮食局局长等职。1990年离休。
  张延芳 1946年出生,1968年入伍,时任营级干部,1969年入党,后转业至商河县人民保险公司工作,时任保险公司经理,2000年退休。
  张宗勤 1955年出生,1975年参加教育工作,1978年入党。因工作突出,1987年升任演武学区校长,于1992年被评为小学高级教师职称,1995年评为商河县科技拔尖人才,2007年病故。
  (甄希平)
  黄孙庄村
  村庄概况
  黄孙庄村位于商河县城西南13公里、玉皇庙镇政府驻地北2公里处。该村属于黄褐潮土土质,水源丰富,玉屯干沟、付太沟、甜辛公路沟环绕村周围,甜辛公路、黄齐公路纵横贯通。济南力诺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坐落村南,西与九通特钢、民营经济产业园为邻,紧靠玉皇庙商业街,北与许寺村接壤、东与李河沟村为邻、西与崇家、柴王村相望。全村占地总面积207.13公顷,其中耕地105.13公顷、林木20公顷、河道8公顷、企业占地20公顷、村庄民居占地54公顷。2010年,全村共有172户、746人,有李、刘两姓,均为汉族。
  该村因黄、孙两姓故居而得名,村南1公里有黄家岗遗址,村西1公里有孙家湾遗址,黄孙两姓去向不详。后有李姓永乐年间由山西正定府转经冀州枣强县迁至济南府临邑县东北贤圣寺(现商河县贾庄镇老庄),兄弟分家后迁至该村,据家谱记载刘姓随母亲落户于此。
  村计民生
  1963年开始,村民修沟排涝、挖渠筑田、打井抗旱,粮食产量逐年提高。1978年后,村党支部号召村民发展棉花生产,1980年进行棉花种植试点。1981年,棉花种植面积发展到100多公顷,当时种植的“鲁棉1号”棉花品种实现亩产籽棉300多斤。1987年,村民种苹果树10公顷。2002年,建冬暖式蔬菜大棚70多个,主要种植辣椒、西红柿、芹菜、芸豆等。2003年,发展速生林20多公顷。2007年,又引进莱芜种猪50多头,投资80余万元修建占地3.3公顷的畜牧小区6个,安置养猪、养鸡专业户23家。2010年,投资70多万元新建、改造高标准冬暖蔬菜大棚15个,安装卷帘机、喷灌、滴灌等设备,减轻了种植人员的劳动强度。2008-2010年,连续被镇政府评为“发展畜牧园区先进单位”“发展大棚先进村”。
  新中国成立前后,该村建土窑厂2个,人民公社时期有铁编厂1个(机编与手工编)。1987年,建面粉厂、汽车修理厂各1处。1995年,济南力诺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及制氧厂、铸造厂落户该村,占地20多公顷。2007年,建木片厂一处,从业人数100余人。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该村大批村民自行组织到天津、北京、淄博等地打工。借助距离力诺、面粉厂、九通铸造、民营经济产业园、商河开发区近等有利条件,务工人员达到200多人。
  2010年,该村大多数村民住上了砖瓦结构的住房,彩色电视机、电话遍及每户,全村有轿车20辆,面包车7辆,大型收割机3辆,重汽运输车5辆,吊车5辆,装载车3辆,电脑70余台。借助玉皇庙镇商业街的便利条件,该村有19户村民经营服务业,包括吊运公司、房地产开发、机电维修、百货、饭店、旅馆、服装、化肥、农药、良种、五金、铝塑、婚庆典礼等。村中有百货、副食经销点3处,面点、水果、调料、水产、日用百货商店5家,车辆维修3家。该村对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一次性奖励500元。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房屋破烂不堪,杂乱无章。1978年村里对宅基、街道进行统一规划,并实行优惠政策(按标准建房的生产队照顾1间屋的檩条)。1983年,全村户户通电,电网覆盖所有水浇地。2004年,投资21万元完成村内长700米、宽5米的大街硬化,修建排水沟和桥涵,并栽植绿化树种,更换路灯。2005年,完成户户通自来水工程。2007年,投资26万元新建沼气池130多个,入户率达80%。,同年,数字电视基本普及。2008年,投资15万元实行电网改造。
  文化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只有一处私塾。新中国成立后,最初成立了夜校、识字班,进而开办了学校,逐步改善了办学条件。1985年,新建砖瓦结构教室6间,配套设施4间。1991年,学校进行达标扩建,新建教室22间,达到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1991年,建农村文化大院13间,设有图书室、老年活动室、乒乓球台、篮球场,配有健身器材等。2007年,新购置图书千余册,象棋、围棋、麻将、健身器材、新桌椅等齐全。2008年,投资12万元购置电脑20台,实现了宽带网络与远程教育网络的并联,为群众提供了学习的平台。购置放映设备,不定期地组织群众观看科教录像;聘请农业技术专家讲课,宣传和普及农业种植、畜牧业养殖、配方施肥等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拓宽了群众视野。
  新中国成立前后,该村文化节目繁多,尤其是武术、花鼓、高跷等四乡闻名。李树荣、李德告、李元胜等人的太平拳、长枪、双刀,李元治、李元顺、李本明的伞,李德孟的花鼓,李本业扮演的“白蛇”等在当时颇有名气。自1957年,办起了小型吕剧团,演出剧目有《小姑贤》《王汉喜借年》《王定保借当》《井台会》《都愿意》等。“文革”期间办起小型京剧团,剧目有《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在该村及邻村巡回演出,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村政任职
  1947年,该村第一届党支部成立,第一批党员有李德深、李元升、李元森、李元仁、李元村、李元海、李树宽、李本明、李元跃、李元祥10人。李元祥任村党支部书记。1947-1970年,李元祥、李本明、李元仁、李本俭、刘长法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1970-2010年,李德友、李本凯、李世海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1995年,李本凯被商河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98年被商河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党支部书记”。2006年,李世海被济南市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8-2010年,该村党支部连续3年被玉皇庙镇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0年,全村共有党员23名。
  人物
  抗日战争时期,李本荣、李元霞、李元魁参军参战,李元霞、李元魁牺牲。解放战争中,李元宪、李元福、李德世、李本星、李本前、李本良、刘长杰、李元金、李德浩、李树武、刘长富、刘长新、李本全赴前线参战。李元田、李元政、李元章参军留守地方工作,李德世、李本星、李本前、刘长杰、李本良、李德浩、李元金牺牲。抗美援朝时期,刘长富、刘安玉、李树武、李德春参战,李德春牺牲。
  李树荣 木匠,所带徒弟30多人,技艺精湛,所刻木雕活灵活现。
  李德润 民间艺人,以说大鼓书、弹单弦闻名,说的评书有《七侠五义》《二十四孝》等,深受群众欢迎。
  李本才 大学文化,先后任贾庄乡党委副书记,岳桥乡党委书记,商河县公安局局长,济南市警校校长兼政治部主任,济南市公安局副局长等职。
  (李世海)
  李家河沟村
  村庄概况
  李家河沟村位于商河县城以南15公里处,东与太平村为邻,西与黄孙庄村为邻,南临玉皇庙镇政府驻地,北与许商街道办事处前邵家村相邻,隶属商河县玉皇庙镇管辖。全村总耕地面积1650亩,其中耕地面积900亩,林木525亩,坑塘75亩,村庄民居占地150亩。2010年全村共有128户,总人口460人。有李、张、王、赵、吕、马、陈、楚、刘9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李氏最多。
  该村在1947年前原名臭虫家庄,后改为李家河沟村。据史志记载,在1941年前日伪军在臭虫家庄建了一个据点,后被八路军摧毁,更名为李家河沟村。该村原属商河县钱铺四区,1948年后划为玉皇庙五区。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村东洼地50多公顷,常年颗粒无收,村西地势较高,但没有水源,粮食亩产100公斤。1954年,王尚河组织8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2个互助组。1956年,该村与太平村联合成立了高级农业合作社,由太平庄村徐世俊任社长。1958年后,改名为人民公社,与太平庄为一个村庄大集体,打砖井30眼,粮食生产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150公斤,农业条件有所改善。1959-1962年,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洪涝成灾,庄稼颗粒无收,村民吃饭非常艰难。1963年,全村群众开始整治村里的浇地、修整为台田,旱地打机井一眼,将洼地改造为涝能排、旱能浇的良田,粮食产量有了新的提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该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村里打机井2眼,将该村所有耕地进行改造,由水涝田变成稳定高产田。1981年该村是玉皇庙镇的产棉村,得到德州地委的表彰。1996年后,村里建起冬暖式蔬菜大棚40个,植树人均一亩。该村畜牧养猪有3户,年出栏量2000头以上。2010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7800元,实现农业总产值1000万元。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大多数房屋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0平方米。1976年,村里开始实行宅基规划,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并制定优惠政策。1983年,全村户户通电,电网基本全覆盖。2002年,投资10万元硬化了村里的东西、南北大街,修建了排水沟和桥涵,并栽植绿化树,安装标准路灯。2007年,60户村民修建了沼气池。
  2010年,大多数村民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二层楼房1座。全村拥有电话100部,电视机120台,各种机动车150辆,其中轿车、面包车10辆,大型收割机3台,吊车4台,电脑60余台,有线电视进户率达98%。
  文化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只有一处私塾。新中国成立后最初成立了夜校、识字班,进而开办了学校,逐步改善了办学条件。1985年,新建砖瓦结构的教室12间,配套设施6间,达到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1992年,投入1万元建起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青年科技之家、老年活动室、图书室、民兵之家、乒乓球室、篮球场及健身房等。购置放映机,播放科教片,宣传和普及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种植、畜牧养殖、良种施肥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农业科学技术,同时播放一些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片。
  村政任职
  1947年,该村第一届党支部成立,张延尧、张延春、刘成志、李成显是该村的第一批党员,张延尧任李家河沟村第一届农会主任。解放战争时期,在村党支部的号召和鼓励下,全村有15名青年参军参战,其中王存成献出生命,被追认为烈士,还有30人参加支前队伍。1951年,张宗荣参加抗美援朝。1955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孟宪坤任社长。1963-1978年,王志忠任村党支部书记。1987-1992年,张恒责任村党支部书记。1993-1999年,王希金任村党支部书记。2000-2012年,王绍责任村党支部书记。2005年,王绍贵被商河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所在支部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人物
  王德明 参加淮海战役,为部队通讯员。1950年复员回家任民兵连长,1990年病故。
  张宗荣 参加抗美援朝,复员后到河南宁陵县任粮食局局长,1957年被打成“右派”,1978年后安排到大岭农场任厂长,1990年病故。
  李法坤 高中文化,先后任商河县面粉厂厂长、粮食局副局长。
  (王绍贵)
  罗家村
  村庄概况
  罗家村位于商河县西南方向15公里处,东与周李村相连,西与贾庄镇蒿子孙村接壤,南为张大人村,北与贾庄镇后垤道相连。全村总面积960亩,其中耕地面积732亩,居民占地面积205亩,鱼塘3亩,河滩占地20亩。2010年全村共有68户,总人口26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有燕、罗、李、张、刘5个姓氏,其中刘氏最多。
  该村在很久以前,修有庙宇,在当地很有名气。村内罗氏先来居住,故名罗家庙,之后改为罗家村。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村东北坡地势低洼、盐碱,逢雨就涝,全村共有土地13.3公顷,亩产仅30-40公斤。1952年该村成立互助组,刘立明与罗振邦、刘木林、纪照德、刘文俊等5户加入互助组。1954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刘立明任社长。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8眼;1961-1964年遭受严重涝灾,庄稼颗粒无收;1964年修台田排涝;1968年抗旱打砖井2眼,粮食产量有所提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该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利用黄河水压碱,粮食亩产提高到400斤。2003年栽种速生林5公顷,沟渠路两旁全部栽上树。2004年该村建养殖小区12处,运输货车1辆,吊车1辆,挖掘机1部,经济收入达85万元。2011年该村有机动车20辆,其中轿车6辆,面包车4辆,大型收割机1台,重汽运输车1辆,挖掘机1部。电脑30台,彩色电视机、通讯设备基本普及。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前,村内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都是土房。1973年,村内对房屋街道实行统一规划。2005年,硬化大街总长400米,实行“五化”工程,修建下水道,并安装路灯。同年,户户通上自来水。2007年,有线电视普及。2011年,多数农户修建了水冲厕所,同年改水工程完工,户户用上了黄河水。
  文化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每逢春节村民就自行组织高跷队进行表演,还演出小吕剧,剧目有《王汉喜借年》《王定保借当》《小姑贤》等。1964年,该村建起了学校。1985年修建新学校。
  村政任职
  1946年,罗振邦、刘立功成为该村第一批党员,罗振邦任公安员。1954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1年,该村成立生产大队,刘立明任党支部书记。1962年,刘立功任村党支部书记,下设2个生产队。1966年,该村成立大队“革命委员会”,燕寿平任主任。1984年,该村成立村民委员会,燕寿平任党支部书记,刘立贵任村委会主任。1997年,刘玉福任村党支部书记,刘玉河任村委会主任。2004年,刘玉成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燕振江任党支部副书记。2010年,罗玉泉任村党支部书记,燕振江任党支部副书记,邢义芹任妇女主任。
  人物
  济南战役中,刘立明、李玉龙支援前线。罗汉臣、李传水参加淮海战役。李传水牺牲,罗汉臣病故。
  罗振德 木匠,师徒6人,做活精细,受到群众的欢迎。
  (罗玉泉)
  太平村
  村庄概况
  太平村位于商河县城南15公里处,东与小仁和村隔河相望,西与李河沟村相连,南与东石桥村为临,北与西小李村接壤,隶属商河县玉皇庙镇管辖。全村占地总面积1800亩,其中耕地面积1050亩,畜牧区占地面积150亩,河滩占地面积300亩,坑塘占地面积75亩,村庄居住占地面积225亩。2010年全村共有165户,总人口67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有袁、孙、王、张、李、徐、潘、霍、田、魏、韩、刘、郭1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袁氏最多,占全村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
  太平村初名“贾路贤村”,据史书记载,明末清初,贾路两姓由河北枣强县迁入,因其仁义,初名“贾路贤村”。后来袁、孙、王、魏等姓相继迁入并和睦相处,亲如一家人。清末县长李照兰在任40年期间,该村无一例纠纷,其很受感动。在即将离任之时命该村为“太平村”,以勉励后人。该村良好的风俗习惯一直延续至今。该村原属商河县钱庄铺4区,1948年后划为玉皇庙5区。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村北洼地750多亩,大雨大涝、小雨小涝,亩产粮食不足100公斤,村南地势较高、靠天吃饭。1952年徐士俊组织10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来又相继成立3个互助组。1953年,与李河沟村联合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该村徐士俊任社长。1956年,与李河沟村联合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该村徐士俊任社长。经过几年的奋战,打砖井30眼,修渠排涝,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1957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100公斤,提高到亩产200公斤。1958年后改为人民公社,与李河沟村为一个村庄大集体。1959-1962年,村里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洪涝成灾,庄稼颗粒无收,村民生活十分艰难,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1964年,与李河沟村分开成为两个单独的行政村。1964年,全村群众开始治理村里的低洼地,切割成方,挖沟筑田,投工2万个,动用土方5万立方,将村内土地改造成旱能浇、捞能排的良田,粮食产量有了新的提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该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村党支部结合该村实际,修水渠打机井,将全村的土地改造成稳产高产田。1985年,粮食产量突破千斤。
  2001年,先后建起蔬菜大棚20多个,占地面积100多亩。在刘立志的带动下,建有畜牧小区20余处,占地面积150余亩,年出栏生猪7000余头,纯收入350万元。实现农业总产值1000万元,人均纯收入8200元。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破烂不堪,村落杂乱无章,大多数房屋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0平方米。1985年,村里开始进行村庄、房屋规划,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村民按照规划拆旧建新。1986年以来,按照村规划,先后开通2条东西大街和1条南北大街,总长1000多米,人均居住面积40平方米。1986年,全村通电。2004年户户通自来水。2005年投资20余万完成村内500米长,宽8米的主要街道硬化,开挖排水沟,并栽植绿化树木,安装路灯。2009年有线电视普及,同年宽带入户,入户率50%以上。
  2001年后,全村砖瓦结构住房占97%以上,无危房。各种机动车300余辆,其中轿车12辆、面包9辆,大型收割机3台,重型运输车2辆。电脑50余台,彩电、通讯设备达到普及。该村有专业养殖户50多户,其中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有20多户,有3户村民发展运输物流,有婚庆公司一家,有百货副食经销商4处,五金商店1家。
  文化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只有一处私塾,学龄儿童入学率不足25%。1949年成立了夜校、识字班,进而开办了学校,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村小学5次迁址,先后投资20万元对学校进行了修建和扩建,1985年学校达到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2005年全村学生搬迁至玉皇庙中心小学。1994年投入20万元办起农村文化大院,设有老年活动室、农家书屋、民兵之家、乒乓球室、篮球场及健身器材室等。2008年新购置图书千余册,新桌椅等。2009年实现宽带网络与远程教育网络的并联,为群众提供了学习平台。
  新中国成立前后,鼓子秧歌表演是该村的一大盛事,每年春节100多名男女青年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其中有划船、花鼓、猪八戒背媳妇、王小赶脚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该村党支部为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每年春节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自2008年开始,每年春节期间举办歌咏比赛。
  村政任职
  1937年,徐士俊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38年3月,中共太平庄村第一届支部委员会成立,徐士俊任村党支部书记。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活动只能秘密进行,全村有徐士俊、袁仁彬、徐体友3名党员。1951年,有5名青年抗美援朝,赴朝作战,其中2名青年(袁志江、袁仁亮)牺牲,被追认为革命烈士。1947-1984年,徐士俊、袁培福先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2010年,袁志高、袁志德、袁仁成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2000年以来多次被县、镇党委政府授予“畜牧生产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等称号。2004年被济南市委授予“五个好村党组织”称号。
  人物
  徐士俊 1913年出生,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的第一名党员。1952年组织了10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1953年与李河沟村联合成立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徐士俊任社长。1956年与李河沟村联合成立了高级农业合作社,徐士俊任社长。徐士俊1964年因病离职,1997年病逝。
  袁志江 1929年出生,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献出年轻的生命,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袁仁亮 1932年出生,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献出年轻的生命,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袁志生)
  西石桥村
  村庄概况
  西石桥村位于商河县城偏西南15公里处,东与东石桥村为邻,西与玉皇庙村相连,北与李河沟村、南与赵美雨村接壤,隶属商河县玉皇庙镇管辖。全村占地总面积2100亩,其中村庄占地832.5亩(包括场院和村里小工厂占地)。2010年共有150户,总人口61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有孙、王两姓,均为汉族。
  据记载,先祖在明末清初由河北枣强迁入,各自在土马河两岸立村,土马河上修一石桥,河东叫东石桥村,河西叫西石桥村,故而得名。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村南有450亩土地,亩产粮食不足80公斤。新中国成立后,孙德胜带领村民成立4个互助组,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修沟渠,打井10多眼,做到涝能排、旱能浇,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1959年粮食亩产达到160公斤。1961-1962年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庄稼颗粒不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7年,村里进行集体规划,整修大街。因北坡有土马河,群众浇地有很大的不便,在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该村在1988年修建一座石桥,给群众带来很大的方便,并将全村所有耕地改为水浇高产田。1990年粮食亩产突破双千斤。
  1996年以来,村里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开展大蒜种植、棉麦套种等,使全村年收入增加80余万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村里开始兴办饲料加工厂、面粉厂;1992年面粉销往济南、德州、吉林等地,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建设商业一条街。2010年大多数村民住上了砖瓦房,购置电话、电视机、小汽车、大型收割机,大街得以开通,使村民出得去进得来。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后,该村房屋破旧不堪,杂乱无章。1979年后,村里对宅基街道进行统一规划,并实行优惠政策。1984年,全村户户通电。2010年,投资200余万元完成下水道2000多米,大街5条,巷子5条,重新建设办公室7间。投资14万元建设文化大院7间,硬化大街3000多米。大街绿化投资45万元左右,全村改厕95%以上,建沼气池40多个。
  文化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村小学两次迁址,先后投入3万多元进行学校建设,置办桌椅板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新建设大队办公室。1949以来,鼓子秧歌表演是该村一大盛事,每年春节、元宵节期间,100余名男女老少积极参加。
  村政任职
  1954年,孙德胜任西石桥村第一任村党支部书记,王玉贞任村长。1987年,孙德军任村党支部书记,王长海任村委会主任。1992年,王长海任村党支部书记,孙德峰任村委会主任。2004年,孙德庭任村党支部书记,王庆连任 公牺牲。村党支部副书记。全村党员18名。
  人物
  王玉贞 1930年出生,1954年任村长,1972年秋因公牺牲。
  (王庆连)
  夏家村
  村庄概况
  该村位于商河县城西南15公里处,东靠甜辛路中段,南靠黄齐路东首,西临柴王村,北与贾庄镇蒿子孙村隔团结沟相望。
  2010年,该村共有村民90户,340人。全村总占地面积975亩,其中住宅占地225亩,粮田占地450亩,林地225亩,池塘及其他占地75亩。
  据记载,明朝永乐年间,有曹、夏两姓氏先迁至此,两姓在此地东西300米处,各自挖塘,安家落户,定庄分称谓曹家庄、夏家庄,又称曹夏二庄,后相继又有王氏、赵氏迁入曹家庄,张氏迁入夏家庄,全村共有5个姓氏组成,均为汉族。人民公社成立前期与许寺村、常庄村合为一大社,属商河县钱铺区管辖,1958年分片后属玉皇庙公社管辖,设立一个支部,改成夏家村,下分两个生产队(组)。
  村计民生
  1963年开始,村民挖沟排涝,挖渠筑田,打井抗旱,粮食产量逐年提高。1978年后,该村进行棉花种植试点和地瓜种植。经过几年的种植试验,村民积累了很好的技术经验。1968年,该村打深井4眼,取得粮食大丰收,并向国家交爱国粮1000斤(地瓜干),受到县、公社两级的嘉奖。20世纪七八十年代,该村集体副业有柳编、铁编、猪羊肠加工、挂面房、粮食粉碎加工等。
  该村有超市1家、小卖部2家,酒店1家,蔬菜大棚10个,养殖户4家。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该村大批剩余劳力自行组织到天津、北京、上海、淄博、青岛等地打工。借助距离力诺、九通铸造、民营经济产业园、六合、商河开发区等有利条件,务工人员已达到100余人。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房屋都是土房。1978年,村里对宅基街道统一规划。1984年全村基本都盖上了新瓦房,并且户户都通上电。2004-2006年,全村建学校一处,沼气池25个。2010年,建高温蔬菜大棚10个。该村村民基本户户有彩电,家家住瓦房。
  文化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没有学校,当初只有夜校、识字班,进而开办了学校,逐步改善了办学条件。1987年,新建砖瓦结构教室6间,配套设施齐全,使全村的小学生不出村能读书。2010年,该村有研究生3人、本科生4人、大专生6人、高、中专生12人。有计划生育服务室、远程教育服务室、图书室。2010年购买图书3万多册。
  村政任职
  赵茂春,1947年入党,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至1968年,任该村第一任村党支部书记。夏清山,1968-1979年任村党支部书记。王传德,1979-1985年任村党支部书记。张恒道,1985-2000年任村党支部书记。王传林,2004-2010年任村党支部书记。
  人物
  夏清祥 早年参加革命,1946年在商河县沙河区,后又在商河县怀仁、白桥搞地下工作。1958-1979年在商河县水利局工作多年,任局长,1986年病故。
  夏清祯 1946年参加革命工作,在济南一带搞革命宣传活动。1949年被害,后被追认为烈士。
  张宗白 生于1894年,晚清秀才,私塾先生,先后执教于许寺村、黄孙庄村私塾学堂,后改公办。于1953年退休,1969年辞世,享年73岁。老先生精通天文地理,尤其对《易经》研究较深,方圆十里家喻户晓,号称“商河城南第一先生”。
  王传书 中共党员,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9年转业后在枣庄煤矿任党委书记,2000年病故。
  (鲁吉才)
  许家寺村
  村庄概况
  许家寺村位于商河县城西南方向12公里处,东与常庄村为邻,西靠甜辛公路间隔与夏家村相依,北与张大人村相连,南与黄孙庄村接壤,隶属商河县玉皇庙镇管辖。
  该村168户,总人口655人,劳动力260人。全村占地总面积1695亩,其中耕地面积1230亩,经济林木150亩,河滩、道路90亩,池塘面积30亩,村庄民居占地195亩。
  该村地处鲁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丰富,村西公路干沟,村东玉屯河流,村南方田中心干沟,村北反修河沟,全村机井30眼,耕地四周环河,切割成方,地块中心有机井,旱能浇、涝能排,发展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1949年全村经济收入8万元,1978年全村经济收入11万元。至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80万元。
  村计民生
  该村以农业、种植为主,新中国成立前,村南600亩土地,旱不能浇、涝不能排,亩产粮食不足50公斤。1952年,李士冉组织村民成立生产互助组,打砖井20眼,粮食亩产有所提高。1953年成立初级合作社,1965年成立高级合作社,刘学章带领村民打机井30眼,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亩产粮食100公斤。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刘召明、吕坦组织村民治理全村耕地。1960-1962年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洪涝成灾,庄稼颗粒无收,村民生活十分艰难。李尚辉任大队长,带领群众挖渠排涝,挖沟筑田。1968年遭遇百年不遇的干旱,李尚志任党支部书记,组织干部群众打机井4眼。1970年整平土地,切割成方,修生产道路,栽树成行,粮食产量上了新台阶。
  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该村先后购进各种农业机械210台,12动力以上机器80余台,水泵80台,小型拖拉机35台,播种机、小麦收割机15台,24动力机5台。2004年后,该村有大型拖拉机8台,小麦联合收割机10台,玉米联合收割机2台,耕地、施肥、收、播、浇地一条龙,农田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
  1987年许克胜任村党支部书记,栽种苹果树450亩。1996年开始,先后种植大蒜、圆葱等蔬菜。2003年,该村以农业产业化为龙头,调整农业结构,许克祥带领村民,栽种速生林200亩,年产值30万元,粮食亩产实现双千斤。
  1998年,该村先后建立蜂窝煤厂、水泥建材厂、板材及铝合金门窗厂、制衣加工、玻璃粉碎厂等,从业人员80余人,总产值130万元,利税15万元。该村沿街两侧先后设有百货商店、肉食店、五金门市、农机维修、废旧收购点、农药化肥销售点、加油站、客车营运、理发店、农机公司等,从业人员100余人,实现产值170万元,轿车、面包车、客运车不断增加壮大,利税30万元。
  该村自清朝末年,设有农历逢四遇九集市日,因多种因素,集市中断。2004年村里多方筹集资金重建、扩建五天一集市的农贸市场,摊位达280余个,赶集人数3500余人,交易额约为6万元,促进了全村经济的发展。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只有一条东西街道,泥泞难行,房屋破烂不堪,杂乱无序,户户土坯房,高矮不齐,人均居住面积不足3平方米。
  1986年始,村里的闲散地、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打通东西大街两条、南北大街两条,村民宅基每户面积400平方米。2004年对环村路进行整修绿化,村中心东西与南北大街进行硬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99%村民居住砖石结构的瓦房。街道笔直整洁,瓦房整齐有序,楼房点缀其间,街道路灯闪烁,环村道路绿树成荫,村内实现通路、通电、通自来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通讯设备普及。
  文化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适龄儿童入学率仅有10%,新中国成立后改善办学条件,学龄儿童入学率40%。1986年始,学校进行重新修建,投资10万元,建起12间校舍,课桌、凳子、椅子、校院墙、大门、厕所、操场等配套设施,学龄儿童入学率100%。2004年始,对考入大专院校的学生,一次性奖励200元;考入中专的学生奖励100元。
  2004年,村两委筹集资金,建起村委办公室、计划生育活动室、民兵之家、篮球场等,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
  2005年,随着党的惠民政策出台,农民参保,医保群众得到了实惠,该村建起卫生室,设有6张床铺,医护人员3名,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能急诊。
  新中国成立前鼓子秧歌表演为该村一大盛事,每年春节、元宵佳节,男女老少100余名,办演各种各样的节目。自1976年始,鼓子秧歌队伍不断壮大,参演人员140名。为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发扬民间艺术,办起了小吕剧班,能演会唱的40余名,自编自演喜闻乐见的文化节目,并到邻村演出多场,受到好评。
  村政任职
  1939-1945年,刘学雁任村党支部书记。1946-1952年,李世冉任村党支部书记。1953-1958年,刘学章任村党支部书记兼副社长。1956-1958年,吕坦任村大队长。1959-1962年,刘召明任村党支部书记。1959-1962年,李尚辉任大队长。1963-1985年,李尚志任村党支部书记。1963-1965年,位玉珍任大队长。1966-1972年,刘安忠任大队长。1974-1984年,位克贞任村委会主任。1985-1990年,许克胜任村党支部书记。1985-1990年,李尚停任村委会主任。1991-1996年,李延宝任村党支部书记。1991-2005年,位玉德任村委会主任。1997-2000年,李德华任村党支部书记。2001-2010年,许克祥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人物
  刘学雁 1912年生,1945年入党,1946年入伍,1948年南下福建省福州市,1955年任福州市丝纺厂副书记,正县级,已病故。
  刘俊升 1920年生,1947年入伍,1950年入党,1953年转业到青岛市,1967年任青岛铁路局宣传部部长,县级,已病故。
  革命烈士:刘召清、刘世信、位金贵、位玉仑、位金宝、孟宪仁。
  (刘安仁)
  玉东村
  村庄概况
  玉东村位于商河县城西南方向20公里处,东与西石桥村为邻,南与东甄村接壤,北与李河沟村、黄孙庄村相连,隶属商河县玉皇庙镇管辖。全村占地面积3860亩,其中耕地1468亩,大棚200亩,坑塘430亩,企业占地150亩,林地800亩,村庄占地812亩。2010年全村总户数273户,总人口117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有张、杨、周、刘、贾、赵、石、苏、孙、马、郭、徐、姚、乔1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刘氏最多。
  玉东村有蔬菜大棚70个,占地200亩,林地800亩,植被面积500亩。该村交通便利,村内4条大街全部硬化,柏油路由街中心穿过,东连玉河路,西接玉凯路。境内有集贸市场、商业综合商店、饭店、机动车维修部、面粉厂、加油站等服务行业,市场活跃,经济繁荣。
  1949年,全村经济收入12万元,1998年40万元,2010年全村经济收入81.5万元,人均收入6951元。
  据传,该村系明末清初(康熙年间),祖先由河北枣强迁入,因修玉皇大寺庙而得名玉皇庙,后因人口众多,形成玉东、玉西两个自然村。两村在关帝庙前植有槐树,生长茂盛,已成为“古槐”,并加以保护。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以前,村周围拥有土地2000亩,靠天吃饭,亩产粮食不足50公斤。1956年成立农业合作社,周学文任社长,组织带领大家打砖井40眼,修渠排涝,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粮食亩产由原来的50公斤提高到120公斤。1960-1962年,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洪涝成灾,庄稼颗粒无收,村民生活非常艰难。1964年,全村群众开始治理村庄土地,切割成方,挖渠筑田,投工7万个,动用土方13万立方米,将该村土地变成旱能浇、涝能排的丰收田,粮食亩产成倍增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该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党支部书记周学明带领村民打机井40多眼,开挖水渠2700米,将全村所有土地变成水浇田。1985年粮食亩产突破双千斤。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该村实行统一规划,由过去的土坯房变成砖瓦房和楼房,并上50千瓦变压器1台,建面粉厂1处。1991年后,先后建起第二面粉加工厂,直通济南28路客车服务站和大型农贸市场,林果基地200亩,使农民年收入增加700元。该村先后投资13万元,打深水井1眼,铺设自来水管道7000余米,在全镇率先用上自来水,硬化村后大街,并进行电网改造。
  该村成立“玉皇豆腐皮”产业加工协会,多方提供资源,由原来的十几处加工作坊发展至上百处,从业人员达400人之多,该村的“玉皇豆腐皮”已远销全国各地,利润可观。逢五排十是村里的大集,5天一集,集市时,摊位可达460个,赶集人数高峰时,达到万人以上,集市交易额达10万元。村内有通往县城、济南、德州、张店、东营的班车,群众出行方便、快捷。村内有养殖小区5处(养鸡场2处,养猪场3处)。2010年,第三产业从业人数400余人。先后建起冬暖式蔬菜大棚70个,露天蔬菜基地20余亩,主要种植芹菜、黄瓜、西红柿、芸豆、茄子、辣椒等,每年向市场提供蔬菜500余吨,产值达60万元,仅蔬菜一项村民收入就达400元。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道路泥泞不堪,房屋破烂,杂乱无章,人均居住面积不足3平方米。新中国成立后,宅基、住房、街道统一规划,并制定优惠政策,平房换楼房,先后开通4条大街,总长4300米,全部硬化、绿化、美化,安装高标准路灯,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2007年,村“两委”先后投资20万元,办起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青年科技之家,老年人活动室,图书室,党员之家等。
  文化建设
  该村自古有高跷、信子等娱乐活动,相传该村的信子有18个罗汉闹仙女之说。周建宝的铁拐李,徐文清的张国老,张恒社的铁功院,曲才云、马玉祥的青白蛇等在全县文艺演出中为一绝,尤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声势浩大,宏伟壮观,群情振奋,节目花样繁多,获县文艺汇演特等奖。
  该村投资30万元建成新型办公室一处,老年人活动中心一处,体育场一处,儿童游乐园一处,篮球场及购买部分健身器材等,大街全部安装高标准路灯。购置远程电视机,主要播放科教片,宣传和普及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种植、畜牧业养殖、良种施肥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农业科学技术。
  村政任职
  刘士贤是该村第一名党员。商河县玉皇庙镇第五区民主政府建立后,玉东村农民协会、村农救会、村庄联防队、武装队等基层组织相继成立。解放战争时期,全村前后有30人应征参战,其中多人赴朝鲜作战,张宗汉献出生命。1956年成立农业合作社,周学文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玉东村生产大队,刘文元任大队长,下设6个生产队。1967年成立玉东村“革命委员会”,刘振明任主任,周占元任副主任。1983年农村体制改革,建立玉东村民委员会,周玉安任主任,杨长征任副主任,杨振东任文书,周学明任村党支部书记,夏征美任妇女主任,下设6个村民小组。2001年,周玉海任村党支部书记,贾秀清任村委会主任,杨长征任副主任,杨振东任村文书,刘光兰任妇女主任。2004年,周玉海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杨振东任党支部副书记,刘国升任支部委员兼文书。
  人物
  曲效同 1931年生,能工巧匠,有祖传瓦工技术,为该村建筑行业做出贡献,有“能工巧匠”的美名。
  (张振东)
  玉西村
  村庄概况
  玉西村东临玉东村,西靠胜利油田临盘指挥部农二农场,南临西甄村,北与黄孙庄村接壤。地处玉皇庙镇辖区中心位置,为镇政府驻地。该村总地域面积2600亩,其中耕地1250亩,人口780人,有李、赵、刘、曲、张、崇、闫、甄、杨9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以李姓人口最多。
  玉西村所有耕地都达到旱涝保收,农民收入稳定。在农业生产方面,该村始终以传统的粮、棉生产为主,并全部实现高产、稳产。在此基础上,该村不断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推广高产高效农业,建成苹果示范园,以及李子、葡萄等繁育推广园。借助镇政府驻地的有利区位,该村工商业发展迅猛,涉及机械制造、蔬菜加工、畜禽养殖等10个行业。80%的农户都有第二、第三产业项目。
  玉西村自1983年以来,村庄实行两次规划,已纳入镇驻地城镇规划,实施镇中村改造工程,进行玉苑社区、裕都社区两处新型社区建设。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该村多次被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党支部”“计划生育先进单位”“模范党支部”“先进村委会”等称号。2005年2月,被济南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文明村;2006年2月,被镇党委政府评为2005年度畜牧业先进单位;2009年2月,被镇党委政府评为植树造林先进单位;2010年3月,被镇党委政府评为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3月,被镇党委政府评为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
