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角岭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1774
颗粒名称: 羊角岭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1
页码: 42-4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羊角岭村概况、村貌变化、村政沿革、村民经济等发展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羊角岭村

内容

村庄概况
  羊角岭村位于县城以北,东临田家村,西至佟道口村,南靠宏业集团,北与刘万枝接壤。
  相传明朝时期,徐芦坊村一老者有一天天不亮外出拾粪,看到前方有两只羊在顶角,老者赶紧走过去看时,羊突然不见了,只有一个高土岭在眼前,老者就认为这是一块风水宝地,随举家迁来居住,从此该村得名羊角岭。
  该村有张、佟两姓。张氏始祖于明初迁至该县河南张村,后迁移至该村。佟姓无谱或散失,迁入时况无处考证,张姓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90%,佟姓占10%,均为汉族。
  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该村常住人口383人,男193人,女190人。98户。总面积692亩,其中村居占地132亩,非耕地面积156亩,耕地面积404亩。
  村貌变化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村中有一条东西街,房屋多半在街北。居住房屋全部是土坯房。商河解放后村庄房屋变化不大,1970年村庄开始规划,对缺宅基地的家庭进行安置。有部分村民盖起了砖瓦房。2005年重新规划,拓宽大街,还修筑11米宽的环村路,主大街路面全部硬化,路两边全部绿化。村民的住宅面积为20米见方,两排屋之间胡同为6米宽。2010年,村民都住上砖、石、瓦结构的房屋。
  1982年实现全村通电,2010年该村铺设了自来水管道,家家户户喝上自来水,供电通过“农网”改造,达到县级要求。
  村政沿革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后,该村归城关区管辖;1957年归城关镇管辖;1960年归城关人民公社管辖;村改生产大队。1984年6月政治体制改革后,隶属商河镇管辖,建立村民委员会。2005年11月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归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张遵俭任村长。1945年9月商河解放后张纯佃任农会主任。1954-1958年张训武任社长。1958-2001年张训武任村党支部书记。2001-2002年张端民任村党支部书记。2002年张训华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民经济
  该村改革开放以前以种地谋生。改革开放以后村民发展多种经营,有百货超市、电气焊、预制厂、建筑队、运输队、汽车维修、围栏厂、餐饮业、糕点加工等。
  该村地理环境优越,土地肥沃,四面环河,旱能浇,涝能排。粮食产量由集体耕种时亩产200斤增至亩产1000斤以上。该村有挖土机3部,铲车1部、运输车12辆、轿车30辆,人均年收入5515元。
  教育 文化 卫生
  该村1970年成立传统秧歌队,办得有声有色,到县城及周边村庄演出。1998年,成立红白理事会,移风易俗,杜绝铺张浪费,该村设有乒乓球台,篮球场、农村书屋供村民学习娱乐活动。
  1971年修建学校1处,设1-5年级,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1998年该村适龄儿童合并到单园完小就读。
  1998年该村重建卫生室1处,设备齐全,中西医结合,达到小病不出村,并给村民建立了健康档案。
  人物
  张成升 县社书记。
  张成学 粮食局副局长。
  佟兆富 县税务局书记。
  张成安 县大修厂厂长。
  张文娟 清华大学学生。
  张纯元 县物价局副局长。
  (张训华)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张训华
责任者
张成升
相关人物
张成学
相关人物
佟兆富
相关人物
张成安
相关人物
张文娟
相关人物
张纯元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羊角岭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