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三里河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1754
颗粒名称: 西三里河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4
页码: 16-1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西三里河村概况、村民经济、村民文化、教育卫生等发展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西三里河村

内容

村庄概况
  西三里河村位于商河县城区银河路以南,文昌河以北,滨河路以东,商中路于村内南北贯穿。东与弘德中学、商河二中、东三里河村接壤;西与育才路、滨河路依邻;南与园林宾馆、尚河丽景小区、豪门又一城毗邻,与班家村隔文昌河相望;北与银桥小商品市场隔银河路相望。
  该村依商河故道傍水而建,因距县城1.5公里而得名。村东西两侧各有一条干道直达省城,为该邑南北之通衢,至20世纪60年代方逐渐废弃。旧有“三里河渡口车船云集”之说,历代达官显贵、文人骚客吟咏“过三里河”之诗作屡载于《商河县志》。
  该村计有李、张、王、高、韩、万、宋、吕8姓,李姓人口为最多。李氏始祖讳子实于明永乐年间自京东遵化州石门村迁此,历经600余年,繁衍昌盛,人丁兴旺。始祖五世同堂,六世十支雁行,瓞绵椒衍,子孙遍及商河、陵县、德州、远徙海内外。该家族由明及清,先后涌现出3位翰林、5位进士、16位举人,谱载有功名者达194人。6世李兰,以孝著称一时,孝行载入《商河县志》与《德州志》;8世李诚明,以一代鸿儒名倾海内,成为一代宗师;嗣后3位翰林享誉朝野,9任州县纵横官场,莘莘学子蜚声文坛,可谓科第连绵、书香久远,洵海右之望族。该村张姓为铜佛张传人,其先世于元代自河南杞县因避乱游于商河,后为县城十字街以北路西(原镇武街南首)崔氏婿,遂立家。自九世祖张承业始由北关迁居三里河村,时约为明崇祯年间,嗣后人丁兴旺,为该村第二大姓。王姓为该村第三大姓,始祖洪仁由枣强迁此,其谱载:“自迁商以来未载某年,以先谱牒迷亡之故也。”考其既存谱书,首创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其时已传至10世,上溯200年左右,即清顺治年间,大体可知属县志所载清顺治年间河北流民来此徙居时期。余姓或无谱、或散失,迁入时况无从考证。唯该村吕姓,同姓不同宗,一为近代自北关迁此;一为20世纪70年代落户于此。另有侯氏一户,于20世纪90年代寄居该村。
  1947-1949年,该村为商河县兵役站、电话局、邮政局所在地。
  1951年,政府颁发土地证,时该村570人,130户,耕地3700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该村计有常住人口1370人,318户。至2010年,由于水利、公路建设和城区扩建导致该村耕地面积锐减,总面积仅余710亩,其中村居占地210亩,耕地面积500亩(含低洼鱼塘)。
  村落变迁
  20世纪60年代之前,该村庄无大变化。村落集中于唯一一条东西大街北侧,街南除东首几户住宅外,中西部仅有几处闲院。村庄东部基本以张家过道、李家过道、王家过道组成;中部染坊铺子过道为最宽(3米),俗称大过道,为班家、彭家、西八里庄等村进城之通道。村中沙土湾以西村落,俗称西小庄,亦与沙土湾以东大庄同一自然村。全村呈东宽西窄状,东部靠东官道长约250米,中段南北长不过百米,西端南北仅坐落一两户人家。村落建筑多为青砖建脚,土坯砌墙,房架为梁檩结构,平顶草檐大出头。富裕人家盖房讲究四梁八柱,正房坐北朝南、东西厢房带南屋的四合院。
  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为部分缺房户于大街以南进行安置,统一红砖建脚、坯墙、尖房顶(后因无瓦挂不堪雨水冲刷陆续改为平顶)。70年代,利用村中空闲地、低洼地、边缘地为居住拥挤、缺宅基地的家庭进行安置。80年代,开始村庄规划,扩宽了原大街,开通了后大街与村中心南北胡同,先后在后大街以北地段及村东地段、河湾以南地段安排住宅,规划标准院落为15米见方,两户之间留有3米胡同,后取消3米胡同两户平分,改为东西16.5米,两排之间有5米胡同。建筑物多为砖坯结构平房,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青石建脚、全砖墙、尖顶挂瓦带前出厦房屋。90年代,于生产路(俗称油管道)以南东首安置了两排住宅,南至园林宾馆;于村东统一规划安置至与东三里相接处。2000年前后,全村砖瓦房普及,始有部分二层小楼建筑。2010年,因修弘德街需要,商中路以东沿街民房被拆迁安置于水木清华小区。
