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商街道办事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1747
颗粒名称: 许商街道办事处
分类号: K295.25
页数: 112
页码: 1-11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许商街道办事处、和各个村庄等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许商街道 办事处

内容

概况
  许商街道办事处位于县城驻地,东临孙集乡,西靠贾庄镇,北接殷巷镇,南与玉皇庙镇相连,版图面积114.6平方公里,耕地5330公顷。辖15个居委会,归属商城管区;79个行政村,归属马官寨、刘万枝、钱铺、侯坊4个管区。总人口10.6万人,26500户,其中男5.4万人,女5.2万人,非农业人口4.9万人,农业人口5.7万人。
  许商街道办事处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省道248线纵贯南北,316线横跨东西,距省城济南70公里,距济南国际机场50公里。拥有土地、财税、环境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和谐、高效、宽松、安全的发展环境。辖区内村村通柏油路,电话、有线电视、自来水,且与周边县市联系方便,通讯快捷。由于土地的大量开发,人口密度大,每平方公里855人,劳动力资源丰富,每年培训服务对象3万余人,输出劳动力1.8万余人,劳动力输出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亮点。
  历史沿革
  许商街道办事处是原商河镇和钱铺乡的统称,据史料记载,春秋及秦时,此地为麦丘邑所在地;汉初为扐侯刘辟光封地、扐县县城驻地;隋开皇十六年(596)于扐县故址置滴河县,宋后称商河县,延续至今。新中国成立后,随县先后隶属泺北专署、德州专署、惠民专署、淄博专署、德州专署(1978年称德州行政公署)。1990年1月归属济南市。1958年后分称城关公社、钱铺公社,1984年4月,分称商河镇、钱铺乡,2005年初全县行政区划调整,商河镇与钱铺乡整建制合并,并被地方政府命名为许商街道办事处。
  经济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城区居民和附近村民生活贫困,人均纯收入不到30元,且贫富悬殊很大。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经济的发展,村(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改善。1957年,人均粮食190公斤,人均纯收入50元,1978年人均粮食170公斤,人均纯收入210元。到2002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710.5元,人均年末存款余额2000元,80个村通了柏油路,村村通了电话,32个村用上了自来水,95%的户住上了砖瓦房。至2010年规模以上企业15家,形成了电子机械、建筑建材、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金桥家具市场、富东农贸市场、银桥批发市场等新兴市场建成使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形成了大棚菜、露地菜、畜牧、大蒜、丰产林五大支柱产业。其中大棚特色品牌基地达到767公顷,社区规范化建设逐步推进,滨河路改造,城中村五化建设等重点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市管理水平提高,累计投资1600万元,城区扩展2015平方公里,发展个体工商经营户2212户,私营企业473家,吸纳劳动力2500人。人民公园、滨河公园相继建成,境内两纵(商中路、田园路),五横(富民路、鑫源路、明辉路、长青路、弘德路)五化完成与省道248、316线连体对接,许商街道已成为集观光、旅游带动工业、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地,至2010年,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23.5亿元,工业增加值70.09亿元,固定资料投资达到10.97亿元,外贸出口395万美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8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33元。自2008年以来,连续4年被商河县委、县政府授予“突出贡献单位”“纳税工作先进单位”“尊师重教先进单位”“设施农业先进单位”“人口和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单位”,是市委授予的“平安济南建设先进单位”“党务政务公开试点单位”。
  新农村建设
  2008年,许商街道办事处确定了后十亩、东八里、西铺3村为新农村示范村。先后投资414万元,对3村进行了五化建设和村村通建设,累计硬化路面28418平方米,安装路灯201盏,种植各类树木68068株。2009年,确定张公亮、羊角岭、毛王店、薛家园4村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形成毛王店黑皮冬瓜基地,西铺、东八里、后十亩大棚品牌基地,薛园露地菜基地三大农业产业基地,后十亩村面条加工厂,羊角岭艺术围栏厂和小型商业混凝土搅拌站。
  特色农产品
  商南大棚特色品牌基地 许商街道的大棚蔬菜种植源于2002年农业结构调整,以张公亮、东铺、西铺、陈家、孙家、毛王店、于屯、崔家等9个村为基础,由于效益好,群众接受快,逐步向周边辐射,使其成为“商南农业新科技示范园”重点乡镇之一,为长江以北最大的彩椒生产基地,被确定为济南市首批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2009年街道办又在县城以南,省道248线以西,规划建设了占地面积1万亩,涉及东八里、后十亩16个行政村,与农业示范园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建设了100个钢架式冬暖大棚蔬菜特色品牌项目区。该项目区以红罗丹甜椒为主要品种,示范有特迪、金美彩椒、哈雪红玉香茄、期托克、薛瑞桔水果、黄瓜、布利塔长茄等14个特色品种。2010年街道办对大棚建设实行财政扶持,协调贷款,技术服务,配套基础设施等优惠政策,聘请济南市蔬菜办专家和县蔬菜局技术员进行专业技术指导,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良种、统一技术指挥、统一档案,统一检测、统一销售等”六统一服务。此品牌基地年产蔬菜2000吨,增加农民收入5000万元,其产品除满足该县村民生活所需外,还远销济南、德州、北京、天津等地。
  商北“济南绿满园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该公司位于县城以北,许商街道羊角岭村以南,是一家集有机蔬菜种植、畜禽养殖和高档餐饮于一体的集团公司。公司投资300多万元,依法流转土地300亩,建有四位一体蔬菜大棚15座,大拱棚13座,沼气池10个,露地菜50亩,生态鸡场1500平方米,生态猪场2000平方米,黄粉虫养殖4000余盒,恒温保温库2座,面积400平方米。公司按照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理念,实行三沼(沼菜、沼果、沼菌)有机结合,形成了从土壤到餐桌的全生态有机生产体系。即:蔬菜等产品下脚料饲养黄粉虫,黄粉虫喂鸡和猪,鸡、猪粪便入沼气池发酵,沼渣、沼液是天然的有机肥料,用于生产有机蔬菜和果品。“师法自然,健康安全。”济南绿满园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所产蔬菜及肉蛋产品均达有机食品标准,产品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抗氧化剂,其含量比常规产品高出40%-60%。其风味天然,营养丰富,品质上乘。除直供本公司大酒店、济南鱼翅皇宫大酒店外,其精品箱装蔬菜、黑笨猪肉、虫子鸡、虫鸡蛋等系列产品,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更是馈赠亲朋之珍品,深受广大用户的信赖和喜爱。公司下属的鑫华绿植园果蔬专业合作社,在2011年被评为济南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有机蔬菜生产基地也被列为济南市保供菜田。
  孙湾村大棚种植 孙湾村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已有20多年的历史,1986年村党支部书记孙路堂带头建起首个冬暖式塑料大棚,发展到2008年,全村已建起冬暖式大棚拱棚286个,户均3个大棚,年产茄子、黄瓜、西红柿、辣椒、菠菜、蒜苗等蔬菜4800吨,成为全县名副其实的大棚蔬菜专业村。村里成立了蔬菜专业协会,负责提供市场信息,开拓销售渠道,聘请专家等事项。先后组织菜农5次赴寿光、天津等地学习参观新的种植模式、种植技术,提高科学种植水平。2008年后,该村利用土地流转等形式租种后魏、薛元、三里庄等周边村土地49亩,建起了26个大棚,实现了蔬菜大棚的规范化、集中化种植模式,每年大棚收入3.5万元,所产蔬菜除丰富了城区居民的菜篮子以外,还远销济南、德州、北京、天津等地。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512元,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7233元。
   6000亩露地蔬菜基地 该基地主要集中在许商街道单元、徐芦坊、卞楼、赵庙等周边村庄,春秋以种植菠菜为主,夏季盛产茄子、黄瓜、花菜、韭菜、油菜、葱、茴香、芫荽、油麦菜、豆角、芸豆等蔬菜,既满足了城区居民的生活用菜,又增加了菜农收入,有的还销往北京、天津等大中城市,亩产蔬菜3500公斤,收入7000多元,其效益明显高于粮棉生产。
  天津海瑞特良种育苗公司 该公司位于县城以南商河县现代农业示范园以东,2009年引进,投资500多万元,占地80亩,主要培育黄瓜嫁接苗、甜椒、番茄等大棚需用优质种苗,年产种苗5000万株,是省内较大的黄瓜专业生产基地,除承担着商河县蔬菜大棚的种苗供应,还畅销周边县市区。
   辉煌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该合作社位于县城以南10公里,许商街道西赵村,2007年该村村民赵纯国投入资金50万元建起14个大棚,每棚生产毛木耳3万斤,纯收入1万元。在他的带动下,该村木耳产业迅猛发展,至2010年该村养殖毛木耳大棚40个,并带动了邻近乡镇,发展到周边的乐陵、宁津等县市区。
  人民生活
  教育许商街道在高标准建设中学教学楼,装修实验楼的基础上,2010年投资800万元建设中心小学教学楼,2008-2010年投资130万元三期完成了单元小学教室维修,新建教室44间,幼儿园18间。同时,每年投入80多万元为中心小学进行校舍改造、美化、绿化、硬化、净化校园,完善教学设施等,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卫生2007年,在全县率先推行了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减轻了农民的看病负担,村(居)民覆盖率100%,农村人口参合率98%以上,新建村级达标卫生所26处,实施完善了村办一体化管理,健全了社区服务网络,有效地改善了村(居)民的就医条件。办事处境内东小李村北
  建有一处由民营所有,并报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达标的商河县卫生特色专科康复中心医院一处。该院占地9663平方米,门诊病房楼1400平方米,病床63张,设有心电图机,脑电图机,化验设备齐全,有接待室、休息厅及400平方米的娱乐场所,这所医院从小到大,由原来的诊所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医术精湛,且有祖传医术,康复率在95%以上,不但方便了县区内群众就医,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精神病患者来院就医。
  弱势群体 许商街道除建设了高标准的敬老院,满足孤寡老人入住外,还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畅通为民解困渠道。全办事处有1516人纳入低保管理,837人办理了残疾证,219人纳入了五保,保障了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
  东关村
  村庄概况
  东关村位于商河县城区东部,银河路以西,富民路以南,人民公园以北。明辉路、青年路横穿东西,田园路纵贯南北。人口3160人,有王、李、吕、马、郭、刘、石、曲、张、赵、韩、安、田13个姓氏组成。李姓,于明朝嘉靖年间由山东益都迁入商邑。吕姓,于明初由北京密云县牛鲁山迁入商邑。马姓,于清朝康熙时期由该县殷巷镇马庵村迁此。郭姓,于清代中期由该县城东大郭家迁入该村。刘姓,民国时期由山东菏泽迁于该村。赵姓,于民国初期由山西省曲沃县赵村逃荒落在该村。曲姓,民国初期为逃生计,由该县城东杨八士迁于该村。胥姓,于明朝由武邑枣强一带迁入商邑。韩姓、安姓、田姓等都是原有姓氏。其他姓氏不详。东关大多数为王姓,占该村人口的80%,早在明清时期就是名门望族,据《王氏家谱》记载自东莱迁于商邑,后因元末之乱,举族避于东岱,自明洪武年间归籍于商,已有七百余年。繁衍昌盛,人丁兴旺,子孙遍及全国及海内外。该村自明清以来,人才辈出,先后出现七品以上官员近百人,进士、举人、廪生、贡生、增生、庠生多达几百人,奉旨建造的功德牌坊二十多座。
  明清及民国时期,该村富贾遍布商河,商铺、作坊在城区有几十家,如广源、广泰、重居、永居、丰源、亨顺等商号银号,涵盖当铺、百货、服装、印染加工、手工、酿造等行业。在周围几个县、市、区(如天津、惠民、济南等地)都有东关的生意和商铺。东关土地有十几万亩,耕地北至赵魁元,西到胡集,南到钱铺,东到孙集,佃农有上千户。自明清以来,商河商会会长都是东关人担任,一直到民国时期最后一任的会长王荣方。商河自古即有“东关财主多”的俗语传世。
  村落变迁
  20世纪70年代之前该村无大变化,村落东西方向有一条主干道,两条辅道(在主干道南北两侧称南北街),南北方向由4条5米宽的胡同组成,主街称为龙街。该村南北1里宽,东西3里长,俗称“三里长东关街”。古县城东门外有几户人家,俗称“石河子”,以石姓为主,后并入东关村。该村原有3处湾,北泉湾,水深面积大,泉水直涌,大旱天数月不干,以泉著称;西南关帝庙湾(即庙湾),系修庙取土形成;东南老湾是清代修“魁星楼”形成。3湾成“品”字形,将村落包围。20世纪60年代之前,村落建筑多以青砖为基础、土坯砌墙,四合院遍布全村,明清时期的青砖四合院在“大跃进”年代和“文革”运动中毁掉。保留完好的清时院落仅存一处(东关西首路北盐店内宅)。20世纪70年代后,东关多为砖、土坯建筑房子,人多房子少,老少三代住一处的占大多数。草顶檐子大出头,土院土地土房顶,村落无规划,不规则,道路弯、胡同窄,晴天都是土,雨天满街泥,少电缺水。1978年以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村委会进行了村庄规划。2003年9月,经县政府、建设局批准在明辉路东首路北,青年路东首以南,富东市场以东,林荫大道以西,建成高标准的3层连体别墅示范园小区(富东居民小区),每户面积达500平方米。并进行道路硬化、美化、绿化,四季常青,三季有花。配齐了电、气、供排水、照明等设施,解决了东关祖祖辈辈住房和住宅困难。
  该村墓地分散,原以祖传土地为茔地,20世纪70年代,政府号召耕地中铲平坟头,村民多以田头沟崖为安葬之地,村大、人多,村民安葬成一大难题。2002年,经县政府批准于商东路以东,商展路以南建园林一处,村委会在王存富的带领下,克服种种困难和不利因素,经半年苦干,对过去的不毛之地进行了改造,挖土几十万方,植树几十万株,营造人工湖、望景亭,种有寒、热代树木等植物几十种,硬化道路,此后过世村民多葬于此。
  1978年实现全村通电。1983年铺设自来水管道,初于街口立水龙头,供村民集体用水。1985年起自来水陆续进户。1989年明辉路拓宽,被拆迁的村民安置在青年路以南镇中学以东。1991年村主街道铺设沥青路面。2005年青年路改修完成。2008年10月县城明辉路高标准修竣。2009年田园路高标准修竣穿村南北而过。2010年全村所有胡同全部硬化、绿化。
  村政沿革
  该村明代属顺德乡,清初延续其名,乾隆四十九年(1785)改称城里东关。民国时期属五关镇;1937年,商河县城沦陷,该村受日伪统治。1945年9月商河县解放后归城区,1949年3月改属解放一区,1952年6月改称城关镇。1955年5月又改属城关区,1957年1月隶属城关镇,1960年1月属城关公社,村改生产大队,下设7个生产小队。1984年4月隶属商河镇,建村民委员会,2002年村改居委会,称富东居委会、田园居委会。2005年11月,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归属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仍称富东居委会。
  民国时期王仁灿任村长。1945年9月-1951年,农会主任先后有:王风和、王昨武、王兆祥、王仁贤、李堂田,王昨贵任党支部书记。1951-1958年,初级社、高级社均由王银方任社长,胥友武任党支部书记。1958-1965年,杨景山任大队长,胥友武任党支部书记。1965-1966年,李安田任大队长,王福发任党支部书记。1966-1968年,支部瘫痪。1968-1972年,王福发任党支部书记。1972-1976年,王仁祯任党支部书记。1976年11月-1988年3月,王存书任党支部书记。1988年3月-1989年9月,王福发任党支部书记。1989年9月-2001年2月,王存书(县人大代表)任党支部书记。2001年2月,由王存富(水务局科级干部、正恒集团董事长、县人大代表)任党支部书记。
  村民经济
  明、清及民国以来,东关村农、工、商贸易昌盛,早就形成东关大集,每到农历逢五排十从早到晚人山人海、商贾云集,俗语称“东关街三里长,赶集从早到后晌”就是说的这一繁荣景象。随着县城的扩展,该村土地越来越少,村里利用在县城驻地的优势,2010年旧村改造“田园路”,把破乱不堪的房子改造成沿街商业楼和商业房,方便了村民、改善了环境,又有了固定收入,使部分村民的经济收入有了新的来源。
  2010年春,在居委会的倡议下,东关村民成立了富东农贸市场有限公司,人人都参股、入股,为解决失地农民的生存、生活找到了一条生路。2011年,先后建成了沿街营业楼近50000多平方米,6000多平方米营业性大棚一个,同时硬化了市场场地,形成了供排水、电力照明、通讯等齐全的现代化商业营业场所。
  2000年以前,村集体无任何收入,一穷二白。自2001年,王存富带领村委会一班人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大多数村民的支持拥护下,克服困难、顶住压力、不畏干扰,先后建成了现代化住宅小区一处(富东居民住宅小区);园林墓地一处。至2010年成立富东农贸有限总公司,原村民除一人退股外全部入股,入股率达到99.9%,下设7个分公司,总资产超亿元。
  2002年,拥有富东市场、化工厂、铝合金制作、烟酒百货经销、酒店、冷库、宾馆、农资、运输、机械租赁、建筑等行业200余商户,以工商促经济,呈现多种经营强村、富民态势。2002年元旦,富东农贸市场隆重开业,成为全县人民的菜篮子、为村民解决了就业的大问题,同时壮大了集体经济。2003年春节起该村每年给60岁以上老人发放福利与生活补贴,至今已9年。2004年成立了教育基金会,使每位有志、有才、有德的学子都能顺利进入高等院校,让学子们得到及时帮扶和奖励。
  文教卫生
  由明代官员王心一衣锦还乡带来的宫廷歌舞曲目《采茶》,每年秋后冬闲时由村民自演自乐,子孙代代相传,在全县享有盛誉,“文革”时期中断,1978年改革开放后,该村的《采茶》、高跷又恢复活跃起来,传统文化得到发扬光大。
  1922年村设立第一所小学,开设1-3年级课程,主要是珠算、大仿字课程。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举办农民夜校、识字班、扫盲班。1949年6月政府于村内建设公办学校,开设1-3年级课程,1976年又改为完全小学。1989年,由村内迁至现农贸市场北侧建校。1991年改称商河镇中心小学,周边乡村孩子纷纷来该校求学,学生超过1000人。2002年村改居后,改名商河县商城小学,2005年7月并入商河县实验小学。2007年10月,该村为应届大学考生发奖金10余万元,为每位考生发放奖励6000元。
  解放初期,公办城关医院,设在本村中心位置,村民就医方便,1973年村设卫生室,2004年国家实施新一轮农村合作医疗,减轻了村民的就医负担。
  人物
  王思学 字汝安,号西河,曾任山西辽州同知。
  王克敬 字子一,号静庵,嘉庆时期任山西沁水署祁县知县。
  王心一 字道孚,号介石,任云南州史。
  王蒙 字养正,号冲宇,隆庆年任晋州学正。
  王田 字尚治,号俊泉,河南布政使司右参议兼按察司佥事。
  王琨 字符采,号十成,进士,万历年河南布政使司右参议兼按察司佥事,朝议大夫加副使;湖广布政司司右
  参政。著作有《恒游草》《燕游草》《南游草》。
  王敬公 字令修,号尔成,清顺洽举人,康熙六年封文林郎。著作有《粲亭初草》《蜀道难沛草》《吏隐草》。
  王仙枚 字文末,号华林,任山东沂州府费县教谕。
  王忻 字景炎,号之圃,乾隆举人,济南府平原县教谕。
  王海 清字蓬山,号瀚臣,道光年间科武进士,任两广总署提督。
  王镇江 字超群,随营督保举先把总,赏戴五品兰翎。
  王镇海 字宴清,号静波,随营督保举五品衔守备,署历城县。
  王晓山 字春海,光绪年间科技贡生,由山东省师范毕业留学日本,毕业回国委任武定府高等学校校长。
  王殿华 字銮坡,由二品荫生任本省台庄营守备。
  王存厚 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任团长、中校。
  王存峰 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师职干部、上校。
  王存明 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军职干部、大校。
  郭敬海 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师职干部、大校。
  英雄烈士
  东关在抗日战争时期,出现了很多抗日英烈:李树华、王育英、王金章、王兆轩等先后为国捐躯。解放战争时期,该村积极参战支前,有多人参战,县志记载的烈士就有:王存兴、王铨、王连方、王瑞福等。有很多随军南下人员留在南方工作。该村参加淮海战役支前的有几十人,村民积极捐款捐物,涌现出一大批支前模范,王礼方、李堂田在县支前模范表彰大会上做典型发言,并受到表彰。20世纪50年代初,该村青壮年踊跃报名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自1950年参战的有李朝尚、王德玉、王存笃、王福祥、王银方、马其田等几十人,他们先后在朝作战,屡立战功。王存笃立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李朝尚、王德玉多次荣立二等功。
  (王存富)
  西关村
  村庄概况
  西关村位于商河县城区,东到西酒厂,南至长青路,北到青年路,西至西织布厂。东隔西酒厂与城关村为邻,南隔长青路与南关村毗邻,北与小潘家村相连,西至西织布厂与孟家村接壤。明辉路东西向穿村而过,东接商中路,西连滨河路,交通便利。
  该村因居老城区西部里城墙以外,外城墙以内而得名。村内里西关与外西关交接处有一宽约5米的刘家胡同,经南关村、西三里村西侧接省道直达省城济南,该胡同也是北部乐陵、阳信、惠民、德平等县到达省城的要道。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因商中路加宽而逐渐废弃,古有“刘家胡同人车云集”之说。
  该村计有于、马、杨、付、王、牛、宁、刘、宋、石、鲁、程、李、张、栾、陈、楚、田、庞、潘、石、隋、侯23姓,于姓人口最多。于氏始祖于明初自登州府文登县大水泊迁居商河县西关山子庄(现在的西关村),定居后又分支迁往城西杜家集、于家山、西南张家坊、南于家、城东袁家庄及临邑杨家庄、陵县大柳庄等地,在该村已有700余年之久,已繁衍21世,人丁兴旺,该家族在清朝年间考中2名秀才。马氏始祖于元代由山东博兴迁居商河县殷巷,定居后由十三世祖于清代嘉庆年间迁入西关村,距今有300余年历史,繁衍16代,人丁兴旺,为该村第二大姓。杨氏始祖于明代由山东省青州府乐安县迁至商河县城西老杨家定居,后又分支迁入西关村,现已延续到23世,为该村第三大姓。付氏家族于明代由河北省枣强迁至商河县付家村定居,后于明末清初由七世祖分支迁入西关村定居,在该村居住长达400余年,繁衍16代,为该村第四大姓。王氏家族属同姓不同宗,第一支王氏始祖于明代成化年间由河北枣强迁至山东省商河县郑路营子村,定居后于清朝年间由十九世祖迁居商河西关村定居,至今已延续7代,在王姓中为第一大户。第二支王氏始祖于明代成化年间由河北枣强西关迁至山东武定府商河县王破头村,定居后又于清朝末年由十八世祖迁居商河西关村,现有7户,25口人。第三支王氏始祖于清朝末年由贾家村迁入西关村,已繁衍6代,现有6户,25口人。第四支王氏始祖于民国时期由淄博市淄川区洪山迁入商河县西关村定居,现有5代,1户,10口人。王姓为该村第五大姓。牛氏始祖自河北枣强迁入商河西关村,至今已繁衍数代,现有20多户;98口人,因家谱遗失,何时迁入已无法考证,牛姓为该村第六大姓。宁氏始祖自章丘县宁家铺迁至商河县杜家集,定居后于清朝又迁居西关村,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延续9代,无家谱。刘姓村民属同姓不同宗,一刘氏于民国时期由泰安市新泰市辉城村迁居商河县西关村定居,长达80余年,现有5代,6户,37口人。二刘氏始祖于明代永乐年间迁至商河县城西南刘家庄,至今已400多年,近代因工作需要迁入西关村,现存4代,1户,10口人,另一刘氏于清朝由该县侯坊村迁入西关村,现有20多户,50多口人。宋氏始祖于元代由直隶枣强迁至商河县南关村定居后,又分支迁入西关村定居,在该地定居已达700余年,已繁衍18世。该姓为该村第九大姓氏。鲁姓村民据现家谱记载和后人口述,鲁氏早已居住该村,因多种原因,何时何地迁入已无法考证,现有5代,9户,30口人。程氏于清朝迁入西关村,已达150余年,繁衍6代,现有9户,31口人,因家谱遗失,何时何地迁入无法考证。李氏村民属同姓不同宗,一李氏始祖于1403年从陇西前往河北枣强,后迁居商河县城西南李官庄,于1465年又迁居城西北李兵马村,后于1644年又分支迁入西关村,至今定居已有400余年,繁衍13代。另一李氏于1968年由该县西三里河迁入西关村,现有3代。张姓村民属“二甲张”,张氏始祖于元末明初由山东省青州府乐安县城北榆林村迁至商河县玉皇庙张大人村,后又于清朝初年由十三世祖迁至南关村定居,后于1959年迁入西关村,现有3户,22口人。栾氏始祖于元代由青州府乐安县西关迁至商河殷巷栾李村,定居后于清朝末年由十七世祖迁居西关村,距今已有100余年,现有5代,2户,15口人。陈氏始祖于清朝年间由沾化迁至商河西关村,距今已有200余年,已繁衍7代,7户,50口人,楚氏村民于清朝末年由该县马官寨迁入西关村,已延续7代,现有3户,14口人。田氏始祖,于清朝由章丘石门村迁入商河西关村,已达100余年,现有一户,9口人。庞姓村民于民国时期自该县庞家村迁入西关村,现有2户,11口人。潘氏始祖自小潘家迁入西关村,至今已有100余年,延续5代,只此1户,5口人。崔氏始祖于清朝由河北枣强迁至商河西关村,至今已有300多年,延续十几代,现有13户,46口人。石姓村民于1980年由牛堡乡十里坞迁入西关村,现有1户,4口人。另有隋姓村民于清朝末年迁入西关村,延续5代,现有1户,3口人。因家谱遗失,何时何地迁入已无法考证。侯姓村民于清朝末年迁入西关村,已延续4代,现有1户,5口人,因无家谱,从何地迁入无从考证。
  该村为商河县第一中学、原供销社华纱厂、西酒厂、建筑公司、西织布厂、酿造厂、畜牧局、副食品公司所在地。
  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该村计有常住人口1976人,437户,其中有回族4户,29口人,其余皆为汉族。总面积为1321亩,其中村居占地386亩,耕地面积935亩。
  村貌变化
  20世纪70年代以前,该村庄无大变化,原来村落集中于东西方向的大街,西关大街南北两侧,西关大街位于西酒厂以西,现在的明辉路以南约60米处,至今位置未变,大致呈东西方向,东段大部为正东正西方向,西段逐渐倾斜于西北方向,整个大街呈东宽西窄,特别是西街头一段街道狭长,交通不便,村委会于2007年在旧大街的基础上进行整修(取直加宽),铺砖硬化,往东北直接明辉路,西连滨河路的主要街道。早期西关村有里西关和外西关之分,里西关面积大(4个生产队),外西关面积小(两个生产队),整个村庄呈中间宽、南北窄状。南北方向的街道主要有刘家胡同,位于里西关和外西关交接处,经五叉股大道通往城西、北、南3个方向。村落建筑多为青砖建脚、土坯墙、草檐大出头的平顶房。村内较好的传统建筑为王臣家,青砖建脚,坯墙外皮抹白灰,平顶小布瓦挂檐头,院落为北屋,南屋带东西厢房的四合院。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村内为部分缺房户在外西关南侧,统一规划宅基,标准为砖墙到顶,尖顶挂瓦,面积为17平方米。城建工作开始后,于1986年修建明辉路,沿街建有副食品公司,沿街住户和部分个体经营户盖起楼房,有30户被拆迁,村里为拆迁户在滨河路以东,县建筑公司以北安排住宅,院落面积为17平方米,房屋标准为青石建脚,全砖墙,尖顶挂瓦前出厦。1997年县加宽修建滨河路,又有20多户被拆迁,一部分迁至建筑公司以北,一部分迁至长青路以北,房屋标准进一步提高,青石建脚,砖混结构墙,尖顶挂瓦前出厦,沿街住户盖二层小楼。1997年为修建育才路,有30户拆迁,都安排在长青路以北,后来人们称县建筑公司以北的住户为北小庄,长青路以北的住户为南小庄。2008年因滨河路绿化,商河一中南门改建,又有40户拆迁,拆迁户由县政府安置。从1986年开始,村内不拆迁户也陆续自行旧房改建,全村各户都已建成青石建脚、砖墙,尖顶挂瓦前出厦的房屋,还有部分户盖起二层小楼。滨河路以东的村落现在呈南北长,东西窄长方形状,西、南、北三面被青年路、长青路、滨河路所环绕,内有新庄路、明辉路、原西关大街贯通,可谓四通八达,交通便利,为该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从1989年开始,部分个体户为做买卖便利而陆续迁至滨河路以西定居。
  该村墓地分散,只有于氏、马氏、付氏3家分别有自己家族的墓地,于家墓地位于于家西边,是祖传墓地,面积较大,有几十亩,解放前该族还派专人看管。马家墓地位于村南松树林子,面积约为5亩。付家墓地位于村西南方向,面积约2亩左右。以上3家墓地于1998年后也已分散,其他姓氏原以祖传土地或土改分得土地建自己的墓地,后来土地承包后,有的还以自家的责任田另立墓地。
  该村于1980年实现全村通电,并全部供电入户。1988年铺设自来水管道,沿街各户和邻近户于当年供水入户,远处各户用水桶等工具到邻近机关或供水户提水。到1998年实行全部供水入户,全体村民都喝上自来水。1986年县里铺设长青路、明辉路,1997年铺设滨河路。
  村政沿革
  该村民国时期隶属城关区,1948年隶属五关镇,从1949-1958年都属城关区或城关镇管辖。1960年隶属城关人民公社,村改称生产大队,辖6个生产小队。1984年人民公社改称商河镇,该村隶属商河镇,成立村民委员会。2002年村改居,该村分为2个居委会,即明辉居委会和长青居委会。2005年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隶属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2008年12月,长青、明辉居委会合并为一个,称明辉居委会。
  民国时期,王臣任五关镇甲长,马守星任村保长。1945-1948年,于廷海任农会主任。1949-1953年村改称西关街,张冈山任党支部书记(指导员),宋树安任街长,下辖6个闾。1954-1958年张冈山任党支部书记,于会吉任街长,马廷绪任副街长。1958-1961年于福吉任党支部书记,于会吉任农业合作社社长(该村为红星高级合作社,下辖6个生产队,大会战时分3个大队),3个大队长分别是于清胜、于希忠、宋树田(到人民公社时全村又分成6个连),1962-1963年于志敬任党支部书记,杨清华任大队长。1967-1970年,宋茂林任“革委会”主任,崔孟贤任“革委会”副主任。1971-1973年于建章任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组长,宋茂林任“革委会”主任。1974-1978年,于志敬任党支部书记,于建章先任“革委会”主任,继任大队长,后任村长。1979-1997年杨清禄任村党支部书记,于希义任村委会主任,于希太任村文书。1998-2002年,于希升任党支部书记,于希义任村委会主任,于希太任村文书。2003—2006年王继娥(女)任党支部书记,于希义任村委会主任,于希太任村文书。2006-2008年于刚吉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于进水任村委会副主任,刘洪刚任文书。2008年12月,西关村改为明辉居委会,于刚吉任明辉居委会书记兼居委会主任。于进水任明辉居委会副主任,刘洪刚任明辉居委会文书。
  村民经济
  该村村民借助居住于县城城区之优势,除耕种田地外,多以自产自销,转手倒运的方式做买卖、揽生意。旧时就有经商为主的春和社,中西药销售的药山堂,木轮车制作的木匠铺,为制衣提供原料的洋布行,古称外西关街刘家胡同一片开旅店的户最多,其规模最大的是顺兴旅店。
  1947年土改,1951年政府颁发了土地证,实行了耕者有其田。经历过初始阶段的以户为主(单干),互助组,合作社后到集体(生产队)的过渡,终因自然条件和生产工具的限制,粮食产量虽有所提高,但亩产一直徘徊在200-300斤左右,村民生活没有大的改观,常年过着吃粮靠救济的日子。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党和政府带领民众根治河流、挖沟修渠,培育林木,进行农田基本建设,为提高粮棉产量奠定了基础。此段时间,该村由于靠近商中河,水源充足,产量提升较快,县委县政府召开三干会时多次在该村召开增产增收经验交流会。1980年,该村全面推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种田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加之大面积推广优良品种,普施氮磷钾肥,及时喷药治虫,粮棉产量大幅提升,亩产比集体时增加2-3倍,以后随着机械化耕作的普及,村民种田不仅缩短了时间,而且减轻了劳动强度。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因该村人口增多,县直部门建设征地,道路拓宽延伸等因素所致,村民可耕地逐年减少。80年代村民便由以耕种为主转向多种经营。1988年村集体办起了织布厂,成立了西关建筑队,开起了旅馆,这些企业吸收了部分劳动力,解体后,富余劳动力自行分散到各行各业机关部门,从事餐饮、商贸、装修、建筑建材、农机维修、电器、铝合金、五金、运输服务等行业,这些项目多数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渐成规模。至2010年,该村计有餐饮服务业7家,商贸26家,建筑建材5家,煤炭4家,书屋2家,货运13家,客运5家,手机买卖2家,装修4家,铝合金制作销售2家,五金土产3家,理发店4家,百货副食2家,肉食店12家,农机配件汽车保养维修8家,电气焊接4家,车床3家,家具制作销售8家,调料制作销售2家,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修理3家,糕点制作销售2家,白酒批发销售1家,种子农药化肥批发零售2家,水果蔬菜店2家,冷库储存1家,专业花草种养一条龙服务1家,另有9家从事畜禽养殖。多家从事摆摊、用拖拉机、小拉车短途运输,该村计有重型吊车、铲车、挖掘机、联合收割机20多台,家庭轿车面包车120多辆,2009年村人均收入7097元,从事个体经营成为该村家庭经济收入来源的主渠道。
  养老重才
  结合西关村实际情况,在党支部书记于刚吉的带领下,多次入户调查,走访老党员和贫困家庭。支部开会研究,制定了针对老年人、贫困户、学生上学、家庭和睦等相关鼓励办法。
  自2006年7月1日以后,该村对70岁以上的老人人均月发放生活费30元,每季度发放一次。对考入重点学校的学生实行助学金制度,标准是:小学升重点初中200
  元,初中升重点高中400元,一本2000元,考入清华、北大5000元。九月初九老年节或送去礼品,或召开座谈会。七一建党节组织党员学习座谈、赠送纪念品,每年组织一次好媳妇评选。春节前后村干部带队为家庭困难户发扶助金,2008年,支部被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2010年,该村被山东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社区”,2011年被商河县委、县政府授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明星村”。
  教育 文化 卫生
  该村传统鼓子秧歌是高跷、舞狮、前场(武术表演,有长枪、单刀、棍、拳脚、剑、护手钩),其中的舞狮,前场最为引人注目,可以说是别具一格,在周边各村独一无二,成为一绝。历年元宵节进城表演都被围得水泄不通,博得观众的赞誉。村内建有镖局,从表演人员中选拔保镖人员,专为商贩等护送货物和贵重物品。更有特色的是娘娘庙香火会,村内有一娘娘庙,每年春节后,全县各村凡来城汇演的秧歌队,都是先到娘娘庙,进庙烧香,祭拜后,再从西门入城表演,此时庙前人来人往,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解放后,该村建有民间剧团,演当代的小戏和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三句半、天津快板、山东快书、相声、唢呐演奏、双簧等),演出剧目以歌剧为主,也有地方吕剧,剧目有《招女婿》《打井抗旱》《都愿意》。
  20世纪60年代以前,村中盛行各种游戏,男孩玩打蹦、抽陀螺、打铜牌、捉迷藏、打树挂等,女孩玩跳绳、跳方、踢毽子、打捂帽。成年人农闲时晚上打扑克、推天九、搓麻将;白天在田间劳作休息时,在地头用不同的物件做棋子,安方、走四顶。随着电视、电脑的出现,这些游戏已逐渐消失。
  民国时期村内有公办学校一处,称西关小学。从解放初直到1980年村内一直有小学,学制1-4年级,5、6年级到城关完小就读,1981年村小学改为完全小学,真正做到小学不出村,到2008年,因城建规划而拆迁,学校撤并,学生转移至县实验小学就读。自恢复高考后,该村有65人考入大学,有6人研究生毕业。
  2006年,新的村委班子成立后,西关村引导居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在2006、2007、2008年全县篮球比赛中,该村均获第一名,荣获了“中国移动杯”“今朝杯”“德尔惠杯”“郑路农信杯”等奖项。另建有农家书屋,方便了村民浏览借阅。
  从1966年实行合作医疗以后,村内就设有卫生室,配有两名赤脚医生,为村民看病,打针,方便了群众就医。2004年底该村实行新一轮农村合作医疗,村内集体出资给全体村民加入合作医疗。2009年后,社区卫生机构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为村民查体。
  人物
  于超然、于清闰有父子双秀才之名。
  于宝沅 清朝秀才。
  于东吉 兰州军区某部战勤处处长(团级)。
  崔志强 济南市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正县级)。
  付士健 长春市第二航空学院营房处处长(正团级)。
  刘福民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处处长(副县级)。
  马寿长 中国人民大学毕业,湖北省水利厅任职。
  宁清江 县油区办副主任,天然气总公司经理。
  于共武 县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
  付士强 县第一中学党支部副书记、副校长。
  1947年大参军入伍人员:
  宁传宝 刘文广 杨清华 付广太 于吉德
  于希太 于志敬 刘昌军 宁传宝(烈士)
  (于刚吉)
  南关村
  村庄概况
  该村位于商河县城区,商河宾馆以南,商中路以西,滨河路以东,银河路以北。北与商河宾馆、联社家属院、邮电局家属院为邻,与城关村、西关村相望,西隔商中河、滨河路与孟家村相望。东隔商中路与人民公园为邻,与城关村、东关村相望,南隔银河路与西三里河村为邻。
  该村居内城南门以外、外城南门以里,村内有一条南北向大道(即现在的商中路以东县土产公司门前)向南直达省城济南,一条东北西南方向的大道(现在的银河路,316线)经临邑直达省城。村居与城关相连成片,与东西北关合为商河城区关厢。村内西北角早年有一著名的寺院“福盛寺”,位于现在的明辉路以南、县委家属院以东,福盛街以西,长青河以北。寺院占地面积约30亩,上面建筑物在战乱中被毁。“文化革命”前还有一间面积不很大的房屋,有高大的树木若干,一侧还有一小屋,是一名叫崔贵的工作人员(看管房屋和树木)的住处,房屋中有一尊佛像,这尊佛像为盘坐式,高9尺,重3000斤。据传是印度太子的佛像,佛像是用生铜铸成,远近闻名。“文革”期间房屋被拆除,佛像被砸毁,后来这里建起了烈士陵园和兽医站。
  新中国成立后,该村为电影公司、商河第一棉厂、县工业局、城乡建设委员会、自来水公司所在地。
  该村共有张、于、田、王、杨、李、刘、朱、芮、赵、曲、卞、董、宋、路15个姓氏。张姓人口最多,属同姓不同宗,有5个家族。“二甲张”于元末由山东青州府乐安县城北榆林村先迁入商河县玉皇庙张大人村居住,后由十三世祖于清朝初年迁至商河县南关村定居。在该村定居已长达300多年,人丁兴旺。“油坊张”始祖于明代永乐二年(1404)由山东青州府诸城县北关先迁居乐陵县,又迁居商河城南柳家村,再迁至油坊村,于解放前后分支迁入南关村。另一张氏村民于1972年由陵县义渡乡周家村迁至该村,只此一户,12口人。再一张姓村民于清朝年间由燕家乡张迈范村迁入该村,现有3户8口人。另一张姓村民于元朝末年由山东青州府乐安县南关张家油坊迁至商河殷巷张家村居住,后分支于清初迁入该村,现有60多口人。芮姓村民于民国时期由玉皇庙芮家迁入,现有1户,10口人。路姓村民于1973年由殷巷镇路家村迁入,现有1户,7口人。朱姓村民因后继无人,过继宋姓村民继承祖业,因家谱遗失,何时何地迁入及其他资料均无考。于姓村民于明朝中期由河北文安县大刘铺乡清水坡迁至商河县西关定居,于清朝末年又迁入该村。宋氏始祖于明朝(1544)由河北省枣强县迁至商河县南关村定居,已达500多年,繁衍20多世,人丁兴旺。李氏始祖于明代永乐年间由直隶遵化州石门村迁居商河西三里河村定居,后于清朝十六世祖分支迁入南关村。另一李姓村民于1953年由商河县胡集乡周家村迁入该村,现有4户,13口人。田氏始祖于明初由山东省青州府乐安县迁至商河县城东牛铺崔田村定居,后于明代中期迁居商河城关村居住,再后于清朝末年迁至南关村定居。刘氏始祖于明朝由河北省枣强县迁居商河县南关定居,已达500多年,在该村已繁衍15代。王姓村民属同姓不同宗,王氏始祖于明代中期由河北枣强县迁居商河县郑路镇营子村定居,后迁至城关镇三里庄村,再分支迁居城关镇周家村居住,后于清朝中期分支迁入南关村,长达200多年。另一王姓村民于清朝末年由河北大明府内黄县迁入,现2户,10人。还有王玉杰一户,6口人。因家谱遗失,何时何地迁入无法考证。董氏始祖于清朝由聊城市东阿县刘集乡孟村迁入商河城关村,最后定居南关村,已繁衍6代,现有3户,23口人。赵氏始祖于明朝初期迁至商河县城关村定居,最后于清朝末年定居南关村,因家谱遗失,何地迁入该地无据可考。卞姓村民于1953年由济宁南关村迁至该村,现有2户,11人。曲姓村民于1954年由东营广饶县牛庄乡曲家村迁入,现有3户,13口人。杨姓村民于民国时期由长庆县双全村迁入该村,现有6户,32口人。
  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该村计有常住人口860人,220户,总面积230亩,其中村居占地110亩,耕地120亩。
  村貌变化
  20世纪70年代以前,该村无大变化。村落集中于唯一一条南北大街两侧。一条以排水为主的小河东西贯穿全村。有多条纵横交错的胡同组成。全村南北长,东西窄,呈长方形。村东南部有大水湾,村西有几块形状不同的闲地、树林等。村民不按姓氏分散而住。村落房屋多为青砖建脚土坯墙,草檐大出头,没有很好的建筑。
  1973年开始,村中开始为缺房户在村西划分宅基并统一标准,红砖建脚,土坯墙、尖顶挂瓦。改革开放后,村民经济有所提高,村内也进行统一规划。这一期间的房屋并不相同,有一部分仍是砖建脚、坯墙、尖顶挂瓦,大部分盖起了青石建脚、全砖墙、尖顶挂瓦带前出厦的房屋。
  2003年后,根据城建工作的需要,商中路以东的住户分期拆迁。第一期拆迁60多户,都安置于商中路以西,使整个村庄西移。各拆迁户房屋标准为砖混结构,高标准的二层小楼,商中路以西不拆迁的各户,也进行旧房改建。全部拆换成青石建脚、砖混结构墙、尖顶挂瓦前出厦。还有20多户也自行修建起了高标准的二层小楼,村内的主要街道铺设了沥青路面,至2010年商中路东侧60户村民的住房已全部拆除,由开发商为其安置楼房,整个村庄已彻底变形、换样。村被商中路、银河路、滨河路三面环绕,村内街道纵横,四通八达,交通便利,胡同全部硬化。
  该村原来墓地分散,都以祖传土地或土改时分得土地为本家墓地,有碍于农业生产。1974年政府号召铲平坟头后,该村在滨河路以西的商中河西河岸、县食品公司对过建公墓一处。1992年又在滨河路以东、村内西北角无宅基处,烈士陵园斜对过建公用祠堂一座,为村民存放骨灰盒。
  该村借居住城区的优势,于1975年全村通电,并凭借村企业的收入,开始由村统一管理,按时间合闸供电,全部电费由村企业负担。同年村民喝上自来水,借助距自来水公司近的有利条件,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先铺水管至村中,安装一个大水龙头,专人管理,供村民挑水;第二步,又分片安装成几个水龙头,缓解村民提水的困难;第三步(1983年),仍由村集体投资铺水管,全部供水入户,各种费用、水费都由集体出。2010年村内胡同全部硬化。
   村改沿革
   1937-1945年,因商河沦陷,该村受日伪统治。1945年解放后,该村隶属城关区管辖。1949年城关区改称一区,该村属一区管辖。1952年一区改称为城关镇。直至1958年,该村均属城关镇管辖。1958年城关镇改称城关人民公社,该村隶属城关公社管辖,村改称生产大队,辖3个生产小队。1984年,隶属商河镇,村建立村民委员会,2002年村改居,该村称公园社区居委会,2005年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隶属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
  民国时期,宋恒福任村长。1945-1946年,宋恒善任农会主任,张恒升任街长。1947-1952年,宋恒禄任村党支部书记,赵延华任街长。1953-1957年,张茂青任村党支部书记,朱兴德前期任农业合作社社长,后任大队长。1958-1965年,宋树祥任党支部书记,朱兴德任大队长,刘道顺任会计。1966-1967年,王文杰任“革命委员会”主任,宋金福任副主任。1968-1985年,张宗宽任村党支部书记,宋树元先任大队长,后任村主任,田加村任会计。1986-2000年,张恒利任党支部书记,田加村任村主任,赵福杰任文书。2001-2011年,张恒国任党支部书记,赵福杰任村主任,田加德任文书。2011年,张恒彬任党支部书记。
  村民经济
  该村历代以分散型小农经济为主要形式。解放前后,该村人均两亩多地,村民经济来源主要靠种地为主,除经营土地外,利用居住城区的优势做些小买卖,有3家茶馆、3家马车店,还有包子铺、烧饼铺、烧鸡铺、小杂货铺,以及周边独有的传统行业熬硝、维修业、加工业等。
  土地改革以后,政府发放了土地证,粮食产量有所提高,但由于当时自然条件与生产力的限制,村民生活并无较大改观。20世纪70年代后,经过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自然条件大有改观,生产力有很大程度的发展,特别是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以后,调动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大面积开始使用优良品种、化肥、农药,科学种田,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由过去的二三百斤提高到八九百斤,甚至千斤。农民种地也由过去靠人力、畜力耕作改换为机耕、机播、机收的机械化耕作方式,减轻了农民的劳动负担。随着粮食产量的提高,工、副业的发展,农民收入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观。
  随着城市化发展的进程,村民土地被政府征用,该村耕地越来越少,劳动力自行分散于各行各业,该村已由过去的耕种为主要经济来源的经营方式,转换为以餐饮、商贸、房屋租赁、手工、运输、劳务等为经济来源的多种经营方式。沿街户利用地缘优势,20余家开设旅馆,10多家开起饭店,有商贸门市20多家,服装店2家,洗浴3家,从事维修业8家,大型汽修3家,物流业1家,建材1家,从事客运的5家,跑出租车的4家,货物运输7家,建筑租赁5家,企业(南苑驾校)1家,还有几家经营理发、夜市、复印等服务业。该村有吊车4部、叉车4部、挖掘机2部、大型机械1辆,客车5辆,货车6辆,出租车5辆,私家轿车、面包车50多辆。外出打工与邻近打工人数每天不少于50人。个体经营已成为该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文化、教育、卫生
  该村传统鼓子秧歌的特色是耍马叉,马叉表演既有戏剧性,也有武术性,既是表演形式,又能强健身体,在全县范围内独一无二,堪称一绝。秧歌队中不但有花男绿女,又有丑角加入,还有玩旱船、推小车等。每逢正月十五在村中或城内表演,吸引了周边各村群众的围观。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村中盛行各种游戏,男孩玩打蹦、抽陀螺、打铜牌、打树挂、捉迷藏、吸地烟,女孩玩跳方、跳绳、踢毽子、打捂帽、吊带子、过家家等等。大人们农闲时晚上凑在一起打扑克、打麻将、打天九,白天劳动休息时在田间地头,用不同的物件做棋子安方、走四顶。随着社会的发展,此类游戏已逐渐消失。
  该村新中国成立后村内有公办小学一处(南关小学),学制为1-3年级,从4年级开始学生到城关完小就读,1984年该村学校扩大,学制为1-5年级(国家学制改革小学为5年级),1986年该村建两栋420平方米教学楼,实现了小学不出村,学生上学不交学费。2002年学校撤销,学生转至县实验小学就读。截至2010年,村内考取大专和本科学生60余名。
  1966年开始实行合作医疗,村内设卫生室,配赤脚医生一名,为村民治病、打针,方便了群众,从1973年开始,由村集体出资购置常用药品,村卫生室免费为村民治病、吃药、打针,一直坚持到改革开放,既为群众提供了方便,同时也减轻村民的负担。2005年,实行新一轮农村合作医疗,全村村民都入合作医疗。2009年后,社区卫生机构为村民建健康档案,定期为村民查体。
  人物
  张恒勤 1945年出生,曾任禹城县县委书记,后调任德州市,任德州市科委主任。
  1947年大参军人员:
  张茂青 赵延青 宋树堂 张佰清 刘云德
  烈士:刘云德
  (张恒彬)
  北关村
  村庄概况
  北关村位于商河县城区兴隆街以西,滨河路以东,明辉路以北,富民路以南。商中路纵贯村内南北,青年路、鑫源路横穿村内东西,东与城关村为邻,西与西关、电管站、工商局家属院连接,北与小潘家村、种子站依邻,南与县武装部、第一中学、体委相接。
  该村因居外城墙以里,内城以外北侧而得名。村西有一条大道直达省城,为该邑南北之道衢,至20世纪60年代逐渐废弃。
  该村计有张、王、田、李、赵、吕、贺、单、薛、高、闫、刘、杨、骆、魏、芦、侯、商、朱、郭20姓。张姓人口最多,但同姓不同宗,计有3张,铜佛张氏自二世祖河南杞县巨族士能之子,因避乱迁移北关,至今已有500余年,传25世,人丁兴旺;二张氏祖先由德州被清政府以“百户之职”派驻商河,其后世定居北关南首,历280多年传13世;另一张氏近代从班家村迁至北关100余年。王姓是该村的第二大姓,但同姓不同宗,一王姓名吉河者原籍青州府乐安县北关,家传元末明初,始祖兄弟三人从母迁于商邑居北关,其余各支散居淄博、乐陵、临邑及商河多个乡镇,北关一支存续20多世,500余年;二王姓始祖由直隶枣强县西关于明成化年间迁居商河县城西北王破头村,于一世祖讳石时迁入北关,现存续30世,历500余年;三王姓始祖自明成化年间由莱州府高密县迁居济南府,又迁至商河城东牛庄铺村,定居后于12世迁入北关,现存续23世,历300余年;四王姓家族13世自东三里村迁至北关,至今已有19世,历140多年;五王姓始祖于清末由河南开封迁入商河县赵魁元王素环村,于12世迁北关,现存续17世,历100余年;六王姓近代从刘万枝村迁居北关100余年。田氏始祖自明迁入商河后,子孙遍及临沂、阳信,惠民等县市和该县城关、牛铺、殷巷、常庄等乡镇,至今有600余年,自3世迁入北关,现存续20世。薛氏始祖自陕西韩城于明初迁入山东省胶州市,明中期迁至该邑薛园村定居后,16世迁入北关村,现存续21世。该村李姓也是同姓不同宗,一李氏始祖由德州市齐河县迁入西关,原姓甄,入赘李家为婿始姓李,后一支迁入北关,至今180余年;另一李氏始祖自河北枣强迁入大李家,定居后一支迁入北关,至今有90多年,存续20世。单氏始祖于明正德年间由河北枣强迁至商河单家园定居,后15世于清道光年间迁至北关,现家族存续24世,居住北关200余年。吕氏家族从14世由东关迁入北关,现传20世。高氏始祖于清初从青岛市平度迁至钱铺大高村,17世迁至北关,传21世,历100余年。闫氏始祖自明洪武年间(1368-1399年)由河北省新城白河沟迁居德平距今600余年,自二十世由怀仁闫家迁居北关,现存续23世100余年。刘姓在该村也属同姓不同宗,一刘氏由清初自山东东昌府南关迁来,存续7代400余年;另一刘氏始祖刘天一从盐山城南三里河(庄)于明末率族人迁至商河北关,存续400余年,只知鹏、鸿、振、其之4辈(因家谱散失,其他不详);杨氏始祖自16世迁至北关,现存续20世,历130余年。魏氏始祖自公元1404年由河北省枣强迁至济阳县魏家铺村,其中一支由济阳迁至商河县后魏村,21世迁至北关村,现至22世;芦氏始祖清朝末年由牛铺芦河沟村迁至北关,至今100余年;赵氏始祖15世由赵魁元迁至北关,至今140余年,存续至22世;侯氏始祖明末清初由河北武邑县迁至前垤道村,10世迁入北关,存续12世;朱氏始祖于民国7年,由山东金乡县迁入北关村,已90余年;何氏始祖自明初由山西迁入商河城西何家,24世迁住北关村,传27世;骆氏家族从惠民迁至北关村,至今80余年(惠民前无家谱,无考);另有商氏家族无谱无法考证;郭氏在此居住过,后续已无人。
  1947年后,该村为商河县老油厂、粮食局、卫生局、土管局、县医院、农业局、林业局、工商局、公检法、防疫站、劳动局、建行、农行、信用社、棉麻公司、盐务局、实验中学、党校、教体局、保险公司、许商街道办事处所在地。
  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该村计有常住人口899人,207户,村居面积1700亩,无耕地。
  村貌变化
  20世纪60年代之前,村庄集中在百货大楼以南,唯一一条南北大街两侧,以当时通往新庄路为标志,分为四段。新庄路两侧以北两个生产小队,以南两个生产队。村廓南北长不足300米,东西宽约在150米左右,整村呈南北宽、东西窄状。村民居住多以姓氏聚在一块,有过张家过道、王家过道、李家过道、吕家过道、田家过道之称,过道较窄、大约2米左右。村落建筑多为5-7层青砖建脚,土坯垒做墙,房架为檩梁结构,间与间用炕坯隔开、平顶草檐探头,只有少数富裕人家盖房青石建脚,正房讲究四梁八柱,用小脊瓦封山,正房坐北朝南,东西偏房带有角门。
  20世纪70年代初,利用村中空闲地、低洼地、闲置个人宅基为缺房住的家庭进行安置,统一使用红砖建脚,根据个人条件确定墙体结构。80年代初进行村庄规划,以生产队为单位安排宅基地,东从兴隆街以北到富民路,西从百货大楼至滨河路,拓宽了北至富民路、南到青年路的大街,规划标准院落为18平方米,两户之间留有3米胡同,建筑结构多为砖坯结构;80年代中期,多数村民开始改建青石建脚,全砖墙,尖顶挂瓦带前出厦的房屋。20世纪90年代,部分住户开始在原宅基地盖房,或将自己的房屋出卖。1997年青年路改建拓宽,百货大楼以西沿街旧房拆除,新建二层楼房。2000年前后,全村砖瓦房普及,并有部分楼房建起。2002年商中路拓宽改建,沿街从粮食局至富民路规划建起三层楼房。
  该村墓地分散,原都以祖传土地或土改分得土地为自家墓地。20世纪70年代,政府号召各村铲平坟头,各队自行安排墓地。2009年,政府出资,在县火化场以东、佟家道口以北建公墓,人均面积4平方米(按实有人口)。
  1979年全村通电。自该村因城市建设自用水井被取消以后,村民一直从邻近单位用水箱、水桶接水。2007年自来水陆续入户。1992年村主要街道铺设了沥青柏油路面。2008年村内所有胡同全部硬化,沿街进行绿化、美化、净化、亮化。
  村政沿革
  1945年9月商河城解放,该村归城关区(1949年3月改称一区,1952年6月改称城关镇,1955年5月又改称城关区)管辖;1957年1月,隶属城关镇;1958年隶属城关人民公社,村改称生产大队,辖4个生产小队。1984年隶属商河镇,村建立村民委员会。2002年村改居称实中居委会。2005年11月,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归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
  民国时期刘洪凡任街长。商河解放后,1945-1960年,张兴善任指导员,张果兴任村长,王吉顺任农会主任,期间(1954-1956年)在互助组的基础上成立了多个合作社,张兴善任村党支部书记,骆福田担任社长。1956-1959年成立高级合作社,该村被划为生产大队,张兴善任村党支部书记,骆福田任大队长。1960-1986年张果亮任村党支部书记,李秀奇任大队长,王万祯任民兵连长,张文青,张吉福、薛守海先后任职村会计。1986-2002年闫树兰任村党支部书记,杨春元任村委会主任,张吉孟任村委会副主任,薛守海任村文书,骆淑华任职现金出纳。2002年张若营任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兼主任,张其奎任居委会副书记,高传华、杨春元任居委会副主任,王兴元任会计,骆淑华任妇女主任兼现金出纳。
  村民经济
  该村历代以分散型小农经济为主,村民除经营少有的土地外,利用位居县城的优势,以自产自销的方式做些小买卖。旧时有多户家庭做炸油条、烤烧饼、蒸馒头、开茶馆或从事餐饮等多种形式的生意,以作为家庭收入的经济补充。
  1947年土地改革,1951年政府颁发了土地证,实现了耕者有田种,粮食产量有所提高;由于自然条件与劳动工具的限制,村民生活并无大的改观,常年过着吃粮靠救济的生活。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党和政府动员全民大规模兴修水利,根治河流,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为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粮棉产量奠定了基础。1980年该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村民种地的积极性。村民在普遍享受农田基本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推广使用优良品种、化肥、农药,粮食产量由集体耕种的亩产200-300斤,增至800-900斤。20世纪90年代虽然粮食产量有大幅度提高,但该村人多地少,大多数依然以做买卖为主,近一半左右的家庭将承包地租给别人种,自己则分散到各行各业,从事多种行业的经营,作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商中路、青年路拓宽改建,加之招商引资、单位扩建、小区建造,该村可耕地越来越少。到2002年,村民没有了可耕地。沿街住户利用地理优势扩大了餐饮、商贸、百货副食、建材、装修等经营范围,基本做到了户户有项目、人人有事做。为了壮大集体经济,1988年创建了由高传华、王竹亭负责的北关织布厂,随后成立了由王万祯、薛守江负责的北关建筑队,李治富、杨春元、李治胜建起了北关预制厂,张若营建立了北关鑫源建材有限公司,芦本胜兴办了手套挂胶厂,赵洪军组建了洪军白灰厂,从事餐饮行业的北关铁马大酒店、薛泉大酒店生意兴隆。这些企业不仅增加了个体收入,还吸引了部分劳动力。还有的从事水电暖安装、零部件批发,有的搞起了生活用品批发,有的从事货物运输,家用轿车等各种车辆140余辆。2009年,居民人均纯收入7359元。
