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1780
颗粒名称: 吴家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1
页码: 47-4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吴家村概况、村落变迁、村政沿革、村民经济等发展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吴家村

内容

村庄概况
  吴家村位于城区以西,商胡路以北,东临商河第三织布厂,西靠常庄村第十生产队(杨家湾),北至靠城窦村。
  据吴氏家谱记载,吴氏明初由青州府乐安县城西北距城八里白家坞迁此,吴氏家族最早在此定居,因姓而得村名。该村有王、刘、吴、张4姓组成,张氏人最少。王氏家族明朝由寿光迁居该村,刘氏始祖同胞3人由河北枣强自明代迁居商邑距西关三里之遥,西关祖又迁居刘家台,后又迁居吴家。张氏招婿落户,无家谱,有50余年。
  该村占地面积40亩,耕地面积410亩,吴家有51户人家,总人口204人,男105人,女99人,均为汉族。
  村落变迁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没有一座砖瓦屋,全部是土坯房,遇到夏季阴雨连绵,房屋漏水。吴家村庄当时是四周沟湾,在村的前边是一个大的苇湾,村民出行只有在苇湾东边有一小道,不平整。1975年第一次规划,房屋标准是宅基225平方米,胡同3米,房屋未有很大的变化。第二次规划是1978年,宅基标准324平方米,砖建基,土墙、尖顶房。1974年,村中用上了电灯,1982年,村民盖起石、砖、瓦房,整修大街。2000年,喝上自来水。2005年硬化大街,整修排水沟,南北大街宽18米,2条东西大街宽6米。
  村政沿革
  1954-1970年,王本善任社长。1970-1983年,刘同春任队长、民兵连长。1970-1983年,王本田任党支部书记。1983-1998年,王大成任村主任。1983-1998年,刘同春任党支部书记。1998-2000年,王兴禄任文书。1998-2000年,刘云芳任党支部书记。2000-2002年,无村级领导。2002-2008年,王大新任村主任。2002-2008年,王大亮任党支部书记。2008年,刘云保任村主任。2008年,王兴禄任党支部书记。
  村民经济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后,经过土改,村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生活好转。但是因为没有机械、化肥、农药、良种等条件,生产落后,农民收入低,亩产400斤左右。改革开放后,村民根据自己的条件,选种适宜作物,精耕细作,加大投入,农业产值有了提高。随着国家对大型农机具的补贴政策,提高了农民购置农机具的积极性,初步实现了机械化。该村多种经营发展很快,有百货副食、生资销售点、电气焊、门窗加工、车辆运输、大棚养猪(存栏量500头左右)、大棚种植,该村有运输车6辆、轿车6辆,家具电器达到99%,2010年人均纯收入5533元。
  教育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村就有学校,设1-4年级,1996年合并学校,该村无学校,全村的学龄儿童在常庄完全小学就读,入学率达到100%。
  (王兴禄)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兴禄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吴家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