  村庄沿革
  该村自清康熙年间,由河北枣强迁入,因修“玉皇庙”而得名,由于人口多分玉东、玉西两个行政村。据传该村时为全县十二官庄之一,在村中建有象征官庄的庙宇,“玉皇庙、关帝庙、娘娘庙”。在关帝庙前植有槐树一棵,枝繁叶茂,存活至今。该村自建村以来,人丁兴旺,经济繁荣,一直为周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清道光十五年(1835),玉皇庙已设置集市,逢五排十,为全县36处集市之一。
  经济民生
  自1947年,该村实行土地改革,发展建立党团组织。新中国成立后,该村按照国家政策方针,恢复生产,大搞经济建设。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农田改造,优化生产条件,土地方田化种植,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植树造林。
  1982年,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土地全部分到农民手中,自主经营。1984年,农民的生活状况有了普遍提高,黑白电视开始进入村民家庭,自行车、缝纫机、挂钟等物品户户齐全。不再长年吃粗粮,家中棉籽油用大缸贮存,油条也不再是过年过节的食品,90%的农户已达到全年吃细粮。村民的穿着也得到改变,不再是清一色老粗布,当时“的确良、涤纶”等时髦布料也穿在了农民身上,脚上穿上了皮鞋,岁数大的镶上了牙齿,小孩子有了喜欢的玩具。群众“卖棉难”现象出现,农民卖棉花要黑白排队两三天,队伍要排出几公里远。该村所处地理位置为镇政府驻地,再加上设有集市,村民开始向二、三产业转型,做生意的开始增多,搞生产加工、运输、制造等副业开始出现。到1990年,粮食单产已达到2300斤,机械化耕作水平大幅提高。该村在全镇范围内最早实行大面积悬耕犁耕种,小四轮拖拉机、农用三轮车、摩托车逐步进入到村民家庭。到1995年,该村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已达到80%。全村百货副食、食品加工、餐饮服务、农机维修,服装加工、五金、农资、运输、手工艺品加工、建材等产业都已初具规模。2010年,该村个体工商户达到90家,全村沿街商铺40家,其中资产达到100万元以上的达10家,建筑、装修、工程队4个。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公司3家(济南庆华铸造有限公司、济南正信丰工贸有限公司、商河县庆华蔬菜机械厂),家用轿车60辆,电脑入户率达到85%。村民已完全摆脱了依靠土地作为家庭主要收入的状况,主要经济来源改为二、三产业。村民二、三产业就业率达90%以上,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同年实施旧村改造,新型社区——玉苑社区建设正式启动,全村有97户村民进行了拆迁。
  村政任职
  1945年该村解放。1946年春成立农会,李尚清任会长。1946年党代表李尚清任农会主任期间,在群众中秘密宣传党的思想,发展动员进步青年向党组织靠拢。同年6月,李尚清惨遭还乡团杀害。同年7月受上级指派,李尚义任农会主任,继续组织革命,培养进步青年,发展党的力量,发展党员,筹备党组织。组织成立互助组、两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分别由李尚义和段京良任社长,1956年全村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划分4个生产队,李尚义任社长。1957年玉西村成立第一个党支部,赵玉岭任村党支部书记。1958年成立玉皇庙人民公社,设立玉西村生产大队,李德显任大队长,下设4个生产小队。自1961-2003年,段京良、刘宝臣、赵玉荣、曲兴恕、张庆山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2003年刘宝俊任村党支部书记,全村共有党员23名。
  1984年10月,成立玉西村民委员会,先后由赵玉荣、李德前、李延玉、刘宝俊担任村委会主任。
  人物
  李德奎(号长更) 1918年5月出生,无党派人士,1944年参加工作,1953年任商河县财税局局长,后在庆云县、胜利油田临盘指挥部农一、农二农场任职,1988年病故。
  赵福河 1921年5月出生,1947年2月参加革命,1949年7月入党,1955年任殷巷区(八区)区长。1957年任城关镇镇长,后任县木器厂负责人,1984年8月病故。
  大事记
  1938年(农历九月初五),日本侵略军攻打玉皇庙,村民死亡48人。
  1949年2月,瘟疫流行,6月发生蝗灾,全村消灭蝗虫自救。
  1949年10月,建完小,是镇最早9处小学之一。
  1952年春,戏剧艺人赵福义、曲万龙、李延堂被新成立的商河新艺剧团吸收为演员(新艺剧团后改为商河京剧团)。
  1957年1月,撤区建乡,玉皇庙划为玉皇庙乡,该村为政府驻地。
  1957年8月,玉皇庙划为玉东、玉西两个行政村。
  1972年,刘永禄组织成立了小京剧团,排编演出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剧目,在县城及周边村庄巡回演出40场。
  1973年,随着甜辛公路的建成,玉皇庙大街铺成沥青路。
  1982年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原4个生产小队划为8个村民联合生产小组。
  1983年3月,户户通电。
  1983年3月,第一次村庄宅基规划实行。
  1984年10月,成立第一届村委会,生产队改为村民生产劳动小组。
  1992年7月,打深机井11眼。
  1993年3月,第二次村庄宅基规划实行。
  1993年6月,程控电话户户通。
  1994年11月,户户通自来水。
  2004年6月,在南坡(下埃子)地块的生产路上,修生产桥一座。
  2005年5月,时任省委书记的张高丽率省市县领导一行20人到该村刘文波养鹅基地视察指导工作。
  2005年9月,投入12万元建起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青年科技之家、图书室、篮球场,购买了乒乓球等健身器材等。
  2008年8月,有线电视户户通。
  2010年3月,小城镇规划玉西村首期社区建设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李红新)
  张大人村
  村庄概况
  张大人村位于商河县城西南10公里、玉皇庙镇政府驻地北5公里处,甜辛路东侧。东与周李村、北与罗家村、南与许寺村为邻,西南与夏家村、西北与贾庄镇蒿子村接壤。全村占地面积3077亩,其中耕地面积2077亩、林木面积400亩、养殖占地55亩,村民居住占地545亩。2010年全村827人,有张、孟、庞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张氏人口最多,占全村人口的85%以上。
  1996年、1999年,济南市公安局两次授予张大人村“全市模范治保会”称号;2002年,被济南市司法局授予“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2005年,被山东省司法厅授予“模范调解委员会”;2007年,被山东省民政厅授予“民主法制示范村”称号;2008年,被评为“济南市消防安全先进单位”;2010年,被济南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评为“市级卫生先进村”。
  历史沿革
  据考证:张氏家族始祖张巨川携子于1368年因避战乱迁至商河。洪武十四年(1381),朝廷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里甲制度,遂被编户在县治西南10公里许顺德乡七里二甲。后以子孙繁衍,里甲内无异姓,人丁旺盛,故称“张家老庄”。张大人村自张氏始祖张巨川1368年迁居以来,其中最辉煌的时期是从明朝宣德(1426)到万历(1619)年间,张氏四世祖到十世祖,举人、经元、贡士、进士频出,父子、叔侄、兄弟同仕,祖孙三代同受诰封,兄弟三人同登皇榜,前后为官者共有20多人,先后有5道圣旨嘉奖为官者的父母,前后共有12座皇帝赐建的功德牌坊。公元1505年,张氏七世祖张九叙弘治十八年(1505)考中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忠君爱国,有大臣之情操,最终提升为兵部左侍郎,加衔少司马,为当世名臣,人称“张大人”,因其命村名为“张大人村”。又因传说张氏七世祖张邦瑞为郎中时,以年历资格应调至芜湖扎新关,可得黄金万两,但张邦瑞力辞不要。明世宗登基时,曾赋七言诗两首加以赞赏。明世宗为亲王时,与张邦瑞有朋友之交。公元1522年,明世宗登宝位时召之重用,张邦瑞仍上书力辞,以知府而告老。皇上嘉奖:张邦瑞“志节清廉”,称张邦瑞“有大人之风”,因此表彰其村为“张大人村”,故“张大人村”的称呼延续至今。
  张大人村孟氏无家谱,何年迁至该村不详。庞氏投靠亲戚迁来已有140年左右,有人口几十人。该村以前曾有刘、马两姓氏。刘氏无后人,马氏已迁至泰安。
  村政任职
  1947年,张代臣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长、农会主席。1948年,张宗亮任村党支部书记。1949年,张宗孟任村党支部书记。1955年,上半年成立农业生产互助组,下半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张大人村高级农业生产联合大社,联合大社包括张大人村、周李村、冯徐村、罗家村。徐俊伦任村党支部书记,张宗诰任村党支部副书记、联合大社社长,刘立明任副社长。1958年后,玉皇庙成立人民公社,张大人村联合大社改为张大人村联合大队,徐俊伦任党支部书记,张宗诰任大队长,刘立功任副大队长,下设8个小队:张大人村4个,周李村1个、冯徐村1个、罗家村2个。1962年,联合大队解体,张宗庆任村党支部书记,张宗诰任大队长。1965-1976年,张宗诰任村党支部书记。1976年,张恒孝、庞怀安任村党支部副书记。1977-1983年,张恒孝任村党支部书记,张宗诰、庞怀安任村党支部副书记。1984-1987年,张宗河任村党支部书记,庞怀安任村党支部副书记。1988-2004年,张恒孝任村党支部书记,1986-2004年张宗科任村主任。2004-2010年,张恒孝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宗科任党支部副书记
  村计民生
  1947年土改以后,村民有了自己的土地,能够勉强维持生活。1957年,村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生活水平日益改善。2000年村民人均收入突破2000元,并逐渐有了存款。2010年,彩色电视、通讯设备得到普及,有电脑20多台;有三轮车、拖拉机达200多台;有轿车、面包车30多辆;有大型收割机10多台。
  1976年,实行村庄规划,改变了原来街道狭窄、房屋杂乱无序、胡同左弯右拐的状况。村民逐渐盖起了砖混结构、宽敞明亮的四合院,部分村民盖起了二层小楼。村里开通了一纵三横四条大街,并且全部硬化,大街两侧都修有排水沟,建设有绿化带。所有的村胡同都进行了硬化。2010年12月,张大人村被济南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评为“市级卫生先进村”。
  1995年,村集体投资7万元打机井一眼,为村民免费提供自来水,后因机井水层不好,于2002年筹资17万元新打430米深水井一眼。2003-2008年,村集体投资硬化大街1300米及村各条胡同,修建排水沟2100米。2000年,安装路灯80盏。2007年,修建生产小桥8座。(以上投资均由村集体承担,未让村民分摊一分钱。)
  2002年,该村投资20多万元建设了文化大院,可用房屋18间,设有图书室、科技阅览室、青年之家、民兵之家、老年活动室、计划生育服务室、党建办公室、综合治理室、民事调解室,还建设有篮球场,健身器材齐全。文化大院里还建成远程教育基地,宣传种植、养殖、良种、化肥等方面的科技知识。
  2010年,张大人村有速生丰产林400多亩;有养殖园区12处。其中,村民张际贞投资60多万元建设的鸡鸭养殖场可实现年利润20多万元;有蜂窝煤加工厂1处、门业加工5处、木片加工厂2处、农机维修1处、副食百货经营点6处、良种农药销售点1处。近年来,该村60岁以下的男劳力、50岁以下的女劳力多数外出打工。
  历史名人
  张绅 字淑仪,张氏五世祖。宣德壬子(1432)乡试,历升湖广均州知州,进阶从四品,敕建“登瀛”牌坊,诰赠奉直大夫、中宪大夫。
  张得 张氏六世祖。景泰丙子(1456)乡试,任河南府通判,升顺德府同知,敕建“世科”牌坊,诰赠朝仪大夫,资治卿尹。
  张咨 天顺乙卯(1459)乡试,任光州涿州知州,升卫辉九江知府,终河东都运盐使,晋大中大夫,资治卿尹,敕建“联壁”牌坊。
  张吉 成化乙酉(1465)乡试,任直隶曲阳知县。敕建“三桂”牌坊,诰封文林郎。
  张奇 字士美,别号竹轩,成化甲午(1474)乡试,任望江县知县,升湖广黄州通判,终阶州知州,进阶奉直大夫,协正庶尹,敕建“绍光”牌坊。
  张九叙 字禹功,号桐冈,张氏七世祖。弘治壬子(1492)乡试,登乙丑(1505)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历户刑科左右给事,升吏科都给事,转太仆寺少卿,调太常寺提督四译馆官御,升南京右佥都御使,总理江防事务。卒擢兵部左侍郎,加衔少司马,追赠正奉大夫,正治卿。嘉靖乙丑(1565年)8月5日卒于商河县张大人村。敕建“文焕”“进士”“天科都谏”牌坊。
  张邦瑞 弘治丁卯(1507)乡试,任南京兵部司务,升户部云南清吏司郎中,终贵州石阡府知府。敕建“丹桂传芳”牌坊,敕封中宪大夫。
  张忠山 在解放战争中牺牲。
  张衍怀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牺牲,烈士。
  文物古迹
  张大人村有张氏始祖碑刻一座,七世祖张九叙墓碑一座。明朝弘治皇帝敕建的张九叙“进士”牌坊一座(复建)。
  (张恒富 张际文)
  周李村
  村庄概况
  周李村位于商河县西南方向15公里处,由周李、徐家两个自然村组成。东与李马虎村为邻,西与张大人村相邻,南与常庄村相邻,北与垤道村接壤,隶属商河县玉皇周李村庙镇管辖。该村占地910亩,其中耕地面积744亩。2010年全村共有85户,总人口33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有周、李、徐、冯、史5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李氏最多。
  周李村地处鲁北平原,地势平坦,盐碱地得到改造,水源丰富。该村交通便利,村内有3条街道已硬化,村内有2处服务商店和1家制造简易板房厂,经济繁荣。
  据记载,明末清初,由河北枣强迁入周、李两户人家,以姓氏命名。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村东洼地15亩,大雨大涝,小雨小涝,亩产粮食不足80公斤,村北地势洼流不出水,庄稼无收入。1951年,冯玉明组织5户村民成立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6个互助组。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经过几年奋战,挖砖井10眼,修渠排涝压沙盖碱,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改善。1959年,粮食产量由原来亩产80公斤,提高到120公斤。1960-1962年,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洪涝成灾,庄稼颗粒无收,村民生活十分艰难。1964年,以村党支部书记徐俊论为首,组织全村群众开始治理村东洼地,切割成方,挖渠筑田,投工6千多个,动用土方10万立方米,将涝洼地改造成旱能浇、涝能排的良田,粮食产量有了新的提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该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该村党支部一班人带领群众打机井10多眼,将全村所有耕地改造为水浇田,变成了稳产、高产田。1984年粮食产量突破双千斤。1983年前该村只有一处加工企业(加工面粉、玉米面、秸秆等)。1983年后,先后建起养鸡大棚3个,养猪专业户10户,简易板房厂1处。2000年底全村工业人员47人,工业产值12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2000元,大多数村民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2010年各种机动车150余辆,其中轿车7辆,面包车5辆,重汽运输车3辆,电脑15余台,彩色电视、通讯设备达到普及。201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71人,实现总产值60万元,利税12万元。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大多数房子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2平方米。2000年后,按照规划,先后开通3条大街,总长440米,并逐步对村内所有的大街胡同进行硬化、美化和绿化,安装路灯。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
  文化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村小学3次迁址,先后投入5万元,对学校进行修建、改造和扩建。1984年,学校达到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先后有5名学生考上全日制大学。2006年,投入4万元办起了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青年科技之家、老年活动室、图书室、民兵之家、篮球场。
  村改任职
  1937年4月,李玉贵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38年2月,中共周李村第一届支部委员会成立,徐俊伦任党支部书记。抗日战争时期,全村处于白色恐慌中,村组织活动只能秘密进行。解放战争时期,全村有5名青年参军参战。1950年,全村共有党员4名。朝鲜战争爆发后,有2名青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
  1940年,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建立周李村农民协会,之后,村农救会、村民联防队建立。解放战争时期,村班子带领群众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支援前线,组织村民生产自救,提高群众生活水平。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徐俊伦任社长。1958年后,成立人民公社,设立周李村生产大队,徐俊伦任队长,下设3个生产小队。1967年1月,成立革命委员会,张宗告任主任。1984年8月,建立周李村民委员会,周立堂任主任,有委员2人,下设3个居民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徐秀平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光军任村委会副主任,李继增任村文书,李光玉任妇女主任。
  人物
  李玉贵 1917年4月生,1937年4月入党,是该村第一名共产党员。抗日战争时期,从事地下党的工作。1948年病故。
  李玉胜 飞行员,少尉,于1956年9月1日在飞行任务中失踪。
  (徐秀泉)
  大仁和村
  村庄概况
  大仁和村位于商河县城南15公里处,南与杨庄铺接壤,白玉路介于两村之间,北与许商街道西赵村相邻,东至3华里与许家村相邻,西与花枪刘村相邻,隶属商河县玉皇庙镇管辖。全村占地面积3300亩,其中耕地2460亩,村庄民居占地840亩。2010年全村有310户,总人口1300人。有张、王、李、赵、吴、陈、吕、马、孙、徐、袁、田、胡、郜、齐15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张氏最多。
  该村属低洼地带,水源丰富,发展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境内盛产小麦、玉米、大蒜、蔬菜等。该村交通便利,村内有一条东西1500米的柏油路贯穿全村,3条南北向柏油路从村西、村中穿过,南接白玉路,村内有商店7家,维修部1个,馒头房2家。
  该村是明朝末年张氏自河北省武邑、枣强一带,由兄弟4人迁入定居该地,因其在日常生活中仁义礼让,被称为大仁和村。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以前,整个村庄地势较洼,大雨大涝,小雨小涝,亩产粮食90公斤,赶上大涝年份,甚至绝收。1955年,马付路组织50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当年又成立了初级社,相继升级为高级社,转化为大仁和大队。经过几年奋战,打砖井50眼,修渠3000米,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1958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90公斤,提高到亩产300公斤。1960-1962年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洪涝成灾,庄稼颗粒无收。1963年,以党支部书记马付路、大队长张丙臣为首的一班人组织发动全村群众开始治理村南村北洼地,挖渠筑田,筑高围堰,投工3000个,动用土方8万立方米,将涝洼地改造成旱能浇、涝能排的良田,粮食产量有了提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该村是全乡镇第二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村,此举调动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党支部书记张兴山带领支部一班人为使村民尽快致富,动脑筋想办法,打机井8眼,扩张耕地150余亩,将全村的所有耕地改造为水浇田,变成了高产稳产田。1981年,粮食亩产突破双千斤。
  2000年以来,先后发展大蒜种植示范户150个,建蔬菜大棚20个,每年向市场提供大蒜、蔬菜35万斤,产值40万元。
  该村副业始于人民公社时期,当时建砖瓦厂、竹编厂,从业人员达50人,年收入近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支部带领村民发展林业和户办工业。1980年以来,建起竹编企业一处,年产值5万元,建起了面粉加工、副食加工、服装加工等企业。至2005年,全村从业人员200人,产值200万元。
  2000年以后,村里开始兴办第三产业。2000年3月,在乡镇驻地建立了家电销售、畜牧兽医、农资销售、良种销售、理发洗浴、肉食店等经营场所,年创收50万元。运输业也有较快的发展,村里有12辆出租车,群众出行方便快捷。由该村村民张振峰2009年成立了鑫盛货物运输有限公司,年创收30万元。2010年建有养殖小区8处,其中养狐场2处,养狐存量800只;养猪场6处,养猪存栏量300只,门窗加工厂2处,从业人员150余人,实现总产值140万元。
  1996年、1997年连续被镇党委授予“先进党支部”“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称号。1949年,该村经济总收入3万元。1978年,经济总收入120万元。2010年,经济总收入1000万元,人均收入7200元。村内有居民楼2座,商业楼5座,各种机动车500余辆,其中轿车10辆,面包车10辆,大型收割机6台,重汽运输车8辆,电脑20台,彩色电视普及。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前,村内没有一条整齐的街道,房屋破烂不堪。1979年春,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并制定了优惠政策,鼓励村民按照规划拆旧建新。1979年以来,按照村规划,先后开通取直了村内6条大街,总长3000米。1983年10月,安装50千伏变压器一台,全村户户通电,安装了路灯。至2010年,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2009年8月,村卫生室投入使用,设有8张床位。
  文化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前,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15%。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村小学4次迁址,先后投资20万元,对学校进行修建和扩建。1980年,学校达到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办学条件达到国家标准,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先后有15名学生考上全日制大专院校。
  鼓子秧歌、高跷队为该村一大盛事。每逢春节,200余名男女青年办演各式各样的节目,其中有《西游记》《青蛇白蛇闹许仙》《八仙过海》《王二小赶脚》等剧目。新中国成立后,鼓子秧歌和高跷队曾一度中断。
  村政任职
  村党的组织建设
  1945年8月,中共大仁和村支部委员会成立,李继堂任党支部书记。这时期全村处于白色恐怖中,村党组织的活动只能秘密进行。同时期有先后26人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在全县八大乡区中入党最多的村之一。1945年10月,李继堂一家四口被齐义公为首的一伙人暗杀,成为震惊全县的灭门惨案。解放战争时期,在党的号召下,全村有120名民工参加了淮海战役的支前队伍。1951年,有15名青年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有2人牺牲。1952-1970年,马付路任村党支部书记,王仁让任村长,后张丙臣继任村长。1956年、1957年,大仁和村连续两年被评为“高级农业合作社”村,并出席省先进代表大会。1996年、1997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先进党支部”。
  村行政组织建设 1945年,建立大仁和村农民协会。之后,村农救会、村民联防队、联防小组、小队部、武装队相继成立。解放战争时期,村组织带领群众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支援前线,组织村民联防联保,生产自救。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设立大仁和生产大队,马付路住书记,王仁让、张合清、张丙臣任大队长,下设7个生产小队。1966年8月,成立大仁和村“革命委员会”,张成先、张延明、袁义河、张茂顺先后任“革委会”主任。1984年10月,建立大仁和村民委员会,张风秋任主任,张明山任文书,,下设7个生产小组,陈翠花任妇女主任,张丙武任团党支部书记。
  人物
  张德富 民间艺人,1920年出生,2002年病故。曾任县曲艺协会会员,以吹拉弹唱而闻名,曾奔波于济阳、商河、临邑等县,人送外号“吹破天”。
  李继堂 1925年10月出生,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大仁和村贫协主任,后被暗杀。
  徐克荣 1928年出生,从小善于钻研木工制作、木工雕刻。在公社组建的社办木工组任主要负责人,为社办企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人送“巧鲁班”的美名。
  (张丙泉)
  小仁和村
  村庄概况
  小仁和村位于商河县城南12公里处,东与刘西村为邻,西与太平村相连,南与吕常村接壤,北与乔家村相依,隶属商河县玉皇庙镇管辖。全村占地总面积1534.6亩,其中耕地1234.06亩,人均耕地2.7亩。2010年全村108户,总人口45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
  该村据记载,最早有8姓氏迁入,因相处非常和睦,故得名义和庄,1949年初期改名为小仁和。该村先有窦氏、甄氏、王氏、赵氏、宋氏、高氏、孟氏、李氏,后有乔氏、于氏、何氏、张氏陆续迁来。2010年有王、于、乔、赵、刘、甄、何、高、张、李、孟、窦12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王氏最多。
  村计民生
  该村交通便利,2条大街在村中穿过,东接省道248线。2010年有综合服务商店3处,机动车维修点2处。有建筑工程队2个。
  新中国成立以前,村南洼地300亩,亩产粮食80公斤。1952年,赵世学组织10多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了3个互助组。1953年,成立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20眼,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1959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80公斤,提高到亩产160公斤。1960-1962年,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洪涝成灾,庄稼颗粒无收。1964年,党支部书记赵世学组织动员全村群众开始治理村南的涝洼地,动用土方6万立方米,投工5000个,将涝洼地改造成旱能浇、涝能排的良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于风臣带领村民打机井3眼,挖沟渠3条,将全村的所有耕地改造成水浇田。1984年,粮食亩产突破1000公斤。1996年以来,该村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先后建起了冬暖式蔬菜大棚3个,2010年种植大蒜300余亩,产值9万余元。2006年建立高标准的服务商店2处,养殖小区2处,实现总产值100万元。2010年,全村拥有程控电话80部、电视机100多台。全村砖瓦房屋占97%,有居民楼3座,各种机动车70多辆,其中轿车2辆,面包车5辆,货车2辆,大型收割机5台,电脑10台,彩电及通讯设备得到普及。
  村庄建设
  1982年,村里对宅基、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2条大街,户户通电。2002年安装了路灯。2006年全村用上了自来水,2007年投资7万元新建沼气池13个,同年有线电视基本普及。建有居民楼3座,计划生育人口学校、村“两委”办公场所健全。
  文化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了识字班、夜校,逐步改善办学条件,村小学两次迁址。1985年后,建设36间高标准教室,入学率达到98%,先后有7名学生考上全日制大学。2004年以后,建设农村文化大院3间,设有图书室、电脑室。
  村政任职
  1936年8月,赵世学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中共党员。1945年2月,王继兰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3月,中共小仁和村第一届支部委员会成立。赵世学任党支部书记,于恩杰任副书记,王继兰任妇女主任。解放战争时期,全村共有10名青年参军、参战,其中有2名青年(王丕明、赵万礼)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949-1973年,先后有于恩杰、于恩论、刘化河任村党支部书记。1973-1976年,乔全富任村党支部书记。1976-1989年,于风臣任村党支部书记,刘化河任支部副书记。1989-1991年,王芹业任村党支部书记。1991-2000年,于风臣任村党支部书记。2000-2001年,乔忠军任村党支部书记。2002年开始,于风国任村党支部书记,乔忠贵任副书记,王兴永任文书。201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于风国任主任,王兴永任文书,牛登香任妇女主任。
  (乔忠贵)
  花枪刘东村
  村庄概况
  花枪刘东村位于商河县城南12公里处,248省道以东,东与大仁和村为邻,西与小仁和村接壤,北与毛王店、南与董家村为邻,隶属商河县玉皇庙镇管辖。全村占地面积1800亩,其中耕地1080亩,养鱼池200余亩,苇塘50亩,杨树种植200亩,村民居住占地270亩。2010年,全村共有130户,总人口680人,自然增长率3‰,有刘、李、王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刘氏最多。
  刘东村地势平坦,为红壤土,透水透气性强。该村三面环水渠,水源丰富,发展农业、养殖业具有得天独厚之优势。该村境内盛产蔬菜、小麦、玉米,环卫绿化专用苗木70亩,种植杨树100余亩,覆盖率70%。该村交通便利,村内10巷3街已硬化,248省道沿街穿过,外出在家门口乘车,非常便利。
  该村刘氏自明朝末年由河北枣强迁此,组织青壮年习武,七十二杆花枪护村,以此得名“花枪刘”,1958年分为花枪刘东、刘西村。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以前,亩产粮食不足50公斤,多数土地荒废。1947年,由刘世吉、王平、刘登富、刘登花等共产党员组成大队部、联防民兵连,刘登富任指导员,所辖大
  仁和、小仁和村、花枪刘村同属一个组织。1947年,刘登富带领各村村民斗地主、分田地,刘世吉组织农户入“小社”,共同经营土地。1959年,由刘登辉、刘光合、刘光田组成大队党支部,所有成员带领村民打井50眼,修排水渠1500米,使田地旱能浇、涝能排。同时,党支部一班人搞副业,建油坊一座,进行棉花加工、黑枣加工,给农业增加收入。1981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生活由粗粮转为细粮。2001年后,全村建蔬菜大棚120个,每个大棚纯收入3万元。村民由原来的土坯房转为砖石结构的四合院。2010年有楼房4000平方米。村里有集贸市场,逢二、七为大集;商南农贸市场,逢三、八为大集,所有大棚蔬菜均可从该市场运往全国各地(物流空调车2辆),有装饰公司2个、建筑队1个、饭店1家、大型载重车5辆、轿车12辆、面包车15辆。该村1947年全村总收入15万元;1978年全村总收入128万元;2010年全村总收入680万元,人均收入1万元。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前,该村均是土坯房,全村无一砖房,群众生活困难。1982年,村党支部开始对宅基地、大街小巷进行统一规划,大街宽20米、小巷宽5米,家家户户通电。2003年,投资20多万元完成村里两条3000米长的沥青路,投资5万元安装路灯。2010年,村庄投资50多万元全部完成大街硬化,同时筹资20万元新建办公场所、体育场、图书室、更换路灯等。
  文化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前,学龄儿童入学率仅有10%。新中国成立以后,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先后有15名学生考入全日制大学。2008年投资30万元修建了农村文化大院,有图书室、老年活动室、电脑、复印机、篮球场及健身器材。
  该村鼓子秧歌演出从未间断。每年正月十五,全村老少都出动,演出总人数达300人以上,该村艺术团体曾经到乐陵市政府、农行、文化宫演出,多次参加商河县鼓子秧歌汇演,获三等奖两次,并曾受齐河六一农场全体公安干警的邀请演出四场次,所到之处受到观众的好评。1958-1981年,该村文艺团体多次到邻村演出,两名老艺人(刘世传、刘香廷)演出的西河大鼓《烈火金刚》《杨门女将》《呼家将》盛名。该村文艺团体演出剧种多样化,有相声、双簧、快板书,吕剧有《小姑贤》《借年》《都愿意》《三世仇》《丰收之后》,京剧有《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等。
  村政任职
  1938年5月,刘世吉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40年1月,中共花枪刘村第一届委员会成立,刘登富任书记,刘世吉、王平分别任委员、大队长。抗日战争时期,由刘世吉组织村民,转移群众,使该村村民躲过一难。解放战争时期,全村共有50多人参军参战。在解放山西永峰镇的战斗中,刘庆芬牺牲,刘光田右手致残。有30名青壮年参加解放济南和淮海战役,运军粮,抬担架,妇女做军鞋,支援前线。
  1951年,有5名青年参加抗美援朝,其中刘登广、刘庆龙致残。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该村有3名青年参战,其中刘书胜荣立3等功。
  2003-2010年,刘荣良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刘庆正任文书,刘志花任妇女主任,全村共有党员20名。
  人物
  刘希候 号汉章,光绪四年进士,官居七品。
  刘世吉 曾任人民公社社长。
  刘登辉 曾任人民公社社长。
  (刘光业)
  花枪刘西村
  村庄概况
  花枪刘西村位于省道248线西侧,2010年,全村共120户,总人口501人,耕地1043亩。有刘、张、李、王、颜5个姓氏,其中刘氏最多,占总人口的90%。
  该村由七十二杆花枪而得名,当时村民武艺高强,郝郝有名,1920年在一次比武时,误伤一名村民后失传。村西北角有两棵白杨树,直径1.2米、高15米,有个美丽的传说,有白杨殿之称。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亩产粮食不足60公斤。1947年,以王富平、王富信、刘登辉等党员为首搞起了土地革命,成立了初级农业合作社。1955年成立了高级农业合作社,同时分6个生产队,粮食亩产达到140公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党支部书记刘荣照带领群众打机井、挖方田沟渠,把全村的耕地改造成稳产高产田,粮食亩产突破400公斤。2000年,该村发展蔬菜大棚。截至2010年,共建起蔬菜大棚70个,大棚年均收入4万余元。
  该村工业发展始于1964年,当时只有一个机井水泥管厂,从业人员30人,年收入不足万元。2008年该村引进了百亩万头养猪基地、有机肥料厂。
  该村2001年设集贸市场,农历逢二排七为赶集日,摊位达到200个,人数超过2000人。同年8月在省道248线两侧建起了商业一条街,设有农机维修、商店、农资销售、五金百货等门市,并建立了商南蔬菜批发市场,第三产业不断壮大。
  村庄建设
  2000年初,铺设了贯穿全村的柏油路800米,硬化了4条村内大街。并于2001年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主要街道安装上路灯。2005年,通过自然形成的水面修成了护村河,前后两个护村大门,有4名村民轮守看护。2000年,全村免费用上了自来水,对考入大学的学生一次性奖励1000元。2008年,建起了标准卫生室,设有6张床位,做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能急诊。
  该村新中国成立前党员有刘登辉、王富平、王富信3人。抗日战争时期,村党支部活动只能秘密进行。解放战争时期,全村青年积极参军,其中有刘荣文、刘荣坤、李太然、刘登花等人,已相继去世。2010年,全村共有党员14名。
  新中国成立以前,学龄儿童入学率仅25%。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1965年建立村小学,设1-3年级,到1970年增设初中班,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60%。2003年初建立幼儿园。截至2010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3-2010年考上全日制大学的学生有39人。
  (刘光强)
  吕东村
  村庄概况
  吕东村位于商河县正南方向12公里处。东与商南集贸市场相连,西与东西石桥两村为邻,南与朱洼村接壤,北与小仁河村相依,隶属商河县玉皇庙镇管辖。全村占地面积2298亩,其中耕地1888亩,池塘50亩,村庄民居占地360亩。全村共有190户,总人口81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有吕、杨、张、李4个姓氏,其中吕氏最多,占全村人口的80%。
  据传清康熙年间吕氏4兄弟由河北枣强一带迁入,初名吕常。后因村大人多,1958年后分东西吕常,该村居东故名吕东。该村先有吕氏,后有杨氏、张氏、李氏陆续迁入。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以前,村东南洼地1000余亩,亩产粮食100多斤。1952年,由村党支部书记吕树田带领全村村民先后成立了互助组、初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先后打砖井100余眼,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1959年,粮食亩产由原来的100多斤提高到了200多斤。1975年,全村村民开始治理土地,切割成方,挖渠筑田,将全村土地改造成良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99年以来,该村先后建起冬暖式蔬菜大棚100多个,露天蔬菜30余亩,主要种植辣椒、茄子、西红柿、芸豆、芹菜等,仅蔬菜一项,村民年人均收入就增加500余元。2000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00万元。
  2000年以来,村里发展户办企业,先后建起了木片厂、苇板厂、板材厂、建筑工程队等,全村工业从业人员50余人,产值50万元,利税8万元。先后建起商业居民楼4座,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设有百货商店、副食门市、饭店、农机维修等经营场所,商业楼年经营额100万元,年创收20万元。
  新中国成立以前,大多数村民生活艰难,年人均粮食不足100斤,人均纯收入不足20元。1957年,人均粮食300斤,人均收入30元。1978年,人均粮食400斤,人均纯收入200余元。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民生活水平提高。2000年,村民纯收入2500元,全村拥有程控电话150余部,电视机200余台,各种机动车180余辆,其中轿车6辆,面包车5辆,大型收割机4台,重型汽车2辆,电脑50余台,彩色电视机、通讯设备得到普及。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大多数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4平方米。1984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鼓励村民按照规划拆旧建新。2010年,砖石结构住房占95%,有居民二层楼4座。先后开通了纵横6条大街,总长3500米,并且在2008年实现了全部硬化。
  文化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前,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左右。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先后投入10万元对学校进行了修缮、改造和扩建。1986年,学校达到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全村先后有16人考入全日制大学。2008年,投入10多万元办起了青年科技之家、图书室、民兵之家。
  鼓子秧歌表演未曾间断,每年元宵节有100余名男女青年表演各式各样的节目,其中有高跷、鼓子、民间传统剧目《老姜背老婆》等。尤其是改革开放后,节目花样繁多。
  村政任职
  村党组织建设 1938年6月,吕法汤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39年5月,中共吕常村第一届支部委员会成立,吕法恒任党支部书记。解放战争时期,全村有19名青年参军参战,其中有2名青年(杨左云、杨悦房)牺牲;有30余名青年参加了济南、淮海等战役的支前队伍。1950年全村有党员6名。1951年,有10多名青年赴朝作战。1958-1998年,先后有吕树田、吕振亭任村党支部书记。1998-2010年,吕振坤任村党支部书记。全村有党员25名。
  村行政组织建设 1939年玉皇庙区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建立了吕东村农民协会,之后村农救会、村民联防队、武装队等相继成立。解放战争时期,村政权带领群众参军参战,发展生产,支援前线,组织村民自救。1958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杨开云任社长。随后成立人民公社,设立吕东村生产大队,吕树明任大队长,下设4个生产小队。1967年3月,成立吕东大队革命委员会,杨树村任主任,吕法亭任副主任。1984年6月,建立吕东村民委员会,吕振亭任主任,杨悦河任副主任,吕振国任村文书兼民兵连长,刘德芳任妇女主任,吕振平任团党支部书记兼调解主任。2000年以来,该村多次被镇政府评为模范村委会。2010年,吕振坤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民委员会主任,吕振国任文书,张洪英任妇女主任。
   (刘荣平)
  吕西村
  村庄概况
  吕西村位于商河县城西南方向15公里处,商河县经济开发区以北4公里,省道248以西2公里处,白玉路穿过该村,距玉皇庙镇政府2公里,隶属商河县玉皇庙镇管辖,商中河(原跃进河)在村外穿过。全村占地1012余亩,其中耕地812亩,果林50余亩,林木150亩。2010年全村共有152户,总人口65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15‰,有吕、刘、范、张、郭5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吕氏人口最多。