  教育、文化、卫生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举办了农民学校、识字班突击扫盲。1955年,该村建有北关小学,开设1-3年级课程。1997年学校撤销,学生被转移至实验一小读书。至2010年,该村有34名学生考入大学。
  该村传统秧歌的特色是擂大鼓、打小鼓。伞在中间,花随其后,擂鼓手张介成、王兴义扮相精干、鼓音响亮、鼓点清脆紧凑,领伞(俗称伞头),吕俭修动作潇洒威武,演出时常引来观众驻足观看,叫好声不断。
  1964年该村组织了业余剧团,也称“庄户剧团”,排练演出的吕剧《小姑贤》《借年》《三世仇》《王二小赶脚》《李二嫂改嫁》《刘三姐》等剧种在各村巡回演出,场场爆满。李向贤、李向贵的二胡伴奏小有名气。高明海、吕本清、王香玲、李兴兰等主要角色扮相靓丽、逼真,唱腔高亢、清晰,其一招一式不逊于专业剧团。
  1965年该村推行合作医疗,配有赤脚医生一名。2004年该村作为试点之一,推行了新一轮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减轻了居民看病负担。2009年后,社区卫生机构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为居民查体。
  人物
  李秀勤 1947年入伍后,随部队南下,后任南京军区后勤部驻上海某部政委(副师级),1982年离休。
  王志富 1947年参军入伍后转战南北,后任上海市宝山县文化局局长,已离休。
  张家胜 1978年考入中国石油大学,后留校任教,为博士生导师。
  1947年大参军入伍人员:
  李秀勤 王志富 王荣光 王吉河 张果田 吕俭修
  烈 士:王兴仁
  (张若营)
  潘家村
  村庄概况
  潘家村位于商河城区滨河路以东,鑫源路穿村而过,东与林工商接壤,西依滨河路,隔商西河与何家村相望,北与植物油厂,南与预制厂、市政家属院、工商家属院、西关相连。该村依商中河傍河而建,因潘氏家族立村而得名,鑫源路直通县城,滨河路南北相接,交通比较便利。
  该村共有潘、王、李、侯4个姓氏,王姓人口最多,现有7户,35口人,从原赵魁元乡王素环村迁入。潘氏家族虽在该村居住时间最长,但因家谱和其他资料无记载何时何地迁入,繁衍情况无考,现有9户,共计28人。李姓村民只有2户,7口人,已知此姓是由该县北关迁入,但何年何月迁入却无记载。另有侯氏一姓,有3代9口人,是由该县许商办事处侯坊村迁入,已达60余年。
  截至第六次人口普查,该村计有常住人口83人,共24户,总面积129.6亩,其中村居占地30亩,耕地99.6亩。
  村貌变化
  20世纪60年代之前,村庄无大变化,区域内有一羊肠小道通县城,小道西南部有一大湾,村民住在小道的南北两侧,路南路北各有小胡同数条,胡同宽者2米,窄者1.5米,各姓混住。路北住户较多,路南户数较少,整个村庄呈北宽南窄状。村西是商中河,河东岸有一大土堆,该村是紧靠大土堆,傍商中河而建。20世纪90年代村级改造,鑫源路东西横穿该村,原来的羊肠小道变成宽阔的街道,村民均分布于大街两侧,没有统一划分,仍以过去个人宅基建房,现有9条胡同,宽度3米、2米、4米不等,全部硬化。2007年随着城建工作的开展,该村西部有6户拆迁户,后被安置在青年路北、滨河路东、电业局家属院楼房。
  该村以前经济较为落后,村民的房屋多为砖建脚、土坯墙、平顶,个别户用瓦搭了檐头。1990年后,虽无规划,但村民的房屋村中统一改建,青石建脚、全砖墙、尖顶挂瓦、前出厦。
  该村的墓地原来很分散,一般以祖传土地或土改后分的土地为墓地。1990年,全村抽地6亩,在滨河路以东,村北建公墓。
  该村借靠城区近之优势,1980年全村通电,1983年全村通自来水,1993年村中胡同大街全部硬化。
  村政沿革
  该村解放前隶属不详,解放后隶属城关管区。1952年改为城关镇管辖,1958年隶属城关人民公社,村改为生产大队,该村一个生产队。1984年4月后隶属商河镇,村建立村民委员会。2003年隶属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与北关村合建为实中居委会。
  1973年以前潘尚德任村党支部书记。1973-1990年李兴胜任党支部书记,潘存福任村主任,郭连美任村文书。1990年,郭连美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民经济
  该村村民的经济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靠经营土地,其他经营项目主要是卖老豆腐,以自产自销的方式做小买卖,经营项目较少,除部分卖老豆腐外,另有一户从事玻璃买卖,两户搞电气焊,总体还是靠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来源,再者就是有十几人利用农闲季节就近打零工,增加收入。
  教育 文化卫生
  由于该村人数少,很难组织起来鼓子秧歌队和民间剧团,没有开展文艺活动。
  因该村人口少,生源缺,所以从古至今没有建学校,1990年以前该村儿童到北关小学就读,1990年以后转入实验一小、实验二小就读。
  因该村离县医院近,村内没设卫生室,也没配套赤脚医生,村民有病都直接到医院就诊。
  (郭连美)
  城关村
  村庄概况
  城关村位于商河县城区中心,商中路以东,县委以北,田园路以西,鑫源路以南。因城区建设,现居民居住分散,有30户居住于商中路以西,原城关粮所以北、以西,农行家属院以北、以西,明辉路以北,兴隆街以西住有两户,明辉路以南,县委以东住有5户,田园路以东,永安街以南,县委家属院以西,水泥厂家属院以北住有20多户。东与东关村为邻,西与西关村接壤,南与南关村相连,北与北纺纱厂毗邻。
  人们传统习惯称城关为城里,以4个城门为界,内城墙东至今建联药店,西至西药材家属区。南至商河宾馆,北至武装部,故内城墙里居住人口为城里人,后因县城建设最早迁入原县府东北侧住户呼名为小新庄,其后因位于县城内得名城关村。最早在村西有一条干道直通省城济南,为该县南北东西之通衢,系四方宾客必经及餐饮、寄宿之处。
  该村姓氏较多,计有张、王、田、李、郜、谢、翟、杨、贺、郭、连、孙、吴、商、范、刘、侯、姜、帅、石、徐、肖22姓。张氏人口最多,但张姓属同姓不同宗,一宗张氏始祖于明永乐二年(前1404)由山东省青州府诸城县北关迁至乐陵县,后又迁至商河城南柳家村,最后迁入商河城关定居,已在该村繁衍十几代,人丁兴旺。另一宗张姓始祖于1720年被清政府由德州市以地方官员派遣商河后家人在该村定居,长达300余年,已繁衍14世,现有14户,55口人。王姓村民共有4支,一支始祖于元末明初由平度邢王庄迁居商河南河头村定居,后又于清朝年间分支迁居商河城关村,已在该村繁衍12世,长达200余年。虎头王始祖于明代由河北枣强县迁入商河王破头村定居,后又分支于清朝年间迁入城关村定居,已有200余年,繁衍7世,现有7户,32口人。另一王氏是于元末明初由山东省青州府乐安县北关迁至商河县王楼村,后又迁居城关村,在该村已繁衍12世,260年。另有王姓村民于20世纪60年代由济南剪子巷迁入(住姥娘家)。田氏始祖于明代初迁入商河,定居该村,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繁衍18世,现有8户,40多口人,由于家谱无详细记录,从何地迁入无法考证。李氏始祖于清末由山东省郓城李河崖迁至商河城关村,已繁衍5代,80口人。郜氏家族于清朝年间由平原县郜家庄迁入商河城关村,繁衍8代,40多口人。谢氏于1930年由宁津县谢家集迁至商河城关村,靠打白铁、修自行车为生。翟氏始祖于明初由山东青州府乐安县北曹桥镇迁入商河安家村,清朝末年又迁居城关村。吴氏始祖于清朝年间由殷巷镇叉子吴村迁居该村,已繁衍6代,3户,11口人。孙氏于清朝年间由商河县龙桑寺宽河村迁居该村,已繁衍7代,14口人。另有杨氏村民于民国初期由牛堡乡杨八寺村迁入。何氏村民于民国后期由商河城西何家村迁入。郭氏村民于民国年间由殷巷崔家村迁入。连氏村民于清朝末年由福建省迁入。商氏村民于民国年间由殷巷镇商家村迁入。范氏村民于民国年间由钱铺乡崔家迁入。孙氏村民于民国时期由商河镇孙家湾村迁入。刘氏村民于民国年间怀仁镇前刘村迁入。侯氏村民于民国年间由钱铺乡侯坊村迁入。石氏村民于1970年前后由殷巷镇茂石村迁入(住姥娘家)。徐氏村民于民国年间由德平县丁字街迁入。肖氏村民于1980年由殷巷镇铁匠家迁入(住姥娘家)。另有姜、帅两姓已无后人,其资料已无法查证。
  解放前,该村为县电话局、邮电局所在地,新中国成 立后该村为县商业局、供销社、人民银行、保险公司、兽医站、文教局所在地。
  截至第六次人口普查,该村计有常住人口568人,140户,村居占地面积220亩。
  村貌变化
  20世纪60年代之前,该村无大变化,村民不按姓氏分散居住。于县政府以东至东门住户最多,此处张姓村民居住较多,全体村民居住的范围大致在商中路以东,县委以北,田园路以西,鑫源路以南。最早村西有一条干道直通省城济南,村内以原老十字街为主道,另有东西两条街,全村呈东西宽、南北窄状,70年代村民住房一般为砖建脚、土坯墙、多为平顶草檐大出头。该村以田敬堂家房屋最好,都是白灰砌缝的青砖墙,尖顶挂小布瓦,角门挂门楼,门前有石狮子。
  从1964年开始,该村为缺房户在空闲地带进行统一规划,住户面积为东西17.5米,南北15米,每两户一排与另两户之间留一条5米宽的过道,10层左右的砖建脚,土坯墙、平顶、有的檐头挂瓦。80年代,村民随经济的发展,对旧房进行翻拆,房屋质量大有改观,都是青石建脚全砖墙,尖顶挂瓦带前出厦。随着城建工作的进展,该村有部分住户拆迁,从1996年开始就有30多户迁至商中路以西,原城关粮所以北以西,2009年前后又有20多户迁至田园路以东,永安街以南,县委家属院以西,水泥厂家属院以北地段。因城建拆迁而最早迁入县府北侧的住户被称为小新庄,这也是人们俗称该村为小新庄的原因。由于该村位于城区中心,交通四通八达,非常方便,大街两侧沿街住户都改变成商铺、商店、餐馆等,这也是该村村民经济来源的一部分。
  该村原来墓地分散,大都以家族为单位用祖传土地或土改后分得的土地为基地。20世纪70年代,政府号召耕地中铲平坟头,便于耕作,该村于1971年在商中路以西,金桥家具对过,城关村居住区以北,西临马官寨耕地,北临北关村耕地处,用大约3亩地的面积建公墓一处。后于2008年由县政府批准,在西关基地以西,刘万枝耕地以南,北关耕地以北,马官寨耕地以东统一征地3.5亩,作为该村公用墓地。
  1976年实现全村通电。1986年铺设自来水管道,并全部供水入户,全体村民都喝上自来水。1986年该村街道全部铺设沥青路面。2010年村胡同全部硬化,达到“五化”标准。
  村政沿革
  1937-1945年,因商河沦陷该村受日伪控制。1945年商河解放后,隶属城关区管辖,1949年由一区管辖。1952年一区改名为城关镇,该村隶属城关镇直至1959年。1960年原城关镇改称城关人民公社,该村隶属城关公社管辖,村改称生产大队,辖2个生产小队。1984年后隶属城关镇,村建立村民委员会。2002年村改居,以明辉路以北,商中路以东,兴隆街以西,青年路以南为区域划分为新兴居委会,在2008年重新划分区域,以原城关村居住地和土地划分为新兴居委会。2005年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归属许商街道办实处管辖。
  该村解放前的村政领导因无记载已无法考证,解放后1945-1946年王吉顺任农会主任,吴金山任基干队长。1946-1949年,侯立学任指导员,吴金山任农会主任。1949-1956年,侯立学前期任村长后期任合作社主任。1957-1966年,郭吉成任党支部书记,王本收任大队长。1966-1969年,贺春花任支书,侯甲银任“革委会”主任。1970-1976年,郭志成任党支部书记,张其善任副书记。1977-1984年,范富才任党支部书记,杨希明任大队长。1984-1997年,杨希明任党支部书记,于希荣任村主任,王丙银任文书。1998-2002年,王丙银任党支部书记,王玉英任文书。2003-2005年,王丙银任新兴居委会党支部书记、主任。2006-2008年,田吉轩主持居委会工作,张建军任会计。2009-2011年,王勇任新兴居委会书记兼主任(2011年换届选举王勇担任居委会书记、主任)。
  村民经济
  该村历代以分散小农经济为主,村民除经营土地外,利用居住城区中部的优势,做起各种小买卖。早期就有多家经营茶馆、饭店、马车店、烧鸡、烧酒、布匹的生意,还有做白铁、修自行车等手工业,最有名气的是谢家白铁、帅家烧鸡等。
  1947年土改以后,村民每人分有土地1.5亩,1951年政府颁发了土地证,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粮食产量有所提高,但由于自然条件和生产力的限制,村民生活没有较大改观。20世纪70年代后,经过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为改变农村面貌奠定了基础。1980年后,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在享受农田基本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又使用优良品种、化肥、农药,粮食产量由过去的二三百斤提高到800-1000斤。农村种地也由过去的靠人力畜力改为机械化作业,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随着粮食产量的提高,副业的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村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观。
  随着城市化发展的进程,该村土地被政府全部征用,村民已无土地耕种,劳动力分散于各行各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该村由原来以农业为主的经营方式改为餐饮业、商贸业、手工业、运输业、劳务等多种经营的方式。
  沿街住户有2户餐饮业,6家服装店,4家百货商店,2家洗浴中心,多家经营烧鸡、烧鸭、维修的店铺,13家搞起客货运输,1家劳务市场。该村现有大客车4辆,小型面包车公交车10辆,私家轿车面包车40多辆。外出或就近打工人数每天达到100人以上,个体经营和打工已成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
   (王 勇)
  西三里河村
  村庄概况
  西三里河村位于商河县城区银河路以南,文昌河以北,滨河路以东,商中路于村内南北贯穿。东与弘德中学、商河二中、东三里河村接壤;西与育才路、滨河路依邻;南与园林宾馆、尚河丽景小区、豪门又一城毗邻,与班家村隔文昌河相望;北与银桥小商品市场隔银河路相望。
  该村依商河故道傍水而建,因距县城1.5公里而得名。村东西两侧各有一条干道直达省城,为该邑南北之通衢,至20世纪60年代方逐渐废弃。旧有“三里河渡口车船云集”之说,历代达官显贵、文人骚客吟咏“过三里河”之诗作屡载于《商河县志》。
  该村计有李、张、王、高、韩、万、宋、吕8姓,李姓人口为最多。李氏始祖讳子实于明永乐年间自京东遵化州石门村迁此,历经600余年,繁衍昌盛,人丁兴旺。始祖五世同堂,六世十支雁行,瓞绵椒衍,子孙遍及商河、陵县、德州、远徙海内外。该家族由明及清,先后涌现出3位翰林、5位进士、16位举人,谱载有功名者达194人。6世李兰,以孝著称一时,孝行载入《商河县志》与《德州志》;8世李诚明,以一代鸿儒名倾海内,成为一代宗师;嗣后3位翰林享誉朝野,9任州县纵横官场,莘莘学子蜚声文坛,可谓科第连绵、书香久远,洵海右之望族。该村张姓为铜佛张传人,其先世于元代自河南杞县因避乱游于商河,后为县城十字街以北路西(原镇武街南首)崔氏婿,遂立家。自九世祖张承业始由北关迁居三里河村,时约为明崇祯年间,嗣后人丁兴旺,为该村第二大姓。王姓为该村第三大姓,始祖洪仁由枣强迁此,其谱载:“自迁商以来未载某年,以先谱牒迷亡之故也。”考其既存谱书,首创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其时已传至10世,上溯200年左右,即清顺治年间,大体可知属县志所载清顺治年间河北流民来此徙居时期。余姓或无谱、或散失,迁入时况无从考证。唯该村吕姓,同姓不同宗,一为近代自北关迁此;一为20世纪70年代落户于此。另有侯氏一户,于20世纪90年代寄居该村。
  1947-1949年,该村为商河县兵役站、电话局、邮政局所在地。
  1951年,政府颁发土地证,时该村570人,130户,耕地3700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该村计有常住人口1370人,318户。至2010年,由于水利、公路建设和城区扩建导致该村耕地面积锐减,总面积仅余710亩,其中村居占地210亩,耕地面积500亩(含低洼鱼塘)。
  村落变迁
  20世纪60年代之前,该村庄无大变化。村落集中于唯一一条东西大街北侧,街南除东首几户住宅外,中西部仅有几处闲院。村庄东部基本以张家过道、李家过道、王家过道组成;中部染坊铺子过道为最宽(3米),俗称大过道,为班家、彭家、西八里庄等村进城之通道。村中沙土湾以西村落,俗称西小庄,亦与沙土湾以东大庄同一自然村。全村呈东宽西窄状,东部靠东官道长约250米,中段南北长不过百米,西端南北仅坐落一两户人家。村落建筑多为青砖建脚,土坯砌墙,房架为梁檩结构,平顶草檐大出头。富裕人家盖房讲究四梁八柱,正房坐北朝南、东西厢房带南屋的四合院。
  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为部分缺房户于大街以南进行安置,统一红砖建脚、坯墙、尖房顶(后因无瓦挂不堪雨水冲刷陆续改为平顶)。70年代,利用村中空闲地、低洼地、边缘地为居住拥挤、缺宅基地的家庭进行安置。80年代,开始村庄规划,扩宽了原大街,开通了后大街与村中心南北胡同,先后在后大街以北地段及村东地段、河湾以南地段安排住宅,规划标准院落为15米见方,两户之间留有3米胡同,后取消3米胡同两户平分,改为东西16.5米,两排之间有5米胡同。建筑物多为砖坯结构平房,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青石建脚、全砖墙、尖顶挂瓦带前出厦房屋。90年代,于生产路(俗称油管道)以南东首安置了两排住宅,南至园林宾馆;于村东统一规划安置至与东三里相接处。2000年前后,全村砖瓦房普及,始有部分二层小楼建筑。2010年,因修弘德街需要,商中路以东沿街民房被拆迁安置于水木清华小区。
  该村墓地分散,原都以祖传土地或土改分得土地为本家墓地。20世纪70年代,政府号召耕地中铲平坟头,遂于清水洼中建公墓一处,由于地势低洼存水,后陆续迁回原处。2006年,征得政府批准,于文昌河以北、园林宾馆以西建公墓30亩。2009年因尚河丽景开发需要,公墓被政府安置迁移至城区产业园以南、汤家村以北地段。
  1981年实现全村通电;1993年铺设自来水管道,初于各街口立龙头供村民用水,1994年陆续进户。1995年村主要街道铺设沥青路面,2010年商中路以西所有胡同全部硬化。
  村政沿革
  该村明代属顺德乡,清初因之;乾隆四十九年改称顺化乡。民国时期属三里乡。1937年11月,商河沦陷,该村受日伪统治。1945年商河城解放,归城关区(1949年3月改称一区,1952年6月改称城关镇,1955年5月又改称城关区)管辖;1957年1月,隶属城关镇;1960年1月,隶属城关人民公社,村改称生产大队,辖3个生产小队。1984年4月后隶属商河镇,村建立村民委员会。2002年4月,村改居,称轻骑居委会。2005年11月,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归属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
  民国时期,李道生任村长。商河解放后,1945-1949年,村指导员(中共村党支部书记)李纯峰、村长李纯道、农会主任张其礼。1954-1956年,在互助组的基础上成立了两个初级合作社,张若治、李以俊分别担任社长,期间张若治任党支部书记。1956-1959年,成立三里乡高级合作社,该村被划为3个生产队,李以俊任村党支部书记。1959-1960年,王少军任党支部书记、张若杰任大队长。1960-1962年,上派驻村干部姚权武任党支部书记、该村李纯月任副书记,张若顺任大队长。1962-1971年,党支部书记李以俊,大队长李纯月。1971-1976年间,张吉河由村“革委会”主任改任党支部书记。1976-1990年,张若庆任党支部书记。1990-1992年,李以鹏任党支部书记,张秉台任村委会主任。1992-1998年,张秉台任党支部书记,李以鹏改任村委会主任。1998-2002年期间,村里无党支部,上级指定由李忠喜临时主持工作。2002-2010年,张秉忠任党支部书记,李孝贤任村委会主任。2011年,村两委换届,张若海任党支部书记,李忠刚任村委会主任。
  村民经济
  该村历代以分散型小农经济为主要经济形式,村民除经营土地外,利用紧靠县城的优势,以自产自销的方式做些小买卖;旧时有多家做炸果子、烤烧饼、蒸馒头的生意,该村“利康源”糕点闻名遐迩,坐落在县城中心的钟表铺开该县修表行业之先河。村内有几家规模不大的染布、轧花、裁剪、香油等手工业作坊。
  1947年土地改革,1951年政府颁发了土地证,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粮食产量有所提高;由于自然条件与生产力的限制,村民生活并没有较大改观。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规模根治河流、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地成方、沟成网,为较大程度地改变农村面貌奠定了基础。1980年,该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调动了村民种地的积极性,在享受农田基本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大面积使用了良种、化肥、农药,粮食产量由集体耕种时的亩产200斤左右,增至亩产800斤以上。由于土地分散(该村耕地人均不足1亩,初分地到户时,每人十几处地块),耕种打轧基本依靠人翻、人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使用与发展。后经陆续整合,合并了地块,大面积实现了机械化耕作,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
  随着城市化发展的进程,该村可耕地越来越少,多数家庭已无耕地,劳动力自行分散到各行各业。沿街住户利用地缘优势搞起了餐饮业、商贸业、建材业、装修业,40余户摆起了老豆腐摊。村民王宗堂、王宗银、李以禄、李以东先后自发组建了4支乡村建筑队,李忠湖兴办了水泥制品厂,这些小企业吸收了部分劳动力。该村有吊车、铲车、叉车、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机械55台套进行施工作业,有148辆汽车从事交通运输业活动,其中大型客车11辆、货运54辆,家庭轿车83辆。个体经营成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
  村民文化
  该村传统秧歌的特色是高跷腰鼓,上担、蹦桌、劈叉、倒蹲等高难动作表演参与者众,时有“三里河的狗,绑上棍子就会走”的谑称,普及程度可见一斑。地花队伍除表演传统戏文外,“瞎子狗熊灯”称为一绝,历年上元节进城表演都被围得水泄不通,至黑都难以退场。1956年,全县举办优秀秧歌打擂,该村高跷获三等奖。
  1957年,村民剧团排练演出吕剧《李二嫂改嫁》,轰动周围村庄,不逊色于专业剧团。直到1958年,各村巡回演出,场场爆满。
  20世纪60年代之前,村中盛行各种游戏,男孩玩打蹦、抠铜钱、打铜牌等等,女孩玩跳绳、踢毽子、打捂帽等等。大人们则在田间歇息时于地头道边随手用不同形状的物件作棋子安方、走四顶。如今此类游戏逐渐消失。
  该村张若明创作的诗歌《苦水磨刀刀不卷》《我上完大学再回来》《一缕情丝长》及歌词《土马河的歌》分别发表于1972年《大众日报》、1975年《山东文艺》、1981年《山东民兵》、1980年《山东歌声》。歌词《棉乡夜色美》于1981年4月谱曲参加德州地区歌曲汇演,获创作
  奖,并被收入1990年《商河县志》。该村李忠湖格律诗词集《闲散居诗词稿》《商河百咏》分别于2004年、2009年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特邀编纂《中共商河历史》(1949.10-1978.12),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获得全省党史部门党史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特邀编纂《商河年鉴》(1997-2010),由济南出版社出版,获第四届全省优秀年鉴评选综合奖项特等奖;特邀编纂商河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学术论文《先商起始滴河流域刍议》(与陈丽梅合作)被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山东省地方志学会评为山东省首届齐鲁新方志论坛优秀论文奖。
  教育卫生
  民国时期,该村有公办“三里模范学校”一处,开设小学1-6年级课程,三里乡8个村的学生来此就读。新中国建立后,先后举办农民夜校、识字班突击扫盲。政府在该村设立“三里中心小学”,1972年改为“三里联中”,实施1-9年义务教育。1977年,撤销联中,恢复中心小学,实行民办公助。2002年,村小学撤销,学生被转移至商城小学。
  1966年,开始实行合作医疗,村里设卫生室,有“赤脚医生”一名,基本做到了小病不出村。2004年,该村作为试点村之一,实施新一轮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村民看病的负担。2009年后,社区卫生机构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为村民查体。
  人物
  李兰字德馨,号卫泉,家贫,别父母及弟,以艺之德州。数年,有余资,尽橐为弟市田亩,供养二亲。岁时上衣、履、食、饮,从百里外负归为常。两地皆称孝友。年八十而卒,阁辅朱延禧为作志传。(摘自《明清商河县志集》)
  李诚明字涵荩,号思伯。《德州志》人物篇及《商河县志》贤行篇记载:“诚明中万历甲午举人,博极群书,以至天文、地理、战阵、推步、术数之学无不通晓,皆有独解,与世俗所守师学不同。而内行醇备,孝友过人,冰心铁骨,一介不取。登贤书四十年,州府长吏莫不爱敬之。天启间阁辅朱延禧荐为中书舍人,不就;魏忠贤窃柄,欲结名儒以邀游誉,谴人以厚币聘之,托疾固辞不赴。及忠贤败,士大夫亦推重之,十上公车,抗志不仕,以读书终其身。诗文典雅,学者称为泰云先生,崇祀乡贤祠。”著有《翾翾草》诗集、《广川人文初搜》、《矩亭古文集》及《李生自传》等。
  李赞明字扬休,号静远。明天启丁卯举人,崇祯庚辰进士,初授真定府推官,升礼部主客司员外郎,授奉直大夫,迁陕西榆林兵备道。明末参与策划“德州起义”。再起补山西驿传盐法兵备道按察司佥事。
  李源字星来,号退庵。顺治丙戌进士,山西河津知县,赠征仕郎,翰林院庶吉士。
  李棅字文众,康熙癸酉举人、庚辰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改内阁中书。授征仕郎,崇祀贵州名宦祠。
  李汝霖字雨岩,号辅臣,李氏家族第十五世传入。咸丰戊午举人,同治乙丑进士。同治元年四月二十六日授内阁候补中书,同治四年九月二十八日授翰林院庶吉士加一级,同治十一年十月初九日授翰林院编修加四级。《德州志》人物传记载,李汝霖生而颖慧,读书过目成诵,饫承家学,诗文俱超越群伦。以翰林院庶吉士留馆授编修,凡拟进文字多出其手。历充光绪丁丑、丙戌等科会试同考官,得人最盛,后多为名卿大夫者,时有“钢铁珊瑚”之誉。记名御史,端正不阿,有古大臣风。而天年不永,玉堂名流极惋惜焉。
  李大华字朴庵,号君实,万历癸酉举人,直隶武强知县。
  李应科字忠庵,赠奉直大夫,礼部主客司员外郎。
  李徽熊字渭占,号栗亭。幼承庭训,好学笃行。雍正五年,诏举孝廉方正,山东举十人,李微熊首列,遂以诸生为县令浙江,授文林郎。初知武康县,再知定海县。卸官邑诸生争受业焉,呼为李夫子。著有《海外吟》《再来集》《南湖草》等诗稿若干卷,平生抄书甚多,又广搜四书人物,故实手抄之为《广四书人物考》数十卷。
  李宝默字敏叔,由监生考职特用为知县。发浙江,初知云河县,历任镇海知县、鄞县知县,擢辰州府同知。因念故里双亲,改任保定府同知,官至通州知州挂吏议归。
  李有基字黻升,号东圃。少负异才,博及书史,多识掌故。之学古文,宗法唐贤;酝酿之厚,浸乎西汉。乾隆乙酉,以第一人举于乡;辛丑进士,授福建连城令。所著《州志考异》已刊行,《披褐吟》《沽上吟》《掘得集》《南游吟》《周易义象合纂》《广川客问续问》等书稿藏于家。
  李柽字圣木,康熙已卯举人,候补内阁中书,赠文林郎,浙江武康知县。
  李桢字文亭,廪贡官,博兴训导升国子监学正。
  李森字芳樾,廪贡官国子监助教,赠文林郎,浙江鄞县知县。
  李奕烈 字绳斋,廪贡教习,贵州湄潭知县。
  李振钧 字蔚卿,直隶宝坻知县、香河知县。
  李孝增 1990年6月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获硕士
  学位。2003年7月,获博士学位。天津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亚东(以龙) 1963年出生,1988年毕业于上海铁道学院(现同济大学),现任济南铁路局总调度长(正处级)。
  李忠河 1950年出生,1968年入伍,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转业后历任济南保险公司历城、槐荫分公司经理、济南保险公司人事处处长,已退休。
  李孝杰 1953年出生,历任商河县人民医院院长,商河县卫生局局长,已退休。
  张炳良 历任商河县地税局局长、槐荫区地税局局长。
  1947年大参军入伍人员:
  李纯厚 李以江张继旭张吉荣王少泽王宗亭 高传顺
  烈士:张吉荣 高传顺
  (李忠湖 张若海)
  豆腐店村
  村庄概况
  豆腐店村位于商河县城区东南部,南靠跃进河,隔河与油坊村、文昌学校、东三里河村相望,东与柳行村为邻,西靠县物资局,经银河路与县城相接,北隔银河路与东关、南关接壤。
  该村依跃进河故道傍河而建,因世世代代以做豆腐为生而得村名。村北、村西中间各有一条干道通银河路直达县城,为通往德州、临邑、惠民必经之路。
  该村计有王、李、刘3姓。王姓家族迁于此,并因做豆腐享有盛誉,但同姓不同宗,大豆腐店与小豆腐店有别。其中大豆腐店王姓居多,至今有18世。豆腐店王氏始祖携二世祖(佚名),从河北枣强迁入商河城南落户,因祖上以做豆腐为生并开有豆腐店,故后人以店为村名,传承至今。历经600余年,繁衍昌盛,人丁兴旺。解放前,小豆腐店的王姓家族与该村李姓、刘姓,与东三里河村红白大事一块行事,与大豆腐店村不相往来。解放后才并入大豆腐店,一切事宜随同大豆腐店村,该王姓始祖迁入该村记述不详,据口述从山西太原迁入,时间不详。刘氏始祖自明朝永乐年间(1403- 1425),自山东省青州府乐安县(今东营市牛庄区)小张村迁至商河县大刘家村,至今已580余年,传26世。
  截至第六次人口普查,豆腐店村计有常住人口902人,270户,全村总面积673亩,村居占地303亩,耕地面积370亩。
  村貌变化
  20世纪60年代前,该村庄无大变化,原大豆腐店村集中于现村庄中心位置,东西长约500米,东西大街4条,宽6米,南北长约200米。呈东西宽南北窄形状,村西200米处有十几户散住的人家,即所称的小豆腐店自然村,与大豆腐店属同一行政村,村西各有一条干道通往县城。大小豆腐店村落建筑均为青石建脚,土坯土垒砌墙,房架梁橼结构,平顶草檐大探头。村中有几户比较富裕人家,盖房讲究,正房坐北朝南,四梁八柱,建脚一般13、15行,东西各有偏房。
  20世纪70年代中期,为部分住户,利用村中空闲地、村周围低洼边缘地进行居住调剂,对缺宅基地的户进行安置,统一红砖建脚、土坯墙、尖顶。90年代中期,开始大规模的新一轮村庄规划,拓宽了东西大街,胡同与胡同之间相连,交通四通八达,规划标准院落为长16米,排与排之间有5米宽的胡同。2000年前后全村普及砖瓦房屋,始有少数二层小楼建筑。
  该村墓地原都以祖传土地或土改分的土地作本家墓地,20世纪70年代,政府号召铲平坟头,还原耕地。新建墓地都迁往跃进河北堰上。
  1982年实现全村通电,1996年铺设自来水管道,1996年主要大街铺设沥青路面,2010年村内所有胡同全部进行硬化。
  村政沿革
  该村明代隶属顺德乡,清初因之,乾隆四十九年改称顺化乡,民国时期属三里乡,1945年商河县城解放归城关区(1949年3月改称一区),1952年改属城关镇,1955年5月又改属城关区管辖,1957-1960年隶属城关镇,1960年1月属城关人民公社,村改称生产大队,辖5个生产小队。1984年4月后隶属商河镇,村建立村民委员会。2002年8月村改居称银河居委会。2005年11月,全县乡镇行政区域调整后归属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
  解放前,王中武任该村村长。1945-1947年王廷清任农会会长,王仁清任村指导员。1958年王举清任农业合作社社长。1959-1961年王本全任党支部书记,李龙春任大
  队长。1961年王田清任党支部书记,王本学任大队长。1961-1963年王本学任党支部书记,王义清任大队长。1963-1966年王义清任党支部书记,王训青任大队长。1966-1967年王顺清任“革委会”主任,王本芳任“革委会”副主任。1967-1973年王廷清任“革委会”主任,王本芳任“革委会”副主任。1971-1973年王奎清任村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组长。1973-1980年王奎清任村党支部书记,王义习任副书记。1981-1983年王宜东任党支部书记,王本元任村长。1983-1986年王本元任党支部书记。1987-1994年,王宜东任党支部书记。1984-1993年,王本芳任村长。1995-2011年王义亮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1997-2008年,王宜双任村主任。2002-2011年,王义亮任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
  村民经济
  该村历代以分散型小农经济为主,同时主要以卖老豆腐作为经济来源,过去村东北角有一口古井,水质好,做出的老豆腐口感好,配以香油、酱油、花椒、辣椒油作料,声誉远近闻名,原县政协主席陈昌茂同志在品尝了该村老豆腐以后,欣然作诗一首:“翠琼乳浆盛玉盘,九州名士赞佳餐,京津宁沪回头客,一品美馐麦邑奔。”村民在家做老豆腐的同时,又做起大豆腐,即现在市场上卖的呈方形的豆腐、豆腐皮、豆腐干,代代传承,艺传全国各地。
  1947年土地改革,1951年政府颁发了土地证,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村民在经营老豆腐的同时,种植的粮食产量有所提高,但因自然条件与当时生产力的限制,村民生活并没有很大变化。直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政府大规模根治河流,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沟成网、地成方,为改善生产条件奠定了基础。1980年该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加之推广良种,使用化肥、农药,粮食产量由集体时的亩产200斤左右提高到800斤以上,该村户户都留有一块好地种植大豆,作为老豆腐的原料来源,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随着科学种田技术的推广,机械化耕作水平的提高,减轻了农民种田的劳动强度。
  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该村可耕地越来越少,多数家庭在传承做老豆腐同时,剩余劳动力自行分散到各行各业。其中有10多家仍然在县城做老豆腐,有50多家外出在济南、乐陵、东营、阳信、临邑、禹城、滨州从事老豆腐经营。村民利用靠县城近的优势,搞起了餐饮业、商贸业、玻璃加工业、建筑业、汽车维修、运输服务,村党支部书记王义亮开起了全县第一个四星级大酒店——金国瑞大酒店,村民王玉国兴办金国瑞建筑安装有限公司,村民李树林开起了商南旅馆,全村在城区有6户汽车维修厂,有10户从事餐饮业,酒店、企业吸收了部分劳动力。该村有铲车、挖掘机、推土机,有50多辆汽车从事交通运输,大型客车30辆,货运车20多辆,家庭轿车76辆,在经营老豆腐的同时,个体经营又成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
  在传承做老豆腐、以户为主发展经济的同时,该村在党支部书记王义亮带领下,倡导“以孝为先”,厚养薄葬,“不孝为耻”的村风,先后多次被评为省、市级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教育 文化 卫生
  民国时期,村内有一处小学,后并入西三里河村。解放后,有公办小学一处,开设1-3年级课程,1986年撤销,学生转移到东关小学,2004年转入实验小学就读。恢复高考以后,该村有3人考上北大研究生,多人考入本科。
  20世纪60年代以前,村中盛行各种游戏,男孩晚上玩捉迷藏,白天玩打蹦、扣玻璃球、铜钱等,女孩玩踢毽子、跳绳、跳方、打捂帽,成年人则在田间劳动休息间隙时以硬土块、瓦块、庄家秸秆为物件安方、走四项,今此类游戏大多消失。
  该村文化生活以正月十五鼓子秧歌为主,近年来没有延续。
  1964年村设卫生室一个,配有赤脚医生一名,2004年开始实施新一轮农村合作医疗,减轻了村民看病的负担,2009年后,社区卫生机构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为村民查体。
  人物
  王义亮1983年从事玻璃销售行业,被称为玻璃大王,1996-2006年,3次当选县党代表,1998-2007年,当选市人大代表,1996年被评为先进个体工商业者,1997年被济南市双拥领导小组评为百佳优秀士兵家属,同年获得重视老龄工作功勋奖,1998年被济南市司法局评为人民调解工作十佳个人,1998年被授予优秀村党支部书记,1999、2002、2007年连续3年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称号,2006年被评为济南市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2008年被镇党委,政府评为模范居委会干部。
  参军人员:
  解放战争时期烈士:王刚清 王忠清王本青
  抗美援朝时期烈士:王本元
  李龙春:负伤转业,抗美援朝时任排长。
  (王义亮)
  彭家村
  村庄概况
  彭家村位于商河县城区以南,商中河以东,滨河路贯穿南北。东与县交警大队、刑警大队为邻,南依省道316线,隔道与县农业观光园为邻,与东八里相望,西靠商西河与西八里、万坊等村隔河相望,北与彩虹路依邻,与班家村、滨河公园毗邻。
  该村依商中河,傍水而建,距县城2.5公里,村中有滨河路直达县城,交通便利,该村以彭氏家族迁入最早,以姓氏立村名为彭家村。
  该村共有彭、栾、宋、王、夏、高、田、郭8姓,栾姓人口最多。彭氏家族迁入最早,何时何地迁入和繁衍情况已无从查证。
  栾氏家族于元末明初由山东省青州府乐安县西关迁入商河城南2.5公里彭家村定居,长达600余年,已繁衍22代,现有40多户,260余口人。宋氏家族于明代(约1544年前后)由河北省枣强迁入该村定居,长达500余年,已繁衍20余代,有40余户,180口人。王氏家族于明嘉靖年间由西三里村李氏第五世传人李志善迁入,甥随舅氏,繁衍15世,有40余户,大约160口人。夏氏家族于清代由河北枣强迁入,达300余年,已繁衍15世,有3户,15口人。高姓村民在该村繁衍12代,有6户,17口人。田氏家族在该村定居长达500余年,已繁衍18代,有8户,31口人,由于无家谱记载,何时迁入无法考证。郭氏家族于清朝末年由商河县东八里迁入(住亲戚),已繁衍5代,有2户,16口人。
  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该村计有常住人口600人,总面积为380亩,其中村居占地180亩,耕地面积200亩。
  村貌变化
  20世纪80年代前,该村无大变化。村中有几条东西和南北方向的狭窄街道,有多条弯曲窄长的过道,有一条狭窄的土公路向东通往省道248线,各有一条南北向的羊肠小道通往班家村和东八里村。出行不便,阻碍了该村经济及其他方面的发展。当时的房屋标准为青红砖建脚,土坯墙,后来个别户在前后檐头挂2-3行瓦。
  80年代后期,全村进行统一规划,拓宽裁直大街,村中有宽15米的东西大街2条,有2米宽的南北大街4条,3米宽的胡同有30条,每户住宅面积为东西长20米,南北长20米,东西大街长600米,南北大街长200米,整个村庄呈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短,随城建工作的开展该村面貌也发生了变化,村南面有省道316线,村北面有彩虹路,滨河路于村内南北贯穿。统一规划后房屋整齐,都是青石建脚、全砖墙、尖顶挂瓦前出厦。2009年由拆迁安排、自己购买等方式出现了住楼户,至2010年有楼房的80余户。
  该村墓地分散,原来都以祖传土地或土改分得土地为本家墓地,后有的户用自己分得的责任田新建墓地。2009年经县政府批准,在村南十里以外,汤家村以北,商中河以西,石化路以东,金街一号以南建公墓一处,占地8亩。
  1982年全村实现通电,1996年铺设自来水管道,并全部入户,全体村民都喝上自来水。同年,村中街道铺设沥青路,胡同全部硬化。
  村政沿革
  该村1945年9月后隶属城关区管辖,1952年改称城关镇,1955年又改为城关区,1957年隶属城关镇管辖,1960年隶属城关人民公社,称为生产大队,辖3个小队。1984年后该村隶属商河镇,建村民委员会。2002年村改居,称力诺居委会。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该居委会归属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
  1944-1946年,王玉克任村长。1947-1949年,宋茂金任村指导员,高付臣任农会主任。1950-1956年,宋茂金任党支部书记,高付臣任村长兼合作社社长。1956-1959年,宋茂金任党支部书记。1960-1962年,宋茂张任党支部书记。1962-1963年,王长武任党支部书记,田长福任大队长。1964-1965年,张延英任党支部书记。1966-1981年,田长福任党支部书记,王长武任“革委会”主任。1982-1996年,宋茂德任党支部书记,栾义深任村主任。1996-2011年,宋茂彬任党支部书记,栾义军任村主任。
  村民经济
  该村历代以分散型小农经济为主要经济方式,解放前后,村民主要以务农为生,经济收入较低,生活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
  土地实行承包责任制后,调动了农民种地积极性。水利、农田基本建设方面也有很大改观,改变过去的生产模
  式,使用拖拉机耕种,用联合收割机收割,实现了机械化耕作,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除经营土地外,还发展多种经营,以自产自销的农副产品为主。还有的搞起加工自行车配件、制作家具、染织、马车运输、开商店等。还有几户到城内做糕点,村民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有了改善。
  随着城市化的加快,该村耕地越来越少,很多住户已无耕地,劳动力自行分散于各个行业。该村经济来源由原来的农业经济转为多种经营,有汽车运输10户,建筑行业7户,商业批零8户,餐饮业6户,沙石料场2处,地磅经营5户,另有大型机械租赁。该村现有吊车4部,大型机械10部,铲车6部,叉车2部,大型挖掘机8部,大货车4台,私家轿车、面包车等40多辆。外出打工和邻近打工人数有200人以上,个体经营已成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
  教育 文化 卫生
  解放前后村内组织鼓子秧歌队,主要表演形式为大鼓指挥、伞领头,鼓子、花随后,按不同的阵型进行表演,场内还有跷跷板(俗称偝)、锯缸等。每逢春节,人们就集中场间观看表演,演员演出认真,博得广大村民的喜欢,特别是跷跷板和锯缸两个节目在周边村庄堪称一绝,因而也吸引了周边村民到此围观。
  20世纪70年代以前,该村还盛行各种游戏,男孩玩打蹦、抽陀螺、打鞋牌、丢窝、捉迷藏等。女孩玩跳方、跳绳、踢毽子、打捂帽等。人们农闲的晚上聚在一起打扑克,白天劳动休息时,在路旁地头利用不同的物品做棋子、安方、走四项,随着土地承包到户,集体劳作的消失,此类游戏也逐渐消失。
  该村于1955年村内建小学一处,供该村儿童入学读书,后因生活贫困,1959年学校解体,该村儿童转入侯坊村就读。1960年村内小学重新恢复,学龄儿童回村就读。2002年村学校撤并,学生合入西三里中心小学就读。2009年该村学生全部转入文昌小学就读。至2010年,有大专毕业生10人。
  1966年,村内配有赤脚医生一名,2004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体村民均参加合作医疗,减轻了农民看病的负担,2009年,社区卫生机构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为村民查体。
  人物
  王吉孔 清朝人,曾在商河县衙为官。
  王凤刚 清朝人,状师。
  烈士:栾义杰
  (栾义军)
  东三里河村
  村庄概况
  东三里河村位于商河县城区东南,省道316线以东,弘德路以北,商东路以西,西与西三里河村为邻,东隔商东路与油坊村相接,北与豆腐店村接壤,南依弘德街、水木清华小区、文昌实验学校,隔文昌河与旭润新城相望。
  该村依商河故道,傍水而建,因在西三里河东侧,亦距县城三华里而得名,西侧右街大过道西有三条官道可达县城,南大街即弘德街可直至商中路。
  该村共有张、李、杨、王、侯5姓,张姓入口最多,属二甲张,张氏始祖于公元1368年由山东省青州府乐安县城北榆林村迁至商河县玉皇庙镇张大人村定居。后由十五世祖迁居东三里村定居。历经三四百年,繁衍昌盛,人丁兴旺。李氏家族属同姓不同宗,分两支。一支是由商河县城西北五里庙村迁入,已繁衍8代,有8户,33口人,另支是由豆腐店村迁至该村,已繁衍5代,有6户,34人。杨氏家族已繁衍7代,有11户,34人,由于家谱失迷,何时何地迁入及其他资料已无法考证。另有王氏1户,于1973年由山东省陵县靡镇侯王村迁入,有3代,8人,还有侯氏1户,于20世纪60年代由山东省宁阳县城南镇牛家村迁入,有3代,9口人。
  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该村计有常住人口798人,210户,总面积660亩,其中村居占地面积110亩,耕地面积550亩。
  村貌变化
  20世纪60年代,该村集中于两条东西街道两侧,北大街以北只有散住户,南大街南无住户。村东有自然形成的沟路,沟西称“东三里河村”,沟东有两户居住人家,称“东小庄”,后统称东三里河村。原沟西有一古庙,占地约40平方米,庙中房梁中间有一计时古钟总挂,下方有一古石做的神位像,端坐正中,左右各有一石头做的华佗像和木工匠,作为神位像的保护者,庙西有一住户内(据现在老人回忆,约有三四百年)栽有一棵宅角树(2009年弘德路修建,该户拆迁,该树被筑台立碑保护),村西一片空闲地与西三里河村相隔,东三里河村多数住户居住在一东西长约300米,南北70-80米的地方,呈东宽西窄状,户与户之间留有1.5-2米的过道,又称宽过道窄过道,村中建筑多为5-7层的青砖建脚,土坯垒墙,房架为梁檩结构,平顶草檐大出头。解放前只有4户比较富裕的人家,盖房较为讲究,白灰沿缝9-13层的青砖建脚,砖挤橛,正房坐北朝南,四梁八柱,偏房带有南墙的四合院,房顶两边用薄青小瓦封顶。
  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在两大街以内利用空闲宅基地、低洼地,原村边闲置不长庄稼的地块,为部分缺房户安置房屋。70年代开始规划,拓宽了东西大街,在两条大街和原小“东三里河村”中间的衔接处,以及在南大街以南,北大街以北安置住宅。规划标准为东西15米,南北20米,两排之间过道3-4米,多数家庭仍为砖坯结构平顶,尖顶房屋不多。80年代中期出现青石建脚,全砖墙,尖顶挂瓦带前出厦房屋。90年代,调直大街与大街之间的过道,平整所有大街。2000年前后,全村砖瓦房为主,土坯墙寥寥无几,2010年因修弘德街需要,原南大街以南拆迁住户123家,被政府征地100多亩,拆迁户安置在水木清华西侧。
  该村墓地1958年因修跃进河,在今弘德街以东建有墓地1处,占地6亩。1966年又在今商东路以西,建墓地一处,占地5亩。20世纪70年代,政府号召耕地中铲平坟头。2010年因修弘德街,公墓被迁移至汤家村以北,316线以西,产业园以南地段。
  1980年实现全村通电,同年铺设自来水管道,初于各街口立龙头供村民接水,1995年陆续入户,1994年村主要街道铺设沥青路面,2004年重新进行铺设。
  村政沿革
  该村明代属顺德乡,清初因之。乾隆四十九年(1784)改称顺化乡。民国时期属三里乡。1937年11月,商河沦陷,该村受日伪统治。1945年商河城解放后归城关区(1949年改称一区,1952年6月改称城关镇,1955年5月又改称城关区)管辖。1957年1月,隶属城关镇。1960年1月,隶属城关人民公社,称生产大队,辖4个生产小队。1984年4月后隶属商河镇,村建立村民委员会。2002年4月,村改居称幸福居委会。2005年11月,行政区划调整后归属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
  1945-1954年,张法孝、李长胜、张法忠、张延宣先后担任过村指导员(中共村党支部书记)、村长、农会主任。1954-1963年李龙旺任村党支部书记,张法前任支部副书记;1963-1980年张法前任村党支部书记,张法吉、李太红先后任村党支部副书记,1980-1987年,张延堂任村党支部书记。杨正义任村委会主任,张宗信任村文书;1987-1998年张法新任村党支部书记,张延晶任村委会主任,张宗春任村文书,1998-2010年张延利任村党支部书记,张延兵任村委会主任,张宗田任村文书。2011年,村两委换届,张宗春任村党支部书记,张恒光任村委会主任,王成宝任村文书。
  村民经济
  该村历代以农业为主,过去只有几户以自产自销的方式经营馒头。1947年土地改革,1951年政府颁发土地证,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粮食产量有所提高。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致使村民生活一直没有较大改观。直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党和政府号召大规模根治河流,挖沟修渠,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沟渠成网,地块成方,较大程度地改变了生产条件,为以后提高粮棉产量奠定了基础。1980年,该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村民种地的积极性,在享受农田基本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大面积推广科学种田。使用优良品种,农药化肥,粮食产量由集体耕种时的100公斤左右增至400公斤以上,产量每年提高。开始推行承包制时,该村耕地分散,每户有多块,耕种时打轧依靠牲畜、人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机械化程度的推广和使用。后陆续整合地块,大面积实现机械化耕种,既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又节约了劳动力,缩短了时间。过去三夏生产一个月左右,现在十天左右。过去秋种一个月左右,现在半个月。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该村的耕地逐渐减少(80年代人均可耕地2亩多,2010年不足1亩)。富余劳动力自行分散到各行各业。村民张延久以搞铁编闻名当地,七八十年代在村内,后移至城关乡。有2户从事小包工建筑,1户开办水泥砖厂。这些大小企业吸收部分劳动力。部分剩余劳动力有的从事商贸业、餐饮业、蔬菜批发、零售,更多的闲置劳动力到县劳务市场,从事打零工。该村有吊车4台,铲车2台,大型挖掘机8部,六轮车翻斗拖拉机12辆,运输车4辆,客车4辆,家庭轿车20多辆,面包车20辆。
  教育 文化 卫生
  该村文化活动历代以鼓子秧歌、地方吕剧为主,每逢春节,白天人们都集中于广场观看鼓子秧歌队的演出。鼓子秧歌的表演形式一般以大鼓为总指挥,伞打头,带领鼓子,后面花伞带有花篮,村剧团化装人员加入其中,还有的扮小丑玩旱船,推小车,演员们按不同的阵形,各种花样进行认真的表演。博得了广大村民的欢迎,也吸引了周边村庄的人们前来观看。晚上人们就集中在村内临时搭成的戏台前观看村中民间剧团的演出。由于条件的限制,当时只能用提灯,后来改为汽灯照明,虽条件简陋,但演员们表演认真,深受广大村民的欢迎和喜爱。民间剧团排演的剧目有《两垅地》《三世仇》《王二小赶脚》《借年》等,该村民间剧团还到各村巡回演出,场场爆满。丰富了该村及周边各村的文化生活。
  20世纪60年代前后,村中还盛行各种游戏,男孩玩打蹦、打鞋牌、丢窝,抠铜钱,女孩玩跳绳,踢毽子,跳方、打捂帽等,大人们农闲时晚间聚在一起打扑克,白天在田间地头,利用休息时间用不同的物品做棋子安方,走四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影、电视、电脑的出现,民间剧团已解体,其他游戏也逐渐消失。
  解放后,该村儿童在西三里村学校读书,为使孩子上学方便,1964年村中建小学一处,学制为1-5年级,实现孩子上学不出村。1995年后学校撤销,学龄儿童分散于西三里河村、南关村学校就读。2003年转至县实验小学就读。2009年又转入文昌学校就读。该村大专毕业生4名,研究生2名。
  1966年,村内有一名赤脚医生,为村民打针,治伤或医疗小病。2004年实行新一轮农村合作医疗,全体村民都参加了合作医疗,减轻了村民看病的负担。2009年后,社区卫生机构为村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定期为村民查体。
  人物
   张延久(1942-1993) 在村办企业负责生产和技术,后来在城关公社工业当负责人。被称为当地农民企业家。主要工种为拔丝、丝网、镀锌等,产品销往国内外。
  张宗彦 山西航空学院毕业,正师级干部。
  1947年参军入伍人员:
  张法渭 张法乾 张法江 张延峰 张法雨 李长友 李东升 张延忠 张法忠(师级干部)
  (张宗春)
  油坊村
  村庄概况
  油坊村位于商河县城区东南部,跃进河以南,东靠省道316线,北与柳行村相望,东与曹家村为邻,南隔幸福湖与侯坊、双庙、清水坡相依,西靠商东路,与水木清华小区、文昌实验学校、东三里河村相连。
  该村依跃进河,傍水而建,距县城2公里,由太公庙、油坊、小马家3个自然村组成。村中唯有一条东西大街经商东路直达县城。张氏家谱记载明朝永乐二年(1404)张氏家族由该县城南柳家村迁此定居,主要以开油坊为生而得名。 该村计有张、王、李、刘、杜、郭、孙、马8姓。张姓人口最多,但张姓属同姓不同宗,分两张(大家张、二甲张)之分。大家张于明朝永乐二年(1404)由山东省青州府诸城县北关迁居乐陵县,后又迁居商河县城东南柳家村,最后移居商河县城南门处油坊村。二甲张始祖于1368年,由山东省青州府乐安县城北榆林村(现名东营市广饶县乐安街道办事处榆林村)迁居商河县玉皇庙镇张大人村。后由十五世祖张孔惠迁居商河县城南门太公庙村,后合入油坊村。王姓家族共2户,10余口人。大约于100年前,由东关村迁居油坊村,已繁衍5代,无家谱记载。孙、郭两姓各1户,都属招赘落户于该村。马姓村民也只有1户,是因住亲戚家落户该村。另有杜姓村民1户,于20世纪80年代死亡,已无传人。
  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该村计常住人口567人,130户,土地总面积1300亩,其中村居占地面积为220亩,耕地面积1080亩。
  村貌变化
  20世纪60年代前,东头称小马家,共十几户,与油坊村有1条南北长700米,东西宽50米的闲地相隔,西与太公庙村为邻,共20余户。原油坊村村落集中,全村唯有1条东西大街,大多数住户集中于街北,大街以南除东首有几户住宅外,中、西部是几处空闲地。大街以北由6条胡同组成,胡同宽为3米。全村呈北宽南窄状。东部小马家有一条小道通曹家,中段有东西长300米的大街,经太公庙通西三里河村。村落建筑为青砖建脚、土坯墙,房架为梁檩结构,平顶屋檐出头。较富裕的住户盖房比较讲究,青砖建脚15层,以上土坯建墙,尖房顶挂青瓦,前出厦,四梁八柱。正房坐北朝南,东西两侧建厢房,带南屋的四合院。
  20世纪70年代初,该村为部分缺房户安置宅基。利用村中街南的空闲地、低洼地、非耕地,对缺宅基的家庭进行安置,在大街以南以西增加住户。80年代村庄改建,拓宽大街,开通大街南北方向胡同,先后在大街以南以北统一安排住宅,房屋样式统一,都是红砖建脚、坯墙、尖顶挂瓦。90年代中期到2006年,该村大规模改建,统一安排住宅,东西宽20米,南北长22米,两排之间有5米胡同,建筑标准为房顶高3.6米,宽8米,青石建脚,全砖墙,尖顶挂瓦带前出厦。2008年因商东路建设,村西有25户迁至村南。由县政府批准征地28.4亩,安排住宅,建筑标准为南北长20米,东西宽8米,建筑材料和房屋的样式与街北相同。至此,全村砖瓦房普及,村南又规划大街1条,街道宽12米,这一区域的过道为6米。全村有南北方向的大街两条,东部1条宽为10米,西部大街宽为20米。2006年,该村随经济的发展已有两户建起了两层小楼。
  该村墓地一般都以祖传土地或土改分得土地为本家墓地。现在有的也以承包责任田为墓地。
  1990年实现全村通电,2010年铺设自来水管道,并全部入户。2006年村中东西大街铺设了柏油路。
  村政沿革
  该村解放后属城关区管辖。1957年隶属城关镇,1960年属城关人民公社,村改为生产大队,分为两个生产小队。1984年后隶属商河镇,村建立村民委员会。2004年8月,村改幸福湖居委会。2005年11月后,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归属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
  1947-1949年,张兴乾任村指导员,张龙仲任农会主任。1949-1957年,张龙仲任农业合作社社长,张兴乾任党支部书记。1958-1959年,张龙仲任村党支部书记,张龙台任大队长。1960-1965年,张兴江任村党支部书记,张龙台任大队长。1966-1971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张龙银任村“革命委员会”主任。1971-1972年,张兴江任村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组长。1972-1974年,张吉德任党支部书记,张龙顺任党支部副书记。1975-1984年,张龙顺任村党支部书记,张龙银任村主任、张龙香任村文书。1985-1990年,张龙香任村党支部书记,张茂俊、张德香、张兴同、张太玉、张德修四人分别担任村主任、文书。1990-1991年,李化成任党支部书记,张德照任村主任,张太路任村文书,张龙祯任村委委员。1992年,张德照任村主任,主持工作,张太路任村文书,张龙祯任村委委员。1993-2011年,张兴同任党支部书记,张太路任村主任,张德水任村文书。2011年,张太路任村党支部书记,张龙夏任村主任,张德水任村文书。
  村民经济
  该村历代以分散型经济为主,全村村民以经营土地、发展农业为主。张氏家族的部分户以卖油为主,自产自销,享誉城区周边。
  该村面积较小,成规模的企业不多,借助地理优势搞起餐饮业、建材业、维修业、建筑行业、运输业等。该村有吊车4部,铲车2部,挖掘机3部,联合收割机8辆,大型拖拉机7台,大型运输车4辆,小型客车、轿车60多辆。另外,村西等商东路开设饭店1处,小型商店4户,每天外出打工200人左右。现在全村不再是单一的农业生产模式,多种经营已迅速发展起来。在潍坊搞建筑租赁6户,另外村内汽车维修4户,私人染织1户,经销2户,从事煤炭营销1户,个体经营成了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
  教育 文化 卫生
  该村有传统的戏曲演出,村民建有小型剧团,演出的剧目主要有吕剧《两垅地》《三把镰刀》《都愿意》,逢年过节演出,丰富人们的文艺生活。
  20世纪70年代之前,村中还盛行各种游戏,男孩玩打蹦、打扑克、丢窝,女孩玩跳绳、踢毽子、打捂帽等,大人们在田间地头、道边利用休息时间用不同形状的物件作棋子安方、走四顶。后来此类游戏逐渐消失。
  该村于1958年建学校一处,设1-4年级,1996年撤销,学生到西三里河村西三里中心小学读书,2002年归入县实验小学读书,2009年转至文昌学校读书。
  1965年,村内有赤脚医生一名,2004年实行新一轮农村合作医疗,减轻了农民治病住院的负担。2009年后,社区卫生机构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为村民查体。
