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1809
颗粒名称: 陈家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1
页码: 77-7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陈家村概况、村貌变化、村政沿革、村民经济等发展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陈家村

内容

村庄概况
  陈家村位于商河县城南8.5公里处,东与西铺村、省道248线接壤,西与蒋家村依邻,南靠张公村,北与前十亩相接,环乡南路贯穿东西。
  该村计有陈、张、李、赵4姓,陈姓人口最多
  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该村常住人口有510人(男249人,女261人),共计121户。全村总面积1291亩,其中村居面积225亩,可耕地面积964亩,非耕地面积102亩。该村地势平坦,混合土,土质较好,沟渠配套。
  村貌变化
  新中国成立之前,该村无大变化,村落集中在东西一条小街长200米,南北100米,呈长方形状。1971年开始规划,东西一条大街长500米,南北大街长300米,标准院落为长21米、宽25米,过道4米。1979年全村通电,2006年硬化大街,2009年全村通上自来水。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没有一座砖瓦房,全部是土坯房,逢到夏季大雨盛行,房倒屋塌,房顶漏水的现象时有发生。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砖建脚、尖顶挂瓦房屋。80年代开始出现石头建脚,尖顶挂瓦前出厦房屋。90年代全村石砖结构房屋普及。2007年开始建造二层小楼,至此村民住上了砖瓦房,并购置了新家具、新家电。
  村政沿革
  1945年,商河城解放归属潘桥区管辖。1958年,隶属城关人民公社苏家管区,村改称生产大队,辖3个生产小队。1964年隶属钱铺人民公社苏家总支管辖。1984年4月,隶属钱铺乡,村改建村委会,辖3个小组,归属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
  1947-1949年,赵德旭任农会主任,田敬现任村长,张德胜任基干队长。1950-1955年,田敬现任党支部书记,张德茂任村长。1956-1958年,孙世亭任高级社党支部书记,张德坤任支部副书记,孙法玉任社长。1959-1961年,赵德责任党支部书记,田家昌任大队长。1962-1969年,田家昌任党支部书记,赵登营任大队长。1970-1979年,田敬来任村党支部书记,赵登营任大队长。1980-1992年,赵登营任党支部书记,张富武任村主任。1993-1999年,张富武任党支部书记,赵恩河任村主任。2000-2002年,田家禄任党支部书记。2002-2003年,张富武任党支部书记,张富祥任村主任。2003-2010年,张福祥任党支部书记,张富阶任村主任。2011年,张继福任党支部书记,赵恩河任村主任。
   村民经济
  该村以分散型小农经济为主要经济形式,村民以经营土地为主。1947年土地改革,1951年颁发土地证。1980年,该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粮食产量由集体时的亩产200斤左右,增至亩产1000斤以上。由于土地分散,耕种打轧基本靠人翻、人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使用和发展。后经陆续整合,合并了地块,大面积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
  该村利用土地多的优势,大面积种植大蒜和粮食作物,还发展大棚种植,另外村民外出务工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该村有大型拖拉机5台,收割机1部,家用汽车24辆。
  村民文化
  该村逢年过节有举办鼓子秧歌的习俗,丰富文化生活。20世纪60年代春节期间演小戏。该村设有文化室,内有藏书千余册、报纸、各类刊物。新中国建立后,先后举办农民夜校,识字班,突击扫盲,政府在该村设立小学一所,开设1-4年级课程,1993年,村小学被撤销,学生被转移到钱铺中心小学。
  1967年该村实行合作医疗,村里设有卫生室,有赤脚医生一名,基本做到了小病不出村。后因与卫生院较近撤销医疗室。200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
  (陈德勇 陈怀俊)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德勇
责任者
陈怀俊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陈家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