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1752
颗粒名称: 潘家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2
页码: 13-1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潘家村概况、村貌变化、村政沿革、村民经济等发展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潘家村

内容

村庄概况
  潘家村位于商河城区滨河路以东,鑫源路穿村而过,东与林工商接壤,西依滨河路,隔商西河与何家村相望,北与植物油厂,南与预制厂、市政家属院、工商家属院、西关相连。该村依商中河傍河而建,因潘氏家族立村而得名,鑫源路直通县城,滨河路南北相接,交通比较便利。
  该村共有潘、王、李、侯4个姓氏,王姓人口最多,现有7户,35口人,从原赵魁元乡王素环村迁入。潘氏家族虽在该村居住时间最长,但因家谱和其他资料无记载何时何地迁入,繁衍情况无考,现有9户,共计28人。李姓村民只有2户,7口人,已知此姓是由该县北关迁入,但何年何月迁入却无记载。另有侯氏一姓,有3代9口人,是由该县许商办事处侯坊村迁入,已达60余年。
  截至第六次人口普查,该村计有常住人口83人,共24户,总面积129.6亩,其中村居占地30亩,耕地99.6亩。
  村貌变化
  20世纪60年代之前,村庄无大变化,区域内有一羊肠小道通县城,小道西南部有一大湾,村民住在小道的南北两侧,路南路北各有小胡同数条,胡同宽者2米,窄者1.5米,各姓混住。路北住户较多,路南户数较少,整个村庄呈北宽南窄状。村西是商中河,河东岸有一大土堆,该村是紧靠大土堆,傍商中河而建。20世纪90年代村级改造,鑫源路东西横穿该村,原来的羊肠小道变成宽阔的街道,村民均分布于大街两侧,没有统一划分,仍以过去个人宅基建房,现有9条胡同,宽度3米、2米、4米不等,全部硬化。2007年随着城建工作的开展,该村西部有6户拆迁户,后被安置在青年路北、滨河路东、电业局家属院楼房。
  该村以前经济较为落后,村民的房屋多为砖建脚、土坯墙、平顶,个别户用瓦搭了檐头。1990年后,虽无规划,但村民的房屋村中统一改建,青石建脚、全砖墙、尖顶挂瓦、前出厦。
  该村的墓地原来很分散,一般以祖传土地或土改后分的土地为墓地。1990年,全村抽地6亩,在滨河路以东,村北建公墓。
  该村借靠城区近之优势,1980年全村通电,1983年全村通自来水,1993年村中胡同大街全部硬化。
  村政沿革
  该村解放前隶属不详,解放后隶属城关管区。1952年改为城关镇管辖,1958年隶属城关人民公社,村改为生产大队,该村一个生产队。1984年4月后隶属商河镇,村建立村民委员会。2003年隶属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与北关村合建为实中居委会。
  1973年以前潘尚德任村党支部书记。1973-1990年李兴胜任党支部书记,潘存福任村主任,郭连美任村文书。1990年,郭连美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民经济
  该村村民的经济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靠经营土地,其他经营项目主要是卖老豆腐,以自产自销的方式做小买卖,经营项目较少,除部分卖老豆腐外,另有一户从事玻璃买卖,两户搞电气焊,总体还是靠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来源,再者就是有十几人利用农闲季节就近打零工,增加收入。
  教育 文化卫生
  由于该村人数少,很难组织起来鼓子秧歌队和民间剧团,没有开展文艺活动。
  因该村人口少,生源缺,所以从古至今没有建学校,1990年以前该村儿童到北关小学就读,1990年以后转入实验一小、实验二小就读。
  因该村离县医院近,村内没设卫生室,也没配套赤脚医生,村民有病都直接到医院就诊。
  (郭连美)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郭连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潘家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