  该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属红土地,水源丰富,发展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该村交通便利,街道全部硬化,连接白玉路和省道248线。村内有商店、饭店、农机维修部、馒头房、粮食收购点、加油站等服务行业。
  该村原叫吕常村,后因村人口太多等原因,分为吕东和吕西两个行政村,西边为吕西村,东边为吕东村。据史书记载,该村先祖由河北枣强迁入。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以前,村民种地亩产粮食几十公斤。1952年,以刘庆善为主组织农户成立了第一个生产互助组,后又成立了几个互助组。1953年,成立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1956年成立了高级农业合作社,打砖井20眼,修建了水渠、毛沟等水利设施,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1959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几十公斤,达到150公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机井20多眼,建扬水站一个,将全村所有耕地变成水浇田。1984年,粮食亩产突破双千斤。2000年,人均纯收入2840元,人均年末存款2000元,98%的村民住上了砖瓦房,全村有130部程控电话,二层楼房5座,手机拥有人数400人以上。各种机动车300余辆,其中轿车20余辆,收割机4台,重型汽车4辆,电脑20余台,彩电和通讯设备得到普及。
  村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庄落后,房屋杂乱无章。1979年以后,全村统一进行了规划。1983年全村户户通电。2009年,全村投资18万元完成了大街硬化。2011年进行自来水改造,家家用上了干净、放心的自来水。
  文化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里最初成立了夜校、识字班,进而开办了学校,逐步改善办学条件。1986年,新建砖瓦结构教室12间。1993年,建设农村文化大院10间,设有图书室、老年活动中心、乒乓球室、篮球场等设施。2009年,投资10多万元购置电脑15台,实现了宽带网络与远程教育并联。
  村政任职
  1947年,该村第一届党支部成立,刘善任村党支部书记。1971-1982年,刘希山任村党支部书记。1982-2000年,吕根亮任村党支部书记。2000年,范春友任村党支部书记。
  (刘庆山)
  亓家村
  村庄概况
  亓家村位于商河县城南15公里处,东与杨庄铺村为邻,西与董家村相连,南与白庙、王相接壤,北与于家村相邻,隶属商河县玉皇庙镇管辖。全村占地总面积2150亩,其中耕地面积1616亩。2010年该村共有170户,总人口704人,其中刘姓15人,王姓12人,其他均为亓姓,人口自然增长率5‰。
  该村因姓氏而得名,亓瓒(亓氏六世祖,由莱芜迁入商河)于明朝万历年间(1773)携三子定居在亓家村,以亓姓定村名为亓家庄。清朝道光年间(1884),为了族人居住安全和抵抗土匪抢劫,族人通过商议,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历经3年修起了高9米,围墙顶部宽1.5米,周长2000米的围墙,动用土方58.4万方,亓家庄又因此名为亓家围子。亓家庄修起围子之后,总人口达到300人左右,人均耕地10亩,,喂养耕牛100多头,马20多匹。1930年腊月19日村庄遭受土匪的抢劫,在此劫难中,该村男女老少手持长矛、大刀、土枪、土炮与土匪奋战,土匪来势凶猛,有30多人,其他后援土匪50多人。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消灭土匪40人左右,同时村内一片凄凉、悲惨的景象。当时族人亓冲元、亓希茂在围墙上守卫一天一夜,奋勇杀敌。亓冲元枪刀并用杀死土匪10人,亓希茂用土枪杀死土匪9人。历史上,亓家围子曾三次遭土匪抢劫,但土匪都空手而归。
  村计民生
  亓家村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亓恒芹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隶属玉皇庙公社),从而设立亓家村生产大队,亓恒成任大队长,亓恒让任副大队长,下设4个生产小队。1964年,开挖深30米的深水机井4眼,每个生产队1眼,农业生产获得增收。1966年,村里建起第一座红砖窑,烧制了大量红砖,并分配到户,同时发展起了养猪业。1967年,建立了大红枣作坊,进行深加工,收益良好。1968年,村集体建起了粉皮、粉丝作坊、铁丝网厂、棉籽加工食油厂等,使村里的生产资料实现了转化,提高了生产效益。1988年,该村党支部调整种植业结构,进行棉麦套种。该村利用毗邻经济开发区的优势条件,全村有近百人在开发区企业上班;部分人员开始组建建筑队。2010年,村民亓义祥建了一处养猪场,占地面积30亩,存栏量达到千头左右;亓加学发展獭兔养殖业,存栏量500多只。
  村庄建设
  1972年前,该村没有硬化大街,房屋低矮破旧,大街小巷垃圾成堆。1973年,村里进行了规划,修建南北大街4条,东西大街4条,长度2500米。1985年,在全公社率先户户用上了电灯。2009年,硬化了2500米的大街。
  文化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村里有私塾一所。1956年新建第一所学校,接收周边董家、王相、白庙等村的学生。1972年建起一座砖瓦结构的新学校,教室4间,办公室4间。2007年,新建农村文化大院,设有老年活动室、图书室、篮球场、乒乓球室、建设器材等设施,配有电脑、办公桌椅等,实现了宽带网与远程教育网的并联。
  该村组建有一支高跷、锣鼓队,每逢过年过节,表演队走村串巷为群众进行表演。
  村政任职
  1959年成立党支部,党支部书记亓恒芹、支部委员亓恒让、李四荣。1972年,亓恒池任村党支部书记,亓恒芹、亓恒让任支部委员。1982年,亓恒芹任村党支部书记,亓恒让、亓恒宝任支部委员。1985年,亓加太任村党支部书记,亓加芳、亓义祥任支部委员。2007年始,亓加卫任村党支部书记,亓义国、亓义桐任支部委员。历届村党支部多次被商河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党支部”,被济南市评为“助残先进党支部”。
  人物
  在孟良崮战斗中,支前队员亓希臣牺牲。1950年,亓家村有6名青年(亓恒禹、亓加义、亓加兰、亓义江、亓义友、亓希国)参加抗美援朝,赴朝作战,其中2名青年(齐恒禹、亓加义)牺牲。
  亓恒训 1949年9月生,1968年4月,应征编入北京卫戍区四师,历任战士、文书、司务长、指导员、参谋、股长、副处长、科长、副部长、北京军区某部副师长、阳泉军分区司令员。荣立三等功两次,嘉奖七次。
  亓恒洪 邯郸水利水电系毕业,高级工程师。
  亓立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干休所所长助理(副团职)。
  (亓义国)
  乔家村
  村庄概况
  乔家村位于商河县城南10公里处,坐落于省道248线以西,张公村及土马河以南,花枪刘西村以北。有202户,824口人,共有刘、陈、乔、付、骆5个姓氏,其中刘氏为大姓。全村共有耕地1724亩;河塘8个,占村面积的五分之一;村居占地面积300多亩。
  乔家村上溯至清朝乾隆年间,当时名曰“付刘庄”,有“先有沈眼井,后有付刘庄”为证。由于过去常年的水灾、旱灾、虫蝗等,该村又修建了一座桥,又名桥家,后来来了一户姓乔的人家,桥和乔为同音字,故得名为乔家。
  村计民生
  新中国建立以来,该村有2000亩土地,由于土地地势较洼,又临土马河南岸,经常是涝天一洼水,旱天冒青烟。经过互助组、高级社、以及人民公社让自然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由过去的亩产用筐装,到亩产800斤、1000斤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搞产业调整,大兴农业水利,新修、复修水沟5条,丰产水渠10条,环村路一周,生产路4条,形成了地成方、沟成网、条条道路树成行的格局。
  该村还有一个特点,在农忙之后,村民纷纷搞副业,有的收木头,有的收玉米芯,有的收树,还有的收棉花,收废品等,农、林、牧、副、渔等全面发展,增加了村民收入。
  村庄建设
  1984年,村领导班子带领群众规划宅基地、整修大街,户户通电。2006年,将黄泥路变成了长1200米、宽5米、共有6000平方米的柏油环村路。同年又投资6000多元安装了路灯,并在不向村民要钱的前提下,新修、翻修、维修了7条水渠涵洞,在路口处下边铺设了管道,硬化了路面。2000年,新建高温大棚80个,人均收入由过去的80元增到3000元。
  文化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没有学校,村民没有读书机会。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建立了村小学,孙连员、张洪玉、刘兆功、刘士杰在1953-1966年曾在村里任教。在教师刘兆功的指导下,村里还组织了文艺宣传队,有适龄儿童,也有社会青年,全村老少齐上阵吹拉弹唱。
  村里建起农家书屋,共有书籍13000多本,分17个门类,在农、林、牧、副、渔各方面均有涉猎。村里建立了卫生室,购置体育器材,有单双杠、木马、乒乓球台,老年桌椅以及篮球架等。
  村政任职
  1937年7月,刘玉祥任第一任农会主任,骆玉刚任村长,有3名委员,刘振修、陈成宣、陈文秀。
  1947-1949年,刘玉祥任乔家村农会主任。1949-1966年,刘玉河任党支部书记。1966-1970年,陈法刚任党支部书记。1970-1987年,陈法路任党支部书记。1987-2003年,付士军任党支部书记。2003-2005年,刘传事任党支部书记。2005-2010年,刘俊华任党支部书记。
  人物
  1947年以来,该村涌现出不少的老党员、老干部,特别是刘玉祥、刘振修、刘玉河、陈文秀、刘焕文、刘振岐等人,他们有的曾是解放前的地下工作者,有的是新中国成立后(1950-1953年)的乡镇长,其中刘传斌、陈法松,曾是济阳县姜集乡乡长。刘焕文是殷巷镇镇长,后又到东营市双河公社任党委书记。刘振岐于1947年参加彭德怀司令的部队,曾在新疆建设兵团某部任政委,已离休。
  刘玉祥 1947年4月入党,新中国成立前任该村农会主任。解放战争期间配合各级领导工作,参加各种活动,斗地主、分田地、除恶霸、搞支前。
  陈文秀 194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前任村委会委员、武工队长、县大队隶属下的锄奸队成员。
  (刘秀峰)
  新董家村
  村庄概况
  新董家村位于商河县城南13公里处,北与原杨庄铺乡政府驻地相连,东与亓家为邻,南与白庙村相望,西连省道248线。2010年,全村共有88户,总人口392人,耕地面积851亩,人口自然增长率6‰,有董、张、刘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董氏最多。
  新董家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发展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盛产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该村交通便利,两横一纵三条干道全部硬化、亮化,省道248线在村旁经过。该村依托原政府驻地优势,建有商业楼、商店、机动车维修部、建材厂、面粉加工厂、加油站、水泥厂等各种服务行业。
  该村于16世纪初,由白桥乡三董家村迁来,因此命名为新董家村,后又有张、刘两姓氏迁入。该村原属杨庄铺公社,1988年改为杨庄铺乡,2005年后隶属玉皇庙镇管辖。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粮食亩产50公斤左右。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成立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该村与亓家村、王相村为一个生产团体,共有8个队,该村为7、8队,由张志银为党支部书记。他带领群众深翻土地、打砖井、修渠道,粮食产量由原来的每亩50公斤提高到120公斤左右。1960-1963年间,遇上特大自然灾害,洪涝成灾,庄稼颗粒无收。成立公社后,该村划为2个生产小组,村领导一班人带领群众,把土地进行调整,建水渠,修生产路,田成方、树成行,新挖沟渠,旱能浇、涝能排。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通过打机井,修沟渠,粮食产量突破800斤。2000年以后,先后建起了高温蔬菜大棚16个,主要种植彩椒,每年向市场提供新鲜蔬菜200吨,市值60余万元;有速生林150亩,产值70余万元。该村依托交通便利的优势,先后建成了餐饮、维修、医药、服装、运输等行业。2005年以来,建有二层居民楼10余座,有外出务工人员70余名。
  200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余元,家家有存款。全村拥有大型小麦收割机4辆,拖拉机、三轮车每家皆有,面包车、小轿车10余辆。
  村庄建设
  1976年,村里开始对宅基地、大街小巷进行统一规划,新建砖瓦房屋,并整修了村内二横(主街宽22米、副街宽10米)一纵(宽10米)的3条大街。1994年,安装变压器1台,全村户户通电。2001年,对村里大街进行改造,新开挖排水沟。2008年,对村内3条主要干道进行了硬化,总投资32万元,总长度达800余米;同年安装路灯17盏。2010年,投入11万元新建办公场所及计划生育服务室。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10%。新中国成立后,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全村先后有8人考入大专院校。
  村政任职
  1949-1958年,张志银、董法公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年,董孟银任村党支部书记。1986年,董法银任村党支部书记。1988年,董孟银任村党支部书记。1991年,董法亮任村党支部书记。2000年,董法洪任村党支部书记。
  1967年,成立董家村“革命委员会”,董盂配任主任。1984年,成立了董家村村民委员会,董孟配任村民委员会主任,董孟平任村文书。1991年,董其全任村民委员会主任,董作超任村文书。1996年,董法洪任村民委员会主任,董作彬任文书。2000年,董作彬任村民委员会主任。
  人物
  董孟祥 解放战争期间,在解放四平时牺牲,烈士。
  董树山 抗美援朝复员。
  董孟泽、董传秀 抗美援朝致残。
  董孟海 解放战争中曾担任过副营长,已离休。
  (董孟银)
  杨庄铺村
  村庄概况
  杨庄铺村位于商河县城南16公里处,东与魏家村为邻,西与于家村相连,南与亓家、王相村接壤,北与大仁和村相邻,隶属商河县玉皇庙镇管辖。全村占地面积2489亩,其中耕地面积2335亩,村民居住占地154亩。截至2010年,全村306户,总人口97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村内姓氏较多,有牛、孙、刘、王、张、郜、姚、杨、赵、葛10姓氏,其中牛、刘、孙、王姓人口居多,占全村人口的94%以上。
  杨庄铺村地势平坦,由于长期利用黄河水浇灌,土壤得到改善。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等。该村交通便利,北靠白玉路,并有环村柏油路与白玉路相连。村内有五纵两横7条大街,硬化面积达2万平方米,安装路灯500余盏,并铺设了8000米的下水管道。2010年,全村人均收入达7971元。
  清朝康熙元年(1662)杨氏从河北省枣强迁来定居。清代驿道规定“十里一铺,五里一店”,重要地段设驿站。清朝时该村因距县城20公里左右,处于济南通往京城(北京)的交通要道中间,故清代官方在此设立驿站称为“铺”,因杨姓人居此地较早,故称为杨庄铺,专供公文传递人员和来往官员歇宿、换马。村名“杨庄铺”一直延续至今,原驿站标志烽燧遗址依然存在。
  村计民生
  杨庄铺村大蒜种植面积为2000亩、蔬菜大棚40个,速生丰产林300亩,小麦2000亩,棉花200亩。农业基础配套设施完善,百米深水灌溉井120眼、灌溉沟渠5000米。
  截至2010年,村内有玩具厂、木片加工厂、手套加工厂各一处,年实现收入达500余万元。坐落于村内原棉厂占地40亩,计划投资6000万元,生产新型墙体保温材料的山东浩翰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正在建设院墙及厂房基础,项目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利税1200万元。坐落于原杨庄铺中学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占地38.68亩的济南金丰纺织有限公司气流纺纱、手套加工项目,已经完成厂房建设,购进手套机器80台;气流纺机器设备4组,年可产气流纺纱7200吨,手套1700万副。
  该村自清朝时立集,农历逢四排九赶集,设摊位200余个。截至2010年,全村从事第三产业的有200余人。
  村庄建设
  20世纪70年代初,原亓家公社驻地从亓家村迁至杨庄铺村,并改名为杨庄铺公社,下辖38个行政村。1972-1983年,原杨庄铺公社先后在杨庄铺村建设了老工业(拖拉机站)、粮所、供销社、棉厂、卫生院、敬老院、面粉厂等一批关系民生发展的基础设施。1973年,杨庄铺村进行了第一次村庄规划,取消了土房乱建的现象。1983年6月份,杨庄铺公社更名为杨庄铺乡,驻地不变仍驻杨庄铺村。1986年,杨庄铺村进行了第二次村庄规划,形成北工、南政、东居、西商的格局。当年有50户村民新建了砖瓦房。
  1988年,开展第一次村庄硬化工程,先后硬化乡政府大街、及村内两条主干道,共铺设柏油路1万平方米,成为当时全乡第一个告别“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村级单位。1989年,清挖各占地20亩的鱼池两处、发展商品零售店3处、小型饭店2处、理发店2处、小型馒头房1处、粮食收购处1所。1990年,铺设管道4000余米,安装水龙头200余个,成为全乡第一个结束喝井水的村级单位。1995年,动员群众在自留地内发展小拱棚蔬菜,先后尝试种植菠菜、芹菜等蔬菜,增加了群众收入。1996年,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进行农田配方、清挖方田沟、栽植行道树,实现地成方、沟成网、条条大路树成行。
  1997年,原杨庄铺乡政府进行驻地搬迁。从杨庄铺村迁至省道248线董家村南,名称不变仍为杨庄铺乡。1998年,在村北700亩土地上新建“百米深水灌溉井”50眼,解决了村北土地的旱浇问题。1999年,新上地毯加工户2家,解决村内闲置劳动力50人。2000年,村党支部对村内自来水管道进行重新规划,将原来大街两侧的水龙头全部取消,把自来水引至各家各户,在原杨庄铺乡率先实现了户户通自来水。2003年,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在村北发展了20个高标准蔬菜大棚。2005年,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发展大蒜种植业,种植大蒜500亩。
  2006年,对村内原柏油路进行重新翻修,新建了水泥预制路面2万平方米,新上高标准路灯500盏。新建高标准蔬菜大棚10个。2007年,新建60座沿街商品楼。2009年,对原村两委办公室进行了重新翻修。2010年,引进了投资过千万元的济南金丰纺织有限公司气流纺纱手套加工项目、山东浩翰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文化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前,学龄儿童入学率仅有4%。1971-
  1973年,先后建设了小学、初中和高中班。1972-2009年,原杨庄铺中学在杨庄铺村办学27年,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实施三年制初中教学,先后有24届,1.2万毕业生。从1986年3月开始,学校实现了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的六配套,儿童入学率达到100%。该村重新翻修了村级办公室,设有村委会办公室、党员之家、计划生育活动室、图书室、健身广场、乒乓球室,配有远程教育设备,村民定期进行农业种植、畜牧养殖、良种施肥、科学技术、文化娱乐节目的收看。
  村政任职
  1949-1978年,孙清水任村党支部书记,张俊红任党支部副书记。1979-1990年,孙延文任村党支部书记,杨玉梅任党支部副书记。1991-1997年,张斗义任党支部书记,孙法亭任党支部副书记,刘崇信任村文书。1997-2000年,孙法亭任党支部书记,牛兰亮任村委会主任,郜海玉任党支部副书记,刘崇信任村文书。2000-2003年,牛兰亮任党支部书记,郜海玉任村委会主任,刘崇信任党支部副书记兼村文书。2003-2007年,郜海玉任党支部书记,徐金忠任村委会主任,刘崇信任党支部副书记兼村文书。2007-2010年,郜海玉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刘崇信任党支部副书记兼村文书。
  人物
  葛林祥(生卒不详)清朝会试甲科举人。
  孙瑞祥 历任玉皇庙镇党委书记,商河县委常委、副县长,长清区区长、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牛登军 历任钱铺乡党委副书记,牛堡乡乡长,县经济开发区规划局局长,2009年任县畜牧兽医局局长。
  (孙英杰)
  于家村
  村庄概况
  于家村位于商河县城南12公里处,村东与杨庄铺老街为邻,西与新搬迁的杨庄铺村相连,南与亓家村接壤,北与花枪刘相接,隶属玉皇庙镇管辖。全村占地面积436亩,其中耕地面积296亩,林果面积5亩,苇塘面积65亩,村民居住占用面积70亩。2010年共有43户,总人口17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0‰。有于、王、高、刘4姓,均为汉族,其中于氏最多(其余3氏各有1户)。
  于家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主要盛产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改建冬暖式高温大棚14个,林果面积5亩,植被面积228亩,覆盖率70%。该村交通便利,西距省道248线500余米,白玉路贯穿东西。194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万余元,1978年经济总收入12万元,2010年全村总收入136万元,人均8000余元。
  据记载,始祖于明初自莱州府文登县大水泊迁居西关山子庄。又据族谱世系图记载,于始祖第七世迁入该村,该村原属杨庄铺公社管辖,1988年隶属玉皇庙镇管辖。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以前,全村共有400余亩耕地,土地贫瘠,高洼不平,亩产粮食不到150斤。1958年以后,成立人民公社,全村平整深翻土地,打砖井20余眼,兴修水利,挖台田,粮食产量稳中有升。到1965年亩产达到200公斤。1969年,打机井3眼,并购置了195型抽水机抽水,改善了生产条件。到1972年,粮食亩产800斤。1996年,先后建起了冬暖式蔬菜大棚14个,每年向市场提供新鲜蔬菜150吨,产值50余万元;毛白杨速生林20余亩,产值10余万元。
  该村依托交通优势,发展第三产业。至2010年,村内有小商店、快餐店、农机维修处、建筑工程队等,设有养殖小区3处,外出打工人员60余名,年收入50余万元。全村有楼房4座,轿车8辆,大型收割机2台。
  村庄建设
  1975年,村里对街道和村民宅基地统一规划。1976年,在全公社率先安装50千伏变压器一台,解决了农业和照明用电。1998年,程控电话开通,全村20余户先后安装了电话。同年,全村安装了有线电视。2000年后,更换了变压器、电路改造,打机井4眼,并且铺设了地下管道,挖了大街排水沟,安装照明路灯,修缮了计划生育服务室和村两委办公室。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新中国成立以后,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先后有5人考入全日制大学。2010年,村里新建篮球场、乒乓球台等健身场所。
  村政任职
  1949-1969年,于利吉、于延吉先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967年,成立于家村“革命委员会”,于希龙、于希胜任副主任,于共孟任民兵连长。1970年,于希荣任村党支部书记。1974-19.75年,于共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年,建立于家村民委员会,于共顺任村党支部书记,于共友任文书。1986年,由高汝学任村党支部书记,于共友住主任。1989-1997年,于共友任村党支部书记,于共福任主任。1998-2010年,于进华任村党支部书记。
  (于共河)
  张老五村
  村庄概况
  张老五村位于商河县城正南偏东15公里处,村西北角与大仁和村为邻,西南角与杨庄铺村为邻,村东北角与许家村为邻,东南角与王尔玉连接,村庄坐落在赵王干沟的东岸。原隶属商河县第四区,后划归杨庄铺乡,2005年归玉皇庙镇管辖。全村占地960亩,除去村庄民居占地和挖沟修渠占地外,有良田690亩。2010年全村共有98户,总人口408人,有张、侯、马、孙、李、师6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张氏最多,侯氏第二。
  张老五村水源丰富、地势平坦,盛产大蒜、小麦、蔬菜、玉米。该村交通便利,村南500米处便是白玉路,两条南北路全部硬化,村内设有商店2处。
  据传,该村始建于明朝末年,当时有姓张排行老五之人由河北枣强迁居此地,该村便以此命名为张老五村。“文化大革命”期间该村改名为新建村,1969年又改为原名张老五村。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以前,粮食一年一季,亩产不足200斤。1952年成立互助组。1953年成立了初级农业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打砖井8眼,河西洼地修台田,达到旱涝保收。到1959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200斤提高到300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机井6眼,把全村的耕地打造成旱涝保收的水浇地。2001年,建立冬暖大棚24个,主要种植辣椒,人均增收1500元,实现总产值6万余元。该村有养猪户7家,年收入2万余元;养羊户8家,年收入5000余元。
  194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800元。1978年,每亩地粮食年产量500斤,全村经济总收入17000元。2010年,每亩地粮食年产量2000斤,全村经济总收入170万元,人均收入4250元。
  2000年以后,人均收入1000元,年底户户有存款。2010年,全村有电视机的98户,共107台,全村有251部手机,2户有二层小楼,轿车7辆,面包车2辆,运输车2辆,大型收割机2台,电脑5台。
  村庄建设
  1976年以前,该村房屋破烂不堪、村落杂乱无章。1978年以后,村里对宅基地统一进行规划,实施大街、户户通电工程。2003年,全村99%的农户住上了砖石结构的大瓦房。2008年,该村筹资20万元硬化了大街。2009年,筹资12万元实行自来水改造工程,自来水入户率、户户通电率达到100%。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村里没有学校,适龄儿童去三里地以外的杨庄铺村上学,后来请张莲美老先生教私塾,有七八个学生读书。1945年9月商河解放后,因村小学没有校舍,适龄儿童去三里地以外的魏家上学。1964年村里建小学。1970年村里订制了桌凳,告别了土台。新中国成立以前,只有3名有小学文化的人,20世纪50年代有中专生1人,初中生2人;60年代中专生2人,初中生7人;1970-2010年有大学生5人,大专生10人,中专生11人。
  新中国成立以前,村庄流行武术,有武者张遵平、张如芝等。1978年以后,村党支部书记组建小吕剧团,每逢节庆活动进行演出,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村政任职
  该村自1945年先后有张训召、侯振甲、张纯宝、侯文孟任村党支部书记。2005年始,张成水任该村党支部书记,刘小燕任妇女主任。2010年,全村有党员7人。
  人物
  张成仁、张纯翠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
  (张成水)
  毕家村
  村庄概况
  毕家村位于商河县城南,东临徒骇河,西与魏家村相连,白玉路从村中穿过。全村占地总面积840亩,其中耕地480亩,林地210亩,村庄占地150亩。2010年共有120户、580人。有毕、张两姓氏,其中毕氏最多。
  该村因坐落于徒骇河故道的一个道口而得名。据记载,永乐年间毕氏兄弟由河北枣强迁入徒骇河畔道口居住,以摆渡为生,故名毕家道口,后被简称毕家村。
  村计民生
  1996年以来,村里引导农民种植大蒜,成为大蒜种植村。依托大蒜,该村在党支部书记毕思学带领下,先后建起15个大蒜脱水厂,产值突破600万元,从业人员180人。
  1984年,全村通电。1988年,实行村庄规划。2005年,通自来水。2008,全村通有线电视。2010年,翻新村办公室。
  村政任职
  1951-1968年,毕于臣任村党支部书记。1968-1995年,毕思清任村党支部书记。1995年,毕思学任村党支部书记。全村共有党员11名。
  (毕思功)
  道口村
  村庄概况
  道口村位于商河县城南20公里处。东靠徒骇河,西与国家村相邻,北与陈家村相邻,全村占地面积110公顷。2010年,全村共有142户,总人口642人。有赵、张、陈、许、常、姜、刘等10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刘氏为最多。
  村计民生
  由于1966年大涝,造成庄稼大减产,村民在公社党委的统一指挥下,进行了修沟排涝,挖渠筑田,打井抗旱,粮食产量逐年提高。
  1978年以后,村党支部号召种植棉花。到1981年,种植面积达到80公顷。当时种植的“鲁棉1号”品种,实现亩产350多斤。2001年,开始建造冬暖式塑料大棚30个,种植青椒、黄瓜、芸豆,后又在2010年增建新式高标准冬暖蔬菜大棚40个,安装卷帘机、浇灌等设备,改变了单纯种植小麦、玉米的模式,增种大蒜400亩。
  村庄建设
  1980年,进行村庄规划,规定街道及胡同的统一标准。1984年,全村通电并安装了路灯。2006年,进行了大街硬化。2007年,通上了自来水。
  新中国成立以前,村内有私塾。新中国成立以后,改建在土改中余出来的10多间旧房屋作为学校,后又在1964年新建校舍10间,改善了教学条件。1992年,学校进行达标扩建,新建教室9间,办公室4间,达到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
  新中国成立以前,该村鼓子秧歌队在周围村就很有名气。1962年开始,办起了小型吕剧团,演出剧目有《小姑贤》《沙家浜》《红管家》等剧目,先后在该村及邻村演出,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2010年,该村大多数村民住上了砖瓦结构的住房,并有二层楼房9座,彩电、电话普及到户。各种机动车辆300余辆,其中轿车20余辆,面包车10余辆,大型收割机5辆,电脑20余台。村内有百货商店3处,肉食和茶叶店各1处,养殖户5家。该村对考入大专院校的学生一次性奖励200元。
  村政任职
  1947年,该村有刘曰德、张树荣、赵全祥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陈德生、刘文俊入党,同年4月成立了道口村党支部,刘曰德任党支部书记,张树荣任文书。解放战争时期,赵敬德随解放军南下,参军入伍,先后参加淮海战役,多次立功受奖。抗美援朝时期,刘森太、刘风阁、张树林、张树荣赴朝作战。
  1948-1963年,刘曰德任村党支部书记;1963-1966年,赵金福任村党支部书记;1966-1973年,陈德玉任村党支部书记;1973-1996年,刘维路任村党支部书记;1996-2010年,赵金城任村党支部书记。
  人物
  刘曰德 土地改革时期的老干部,先后担任过济阳县四伍道乡指导员、书记,道口村第一任村党支部书记,于1982年病故。
  张树荣 字春辉,正县级。1929年3月16日出生。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担任乡文书。1951年,抗美援朝任上尉连长,转业后任东风化肥厂保卫科长、工会主席。2007年发表《略论毛泽东战略思想》论文,获国际优秀论文奖,并出席钓鱼台国宾馆召开的“第六届庆祝中华民族大团结——各界人士新年座谈会”,现任中国民族艺术家协会副会长。
  (赵立业)
  高家村
  村庄概况
  高家村位于商河县东南方向20公里处,东临徒骇河,南靠陈家村,西临大岭农场。全村共占地2700亩,其中耕地2025亩,村民居住占地525亩,河渠、水湾占地150亩。2010年底共有224户,总人口100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有高、刘、张、姜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高氏最多。
  据记载,该村高姓于明朝洪武年间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来,刘氏是因徒骇河改道迁入该村,张氏是生活困难时期迁来,姜氏由济阳县后姜村迁来。高家村原属济阳县姜集乡,后因徒骇河改道,划归商河县杨庄铺公社,2005年划归玉皇庙镇管辖。
  村计民生
  1970年以前,村民劳动一年,每人只能得粮食几十斤,村民过着吃上顿、没下顿的生活。1980年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村民开始挖渠抗旱,修排水沟,粮食产量提高。自1990年开始,村党支部号召村民发展大蒜种植。1992年,全村大蒜面积达到300亩,粮食产量突破1000斤。2000年以来,村里建大棚60个,主要种植甜椒、黄瓜、西红柿、芹菜、芸豆等蔬菜。2004年,建起了畜牧养殖小区6个,占地面积20亩,投资60万元,安置养殖户进入园区。同时建设大蒜脱水厂7个,投资100余万元,从业人员200余人。2010年,建玩具厂2处,从业人员达数百人。2008年,改造高标准大棚20个,安装了卷帘机、喷灌滴灌等设备。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村里成立了农机合作社,购置大批农机具以方便村民农业种植。村民自行组织到济南、天津、寿光、淄博等地打工,外出务工人员接近500人。
  村庄建设
  1970年,村民多数住着低矮的土坯房。1976年,村里对宅基、街道实行统一规划调整。1984年,全村户户通电,村民买了电视机、电风扇等家用电器。1987年,宅基规划已经完成,并安装路灯。1996年,电话普及率达80%。2008年,第一次入户电网改造,投资20余万元。2006年,全村通上自来水,入户率达95%。2008年,第二次电网改造,自来水改造,投资近15万元。2010年翻新办公室。
  新中国成立后,村里开办了小学校。1980年,村里扩建校舍10间。1986年,达到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厕所、大门6配套。村里修建办公室5间,并配备电脑,定期不定期组织党员群众观看科教录像,聘请农业专家讲课,学习农业种植、养殖、配方施肥等科学技术。
  该村的鼓子粗犷、豪放,有魄力。张秀胜扮演的孙悟空活灵活现,高明伟扮演的猪八戒呆头呆脑。村里还办了小剧团,演出《小姑贤》等剧目,逢年过节在东村演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截至2012年,全村村民全部住上砖瓦结构的住房,少数家庭还盖起了2层小楼,彩电、冰箱、电话、手机遍及家家户户。各种机动车400余辆,其中轿车10辆,面包车20辆,大型收割机6辆,大型拖拉机15辆,重型运输车3辆,挖土机1辆,电脑80台。
  村内有百货副食经销处4处,农机配件五金门市1处,加油点2处,肥料销售点5处,蔬菜销售点1处,车辆维修点2处,卫生室2处。
  2000年以来,该村有研究生5人,大中专生50余人。
  村政任职
  1951年,村第一届党支部成立,第一批党员有高安顺、高安全、高连祥、高连山、高成仁、高风和、高风德、高吉名、高培贤,高安顺任党支部书记。1987年,高培德任党支部书记。1991年,高吉升任党支部书记。2010年,全村有党员30名。
  人物
  高安顺 1928年6月出生,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解放战争,复员后,回村任党支部书记。
  高安全 1929年3月出生,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复员后回村务农,2010年病故。
  (高明银)
  国家村
  村庄概况
  国家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25公里处,由国家村和西周陈村两个自然村组成,东临徒骇河,与济阳县交界,西临商河经济开发区,南与林家桥相连,北临道口村,隶属玉皇庙镇管辖。全村占地总面积2010亩,其中耕地面积1545亩,水塘180亩,河滩60亩,村庄占地225亩。2010年全村共有176户,总人口777人。有李、刘、国、朱、王、陈、呼、冯、苗、沈、亓、张、俎13个姓氏,其中李姓最多,均为汉族。
  国家村地势平坦,水源丰富,盛产小麦、玉米、大蒜及其他蔬菜等。1949年全村经济收入8万元,1978年收入27万元,2010年全村总收入220万元。
  明末清初,该村由河北枣强迁来,相传国氏先来,以姓氏取名为国家村。周姓和陈姓两家在徒骇河的西边落户取名西周陈村。自1953年成立初级合作社开始,国家村和西周陈成立为一个党支部。
  相传清朝年间,有李美生、陈家村、道口村、国家村、西周陈村5个村组成凤凰村,这五个村在道口村有一个庙,李美生是凤凰的头,陈家是凤凰的左翅膀,道口是凤凰的身子,国家是凤凰的右翅膀,西周陈是凤凰的尾巴。当时道口5天两个大集,附近方圆30里都来赶集,凤凰村凤凰庙被传为佳话。
  村计民生
  1953年,成立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刘维占为党支部书记的一班人组织动员全村群众开始治理土地,切割成方、挖渠筑田、打并抗旱,将涝洼地改造成良田。1975年,村里办起两家村办企业,一是把老粗布染成花布;二是养桑蚕,收入不错;再就是发展种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1990年,村里又办起了地毯厂,建起了卫生室、兽医站。2003年,国秀水任村党支部书记,先后发展了美国七彩山鸡养殖基地,并成立了合作社,以李继良为社长的康美养殖合作社已有社员60多家,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已成为山东最大的山鸡养殖团体。新建蔬菜大棚15个,养猪和养鸡大户20多家。该村曾获得“计划生育先进村”“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畜牧发展先进村”“市级文明村”等称号。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从1976年开始村庄规划,大街、胡同由村里统一规划建设,新的村庄框架形成。1984年开始,村中土木结构的房子开始变成砖瓦结构,条件好的农户盖房子用上了钢筋混凝土结构。1984年,全村通上了电,村民用上了电灯,告别了煤油灯的历史。为了鼓励群众购买电视机,村集体拿出2000元钱,按每台补贴50元,用完为止,很快就购买电视40余台。1996年,村里安上了电话。2003年,村里硬化大街2000多米。2007年,全村安装自来水和太阳能,自来水和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00%,太阳能人户率达到90%,新安装路灯40多盏。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村里没有学校,1945年9月商河解放后,村里开始办夜校扫盲学校。1953年,村里成立了党支部,安排学校租用农户的房子当校舍,在村里找了几个有文化的当老师。1975年,村里新建土木结构校舍12间,1-4年级4个班。1986年,把学校改建成砖瓦结构,配备了课桌椅。2007年,学校合并,学校改为村委会办公室、图书室、老年人活动室、计划生育服务室等场所。
  该村鼓子秧歌很受当地群众认可,由老艺人刘效林、李右功、刘文京等逢年过节组织起全村的男女老少100多人扮演成各种角色到邻近村庄演出,拉近了村与村之间的关系和感情。2007年以来,先后办起了大蒜加工厂5家,木材运输厂8家,各种机动车200多辆,其中轿车15辆、面包车5辆、大型收割机9台、重汽运输车1辆、吊车1辆。村里有电脑40余台、饭店2家、副食超市3家、机动车维修1家,鞋店、服装店3家。
  村政任职
  解放战争时期,刘文元、朱天成参军参战。抗美援朝时期,李清明、李继贵、刘思庆、王玉财、王玉富参战。1953年,该村第一届村党支部书记是刘维占,大队长是李太富。1976年,王清财任村党支部书记,李太富任村主任。1990年,刘文事任村党支部书记、国秀禄任村主任。2003年,国秀水任村党支部书记,李兆明任村主任。2010年,国秀水任村党支部书记,李兆明任副书记,陈玉香任妇女主任。全村共有党员15名。
  人物
  李继贵 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1976年9月转业至商河公路站,任公路站书记、站长,1991年退休。
  (李兆明)
  河西魏村
  村庄概况
  河西魏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20公里处,东与毕家道口相连,西与杨庄铺为邻,南与闫桥村相邻,北依白玉路,隶属商河县玉皇庙管辖。全村占地总面积1450亩,其中村庄占地300亩,耕地面积1150亩。该村共有160户,75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该村原名叫张新庄(又名张家桥),据张氏族谱记载:明初商邑城南十五里钱庄铺张氏原籍即墨县(钱庄铺即现许商街道办事处钱庄铺村),其张氏家族四支思文祖始迁居于张新庄。相传永乐年间魏氏迁来后改名魏家村(由于历史的变革详情无记载),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改为河西魏村,有张、魏两姓,张姓居多,均为汉族。
  河西魏村地处徒骇河畔,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村内盛产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冬暖式大棚蔬菜、大蒜种植是该村的主要经济产业之一。1990年以来多次被镇政府授予“先进村党支部”“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尊师重教先进单位”等称号。
  村计民生
  1964年,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张光泽,组织动员群众,综合治理魏家洼(村西南有100多公顷涝洼地俗称魏家洼),打井抗旱,挖渠筑田,大战两个春秋,将涝洼地改造成丰产田,粮食产量逐年提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时任党支部书记魏克让,多方筹措资金,购置了大型50马力、24马力拖拉机各一台,还有播种机等。1987年,安装50千伏变压器,全村用上了电。
  至2010年,先后建起冬暖式大棚50个,主要种植青椒、黄瓜、西红柿等,每年向市场提供蔬菜500余吨,产值60万元,历年种植大蒜700亩,村民收入大幅度增长。
  2005年,全村用上了自来水。2007年,全村通有线电视,并利用白玉路开发,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经济商贸区。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前,村内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大多数是土坯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3平方米。1976年,村里对宅基地、住房街道统一规划,并制定了优惠政策,村里成立建房专业队(盖房户不用自己雇工,并少交建筑费),鼓励村民按照规划拆旧建新,先后开通村内4条大街,总长1800米。2000年,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0多平方米。2003年,投资7万元,雇用大型挖掘机,对街道进行调整,开挖排水沟,下设排水管道,村头路口修建桥涵,并进行绿化。2009年秋,大街安装了路灯,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
  该村利用靠白玉路的有利条件,先后发展百货超市、卫生院、饭店、五金门市、家电维修、农机维修、良种和农药、化肥专营、理发洗浴等多种经营。2001年以来,多座二层商业楼建成。全村砖瓦结构住房占98%,无危房,有居民楼6座,各种机动车300余辆,其中轿车15辆,面包车6辆,大型收割机8台,电脑60台,彩色电视、通讯工具达到普及。
  新中国成立以前,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5%。1957年,建有潘桥公社魏家完小,后由于“文革”动乱,校舍4次迁址,先后用名:潘桥公社魏家完小,魏家小学,亓家公社魏家联中,杨庄铺乡魏家小学。1987年,投入十几万元对校舍进行修建,建起了14间砖石结构大瓦房,容纳3个教学班的初级小学,达到学校配套标准,学龄儿童入学率100%。2007年,投入近十万元,建起了科技文化大院,设有图书馆、乒乓球台、篮球场、民兵之家。
  新中国成立前后,该村小吕剧团享誉七里八乡。魏思义(已病故)扮演的老生,张兆贤(已病故)扮演的花旦,张兆俭、张元秀扮演的花旦、彩旦等闻名乡里,演出的剧目有《三世仇》《借年》《闹房》《红灯记》等。鼓子秧歌表演也为该村一大盛事,每逢春节前后,100余名男女青年扮演各式各样的节目,其中小戏曲、民间传说、《老汉推车》《张果老倒骑驴》《猪八戒背媳妇》《王小赶脚》等,节目花样繁多。
  村政任职