  人物
  张德敬 1954年2月12日出生,毕业于乐陵师范,任商河县计委科长。
  张德芳 1941年6月10日出生,烟台市市委委员,其他资料不详。
  张德勇 1962年11月7日出生,曾任怀仁棉厂厂长。
  张付平 1957年12月3日出生,任劳动局老干部科科长。
  全村大专本科生共8人。
  1947年大参军入伍人员共6人:张德福 张龙和 张德林 张兴栋 张兴波 王德路
  烈士4名:张德福 张尤和 张德木 张兴传
  (张太路)
  柳行村
  村庄概况
  柳行村位于商河县城区,明辉路以南,省道316线以西,商展路以此,银河路以东。北与昝魏村为邻,东与芦信村接壤,南与油坊村依邻,西与银河居委会、幸福湖居委会毗邻,隔银河路与东关村相望。
  该村依朱家河,傍水而建,以夏氏迁此立村后,柳树多而成行取名夏家柳行村,后简称柳行村,距县城1.5公里。
  该村原有杨、程、刘、王、夏、翟、郑、皮8姓,夏氏家族迁入最早,于明代由河北武邑枣强一带迁于此,已繁衍20多代,100多口人,历经500年。杨姓人口最多,于清朝初期,由滨州杨家集村迁此,已繁衍15代,300多年,大约310口人。程氏家族已繁衍8代,约300口人,因家谱遗失,程氏从何时何地迁入已无法考证,程氏家族的程曾科在清朝时期为当地有名的大财主,家有大粮库,并因当时出殡时间长达两个月之久称一时之盛。刘氏家族于清朝由张坊乡张老庄迁入该村(在此住姥娘家),刘氏在该村已繁衍7代,大约80口人。王氏家族于清朝年间由牛铺乡大杜家和玉皇庙镇石桥村迁入,王氏在该村繁衍7代,70口人左右,另有翟、郑、皮3姓已由该村迁出,其他资料不详,无法查证。
  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该村计有常住人口546人,136户,土地总面积710亩,其中村居占地360亩,耕地面积为450亩。
  村貌变化
  20世纪60年代之前,该村庄无大变化,村庄集中于唯一一条东西大街的两侧,街北居住村民较集中,街南住户大都围芦湾居住,街北村民都以姓氏,以分支居住在一起,基本以杨家过道、程家过道、刘家过道而组成,整个村居呈北宽南窄状。村中建筑多为青砖建脚,土坯砌墙,房架为梁檩结构,平顶草檐大出头,富裕人家盖房四梁八柱,正房坐北朝南,两侧盖有东西厢房带南屋的四合院。
  该村街北中部有天星河粮所,街南建有天河南院酒厂。20世纪60年代后,村民房屋为红砖建脚、坯墙、尖顶挂瓦的房屋,80年代后,村庄规划,拓宽东西大街,街南也安排了住户,街南街北都留有南北方向的胡同,房屋统一标准,青石建脚,全砖墙尖顶挂瓦带前厦。
  该村墓地分散,各姓氏家族都是以祖传土地或土改后分得土地为墓地,从1973年村统一抽地,在面粉厂以东,生产百货公司以南,省道316线以西,商展路以北建公墓一处。
  该村1946年实现全村通电,到1978年在各胡同口安置自来水龙头供村民用水,1994年村主要街道铺设沥青路,2007年实现自来水全部入户。
  村政沿革
  1945年商河解放后,该村归城关区管辖,新中国成立后改称一区,1952年改称城关镇,1955年后又改称城关区,1957年隶属城关镇,1960年改称城关人民公社,村改称为生产大队。1984年,隶属商河镇管辖,村建立村民委员会,2002年4月,村改居称柳行居委会。2005年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归属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
  民国时期,1945年前王付义任村保长,1945-1948年,杨悦增任农会主任。1949-1953年,夏云山任村长。1954-1957年程登宝任村党支部书记,夏云河任大队长。1961-1962年,夏云河任党支部书记,程登祥任大队长,1962-1966年,程登宝任村党支部书记,夏云河任大队长。1966-1969年,刘化淮任村“革命委员会”主任,程登方任“革委会”副主任。1970-1987年,程云坛任村党支部书记。杨世光、夏云河分别任党支部副书记,1988-1994年,程登湖任党支部书记,刘连河任村委会主任,1995-1997年,刘连河任党支部书记,程登国任村民委员会主任。1997-1998年,程登国任党支部书记,杨世贞任村文书。在1999年,该村没有党支部和村委会,由程汝新、杨世敬主持工作。2000-2001年,程登国任党支部书记,杨奎祥任村委会主任,杨世贞任村文书。2002年,杨世新任党支部书记。
  村民经济
  该村历代以分散型小农经济为主,村民除经营土地外,借助靠近县城的优势做买卖。新中国成立前,该村的程氏家族在县城的老十字街东北角建有银行、天星河盐店、商店等,新中国成立后,杨氏家族在该村建有馒头房,刘氏家族在该村建有饭馆。改革开放后,村民发展多种经营,在城内外有餐饮业3户,建材业1户,搞铝合金行业的有11家,搞建筑业的4家,商业30余户,从事运输的2户,搞维修的2户,现该村有吊车1部,铲车4台,大型挖掘机4台,公交车1部,大货车2台,私家轿车、面包车15辆。外出打工的有50多人。
  教育 文化 卫生
  该村新中国成立前村内有私塾1处,新中国成立后村中建有公办学校1处,1-5年级,1971-1972年该村小学扩建为联中,1973年联中撤销。村中改为小学建置,1994年学校解体撤销,学龄儿童转到实验小学就读,2010年该村儿童又由实验小学转到邻近的文昌学校就读。该村大专本科以上学历的共有50多人。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有鼓子秧歌队,每逢春节,人们集中于场间观看鼓子秧歌队的表演。新中国成立后村内成立了业余剧团,排演的节目主要有《秋山风波》,剧团精彩的演出轰动周边村庄,每逢演出,场场爆满,在上级组织的汇演中获得演出优秀奖。
  20世纪70年代之前,该村盛行各种游戏,男孩玩打蹦,打鞋牌,丢窝,抠铜子,捉迷藏等,女孩玩跳方、跳绳、打捂帽、踢毽子等。村民农闲时晚上聚在一起打扑克,白天劳动休息时,在田间地头安方,走四顶等,随着电影、电视、电脑的出现,文艺生活的丰富,此类游戏逐渐消失。
  该村于1976年设有卫生室,赤脚医生一名,为村民打针、治病,2004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广大村民加入了合作医疗,减轻了村民看病的负担,2009年后,社区卫生机构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为村民查体。
  人物
  程登科 民国人,任武汉七省督军府军需处处长。
  杨占元 民国人,资料县志有记载。
  刘化善 解放后,历任牛铺乡、玉皇庙镇党委书记。
  1947年参军人员:杨聪堂 杨英堂 杨辉堂 杨兴堂 程登元 刘付祥 程登清 程登峰 夏云龙 杨世成
  (杨延虎)
  昝家村
  村庄概况
  昝家村位于商河县城区316线以东,南靠县副食品公司,隔副食品公司与柳行村相望,西临省道316线,与东关村相望,东与魏家村接壤,北靠酒厂。
  该村共有昝、王、田3姓,王姓人口最多,昝氏明初由河北武邑、枣强一带迁入,以姓氏命村名,因而得名昝家村。王氏于明代中叶由河北省枣强县迁至商河,历经500余年,全村王姓常住28户,96人。田氏于明代由河北武邑枣强一带迁入,在该村的常住人口为11户,50人。昝氏常住该村的有4户人家,24人。全村共计43户,170口人(此数据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土地面积165亩,其中村居占地面积为35亩,耕地面积为130亩。
  村貌变化
  20世纪80年代前村庄无大变化,该村只有东西方向的两条狭长街道,全村住房集中于两街道之间,南街以南住一部分,北街以北有少部分住户,村内房屋大多以砖木结构为主,80年代后村内进行局部规划,全村房屋有所改建,都改为青石建脚砖墙,尖顶挂瓦前出厦房屋。
  1980年实现全村通电,1999年铺设自来水管道,并通往各家各户,全村喝上自来水,2003年村街道铺设沥青路面。
  村政沿革
  该村民国时期属顺德乡、豆腐店管区,1945年商河城解放,该村归城关区(1952年6月改称城关镇,1955年5月又改称城关区)管辖,1957年隶属城关镇,1960年1月属城关人民公社,村改称生产大队,全村有一个生产队,1984年属商河镇管辖,村建有村民委员会,2005年全县乡镇行政区划后归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
  解放后,田俊义任村农会主任。1953年,王本文任该村村长。1957年后,王付方任村合作社社长。1979年,王建光任该村党支部书记。2009-2010年,王俊建任该村党支部书记。
  村民经济
  昝家村历代以分散型小农经济为主要形式,村民的经济来源除经营土地外,充分利用依省道316线,靠县城近的优势,搞多种经营,有经商、运输、养殖、维修、餐饮等。
  该村农业生产,以前以人力、畜力为主,由于生产力的限制,收入较低。1980年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调动了村民的种地积极性,使用良种、化肥、农药,耕种也使用大型农业机械,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粮食产量也由原来的300-500斤,提高到1000斤左右,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改善。
  教育 文化 卫生
  1980年前该村儿童分散于魏家、东关村学校就读,1980年与前魏合建小学一处(昝魏小学),含一、二、三个年级,1982年村儿童到实验小学就读。
  该村由于受人口少的限制,与前、后魏3村联合组织鼓子秧歌表演。村中盛行各种小型游戏,男孩打蹦、抽铜钱、捉迷藏、女孩玩踢毯子,打捂帽等,大人在田间地头安方,走四顶等,后来消失。
  农村实行合作医疗前,该村设有卫生室,有赤脚医生一名,实施新一轮农村合作医疗后,减轻了村民看病的负担。2009年后,社区卫生机构为村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定期为村民查体。
  人物
  昝国胜 男,在中国林业部工作,职务不详。
  昝春胜 男,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在北京人民大学任教。
  新中国成立前参军人员:
  王友方 1948年参军,战斗中负伤。
  新中国成立后参军人员:
  田继信 王建跃 王俊建 昝胜华
  (王建跃)
  前魏村
  村庄概况
  前魏村位于商河城区,省道316线以东,明辉路以北,西与昝家村相依,其间无明显标志,南与柳行村接壤,北与后魏村相邻,东与孙家湾村相靠。
  该村距县城1公里,以姓氏命名,因北与后魏村依邻靠南,故称前魏村。村中原来只有一条道路经昝家直通县城。系德州至惠民必经之地。
  前魏村有魏、昝、王3姓。魏氏家族始祖荣公自明永乐年间(1404),由河北枣强迁居徒骇河南岸。荣公下有3支,长子斌兴、次子明兴、三子飞兴。长子为一支,居济阳魏家铺村,次子为二支,居商河魏集村,三子飞兴居莱芜山口村,魏氏家庭遍及商河、济阳两县28个村庄,据传前魏村魏氏由魏集村迁入此地。该村昝姓家族于明永乐年间自枣强县迁居商邑,迄今已有500多年,为该村第二姓,王氏家族为该村第三姓,据2004年重修王氏宗谱中载:王氏家族自明代中叶,由河北省枣强县迁入。
  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该村有常住人口158人,46户,总面积100亩,其中村居占地30亩,耕地面积70亩。
  村政沿革
  该村明代属顺德乡,清初因之,1945年商河城解放,归城关区,1949年3月改称一区,1952年6月改称城关镇,1954年又改称城关区管辖;1957年1月隶属城关镇,1960年1月隶属城关人民公社,村又称生产队,由于村庄较小,只有一个生产队。1984年4月后隶属商河镇,村建立村民委员会,2002年4月,村改居,与昝家并入同一居委会,称银东居委会。2005年11月,全县乡镇区划调整后属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
  1949-1954年,王世业任村长兼农会主任。1954-1963年,在互助组的基础上成立合作社,魏志才任社长。1963-1965年,昝胜贵任党支部书记,昝胜发任大队长,1965-1971年,昝胜奎任党支部书记,王世泉任副书记,1971-1972年,崔金兰(女)任党支部书记,王世泉任副书记。1972-1974年王本正任党支部书记,王本询任党支部副书记,1974-1978年,王世泉任党支部书记,王本可任支部副书记,1978-1982年,王本询任党支部书记,魏淑勇任村委会主任兼文书。1982-2010年,魏淑勇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村貌变化
  20世纪60年代前后,该村庄没有大的变化。村落处于唯一一条途经昝家通往县城的东西街道两侧,街南21户,街北16户。村北村南过道宽的2.5米,窄的2米左右,呈南宽北窄状。过道长约50米左右。村民住房为青砖建脚,建脚多的9行,少的5行,土坯土垛砌墙,房架为梁檩结构,平顶草檐,探头。比较富裕人家盖房比较讲究,正房坐北朝南,四梁八柱,东西偏房带南屋的四合院。
  20世纪70年代,利用村中空闲地、低洼地为居住拥挤、缺宅基地的家庭进行安置,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青石建脚,全砖墙,尖顶挂瓦前出厦房屋,2002年316线改道,村东12家农户拆迁,在路东进行规划安置,共3排,过道宽6米,全部进行了硬化。
  该村墓地分散,原都以祖传土地或土改分得土地为本家墓地。20世纪70年代,政府号召耕地中铲平坟头,2002年316线改造,在村南外环以东,建公墓2亩,原墓地仍然分散。
  1978年全村通电,2000年自来水入户,2006年村主要街道铺设沥青路面。
  村民经济
  该村历代以分散型小农经济为主要经济形式,村民除经营土地外,利用靠近县城优势,以自产自销的方式做些小买卖。解放前在县城的“永昌”酱油房、“黄酒馆”“益盛祥”等在城区及周边村庄很有声誉。
  1947年土地改革,1951年政府颁发了土地证,实现了耕者有地种,粮食产量有了提高,但由于生产工具、自然条件有限,村民生活没有较大改观。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党和政府大规模兴修水利,根治河流沟渠,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为以后提高粮食棉花产量奠定了基础。1980年该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使用优良品种,化肥、农药,粮食产量由集体耕种时的100公斤增至400公斤以上。2000年以后,随着科学种田的普及,机械化耕作的普及,在粮食产量提高的同时,村民的劳动强度越来越轻。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该村可耕地越来越少,全村人均占有耕地不足半亩。该村在县城租用房屋经营文具、针织、肉食、铝网的有四家,在316线路边有2户经营洗车,1户经营建材,1户馒头房,2户从事养殖,其他劳动力多到劳务市场找活,长年干建筑、打零工增加收入。
  教育 文化卫生
  民国时期,该村建有公办学校一处,设1-5年级课程,昝家、后魏村学生来校就读。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举办农民夜校,识字班进行扫盲。1980年村小学撤销,学生到后魏小学就读,1998年,后魏小学撤销,学生到县实验一小读书。高考制度恢复后,该村有5人考上本科。
  该村人口较少,传统的鼓子秧歌只能与昝家、后魏联合,历年元宵节都吸引众多观众前来观赏,进城表演被围得水泄不通。
  1970年,该村有赤脚医生一名,并在自己家里设立了卫生室,村民小病基本做到不出村医治。2006年,该村实施新农合,减轻了农民的看病负担。2009年后,社区卫生机构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为村民查体。
  人物
  魏明庵 1905年出生于商河县昝魏村,17岁之前先后在县城初小和高小学习,1921年入惠民第四中学读书,因成绩突出,4年后入济南东鲁学校高中文科学习。1928年,魏明庵25岁时,考入北平大学法学院政治系。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突袭沈阳,震惊了全世界。魏明庵放弃了东渡日本的留学计划,与北平同学一起南下请愿,投入到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
  1932-1936年期间,魏明庵先后在曲阜师范学校、济南历城初级工业学校、天津振中中学从事教育工作。1937年2月,在爱国将领冯玉祥部张立元旅任教导员,做秘书和教育工作,参与了有名的台儿庄战役。
  1940年,魏明庵的肺病加重,辞官回家休养。此时,汉奸田敬堂慕其名以官相许,几次请他出任中学校长,魏明庵不为所惑,坚辞不受,在村内筹办了一所小学,免费教育周边村镇的适龄儿童。期间通过与叶尚志等共产党员的多次接触,对共产党有了较深的了解,遂与共产党成为了朋友。
  魏明庵热爱祖国,具有高尚的民族气节。抗日战争时期,他闻知一亲属在德州当日伪建设科长时,立即去信劝其辞职到北平求学。1943年,武定府伪道尹刘敬尧(魏明庵的同学)得知其侄子魏道成刚大学毕业,亲自来商,劝其让侄子去当惠民伪县长,魏明庵严词拒绝。1945年商河城解放前夕,他受渤海军区司令员杨国夫之托,亲赴城内劝说田敬堂投诚。1948年济南解放前夕,他奉命几次深入济南侦察敌情,进行瓦解敌人的宣传工作。
  1945年县城解放后,他历任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副主席,商河一中副校长,副县长、县政协副主席及省政协一、二、三、四届委员。
  1945年家乡进行土地改革时,他说服家属按政策献出自己的财产。任副县长时,作风民主,凡遇有重大问题,总是先集体研究,然后深入群众,广泛征求意见,要求同志们不要盲目服从他本人的意见,以免贻误工作。当时,有些人对妇幼保健工作不够重视,他却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指导工作,深得群众爱戴。他为政清廉,公私分明,自己来客从不用公款招待。三年困难时期,县里从东北调来一批副食品,他优先让给群众,对个人生活从不放在心上。1964年邢台发生地震后,他亲自检查督促人们搭好防震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魏明庵积极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关心祖国的四化大业。他虽年老多病,仍做了很多力所能及的工作。
  1983年8月, 老人与世长辞。
  (魏淑勇)
  班家村
  村庄概况
  班家村位于商河县城区西南部,省道248线以西,文昌河以南,滨河路以东,彩虹路以北,东隔省道248线、武夷御泉居民区、幸福湖与清水坡村相望,南接公路局、电业局隔彩虹路与交警队、消防大队、彭家村相连。北隔文昌河与豪门又一城接壤,西靠滨河公园与孟家村毗邻。
  该村距县城2.5公里,古有名叫班小道者在此居住,因此得名班家村,后班氏失嗣。该村有张、杜、吕、李、王、安、胡、范、杨、孙、黄、高等13姓。其中张姓人口最多,而张姓家族同姓不同宗,一张氏家族(二甲张)始自于元末(1368),由山东省青州府乐安县榆林村迁入商河县玉皇庙镇张大村定居后,其一支在17世纪迁入该村定居,在该村300多年已繁衍10代,为该村第一大姓。另一张氏家族,于明朝永乐二年(1404)由山东省诸城县北关迁居乐陵,后又自乐陵迁至商河城柳家村定居,分支迁入该县城南油坊村,于清朝末年移至该村定居,已延续5代。杜氏家族据传为“滨州杜”,于清朝初期,由惠民县皂户李乡大杜家村迁至该村定居。据今已300多年,延续16代。吕氏家族于清朝年间迁入该村,至今已有200多年,延续10代。该族家谱散失,何时迁入已无法考证。李姓同姓不同宗,一家族于清朝末年由城关镇大李家迁入该村,长达100多年,已繁衍6代。另一李姓家族于明代永乐年间自京东遵化州石门村迁入该县西三里河村,后有一支迁居该村,历时600多年,延续22代。薄姓村民于2007年由洛阳县辛集村(招婿)迁入1户;范姓村民于1964年由北京市丰台迁入2户;黄姓村民于1995年由济宁市鱼台县迁入1户;孙姓村民于2002年由城关镇孙家湾村迁入1户;王姓村民于1945年由城关村迁入;胡氏家族清初迁入1户;另有安杨两姓在该村定居多年,但因后续无人资料不详。高姓家族在该村居住多年,因后世无人无法考证。
  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该村计有常住人口519人,132户,总面积533亩,其中村居占地156亩,耕地面积383亩。
  村容村貌
  20世纪60年代之前,该村庄无大变化。村庄集中于唯一一条东西大街两侧,东西长约160米,南北宽约8米,街南东首和西首各有几户居住,中间只有1户,其余为闲院供村民种地或做打轧场地。大多住户集中于街北,过道较窄,1.7米左右,村中仅有一条过道较宽,3.5米左右,古称宽过道,是彭家、西八里等村进县城之通道。村庄呈东宽西窄状。村庄内建筑青砖建脚,土坯垒墙,房架为梁檩结构。间与间用炕坯隔开,平顶,草檐头。比较富裕的人家盖房除建脚高几层,山墙用瓦封顶,房梁、檩条木料都比较讲究,大多直粗,院中除正房外,盖有偏房带角门。
  20世纪70年代,村庄规划。利用村中空闲地、边缘低洼地对缺宅基地的家庭进行安置。统一院落标准为南北20米,东西为16米。户与户之间过道不少于3米。80年代,拓宽原大街,村民在村统一规划的基础上,于村庄街南,东西两侧进行了房屋扩建,80年代中期,出现青石建脚,全砖墙,尖顶挂瓦,前出厦房屋。90年代,村庄向东西延伸,大街向南拓展的同时,村中院落房屋陆续变好,2000年前后,全村普及砖瓦结构、尖顶挂瓦带前出厦房屋。
  该村墓地分散,原都以祖传土地或土改分得土地为本家墓地。20世纪70年代,村民响应政府号召,将耕地中的坟头铲平。2008年根据县城扩建征地需要,政府在汤家东北角,鸿玉养殖厂以南建公墓5亩。至2010年该村已有60%户的坟墓迁入此处。
  1976年实现全村通电,1995年铺设自来水管道。初于胡同口立龙头供村民接水。1997年陆续进户。1987年村主要街道铺设了沥青面,2009年村所有胡同全部硬化。
  村政沿革
  该村明代属顺德乡,清初因之,乾隆四十九年(1784)改称顺化乡,民国时期属三里乡。1937年11月,商河沦陷,该村受日伪统治,1945年商河城解放,归城关区(1945年3月改称一区,1952年改称城关镇,1955年5月又改称城关区)管辖;1957年1月,隶属城关镇,1960年隶属城关人民公社,村改称生产大队,辖两个生产小队,1984年4月后,隶属商河镇,建立村民委员会,2002年8月,村改居,称彩虹居委会。
  民国时期,张佃山任村长。商河解放后,1945-1949年张春兰任农会主任,张宗成任村长,李纪合任治安员,1949-1968年,李纪合任村党支部书记,杨昭利、吕香庭、高润田、张恒彬先后担任过村长、农会主任、社长、大队长。期间1954-1956年在6个互助组的基础上成立了两个初级合作社。1956-1959年,两个合作社划分为两个生产小队。1968-1969年,张恒彬由村“革委会”主任
  改任村党支部书记,王长太任大队长。1969-1984年,张恒福任村党支部书记,张恒尧任村大队长,1985-2008年,张恒千任村党支部书记,张吉刚、杜孝元、万福祥先后担任村委会主任。2008-2011年张恒华任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万福祥任居委会成员。
  村民经济
  该村土地肥沃,适宜种植小麦、玉米、豆类、棉花、蔬菜等作物。该村利用靠近县城区优势,除经营土地外,古时就有村民在该村以自产自销的方式经营烧酒、棉油生意,在县城租房从事打铁器、制作寿衣寿服买卖。
  1947年土地改革,1951年政府颁发了土地证,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但由于受水利等自然条件和劳动工具生产力的限制,只能靠天吃饭,人均纯收入不足30元,过着吃粮靠救济的生活。20世纪六七十年代,政府组织群众兴修水利,根治河流,挖沟修渠,搞农田基本建设,逐步改变生产条件,为提高粮棉产量奠定了基础。80年代初,该村推行土地承包责任制,调动村民生产的积极性,农田基本建设的成果得以显现。随后,大面积推广科学种田,使用良种、化肥和农药,粮食产量由集体耕种时的亩产200-300斤,增加至800-900斤。在生产条件上,改变过去肩挑、人拉、人翻的耕种方式,逐步实现机械化操作,既减轻劳动强度,又缩短耕种时间,至2010年全村电视、电话普及,村民的精神、物质生活得以改观。
  随着县城南扩,招商引资、环境建设之需要,土地陆续被政府征用,该村可耕地逐年减少,由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人均3亩到如今的不足1亩,村民们便利用靠近县城的有利条件,劳动力自行分散到各行各业,从事商贸、餐饮、建材、装潢或养殖,村民李孝清开起家电批发超市,张恒华从事建筑项目开发行业,张恒平建起了东方汽车城,张恒明开办商贸公司,该村还有两户从事机械租赁,1处海绵加工厂,1处从事金融行业,这些大小不等的企业吸收部分劳动力,其余劳动力则利用农闲时间,通过劳务市场分散干零工,增加家庭收入。该村有大型吊车2部,铲车1部,挖掘机2部,大中型客车4辆,货运车2辆,家庭轿车、面包车40多辆。个体经营成为家庭经济主要来源。
  教育 文化 卫生
  该村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传统的文化生活集中于春节、正月十五,以鼓子秧歌为其特色,由武术队打前场,鼓子、伞花紧随其后,武术技术高超,单刀、双刀、甩鞭、三截棍在当地闻名,后与彭家村联合,加上该村的蹦迪,丰富了鼓子秧歌的内容,在周围村比较有名。清末,该村与西三里河、彭家联合,在一古杨树下,打起戏台,请来戏班,唱了几年大戏,其主角艺名小刚、侯三,吸引了周围村庄前来观看。20世纪60年代,该村自发组织了业余剧团,表演过多种文艺节目。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私塾学校一所,民国时期与彭家村联合建有学校1处。1947年村建学校称班家小学,设1-4年级。1949年与彭家村联办学校一处,称班彭小学,开设1-4年级课程,1950年后,该村改为公办学校,称班家小学,开设1-4年级课程。1979年学校撤并,学生转入西三里河村中心小学读书。2002年后该村学生转入县实验小学,2009年学生转入文昌实验学校就读。恢复高考以来,该村有6人考上大学。
  1966年推行合作医疗,村内设有卫生室一处,配有一名专职赤脚医生,基本做到了村民小病不出村。2004年,该村作为试点村之一,开始实行新一轮合作医疗。村民参合率100%。2009年后,社会卫生机构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为村民查体。
  人物
  张兰亭 清朝时期举人,曾经被皇帝赐匾。
  张逢武 清朝时期秀才,从事教育多年,培养出多名秀才。
  胡庆河 1947年参军入伍,任乐陵市副市长,主管农业。
  张恒华 中专文凭,农民企业家,任济南远扬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彩虹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兼主任。
  李孝清 大专文凭,任华联家电超市董事长。
  张恒平 中专文凭,东方汽车城董事长。
  张太元 毕业于山东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任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主治医师。
  张恒利 本科毕业生,县委党校副校长。
  1947年大参军人员:
  张百奎 李忠海 胡清河
  烈士:李忠海 张百奎 张百林
  (张恒华)
  常庄村
  村庄概况
  常庄村位于县城区以西,东靠贾家村,西临贾庄镇聂家村,南靠张公亮村,北至小窦家村。杨湾自然村位于常庄村东边,1955年,归常庄村,为第十队,商胡路贯通常庄中心。该村有魏、张、王、郑、叶、孙、李、卢、杨、刘、姜、陈、宋、郭14姓。魏氏家族康熙二年(1663)从河北枣强迁居商河常庄。张氏(二甲张)原籍青州府乐安县城北榆林村,避乱来该村。《王氏家谱》记载,祖居滨州市普集镇北纸坊村,在12世纪迁居该村。《李氏家谱》记载,明朝永乐年间(1409),由枣强迁至临邑李家庙(小李家),7世一支迁该村。《姜氏家谱》记载,避乱携带儿女迁到此处。卢氏家族由商河镇于家山村西北角小时家(现无该村)迁居该村,已有72年。张氏(铜佛张),明朝由河南祁县迁居商河。《王氏族谱》记载,原籍乐安县人(现广饶县),明朝始祖由乐安迁至商河县城北唐家营,由赵魁元王家迁居常庄。其他姓氏无家谱,无资料可查。截至第六次人口普查,该村有常住人口1721人,男855人、女866人,共计441户,均为汉族。村庄占地面积450亩,耕地面积3222亩,总面积3672亩。
  村貌变化
  该村解放前分为东常庄、西常庄,村中间有三里猴庙,村东有白玉庙,一条大街弯弯曲曲,村东、村南有房屋,中间没有住房,村民建筑多为砖石建脚、土坯墙、平顶草檐出头。1965年进行规划,调直大街,宅基标准为225平方米,胡同5米,两排之间小胡同2米,大街宽15宽。1983年全村通电,安装路灯。1984年村中统一购买12、14寸黑白电视,成为商河第一个电视村。1988年村中大街硬化铺沥青路,村中房屋有了变化,全部为青石建脚砖瓦房。2009年全村通自来水,大街第二次硬化,村民集资修筑排水沟,绿化、净化、美化大街。2010年部分村民盖起二层小楼。
  村政沿革
  1945年商河城解放前归城关区,1949年3月改称一区,1952年6月改称城关镇,1955年5月改称城关区。1957年1月隶属城关镇,1960年隶属城关公社,村改成生产大队,辖10个生产小队。1984年4月后隶属商河镇,村建立村委会。2005年11月后,属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
  1945-1956年,分为东常庄、西常庄两个行政村,西常庄刘效增任党支部书记,魏延同任村长。东常庄王新瑞任书记,王新宽任村长。1955-1956年(高级社)李汉章任大队长。1959-1968年王凤苞任书记,李汉章任大队长。1968-1969年魏玉丙任“革委会”主任,魏延成为副主任。1969-1972年张文奎任党领导核心组长,王风苞副组长。1972-1985年李汉章任党支部书记,王在同任大队长。1985-1997年,王在升任党支部书记,王在同任村委会主任。1997-2004年,张立德任党支部书记,王在升任副书记。王在同任村主任。2004年,魏长城任党支部书记,王建军、王公河先后任主任。
  村民经济
  1945年县城解放后,村民以务农谋生为主,并有小本经营的炸油条、油坊、糕点、馒头房、肉房、轧房、烧饼铺。合作化以后,发展了土窑烧青砖瓦、暖房(孵小鸡)、轧房、磨坊、油坊(棉油)、拖拉机运输等,20世纪70年代大规模根治河流,兴修水利,进行农田基本建设。1980年,该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在享受农田基本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大面积使用良种、化肥、农药,粮食产量由集体时的亩产200斤左右,增至亩产800斤左右。由原来耕种打轧靠人工、陆续实现机械化,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自行分散到各个行业,该村建筑队12支,铝合金加工5家,铅网厂1家,百货超市5家,在城区经营家电销售、大酒店,养殖大棚15家,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村民购买吊车2部,挖掘机2部,大型农耕机械15部,运输车辆16辆,轿车30辆,2010年人均所得5596元。
  教育 文化卫生
  1945年以前,该村有传统的鼓子秧歌、高跷、信子、武场、花灯。生活困难时中断,20世纪80年代重新组织鼓子秧歌队,有高跷、小鼓、花船,到城区周边有关系的村演出,得到了人们的好评,1987年失传。
  该村为活跃村民文化生活,村支部建娱乐中心、青年之家、农家书屋、文体广场,先后演出剧目吕剧《李二嫂改嫁》、评剧《夫妻进京》。
  1945年以前,该村建有初级小学,设1-4年级课程,新中国建立后,先后举办农民夜校、识字班突击扫盲。政府在该村设立常庄联中,开设1-8年级课程。1980年撤联中改名为常庄小学。1985年村支部投资12万元新建校园。1997年该学校改名为常庄完小,政府出资扩建校舍。2010年,后排教
  室重新翻盖,修建高标准教室,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1966年,设卫生室3处,有赤脚医生3名。2004年新农合试点,设村级卫生室2处,有卫生室注册,县卫生局检验合格达标。2009年新农合定点卫生室一处。
  人物
  王仁功 原昆明军区宣传部政委。
  王在义 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处长。
  王在同 新疆某部团政委。
  王凤鹏 新疆军区后勤部师级干部。
  王金波 新疆某部团政委。
  王刚胤 中国农业银行日照分行行长。
  (魏长城 王在升)
  党家村
  村庄概况
  党家村位于城区以西,许商街道办事处的西北角,商胡路以北与贾庄镇、张坊乡的交界处。东临许商小窦家村,西与贾庄镇小路家相邻,南至商胡路,北靠张坊乡老窦村。该村第六次人口普查常佳人口978人,男488人,女490人,252户,均为汉族。党家村由原籍郑路镇党家,清朝末年迁居商河城西,距县城5公里,自立党家庄,该村无其他姓氏,党氏家族以姓氏取村名,称党家村。该村总面积1644亩,其中村庄面积279亩,耕地面积1365亩。
  村貌变化
  据村中老人回忆,以前村民特别穷,住户都是土坯墙,草檐头平顶房,夏季阴雨天气房屋漏雨。一条南北大街两侧均有住房,呈四方形,该村1989年规划,住宅标准323平方米,胡同4米,东西大街3条,村中主街规划12米。村前、村后两条大街,规划8米。村民居住房屋有了变化,盖起了砖瓦结构的尖顶房。至1990年,村中普及青石、砖、水泥、瓦结构的尖顶房,大街安装路灯。2005年通公路,硬化大街,修筑排水沟,大街两侧绿化。2009年村民喝上自来水。
   村政沿革
  1945年以前党云沾为村长。1945-1950年,党云顺任村长。1950-1955年,党圣芹任村长。1955-1958年,党延祥、党圣文任支书、大队长。1958-1966年,党云亮、党圣文分别任党支部书记、大队长。1966-1967年,党圣杰任“革委会”主任。1967-1969年,党云海、党长升任“革委会”主任、副主任。1969-1974年,党云亮、党圣芳任党支部书记、副书记。1974-1981年,党圣城、党延升分别任党支部书记、民兵连长。1981-1984年,党云亮、党延升分别任党支部书记、大队长。1984-2001年,党延圣、党现来分别任党支部书记、主任。2001-2003年,党现来主持工作。2003年,党圣常、党现来分别任党支部书记、主任。
  村民经济
  20世纪60年代,生产队有油房、绿豆粉房、木工组(制做拉车盘、推车盘),种植业当时粮食亩产200斤左右,70年代大规模根治河流,兴修水利,进行农田基本建设。80年代土地承包,使用化肥、农药、良种,达到旱能浇,涝能排。并且用上了简单的机械,亩产800斤左右。
  该村有电气焊、化肥、粮种、农药、销售、百货超市、木工组、建材、装修、5支建筑队、大棚养殖,绿色养殖猪、鸡,2010年人均收入5363元,该村有吊车1部,挖土机1部,大型机械5部,家用电器拥有量达98%。
  教育 文化 卫生
  每逢春节过后,村民们就自发组织起来举办鼓子秧歌,1961年该村鼓子秧歌队到县里演出,获得奖励400斤地瓜干。解放后,该村在村庄西北角办有学校,开设1-4年级课程,小窦家、老窦家、小路家都来就读,1958年该村无学校,1959年11月借村民房屋办学,当时学生很少。1969年公办学校,1-4年级。1986年重建8间教室、2间办公室、院墙、校门,有1-5年级。1997年改为1-3年级。2003年合并学生到常庄读书,该村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人物
  党延仁 烈士。
  (党圣常 党延增)
  小窦家村
  村庄概况
  小窦家村,东临常庄村,西靠党家村,南临商胡路,北与张坊乡李兵马村接壤。该村因窦姓迁居最早,以姓氏取名小窦家。
  该村有窦、李、刘3姓。窦姓人口居多,窦姓始祖原籍河北省枣强,自大明正德年间迁居商河县小窦家村,李姓为该村第二大姓,始祖于明万历年间由河北省枣强迁居商河县城西,距城八里自立村为李洪泉村,1937年因兵荒马乱,村小人少,无法维持生活,而迁居小窦家村。刘姓,人口最少,无谱可查,据后人回忆刘氏自明末清初,由商河县龙桑寺宽河村迁至小窦家村。
  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该村常住人口623人,男308人,女315人,169户。总面积1241亩,其中村居占地面积120亩,耕地面积1121亩。
  村貌变化
  该村1945年前后,村落变化不大,村中只有一条东南、西北走向的斜大街,弯弯曲曲,村落建筑在大街两边,全是土坯房。1977年进行规划,整理取直两条东西大街和一条南北大街,各宽15米,对缺少宅基地的家庭进行安置,宅基标准为378平方米,村民的住房也有了较大的变化,红砖建脚土坯尖顶房。2000年以后,石建脚砖瓦房普及。有部分村民建起二层小楼。
  该村1978年通电,2006年村中大街全部铺设沥青路。2009年村民安上自来水,2010年大街重新硬化,全部是水泥路。
  村政沿革
  该村解放后,1945-1963年,窦意然任村长,党支部书记。1963-1970年,窦路然任村长,党支部书记。1970-1980年,窦沛然任党支部书记,窦义然任大队长。1980-1990年,李永财任党支部书记,窦路然任支部副书记,窦俊林任民兵连长。1990-1995年,窦全然任党支部书记,窦全家任村委会主任。1995-1998年,窦全家任党支部书记,窦升林任村主任。1998-2003年,窦升林任党支部书记,窦兵然任村主任。2003-2005年,窦兵然任党支部书记,窦家然任村主任。2005-2007年,窦宝林任党支部书记,李泽方任村主任。2007年窦学然任党支部书记,窦全亮任村主任。
  该村村民以务农为生,因水利条件差,土地分散,种地基本靠人工,靠天吃饭。70年代,兴修水利,整理土地,地成方,沟成网,改革开放后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使用良种、化肥、农药,粮食亩产由集体耕种时的几百斤,增至1200斤以上。
  随着大型机械的使用,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村民在种好地的基础上,干起了个体经营。成立了化工原料有限公司,建筑施工设备租用,个体运输,百货副食超市、大棚养殖、装饰材料、建筑队,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2010年人均收入5476元;该村拥有大型农用机械1部,轿车10辆,家用电器普及,70%的村民用上太阳能。
  该村1945年解放前就有传统的鼓子秧歌,1945年解放后,鼓子秧歌以高跷队为主,1955年因生活困难停办,1970年重新组建鼓子秧歌队,2010年村建农家书屋。
  该村1945年解放后有学校1处,设1-4年级,1977年在村南重建学校1处,教室8间,办公室2间,设1-5年级,适龄儿童入学率100%。1997年合并学校,适龄儿童转入常庄完小就读。
  该村1966年有赤脚医生一名,2006年新设卫生室一处。
  人物
  窦新宏 县林业局局长。
  窦全锋 许商街道纪工委书记。
  窦全红 辽宁省海城市某部炮兵团长。
  窦全明 济南空军地勤威海机厂营长。
  窦新海 山东省委组织部处长。
  (窦全亮)
  赵家村
  村庄概况
  赵家村东临苏家村,西靠贾庄镇河沟村,南临省道316线,北与张公亮村接壤。该村因赵姓来的最早,故名赵家村。
  该村计有赵、吴、李、姚、刘、孟6姓,赵姓、吴姓
  人口最多。该村姓氏无谱可查。据后人回忆,赵姓迁入该村最早,吴姓由临邑县吴家胡同迁居该村,李姓由玉皇庙李家迁居该村,姚姓由寿光迁居该村,刘姓一户由张坊乡老董村迁居该村,一户由贾庄镇刘家迁居该村。
  截至第六次人口普查,该村常住人口616人,男303人,女313人,161户,总面积900亩,其中村居占地面积150亩,耕地面积750亩。
  村貌变化
  该村20世纪60年代之前,村庄无大变化。村落集中于一条东西道北侧,道南侧除西南角有部分住户外,其余是高低不平的空闲地。村落建筑多为青砖建脚土坯房。
  20世纪60年代有部分住宅是红砖建脚平顶房,房檐挂有红瓦。70年代,村级规划,利用空闲地,对缺宅基地的家庭进行安置,住宅标准为270平方米,建筑多为红砖建脚、坯墙、尖顶房。90年代村庄规划,增加两条大街,宽10米,胡同宽为3米,砖瓦房普及。2000年,又增加一条大街宽为10米,住宅面积标准为440平方米,青石建脚砖瓦房普及,并有部分二层小楼。
  该村1978年实现全村通电,农网改造2次。2005年大街全部铺设沥青路面。2009年村民全部用上自来水。
  村政沿革
  1945年解放前,赵刚、赵兰任农会主任。1945-1954年,刘太任村长,刘祯任基干队长。1954-1956年,吴文正任党支部书记,吴洪周任大队长。1956-1966年,吴洪辉任党支部书记,赵明举任大队长。1966-1976年,赵明举任党支部书记,吴子清任大队长,吴子田任民兵连长。1976-1985年,吴子俊任党支部书记,刘云俊、吴子清先后任大队长。1985-2001年,刘云俊任党支部书记,吴子清任村主任。2001-2005年,赵明举任党支部书记。2005-2008年,吴现新任党支部书记,赵金建、吴洪卫先后任村主任。2008-2010年,赵金贵任村主任。2010-2011年,赵金责任党支部书记。
  村民经济
  村民以种地为生,并有部分木匠、铁匠,馒头房、挂面加工、面粉房等小本经营项目维持生活。20世纪70年代兴修水利,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改革开放以后,在原有的基础上,合并地块、疏通沟渠,使地成方沟成网,旱能浇、涝能排。大面积使用大型机械化耕种,大面积良种化,大面积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粮食产量由集体耕种时的亩产200斤左右增至亩产1000斤左右。随着大型农用机械化的发展,剩余劳动力分散到各行各业当中,从事建筑队、生猪贩运、养殖、运输、装饰、加油站、电气焊等。
  该村有挖土机2部,吊车1部,大型农用机械5部,大型运输车5部,轿车30辆,家用电器普及,50%家庭安装上太阳能。2010年人均收入5323元。 教育 文化 卫生 该村解放前就有鼓子秧歌,1955年中断,1977年兴办,2008年停办。20世纪70年代村民剧团演出剧目有《红灯记》《沙家浜》《小姑贤》《借年》《李二嫂改嫁》《刘三姐》等剧目。2011年该村建立“农家书屋”。
  该村解放前有学校1处,设有1-4年级课程。解放后重建学校,设有1-4年级课程。1983年重新翻修校舍,设有1-5年级课程,1997年合并学校,该村适龄儿童转入常庄完小就读,入学率100%。
  该村1966年,设有卫生室,基本做到小病不出村。
  人物
  赵润明 济南天桥区建设局党委书记。
  赵明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部团长。
  赵明亮 新疆乌鲁木齐任武装部长。
  李军济 南防暴大队科长。
  赵润贵 烈士。
  (赵金贵 刘云俊)
  庞家村
  村庄概况
  庞家村东临孟家,西靠张公亮,南临苏家,北与于家山村接壤。该村以姓氏而得名。
  该村计有庞、张、康、李、高、王、周、郭、赵9姓,庞姓人口最多,因无家谱,迁入时况无从考证。张姓据后人回忆七世由马官寨迁居该村,康姓由陵县迁居该村,李姓由章丘茂李庄迁居该村,郭姓由河北交河县迁居该村,赵姓投亲该村已有60余年。
  截至第六次人口普查,该村常住人口704人,191户。总面积1050亩,其中村居占地220亩,耕地面积850亩。
  20世纪60年代前,该村庄无大变化,村落集中于唯一一条东西大街北侧,街南有几户住宅比较分散,村落建筑全是土坯房。20世纪60年代,住宅建筑有部分红砖建脚坯墙,平房顶,70年代开始村庄规划,扩宽原大街,对缺宅基地的家庭在街南进行安置,宅基标准为306平方米,两排宅基之间留有5米的胡同,住宅建筑大部分为红砖建脚土坯尖顶瓦房,80年代开通第二条大街,住宅建筑大部分为红砖瓦房,90年代开始出现青石建脚砖瓦房,2000年前后砖瓦房普及,有部分二层小楼。
  该村1980年实现全村通电,2003年大街全部铺设沥青路面,2009年村民安装自来水。
  村政沿革
  1957-1965年,李卫恒任村长。1965-1971年,庞仁玉任党支部书记。1971-1987年,庞相义任党支部书记。1987-2006年,庞相玉任党支部书记,张连庆任村主任。2006年,庞志祥任党支部书记。
  村民经济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该村有集市贸易,牲畜市场很出名。村民主要以小手工业、编织、笤帚、筢子、开茶馆、炸油条、铁匠等小本经营来维持生活。20世纪50年代集市贸易市场取消,该村村民继续以小手工业、种菜为主,种地为辅。70年代集体建有红旗石棉瓦厂,有面粉加工、手编网、缝纫加工。改革开放后,该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调动了村民种菜的积极性,建蔬菜大棚40多个,占家庭户的70%,30%的村民除种地外,搞起运输、建材、土产、电料、副食、超市、驾校、煤炭销售。庞志祥兴建大型养猪场,饲养加工一体化。2011年成立济南市绿源八戒食品有限公司,产品销往济南各大商场,被评为济南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市级示范社,山东省畜牧业协会生猪产销分会常务理事。该村有吊车1部,铲车2部,大型运输车5部,大型农业机械1部,轿车30辆。个体经营是家庭主要经济来源。
  教育 文化卫生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该村就有传统的鼓子高跷队,武场最出名。50年代失传,村民剧团演出民间小调《小八义》,改革开放后,村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该村建有初小1处,1-4年级,解放后,1955年成立联中,1985年撤销,保留小学1-5年级。1997年合班并校,该村适龄儿童转入常庄小学就读。
  该村1969年始设有卫生室,有赤脚医生一名。
  人物
  康清太 曾任商河县邮电局局长。
  李富德 上海市公安民航分局局长。
  (王德才 庞志祥)
  苏家村
  村庄概况
  苏家村位于省道316线以北,东临热电厂,西靠赵家村,北至庞家村。据记载,苏氏由河北枣强迁居该庄,因姓氏取名苏家村。该村共5姓,分别是王、周、张、刘、于,皆无家谱。几大家族迁居该村地点、时间、各家族先后到该村的具体资料均无可查证。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该村计有常佳人口663人,男328人,女335人,195户。总面积808亩,村庄占地面积95亩,耕地面积713亩。
  村落变迁
  1970年前,该村村落集中于唯一一条大街,街北有住房,土墙房,大街高低不平,夏季雨天村民难以出入。1970年后,村民住房有了变化,红砖建基,白灰条墙缝,土墙尖顶屋。1976年村级规划270平方米,胡同2.5米,前大街15米宽,后大街10米宽。村内大街规划后整平,投入4000方土。1980年后,村民盖起了砖瓦房。1984年通电,2009年村民喝上自来水,2009年部分村民盖起了二层小楼,2011年由上级帮扶,群众集资,硬化大街1200米,修筑南北排水沟,净化大街。
  村政沿革
  1945-1960年,王本胜任村长。1960-1966年,王德林任支书。1966-1971年,王本臻任支书,王本佐任大队长。1971-1975年王本佐担任支书,于建训任村主任。1975-1985年王存爱任支书,于建训任主任。1985-1987年王有富任支书,于建训任主任。1987年,王德强任党支部书记,王兴成任主任。
  村民经济
  20世纪50年代,该村有木工、铁匠,粉条、粉皮加工业,多数村民以务农为生,靠天吃饭,亩产粮食200斤左右。80年代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大面积使用良种、化肥、农药,粮食产量800斤左右,由原来的人工耕作陆续实现半机械化,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改革开放后,该村是全县著名的楼房防水专业村,并有涂料厂、运输业、建筑业、养殖业,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2010年人均收入5400元,家用电器普及率达90%,村民购买大型车辆7部,农耕机械2部,面包、轿车35辆。
  教育 文化 卫生
  该村为活跃村民文化生活,村建农家书屋,文化广场。
  1945年以后该村一直有学校,1992年学校合并,该村学生到常庄小学读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1964年该村有卫生室1处,赤脚医生1名。
  人物
  王光芹 孙集镇党委副书记。
  王大勇 县保密局副局长。
  (王兴福 王兴国)
  于家山村
  村庄概况
  于家山村位于商河城以西,省道316线以北,商胡路以南,东与县织布厂相邻,南靠孟家、庞家村,西与常庄村相邻。该村有于、王、刘、董、卢、苑6个姓氏,于姓人口最多,董姓分为两个家族(同姓不同源),于氏家谱记载,于氏始祖于明初自文登州文登县大水泊迁居到此。刘氏始祖大明年间迁居该村,董氏家族由贾庄镇马集村迁居该村有三百年左右,无家谱,卢氏、王氏由于家山西北角小时家并入该村,另一董氏由牛铺乡董家迁居该村,已有百年时间(无家谱投亲)。
  该村传说村东头有一座土山,于氏家族迁居该村最早,当时借姓氏起名于家山。截至第六次人口普查,该村计有常住人口1015人,男493人,女522人,288户,均为汉族。村庄占地面积375亩,耕地面积1100亩,总面积1475亩。
  村貌变化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后,村庄房屋全是土坯房,平顶草檐头,无大街,村民行走的是弯曲、高低不平的街道,雨季时,出行很难,胡同多是又窄又弯的死胡同。20世纪70年代利用村中空闲地对缺住宅的村民进行安置。80年代村中房屋有变化,砖土木、尖顶瓦房。90年代村民盖起全砖房(没有规划,老宅基重新翻盖)。2003年,村级规划从村的西头开始,标准为440平方米,胡同8米,大街宽22米,房基院门高低、房屋高度统一标准。同年由上级帮扶,群众集资,对村中东西、南北2条大街进行硬化,修建排水沟,整平大街(原村中大沟),动用大量土方。1978年村中通电,2003年安装大街路灯,2009年村民喝上自来水,同年村中建起了二层小楼。
  村政沿革
  1945-1988年,于成吉任村长,刘芳春任大队长。1988-1995年,刘召胜担任党支部书记,刘云俊担任主任。1995-1996年,于共河担任党支部书记,于希树担任主任。1996-2000年,苑松明任党支部书记,于共富任主任。2000年,于共富但任党支部书记,于进路任主任。
  村民经济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后,该村就有轧坊、馒头房、铁匠、木匠、小本经营的面点生意。20世纪80年代有铅网厂、油坊、良种繁育厂,土地承包责任制以后,村民使用化肥、农药、良种,亩产粮食800斤左右,基本实现半机械化。随着生产力的变化,劳动力分散到各行各业,村中有运输、铝合金门窗加工、木工铺、苇板厂,百货超市、建材厂,6支建筑队,汽车修理、理发店、大棚养殖种植、粮食收购及油面销售。该村有运输车8部,大型农耕机械6部,轿车50辆。2010年人均收入5560元,家电使用率达100%,太阳能使用率70%。
  教育 文化 卫生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有学校1处,设1-4年级,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举办农民夜校、识字扫盲班。1997年,学生到常庄完小就读,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该村解放前就有传统的鼓子秧歌,主要是彩船、信子、武场,1956年停办。从1996年重办,到城区及邻村演出。2009年停办。该村曾有演出剧目《三世仇》《龙凤面》《借年》《钓金龟》《借东风》,村民在农闲时自娱自乐,1980年后失传。
  该村设卫生室2处,有赤脚医生2名,村内有1处,在村后商胡路路北1处,两处都被评为新农合医疗合格卫生室。
  (于共富 于金路 于明吉)
  孟家村
  村庄概况
  孟家村东临商中河,西靠庞家村,南临热电厂,北与于家山村接壤,该村以姓氏得村名。
  该村计有孟、马、李、刘、高、康、卢7姓,孟姓人口最多,孟姓由河北枣强迁居该村,马姓始祖元代自青州府乐安县迁居殷巷镇马家庵村后迁居该村,为该村第二大姓。李姓明末清初由惠民县迁居该村,为该村第三大姓。刘姓自枣强迁居该村。卢姓由小时家村迁居孟家村72年。余姓无谱书,迁入情况无从考证。
  截至第六次人口普查,该村常住人口1076人,男533人,女543人,297户,总面积1200亩,其中村居占地240亩,耕地面积960亩。
  村貌变化
  20世纪60年代以前,该村庄无大变化,村落集中于唯一一条东西大街北侧,街南东首有部分住户,村西部有一深湾,建筑物全是土坯房。
  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缺房户进行安置,统一红砖建脚、坯墙尖顶瓦房。80年代开始出现部分砖瓦房,90年代村庄重新规划,开通两条大街,住宅标准为360平方米,建有部分青石建脚砖瓦房,胡同宽5米,2000年砖瓦房普及,并有部分二层小楼。
  1978年实现全村通电,2001年大街全部硬化沥青路面,2009年村民用上自来水。
  村政沿革
  1945-1954年,马京文任农会主任。1954-1966年,孟召厚任党支部书记,孟祥兰任大队长。1966-1971年,孟庆福任党支部书记,孟召厚任副书记。1971-1986年,马其功任党支部书记,孟召厚任副书记。1986-1987年,孟庆良任党支部书记,孟召厚任党支部副书记。1987-2003年,孟凡昌任党支部书记,孟清良任主任。2003-2004年,孟宪台任党支部书记,孟清良任主任。2004-2006年,孟凡正任党支部书记,孟清良任主任。2006-2011年,李佃忠任党支部书记,马学宝任主任。2011年,孟凡强任党支部书记,孟清良任主任。
  村民经济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初期该村由于自然条件和生产力的限制,除部分木匠、铁匠、油坊、轧坊、粉坊、馒头房、烧饼铺小本经营外,皆以种植业为主。20世纪70年代兴修水利,大搞农田水利建设,粮食产量有所提高。改革开放后,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合并地块,沟渠成网,旱能浇、涝能排,大面积使用良种、化肥、农药,粮食产量由集体时的亩产200斤左右,增至亩产1000斤左右。耕种由打轧基本靠人力到大面积实现机械化作业,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教育 文化 卫生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该村鼓子秧歌里的武场出名,1957年停办,1994年重新兴办鼓子秧歌,县城汇演获二等奖。20世纪60年代村民剧团排练演出《白蛇传》《丁生扫雪》《梁山伯与祝英台》《小姑贤》《李二嫂改嫁》《红灯记》《沙家浜》等剧目。1983年村里有放映队,成立村民红白理事会。2011年建立农家书屋。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该村有初小1处,设1-4年级,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重新修建学校,设1-5年级,1997年合班并校,全村适龄儿童转入常庄完小就读,入学率达到100%,该村有民办幼儿园1处。
  该村有卫生室1处,医生1名。
  (孟凡强 孟庆良)
  张公亮村
  村庄概况
  张公亮村东临庞家村,西靠贾庄镇马家村,南临赵家村,北与常庄村接壤。
  据后人传说以前张公亮村原名张家村,后来有张姓名公亮的人进京打官司,官司打赢后回来把张家村改名为张公亮村。
  该村计有张、杜、姬、亓、任、时、马、吴8姓。张氏始祖明朝自乐安因避乱迁居该村。杜氏乾隆四十四年(1779)始祖由河北武邑迁入该村。姬氏明朝中期由河北武邑迁入该村。亓氏始祖明朝万历四十六年(1618)9世孙迁居该村。余姓无谱书,迁入时况无从考证。
  截至第六次人口普查,该村常住人口810人,男393人,女417人,222户,总面积1345亩,其中村居占地面积300亩,耕地面积1045亩。
  村貌变化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初期,有一条东北西南方向的大街,弯弯曲曲,高低不平,村后有一条朱家河,住宅分散在大街两侧,全是土坯房。20世纪70年代住房有些变化,红砖建脚,土坯砌墙平顶房,大街取直,整平。80年代有部分住房红砖建脚,坯墙尖顶房。90年代村庄规划,拓宽2条东西大街,18米,4条南北大街18米,住宅面积为400平方米,胡同6米,开始出现砖瓦房建筑。2000年后青石建脚砖瓦房普及并有座二层小楼。
  该村1978年实现全村通电,1993年大街全部硬化沥青路面。1996-2011年分段对全村大街胡同全部硬化水泥路面,村投资52万余元。村级绿化、美化投资55万元。2009年村民用上自来水,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村政沿革
  1947-1970年张延林任党支部书记,李树仁任村主任。1970-1991年杜凌池任党支部书记,亓希银任副书记。1991年杜德河任党支部书记,杜树河任村主任。
  村民经济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后,该村村民以种地谋生。由于水利条件差,粮食产量低。部分村民干起了铁匠、木匠、炸油条、开油坊、豆腐坊、轧坊小本经营。改革开放后,实行承包责任制,大面积使用机械、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粮食产量由原来亩产200斤左右增至亩产1200斤以上。剩余劳动力自行分散到各行业中,有建筑队、运输队、养殖大棚、饲料加工、百货超市、生猪贩运、建材、水产养殖、纸箱包装,并兴建砖瓦厂一处,吸收了部分劳动力,每年为60岁以上的村民发经济补助,70岁以上老人送生日蛋糕,过年为全村村民发放福利,集体交纳黄河水费,农业家庭保险,每天每人发放1斤馒头。
  该村大型运输车40辆,大型农用机械4部,轿车86辆,家用电器普及,80%的村民安上太阳能。
  教育 文化 卫生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该村有传统鼓子秧歌,已停办。该村建有“农家书屋”、法律一条街宣传栏、娱乐广场、体育场及“红白”理事会。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后,该村成立学校1处,有1-4年级,1983年新建标准学校,有1-5年级,适龄儿童入学率100%。1997年,合班并校,4-5年级学生转入常庄完小就读。2011年,该村适龄儿童全部转入常庄完小就读,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20世纪60年代,该村有卫生室,“赤脚医生”1名。2006年,建新农合卫生室1处。
  该村有烈士1名。
  传说
  十岁儿童告御状
  商河城西有个村庄,村旁有条弯曲的大道,路两侧绿树成荫,蜿蜒似一条青龙,取名青龙庄。
  青龙庄邻村有一个告老还乡的兵部侍郎。此人依仗权势,跑马圈地,欺男霸女,横行乡里。周围各村深受其害,人们都惧怕侍郎的权势,敢怒而不敢言。
  青龙庄有个张富辉,为人正直,仗义执言,爱抱打不平,常和侍郎作对。侍郎便把张富辉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于是,诬谄他聚众闹事、抗交皇粮,勾结官府将张富辉抓到济南府,打入死囚牢,单等刑部批文,秋后问斩。
  张富辉膝下生有一子,名叫张弓亮,年方十岁,聪明伶俐,生性倔强,为救其父,写好状纸,拜别乡亲,赴京告状。
  张弓亮来到京城,到处告状无门,又无钱住店,便借宿寺庙安身。夜间,不由得思念亲人,想念家乡,不觉失声痛哭。哭声惊醒了寺院的方丈。他见张弓亮哭得如此悲痛,问其原因,张弓亮便将父亲遭害、赴京告状的事讲了一遍。方丈很是同情,说道:“我与信王乃是多年好友,三日后信王来本寺进香,信王为当今明主,一向爱民如子,如告上御状,定能为你申冤报仇。”
  这日,信王驾临寺院,进香完毕,方丈引入后侧殿用茶。张弓亮扮一小僧,给王爷敬茶。信王刚刚将盖碗接在手中,张弓亮赶忙跪倒喊冤。王爷低头一看,是一个十来岁顽童,便问:“你小小年纪,自幼出家,有何冤枉?”
