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三里河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1757
颗粒名称: 东三里河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3
页码: 22-2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东三里河村概况、村貌变化、村政沿革、村民经济等发展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东三里河村

内容

村庄概况
  东三里河村位于商河县城区东南,省道316线以东,弘德路以北,商东路以西,西与西三里河村为邻,东隔商东路与油坊村相接,北与豆腐店村接壤,南依弘德街、水木清华小区、文昌实验学校,隔文昌河与旭润新城相望。
  该村依商河故道,傍水而建,因在西三里河东侧,亦距县城三华里而得名,西侧右街大过道西有三条官道可达县城,南大街即弘德街可直至商中路。
  该村共有张、李、杨、王、侯5姓,张姓入口最多,属二甲张,张氏始祖于公元1368年由山东省青州府乐安县城北榆林村迁至商河县玉皇庙镇张大人村定居。后由十五世祖迁居东三里村定居。历经三四百年,繁衍昌盛,人丁兴旺。李氏家族属同姓不同宗,分两支。一支是由商河县城西北五里庙村迁入,已繁衍8代,有8户,33口人,另支是由豆腐店村迁至该村,已繁衍5代,有6户,34人。杨氏家族已繁衍7代,有11户,34人,由于家谱失迷,何时何地迁入及其他资料已无法考证。另有王氏1户,于1973年由山东省陵县靡镇侯王村迁入,有3代,8人,还有侯氏1户,于20世纪60年代由山东省宁阳县城南镇牛家村迁入,有3代,9口人。
  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该村计有常住人口798人,210户,总面积660亩,其中村居占地面积110亩,耕地面积550亩。
  村貌变化
  20世纪60年代,该村集中于两条东西街道两侧,北大街以北只有散住户,南大街南无住户。村东有自然形成的沟路,沟西称“东三里河村”,沟东有两户居住人家,称“东小庄”,后统称东三里河村。原沟西有一古庙,占地约40平方米,庙中房梁中间有一计时古钟总挂,下方有一古石做的神位像,端坐正中,左右各有一石头做的华佗像和木工匠,作为神位像的保护者,庙西有一住户内(据现在老人回忆,约有三四百年)栽有一棵宅角树
  (2009年弘德路修建,该户拆迁,该树被筑台立碑保护),村西一片空闲地与西三里河村相隔,东三里河村多数住户居住在一东西长约300米,南北70-80米的地方,呈东宽西窄状,户与户之间留有1.5-2米的过道,又称宽过道窄过道,村中建筑多为5-7层的青砖建脚,土坯垒墙,房架为梁檩结构,平顶草檐大出头。解放前只有4户比较富裕的人家,盖房较为讲究,白灰沿缝9-13层的青砖建脚,砖挤橛,正房坐北朝南,四梁八柱,偏房带有南墙的四合院,房顶两边用薄青小瓦封顶。
  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在两大街以内利用空闲宅基地、低洼地,原村边闲置不长庄稼的地块,为部分缺房户安置房屋。70年代开始规划,拓宽了东西大街,在两条大街和原小“东三里河村”中间的衔接处,以及在南大街以南,北大街以北安置住宅。规划标准为东西15米,南北20米,两排之间过道3-4米,多数家庭仍为砖坯结构平顶,尖顶房屋不多。80年代中期出现青石建脚,全砖墙,尖顶挂瓦带前出厦房屋。90年代,调直大街与大街之间的过道,平整所有大街。2000年前后,全村砖瓦房为主,土坯墙寥寥无几,2010年因修弘德街需要,原南大街以南拆迁住户123家,被政府征地100多亩,拆迁户安置在水木清华西侧。
  该村墓地1958年因修跃进河,在今弘德街以东建有墓地1处,占地6亩。1966年又在今商东路以西,建墓地一处,占地5亩。20世纪70年代,政府号召耕地中铲平坟头。2010年因修弘德街,公墓被迁移至汤家村以北,316线以西,产业园以南地段。
  1980年实现全村通电,同年铺设自来水管道,初于各街口立龙头供村民接水,1995年陆续入户,1994年村主要街道铺设沥青路面,2004年重新进行铺设。
  村政沿革
  该村明代属顺德乡,清初因之。乾隆四十九年(1784)改称顺化乡。民国时期属三里乡。1937年11月,商河沦陷,该村受日伪统治。1945年商河城解放后归城关区(1949年改称一区,1952年6月改称城关镇,1955年5月又改称城关区)管辖。1957年1月,隶属城关镇。1960年1月,隶属城关人民公社,称生产大队,辖4个生产小队。1984年4月后隶属商河镇,村建立村民委员会。2002年4月,村改居称幸福居委会。2005年11月,行政区划调整后归属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
  1945-1954年,张法孝、李长胜、张法忠、张延宣先后担任过村指导员(中共村党支部书记)、村长、农会主任。1954-1963年李龙旺任村党支部书记,张法前任支部副书记;1963-1980年张法前任村党支部书记,张法吉、李太红先后任村党支部副书记,1980-1987年,张延堂任村党支部书记。杨正义任村委会主任,张宗信任村文书;1987-1998年张法新任村党支部书记,张延晶任村委会主任,张宗春任村文书,1998-2010年张延利任村党支部书记,张延兵任村委会主任,张宗田任村文书。2011年,村两委换届,张宗春任村党支部书记,张恒光任村委会主任,王成宝任村文书。