  1947年,张光泽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48年,张光田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二名党员。解放战争时期,全村青年积极参战,发展生产支前,有20余名民工参加了济南、淮海等战役的支前队伍。朝鲜战争爆发后,有5名青年抗美援朝,赴朝参战,其中有2名青年牺牲(张兆虎、魏守仁)。
  1958年以后,成立了人民公社,设立河西魏村生产大队,张光泽任党支部书记,魏思光任生产队队长,张兆俊任大队治保主任。1984年10月,建立河西魏村民委员会,魏克让任党支部书记,张振庆任村委会主任,张振增任副主任。1990年以来,张振增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魏守利任副主任,魏京国任委员,李俊英任妇女主任。该村党员有9人,党支部曾多次被乡镇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
  人物
  张光泽 1928年5月生,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任儿童团团长。解放初期,任小学教员,后任五星高级农业社社长,1958年任河西魏村党支部书记,1976年退休,2012年春病故。
  魏思光 1921年7月出生,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加入中国共产党,退伍后,任河西魏村生产队队长,1976年退休,1991年秋病故。
  魏守光 1931年10月出生,196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师文化程度,历任小学教师,后任商河县陈宋公社(燕家乡)党委书记,商河县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至退休,1999年病故。
  张兴玉 1955年8月出生,197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7月商河师范毕业,历任亓家公社魏家联中教师,商河县民政局会计,1989年10月任商河县民政局副局长,2007年退休。
  (张兴明)
  河西许家村
  村庄概况
  河西许家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15公里处,东临徒骇河,西临大仁和村,南临王尔玉村,北接老王家村,隶属商河县玉皇庙镇管辖。全村占地总面积2217亩,其中耕地1584亩,人口自然增长率7‰,有胡、许、周、韩、魏、骆、李、宋等姓氏,均为汉族,其中胡氏最多。该村交通便利,村内6条街道已硬化,村内有综合服务商店、蒜片加工厂、养猪场、蒜粉蒜粒厂。
  该村原名潘许,明末清初迁移至此地。后来,该村潘氏渐渐绝嗣,于是改成许家村。1950年左右,因商河县有多个许家,为便于区分,因该村位于徒骇河以西,故改名为河西许家村。
  村计民生
  1963年,村里开始搞水利建设,村民挖沟排涝、修沟造田、打井抗旱,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1980年开始,村党支部号召村民种植经济作物,1982年棉花种植面积人均1.2亩。1990年开始,发展大蒜种植,2002年,发展大棚30个。至2010年人均大蒜面积1.5亩。
  1980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鼓励村民按照规划建房。先后开通村内6条大街,总长2700米。并逐步对村内大街进行硬化、亮化和绿化。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改厕。
  1980年以前,学校是土木结构的房子。1986年,新建一处砖瓦结构校舍9间,达到校舍、课桌凳、操场、厕所、院墙、大门六配套。2008年,建起办公室、图书室、计划生育服务室、卫生室。
  村政任职
  位思学,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主持该村工作。当时,由抗美援朝退伍军人、中共党员许安义,退伍军人、中共党员胡心顺组成了村领导班子。
  胡心良,中共党员,1971年位思学去世后继任该村党支部书记,1975年调任杨庄铺公社砖厂厂长。
  胡士章,中共党员,1975年任村党支部书记,1980年,调任杨庄铺乡柳官庄面粉厂厂长。
  许安正,中共党员,1980年接替胡士章任村党支部书记。
  胡世顺,1990年任村党支部书记。
  胡立胜,2008年任村民委员会主任,2009-2010年任村党支部书记。
  (胡传岭)
  老王家村
  村庄概况
  老王家村位于商河县东南方向15公里,商岳路以南2公里,白玉路以北3公里处,南与许家村、北与赵屯村相连。全村占地总面积215公顷,其中耕地160公顷,苇塘15公顷,村庄民居占地40公顷。2010年全村有186户,总人口80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有王、李、鲁、石、刘5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王氏最多。据记载,明朝末年,由河北枣强迁入该村,该村先有鲁氏,相传有坐地鲁之说,后有王氏、石氏、刘氏、李氏等陆续迁来。
  该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丰富,盛产小麦、玉米、棉花、蔬菜、大蒜等,其中以玉米、小麦、大蒜种植为主。该村交通便利,村内三条东西大街、三条南北大街全部硬化,胡同用砖砌成,柏油路由街中心穿过,北连商岳路,南接白玉路。村内有商店、机动车维修部、建材门市部、加油站等服务行业。
  194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2万元。197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86万元。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450万元,人均收入6500元。
  村民经济
  新中国成立以前,村西地势低洼,有50公顷田地,亩产粮食不足50公斤。村东地势高,紧靠徒骇河,周围有地5公顷。1953年,王振军组织5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了5个互助组。1954年,成立了初级农业合作社。1956年,成立了高级农业合作社。经过12年的奋战,打砖井50眼,修渠排涝,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1959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50公斤,提高到亩产150公斤。1960-1962年,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洪涝成灾,庄稼颗粒无收,村民生活十分艰难。1964年,全村群众开始治理村西洼地,将涝洼地改造成良田,粮食产量有了新的提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机井30多眼,挖蓄水库4个,将全村所有耕地改造成水浇田。1984年,粮食亩产突破双千斤。
  1996年以来,该村先后建起冬暖式蔬菜大棚10多个,大蒜1200余亩,每年向市场提供蔬菜和大蒜700余吨,产值80余万元,仅大蒜一项,农民人均增收600余元。2000年实现了农业总产值950万元。
  村政任职
  1937年3月,王振军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38年5月,中共老王家第一届支部委员会成立,石立保任书记。1939年,商河县潘桥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建立老王家农民协会,村农救会、村民联防队、武装队等相继成立。解放战争时期,村政权带领群众参军参战,发展生产,支援前线,组织村民自救,提高群众生活水平。1950年,全村共有党员6名。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王振平任社长。1958年后成立人民公社,设立老王家村生产大队,王德亮任大队长,下设5个生产队。1967年2月,成立老王家村革命委员会,王德太任主任,王建江任副主任,有委员3人。1949-2010年,王振军、石立保、王德太、王建江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1989年,王建江任村党支部书记。1983年起,连续10次被县镇两级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全村共有党员16名,下设5个党小组。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王伦忠任主任,王伦民任副主任兼民兵连长,王民子任村文书,潘传英任妇女主任。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以前,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5%。新中国成立以后,先后投资10万余元对村小学校舍进行了修建、改造和扩建。1986年,学校达到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先后有7名学生考入大学。
  新中国成立以前,大多数村民生活艰难,年人均粮食仅5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20元。1957年,人均粮食150公斤,人均纯收入40元。1978年,人均粮食180公斤,人均纯收入180元。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00年,人均纯收入2560元,人均年末存款余额2000元,全村拥有程控电话150多部,电视机500余台。2001年以后,全村砖瓦结构住房占98%,无危房。2010年,有二层居民楼4座,各种机动车500余辆,其中轿车10辆,面包车12辆,大型收割机4台,电脑60余台,彩电、冰箱、洗衣机及通讯设备基本普及。
  新中国成立以前,村内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大多数房屋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3平方米。1976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并制定了优惠政策,鼓励村民按照规划拆旧建新。1977年以来,按照村规划先后开通了村内8条大街,总长3000米,并逐步对村内所有街道和胡同进行了硬化,对大街进行了美化和绿化,并配置了垃圾箱。2008年,村内实现了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通电话。2010年,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
  (王建峰)
  李保恒村
  村庄概况
  李保恒村位于商河县城南15公里处,玉皇庙镇东10公里,东临徒骇河,西、北与王尔玉村相邻,南与毕家道口村相邻。该村属于黄褐潮土,土质良好,水资源丰富,全村占地面积382亩,其中耕地279亩,水塘8亩,村庄占地45亩,闲地50亩。2010年共有32户,135人,有李、刘、闫3个姓氏,其中刘氏最多。
  据传清朝初期此庄叫须民庄,清朝中期李氏保恒由河北枣强迁来定居,人丁兴旺,故以人名为村名。
  村计民生
  1965年开始,村民修沟排涝、挖渠筑田、打井抗旱,粮食产量逐年提高。1970年,徒骇河大堤植树5000余棵。1976年,生产队购买机器水泵2台,修水渠2000余米。1978年以后,村民发展棉花生产,种植面积120余亩,当时种植的“鲁棉1号”棉花品种实现亩产籽棉350斤。1998年,号召村民打机井5眼。2000年,种植大蒜60余亩。2002年,发展蔬菜大棚4个,主要种植辣椒、西红柿、芸豆等。2003年,发展生猪养殖户1家,年出栏生猪100余头,速生林40余亩。2010年,大蒜种植面积190余亩,人均1.5亩。该村村民自行组织到济南、淄博、寿光等地打工,由于距力诺集团和商河开发区较近,务工人员达50余人。
  2000年,村里对宅基街道进行统一规划。1988年冬季,安装100千伏变压器,全村户户通电。2003年,借助柏油路村村通工程,全体村民调土方2500余方,修一条长300米的进村公路。2006年,投资1.3万元通自来水。2007年,安装有线电视。2008年,村里安装大型电机一台,方便了群众浇地。
  新中国成立以前,村内没有学校。新中国成立以后,最初成立了夜校、识字班,进而开办学校,逐步改善了办学条件。1977年,新建砖瓦结构校舍4间,达到校舍、课桌、凳、操场、厕所配套。1979年,学校合并到王尔玉村。2005年,县委组织部为各村配电脑、电视,实现宽带网络与远程教育网络并联,为群众提供了学习平台。村内设有图书室、乒乓球台、篮球场等。
  2010年,该村村民全部住上砖瓦结构的住房,彩色电视、电话遍及到户,各种机动车辆40余辆,其中轿车2辆,面包车1辆,小型货车3辆,三轮车9辆,拖拉机25辆,电脑20余台。该村有服务商店5家,包括机电维修、小百货、铝合金和木工加工、电器销售及维修等。
  村政任职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李保恒生产大队,刘风明任大队长。1965年,刘清泰任大队长。1968年,刘清泰入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75年,刘清江任大队长。1976年,刘清江入党。1988年,成立李保恒村党支部,刘清江任党支部书记。2002年,刘云才任村党支部书记,刘清华任主任,胡建美任妇女主任。2010年,刘云才任村党支部书记,李春胜任文书,毕延花任妇女主任,全村共有4名党员。
  人物
  闫传信 参加抗美援朝牺牲,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刘俊清 1931年出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回国后复员回家。
  李传道 木工,祖传,所刻木雕活灵活现,深受群众喜爱。
  (刘云才)
  狮子陈村
  村庄概况
  狮子陈村位于商河县城南20公里处,东靠徒骇河,与济阳县搭界,北与高家村为邻。全村占地总面积66公顷,其中耕地面积54公顷,村庄占地面积5公顷,林木4公顷,河道3公顷。2010年全村共有105户、430人,均为陈姓、汉族。
  相传明朝中期,陈氏由河北枣强陈家庄迁到此处,此人力大无比,两臂夹起石狮一对,分别放置村东村西,由此而得名狮子陈村。
  村计民生
  1963年开始,该村大搞水利建设,村民挖沟排涝,修渠筑田,村中的土地逐步变成了高产田。
  2010年,该村有大棚70个,大蒜种植350亩,有百货商店3处,恒温库3处,蒜片加工厂2处,年产值400万元,从业人员40人。大棚菜、大蒜种植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1984年全村户户通电。1989年,村里对宅基地、街道进行统一规划。2001年,投资20万元完成村内一纵两横600米的大街硬化,并修建了排水沟。2006年通自来水。2009年对全村路灯统一更换。
  1950年以前,村内一处私塾都没有。1950年以后,成立了夜校、识字班,逐渐办起了学校。1986年,新建砖瓦结构校舍5间。2008年,建起办公室,并购置图书,包括种植、养殖科技书类,供村民阅读学习。
  2005年,全村村民都住上了砖瓦结构的房屋(其中有12座二层楼房),彩电、电话遍及每户,拥有轿车5辆,面包车4辆,大型农机3辆,重汽运输车3辆,装载车1辆,电脑30余台。
  村政任职
  1946年,陈怀松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56年,高级农业合作社成立,陈怀松任社长。1968年,陈德福任村党支部书记。1979年,陈德亭任村党支部书记。1989年,陈玉清任村党支部书记。1994年,陈德芳任村党支部书记。2007年,陈玉友任村党支部书记,陈德华任主任,陈玉铁任文书,刘建花任妇女主任。
  人物
  陈收丰 中共党员,生于1935年5月,1953年2月参军,同年5月参军抗美援朝,10月回国,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团工兵连战士、排长、团政治处保卫干事、政治指导员、副教导员、团后勤政治协理员等职务。1978年转业到玉皇庙镇工作,历任党委常委、财贸教导员、纪检委员、镇人大主席团主席。1994年3月退休,2008年病故。
  陈德沛 生于1938年9月,中共党员。1957年10月应征人伍,在济南部队坦克教导团工作;1960年入部队院校学习;1964年任新疆建设兵团某师司令部参谋;1975年任新疆阿勒泰地区行署人事科长职务;1985年任劳动服务公司经理;1988年任技校校长;1988年10月退休。
  (陈玉铁)
  王尔玉村
  村庄概况
  王尔玉村位于商河县城南15公里处,东临毕家村,西与张老五村相连,南隔白玉路与河西魏村接壤,北与许家村为邻,隶属商河县玉皇庙镇管辖。全村占地总面积1830亩,其中耕地1586亩,林木50亩,河滩30亩,村庄民居占地240亩。2010年,全村共有198户,总人口835人,有王、张、闫3姓氏,均为汉族。据传,明朝永乐年间,该村由河北枣强迁入,先有邹、刘两姓。后王姓人丁兴旺,又因有知识渊博、德高望重的王玺,故取名王尔玉村至今。该村隶属潘桥区河西乡,后改亓家人民公社,后归杨庄铺乡,2005年,属玉皇庙镇。
  王尔玉村自2004年是全镇十强村之一。2009年以来,多次被市、县、镇党委和政府授予“先进党支部”“市级精神文明村”等称号。2010年被镇党委、政府授予“蔬菜大棚先进村”“优秀基层党组织”“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
  村计民生
  王尔玉村地势平坦,盐碱地得到改造,水源丰富,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蒜、蔬菜等,有香椿园2处,3亩,植被面积1420亩,覆盖率90%。2000年起,先后投资70多万建起冬暖式蔬菜大棚80多个,主要种植黄瓜、西红柿、芸豆、辣椒、芹菜等,每年向市场提供蔬菜300余吨,产值240万元,仅蔬菜一项,农民人均收入增加3000元。结构调整后,人均种植大蒜一亩,向市场提供蒜薹100万斤,收入2500万元。村内有商业综合服务处、商店、饭店、机动车维修部、建材门市等服务行业。
  新中国成立以前,村内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大多数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3平方米。1984年11月,全村通电。2008年,安上自来水,家家户户安上有线电视,并安装了60盏路灯。村内开通了三横一纵4条混凝土大街,总长1500余米,硬化了路两旁的排水沟,大街两侧进行了美化和绿化。手机、电话等通讯工具普及。同年,投资20万元新建沼气池120多个,入户率达70%,数字电视基本普及。投资30万建起村办公室10间,并配有电视、电脑。书屋及大院硬化980多平方米,配有篮球场地和各种健身器材及乒乓球台两个。2010年,有居民二层楼20余座、机动车500余辆(其中轿车50余辆)、电脑80余台、大型收割机10台。
  1975年,村里逐步改善办学条件,村小学二次迁址修建和扩建。
  村政任职
  1947年4月,王振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在党的号召鼓励下,全村有6名青年参军参战,有王希福、王洪仁、王希训、王洪道、张明文、王振荣等人。王振荣是第一任村长,王洪道曾任特务连连长。他们参加了济南、淮海、上海等战役,参加了抗美援朝。1949-1970年,张明文、王洪道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1970年3月,成立王尔玉大队“革命委员会”,王洪道任主任,张明文任副主任,王洪升任委员。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王安业任村党支部书记,王洪义任主任,王润业为副主任。2004年,闫守银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人物
  张明文 1930年出生,1947年入伍,参加过济南、淮海战役,后转福建军区任排长,1952年复员任村党支部书记,已病故。
  王洪仁 1927年出生,1947年入伍,淮海战役后任福建军区团长,后转业到商河县大岭农场任场长。
  王洪道 1928年出生,1947年入伍,参加过济南、淮海战役,后转福建军区任连指导员,复员后,在村任村党支部书记,已病故。
  王希福 1931年出生,1947年入伍,淮海战役后转福建军区任干事,后回村。
  王希训 1932年出生,1950年入伍,曾参加抗美援朝,后回村。
  (王洪胜)
  五股道村
  村庄概况
  五股道村位于商河县城南20公里处,东临高家村,隶属商河县玉皇庙镇管辖。全村占地总面积350亩,其中耕地268亩,村庄占地50亩,林地32亩。2010年底,全村共有40户,总人口178人,均为刘姓,汉族。
  该村原名为王庄子,有王、刘两姓,后因徒骇河改道搬迁至小营子村西南,姓王的搬迁到小营子村。因搬迁后该村有五股道,故改名为五股道村,原属济阳县姜集乡管辖,后来以徒骇河划界隶属商河县白桥公社。1968年,徒骇河故道拓宽,又搬迁商河县亓家公社商家村西南。
  村计民生
  1970年开始,该村整合土地,成方连片,全部划为百亩方田,粮食产量逐年提高。2008年建冬暖式大棚10个,主要种植以色列彩椒。2010年又建高标准大棚11个,全部安装卷帘机。
  1989年开始村庄规划,原来大街不足6米,胡同不足2米,规划后南北街8米,东西街6米,胡同5米。2003年,全村85%的住户安装了程控电话。2006年,投资10万元硬化了长200米、宽6米的东西街和长150米、宽8米的南北街。同时修建了大街两边的排水沟和过水涵,给胡同全部修了排水沟,统一盖了水泥板。2007年,在县农业局的帮助下,投资7万元,建沼气池33个,入户率达80%,并修建了高标准厕所,统一安装了铝合金门,全村有80%的住户安装了太阳能。
  1970年,该村开始建小学(1-5年级),由刘秀明任教师,学校建在村西,房屋3间砖木结构,有学生20人。1995年,群众集资,又将学校改建为房屋5间,一套整院,有厨房、厕所,全部砖木结构。1989年,学校整合,并入高家小学。
  2010年,全村都住上了砖瓦结构的住房,彩色有线电视、电话遍及每户,各种机动车辆50余辆,其中轿车5辆,大型收割机1台,电脑30余台。
  村政任职
  解放战争时期,该村先后有刘文轩、刘文昌、刘维贵3名村民报名参军,参加了解放战争,其中刘文轩牺牲。
  1973-1984年,刘维春任村党支部书记,刘维民、刘秀亮任支部委员。1984-1987年,刘维民任村党支部书记,刘秀亮、刘秀刚任支部委员。1987-2010年,刘秀刚任村党支部书记,刘秀亮、刘秀房任支部委员,刘光峰任村委委员兼村文书,赵立娥任妇女主任。
  人物
  刘秀宝 1962年出生,大学文化,1981年入伍,1982年考入军校,毕业后任成都军区、云南后勤处助理员和干休所会计等职,2009年退休。
  (刘秀刚)
  小王家村
  村庄概况
  小王家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15公里处,与岳桥村相连,西与老王家村连接,南与白桥乡贾家、吴家接壤,北与赵屯、李屯接壤。小王家村曾归属杨庄铺乡管辖,2005年后归属玉皇庙镇。全村占地总面积504亩,其中耕地466亩,林地19亩,村庄民居占地19亩。2010年全村共有52户,总人口22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有王、董两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王氏最多。村内有4条街道,全部硬化,硬化路面从街中心穿过,西连杨岳环乡路。196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5万元,199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8万元,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8万元,人均纯收入7900元。
  据记载,清朝末年王氏家族由青岛即墨迁到小王家村,后又有董氏家族迁入。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以前,年人均粮食仅8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30元。1958年,人均粮食200公斤,人均纯收入50元。1978年,人均粮食250公斤,人均纯收入300元。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00年,人均纯收入3000元,大多数村民住上了砖石结构的瓦房。全村有电话100多部,电视机60多台,各种机动车100余辆,其中轿车1辆,面包车2辆,大型收割机1台,运输车1辆,电脑20余台,彩色电视、通讯设备得到普及。
  1998年,全村打机井10眼,修渠排涝,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300公斤提高到了400公斤,大蒜亩产蒜薹400公斤。2000年,村两委带领村民外出参观考察,学习大蒜种植管理技术,亩产由原来的400公斤增加到600公斤,小麦产量由400公斤增加到500公斤。
  新中国成立以前,村内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多数房屋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3平方米。1983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2000年,村里硬化大街、胡同1200米,修下水道。2010年,该村安上路灯,修村西水渠、下水管道,修村北生产路,调土方400方,村里全部通上自来水,村民都喝上了黄河水。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人均住房面积40平方米。
  新中国成立以前,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村小学进行合办,由小王家和老王家联合办学,达到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1996年,投入21万元建立20间教室,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先后有7名学生考入大学。
  新中国成立前,鼓子秧歌表演为该村一大盛事,每年春节、元宵节,演出各式各样的节目。其中有小戏、民间传说,包括《老汉背老婆》《张果老倒骑驴》《猪八戒背媳妇》《王小二赶脚》等剧目。
  村政任职
  1934年,商河县潘桥区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建立小王家村农民协会。之后,村农救会、村民联防队武装小队等相继成立。解放战争时期,村政权带领群众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支援前线,组织村民生产自救。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王成龙任社长。1958年以后,成立人民公社,设立小王家生产大队,王龙海任大队长。1958年,王恩尾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59年3月,中共小王家村第一届支部委员会成立,由王恩尾任村党支部书记,王恩泽任队长。1967年1月,成立小王家大队“革命委员会”,王恩普任主任,王恩悟任副主任。1985年,由王恩支任党支部书记,董孟祥任主任,张希红任妇女主任。1995年,发展党员董孟祥、王恩亮、董传荣。1992年,王恩支任小王家村党支部书记。1996年,王恩亮任小王家村党支部书记,董传荣任村委会主任。
  (王恩亮)
  闫桥村
  村庄概况
  闫桥村位于商河县城南20公里处,东临徒骇河,南与高家村相连,西与农场相望,北与毕家相邻,环乡路穿越村中。全村占地面积1150亩,其中耕地面积810亩,村庄占地面积62亩。2010年底,全村共有108户、596人。有高、张两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高氏最多。
  相传清朝道光年间,闫桥村紧靠徒骇河边燕家堰,有燕氏居住,还有王氏、张氏,后燕氏因水患迁居别处,高氏从高家迁入,因村南河上有一座桥,故改名为闫桥村。
  村计民生
  1963年开始,村民修沟排涝,挖渠筑田,打并抗旱,粮食产量逐年提高。1978年以后,村民发展棉花种植,1981年,棉花种植达到400亩,提高了农民的收入。1987年,村民开始在路边、河堰、湾边等边缘地种植“八里庄杨”“毛白杨”,改善村里自然环境。2002年,建设冬暖式蔬菜大棚25个,主要种植辣椒、芸豆、黄瓜、西红柿等。2003年,发展速生林100多亩。2007年,引进莱芜黑猪50多头,投资80多万元建设猪舍10个。2010年,改造高标准冬暖蔬菜大棚15个,安装卷帘机、喷灌、滴灌设备。2010年,村内有2家百货商店、大蒜加工厂8个、畜牧小区3处、大型冷库1处、粉条厂1处。年生产总值600多万元,从业人员300人。大蒜种植成为村里主导产业之一。
  1978年,村里开始统一村庄规划。1984年,全村通电。1985年,大街整修,巷道加宽、取直、净化。2005年,通自来水。2007年,硬化大街,安装路灯。2009年修建村办公室、党员活动室。截至2010年底,该村3条大街全部硬化。
  新中国成立以前,村内有私塾1处。新中国成立以后,成立了夜校。1985年,新建砖瓦结构的学校5间,配套设施4间。2001年,建农村文化大院,设有图书室、老年活动室、乒乓球台、篮球场。2007年,新购置图书500册和象棋、围棋、健身器材。2010年,该村98%村民住上了砖石结构住房,彩色电视机、电话普及,各种机动车100余辆,其中轿车15辆、面包车6辆,大型收割机1台、重汽运输车1辆、小型吊车1辆,电脑30余台。村内有副食经销户3处,服装店1处,馒头房1处,车辆维修铺1处。该村对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一次性奖励500元。
  村政任职
  1947年,该村党支部成立,高法起任党支部书记。1947-1987年,高法起、高建森、高法玉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1987-2001年,高建孔任村党支部书记,2001-2010年,高建正任村党支部书记。
  人物
  解放战争中,高法玉、高荣斌、高建厚参军。高荣斌参加抗美援朝。
  (高荣新)
  白庙村
  村庄概况
  白庙村位于商河县城南15公里处,省道248线东侧,毗邻县经济开发区,与王相、亓家、王尧、双龙店相邻,耕地面积2030.23亩,村庄占地面积375亩。2010年全村共有169户,人口723人,有4个村民小组。有梁、陈、刘、代、李、齐、闫、张、王9个姓氏。据记载,清朝康熙元年(1662),梁氏从河北枣强迁来立村,因村西头有一庙故得名白庙村,为七十二官庄之一。
  1997年以来,该村多次受到市、县、镇表彰和奖励。1997年被街道党工委评为先进党支部;2003年被镇党委评为先进单位;2007年被镇党委评为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同年被街道党工委评为林业生产先进单位;2009年被县政府评为新农村建设明星村;2010年被评为市级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被济南市评为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以前,该村土地多,但旱不能浇、涝不能排,靠天吃饭,土地多荒芜。1952年成立了互助组。1953年成立了初级农业合作社。1956年成立了高级合作社,个别地块打上了土砖井,生产条件得到了改善。1958年,成立了人民公社。1959-1961年,遇到了特大自然洪涝灾害,庄稼颗粒无收,村子周围树皮都被吃光,很多村民背井离乡,逃荒临沂郯城。1974年开始,实施土地测土配方,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挖沟渠,投入大量劳动力,使土地基本都能旱能浇、涝能排,粮食产量明显提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该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生产条件得到改善。
  1989-2010年,该村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开展棉麦套种,种大蒜、速生林,建高温大棚。截至2010年,该村发展大蒜种植300多亩,建大棚35个,速生林900多亩,仅大棚一项村民收入就达100多万元。
  该村于2008年成立手套加工厂1家,机器41台,投资60多万元,年销售收入280多万元,利润30多万元;养猪专业户2户,存栏60多头;养鸡专业户2家,存栏4000多只;馒头房1家;综合超市3家;机械农机维修2处,农资门市部1处,建筑队1支。全村在开发区打工人员170多人,仅此一项全村收入200多万元。2010年人均收入9000元。
  该村1989年开始进行村庄规划,自2008年以来进行新农村建设,累计投资200多万元,村一纵四横5条街道及12条巷道全部硬化,街道两旁下水道、行道树、巷道小桥全部配齐,安装了高标准路灯。修建了12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并建设了健身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有卫生室、图书阅览室、老年活动室,配齐了远程教育、移动影视等设备。
  新中国成立以前,村内无学校。新中国成立以后,虽然建起了小学,但简陋,教师也少,学龄儿童入学率低。1978年,村里投资2万元修建了村小学,学生来自本村及王相、双龙店等附近村庄。
  自1974年成立了鼓子秧歌表演队,以鼓子秧歌和高跷为主,同时伴有芯子和梢子棍。2008-2010年,每年代表玉皇庙街道到县城演出,规模达到180多人。
  村政任职
  新中国成立以前,村长为刘志敏。1946-1947年,齐小检任白庙村农会主任,1947年被“还乡团”杀害。1948年,梁志贤、梁彦德任农会主任。1951年刘文翠任村长。1953年陈光太任村长。1971-1989年,梁长信任白庙村党支部书记。1989-1997年,梁永平任白庙村党支部书记,陈吉双任村委会主任。1997-2010年,梁长元任白庙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陈庆双任支部副书记。2010年,白庙村两委有5人,党员12人。
  人物
  该村刘效成、刘法开、陈天岭、梁长海应征入伍牺牲,烈士。
  (梁长元)
  前王村
  村庄概况
  前王村位于商河县城南20公里处,南靠徒骇河大堤,东与林西村相邻,西与柳官庄村为邻,北与城南杨村相连。全村占地面积878亩,其中耕地面积778亩,水塘12亩,村庄占地88亩。2010年全村共有98户,407人,有王、董、任、鲁等姓,其中王姓最多,均为汉族。
  据传,明末清初王氏由河北枣强迁来,原名叫王宅,解放后更名为前王村。
  村计民生
  1964年开始,村民打井抗旱,修沟排涝,挖渠筑田,深翻土地,粮食产量逐年提高。1979年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发展种棉花,搞棉麦套试点。1982-1983年,棉花种植面积发展到140多亩,当时种植“鲁棉1号”棉花品种,实现亩产籽棉300斤。1999年,村里开始建冬暖式蔬菜大棚33个,主要种植辣椒、西红柿、黄瓜、芸豆等品种。2003年,发展速生林300亩。2010年,投资70多万元新建12个高标准冬暖式蔬菜大棚,安装卷帘机等设备,连续3年被玉皇庙镇政府评为“农业结构调整先进单位”。
  1982年,村党支部对大街、宅基进行统一规划,并实行优惠政策,建土窑烧砖,盖起砖瓦式结构住房。1984年,全村户户通上了电。2007年,投资30万元完成村内700米的大街硬化。2008年,投资12万元完成户户通自来水和路灯照明。同年,投资4万元进行办公室装修,并安装上健身器材。
  1950年,村里建了一所夜校、识字班,进而开办了学校,逐步改善了办学条件。1988年,新建学校10间,配套设施2间,达到了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2000年,村里购置图书千余册,乒乓球台2台,篮球架2台,电脑10台,实现了宽带网络与远程教育网络的并联,为群众提供了学习的平台。
  1952年前后,该村文化节目繁多,尤其是该村的鼓子秧歌比较有名,演出节目有《小姑贤》《王汉喜借年》等。2010年,该村大多数住上了砖瓦结构住房,彩电、电脑、各种机动车、电话遍及每户。村里还有了百货商店、馒头房。
  村政任职
  1949年,该村第一届党支部成立,董九泉任村党支部书记。至2007年,王明举、陈云英、王加友、王明君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2007-2010年,王明东任村党支部书记。2010年,全村共有党员12名。
  人物
  董树登 1967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先后任玉皇庙镇党委副书记、张坊乡党委书记、贾庄镇党委书记。
  (王明东)
  后王村
  村庄概况
  后王村位于商河县城南20公里,省道248线东2公里处,南与城南杨村相邻,西与李集村相邻,东与林西村相望。全村占地面积1357亩,其中耕地1065亩,林木120亩,村庄占地200亩。2010年全村共有125户,人口480人,全村都姓王,故名后王。该村于明朝末年从河北枣强迁来。
  村计民生
  1957年,打井30眼抗旱。1963年,开始修渠排涝,挖渠筑田,粮食产量逐年提高。1978年,发展棉花生产。1980年,进行棉花种植试点。1981年,棉花种植面积120亩,种植鲁棉一号,亩产籽棉300多斤。1988年,建鸡舍小区,占地面积13亩。1997年,种植苹果树30亩。1999年,建冬暖式蔬菜大棚40个,主要种植辣椒、黄瓜、西红柿等。2002年,发展速生林267亩。2004年,建生猪养殖小区2个,占地10亩,安置养鸡、养猪户15户。2009年,投资55万元新建高标准冬暖式蔬菜大棚11个,安装卷帘机,实现喷灌、滴灌,减轻了种植人员的劳动程度。2008-2010年,连续3年被街道办事处评为发展畜牧园区先进单位、发展大棚先进村。
  1990年,全村户户通电。2006年,对村街道进行整治修建,村庄道路整修平坦。同年家家户户安装了自来水,进行了电网改造。2007年,全村有线电视基本普及。安装太阳能40个,建沼气池20个。2009年,新扩建养鸡场1处,占地20亩;建养兔场1处,占地2亩,带动了全村的畜牧养殖发展。2010年,由于养殖户用电多,大棚用电多,又投资6万元更换1台大型变压器。
  新中国成立以前,村内只有1处私塾。新中国成立以后,成立了1处夜校识字班,开办学校,逐步改善了办学条件。1967年,新建砖瓦结构的校舍15间。1981年,又扩建校舍12间,达到了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场所六配套,校名为后王联中,由于学校合并把联中去掉,又投资1.5万元修建了砖瓦结构的校舍7间。该村设有图书室、乒乓球台、篮球场。
  新中国成立前后,该村文化节目很多,尤其是高跷秧歌闻名,自1964年开始办起了小型吕剧团,演出节目有《李二嫂改嫁》《卖箩筐》《都愿意》等,“文革”期间办起了小型京剧团,节目有《红灯记》,在该村及邻村巡回演出。
  1999年,该村95%的村民住上了砖瓦结构的住房,彩色电视机、电话遍及每户,电脑20余台。各种机动车180余辆,其中轿车24辆,大型收割机4台,重型运输车6辆。该村有10户村民发展服务行业,带动了村经济的发展。
  村政任职
  1947年,王长庆、王长德是该村第一批党员。1947年,农会成立,王长庆任正主任,王长德任副主任,王素祯任村长。1949-1955年,王长明任村党支部书记,全村有党员5名。1956-1970年,先后由王素玉、王事达、王笃信任村党支部书记。1971-1998年,王笃忠、王素志、王素金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1998年,由王笃孝任村党支部书记,王笃金任副书记,王加明任主任。2010年底,全村共有党员17人。
  人物
  王素友 1935年出生,1956年参军,在部队期间,任连级、副营级干部,1968年转业,分配德州地区气象局,任局长。
  王长能 1936年出生,1956年在玉皇庙粮所上班。1960年转滨州粮食局工作。1964年任粮食局局长。
  (王笃利)
  李集村
  村庄概况
  李集村位于商河县城南20公里处,东与后王村为邻,西与柳官庄村接壤,南连前王村。全村占地总面积80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621亩,鱼塘30亩,油井占地10亩,村庄占地130余亩。2010年,全村共有85户,380人,有李、温、阮、王、俎、卢、刘、姚等姓氏,均为汉族。
  据《李氏家谱》记载,明末李氏从河北省枣强迁来,初名李宅,民国时期立集,故名李集。
  村计民生
  1963年开始,村民修沟排涝,土地成方,旱能浇、涝能排,粮食产量逐年提高。1980年以后,全村开始种植棉花,种植面积发展到300余亩。1990年,安装25千伏变压器1台,全村户户通电。2000年,建冬暖式蔬菜大棚,主要种植辣椒、西红柿等。2008年,村里成立了建筑队,有4个养鸡专业户,3个养猪专业户,废品收购户5个,有3户在外地承包工程,大部分妇女在开发区上班。
  1989年,对宅基、街道进行了统一规划,全村都住上了砖瓦结构的住房。2006年,户户喝上自来水。2007年,投资20万元完成村内长800米、宽5米的大街硬化。2010年,更换新路灯。彩色电视机、电话、冰箱遍及各户,不少户安装上了空调、太阳能热水器。各种机动车200多辆,其中轿车11辆,运输车9辆,装载机2台。
  新中国成立以后,村里成立了夜校、识字班,后又办了一所学校。1988年,新建砖瓦结构的学校6间,2009年,建了村办公室,设有图书室、老年活动室等。同年,购置关于种植、养殖、配方施肥等先进技术的图书千余册。村里也办起了文化节目,唱起了小戏,舞狮子、闹花灯。
  村政任职
  1947年,该村第一届党支部成立,温连义任村党支部书记。1947-1988年,温连义、李华明、温连亮、温明贵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1988-2012年,阮丙民、李清河、李怀庆、温庆红任村党支部书记。2012年,全村共有党员11人。
  人物
  李清路 1928年出生,1948年参加工作,先后在殷巷、沙河等地工作,后任龙桑寺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县税务局副局长、局长等职,已退休。
  阮爱军 1968年出生,1987年参加工作,2001年任沙河乡副乡长,2003年任沙河乡党委副书记,2008年以来任韩庙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书记。
  (温明信)
  林东村
  村庄概况
  林东村位于商河县城南25公里处,南临徒骇河,西临林西村,东北与国家村相邻,全村占地总面积4497亩,其中耕地面积3930亩,居住占地面积390亩,河滩占地177亩。2010年全村共有242户,总人口114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现有林、陈、姜、张、许5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林姓最多。
  据传在清朝年间,有林、陈两姓人家自河北枣强迁来此地,后林姓族人人丁兴旺,故名林家桥,后分为两村,取名为林家桥东、西村,该村居东,故称林东村。
  村计民生
  1958年,村里开始修沟、挖渠、筑田、抗旱,粮食产量逐年增加。1978年,村民发展棉花生产,到1980年棉花种植面积已发展到600余亩,当时种植的“鲁棉1号”,实现亩产籽棉400斤的高产。1990年,种植菠菜、大葱等蔬菜作物,自2001年零星种植大蒜至2010年大蒜种植面积已发展到500余亩。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该村大批村民到天津、济南、东营等地打工,借助距离商河开发区近的优势,务工人员达到500人。
  1965年后,由于徒骇河改道,村庄由南向北迁址,村庄启动村庄规划。1981年,全村户户通电,电网覆盖所有水浇地。1987年,对村庄的房屋、街道进行了统一规划。2008年,群众集资通自来水,安装有线电视180户,普及率达80%。2010年,该村村民住上了砖混结构的住房,彩色电视机、电话普及每户,电脑40台,各种机动车300余辆,其中面包车20辆,轿车6辆,重型运输车2辆,村中有百货副食经销商店4处。
  1957年,村里只有一处小学。1967年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建土坯房屋8间。1987年随人口的增长又新建5间。1991年,学校进行达标扩建,重新修建教室15间,达到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2007年,学校合并,该村小学合并到柳官庄育才小学。原校园由党支部整改修造,作为村办公室,增设篮球场、乒乓球台、图书阅览室、老年人活动室,为群众提供了集学习、娱乐、健身于一体的公共场所。该村文艺节目繁多,尤其是鼓子秧歌、民间小戏闻名四乡,其中姜献忠的伞,姜献奎的鼓,张玉华、林风银的丑角在当时颇有名气,在1994年济南市民间艺术节上获得“齐民思杯”二等奖。1970年,在民间艺人林朝洞的带领下创办了村吕剧团,演出节目有《小姑贤》《问路》《借年》《三定桩》等曲目,在该村及邻村巡回演出。
  村政任职
  1946年1月,林九河入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48年,林家桥党支部成立,林九河任村党支部书记。1954年8月,林福德任村党支部书记。1972-1985年,陈清顺任党支部书记。1985-2002年,林风富任党支部书记。2002-2003年,林吉泉任党支部书记。2003-2010年,林寿坤任党支部书记。2010年全村共有党员22名。
  (许登玉)
  林西村
  村庄概况
  林西村位于商河县城南25公里处,南临徒骇河,东与林东村相邻,西与城南杨村接壤。该村水源丰富,二条水渠横穿东西,覆盖全村土地。全村占地总面积1712亩,其中耕地面积1400亩,村庄占地300亩,河滩占地12亩。2010年底,全村共有165户,767口人,有林、陈、姜、张、许、魏、付、李8个姓氏,其中林氏最多。
  据传有林、陈两家从河北枣强迁来,因为徒骇河上有一座石桥,加上林氏族人人丁兴旺,故名林家桥。后分为两村,该村居西,故取名林家桥西村,简称林西。
  村计民生
