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八里庄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1834
颗粒名称: 东八里庄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3
页码: 103-10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东八里庄村概况、村貌变化、村政沿革、村民经济等发展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东八里庄村

内容

村庄概况
  东八里庄村坐落于商河城南,距离商河县城4公里,东临省道248线,西与新修滨河路南段相依,南隔新湖街东段与后十亩相望,北依省道316线,地处省道248线与省道316线交叉口之西北角。
  该村有郭、张、王、李、泮、黄、袁、刘8姓氏,郭氏约占全村村民的80%,其中王姓三姓系同姓不同宗,李姓两系同姓不同宗。据郭氏族谱记载,该村郭姓先祖于明朝洪武年间自河北枣强一带迁来,建村取名八里庄,俗称东八里庄,后迁往青州府益都县,至清顺治十五年又自益都县迁回东八里庄,其他各姓何时迁入,无据可查。
  该村村居占地400亩,村民805人,耕地1645亩。
  村貌变化
  该村20世纪60年代以前,村貌无大变化。村落建于高约2米的村台上,两条东西向大街,村民多聚集于两大街之间,南大街以南农户很少,仅在中段有一家、两端一家,北大街北侧东段居住着全村约四分之一的农户。
  该村南侧村台下一条深沟连着一大一小两个水湾,深沟西端连着村西的一个大水湾。村北距村台50米处有一条高约1.5米的土堰,村四周盐碱地过半。村东头和村西头各有一条官道,当时称东官道、西官道。东官道演变为省道248线,西官道20世纪60年代后逐渐废弃。
  民房均为青砖建基,土坯墙,草木顶的土木结构平顶房。胡同大都狭窄,只在村东部有一条大过道约4.5米,可以通过铁轮大车,此村貌一直延续到1978年村内统一规划。
  1978年,该村统一规划,农户宅基东西长20米,南北宽20米,隔两排宅基留一条宽4米的过道,一条宽20米的东西向大街,一条宽20米的南北向大街。当时限于条件,民房仍是土木结构的平顶房。1983年开始出现砖瓦结构的尖顶房,1994年开始出现砖瓦混凝土结构的房屋,2007年开始出现简易二层小楼。1990年村中通电,1995年村中大街硬化,2005年通自来水。2007年硬化街道路面,绿化美化大街,沥青路面两侧种花、植树,安装街灯亮化大街。
  村政沿革
  该村民国时期,隶属四区,郭思良、郭思美、郭清福先后任村长。1947年,土地改革期间李传文任农会主任,张传兴任指导员。1949-1953年,郭思考任村长。1953-1957年,郭洪亭任村党支部书记,郭洪深任大队长。1958-1959年,郭洪亭任党支部书记,郭洪深任大队长。1959-1963年,郭思耀任村党支部书记,郭洪臣、郭洪鑫先后任大队长。1963-1967年,郭洪亭任村党支部书记,郭洪深任大队长。1967-1969年,“文化大革命”期间郭洪吉、郭连杰先后任村“革委会”主任。1969年,郭森吉任党的领导核心小组组长,1970年恢复党支部,郭森吉任党支部书记,1971-1977年,郭洪亭任党支部书记,郭洪深任大队长。1977-1987年,郭森吉任党支部书记,郭洪深任大队长。1987-1995年,郭连安任党支部书记,郭连喜任大队长。1995-1998年,郭泽胜任党支部书记,郭连泰任村委会主任。1998-2000年,郭连泰任党支部书记,郭连珠任村委会主任。2000-2010年,郭连利任党支部书记,郭连珠、郭连山、郭连盟先后任村委会主任。2011年换届选举,郭泽胜任党支部书记,郭连元任村委会主任。
  该村在解放前隶属四区(钱铺区),至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隶属城关公社。1965年隶属钱铺公社,2005年11月,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归属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
  村民经济
  1947年前,因土地盐碱,粮食亩产40-50斤,村民处于半年糠半年粮的状态。
  1947年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得土地。1953年成立互助组,1955年初级社阶段,1957年高级社阶段,限于当时条件,粮食产量略有提高,增幅不大。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粮食产量提高,是该村有史以来产量最高的一年,但由于当时某些社会原因,丰产没丰收。1959-1961年,自然灾害期间,洪涝严重、大水围村,村民口粮依靠政府供应。1962年,粮食亩产70- 80斤,村民生活水平依然较低。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村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基本达到公社的平均水平。20世纪六七十年代根治河流,兴修水利,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沟成网、地成方,农田水利设施基本完善。