  该村墓地分散,原都以祖传土地或土改分得土地为本家墓地。20世纪70年代,政府号召耕地中铲平坟头,遂
  于清水洼中建公墓一处,由于地势低洼存水,后陆续迁回原处。2006年,征得政府批准,于文昌河以北、园林宾馆以西建公墓30亩。2009年因尚河丽景开发需要,公墓被政府安置迁移至城区产业园以南、汤家村以北地段。
  1981年实现全村通电;1993年铺设自来水管道,初于各街口立龙头供村民用水,1994年陆续进户。1995年村主要街道铺设沥青路面,2010年商中路以西所有胡同全部硬化。
  村政沿革
  该村明代属顺德乡,清初因之;乾隆四十九年改称顺化乡。民国时期属三里乡。1937年11月,商河沦陷,该村受日伪统治。1945年商河城解放,归城关区(1949年3月改称一区,1952年6月改称城关镇,1955年5月又改称城关区)管辖;1957年1月,隶属城关镇;1960年1月,隶属城关人民公社,村改称生产大队,辖3个生产小队。1984年4月后隶属商河镇,村建立村民委员会。2002年4月,村改居,称轻骑居委会。2005年11月,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归属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
  民国时期,李道生任村长。商河解放后,1945-1949年,村指导员(中共村党支部书记)李纯峰、村长李纯道、农会主任张其礼。1954-1956年,在互助组的基础上成立了两个初级合作社,张若治、李以俊分别担任社长,期间张若治任党支部书记。1956-1959年,成立三里乡高级合作社,该村被划为3个生产队,李以俊任村党支部书记。1959-1960年,王少军任党支部书记、张若杰任大队长。1960-1962年,上派驻村干部姚权武任党支部书记、该村李纯月任副书记,张若顺任大队长。1962-1971年,党支部书记李以俊,大队长李纯月。1971-1976年间,张吉河由村“革委会”主任改任党支部书记。1976-1990年,张若庆任党支部书记。1990-1992年,李以鹏任党支部书记,张秉台任村委会主任。1992-1998年,张秉台任党支部书记,李以鹏改任村委会主任。1998-2002年期间,村里无党支部,上级指定由李忠喜临时主持工作。2002-2010年,张秉忠任党支部书记,李孝贤任村委会主任。2011年,村两委换届,张若海任党支部书记,李忠刚任村委会主任。
  村民经济
  该村历代以分散型小农经济为主要经济形式,村民除经营土地外,利用紧靠县城的优势,以自产自销的方式做些小买卖;旧时有多家做炸果子、烤烧饼、蒸馒头的生意,该村“利康源”糕点闻名遐迩,坐落在县城中心的钟表铺开该县修表行业之先河。村内有几家规模不大的染布、轧花、裁剪、香油等手工业作坊。
  1947年土地改革,1951年政府颁发了土地证,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粮食产量有所提高;由于自然条件与生产力的限制,村民生活并没有较大改观。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规模根治河流、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地成方、沟成网,为较大程度地改变农村面貌奠定了基础。1980年,该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调动了村民种地的积极性,在享受农田基本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大面积使用了良种、化肥、农药,粮食产量由集体耕种时的亩产200斤左右,增至亩产800斤以上。由于土地分散(该村耕地人均不足1亩,初分地到户时,每人十几处地块),耕种打轧基本依靠人翻、人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使用与发展。后经陆续整合,合并了地块,大面积实现了机械化耕作,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