  1964年开始,村民整理土地,修沟排涝。1965年徒骇河改道,部分村民房屋搬迁,迁至原村庄北1500米处(称北小庄)。1981-1983年,棉花连年大丰收,种植的“鲁棉1号”,亩产籽棉400多斤。1987年,全村栽植苹果树30亩。2009年,全村建起冬暖式蔬菜大棚10个,主要种植彩椒、西红柿、黄瓜等,安装了自动卷帘机,当年被评为发展大棚先进村。
  1972年,该村建起了1处棉油加工厂。从1997年开始,剩余劳动力多到天津、青岛、淄博等地打工。近10年来,该村建起农机维修部2处。2010年该村有专业养殖户12家,百货商店4家,肉食店2家。
  1988年开始村庄规划,2006年12月,投资6万元通上了自来水,入户率达100%。2008年5月,投资60万元,对大街全面硬化,安装了路灯,通有线电视。2010年,全村全部住上了砖瓦结构住房,固定、移动电话普及每户,电脑30台,各种机动车辆150余辆,其中轿车5辆,面包车10辆,大型收割机2辆。
  1985年,该村建起了一所小学,有2名公办教师。2009年,村内建起了办公室5间,内有图书500余册。
  新中国成立前后,该村每年组织鼓子秧歌队。春节前排练,春节后除在该村演出外,正月15-17日还要到周围村庄演出。同时还组建一个小型吕剧团,主要曲目有《黄爱玉上坟》《小姑贤》《借年》等,主要演出及组织者有:陈清伦、陈清福、陈怀田、陈光明、林风章等。
  村政任职
  1948-1954年,林九河任该村第一位党支部书记。1960年林家桥分为林家桥东和林家桥西。1960-1990年,李法友任该村党支部书记。1991-1999年,陈德温任该村党支部书记。2000-2005年,李建华任村党支部书记。2006-2010年,陈玉湖任村党支部书记,陈玉先任副书记。2010年该村有党员15名。
  人物
  陈环君 1950年出生,1969年当兵,1984年杨庄铺公社企业业务员,西安市民营企业家。
  陈玉周
  1964年出生,1984年当兵,在部队卫生所工作,中医诊疗病人,医术高明。
  (陈玉先)
  柳官庄村
  村庄概况
  柳官庄村位于商河县城南17公里、玉皇庙镇政府驻地东南10公里处。该村东与城南杨、前王村相邻,西与南河头村相接,南靠徒骇河,北与县经济开发区接壤。该村交通便利,省道248线从村西穿过,交通班车直达村里,村内柏油马路三纵三横。全村占地2315.33亩,其中耕地1385.33亩,林果占地30亩,企业用地300亩,社区占地240亩,水塘60亩,村庄民居占地300亩。截至2012年8月,全村共有居民231户,873人,有张、柳、甄3姓,均为汉族。
  据记载,明永乐年间,村民柳氏、,张氏、甄氏皆由河北枣强迁此地安家,后一柳姓人氏做了官,村庄因此命名柳官庄。
  村计民生
  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开始打井修渠,历经9年时间,打砖井60眼,修排涝渠2000米,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粮食产量逐步提高到亩产200公斤。1968年开始,村里自筹资金兴修水渠,修建了当时最先进的扬水站,村里所有耕地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1970年,开麻袋编织厂,成为当时县里唯一一家,从业人员达到40人,年收入达万元。后又开了榨油厂、棉花轧坊等。1980年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村里改变了单一的粮食种植模式,实行了棉麦套。1981年,棉花种植面积达到500多亩,亩产籽棉达到400多斤。1984年,该村实现了户户通电,村里鼓励村民购买4台电视机,每台补贴100元;并于当年成立集市,邀请济南市吕剧团来村里演出5天。1996年,在村的主街上修筑了一纵一横的柏油马路。1997年,村里自筹资金对村内所有大街进行整修,形成了三纵三横的交通体系。1998年开始,该村在张宗峰的带领下,发展以麦秸收购、运销为一体的麦秸产业,全村参与人口达到200多人。仅运输用拖拉机长底盘达到100多个,每年该村仅此一项就增收达400多万元。2003年开始,先后新建冬暖式大棚20个,主要种植黄瓜、辣椒等。村内养猪、养鸡专业户迅速发展,生猪每年出栏量达1000头,蛋鸡年产量达到3万斤。2010年,新上木材加工、运销企业两家,手套编织企业一家。2010年,驻地在柳官庄西北处的玉南社区开工建设,社区计划投资3000余万元,于2012年交付使用,柳官庄村将步入城市人的生活。2010年,该村有农用机械、拖拉机200余台,家庭轿车36辆,商用面包8辆,运输汽车6辆,彩电拥有率达到100%,冰箱、洗衣机、空调入户率达到60%以上。依托靠近开发区的优势,有200余人在开发区上班,年收入可达400万元。该村已形成了以副食批零、机械维修、餐饮、劳务输出、生产资料营销等为一体的农村商贸市场。
  村庄建设
  解放前,为保护家园,围绕该村建有3米多高的围子墙,挖有6米多宽的围子壕,并建有东西南北四门与外相通。1979年,村里开始对宅基、街道进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了村内6条大街,总长2000多米,并逐步对胡同进行了整理,完善了大街的硬化。形成了三纵三横的主干道交通,小巷基本全部贯通。村里实现了通路、通电、通水、通固定电话、通有线电视。2009年,村里建立了村两委会公室、村卫生室。村卫生室设施齐全,配有床位6张,做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能急诊的医疗服务。
  文化建设
  解放前,村内有1处私塾。解放后,学校一直借用民房。1963年,村内新建校舍8间,办学条件得到改善。1987年,新建砖瓦结构校舍12间。1997年,在原济南市市委副书记沈建国的支持下,育才小学落户该村,成为全县第一所建有教学楼的农村小学。2009年,村里新建村委办公室和卫生所共计10间,设有农村书屋、老年人活动室等,在村内安装了乒乓球台,修建了篮球场地,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
  该村鼓子秧歌远近闻名,自古就有“李集的狮狗,南河头的高跷,柳官庄的寸子,王尧家的棍子”。柳官庄的鼓子秧歌多次参加县、镇的鼓子秧歌会演,2001年参加了烟台万华集团的开业庆典演出。
  村政任职
  1949年前:任村长的有:张延杰、张继田、张继林。
  1949年后:
  1949-1955年,村长:张宗平、张延尧。1955-1958年,党支部书记:柳复清。1959-1961年,党支部书记:张宗常;大队长:张恒业,张恒武。1961-1966年,党支部书记:张恒武;大队长:张延瑞,柳相文。1966-1973年,“革委会”主任:张恒义;副主任:张际会。1973-1987年,党支部书记:张恒义;大队长:张际会。1987-1991年,党支部书记:张延增;村委会主任:张宗泉;文书:张恒才。1991-2007年,党支部书记:张宗泉;村委会主任:张恒才;文书:张恒胜。2007-2009年,村主任:张宗峰;副主任:张恒涛。2009年,党支部书记:张宗峰;村委会主任:张恒涛;支部委员:张际禄;村委委员:柳相合。
  自1980年以来,该村先后获得:“先进党支部”“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工业抽样样板村”“植树造林先进单位”等称号。
  人物
  张丙子 相传该人从小习武,为人正直,乐于助人,爱打抱不平。一次,八宫王之子王继合与张丙子为百姓之事发生争执,为此两人商定一决雌雄,两人各用刀叉一块儿肉给对方吃。首先王继合用刀叉起一块儿肉用力插入张丙子口中,张丙子用力一咬,把刀尖咬住,吓得王继合倒退几步,认输并溜走,张丙子因此名声大振,成为远近闻名的英雄人物。
  张延岭 清朝末年人,家境富裕,喜爱帮助贫苦百姓,走到哪里帮到哪里。只要别人求他的事,他都尽力做到,自己做不到的想办法也要做到。他写的字据在当地都很好使,百姓都认可。因此,百姓们说:
  “张延岭的话——管用;张延岭的字据——好使。”
  (张继后 甄九胜)
  南河头村
  村庄概况
  南河头村位于商河县最南部,东与柳官庄村为邻,紧靠省道248线,南靠徒骇河,西临商中河。全村共有耕地1600亩,其中,大棚面积32亩,畜牧养殖区面积46亩,非耕地林木348亩(包括村内闲地),养鱼池水面276亩。1013人,刘、林、张、任为主要姓氏,均为汉族。
  解放前,因徒骇河在村南分支,在村内冲击出十几个坑沟,出行十分不便,出行沟汊当道,该村因坐落商河县最南部,又因徒骇河在此分叉,所以得此名南河头村。
  村计民生
  20世纪50年代,人民政府动员群众将徒骇河加深加宽改造,增高河堤,修沟挖渠。六七十年代,发展棉花生产,到1983年,棉花种植面积达840亩,当时的主要品种“鲁棉1号”,亩产400多斤。八九十年代,群众改变了过去的单一种植模式,进行多种经营,先后建小拱棚164亩,大棚32个,主要种植青椒、黄瓜等,后来建高标准大棚12个。
  村庄建设
  解放前,该村住房陈旧,以土坯房为主,大街较窄,道路凹凸不平,群众出行十分不便。“瞎子走进南河头,想找道走真发愁”是当时村庄的真实写照。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了村庄统一规划。1983年,全村投资3万余元,户户通电。后建扬水站,改善了浇地难的状况。2003年,在镇政府的支持下,投资8万余元又建设了大型水泵站。2004年,完成村内大街硬化工程。
  文化建设
  解放前,村内只有1处私塾。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村内相继成立了农民夜校,办起了识字班,进而创办了村小学(1-4年级)。1984年,村支部新建砖瓦结构的校舍10间,该村有了真正的学校。
  2008年建起文化大院,有图书1200余册,利用远程教育网络,为群众创造条件普及农业种植技术、畜牧养殖、信贷等方面的知识。
  村政任职
  1955年前,该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农会主席)亓希福。1955年10月-1980年,林福合任党支部书记。1980-1987年10月,魏同寿、任希华先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987年10月-2010年,林寿军任村党支部书记。
  人物
  林付元 1933-1989年,曾参加抗美援朝,立功受奖,退伍回村任职,带领全村群众进行农业改革“旱田种水稻”提高效益,受到当时公社奖励。
  亓加亭 1953年6月生,先后担任白桥乡党委书记、县工商局副局长、县检察院副检察长等职。
  (刘长贵 林吉利)
  双龙店村
  村庄概况
  双龙店村位于商河县城南15公里处,东与白庙村为邻,南临县经济开发区,北与农场四队接壤,西临商中河。全村占地1200亩,其中耕地面积525亩,林地120亩,苇塘75亩,企业占地面积375亩,村庄占地175亩。2010年,全村共有72户,总人口292人,有马、王、张、姚、阚、韩、侯等8个姓氏,均为汉族。
  该村在明末清初有李氏兄弟在此开店为生而得名双李店,后因传说改名双龙店。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后,该村有土窑厂两处。1964年开始,村民修沟排涝,挖渠筑田,打井抗旱,粮食产量逐年提高。1978年以后,村党支部号召村民发展棉花种植,1980年进行棉花种植试点,1981年,棉花种植面积300亩。2002年,建冬暖式蔬菜大棚8个。2004年,发展速生林120亩。2006年,养鸡专业户达6户,养猪专业户12户。
  该村坐落于开发区腹地,务工人员达100多人。
  1980年,村里对宅基、街道进行了规划。1982年生产队解体,分产到户。1987年,户户通电。1994年,投资8万余元打深井17眼。2001年,户户通自来水。2002年,投资20多万元修建完成村内长570米、宽4.5米的柏油路,同年有线电视普及。2008年,投资7万元实施电网改造。
  1949年初,成立了夜校、识字班。1986年,新建5间学校,由学生自带桌凳。1991年,学校进行了达标扩建,新建学校5间,达到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
  1950年前后,该村文化节目繁多,尤其是花跷在四乡八村较有名。“文革”期间组建了文艺宣传队,有自编自演的三句半、革命歌曲、老戏剧等,在该村及邻村巡回演出,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1988年,该村80%的村民住上了砖瓦结构的新房。2010年,彩色电视、电话遍及各户,各种机动车80余辆,其中轿车6辆、面包车7辆、大型收割机3辆,电脑20余台。该村考入大中专院校学生10余名,其中有2名研究生。
  村政任职
  1960年,该村第一届党支部成立,姚云亭任党支部书记。1950-1976年,王先祥、刘化明任党支部书记。1976-2000年,马尊义任党支部书记。2000-2002年,王业银任党支部书记。2002-2007年,阚中责任党支部书记。2007-2010年,姚春福任党支部书记。
  人物
  在解放战争中,王先禹参军,后转业务农。抗美援朝时期,姚云亭、刘京者、侯立德、王先吉、王先礼参战。
  (张本秀)
  王相家村
  村庄概况
  王相家村位于商河县城南16公里,省道248线东0.5公里处。该村交通便利,村内2条东西街接通乡村柏油路,与省道248线相连。东与农场为邻,南与白庙村接壤,北与亓家村、杨庄铺村相望。全村占地总面积1140亩,属红黏质土壤,其中耕地1000亩,苇塘40亩,村庄民居占地100亩。2010年,全村共有95户,总人口39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有魏、张、王、马、蔡、刘6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魏氏最多。
  传说,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位名叫王相的男子,由河北枣强县迁入此地建村,取名王相村。
  村计民生
  194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5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5万元。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00万元,人均收入1.2万元。
  1953年,由该村村民王继德组织35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1955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为董家村张之银。1960-1962年,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洪涝成灾,庄稼几乎颗粒无收,村民生活艰难。1962年,全体村民兴修水利,植树造林,挖渠筑田,切割成方,动用土方8万立方米,将涝洼地改造成良田。1969年,建立了一座瓦盆厂,增加集体收入。1983年,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利用国家贷款,家家买农具,户户养家畜,当时盛行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三转一提的生活方式。
  1986年初,对街道、宅基实行了统一规划。1988年9月,安装了50千伏变压器1台,全村通电。1998年3月,程控电话开通,全村50余户先后安装了电话。2000年前后,很多家庭住上了钢混结构的住房。
  1963年,该村办起了第一座小学,在校生60余人。1972-1976年,由该村高中毕业生魏荣曾、魏荣胜担任该村民办教师,使入学率增至60%。1987年,由村民集资新建学校1所,使学生住进了明亮的教室。截至2010年,该村考入全日制的大中院校生32人。
  1969年前后,有魏荣高、蔡克亮、马遵平主演吕剧《墙头记》、京剧《红灯记》等,逢年过节到邻村演出。
  村政任职
  1947年4月,村民魏芝岐加入中国共产党,为该村农会主任。1953年10月,王继德组织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1972年3月,成立了王相村第一届支部委员会,蔡克明任党支部书记。1984年10月,成立第一届村民委员会,蔡克明任村主任。1988年,马修路任村党支部书记。
  (魏荣胜)
  王尧村
  村庄概况
  王尧村位于商河县城南16公里处,南与后王村相邻,北与白庙村相连。全村占地997亩,其中耕地面积827亩,水塘面积15亩,村庄占地155亩。2010年底,全村共有112户,450人。有王、盛两姓,其中王姓最多。
  据《王氏族谱》记载,明朝末年,有一姓王名尧的人,从河北枣强迁入,此人德高望重,故以他的名字命名村名。
  村计民生
  1965年,开始修沟排涝,挖渠筑田,打井抗旱。1968年,打深36米的机井1眼,可浇灌面积60余亩。1975年,全村群众进行配方工程,奋战5年,到1980建成标准化方田。1980-1985年,发展棉花生产,达到每人1亩棉花,亩产籽棉约400斤,同时,植树5000余株。2001年,发展冬暖式高温大棚30个,主要种植辣椒、西红柿等。至2010年,该村有百货商店3家,养殖户11家,草栅加工1家,在天津拆迁队5个,从业人员60余人。
  1987年,村庄进行规划,由原来的两条街,规划成四条大街,房屋统一标准。1988年,全村通电。2007年,投资18万元,硬化大街。2008年,投资8万元全村通自来水。2010年全村改厕60个。
  1949年,村内有3间土房学校。1973年,群众集资建了5间北屋,2间西屋,配套院墙、厕所的一所小学,配有桌子、凳子。1986年,由于孩子增多,村又投资8万余元,在村西建了6间北屋,3间南屋,院墙、厕所、课桌、板凳、操场等配套的学校。2007年,建办公室,有图书、远程教育设备等。
  村政任职
  1954年,成立党支部,王汉云任村党支部书记。1957年成立五联社,王希贤任社长,1960年分社。1961-1963年,王希贤任王尧村党支部书记。1964-1972年,盛怀田任党支部书记。1973-1975年,王希刚任党支部书记。1976-1981年,王光臣任党支部书记,王希刚任大队长。1982-2010年,王希刚任党支部书记。
  人物
  王希贵 高中文化,参军在部队任副营长、汽车队队长,转业后先后在县人社局、环保局任副局长,已退休。
  (王友良)
  城南杨村
  村庄概况
  城南杨村位于商河县城南20公里处,东与林西村相邻,西与李集村相靠,南与前王村接壤。该村属于略白质土质,水源丰富,往南300米处是徒骇河,村北一条杨林渠横穿东西,两条生产路辐射全村土地。全村占地总面积525亩,其中耕地面积405亩,林木60亩,村庄占地60亩。2010年,全村共有47户,208人,有杨、俎、刘3姓,其中杨姓最多。
  据传,该村由河北枣强迁来,有杨姓,后有俎姓、刘姓相继迁来。因迁来户杨姓最多,故称杨家村,2005年改为城南杨村。
  村计民生
  1964年开始,村民整理土地,修沟排涝。1970年,村里购买了一台12马力抽水机,粮食生产逐年提高。1981-1983年,棉花连年大丰收,种植的“鲁棉1号”棉花品种,亩产籽棉400多斤。1987年,全村栽植15亩苹果树。2001年,建冬暖式大棚24个,主要种植彩椒、西红柿、黄瓜等,后又新建蔬菜大棚15个,安装了卷帘机。
  1972年,该村建木梳加工厂1处,属半成品,销往安徽省制成成品。从1997年开始,该村剩余劳动力到天津、青岛、淄博等地打工。该村有3户经营废品收购生意。
  1989年4月,开始村庄规划,设计年限为20年,全部规格为475平方米的统一宅基53处。2006年12月,通自来水,入户率达100%。2007年8月,投资12万元,使东西大街、南北大街以及村村通的衔接处共470米,全部通了柏油路,同时安装了路灯、通有线电视,并通过移动公司的基站,安装了无线网络。
  1985年以前,该村一直没有学校,都是在周围后王、前主、柳官庄等村入学。1986年,村内建立1所小学,公办教师1名。2010年底,村内建起办公室5间,内有图书500余册。
  该村的鼓子秧歌爱好者每年春节前排练,春节后除在该村演出,正月十五于十七日还到邻村演出。主要曲目有《小二黑结婚》《拾玉镯》《三打四劝》等,主要演出及组织者有:杨道中、杨学诗、刘清山、杨学亭、俎明泉等。
  从1989年开始,村民全部住上了砖瓦结构住房,彩电、电话遍及,手机普及率60%,电脑10台。各种机动车90余辆,其中轿车7辆,面包车3辆,大型收割机2辆。借助靠近开发区优势,该村有5户发展服务业,包括快餐、蔬菜店、普利斯桶装水、牙医诊所及小商品销售。
  村政任职
  1956年11月,成立了五联社(后王、王尧、李集、前王、杨家),刘清山为副社长。1960年10月,五联社解体,改为杨家大队,刘清山任队长。1984年4月,成立杨家村党支部,刘清山任党支部书记。1986年1月,俎明泉任村党支部书记。
  (俎明泉)
  朱家洼村
  村庄概况
  朱家洼村位于商河县城南15公里处,东靠省道248线,西靠跃进河,南与县经济开发区接壤,北与吕常东西两村为邻。全村占地2475亩,其中耕地1500亩,坑塘150亩,河滩300亩,村庄民居占地375亩。2010年,共有178户,总人口658人。有张、王、李、高、刘、信、骆、陈8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张氏最多。
  清康熙元年(1662)朱氏从河北省枣强迁来定居。当时村东是个大洼,故得名朱家洼村。后张氏、李氏、王氏等迁来该村。
  村计民生
  1910-1957年,该村每月逢二、七(农历)的贸易集市,规模较大。1966年,村里办起了小型鞭炮加工厂。1969年,建起了棉花加工、粮油加工等作坊。1967年1月,该村第一个国营百货商店——朱家洼百货商店开始营业。1971年,上金刚石加工项目,有4支建筑队,百余名工人。1972年,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开挖纵横水渠4条。1996年,遇大旱,全村打深水机井25眼,取得大丰收。
  1984年3月,全村开始统一规划,8月,安装30千伏变压器1台,全村通电。1990年2月,村庄街道改造,共改造街道3条,胡同25条,填平村内坑湾4处。1993年8月,全村户户通自来水。1996年,程控电话开通进村,先后安装有线电话137部。2000年,修建了全长3600米的柏油路。2005年,通有线电视,全村共安装115户。2009年,投资25万元,修建2层村两委会办公室,并修建1600平方米的健身活动中心。同年建村卫生室,有床位5张,并设有治疗室、观察室、消毒柜、药房;购进图书600册,建立村图书室。2010年,该村拥有程控电话160余部,电脑30多台,摩托车70余辆,家庭轿车7辆,面包车13辆,大型收割机3台,大型拖拉机4辆,重型运输车4辆,小型拖拉机、机动三轮车160余辆。
  1964年,建立该村第一所学校,李兰村任教师。后来村小学三次改建迁址。1986年,修建砖木结构的教室7间,制作了木料结构的新课桌。1982-2010年,该村有4人考上全日制本科大学,13人考上专科。
  1845-1952年,是该村高跷秧歌队的昌盛时期,村高跷队在当时以跷高、人员多、跷艺高超、节目惊险、花样繁多而享誉周边几十里,表演人员达200余人。表演高跷打叉就地捡烟,跳八仙桌、高跷之上扛“信子”(“信子”上面有踩着高跷的童男、童女)等节目。每年元宵节至正月底,游演于周边村庄,最远到济阳县境内。1980年,该村自发组建了“老戏迷”吕剧团。剧团共有十几名演员,演员们自购道具、演出服装、乐器等,演出《小拜年》《姐妹易嫁》《苏三起解》等十几部戏剧,每年农闲时节进行排练,并演出于周围乡村。
  村政任职
  陈怀德,1949年3月入党,为该村第一批党员,1949年5月至1954年任该村村长。1967-1970年,李传增任村党支部书记。1971-1973年春,张广森任村党支部书记。1973-1977年,张广新任村党支部书记。1978-1982年,张宝文任村党支部书记。1983-1988年,李宗让任村党支部书记。1989-2010年,张世礼任村党支部书记。
  人物
  李传武 1927年6月出生,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调新疆福海县建设兵团任职,2004年去世。
  王德堂 1958年出生,1975年参军,任昆明军区某部团后勤处处长、团长等职。
  张世文 1962年出生,毕业于皖北煤矿学院,毕业后,任通化煤炭学院讲师、学院组织部长,后任长春工业大学组织部长,副厅级。
  (张德华)
  东大岭村
  村庄概况
  东大岭村位于商河县城南20公里处,南临济阳县东瓦村,西临西大岭村,北与赵美雨村相邻,东靠商中河。全村占地1179亩,其中耕地面积390亩,苇塘占地30亩,林地占地30亩,村民居住占地170亩,县经济开发区企业占地559余亩。2010年全村共有125户,445口人,有侯、赵、张、李、杨、陈、石、蒙8个姓氏,据记载侯、赵两大姓最早迁入,均为汉族。
  该村系康熙年间由河北省蓟县迁入居住,解放后分为两个行政村,因该村坐落于东边,故名东大岭村。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以前,该村地势低洼,亩产粮食不足15公斤。1954年成立初级社,共13户(号称“穷社”)。1955年春,成立了初级农业合作社,东西大岭合为一大社,分4个小组。粮食亩产达到50公斤。1961年,该村绝大部分村民因灾被迫迁移至临沂。1962年6月份全部返乡。1972年,村民修渠筑田,土地切割成方,疏通排水沟。1996年,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建蔬菜大棚20个,打深井20眼,发展小麦、玉米良种繁育基地600亩。2005年起,先后打深井3眼,架高压电,建高标准冬暖式蔬菜大棚12个,养殖小区1处(鸡鸭棚12个、猪舍3处)。
  2004年,县经济开发区在该村落户了康桥酒精厂、晟朗能源集团、鑫泰隆焊条有限公司、济南安诺芝有限责任公司,该村绝大部分剩余劳动力进入企业打工,增加收入。
  1985年,对宅基地进行了统一规划。1986年,安装30千伏变压器1台,户户通电。1986年,建第一所村小学教室。1994年,通自来水。1995年,建成砖石结构小学教室。1997年,开通程控电话,全村123户先后安装电话。2005年,投资13万完成340米大街硬化、绿化及路灯安装,实现了户户通有线电视。2009年,户户建沼气池,安装太阳能,实施改水、改厕、城乡环卫一体化工程,投资13万建设村两委办公室、计划生育服务室及文化书屋。2010年,投资12万铺设路沿石并对村内大街进行绿化,投资4.5万元更新全村自来水管道,实现一户一管,一户一表,村民喝上自来水。2010年,全村有小轿车8辆、面包车4辆、大型收割机1台、大型铲车2台、大型起重机2台,彩电、通讯设备达到普及。村集体对考入大学(本科)的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家庭,一次性奖励不少于200元;对符合办理二胎条件的,自愿放弃生育二胎指标的一次性奖励200元。
  新中国成立以前,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15%。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村小学5次迁址,先后投资25万元,对学校进行修建、改建、扩建。1997年,学生入学率达到100%,先后有10人考入大学本科院校。
  1958年开始,村里办起了当地小调“迷戏”,演出节目有《空棺计》《张燕休妻》等。
  村政任职
  1945年,赵士河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解放战争时期,有5人参军,其中赵玉湖、赵德祥、石泮清牺牲。抗美援朝期间,村民侯兰亭参军。1970年,成立党支部,赵士河任党支部书记,侯玉良任大队长。1972年,张宗荣任村党支部书记。1993年,赵荣水任村党支部书记。2004-2010年,侯兰兵任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赵建平任文书。
  人物
  张玉水 1927年生,解放战争时应征入伍,后任商河县财政局副局长,1964年病逝。
  侯兰村 1953年生,曾任商河县统计局局长,纪委副书记,2009年病逝。
  赵法辉 1974年入伍,2010年退伍。
  (侯立军)
  西大岭村
  村庄概况
  西大岭村位于商河县城南方向20公里处,东与东大岭村相邻,西靠土马河,南与大岭农场接壤,北与赵美雨村相邻。全村占地总面积1100亩,其中耕地面积748.7亩,苇塘48亩,林地100亩,村民居住占地203.3亩。2010年全村共有87户,总人口34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5‰。有李、张、董、王、徐、贾、荣、冯8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李氏最多。
  该村康熙年间,从河北省枣强县迁居于此,名为大岭。解放后分两个村,该村为西而得名西大岭。根据《李氏家谱》记载,李氏家族最早迁至此村,后来其他姓氏陆续迁来。
  村计民生
  1954年下半年成立初级社,王国祥任社长。1959年又成立了农业生产初级社,东西大岭合并为一个大队,分4个小队。为改善浇地条件,打转井40眼,修建排水沟,构筑方田,粮食产量由原来的70公斤增加为150公斤。1960-1962年,遭受了严重自然灾害,庄稼几乎颗粒无收,村民生活十分艰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结合该村实际,打深机井16眼,连接土马河修建送水沟一条。将该村所有耕地改造为高产粮田。1984年,粮食亩产突破千斤。1986年以来,该村加快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栽植苹果树140亩。2001年,新建蔬菜大棚20个。2006年,新建畜牧小区1处。
  2006年,济南泛洋纺织有限公司、那美新材料有限公司、汉崴电器、硅银电子、万众电器、安诺芝、晟朗集团等大中型企业先后落户该村。随着企业的落户,解决了大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前,村内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多是土坯房。改革开放后,先后开通东西长450米的十字大街、村前和村后两条环村路。1995年,投资3万元,实施户户通自来水工程,使群众喝上自来水。2004年,投资8万元,铺设柏油路。2006年,安装路灯9盏。2007年,建大街两侧的下水道。2009年,建沼气池15个,安装太阳能60个。2010年,村委会又改造整修了村办公室、图书阅览室,新建了篮球场,购置了体育器材。
  1949年,村里成立了夜校、识字班。1986年,群众集资建砖石结构校舍6间。
  1966年办起小型剧团,演出曲目有《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
  村政任职
  1954年,王国祥任初级合作社社长。1957年,贾庆文任高级合作社社长。1971年,王开盛任村党支部书记。1972年,李延祥任村党支部书记,李孝温任文书。1976年,董树华任村党支部书记,王开东任大队长,石文兰任妇女主任。2002年,李义林任村党支部书记,王开东任主任。2004-2010年,李仁亭任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张东新任文书,盛范瑛任妇女专职干部,该村共有党员17名。
  人物
  贾庆修 参加解放战争,因伤复员,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已病故。
  王国祥 1947年参加解放战争,已病故。
  李仁毅 先后任玉皇庙镇党委秘书、胡集乡党委副书记、县油管委副主任,已退休。
  (李仁广)
  瓦东村
  村庄概况
  瓦东村位于商河县城西南25公里,玉皇庙镇政府南5公里处。土马河从村南村东流过,东与济阳县的东瓦屋头村隔河相望,土马河南是胜利油田农一公司,西与瓦西村为邻,北是胜利油田五七农场。村庄呈正方形,现全村占地总面积1995亩,其中耕地面积1500亩,林木105亩,河道池塘90亩,村民居住占地300亩。全村有村民154户,650人,有许、史、陶、赵、李、王、高、宋、刘、安、马、盛、都13个姓,均为汉族。
  据记载该村是清朝康熙年间由河北枣强县迁入,先有张氏、宁氏,其他姓氏慢慢迁徙而来。早年村东有一座古庙供奉3座大神像,传说这3座大神像是土马河发大水冲至该村,故修庙供奉,“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红卫兵打砸损毁,踪迹全无。该村早年叫西瓦屋头,1958年以后分为瓦东、瓦西两个村,中间以小湾为界。
  村计民生
  该村地势低洼,早年旱难浇、涝难排。1950年挖河筑堤分流土马河水至村北,使沿线土地旱涝保收。1964年打土井4眼抗旱。1965年挖排涝沟,筑台田200余亩。1975年在全公社率先购买了24马力的拖拉机一台,1980年上级号召发展棉花生产,但是村民不认可,党支部书记陶清富和几位村干部就带头率先试种20余亩,一亩地平均收入300余元,还分棉油、分化肥。第二年全村大面积种植棉花,面积达到1200亩。1983年该村种植苹果树300亩,增加了村民收入。1990年全村耕地都用上免费电浇地,村民又筹资购买1台大型拖拉机,降低了村民的种地成本。1997年大旱,为保证村民收入打机井20眼,保住了该村90%以上的耕地收入。2000年该村开始种植冬瓜。2003年冬瓜面积发展到1200亩。2004年为增强抗旱能力又新打机井30多眼。2005年建畜牧小区3处,容纳养猪专业户12户。2009年新建高标准冬暖式蔬菜大棚32座,年底被镇政府评为“发展大棚先进村”。
  1982年该村是全公社第一个通电,投资4万多元建磨坊2处,解决了方圆15里村庄居民的粮食加工问题。1993年投资10多万元,引进面粉厂1处,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
  1973年以前的老村房屋都是土坯房,没有一条正街。1973年开始该村在全公社率先实行村庄规划,开出两横一纵3条宽20米的大街和6条宽10米的小街,并推出一些优惠政策鼓励村民按照新规划的宅基盖新房。1982年该村通了电,家家户户都用上电灯。1992年投资6万余元修建了村办公室。1993年,该村自筹资金20余万元修了3条主街和村外1公里的水泥路,实现了与甜辛路的对接,成为全镇第一个通公路的村。1995年为解决村民饮水问题,打了一眼机井,并安装了自来水设备,户户通上自来水。1998年,筹资20余万硬化了6条小街,水泥路修到每家每户的大门口。2000年投资5万余元完成电网改造。2003年该村投资12万元在村四周建围墙,安装了5个大门,并有专人看守。2004年投资6万元完成300米的旧路翻新。2005年投资2万余元进行街道绿化和安装路灯,实现了大街的亮化美化。2008年投资6万余元铺设管道3公里,与街道办事处自来水管网接通,村民喝上黄河水。
  解放初,该村没有正规学校,学生都是在外村读书,1965年建学校,教室5间,解决了该村学生上学难的问题。1981年,又投资10万元新建教室12间,并健全了所有的配套设施。2007年村两委办公室配备了电脑和放映设备,实现了宽带网络与远程教育的有机结合,定期组织村民学习观看,使村民学到关于种植、养殖方面先进的农业知识。
  解放初,该村的高跷和花枪较有名,逢年过节就到周围村庄巡回演出,他们的演出受到周围村庄群众的热烈欢迎,随着电影电视的普及,这些古老艺术被人们淡忘了。
  2010年该村村民都住上了砖瓦结构的住房,电话、手机、宽带普及到户。部分村民购买了汽车,该村现有轿车15辆,面包车25辆,吊车4辆,大型混凝土泵车4辆,大型收割机3台,大型拖拉机2辆,拥有1个建筑公司和1处泵车出租公司,村中有百货副食店3处。
  村政任职
  解放战争时期,村里有史玉亮、史玉海、陶清河、陶清春等十几名青年先后参军,史玉亮光荣牺牲。还有二十几名民工参加了济南、淮海战役的支前队伍。抗美援朝时期又有史玉海、陶清春、陶清河等4名青年战士参军,其中史玉海负伤;1946年,马云溪、史玉景、宋召龙、许德志等十几名青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村里建立了农会,史玉景任主任,宋召龙任村长,马云溪任民兵队长。1953年中共瓦东村第一届支部委员会成立,史书田成为该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1956年马云溪任党支部书记。1971年,德州改貌工作队进驻该村,建立了中共瓦东村第二届支部委员会,陶青福被选为党支部书记,并连任至2000年退休。2001年许德坤任党支部书记。
  人物
  史玉亮 1917年出毕,1946年参军,1948年齐河晏城战斗中牺牲,烈士。
  (陶德财)
  瓦西村
  村庄概况
  瓦西村位于商河县城西南方向25公里处,东靠瓦东村,西与安子东村为邻,北接农四公司。全村占地面积1600亩,其中耕地面积1100亩,村庄居住占地280亩,池塘坑湾占地220亩。2010年,全村有村民135户,550人,有常、王、尤、朱、靳、史、袁、赵、孙、贾、吴、郑、邓、柏、魏、宁、郭17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常、王、尤、郑姓氏较多。
  据传清朝康熙年间该村由河北枣强县迁入,先有张氏、宁氏,其他姓氏慢慢迁徙而来。1958年前和瓦东村是一个村庄,合称西瓦屋头。1958年末,分为瓦东、瓦西两个村,中心以贾家湾为界。
  该村2008年被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山东省十佳技术服务型农民专业合作社”;2009年10月被山东省科协、山东省财政厅评为“山东省科普惠农示范工程先进单位”;2010年7月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评为“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2010年12月被山东省妇女“双学双比”“巾帼建功”竞赛活动领导小组、山东省妇女联合会评为“巾帼示范村”。
  村庄建设
  1983年12月,全村户户通电。1992年,修沟挖壕,将洼地进行改造。1998年全村安装电话。1997年安装自来水。2002年改用深水井。2003年硬化中心大街550米。2005年12月实施第二次村庄规划。
  村政任职
  1947年1月20日,高振兰(女)、高世荣(女)入党,成为瓦西村第一批党员。1950年王世忠、朱凤河、吴尊奎、宁保清、孙世才参加抗美援朝。
  1984年,建立了瓦西村民委员会,柏东跃任党支部书记。1989-2010年,常延富任村党支部书记。
  特色种植
  商河黑皮冬瓜是全县特色品种之一,瓦西村是全县黑皮冬瓜种植专业村,已有20余年的种植历史,现种植面积已达1.6万亩,亩产一般在5000公斤以上,高产者可达10000公斤以上,每亩效益6000元左右,生产基地以瓦西、瓦东两个村为中心,辐射带动许商、张坊等乡镇(街道),现已销往德州、济南、青岛、上海、北京等全国大中城市。
  商河黑皮冬瓜为中晚熟品种,嫩瓜青绿色、成熟瓜为黑色、形状似炮弹,肉质厚无空心,所以很多菜农又称之为炮弹形黑皮冬瓜。瓜长60厘米左右,横径20-25厘米,特耐运输。但在高温季节应防止太阳暴晒,以免晒伤。黑皮冬瓜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糖以及少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和微生素B1、B2、VC及烟酸。其中维生素B1可促使体内的淀粉、糖转化为热能,而不变成脂肪,所以冬瓜有助于减肥。冬瓜与其他瓜菜不同的是它不合脂肪,含钠量、热量都很低。冬瓜的种子含有尿醇,腺碱、组氨酸及葫芦巴碱等,瓜瓤含有腺素、组织胺等。2006年,申请注册了“瓦西牌”商标。2010年,被济南市工商局评为济南市著名商标。
  (尤月国)
  路陈村
  村庄概况
  路陈村位于商河县城西南方向20公里处,由路家和陈家两个自然村组成,西与前昝村为邻,东与西甄村相邻。全村占地总面积1275亩,其中耕地面积825亩,果林150亩,苇塘、企业占地150亩,村庄居住占地150亩。
  2010年,全村共有村民110户,460人,有张、路、国、陈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路姓最多。
  据《路氏族谱》记载,明末清初路氏一家从山西省洪洞县迁到河北省枣强县,又从枣强县迁到此地定居,以姓氏命名。据《陈氏族谱》记载,明末陈氏一家从山西省洪洞县迁到河北省枣强县,又从枣强县迁到商河城关,生3子分3支,其小儿迁到城西南定居,以姓氏命名小陈家村。后与路家村合并为路陈村。
  村计民生
  1952年成立土窑厂。1970年成立沙发厂,产品远销济南、德州及东北三省。1980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打砖井20多眼,挖蓄水沟2条,将全村所有耕地改造为水浇田。1980年,种植苹果树80亩。1996年,全村通自来水。1997年,又种植苹果树120亩。2002年,建冬暖式蔬菜大棚20余个,主要种植辣椒、西红柿、芹菜等。2003年发展速生丰产林225亩。2010年,全村有各种机动车100余辆,其中轿车、面包车10余辆。彩色电视、通讯工具得到普及。
  新中国成立以前,村内没有一条像样的大街,大多数房屋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3平方米。1977年,村里对宅基、街道实行统一规划,鼓励村民按照规划拆旧建新。1977年以来,先后开通村内2条大街和8条胡同。1983年,实现户户通电。1996年,通自来水。1998年,安装程控电话。2004年,安装路灯。2006年,逐步对村内大街进行了硬化,挖排水沟,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2010年,投资3.5万元,重修村东进村桥。
  1965年以前,村内没有学校,学生到前昝村上学。1985年,建砖瓦结构校舍6间。1995年,建文化大院。2008年,建农村文化书屋,购置图书千余册。
  村政任职
  解放战争时期,全村有12名青年参军,其中有3人(张继信、路来成、路来福)牺牲,有20余名村民参加了济南、淮海战役支前队伍。1957-1988年以来,路光水、张宝堂、陈庆昌、张希延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1989-2004年,路来成任村党支部书记。
  人物
  路好迁 1930年4月出生,曾任北京市邮政局工会主席,1989年退休,2001年病逝。
  张传孔 1933年5月出生,北京师范大学毕业,曾任内蒙古集宁市工业学校党委书记、校长,1995年退休。
  路好宽 1943年8月出生,曾任济南市市经委主任,2001年退休。
  张希顺 1935年6月出生,哈尔滨理工大学毕业,1962年7月,在北京设计院任职。1970年转国家航天部四川省102厂任机械工程师,1996年10月退休,于2009年7月病故。
  (路来贵)
  吕家村
  村庄概况
  吕家村位于商河县城偏西南方向20公里处,东临史家庄村,西临演武村,北与前昝村、西甄村接壤。全村土地面积58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有400余亩,村内民房占地面积40余亩,坑塘、河流占地面积140余亩。全村共有村民70余户,260人,有吕、宋、周、李4个姓氏,其中吕姓人口最多,均为汉族。
  清末,吕氏由河北枣强县迁居此处,后有宋、李、周姓氏相继迁入,取村名为车王庄,后改为吕家村。
  村计民生
  1955年成立初级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合作社,农业生产落后,靠天吃饭,非旱即涝。1960年遇大旱,庄稼大面积减产,几乎绝收。1961-1963年连涝3年,村内外汪洋一片。为了解决排水问题,群众挖沟修路,扩宽河流。后在方田内挖砖井数十眼,借助地势挖池塘5处,造地50余亩。1985年,栽植果树100余亩。2000年以来,村内先后建立养殖小区、木材加工厂和磨坊加工点,打井数眼,扩宽河流3条,发展冬暖式蔬菜大棚100个,仅大棚一项产值200多万元。
  1972年,村庄宅基地开始统一规划。1982年,安装30千伏变压器1台,全村户户通电。1983年整修大街,规划房屋。1985年,在村东修建学校,配置桌椅板凳。2002年,全村70余户先后安装电话。2006年,通有线电视。2007年,安装供水设备和管道,全村通自来水。
  村政任职
  1955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李连荣任社长。1958年,吕万明任大队长。1968年1月,成立吕家村革命委员会,吕万杰任主任。1984年,设吕家村民委员会,吕万杰任主任。1990年,吕桂芳任村党支部书记。1993年,吕桂堂任村党支部书记。2003-2010年,宋彩金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吕桂彬)
  史家庄村
  村庄概况
  史家庄村位于商河县西南方向20公里处,南与瓦东、瓦西村为邻,西与演武村相连,东与大岭村为邻,北与西甄村接壤。全村占地总面积210公顷,其中耕地50公顷,大棚50公顷,苇塘10公顷,村民居住占地20公顷,企业占地70公顷,河滩10公顷。全村共有村民175户,730人,有史、马、张、陶、姜、葛、孙7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史氏最多。
  明末清初,史氏一家由河北枣强迁到此地居住,以姓氏命村名。据《史氏家谱》记载,坐地有亲戚吴系,后来才迁居于此地。由于史氏人多故叫史家庄村。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以前,村东有黑土壤洼地360多亩,紧靠土马河,大雨大涝,小雨小涝。1952年,由马尚红组织二十几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了3个互助组。1953年,由中共党员马尚友带领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打砖井40多眼,修渠排涝。1959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80公斤,提高到亩产160公斤。1964年秋,群众开始清理村东洼地,切割成方,挖渠筑田,投工数万个,动用土方10余万立方米修造村北1000米的河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打机井数眼,建扬水站1座。2010年,该村共有大棚420余个,主要种植西红柿、芹菜、西红柿、黄瓜、辣椒、豆角等,每年向市场提供芹菜400余万斤、西红柿600余万斤,蔬菜销往北京、天津、德州、石家庄、河南及东北三省。村民均住上了砖木结构的瓦房,无危房,安上了程控电话,户户有电视机。全村拥有各种机动车300余辆,其中轿车15辆,面包车4辆,大型收割机2台,接入宽带50户,彩色电视、通讯工具得到普及。
  2004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按照规划,村内开通了3条大街,总长3500米,街边进行了硬化,街道两侧进行美化和绿化,安装路灯,户户通自来水。2007年,修建村两委办公室。2010年,该村养殖小区3处,养鸡场1处,养猪2处,5处商店。
  1949年,村内只有1处私塾。新中国成立以后,成立夜校识字班,逐步改善办学条件。1983年新建校舍8间。2007年,建办公室1处,并购买图书千余册,配备健身器材等,同时实现远程教育网络并联。村党支部建立了学习科技办公室,给菜农订了有关蔬菜种植技术的报刊和书籍,定期邀请蔬菜种植技术员讲课,带领菜农到寿光参观学习技术。