  村民经济
  该村历代以农业为主,过去只有几户以自产自销的方式经营馒头。1947年土地改革,1951年政府颁发土地证,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粮食产量有所提高。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致使村民生活一直没有较大改观。直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党和政府号召大规模根治河流,挖沟修渠,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沟渠成网,地块成方,较大程度地改变了生产条件,为以后提高粮棉产量奠定了基础。1980年,该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村民种地的积极性,在享受农田基本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大面积推广科学种田。使用优良品种,农药化肥,粮食产量由集体耕种时的100公斤左右增至400公斤以上,产量每年提高。开始推行承包制时,该村耕地分散,每户有多块,耕种时打轧依靠牲畜、人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机械化程度的推广和使用。后陆续整合地块,大面积实现机械化耕种,既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又节约了劳动力,缩短了时间。过去三夏生产一个月左右,现在十天左右。过去秋种一个月左右,现在半个月。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该村的耕地逐渐减少(80年代人均可耕地2亩多,2010年不足1亩)。富余劳动力自行分散到各行各业。村民张延久以搞铁编闻名当地,七八十年代在村内,后移至城关乡。有2户从事小包工建筑,1户开办水泥砖厂。这些大小企业吸收部分劳动力。部分剩余劳动力有的从事商贸业、餐饮业、蔬菜批发、零售,更多的闲置劳动力到县劳务市场,从事打零工。该村有吊车4台,铲车2台,大型挖掘机8部,六轮车翻斗拖拉机12辆,运输车4辆,客车4辆,家庭轿车20多辆,面包车20辆。
  教育 文化 卫生
  该村文化活动历代以鼓子秧歌、地方吕剧为主,每逢春节,白天人们都集中于广场观看鼓子秧歌队的演出。鼓子秧歌的表演形式一般以大鼓为总指挥,伞打头,带领鼓子,后面花伞带有花篮,村剧团化装人员加入其中,还有的扮小丑玩旱船,推小车,演员们按不同的阵形,各种花样进行认真的表演。博得了广大村民的欢迎,也吸引了周边村庄的人们前来观看。晚上人们就集中在村内临时搭成的戏台前观看村中民间剧团的演出。由于条件的限制,当时只能用提灯,后来改为汽灯照明,虽条件简陋,但演员们表演认真,深受广大村民的欢迎和喜爱。民间剧团排演的剧目有《两垅地》《三世仇》《王二小赶脚》《借年》等,该村民间剧团还到各村巡回演出,场场爆满。丰富了该村及周边各村的文化生活。
  20世纪60年代前后,村中还盛行各种游戏,男孩玩打蹦、打鞋牌、丢窝,抠铜钱,女孩玩跳绳,踢毽子,跳方、打捂帽等,大人们农闲时晚间聚在一起打扑克,白天在田间地头,利用休息时间用不同的物品做棋子安方,走四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影、电视、电脑的出现,民间剧团已解体,其他游戏也逐渐消失。
  解放后,该村儿童在西三里村学校读书,为使孩子上学方便,1964年村中建小学一处,学制为1-5年级,实现孩子上学不出村。1995年后学校撤销,学龄儿童分散于西三里河村、南关村学校就读。2003年转至县实验小学就读。2009年又转入文昌学校就读。该村大专毕业生4名,研究生2名。
  1966年,村内有一名赤脚医生,为村民打针,治伤或医疗小病。2004年实行新一轮农村合作医疗,全体村民都参加了合作医疗,减轻了村民看病的负担。2009年后,社区卫生机构为村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定期为村民查体。
  人物
   张延久(1942-1993) 在村办企业负责生产和技术,后来在城关公社工业当负责人。被称为当地农民企业家。主要工种为拔丝、丝网、镀锌等,产品销往国内外。
  张宗彦 山西航空学院毕业,正师级干部。
  1947年参军入伍人员:
  张法渭 张法乾 张法江 张延峰 张法雨 李长友 李东升 张延忠 张法忠(师级干部)
  (张宗春)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宗春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东三里河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