  张弓亮回答:“小民并非僧人,是山东武定府商河县人,姓张名弓亮,早闻王爷爱民如子,斗胆到王爷驾前告状,请王爷为小民做主。”
  王爷问:“你状告何人?”
  张弓亮说:“现有状纸,请王爷御览。”
  信王接过状纸,阅后拍案而起:“民间竟有这等之事,真是欺人太甚,王法何在?”
  方丈插话说: “王爷,佛门以慈善为本,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他小小年纪,十分可怜,王爷就赦免他父亲吧。”
  信王说:“好吧,我写御旨一道,速交济南府。”
  张弓亮赶忙跪倒磕头:“感谢王爷救命之恩。”
  山东巡抚接旨,将侍郎治罪,立即释放了张富辉。
  十岁儿童进京告御状打赢了官司的消息,传遍了山东九州十府一百零八县,张弓亮名字更响了,方圆百里只知道张弓亮,不知道青龙庄,便把村名改为张弓亮村,并沿用至今。
  (杜书河 杜立江)
  马官寨村
  村庄概况
  马官寨村位于县城西北,北与张坊乡接壤,东至佟道口村,南与小孙家、张小庄紧紧相邻。该村共有人口1283人,男622人,女661人,均为汉族。该村交通便利,村东靠省248线公路,村东西路与商怀路连接,该村姓氏为张、王、周、卢、马5姓,张氏分为二家张和大家张,大家张占该村村民的30%,马氏人口最少。张氏(大家张)据家谱记载公元1806年由懋旺店迁入该村,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张氏(二家张)据1986年第八次续谱记载,先世张本清系乐安榆林村人,值元代花子军之乱,迁于商河城北八华里,借姓起名为张家庄。日久年远,子孙繁衍,四世祖三戒迁徙于马官寨。王氏家族自城北徐芦坊村迁至马官寨村,据村中耆老回忆,王氏兄弟3人分家,迁至马官寨村,家谱无资料可查找,迁移后,有九代人在此生活。卢氏家族由殷巷镇小安家村迁移至马官寨村,已有65年。周氏家谱没有记载迁移该村的时间。马氏人口最少,无资料可查。村庄占地面积417.5亩,耕地面积1726亩,非耕地面积295亩。
  村貌变化
  改革开放以前,村内3条东西大街弯弯曲曲、坑洼不平,有一条南北胡同。居住条件差,土房、草屋。1983年农民开始修建砖、土、瓦结构的房屋。1996年大街硬化, 1998年农电网改造,2010年新农网改造,宅基规划标准为300平方米。
  村政沿革
  1955-1958年,张永福任社长。1958年,张占奎任党支部书记。1958-1960年,周之彬任大队长,张永责任党支部书记。1968-1971年,张富华任贫协主任,张占胜任“革委会”主任。1971-1973年,张占奎任党支部书记。1968-1972年,周之林任民兵连长。1972-1980年,张本清任民兵连长。1973-1976年,张占奎任大队长。1973-1995年,张德义任副书记。1973-1998年,周荣田任党支部书记。2000年,张中华任党支部书记。
  村民经济
  该村村民历代以种地为生,改革开放以前种植玉米、小麦、棉花。改革开放以后,开设面粉厂、粮食收购点、服装城、百货超市、车辆运输、汽车维修、养殖业、建筑队。村民在农忙后外出务工增加收入,村民生活有了改善,家电、太阳能家庭入户率为98%。
  教育 文化 卫生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村中有秧歌队到城区和邻村表演,“文革”期间曾演出样板戏,如《红灯记》《沙家浜》等剧目。
  1957年有中心小学1处,周边村庄的学生前来就读,学校有3排教室,设1-6年级。1960年学校改为马官寨小学,设1-5年级。“文革”期间改为联中,1970-1997年学校保留1-3年级,2007年撤并学校,保留学前班,成为幼儿园,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该村有卫生室1处,改革开放前,给“赤脚医生”工分报酬。2000年,卫生室3家,独立核算。2011年,新农合启动后到孙家卫生室定点就医。
  人物
  张永圣 解放上海战役壮烈牺牲,烈士。
  (张中华 张本臣 周海泉)
  佟道口村
  村庄概况
  该村位于许商街道办事处与殷巷镇的交汇处,处于许商最北边,与刘万枝村相邻,西靠省道248线,南临宏业集团,东至羊角岭村。村中先后整修大街2条,总长度720米,有南北走向胡同2条。全村总人口487人,男232人,女255人,均为汉族。村庄占地面积183.75亩,耕地面积678亩,总面积861.75亩。该村共8姓,张、王、肖、卞、马、李、杨、林,张氏家族人员最多,占全村人口的60%。据张氏家谱记载,是由河北枣强迁到佟道口村,张氏家族于1991年重新修订族谱。王氏是在约500年前由商河城东营子村迁移至此,有家谱记载。肖氏家族无谱可查。卞氏家族由商河城关卞楼村迁入该村,无家 谱。马氏、李氏、林氏、杨氏均无家谱可查,杨氏到该村 最晚,从张坊乡小杨家村迁来,有90多年的时间。
  村落变迁
  据传明朝年间,佟氏由河北枣强迁入,由于紧靠一道口,立村得名。改革开放前,村中道口较多,形成米字状,前后左右大街都有道口,村中建筑房屋是土坯墙。1964年大街整修、取直,宅基规划标准为东西15米,南北15米,胡同5米。村民们盖房基础用九行砖垒成,中间土坯,没有瓦。整个村的规划设计当时被评为商河县新农村标准村。1998年大街硬化,村民住上石、砖、水泥、瓦结构,宽敞明亮的大房子和整洁的院落。2002年进行农 网改造。2004年又对前大街重新硬化、增加辅路。2010 年6月全村喝上自来水。
  村政沿革
  1963-1976年,张天富任党支部书记,张天立任副书记兼民兵连长。1976年,张天立任党支部书记,王本环任副书记。
  村民经济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该村生产生活主要是靠打短工,解决不了温饱问题。商河解放后,成立了村支部,加入人民公社,恢复自然村,以大队核算。改革开放后,人们组成建筑队、装卸队,外出打工,部分村民还经营自己的商店,如电动车、厨卫和百货超市。2010年人均收入5339元。村民有轿车5辆,农用车、家用电器家家齐全。
  教育 文化卫生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学校只有3间屋作为教室,学生学习主要用石板写字,“文革”后有1-4年级。2002年该村撤销学校,学生统一到单园小学就读,入学率达到100%。该村有卫生室1处。
  1964年该村以张其富、张吉杨、张天瑞为首的高跷秧歌队到周边邻村表演,当时还被区政府安排到北京演出,有60多人参加。“文化大革命”时期,村民演出了《红灯记》,张天文、马荣吉拉二胡配乐。
  人物王
  可福 某部教官,师级。
  卞法玉 甘肃省农牧厅办公室主任。
  张吉安 北海舰队某部政治部主任。
  卞有龙 商河县民政局副局长。
  张吉志 商河县二轻局副局长。
  烈士:张其仁 卞法前
  (张天立 肖阵营)
  羊角岭村
  村庄概况
  羊角岭村位于县城以北,东临田家村,西至佟道口村,南靠宏业集团,北与刘万枝接壤。
  相传明朝时期,徐芦坊村一老者有一天天不亮外出拾粪,看到前方有两只羊在顶角,老者赶紧走过去看时,羊突然不见了,只有一个高土岭在眼前,老者就认为这是一块风水宝地,随举家迁来居住,从此该村得名羊角岭。
  该村有张、佟两姓。张氏始祖于明初迁至该县河南张村,后迁移至该村。佟姓无谱或散失,迁入时况无处考证,张姓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90%,佟姓占10%,均为汉族。
  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该村常住人口383人,男193人,女190人。98户。总面积692亩,其中村居占地132亩,非耕地面积156亩,耕地面积404亩。
  村貌变化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村中有一条东西街,房屋多半在街北。居住房屋全部是土坯房。商河解放后村庄房屋变化不大,1970年村庄开始规划,对缺宅基地的家庭进行安置。有部分村民盖起了砖瓦房。2005年重新规划,拓宽大街,还修筑11米宽的环村路,主大街路面全部硬化,路两边全部绿化。村民的住宅面积为20米见方,两排屋之间胡同为6米宽。2010年,村民都住上砖、石、瓦结构的房屋。
  1982年实现全村通电,2010年该村铺设了自来水管道,家家户户喝上自来水,供电通过“农网”改造,达到县级要求。
  村政沿革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后,该村归城关区管辖;1957年归城关镇管辖;1960年归城关人民公社管辖;村改生产大队。1984年6月政治体制改革后,隶属商河镇管辖,建立村民委员会。2005年11月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归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张遵俭任村长。1945年9月商河解放后张纯佃任农会主任。1954-1958年张训武任社长。1958-2001年张训武任村党支部书记。2001-2002年张端民任村党支部书记。2002年张训华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民经济
  该村改革开放以前以种地谋生。改革开放以后村民发展多种经营,有百货超市、电气焊、预制厂、建筑队、运输队、汽车维修、围栏厂、餐饮业、糕点加工等。
  该村地理环境优越,土地肥沃,四面环河,旱能浇,涝能排。粮食产量由集体耕种时亩产200斤增至亩产1000斤以上。该村有挖土机3部,铲车1部、运输车12辆、轿车30辆,人均年收入5515元。
  教育 文化 卫生
  该村1970年成立传统秧歌队,办得有声有色,到县城及周边村庄演出。1998年,成立红白理事会,移风易俗,杜绝铺张浪费,该村设有乒乓球台,篮球场、农村书屋供村民学习娱乐活动。
  1971年修建学校1处,设1-5年级,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1998年该村适龄儿童合并到单园完小就读。
  1998年该村重建卫生室1处,设备齐全,中西医结合,达到小病不出村,并给村民建立了健康档案。
  人物
  张成升 县社书记。
  张成学 粮食局副局长。
  佟兆富 县税务局书记。
  张成安 县大修厂厂长。
  张文娟 清华大学学生。
  张纯元 县物价局副局长。
  (张训华)
  五里庙村
  村庄概况
  五里庙村位于县城西北方向,东临商怀路,西靠张坊乡老窦村,南临靠城孙,北与马官寨村接壤。该村距县城2.5公里,且村有一庙,故得名五里庙。
  该村计有张、刘、王、皮、赵5姓。张姓先祖元代自河南杞县因避乱游于商河,来到该村,张姓人口最多。刘姓为该村第二大姓,先祖元末明初自寿光迁移该村。王姓为该村第三大姓,由滨州纸房迁移该村。皮姓、赵姓人口最少,无谱,迁入时况无从考证。
  截至第六次人口普查,该村常住人口803人,男404人,女399人,226户。总面积1854亩,其中,村居占地180亩,非耕地面积320亩,耕地面积1354亩。
  村貌变化
  20世纪60年代前,该村只有一条东西大街。村中心偏东一条南北半截道口与街南大湾相连,把东西大街分为两段。村落集中于大街北侧,街南东首和中心有部分住户,西部是深湾。村落建筑多土坯房,村中心街南只有一户富裕人家盖房讲究,正房坐北朝南,东西厢房的四合院,后来成为该村的学校。
  20世纪60年代初,村庄变化不大。70年代开始对缺宅基地的家庭进行安置。整平前大街,开通后大街。80年代,开始村庄规划,扩宽前大街,开通前大街与后大街的南北胡同。然后,在后大街以北安排住宅,标准为297.5平方米。建筑物多为砖坯结构尖顶房。90年代开始出现青石建脚砖瓦房。2000年后,村庄往东西两边延展,曲直前大街与商怀路贯通,砖瓦房普及,有二层小楼6座,三层小楼1座。
  1982年全村通电。2001年6月村民用上自来水。2005年,两条大街全部硬化。
  村政沿革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后,该村归城关区管辖,1957年归城关镇管辖,1960年归城关人民公社管辖。村设生产大队,辖3个生产小队。1984年6月政治体制改革后隶属商河镇管辖。建立村民委员会,成立4个村民小组。2005年11月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归属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后,张其敬任村长,1954-1956年任社长。1956-1958年成立五里庙高级合作社,辖17个行政村,张清香任社长。1958-1967年刘义后任党支部书记。1967-1973年张果瑄任党支部书记。1973-1979年张清香任党支部书记,刘义杰任副书记。1979-2000年张其清任党支部书记。2000-2001年张其道任党支部副书记。2001-2013年王兴勇任党支部书记。
  村民经济
  改革开放前,村民靠种地维持生活,水利条件差,地块分散,旱涝成灾,特别是村西大面积的地块收入无保障,没有机械化,只能靠人工,劳动强度大。
  改革开放后,改良盐碱荒地400亩,合并地块,地成方,沟成网,旱能浇,涝能排。使用良种、化肥、农药,粮食产量由原来生产队耕种时的几百斤,增至亩产1000斤以上。同时,使用大型机械化耕作,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机械化的耕作解放了劳动力,村民利用靠县城近的优势,成立建筑队、装饰队、木工组、车辆运输、农机维修、花卉繁育基地、预制厂、建材砂石料厂、灰膏厂、蔬菜大棚、养殖厂、日用百货小超市等。村民购置大型机械,有吊车2辆、挖土机1部、铲车2辆、玉米收割机4辆、小麦收割机5部、大型运输车14辆,家庭轿车30辆。
  教育 文化 卫生
  该村1945年有传统秧歌队近百人,有武术队,特别是“三节棍”“旋风脚”最出名,狮子队在周边地区也很有名气,已失传。20世纪70年代由团支部组织的村民剧团排练演出《红灯记》《智取威虎山》《小姑贤》《李二嫂改嫁》。2010年,由张若江、王振新重新组织秧歌队,请来杨庙村秧歌队的专业人员指导排练,当年到县城及周边村庄演出。
  1967年该村建学校1处,校名为五里庙联中,有8个年级。1973年撤联中,保留小学1-5年级。1978年又恢复联中,1982年联中合并到单园中学。1985年校改,新建教室11间,办公室3间,1-5年级学生12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5%。1999年合并学校,学生到常庄完小就读。 该村有卫生室1处,医生1名,基本做到了小病不出村。
  人物
  王之元 南下老干部。
  张其水 县粮食局局长,政协副主席。
  张若信 德州市中国人民银行平原县支行行长。
  张吉亮 县粮食局副局长。
  刘祖洪 东营市武装部干警培训处处长。
  张吉洪 新疆建设兵团转入农业局局长。
  (王兴勇 刘维山)
  张小庄村
  村庄概况
  张小庄村东依商中河,西临张坊乡李兵马村,南至马官寨村,北临张坊乡张老庄村。该村人口401人,男201人,女200人,均为汉族。村庄占地85亩,耕地面积803 亩,总面积888亩。
  村落变迁
  该村张氏家族(二家张),1986年第八次续编家谱,祖传先世本青州乐安榆林村人,值元代红巾军之乱始迁于此,借姓起名张家庄,日久年远,子孙繁衍,三世祖良祖 相迁于夏坡,四世祖三戒为商河巨贾富商之一,迁于马官 寨,有墓志可阅,碑文可观。五世祖克柔迁于庄西北借姓 起名张小庄,清朝前期有3户人家。1945年生活条件差,1947年土地改革。1952年成立区,1954年成立互助组,调整土地。1965年使用灌溉机械,生产队按劳分配,该村为先进单位。1978年村民用上电灯。1981年土地责任制,使用简单的机械设备。1984年有了砖瓦房。2005年大街硬化310米,家用电器拥有率达98%。
  村政沿革
  1961-1973年,张心怀任民兵连长。1947-1990年, 张连河任村党支部书记。1990-2000年,张会义任村党支部书记。2000年,张元河任村党支部书记。至2010年, 全村共有党员11人。
  村民经济
  村民以种植谋生,东靠商中河,浇灌便利,土地平整,粮食亩产1000斤,棉花亩产600斤。1980年后,承包责任田,村民购置小型农机具,家庭养牛,2000-2005年,养殖奶牛18头。2000年村民购置挖掘机1台,运输车辆5辆,耕种机械3部,轿车8辆。有商北农机销售、鑫盛食品有限公司、钱江摩托销售、汽车修理厂3家、电气焊门市等。有获得国家专利的炉具生产商、建筑队。2011年,人均收入5836元。
  村民文化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该村与夏坡村联合举办秧歌队、武术队,1958年停办。2010年,建立农家书屋,存书量价值2万元。
   教育卫生
  1965年,村办小学设1-3年级,民办教师吃全额工分。1970年,有1-5年级,1990年学校合并,该村学生到马官寨就读,全村儿童入学率100%。
  人物
  张心奎 1975年任商河进修学校校长。
  张伟海 抗美援朝时期任营长,后转业至商河县棉厂任副厂长。
  (张元河 张连衡 张会义)
  靠城窦村
  村庄概况
  靠城窦村位于商中河以西,县气象局以南,与孙家相依,西靠贾家村,南临吴家,东与何家相连,有一条由城区外环通往小孟家村的生产路环绕该村。该村人口183人,男95人,女88人,共49户,均为汉族,村庄占地面积48亩,耕地面积276亩,总面积324亩。该村有王、何、许、侯、楚、宋6姓。王氏家族有北关王和东关王之分,人口最多。北关王是清末由北关迁入,东关王清朝时由东关迁入,何氏家族由河北枣强迁入,许氏家族由城关卢坊迁入该村100年左右。侯氏家族由钱铺侯坊迁入110年左右,楚氏家族是由张坊乡孔家迁入,无具体记载迁入的时间,宋氏家族元朝由河北枣强迁入。
  村貌变化
  靠城窦村明代称双庙村,因村东、村西各有一座庙而得名。后因村中大街落下一口大钟,钟上有一窦字,落在两庙的中间,也就是该村现在的位置,遂改村名为窦家。后因张坊乡有老窦家,城关有两窦家村,因靠城区较近,该村定名靠城窦村。
  20世纪70年代前,村中无变化,土房土屋,村中大街是一条大沟,沟南沟北都有住户,村中无宅基规划,村民盖房屋,就在自己家族地盖几间,胡同由两邻商量留几米算几米。80年代盖起砖瓦房,大街整平,安上电灯。2006年村民喝上自来水,硬化大街。2009年部分村民盖起二层小楼。
  村政沿革
  1945-1948年,许忠兰任村长。1948-1970年,王仁祥任社长。1970-1990年,王德利任副书记、大队长。1990-1998年,王存吉任党支部书记。1991-1998年,宋恒路任村长。1998-2009年,王德强任村主任。1998-2009年,王德祥任党支部书记。2009年,王存富任党支部书记,楚训警任村主任。
  村民经济
  改革开放以前,村民做小本买卖,多数村民种植玉米、小麦、棉花,该村地势洼,无水利条件。1982年乡镇整修河道,能浇能排,施用化肥,利用机械,减轻劳动强度。1997年大棚养殖鸡,存栏量5000只,2004年种植大棚豆苗,经营蔬菜运输、建筑材料、汽修商城,农闲时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村中大型机械有4辆,运输车10辆,轿车11辆,家用电器拥有率达到99%。2010年人均收入5480元。
  教育 文化 卫生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合村办鼓子秧歌(孙家、潘家、靠城窦)。1990年村成立红自理事会。该村于1956年有小学,设1-4年级,1984年有教学班1-5年级,2002年学校合并,该村无学校,学生到常庄小学读书,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1972年村有卫生室1处,赤脚医生1名。
  2009年村民自发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获得红十字会荣誉证书,新闻媒体做了报道。
  (王存富)
  靠城孙村
  村庄概况
  靠城孙村坐落在城区西北角,南临县气象局,东依商怀路,西临贾家村,北靠五里庙。全村77户,人口254人,男119人,女135人,均为汉族。村庄占地面积220亩,耕地面积260亩,总面积480亩。该村由孙、张、于、崔4姓组成,孙氏家族人口最多。据家谱记载,孙氏迁来该村最早,以孙姓为村名。因区别于县内其他同名孙家村,故称靠城孙。孙氏元末明初由河北枣强迁入该村,张氏由榆林迁入该村,于氏由河北枣强迁入商河于家山,民国初迁入该村,崔氏清初迁入贾庄崔刘村,民国初年迁入该村。
  村貌变化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该村有20户人家,人口不足100人。土坯房,房屋都在大街以北,街南无房屋,单面街。当时大街弯弯曲曲、坑洼不平。1975年村级规划标准256平方米院落,胡同分为4米大胡同、2米小胡同,大街宽11米。房屋砖建脚,土坯房,房顶有九行瓦。1986年村民开始住上砖瓦房。1996年大街硬化、取直。2000年该村村民喝上了自来水。2008年实现农电网改造。
  村政沿革
  1945年,孙瑞青任保长。1945-1954年,张伟坤任农会主席。1954-1960年,张伟坤任社长。1960-1963年,何秀荣任党支部书记。1963-1965年,孙常礼任党支部书记。1965-1985年,孙永胜任大队长,民兵连长。1965-1995年,孙长平任党支部书记。1995-1998年,孙永道任党支部书记。1998-2007年,孙德亭任党支部书记,孙德胜任村主任。2007年,孙德胜任党支部书记。
  村民经济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该村村民因耕地少,学手艺的较多,有铁匠、木匠,小油坊等手工业,当时在周边村庄颇有名气。1960年村民外出打铁,进入社办工业,逢集赶集。1989年手工业发展到城区。1990年村民经营有蔬菜运输、百货超市、房地产开发、拔丝厂、汽修、铝合金加工、糕点副食、建筑队等。该村有农耕车2辆,轿车5辆,农用三轮车家家户户都有。
  教育 文化 卫生
  1953年,合村办鼓子秧歌(何家、孙家、潘家),到有亲戚关系的村、城区演出,1956年停办。
  1954年,村民剧团配合形势,统购统销,演出民间小调《卖余粮》《合作化运动》,1964年,演出《三世仇》《除妖记》。
  1947年土地改革,建联合小学(潘家、孙家、五里庙)复式教学1-4年级。1956年村中无学校。1969年人民公社办村小学,设1-4年级,复式教学,五年级学生到五里庙上学。1984年归镇管辖,撤学校到五里庙就读。该村共有大学生9名。
  “文革”期间有赤脚医生,1968年设有卫生室,1993年有村级卫生室,2006年卫生室被指定为新农合医疗定点单位,给村民建立健康档案。
  人物
  孙长更 清末秀才。
  孙长祥 副师级干部。
  张延德 德州地区外贸公司副经理。
  孙永江 浙江三门县副县级干部。
  张远升 德州地区秘书。
  王存兰 曾任山东省妇联组织部长。
  (孙长平 孙德胜)
  何家村
  村庄概况
  何家村位于城区西北角,东临商中河,西边与靠城窦相连,南临西关,北至小孙家村。村中有70户人家,总人口250人,男112人,女138人,均为汉族。村庄占地面积200亩,耕地面积315亩,总面积515亩。该村有何、孙、董、王、张、陈、于姓组成。孙氏,据家谱记载,元末明初由河北枣强迁入商河城西北何家村,陈氏无家谱,据老人们回忆,陈氏由北京海淀区迁入商河城关何家,约有58年。董氏无家谱,由商河县牛铺乡董家迁至何家,约有83年。张氏无家谱,1957年由滨州阳信迁入商河何家村,有8口人。于氏无家谱,1955年由临邑迁移商河镇南关村,后迁移何家村。王氏2003年由河北栾平县迁入何家村,无家谱。何氏由河北枣强迁入商河,何氏家族迁入最早,因姓氏取名何家村。
  村落变迁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该村房屋土坯墙,低矮的土屋,下雨天村民害怕漏水倒塌,无安全感。1977年有了变化,村民建房用几行砖,房顶有几排瓦。村庄有一条大街,大街南北房屋多,村庄是南北宽、东西窄。1987年规划宅基306.25平方米,胡同3米,街道宽10米。2002年,该村喝上了自来水,2005年大街硬化,修建排水沟。
  村政沿革
  1947-1954年,何春生任基干队长。1947-1954年,何东任农会主任。1954-1958年,孙永庆任联合大队队长。1958-1960年,何安任队长。1960-1966年,孙永星任党支部书记。1966-1972年,何红庆任“革委会”主任。1972-1982年,何建明任民兵连长、村文书。1973-1982年,何学梦任队长。1973-1982年,孙淑茂任党支部书记。1982-1985年,何洪良任大队长。1982-1985年,何学文任村主任。1985-2004年,何学文任村主任。1988-2004年,何红庆任党支部书记。2004年,何方红任党支部书记。
  村民经济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该村村民以分散型的小农经济为主,村民除经营土地外,还有木匠、铁匠,小染坊、小吃馆。改革开放后,村中有百货超市,建筑器材租用、车辆运输、煤炭销售。2002年,大棚养殖(猪鸡),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村民购置大型车辆4辆,轿车10辆。
  村民文化
  1954年,因该村人员少,与孙家、潘家3村联合办秧歌,1960年停办。2009年,村里建立了农家书屋。
  教育卫生
  1960年,成立村级小学,设1-4年级。1985年村中无学校。1986年村学校重建1-5年级。1997年合并办学,撤该村小学,学生到常庄小学读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20世纪70年代村中有卫生室,小病不出村。2006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人物
  1974-1977年,何春福任商河县法院院长,后任聊城市粮食局局长。
  1991-1998年,何方军任商河县法院审判庭庭长。
  1982-1988年,何学增任商河县酒厂厂长。
  (何方红)
  吴家村
  村庄概况
  吴家村位于城区以西,商胡路以北,东临商河第三织布厂,西靠常庄村第十生产队(杨家湾),北至靠城窦村。
  据吴氏家谱记载,吴氏明初由青州府乐安县城西北距城八里白家坞迁此,吴氏家族最早在此定居,因姓而得村名。该村有王、刘、吴、张4姓组成,张氏人最少。王氏家族明朝由寿光迁居该村,刘氏始祖同胞3人由河北枣强自明代迁居商邑距西关三里之遥,西关祖又迁居刘家台,后又迁居吴家。张氏招婿落户,无家谱,有50余年。
  该村占地面积40亩,耕地面积410亩,吴家有51户人家,总人口204人,男105人,女99人,均为汉族。
  村落变迁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没有一座砖瓦屋,全部是土坯房,遇到夏季阴雨连绵,房屋漏水。吴家村庄当时是四周沟湾,在村的前边是一个大的苇湾,村民出行只有在苇湾东边有一小道,不平整。1975年第一次规划,房屋标准是宅基225平方米,胡同3米,房屋未有很大的变化。第二次规划是1978年,宅基标准324平方米,砖建基,土墙、尖顶房。1974年,村中用上了电灯,1982年,村民盖起石、砖、瓦房,整修大街。2000年,喝上自来水。2005年硬化大街,整修排水沟,南北大街宽18米,2条东西大街宽6米。
  村政沿革
  1954-1970年,王本善任社长。1970-1983年,刘同春任队长、民兵连长。1970-1983年,王本田任党支部书记。1983-1998年,王大成任村主任。1983-1998年,刘同春任党支部书记。1998-2000年,王兴禄任文书。1998-2000年,刘云芳任党支部书记。2000-2002年,无村级领导。2002-2008年,王大新任村主任。2002-2008年,王大亮任党支部书记。2008年,刘云保任村主任。2008年,王兴禄任党支部书记。
  村民经济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后,经过土改,村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生活好转。但是因为没有机械、化肥、农药、良种等条件,生产落后,农民收入低,亩产400斤左右。改革开放后,村民根据自己的条件,选种适宜作物,精耕细作,加大投入,农业产值有了提高。随着国家对大型农机具的补贴政策,提高了农民购置农机具的积极性,初步实现了机械化。该村多种经营发展很快,有百货副食、生资销售点、电气焊、门窗加工、车辆运输、大棚养猪(存栏量500头左右)、大棚种植,该村有运输车6辆、轿车6辆,家具电器达到99%,2010年人均纯收入5533元。
  教育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村就有学校,设1-4年级,1996年合并学校,该村无学校,全村的学龄儿童在常庄完全小学就读,入学率达到100%。
  (王兴禄)
  贾家村
  村庄概况
  贾家村位于商河县城西1.5公里处。东临靠城窦,南靠商胡路,西临常庄村,北与五里庙村接壤。据后人传说,该村从前有一政府官员贾天使来到该村最早,因贾姓而得名贾家村。
  该村有王、宋两姓。王姓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80%,王姓始祖于元末明初由原籍东莱因红巾军之乱迁于商河东关,后来于清嘉庆年间迁至贾家村。该村宋姓始祖元代自河北枣强迁居商河西关,后来由西关迁至贾家村,宋姓占总人口的20%。
  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该村常住人口794人,男396人,女398人,207户。村居占地150亩,耕地面积1300亩。
  村貌变化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后,村庄变化不大,村落四周道沟纵横交错,村中道沟呈丁字形,村落修建在道沟两侧。住宅多为青砖建脚土坯房,村中无大街,村民从道沟中出行,极不方便。
  20世纪70年代,村里开始填平道沟,整理大街,对部分缺少宅基地家庭进行安置,住房多为是红砖建脚、平顶房。80年代村庄进行规划,拓宽取直第一条大街,宽10米,长500米。又开通第二条东西大街宽7米。住宅面积标准为306平方米,村中心南北街宽为10米,胡同宽为4米,房屋多数是红砖建脚,尖顶瓦房。90年代住房多半是砖瓦房。2000年后,村民建房改用青石建脚砖瓦房,有部分村民建起二层小楼。
  该村1983年实现全村通电,2004的村中大街全部铺设沥青路,2007年铺设自来水管道,村民用上自来水。
  村政沿革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王仁红任村长,1945-1958年,王希荣任农会主任。1958-1959年,王仁哲任大队长。1959-1963年,王仁岭任党支部书记,宋才翠任副书记。1963-1966年,王存同任大队长,王希荣任党支部书记。1966-1968年,宋友荣任贫协组长。1968-1970年,王仁山任“革委会”主任。1970-1980年,王仁山任党支部书记,宋恒华任副书记,宋茂河任“革委会”主任。1980-1988年,王仁友任党支部书记,宋茂河任大队长。1988-1991年,王存宝任党支部书记,王仁友任副书记,王玉森任村主任。1991-1996年,王仁友任党支部书记,宋茂河任村主任。1996-2003年,宋茂河任党支部书记,王仁友任村长。2003年,王仁友任党支部书记,王德同任村主任。
  村民经济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后,该村有木匠、铁匠,基本靠种地谋生,当时,水浇条件差,靠天吃饭。1970年兴修水利,土地成方,无机械,只能依靠人工,粮食亩产200斤左右。改革开放后,该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使用良种、化肥、农药、粮食产量由集体耕种时亩产200斤左右增至亩产1000斤以上。通过土地整合,合并地块,使用大型机械化耕种,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
  该村随着大型机械化的耕种,生活条件的改善,村民转向经济发展,家家户户做起豆腐生意,由于该村的水质好,做出的豆腐有细、嫩、滑3个特点,以煎炒煮不易碎而出名,销往县城及周边地区。2003年有部分村民购置大型客车、运输车,经营建材、铝合金门窗、百货批发等生意,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2010年人均纯收入5712元。该村有吊车1部,运输车5辆,轿车16辆,农用大型机械5部,家用电器普及,70%的村民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
  教育 文化 卫生
  该村解放前有传统鼓子秧歌,70年代村民剧团自编自演, “文革”期间中断。1996年重新组织鼓子秧歌队。2010年,村里建农家书屋,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该村解放后,1945-1948年成立学校,开设1-4年级课程,1948-1963年村中无学校,学生转入常庄完小就读。1964-1997年成立贾家小学,设1-5年级,1997年合校,学生转入常庄完小就读。
  该村1996年有卫生室1处,2006年成立新农合定点卫生室。
  (王仁友 王德同)
  刘万枝村
  村庄概况
  刘万枝村位于商河县城正北方向4公里处,东临卞楼村,南依单园村,西与省道248线相连,北与殷巷镇安美村毗邻。
  该村总人口667人,男345人,女332人,有168户,总面积1455亩,宅基占总面积150亩,耕地面积980亩,非耕地面积325亩。
  据传明初刘万枝由河北省枣强一带迁来定居,该村以人名命村名,有刘、张、韩、郑、王、宋、徐7个姓氏。刘氏总人口占30%,其他姓氏占总人口的70%。 ,
  村政沿革
  1947年土地改革时,成立农会组织,张志德任农会主任。该村有妇救会、儿童团、基干队等组织。张友富、宋仁腾、韩元杰等10人参加担架队送军粮,救伤员,支援前线。
  1946年建立刘万枝村党支部,张志德任党支部书记。 1946-1963年,张志德任党支部书记。1963-1984年, 宋振清任党支部书记。1984-1989年,王永新任党支部书 记。1989-2005年,刘传峰任党支部书记。2005-2010年,张友柱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1953年,该村成立互助组。1956年,成立初级社,社长宋振清。1957年,加入高级社,社长宋振清。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刘万枝归 城关公社管辖。
  村貌变化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该村401人,东西一条街,村民都住在街北,住土坯房。1976年实行全村规划。1985年后逐步建造砖瓦结构的房子,且建有二层楼一座。
  1987年全村通电,2003年全村硬化街道。该村在外地工作、经商者捐资筑路,捐资总额55000元,村委会为捐款者立功德碑一块。2009年通有线电视。2010年安装 自来水管道。
  村民经济
  该村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过去亩产600斤左右,村民兴修水利,改造农田,打机井26眼,实现亩产2000斤。
  该村长年外出务工者有32人,农闲外出务工60人,村民刘长忠在县城北经营家具——金桥家具城。人均纯收入5400元,户户有彩电,30户有冰箱,50户安装太阳能,轿车、面包车15辆,货车5辆,大型农机具6台套,三轮车、小四轮拖拉机40辆。
  教育 文化 卫生
  该村有私立学校1处。1950年建土坯墙学校1处,入学率60%。1987年建砖瓦结构学校1处,入学率98%,2002年学校合并,适龄儿童就读单园小学,入学率100%。“文革”时期村里有赤脚医生1人,2004年全村村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设有卫生室,有医生1人。
  人物
  1948年,刘长江参加淮海战役,牺牲,烈士。
  1948年,刘长圣参加淮海战役,牺牲,烈士。
  1947年,韩丙地、王存坤、宋振河、宋振清、刘志江参军复员后回乡务农。
  1949年,王秀怀、刘成春、刘长仁参军,其中刘长仁复员转业到商河县交通局任局长,已离休。
  刘关风1947年参军,复员转业到惠民县水利局工作,后调鲁北水利局任处长,后离休,2009年去世。曾与毛泽东主席合影留念,合影是在鲁北三区根治海河,兴修水利时。
  刘盟春大专文化,1989年在商河县政府任办公室主任,2002年调县土地管理局工作,任局长。
  刘长富大专文化,山东省农业大学毕业,先后在胡集乡、展家乡任党委书记,后调县林业局任局长,已退休。
  (张友柱)
  田家村
  村庄概况
  田家村位于商河县城正北方向2.5公里处。东临夏家村,西靠羊角岭村,南与大李家村毗邻,北与单园村接壤。
  该村413人,男201人,女212人,101户。总面积595亩,其中可耕地450亩,非耕地145亩。
  据传,明初田氏由河北省枣强一带迁来定居,由姓氏命村名田家村。其后,李氏、单氏、王氏相继迁此定居。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该村有80余人,村落小。村子呈东西走向,一条东西大街,街南无人居住。村中王氏占全村人口的70%,田氏、单氏、李氏占全村人口的30%。王氏存有家谱。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该村有一白铁制作专业户,打制烧水用的水壶、爨子,还有木匠铺、油条房、烧饼铺。
  村政沿革
  1945年商河县城解放,1947年村里进行了土地改革,建立了农会、基干队、妇救会、青年团、儿童团等组织,当时王存胜、王传武任农会正副主任,王仁荣任基干队队长。李江峰、王传庆、田玉荣参加担架队,送军粮、救伤员,其中,李江峰在抬伤员时牺牲。当时该村有王仁荣、王德新、李吉文3名党员。1953年,村里成立了互助组。1955年,全村加入了初级社,李吉文任社长。1957年,全村加入高级社,李吉文任社长。1958年,全村加入人民公社,田家村归商河县城关人民公社管辖。1953-1973年,李吉文任村党支部书记。1973-1982年,王仁良任村党支部书记。1992-2000年,李成园任村党支部书记。2000-2010年,王存怀任村党支部书记。2010年,全村有共产党员10名。
  村貌变化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全村村民都住着土坯房。每到夏天遇到大暴雨或连绵阴雨,就有房倒屋塌、房顶漏水的现象发生。1945年9月商河解放后,村民相继建起了砖瓦房,还有一户建起了二层小楼。村民们都住上了宽敞、明亮、舒适的砖瓦房。
  1982年全村通电。1984年全村安装有线电视。2002年村民自筹资金硬化前街道,喝上了深井自来水。2009年后街道硬化。2010年全村改用黄河自来水。
  村民经济
  田家村土地肥沃、平坦。村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1945年前后,粮食产量低。20世纪70年代全年粮食亩产量也不过700斤,改革开放后,人们兴修水利,打机井4眼,做到旱能浇、涝能排。种地国家给补贴,调动了村民种粮的积极性,从种到收全部实现了机械化,粮食全年亩产达到了2000余斤。
  全村常年外出打工的有25人,农闲外出打工的有120余人,打工一项全村年收入210万元。该村有一户制作铝合金门窗,一户养猪,一户养羊,还有一家经营副食小百货。2010年全村人均收入5533元。村里80%的人家用上彩电、冰箱、洗衣机、电脑等家电。70%的人家添置家具,50%的人家用上太阳能热水器。该村有轿车、面包车15辆,货车4辆,大型农机1台,农用三轮车或12马力拖拉机遍及各户。
  教育 文化 卫生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村中无学校,97%的村民为文盲。1945年9月商河解放后,村中适龄儿童到大李村学校就读,20世纪70年代适龄儿童入学率达85%。1986年,村里建起学校,80年代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2002年,全镇统一撤并学校,村里适龄儿童到单园中心小学就读,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村中有博士生1名,有大中专生20名。
  20世纪60年代村里有了“赤脚医生”,村民有小病小灾可就近治疗。2003年后村民们到大李村卫生室查体就医。2004年全村村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村中有鼓子秧歌队,已停办。
  村里有计生协会、红白理事会。村中有保洁员一名,每天打扫街道。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参军入伍人员:王德河、王仁温、王臻山、王华山,其中王仁温为革命烈士。
  1953-1955年参军入伍人员:李成业、王荣山、王河山、王仁德、单光升。
  人物
  王德河1947年参军,任部队团级干部,后转业到新疆建设兵团工作,离休。2009年去世。
  王育新男,高中文化,1976年参军,任新疆消防总队政委,2011年晋升少将军衔。
  田永德 男,大学文化。1957年参加工作,任中共济阳县委常委、县人大副主任。已退休。田波大学文化,任国家电力总公司人事部部长。
  (王存怀)
  大李家村
  村庄概况
  大李家村位于县城正北方向2.5公里处。东临杨家村、西与商河县宏业集团毗邻,南靠县城,北与田家村接壤。该村592人,男285人,女307人,有155户人家。
  该村总面积770亩,其中耕地面积520亩,宅基占地160亩,非耕地面积90亩。
  据传明代李氏由河北省某地迁来定居,年久繁衍,因人多、村大,故得名大李家村。该村南北长,东西略窄,两条东西街,村东、村西各有一条南北小街。该村有李、刘、姚3个姓氏,其中李氏占总人口的96%。村内有一块石碑,上面记载着200年前李氏一家有名望人士的历史和该家族的简历,有李氏家谱。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该村有出名的木工组,有作坊和裁衣坊。
  村政沿革
  1947年土地改革,成立农会组织,主任刘文柄,基干队队长李连会,妇救会主任付玉美,儿童团团长李太吉。
  该村新中国成立前有老党员14名,分别是李廷珍、刘文柄、李兆成、李太志、李秀泮、杨文花、付其美、李兆绪、王李氏、杨李姚氏、昝美兰、姚全武、李连春、李姚氏。李兆义、李连宗、李兆伦等村民参加担架队,救伤员,送军粮支援前线。
  1955年该村成立互助组,村长李兆成。1956年加入初级社,社长李连祥。1957年加入高级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归属商河县城关公社管辖。1956-1976年,李秀潘任党支部书记。1976-1982年,李兆海任党支部书记。1982-2011年,李太旺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该村有党员16名。
  村貌变化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后,村民住土坯房。1977年开始安排宅基。1985年逐步建造砖瓦结构的房子,全村共有二层楼7座。
  1982年全村通电。1984年安装有线电视。1990年该村建深水井,2011年安装黄河水管道。2000年硬化后街,2001年硬化前街。
  村民经济
  该村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部分蔬菜为主。20世纪70年代年产量700斤左右,经过村民大修水利建设,改造农田,合理施肥,年亩产达到2000斤。全村耕作机械化。
  长年外出务工80人,农闲时务工130人,该村有锅炉厂1家,做铝合金门窗1户,4户搞运输,水电暖安装11户,从事建筑业3户,养鸡1户,养猪1户,肉食加工2户,家畜宰杀2户。全村人均年收入5402元。
  户户有彩电、家具、冰箱、洗衣机,太阳能80台,电脑70部,轿车、面包车49辆,货车11辆,三轮车、四轮拖拉机遍及农户,电动自行车户户皆有。
  教育 文化 卫生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该村无学校。1955年修建土坯房学校一处。1987年改建砖瓦房校舍,入学率95%。2002年学校合并后,该村儿童就读于单园小学,入学率100%。该村有3名研究生,大中专生25名。
  该村“文革”时期有2名赤脚医生。2000年建村卫生室2处,转为乡村医生,卫生室已达标。2004年全村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村里有计划生育协会、红白理事会,街道清洁工。
  人物
  李凤辉 二百年前,此人在山东省金乡县做过举人,1947年李氏后代还保存着他的官服、官帽等衣物。
  李连成 清朝末年他组织周围十多个村的村民,防御外敌和强盗,组成民团,任民团首领。
  李秀言 1945年参军,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后转业到商河电影队工作。
  李太功 参军后在部队任营教导员,后转业到新疆和田市任物资局局长,已离休。
  李秀德 参军后在部队任副团长,后转业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已离休。
  李太东 1949年参军,牺牲,烈士。
  李华 1993年考入军校,毕业后任某部空军飞行员,因飞机失事牺牲,年仅28岁,革命烈士。
  李治忠 男,1964年5月,1980年参军,由部队转业到中共中央办公厅工作。
  (李太旺)
  楚家村
  村庄概况
  楚家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北,距县城2.5公里,南临薛园村,东依孙集乡董石庙村,北靠孙集乡辛家村,西与夏家村接壤。总人口475人,男245人,女230人,全村共116户。
  据传,明正德年间,楚氏由河北省武邑一带迁来定居,以姓氏名村名。楚氏绝嗣,后定居该村的有王、杨、郑、魏、庞5个姓氏。其中王氏占全村人口的85%,其他姓氏占人口的15%,全村村民均为汉族。
  楚家村土地总面积为967亩,其中耕地面积为590亩,非耕地面积为377亩。
  村政沿革
  解放战争初期,楚家村就建立农会、妇救会、基干队等组织,发展生产,支援前线,参军参战。20世纪50年代该村与董石庙、郑家园、薛园、张徐村成立高级社。
  1949-1963年,杨木青负责村中工作。1963-1967年,杨西山任村党支部书记。1967-1970年,杨克禄任党支部书记。1970-1975年,郑连雨任党支部书记。1985-1986年,王景臣任党支部书记。1986-2001年,杨志刚任党支部书记。2001-2010年,杨克军任党支部书记。
  村貌变化
  楚家村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后,村民住宅大多为土坯墙的平顶房,过道狭窄,没有像样的大街,下雨街道坑坑洼洼,泥泞不堪。2000前后,村里统一规划,家家都新建砖瓦房。1975年全村通电。2003年全村街道硬化。2010年全村用上了自来水。
  村民经济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后,经过土改,村民有了土地,生产积极性高涨,但由于生产条件差,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百元。1980年该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700斤提高至2010年的1700斤。
  1985年以前,楚家村村民就有种植蔬菜的习惯,通过各种蔬菜的种植和销售,意识到种植芫荽效益很好。1985年大面积种植,省组织部、县委、县府领导曾参观指导。该村村民种植芫荽的经验还推广到周围各村,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每年秋后,芫荽收获出售时,东三省、上海等地的客商来采购,种植芜荽效益好的年份亩收入近万元。种植芫荽是该村的主要经济来源。2010年全村人均收入6500元。村民家家户户彩电、冰箱、洗衣机一应俱全,添置了新家具。全村有面包车、轿车20辆,运输车10辆,大型农机具6台,农用三轮车遍及各户。
  农闲时村民多外出务工、从事建筑、水、电、暖安装行业居多。村民王宪爱在县城开发区建立宏达公司。
   教育 文化 卫生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楚家村有私立学校一处,但村民由于生活贫困上不起学,95%的村民为文盲。1945年9月商河解放后,儿童入学率逐年提高。1973年村里建起土坯结构的小学,1985年村里建起了砖瓦结构的学校,1998年镇统一撤并学校,全村适龄儿童到单园中心小学就读,入学率达到100%。2010年全村有研究生2人,大中专生40人,1人出国留学。
  该村设有卫生室一处,村民可就近查体看病。2004年全村村民加入了新农合。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楚家村就有鼓子秧歌队,每年的正月十五赴县城及周边村演出。1992年有43人参加了县级组织的济南市大型鼓子秧歌表演。
  人物
  杨克连 1947年参军,在部队任团级干部,1981年转业后任商河县统战部部长,1991年离休。
  杨嵩山 师范毕业,南下干部,曾任济阳县委秘书,已离休。
  郑连河 1947年参军,参加过济南战役、渡江战役及解放南京的战斗,1976年转业到南京电子器材厂任厂长。
  王志强 1947年参军,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后转业到地方工作。
  (杨克军)
  杨家村
  村庄概况
  杨家村距离商河县城2.5公里,位于县城北,东临城后李,西依大李村,南与县城毗邻,北与夏家村接壤。该村总人口186人,其中男92人,女94人,有42户人家。该村总面积350亩,耕地面积270亩,非耕地及宅基地占80亩。
  据传,该村由河北省枣强一带迁来定居,以姓氏命村名杨家村。该村村民均为杨氏,汉族。
  村政沿革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初,该村村民杨延位、杨并让等组织担架队,救伤员,支援前线,发展生产进行自救。该村有妇救会、青年儿童团、基干队。
  1947-1965年,杨文孟任农会主任、村长、社长。1965-1970年,杨恒位任党支部书记。1970-1975年,杨恒常任党支部书记。1975-1990年,杨丙胜任党支部书记。1990-2002年,杨丙胜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2002年,杨庆胜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村貌变化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村民住着土坯房,生活困窘,一遇到连阴雨天,房倒屋塌现象时有发生。1945年9月商河解放初期,村民仍居住土坯房,没有解决温饱问题。1980年开始逐步改建成砖瓦结构的房子。至2010年村民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房子,村内修建二层楼10座,村民的衣食住行都得到较大改善。
  村民经济
  该村借助靠近城区的优势,以经商、副食业、组装电动车、外出务工为经济来源,人均年收入5320元。户户有洗衣机、冰箱,安装太阳能30台,拥有轿车6辆,面包车5辆,运输货车3辆,农用四轮、三轮车实现普及。
  1982年全村通电;2002年全村路面硬化;2007年全村安装有线电视;2010年全村安装自来水管道。
  教育 文化卫生
  1991年前,该村无学校,适龄儿童至邻村就读,1991年,该村与小李家、夏家三村建学校1处,适龄儿童入学95%,2002年全镇统一撤并学校,该村适龄儿童转入单园中心小学就读,入学率100%,该村共有大中专生17名。
  该村有计划生育协会,有红白理事会。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后该村与小李家、夏家合办鼓子秧歌队,村民剧团演出剧目《借年》《李二嫂改嫁》等反映农村题材的节目。
  2004年全村村民都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杨庆胜)
  夏家村
  村庄概况
  夏家村坐落于商河县城北2.5公里处。南靠杨家村,东临楚家村,西依田家村,北与单园村接壤。全村有244口人,男119人,女125人,56户人家。
  据传,明代夏氏由河北迁此定居,以姓氏命名为夏家村。全村四姓氏,夏、靳、张、田,夏氏人口占全村人口的40%。村民均为汉族。
  村政沿革
  新中国成立前,夏家村与相邻的杨家村、小李家村建立了农会、妇救会、基干队等组织,开展生产自救,发展生产,支援前线。1952年成立村党组织。
  1952-1986年,靳德贵任党支部书记。1987-1989年,夏长德任党支部书记。1990-1997年,夏荣福任党支部书记。1997年,靳卫国任党支部书记。
  全村有12名中共党员。
  村貌变化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后,夏家村民一直居住着低矮的土坯平顶房,每到夏天,阴雨连绵或大雨倾盆,时有房倒屋塌,房顶漏水现象发生。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党的惠农政策不断深入落实,村民逐渐住上了砖瓦房,有4户村民住上了二层小楼。2010年,95%的农
  户用上了新家电、新家具,全村有9辆轿车,3辆货车,40%的人家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
  夏家村1982年通电。2004年全村用上了自来水。2005年村中街道实行了硬化。2006年全村装上了有线电视。
  村民经济
  夏家村土地肥沃、平整,人们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另外,饲养少量的猪、牛、羊,规模小,效益低,村民生活拮据。改革开放后,随着县城建设用地的增加,耕地不断减少。男女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从事运输、建筑、水、电、暖安装等行业。务工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65%。2010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5550元。
   教育 文化 卫生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夏家村没有学校,富裕家庭的孩子到大李家村去上学,全村95%的人为文盲。1971年夏家村与邻近的杨家村、小李家村共同修建学校,校址位于杨家村,孩子们就近上学。2002年全镇统一撤并学校,适龄儿童转入单园中心小学就读。入学率达到100%。全村共有大中专生6名。
  2004年全体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1950年夏家村与杨家村、小李家村共同组织了戏班子,演出过吕剧《小姑贤》《借年》《李二嫂改嫁》等剧目,到了1969年,戏班子演出过《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样板戏。同时,村里每年元宵节还组织鼓子秧歌队,村里敲的大鼓,耍的“马叉”较有名气。
  人物
  夏长德 男,1947年参军,任团参谋长。1976年转业,任德州市法院院长。
  (靳卫国)
  城后李村
  村庄概况
  城后李村位于县城东北方向,距县城2.5公里,东临赵庙,西靠杨家,南临张徐,北与单园接壤。全村总人口222人,男111人,女111人,共46户。城后李全村总面积294亩,其中耕地面积240亩,住宅面积54亩。
  该村李氏于明代由河北省武邑县迁来定居,因村小人少而得名(城后李原村名小李家村,后改为城后李)。全村有李、吕、贾3个姓氏,其中李姓占总人口的60%,吕姓占30%,贾姓占10%,均为汉族。
  村政沿革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城后李村与邻村杨家、夏家建立了农会组织,并组建妇救会、基干队、青年团,开展生产自救,发展生产,支援前线。1958年该村与杨家、夏家合并为一个大队,归属商河县城关公社管辖。1960年因三年自然灾害所致,恢复自然村建制。
  1949-1976年,李连庆任党支部书记,贾思敬任大队长。“文革”时期,贾思义任“革委会”主任。1976-1980年,李连德任党支部书记。1980-1986年,吕振业任党支部书记。1986-1990年,无支部,实行村民小组自治。1990-1999年,李兆国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1999-2004年,李连胜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2004年,吕振业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村容村貌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没有一座砖瓦房,全部是土坯房。新中国成立后村民还是住着土坯房。1990年后该村村民都住上砖瓦结构的房子。
  1982年全村通电照明,结束煤油灯照明的日子。2002年该村硬化路面。2010年该村安装自来水管道。
  村民经济
  该村以种植、务工、运输业为经济来源,人均年收入5515元。户户有家电、家具,该村有11辆轿车,4辆货车,大型农具1台,29户村民安装了太阳能。
  教育 文化 卫生
  该村1971年修建小学一处,全村入学率95%。2002年商河镇统一撤并学校,该村适龄儿童转入单园小学就读,入学率100%。该村共有大中专生9名。
  村卫生室设在大李家村,2004年全村人人都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新中国成立前后,该村与杨家、夏家一起演过农村小戏,《李二嫂改嫁》《借年》等剧目。每年元宵节组织鼓子秧歌队,活跃农村文化生活。1969年前后,三村演过京剧样板戏《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
  (吕振业)
  卞楼村
  村庄概况
  卞楼村位于商河县城北4公里处,东临孙集乡杨庙村,西与刘万枝村接壤,南靠徐芦坊村,北靠殷巷镇小郑家村。
  卞楼村全村1470人,男732人,女738人,共296户。总面积2389亩,其中耕地为1689亩,非耕地面积为700亩。
  据传,明代卞氏由河北省武邑一带迁来定居。因木工精湛,专制做播种用的木耧,于是命名卞楼村,村民皆为卞姓。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该村后有木工手艺的人较多,先是做农具,后又以制作家具为主。另外村民有打烧饼的手艺,并沿传至今。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卞思远、卞友然、卞佃升共同经营白布店一处,其土白布远销莱芜、泰安一带。还有3户经营粉坊,专门制作粉皮、粉条,另外还有一户经营榨油作坊。
  村政沿革
  1946年,卞楼村是中共商河县委的办公驻地,在该村领导全县的革命斗争。
  1946年卞楼村民在中共党组织的领导下,建立农会、基干队、青年团、妇联、儿童团等组织,实行土改,积极发展生产,参军参战,还组织了30名村民参加担架队,送军粮,送弹药,抬伤员。1952年办起互助组,1953年建立初级社,卞礅然为社长。1956年加入了高级社。1958年加入人民公社。
  1945-1948年,卞洪久任农会主任。1948-1954年,卞德荣任指导员。1954-1961年,卞春亭为党支部书记。1961-1973年,卞克德任党支部书记。1973-1989年,卞玉坛任党支部书记。1989-1994年,卞春玉任党支部书记。1994-1995年,卞贵远任党支部书记。1995-2004年,卞思增任党支部书记。2004年,卞征远任党支部书记。
  2010年,全村共有党员26名。
  村貌变化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后,全村村民住的是土坯墙,有7行砖建脚的是房子。村民最怕的是连阴雨、暴风雨,房子不但漏水,而且还时常墙倒屋塌,出现事故。1975年,全村实行规划,村民逐步建起了砖瓦结构的房子。1982年,全村通电,2005年全村三横一竖四条大街硬化,2009年,全村安上有线电视,2010年,全村用上了自来水。
  1980年后,村民们大规模种植越冬菠菜、芫荽等蔬菜。每年全村种芫荽210亩左右,菠菜400亩左右,全村蔬菜年收入达60余万元。
  全村常年在外打工者有100余人,农闲外出打工者有350人,全村打工年收入40余万元。卞楼村个体小企业发展迅速,卞思清建有正兴门业,专门制作大门,产品销售范围广,另外还在德州市办企业一处。卞思宽建有电机厂,还在钱铺销售装载机。卞德才、卞晓栋、卞兴华3人都建有家具厂,专门制作家具。
  卞楼村有轿车、面包车50辆,货车9辆,大型农机4台,农用三轮车遍及各户。该村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户户用上了新家具,三分之一的人家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
  教育 文化 卫生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卞楼村有私立学校一处,但因生活贫困,上起学的孩子为数不多,全村95%的人为文盲。1945年9月商河解放后,适龄儿童入学率逐年提高。1978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2002年全镇统一撤并学校,该村适龄儿童转入单园中心小学就读,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卞楼村有研究生11人,有大中专生56人。
  2004年,卞楼村都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卞楼村1947年曾组织小戏班子,在该村及周围村表演,土改时演出节目有《张大爷种地》《婚姻自由》等,1950年抗美援朝时演出剧目有《杀过鸭绿江》,“文革”时演出过《红灯记》《沙家浜》等剧目。
  人物
  卞文远 1947年参加工作,历任商河县农业合作部主任、县委副书记兼城关公社书记、济南市新闻通讯社摄影部主任、中共临邑县委副书记、县长。1967年病逝,终年44岁。
  卞途远 1952年参加工作,历任商河县委办公室主任、殷巷镇书记、县委党校校长。1990年去世。
  卞风水 1952年参加工作,1965年在商河县武装部工作,1966年任乐陵县武装部部长,1971年退休,2009年去世。
  卞风志 初中文化,1947年参加工作,自学成才,任山东省交通大学政治部主任、教授,1980年去世。牺牲的革命烈士有卞桂然。
  (卞征远)
  单园村
  村庄概况
  单园村位于商河县城北2.5公里处,该村有单、王、刘、马4个姓。单姓最多,单氏始祖单仁于明末迁于此,历经六百余年,繁衍昌盛,人丁兴旺,始祖六世同堂,7世8支雁行,子孙遍及商河、陵县、德平,远行海内外。王姓为该村第二大姓,始祖由河北枣强迁入。清朝中期刘姓、马姓迁入聚齐四大姓。
  截至第六次人口普查,该村计有人口1024人,248户,总版面积1700亩,村居占地470亩,耕地面积1230亩。祖祖辈辈种地为生,经济作物以露天菠菜、芫荽为主,大红枣遍及全村,远近闻名。俗语称:单园好,单园好,又有菠菜又有枣。
  村政沿革
  该村1960年隶属城关公社,村称生产大队,分4个小队。1984年隶属城关镇,村建立村民委员会。2005年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归属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
  1961-1969年,单金明任党支部书记,单金河任大队长。1969-1973年,单贵树任党支部书记,单祥元任大队长。1973-1996年,单祥元任党支部书记,王金叶任大队长。1996-2011年,刘桂清、王永义、单祥元、王银业、单祥成、单桂波、单桂河交替担任村干部,由于村干部的不固定,造成民怨,上访事件不断,在当地造成很坏的影响。2011年,村两委换届,由办事处领导任党支部书记,单祥正任村主任。
  村貌变化
  2010年,铺设了自来水管道,并且安装到户,家家户户都喝上了甘甜的自来水。并且安装了路灯,村民互相帮助,在各个路口又修起了涵洞,修建了下水道,使村中道路雨天不再泥泞。
  村民经济
  村民原来是分散小农经济,后来慢慢发展露天菠菜、芫荽,效益很好。随着县城建设的推进,耕地的减少,村民们又利用自身地理优势搞起了餐饮业、化工业、建筑业、装修业、电动车组装等。村民刘桂江、王长忠、单荣军组建建筑队。王永才、单天军兴办化工厂。王长兵带头搞起了电动车组装。单天辉组建装修队,吸收了部分劳动力,给部分家庭带来了经济收益。有的村民盖起了楼房、添置新家具。该村有大型农机具14套,轿车30余辆。
  教育 文化 卫生
  该村的传统文化为鼓子秧歌,3面大鼓同时敲响,堪为一绝。村民吕剧团轰动周围村庄,每逢节日,到处演出,受到了老百姓的热烈欢迎。
  该村建有小学1处,开设1-5年级课程。1973年改建单园联中,实行1-9年教育。1995年撤并联中,恢复小学,有在校学生500余名,教职工30多名,周围村庄儿童均在此就读。
  村里设有卫生室1处,村医2名。2004年该村作为试点村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9年,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