  村政任职
  1937年4月,马尚红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位党员,1952年退役。1955-1971年,马尚锋任村党支部书记。1971-1979年,马尚仁任村党支部书记。1980-2004年,马尚银任村党支部书记。2004-2010年,史传功任村党支部书记。
  人物
  马其峰 曾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马玉山 1916年生,解放后任商河县县委秘书,后调临邑县工作。
  史书阁 1918年生,中共地下党,乡村教师,曾任淄博某区委书记。
  抗日战争时期,史万才参军,1945年3月在平原牺牲,烈士。解放战争时期,马其峰、史文君参军。
  (史传功)
  田赵村
  村庄概况
  田赵村位于商河县城南15公里外,东与东甄村为邻,西靠土马河,南与赵美雨村接壤,全村占地总面积740亩,其中耕地566亩,河滩30亩,苇塘24亩,村民居住占地120亩。2010年全村共有95户,总人口38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5‰。有田、靳、赵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赵氏最多。
  田赵村地势平坦,水源丰富,有大棚56个,占地168亩。该村交通便利,村内2条街道已硬化,柏油路由街中心穿过,南连镇富民路,北通白玉路。
  据传,明代由田氏从河北枣强搬迁至此地定居,以姓氏命村名。
  村计民生
  该村新中国成立以前,村西南100亩涝洼地,,亩产不足60公斤。1953年,由田振龙、赵永清组织8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2个互助组。1955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20眼,修沟挖河排涝。1959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不足60公斤,提高到140公斤。1960-1962年,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庄稼几乎颗粒无收,村民生活艰难。1964年,全村群众开始治理村西南涝洼地,挖沟筑田,将涝洼地改造成良田。1969年,全村打机井2眼,解决土地浇灌问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搞棉麦套种种植模式,粮棉产量又上了一个新台阶。194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万元,1980年农村经济收入26万元。2001年以来,村里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先后建起了冬暖式高温大棚45个,增种大蒜面积180多亩。200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80万元。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80万元,人均纯收入7468元。全村拥有程控电话80余部,电视机90余台。至2010年后全村砖瓦结构住房占98%。电脑30余台,各种机动车240余辆,其中轿车6辆,小型收割、播种机4台,大型收割机1台,彩电,通讯工具达到普及。
  1952-1971年,村内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全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3平方米。1972年,全村实行街道、房屋统一规划,先后通开东西、南北两条大街,总长480米。1988年,通电。1996年,程控电话开通,全村80余户先后安装电话。2006年10月,全村通自来水。2007年8月,村内两条柏油路正式开通,总长480米。2008年秋,全村通有线电视。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该村有1名保洁员上午、下午按时清扫大街卫生。
  新中国成立以前,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15%。1981年,村小学先后投资5万元新建6间砖瓦结构的房子,学校达到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
  村政任职
  1957年,田振龙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3月中共田赵村第一届支部委员会成立,田振龙任村党支部书记。1957-1986年,田振龙、田振河、田敬林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1998年以来,多次被镇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2000年党支部设1个党小组,全村共有党员11名。
  商河县玉皇庙区政府建立后,田赵村建立农民协会。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赵永先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田赵村生产大队,田振龙任大队长,下设2个生产小组。后又成立田赵村大队革命委员会,田振河任主任,赵清汉任副主任,有委员2人,下设2个居民小组。1987年4月,田敬福任村党支部书记,赵立海任村委会主任,田长福任村支书。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田敬福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赵立平任民兵连长,赵立祥任文书。2010年,田敬福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赵立祥任党支部副书记兼文书,王庆英任妇女主任。
  人物
  赵清友 出生年月不详,曾参加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退伍后在枣庄市粮食局工作,2002年病逝。
  田振河 1923年生,小学文化,党员。1948年任商河县公安局局长,1951-1964年在德州专区公安局工作,1965年回村,1969年任该村党支部书记,1985年退休,1992年病故。
  靳长城 1945年生,1964年参军,退伍后任河南省濮阳市中原油田运输处治安大队长等职。
  (赵立祥)
  西甄村
  村庄概况
  西甄村位于商河县城南18公里,玉皇庙镇政府驻地南1公里处,南与史庄村相连,西与路陈村接壤。全村占地总面积3150亩,其中耕地1920亩,速生杨林750亩,村庄及其他占地480亩。2010年全村共有村民248户,948人,有甄、袁、陈、王、闫、乔、宋7个姓氏,均为汉族,甄、袁、陈三大姓氏占多数。
  西甄村原名甄家庄。据《甄氏族谱》记载,明朝中期,甄氏三兄弟由河北枣强(因生活所迫)迁出,后失散。其一来到此地居住。后袁氏、陈氏先后来此,人丁繁衍而成此庄。新中国成立后为区别于土马河东侧甄氏村庄,因该庄在西,便更名为西甄。
  西甄村有养殖大棚28个,主要以肉食鸡养殖为主。养猪场5处,存栏量在100头以上。蔬菜大棚180个,主要种植彩椒、芹菜、西红柿等。村内4条主要街道呈“井”字形,均已硬化。村东紧靠玉凯路,西接玉皇路,南连清源街,往北直通镇政府驻地。村内有超市2处,卫生所1处。
  该村2007年被中共商河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09年被省林业厅授予“山东省绿化示范村”,被济南市妇联命名为“巾帼示范村”,被商河县委、县政府命名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明星村”。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以前,种植技术落后,管理水平差,产量低,人们的生活无法保障。新中国成立以后,村里先后成立了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修水渠,切割成方,挖渠抬田,粮食产量有了提高。
  1964年,村党支部组织全村群众利用春、冬农闲时间修水渠500余米,修建扬水站1处。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00年,进行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建起冬暖式蔬菜大棚80个,人均纯收入达到2850元,80%村民住进了砖石结构的瓦房。2006年后,又相继建起高标准蔬菜大棚80个,主要种植辣椒、芹菜、西红柿等,年均向市场提供蔬菜400余吨。
  2005年,发展养殖业,村民陆续建成肉食鸡养殖大棚28个;建中型养猪场1个,生猪存栏量300余头;小型养猪场4个,生猪存栏量100余头。村民还组织成立建筑队4个,其中两队以修建民房为主,另两队可以承揽大型楼房、桥梁建设等工程。村内有超市2处,综合经销点3处,木板加工厂1处,从业人员30余人。
  新中国成立以前,村内无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多是土坯房。1972年,实行村庄规划,至2000年,村内200余处宅基,4条“井”字形大街修建完成。1986年秋,安装50千伏变压器1台,家家户户通电。1994年3月,安装供水设备,全村通自来水。2008年,硬化4条主街道、胡同,并进行了绿化、美化,安装路灯50余盏。2010年,该村有各种机动车180余辆,电脑50余台。
  新中国成立以前,学龄前儿童入学率不足20%。1984年,学校达到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先后有10余名学生考入全日制大学本科院校。2000年,投入20万元办起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青年科技之家、老年活动室、图书室、乒乓球室、篮球场及健身器材室等。
  1976年,村里成立了文艺宣传队,以甄世星、陈金耀、袁书堂为代表,演出节目有吕剧《小姑贤》《都愿意》等。高跷、梢子棍表演,历来是该村的一大盛事,每年春节、元宵节前后,几百名男女青年扮上《八仙过海》《王小赶脚》《西游记》中的角色,踩上高跷,锣鼓喧天闹元宵,梢子棍更是舞动的呼呼作响。元宵夜,村委会组织青年在村内广场燃放烟花、礼炮,鼓乐齐鸣,扭秧歌、唱卡拉OK,增添了元宵节的欢乐气氛。
  村政任职
  新中国成立以前,村民甄九泉、袁廷秀、甄九阳先后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成立党支部,甄九阳任党支部书记。解放战争时期,全村有20名青年参军,其中袁廷志牺牲。抗美援朝时期,甄世忠参军,1955年退伍后任村党支部书记。
  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该村设立生产大队,下设6个生产小队。1977年,甄宗元任村党支部书记。同年,西甄成立革命委员会,袁本业任主任。1984年,建立西甄村民委员会,仍由袁本业任主任,甄三元任村文书。1989年,由袁本业接任村党支部书记,甄德奎任村委会主任。2004年,袁本业任党支部书记并当选村民委员会主任,甄德奎任党支部副书记,甄庆信任文书,王尚花任妇女主任,并当选为村委会委员。
  人物
  袁廷志 男,1918年生,1946年应征入伍,多次立功,在解放战争时期牺牲,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甄世忠 男,1926年生,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退伍回村任党支部书记,1985年病故。
  袁书春 男,1927年生,1946年参军入伍。1947年入党并随军南下,后任浙江省平湖市人事局长(副县级),离休,2009年病故。
  袁书明 男,1931年生,民间艺人,以弹三征、西河大鼓为表演形式,兼唱山东快书,主要曲目有《刘庸私访》《包公案》《武松》《朱洪武》。奔走于商河、济阳、临邑等地区,1989年病故。
  袁志让 男,1944年生,高中文化,1979年入党,曾任临邑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临邑团县委常委,临邑县第五中学校长等职,已退休。
  陈涛男,曾用名陈金祥,1968年5月生,硕士研究生,任山东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办公室主任兼干部处主任。
  袁志友 男,1970年10月生,山东农业大学毕业,博士后,中科院生态研究员,在加拿大做研究工作。
  甄玉杰 男,1969年生,大学本科学历,任山东省立医院东院财务处处长。
  (陈朝佐)
  演武村
  村庄概况
  演武村位于玉皇庙镇政府驻地西南方向5公里处,东与商河县经济开发区为邻,北靠前昝村,南与五七农场接壤。全村占地总面积3900亩,其中村民居住占地600亩。2010年,全村共有340户、1316人,有吕、周、杨、昝、张、位、许、侯、徐、芮、王、董、刘、高、颜、孙16个姓氏,均为汉族。
  据传,隋朝时期,隋炀帝带兵出征来到该村,操练人马排兵布阵。从此,该村得名“演武屯”,又改名演武。另据传说,该村为凤凰大街,村南庙为凤凰头,村东和村西两座庙为凤凰翅,村北庙为凤凰尾。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以前,村东、村西有洼地各450亩,亩产粮食不到50公斤。1964年,村党支部组织动员全村群众治理洼地,切割成方,挖渠筑田,投工2万余个,挖土3万余立方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群众打机井20多眼,挖蓄水库6个。2000年后,建起冬暖式蔬菜大棚60多个,发展露天菜150亩,主要种植西红柿,黄瓜,茄子,冬瓜等,每年向市场提供蔬菜300余吨。
  1981年设集,农历逢二遇七是村里大集日。集日时,摊位达到300多个,赶集人数4000余人,集贸交易额6万余元。1983年以来,该村先后建纸箱厂、面粉加工厂、酒厂、面条厂、木材加工厂等。1994年,在大街中心路建1600平方米的百货商店和饭店,还建有卫生室、五金门市、农机维修部、良种农药化肥销售点、理发店等。2010年,该村有各种机动车300多辆,其中轿车20多辆、面包车10余辆、大型收割机3台;有电脑100余台,彩色电视机、通讯工具得到普及。
  新中国成立以前,村内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全是土房,人均居住3平方米。新中国成立以后,土坯房逐渐被砖瓦房所代替。1970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村内5条大街,总长4000米。
  新中国成立以前,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新中国成立以后,村小学三次迁址,对学校进行修建、改造和扩建。1982年,学校达到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办学条件达到二级标准,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1990年,该村建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青年科技之家、老年活动室、图书室、民兵之家,定时定期宣传和普及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种植、畜牧业养殖、良种施肥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农业科学技术。
  新中国成立以前,小戏和高跷表演为该村的盛事,每年春节100多名男女青年扮演各式各样的节目。新中国成立以后,高跷表演未曾间断。尤其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声势浩大,节目花样繁多。
  村政任职
  魏振玉,1939年5月入党,是该村最早党员之一,抗日战争期间任该村村长。1953-1967年,魏振富任村党支部书记;1968-1984年,杨孝福任村党支部书记;1985-2004年,昝胜利任村党支部书记;2004-2007年,吕文海任村党支部书记;2007-2010年,吕兴东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人物
  杨吉荣 1942年生,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样样通,晚年著书《古庙传奇》。
  (杨太山)
  赵美雨村
  村庄概况
  赵美雨村位于商河县经济开发区西1公里处,商中河西岸,玉凯路以东,与朱家洼村隔河相望;以土马河为界,与西甄村、史家庄村搭界;南与东大岭村、西大岭村相连;北与田家村、东甄村、西石桥村、东石桥村接壤。2010年,该村有耕地1546.8亩、人口625人,有陈、侯、张、李、王、井、史、甄、刘、倪、金11姓,分4个村民小组。
  据史料记载,该村于清朝康熙年间由官府出面从河北省枣强县移民至此。首期到达者是赵氏家族,为首者(即族长)叫赵美雨,故命名赵美雨村。
  村计民生
  1956年,成立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以后,玉皇庙人民公社成立,设赵美雨大队,下设4个生产小队。1967年,成立赵美雨大队“革命委员会”,后又与周围东西大岭、田家、东甄、东石桥、西石桥七村成立联合大队。1986年,种苹果树100余亩。1987年,重新进行村庄宅基规划、通大街、通过道。1988年种苹果树30亩。1991年、2005年两次对村前东起商中河、西至土马河的灌溉渠(1800米)进行清理。1998年,全村群众打机井20余眼。2000年,建设冬暖式蔬菜大棚80个。2002年,发展速生杨经济林150亩。2009年,发展建设高标准蔬菜大棚24个,建立养殖大棚4个。
  1975年,将原村小学迁至村外,建立了砖瓦结构的赵美雨小学,后扩建为赵美雨中心小学。1996年重新翻修小学。2008年,投资2万余元对村小学进行修缮,改善环境和办学条件,村小学一、二年级保留下来,该村及东、西大岭村适龄儿童就近入学。
  1994年,筹集资金打吃水井一眼,户户通自来水。2006年,硬化1300米的两纵两横4条村大街。2008年,绿化修缮大街1400米、清淤400米。2009年,安装有限电视,更换路灯,同年建文化大院。2010年,对村西危桥进行重修,同时清理沟渠400多米,建立文化书屋,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8%。同年5月,村民喝上黄河水。
  村政任职
  1947年,解放战争时期由侯玉辉、张道俊、陈风支、陈凤章、陈兰村等十几名青年参军。1950年,井奎虎在抗美援朝战场牺牲。
  1970-1985年,张传明任村党支部书记。1987-2007年11月,陈兰奎任村党支部书记。2007-2010年,侯兰坤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1949年后,该村建起了吕剧团,演出曲目有《小姑贤》《五大娘种地瓜》《游击队长刘四姐》等。该村木偶戏、老迷戏等曾远近闻名,但已失传。
  (侯兰田)
  安家村
  村庄概况
  安家村位于商河县城西南方向23公里处,东与小张村为邻,西与前孙、后孙村相连,南与安子东村接壤,北与纪家村相望,隶属玉皇庙镇管辖。全村占地总面积1609余亩,清源湖水库占地1300亩,引黄沟占地250余亩。2010年,全村共有198户,总人口80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有安、刘、孙、王、齐、张、荣7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安、孙、刘姓较多。
  该村因安氏而得名,据村碑记载:明末清初,安氏四兄弟从河北省枣强县唐家镇迁到这一带,老大迁入济阳县,老二去向不明,老三、老四在此定居落业,取名为安家村。后来刘姓也由河北枣强迁入,孙姓由后孙村迁入,继后王姓、齐姓接亲戚入住繁衍至今。
  村计民生
  安家村地势低洼,旱不能浇,涝不能排,村民生活艰难。1963年,村里修沟排涝,打井抗旱,粮食逐年增产。1976年3月,村北多年的盐碱地修成引黄沉沙池,由于多年的沉积泥沙,形成不少岸堰地,开垦还田,增加耕地面积。
  1985年,种植600亩的速生杨。1987年,村民种植苹果树72亩。2002年,建冬暖式大棚40个。
  1980年,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利用地多优势发展副业,出现养牛、养猪、养羊专业户。全村牛、羊多达1000头。1984年,村民孙守刚、孙守印等开始从事运输业,孙守曾在镇上开了百货商店。2008年10月,清源湖水库征地人均1.6亩,每亩占地补偿款1000元,青壮年外出打工。该村成立5个建筑队,村民的收入不断增加。该村土地多为盐碱地,后来,引黄工程在该村大片荒地建立沉沙池,改良土壤,压沙沉碱,荒地变成良田。
  新中国成立以前,房屋住宅面积不均,个别户几代人挤住在一间小屋里。1978年,村里对宅基地、街道统一规划。1988年秋,安装50千伏变压器,在大街上安装路灯,实现户户通电。1994年,建村办公室、计划生育指导室和村民娱乐活动场所,设有图书室、老年活动室、乒乓球台、篮球场,配备了健身器材等。1995年,投资3万元,安装供水设备,村民用上自来水。2000年6月,第一条南北街柏油路开通。2006年10月,对中街进行土方整治,并对前、中、后三街挖下水道。2010年秋,对所有路灯进行维护修缮,安装节能灯。
  新中国成立以前,村里有一处私塾,入学率低下,只有少数男童入学。1949年后,村里成立学校。1987年,村里建教室12间,厨房3间,达到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教学班达到4个,入学率达95%。先后考出十几名大学生。
  新中国成立前后,该村文化节目繁多,尤其是三节棍、杆子对打套路、高跷、秧歌等,安多亮的青蛇、安多林的白蛇、安久春的孙悟空扮相角色小有名气。传统丑角节目《老汉推车》很是搞笑。每到元宵节,人们到邻村巡演。该村有唱小戏的习俗,俗称“迷戏”,演出的剧目有《丁生扫雪》《桂香打柴》《花子拜杆》《小姑贤》《李二嫂改嫁》《少八艺》《三世仇》《老来难》《铡美案》等。
  1987年,该村大多数村民住上砖瓦结构的房子。2002年,村民经济收入增加,家家购买彩色电视机。2010年,户户通上有线电视、电话,手机普遍使用。各种机动车达300多辆,其中轿车18辆,轻型汽车8辆,重型汽车3辆,装载机3辆。
  村政任职
  抗日战争期间,安长升是该村第一名共产党员,当时处于秘密活动时期,在后来的对敌斗争中,被地方匪徒(俗称“小组”)杀害。在解放战争期间,安长升之子安立贤及同村刘宗孔参加地方革命组织,安立贤于淄博一带工作,历任博城区部长、博城区书记。刘宗孔任玉皇庙区区文书、区长,解放后历任县油厂厂长、商业局局长、交通局局长等。
  1947年,安家村第一个党支部成立,党支部书记齐玉秀,委员为孙京修、刘宝成。1958-1967年,安久贵任党支部书记。1968-1970年,刘光辉任“革委会”主任。1970-1975年,刘光辉任党支部书记。1976-1984年,刘光华任党支部书记。1985-1996年,安久太任党支部书记。1996-2004年,刘光中任党支部书记,安多祥任村委会主任,柴吉美任妇女主任。2004-2010年,安多祥任党支部书记,孙守军、安多军先后任村委会主任。2010年,安家村有党员19人。
  人物
  孙丰胜、孙京元、孙丰尧、孙丰明、安长仁参加解放战争,孙丰胜、孙京元负伤后退役,孙丰尧牺牲。抗美援朝战争中,刘光俊、安立孟赴朝参战,回国后退役。
  孙丰章 晚清秀才,文笔清秀,四里八乡请他修家谱,济阳县周楼村周大人家立碑请他去写碑文。
  安志尧 人称“穷财主”,地多,收入多,但到青黄不接时,照常没粮吃。当时,他与八路军的北海银行有密切联系,经常有地下工作者出入他家,他经常到济南购买印刷钱的毛头纸,并经常周济穷人,所以他家虽是财主,但很穷。
  刘迎春 1973年与同伴玩耍时,刘训勇、刘训河、刘训军、刘立柱在沉沙池落水,年仅10岁的他会游泳,用手托、用头顶,把刘训勇等3人救上岸,剩下刘立柱沉入水底没能救出。因他英勇救人,团县委、县教育局授予他“英雄少年”称号。
  (刘光杰)
  安子东村
  村庄概况
  安子东村位于商河县城西南方向23公里处,东与瓦西村相邻,北与李安村为邻,南靠土马河,西与安子西村相连,隶属玉皇庙镇管辖。2010年,全村有耕地1856.41亩,7个村民小组。共有192户,总人口73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有张、李、郭、苏、王、陈、杜、孙、周、曹、靳、安、石、梁、袁、文、解17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张、李、郭、苏4姓较多。
  据载,康熙年间兄弟4人从河北枣强县迁居于此,为保平安,起名安子庄,后以南北大湾为界分为安子东、安子西两个自然村。改革开放以后,成为两个行政村。
  村计民生
  安子东村地势平坦,村南有土马河,村东与村西北有大湾,水源丰富,盛产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建有蔬菜大棚42个。村内街道已硬化,有集贸市场、副食商店、饭店、机动车维修部、建材等各种服务行业。1949年,人均收入不足30元;1978年,总收入7万多元;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00多万元。
  新中国成立以前,亩产粮食不足60公斤。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20多眼,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1959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60公斤提高到85公斤。1960-1962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庄稼颗粒无收,村民生活十分艰难。1964年将土地规划成方田。1980年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机井48眼,挖蓄水池5个,将全村所有土地改造成水浇田,粮食产量达双千斤。1996年以来,该村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先后建起冬暖式蔬菜大棚42个,主要种植黄瓜、西红柿、芹菜、辣椒等。1996年农历十月一日立集,五天一集,农历逢一遇六是集,摊位200多个。2010年,全村有机动车200余辆,其中轿车16辆,面包车5辆,大型收割机4台,运输汽车3辆,电脑20台,彩电、通讯工具基本普及。
  新中国成立以前,该村房屋都是以土坯墙为主体的土房,街道高低不平,宽窄不等。1966年,政府帮助建起6套砖土结构的瓦房。1986年,对街道、胡同、宅基实行统一规划,逐渐盖起砖石混凝土结构的瓦房。1988年通电安装了路灯。1998年通自来水。1999年,村大街硬化,铺了油漆路面。2001年,重新更换路灯。2010年,人均住房面积40多平方米。
  新中国成立以前,村内只有一处私塾,张云官任教师。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南庙建学校后成立夜校识字班。后来,村中办1处小学,有3名教师。1991年,新建砖瓦结构的学校7间。1995年,扩建教室3间,改善办学条件。
  1960年前后,该村有花鼓高跷、棒槌等,每年元宵节到邻村演出,李韶彬扮演的白蛇、曹玉成扮演的猴子,孙光跃扮演的小丑深受村民的喜爱。
  1996年,将原学校改为农村“文化大院”10间,设有图书室、办公室、计划生育服务室、老年活动室,并有图书千余册,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村政任职
  1949年前,成立村农救会、村民联防队,郭丕长任农会会长。解放战争时期,带领群众积极参军,发展生产支援前线,组织村民生产自救。1955年,成立了初级生产合作社,张效禹任社长。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张效禹任社长。1958年以后,成立人民公社,设立安子东生产大队,张文柱任大队长,下设6个生产小队。1949-1982年,张效禹、张文柱、曹玉秀、安克信、张光禄、石书福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1983年,李风义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年,成立安子东村民委员会,张光禄任村党支部书记,李永河任村委会主任,文信任文书,昝秀兰任妇女主任。1986年,石树福任村党支部书记,李同义任村委会主任,梁东福任村委会副主任,张效德任村文书,展秀兰任妇女主任。1991年,李同义任村委会主任,梁东福任村委会副主任,展秀兰任妇女主任,周长禄任村文书。1993-2010年,李同义任村党支部书记,梁东福任村委会主任,周长禄任文书,李从兰任妇女主任。
  人物
  李韶文 1927年出生,1948年参加济南战役支前民工,1949年参加解放军并担任班长职务,转业到黑龙江军垦农场,后转甘肃省华池县粮食局至退休。
  张效儒 1933年生,195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接见,1959年在国营农场瓦西大队任大队长,1963年到新疆温宿县水稻农场工作。
  王明德 1928年7月生,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过解放商河、辽沈战役等数十次战斗,历任班长、排长、连长、副营长、作训科科长,作训处处长等职务。1968年6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毛泽东主席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82年离休,1999年3月,因病去世。
  (张洪禄)
  安子西村
  村庄概况
  安子西村位于玉皇庙镇政府驻地西南7公里处。该村属于黄褐土土质,水源丰富,河沟绕村,南靠土马河与济阳县接壤,西与鞋里坞村为邻,北与李庵村相望,以一条路为界东靠安子东村,安子西村、安子东村原是一个自然村一安子庄,安子西村周围有一条沟上筑的围墙,故俗称“围子里”,后来为便于管理,分为两个行政村,“围子里”即是安子西村。2010年,全村占地总面积1200亩,其中耕地850亩,林木90亩,河道120亩,村庄民居占地140亩。有郭、赵、李、胡、姚、崔、翟、段、刘、孔多姓,均为汉族。
  相传在康熙年间,兄弟4人从河北枣强县迁居于此,为保平安,故起名安子庄(安子东、安子西)。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以前,村北地处洼地,亩产粮食不足50公斤,村民生活艰难。自1963年开始,村民修沟排涝,挖渠筑田,打井抗旱,粮食产量也随之逐年提高。1978年以后,村党支部号召村民发展棉花生产。1980年,开始进行棉花种植试点。1981年,棉花种植面积发展到450亩,当时种植的“鲁棉1号”棉花品种实现亩产籽棉300多斤。1987年,村民种苹果树75亩。2002年,投资8万余元修建畜牧小区2个,安置有管理能力的养猪、养鸡、养羊、养牛专业户13家。2008年,黑皮冬瓜种植面积达300多亩,全村仅这一项收入就达180万元,人均6000多元。2010年,全村有木工组2处,装修队3个,从业人员达50余人。随着农村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该村大批劳动力自行到天津、北京、淄博、东营、威海、济南、青岛等地打工,外出务工人员达100余人。
  1981年,村里对宅基、街道进行统一规划。1983年,全村户户通电。2006年,投资13万元完成村大街硬化,修建排水沟和下水道,并栽植绿化树木。2007年,投资1.8万元实施户户通自来水工程,家家喝上黄河水。投资1.2万元新建沼气池60多个,入户率达70%。同年,数字电视基本普及。2008年,投资4万元实行电网改造。2009年,新安装太阳能50多台,投资2.6万元新建环村路长800米,宽8米,土方15600余立方米,同时投资1.6万元安装路灯。
  新中国成立以后,成立夜校识字班。直到1970年教师下放大队后,村里联合周围6个村庄办起了中学,使附近几个村的孩子能读初中,后因生源及其他原因,合班并校,联办中学停办,村里留一所小学。1985年,学校新建砖瓦结构的教室6间,配套设施4间。1991年,学校进行达标扩建,达到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2006年,投资3.1万元建图书室、乒乓球台,配有健身器材等。
  新中国成立前后,该村的高跷、花鼓、秧歌队小有名气,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秧歌队解散,连续多年未办。2005年开始,投资上万元再次办起秧歌队,逢年过节,在该村及邻村巡回演出,得到群众的好评。
  2010年,该村大多数村民住上砖瓦结构的住房,彩色电视遍及每户。各种机动车50余辆,其中轿车10辆,面包车6辆,装载车4辆,电脑30余台。该村有百货、副食经销商店3处,面点、水果、日用百货商店4处,车辆维修2家。
  村政任职
  1947年,该村第一届党支部成立,吴守堂任村党支部书记。1972年,赵春峰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曾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86年,段长岭任第三任村党支部书记。2004年,郭金旭任第四任村党支部书记。2008年,被镇政府授予“黑皮冬瓜先进村”。2010年,全村党员有13名。
  人物
  抗日战争时期,孔庆瑞、杨长贵、胡守勤在战斗中牺牲。解放战争中,赵春保、孔庆昌去前线参战,赵春保解放后在海南岛一带工作,后转回商河。孔庆昌因病离开部队,后来病故于家中。
  郭成祥 因伤复员回家,1999年病故,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孔庆善 红军战士,南下革命,在海南岛一带工作。后来转业到山东聊城通用机械厂任厂长,2000年病故。
  (赵春清)
  东温桥村
  村庄概况
  东温桥村位于玉皇庙镇西南方向10公里处,东与鞋里坞村为邻,西与西温桥村相连,南与济阳县垛石桥镇小温家桥村接壤,北临临邑县被马店村,隶属商河县玉皇庙镇管辖。全村占地总面积1425亩,其中耕地675亩,二级沉沙池540亩,村庄居住占地210亩。2010年全村137户,总人口56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有温、张、杜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温氏最多,占98%。
  该村为古商河入境处,因村南河上有座石桥,村内居民多为温姓而得名。据历史记载,约500年前,温氏两兄弟由于战争扰乱、自然灾害频发,生活不得安宁,由河北省枣强县移居此地定居,取名温家桥村,后因东西方位居住,又分为东温家桥村和西温家桥村。据考,该村村北一公里处有座古寺庙,寺庙建址时期不详。1991年,被商河县文物部门列为二级文物保护区,并立二级文物保护碑。
  东温桥村地势平坦,盐碱地得到改造,水源丰富,盛产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村内有3条东西大街,1条南北大街,柏油路由街中心穿过,东通鞋里坞,西接西温桥。村内有多处商店,有健身娱乐场所。有建材运输、中型挖掘机租赁等各种服务行业。194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5万元,197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5万元,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92万元,人均收入7000元。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初期,村北的盐碱洼地450亩,无灌溉条件。直至1982年,将盐碱地修成沉沙池,引来黄河水,改良土壤,全村的所有耕地变成水浇田、丰产田。1984年粮食亩产突破双千斤。1989年,将原有沉沙池扩大规模,将所有的涝洼地、盐碱地及周边村同类型土地建成二级沉沙池。1996年清淤还田375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该村先后搞起各种养殖和木器加工,家家户户养鸡、养羊、养猪,大型养殖户发展到几十家,拥有几十只羊的养羊户有十几家,养猪户二十多家,仅养殖业就带动了全村经济的发展。2000年,人均纯收入2000元,人均年末存款1500元,村民都住上砖石建构的瓦房,全村90%的家庭安装程控电话,彩电、摩托车、拖拉机基本普及,轿车、面包车也成了多数村民的交通工具。大型收割机、农用机械满足需求。电话、手机等通讯工具得到普及。2010年,村里规模比较大的商店有5家,馒头房、理发店及各种服务行业应运而生,中型运输车8辆,中型挖掘机2辆。
  新中国成立以前,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5%,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村小学3次迁址,先后投资20万元对学校进行修建、改造和扩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8年,村里投资10余万元,建起农村文化大院,设有篮球场、图书室及各种健身器材。
  新中国成立以前,村内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大多数是土屋。新中国成立以后,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村内4条大街和多条胡同,对大街进行了美化和绿化。通有线电视、通自来水、通电、通路、,安装路灯。
  东温桥村的花鼓舞秧歌别具一格,自成一派,能立打、对打、行打等多种形式。县文化馆曾为温桥的鼓子秧歌申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村政任职
  温大俊是该村第一任村党支部书记。温兴友是该村第二任村党支部书记。温连才是该村第三任村党支部书记。温大强为该村第四任村党支部书记。
  人物
  温玉明 1909年出生,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在曲堤、仁凤任区长。1948年南下。曾任浙江省人民法院副院长、杭州市人民法院院长。
  温京亮 1928年出生,战斗机飞行员,1949年后任丹东市市长。
  (温兴同)
  后孙村
  村庄概况
  后孙村位于商河县城西南方向20公里处,西临临邑县被马店村,东依安家村,南与前孙村相连,隶属商河县玉皇庙镇管辖。全村总面积2600亩,其中耕地1300亩。2010年全村共有120户,49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有孙、陈、王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孙氏居多,占全村总人口的82%。
  据族谱记载,明朝末年,孙氏先祖由陵县孙家洼迁来,将昔日黄泛区作为农耕之地,并长期居住,部分族人迁至安家村,另一部分迁至孟寺镇建立大孙家村,留下的部分分为前后居住,成为后孙和前孙村,后有陈姓、王姓入赘于后孙村,形成3姓共有的村庄。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以前,耕作方式陈旧、水源不足,盐碱严重,粮食产量低。1963年开始,群众修沟排涝,挖渠筑田,打井抗旱,改进耕作方式,并种植蔬菜,粮食产量逐年增加。1978年以后,党支部号召群众发展棉花生产,从原来的露天种植改为地膜覆盖,利用科学种田,合理施肥,棉花产量提高一倍。1979年,新建村北邢家渡引黄三级沉沙池,建设引黄灌区,实现棉花超500斤,粮食单季超千斤的目标,并且利用引黄河水的便利条件,建成80亩的果园3处,种植杏树、苹果树。1982年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试点,获得成功,次年全面推开。同年村里购置2台拖拉机,农时耕地,闲时跑运输。1990年,群众开始外出打工,并组建建筑队,一部分群众开始发展第二、三产业。2000年以来,共打机井26眼,清淤河道4000米。2000年以后,部分群众通过学习考察,开始发展养殖业,建成养猪、养鸡小区6个。
  新中国成立以前,村内无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人均居住面积不足5平方米。1974年,村里对宅基、大街统一规划,并实行优惠政策,回收村外闲散地,整修村内两条大街。1980年,改建村内小学,购置柴油发电机自行发电。1989年,安装变压器,全村户户通电。同年,在县水利局的帮助下,打深水井,安装自来水。1998年,村内大街实现硬化,安装路灯。2004年,村内重修排水沟,大多数群众翻修房屋。2008年,建村卫生室、村“两委”办公室。
  1949年初期,部分年青群众自发组织起来扭秧歌。20世纪50年代,群众步行数公里去镇上看电影。60年代至70年代,群众组织起来唱戏,农闲组织汇演,一般为自编自演。1980年,村里购买第一台黑白电视机。90年代绝大多数家庭购买彩色电视机。2007年安装数字电视,普及率达100%。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建立村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全村共有11人考入全日制大学。
  村政任职
  1947年,后孙村第一届党支部成立,孙丰武任党支部书记。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孙德论任社长,孙丰德任副社长,全村分4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孙德论任社长,孙丰德、孙丰奎任副社长。1958年,成立后孙村生产大队,孙德论任大队长,孙丰德、孙丰奎任副大队长,下设3个生产小队。1967年,成立后孙村“革命委员会”,孙维志任主任,孙德论、孙丰德任副主任。1974年,孙丰泉任村党支部书记,孙德论任大队长。1984年,建立后孙村村民委员会,孙德论任村委会主任,孙丰德任村文书,贾秀芳任妇女主任。 2000年,孙守方任村党支部书记,孙德军任党支部副书记,孙京龙任文书。
  2010年,全村共有党员18名。
  人物
  孙德成 出生年月不详,1949年,临邑城战斗失踪,1958年追认为烈士。
  孙丰武 1908年生,1942-1946年任党小组组长,1947年任党支部书记,参加过解放战争并南下留于安徽蚌埠,1999年病逝。
  (孙京龙)
  李庵村
  村庄概况
  李庵村位于商河县城西南方向20公里,玉皇庙镇政府驻地6公里处,东与小时家为邻,西与前孙接壤,北与小张家村相连,南与安子庄村相邻,隶属商河县玉皇镇管辖。全村占地总面积1500亩,其中村民居住占地200亩,耕地1300亩。2010年全村总户数150户,总人口54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有李、张、芦、邱、何5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李氏最多。
  李庵村原有邱、何两姓人家,明末清初由河北枣强县迁居于此,故原称“邱、何”两庄,后又有李姓由河北枣强县迁来,并修建一姑姑庙,故从此称“李庵”。该村地势平坦,水源丰富,盛产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有丰产林300余亩。村内3条东西大街,2条南北大街全部硬化。201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7000元。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以前,大多数村民生活困难,人均粮食不足100斤,人均纯收入不足20元。1963年开始,村民修沟挖渠,抗旱防涝,粮食产量逐年提高。1978年,村党支部号召村民发展棉花种植。1981年,全村棉花种植面积达700亩,实现亩产200斤。1986年,村民开始种植苹果树,种植面积120亩。1992年,建设冬暖式高温蔬菜大棚12个,所种蔬菜销往北京、天津等地。1995年,建80多个双孢菇养殖大棚,所种双孢菇品质优良,市场供不应求。2003年,该村发展速生林,种植面积200亩。2001年,通自来水。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7000元。全村拥有电话、手机200余部,电视机100余台。机动车100余辆,其中轿车10辆,面包车5辆,大型收割机3台,运输车4辆,电脑20余台。
  1980年,村里对宅基、街道进行统一规划。1988年,安装50千瓦的变压器,实现户户通电,大街安上了路灯。1996年,投资10万元,铺设村内大街500米。2001年村里投资4万元,户户通上自来水。2004年,投资20万元,对3条东西和2条南北街铺柏油路,长1600米。2010年,全村砖瓦结构房屋达100%,村卫生室床位16张。
  1949年,在村内设私塾的基础上成立了夜校、识字班。1950年,专门为村内妇女开办夜校,由村内李尚刚、李延学任教。1972-1985年,村内改善办学条件,于村西先后修建了8间砖瓦结构的教室。2006年,村内成立了读书室,并配备购置了千余册图书,村民利用农闲时间充电,学习农业技术。
  该村群众利用农闲时间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花鼓、高跷四乡闻名,1949年被指派作为代表队欢送新兵。该村与邻村小时家村合作的“老迷戏”曾到过章丘演出,深受人们喜爱,当时以张延安、李法忠、李延玉、李尚让、刘公海、时洪杰、李从明较为出名,至今仍有传人,如李从奎、李从春、李延亭、卢吉业等。
  村政任职
  1947年,该村成立第一届党支部,党员有张万福、何富、何金亭、李德贵、李德材、李德清、李德宣、李德宝、李尚元、何兴。1954年,村内成立互助组。1955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芦长贵任社长,后又和安家、小张家、小时家成立联合社,由李延玉、李尚友负责。1958年后,成立人民公社,李延玉任党支部书记,李尚让任大队长。李延秀任民兵连长。1967年,成立村“革委会”,芦长责任“革委会”主任。1970年,李延玉任村党支部书记。1979-2010年,李从芳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李从荣、李延仁、李延明曾赴前线参战。李德清、李德成、李德路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
  人物