  随着城市化发展的进程,该村可耕地越来越少,多数家庭已无耕地,劳动力自行分散到各行各业。沿街住户利用地缘优势搞起了餐饮业、商贸业、建材业、装修业,40余户摆起了老豆腐摊。村民王宗堂、王宗银、李以禄、李以东先后自发组建了4支乡村建筑队,李忠湖兴办了水泥制品厂,这些小企业吸收了部分劳动力。该村有吊车、铲车、叉车、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机械55台套进行施工作业,有148辆汽车从事交通运输业活动,其中大型客车11辆、货运54辆,家庭轿车83辆。个体经营成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
  村民文化
  该村传统秧歌的特色是高跷腰鼓,上担、蹦桌、劈叉、倒蹲等高难动作表演参与者众,时有“三里河的狗,绑上棍子就会走”的谑称,普及程度可见一斑。地花队伍除表演传统戏文外,“瞎子狗熊灯”称为一绝,历年上元节进城表演都被围得水泄不通,至黑都难以退场。1956年,全县举办优秀秧歌打擂,该村高跷获三等奖。
  1957年,村民剧团排练演出吕剧《李二嫂改嫁》,轰动周围村庄,不逊色于专业剧团。直到1958年,各村巡回演出,场场爆满。
  20世纪60年代之前,村中盛行各种游戏,男孩玩打蹦、抠铜钱、打铜牌等等,女孩玩跳绳、踢毽子、打捂帽等等。大人们则在田间歇息时于地头道边随手用不同形状的物件作棋子安方、走四顶。如今此类游戏逐渐消失。
  该村张若明创作的诗歌《苦水磨刀刀不卷》《我上完大学再回来》《一缕情丝长》及歌词《土马河的歌》分别发表于1972年《大众日报》、1975年《山东文艺》、1981年《山东民兵》、1980年《山东歌声》。歌词《棉乡夜色美》于1981年4月谱曲参加德州地区歌曲汇演,获创作
  奖,并被收入1990年《商河县志》。该村李忠湖格律诗词集《闲散居诗词稿》《商河百咏》分别于2004年、2009年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特邀编纂《中共商河历史》(1949.10-1978.12),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获得全省党史部门党史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特邀编纂《商河年鉴》(1997-2010),由济南出版社出版,获第四届全省优秀年鉴评选综合奖项特等奖;特邀编纂商河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学术论文《先商起始滴河流域刍议》(与陈丽梅合作)被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山东省地方志学会评为山东省首届齐鲁新方志论坛优秀论文奖。
  教育卫生
  民国时期,该村有公办“三里模范学校”一处,开设小学1-6年级课程,三里乡8个村的学生来此就读。新中国建立后,先后举办农民夜校、识字班突击扫盲。政府在该村设立“三里中心小学”,1972年改为“三里联中”,实施1-9年义务教育。1977年,撤销联中,恢复中心小学,实行民办公助。2002年,村小学撤销,学生被转移至商城小学。
  1966年,开始实行合作医疗,村里设卫生室,有“赤脚医生”一名,基本做到了小病不出村。2004年,该村作为试点村之一,实施新一轮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村民看病的负担。2009年后,社区卫生机构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为村民查体。
  人物
  李兰字德馨,号卫泉,家贫,别父母及弟,以艺之德州。数年,有余资,尽橐为弟市田亩,供养二亲。岁时上衣、履、食、饮,从百里外负归为常。两地皆称孝友。年八十而卒,阁辅朱延禧为作志传。(摘自《明清商河县志集》)