  人物
  烈士 单祥斋
  (单祥正)
  赵庙村
  村庄概况
  赵庙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北处,距县城2.5公里,东与楚家村相邻,西与城后李接壤,南靠利禹路,北与单园村毗邻。
  该村总人口429人,男215人,女214人,共99户,有赵氏、王氏两姓,赵氏占总人口5%,王氏占总人口95%。
  赵庙村据传明正德年间由河北武邑一带迁来定居,因靠近一座庙而得名。赵氏最先迁来,王氏后由东关迁来定
  居。
  该村总面积686亩,其中耕地面积536亩,宅基、非耕地面积150亩。
  村政沿革
  1947年土地改革前后,该村成立了基干队、青年儿童团、农会组织、妇救会,还组织了担架队支援前线,发展生产自救。农会成员有:王存功、王仁宗、王仁科。2010年赵庙村有党员11名。
  1955年该村有15户成立互助组。1956年成立初级社,王仁宗任社长。1957年参加高级社,王存东任指导员。1958年建立党支部。1958-1972年,王仁宗任党支部书记。1972-1985年,王德润任党支部书记。1985-2005年,王存富任党支部书记。2005年,王育亭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村貌变化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后,该村村民居住土坯房,遇到阴雨天,房倒屋塌时有发生,道路泥泞。1973年该村安排村民住宅。1983年开始建造砖瓦结构的房子。2010年该村有二层小楼5座。
  1983年全村通电;1998年,全村建深水井,通自来水;2007年,全村安装有线电视;2008年,全村道路硬化(由于当时资金紧张,外地工作者和部分村民捐款4万余元,为此该村建有功德碑);2010年,全村通黄河水。
  村民经济
  该村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要经济作物,有50余人在外地打工,农闲时有130人在附近务工。村民利用离县城较近的地理优势,经营肉食、副食品、布匹、建筑业。有2户做铝合金门窗,有3户安装水电暖,1户经营种子销售。该村有深水井11眼,旱能浇、涝能排,实现耕作机械化,该村2010年人均收入5453元。户户有彩电、冰箱、洗衣机、新家具,70户安太阳能,有轿车、面包车20辆,大型运输车15辆,大型农机具1台。
  教育 文化 卫生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赵庙村无学校,学龄儿童在楚家读私塾。1955年建小学一处,适龄儿童入学率50%,2002年,商河镇统一并校,该村适龄儿童在单园小学就读,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培养大中专生21人。
  2004年,全村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该村在1945年前后时期与张徐村合办鼓子秧歌队。1966年以前演过戏剧《借年》《井台会》《刘三姐》《李二嫂改嫁》等剧目。
  赵庙村有计划生育协会、红白理事会。
  该村有一棵古老的杨树,周长5.5米,树高25米,于1896年刨卖。有一棵老枣树,栽种年代不详。
  (王育亭)
  徐炉坊村
  村庄概况
  徐炉坊村坐落于商河县城北2.5公里处,南临单园村,北临刘万枝村,西靠省道248线,东临孙集乡辛家村。全村人口547人,男275人,女272入,134户。
  据传,明代有一姓徐的炉匠,由河北省武邑、枣强一带迁来定居,由此而得名徐炉坊。该村村民皆姓徐。家谱“文革”时期已毁。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有庙宇、石碑、石刻等,已不存。
  据说清朝末年徐銮开中举人,但由于家中阻拦,没能赴任。另有村民徐作武精于武功,用自制大刀砍死敌人多名,因寡不敌众而身亡。相传有一刀具重达60斤,由于经常一起练武,把过去练武的地方叫做刀马地。
  村政沿革
  解放战争初期,徐炉坊村民在党的领导下,成立了农会,妇救会,基干队,儿童团,发展生产支援前线,多人参军,村支前人员送军粮,送弹药,抢救伤员。
  1947年,土改时徐龙图任村主任。1949年,徐清水任农会主任。1952年,建立初级社徐明海任社长。1956年,该村加入高级社,徐明海负责村里工作。1956年,建立党支部,徐明海任党支部书记至1960年。1960-1968年,徐清臻任党支部书记。1968-1982年,徐明江任党支部书记。1983-2004年,徐明泉任党支部书记。2004年,徐芳升任党支部书记。
  村貌变化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村民住着狭窄、阴暗、潮湿的土坯房,遇上连阴雨,房倒屋塌,常出事故。1945年9月商河解放后,村民的居住条件逐年提高。20世纪70年代住的是砖建脚、土墙、挂瓦的尖顶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村民逐渐住上了坚固、宽敞、明亮的大瓦房。
  1982年全村通电,1996年前街硬化,2007年后街硬化,2010年全村用上了自来水。
  村民经济
  该村村民除种植小麦、玉米、棉花外,主要种植露天菜,其中菠菜种植面积最大。该村村民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就有种植菠菜的习惯,但只是在闲地,少量种植,规模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家家户户大面积种植越冬菠菜,少则一二亩,多则五六亩。每年秋天前后种植,小雪以前盖上塑料大棚,到来年正月十五后,新鲜的菠菜上市。前街建有批发菠菜的市场,东三省、北京、天津、德州、寿光等地的客商前来采购菠菜,日销售菠菜上万吨。每年该村菠菜收入可达90万元,人均增收2000元。周围村庄的群众看到种植菠菜效益高,也纷纷种植菠菜,到徐芦坊菠菜市场销售,菠菜种植带动了周边乡村经济的发展。
  徐芦坊村有200人左右外出务工,全村年收入可达150万元。2010年徐芦坊人均收入达6000元。家家户户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一应俱全,50%的家庭安上了太阳能热水器,用上新家具。全村有小轿车23辆,货车11辆,大型农机4台,农用三轮车遍及各户。
  教育 文化 卫生
  该村建有红白理事会,村计生协会,村民和睦相处,村风清正。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村里有一私塾,但只有几个家庭富裕的孩子就读,大多数孩子因家庭贫困上不起学,全村95%的村民为文盲。1950年徐炉坊村里建立土坯房学校1处,大多数孩子上不了学。1983年村里建立了砖瓦结构的学校,98%的适龄儿童上了学。2002年全镇统一撤并学校,村里适龄儿童转入单园中心小学就读,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全村有大中专生21名。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后,村中医疗条件差,村民因为经济条件差,小病懒得看,大病看不起。2004年村民均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该村就有鼓子秧歌队,1945年9月商河解放后,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鼓子秧歌队越办越红火。正月十五前后,秧歌队都赴城里及周围各村表演,深受群众的欢迎。
  20世纪50年代初,村中有小戏班,演出过农村剧目《借年》《家庭会》《一把火》等。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后徐炉坊村设有三、八集市,1960年后集市消失。2000年集市恢复,服装、布匹、百货、副食、蔬菜、瓜果样样俱全,集市交易红火。
  人物
  徐海忠 1958年入伍,团级,1978年转业到德州市任德州市法院院长,2006年病逝。
  徐辉升 1974年参军入伍,在兰州军区任军司令部动员部部长,退休。
  徐高升 1947年参军牺牲,烈士。
  徐明庆 朝鲜战场牺牲,烈士。
  (徐方升)
  大郭家村
  村庄概况
  大郭家村坐落于商河县城东3公里处,东临孙集乡杨家村,西临孙集乡小郭家村,南靠商展路,北与孙集乡李小市村接壤。
  全村人口为305人, 男154人,女151人,84户人家。全村总面积635亩,其中耕地面积375亩,非耕地面积260亩。
  据传,明初郭氏由河北省枣强一带迁来定居。年久形成两个村落,此村较大,故称大郭家村。该村两姓氏,郭氏占全村人口的70%,王氏占总人口的30%。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该村有油房一处,点心铺一家,做馒头、油条、锅饼的各2家。
  村政沿革
  1947年实行土地改革,成立了农会,郭思前任农会主任。同时成立了基干队、妇救会、儿童团、贫苦农民分得了土地。生产热情空前高涨,在发展生产的同时,积极支援前线,有多人参加了担架队、运军粮、送弹药、抬伤员。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郭家村16人加入共产党,1947年成立了党支部,郭洪荣任党支部书记,至1983年。
  1983-2007年,郭洪春任党支部书记。2007年王长友任党支部书记,全村有10名党员。
  1958年县里搞幸福湖工程,该村村民搬迁到孙集乡刘庵村,后又搬到城西新农村,1968年村民陆续迁回原村居住。
  村貌变化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后村民一直住土坯房,一遇连阴雨或倾盆大雨,房倒屋塌常出事故。1983年村里安排了十几户住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村民陆续建起了砖瓦结构的房子,还建了4座二层小楼,村民都住上了坚固、宽敞、明亮的大房子。
  1988年全村通电;2006年全村街道硬化;2009年全村用上了自来水。
  村民经济
  该村由于土地已被租用,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饲养、务工、经商等。全村养猪的有5户,户均年出栏猪100余头。养鸡的有5户,户均年出栏1万余只,养羊的有两户,户年出栏50只,全村饲养年收入为20余万元。全村常年外出务工的有30人,农闲外出务工的有30人,主要从事建筑业、运输业、服务业。全村打工年收入为60余万元。另外,村里经营运输业的有4户,经营百货的有两户,经营饲料的一户,经营化肥的一户。全村375亩土地被租用,村民年租金收入1100元/亩。2005年,村民因失去了土地,县人民政府为该村村民办了养老保险,男60岁,女55岁的村民每月都领取200元的养老金。2010年村民人均收入为5505元。全村40%的户安上了太阳能热水器。全村有面包车、轿车6辆,货车2辆。村里建有红白理事会、计生协会。
  教育 文化 卫生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村里有私立学校一处,但上学的只有家境富裕的孩子,村里95%的人是文盲。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后,村里建立了学校,大多数适龄儿童上了学,20世纪80年代,适龄儿童入学率为85%,90年代,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5%。2002年,镇上撤并学校后,村里儿童到三里庄中心小学就读,入学率达100%。该村有大中专生10名,研究生1名。
  “文革”时村中有一名赤脚医生。2004年村民都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村有80岁以上老人9名。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后,大郭家与小郭家曾共同组织过鼓子秧歌队,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到城里及周围村庄演出,深受欢迎,已停办。
  村里建有农家书屋,村民可随时借阅图书。办事处的电影队定期为村民们播放电影。
  人物
  郭连科 1945年参军,部队营级干部,后在湖南省离休。
  郭连方 革命烈士。
  新中国成立前的党员:
  郭思前 李洪绪 郭思安 郭思连 郭洪烈 王守由
  郭连登 郭洪昌 王秀玲 张秀明 赵兰香 王延花
  李传荣 郭洪荣 郭思友 王庆辉
   (王长友)
  卢坊村
  村庄概况
  卢坊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2.5公里处,东临孙集乡董家村,西与柳行村毗邻,南靠商展路,北与信家村接壤。该村人口252人,男135人,女117人,有67户人家。该村总面积300亩,其中耕地面积176亩,宅基面积124亩。
  据传,明正德年间,卢氏由河北省武邑一带迁来定居,以宰杀为生,俗称宰房,后演变为卢家坊村,该村两姓氏,卢氏占90%,许氏占该村人口的10%。
  村政沿革
  村里土地改革时成立农会组织、青年儿童团、基干队、妇救会。村民卢立思、卢永昌参加担架队,冒着枪林弹雨送伤员支援前线。1950年,该村参加互助组。1955年,参加初级社。1956年,参加高级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该村划归商河县城关公社管辖。
  1956年,该村建立党支部,卢永怀任党支部书记。1962-1982年,卢立家任党支部书记。1982-2010年,卢立涛任党支部书记。有党员8名。
  村貌变化
  20世纪70年代,村民住土坯房,后村民陆续修建砖瓦结构的房子,居住舒适、明亮,该村有二层楼5座。1997年全村通电,2008年全村安装自来水,2009年全村安装有线电视。
  村民经济
  土地改革前,土地很少。土地改革后,村民分得土地,以种植为主,部分村民沿袭宰杀牲畜,增加收入。
  该村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为主要农作物,村民平时以打工为主增加收入,部分村民从事建筑运输业,该村运输业有2户,建筑业有6户,从事铝合金加工1户。有轿车面包车13辆,货车4辆,大型农机具1台套。100多人外出务工,该项收入120余万元。2010年该村村民收入达到5337元。家家户户有彩电、50户村民有冰箱,有电脑15台,太阳能15户,还有2户用沼气照明。
  教育 文化 卫生
  1959年,该村建小学一处,1967年,学校撤并,学生就读于孙家湾小学。2002年,学生就读于三里庄完小,入学率达到100%,大学生15名。
  “文革”时期,村里有一名赤脚医生,2004年,实行合作医疗,村民就医于曹家卫生室。
  从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一直到2005年卢坊村有鼓子秧歌队,已停办。该村成立有计划生育协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调解小组。
  人物
  卢亨明代成化年间,任朝廷兵部司马给事中,后晋升为太常寺卿。该人去世时,皇帝为之“金顶玉葬”。
  卢永亮参加抗日战争、淮海战役,烈士。
  卢永凯会制作弹棉花的弓,四里八乡较出名。
  (卢立涛)
  信家村
  村庄概况
  信家村位于商河县城东2.5公里处,东临孙集乡杨八寺村,西靠县城东关,南与卢坊村毗邻,北同孙湾村相邻。
  信家村有196人,男100人,女96人,有46户人家。总面积为336亩,可耕地198亩,非耕地138亩。
  据传,明代信氏由河北省枣强一带迁来定居,以姓氏命村名信家村,后信氏绝嗣,张姓迁入。
  村政沿革
  1947年,该村进行了土改,广大贫苦农民斗地主、分田地、翻了身。当时村中成立了农会、基干队、妇救会、青年团、儿童团,掀起发展生产,支援前线的高潮。村民张宗让、张义、张宗礼、张宗孟率先加入党组织。青年奋勇参军、参战、参加担架队,为前线送军粮、送弹药,战场上救伤员。
  1955年,村民成立了互助组。1956年,该村加入初级社。1957年,该村加入高级社。1958年,该村加入人民公社,由城关公社管辖。
  1955年,村中成立党支部。1955-1964年,张义任党支部书记。1964-1989年,张恒训任党支部书记。1989-2001年,张恒福任党支部书记。2001年,张际红任党支部书记。2010年,全村共有党员6名。
  村貌变化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村民们住着低矮、狭窄、阴暗的土坯房。新中国成立后,村民们陆续盖起了砖瓦房,购置了新家具、新家电、居室宽敞明亮。有两户村民住上了二层小楼。
  信家村1989年通电,2008年安装有线电视,2009年通自来水。
  村民经济
  该村村民人均不足一亩耕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粮食产量不过600斤。1945年9月商河解放后,兴修水利,做到了旱能浇、涝能排,耕作收获实现了机械化、粮食亩产逐年提高。2010年平均亩产达到1800斤。
  信家村村民的收入主要来源是外出务工,该村在外打工的有30人,农闲外出务工的有50人,全村打工一年可收入120万余元。该村有1处家具厂,1处汽车修理厂,2处铝合金门窗加工户。
  2010年全村人均收入5262元,村中有面包车、轿车24辆,吊车1辆。
  教育 文化 卫生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村中有私立学校1处,但贫苦人家的孩子上不起学,村民95%以上不识字。1945年9月商河解放后,适龄儿童在三里庄小学就读,20世纪60年代入学率为50%,70年代达到80%,90年代达到95%,2000年后达到了100%。2010年全村有大中专生30名。
  60年代村中有赤脚医生,2004年村民都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村中建立了民事调解组织,红白理事会、计生协会。
  人物
  张宗清 1962年4月出生,1982年入伍,在南京军区工作,空军飞行员,飞行大队长。
  张际方 1958年7月出生,1990年入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营级干部。
  张恒玉 1943年9月出生,1956年参军,营级干部,后转业到商河检察院工作。
  (张际红)
  孙家湾村
  村庄概况
  孙家湾村位于商河县城东2公里处,东依跃进河,西临前魏村,南靠信家村,北与三里庄村毗邻,该村有436人,男216人,女220人,105户人家。
  全村总面积600亩,可耕地450亩,村庄占地150亩。
  明代,孙氏七世祖由孙集迁居该村,以姓氏命名村名孙家湾。村中刘氏随后由孙集乡刘家村迁来定居。孙氏占总人口的86%,刘氏占总人口的14%,两姓氏都有家谱。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初期,村中有200余人。村庄呈东西走向,一条东西大街,土坯房屋参差不齐,破旧不堪。村民生活贫困,全村大部分务农,只有一木工。村民孙方舟在县城为人写讼状谋生,远近闻名。
  村政沿革
  1947年村中进行土地改革,成立了基干队、农会、妇救会、青年团、儿童团。刘丕成最早加入党组织,开展对敌斗争。村中青壮年积极参军参战,村民参加担架队,运军粮、送弹药、抬伤员、冒着枪林弹雨支援前线。1954年成立互助组。1956年加入初级社。1957年加入高级社。1958年加入人民公社,归城关人民公社管辖。1946-1970年,刘丕成由农会主任转任村党支部书记。1970年,孙禄堂任村党支部书记。全村有8名党员。
  村貌变化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该村村民住着低矮、狭窄、阴暗的土坯房。20世纪七八十年代,村民住上了砖建脚、土坯墙、挂瓦的尖顶房。1994年全村统一规划,大街20米宽,过道4米宽,住宅长20米,宽19米,村民修建起了坚固、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全村有两条东西大街,一条南北大街。街道清洁,房屋整齐,庭院干净。村民居住舒适,出行方便。
  1982年全村通电。1999年全村安上了有线电视。2002年全村街道硬化。2004年全村安上了自来水管道。
  村民经济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后村民们一直以种粮为主,全年亩产不过700斤,经济效益低。1986年党支部书记孙禄堂和另外5户村民开始进行塑料大棚蔬菜种植。1987年发展到13户。1988年发展到43户。随后全村家家户户都种植蔬菜大棚,主要种植蒜苗、黄瓜、西红柿、茄子、辣椒等。村里320亩地,大棚100多个。小棚占地一亩多,大棚占地三四亩。
  在济南市蔬菜局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村民选用优良菜种,精心种植,科学管理,村民的种菜技术日趋成熟,种菜效益年年提高。时任市委书记姜大明、市长谢玉堂,县委书记、县长都曾先后指导,全县各乡镇党支部书记和群众都来参观学习塑料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2009年起村民还在周围村庄和八里庄承包土地110亩,建起塑料蔬菜大棚44个。一个棚年收入少则一万元,多则几万元。村中的种菜能手还把塑料大棚蔬菜的种植技术推广到外市县,带动了各地经济的发展。孙家湾村先后多次被市县评为蔬菜生产先进单位,村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党支部。
  村中常年外出打工的有30人,农闲时外出打工的有130余人。村中打工全年可收入220余万元。另外,村中有制作铝合金门窗1户,经营煤炭1户,经营蔬菜良种1户,从事建筑业的2户,蒸馒头的1户,经济效益较好。全年人均收入1万余元。村中家家有彩电、冰箱、洗衣机,添置了新家具。50%的人家安上了空调、太阳能热水器。村中面包车、轿车40辆,货车10辆,大型农机具8台套。
  教育 文化 卫生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村里没有学校,群众生活贫困,上不起学,98%的村民为文盲。1957年该村与邻村三里庄合建1处学校。60%的适龄儿童上了学。1975年该村建学校1处,85%的适龄儿童入了学。2002年全镇统一撤并了学校,该村适龄儿童到三里庄小学就读,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全村有1名博士生、大中专生18名。
  村民就医于三里庄卫生室。2004年全村村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村有80岁以上老人8人。
  村里有红白理事会,实行了丧葬改革,丧事一切从简,不见白,不雇乐,不谢乡里。
  村中有图书室,办事处每月为村民放一次电影。
  (孙禄堂)
  三里庄村
  村庄概况
  三里庄村位于商河县城区东北部,316线以南,南与孙家湾村依邻,东与周家村为邻,西靠后魏村与东酒厂相连,北隔316线与薛园村、赵庙村相望。
  该村因距县城三里而得名。古时村西有一条干道途经小孙家湾村到达县城,至20世纪60年代逐渐消失。
  该村计有王、许、蔡3个姓,王姓人口最多。王姓始祖于明代中叶迁至商河县郑路营子村定居后,分支迁居县城东三里许家村,后改名三里庄,距今500余年,已繁衍20世300多口人。许氏始祖于元朝末年由直隶枣强县迁居商河县三里庄定居,长达600多年。蔡氏始祖于明代迁居该村,因近代后续无人,与许氏两家友好过继,许氏继承祖业。前蔡氏家谱失迷,何时何地迁此无从考证。
  截至第六次人口普查,该村计有常住人口567人,140户。总面积675亩,其中村居面积160亩,耕地面积515亩。
  村貌变化
  该村20世纪60年代之前,由于受经济条件限制,没有较大变化。村庄集中在一条东北、西南的斜大街两侧。由于街斜,致使房屋呈左偏北、右偏南状,街南住户较多,街北住户较少。许氏人家居于街南东首与西首。户与户之间为1.5米的过道,村中仅有一条过道较宽(3米)。全村东西长约270米,南北长约100米,呈东窄西宽状。村庄建筑多为土坯墙,只有少数住户有建脚5-7层,房架为梁檩结构,平顶草檐大探头,有的用木头橛子,平顶,草檐探头。
  60年代,部分家中缺房屋的农户利用空闲地、低洼地自行修建简陋的房屋。70年代中期开始在村街北边进行规划。1976-1984年共安排32户,两户之间留有4米过道,建筑标准为红砖建脚,白灰抹缝,开始建砖坯结构平房,后建青石建脚全砖墙,尖顶挂瓦带出厦住宅。80年代后,在村南,村北继续进行规划,开始取直南北东西大街。2000年以后,全村砖瓦房普及,少有的土坯墙结构房屋多为闲院。2010年前后,开始出现建有二层小楼。
  该村墓地分散,原都以祖传的土地或土改分得的土地为自家墓地。20世纪70年代,政府号召铲平耕地中坟头,村民积极响应,而后又进行部分恢复,有的立了墓碑,大多仍在原址。少许因规划占用了墓地,多自行选择迁建。
  1983年实现全村通电,2002年村打机井1眼,并自行铺设水管接到了每户。2010年政府将黄河水引进了村内,村民喝上了黄河水,2003年村北部与西部铺设沥青路面。
  村政沿革
  1945年,该村归城关区,1949年3月改成一区,1952年6月改成城关镇,1955年5月又改成城管区管辖。1957年1月隶属城关镇,1958年,隶属城关人民公社,村改称生产大队,下设3个生产小队。1984年4月隶属商河镇,村建立村民委员会;2005年,全县行政区划调整后隶属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
  民国时期王成真任村长。商河解放后,1945-1947年,王成让任农会主任,王耀山任村指导员。1947-1949年,许玉成任农会主任,王成见任村主任。1950-1955年,王成红任村长。1956-1960年,王宗先任村支书,后任大队长,王成让任合作社副社长。1960-1961年,王宗亮任党支部书记,许召祥任大队长。1962-1966年,王宗兰任党支部书记,王者夏任大队长。1966-1967年,王宗刚任“革委会”主任。1967-1968年,王仁德任“革委会”主任。1969-1970年,王宗利任党的核心小组组长。1971-1981年,王者夏任党支部书记,王宗宪、王德奎先后任党支部副书记。1981-1982年,王宗恩任党支部书记,许永清任大队长。1983-2000年,王仁和任党支部书
  记,许永清、王仁祥先后任大队长,后改村委会主任。2001-2005年,王仁彬任党支部书记,许召河任村委会主任。2006-2010年,王宗富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2011年,王仁和任村党支部书记,王宗高任村委会主任。
  村民经济
  该村地势平坦,适宜种植粮食和棉花。1947年土地改革,1951年政府颁发土地证,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村民们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村民在经营土地的同时,利用土地资源,种植枣树、苹果树、梨树和蔬菜,作为经济收入的补充,有的还利用靠近县城的区位优势,做些自产自销的小买卖;但由于受自然条件和生产工具的限制,村民一直过着捉襟见肘的生活。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党和政府号召大规模根治河流,挖沟修渠,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使沟渠成网,地块成方,为提高粮棉产量奠定了基础。1980年,该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们的种田积极性得到较大调动。在享受农田基本建设成果的同时,逐步推广科学种田,使用优良品种,依据土质使用氮磷钾肥。根据虫害生活习性,使用农药,使粮食产量由集体耕种亩产400斤左右增至1600斤以上。90年代以后,该村合并地块,大多户联合购买拖拉机,实行并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改变了畜拉人翻耕种的状况。既缩短了收种时间,又减轻了村民的劳动强度。
  2000年以后,随着248线的拓宽,村庄建设、人口增加等原因,该村可耕地越来越少。村民在省道316线两侧建加油站、面粉厂、酒厂、煤炭厂、餐饮店一家,2009年省道316线改建,两侧耕地被占,该村村民剩余劳动力分散到各行各业,有的从事木工、瓦工、装修,有的自行组建小规模建筑队,农忙时在家种地,农闲时揽活干,有6辆中型车专门从事运输水果,有2户从事露天蔬菜种植,5户从事养殖,8户建起冬暖式塑料大棚生产,到2009年该村农民纯收入4557元。家家有了彩电、户户通了电话,中青年有手机,家庭轿车、面包车40余辆。
  教育 文化 卫生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该村建有私塾一处。1945年9月商河解放后改为公办学校称三里庄小学,开设1-5年级课程。1976-1978年村小学改为联中。1978年撤销,恢复三里庄小学,开设1-6年级课程,供邻近学生就读。1998年改称三里庄小学,仍然开设1-6年级课程。2010 年学校被办事处授予教书育人先进单位。
  1966年开始推行合作医疗,村内设有卫生室,有赤脚医生2名。2004年实施新一轮合作医疗(新农合),减轻了村民看病负担。2009年后,社区卫生机构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为村民查体。2010年,经主管部门同意审批,建有达标卫生室一处,村民做到了小病不出村。
  该村传统秧歌的特色是舞蹈,伞、鼓、棒、花、丑、甩、踢、蹲、挖、拧各种各样的场子被舞蹈家所吸取,并从初始阶段的民间艺术演变成专业演出。曾代表商河县参加过全国各大中城市的演出,每次演出,吸引多家电台、记者、专家采访、研讨。参加过在中国举办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祖国盛大节日庆典。奖项有1994年济南市文化局授予的“济南市民间艺术之村”称号,1999年北京龙潭庙会组委会、文化部、北京文化局授予的第十三届龙潭“中华民族民间花会大赛银奖”。
  对于三里庄鼓子秧歌的评价,早在50年代山东省戏曲学校的高级讲师刘志军说过,三里庄的鼓子秧歌队一进场先声夺人,没有剧场,而是打着行程进场。大鼓一落,立即开场,来势威武,身手敏捷,当最后一个八趟街开始后,坐在主席台上的老舞蹈家贾作光、周冰、张朝群也坐不住了,不顾年老体弱,冲上场子,贾老领伞,张老打鼓子,60岁的周冰女士当起了拉花姑娘。这时场外的专家、教授也纷纷手舞足蹈起来,楼上看台的青年舞蹈家竟也忘记了自己是在台上,喊着节奏跳了起来。演出结束后,大家把三里庄的秧歌队团团围住,打伞的、抢鼓子的、打棒的、农民成了专家教授的老师。
  关于该村传承至今的专业秧歌队,开始是由村里组织、县领导带队到外演出,后由村组织、县文化局联系经常外出表演。1992年,时任县文联主席的陈学孟用大量的史料和考证提出了鼓子秧歌起源于抗洪斗争、其流传赖于祭祀活动,其武魂锤炼于军事战争,其流传至今是自娱的特点。(引文摘自1992年2月29日,济南日报三版、文化生活。
  人物
  王仁和 村党支部书记,从事过弹棉花等多个行业,被济南市人民政府和工商局授予模范个体工商户等称号。
  1947年参军人员:王宗宪
  烈士:王存礼
  (王仁和)
  周家村
  村庄概况
  周家村坐落于商河县城东2公里处,东临孙集乡卢家河沟村,西与三里庄接壤,南靠孙集乡李家市村,北临德惠公路。全村有530人,男254人,女276人,128户,总面积1060亩,可耕地面积530亩,宅基160亩,非耕地370亩。
  据传,明代周氏由河北省枣强一带迁来定居,以姓氏命村名周家村。后来王氏迁来定居。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村中有360人。村落呈东西走向,东西一条大街。村中王氏占全村人口的70%,周氏占人口的30%。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村民极其贫穷,多数劳力外出当长工、打短工,有的以要饭谋生。个别村民曾经营过馒头房、炸油条、油坊。
  村政沿革
  抗日战争时期,该村村民周树更就率先加入了党组织,其后周树礼、周仲山、王成凤、王成森、王李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村中开展工作。
  1946年,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土地改革。村里成立了农会,王成桥任主任。成立了基干队,王成美任队长。成立了妇救会、张延荣任主任。同时还成立了儿童团、贫苦群众分得土地后,积极发展生产、参军参战,支援前线。1954年,村民组织了互助组。1955年,参加了初级社,周树更为社长。1956年,村民们参加了高级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该村归城关公社管辖。1950-1960年,周树礼任党支部书记。1960-1965年,周树更任党支部书记。1965-1984年,王成阳任党支部书记。1984-2010年,王宗文任党支部书记。2010年,全村有党员10名。
  村貌变化
  新中国成立前,人们住着低矮、阴暗、潮湿、狭窄的土坯房。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居住条件逐步改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村民们陆续建起了砖瓦结构的住房,还有一户住上了二层小楼。
  1976年村中规划宅基,村落呈长方形,有两条东西街道。2004年村里通往德惠路的道路硬化,1983年通电,2007年安上了有线电视。2001年村中用上了简易的自来水,2010年,村民喝上了黄河水。
  村民经济
  该村土地平整、肥沃,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新中国成立前后,由于生产条件差,粮食全年产量不过700斤。改革开放后,人们兴修水利,科学种田,特别是种粮有补贴后,人们种粮的热情更加高涨;2010年全村平均粮食亩产量2100斤。
  村中有40户种植露天蔬菜,根据季节及市场行情种植新的品种菜、反季菜,一亩菜年收入万余元。
  村中有常年在外打工的50人,农闲外出打工者有80人,全村打工收入可达193200元。村中有木片加工厂1家。常年从事建筑包工2家,经营蔬菜、水果运输销售的16家,在城里开饭店的1家,经营窗帘的2家,开鞋店的1家。在村内经营小百货的1家,另外还有一家养殖户。该村人均年收入6210元。
  村民家家户户用上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50%的住户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70%的住户添置了新家具。村中有面包车、轿车12辆、货车16辆、大型农机具2台,中型铲车1辆。农用三轮车或小型拖拉机遍及各户。
  教育 文化 卫生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适龄儿童入学率为70%,80、90年代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0%。1987年村中建起砖瓦结构的学校。2002年全镇统一撤并学校,学生到三里庄小学就读,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村中有研究生1名,大中专生30名。
  “文革”前后村中有赤脚医生,2005年后村民到三里庄卫生室就诊。2004年全村群众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全村80岁以上老人有15名。
  该村一直到2000年有鼓子秧歌队,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在该村及邻村演出,深受群众欢迎。20世纪70年代村中有小戏班,演出过《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小姑贤》等剧目。
  村中有图书室,村民一月可看一次电影。村中有红白理事会,计生协会。十几年来村中无打架斗殴现象,村民和睦相处,村风清正。
  人物
  王宗仁 1934年参加革命,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曾先后任商河、乐陵、沧县等地的县长、县委书记和部队团长等职,是中共商河县委第一任组织部长。上海解放后任上海市徐汇区区委书记、上海市市委组织部长等职,1993年于上海病故。该村王宗林、王宗太在其影响下早年参加革命。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伪军杀害,革命烈士。
  王承柳 1946年参军,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在战斗中牺牲,革命烈士。
  1946年参军入伍人员:
  王承柳 周树更 王成赞1949年参军入伍人员:王成河 王宗河 王成松 周纪官 周继坤
  (王宗文)
  张徐村
  村庄概况
  张徐村位于商河县城区东北部,富民路贯穿东西。东与薛园村接壤,西与涌鑫居民区为邻,北与大李家、杨家、小李家、赵庙村相望,南与东关村相连。
  该村旧有张家、徐家之称,1952年合称张徐村,以姓氏而得村名,古时村内有一条东北西南方向的官道经北门直达城内,距县城1.5公里。
  该村计有张、徐、王、焦4姓。张氏家族是该村第一大姓,但同姓不同宗,其人口居多的张姓始祖自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由河北枣强迁入该村,存续24世。另一张姓(二家张)于1975年由胡集聂家寄居该村后,繁衍3代。徐氏家族自明嘉靖年间由河北枣强迁入该村,存续21世,为该村第二大姓。王姓存续23世,为该村第三姓,(因族谱遗失,何时从何地迁入无法考证)。焦姓为该村第四大姓,其始祖自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由河北枣强迁入该村,存续至23世。
  截至第六次人口普查,该村计有常住人口420人,93户。总面积380亩,其中村居占地180亩,耕地面积200亩。
   村貌变化
  该村于20世纪50年代初,曾称张家、徐家。其中张家居住于村北首,与徐家村中间隔有一60米左右的洼地,张家呈长方形状,只有一个过道1.7米左右。徐家东西长约130米,南北宽约110米,王姓住西首,焦姓住中间,徐姓住东首,户与户之间由1.7米的过道组成,称徐家、焦家、王家过道,村落呈东宽西窄状。改称张徐村后,村庄呈南北宽、东西窄状。村中建筑多为5-7层青砖建脚,少数无建脚,土坯砌墙,房架木质梁,平顶草檐探头,村中仅有少许富裕人家,盖房只是建脚比其他人家高出3-5层,其余无任何区别。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村民盖房条件逐渐好转,但村中一直没有安排宅基规划,村民盖房多在自己的老闲院、空闲低洼地,或经村集体允许,在村边村沿选址建房。村中建筑陆续出现了红砖白灰沿缝建脚(比原来高出6-7层),房内南北加宽2-3米,土坯砌墙,房橼为砖木橛子,90年代开始规划,在张徐中间安排了住户,开始出现青石建脚,全红砖墙,尖顶挂瓦前出厦房屋。该村大规模规划集中在2003年,富民路改建,村中南首有17户被拆迁,于是在富民路以南进行了规划安置,连同路北统一了标准,户建筑标准为342平方米,两排之间留有6米的胡同,2005年取直了大街,2006年对村内宅基按标准进行规划,畅通胡同,并陆续拓宽了村东村西的规划。
  该村墓地分散,旧时都以祖传土地或者土改分得的土地为本家墓地,后在自家责任田内。20世纪70年代,政府号召铲平坟头,村民积极响应,后虽又恢复,但坟头比原来的小很多,延续至今。
  1980年实现了全村通电,2008年村内新上变压器。2003年从东酒厂铺设水管到村,供村民用水;2009年进行了重新改造,安装入户,村民统一喝上了黄河水。2003年,村西南北路进行了硬化,铺设了沥青路面。
  村政沿革
  1945年商河城解放,该村隶属城关区,1949年改称一区,1952年6月改称城关镇,1955年5月又改称城关区管辖,1957年1月,隶属商河镇,1960年1月隶属城关人民公社村改称生产大队,辖2个小队,1984年4月,政治体制改革后,隶属商河镇,村建立村委会。2005年12月,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归属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
  民国时期,徐连成、张成林先后担任村保长。商河解放后,1945-1967年,徐连尧任村长。1952-1957年,成立过袁豆大社,徐连尧任大社社长(辖张徐、赵家庙、薛园、韩木、闻王、楚家、东石庙、袁家、豆家、前街、西街、刘庵、冯家等19个大队,该村在互助组的基础上,成立了一个合作社,徐连尧任指导员,张纯功任村长兼副社长,1958-1967年,徐连尧任村长,徐金弟任党支部书记,张建功任大队长。1967-1984年,张成玉任党支部书记,徐明义任副书记兼大队长。1984-2006年,张训亮任村党支部书记,徐明义任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2001-2006年,王振前任村委会主任。2006-2011年,徐忠亮任党支部书记,张训青任村委会主任。
  村民经济
  该村村民历代以耕种土地为主,仅有少数户利用靠近县城优势,做自产自销的小生意,旧有一家在西常庄常年炸果子。另有两户在原文化馆、旧城牌坊一带从事烤烧饼、熏鸡生意。
  1947年土地改革,1951年政府颁发土地证,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以后再经历互助组、合作社、到生产队的过渡,粮食产量起伏不定,风调雨顺就高一些,遇旱涝就是灾年,村民一直过着吃粮靠救济的生活。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末,党和各级政府组织民众根治河流,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沟渠联网地成方,为以后提高粮棉产量,摆脱贫困奠定了基础。80年代初,该村全面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村民种地的积极性,加之推广优良品种、实行秸秆还田,合理使用氮磷钾肥,喷药治虫,粮棉产量比集体时增加2-3倍。90年代后,耕种打轧一改过去靠人力为主,转向以机械化为主的方式,不仅缩短了耕作时间,而且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2009年该村村民人均收入4609元。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农村人口增加,富民路改建,拆迁户安排和城市化建设的加快,该村可耕地逐渐减少,劳动力便自行分散到各行各业,富民路建设后,县农业办、水泥厂、沙料场,制板制砖场,办事处、供销社先后落户该村,村委会制定了系列优惠政策,有26户以租赁房屋的方式,从事物流、汽车修理、电气焊、二手汽车买卖等生意,商河县瑞龙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落户该村,有4户种植15个大棚从事蔬菜种植,有4户从事畜牧养殖,有1户建起内衣加工厂,有5户从事汽车维修养护、有2户常年从事畜禽宰杀,另有一户还成立了规模较大的沙料场,这些大小不等、行业不同的企业、种植养殖户吸收了部分劳动力,其余富余劳动力有的从事餐饮、商贸服务、有的从事于建筑、装修、运输、个体经营或服务于其他行业,成为该村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教育 文化 卫生
  1969-1997年,该村建有公办学校1所,称张徐小学,开设1-5年级课程。1997年该村小学撤销,学生转移至单园小学。恢复高考后,有16人考上大学。该村传统秧歌的特色为(与赵庙合演)鼓钗、伞、花、跳圆场。20世纪六七十年代,村中盛行各种游戏,男孩白天玩扣铜钱、玩玻璃、打蹦,傍晚玩捉迷藏;女孩则以踢毽子、跳绳、跳方、打捂帽为主,大人们则利用在生产队田间劳作间隙,随手拾起土瓦块、秸秆小木棍做棋子,安方、走四顶,两人一伙,不参与围观,其乐融融饶有兴趣,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上述游戏逐渐消失。
  1966年开始实行农村合作医疗,该村设有卫生室,有赤脚医生1名,2004年实行新一轮农村合作医疗,村民看病负担得以减轻,2009年社区卫生机构为村民建立健康档 案,定期为村民查体。
  人物
  徐金忠 历任杨庄铺乡党委书记,县建设管理局党委 书记、局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徐兆奎 历任怀仁镇、杨庄铺乡供销社、县供销社主 任。
  1947年大参军人员:
  徐花禄 徐明山 徐金弟 徐花贞 张纯玉 张成金
  (徐忠亮)
  薛园村
  村庄概况
  薛园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北2.5公里处,东临郑园村,西靠张徐村,南靠利禹路,北同赵庙村接壤。全村人口465人,男216人,女249人,有119户。全村总面积780亩,其中耕地面积550为,村庄占地130亩,非耕地100亩。新中国成立前,村中有东西大街一条,村子南北长一点,东西短一点。
  据传,明代薛氏、王氏两兄弟由河北省枣强一带迁来定居,薛氏以种菜为生,故而得名薛园村。薛氏占村人口的53%,王氏占村人口的47%。薛王两姓均有家谱。
  村中保留民国时期立的薛氏谱碑一块,完整无损。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薛园村有染房两处,杂货铺一家,粉房两处,豆腐房一处,木匠铺两处。
  据传,该村有一王氏在朝中为官,年代职务不详,还有一出名瓦工,县城4个门楼他修了3个。另有薛克坤在县城专为人写呈状。
  村政沿革
  1947年进行了土地改革,成立了农会、基干队、妇救会、青年团、儿童团等组织。薛希茂为农会主任,薛现福任基干队长,村民分得了土地,积极发展生产,参军参
  战。
  革命烈士有1945年参军的王存万和1946年参军的薛谊河。1946年王仁温、薛永水参军。1949年王存怀、王来山、王存林、薛现福、薛永温、薛现种、王孔道参军入伍。薛现福、王仁温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
  新中国成立前,村中有薛谊海、薛希茂、王来山、张龙清、张秀荣、薛辉6名党员。在解放战争中,王仁功、王延升、薛希臣、王来山、薛永温、薛现福、薛现辉等人参加担架队,送军粮、送弹药,救伤员。
  1949年,村中成立互助组。1956年,全村村民加入了初级社。1957年,全村村民加入了高级社。薛谊海任初级社和高级社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薛园村归城关人民公社管辖。1949年,薛园村成立了党支部。1949-1985年,薛谊海任党支部书记。1985-1991年,薛希勤任党支部书记。1991-2010年,王德禄任党支部书记。2010年,村中有共产党员15名。
  村貌变化
  20世纪70年代,村民住上了砖建脚,土坯墙,挂红瓦的尖顶房。1989年全村开始村庄规划,随着村中经济的不断发展,村民们陆续建起了一排排高大的砖瓦房,还有1户建起了二层小楼。村中有东西大街3条,南北大街1条,街道宽为10米,巷子宽为5米。街道两边都有排水道,并进行了绿化。村庄四周有环村路,环村林,街道、巷道进行了硬化,安上了路灯,每天有保洁员清扫,街道平坦、干净,村民出行方便。1979年全村通电。2003年全村街道硬化,村民自筹资金建起了村委会办公室。街道硬化时,村民薛宜莲、薛谊联、王玉银等捐款15000元。2003年全村用上了自来水。2005年安上了有线电视。1998年村中电网改建。
  村民经济
  薛园村土地平坦、肥沃,新中国成立后,村民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到20世纪70年代,粮食年亩产量也不过700斤左右,80年代后村民兴修水利,改造农田,合理施肥,科学种田,旱能浇、涝能排,种植从种到收实现了机械化,粮食产量逐年提高,2010年粮食亩产达到2100斤。
  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村中40%的村民除种植粮食作物,还种植露天蔬菜,秋后种植小拱棚菠菜。村中有110人常年外出务工,农闲时有120余人外出打工,务工收入是部分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有1户村民经营加油站2处。经营建材的两户,宰杀鸡、驴的6户,销售三轮车的2户,经营快餐的2户,从事理发的2户,搞运输的6户,从事建筑承包的4户,从事废品回收的2户,经营百货、副食的2户,洗车的2户,做豆腐的4户。个体经营为部分村民经济主要来源。
  2010年全村人均收入为1万元。村中家家有彩电、冰箱、洗衣机。有70%的户装上了空调,用上了电脑和太阳能热水器。有16户人家用上了沼气。全村有面包车、轿车24辆,货车16辆,铲车2部,大型农机具2台。
  教育 文化 卫生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村中适龄儿童入学率为70%,到了80年代村中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0%,1987年,村中的学校也由土坯教室变成了砖瓦结构的教室。2002年,全镇统一撤并学校,村中的儿童到三里庄小学就读,入学率达100%。全村有大中专生25名。
  村中有卫生室1处,有乡村医生1名,村民就医方便。2004年村民都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中有80岁以上老人12名。村中有文体大院,内有篮球场、乒乓球台等体育设施,有图书室、阅览室,村民在这里休闲、娱乐、学习,每月还可看一次电影。村中有民主理事会、红白理事会、计生协会等群众组织。进行了丧葬改革,丧事一切从简。村民邻里和睦,村风清正。
  薛园村多年来一直被许商办事处评为先进单位。村中文化大院2006年被济南市委宣传部、济南市文化局评为先进文化大院。村中调解委员会,2007年被济南市社会综合治理办公室和济南市司法局评为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该村2001年被济南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文明村。
  薛园村是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之一。
  人物
  王存林 小学文化,1949年参军,在部队任团政委,上海军区医院党委书记,后离休,1997年去世,终年70岁。
  薛宜莲 1965年出生,高中文化,1985年参军,后转业到德州工作,任中国移动公司德州分公司经理。
  王德禄 1963年8月出生,高中文化,1987年任村党支部书记,工作中不徇私情,处事公平。被评为济南市先进青年代表和优秀人民调解员。
  (王德禄)
  郑园村
  村庄概况
  郑园村位于商河城东2公里处,东临孙集乡前街,西依薛园村,北靠孙集乡董石庙村,南靠利禹路。全村250人,男121人,女129人,66户人家。
  据传,明代郑氏由河北枣强一带迁来定居,以种菜园为生,因而起名郑园村。村中后有时姓定居。郑氏占该村人口的70%,时姓占人口的30%。全村总面积376亩,可耕地面积290亩,非耕地面积86亩。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20余户,80余人,村民除种田外,还有做粮食买卖、卖凉席、做家具的。
  1945年商河县城解放以后,该村就有村民郑深意、郑连新、郑明亮率先加入了党的组织。在党的领导下,1947年进行了土地改革,成立了农会,郑明亮为主任,郑深文为村长,还成立了基干队,郑深忠任队长。妇救会成立后,李仁红任主任。淮海战役中郑深忠参加担架队,运军粮、弹药,抢救伤员,全村群众积极发展生产,参军参战支援前线。
  村政沿革
  1953年该村成立了互助组,1956年成立了初级社,郑深文任社长。1957年全村加入高级社,全社共有13个村子,24个生产队,该村为16生产队。1958年加入人民公社,属商河县城关公社管辖。1949-1961年村中没有党支部。1961年村中建立了党支部,郑全河由大队长转任党支部书记,任期到1985年。1985-2010年郑全华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2010年全村共有党员11名。
  村貌变化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由于村民较少,村落不大,一条东西大街,房屋位于大街北边,大部分为土坯房。1974年全村统一规划,村民建起了砖建脚、土坯墙、房顶挂瓦的房子。1985年以后,又陆续建起了砖瓦结构的房子。至2010年,大街15米宽、过道5米宽,全村房屋整整齐齐,街道干净,村民住得宽敞、明亮、舒适。
  1984年全村通电,2004年全村安上了有线电视,2005年全村实行了街道硬化,2010年全村通上了自来水。
  村民经济
  郑园村村民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20世纪70年代以前,由于生产条件差,粮食全年亩产不过800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该村兴修水利,打机井10多眼,所有田地旱涝保收,耕地也实现了机械化,粮食亩产达到2000斤。
  由于村中耕地较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靠打工。村中常年在外地打工的有30余人,农闲时外出打工的有50余人。该村有养猪专业户5户,养羊专业户3户,从事水电暖安装的两户,另外还有经营五金、电气焊、淋白灰、打麻刀,2010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5361元。
  全村有面包车、小轿车14辆,货车4辆,大型农机具2台套,挖掘机2台,吊车2辆,户户有农用三轮或小型拖拉机。村民家家都用上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用上了新家具。三分之一的农户安上了太阳能热水器,有4户人家用上了沼气。
  教育 文化 卫生
  新中国成立前,村中有私塾1处,但大多数适龄儿童因家庭贫困,无钱上学,全村95%的人为文盲。1947年该村与邻村薛园合办1处小学,但适龄儿童入学率较低。1967年村中建成学校,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85%。2002年,全镇统一撤并学校,该村学生到三里庄小学就读,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全村有博士生1名,研究生2名,大中专生18名。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村中有乡村赤脚医生,村民有小病小灾不出村,2010年,村民到三里庄卫生室就诊。
  到1978年以前该村有鼓子秧歌队,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在村中及周围邻村演出,深受群众欢迎。
  村中有红白理事会,2002年实行丧葬改革,丧事不见白,无乐队,一切从简。
  人物
  时文彬 1946年参军,潍县战役时壮烈牺牲,烈士。
  郑深军 1949年参军,任宁波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后离休。
  郑玉清 1963年9月出生,山西某大学毕业后,任上海宝钢某部门经理。
  (郑全平)
  曹家村
  村庄概况
  曹家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2.5公里处,北靠商展路,南依清水洼,西靠县城外环路省道316线,东与孙集乡宋家村遥遥相望。该村总人口911人,男450人,女461人,有247户人家,总面积2950亩,其中耕地面积1800亩,宅基占300亩,非耕地、闲散土地850亩。
  据传,明代正德年间曹氏由河北省枣强一带迁来定居,以姓氏命村名曹家村。后迁入王氏、赵氏、李氏,全村共4姓氏,王氏占总人口的70%,其他3姓氏占人口的30%,该村修有3条南北街、2条东西街。
  该村有制作烟花爆竹的传统,制作的烟花远销附近几个县市,由于制作的烟花工艺精湛,驰名乡里。1999年由于生产危险大,有关部门禁止生产。
  村政沿革
  1954年,该村有15户率先成立互助组。1955年,加入初级社,王存田任社长。1956-1957年,参加高级社。1955-1958年,王德章任党支部书记。1958-1980年,曹树金由大队长转任党支部书记。1980-2000年,王德常任党支部书记。2000-2010年,李树才任党支部书记。2010年,王玉峰任党支部书记兼主任。
  1987年村领导班子开始规划宅基,随着经济收入的不断增长,村民都住上了砖瓦结构的房子。有二层楼两座。
  1977年全村通电。2003年全村街道硬化(外地工作者,全村党员、干部积极捐款7万余元)。2001年该村安装深水井自来水管,2009年全村安装黄河水管道。
  村民经济
  该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1945年9月商河解放初期,由于地势低洼,十年九不收。实行承包土地后,村民兴修水利,改造农田,旱能浇、涝能排,使村民的收入有所提高。该村长年外出打工26人,农闲时有150人外出务工,年总收入160万元。村民王玉江在县产业园建混凝土搅拌站一处,曹红彬在济钢附近开设加工厂一处。
  曹家村有5户经营百货、副食,5户从事运输业,村民人均年收入6500元。村内户户有彩电、家具,140户有冰箱,电脑80台。120户用上太阳热水器,电动车户户皆有。有轿车、面包车34辆,大型货车4辆,大型农机具8台套,农用三轮车、四轮车遍及各农户,农田耕作基本实现机械化。
  教育 文化 卫生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私立学校1处。解放后该村建公立学校1处。2002年全镇统一撤并学校,该村儿童就读于三里庄小学、县三小,入学率100%。该村有大中专生36名。
  该村“文革”时期有赤脚医生一名,2010年,村内有卫生室,医生2人,为村民防疫查体。2004年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该村80岁以上老人有16名,90岁以上老人3名。1960年以前曹家村有鼓子秧歌队,1960年因三年困难时期而停办。从2009年开始,该村一月一次放电影。该村有计划生育协会,有“红白”理事会,婚丧嫁娶从简,邻里和睦,村风清正。
  人物
  赵其锋 男,1928年7月生,居台湾省,在新加坡、美国有商铺,从事贸易经营,2003年回家乡时捐款5万元,硬化路面。
  王守道 男,1935年3月生,曾任重庆市某部司令员,已退休。
  王德慎 土地改革时任村主任。
  王存清 1946年参军,革命烈士。
  1947年,全村有20名村民参加解放战争,战争结束后,复员回家务农。
  村民王存宝、曹振太等人组织担架队,抢救伤员,支援前线,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做过贡献。当时该村有青年儿童团,基干队,妇救会等组织。曹树玉、曹德胜、王仁升3人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王玉峰)
  后魏村
  村庄概况
  后魏村位于商河城区东北部,西临东外环,北至省道316线,南至商展路,东到三里庄。西隔东外环路与昝家,东酒厂为邻,南隔商展路与曹家村相毗邻,北隔316线与赵庙、薛园村接壤,东与三里庄接壤。
  该村距县城1.5公里,旧时有一条干道经昝魏村直达县城。以魏姓居住该村北而得村名。该村是小孙湾进城之通道。
  该村计有孙、魏、信、路、胡、王6姓,以孙、信、魏3姓人口最多。孙氏始祖于元末明初由直隶河间府庆云县迁居商河县城东庞家庄,定居后又于清朝初由七世祖分支迁至商河县城东1.5公里小孙家湾庄定居(后合并于后魏村),在该村已繁衍17代,人丁兴旺。为该村三大姓之一。信氏始祖于明代永乐四年( 1406)由寿光县信家桥村迁居魏家村定居,繁衍昌盛,人丁兴旺,属该村三大姓之一。魏氏始祖于1404年由河北枣强县迁居山东省济阳县魏家村,定居后由七世祖徙居商河县城西南魏集村,定居数年后又由九世祖迁居城东1公里魏家村,在该地已繁衍16代,繁衍昌盛,人丁兴旺,后分为前魏、后魏两村。此姓也是该村三大姓氏之一。路氏始祖于清朝初期由商河郑路镇路家村迁居至商河县城东魏家村,在该村已繁衍十几代,现有9户,50多口人。胡氏始祖于清代由商河县城东南姬坊村迁至城东1公里魏家村定居,在该村已繁衍6代,有5户,20多口人。另一王氏始祖于明代中叶由河北枣强县迁居商河县郑路镇营子村,定居后有分支迁至商河县城东1.5公里许家庄定居,后有分支迁入后魏村定居,在该村繁衍5代,有2户,12口人。
  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该村计有常住人口310人,85户,总面积为419亩,其中村居占地119亩,耕地面积300亩。
  村貌变化
  20世纪80年代以前,该村庄无大变化。早年村内只有一条不宽的东西大街(不足4米),大街往西有一条小路经昝魏村直达县城。村落集中于大街南北两侧,街北住户多,街南住户少(十几户),大街以南除住户外有一不深的水湾和几块闲地,整个村落呈东西长,南北短状。街北有几条宽窄不同的胡同,胡同的北端封闭不通,只有南头通街,至今如此。大街以南在住户的外围筑有围墙(用土垒成),街东西两头留有大门,是进出村庄的唯一出入口,在当时是做防盗之用。村内的建筑都为高低不平的青砖建脚,土坯墙,草檐大出头平顶房。
  20世纪80年代初,村内开始在大街南北两侧的空闲地带扩建房屋,原则是自己家的闲地自己盖,没搞统一规划。随社会的发展,农村经济的提高,村民自行提高了房屋的建筑质量,都是十几层高的砖建脚,土坯墙,尖顶挂瓦房屋(还有少数户墙外皮抹白灰)。1998年后,村民仍以自己家的闲地扩建房屋,但村民可以村落的整齐而确定院落的宽窄与大小,建筑标准也继续提高,一般为青石建脚,全砖墙(或混凝结构墙),尖顶挂瓦前出厦,又加之合并孙湾村,村落面积扩大。2003年,村集体对大街进行拓宽,整修,铺设沥青路面,有十几户需拆迁,拆迁户由村统一安置住宅,整个大街长约500米,宽12米。村民也陆续拆旧改建,全村建筑基本都已建成青石建脚,全砖墙或砖混结构墙,尖顶挂瓦前出厦房屋,还有4户建起了二层小楼。整个村落仍呈南北短,东西长的长方形状,村容村貌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交通方面由东外环路经316线、明辉路、商展路等直达县城。
  该村20世纪70年代前,墓地为分散型,都以自己祖传土地或者土改分得的土地为本家墓地,1974年,政府号召铲平坟头,村中集体划地在村落以北,316线以南建公墓一处,面积为6亩多地,从此村中耕地里面不见坟头。
  该村于1970年引电入村,当年半数以上的农户通电,到1973年全部供电入户。1998年,村内铺设自来水管道,并于当年全部供水入户。2003年,村内大街硬化,铺沥青路面。
  村政沿革
  该村新中国成立前后隶属城关区管辖,1952年后隶属城关镇。1955年,又改称城关区,该村隶属城关区。1957年,城关区又改称城关镇。1960年后,改称城关人民公社,隶属城关人民公社,村改称生产大队,辖2个小队。1984年后隶属商河镇,村建立村民委员会。2005年,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商河镇改称许商街道办事处,该村隶属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
  民国时期,路清岩任乡长兼该村村长。1947年以前,王成玉任村长。1948-1952年,信清玉任村长,路广玉任副村长。1953-1966年,魏同征任党支部书记,魏同荣先任大队长,后任合作社社长,路广兴任会计。1966-1970年,路来喜任“革委会”主任,魏同荣任“革委会”副主任,魏同征任党支部书记。1971-1973年,魏同荣任党支部书记,孙文田任党支部副书记,王成堂任村会计。1974-2003年,王成堂任党支部书记,信玉剑任大队长,胡广兴任大队会计。2003-2010年,魏之忠任党支部书记。2010年,信玉俭任党支部书记,魏之全任村文书。
  村民经济
  该村以分散型小农经济为主要经营形式,村民以经营土地为主,土地改革以后,政府颁发了土地证,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调动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粮食产量有所提高,但受自然条件和生产力的限制,增产幅度小。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修水利,根治河流,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为后来的粮食丰产奠定了基础。1980年,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民在享受农田基本建设成果的同时,又逐步使用了小型的农业机械,改变了过去靠人力、畜力落后的耕作方式,科学种田,使用优良品种、化肥、农药,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二三百斤增到八九百斤,有的超过千斤,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该村村民逐渐改变单一的土地经营方式,开始发展多种经营。1985年后发展建材业2户,煤炭经营2户,粮食加工1家,建筑队4个,粮食收购1家,种子经营1家,木器加工4家,室内外装修装饰5家,蔬菜运输4家,水果经营3家,屠宰业3家,有6户村民还建起了蔬菜大棚,除经营这些产业外,其他剩余劳力到外地或就近打工,每天外出打工人数达50人以上。村内有铲车1部,大小货运车15辆,私家轿车、面包车20多辆,小型农用机械(拖拉机、三轮车)85辆。个体多种经营已成为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