  李延堂 1927年出生,1945年入伍,1951年入党。曾为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德志当过通讯员,后在齐鲁制药厂任党委书记。
  李从河 1940年于临邑县张六庄八路城入伍。1942年为济阳县政府通讯班班长,1945年在惠民县任华东军区警卫排长。1946年,任渤海区七师二团侦察排排长。先后参加过潍坊战役、济南战役,解放济阳、商河、德州等战役。
  (李尚良)
  李家柳行村
  村庄概况
  李家柳行村位于商河县城西南方向20公里处,东与前昝村为邻,西与张新村相连,南靠演武屯,北与后昝、纪家接壤。全村占地总面积2000亩,其中耕地1470亩,林木350亩,村庄占地180亩。2010年,全村共有138户,总人口558人,有李、高、崔、赵、张、曲6姓,均为汉族,其中李氏最多。
  该村交通便利,村内4条路已硬化,北连清源路,西通通天路,东接玉皇路。
  据李氏族谱记载,明末清初,李氏由河北枣强迁到此地定居,以李氏命名李家村,因周围到处栽的都是柳树,后改为李家柳行村。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初期,李德泉、高兴明成立了互助组,相继成立了初级、高级合作社,打砖井28眼,修水渠2条,排涝压沙盖碱,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1958年,高振照任社长、李士升任副社长。1960-1962年,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庄稼颗粒无收,村民生活十分艰难。1960年下半年,李德泉接任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全村群众打井、修沟,群众生活有了进一步提高。1970年,建立地成方的框架,逐渐实现旱能浇,涝能排的稳定模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机井10眼,挖水库3个,逐渐改造为稳产高产田。1987年,李德富任党支部书记,以农业产业化为方向,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先后建起冬暖式蔬菜大棚40个,主要种植芹菜、黄瓜、西红柿、芸豆、辣椒等,种苹果树100多亩。
  该村工业始于人民公社时期,村内有木工厂、土砖窑厂及各种土作坊,年收入不足5000元。2010年,全村有建筑队6个、木器加工厂1个、建材厂2个、小磨石厂1个、大型养猪厂3个、养鸡厂3个,利税80万元。
  按照村庄规划,该村先后开通5条大街,总长约2100多米,4条铺设柏油路,安装路灯。村民都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全村拥有程控电话80部,移动电话400部,各种机动车200辆,其中轿车55辆,面包车5辆,大型收割机2台,重型运输车10辆,电脑50台。
  新中国成立以前,村里没有学校。新中国成立以后,建立学校,经过几次迁校址,对学校进行了修建,改造扩建,达到校舍、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先后有10余名学生考上全日制大学。
  村政任职
  解放战争时期,李尚官、李尚堂组织青年参军参战,高兴友在参加西南战役中牺牲。解放战争后期,有20名青年支援前线。朝鲜战争爆发时,3名青年抗美援朝,其中李士收、李尚辉牺牲在朝鲜战场。
  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相继成立农救会、武装队小部队。1953年,成立互助组,李德泉任组长;1954年,成立初级联合社,李德泉任社长。1955年,成立高级合作社,李德泉任社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成立党支部,李德泉任党支部书记,下设4个生产队。1958年,高振照任大队长,李士升任副大队长。1960年,李德泉任党支部书记,高振华任大队长。1974年,李尚德任党支部书记。1987年,李德富任党支部书记,高兴林任村委会主任,李尚德任村文书。2004年,李延强任党支部书记,李尚德任党支部副书记,高兴林任文书。2007年,李延强任党支部书记,高兴林任党支部副书记,李延水任村委会主任。2010年,李延强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高兴林任党支部副书记。
  人物
  高兴友 1921年生,1946年参加担架队,在孟良崮战役中牺牲,烈士。
  李士收 1929年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牺牲,烈士。
  李尚怀 1938年生,中共党员,1958年参加工作,历任商河县政研室主任,土管局局长、党委书记。
  李德洽 1943年生,中共党员,历任钱铺乡(今许商街道办事处)、张坊乡医院院长,副主任医师,在国家、省级刊物曾发表学术论文7篇,入选《中国专家名人辞典》。被评为商河县专业技术人才。
  李延春 1954年生,大专文化,中共党员,于2000年创建商河县农贸市场,2003年成立商河县商南农贸市场有限公司,任公司总经理。
  李延新 1956年生,高中文化程度,中共党员,商河六建总经理,县人大代表。
  李延利 1964年生,中共党员,1985-1986年参加南疆边防保卫站,荣立三等功。
  李建军 1978年生,中共党员,高中文化程度,1994年应征入伍,中共党员,1997年入选第一批驻港部队,1999年退伍。
  李尚山 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程度,北京大学管委会主任,已退休。
  (李延勇)
  前孙村
  村庄概况
  前孙村位于商河县城西南方向30公里处,玉皇庙镇政府驻地西南8公里。由前孙和小展家村的一部分组成。东与安家村为邻,西与临邑县被马店村相连,北依后孙村,南与展赵村接壤。全村占地总面积1886亩,村庄占地400亩,耕地900亩,沉沙池占地586亩。2010年全村共有176户,总人口673人,有孙、张、王、赵4姓,其中孙氏占总人口的85%。
  明未清初,孙氏两兄弟由河北枣强迁至此处,分前后居住,由此得名。前孙村地势平坦,属于黄白土质,东有引黄干沟,南有邢家渡二级沉沙池,村内有三分之一的土地是盐碱地已得到改造,有速生林300亩。
  村计民生
  1970年开始,村民修沟排涝,粮食产量逐年提高。1978年,村党支部号召村民发展棉花生产,1983年棉花种植面积发展到300亩。1995年建冬暖大棚20个,后续建15个,主要种植黄瓜、西红柿、芹菜等。2004年发展速生林300多亩。1991年建面粉加工厂1处,农机维修部3处。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该村大批村民到天津、北京、淄博等地打工,务工人员达300多人。
  1988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1989年,安装100干伏变压器1台,全村户户通电。1992年,村南沉沙池建成。2000年,村内通上公路,安装程控电话120多部。2004年,全村打深水井8眼。2005年,安装路灯30盏。2007年,有线电视安装到户。2010年,全村通自来水。2010年,全村有大型农机5部,轿车、面包车20辆,重型运输车5辆,电脑30余台。彩色电视、通讯工具基本普及。
  1953年,建成村内第1所学校,成立夜校、识字班。1987年,新建砖瓦结构的学校5间。1991年学校进行扩建,建教室5间,达到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1992年,修建村“两委”办公室及文化大院,设有乒乓球室、篮球场,配有健身器材等。2003年,由村集体提供场所和该村幼儿园教师联合开办小红花幼儿园,该村儿童上学费用免50%。1955年,该村办“迷戏”剧团。“迷戏”源于清末,由山东琴书演变而来,广泛流传于商河、临邑、济阳、乐陵等地,演出曲目主要有《借年》《小姑贤》《王二小赶脚》等。孙丰玲、孙德久、孙守荣等老艺人在1963-1975年间曾多次到外地演出。
  村政任职
  1937年,张义龙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38年,孙德久、孙德友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6月,中共前孙村第一届支部委员会成立。抗日战争时期,张义龙、孙德久、孙德友参军参战,孙德友牺牲。1967-1989年,孙法亮、孙德刚先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年10月,建立前孙村村民委员会,孙法亮任村委会主任,孙德刚任村委会副主任,有委员3人,下设4个生产小组。1990-2000年,孙丰亮任村党支部书记。2003年,村民委员会由4人组成,孙京会任村委会主任,孙法军任村委会副主任,孙京春任村文书,吕秀英任妇女主任。2005年,孙京会任村党支部书记。
  (孙京会)
  前昝村
  村庄概况
  前昝村位于商河县西南方向20公里处,东与路家村为邻,西与李家村相连,南与演武村接壤,北与后昝村为邻。全村占地总面积1425亩,其中耕地990亩,果林180亩,苇塘45亩,村庄占地120亩,河滩道路90亩。2010年全村共有131户,总人口479人,有昝、杨、王、吕、齐、刘、孙、张8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昝、杨、王氏居多。
  前昝村森林覆盖率90%。该村5条大街(东西3条、南北2条)已全部硬化,村前清源街东西穿过,与玉皇大道相接。
  据传,明朝末年昝氏自河北省枣强迁到此地定居,初名为昝家,后有人又迁到村西北一公里处立村,故改名前昝家村。
  村计民生
  该村北洼地40公顷,亩产粮食不足90公斤。1960年,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洪涝成灾,庄稼颗粒无收。1964年,全村群众开始治理洼地,切割成方、挖渠筑田,将涝洼地改造成旱能灌、涝能排的良田。1980年,种植棉花面积300亩。1986年,种植苹果树120亩。1994年,打机井17眼,将全村所有耕地改造为水浇田。1998年,发展大蒜200亩。2002年,建冬暖式蔬菜大棚40多个。2006年,发展速生林200亩。2007年,修建占地10亩的畜牧小区3个。
  1979年,村里对全村宅基、街道进行统一规划。1984年,实现全村户户通电。2003年,投资18万元,完成村内大街长560米、宽5米的部分硬化。2008年,投资24万元,对村内长700米、宽5米的大街全部硬化,修建排水沟和桥涵,安装路灯。2002年,户户通自来水。2008年,建沼气池16个,安装太阳能87户。2010年,该村大多数村民住上砖瓦结构的住房,彩色电视、电话普及各户,电脑40余台。有各种机动车180多辆,其中轿车、面包车12辆,大型收割机2台,重型运输车3辆,吊车2辆。
  村小学3次迁址,先后投入10万元进行改造扩建。1984年,学校达到校舍、操场、院墙、大门、厕所等六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先后有7人考上全日制大学本科。2008年,投入11万元办起农村文化大院,建立图书室。
  新中国成立以后,鼓子秧歌表演为该村一大盛事。每年春节60多名男女青年自发走上街头表演,声势浩大,节目丰富多彩。
  村政任职
  1945年6月,齐林山加人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抗日战争时期,有3名青年参加抗战,其中,昝圣云牺牲。解放战争时期,昝龙章、昝龙芹等8名青年参军参战。1945年8月,中共前昝村第一届支部委员会成立,昝开庭任党支部书记。1953年,王光山任村党支部书记。1973年,昝庆云任村党支部书记。1986年,昝庆吉任村党支部书记。2003年,王法东任村党支部书记。全村共有党员15名。
  1946年,建立前昝村农民协会、农救会,昝开春任农会主任。1955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王光山任社长。1958年,成立前昝村生产大队,昝圣财任大队长,下设两个生产小队。1984年,建立前昝村村民委员会,昝庆海任主任。1987年,王法东任村委会主任,昝庆海任文书,李从香任妇女主任。
  人物
  昝开东 1910年5月生,1934年任小学教师,1950年任县政协委员,1970年任县交通局长,1976年病退,1978年病故。
  石金山 1916年4月生,1935年5月入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排长,解放战争时期在济南公安局工作,1960年在烟台铁路局工作,任副局长、工会主席,1990年病退,1995年病故。
  (昝圣和)
  西温桥村
  村庄概况
  西温桥村位于商河县最西南角,距离县城约27公里。东与东温桥村为邻,西临临邑县,南临济阳县,位于三县交界之处。2010年该村共有145户,总人口603人,有王、温、陈、程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王姓最多。全村面积1725亩,其中耕地1125亩,林木225亩,村庄占地375亩。
  西温桥村西侧有临商河,是商河县与临邑县的界河。与临商河紧邻有一条地上渠,是商河著名的“引黄灌溉渠”,也是清源湖的引水灌渠。南侧有土马河,由济阳县流入商河县境内,西温桥村位于土马河在商河县境内的最前端。该村石油储量丰富。
  明末清初,温氏兄弟由河北省枣强县迁入定居,因村南土马河上有座小石桥取名温家桥,后分为东温家桥村和西温家桥村。曾隶属于济阳县,后又划归商河县。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后,该村有香油坊。人民公社时期有铁编厂1个,木工组1个。1978年以后,村党支部号召村民发展棉花种植,1982年发展到750亩,主要种植“鲁棉1号”,棉花亩产300多斤。1980年,在引黄灌渠修建两个分水闸,投资约10万元,占地45亩,村里所有土地用上了黄河水,实现自流灌溉。1987年,种植苹果树75亩。2003年,发展速生林300亩,建设畜牧小区3个,发展养猪专业户15户。2008年,建设木材加工厂1处,从业人员10人。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村民到天津、北京、淄博、寿光、济南等地打工。
  1980年,村里对宅基地、大街进行统一规划。1988年,全村户户通电。2004年,“村村通公路”工程实施,投资15万元,对村内长500米,宽6米的大街硬化,修建排水沟并栽植绿化苗木,更换路灯。2007年,实现自来水户户通。2008年,投资8万元对村外田间河道全部清淤,使村所有的土地实现旱能浇、涝能排。2008年,大多数村民翻新盖房,彩电、冰箱、空调、太阳能、电脑等进入寻常百姓家,电话、手机基本普及,有各种机动车有200辆,其中轿车18辆、面包车13辆、大型收割机1台,电脑40余台。村内个体户有10户,从事运输、百货、饭店、服装、化肥、农药、木材、粮食收购等行业。
  1986年,新建砖瓦结构学校6间,配套设施4间。1993年,学校进行达标扩建,新建教室7间,达到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1995年,建村办公室大院6间,设有图书室、计划生育室、党员活动室等。2009年,新购置图书千余册。村里对考上大专院校的学生一次性奖励500元、300元不等。该村先后有11人考上全日制大学。
  该村文化节目较多,尤其武术、花鼓扇舞高跷四乡闻名。王宗圣、孙永安、陈东海、陈永辉、陈东山、王宗思、王宗路等人的长枪、双节棍,温大孝、陈东成、王延升、王光印的伞、花鼓很有名气。每年春节村民都会自发地进行表演。村里还设有阅览室,订购了各种报纸杂志,方便群众阅读,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村政任职
  新中国成立后,村第一届党支部成立,第一批党员有王云星、温风兰、陈东海、王宗礼、王光领、王光印、王延令、王志新、王云森,王宗礼任村党支部书记,王光瓴为副书记。1979年,陈建林任村党支部书记,王光元为副书记。2002年,王和明任村党支部书记。2010年,全村有党员15名。
  人物
  王云友 红军战士,1911年生,在四平街战斗中牺牲,革命烈士。
  温大孝 民间艺人,村花鼓舞教师,深受群众喜爱。
  王和亮 在济南成立贝因美公司,资产过100万元,年纯利30万元以上。
  (王和军)
  小时家村
  村庄概况
  小时家村位于商河县城西南方向20公里处,属于黄褐潮土土质,水源丰富,跃进沟紧靠村北,村西通大路,西靠李家庵村,东临演武屯村,距玉皇庙镇驻地5公里。全村占地总面积518亩,其中耕地面积227亩,林地170亩,村庄占地100亩,河道21亩,人口自然增长率5‰。2010年,该村有40户人家,172口人,有时、刘、袁3个姓氏,其中时氏最多,均为汉族。
  该村因时氏人口居多而得名。时氏于明朝永乐年间由山西正定府经冀州枣强县迁至章丘县相公镇大时家庄,兄弟分家后迁至该村。据家谱记载,时氏兄弟两人一起要饭落户于此。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村北洼地100亩,亩产粮食不足70公斤。村南地势高,西临坑塘。1952年,时洪喜组织7户农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两个互助组。1953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经过几年的奋战,打砖井9眼,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1959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70公斤提高到140公斤。1960-1962年,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洪涝成灾,庄稼颗粒无收,村民生活十分困难。1964年,村党支部组织村民挖水渠,将涝地改造成旱能浇涝能排的良田,粮食产量又有了新的提高。1979年以后,村党支部号召村民发展棉麦套种植生产。1982年,棉麦套种植面积达150亩,主要种植鲁棉1号,实现亩产籽棉300余斤。1987年,村民种植苹果50余亩。1994年,村民种植小拱棚芸豆30亩。2003年,发展速生林150亩。2006年,种植大蒜180亩。
  1979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村民按照规划拆旧建新,对按标准建房的村民每间屋补助500块红砖,对按时拆除旧房的村民补助每间20元钱。1983年,全村户户通电,电网覆盖全村所有水浇地。2009年,投资8万元对村里长240米,宽4米的大街进行硬化,并安装路灯。2004年,户户通上自来水。2010年,该村大多数村民住上砖瓦结构的房子。彩色电视机、电话遍及各户,各种机动车100多辆,其中轿车、面包车10辆。
  1949年,村里办夜校。1982年,与邻村李家庵村共同建起砖瓦结构的学校5间,配套设施3间。1988年,该村投资8000元,建起教室5间,院墙80米,配套设施2间,做到有校舍、课桌凳、大门、厕所齐全。
  新中国成立以后,该村与李庵村文化节目繁多,当时颇有名气的有《小姑贤》《王汉喜借年》《王定保借当》等。
  村政任职
  1943年,时洪喜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47年,该村第一届党支部成立,第一批党员有:时洪喜、刘公海、时洪杰、时洪房、时振武、时法福、时振兰、时洪祥等,时洪喜任村党支部书记。1947-1970年,时洪喜、时法福、时振武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1970-2010年,时玉福、刘成敏、时玉平相继任村党支部书记。2010年,全村有党员9名。
  人物
  时洪喜 出生年月不详,解放战争时期任林桥区区长;解放济南时任济南市公安局副局长。后自愿离职回家务农,1992年病故。
  时洪福 1952年入党,1955年任商河县税务局局长,后在商河县二轻局任职,1995年病故。
  (时玉祯)
  鞋里坞村
  村庄概况
  鞋里坞村位于商河县西南方向20公里处,南与济阳县接壤,西与临邑县相邻,紧靠邢家渡二级沉沙池。全村占地总面积2000亩,其中耕地1371亩,村庄占地200亩,河塘229亩,林地200亩。2011年,全村共有156户,总人口62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有张、安、代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张氏最多。
  该村交通便利,村内三纵三横6条街道已硬化。1985年以来,先后获得“山东省林业示范单位”“济南市敬老模范先进单位”“济南市百佳妇代会”“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相传东汉刘秀南巡时,在村南土马河渡口整理过鞋子,该村因此而得名鞋履坞,后改名鞋里坞。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以前,村北盐碱地300多亩,土壤贫瘠,亩产粮食不足80公斤,村南土马河年久淤积严重,河床增高,一到洪水季节,内涝严重,旱不能浇、涝不能排。1952年,安荣庭组织10余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后又相继成立4个互助组。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9月,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主清元任社长。经过几年的奋战,打砖井20多眼,修渠排涝压沙盖碱,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1959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80公斤,提高到亩产160公斤。1960-1962年,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洪涝成灾,庄稼颗粒无收。1964年秋,时任大队长的张永福组织动员群众开始治理村南土马河,清淤筑堤,疏通河道,在村北300亩盐碱地块,切割成方,挖渠筑田,投工3万个,动用土方6万立方米,将涝洼地改造成旱能浇、涝能排的良田,粮食产量又有了新的提高。1985年,党支部书记张士清带领群众打机井10眼,并利用旧池塘改造成蓄水池放养鱼苗,组织人工清理土马河及村东引黄沟。1996年后,村民先后建起食用菌大棚80个,露天菜30余亩,主要种植芹菜,黄瓜、西红柿、辣椒、蘑菇等。种植速生林200余亩,发展林下养鸡、养鹅、种植双孢菇。另外,调整出土地35亩,建设养殖小区,年生猪存栏量达到1000头。
  该村工业始于人民公社时期,当时有以张士胜和张士聪为主组建的木工组、粉条厂。1985年,有建筑技术和经验的张士臣、张士勇等人组建农村建筑队,经过多年的发展,从业人员达到60余人。1989年,当兵转业回家的张举成、张振中兄弟建鞋里坞众成面粉厂,村委会建造纸厂、塑料颗粒加工厂、木板加工厂等企业。村民张加利、代宗铜等三人组建物流公司,吸引邻村车辆加入。
  1980年10月开始,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村民按照规划拆旧建新。1988年春,安装160千伏变压器2台,全村户户通电。1989年,户户通自来水。1991-2003年,按照规划,先后开通并硬化村内三纵三横6条大街,总长2100米。1997年4月,全村安装有线电视。2005年4月,三条大街修建盖板下水道。2006年,投资15万元,打深水井1眼,井深420米。2007年,补植绿化苗木600株,更换路灯60盏。同年,投资26万元新建沼气池130多个。2010年,该村拥有各种机动车210辆,其中轿车10辆,面包车4辆,大型收割机5台,运输汽车4辆,电脑30台,彩色电视、通讯工具基本普及。该村有百货商店、卫生室、饭店、五金门市、农机维修部、良种和农药专卖店、化肥销售点等经营场所。
  新中国成立以前,村内只有1处私塾。1949年成立夜校、识字班,进而开办学校,逐步改善办学条件。1984年,学校达到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2000年,投入12万元建能容纳4个教学班的高标准新学校,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05年,投资7.5万元建起380平方米幼儿园1所,辐射4个邻村。2006年,投资2万元建农村文化大院,设有老年活动室、图书室、民兵之家、篮球场及健身器材等。2007年,新购置图书千余册,象棋、围棋、麻将、健身器材、新桌椅等配套齐全。2008年,购置电脑、大屏幕电视及影碟机等,实现了宽带网络与远程教育网络的并联。
  1995年,全村拥有程控电话140部,彩色电视机140多台。2000年,所有村民住上了砖石结构的瓦房。1990年起,先后有11人考入大学,该村对考入大学的学生一次性奖励500元。
  该村早就有唱小戏、闹十五的民俗,每年春节过后,100余名村民表演各式各样的节目,其中有高跷、花鼓、小戏、丑角等,群情振奋,节目花样繁多。特别是2006年建成村文化大院以来,一到农闲时节,老中青3代各自发挥特长,尽情展示自己的才艺。
  村政任职
  1937年4月,安荣庭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位党员。1938年3月,第一届支部委员会成立,安荣庭任村党支部书记。抗日战争时期,全村处于白色恐怖中,村党组织的活动只能秘密进行。解放战争时期,全村有12名青年参军参战,其中有张吉成、安立信、张发泉、张好本4名青年牺牲,有15名青年参加济南、淮海战役的支前队伍。1950年全村共有党员9名。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有张永福、张加福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1949-1984年,代洪章、张纯遵、代好军、张士前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1985年,张士清继任村党支部书记。自1985年以来,年年被镇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连续7次被县委评为“先进党组织”,被济南市评为“先进党组织”和“三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00年党支部设4个党小组,全村共有24名党员。
  人物
  张永福 出生于1917年,1947年参军,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复员回家,1998年病故。
  安荣庭 出生于1915年,1937年4月入党,1938年3月任本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1943年参军,后在兵工厂工作,去世时间不详。
  张新成 出生于1932年,大专文化,先后任公社党委秘书,公社党委副书记,乡党委书记,县农机局局长等职。
  (张训杰)
  展赵村
  村庄概况
  展赵村位于商河县城西南方向28公里处,由展家和小赵家两个自然村组成,北与前孙家为邻,西与临邑县孟寺镇被马店村接壤。全村总占地面积645亩,其中耕地面积495亩,池塘15亩,河滩30亩,村庄占地45亩,林地60亩。2010年,全村共有65户,总人口249人。有展、赵两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展姓居多。
  明末清初,展氏由河北枣强迁至商河玉皇庙镇西南7公里居住。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以前,由于水利条件差,亩产粮食不足70公斤。1962年开始,村民修沟排涝,打井抗旱,粮食产量逐年提高。1969年,以村党支部书记展立忠为首的村干部,带领群众修渠道打机井、开工厂弹棉花,盈利后购置该村第一台195柴油机。1970年以后,先后种植黄烟、棉花、麻、池塘莲藕。1987年,种植苹果树60亩,其中红富士打入济南、德州、石家庄等地市场。1990年,二级沉沙池工程动工,村民利用黄河的沙壤沉积土,大面积种植棉花、花生,四周种植速生杨2万棵,清理池塘15亩,还原土地10余亩。2003年以后,村民利用河道多、杂草密等资源,引进波尔山羊、肥城白羊、鲁西绵羊等三大品种,存栏800余只。
  1958年以来,该村建土窑厂1处,磨坊1处。1991年,由于二级沉沙池占地,地少剩余劳动力多,村里成立木工组、建筑队、装修队,开始外出承揽各类工程,从业人员达百人。鼓励村民拆旧房,建新房。
  1987年,村里对宅基和街道进行统一规划,标准为砖瓦木结构。1988年,全村安上照明电。2004年,全村安上自来水。2010年,投资15万元完成村内长460米、宽4米的大街硬化,修建排水沟,更换路灯。
  新中国成立以前,村内只有1处私塾,新中国成立以后,成立夜校识字班。1986年,建砖瓦结构的教室5间,配套设施3间。1991年,学校进行达标扩建,新建教室6间,配套设施4间,达到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2003年,由于学校合并,原校舍大院改建为村文化大院,投资2万元购置电脑、电视,实现宽带网络与远程教育网络的互联。村内有古槐1棵,相传已有300余年的历史。
  村政任职
  1942年,展方亭(原名展秀功)入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共产党员。1947年,该村第一届党支部成立,党员有展秀伦、展秀亭、展秀明、展立忠、展秀章、展秀田、李氏(女),展秀伦任党支部书记。解放战争时期,展立德、展立新、赵洪喜参军,展立德牺牲。展立仁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49-1968年,展秀明、展秀章任党支部书记。1969-1982年,展立忠任党支部书记。1983-2003年,展长兴任党支部书记。2003年,展秀成任党支部书记。2010年全村有党员7人。
  人物
  展方亭(原名展秀功)1924年3月生,1942年6月入党,是该村第一名中共党员。抗日战争时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任党小组组长。1947年后,历任商河县治安股股长,德平县公安局局长,德州市公安处副处长,省公安厅文化处处长,济南化肥厂党委书记,省化工厅厅长兼政治部主任。1990年病故。
  展立邦 生于1930年,小学文化,1949年任乡文书,1950年任沙河区事业干事,1957- 1963年任郑路乡乡长,1963-1978年任张坊乡公务员,1978年退休。
  (展长明 展长星)
  张新村
  村庄概况
  张新村位于商河县城西南方向25公里处,李庵小学坐落于该村。东临西李家村,西连安家村,南临李庵村,北与纪家村相接。全村占地面积800亩,其中耕地658亩,果林18亩,旧河滩20亩,苇塘6亩,村委办公用地2亩,村庄占地约50亩。2010年全村共有67户,总人口266人,有张、杨2个姓氏,均为汉族,人数大约相等。
  张新村属于黄褐潮土土质,盐碱地得到改造,土地肥沃,水源丰富,北临清源湖。该村交通便利,村内3条街道已硬化,通天柏油路由街中心穿过,南连济阳,北接于安路。村内有商业综合服务平台,商店、饭店、机动车维修部、加油站等服务行业。
  据传,明末清初,张氏一户由河北省枣强县迁到此地定居,因村小人少,以姓氏命名为小张家,后改为张新村。在清朝中期该村出了一位武举人,名叫杨怀常,曾在济南府担任官职,与济南府台大人关系甚好,后得病而死,在其死后,府台大人将自己的官帽给他陪葬。
  村计民生
  1972年开始,村庄重新规划,规范宅基地,修沟排涝,挖渠筑田,打井抗旱,粮食产量开始增加。1978年后,村支部号召村民发展棉花生产。1998年,村里开始引种白蒜,后来种植面积逐渐扩大,达到300亩。2005年,清淤养鱼池,为养殖户提供方便,几户村民开始养殖肉鸭。2002年,建冬暖式蔬菜大棚20个,主要种植芹菜、黄瓜、西红柿、茄子、辣椒等。该村有综合服务商店2处,加油站1处,五金门市2处,饭店2处,建筑销售点1处,小型医疗诊所1处,幼儿园1处,维修部1处。
  1984年秋,安装50千伏变压器,满足了全村的用电需求,全村实现户户通电。2005年,对3条街道进行硬化,修建排水沟,栽植绿化树,安装路灯。2007年,数字电视普及。2008年,户户通上自来水。
  新中国成立以前,该村只有一处私塾。新中国成立以后,村里成立了夜校、识字班,进而开办了学校。1993年,该村学校与李庵小学合并,拥有教学班13个。2010年,新建篮球场和文化大院。
  新中国成立以前,该村有评剧《小放牛》《五大郎拾麦子》《平原枪声》等,后来增加了《王二小赶脚》《张果老倒骑驴》等,还有高跷表演。1978年以后,大鼓艺人杨继春说书,唱戏宣传毛泽东思想。1972年,以张振兴为代表的平戏大师办起了小戏团,演出节目有《李二嫂改嫁》《王汉喜借年》《井合会》《王定保借当》《墙头记》《闹房》等。
  村政任职
  1937年7月,村民张振岑加入中国共产党,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45年,成立中共张新村第一届支部委员会,张振岑任党支部书记。1953年,张振岑组织30户村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1953年8月,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张振岑任社长。1957年,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由张搌岑任社长。1958年11月,改名为张新村大队,张振前任大队长。1975年,杨吉龙任村党支部书记。1981年,杨学龙从部队复员回家,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990年开始,张玉坤任党支部书记。2004-2010年,杨吉军担任党支部书记。
  (张玉龙)
  埃子李村
  村庄概况
  埃子李村位于商河县城西南方向15公里处,东靠玉皇庙村,西与徐家村相连,南与后昝村接壤,北与崇家村相连。全村占地总面积3000亩(1958年调拨给农场1000亩),其中耕地1500亩,方道200亩,藕塘20亩,养殖小区及面粉厂占地15亩,河道20亩,村庄占地200亩。2010年底,全村共有170户、669人。有李、张、丁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李氏最多。
  明末清初,该村李氏由河北枣强迁入,取村名叶子李。后因虫灾影响,改名埃子李。丁、张二姓后续迁入。
  村计民生
  1964年,该村挖沟排涝,修台田。1965年开始实行修建标准房,全村修标准房10座。1980年全村统一规划,同年,种植棉花800亩,亩产籽棉500斤。
  1984年,购置电影放映机。1985年,修建有10间教室的村学校,村里先后有6人考入全日制大学本科。1988年全村通电。2000年,通程控电话。2002年,柏油路村村通。2005年,安装自来水。2007年,有线电视户户通。2009年,投资30余万元硬化村大街3条,长1200米。2010年,全村有3个建筑队,7座养鸡场,4家服务商店,1家面粉厂。有大型农业机械3部,运输汽车2辆,面包车6辆,小轿车5辆。
  村政任职
  1942年,李立太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45年,中共埃子李村第一届支部委员会成立,李立太任党支部书记,李立华任党支部副书记。村民李文旭、李文辉、李法义在解放战争中牺牲。1949-1976年,李法科、李法荣先后任党支部书记,1976年,李法海任党支部书记。1980-1996年,丁文胜任党支部书记。1996-2002年,李登海任党支部书记。2002-2007年,李登凯任党支部书记。2007年,李法宝任党支部书记,张恒富任副主任,李方红任文书,甄玉玲任妇女主任。2010年末,全村有党员32名。
  人物
  张正信 1917年生,1945年参军,解放后在济南工会工作,20世纪70年代任山东省工会主席。
  李法德 1926年生,1946年参军,商河简师学校毕业,解放后任新疆农二师政委,因年高离职退休。
  李登超 2000年入伍,2008年参加汶川地震救灾,荣立三等功。当兵8年,3次被评为优秀士兵,新时代22勇士,2009年参加国庆60周年大阅兵,是迫榴炮方队优秀教练。
  李登杰 1939年出生,中共党员,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中毕业后,分配到济南钢铁厂宣传科任干事,后任科长。1988年任济南市钢铁厂党委副书记。
  朱清兰 1943年出生,中共党员,纺织工人出身。大学毕业,历任青岛纺织厂团支书,中共青岛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青岛市劳动局局长,中共青岛市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1999年任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李法贵)
  柴王村
  村庄概况
  柴王村位于商河县城西南方向,东与夏家村为邻,西与于寨村相连,南与崇家村接壤。全村占地总面积1770亩,其中耕地1344.7亩,河滩占地32亩。2010年底,全村共有150户、631人,有柴、王、宗、齐、位5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王氏最多。
  1631年,先后迁入两户柴姓和王姓,两户相距500米,一个柴家,一个王家。1957年高级农业合作成立后,柴家、王家两个自然村合为一个行政村,名为柴王村。
  村计民生
  柴王村有树林面积650亩,粮食面积694.7亩。2000年以来,该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先后建起养殖小区1处,养猪5户、养鸡8户。养猪户每年收入5万元左右、养鸡户每年收入4万元左右。先后建起5家豆腐皮加工厂,每年每家收入4万元左右。
  1978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1989年,规划出三横一纵4条大街,总长2100米。2010年,村内2条街道已硬化,十字路由街中心穿过,西连引黄沟,村内有2家商店。
  2000年,村人均纯收入2800元,人均年末存款余额2000元,大多数村民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全村拥有程控电话40多部,电视机100余台。2001年以后,全村砖瓦结构住房占98%,无危房。2010年,有各种机动车100余辆,包括轿车6辆,面包车5辆,大型收割机2台,电脑57台,彩色电视、通讯工具基本普及。
  村政任职
  1947年,全村5名党员,胡守忠、齐学春、孟兰荣、孙传英、王云亓,齐学春任第一届村党支部书记。1970年,王吉云任村党支部书记。1978年,王传辉任村党支部书记。1983年,柴吉忠任村党支部书记。1988年,王云明任村党支部书记。1999年,王传辉任村党支部书记。2002年,柴吉责任村党支部书记。
  (柴吉忠)
  崇家村
  村庄概况
  崇家村位于商河县城西南方向15公里处,东与环镇路、黄孙庄为邻,西与芮家村、通天路相连,南与联盟路、埃子李村接壤,北靠黄齐路。全村占地总面积1046亩,其中耕地900亩、果林45亩、藕塘8亩,企业占地18亩,村庄民居占地75亩。2010年全村共有142户、572人,有张、王、李、解、简、崇6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张氏最多。
  该村因崇氏家族定居最早而得名。李氏家族自九世祖讳三明公于清雍正年间由城南西三里河迁于家寨,乾隆年间又迁崇家庄。后有张、王、解氏先后由河北枣强陆续迁来定居于此地。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以前,亩产粮食不足60公斤。1964年3月,村党支部组织动员全村群众,开始治理村东洼地。切割成方,挖渠筑田,投工6万个,动用土方12万立方。1965年5月,村党支部动员群众填沟湾、铺街道,规划大街。1966年春,建标准房屋10座。1972年,村庄建设和村民宅基地开始统一规划。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7年秋,全村户户通电。1988年春,村小学从村里搬往村外。1996年后,该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先后建起冬暖式蔬菜大棚、养鸡大棚。200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2600元,人均年末存款余额1800元,大多数村民住上砖石结构的瓦房,全村拥有程控电话100多部,电视机100余台。2006年,村柏油路东路正式通车,安装路灯。2007年春,全村通自来水。2010年,整理前后两条街,铺垫广场。
  该村有二层居民楼2座,各种机动车80余辆,其中轿车5辆、面包车7辆、大型收割机1台、电脑20余台,彩色电视、通讯设备达到普及。该村鱼池、白莲藕闻名四邻八乡,柏油路由村中心横穿东西,东环路直通镇商业中心。
  文化生活
  新中国成立以前,高跷、小剧团、武术是该村的主要文化活动,每年春节村民表演各式各样的节目,如三节棍、白手夺刀、枪拳等。新中国成立以后,高跷、小剧团年年不断。
  1952年后,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村内办小剧团,参加人数20余人,演出节目有《白毛女》《三世仇》《红灯记》《沙家浜》《王定保借当》等,并到各村巡回演出。
  村政任职
  1947年,李以成、解荣都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成立小队部,由解荣都任队长。1949年,第一届党支部成立,解荣都任党支部书记,张延信任村大队长。解放战争时期,全村有20名青年参军参战,张三林、张盼林牺牲。村民李以平在雀山战役中荣立二等功。有20余名青年参加济南、淮海等战役的支前队伍。1950年,全村共有党员9名。朝鲜战争爆发后,有5名青年参加志愿军,赴朝作战。1949-2010年,解荣都、张延青、张延平、张延亮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2010年,全村共有党员19名。
  人物
  李大训 又名李精一,字薪传,号堂荫,郡廪膳生,李氏十五世传人。《商河县志》载:“赋性沉默,立品端方,弱冠入郡庠,旋食饩。为文不仅以风采见长
  岁试辄冠军,钮学使赏其文高古,浸淫史汉。惜数奇仅以岁贡终。寿七十有九,子璋,邑庠生,品学有乃父风。”
  张延治 1920年6月生,参加过抗美援朝,后转业任河北省沧州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
  张铁林 1923年3月生,参加过解放军,后任北京市海淀区“革命委员会”主任。
  王云亮 1931年4月生,毕业于济南煤矿大学,后安排河北开滦煤矿任矿长、党支部书记,人大主席团主席。
  (王传宝)
  段家村
  村庄概况
  段家村位在商河县城西南18公里处,南靠济阳县唐庙村、西靠临邑县油坊村。全村占地总面积3500亩,其中耕地3070亩,村庄占地400亩,池塘30亩。2010年,全村有198户,人口865人。
  该村系明末清初,段氏一族由河北枣强迁入,以姓氏命名为段家村。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以前,生产条件落后,粮食亩产不足80公斤。1972年,将3070亩耕地改造成方田,打深水井28眼,做到了涝能排、旱能浇。
  1974年,进行第一次村庄规划。1984-1985年,自发电照明。1986年,全村通电。1987年,第二次村庄规划,调整房屋方向,加宽街道。1990年,投资20万元,建面粉厂和印刷厂。1993年,投资10万元,建榨油厂和蜂窝煤厂。1994年,硬化村内大街。1996年,通自来水。2003年,建8个养殖小区,总占地40亩。2007年,村庄街道二次硬化,安装路灯。2008年,投资12万元,建木材加工厂。2009年,投资40万元,建石料加工厂。
  该村1984年立集,农历逢三排八赶集,设有摊位400余个,交易额30万元。1988年,村学校迁至村南,建砖瓦结构的学校办公室、教师宿舍、学生教室,并配置办公用具、学生课桌凳等。
  村政任职
  1939年,八路军的一个独立团北上执行任务,路过此地,团长了解到段家群众热情高基础好,就把独立团的一连连长段尚奇留下做党的敌后工作,段尚奇从1939-1944年在该村发展党员8人,向抗日前线输送9人。1947年段家村第一届党支部正式成立,段尚奇任村党支部书记,段曰亭任委员。1972年,段清友任村党支部书记,段京江、段京虎任委员。2004-2010年,段清学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段忠良任党支部副书记,段忠玉任委员。
  人物
  段京祥 1919年5月生,1937年3月入伍,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参加淮海战役,获中原军区奖章一枚。1949年4月21日,参加渡江战役,获华东军区奖章一枚。1951年11月退役,1993年病逝。
  段清班 参加过解放战争,一级伤残军人。
  (段中厚)
  后昝村
  村庄概况
  后昝村位于商河县城西南方向15公里处,东临玉皇庙镇政府驻地,西临纪家村,北接埃子李村,南临前昝村。全村占地总面积1125亩,其中耕地900亩,饲养区45亩,居住占地180亩。2010年全村有135户、500人,均姓昝。
  相传明清年间,一昝姓族人由河北枣强迁入此地,由于村庄坐落前昝以北,所以取名后昝村。
  村计民生
  1957年,村党支部组织村民打砖井30眼,并购置畜力水车、手摇水车。1964年,组织村民挖掘引黄渠一条(改貌沟)。1978年后,打机井18眼,实现水浇地全覆盖。1981年,引种“鲁棉一号”,并大面积栽种苹果、大蒜。2010年,全村有轿车8辆,面包车4辆,电脑50台;有21户村民搞养殖,养鸡3万只,生猪存栏1400头;有大小施工队4个,作业人员80人。
  1990年,对村内宅基、街巷进行统一规划,并实现户户通电,通自来水。2007年,硬化村内东西2条、南北1条大街,并安装路灯。
  1970年成立小学,有2个班。1983年学校迁址扩建。2001年进行撤班并校,村适龄儿童集中到段家中心小学读书,入学率达到100%。
  抗日战争时期,该村是八路军的堡垒村,妇救会为动员青年参军抗战,曾组织秧歌队,宣传抗战。1955年以前,该村一直有“闹十五”的习俗,主要节目有高跷、三节棍等。2009年成立了鼓子秧歌队。
  该村解放前的共产党员有昝开彦、昝开林、昝开春、张清立。昝开林、昝开春、昝清泉、昝龙林、昝云德先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人物
  昝开文 抗日战争时期参军,任连长,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回国后先后在南京某部队、北京首都机场任职,病故后葬入八宝山。
  昝龙亮 1951年12月生,上海交通大学毕业,曾任山东建筑大学党委书记,2000年7月任山东省建设厅副厅长。
  (昝龙功)
  纪家村
  村庄概况