1972年,整修农田搞稻改,该村为钱铺公社重点稻改村。粮食产量提高到400-500斤,是该公社产量最高的区域,稻改过后粮食产量有所下降。1980年后,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在享受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良种、化肥大面积推广使用,农业机械和现代农业技术广泛应用,粮食产量提高到700-800斤,截至2010年,粮食亩产量提高到2000多斤。随着城市化发展的进程,该村耕地越来越少,村民们纷纷另行择业,多种经营。截至2010年,该村有6支小型建筑队,30辆大型运输车,工程车6台,农用拖拉机180台,农用三轮车50辆,大型农用机械8台套,轿车、面包车105辆。村民外出务工者增多,全村人均收入可达8000元。
  教育 文化 卫生
  清朝末年该村有私塾一处,清末秀才郭洪勋任教。民国时期有私塾一处,郭思杰、郭连金任教。建有学堂一处,郭鸿霑任教,1947-1966年,村设学校一处,郭洪霑、王振合、高传温、郭森吉、郭连贵、郭洪训先后任教,1966-1997年,郭洪霑、郭连贵、王育荣、郭泽强、郭美兰(女)、郭思海、郭泽功、李峰(女)、白静(女)等先后任教。
  199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该村学校撤销,该村学生到后十亩完小就读。
  该村1957-1959年有诊所一处,有医生4人。1966-1982年该村设卫生室一处,医生2人,当时郭洪普的眼科和外科医术闻名,济阳、临邑等周边几个县,来此就医者甚多。1982年后,村有医疗室三家,郭连辉、郭泽军、庞怀玉3名医生各具特长。
  该村历来就有鼓子秧歌闹十五的传统,其特点是阵容齐全。有前场(武术表演),中场(鼓子、花跷),后场(丑角、花棍舞)。武场激烈惊险,中场场面宏大,扮相亮丽。后场丑角,幽默滑稽,花棍舞风韵独特,独树一帜。该村的花棍舞是商河县乃至周边县独一无二的。
  该村在清朝中后期就有村民自发组织的业余子弟班。当时,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演一些传统剧目,如《钓金龟》《回龙传》《小姑贤》等,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
  村中男童经常玩的游戏有打铜牌、打蹦、扣锅、打鞋牌等。女童则玩踢毽子、跳绳、拾本等,这些游戏20世纪70年代后逐渐消失。
  人物
  郭思杰 字汉三,号仲阳,幼时家境贫寒,但志气高远,聪颖过人,博览群书。时至清末,科举几废,不得入泮。虽未提名皇榜,然才气已为商河城南儒界名流所仰慕。其书法功底深厚,刚柔并济。当时政界人士几次高薪聘请入县衙主持文务,但他均婉言谢绝,矢志居家,尽孝悌之道。
  郭鸿落 字润德,幼学壮行,为人正直,不慕名利。自21岁于该村教书授业,直至离休。
  郭洪昆 字惠卿,自幼读书,长成务农。喜交友,待人热情。轻财贿,重礼仪,事亲至孝,怜幼济困,喜做月老,成全伴侣五十余对,乡里交口称赞。
  郭连弟 字澄清,自幼聪颖,兴趣广泛,因世事纷乱未能竟学。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身经淮海、上海、抗美援朝、珍宝岛自卫战等重大战役,屡建战功,历任班长、连长、排长、营长、团长、师参谋长等职。1959年被授予少校军衔。1979年转业到地方,历任商河县“文化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商河县政府副县长,商河县政协副主席。
  郭洪尧 字殿英,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身经淮海、上海、抗美援朝等重大战役。1952年赴朝鲜,1958年回国,转业后任山东省监狱大队长。
  郭泽沛 字润生,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校,毕业后被政府派往美国进修3年。历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美洲司处长,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二等秘书,中国对外贸易信托总公司公关处处长,任职于中国对外贸易信托公司驻美国办事处。
  郭连平 字治安,高中毕业,历任商河县教育局副局长,商河县实验中学党委书记。
  郭泽海 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学校,因成绩优异,留校任教,被授予少校军衔。
  郭连队 毕业于西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通讯学院,后入北京空军指挥学院深造,任解放军某师维修所所长,少校军衔。
  (郭泽胜)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郭泽胜
责任者
郭思杰
相关人物
郭鸿落
相关人物
郭洪昆
相关人物
郭连弟
相关人物
郭洪尧
相关人物
郭泽沛
相关人物
郭连平
相关人物
郭泽海
相关人物
郭连队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东八里庄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