  教育 文化 卫生
  该村新中国成立前后都以传统的鼓子秧歌为主,每年的元宵佳节,村民都会集中于场间,观看秧歌队的精彩表演。
  20世纪60年代后,村中还盛行各种游戏,男孩玩打蹦、打鞋牌、丢窝、扣铜钱、抽陀螺、滚铁环等,女孩玩跳方、跳绳、打捂帽、吊带子、捉迷藏等,成年人利用农闲时间晚上凑在一起打扑克、打麻将、天九,白天在地头休息时,用不同的物件做棋子,安方、走四顶等,此类游戏已逐渐消失。
  该村由于以前人口较少,村内无学校,为方便该村儿童上学,1971年建起小学1处,学制为1-5年级。1995年,学校合并,该村学生合入三里庄小学就读。
  1966年,农村实行合作医疗,村内有一名赤脚医生,为村民看病、打针提供了方便。2005年,实行新一轮合作医疗后,该村全体村民都参加合作医疗,减轻了农民看病的负担。2011年,社区卫生机构为60岁以上的村民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为他们查体。
  人物
  孙玉森 任惠民县卫生局局长。
  孙云田 大专学历,历任张坊乡乡长,怀仁镇党委副书记,民宗局局长。
  该村有大学生10人。
  1947年大参军入伍人员:
  魏同林 信玉堂 孙中田 路永福
  烈士:路永峰
  (信玉俭)
  张公家村
  村庄概况
  张公家村位于商河县城南10公里,东与毛王店村、248线接壤,西与崔家村依邻,南靠玉皇庙镇齐家村、土马河,北与前陈家村相接,张许路横穿东西。原村名叫程家楼,因张氏有威望,忠厚正直,后改为张公村。
  该村计有张、刘、路、于、程、冯、吴、李8姓,张姓人口最多,张氏始祖在明朝中期由河北永清县迁来。路姓由白桥乡河埃村迁来,于姓由河北枣强迁来。李姓有二,一李姓由东小李村迁来,另一李由齐河迁来,冯姓由天津塘沽迁来,吴姓由莱芜迁来,程姓由惠民程家迁来,刘姓有三,由济阳县曲堤刘子村、仁风刘台子村、商河北刘村分别迁来。
  1947-1949年,该村为商河县政府所在地。
  截至第六次人口普查,该村计有常住人口1201人(男589人,女612人),共计727户。全村总面积3429亩,其中村居面积298亩,可耕地面积2271亩,非耕地面积860亩。地势平坦,黑黏土,土质肥沃,沟渠配套,水利条件较好。
  村貌变化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该村村庄无大变化,村落集中在东北西南走向一条340米的弯曲小街,村呈凹字形状。1976年开始规划,三纵三横共6条大街,规划标准院落为长17米、宽20米,过道4米。1985年全村通电。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没有一座砖瓦房,全部是土坯房。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砖建脚、尖顶挂瓦房屋。80年代开始出现石头建脚,尖顶挂瓦前出厦房屋。90年代全村石砖结构房屋普及。2000年开始修建二层小楼,从此村民住上了砖瓦房,并购置了新家具、新家电。
  村政沿革
  1945年商河城解放,归属玉皇庙区管辖。1950年归属钱铺区管辖,1958年隶属城关人民公社,1964年隶属钱铺人民公社,村改称生产队,辖4个生产小队。1984年4月,隶属钱铺乡,村建村委会,辖6个小组,归属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
  1947-1948年,张洪臣任村长,刘朝臣、于思成任农会主任、张兴连任基干队长。1948年12月-1970年,张振光任社长,后任村党支部书记,张振荣任大队长。1969年1月-1989年12月,张希贤任党支部书记,张振荣任大队长,张永成任村主任。1990-2010年,张希会任党支部书记,张兴伦、张洪祥、张洪房分别任村主任。
  村民经济
  该村历代以分散型小农经济为主要经济方式,村民以经营土地为主。1947年土地改革,1951年颁发土地证。村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1980年,该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调动了村民种地积极性,粮食产量由集体时的200斤左右,增至亩产1000斤以上,由于土地分散,耕种打轧基本靠人翻、人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使用和发展。后经陆续整合,合并了地块,大面积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
  该村利用土地多的优势,种植了235个大棚,平均每个大棚年收入1.5万元,该村村民于吉庆在济南办有建筑保温材料厂,固定资产千万元,年收入500万元。张希奇从事大型运输,固定资产100万元,年收入50万元。该村有大型拖拉机4台,收割机3部,货运车2辆,工程车1部,家用汽车55辆,该村主要以种植大棚、粮食,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为家庭主要经济收入。该村于1997年立有集市,逢一、六为集。
  教育 文化 卫生
  该村历年举办花跷队,踩跷、跨凳子、越桌子、大劈叉、上扁担,闻名城南。20世纪六七十年代每逢春节组织演小戏,主演剧目有《沙家浜》《红灯记》《小借年》等。村中建有文化室,配有图书上千册、报纸、各类书刊。
  该村在民国时期设有学堂1处,开设国语、算术,新中国成立后,设1-5年级课程,1976-1978年增设初中班1个,学生达到160人,1978年初中班撤销,学生转移到钱铺中学,2008年小学班撤销,学生转移至西铺中心小学。2010年,幼儿班撤销,儿童分流在私人幼儿园。
  1967年,该村实行合作医疗,村里设有卫生室,有赤脚医生一名,2010年设有张公卫生室,2006年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人物
  张云松 1937年参加抗日战争,任原渤海军区后勤部管理员。
  张振喜 1949年参加解放战争,团级军官,1985年离休。
  张振武 1947年参军,参加淮海战役荣立三等功。
  张振东 1945年参军,转地方医院任院长后离休。
  张兴祥 1948年参军,转地方任陵县食品公司会计股长。
  张兴武 1948年参军,赴朝回国后调上海地方科研所任秘书。
  张兴弟 1947年参军,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南京时牺牲,烈士。
  张兴城 1945年参军,屡立战功后任连长、林业局长。
  张兴富 1946年参军,烈士。
  张兴财 1947年参军,后任连长转林业局工作,离休。
  张兴胜 1947年参军,烈士。
  张兴辉 1947年参军,1950年赴朝荣立二等功。
  张兴良 1947年参军,烈士。
  刘传德 1947年参军,烈士。
  张兴安 1947年参军,参加淮海、渡江、南京、上海、舟山群岛等战役,历任排长、连指导、营教导员、军事教官,负伤7次,荣立一等功,1955年,授予少校军衔。
  张洪林 1947年参军,荣立二等功,甲级残废军人。
  张兴运 1950年参军,赴朝荣立三等功,残废军人。
  刘长荣 1947年参军,南下干部,任浙江省某县县长。
  于安圣 1947年参军,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赴朝参战,残疾军人。
  张栋 历任临邑县副县长,县委副书记、政协主 县石油公司。席。
  张希友 1974年参军,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后转
  (张洪房 刘甫泽)
  崔家村
  村庄概况
  崔家村位于商河县城西南方向,距商河县城9公里,东临张公村,西靠于屯村,北距蒋家1公里,南靠张许路(张公一许寺)。该村有马、王、梁、李、邢、张、夏、方诸姓,其中夏姓两系,同姓不同宗。
  据传,该村原有崔氏先祖于明洪武年间,由河北枣强迁来建村,命名崔家。由于崔氏家族人丁不昌,后继无人,已无该姓。
  据该村马氏族谱记载,马氏祖先元末明初由山西省洪洞县喜鹊村迁至山东乐安县,后由马氏成原迁至商河城西北7.5公里处建村马家庵,生5子,在洪武年间,其中两支始祖马佐、马润迁至崔家,后也称崔家为崔马家,该地域俗称崔家。该村的其他姓氏何时迁入无从考证。
  该村占地300余亩,村民522人、耕地1130亩。
  村貌变化
  该村建于1.5米的高台之上,一条弯曲的东西向大街,一条干道穿村而过,将村庄截为东西两段。村南有两个大水湾,村西、村北各有一个大水湾。村中民房约80%是落地白(无建脚的)土木结构的平顶房,还有少数是有建脚的平顶房。有几条宽窄不同、曲直不一的胡同。民宅大小不一,分布凌乱,这种村貌持续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数百年无大变化。1973年统一规划,规划为民宅289平方米,隔两排宅基留一条宽4米的胡同。一条东西大街和两条南北向大街宽约为15米。规划初期,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新盖的房屋,大多数都是下边有点砖建脚的土木结构平顶房。1988年以后,开始出现砖瓦结构的尖顶房。1997年,又开始出现砖瓦混凝土结构标准较高的房屋。2004年这样的房屋基本普及。1985年该村通电。1988年安装了街灯。2008年通自来水。2006年硬化大街。
  村政沿革
  该村1945年前,王洪烈任村长。1947年农会主任王郝东。1949年村长李绪东。1954年初级社和1955年高级社时,马其忠任社长、党支部书记,直至1964年。其间李绪东任大队长。1964-1967年,夏振元任党支部书记,1967-1969年,邢维保任“革命委员会”主任,1969年,邢维保任村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组长,1970年,恢复村支部,邢维保任党支部书记直到1976年。1976-1977年,马学信任党支部书记,1977-1989年,夏振魁任党支部书记,1989-1992年,李传芳任党支部书记,1992年后由夏维军接任。
  该村在1945年前,隶属五区(玉皇庙)管辖,1949年隶属钱铺区,1954年又回玉皇庙区,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属于城关公社。1965年后又属钱铺公社。2005年,全县行政区调整,被划为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
  村民经济
  该村历来都是传统的分散型小农经济为主,原始的耕作方式,传统的生产工具,粮食亩产在40-50斤之间。1947年土改以后,农民有了耕地,生产积极性提高,限于旧的生产模式,粮食产量提高不大。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村民口粮靠政府救济。1962年恢复了正常生产,粮食亩产在80-90斤,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全民动员根治河流,大兴水利建设,使沟成网、地成方,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农田水利建设水平,使粮食产量有了一个较大程度的突破,粮食亩产能达到300-400斤。1980年,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激发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原有农田水利建设之利的基础上,良种和化肥的使用面积增加,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广泛推广应用,粮食产量逐步提高,至1990年粮食产量达到800斤以上,至2010年逐渐提高到亩产2000斤以上。
  截至2010年,100多户建起蔬菜大棚。全村拥有83台拖拉机,48辆农用三轮车,大型农耕机具2台套,轿车、面包车22辆,村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全村人均收入达到5000余元。
  教育 文化 卫生
  该村民国时期有私塾1处,邢玉阶任教。1945-1948年办学1处,邢维一任教。1948年马其佑任教,1949-1952年张元坤任教。1952-1956年由李传贤、刘安营、孙连云前后任教。1959-1965年李本彦任教,1966-1970年由潘长荣、庞金辉先后任教。1970-1997年先后由邢道和、刘普泽等任教。199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合并,该村学生到许商中心小学就读。
  1966年建医疗室1处,邢传青任医生,直至2010年。
  该村历来有鼓子秧歌闹十五的传统,断断续续直至2010年。儿童娱乐游戏较多:打蹦、跳方、踢毽子、打铜牌、跳绳等,这些活动逐渐消失。
  人物
  张宗礼 曾任商河县林业局局长。
  邢维一 商河县公安局警督。
  (夏维军)
  东铺村
  村庄概况
  东铺村位于商河县城南7.5公里处,东与大高村、范家村接壤,西与西铺村依邻,南与东小李村相接,钱胡路横贯村北。
  该村计有张、钱、王3姓,张姓人口最多,均为汉族。张氏始祖由青岛市即墨市北关迁此,钱姓由河北枣强迁此,王姓有二,一支由贾庄白佛院迁来,另一支不详。
  截至第六次人口普查,该村计有常住人口858人(男422人,女436人),共计193户,全村总面积2079亩,可耕地面积1270亩,非耕地面积508亩,村居占地301亩。地势平坦,混合土,土质一般,沟渠配套,水利条件较好,适宜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豆谷蔬菜等。
  村貌变化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该村无大变化。村落集中在东西301米的2条小街两侧,南北无街,呈长方形。1974年开始规划,西半部2条大街,东半部3条大街,南北1条大街,规划标准院落为391平方米,过道3米。取消了原来狭窄的小院落,1984年全村通电,2007年该村硬化了大街路面。新中国成立前,全村只有一座青砖瓦房,其余是土坯墙,平顶房。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砖建脚,尖顶挂瓦房屋。80年代开始出现青石建脚,尖顶挂瓦前出厦,90年代全村石砖结构房屋普及。2008年开始建造二层小楼。
  村政沿革
  1945年,商河城解放后,归属钱铺区管辖。1952年,隶属玉皇庙区管辖。1954年,隶属钱铺乡管辖。1958年,隶属城关人民公社,村称生产大队,辖4个生产小队。1965年,隶属钱铺人民公社。1984年4月,隶属钱铺乡,建立村委会,辖4个小组。2005年,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后归属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
  1947-1949年,张悦南任农会主任。1950-1958年,张会明任会长,陈怀兴任党支部书记。1958-1962年,张训臣主持工作。1962-1963年,张兴娇任村党支部书记,张训臣任大队长。1964-1976年,张会友任村党支部书记,张训臣、张召忠、王凤台分别任大队长。1977-1978年,张兆芳任党支部书记,王凤台任大队长。1979-1990年,王凤台任党支部书记,张召忠、张振松分别任大队长。1990-2010年,张振松任党支部书记,钱建国、钱建友、王朝明分别任村主任。
  村民经济
  该村历代以分散性小农经济为主要经济形式,村民以经营土地为主,1947年土地改革,1951年颁发了土地证。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地成方,沟成网,较大程度地改变了农村面貌。1980年,该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调动了村民种地积极性,粮食产量由集体时亩产200斤左右,增至亩产900斤以上,由于土地分散耕种打轧基本依靠人翻,人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使用与发展。后经陆续整合,合并了地块,大面积实现了机械化耕作,减轻了农民劳动力强度。
  该村利用土地多的优势,建立了60个大棚,平均每个棚年纯收入3万元,大面积种植大蒜。该村村民钱德文在北京丰台区办铅网厂,固定资产千万元,年纯收入300万元,张振峰在北京大兴办铅网厂,固定资产200元,年纯收入30万元。张振禄在北京大兴办铅网厂,固定资产200万元,年纯收入30万元。张振现、钱德成在村北设有粮食收购点,年纯收入15万元。王朝圣经营农资,年纯收入10万元。王朝生经营农资,年纯收入15万元。张振松办木片加工厂,年纯收入12万元。王朝福在贾庄经营副食门市部,年纯收入12万元。该村有大型拖拉机3台,收割机5台,货运汽车7辆,装载机2部,家用汽车70辆。
  村民文化
  该村20世纪70年代前,村逢春节举办传统鼓子秧歌,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村内建有文化室,备有图书、报纸、科技书刊
  教育卫生
  在民国时期,设有学堂,开设私塾,新中国成立后,设有小学,开设1-5年级课程,2003年小学被撤销,学生被转移到西铺中心小学。设有中心幼儿园。
  1967年该村实行合作医疗,村里设有卫生室,有赤脚医生1名,基本做到了小病不出村,后因与卫生院较近,撤销医疗室,2006年新农合实行,减轻了农民看病的负担。
  人物
  该村烈士:
  张元刚 钱立德 张会文 张开杨 钱立仁 张元庆张开桐
  (张振松)
  于屯村
  村庄概况
  于屯村东临崔家村,西靠商中河,南临张许路(张公到许寺村),北与蒋家村接壤,位于商河县城西南方向,距商河县城10公里。
  据传说,该村由于姓所建,因其嗣不昌,后继无人。该村始于何时已无据可查。该村李氏族谱记载,李氏先祖李俞字仕中,明朝成化年间,由青州府寿光县迁入。该村计有泮、李、孙3姓氏,孙姓清朝末年从钱铺村东之孙家村迁入,泮姓何时迁入无据可查。该村村落占地135亩,人口245人,耕地476亩。
  村貌变化
  该村原建于1. 5米的高台之上,一条东西向的大街宽约8米,村民集中居住在大街北侧,村北一个大水湾,村四周都是农田。民房均为落地白(没有砖建脚)土坯墙草木顶,草檐大出头的土木结构平顶房。宽窄不同四条胡同,最宽的一条不足2米,这种村貌一直保持到1965年。1965年开始出现砖建脚,有梁檐的土木结构平顶房。1975年,村中统一规划,民居宅基东西长19米,南北长20米。隔两位宅子留一条宽五米的过道。一条东西向主街宽22米,一条南北大街宽10米,村北一条生产道,村南是张(公)一许(寺)路,统一规划后开始出现砖建脚土坯墙,尖顶挂瓦的房屋。1985年,开始出现砖瓦结构的房屋。1994年,开始出现砖瓦混凝土结构的房屋。截至2010年,村中房屋均为砖瓦混凝土结构。1972年通电,2006年硬化大街。
  村政沿革
   1945年,李绪吉任村长。1947年,潘维湖任农会主任。1949年,李传胜任农会主任。1951年以后,李传哲任村长。1954年,邢传美(女)任党支部书记。1956-1967年,孙大明任村党支部书记。1967年,潘维详任村“革委会”主任。1969-1976年,孙大明任村党的领导工作核心小组组长。1977-1999年,潘维俭任村党支部书记。1999年,潘洪峰任党支部书记。
  该村土改以前隶属玉皇庙区,1958年,隶属城关人民公社,1965年隶属钱铺公社,2005年11月,全县行政区划调整归属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
  村民经济
  该村历来以传统的小农经济为主,原始的耕作方式、传统的生产工具,粮食亩产在70-80斤,1947年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得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有所提高,增幅不大,村民的温饱问题仍然不能解决。
  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产量有所下降,1965年后农田水利设施渐趋完善,粮食产量提高到300斤左右。1981年土地承包责任制后,调动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原有农田水利建设的基础上,良种化肥大面积使用,农业机械化应用越来越广泛,以及种植技术的推广,粮食亩产由原来集体时的300斤左右,提高到2010年粮食亩产1900斤。农用拖拉机16台,农用三轮车15辆,大型农用机械7台套,轿车、面包车10辆,运输汽车3辆,村民人均收入达到4500元。
  教育 文化 卫生
  该村传统的高跷会很有特色,有上扁担、蹦桌子等,当时除在附近表演,还曾经去过济阳县刘营子村、跺石桥等地演出,断断续续一直持续到1981年。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该村有私人药铺一处,1966年村中设卫生室一处,李传金、孙法清、潘洪峰先后任医生,一直至2010年。该村人口少,办学困难,村内学生到外村就读。(潘洪峰)
  小高家村
  村庄概况
  小高家村位于商河县城南10.5公里处,东与白桥乡赵屯村接壤,西与东小李村依邻,南靠西赵村,北与大高村相接,原村名叫小卞家,因高姓人多改为小高家。
  该村计有高、卞、孔、柏、孙、张6姓,均为汉族。高姓人口最多,高氏祖籍由大高村迁来,卞姓有卞楼村迁来,孔姓由肥城村迁来。
  截至第六次人口普查,该村计有常住人口393人,男177人,女216人,共计115户。全村总面积1147亩,其中村居面积170亩,可耕地面积827亩,非耕地面积150亩,地势平坦,混合土,土质肥沃,沟渠配套。
  村貌变化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该村无大变化,村落集中在东西小街,百米长,南北170米,呈南北长东西短形状。1967年开始规划成东西两条大街,南北一条大街,标准院落长17米,宽23米,过道5米的居院。取消了原来狭窄的小院落。1987年全村通电,2008年大街硬化,2009年全村通上了自来水。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没有一座砖瓦房,全部是土坯墙,平顶房,逢到夏季大雨盛行,房倒屋塌、房顶漏水事故时有发生。到70年代开始出现砖建脚、尖顶挂瓦房屋。80年代开始出现石头建脚,尖顶挂瓦带前出厦房屋。90年代全村基本普及砖石结构房屋。2000年以后,开始建造二层小楼,至此村民住上了砖瓦房,并购置了新家具、新家电。
  村政沿革
  1945年商河城解放,归属赵屯乡管辖。1950年隶属潘桥区苏家总支管辖。1958年隶属潘桥公社,村改生产大队,下属2个生产小队。1964年隶属钱铺人民公社,1984年4月,隶属钱铺乡,村改建村委会,辖2个小组。2005年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归属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
  1945-1949年,柏继光任村长,高成春任农会主任,高明典任基干队长。1950-1963年,卞洪吉任村党支部书记,高汝新任大队长。1963-1975年,高明贵任村党支部书记,高传金、高明元任大队长。1975-1996年,高明宝任党支部书记,卞洪亭任大队长后任村主任。1996-1997年,卞洪亭任党支部书记,高明凯任村主任。1998-2001年,高明凯任村主任。2001-2003年,高传荣任党支部书记,高传生任村主任。2003-2010年,高传生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村民经济
  该村历代以分散性小农经济为主要经济形式,村民以经营土地为主。1947年土地改革,1951年颁发了土地证。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规模根治河流,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地成方、沟成网,为较大程度地改变农村面貌打下了基础。1980年该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粮食产量由集体时的亩产150斤增至亩产1000斤以上。由于土地分散,耕种打轧基本靠人翻、人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机械化作业,增加了农民劳动强度。该村利用土地多优势,搞起了大蒜种植和蔬菜大棚,15个大棚每年单棚纯收入2万元。该村有大型拖拉机6台,收割机3部,家庭汽车21辆。
  村民文化
  该村每逢春节、元宵节举办鼓子秧歌队来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在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春节期间组织演出小戏,获县锦标奖。
  该村设有文化室,内有藏书千余册,各类刊物、书籍样样俱全。
  教育 文化 卫生
  民国时期该村设有学堂,开设国语、算术,新中国成立后,该村儿童在大高小学就读。1957年政府在该村设立了完小,开设1-5年级课程,1959年改称小学,开设1-4年级课程,1968的该村设有初中2个班,1971年撤销,学生转移到钱铺中学,2005年小学被撤销,学生转移到张公小学,小学撤销后,另设学前班,2010年学前班撤销。该村在1967年办起了卫生室,有赤脚医生一名,方便了村民看病;2005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人物
  高明展 生前在部队任团长。
  高传海 浙江省韶兴市任市委书记。
  高明仁 省劳动厅任副处长。
  高传林 商河县人大任副主任。
  高宝庆 苏州市国税局任局长。
  高国平 韶兴市国税局任局长。
  (高传生)
  陈家村
  村庄概况
  陈家村位于商河县城南8.5公里处,东与西铺村、省道248线接壤,西与蒋家村依邻,南靠张公村,北与前十亩相接,环乡南路贯穿东西。
  该村计有陈、张、李、赵4姓,陈姓人口最多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该村常住人口有510人(男249人,女261人),共计121户。全村总面积1291亩,其中村居面积225亩,可耕地面积964亩,非耕地面积102亩。该村地势平坦,混合土,土质较好,沟渠配套。
  村貌变化
  新中国成立之前,该村无大变化,村落集中在东西一条小街长200米,南北100米,呈长方形状。1971年开始规划,东西一条大街长500米,南北大街长300米,标准院落为长21米、宽25米,过道4米。1979年全村通电,2006年硬化大街,2009年全村通上自来水。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没有一座砖瓦房,全部是土坯房,逢到夏季大雨盛行,房倒屋塌,房顶漏水的现象时有发生。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砖建脚、尖顶挂瓦房屋。80年代开始出现石头建脚,尖顶挂瓦前出厦房屋。90年代全村石砖结构房屋普及。2007年开始建造二层小楼,至此村民住上了砖瓦房,并购置了新家具、新家电。
  村政沿革
  1945年,商河城解放归属潘桥区管辖。1958年,隶属城关人民公社苏家管区,村改称生产大队,辖3个生产小队。1964年隶属钱铺人民公社苏家总支管辖。1984年4月,隶属钱铺乡,村改建村委会,辖3个小组,归属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
  1947-1949年,赵德旭任农会主任,田敬现任村长,张德胜任基干队长。1950-1955年,田敬现任党支部书记,张德茂任村长。1956-1958年,孙世亭任高级社党支部书记,张德坤任支部副书记,孙法玉任社长。1959-1961年,赵德责任党支部书记,田家昌任大队长。1962-1969年,田家昌任党支部书记,赵登营任大队长。1970-1979年,田敬来任村党支部书记,赵登营任大队长。1980-1992年,赵登营任党支部书记,张富武任村主任。1993-1999年,张富武任党支部书记,赵恩河任村主任。2000-2002年,田家禄任党支部书记。2002-2003年,张富武任党支部书记,张富祥任村主任。2003-2010年,张福祥任党支部书记,张富阶任村主任。2011年,张继福任党支部书记,赵恩河任村主任。
   村民经济
  该村以分散型小农经济为主要经济形式,村民以经营土地为主。1947年土地改革,1951年颁发土地证。1980年,该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粮食产量由集体时的亩产200斤左右,增至亩产1000斤以上。由于土地分散,耕种打轧基本靠人翻、人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使用和发展。后经陆续整合,合并了地块,大面积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
  该村利用土地多的优势,大面积种植大蒜和粮食作物,还发展大棚种植,另外村民外出务工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该村有大型拖拉机5台,收割机1部,家用汽车24辆。
  村民文化
  该村逢年过节有举办鼓子秧歌的习俗,丰富文化生活。20世纪60年代春节期间演小戏。该村设有文化室,内有藏书千余册、报纸、各类刊物。新中国建立后,先后举办农民夜校,识字班,突击扫盲,政府在该村设立小学一所,开设1-4年级课程,1993年,村小学被撤销,学生被转移到钱铺中心小学。
  1967年该村实行合作医疗,村里设有卫生室,有赤脚医生一名,基本做到了小病不出村。后因与卫生院较近撤销医疗室。200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
  (陈德勇 陈怀俊)
  东赵村
  村庄概况
  东赵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11公里处,东与白桥乡赵家屯村接壤,西与西赵村依邻,南靠玉皇庙镇大仁河村,北与小高村相接,原名叫石家屯。因赵氏四世从西赵迁来,后因赵姓有功名改称东赵,还因该村立有牌坊又叫牌坊赵。
  该村计有赵、石、周、陈、苏、郭、林7姓,均为汉族,赵氏人口最多。赵氏始祖于明末永乐年间由河北枣强迁于此,陈氏由西八里迁来,苏氏由苏家迁来,郭氏由东八里迁来,林氏由玉皇庙镇林桥迁来。
  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该村计有常住人口378人,男195人,女183人,84户。全村总面积1095亩,其中村居占地185亩,可耕地面积面积840亩,非耕地面积70亩,地势平坦,黑黏土,土质肥沃。
  村落变迁
  20世纪70年代以前,该村无大变化。村落集中在东西一条小街百余米长,南北宽80米。80年代中期开始规划南北大街一条,东西大街二条,规划标准院落长17.5米,宽16米,过道5米的院落。1984年全村通电,2007年路面全部硬化,2009年全村用上了自来水。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没有一座砖瓦房,全部是土坯墙,平顶房。遇到雨季,房倒屋塌,房顶漏水的事故常有发生。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砖建脚,尖顶挂瓦房屋。80年代后,开始出现青石建脚,尖顶挂瓦房屋。90年代全村石砖结构房屋普及。2008年后开始建造二层小楼,村民至此住上了砖瓦房,并添置了新家具,新家电。
  村政沿革
  1945年商河城解放,归属潘桥区太平乡管辖。1957年,隶属城关镇管辖。1960年1月,隶属城关人民公社苏家管区,村改称生产大队,辖两个生产小队。1964年,隶属钱铺人民公社,辖两个生产小队。1984年4月隶属钱铺乡,村建立村委会,辖两个小组。2005年,全县行政区划调整后,归属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
  1945-1949年,孙荣清任农会主任,赵金柱任基干队长。1949-1956年,石太清任社长兼党支部书记,石太明任大队长。1959-1966年,石太清任党支部书记,石太明任大队长。1966-1981年,赵立海任党支部书记兼大队长。1981-1985年,赵金师任党支部书记,赵立海任村主任。1985-1996年,赵立东任党支部书记,赵法荣任村主任。1996-2010年,赵法荣任党支部书记,赵立顺任村主任。
  村民经济
  该村历代以分散小农经济为主要经济形式,村民以经营土地为主。1947年土地改革,1951年政府颁发了土地证。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规模根治河流,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建设,地成方,沟成网,较大程度地改变了村貌。1980年后,该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种地积极性,粮食产量由集体时的亩产200斤左右,增至900斤左右。由于土地分散,耕种打轧基本靠人翻,人拉,很大程度影响了耕种效率。实现了机械化耕作之后,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村利用土地多的优势,村民搞起了大蒜种植,种植面积达到483亩。该村村民以大蒜种植、外出务工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
  村民文化
  该村每逢春节举办鼓子秧歌队,并颇有名声。20世纪70年代,每年春节组织演小戏,演出的《男女都一样》《永不生锈》得到好评。
  该村设有文化室,有藏书、报纸、科技书刊等。
  教育 文化 卫生
  新中国成立后,村建立了小学,开设1-4年级课程,1995年被撤销,学生被转移到西赵小学。
  该村在1967年办起了合作医疗,建有卫生室,有赤脚医生1名。2006年该村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人物
  赵氏九世,五子登科,赵鏊,为乾隆丁卯年间科举人。赵清烈为乾隆庠生,赵伟烈为乾隆庠生,赵武烈为乾隆辛酉年间科解文,赵姓家族在清代有五子登科之功名,立有牌坊(高7米,宽10米)。1949年后,因黄河泛滥被拆,石头运往黄河使用。
  1947年参军人员:赵纯杰赵纯明赵纯领石太阳 赵金柱
  烈士:赵纯杰在陕西瓦子街战斗中牺牲。
  (赵法荣 赵纯玺)
  蒋家村
  村庄概况
  该村位于商河县城西南方,距商河县城5公里,南与崔家接壤,北距前十亩约1.5公里,东临陈家,西濒商中河。椐村碑记载由蒋姓始祖于明洪武年间由河北枣强迁入建村,定名蒋家。王姓先祖,清康熙年间自牛堡街迁入,随后张、尹、郭、李、亓、路、林、王姓陆续迁入,何年何月无据可考。该村落占地214亩,人口673人,耕地1298亩。
  村貌变化
  该村自建村至20世纪60年代前村貌变化不大。村落建在1.8米的村台之上。一条宽约8米的东西向大街,农户多聚集在大街北侧。民房多为青砖建脚的土木结构的平顶房,有一条官道从村中穿过,将村截为东西两段,西段中有一低洼处,又将西段截为两节,该村由东中西3段组成,村台四周均是场院(麦场)和农田。
  1976年,村中统一规划,农户均为500平方米的宅基,两位宅基留一条4米的胡同。有2条东西向和2条南北向大街,街道呈井字形,宽均为15米。当时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民房仍然是土木结构,只有少量砖瓦结构的房屋。1990年开始出现大量的砖瓦尖顶房,到2002年大量涌现砖瓦水泥结构的民房。截至2010年,该村民房全部为混凝土砖瓦结构,还出现5座二层楼房。
  村政沿革
  该村1945年隶属五区(玉皇庙)管辖,到1947年又隶属四区(钱铺),1954年又回五区(玉皇庙),直到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又转属城关人民公社。1965年又回到钱铺公社(乡),2005年全县行政区划调整又归属许商街道办事处。
  1945年前蒋奉山任村长。1945年李思坤任村长至1947年。1947-1949年,徐广胜任农会主任。1949-1956年,王清友任村长。在合作化前期(初级社和高级社时)大队长王清友任村党支部书记,由王宪章担任到1959年。1959-1966年期间,王清友任村党支部书记。1966-1967年,村党支部书记是李树伦。1967-1969年,路智千任“革委会”主任。1969年,村建立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组长由路智千担任。1970年,恢复党支部,李树伦任村党支部书记至1975年。1975-1998年间,路智千任党支部书记。1998年,王冠军接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民经济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该村一直以传统的小农经济为主,原始的耕作技术和工具加土地的盐碱,粮食亩产不足50斤。人们处于半年糠菜半年粮,少衣缺穿的状况。
  1947年土改后,农民分得土地。粮食亩产七八十斤。初级社和高级社时产量没有提高。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出现丰产不丰收的现象。
  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村民的口粮完全依靠政府供应,直到1979年还有少数困难户没有丢掉购粮证。1980年,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由于良种的推广,化肥的广泛使用,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善,农业机械的使用,截至2010年,粮食年亩产在2000斤以上。
  村民的经营意识增强,从事运输业、养殖业、蔬菜大棚、外出务工大大拓宽了村民的经济来源渠道。截至2010年村民平均年收入在5000元以上。
  全村有农用拖拉机121台,农用三轮车62辆,运输汽车11辆,大型农用机械4台,轿车、面包车25辆。
  教育 文化 卫生
  该村1945年前,有学堂一处,王清汤任教。1947年有学校一处,由王清汤任教到1953年。1954-1958年,由赵连淑任教。1958年学校合并,学生到张公村就读。1962年,该村恢复学校,由王连升任教。1964-1997年,先后由陶玉秀、侯清涛、王存荣、高传温、张文贵、李世民、路智勇任教。1997年,普及小学九年义务教育,该村学生到许商中心小学就读。
  该村历来有鼓子秧歌闹十五的传统,1986年后停办。儿童们的游戏有打蹦、抠锅、跳房、踢毽等。后逐步被现代的娱乐活动所代替。1966年村有医疗室一处,医生王冠军。
  人物
  亓义华 曾任滨州市银行副行长。
  李仲瑞 曾任无棣县某乡乡长。
  路永宪 留学美国,博士后。
  李村峰 辽宁大学教授。
  (王冠军)
  西赵村
  村庄概况
  西赵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10公里,东与东赵村接壤,西与毛王店村依邻,南靠玉皇庙镇大仁河村,北与小高村相接,原叫老赵家,因与东赵不好区分,改称为西赵村,环乡路横贯村北。
  该村计有赵、张、庞、李4姓,赵氏始祖于明永乐年间由河北枣强县迁此。
  截至第六次人口普查,该村计有常住人口553人,男253人,女300人,141户,均为汉族。全村总面积1338亩,其中村居占300亩,可耕地面积1038亩,地势平坦,黑黏土,土地肥沃,沟渠配套。
  村貌变化
  20世纪70年代以前,该村无大变化。村落集中在唯一一条东西街道两侧,70年代中期规整东西3条大街,南北一条大街,规划标准院落为长20米,宽20米居院。2008年全部硬化路面。1983年全村通电,2009年全村通上自来水。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没有一座砖瓦房,全部是土坯墙,平顶房,逢到夏季大雨盛行,房倒屋塌的事故时有发生。7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砖建脚,尖顶挂瓦房屋。90年代全村石砖结构房屋普及。2000年后建造二层小楼,至此村民住上了砖瓦房,并购置了新家具。
  村政沿革
  1945年商河城解放,归属潘桥区太平乡管辖。1957年,隶属城关镇管辖。1960年1月,隶属城关人民公社苏家管区,村改称为生产大队,辖2个小队。1964年,隶属钱铺人民公社,辖2个生产队。1984年4月,隶属钱铺乡,村建立村委会辖4个小组。2005年,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归属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
  民国时期赵敬安任村长。1945-1949年,赵金山任农会主任,赵云祯任村长。1949-1950年,李广辉任村主任。1950-1959年,赵金领任村主任。1955-1962年,赵敬圣任村党支部书记,赵云凯任大队长。1962-1966年,赵云能任党支部书记,赵敬胜任大队长。1966-1972年,赵金峰任“革委会”主任。1972-1976年,赵云刚任党支部书记,赵金峰任大队长。1976-1980年,赵金峰任村党支部书记,赵云泉任大队长。1980-2001年,赵云文任村党支部书记,赵云泉任主任。2001-2002年,庞志学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2002-2004年,赵金良任村党支部书记,赵纯吉任村主任。2004-2010年,赵纯吉任村党支部书记,赵金良任村主任。
  村民经济
  该村历代以分散型小农经济为主要经济形式,村民以土地经营为主。1947年土地改革,1951年政府颁发了土地证。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规模根治河流,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地成方,沟成网,较大程度地改变了农村面貌。1980年后,该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种地积极性,粮食产量由集体时的亩产300斤左右,增至亩产900斤以上。由于土地分散,耕种打轧基本靠人翻,人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后经陆续整合,合并了地块,大面积实现了机械化耕作,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
  该村利用土地多的优势搞起了大蒜种植,村民赵纯连组建了一支乡村建筑队。赵纯国兴办了辉煌专业合作社(养殖白背毛木耳),该社总占地面积25亩,大棚21个,投资120万元,年纯收入50万元,解决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并辐射苏家10个大棚,殷巷火把孙村15个大棚,贾庄李天集23个大棚,临邑5个大棚,宁津20个大棚,给他们提供技术、原种,产销一条龙服务。该村有大型收割机7台,货运车4辆,客运车1辆,家用轿车20辆。该村以农业种植、外出务工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
  村民文化
  该村20世纪70年代前,村中游戏主要有打蹦、打铜牌、跳绳、踢毽子,村民在田间地头歇息时安方、唱歌、走四顶,此类游戏逐渐消失。近几年,该村建有文化室,备有图书、科技书刊、报纸等。
  民国时期,该村有私塾一处,新中国建立后,开设小学1-4年级课程,1976年设有初中班一个,辐射小高、小李、东赵、毛王店等村,1979年初中撤销,2003年合班并校,学生转移到小高村小学就读。
  1967年开始实行合作医疗,村里设有卫生室,有赤脚医生一名,基本做到小病不出村,2006年该村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人物
  张本荣 1947年参军,参加解放大西北,任农师政委。
  赵云清 1947年参军,后在空军某师任参谋长,转业后任唐山市水利局副局长。
  1947年参军人员:赵云广 赵云清 张本荣烈士:赵金文 赵云迁
  (赵纯吉 赵云文)
  东小李村
  村庄概况
  东小李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9公里处,东与小高村依邻,西与张公村接壤,南靠毛王店村,北与东铺村相接,原名叫河埃李,1968年改名。
  该村计有李、王、潘、高、杨5姓,均为汉族,李姓人口最多,李姓祖籍由孙集乡十里坞迁来,王姓由白桥乡老王家村迁来,潘姓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来,高姓由顾田村迁来,杨姓由玉皇庙镇玉东村迁来。
  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该村计有常住人口152人,男85人,女77人,41户。全村总面积635亩,其中村居面积210亩,可耕地面积320亩,非耕地面积105亩。该村地势平坦,混合土质,土质一般。
  村貌变化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该村无大变化,村落集中在东西一条小街,长200米。南北无大街,村呈长方形。1978年,村进行标准规划,东西两条大街,南北一条街,过道4.5米。1985年全村通电,2000年大街路面硬化,2009年全村通上了自来水。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没有一座砖瓦房,全部是土坯墙,平顶房。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砖建基,尖顶挂瓦房屋。80年代开始出现石头建基,尖顶挂瓦带前厦房屋。90年代全村石砖结构房屋基本普及,1995年开始建造两层小楼。
  村政沿革
  1945年,商河城解放,归属潘桥区赵屯乡管辖,1958年隶属城关人民公社管辖,村改生产大队,辖一个生产小队,1965年隶属钱铺人民公社。1984年4月,隶属钱铺乡,村改建成立村委会,辖1个小组。2005年,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后归属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
  1947-1949年,李光来任农会主任。1949-1963年,李光来任村党支部书记。1963-1997年,高传武任村党支部书记,李传升任村主任。1997-2000年,李传升任村党支部书记,李庆章任村主任。2000-2009年,高守山任村党支部书记,李方村任村主任。2009-2010年,李方村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2010-2011年,李庆宝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村民经济
  该村历代以分散型小农经济为主要经济形式,村民以经营土地为主。1947年土地改革,1951年政府颁发了土地证。1980年后,该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调动了村民种地积极性,粮食产量由集体时亩产200斤左右,增至亩产1000斤以上。由于土地分散,耕种基本依靠人翻、人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使用与发展,后经陆续整合,合并了地块,大面积实现了机械化耕作,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
  该村利用土地多的优势建立了26个大棚,平均每个大棚年纯收入3万元,该村主要以种植大棚、农业种植,剩余劳力外出务工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有大型拖拉机一台,收割机2部,货运车2辆,家用汽车10辆。
  教育 文化 卫生
  该村每逢春节与小高村举办传统鼓子秧歌,俗称花跷。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组织演小戏班子,丰富村民生活,举办的花跷活动受到周边村的好评。该村建有文化室,备有图书上千册,有报纸、各类书刊等。
  该村在民国时期设有学堂,开设私塾,教授国学、算术课程,在1974年建立小学,开设1-5年级课程,1981年小学撤销,学生转移到小高村小学。1967年,该村实行合作医疗,村里设有卫生室,有赤脚医生一名,基本做到了小病不出村,2006年新农合实行。
  该村村民李方山创建的精神病医院,历经1986、1996、2000、2003、2011年5次扩建,建成济南市商河县精神病医院(该院是济南市审批的唯一一家民营精神病医院,也是山东省唯一民营非营利专科精神病医院)。2009年又经济南市卫生局、济南市残联联合批准为商河县精神卫生康复中心。该院占地面积14.4亩,科室齐全,大型医疗设备一应俱全,设有床位80张,医务人员50人,平均每天看病人员达30人次,辐射到周边20个县市。
  人物
  李方金 1963年3月生,198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7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历任县职业中专教师,玉皇庙镇政府科员、副镇长、党委副书记;怀仁镇镇长、党委副书记、书记、县委常委,县委常委、许商街道党工委书记,县委常委、副县长。2012年1月任县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李方山 副主任医师,1983年被评为商河县第一批卫生系统拔尖人才。历任商河县第十三届到第十七届县人大代表,他从1974年开始学医,经过刻苦学习钻研,在治疗精神病方面有独特技能。2000年他带头给该村硬化街道,捐助4万元。2001年他投资给村民通上自来水,大街安上路灯。2005年他又为乡人民政府建立养老院,捐助23万余元。他为该村村民免费查体,小儿免费防疫。从1994年起,他为该村老人每年春节发放慰问金或5斤猪肉,小高村老人也享受同样待遇。
  1947-1949年参军入伍人员:
  杨长圣 后转业至商河县运输公司。
  李世前 参加抗美援朝后转到新疆建设兵团某部。
  (李世轩 李庆宝)
  西铺村
  村庄概况
  西铺村位于商河县城南7.5公里处,省道248线于村内南北贯穿,东与东铺村相邻,西与陈家村依邻,南靠张公村,北与侯坊村相接。原叫钱庄铺,西铺与东铺原是一个自然村庄,1964年分成2个行政村,该村名叫西铺村。
  该村计有张、杜、王、魏、刘5姓,均为汉族。张姓人口最多,张姓祖籍自明朝洪武三年(1370)由青岛即墨南关迁此,杜姓由孙集乡大杜村迁来,王姓由城西苏家村迁来,魏姓由章丘明水迁来,刘姓由油坊村迁来。
  1965-2005年,该村为钱铺乡政府所在地。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西铺村常住人口有996人(男480人,女516人),共计236户。全村总面积2526亩,其中村居面积380亩,可耕地面积1866亩,非耕地面积280亩。该村地势平坦,村南为红土,村北为白沙土,土质一般。
  村貌变化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该村无大变化,村落集中在东西300米一条小街,南北无大街,呈长方形状。1996年开始规划,东西三条大街,南北一条大街,标准院落为长17米、宽18米,过道4米。1980年全村通电,2001年硬化了大街,2009年全村通上了自来水。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没有一座砖瓦房,全部是土坯房。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砖建基、尖顶挂瓦房屋。80年代开始出现石头建基,尖顶挂瓦前出厦房屋。90年代全村石砖结构房屋普及。1997年,开始建造两层小楼,并购置了新家具、新家电。
  村政沿革
  1945年商河城解放归属玉皇庙区管辖。1958年隶属城关人民公社,村改称生产大队,辖4个生产小队。1965年隶属钱铺人民公社管辖。1984年4月,隶属钱铺乡,村建村委会,辖4个小组,2005年,归属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
  1945-1949年,张开树任农会主任,张清彬任基干队长。
  1949-1956年,张清云任党支部书记,张清友任村长。1956-1958年,陈怀兴任村党支部书记。1958-1964年,张兆吉任党支部书记,张元臣任大队长。1964-1971年,张元臣任大队长主持工作。1971-1975年,张振喜任村党支部书记,张广庆任大队长。1975-1995年,张广庆任党支部书记,张振禄任大队长兼村主任。1995-2000年,张振禄任党支部书记,张清义任村主任。2000-2002年,张清义任党支部书记,张振师任村主任。2002-2008年,张振宝任党支部书记,张兆平任村主任。2008-2011年,张继良任党支部书记,张兆平任村主任。
  村民经济
  该村历代以分散型小农经济为主要经济方式,村民除经营土地以外,利用乡镇驻地的优势,以自产自销的方式做些小买卖,旧时有多家做炸果子、烤烧饼、蒸馒头、合子饼等生意,皮革、轧花、香油等手工业作坊。
  1947年土地改革,1951年颁发土地证。1980年后该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粮食产量由集体时的300斤左右,增至亩产1000斤以上。由于土地分散,耕种基本靠人翻、人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使用和发展。后经陆续整合,合并了地块,大面积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
  该村利用土地多的优势种植大棚150个,平均每个大棚年收入3万元。随着城市化发展的进程,该村可耕地面积越来越少,劳动力自行分散到各行各业。沿街住户利用地缘优势搞起了餐饮业、商贸业、建材业、装修业。该村村民张清汉经营粮食收购点,年纯收入10万元。张元位经营五金电器年收入5万元。张振村经营农资销售,年纯收入40万元,张振宝办有冷库、加油站,年纯收入40万元。魏元礼销售建材并经营运输业,年纯收入20万元。张元生经营百货超市,年纯收入5万元。张广才组建建筑队,拥有固定资金100万元,年纯收入10万元。
  该村有大型拖拉机5台,挖掘机5台,运输车6辆,家用汽车50辆。该村主要以种植大棚、耕种土地、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为家庭主要经济收入。该村有集市,逢三、八为赶集日。
  村民文化
  该村每逢春节举办鼓子秧歌,秧歌队经常代表乡参加县里组织的鼓子秧歌汇演,受到了县、乡及周围村的好评,在20世纪50年代春节,元宵节期间组织演小戏,也受到群众的称赞。该村设有文化室,内有藏书千余册,有各类刊物。
  该村在民国时设有学堂开设私塾,教授国学、算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小学,在1956年设立完小,后改称乡中心小学,开设1-6年级课程,该村同时是乡中学驻地。该村是乡卫生院驻地,村民看病、吃药方便,2005年新农合实行,减轻了村民看病方面的经济负担。
  人物 1
  947-1949年参军人员:
  张清波 张开浩 张广书(残疾军人) 张兆俊(残疾军人) 张开坛(残疾军人)
  张兆吉(残疾军人) 生前在部队任排级干部。
  张开腾(烈士) 陕西省瓦子街战役中牺牲。
  王本荣(烈士) 在新疆喀什战斗中牺牲。
  张开潮(烈士) 在陕西省梯山战役中牺牲。
  (张吉良)
  毛王店村
  村庄概况
  毛王店村位于商河县城南10公里处,东与西赵村接壤,西与张公家村、省道248线依邻,南靠玉皇庙大仁河村,北与东小李相接,因毛、王两家开店而得村名,环乡南路贯穿东西。
  该村计有王、张、李、付4姓,王、张姓人口最多,均为汉族,王氏有二、同姓不同宗,分别由章丘市辛寨村、殷巷镇王楼村迁来,张氏由河北枣强迁此,付姓由玉皇庙镇乔村迁此,李姓由山东新泰迁来。
  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该村计有常住人口564人(男292人,女272人),140户,全村总面积1175亩,其中村居占230亩,可耕地面积945亩,地势平坦,黑黏土,土地肥沃。
  村貌变化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该村无大变化。村落集中在一条百余米长东西大街,村民居住大街两侧,70年代中期开始规划东西2条大街,南北1条大街,规划标准院落为长17米,宽20米居院。1981年全村通电,2007年全部硬化路面,2009年全村通上自来水。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没有一座砖瓦房,全部是土坯墙。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砖建基,尖顶挂瓦房屋。80年代开始出现青石建基,尖顶挂瓦带前出厦房屋,90年代全村石砖结构房屋普及,2000年后开始建造两层小楼。
  村政沿革
  1945年,商河县城解放,归属玉皇庙区张公乡管辖,1955年隶属城关区钱铺高级社,1960年隶属钱铺人民公社管辖,村改称生产大队,辖两个生产小队,1984年4月,隶属钱铺乡,村建立村委会,辖4个小组,2005年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归属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
  1945-1950年,王继圣任农会主任。1952-1958年,李永胜任社区兼村党支部书记。1958-1962年,李云福任村党支部书记,王位福任大队长。1963-1969年,王继茂任村党支部书记,张宗沼任大队长。1969-1989年,张宗沼任村党支部书记,王位明、王孟道先后任村主任。1989年12月-1999年12月,张立家任村党支部书记,王保连任村主任。1999年12月-2000年10月,王保连任党支部书记。2000年10月-2010年,王保全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村民经济
  该村历代以分散型小农经济为主要经济形式,村民以经营土地为主。1947年土地改革,1951年政府颁发了土地证。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规模根治河流,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地成方,沟成网,较大程度地改变了农村面貌。1980年,该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调动了村民种地积极性,粮食产量由集体时亩产300斤左右,增至1000斤左右。由于土地分散,耕种基本依靠人翻、人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使用与发展,后经陆继整合,合并了地块,大面积实现了机械化耕作,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
  该村利用土地多的优势搞起了黑皮冬瓜种植,达400亩,亩均年收入5000元。王学鹏组建一支乡村建筑队,建筑员工达80人,设备投资40万元。该村有大型农用机械5台,货运汽车6辆,家用轿车5辆,面包车5辆,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农业种植收入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
  教育 文化 卫生
  该村春节期间举办鼓子秧歌有百年之久,到各村巡回演出,享有盛名。村建有文化室,备有藏书、报纸。
  该村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小学,设有一个班,开设1-4年级课程,后增到两个班,开设1-5年级课程,1995年撤销学校,学生转移到张公小学就读。1967年该村实行了合作医疗,村里设有卫生室,有“赤脚医生”一名,基本做到小病不出村,2006年,该村实施新农村合作医疗。
  人物
  1947年参军人员:
  王位福 王位清 王道荣 张建温 张建让 张坯告
  烈士:
  王位清 在陕西瓦子街战斗中牺牲,中共党员。
  (王保金)
  堤口村
  村庄概况
  堤口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方向7.5公里处,东与胡楼村接壤,西与孙家村依邻,南靠苏家村,北与东王接壤,钱胡路贯穿东西。原村名叫刘安镇,因防洪在村南修一堤坝而改名为堤口村。
  该村计有刘、王、齐、吕、艾、鲁、陈、岳、李、高10姓,刘姓有三(大刘、中刘、小刘),均为汉族。刘氏始祖于明崇祯年间由河北枣强迁于此。
  截至第六次人口普查,该村计有常住人口556人,140户。全村总面积2100亩,其中村居占370亩,可耕地面积1470亩,非耕地面积260亩。
  村貌变化
  20世纪60年代以前,该村庄无大变化。村落集中于唯一一条东西大街,村民居住大街南北,大街两头各有一口吃水井,20世纪80年代规划为两条东西大街、一条南北大街,规划标准院落。1983年全村通电,2007年全部硬化路面。2009年全村通自来水。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没有一座砖瓦房,全部都是土坯墙、草檐头的平顶房。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砖建基、土坯墙、尖顶挂瓦房屋。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青石建脚,尖顶挂瓦前出厦房屋。90年代全村石砖结构瓦房普及,2000年后开始有两层小楼建筑。村民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并购置了新家具、新家电。
  村政沿革
  1945年商河解放,归属潘桥区管辖。1957年1月隶属城关镇,1960年1月,隶属城关人民公社,村改成生产大队,辖3个生产小队。1962年4月隶属钱铺人民公社,1984年4月,隶属钱铺乡,建立村委会。2005年11月,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归属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
  1945-1949年,刘兴志任村长,刘庆泰任农会主任。1954-1956年,成立初级社、高级社,刘世敬任社长。1960-1970年,岳秀春任党支部书记,刘世修任大队长。1970-1990年,齐胜福任党支部书记,刘传喜任大队长。1990-2000年,刘传喜任党支部书记,陈玉明任村委会主任。2000-2010年,刘传明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村民经济
  该村历代以分散型小农经济为主要经济形式,村民以经营土地为主。1947年土地改革,1951年政府颁发了土地证。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规模兴修水利,根治河流,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地成方、沟成网,为较大程度地改变农村面貌奠定了基础。1980年后该村实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粮食产量由原来集体时的亩产量200斤左右增至900斤以上。由于土地分散(该村土地人均2亩,每户七八块地),耕种打轧以人力为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使用。后经调整、合块,大面积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该村有大型拖拉机7台,家庭汽车10辆,蔬菜大棚8个,养鸡专业户3个。农民以种地、外出务工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
  教育 文化 卫生
  20世纪70年代以前,村中娱乐活动男孩是打铜牌、打蹦,女孩玩跳绳、踢毽子,大人们则在田间歇息时在地头安方、走四顶,后来此类游戏逐渐消失。村中建有文化室,备有图书、报纸。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举办农民夜校、识字班,突击扫盲,政府在该村设立小学一所,开设1-4年级课程。2000年,村小学撤销,学生被分散转移到孙家小学和胡楼小学。1 967年该村实行合作医疗,村里设有卫生室,有赤脚医生一名,基本做到了小病不出村。2004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人物