  纪家村位于商河县城西南方向15公里处,镇政府驻地西4公里处,东与后昝村为邻、西与塔坡村相连、南与安家村接壤、北与段家村为邻。全村占地总面积1100亩,其中耕地605亩,经济林200亩,村庄民居占地80亩。2010年,全村共有75户、380人,有纪、赵、李、董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纪氏最多。
  明末清初,纪姓一家由河北枣强迁至此地,取名纪家。李氏家族自九世祖讳三明公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由城南西三里河迁于家寨,乾隆年间(1735-1799)又迁崇家庄,十一世讳仁贵次子迁纪家庄。
  村计民生
  从1962年开始,村民修沟排涝,挖渠筑田,在涝洼地筑起8块台田,粮食收入有所增加。1966年大旱,打机井2眼。1978年,发展棉花种植200亩,亩产籽棉300多斤。1987年,栽植苹果树60余亩。2000年,发展冬暖式蔬菜大棚20个。2004年,建畜牧小区4个,占地10亩。2009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7%。
  1978年,开始对村内宅基、大街进行统一规划,开通东西2条大街。1988年10月,安装30千伏变压器一台,全村户户通电。1991年11月,全村通自来水。2004年,新建占地10亩的养殖小区1处。2005年9月,村后街硬化面积2300平方米。2007年10月,村办公室及老年活动场所建成。2010年,全村砖瓦结构住房占99%,全村基本达到每户有拖拉机或农用三轮车,全村有大型收割机2台,有轿车12辆,面包车2辆,电脑35台,有线电视户户通,电话家家有。
  新中国成立以后,村里成立夜校、识字班。1963年,借用民宅办小学。1967年,村里盖4间土坯房作为小学教室。1988年,改进办学条件,建3间砖瓦结构的小学,配套设施2间。
  解放后,鼓子秧歌深受群众喜爱,每年佳节还有小戏、吕剧等各种文艺节目。
  村政任职
  1947年,李纯善任第一届村党支部书记。1976年,纪连美任村党支部书记。1989年,赵禄明任党支部书记。2004年,董志斌任村委会主任。2007-2010年,董志斌住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2010年,该村共有党员16名。
  (纪龙安董志彬)
  芮家村
  村庄概况
  芮家村位于商河县城西南方向15公里处,东与崇家村为邻,西靠通天路、南与埃子李村接壤、北与柴王村为邻。全村占地总面积1480亩,其中村庄居住占地250亩。2010年,全村共有150户、600人,有芮、张、宋3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芮氏最多。
  据芮氏家谱记载,该村以芮氏最早在此定居而得名。明朝年间,先祖芮文秀率家人由山西芮城流落到河北宝坻,后又迁入商河县杨广坞村定居。多年后(时间不详)其孙芮顺一人至崇家娶李氏为妻,划地建宅,从此得名芮家村。
  村计民生
  1977年,在村周围修了公路和方田区,村北修一条引黄沟,土地成方连片。1978年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1年,发展棉花种植500亩。1986年,种植苹果树75亩。2002年,建起冬暖式蔬菜大棚40个,主要种植辣椒、西红柿、芹菜等。2003年,发展速生林20公顷。2005年,该村人均纯收入4600元,2010年达到7300元。
  1978年以后,全村对宅基、街道实行统一规划。1988年,全村户户通电。1998年安装固定电话。2007年,实现有线电视户户通,家家通自来水。2010年,投资60万元,硬化5条大街,总长1.8公里。
  新中国成立以前,该村只有1处私塾,1名教书先生,只有家庭条件好的孩子才有机会上学。1949年,成立识字班。1985年,新建砖瓦结构教室8间。
  该村民间武术、戏曲等传统文艺节目远近闻名。较为典型的有芮世文、芮光林、芮砚林、张恪信等人的马叉,芮永祥扮演的白蛇,张恪安扮演的青蛇,芮端林、芮法军等人的京剧。
  村政任职
  1949年,张遵茂任村党支部书记。1958年,芮玉来任村党支部书记。1959,芮世良任村党支部书记。1949-1960年,芮墨林时任周边7村党支部书记,后任5村农业合作社社长。1961年,芮墨林任芮家村党支部书记。1966-1970年,芮聪林任村革命委员会主任。1971年,芮吉文任村党支部书记。1981年,芮登林任村党支部书记。1989-1991年,张遵德任村党支部书记。2002-2004年,芮吉泉任村党支部书记。1992-2010年,芮吉山任村党支部书记。
  人物
  芮玉君 1930年生,1949年参加工作,小学教员,1953年入党,曾任商河县城关区文书、组织干事,人民公社时期任郑路、殷巷公社党委副书记,后任商河县农业局副局长,已离休。
  芮全林 1947年生,1968年入党,曾任商河县一中教师。1984年任燕家乡党委副书记,后任大岭农场书记、县广播局副局长,已退休。
  芮吉曾 1935年生,医科大学毕业,任临沂市人民医院院长,已退休。
  芮吉勇 1941年生,1960年参军,1962年入党,1970年转业,任济南市槐荫区政协主席,已退休。
  芮章林 1951年春赴朝鲜作战,牺牲,烈士。
  芮太林 济阳县县大队战士,牺牲。
  芮玉奎 1973年生,博士,副教授,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北京食品学会会员。1993-1997年就读于莱阳农学 院园艺系。1997-2000年,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生物物理系,获硕士学位。2000-2003年,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栽培学系,获博士学位。2003-2006年,任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讲师。2006年,任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副教授。
  (芮吉东 芮法明)
  老宋家村
  村庄概况
  老宋家村位于商河县城西南方向20公里处,东与卢段家村为邻、西与临邑县油坊寨村相连、南与塔坡村接壤、北靠付太河。全村占地总面积3700亩,其中耕地2450亩、林木果树400亩、池塘河坝300亩、村居550亩。2010年全村共有207户、878人,有宋、李2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宋氏居多。
  明末清初,宋国用、宋国安、宋国泰兄弟3人携家眷由河北省枣强县迁至商河县城西南立村,曰老宋家村,该家族同宗同姓。李姓自民国初年由付家村迁至该村外祖父家居住。
  村计民生
  1964年,村党支部带领村民打机井1眼。1975年,引黄干渠完工,流经该村,大部分土地能灌能排,粮食产量有所提高。1981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开始种植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1986年,村党支部带领村民种植苹果树300余亩。1997年9月,打机井24眼。1998年3月,动用土方10余万立方米,修筑沟渠12600米。自2003年,先后建冬暖大棚16个,主要种植彩椒、黄瓜、芹菜等。2009年,村党支部调剂土地鼓励村民建养殖大棚14个,年利润达到60万元。截至2010年底,有两层居民楼5座,各种机动车300余辆,其中轿车13辆,面包车42辆,大型收割机5台,运输汽车3辆,电脑40余台。
  1984年3月,实行村庄建设和村民宅基统一规划。1987年8月,安装100千伏变压器1台,全村户户通电。2003年3月,村通联盟路通车。2005年6月,户户通自来水。2008年8月,筹措资金54万元,对村三纵一横大街进行硬化、绿化,大街两侧种植龙爪槐460棵。2009年6月,投资20万元对村通联盟路进行修护。
  新中国成立以前,该村有私塾1处。1963年,该村自办小学;1984年,村小学达到山东省二级标准六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10年,建成文化大院,设有图书室、篮球场等。
  新中国成立以前,花跷表演为该村一大盛事,每年春节100余名男女青年参加表演,并有武术、花鼓等表演节目。该村迷戏小有名气,曾与临邑县张六庄村搭档进行商业性演出,表演传统曲目《洪风传》《小八义》。新中国成立以后,村民演过现代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等。1978年以后,排演过《小姑贤》《墙头记》《王汉喜借年》《王老虎抢亲》。
  村政任职
  1938年4月,宋学恭为该村第一名党员。1946年4月,成立中共老宋家村第一届支部委员会,宋学恭任书记。解放战争时期,全村有17名青年参军参战,其中宋其才、宋学轩牺牲,被追认为烈士;有30余名村民参加济南、淮海等战役的支前队伍,青年宋好亮、宋其臣、宋心洪随军南下屡立战功。
  1946-1997年,宋学恭、宋好忠、宋心山、宋好勤、宋心圣先后任党支部书记。1997年,宋心顺任村党支部书记。2010年,全村有党员24名。
  人物
  宋学春 1954年出生,1975年商河县第三中学高中毕业,1976年入党,1980年上海外国语学院德法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日报社任记者,后自学攻读研究生,取得硕士学位,毕业后分配到人民日报社驻济南记者站,任副站长等职,1988年调入人民日报社驻青岛记者站任站长。
  宋好亮 1923年生,1946年参军,参加过济南战役、淮海战役,历任排长、连、团参谋长,建设兵团团长,江西省余江县武装部长。
  宋心洪 1932年生,1949年参军,由商河县公安局调山东省军区警卫营任营长,济南市房管局党委书记等职。
  宋其臣1932年生,中共党员,一级警督。1947年10月被招入魏集公安局,后又转入临邑县公安局、德州地区公安局。1948年9月24日,济南解放后调入济南市公安局,历任便衣警察,户籍科科长。1985年任济南市公安局副局长,1990年任济南市公安局局长,1998年退休,兼职济南市公安局顾问。
  (宋学庆)
  塔坡村
  村庄概况
  塔坡村位于商河县城西南方向20公里处,东与纪家村为邻、西与临邑县孟寺镇张六庄村相连、南与安家村接壤、北与宋家村为邻。该村民居占地面积320亩、耕地706亩、湾40亩、鱼池70亩(16个)、大棚40亩、引黄沟92亩,清源湖水库占地518.33亩。2010年,全村共有107户、422人,有蒙、李、张、贾、董、刘、乔、郭、王、宁、陈、苑12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蒙氏、李氏最多。
  该村塔坡得名源于传说,据说鲁班与何仙姑约定,鲁班在该村修塔,何仙姑在纪家村打72眼井,看谁先完工,只有一宿的时间,以鸡叫为准。结果何仙姑72眼井先打完,又到鲁班修塔的地方学鸡叫,鲁班听到鸡叫后知道时间到,放弃了修塔,后来知道是何仙姑捣鬼,一怒之下到何仙姑打的72眼井里洗了脚,结果纪家72眼井全成了咸水。鲁班在该村修塔没完,所以得名塔破,后叫成塔坡。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后,该村南洼有700多亩盐碱地。1952年,成立互助组,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乔法冉。1956年,成立联合大队。1958年,该村打砖井32眼。1975年,修引黄沟,水浇条件改变。1978年,修建沉砂池、加宽引黄沟,沉沙池占地648亩、引黄沟占地92亩,村集体购买24马力拖拉机1辆。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开始种植棉花。1984年,沉沙池占地陆续返田。1986年,种植苹果树76亩。1992年,挖鱼塘3个,发展罗非鱼养殖。1993年,在沉沙池种植芦笋100亩,打机井3眼。1994年,打机井7眼。1997年,沉沙池打机井3眼,安装轴力泵。1998年,打机井2眼,深48米。2004年,沉沙池复垦,打机井6眼。2007年,沉沙池改建为清源湖。
  1985年,村庄统一规划,开通大街小巷。1988年通电。1993年,通自来水。2005年硬化村南北、东西大街2条。2007年,硬化村南东西大街,修村下水道2000多米。2008年,改挖养鱼池,由3个挖成16个,承包到户。2008年,翻盖村办公室。
  1953年,成立夜校。1962年,正式建立小学,并于1982年、1989年对学校进行两次扩建。
  该村的传统文化节目主要是“迷戏”,表演曲目有《空棺记》《吕洞宾打药》《桂香打柴》《丁生扫雪》等。此外,高跷、梢子、三节棍等表演也远近闻名。
  村政任职
  1946年,乔玉刚入党。1947年发展党员7名,有乔法冉、李玉山、李玉茂、李玉德、刘玉星、刘文富、王吉武。
  1950年,刘玉星任第一任村党支部书记。1958年,乔法冉任党支部书记。1960-1962年,第三任党支部书记王吉武。1963-1973年,李德合任党支部书记。1973-1978年,王付胜任党支部书记。1978-2010年,蒙加顺任党支部书记。2010年,全村有党员9名。
  人物
  张德庆 1918年生,参加过抗日战争、淮海战役,三级残疾军人。
  乔玉刚 1923年生,1942年参军入伍,1944年因伤退伍,1946年入党,参加过土改运动,1950年病故。
  郭德才 1927年生,1942年参军,参加过济南战役、淮海战役,1952年退伍,2000年病故。
  (蒙加顺)
  徐宋村
  村庄概况
  徐宋村位于商河县城西南方向20公里处。东靠通天路,西与段家村相连,南接联盟路。全村占地总面积1170亩,其中耕地面积795亩,水塘30亩,畜牧养殖小区面积75亩,村庄民居占地270亩。2010年,全村共有89户,总人口39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有徐、宋、张3个姓氏,均为汉族,徐、宋两姓人口基本相同,张氏仅1户。
  徐氏祖先于明末清初由河北省枣强县迁入此地,以姓命村名为徐家村,后又有宋氏兄弟由该镇老宋家村迁入,繁衍生息,1975年改名为徐宋村。
  村计民生
  1963年,村民修沟渠筑台田,打机井1眼,改善农业生产条件。1980年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机井11眼。1980年,开始发展棉花种植。1981年,棉花种植面积达到600亩,亩产棉花300斤。1987年,种植苹果树90亩。2003年,发展速生林,新建畜牧小区3个,旧品回收点1个。2009年,引进中型养鸡场1个。2010年,引进标准化大型养鸡场1个,全村砖瓦结构住房占100%,无危房,有居民二层楼1座。各种机动车100余辆,其中轿车7辆,面包车6辆,电脑30余台,彩色电视、通讯设备基本普及。
  该村在徐明河、徐明海、徐志明等工头的带动下,全村有男女劳力60余人从事建筑行业,仅此一项就为全村增收100万元,成为村民一项重要经济来源。村内还建有养鸡场2处,养猪场1处。
  1986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4条大街,总长1050米。2006年,户户通自来水。2007年秋,对村内的前后街进行硬化,同时修建下水道。2009年,对南北大街和东西小街及东西外环路进行全面硬化、美化和绿化,安装路灯。村内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2010年,人均住房面积40平方米。
  1949年,该村成立夜校。1971年建村办小学,并先后于1976年和1985年进行改建扩建,1997年学校进行达标翻修,1999年合并于段家小学。
  新中国成立以前,鼓子秧歌踩花跷表演一直是该村一大盛事,每年春节、元宵节都与邻庄段家合伙表演,在当地颇有名气,人员也相当多,可以出6个伞头,到附近各村进行友好表演。2010年,修建占地2400平方米的文化大院,内设图书室、阅览室、老年活动室、乒乓球台等群众娱乐、健身场地。
  村政任职
  新中国成立以前,徐文章为村党支部书记。1972-1985年,宋其义任村党支部书记。1983-2002年,徐志会、徐文圣、张学明、徐明德、宋心元先后任党支部书记。2002-2010年,徐明河任党支部书记。
  人物
  徐文平 生卒年不详,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转业后任微山县粮食局局长。
  (徐志广)
  大张村
  村庄概况
  大张村位于商河县城西南方向15公里处,东与齐家村、魏集村为邻,西与临邑县李官村、崔马村相连,南与临邑县小昝家村接壤,北与河东李村为邻。全村占地总面积3726亩。2010年,该村共528户、1988人,有张、章、常、孙、杨、贾、左、宋8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张氏最多,占全村人口的75%。
  该村因村大人多而得名,据族谱记载,该村由商河西关迁来,祖茔在三里河村西南。
  村计民生
  1978年开始发展棉花种植,并在全县首创棉麦套种生产方式。1987年,栽植苹果树300余亩,主要品种有红富士、红香蕉等。2001年开始大规模发展养殖业,至2010年,全村共有养殖小区5处。
  人民公社时期,该村有副业组1个,设编织、铁匠、木工,从业人员近50人。1998年,投资25万元与力诺公司合作在村西建力诺安瓿厂(现鑫诺太阳能管业有限公司)。后相继建起了面粉加工厂、板材厂、儿童玩具加工厂、服装厂、项链厂等,全村从业人员200余人,产值200余万元。
  1998年11月,设集,农历逢四遇九是村里大集日。集日时,摊位达到400个,赶集人数3000余人,集市交易额3万余元。1999年春,建立商业一条街,内有理发、超市、饭店、良种农药化肥、婚庆、机电维修、五金等商店。
  新中国成立以前,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5%。新中国成立以后,村办学条件逐步改善。1977年,曾建立初中班,有7个年级,其中一年级2个班,共8个班,学生300余人、教师13名。1999年,投资10万余元在改造原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了高标准的文化大院,设有青年科技之家、老年活动室、图书室、民兵之家、乒乓球室、象棋室等。
  1969年,修村西临商河。1973年,村庄林网改造,土地划方。1975年,实行统一规划。1982年,安装50千伏变压器2台,全村户户通电,后因用电量增大,逐步换成100千伏变压器3台。1989年,开发商业街1300余米。1999年,将前大街由15米加宽到27米。2003年,硬化村前大街。2008年,开通光彩广场及大街。2009年,开通办公室东至环村路大街。村卫生室设有8张床位。
  2001年,村集体投资通自来水,2007年通有线电视,2008年普及沼气池,2010年完成改厕。自1971年胜利油田在该村打第一口油井后,已有商河油管委、二矿、胜临公司打油井52口。自1996年,油田先后硬化井路1500余米,修砂石路2000余米。
  踩高跷、蹦板凳、抬信子是该村传统秧歌。1970年前后,办起了小型京剧团、吕剧团,演出节目有《红灯记》《沙家浜》《李二嫂改嫁》《墙头记》《借年》等,每年到邻村巡回演出10余场。1998年开始,成功举办了四届“大张村和谐杯”卡拉OK大奖赛。
  2010年,该村有二层居民楼7座,各种机动车500余辆,其中轿车40辆、面包车10辆、大型农业机械12台、重汽运输车8辆。有电脑180余台、太阳能300台、沼气池260个、水冲式厕所340座。村内有养殖小区10处,山鸡养殖5处,养猪场3处,养鸡场2处,养鸭场1处。全村农业、家庭财产保险费用全部由村集体负担。村集体对考入大专院校的学生一次性奖励300元,考入中专的学生奖励200元,并每人发放旅行箱1个。
  村政任职
  1940年6月,李逸民、王宗仁领导的挺纵一队与商河抗日力量,击毙由该村抗日人员从多处诱至村西北角的日军80余人。
  新中国成立前党员有:张杰泉、姜正清、张延俭、杨光地、杨宗让、张石氏、张延雨、张光水、张延春9人。解放战争时期,全村青年积极参军参战。其中张光明、常道金、张士先、张光华牺牲。淮海战役期间,张光停、张宗泉、张杰泉负伤;朝鲜战争时期,张方龙、张光忠、张元林、张树星、孙士武、张延金赴朝作战。1949-1995年,张延俭、杨宗信、张元杰、张元成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1996-2010年,张玉文任村党支部书记。2010年,全村共有党员41名。
  人物
  张光连 1906年生,中共党员,17岁参军,兰州军区师级干部,已退休。
  张宗泰 出生年月不详,据记载当时因混乱,百姓生命财产常遭到抢劫,全村一直推荐有威望的族人修筑围墙抵御外患,张宗泰首当其选。因当时划界出现分歧张宗泰立马决定骑马划界,拖着犁围村外骑马跑一圈,以犁印为准修建围墙,当时所修围墙高4米,上口宽3米,外围沟深达4米,另开辟大门5处,便门1处,方便百姓出入。围墙设有土枪土炮若干,有专门人员负责。当时外村人员每晚都到该村避难,有亲的投亲,无亲的在村内闲地处躲避。当时流传“大张围子挺保险,台枪火炮四十杆”。1975年进行村庄规划,剩余的围墙残壁逐渐消失。
  杨守茂 出生年月不详,自幼喜爱养玩各种虫鸟,当时他家养的虫鸟有几十种,但他养的一个蝈子特别让人不得其解。一只雌蝈子不叫,还掉了一只大腿,众人都说你养这个干什么?但他说:你别看它不叫,但一天能吃两个鸡蛋,一个大黄梨。后来因外出东北的人多,流传开来,特别是东北地区至今还流传关里的蝈子吃得好,当地流传大张的蝈子吃得好,此事已记入《商河县志》。
  (张延德)
  付家村
  村庄概况
  付家村位于商河县城西南方向18公里处,素有银付家之说。东与芮家为邻、西与大张村相连、南与临邑县油,坊村相望、北与于寨村接壤。全村占地总面积1319.7亩,其中耕地999.7亩、林木200亩、养殖占地30亩、村庄民居占地120亩。2010年全村共有150户、563人,有李、宋、张、吴、朱、崔、周7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李氏最多。李氏家族自九世祖讳三明公于清雍正年间(1722-1735)由城南西三里河迁于家寨,乾隆年间(1735-1799)又迁崇家庄,十一世讳仁贵长子李凤由崇家庄迁朱 家庄又迁此繁衍生息。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以前,全村共有土地1400亩,亩产粮食不足80公斤。1952年,成立4个互助组。1953年,成立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转成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9年,粮食产量提高到亩产150公斤。1964年,村党支部带领群众抗灾自救,疏通沟渠、建造方田,使低涝地得到治理。1996年后,该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先后扶持种西瓜专业户50多户。
  1982年,村里对宅基、街道实行统一规划。1983年3月,新建成一座砖瓦结构小学教室。1985年以来,按照规划,先后开通3条大街。1987年6月,安装50千伏变压器1台,全村户户通电。1997年,通柏油路。2009年,村庄3条街道硬化,总长1200余米。
  2010年,该村有各种机动车100余辆,其中轿车10辆,面包车8辆,大型收割机3台,电脑15台。有养殖小区4处(养鸡场3处,养猪场1处)。
  村政任职
  1946年4月,李连亭、李连鲁、李连会、李玉河、崔来信、李以成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全村有5名青年参军参战,其中有3名青年(李连顺、李玉金、宋好秋)牺牲;有10余名村民参加济南、淮海等战役的支前队伍。有3名青年参加志愿军,赴朝作战。1955-1985年,李连功任该村党支部书记。1995-2001年,李玉禄任村党支部书记。2001-2010年,李士平任村党支部书记。
  人物
  李连恭 1932年2月生,1951年应征入朝参加抗美援朝,屡立战功,后入党提干,并入军校学习,后任副团职。1966年由北京部队转业至北京外文局任职,已退休。
  (李延爱 李元爱)
  齐家村
  村庄概况
  齐家村位于商河县西南15公里处,西临大张村,北与魏集村接壤,东南方与付家相望。该村占地1800亩,其中耕地面积1500亩。2010年全村共有220户,890人,有牛、李、齐、亓、杨、于、朱、苏8个姓氏,均为汉族。该村历史上以产“十道纹西瓜”而著名,现豆腐皮比较畅销。
  亓姓:明洪武年末年,亓氏第七世祖亓经国和二子亓知言、三子亓知微(又名卓吾)由莱芜汶南羊庄迁来。齐姓:由河北枣强县迁来,最初是齐姓人氏,嘉庆十六年,齐姓第十一世后人,兄弟6人分别居住在惠民、临邑县临南镇、济阳、淄博等地,住该村的为老六,兄弟几人赶到该村立碑,此时老大已去世。李姓人来该村有400年,先祖于明永乐年间由京东遵化州石门村迁往商河西三里河村,第六世一支迁至玉皇庙魏集村,后九世讳方策公次子讳奇勋居魏集,其他族入均迁来齐家。牛氏人自洪武二年(1369)由河北枣强县迁来。后又有于姓、杨姓、朱姓、苏姓人氏迁来。
  1938年,齐家村种植梨树、杏树、桃树达二百多亩,金齐家之名由此而来。
  村计民生
  1980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均2亩。1987年,栽植苹果树100亩,建冬暖蔬菜大棚30个,主要种植辣椒、西红柿等作物。2005年,建立12家豆腐皮手工作坊,至2010年,日产豆腐皮7000斤,远销北京、德州、东营、淄博、济南等地。
  1951年,该村成立小学,设1个教学班,后发展为3个教学班。2000年,该村学生统一到魏集中心小学上学。1978年,村内通电。1981年,对村里宅基、大街进行规划,开通村内三横两纵5条大街。1983年,成立幼儿园,容纳儿童80人。2000年,村内通电话。2008年,村内进行大街硬化,安装路灯。2009年,通有线电视。2010年建起农家书屋,图书1000余册。
  村政任职
  抗日战争时期,李以德、李以智、牛传中、李忠林、李纯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批党员,村民牛法经参军牺牲。抗美援朝时期,牛法顺、李忠成参军入伍。1949-1956年,李以爱任该村第一任村长。1956-1958年,李以河任村党支部书记。1958-1964年,牛法冉任村党支部书记。1964-1966年,李以勤任党支部书记。1966-1972年,李以停任“革委会”主任。1979-2007年,李孝华任村党支部书记。2007年,牛立举任村委会主任。2010年全村有共产党员25名。
  人物
  李宗邦 清朝时期人,贡生,任济南府文职。
  牛法经 抗日战争烈士。
  牛法顺 中共党员,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荣立三等功。
  (李以千)
  王天弼村
  村庄概况
  王天弼村位于商河县城西南方向30公里处,东靠临商河、西与临邑县小于村接壤、南与大张村接壤。全村占地总面积890亩,其中耕地646.6亩。2010年全村共有98户、412人,有王、孙2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王氏最多。
  据传清朝年间王氏兄弟3人因避传染病带领全家人由河北枣强迁往城西苏家,后王殿弼一家又迁来此地,以人名命村名为王殿弼,后演变为今名。
  村计民生
  1982年7月,村里在大张村接电,全村通电。1984年2月,村庄建设和村民宅基地开始统一规划。1985年9月,村里修建第一座砖石结构瓦房学校。1999年7月,修建河东桥及村西桥。2000年3月,全村户户通
  来水。2003年5月,用红砖铺设村南北大街。2004年6月,村里打灌溉机井8眼。2007年7月,修村南桥及村牌坊。2008年5月,建办公室及文化大院。2009年10月,实现户户通有线电视。2010年5月,硬化村外环公路及3座生产桥。
  2010年,该村有各种机动车150余辆,其中轿车10余辆,大型收割机2台,电脑10余台。
  1952年,该村成立学校。1985年对学校进行扩建,新建砖瓦结构校舍6间。2008年,建村文化大院8间,设有篮球场、图书室、乒乓球台等。
  自1966年,村办小型吕剧团,演出节目有《白毛女》《三世仇》《送子参军》等节目,并到邻村巡回演出。
  村政任职
  1941年6月,王光亮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52年,该村成立第一届党支部,孔学治任村党支部书记。1968-1981年,孙汉训任村党支部书记。1981-1983年,王大水任村党支部书记。1983-1996年,王有堂任村党支部书记。1997-2010年,孙汉训任村党支部书记。2010年,全村共有党员47名。
  人物
  王大兴(1851-1903年)字辅清,号克南。清同治十年(1871年),考中武举,候选总兵。
  (孙汉周)
  魏家集村
  村庄概况
  魏家集村位于商河县城西南方向25公里处。东与于寨为邻,西隔临商河与临邑县相邻,南与齐家村接壤。全村占地总面积4500亩,其中耕地2550亩,果林300亩,沟渠600亩,企业占地390亩,村庄民居占地660亩。2010年底,全村共有295户、1386人,有魏、张、齐、甄、季、方、王、于、李、夏、吴、陈12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魏氏最多。
  村内6条街道已硬化,柏油路由街中心穿过,北连杨广坞,南接商业街。境内有集贸市场、商业综合服务楼、商店、饭店、机动车辆维修部、手套厂、面食加工厂、加油站等各种服务行业,市场较活跃。
  魏家集村是济南市先进村之一,2003年,被济南市市政府授予“济南市级文明村”称号;2010年,被济南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生态文明村”称号。
  相传明洪武年间(1368-1398),魏氏一脉由河北枣强县迁入本地,后齐氏等姓氏陆续迁来。并立集市贸易,据传当时为该县五大集市之一,逢一、六为大集延续至今,故而得名魏家集。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以前,村周边有低洼地120余公顷。村西地势较高,有碱地10公顷。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砖井50眼,修渠排涝压沙盖碱,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1964年,全村群众开始治理土地,切割成方,挖渠筑田,投工6万余个,将涝洼地改造成旱能灌、涝能排的良田,粮食产量又有了新的提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党支部带领群众打机井10多眼。1987年春,修建扬水站1座,后挖水沟7条,将全村所有耕地改造为水浇田。2010年,全村有大型农机械16台。2000年2月,投资10万元,打深水井1眼,井深400米,安装供水设备管道,村民饮用水水源由地表水改为地下水。
  1988年2月,村庄建设和村民宅基地开始统一规划。2003年5月,投资35万元修建的村内中心街柏油路正式开通,总长670米,宽12米,有下水道配套设施。2006年6月,投资120余万元,对村内5条南北路进行硬化,硬化面积13800平方米。2006年7月,投入60余万元硬化全村胡同。2008年,投入40余万元建老年活动室、文化大院、卫生室。2009年,投入18万元硬化、绿化全村干道,修建人行道、排水沟10条,安装路灯。2001年,被济南市政府授予“村镇建设明星村”称号。
  该村工业始于人民公社时期,当时只有木工厂和土砖窑厂,从业人员30人,年收入近万元。1978年以后,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发展村办、户办工业。1983年以来,建起新砖瓦厂1座,年产红砖1000万块,年产值100余万元。2010年,投入120万元新上手套机80台,年纯利润20万元。
  村内有集贸市场,五天一集,农历逢一遇六是村里集日。集日时,摊位达到400个,赶集人数6000余人,集市交易额10余万元。2001年,投资60余万元,在村南侧建起长800余米的商业街1条,设有百货商店、卫生所、饭店、五金门市、农机维修部、良种和农药专卖店、化肥销售点、理发店、洗浴室、肉食店等经营场所。2001年后,建起二层商业居民楼14座,经营范围涵盖百货、婚庆、农机修配、机电、服装、五金、铝塑、农药化肥等。群众出行较方便,村内有通往县城、济南、临邑等地的班车。
  2010年,村内有养殖小区8处(养鸡场1处、养羊场7处)、玩具厂1家、玻璃颗粒加工厂1处、手套加工厂1处;有各种机动车420余辆,其中轿车35辆,面包车20余辆,重汽运输车6辆,挖土机、吊车8台,电脑100余台,彩色电视、通讯设备基本普及。
  1949年,成立了夜校识字班,建土木结构校舍10间,1965年扩建到24间。1984年,学校达到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1984年来,投入60万元办农村文化大院,设有青年科技之家、老年活动室、图书室、民兵之家、乒乓球室、篮球场及健身器材等。
  1999年以来,该村对考入中专、大专的学生奖励500元。村级必要支出费用不再由村民分摊。村卫生室设有8张床位。孤寡病残老人得到经济扶助。
  自1952年始,该村办小型吕剧团,演出节目有《白毛女》《三世仇》和《送子参军》等节目,到邻村巡回演出20余场。1968年办起了小型京剧团,演出节目有《红灯记》《沙家浜》等,受到邻村群众好评。1972年又办小型吕剧团,演出的节目有《李二嫂改嫁》《借年》《井台会》《王定保借当》。1980年该村在县文化馆的协助下又排演新的剧目,培养更多的演员,演出剧目有《墙头记》《闹房》《三定桩》等,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该村的鼓子秧歌远近闻名,多次外出演出,并于2002年获全国民间艺术演出一等奖。
  村政建设
  1947年4月,夏金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47年4月,中共魏家集村第一届支部委员会成立,夏金兴任党支部书记。解放战争时期,在党支部的号召和鼓励下,全村有60余名民工参加济南、淮海等战役的支前队伍。1950年,全村共有党员11名。朝鲜战争期间,有6名村民赴朝作战。1949-1970年,夏金胃、魏守信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1971-1978年,张学荣、魏克良相继任村党支部书记。2007年魏安力任村党支部书记。自1983年,村党支部连续14次被县、镇两级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先进单位”。2001年,被济南市委评为“市级文明村”。2010年,全村共有党员34名。
  人物
  齐麒祥 清朝光绪三年(1877)中秀才,是当时周边影响颇大的书法家。
  魏学德 清朝末年老中医,在周边齐家、付家、大张、杨广坞等九村行医。
  李纯丙 清朝末年中医,医术高明。
  夏金兴 1912年6月生,1947年4月入党,是该村第一名共产党员。解放战争时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任联络站站长。1971年10月病故。
  夏金贵 早年参加革命,解放战争时期南下,后任浙江省萧山市粮食局局长,2006年病故。
  (齐宗孔)
  小李家村
  村庄概况
  小李家村位于商河县城西南方向15公里处。东与张名扬村为邻、西靠临商河、南与大张村接壤。全村占地总面积428亩,其中耕地290亩、河滩地90亩、村居占地48亩。2010年全村共有42户、190人,有郝、谢、苏、徐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郝氏最多。
  明初该村最早李氏迁来此地,以姓氏得名。
  村计民生
  1985年,组织村民先后栽植苹果树60余亩。2004年,村内2条大街铺设柏油路面。2008年,村内所有街道、胡同全部硬化。2010年,村内有各种机动车80余辆,其中轿车2辆,面包车4辆,农用运输车2辆,农业机械车2台,电脑10余台,村内有养殖小区2处。
  1986年,对村内宅基、街道进行统一规划。2005年,户户通自来水。2007年,20%农户建立了沼气池,投资2万元铺设灌溉线路。
  村政任职
  1947年,郝松元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解放战争时期,全村数名青年参军参战,其中苏长元在山西一次战役中腿部受伤致残。1953-2005年,郝松元、郝立安、苏振勇、郝松森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
  人物
  郝德奎 1947年参加工作,曾任陵县城关镇党委副书记、陵县人事局副局长,已病故。
  郝松俊 1948年参加工作,曾任临邑县商业局副局长,已病故。
  (谢青云)
  杨广坞村
  村庄概况
  杨广坞村位于商河县城西南方向15公里处。东与贾庄镇铁匠村为邻、西与张名扬村相连、南与魏家集村接壤、北至贾庄镇栾洼村。全村占地总面积2400亩,其中耕地1800亩,河渠、方田道路等300亩,村庄民居占地300亩。2010年全村共有221户、960人,有董、赵、管、李、于、魏、芮、王、张、庞10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董氏最多。
  相传隋朝年间,隋炀帝(杨广)在此修城名为杨广城,后毁于地震。明朝末,李氏由河北枣强县迁来,改名杨广坞村。
  村计民生
  1964年秋,村党支部组织群众,开始治理村北、村东北70余公顷涝洼地。1985年春,村里进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村内4条大街、20条胡同。1986年3月,安装100千伏变压器1台,全村户户通电。1996年后,该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先后种苹果树200余亩、丰产林150亩。2007年2月,全村通自来水。2007年8月,投资47.1万元硬化6条大街,总长2800米,1.12万平方米。2009年村内所有胡同硬化,并对大街进行了美化、绿化、亮化。
  该村有土砖窑厂1个,有电焊门业、机动车维修2处,副食门市6处,来料加工厂2个,养鸡、养鸭大棚6个,养猪小区2处;有各种机动车200余辆,其中轿车10辆,面包车5辆,大型收割机2台,重汽运输车2辆,电脑20余台。
  1949年,成立夜校识字班。1985年,新建校舍10间,1991年,对学校进行扩建。2008年,新建村文化大院10间,设有篮球场、图书室、党员活动室等。
  新中国成立以前,每年春节举办各式各样的节目,其中有武术、花鼓、小戏等剧目。尤其是武术表演,如:赵西树的罗家枪、赵万康的南拳、三节棍、许文翠的北腿颇有名气。1952年,村内办小型吕剧团。芮墨林、董士贤两人,人送外号金娃娃、两盏灯,演出节目有《白毛女》《王定保借当》《借年》等。1968年办小型京剧团,演出节目有《红灯记》《沙家浜》等。
  1984年,对村内街道、宅基进行统一规划。2007年,实现户户通自来水。2008年,完成厕所改造,太阳能普及率达到80%。2009年,对村内所有胡同进行硬化。
  村政建设
  1947年2月,董树贞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48年4月,中共杨广坞村支部委员会成立,庞春荣任党支部书记。1954-2005年,董士洪、董俊祥、董召元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2005年,董召强任村委会主任。2006-2010年,董召强任村党支部书记。2010年,全村共有党员27名。
  人物
  董照霞 出生年月不详,早年参军,升至团长,转业后在济南人事局工作,1985年病故。
  董照洲 先后任贾庄乡党委书记、商河县县长助理、统战部部长,2004年退休。
  (董圣祥)
  于寨村
  村庄概况
  于寨村位于商河县城西南方向15公里处,东与柴王村为邻,西与魏集村相连,南与芮家村接壤,北与贾庄镇蒿子孙村为邻。全村占地总面积2600亩,其中耕地2323亩顷,河滩地50亩,村庄民居占地234亩。2010年全村共有280户,总人口135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有董、王、张、刘、芦、孙6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董氏、王氏最多。
  该村由于氏一脉立村,因而得名于家寨,后有董氏、王氏两家迁入,有家谱记载。
  村计民生
  1968年,村打机井13眼,改善农业生产条件。1971年,修团结沟引黄压碱,种植棉花500余亩。2009年,新建畜牧小区5处。截至2010年,全村有各种机动车辆300余辆。
  1987年,村里开通1条大街,并对村内宅基进行统一规划。1989年通电。1999年,户户通自来水。2008年,投资60万元,对村内大街进行硬化,并安装路灯。2009年,通有线电视。
  1964年,该村成立学校。1984年,投资10万元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达到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先后有12名学生考上全日制大学本科。
  1954年,成立高跷队、小剧团。王清太的吹画梅,董守朋、董成吉等人的“迷戏”远近闻名、主要曲目有《卖水》《天仙配》《王汉喜借年》等。“文革”时期,村里成立京剧班,演出曲目有《红灯记》
  《智取威虎山》等。2009年,成立鼓子秧歌队。
  村政任职
  1946年,第一届支部委员会成立,王凤亭任党支部书记。解放战争时期,全村有8名青年参军参战,其中有5名牺牲。1956-1967年,王文彪、王京元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1968年,王树文任党支部书记。1984年,建立于寨村民委员会,王清学任村委会主任,董文章任副主任,王清水任文书,有委员3人,8个居民小组。1995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董守印任村委会主任,王清峰任副主任,王清业任村文书,马淑英任妇女主任。2008-2010年,董守印任党支部书记,王宗刚任文书,马淑英任妇女主任。
  人物
  王文和 1961年出生,1982年入党,2009年任济南军区车船部部长。
  王宗胜 1963年生,1984年入党,2009年任德州市德城区副区长。
  王清禄 1955年生,1974年参军,1976年入党,历任班长、排长、连长、副营长、营长、参谋长、青海省档案局副局长。
  王清辉 1964年生,1982年入伍,1982年入党,任某部大连交流岛基地主任,副师职,大校军衔。
  孙元胜 1926年生,因母亲病故,住在外婆家,改名李法德。1940年参军,曾就读于渤海军事学校,曾任农二师政委、军长等职,居住在新疆。
  (王宗全)
  张名扬村
  村庄概况
  张名扬村位于商河县西南角15公里处,东至杨广坞村,西至临商河以西与临邑县孟寺镇孔家村相连,南临大张村,北至贾庄镇栾洼村。全村占地总面积804亩,其中耕地534亩,经济林123亩,村庄民居占地28亩,河沟渠道占地109亩,石油占地10亩。2010年全村共有105户,总人口474人,党员16名,人口自然增长率7‰。有马、李、栾、张4个姓氏,其中马氏最多。
  该村因人名而得名。相传该村原名小张家,后来张氏有一富户名扬,因打官司打赢了出了名,后改村名叫张名扬。该村张氏和李氏迁来较早,后马氏从栾庙村迁来,栾氏迁来最晚,大约在1860年从临邑县白庙村迁来,栾、马氏系姑表兄弟。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以前,该村有耕地1500多亩,盐碱地450亩,粮食产量不足150斤。1953年,张志胜组织8户村民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该村与杨广坞、河东李、王天弼4个村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张志胜任社长,打砖井20多眼,生产条件有所改善。1959年,粮食产量由原来150斤提高到300斤。1960-1962年,遭受严重涝灾,农作物绝产。1964年,党支部书记张志胜带领群众修方田沟、挖渠道,增加粮食产量,群众生产生活得到改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68年,又修了村西临商河引黄渠。
  村政任职
  1946年,马玉香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张名扬村第一届支部委员会成立,马玉香任书记。村党组织的活动秘密进行。战争期间,有7名青年参军,其中有4名(李从富、马玉功、栾振丙、张志良)牺牲,李从富被评为战斗英雄,有4名青年参加支前队伍。1949年,全村发展党员17名,张志胜任党支部书记。从1947-2010年,共5人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庄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前,村内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房屋都是土房。自1986年开始,栾秀仁任村党支部书记,到1987年春把村里4条大街,5个胡同全部开通,对宅基统一规划,对自行拆掉的优先安排,当年安排盖房户23家,村里又找来水利局的施工员把全村统一测评,由马光玉主管宅基规划。1990年,栾秀仁任党支部书记,马光玉任村委会主任,李学福任文书,考虑村南有400多亩浇地困难,买了电机水泵两套,解决了浇地难的问题。2000年,由李学福任党支部书记,马光玉任村委会主任,栾成军任文书,投入3万多元,在临商河修一座混凝土结构桥梁。2002年,新打机井12眼,投入5万多元。2003年,第二次电改投入1万多元新换变压器1台。2006年,投入3万多元给全村通自来水。2007年,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把大街压了灰土,修了2400米下水道,投资5万多元。2008年,大街全部硬化,投资38万元。2010年,大街两侧全部绿化,投资6000多元。
  1986年,该村新建一处200余平方米学校,1990年进行扩建。2009年,新建文化大院,设有篮球场、图书室等。
  人物
  张根林 1903年生,解放前任魏集民兵联防队队长,后被国民党逮捕杀害,解放后追认为烈士。
  马玉山,解放前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朝鲜战争,国家首批飞行员,曾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居住在烟台。
  马清友 1916年生,革命烈士。
  (马光玉)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韩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玉皇庙镇
相关地名
商代东温桥遗址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吕常村古楼
相关作品

相关实物

玉皇庙古槐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