  李诚明字涵荩,号思伯。《德州志》人物篇及《商河县志》贤行篇记载:“诚明中万历甲午举人,博极群书,以至天文、地理、战阵、推步、术数之学无不通晓,皆有独解,与世俗所守师学不同。而内行醇备,孝友过人,冰心铁骨,一介不取。登贤书四十年,州府长吏莫不爱敬之。天启间阁辅朱延禧荐为中书舍人,不就;魏忠贤窃柄,欲结名儒以邀游誉,谴人以厚币聘之,托疾固辞不赴。及忠贤败,士大夫亦推重之,十上公车,抗志不仕,以读书终其身。诗文典雅,学者称为泰云先生,崇祀乡贤祠。”著有《翾翾草》诗集、《广川人文初搜》、《矩亭古文集》及《李生自传》等。
  李赞明字扬休,号静远。明天启丁卯举人,崇祯庚辰进士,初授真定府推官,升礼部主客司员外郎,授奉直大夫,迁陕西榆林兵备道。明末参与策划“德州起义”。再起补山西驿传盐法兵备道按察司佥事。
  李源字星来,号退庵。顺治丙戌进士,山西河津知县,赠征仕郎,翰林院庶吉士。
  李棅字文众,康熙癸酉举人、庚辰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改内阁中书。授征仕郎,崇祀贵州名宦祠。
  李汝霖字雨岩,号辅臣,李氏家族第十五世传入。咸丰戊午举人,同治乙丑进士。同治元年四月二十六日授内阁候补中书,同治四年九月二十八日授翰林院庶吉士加一级,同治十一年十月初九日授翰林院编修加四级。《德州志》人物传记载,李汝霖生而颖慧,读书过目成诵,饫承家学,诗文俱超越群伦。以翰林院庶吉士留馆授编修,凡拟进文字多出其手。历充光绪丁丑、丙戌等科会试同考官,得人最盛,后多为名卿大夫者,时有“钢铁珊瑚”之誉。记名御史,端正不阿,有古大臣风。而天年不永,玉堂名流极惋惜焉。
  李大华字朴庵,号君实,万历癸酉举人,直隶武强知县。
  李应科字忠庵,赠奉直大夫,礼部主客司员外郎。
  李徽熊字渭占,号栗亭。幼承庭训,好学笃行。雍正五年,诏举孝廉方正,山东举十人,李微熊首列,遂以诸生为县令浙江,授文林郎。初知武康县,再知定海县。卸官邑诸生争受业焉,呼为李夫子。著有《海外吟》《再来集》《南湖草》等诗稿若干卷,平生抄书甚多,又广搜四书人物,故实手抄之为《广四书人物考》数十卷。
  李宝默字敏叔,由监生考职特用为知县。发浙江,初知云河县,历任镇海知县、鄞县知县,擢辰州府同知。因念故里双亲,改任保定府同知,官至通州知州挂吏议归。
  李有基字黻升,号东圃。少负异才,博及书史,多识掌故。之学古文,宗法唐贤;酝酿之厚,浸乎西汉。乾隆乙酉,以第一人举于乡;辛丑进士,授福建连城令。所著《州志考异》已刊行,《披褐吟》《沽上吟》《掘得集》《南游吟》《周易义象合纂》《广川客问续问》等书稿藏于家。
  李柽字圣木,康熙已卯举人,候补内阁中书,赠文林郎,浙江武康知县。
  李桢字文亭,廪贡官,博兴训导升国子监学正。
  李森字芳樾,廪贡官国子监助教,赠文林郎,浙江鄞县知县。
  李奕烈 字绳斋,廪贡教习,贵州湄潭知县。
  李振钧 字蔚卿,直隶宝坻知县、香河知县。
  李孝增 1990年6月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获硕士
  学位。2003年7月,获博士学位。天津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亚东(以龙) 1963年出生,1988年毕业于上海铁道学院(现同济大学),现任济南铁路局总调度长(正处级)。
  李忠河 1950年出生,1968年入伍,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转业后历任济南保险公司历城、槐荫分公司经理、济南保险公司人事处处长,已退休。
  李孝杰 1953年出生,历任商河县人民医院院长,商河县卫生局局长,已退休。
  张炳良 历任商河县地税局局长、槐荫区地税局局长。
  1947年大参军入伍人员:
  李纯厚 李以江张继旭张吉荣王少泽王宗亭 高传顺
  烈士:张吉荣 高传顺
  (李忠湖 张若海)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忠湖
责任者
张若海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西三里河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