  1947年参军人员:刘传军 王洪林
  陈俊福在淮海战役中立二等功,排长职务。
  烈士:王洪林 在淮海战役中牺牲。
  (刘传明 刘昌胜)
  相家村
  村庄概况
  相家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9公里处,东与堤口村接壤,西与姬坊村依邻,南靠孙家村,北与姬坊土地相接。以相姓迁来最早,故称相家。
  该村计有相、胡、王3姓,均为汉族,相姓由孙集乡相家村迁来。胡王两姓由河北枣强迁此。
  该村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有159人(男88人,女71人),共计38户。全村总面积418亩,其中村居面积56亩,可耕地面积337亩,非耕地面积25亩。
  村貌变化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该村无大变化,村落集中在一条长260米的小街两旁,呈长方形状。1980年开始规划,标准院落为长30米、宽20米,过道5米。1988年全村通电,2007年街道硬化,2009年全村通上了自来水。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没有一座砖瓦房,全部是土坯房。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砖建基、尖顶挂瓦房屋。80年代开始出现石头建基,尖顶挂瓦前出厦房屋。90年代全村石砖结构房屋普及,村民住上了砖瓦房,居室宽敞明亮,并购置了新家具、新家电。
  村政沿革
  1937年后,商河沦陷,该村受日伪统治。1945年商河城解放归潘桥区苏家管区。1947年隶属城关苏家总支,1961年隶属钱铺人民公社,村改称生产队,辖1个生产小队。1984年4月,隶属钱铺乡,村改建成村委会,辖1个小组,2005年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归属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
  1947-1949年,相元亭任农会主任。1950-1958年,相元亭任党支部书记,胡风亭任村长。1958-1968年,胡风亭任大队长主持村里工作。1968-1988年,相大荣任党支部书记,相大金任大队长。1988-1997年,相大金任党支部书记,相清近任村主任。1997-2002年,相清近任党支部书记,相清海任村主任。2002-2004年,相大斌任村主任主持工作。2004-2010年,相清远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村民经济
  该村历代以分散型小农经济为主要经济方式,村民以经营土地为主。1947年土地改革,1951年颁发土地证。1980年后该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调动了村民种地积极性,粮食产量由集体时的200斤左右,增至亩产1000斤以上,由于土地分散,耕种打轧基本靠人翻、人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使用和发展。后经陆续整合,合并地块,大面积实现机械化作业,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
  该村利用土地多的优势,大面积种植棉花、大蒜,并建起了蔬菜大棚,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该村村民相清远经营铝合金门窗、室内装修、开有餐馆,固定资产12万元,年纯收入5万元。村民胡世猛、相清华两人分别建立乡村建筑队,年收入5万元。全村有家用汽车10辆。
  教育 文化 卫生
  1973年该村设有小学,开设1-3年级课程,1997年撤销,学生转移到孙家完小。1967年该村实行合作医疗,村里设有卫生室,有赤脚医生一名,基本做到了小病不出村。2005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该村逢年过节与孙家村一起举办鼓子秧歌,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村内设有文化室,室内有藏书、报纸、各类刊物。
  人物
  相大财 1947年参军,参加过淮海战役,在朝鲜战场上牺牲,追认为烈士。
  相元武 1946年参军,1948年在寿光战斗中牺牲,烈士。
  (相清远)
  大高村
  村庄概况
  大高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9公里处,东与顾田村接 壤,西与东铺村依邻,南靠小高村,北与范家村相接。
  全村只有高氏一姓,汉族,由山东省莱州府平度高黄 山迁此。
  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常住人口有527人 (男254人,女273人),共计138户。全村总面积1667 亩,其中村居面积203亩,可耕地面积1254亩,非耕地面 积210亩。
  村貌变化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该村无大变化,村落集中在 东西2条230米的小街,南北一条小街长120米,呈长方 形状。1972年开始规划,东西2条大街,标准院落为长20 米、宽20米,过道4米。1985年全村通电,2011年全村 通上了自来水。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没有一座砖瓦房,全部是土坯房。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砖建基、尖顶挂瓦房屋。80年代开始出现石头建基,尖顶挂瓦前出厦房屋。90年代全 村石砖结构房屋普及,2005年开始建造两层小楼,至此村 民住上了砖瓦房,并购置了新家具、新家电。
  村政沿革
  1937年11月,商河沦陷,该村受日伪统治。1945年,商河城解放归属潘桥区赵屯乡管辖。1958年隶属城关苏家总支,1965年隶属钱铺人民公社,村改称生产队,辖3个生产小队。1984年4月,隶属钱铺乡,村改建村委 会,辖3个小组。2005年,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归属许 商街道办事处管辖。
  1947-1949年,高会祥任农会主任,高传伦任基干队 长。1948-1950年,高会刚任党支部书记。1950-1954 年,高会祯任党支部书记。1954-1963年,高汝芳任党支 部书记,高汝杰任社长。1963-1965年,高明辉任党支部 书记,高明泽任大队长。1965-1976年,高汝杰任党支部书记,高明泽任大队长。1976-1977年,高明河任党支部书记,高汝杰任大队长。1977-1982年,高汝杰任党支部书记,高明泽任大队长。1982-1986年,高明泽任党支部书记,高守温任大队长兼村主任。1986-1997年,高守温任党支部书记,高明东任村主任。1997-2000年,高传敬任党支部书记,高明旭任村主任。2000-2004年,高明旭任党支部书记,高明雷任村主任。2004-2010年,高明雷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2011年,高传敬任村党支部书记,高守明任村主任。
  村民经济
  该村历代以分散型小农经济为主要经济方式,村民以经营土地为主。1947年土地改革,1951年颁发土地证。1980年后,该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调动了村民种地积极性,粮食产量由集体时的150斤左右,增至亩产1000斤以上,由于土地分散,耕种打轧基本靠人翻、人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使用和发展。后经陆续整合,合并地块,大面积实现机械化作业,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
  该村利用土地多的优势,大面积种植大蒜和粮食作物,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该村村民高明旭经营运输业,有2辆大型运输车,固定资产100万元,年纯收入30万元。高秉东在钱铺街经营汽车销售,固定资产200万元,年纯收入20万元。高守温在北京朝阳区从事装饰业,年纯收入15万元。高传文经营鞋店,固定资产30万元,年纯收入10万元。该村有大型拖拉机2台,收割机2部,货运车5辆,家用汽车9辆。
  教育 文化 卫生
  该村民国期间建有私塾,设有国学、算术课。新中国建立后,该村设立小学一所,开设1-4年级课程,2000年小学撤销,学生到小高家小学就读。1967年,该村实行合作医疗,村里设有卫生室,有赤脚医生一名,基本做到了小病不出村。2005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人物
  高永昌 明朝末年,在福建省汀州任威武将军。
  高昂清 朝初期武举(高氏十三世)。
  高璠 清初任山西洪洞知县。
  高汝云 转地方在定西地区任公路局局长。
  高明龙 营级干部,转业到商河县西酒厂任书记。
  (高传敬 高明财)
  姬坊村
  村庄概况
  姬坊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7.5公里处,东与相家村接壤,西与苏家村依邻,南靠孙家村,北与侯坊村相接。
  该村计有姬、胡、贾3姓,姬姓人口最多,均为汉族。姬氏祖先明朝中期由河北省武邑迁入。贾氏由山西曲县贾家沟村迁此,胡氏由山西迁此。
  截至第六次人口普查,该村计有常住人口417人(男199人、女208人),119户,总面积1521亩,其中村居占地206亩,耕地面积965亩,非耕地面积350亩,地势平坦,混合土,土质一般,沟渠配套。
  村貌变化 2
  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该村无大变化。村里有东西2条小街80米长,南北一条大街90米长。20世纪80年代开始规划,规划为东西3条大街,南北1条大街,规划标准院落为22米×27米,过道4米。1984年全村通电,2007年硬化大街,2009年通上自来水。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没有一座砖瓦房,全部是土坯墙,平顶房。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青石建基,尖顶挂瓦房屋。90年代全村砖石结构房屋普及。2008年开始建筑两层小楼,多数村民家庭购置了新家具、新家电。
  村政沿革
  1937年11月,商河沦陷,该村受日伪统治。1945年隶属钱铺区孙家乡管辖。1956年隶属钱铺区管辖,1957年隶属潘桥区赵屯乡管辖。1960年隶属城关公社管辖,村改称生产大队,辖两个小队。1984年4月,隶属钱铺乡,村建村委会,辖两个小组。2005年,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归属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
  1945-1947年,贾玉河任农会主任,姬宗尧任基干队长。1947-1949年,姬春让任村长、社长。1959-1966年,姬成贤任村党支部书记,贾玉华任大队长。1966-1986年,姬春德任“革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胡世银任大队长。1986-1996年,姬建明任党支部书记,姬法雨任村主任。1996-1998年,胡传详任党支部书记,姬建明任党支部副书记,姬建亮任村主任。1998-2005年,姬立会任党支部书记,姬法雨任村主任。2005-2007年,姬法雨任党支部书记,姬健民任村主任。2007-2010年,姬建民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村民经济
  该村历代以分散型小农经济为主要经济形式,村民以经营土地为主。1947年土地改革,1951年政府颁发了土地证。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地成方、沟成网,较大程度地改变了农村面貌。1980年后,该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调动了村民种地积极性,粮食产量由集体时的亩产100斤左右,增至亩产900斤以上。由于土地分散,耕种打轧基本靠人翻、人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使用和发展。后经陆续整合,合并地块,大面积实现机械化作业,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
  该村利用土地多的优势,大面积种植粮食作物和棉花,村民以外出务工和种植农作物为主要经济来源。村民胡世亮在2011年春,搞起了幸福胡生态园(主要养殖鸡鸭鱼,种植果树),投资达100万元。该村拥有大型拖拉机3台,家用汽车21辆。
  教育 文化 卫生
  该村历年举办高跷队,在周边村享有盛名。村里每逢春节组织演小戏,很是热闹。
  该村设有文化室,有藏书、报刊。民国时期该村设有学堂一处,开设国学、算术课,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小学,开设1-4年级课程,1996年撤销,学生被转移到孙家完小。1967年该村设有卫生室,有赤脚医生一名,2006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人物
  1947年参军人员:
  姬成贤 姬成岭 胡传文 贾玉华 贾义河
  姬建彬 姬建华 姬连功 胡清水(烈士) 姬春法
  姬成贤 参加过淮海、上海战役,在战斗中7次受伤,二等伤残军人。
  姬成岭 参加胶济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舟山战役、抗美援朝战争,在朝负伤,任连指导员。
  胡传文 参加淮海、渡江战役。
  姬建彬 参加淮海、抗美援朝战争,任团长。
  贾义河 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姬建民)
  顾田村
  村庄概况
  顾田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10公里处,东与苏家村接壤,西与大高村依邻,南靠白桥乡赵屯村,北与孙家村相接。
  该村计有张、顾、陈、田、高、王、题、赵8姓,均为汉族。张姓有二,一支由山东诸城迁来,另一支由河北枣强县迁来。顾姓自山东高唐迁来,田姓由淄博临淄迁来,陈姓由沙河乡吴杨村迁来,赵姓由济阳县后桥迁来,高姓由大高村迁来,王姓由东关迁来。
  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常住人口有510人(男249人,女261人),共计121户。全村总面积1291亩,其中村居面积225亩,可耕地面积964亩,非耕地面积102亩。
  村貌变化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该村无大变化,村落呈东西200米、南北100米的长方形状。1971年开始规划,东西一条大街长500米,南北大街300米,标准院落为长21米、宽25米,过道4米。1979年全村通电,2006年硬化大街,2009年全村通上自来水。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没有一座砖瓦房,全部是土坯房。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砖建基、尖顶挂瓦房屋。80年代开始出现石头建基,尖顶挂瓦前出厦房屋。90年代全村石砖结构房屋普及。2007年开始建造两层小楼,至此村民住上了砖瓦房,并购置了新家具、新家电。
  村政沿革
  1937年11月后,商河沦陷,该村受日伪统治。1945年,商河城解放归属潘桥区管辖。1958年,隶属城关人民公社苏家管区,村改称生产队,辖3个生产小队。1964年,隶属钱铺人民公社苏家总支管辖。1984年4月,隶属钱铺乡,村建村委会,辖3个小组。2005年,归属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
  1947-1949年,赵德旭任农会主任,田敬现任村长,张德胜任基干队长。1950-1955年,田敬现任党支部书记,张德茂任村长。1956-1958年,孙世亭任高级社党支部书记,张德坤任支部副书记,孙法玉任社长。1959-1961年,赵德贵任党支部书记,田家昌任大队长。1962-1969年,田家昌任党支部书记,赵登营任大队长。1970-1979年,田敬来任村党支部书记,赵登营任大队长。1980-1992年,赵登营任党支部书记,张富武任村主任。1993-1999年,张富武任党支部书记,赵恩河任村主任。2000-2002年,田家禄任党支部书记。2002-2003年,张富武任党支部书记,张富详任村主任。2003-2010年,张福祥任党支部书记,张富阶任村主任。2012年,张继福任党支部书记,赵恩河任村主任。
  村民经济
  该村历代以分散型小农经济为主要经济形式,村民以经营土地为主。1947年土地改革,1951年颁发土地证。1980年该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粮食产量由集体时的200斤左右,增至亩产1000斤以上,由于土地分散,耕种打轧基本靠人翻、人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使用和发展。后经陆续整合,合并地块,大面积实现机械化作业,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
  该村利用土地多的优势,大面积种植大蒜和粮食作物,还发展大棚,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该村有大型拖拉机5台,收割机1部,家用汽车24辆。
  教育 文化 卫生
  该村逢年过节有举办鼓子秧歌的习俗,丰富文化生活。20世纪60年代,村民春节期间组织演出小戏。
  该村设有文化室,内有藏书千余册,还有报纸、各类刊物。
  民国初期,该村设有学堂一处,开设私塾,学习国学、算术,新中国成立后设有小学,开设1-4年级课程,1997年撤销小学,学生被转到孙家小学。20世纪60年代,该村设有卫生室,有赤脚医生一名,村民小病不出村,2005年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人物
  1947年参军人员:
  高明堂 张茂水 赵德福 田光泽 田光华
  张茂友(烈士) 张明德 赵德广 赵德龙 赵德新
  田光美 张茂莲(任师长,后转哈尔滨市汽车制造厂任书记)
  (张继福 田家禄
  胡楼村
  村庄概况
  胡楼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10公里处,东与孙集乡罗家村接壤,西与堤口村依邻,南靠苏家村,北与东王村相接。
  该村计有胡、郭、李、贾、周、赵6姓,均为汉族,胡姓人口最多,胡姓由河北枣强迁来。郭姓由孙集乡大郭家村迁来,周姓由孙集周城村迁来,贾姓由孙集乡贾家迁来,李姓由孙集李庙村迁来,赵姓由白桥乡红庙许村迁来。
  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该村计有常住人口1027人,男498人,女529人,262户。全村总面积2306亩,其中村居面积376亩,可耕地面积1800亩,非耕地面积130亩,该村地势平坦,村南红土,村北混合土,土质肥沃,沟渠配套。
  村貌变化 2
  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该村无大变化,村里有东西两条小街150米长,南北两条街200米长,呈南北长,东西短状。20世纪80年代开始规划成东西一条大街、南北两条大街,标准院落长20米,宽20米,过道5米。2000年,全村通电,大街路面硬化,2009年,全村通上自来水。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没有一座砖瓦房,全部是土坯墙,平顶房。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砖建基,尖顶挂瓦房屋。80年代开始石头建基,尖顶挂瓦带前出厦房屋。90年代全村石砖结构房屋普及。2000年后,开始建造两层小楼,多数村民家庭并购置了新家具、新家电。 村政沿革 1937年11月后,商河沦陷,该村受日伪统治。1945年,商河城解放,归属潘桥区管辖,1960年隶属城关人民公社苏家管区,村改称生产大队,辖6个生产小队,1964年,隶属钱铺人民公社苏家总支管辖。1984年4月,隶属原钱铺乡,村建村委会,辖6个小组。2005年,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归属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
  1945-1949年,胡田清任农会主任,胡立清任基干队长。1949-1958年,胡云丛任社长。1958-1970年,胡传章任村党支部书记,胡云正任大队长。1970-1997年,胡云正任村党支部书记,胡兴清、胡建计、胡传亮先后任大队长。1997-2000年,胡传春任村党支部书记,胡传亮任村主任。2000-2007年,胡建学任村党支部书记,胡传亮任村主任。2007-2010年,胡世友任村党支部书记,胡连福任村主任。
  村民经济
  该村历代以分散型小农经济为主要经济形式,村民以经营土地为主,1947年土地改革,1951年政府颁发了土地证。1980年后该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粮食产量由集体时亩产200斤左右,增至亩产1000斤以上。由于土地分散,耕种打轧基本靠人翻、人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使用与发展,后经陆续整合地块,大面积实现机械化耕作,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
  该村利用土地多优势,大面积种植大蒜、粮食作物、大棚,村里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村民胡振领在北京大兴经营铅网企业,固定资产千万元,年纯收入100万元。胡广利在大兴经营铅网厂,固定资产800万元,年收入80万元。胡方亭在北京大兴经营铅网,固定资产600万元,年收入50万元。该村有大型拖拉机9台,收割机4部,货运车2辆,家用汽车50余辆。
  教育 文化 卫生
  该村每逢春节举办鼓子秧歌,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春节期间组织演出小戏。该村设有文化室,内有藏书千余册,还有报纸、各类刊物,村民定期学习。
  该村在民国时期设有学堂,开设国学、算术课,新中国成立后设1-5年级课程,2011年小学撤销,学生被转移西铺中心小学。1967年该村实行合作医疗,村里设有卫生室,有赤脚医生一名,基本做到小病不出村,2006年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人物
  1947-1949年参军人员:
  胡世常 胡会清 胡传水 胡涛清(在部队任指与 员) 胡建元 胡云行(伤残军人) 胡建营 胡云敏 周云禄 胡建轮 郭连帝 胡振耀 胡传新 胡云珠(转 业到四川省绵阳市,在部队时任团长) 胡传福(在新疆 建设兵团某部任团级干部)。
  (胡世友)
  范家村
  村庄概况
  范家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8公里处,东与姬坊村接 壤,西与蒋家村依邻,南靠大高村,北与侯坊村相接,以 范姓迁来最早,故称范家。
  该村计有安、李、温、孙、刘、石、范、訾、王9 姓,均为汉族,安姓人口最多。温姓由济阳县温家店迁 来,其余各姓均由河北枣强迁来。
  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常住人口有468人(男230人,女238人),共计115户。全村总面积1840亩,其中村居面积150亩,可耕地面积1390亩,非耕地面 积300亩。该村地势平坦,土质一般。
  村貌变化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该村无大变化,村里有东西 两条小街长260米,南北一条小街长90米,村整体呈长 方形状。1990年开始规划,东西3条大街,标准院落为长 21米、宽23米,过道5米。1985年全村通电,2009年全 村通上自来水。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没有一座砖瓦房,全部是土坯房。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砖建基、尖顶挂瓦房屋。80年代开始出现石头建基,尖顶挂瓦前出厦房屋。90年代全石砖结构房屋普及。2007年,开始建造两层小楼,至此村民住上了砖瓦房,并购置了新家具、新家电。
  村政沿革
  1937年11月后,商河沦陷,该村受日伪统治。1945年,商河城解放归属潘桥区苏家管区管辖。1947年,隶属城关钱铺总支。1961年,隶属钱铺人民公社,村改称生产队,辖3个生产小队。1984年4月,隶属钱铺乡,村改村委会,辖3个小组。2005年,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归属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
  1947-1949年,范配成任农会主任,安立禄任基干队 长。1949-1957年,李孔任党支部书记,李轮治任村长。 1957-1958年,李龙任党支部书记兼社长。1958-1965 年,侯立春任党支部书记,安常亭任大队长。1965-1987年,刘宝金任党支部书记,李润杰任大队长。1987-1998 年,李泽祥任村党支部书记,温大礼任村主任。1998- 2001年,温大礼任党支部书记,李建柱任村主任。2001- 2003年,李泽泉、温连声主持村里工作。2003-2005年, 乡派干部主持村里工作。2005-2011年,温大礼任村党支 部书记兼村主任。
  村民经济
  该村历代以分散型小农经济为主要经济形式,村民以 经营土地为主。1947年土地改革,1951年颁发土地证。 1980年后该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调动了村民种地积极性,粮食产量由集体时的200斤左右,增至亩产1000斤以上。由于土地分散,耕种打轧基本靠人翻、人拉,很大程 度上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使用和发展。后经陆续整合,合并 地块,大面积实现机械化作业,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
  该村利用土地多的优势,大面积种植棉花、大蒜和粮食作物,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该村有大型拖拉机5台,收割机1部,货运车3辆,家用汽车 10辆。
  教育 文化 卫生
  该村逢年过节有举办鼓子秧歌的习俗,丰富村民的文 化生活。该村设有文化室,内有藏书千余册,还有报纸、 各类刊物。
  该村民国期间建有私塾,设有国学、算术课。新中国 建立后,该村设立小学一所,开设1-4年级课程,1997年撤销,学生到孙家小学就读。1967年,该村实行合作医疗,村里设有卫生室,有赤脚医生一名,基本做到了小病不出村。2006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人物
  1947年参军人员:
  范配洪 安长领 刘延福(任团长,多次受伤、后转 至南京军区) 范金榜(在部队时营级干部,后转地方)
  (温大礼 李润海)
  东王村
  村庄概况
  东王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10公里处,东与孙集乡罗家村接壤,西与潘家村依邻,南靠堤口村,北与清水坡相接。
  该村计有潘、王、张、苑、代、孙6姓,均为汉族。潘、王姓人口较多,潘氏由潘桥迁此,张、王氏由河北枣强迁此,苑氏由保定府清苑县迁来,代氏由老代家迁此,孙氏由孙家迁此。
  该村计有常住人口583人(男292人,女291人),49户。全村总面积1700亩,其中村居占280亩,可耕地面积1315亩,非耕地面积105亩,该村地势平坦,村西南为红土,其余白土,土质一般。
  村貌变化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该村无大变化,村落呈长方形。20世纪末期开始规划东西3条大街,南北2条大街,规划标准院落为长20米,宽20米,过道4米宽。2010年春,全部硬化路面。1984年全村通电,2009年全村通上自来水。
  新中国成立之前,全村没有一座砖瓦房,全部是土坯墙,平顶房。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砖建基尖顶挂瓦房屋。80年代开始出现青石建基,尖顶挂瓦带前出厦房屋。90年代全村石砖结构房屋普及,2009年开始建造两层小楼,至此村民们住上了砖瓦房,并购置了新家具、新家电。
  村政沿革
  1937年11月,商河沦陷,该村受日伪统治,1945年,商河城解放归属潘桥区胡楼乡管辖,1957年1月,隶属城关镇。1960年1月,隶属城关人民公社,村改称生产大队,辖3个生产队。1962年4月,隶属钱铺人民公社。1984年4月,隶属钱铺乡,村建立村委会。2005年11月,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归属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
  1945-1947年,王秀尧任农会主任,潘朝宗任基干队长。1947-1958年,苑传秀任社长兼村党支部书记。1958-1960年,王佃法任党支部书记兼村长。1960-1966年,王付清任村党支部书记,潘延礼任大队长。1966-1973年,王贵义任村党支部书记,潘延礼任大队长。1976-1985年,潘延礼任村党支部书记,王贵木任村主任。1988-2000年,张洪华任村党支部书记,王贵木任村主任。2000-2002年,张法友任村党支部书记,潘彪任村主任。2003-2010年,王华军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村民经济
  该村历代以分散型小农经济为主要经济形式,村民以经营土地为主。1947年土地改革,1951年政府颁发了土地证。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规模根治河流,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地成方,沟成网,较大程度地改变了农村面貌。1980年后,该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调动了村民种地积极性。粮食产量由集体时亩产200斤左右,增至亩产900斤以上。由于土地分散,耕种打轧基本依靠人翻、人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使用与发展,后经陆续整合,合并地块,大面积实现机械化耕作,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
  该村利用土地多的优势大面积种植大蒜。村民王荣新在泰安市办大型餐饮服务,年纯收入100万元。王贵权在北京大兴经营建材、装饰,年纯收入80万元。王荣江在济南市办装饰品加工厂,年纯收入30万元。该村有大型拖拉机3台,货运汽车2辆,家庭用汽车30辆。该村村民以土地种植、外出务工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
  教育 文化 卫生
  20世纪70年代前,村民娱乐主要是打铁钵、玩打铜牌、打蹦;女孩玩跳绳、踢毽子,大人们在田间地头安方,走四顶,后此类游戏逐渐消失。村建有文化室,备有图书、报纸,村民从中学到知识与科学技术。
  在民国时期村中设有小学一个班,开设国学,新中国成立后,小学增到两个班,开设1-4年级课程,2000年小学撤销,学生被转移到胡楼小学。
  1967年,该村办起了合作医疗,有赤脚医生一名,方便村民看病。2006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减轻了村民的经济负担。
  人物
  王庭轩 1947年参军,在部队任排长。
  潘朝干 1947年参军,在陕西宝鸡战斗中失踪,追认为烈士。
  王桂良
  1947年参军,在淮海战役中牺牲,烈士。
  潘朝圣 潘延胜1947年参军,伤残军人。
  张立亭 1948年参军,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历任营长、军事教员。
  张洪武 在惠民县历任县长、人大常委会主任。
  潘传利 历任商河县副县长,天桥区副区长,政法委书记,纪委书记,济南市民政局副局长。
  (王华军 张洪霞)
  孙家村
  村庄概况
  孙家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9公里处,东与堤口村接壤,西与蒋家村依邻,南靠大高村,北与姬坊村相接。
  该村只有孙氏一姓,汉族,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来。
  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常住人口有674人(男345人,女329人),共计184户。全村总面积1860亩,其中村居面积300亩,可耕地面积1200亩,非耕地面积360亩。
  村貌变化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该村无大变化,村落集中在一条长170米的东西小街两侧,南北无大街,呈长方形状。1974年,开始规划成东西3条大街,南北2条街,规划标准院落为长20米,宽20米,过道4米,钱胡路贯穿东西。1987年全村通电,2008年大街硬化,2009年全村通上自来水。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没有一座砖瓦房,全部是土坯房。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砖建基、尖顶挂瓦房屋。80年代开始出现石头建基,尖顶挂瓦前出厦房屋。90年代全村石砖结构房屋普及。2000年,开始建造两层小楼,至此村民住上了砖瓦房,并购置了新家具、新家电。
  村政沿革
  1937年11月后,商河沦陷,该村受日伪统治。1945年,商河城解放归属潘桥区苏家管区。1958年,隶属城关人民公社,村改称生产大队,辖4个生产小队。1961年,隶属钱铺人民公社。1984年4月,隶属钱铺乡,村改建成村委会,辖4个小组。2005年,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归属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
  1947-1949年,孙守纪任农会主任,孙大征任基干队长。1949-1963年,孙大水任社长、村党支部书记,孙法玉任副社长、大队长。1963-1970年,孙大水任村党支部书记,孙法玉任大队长。1970-1997年,孙大干任党支部书记,孙大礼、孙大全分别任村主任(大队长)。1997-2011年,孙法湖任村党支部书记,孙发杰任村主任。
  村民经济
  该村历代以分散型小农经济为主要经济方式,村民以经营土地为主。1947年土地改革,1951年颁发土地证。1980年后,该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调动了村民种地积极性,粮食产量由集体时的150斤左右,增至亩产1000斤以上,由于土地分散,耕种打轧基本靠人翻、人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使用和发展。后经陆续整合,合并地块,大面积实现机械化作业,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
  该村利用土地多的优势,大面积种植棉花、大蒜和粮食作物,该村主要以种植农作物为主,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村民孙文办起了服装加工厂,固定资产50万元,年纯收入10万元。孙法湖办起建筑队,固定资产80万元,年收入20万元。该村有大型拖拉机3台,家用汽车15辆。
  村民文化
  该村逢年过节有举办鼓子秧歌的习俗,丰富村民文化生活。该村设有文化室,内有藏书千余册,还有报纸、各类刊物。
  该村民国期间建有私塾,设有国学、算术。新中国建立后,该村设立小学一所,开设1-5年级课程,1976-1978年,设有初中班两个班,1978年9月撤销,学生转移到钱铺中学。2006年,村小学撤销,学生转到西铺中心小学。另设学前班,2010年学前班撤销,学生转到东铺幼儿园。
  1967年,该村实行合作医疗,村里设有卫生室,有赤脚医生一名,基本做到了小病不出村。2006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人物
  1947年参军人员:
  孙大祥(荣军) 孙守增(烈士) 孙大禄(烈士)
  孙守街 孙大湖 孙守恒(烈士) 孙大林
  孙世银(烈士) 孙守真(烈士)
  (孙法湖)
  苏家村
  村庄概况
  苏家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17.5公里处,东与白桥乡马庙村、土马河接壤,西与古田村依邻,南靠白桥乡左家村,北与堤口村相接。
  该村计有张、苏、田、左、鲁、李、陈、王8姓,均为汉族。张姓由河北枣强县迁此,苏姓由河北枣强迁此,左姓由白桥乡左家村迁此,鲁姓由新泰迁此,李姓由白桥乡潘桥村迁来,陈姓由郑路镇营子陈村迁来,王姓由白桥乡菜王村迁来。
  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计有常住人口1023人,男498人,女525人,237户。全村总面积1873亩,其中村居面积300亩,可耕地面积1573亩,该村地势平坦,东坡为红土,西坡为白土,土质一般,沟渠基本畅通。
  村貌变化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该村无大变化,村落集中在东西一条街两侧,东西长400米,南北宽140米,呈长方形状。1977年开始规划,东西一条大街,南北两条大街,标准院落为长22米,宽25米,过道5米。1978年全村通电,2009年全村通上自来水,2010年硬化大街。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没有一座砖瓦房,全部是土坯墙,平顶房。20世纪76年代开始出现砖建基,尖顶挂瓦房屋。80年代开始出现石头建基、尖顶挂瓦带前出厦房屋。90年代全村石、砖结构房屋普及。2000年开始建造二层小楼,至此村民住上了砖瓦房,并购置了新家具、新家电。
  村政沿革
  1937年11月后,商河沦陷,该村受日伪统治。1945年,商河城解放,归属潘桥区管辖。1950年,隶属潘桥区管辖。1958年,隶属城关人民公社苏家管区,村改称生产大队,辖3个生产小队。1964年隶属钱铺人民公社,苏家总支管辖,由3个生产小队分为6个小组。1984年4月,隶属钱铺乡,村建立村委会,辖6个小组。2005年,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归属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
  1945-1949年,鲁德圣任农会主任,张清博任基干队长。1949-1970年,鲁德圣任社长、党支部书记,张守木任大队长。1970-1976年,张守木任村党支部书记兼大队长。1977-1983年,张成林任村党支部书记,左连银任大队长。1984-1994年,苏仁京任村党支部书记,田道山任村主任。1995-2001年,左连银任村党支部书记,田康宝任村主任。2001-2002年,田康宝任村党支部书记,苏广春任村主任。2003- 2007年,张文水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2008-2010年,张守忠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村民经济
  该村历代以分散型小农经济为主要经济形式,村民以经营土地为主,1947年土地改革,1951年政府颁发了土地证。1980年后,该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调动了村民种地积极性,粮食产量由集体时亩产240斤左右,增至1000斤以上。由于土地分散,耕种打轧基本靠人翻、人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使用与发展,后经陆续整合,合并地块,大面积实现机械化耕作,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
  该村利用土地优势大面积种植大蒜、粮食作物,村里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该村村民张成孝在北京大兴区办铅网厂,固定资产达80万元,年纯收入15万元。苏京利在北京大兴区办铅网厂,固定资产80万元,纯收入20万元。苏广正在天津西青开发区经营泡沫颗粒,年收入30万元。该村有大型拖拉机5台,收割机1部,家用汽车35辆。
  教育 文化 卫生
  该村逢春节举办传统的鼓子秧歌队,20世纪60年代在春节期间演出小戏,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该村设有文化室,内有藏书千余册,还有报纸、各类刊物。
  民国时期,该村设有学堂一处,开设私塾,学习国学、算术,新中国成立后设有小学,开设1-5年级课程,在1967年设有初中班,1980年初中班撤销,学生转到钱铺中学。2010年撤销小学,学生转到钱铺中心小学。
  该村20世纪50年代设有卫生室,医生3名,60年代卫生室撤销,村实行了合作医疗,有赤脚医生一名,做到了小病不出村。2006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人物
  1947年参军人员:
  苏京秋(伤残军人)张守吉(伤残军人)张清思
  张清湖 苏传典(团级干部,后转建设兵团)
  苏广利(伤残军人)
  (田康宝 田凌峰)
  前邵村
  村庄概况
  前邵村位于商河城南10公里(许商办事处的最南端)。东临西小李村,西临付常村,南临李河沟,北临后邵村。村中间有南北通道(深道沟),东西大街一条,村民布局两侧,据村碑记载,在明末清初该村名称“小新庄”,于氏立村,后改邵老庄(简称邵家村)。因该村人多,分布居住,分为前庄、后庄,该村居前,故得名前邵村。
  该村有于姓、邵姓、张姓(分为二张)、邢姓、吕姓、齐姓、王姓、李姓、杨姓、姚姓、侯姓居住。于、吕、齐、侯四姓已无。据邵氏家谱记载,明末清初,先祖自青州温成县迁居邵家村。张氏家族是该村第一大姓,在元末明初,始祖自青州府乐安县城北榆林村迁居商河张大人村,居住数世,迁居邵家村。邢氏家族是该村第二大姓,据邢氏家谱记载,在明末清初,先祖由河北枣强迁居临邑,居住数世,到五世,由先祖邢望楼、邢望山迁居邵家村东头,居住繁衍,人丁兴旺。其他姓氏先后迁居该村,迁入时间无从考证。
  该村东西长410米,南北宽310米,除池塘、洼地外,实占面积114亩。该村人口土改前(1947年)285人,1955年320人,至2010年401人,常住人口414人。该村耕地面积1400亩(1951年政府颁发土地证时数字)。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河流沟渠占用耕地,至2010年可耕地面积1167亩。
  村貌变化
  该村村台较高,道沟深、坡度陡,成为较有名的台子村。村落集中在南北方向道路两侧,一条东西向大街,横贯村庄。村民居住房屋90%土木结构,只有少数人家房屋垒几行砖。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该村村貌无大变化。1989年春,该村实行宅基规划,为了节约土地、平整村落,最高点撤土1.6米。填平数百年的深道沟、池塘扩大面积,形成南北方向大街、东西方向大街各一条,规划宅基,东西宽约20米,南北长25米。房屋由过去的土木结构转变成石块、砖木结构。门窗由木板门、木条窗改成木质的镶玻璃门窗,宽敞明亮。2005年后,政府撤销各项提留款项,反补农业,减轻农民负担,增加了收入。部分房屋实现了混凝土结构,铝合金门窗,密封牢固。该村在1987年冬供电,大街安上了路灯,村民购置电器。2005年,村民集资政府补贴,柏油公路贯通该村可直达玉皇庙镇。2008年夏天,村里安装自来水。2009年夏天,该村有36户先后修建了沼气池,利用粪便,节约能源,改善了环境。
  村政沿革
  该村自清朝以来,隶属商河县五区(玉皇庙区)。1947年划入四区,1958年划入嵩孙乡,1959-1960年划入胡集乡。1960-1965年划入玉皇庙人民公社。1965年划入钱铺人民公社,1980年春改称钱铺乡,2005年并入许商街道办事处。
  该村民国时期村长先后由张延争、张吉广、张保清担任。1947年,土改时邢克勤任农会主任,张延孟、张延贡先后任村长。1948-1951年,邵瑞斌任村农会主任,李传美任妇女主任。1952-1954年,张宗水任村长。1955-1957年,(高级社)前邵、后邵、李马虎三个自然村组成一个大队,村党支部书记邢振江,该村划分两个生产队,五队队长邢振海,六队队长张宗福。1958-1960年,党支部书记邢振江,大队会计张延成,妇女主任邢克祯。1961年春,联合大队解散,该村分为3个生产小队,一队队长张宗田,二队队长邢振海,三队队长邢唯木。1968年夏-1969年,村“革委会”主任邢维新,民兵连长邢广义。1970-1986年,村党支部书记邢振江,民兵连长张宗友。1986年冬-1999年夏,村党支部书记邢维元,村主任邵永安,村文书张吉正,妇女主任张希枝。1999年夏,张恒东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妇女主任刘胜梅。
  村民文化
  1938-1945年,该村有民办武术班,张其路任教练。1932-1945年民办私塾,赵督州任教师。1949-1952年,建村小学,邵瑞林任教师。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举办农民夜校、识字班,突击扫盲。1968年冬建立小学。1985年夏在村前重新修建砖瓦结构,玻璃门窗六配套高标准的学校,2005年与垤道村合并。截至2010年,该村学生考入大学的20余名。该村村民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组织演唱吕剧《借年》《李二嫂改嫁》。春节时,村民自发组织秧歌队,走街串巷表演。20世纪七八十年代,村民利用业余时间变魔术、耍杂技。进入21世纪,老年人打扑克,下象棋、安方,老有所乐。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该村设有药铺,有中医张乃河(号称二先生)、张延肖。1955年政府开始培训村卫生员邢克智(外科)、张相金(中医),1966年开始实行合作医疗,政府培训赤脚医生张延路、张相金,打疫苗搞防疫。2006年实行新一轮合作医疗,减轻了农民看病的负担。
  村民经济
  该村村民历代以分散型小农经济为主,主要靠传统的种植方式经营土地,水源是砖井,吸水工具是辘轳,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收入差。1947年以后,村民分得了土地。1951年,政府颁发了土地证,实行耕者有其田,生活有来源,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粮食产量有所提高。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工业的发展,经济收入的提高,购买了畜拉水车、手摇水车,提高了效率,增加了收入。20世纪六七十年代,政府号召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为农业的发展、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奠定了基础。当时粮食产量很低,为了温饱,生产队大面积种植红薯,它的特点产量高、易储存,既能生吃,又能切干。1965年春,该村打第一眼机井,购买了一台8马力的机器。1970年,每个生产队都打了机井,各购买了一台12马力的机器。1978年冬,第二生产队购买了2匹部队退役的马,购置了一辆马车。
  改革开放后,该村实行责任制,农民分得了责任田,调动了村民种地的积极性,逐步使用了良种、化肥、农药。粮食亩产由集体时的300斤增至800斤以上。村民为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大面积种植棉花(鲁棉一号),由集体亩产100多斤,增收到500斤以上。从原来的人力、牛耕逐步实行机械化。机器、水泵、拖拉机、机动三轮车各户都有,50马力以上的大型拖拉机15台。节省了人力,增加了收入。进入21世纪,达到40亩一眼机井的灌溉要求。小麦、玉米单产都超千斤,旱涝保收。该村有建筑队2个,剩余劳动力不用外出就可以增加经济收入。村内有做豆腐皮的大户,其产品销往附近各乡镇,该户一项年收入8万元。近几年修建蔬菜大棚32个,每个大棚年收入5万元,最高的能收入6万元。村里还发展养殖业,养猪、养鸡已初具规模,养殖区9个,存栏量900头,猪年出栏量1300头,鸡5000只。截至2010年,该村有面包车、轿车21辆。
  该村村民家庭团结,尊老爱幼,村民和谐,村风较正。截至2011年,80岁以上的老人有20名,其中86岁以上的老人8名。
  人物
  解放前老党员有:邢振升邢维华童兄章邵登海邵瑞彬邢振江邢振海张乃信李传美抗日战争参军的有:张宗喜张宗柬董云深邢万福(烈士,在乐陵市与日军作战时牺牲,时任连长) 邵瑞武(曾任江西军工厂党委书记)
  解放战争时期参军的有:邢道亮 邢万祯 张宗意张宗臻 邢振业 张宗浩 张延富
  参加抗美援朝的有:张宗臻 邢万祯 张宗意(曾任商河县外贸局局长)
  青年干部:邢维贡(山东省委统战部工作,处级)
  (张恒东)
  后邵村
  村庄概况
  后邵村位于商河城西南10公里处,东与西小李村接壤,北与李马虎村相邻,西与小常庄村毗邻,南与前邵村相依。
  该村计有邵、魏、夏、张、杜、李6姓,截至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该村计有常住人口353人,87户,总面积980亩,其中村居150亩,耕地面积830亩。
  据邵氏家谱记载,先祖自青州温城县迁居于商河城南10公里建邵家庄。具体迁居建村时间,谱书无记载。该村,其他姓氏除魏氏外陆续迁入,各姓迁入时间,均无从考证。
  据魏氏家谱记载:魏氏先祖荣公自1404年由河北枣强县迁居山东济阳县魏家堡村,后其中一支迁至后邵村西约200米建小魏家村,因其村小人少,故历来与后邵村一同管理,后形成一个行政村。
  村貌变化
  20世纪60年代,村落集中于一条东西大街两侧,村东有一条从北向南的大道,村民称其为官道,是旧社会地方官到济南府必经之路。村落建筑多为青砖建基,土坯砌墙,房架为梁檩结构,平顶草檐大出头,也有少数房屋无砖建基,俗称土打屋框。90年代,该村统一实行了村庄规划,每户宅基面积东西长22米,南北长27米,这段时间所建房屋多为青石建基,全砖砌墙,尖顶挂瓦带前出厦房屋。2005年以后,部分新建房屋出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
  统一规划后,村中的大街也由原来一条变成了前后两条,两条大街中间坐落3排标准院落。
  1987年实现全村通电,除照明条件明显改善外,村民也逐步看上了电视,用上了电扇等家用电器。2006年春,村内铺设了自来水管道,同年夏天全部供水。
  村政沿革
  清宣统二年(1910)该村属商河县五区(玉皇庙区)许寺乡。民国延续原有区划。1947年该村划归四区(钱铺区),1952年改归五区(玉皇庙)管辖,1958年划入篙子村乡,1959年划归玉皇庙人民公社,1965年划入钱铺乡人民公社,后改称钱铺乡,2005年11月,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归属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
  民国时期,邵文学任村长。1946-1949年,魏星山任农会主任。1950-1954年,夏大君任村长。1954-1956年夏大臣任初级社长。1954-1958年该村与前邵村、李马虎村联合成立高级社,被划为第四生产队,夏大臣任大队长。至1960年,联合大队分开,该村成为独立大队,夏大臣任大队长直至1964年,1965-1968年夏荣金任大队长。1968-1970年夏荣喜任“革命委员会”主任,至1970年该村始建立村党支部,夏荣喜任党支部书记,魏成责任大队长至1990年。1990-2011年,夏荣责任党支部书记,魏成学任村委会主任,2011年3月,由魏克岭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民经济
  该村历代以分散型小农经济为主要经济形式,村民主要靠经营土地,只有几户农闲时节做豆腐、烤锅饼走街串巷做生意。
  1947年土地改革,1951年政府给农民颁发了土地证,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粮食产量有所提高,由于受到自然条件和生产力的限制,村民生活并没有太大改观。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大规模根治河流,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既为农业发展,农村面貌的改变奠定了基础,也使得粮食的产量有了提高。1980年,该村实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调动了村民的种地积极性。由于大面积使用了良种、化肥、农药,不少农户也陆续购置拖拉机、三轮车,机械化程度提高,粮食产量由原来的300斤增至800斤以上,村民的生活也随之有了明显的改善。
  该村自2005年大力发展养猪业和种植蔬菜大棚,截至2010年,该村养猪户30户,生猪存栏量达1000头,每年向市场提供商品猪800头,纯利润可达40万元。截至2011年夏,该村已有高温大棚51个,每年可向市场供应精细蔬菜125万斤,可创造纯收入150万元。养猪业和种植大棚产生的效益,使人均年收入达到5000元。
  教育 文化 卫生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该村与前邵村联合表演鼓子秧歌。每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除在自己村表演外,还应邀到周围十几个村子表演。该村历来有演戏的传统,从新中国成立后直到改革开放前的30年间,几乎从未中断。1952年,村民剧团排演的京剧传统剧目《打渔杀家》《女起解》一度轰动周围村庄。至1955年的3年间,剧团应邀到外村演出不下百场,演出时戏台周围人山人海,掌声、喝彩声不绝于耳。1956年,剧团增排了吕剧《小姑贤》《李二嫂改嫁》,因其逼真的表演和优美的唱腔同样收到了良好的表演效果。1965年,配合宣传毛泽东思想,村剧团排演了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为把该剧演好,剧团组织主要演员数次到县京剧团请教,观摩学习,一招一式,一腔一韵,可谓下足了功夫,该剧在公社组织的文艺汇演中获一等奖。
  20世纪60年代之前,村中儿童爱好玩游戏,男孩爱玩打蹦、打铜牌、抠铜元,女孩则爱好踢毽子、跳绳、跳方等。大人们在农闲时爱好安方和用扑克牌打百分。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村民的精神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青年人爱读书看报,打篮球、乒乓球、唱卡拉OK,老年人则爱好听新闻、听戏曲、下象棋等。
  1940-1946年,该村有私立学堂1处,相邻两村的学生在此就读。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举办农民夜校,识字班突击扫盲,1953年政府还在该村建立公办学校,招收1-4年级学生,1997年该校并入前邵小学。
  1966年,该村实行合作医疗,设立卫生室、赤脚医生1名,2006年实行新一轮合作医疗。
  人物
  夏瑷 夏氏家族第七世传人,善结交,性刚烈,爱抱打不平。1890年,针对贪官田老三克扣民工粮款激起民愤一事,与东瓦村杨秀章一同筹划,发动了商河近代史上有名的农民运动事件,人称“杨四困城”,该运动打击了贪官污吏的气焰,长了平民百姓的志气。
  夏金荣 字法亭,夏氏家族第十二世传人,1937年前任商河县国民政府放脚会儒医,卢沟桥事变后,回乡组织地方武装抗日救国。1939年,八路军延安支队在许寺台召开大会,赖参谋长代表县抗日民主政府委任夏法亭为五区区长,从此他带领区武装转战于商济一带,给日伪以沉重打击。1940年底,济阳县汉奸白玉亭带领大队日伪军在五区路家村将其逮捕,关押于济阳宪兵队。他献身革命矢志不移,同年被杀害于济阳北门外。
  1947年参军人员:
  夏荣华 魏玉山
  烈士:
  魏义山 张振贵
   (魏克君)
  李马虎村
  村庄概况
  李马虎村位于商河县城西南9公里处,东临西小李村,北距贾庄镇后垤道村约3.5公里,南临后邵村。村落占地面积293亩,截至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常住人口为480人,有李姓、张姓、亓姓、薛姓。
  据李氏家谱记载,明朝洪武年间,先祖李龙、李虎、李豹、李嚎弟兄四人由河北枣强迁入商河县黄孙庄。后由李虎搬迁此处定居并命村名:李马虎。后有亓姓、张姓、薛姓陆续迁入,其迁入年代无证可考。
  村民经济
  该村在新中国成立前,以分散的小农经济为主,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形成以农业产业化为主体,多种经营为支柱的新型生产模式。
  村有亓记香油坊一家,亓记医药铺一处。
  该村耕地中由于盐碱地较多,1947年土地改革前,亩产粮食只有100斤左右,荒灾之年,收成更低。1947年土地改革,政府颁发土地证,实行耕者有其田。1953年该村村民亓吉良等8人自发组织小型农业合作社,将8户耕地集中耕种。1954年初级社阶段,生产力有所提高。1955年,成立了高级农业合作社,该村称李马虎生产大队,下设3个生产小队,由于多方面原因,粮食产量的升幅不大。1981年,该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调动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在原有农田水利设施的基础上,大面积推广良种、化学肥料、广泛使用农药,亩产量由原来集体时200多斤增至800斤。随着农业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产量逐步达到每亩过千斤。
  1980年前,全村只有1台抽水机。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农机具逐渐增加,抽水机缩短了浇地时间,扩大了灌溉面积,该村未见旱情。至2010年,全村已有农用拖拉机84部,农用三轮车71辆,大型运输车1部,小中型面包车20余辆,轿车15辆,大型客车1辆。
  村貌变化
  1980年前,该村房屋没有多大变化,以砖建基、土坯墙的草泥土平房为主,落地白房(土墙不见砖的平顶房)也不在少数。1980年后,随着农村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和提高,逐渐出现了砖瓦木结构的民房。1989年前,该村一条主街,村北靠村一条生产路,胡同有曲有直、宽窄不一,宅院不齐。1989年,村里开始统一规划,农户宅基统一规定东西长21米,南北25米。截至2010年,大批混凝土砖瓦结构民房建起,两排宅基留一条3米过道,居村正中一条,东西大街宽20米,一条南北向大街宽20米,纵横两街形成十字形。
  教育 文化 卫生
  民国前村有私塾,民国后私塾、学堂并存,读书的人数增多,民国期间有私塾先生亓克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公办学校一处,由夏大亮执教。1958-1962年间,因学校合并,该村没了学校。1962年又重新建校,直到2009年村小学再次撤销。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提出扫除文盲,号召村中办起了午校、夜校,坚持多年。
  该村传统的鼓子秧歌盛行。闲暇时童男少女有打蹦、跳房、踢踺等娱乐活动,田间地头休息时有安方、顶牛之乐趣。1980年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村民经济条件的改善,家家有了电视,有不少家庭有了电脑,传统娱乐活动逐渐消失。
  1966年,建有医务室一处,培养赤脚医生一名,做到村民小病不出村。
  村政沿革
  民国以前该村所属无据可考。1947年前,村长为李信德,1947年土改时期隶属五区(玉皇庙),农会主任亓吉德、李如香,1949-1957年亓继良任村长,后改称社长。1957年又改属蒿子乡,1959年划入胡集人民公社,李信德任村党支部书记至1966年。1965年该村又划入钱铺公社,直至2005年,划归商河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在这期间,村政干部多有更变,1966年后由李元贵、李和仁先后任村“革委会”主任,1969年后,由李英禄任村党支部书记至1977年,李信德任村党支部书记至1979年,张瑞福接任村党支部书记至1989年,亓希山接任村党支部书记至2009年,后由张端茂任村党支部书记。
  人物
  亓克亭 清末武秀才,传说臂力超人,事迹不详。
  李春田 1947年曾任小李乡乡长。
  (张端茂)
  前垤道村
  村庄概况
  前垤道村东临西小王村,南临西小李村。西(略偏南)临李马虎村,北(略偏西)临后垤道,距商河县城约8.5公里。据传说,该村先祖明末清初由河北省枣强迁入,因该村原址西北角有一条较高土岭,且村西有一条南北向官道。所以命名垤(意为小土堆)道,后来由于某种原,村民分为两部分,均从原村址分别向南北各退1公里建立新村落。南迁部分建新村落,定名前垤道,即前垤道村。北迁部分建立新村,名后垤道村。前、后垤道两村相 距约2.5公里。
  该村姓氏有侯、李、赵、王、许、徐、亓、齐、张、 潘、孟、肖、曹13个姓氏,各姓氏迁入先后无从考证。
  村落占地面积198亩,耕地面积1340亩,总人口455 人,121户。
  村落变迁
  该村20世纪60年代前,村貌变化不大。房屋均为砖建基,土坯墙的土木结构平顶房。一条东西走向主街,农户聚集于大街两侧,胡同宽窄不一。1989年前,出现砖木结构房屋,建基开始用石头。1989年该村统一规划,宅基东西长20米,南北长25米。每两排宅基之间留一条胡同,宽4米。三条东西向大街,中街宽15米,南、北两条大街各宽10米。南北向大街(居村中心)一条,宽12米。房屋多为砖木结构。至2000年,逐渐出现砖瓦混凝土结 构的房屋和两层简易楼房。
  该村1987年通电,2003年硬化大街路面。
  村政沿革
  1947年土地改革时期,该村隶属于五区常庄乡,潘吉 增任农会主任。1949年,隶属于四区,侯公修任村长。 1953年初级社阶段赵长安任该村党支部书记。1955年高级社阶段,赵长安任大队长,下设两个小队,隶属于钱铺乡。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该村隶属于城关公社,侯光村 任大队长。1964年,曹春田任村党支部书记。1966-1969年,孟宪贵任村“革委会”主任。1969-1987年,王秀祯任村党支部书记。1987-2003年,侯建华任村党支部书记。2003-2011年4月,赵纯华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4月,潘忠明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民经济
  该村历来均以分散的小农经济为主,原始的耕作方式,以牛耕为主,粮食产量每亩在100斤左右。1947年土地改革后,耕者有其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有所提高,但幅度不大。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粮食产量仍增幅不大。1959-1961年,由于三年自然灾害,产量有所下降。1961年后,政府提倡“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加之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完善,粮食亩产量逐渐提高到300斤到400斤。1981年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由于良种、化肥和农业机械地应用,粮食产量逐步提高。截至2010年,粮食产量每亩年产1000公斤,棉花亩产籽棉250多公斤。
  1972年,全村只有一台抽水机,1974年每小队一台抽水机用于农田灌溉。1982年后,农业机械逐渐增多,至2010年,全村已有农用拖拉机83台,农用三轮车45辆,大型运输汽车2部,轿车和面包车21辆。
  村民文化
  该村的鼓子秧歌以花跷新颖为特点,他们采用了高跷的表演形式,表演“上扁担”“叠罗汉”,成为当地一种较为新颖的表演形式。村民们每逢农闲时间及逢年过节,便自发地组织起小剧团,表演一些传统剧目,如吕剧《小姑贤》《王汉喜借年》等。闲暇之际,孩子们则盛行各种游戏。男孩子们玩打蹦、打铜牌、扣破锅等。女孩则玩跳绳、踢毽子等。这些游戏形式逐渐被新兴的现代娱乐形式所代替。
  民国以前,该村有一所私塾。民国期间有学堂一处,许洪瑞、许十一等任教。1949年,建公办学校一处,直至2010年学校合并,该村学生到许商中心小学(学校设在西铺大院)就读,该村学校撤销。
  1976年村里建卫生室一处,医生赵文杰。之后,由赵纯祥、赵文忠,先后任医生,直至2010年。
  2006年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人物
  王注东 清朝末年廪生,曾授馆于该村,当时以其教学质量高而闻名商河城南。
  齐长星 毕业于某石油学院,任胜利油田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该村大街路面硬化时,个人资助5万元。
  侯建良 任新疆建设兵团公安厅副厅长。
  侯玉堂 任乌苏县副县长。 李景胜 曾任商河团县委书记、德州市科委副主任。
  (潘忠明)
  西小王村
  村庄概况
  该村东临商中河,西临前垤道,南临小李村,北临汤家村。位于商河县城以南略偏西7.5公里处。
  该村依姓氏命村名,村民皆是先迁入的王氏后裔,所以定村名王家村,俗称西小王。据传在清朝中期,一县令来村公干,被一村民推入涝灾水中后,大怒而欲治罪于该村,众人求情道:“此人乃疯汉耳,请大人恕罪。”县令无奈,拂袖而去,后令该村改名王疯汉家,此称谓至清朝末年。后恢复原名称小王家。
  据传王氏先祖王重贤于明末清初自河北枣强迁居商河境内,其孙王治明来该地建村,繁衍至今。至2010年,常住人口200多人,村落占地55亩,可耕地560亩。
  村貌变化
  该村20世纪前,无多大变化。村落建于1.3米的村台之上,一条东西大街宽约7米,村民均聚集在大街北侧,街南没有住户,这种庄形通常称单行街。村北有条东西向小路。民房均为砖建基,土坯墙,土木结构的平房。农户的宅院大小不一分布不规则,村中有六条南北向胡同,均约宽两米左右。1990年前有几座砖瓦结构尖顶房,但屈指可数。1990年该村实行统一规划,农户宅基东西长20米,南北为25米隔两排留1条宽5米的过道,3条东西向大街,中为主街,宽20米,前后两条为副街,宽8米。1条南北大街,宽15米,1条环村路。统一规划后,大部民房都是砖瓦结构的尖顶房。2000年后,村民经济条件进一步改善,大部民房重新翻修,都建起了砖瓦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并有两层简易小楼房。
  1988年,全村通电,农田用电,也在逐步完善。
  1999年,家家通上自来水,结束饮苦咸水的历史。
  村政沿革
  该村民国后期由王洪禄任村长,当时隶属五区管辖。 1945年后王洪烈、王洪臣、王成杰、王成信、王成栋先后任农会主任。新中国成立后,王成林任村长,直到1957 年。
  1955年初级社阶段,王成信任社长。1956年高级社时期,该村直属垤道农业合作社,该村分为两个生产小队,王成信任大社委员分管该村的工作。
  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该村隶属城关公社,该村归垤道支部管辖,村两个生产队由王成贵、王洪树各管理一个小队。直至1961年该村建立村党支部,王成杰任党支部书记。1963年后王其正接任直至1972年。1965年,隶属钱铺公社。“文革”期间该村归红旗大队管辖,大队委员王其正主持该村的行政事务。1969年村建立党的领导核心小组,王其正任组长。1970年恢复党支部,王其玉接任该村党支部书记。1972年王成义任党支部书记,1989年, 王其青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民经济
  该村村民历代以传统的小农经济为主。1947年前由于该村的土地半数以上是盐碱地,粮食亩产不足百斤。1959年后的三年自然灾害,粮食产量下降,村民的生活靠政府供给和生产自救渡过三年困难时期。1970年后,粮食能达到亩产180斤,村民生活有了保障。1980年,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由于良种大面积推 广,化肥和农机具的广泛使用,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和运 用粮食产量逐年提高,达到800-900斤,至2010年粮食亩产1000斤以上。因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解放了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增多,村民的经济来源越来越广,能达到每年入均收入5000元以上。2010年后,全村有拖拉 机和农用三轮车42辆,大型农业机械2台,大型运输车5 辆,轿车、面包车18辆。
  教育 文化 卫生
  该村民国时期就有私塾一处,但时间不长,学生只能
  到外村就读,因村小人少办学确有困难,学生大部分时期都在外村上学。1966年,村设民办学校一所,低年级在该村就读,王芝芬、王成海先后任教,高年级去外村就读。1951年,村办有午校、夜校,青年妇女上午校,男丁上夜校,其目的就是扫除青年文盲。1964年,村里办起了半工半读学校,学半天,半天回家干活,目的是扫除少年文盲。
  该村有办鼓子秧歌的传统,因为村小人少,有时和邻村合办,断断续续直至2010年。1956年,该村组织小庄户剧团,排演了一些小型剧目。村中儿童盛行如打蹦、打铜牌、踢毽等传统的娱乐活动。
  该村在1945年前有药铺一处,老中医王洪恩为坐堂先生。1966年,村办医务室一处,王其山、王福忠先后任医生,方便了村民。
  人物
  王其明 1949年参军,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军校学习,调往新疆军区,中校军衔。
  王玉忠 1964年11月出生,1982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9月入党,大学本科学历。历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县委办公室副主任,杨庄铺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书记,白桥乡党委书记,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第一中学党总支书记。2011年12月任商河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
  王洪林 任广饶胜利油田大队长。
  (王其清)
  汤家村
  村庄概况
  汤家村东隔商中河与前十亩村相望,西距贾庄镇后垤道村2公里,南临西小王村,北距西八里村3公里,位于商河县城以南略偏西,距商河县城约7.5公里。
  该村有汤、张、马、苏、刘、李、张、杜8姓氏。据传,明朝洪武年间,汤姓先祖来此建村,定村名汤家。《苏氏族谱》记载,苏姓先祖苏盛传于明朝末年,由商河县城佟道口村迁入。《李氏族谱》记载,五世祖讳志强于明嘉靖年间由西三里河村迁此。其余各姓,何时迁入均无据可考。该村村居占地面积152亩,总人口602人,耕地面积1624亩。
  村貌变化
  该村20世纪60年代前,村貌无多大变化。村落建于约1.8米高的村台之上,一条宽约15米的东西向大街,农户都聚集在大街北侧,大街南侧基本没有农户,村南村台下东西排列3个水湾,村北靠民房一条东西向4米宽的生产道。民房多为砖建基,土坯墙,草木顶的土木结构平顶房。村中东部和西部各有一座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砖皮的两层土楼,民居宅基大小不一,分布无规律,胡同宽窄不一,曲直不同。只有一条马家过道,宽4米,能通过铁轮大车。村西一条京济干道,60年代后逐渐废弃。
  1973年村中统一规划,民居宅基东西长20米,南北长25米,每隔两排宅基留一条宽5米的过道。两条东西向大街,南侧大街宽18米,北侧一条宽15米,居中一条南北向大街宽18米。由于该村规划较早,限于当时条件,民房只是建基比以前高,房屋宽高度加大,但仍是土木结构平顶房。1987年,开始出现砖瓦结构的尖顶房。2003年,开始出现砖瓦混凝土结构的房屋。2010年,开始出现两层简易楼房,民房多为砖瓦混凝土结构的房屋。
  1971年村中通电,2006年该村自打深水井,户户通自来水。
  村政沿革
  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该村苏立治任村长。1943年,汤金青任村长。1945-1947年,张衍武任村长。1947年马京堂任农会主任,汤宗水任指导员。1948年该村隶属四区十亩田乡,汤宗水任指导员,直到1954年设村党支部,汤宗水任村党支部书记。1956年高级社阶段,该村隶属四区,汤家乡分为4个生产队,汤宗水任党支部书记,苏立义任村长。1957年村由4个生产队划为3个生产队。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该村隶属城关公社,汤宗水任村党支部书记直至1966年。1966年村党支部书记为张衍花,村“革命委员会”主任为党九良。1969年村党的领导工作核心小组组长张衍花。1970年恢复村党支部,党支部书记张衍花,直至1978年。1978-1996年,党支部书记汤宗岭。1996-1999年党支部书记苏世营。1999-2004年党支部书记张宗志。2004年后党支部书记张衍刚。
  村民经济
   该村以传统的小农经济为主,因为土地盐碱,粮食亩产量30-40斤,村民处于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状况。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得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但限于当时的
  生产条件,直到1955年高级社阶段粮食亩产只有100多斤。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粮食产量有所增长,但增幅不大。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村民口粮依靠政府供应,直到1963年。1963年后经济状况好转,粮食亩产170-180斤,村民生活有了保障。1973年后,粮食亩产达200-300斤,村民的口粮基本自给。1974年整修农田搞稻改,引黄河水灌溉农田,大水压碱,土地质量改善,粮食产量提高到300-400斤。1983年,开始土地承包责任制。由于良种的大面积推广,化肥和农业机械化的应用,粮食产量逐渐提高。截至2010年粮食亩产增至2000多斤,棉花亩产500多斤。
  至201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可达4000元。该村有农用拖拉机70台,农用三轮车60辆,大型农用机械8台,大型运输汽车3辆,轿车、面包车27辆。
  教育 文化 卫生
  该村民国期间有私塾一处,马延公、张青、张会帮、许鸿林先后任教。1945年设学堂一处,许鸿林任教。1947年设民办公助学校一处,苏立财任教,1950年后,王廷亮、许学义、牟国俊任教。1953年后,李兴田、王学文、单长海、刘光泽、赵连平、张延华、郭连峰、马尚义先后执教,一直到1997年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合并学校,该村学校撤销,学生到许商中心小学就读。
  1950年办午校、夜校,女性村民上午校学习,男性村民上夜校学习,目的是扫除农民中的文盲。1964-1969年,该村办半工半读学校一处,苏立财任教,该村青少年半天参加农业劳动,半天学习,目的是扫除青少年文盲。
  该村历来有鼓子秧歌闹十五的传统,近年停办。
  村中儿童盛行各种传统游戏如打蹦、抵拐、打铜牌、打鞋排等。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该村有药铺一处,坐堂医生张会刚。1966年村中设卫生室一处,医生李勤、张茂春直至2010年。
  人物
  苏本汉 南下干部,任上海市钢铁厂枣庄分厂党委书记。
  苏本利 医学硕士研究生,任大连市某医院副院长,加拿大留学3年。
  张衍东 加拿大博士后。
  张衍安 美国博士后,教授。
   (苏守生)
  西八里村
  村庄概况
  该村东隔商中河与东八里相望,西距贾庄镇王家洼村1公里,南距汤家村3公里,北临嘉源逸居小区,位于商河县城南略偏西,距商河县城约4公里。
  据该村村碑记载,该村崔姓先祖于明朝永乐年间由山西省迁至山东省乐安(现广饶县),明朝末年由乐安迁至该地建村。
  因距商河县城8里故名八里庄。因村东也有一个八里庄,为加区别,故称西八里庄。
  该村有崔、郭、王、张、逯、陈、窦、于、何等10个姓。据传,该村张姓先祖张天禄,于清朝初年,由山东省临淄城南张家庄迁至该村。该村陈姓先祖于明朝成化年间,从直隶省天津南皮县城南白家村(今河北省沧州地区南皮县)迁入该村。该村张姓有两系同姓不同宗,其他姓氏何时迁入无据可查。
  该村占地489亩,总人口1313人,耕地面积2937亩。
  村貌变化
  该村在1976年以前,村落建于约1.6米的村台上,村中一条弯曲的大街。绝大多数农户集中在大街北侧,大街南侧唯有东部坐落着一处地主“永盛和”的宅院。新中国成立后,由政府用来做粮站和学校,该宅院以西,从东往西不规则排列着5个水湾。村民的房屋都是砖建基、土坯墙、草木顶的平顶房,民宅分布无规律,胡同宽窄不一,曲直不同。
  1976年,该村实行统一规划,农户宅基东西长20米,南北长22米,每隔两座宅基留一条宽4米的过道。一条东西向大街宽22米,两条南北向大街均宽22米。一条宽约6米的环村道。1976年,统一规划初期民房多为挂瓦砖建基、土坯墙的平顶房屋。1985年,开始出现砖瓦结构的尖顶房。1995年,开始出现砖瓦混凝土结构,并有5座两层简易小楼。1983年通电,1994年通自来水。
  村政沿革
  该村新中国成立前隶属五区(玉皇庙区),张广鸿任村长。1945年,该村分为东西两个农会,东农会主任宋恒福、村长张明治,西农会主任崔法森。1947年土地改革期间,东西农会合二为一,张宗友任农会主任,张明治任村长。1949年,张明治任村长。1955年互助组期间,郭泽淮任党支部书记,何振田任社长。1956年初级社,1957年高级社,该社分为7个生产队,郭泽淮任党支部书记。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该村隶属城关公社,王佃保任党支部书记。1965年该村分为8个生产队隶属钱铺公社。1967年“文化大革命”期间,郭洪礼任村“革委会”主任。1969年党的工作领导核心小组组长王佃保。1970年恢复党支部,王佃保任村党支部书记。1976-1997年,张维民任党支部书记。1997-1998年,崔福建任党支部书记。1998-1999年,崔靖平任党支部书记。1999-2001年,陈德责任党支部书记。2002年,崔靖平任党支部书记。
  村民经济
  该村历来以传统的小农经济为主,因地质盐碱,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粮食亩产只有50一60斤左右。1947年土地改革以后,粮食亩产100余斤,直至1951年高级社阶段,粮食亩产一直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粮食产量有所提高,但幅度不大。1959-1961年三年灾害期间村民的粮食依靠政府供应,一直到1963年。1963年经济条件好转,粮食亩产170-180斤,村民生活有了保障。1966年“文化大革命”后,小部分困难户仍依靠政府供应。1973年后,粮食亩产达到200-300斤,村民口粮基本自给。1974年,整修农田水利,引黄灌溉,搞稻改大水减压,土地质量改善,粮食产量提高到300-400斤。1981年土地承包责任制后,由于良种的大面积推广,化肥、农业机械和农业种植技术的广泛应用,粮食产量逐渐提高。2010年,粮食亩产增至2000多斤,棉花亩产籽棉500多斤。
  截至2010年,村民人均收入可达4500元。该村有农用拖拉机300台,农用三轮车150辆,大型运输汽车15辆,大型农用机械6台套,轿车、面包车45辆。
  教育 文化 卫生
  该村民国期间有私塾两处,东头一处张凤池任教。西头一处郭洪绪任教,1945年有学堂一处,刘吉明、李世亮先后任教。新中国成立后,该村建有学校一处,王瑞端、牟国俊先后任教。1955年,建公办学校一处,校长侯振坤。1955年初级社阶段,侯振坤任校长。1956年高级社阶段,侯振坤、王振和任教。1958年,苏世兰、刘传兰、郭连兰、侯振坤任教。1965年,侯振坤、田凌峰、刘传兰任教。1967年,侯振坤、董培龙任教。1968年侯振坤、张振尧任教。1970年以后,张振尧任校长,张卫华、张守珍、陈长忠任教。1976年李从广任校长,陈长忠、郭连全、郭玉宪、窦建国、张守东、崔德仁、张玉英、郭连锋先后任教。1991年,学校合并到八里庄小学。199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该村学生到后十亩完小就读。
  该村1952年办午校、夜校,女性村民上午校,男性村民上夜校,学习文化,目的是扫除农民文盲。
  1964年,中央提出教育要两条腿走路,该村办半工半读学校一处,村中青少年半天参加劳动,半天参加文化学习,目的是扫除青少年文盲。
  该村逢年过节有闹鼓子秧歌的习俗,并且有一个业余小剧团,演出传统剧目《小姑贤》《李二嫂改嫁》《王定保借当》等,随着现代娱乐方式的出现,这些都已停办。
  该村解放前有药铺,陈姓一家,坐堂医生陈吉文。张姓一家,坐堂医生张光润。1966年,公社提倡村村办卫生室,该村卫生室郭连科、张明华任医生。1975年,村办卫生室,张恒秀、陈德兰任医生。1997年以后,村卫生室张守魁任医生。
  (崔靖平)
  西小李村
  村庄概况
  西小李村位于商中河以西,与于屯村隔河相望,南距太平庄约3公里,西临李马虎村,北临前垤道村,距商河县城约11公里。
  据该村李氏族谱记载,其先祖李永贵于明朝洪武年间自山西省洪洞宝水河迁居山东临朐县柳山寨,至九世祖李俞迁居商河县城东十里坞后更名培、字仕忠。清朝中期,李氏先祖李贡勋由十里坞迁此;另一支先祖李岐凤由临邑县洛家庙迁来建村,名谓西小李。张姓先祖张中喜由钱铺东铺村投亲该村。
  村落占地面积200亩,耕地1460亩,截止2010年,全村常住人口506人。
  据传,清朝同治年间,张氏先人张悦明曾任济南府尹师爷,清廷授予七品顶戴花翎。民国时期李绪义曾任许寺乡乡长。
  村貌变化
  该村20世纪60年代前,村貌变化不大,房屋多为砖建基土木结构的平顶房。村中有一古老青砖、龙瓦结构二郎担山的房屋(始建时间无证可考),村中一条东西向大街,一条南北向大街,因街两边的房屋参差不齐,错落不整,北街俗称十八角胡同,京济干道穿街而过。民房聚集大街的两侧,胡同宽窄长短不一。1986-1991年之间逐渐出现砖瓦结构的民房。1991年,该村实行统一规划,宅基东西长20米,南北25米,每隔两排宅基留有一条5米宽的过道(胡同)。两条东西向大街,主街18米宽,南大街12米宽。南北向大街一条宽15米,房屋多为砖瓦结构。至2010年,全村大多是砖瓦混凝土结构的房屋,还建有3座两层简易楼房。
  该村1986年通电,2011年大街路面硬化。
  村政沿革
  该村1945年以前隶属五区(玉皇庙),李广德任村长。至1947年改隶属于四区(钱铺区),村农会主任李广遂,1949年李广遂改职为村长。1951-1958年期间,李广明任村长。1955年初级社,1966年高级社阶段,该村分为两个生产队。直至1958年人民公社前李广明一直任村长。1958年该村隶属城关公社,该村党支部书记李世杰。1965年该村又划归钱铺公社。1966-1969年,张兆银任村“革命委员会”主任。1969年李传宾任村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组长,1970年后改称村党支部书记。1975-1989年,李传雨任村党支部书记。1989-1994年,张元伦任村党支部书记。1994-2002年,张元庆任村党支部书记。2002-2004年,李传正任村党支部书记,2004年后李世忠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民经济
  该村历来以分散的小农经济为主,耕作方式以传统的牛耕为主,主要农具为锄镰、铣镢、犁耙、绳索。粮食产量在100斤左右。1947年土地改革后,政府颁发土地证,使耕者有其田,粮食产量有所提高,由于生产模式没有改变,提高幅度不大。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由于各方面的条件受限,抗灾能力低,粮食产量低,农民的生活靠国家救济。1962年,政府提倡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加之农田水利设施的逐步完善,粮食产量逐渐提高,亩产达到200斤以上。实行土改承包责任制后,开始使用良种、化肥、农药,水浇面积进一步扩大,农业机械广泛应用等措施,使粮食产量猛增。在20世纪90年代粮食亩产已达到800斤以上。到了21世纪初,亩产1000斤以上。
  1968年以前,全村只有一台12马力的抽水机。到1974年,四台抽水机达到一个生产小队一台,用于农田灌溉。1980年,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农用机械逐步增多,至2010年全村已有农用拖拉机110台,三轮车50部,大型运输汽车7辆,轿车、面包车29辆,大型农用机械8台。
  教育 文化 卫生
  该村在民国期间,有私塾一处。1947年,开办学堂一处,李光真、李忠训、刘安营等先后执教。直到199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合并学校,该村的学校撤销,学生转到垤道中心小学就读。
  该村1947年前有三家私营药铺,直到1954年公私合营,有李继清、李继强、张开胜行医,公私合营并为一处,张开胜行医至1955年。1966年该村设卫生室一处,李方铜为赤脚医生,后来李广彬接任一直至2010年。2010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减轻了村民看病的负担。
  该村历来有鼓子秧歌闹正月十五的传统,逢年过节村民便组织起来,排演一些传统小剧目,如《小姑贤》《借年》等。
  该村有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男孩通常有打蹦、丢窝、开锅等,女童踢罐子、跳绳等。田间地头也乏有安方、顶牛之乐趣。随着现代化娱乐形式的出现,这些传统游戏逐渐被淡忘。
  (李世忠)
  东八里庄村
  村庄概况
  东八里庄村坐落于商河城南,距离商河县城4公里,东临省道248线,西与新修滨河路南段相依,南隔新湖街东段与后十亩相望,北依省道316线,地处省道248线与省道316线交叉口之西北角。
  该村有郭、张、王、李、泮、黄、袁、刘8姓氏,郭氏约占全村村民的80%,其中王姓三姓系同姓不同宗,李姓两系同姓不同宗。据郭氏族谱记载,该村郭姓先祖于明朝洪武年间自河北枣强一带迁来,建村取名八里庄,俗称
  东八里庄,后迁往青州府益都县,至清顺治十五年又自益都县迁回东八里庄,其他各姓何时迁入,无据可查。
  该村村居占地400亩,村民805人,耕地1645亩。
  村貌变化
  该村20世纪60年代以前,村貌无大变化。村落建于高约2米的村台上,两条东西向大街,村民多聚集于两大街之间,南大街以南农户很少,仅在中段有一家、两端一家,北大街北侧东段居住着全村约四分之一的农户。
  该村南侧村台下一条深沟连着一大一小两个水湾,深沟西端连着村西的一个大水湾。村北距村台50米处有一条高约1.5米的土堰,村四周盐碱地过半。村东头和村西头各有一条官道,当时称东官道、西官道。东官道演变为省道248线,西官道20世纪60年代后逐渐废弃。
  民房均为青砖建基,土坯墙,草木顶的土木结构平顶房。胡同大都狭窄,只在村东部有一条大过道约4.5米,可以通过铁轮大车,此村貌一直延续到1978年村内统一规划。
  1978年,该村统一规划,农户宅基东西长20米,南北宽20米,隔两排宅基留一条宽4米的过道,一条宽20米的东西向大街,一条宽20米的南北向大街。当时限于条件,民房仍是土木结构的平顶房。1983年开始出现砖瓦结构的尖顶房,1994年开始出现砖瓦混凝土结构的房屋,2007年开始出现简易二层小楼。1990年村中通电,1995年村中大街硬化,2005年通自来水。2007年硬化街道路面,绿化美化大街,沥青路面两侧种花、植树,安装街灯亮化大街。
  村政沿革
  该村民国时期,隶属四区,郭思良、郭思美、郭清福先后任村长。1947年,土地改革期间李传文任农会主任,张传兴任指导员。1949-1953年,郭思考任村长。1953-1957年,郭洪亭任村党支部书记,郭洪深任大队长。1958-1959年,郭洪亭任党支部书记,郭洪深任大队长。1959-1963年,郭思耀任村党支部书记,郭洪臣、郭洪鑫先后任大队长。1963-1967年,郭洪亭任村党支部书记,郭洪深任大队长。1967-1969年,“文化大革命”期间郭洪吉、郭连杰先后任村“革委会”主任。1969年,郭森吉任党的领导核心小组组长,1970年恢复党支部,郭森吉任党支部书记,1971-1977年,郭洪亭任党支部书记,郭洪深任大队长。1977-1987年,郭森吉任党支部书记,郭洪深任大队长。1987-1995年,郭连安任党支部书记,郭连喜任大队长。1995-1998年,郭泽胜任党支部书记,郭连泰任村委会主任。1998-2000年,郭连泰任党支部书记,郭连珠任村委会主任。2000-2010年,郭连利任党支部书记,郭连珠、郭连山、郭连盟先后任村委会主任。2011年换届选举,郭泽胜任党支部书记,郭连元任村委会主任。
  该村在解放前隶属四区(钱铺区),至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隶属城关公社。1965年隶属钱铺公社,2005年11月,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归属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
  村民经济
  1947年前,因土地盐碱,粮食亩产40-50斤,村民处于半年糠半年粮的状态。
  1947年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得土地。1953年成立互助组,1955年初级社阶段,1957年高级社阶段,限于当时条件,粮食产量略有提高,增幅不大。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粮食产量提高,是该村有史以来产量最高的一年,但由于当时某些社会原因,丰产没丰收。1959-1961年,自然灾害期间,洪涝严重、大水围村,村民口粮依靠政府供应。1962年,粮食亩产70- 80斤,村民生活水平依然较低。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村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基本达到公社的平均水平。20世纪六七十年代根治河流,兴修水利,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沟成网、地成方,农田水利设施基本完善。1972年,整修农田搞稻改,该村为钱铺公社重点稻改村。粮食产量提高到400-500斤,是该公社产量最高的区域,稻改过后粮食产量有所下降。1980年后,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在享受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良种、化肥大面积推广使用,农业机械和现代农业技术广泛应用,粮食产量提高到700-800斤,截至2010年,粮食亩产量提高到2000多斤。随着城市化发展的进程,该村耕地越来越少,村民们纷纷另行择业,多种经营。截至2010年,该村有6支小型建筑队,30辆大型运输车,工程车6台,农用拖拉机180台,农用三轮车50辆,大型农用机械8台套,轿车、面包车105辆。村民外出务工者增多,全村人均收入可达8000元。
  教育 文化 卫生
  清朝末年该村有私塾一处,清末秀才郭洪勋任教。民国时期有私塾一处,郭思杰、郭连金任教。建有学堂一处,郭鸿霑任教,1947-1966年,村设学校一处,郭洪霑、王振合、高传温、郭森吉、郭连贵、郭洪训先后任教,1966-1997年,郭洪霑、郭连贵、王育荣、郭泽强、郭美兰(女)、郭思海、郭泽功、李峰(女)、白静(女)等先后任教。
  199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该村学校撤销,该村学生到后十亩完小就读。
  该村1957-1959年有诊所一处,有医生4人。1966-1982年该村设卫生室一处,医生2人,当时郭洪普的眼科和外科医术闻名,济阳、临邑等周边几个县,来此就医者甚多。1982年后,村有医疗室三家,郭连辉、郭泽军、庞怀玉3名医生各具特长。
  该村历来就有鼓子秧歌闹十五的传统,其特点是阵容齐全。有前场(武术表演),中场(鼓子、花跷),后场(丑角、花棍舞)。武场激烈惊险,中场场面宏大,扮相亮丽。后场丑角,幽默滑稽,花棍舞风韵独特,独树一帜。该村的花棍舞是商河县乃至周边县独一无二的。
  该村在清朝中后期就有村民自发组织的业余子弟班。当时,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演一些传统剧目,如《钓金龟》《回龙传》《小姑贤》等,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
  村中男童经常玩的游戏有打铜牌、打蹦、扣锅、打鞋牌等。女童则玩踢毽子、跳绳、拾本等,这些游戏20世纪70年代后逐渐消失。
  人物
  郭思杰 字汉三,号仲阳,幼时家境贫寒,但志气高远,聪颖过人,博览群书。时至清末,科举几废,不得入泮。虽未提名皇榜,然才气已为商河城南儒界名流所仰慕。其书法功底深厚,刚柔并济。当时政界人士几次高薪聘请入县衙主持文务,但他均婉言谢绝,矢志居家,尽孝悌之道。
  郭鸿落 字润德,幼学壮行,为人正直,不慕名利。自21岁于该村教书授业,直至离休。
  郭洪昆 字惠卿,自幼读书,长成务农。喜交友,待人热情。轻财贿,重礼仪,事亲至孝,怜幼济困,喜做月老,成全伴侣五十余对,乡里交口称赞。
  郭连弟 字澄清,自幼聪颖,兴趣广泛,因世事纷乱未能竟学。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身经淮海、上海、抗美援朝、珍宝岛自卫战等重大战役,屡建战功,历任班长、连长、排长、营长、团长、师参谋长等职。1959年被授予少校军衔。1979年转业到地方,历任商河县“文化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商河县政府副县长,商河县政协副主席。
  郭洪尧 字殿英,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身经淮海、上海、抗美援朝等重大战役。1952年赴朝鲜,1958年回国,转业后任山东省监狱大队长。
  郭泽沛 字润生,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校,毕业后被政府派往美国进修3年。历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美洲司处长,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二等秘书,中国对外贸易信托总公司公关处处长,任职于中国对外贸易信托公司驻美国办事处。
  郭连平 字治安,高中毕业,历任商河县教育局副局长,商河县实验中学党委书记。
  郭泽海 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学校,因成绩优异,留校任教,被授予少校军衔。
  郭连队 毕业于西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通讯学院,后入北京空军指挥学院深造,任解放军某师维修所所长,少校军衔。
  (郭泽胜)
  后十亩田村
  村庄概况
  后十亩田村位于商河县城以南5公里处,东紧靠省道248线,西隔商中河与贾庄镇万坊村相望,南距前十亩田村1公里,北临东八里庄村。该村有苏、潘、万、张、李、韩、王、高、郁9姓,其中张姓两系,同姓不同宗。
  传说该村附近有一石马,夜间出来啃吃庄稼,一夜能啃吃掉十亩地的庄稼。被吃掉的庄稼第二天就会长出来,并且长得比以前还要好,到秋天产量比没被啃过的庄稼高出很多。后来有一姓任的在此建村,定村名为石马田,后演化为十亩田。因村南另有一个十亩田,为了区分故称后十亩田。
  据苏氏族谱记载,该村苏氏先祖于清朝咸丰年间由商河县城西苏家迁入,当时迁入该村的有叔兄弟三人,繁衍至今。
  据传说张氏先祖,明末清初迁入该村。万姓先祖由贾庄镇万坊村迁入,年代无据可考。潘氏先祖,明朝末年迁入。其他各姓陆续迁入,该村任姓后嗣无人。
  该村占地面积200亩,人口总数601人,耕地面积1300亩。
  村貌变化
  该村20世纪60年代以前,村貌无大变化。村落建于高约1.8米的村台上,村内一条东西向大街,宽约6米。农户多聚集于大街北侧。大街南侧仅在东头有几户人家。村前3个水湾相连,一条京济大道穿村而过,60年代后逐渐废弃,村西另一条大道60年代后废弃,村后一片盐碱地。民房均为砖建基、土坯墙的土木结构平顶房,宅基大小不一,分布无规律,胡同宽窄不同,曲直不一,至1976
  年村貌变化不大。
  1976年实行统一规划,农户宅基东西长16米,南北长18米。每隔两排宅基留一条宽3米过道。两条东西向大街,北侧一条宽13米,南侧一条宽11米。两条南北向大街均宽10米。村落布局呈目字形。统一规划后开始出现砖石混凝土结构的房屋。2000年后开始出现二层简易楼房。1973年通农业生产用电,1984年通生活用电,1991年通自来水。
  村政沿革
  该村1945年后隶属于五区汤家乡,万胜任农会主任,张玉房任村长。1946年减租减息运动时期,农会主任万胜,村长张玉房被该村地主还乡团武装杀害。1949年张德财任农会主任,万玉兰任村长。
  1956年高级社阶段,万玉宽任党支部书记,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该村隶属于城关人民公社,万玉宽任党支部书记。1959年,张德责任村党支部书记。1966年,该村隶属于钱铺公社,韩青奇任党支部书记。“文化大革命”时期万玉才、万玉宽先后任村“革委会”主任。1969-1971年,党的工作核心领导小组组长万玉宽。1971-1988年,潘长魁任党支部书记。1988年后,隶属于钱铺乡,苏世金任党支部书记。
  村民经济
  1947年以前,该村盐碱地较多,粮食产量每亩不过70-80斤。1947年土地改革以后村民分得土地。1959-1962年自然灾害时期,村民口粮依靠政府供给。1962年,粮食亩产量80- 90斤,村民生活水平仍然较低。1972年整修农田搞稻改,由于引黄灌溉,大水压碱,土地质量提高,粮食亩产提高到400斤。由于多种原因,稻改后粮食产量有所下降。到1978年改革开放,由于良种、化肥的大面积推广,加之农田水利建设设施的不断完善,粮食亩产提高到700-800斤,棉花亩产籽棉600多斤,村民由原来的单一经营转向多种经营,村里有4支小型建筑队,同时外出务工人员比较多,村民年收入增至人均约6000元。全村有农用拖拉机140台,大型农用机械10台套,大型运输汽车3辆,轿车、面包车30辆。
  教育 文化 卫生
  民国时期该村设学堂一处,1946年有学校一处,胡传玉任教。1947年土地改革以后,设学校一处,张延伦一直任教到1957年。1958年合并学校,该村学生到侯坊村就读。1959年恢复学校。1991年,学校合并到八里中心小学。199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该村学生到后十亩中心小学就读。
  1952年,该村办午校和夜校,村民参加扫盲学习。1964年,中央提出教育要两条腿走路,该村办半工半读学校一处,青少年半天参加农业劳动,半天参加文化学习,目的是扫除青壮年中的文盲。
  该村历来春节有闹鼓子秧歌的习俗,并且有一个村民自发组织的小剧团,排演一些传统剧目如《小姑贤》《两陇地》《女起解》《三堂会审》《红灯记》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老艺人们多已不在。村中男孩经常玩打蹦、打铜牌等,女孩们则玩跳绳、踢毽子等。
  该村1949年前有药铺一处,医生苏辉。1966年公社提倡办卫生室,村里设卫生室一处,张玉敬、韩贵路先后任医生。1988年张云生办私人诊所一处。2006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人物
  苏文武 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某团团长。
  苏泽林 1947年参军,任副师长,转业后任某市运输公司书记。
  苏世康 陕西宝鸡市电气化器材厂厂长。
  潘万祥 历任汤家乡文书,城关公社、怀仁公社党委书记,中共商河县委宣传部长,商河县人大副主任。
  潘长玉 1964年参军,任某空军后勤教官,副团级。
  
  张树峰 任德州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院长。
  潘长贵 曾任商河县司法局副局长。
  乔秀山(女) 任长春市某区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
  张树云 工程师。
  (苏世金)
  前十亩田村
  村庄概况
  前十亩田村东靠省道248线,南距西铺村1公里,西距商中河约0.5公里,北临后十亩田村,距商河县城约7.5公里。
  据传说该村原址西北角有一块形似马状的石头,马头朝南,马尾朝北,白天是石,夜里是马,每夜能啃吃十亩地的庄稼。庄稼被啃过后,次日便又长齐长全。后来石马
  被一南方人牵走。当时因该村建在被石马啃过的地方,所以人称“石马田”。以石马为界,石马以南称“前石马田”,石马以北称“后石马田”。该村建在石马以南,所以称“前石马田”,后演变为“前十亩田”。
  该村有吴、杨、朱、李、张、王、孙、刘、侯、徐、肖、高、彭、葛、商15个姓氏。据吴氏族谱记载,吴氏先祖在明朝万历年间,由枣强迁入。
  约1942年,位于该村西南角不远处的小张家村的张姓和位于该村以南不远处的小孙家村的孙姓,因其村小、人少,为避匪祸,并入该村。其他各姓氏何时迁入均无据可考。
  该村居占地240亩,耕地面积1800亩,人口总数548人。
  村貌变化
  该村20世纪60年代前,村东、村西各有一条直通北京、济南的大道。东大道逐渐演化为省道248线,西大道60年代后逐渐废弃。
  20世纪60年代前,村貌变化不大。屋房均为砖建基、土坯墙土木结构的平顶房。一条弯曲的东西向大街,农户聚集于大街南北两侧。胡同宽窄不同,曲直不一、宅院大小不等。1972年,在原村址南,靠村修一条大街。村里没有统一规划,村民开始自行协调,在新街两旁修房建院,宅基面积大小不等,房屋标准不尽相同。1986年后,逐步出现砖瓦结构的房屋。1996年出现砖瓦混凝土结构的房屋。2005年开始出现二层简易楼房。该村1980年通电,2011年硬化大街路面。
  村政沿革
  1947年,土地改革时期隶属于四区汤家乡,农会主任孙合林。1949年彭俊山任村长。1955年改为城关区,村长彭俊山。初级社阶段社长杨振河。1956年,高级社阶段该村分为4个小队,党支部书记彭俊山。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该村隶属于城关公社,党支部书记彭俊山。1959-1966年,党支部书记鲁文明。1966年隶属于钱铺公社。1967-1969年“文化大革命”期间,高福田任村革命委员会主任。1969年,村党工作核心小组组长鲁文明。1970年,恢复村党支部,鲁文明任村党支部副书记。1971年,党支部书记王清林。1996年,党支部书记孙久令。1996年秋,总支书记李合峰代理村党支部书记。1997年,村党支部书记彭文平。1998年以后,村党支部书记李连荣。
  村民经济
  1947年前,该村粮食亩产100斤左右。1947年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得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产量也有所提高,但幅度不大。
  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粮食产量提高到每亩年产200多斤。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农田收入甚微,村民靠吃政府供应粮为生。1962-1966年期间,该村因地势低洼,碱、涝灾害,村民经济仍处于全公社最低水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一直到1967年仍然靠政府供应粮为主,“购粮证”一直用到1970年。1971年开始整修农田搞稻改。1972年开始种植水稻,农田土质得到改善,每亩年产量提高到300多斤。1978年后,粮食亩产增加至400多斤,村民口粮每年400斤左右。1982年,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由于良种的大面积推广,化肥和农业机械的使用,截至2010年,粮食亩产达到每年2000多斤。
  1972年稻改期间,政府配给该村11台(套)抽水机。1976年,政府配给该村两套电力灌溉设备,用于农田灌溉,代替原来的柴油机。1982年,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农用机械逐渐增多。至2011年,全村共有农用拖拉机87台,农用三轮车45辆,大型运输汽车8辆,大型农用机械2台(套),轿车和面包车24辆。
  教育 文化 卫生
  该村清朝时期即有一处私塾。民国时期设学堂一处,鲁敬亭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村设公办学校一处,先后有许振宗、魏道远、徐凤礼、贾永河任教。1958年学校中断。1961年学校恢复,先后有15名老师任教。1997年,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合并学校,该村学校撤销,该村学生到后十亩完小就读。
  1955年该村为扫除农民文盲,举办午校和夜校。女性村民每天中午到午校学习文化,男性村民晚上到夜校参加学习。
  1966年该村设卫生室一处,医生杨胜财,后由侯明武接替。
  该村自古以来,以高跷会为突出的娱乐形式,1958年后停办。
  逢年过节,村民自发组织的小庄户剧团,排演一些小型的民间传统剧目,有《小姑贤》《空棺记》《刘统勋私访》等,随着现代娱乐形式的出现,已消失了。
  人物
  张保全,任新疆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张太和,任新疆建设兵团某团政委。
  (李连荣)
  侯坊村
  村庄概况
  侯坊村位于幸福湖中偏西南部,西距省道248线约0.5公里,南距钱铺村1.5公里,东临双庙村,距县城6公里。
  据传侯坊村原名为张家小庙,曾有刘姓氏族和张姓氏族居住于此。但张姓和刘姓均绝嗣。至明朝洪武年间,侯氏先祖侯士能,字心恒,由山西洪洞县移居于河北枣强,后迁于该村。侯士能有三子,其一名侯文胜,因战功显赫被当时朝廷册封为带刀护卫。侯文胜带兵有方,爱兵如子,深受士兵爱戴,解甲归田时有许多士兵自愿兵随将姓。侯姓氏族日益昌盛,该村遂称为侯坊村。后来有其他姓氏陆续迁入,该村侯姓为第一大姓,另有高姓、赵姓、李姓,人数不等。
  截至第六次人口普查,有常住人口640人,耕地2000余亩,村落占地400亩左右。
  村民经济
  1947年土改以后,政府颁发土地证,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粮食产量有所提高。但因该村土地多为盐碱地,产量提高甚微。1954年初级社,1955年高级社土地集中,以村为大队,下设3个小队,由东往西依次为一队、二队、三队,土地的耕种以小队为基础,集体耕种,村民出工记工分,年终按工分多少分配粮食和其他财物,困难户另有照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该村为侯坊大队,村民仍分为3个小队,划分范围仍以高级社时的为标准。1960年幸福湖水库建成蓄水,使该村的土地质量大有改善,粮食产量有所提高,但提高幅度不大。1980年以前主要依靠锄、镰、锨、镢、犁耙、绳索,牛耕为主,粮食亩产200多斤。1980年后,由于农业技术的普及和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2010年单产达到1200斤。该村附近县水泥厂的建成,为该村村民提供了很重要的商机,村民几乎每户都利用自家的农用拖拉机搞水泥运输。全村有大型农机具5台,大型运输汽车5辆,轿车18辆,农用拖拉机143台。村民农业、副业相辅,扩大了经济来源。
  村政沿革
  1945年以前,该村隶属于高家乡,侯孝明任村长。1947年该村隶属于孙家乡,侯立坤任农会主任。新中国成立以后,侯立云任村长。1955年实行农业合作社,初级社、高级社期间,侯立魁任社长。1958年后,侯清峰、侯立新、侯振銮、侯振同、侯立功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1976-1996年,侯立辉任党支部书记。1996年以后,侯甲河任党支部书记。
  村落变迁
  1976年以前该村有一条东西向的主街,村南村北各有一条东西向的生产道。村民住房均是砖建基土坯房,平顶结构,一般为7层砖或9层砖建基,条件好一些的也有15层建基的。1959年幸福湖建成蓄水,该村村民移居蒋家、小陈家居住。1960年水退,因该村建在2米多高的村台之上,水最大时也没有毁坏村民的房屋,退水后陆续回迁。1976年村统一规划,宅基规划标准为东西长18米,南北宽22米,两排之间留宽为3米的胡同。3条东西向大街各宽20米,民居也开始出现砖木结构。1997年主要大街路面硬化,铺成沥青路面,一直通到原水泥厂前村沥青公路上。2000年后逐渐出现混凝土结构的房屋和简易二层楼房。1981年通电,2004年通自来水。
  该村历来有逢年过节闹鼓子秧歌的传统,尤其该村的武场(武术表演)有拳法、套路表演和刀棒、棍棒表演,惊险、娴熟,秧歌所到之处很受欢迎。该村还曾经有过一个庄户小剧团,每逢过年就排演一些地方小戏,如吕剧《小姑贤》《王汉喜借年》等。
  该村民国时期有私塾两处,并有一处村办学堂,教授国学、算术、珠算等课,1951年设公办学校。1953年村里办午校、夜校,目的是扫除农民文盲。2003年该村学校撤销,学生转到后十亩完小就读。
  人物
  侯文胜 明朝洪武年间武将,朱元璋做皇帝后为表彰有功将领举行“挑袍受封”,将不同标准的官袍放在一起,受册封者自行挑选,结果侯文胜挑到一件官职很低的官袍,官职与侯文胜的功劳很不相称,朱元璋觉得对不住侯文胜,念其功高特封侯文胜为带刀护卫。侯文胜带兵有方,爱兵如子,深受士兵的爱戴。后来,侯文胜解甲归田,有很多士兵自愿兵随将姓。
  (候甲河)
  双庙村
  村庄概况
  双庙村位于商河县城以南略偏东,处于幸福湖内南部,东临潘家村,南距湖堤以南的姬坊村1.5公里,西距侯坊村2公里,北与曹家村相望,距商河县城6公里。
  该村村碑记载,该村张姓先祖,于明朝末年由河北枣强迁入建村定名张新庄,于村东建一庙。
  据传说,该村李姓先祖同时迁入,并在张新庄西北临建村,在村西建一庙,定名双庙。后来,两村合二为一,形成一个自然村落。因一村双庙,便定村名“双庙村”,该村有张、李、刘、王、孙、侯6姓氏。村落占地108亩,人口总数280人,耕地1400亩。
  村貌变化
  该村20世纪60年代前,村貌无多大变化。村落建于2米多高的村台上。村中间一条东西向约4.5米宽的大街,农户多聚集于大街北侧,南侧农户较少。农户分布较规律,宅基大小相仿,每隔三间房留一条宽约2米的过道。农户房屋均为砖建基、土坯墙、草平顶的土木结构。村北紧靠民房有一条东西向生产道,村东头有一条南北向路,是南部通往商河县城的交通要道。村落四周都是盐碱地,每到春秋之际,地面碱土泛起,远远望去,白茫茫一片。碱性大的地片只长少许“马绊”(一种蔓生耐碱的野草)和芦草楂,碱性最重的“油碱”地片则寸草不生。
  1959年幸福湖完工,1960年幸福湖蓄水,水面几乎与村台平。政府将该村村民疏散到后十亩田村居住。1961-1962年大水退去,村民们陆续回迁。20世纪60年代至1988年,村貌变化不大。1988年该村实行统一规划。村民宅基东西长22米,南北长25米。每隔两排宅基留一条宽5米的过道,两条20米宽的东西向大街,两条20米宽的南北向大街,街道呈“井”字形分布。一条环村生产道。自80年代开始,农户房屋出现砖木结构的房屋。2000年以后,开始出现砖瓦混凝土结构的房屋和二层简易楼房。1988年,村里通电。2009年,通自来水。
  村政沿革
  该村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隶属于潘桥区,村长李清池。1947年土地改革期间隶属潘桥区,张登峰、李广臣先后任农会主任。1949-1956年,村长刘善良兼任村党支部书记。1955年初级社阶段,该村隶属潘桥区,社长刘善良。1956年,高级社阶段,该村分为两个小队,村党支部书记刘善良。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该村隶属城关人民公社,村党支部书记刘善良。1965年,隶属钱铺人民公社,村党支部书记刘善良。“文化大革命”期间,村革命委员会主任王振温、孙树良(先后担任)。1969年,村党领导小组组长刘善良。1970年,刘善良任村党支部书记,1979年孙树良接任村党支部书记。1981年,隶属钱铺乡,村党支部书记王振温。1987年李广升任村党支部书记。1995-1999年,侯清堂任村党支部书记。1999年后,李传金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民经济
  1947年前,该村因土地盐碱,粮食产量一直在60-70斤。1947年土地改革,村民分得土地。1962年,由于用幸福湖水大水压碱,土地质量提高,以及农田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粮食产量提高到100-200斤每亩。1980年,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由于良种的大面积推广和农业机械的应用,粮食产量逐步提高。截至2010年,粮食产量提高到每亩1900斤。同时村民外出务工者增多,村民经济来源逐渐拓宽,村民年收入增至人均5000多元。全村有农用拖拉机75台,农用三轮车18辆,大型农用机械5台(套),大型运输汽车3辆,轿车、面包车9辆。
  该村在1966年设卫生室一处,孙树善、李传金先后任医生,一直没有停办。
  (李世新)
  潘家村
  村庄概况
  潘家村坐落于幸福湖东南角,东临王家村,西与双庙村相依邻,南距堤口村1.5公里,北与柳家村相依,位于商河县城东南,距商河县城6公里。
  该村有潘、许两姓氏,许姓只有一家人。据传该村最初由胡姓始建,其后嗣不昌,后继无人。明朝成化年间,潘姓始祖自河北枣强迁至该村,以姓氏命名西潘庄,俗称
  潘家。许氏迁入时间不详。该村占地65亩,村民198人,耕地400亩。
  村貌变化
  该村原来建于高约1.5米的村台上,一条东西向大街,村民集中居住于大街北侧,大街南侧仅有两户人家。民房多为青砖建基、土坯墙、草木顶的土木结构平顶房。三条宽约1.5米的胡同,只有一条可以前后通行,另外两条都是死胡同,村南一片盐碱地,这种村貌一直持续至1975年统一规划。1959年幸福湖蓄水,村民被政府疏散迁居东八里庄。1962年大水退去,村民们陆续回迁。1975年村中统一规划,村民宅基东西长20米,南北长25米,隔两个宅基留一条宽3米的过道。一条东西向的大街宽约10米,初规划时民房仍为砖建基,土坯墙的平顶房。1985年,开始出现砖瓦结构的尖顶房。1990年,开始出现砖石混凝土结构的房屋。2010年村中砖瓦混凝土结构的房屋约占80%。该村2002年通电,自打水井,村民用上自来水。
  村政沿革
  1945年潘永庆任村长,1947-1949年潘清典任农会主任,1949年潘永亮任村长。1952-1958年,潘永宽任村长。1959-1963年,潘树东任党支部书记。1963-1970年,潘传恩任党支部书记。1971-1990年,潘树贵任党支部书记。1991-2001年,潘广利任党支部书记。2011年两委换届,潘树胜任党支部书记。
  该村1947年以前隶属钱铺区,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隶属城关公社。1962年隶属潘桥公社,1965年隶属钱铺公社,2005年11月全县行政区划调整,归属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
  村民经济
  1947年前,该村粮食亩产40-50斤。1947年土地改革。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当年由于某些社会原因,丰产不丰收。1959-1962年,三年困难时期,村民口粮依靠政府供应,个别困难户购粮证一直用到1979年。1965年后,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完善,粮食产量逐渐提高到200斤左右。
  1981年,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在原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良种、化肥大面积使用,农业机械广泛推广,粮食产量逐渐提高,2010年该村粮食亩产达到2000斤。至2010年,该村有农用拖拉机60台,农用三轮车8辆,大型运输车3辆,工程用车1辆,大型农用机械2台套,轿车、面包车4辆。村民年收入达到4500元。
  教育 文化 卫生
  该村因村小、人少,鼓子秧歌、业余小剧团都是与柳家村合办,陆陆续续到1990年。村中儿童经常玩的游戏都是传统游戏,男孩玩的有打蹦、打铜牌,女孩玩的有踢毽子、跳绳。
  1963年以前由于该村人口少,办学困难,村内学生到外村就读。1963-1975年村设学校一处,潘清玉任教,1975年后,侯甲荣、侯立良、张兆水、张广玉、潘树平先后任教。199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合并学校,该村学校撤销,村里学生到后十亩完小就读。
  1966年设卫生室一处,潘永兵任医生,1972年病故,卫生室停办。
  人物
  潘广兴
  济南市铁路公安处处长。
  潘广华 山东省公安厅装备科科长。
  潘延龙 毕业于青岛大学化工专业,任海尔集团驻美国办事处负责人。
  潘延刚 毕业于吉林省通辽市大学,在读研究生。
  潘延亭 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经理。
  (潘广银)
  柳家村
  村庄概况
  柳家村在幸福湖内东部略偏南,东临孙集乡张黄罗村,西略偏南临双庙村,南临潘家村,北临清水坡村,位于商河城南偏东,距商河县城约7.5公里。
  该村有王、刘、韩、杨、赵、徐6姓。王姓3支同姓不同宗,据其中“剪子王”族谱记载:其始祖于明朝前期,由直隶枣强县迁于商河县城东南7.5公里,清水坡西南红庙庄。后因地势低洼,土地狭窄,难于生存。琦祖、明祖乃徙于该地建村。据该村村碑记载,该村西原来有一块地叫柳黄头,并且当时该村柳树很多,故名柳家庄,至于其他姓氏何因、何时迁入,均无据可查。
  该村占地120亩,人口326人,耕地1060亩。
  村貌变化
  该村20世纪60年代以前,村貌无大变化。该村建于约2米高的村台上,一条宽约8米的大街,农户大多聚集于大街北侧,大街以南农户很少,村落四周盐碱地过半。村台南有一个大水洼,村台北一条水沟。民房都是砖建基,土坯墙,草木顶的土木结构平顶房。民居宅基大小不一,无规律,胡同宽窄不一,曲直不同。该村1970年初步规划,为缺房户指定宅基建房。宅基东西长20米,南北长22米,仍为土木结构的平顶房。1989年村内统一规划,宅基仍为东西长20米,南北长22米,隔两排宅基,留一条宽3米的过道。一条东西向大街宽12米,村中间一条南北大街宽22米,民房仍为土木结构平顶房。1992年开始出现砖瓦结构的尖顶房,2005年开始出现砖石混凝土结构的房屋,至2010年,全村民居正房80%、偏房50%为砖瓦混凝土结构的房屋。该村1987年通电,2009年通自来水。
  村政沿革
  1947年隶属四区,村长王廷胜,农会主席韩清泽。新中国成立后该村隶属四区,村长王廷吉,农会主席王廷清。1951年村长徐清明,指导员王廷水。1956年初级社阶段,社长王廷水。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该村隶属城关公社,属潘家大队管辖,党支部书记徐清明,大队长潘永宾。1960-1962年,党支部书记王廷贵,大队长王廷发。1962年春,党支部书记王廷胜,大队长王永泉。1962-1 966年,党支部书记徐清明,大队长王永泉。1966-1968年,该村隶属钱铺公社,大队长王永泉主持工作。1968年,王延平任村“革委会”主任,徐清明任副主任主持工作。1969年,党的领导核心组组长王延仁。1970年,恢复村党支部,王永泉任书记。1998年,王永江任书记。
  村民经济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该村粮食亩产40-50斤,村民生活处于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状况。1947年土地改革,粮食产量70-80斤。1953年成立互助组,1956年成立初级社,1957年成立高级社,在此阶段粮食产量提高到亩产100斤左右。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该村隶属于城关人民公社,粮食产量涨幅不大。
  1959年幸福湖蓄水,该村被政府疏散到东八里庄居住。1961年以后大水退去,村民陆续迁回。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村民口粮依靠政府供给,村民的购粮证一直用到1964年。1965年该村隶属钱铺公社,生产队的粮食种子由公社配发,受当时种种原因和条件的限制,粮食亩产量40-50斤,村民仍处于半自给状态,个别困难户还依靠政府供应,购粮证一直用到1974年。1966-1975年,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水利配套工程逐步完善,村里有了一台抽水机用于农田灌溉。1978年,粮食亩产提高到170-180斤。1980年后,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粮食产量增至亩产400-500斤。1990年后,由于良种、化肥推广和农业机械化的应用,粮食产量逐步提高,2010年粮食亩产达到2000斤左右。村民收入超过4000元。该村有农用拖拉机76台,农用三轮车多辆,轿车、面包车8辆,大型农用机械3台。
  教育 文化 卫生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该村有学堂一处,王廷甲任教,后乔全庆任教。1956年学校停办,该村学生到清水坡就读。1964年恢复办学,王廷亮任教。1965-1967年,李一山、王廷亮任教。1967年以后庞金辉、常新生、纪秀华、王廷亮、孙墨海、刘普泽、郭连峰、王长泰、韩冠河等先后任教。199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合并学校,该校撤销,一年级学生到清水坡就读,二年级以上学生到后十亩完小就读。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该村有一家药铺,坐堂医生王廷兰、王廷惠,直到1953年公私合营,该药铺合并到商河县东关诊所,两位医生也随之调去。1966年设立村办医疗室一处,赤脚医生王廷福,后田玲玲任医生至2011年。
  (王永贵)
  清水坡村
  村庄概况
  该村位于幸福湖内东部,东临孙集乡罗家村,两村相距2.5公里。西距东八里庄约4公里,南临柳家村,北距孙集乡于家村约3.5公里。距商河县城约7.5公里。
  据该村村碑记载,许、王、刘等姓氏先祖于明末由河北枣强迁入建村。因村落建于清水洼的东坡得村名清水坡,因该村地阔人稀,政府鼓励外地的人入迁,对该村的赋税实行“十收一成”的优惠政策,有许多外村村民陆续迁入。该村有周、李、朱、张、韩、罗、代、庞、蔡、邱、
  赵、彭、田、许、王、刘16个姓,其中同姓不同宗的有王姓6系、刘姓5系、周2系、李3系。村落占地180亩,人口763人,耕地2400多亩。
  村貌变化
  该村建于约1.5米的村台之上,一条约12米宽的东西向大街,村民一直聚集于大街南北两侧,因该村建村较晚,统一安排,宅基的大小相同,过道都近2米左右宽。民房的建筑结构都是砖建基土坯墙的平顶房,有一条环村生产道。1980年该村实行小规模的规划。原宅基小、人口多的农户,由村委指定宅基建房,宅基规定东西长20米,南北长25米,当时限于经济条件,民房仍是土木结构。
  1991年,该村又一次规划,宅基仍以东西20米,南北25米,隔两排一条宽4米的胡同,两条东西向大街,宽18米,居村中一条南北向大街宽18米。村里规定,十字街上的民房必须建有前出厦,砖瓦结构的房屋。沿街的民房必须用石头建基,至此出现了砖木结构的挂瓦尖顶房。截至2010年,村民的经济条件改善,民房均为砖瓦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和多处简易两层小楼房。
  村政沿革
  民国时期王玉亭、刘兴仁先后任村长。1945年前,村长王文功,1947年王文兰、刘孝义先后任农会主任,该村隶属潘桥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村长李爱仁。1952年,成立互助组。1954年,初级社时期社长王长青。1955年,村党支部书记王安泽。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1958-1959年,王长庚任村党支部书记。该村隶属城关人民公社管辖。1959-1967年,王安泽任村党支部书记。1963年,该村从城关人民公社调至潘桥人民公社。1965年,又划为钱铺人民公社管辖。1967年后,由张洪圣任“革委会”主任、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组长。1970年,恢复村的支部,张洪圣任党支部书记。1979年,王守福任村党支部书记,至2008年由许京亮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民经济
  该村历来以分散的小农经济为主,粮食亩产在四五十斤左右。1947年土地改革,粮食亩产在六七十斤左右。1953年成立互助组,1954年成立初级社。1955年的高级社时期,粮食亩产提高到100斤左右。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时,隶属城关公社,当年粮食丰产,但没丰收。1959年后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幸福湖蓄水,村台下一片汪洋,平地的水超过1.5米,村民们被政府疏散至张公村、崔家村居住,直到1961年后,大水退去,村民陆续回迁。村民生活完全靠政府供给,村民的购粮证一直使用到1964年。1965年隶属钱铺公社,生产队的粮食种子都是政府配给,恢复生产后,粮食产量在40-50斤,村民的口粮基本自给,有个别困难户一直到1974年后才不用购粮证。1966-1975年,全村一部抽水机。到1978年4个小队,每队都有一部抽水机,使水浇面积覆盖全部耕地,由于水利条件的提高,到1980年粮食产量提高到170-180斤。1980-1990年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粮食亩产上升至400-500斤。1990年后,由于良种大面积推广和农业机械化的应用,粮食产量逐步提高,截至2010年粮食年产2000斤以上。村民的年平均收入在5000-6000元。全村有拖拉机150台,大型农用机械6台,轿车、面包车18辆。
  教育 卫生
  民国时期有私塾一处,王文青任教。办学堂一处,高会武、刘传秀先后任教。1947年办学校一处,由老师艾阳青、胡延寿、王明全、王存喜、魏云山、王安全、许延亭、田传美、刘文水、韩清泉、刘兴美先后任教。1997年普及小学九年制义务教育,该村学生到后十亩小学就读,村学校撤销。
  1965年村设保健员一名,许会祥任保健员。1966-1995年设有卫生室一处,赤脚医生刘连义。1995年村有私人诊所一处,医生刘兆福。2006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人物
  王玉禄 空军某部副师长。1946年参加解放军,后被选拔到空军部队,因战功卓著,由一名驾驶员提至空军副师长、大校军衔。
  王栋 1949年前参加革命,1949年后曾任牛铺乡(今孙集乡)党委书记。
  蔡本泽 1953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某部营作战参谋,转业后曾任县工业局局长。
  许振东 任白桥镇党委副书记。
  张洪圣 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八路军延安支队。1948年参加过淮海战役,任解放军排长。1952年退役后任村党支部书记。
  许公祥 1947年参加解放军,参加过济南战役、淮海战役。
  (许京亮)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商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