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活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香磨李居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170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生活习俗
分类号: K892.27
页数: 3
页码: 1075-1077
摘要: 本节记述了北园地区的服饰、饮食、饮食习俗、属性、穆斯林食物、穆斯林门上贴“杜洼”、旅行等生活习俗情况。
关键词: 生活 习俗 北园

内容

服饰 旧时,北园地区居民服饰有贫富之别。清代,男子一律剃发留辫。女子幼时挽双髻(俗称“抓髻”),未婚者束辫,婚后挽纂,一律留“刘海儿”。富贵人家做衣用料,质地上乘,做工考究,男人多穿长袍,罩马褂,戴帽垫,着绸布便鞋;妇女着右襟上衣,系长裙,穿绣花鞋。四季服装各异。饰物有坠、钗、环、戒、镯等,多为银质。贫穷人家男人多穿对襟褂袄,腰束布带;妇女多穿偏襟、戴大襟、包头巾、扎腿。做衣用料多是手工织粗布,着色单调,往往是四季一套装,夏穿单,冬再加棉絮御寒,很少有贵重饰品。
  辛亥革命后,男子渐渐剪辫剃发,剃光头者众多。青年妇女较普遍剪短发,已婚妇女仍挽纂。服饰多沿袭清代。男子着长衫礼帽、女子的旗袍一度流行。着西装革履者有之。
  新中国成立后,男青年多着中山装、国防服;女青年多着列宁服、人民服。做衣用料趋于细布、化纤、毛料等。“文化大革命”期间,人们衣着款式简单,色彩单调,多为绿军装、绿军帽、解放鞋,或蓝色中山装、工作服、国防服。80年代城乡居民大都在市场购买服装,款式多样,诸如皮甲克、羽绒服、毛料西服、丝绸裙、真丝衫等,流行时装,款式新颖,色彩绚丽,日新月异,美观大方。男女发型发式也现代化,诸如平头,大分头,烫卷发,钢丝头,披肩发,麽菇浪板等。妇女化妆品亦高档,金银首饰已较普遍。
  饮食 北园地区居民生活饮食习惯多为一日三餐,但贫富不均,城乡有别。旧时城区居民多食用玉米面、小米、地瓜等粗杂粮,主食制成品多“窝窝头”、“饼子”、“煎饼”之类,佐以家腌咸菜、辣椒、葱蒜等。乡间农民生活饮食低下,尤其是北部沿黄河一带,一般农户的主食是“高粱饼子地瓜粥,萝卜咸菜窝窝头”,贫苦者辅以糠菜;菜农多以粗菜代粮。富贵人家常年享用玉米、小米、大米、白面,主食为白面馒头、包子、大米干饭、“三合面”窝头、小米面煎饼等,还时以蔬菜、鱼、肉等佐餐。逢年过节 ,贫富饮食更有明显的差别。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逐步改善,城区居民多以面粉为主食,蔬菜、肉制品、海鲜类择而食之。北园农民饮食水准有了较大提高,民间有这样一句顺口溜:“过了三月三,大米干饭也嫌酸”,意指春季蔬菜上市,不光吃干饭,还须有菜肴相加。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城乡居民食用主食量减少,副食增加。时逢年节喜庆日,酒宴更为丰盛。举办筵席讲究色、香、味、美,饮用的酒、茶亦向中、高档发展。日常饮食佐饭有菜,饮酒者渐多。
  民间做饭用的炉灶,昔日多为土坯垒灶,铁锅大小分之于灶,配木制手拉风箱送风助燃,烧原煤或柴草。20世纪50年代以来,城乡居民逐渐使用铸铁炉灶或砖砌炉灶,多带烟囱,燃原煤、煤坯,或煤球为薪。60年代始,广泛使用“蜂窝煤”炉灶。液化气进人家庭始于70年代,燃气灶亦趋于新型,档次高。90年代,全市均建起了液化气站,居民全部用上了煤气灶,部分居民用上了集中供气、供热。
  穆斯林的饮食习俗穆斯林不仅不食猪肉,还禁食自死物,不吃动物的血。对可食牲畜的选择有传统的标准。其标准是:偶蹄牲畜;反刍(即“嚼磨”)牲畜,缺一不可。牛、羊最标准。家禽中鸡、鸭、鹅亦可食。可食的畜禽,须请阿訇宰后放血才可食用。就是可食畜禽宰杀放血后,有部分也不可食用,如羊之鼻、耳、鞭、胰等均不可食用。鱼类中,无鳞之鱼不食。
  穆斯林食物——油香“油香” 是穆斯林的传统食品。制做油香,用温水和面,加盐,作成饼状,再用香油炸熟,即成。
  相传,一千多年前,穆圣胜利到达麦地那,当地穆斯林纷纷设宴庆贺。当穆圣进食“油香”后,大加称赞此种食品。从此,油香便成为穆斯林最圣洁的食品。每逢盛大节日或婚丧喜庆之事,穆斯林都做油香,除自家食用外,还将其作为贵重佳品馈赠亲友。如今,油香已成为穆斯林及兄弟民族之间团结、友谊、幸福、往来的象征。
  居住 1948年济南解放前,北园地区居民住房多为砖木结构的平房,四合院居多。房舍设置,北屋为正房,东西屋为配房。正房高于配房,且结构、形式堪优,典型的有“锁皮厅”(形似“凹”)式,砖瓦到顶,雕梁画柱,花砖铺地。长辈居正房,晚辈住配房。四合院大门建的很讲究,门楼高大雕甍,房檐伸出,板门黑漆朱红。大门内置影壁墙,有的院中辟有花园,砖铺行道。有的四合院非一家独居,而是多家为邻。沿铁路附近的民房,多是用炉渣块、土坯或他人废弃的砖石瓦块砌体,以木棒或植物秸秆作顶的棚户房。房屋矮小、潮湿,多为外籍来此谋生者徙居。
  乡村农家住房,多为土木结构的草房。北屋为正房,东西兼有偏房。长辈居正房,晚辈依次居偏房。农家多独户独院,院落为土墙柴门或无院墙。过去民间造房,迷信禁忌颇多,选宅基看“风水”,兴土木择良辰,什么“上梁喜逢黄道日,立柱正遇紫微星”,窗不对房门,门不对墙角等。
  新中国成立后,居民住房条件逐步得到改善。城区改造旧民房,兴建职工宿舍,开发“居民小区”,幢幢楼房,拔地而起,农家住户也逐以翻旧建新房,“农家新村”,宽敞整洁,不仅建平房,平顶二层楼房也成为农家住所。新建房舍多采用钢筋、水泥、砖瓦、预制构件结构,玻璃镶门窗,采光好。建筑形式多样,布局合理,居住舒适。至2001年,香磨李居全部居民住上了高六层、每户104~140平方米的居民大楼,城乡住房差别已经消失。
  穆斯林门上贴“杜洼” 穆斯林在其宅院或住室门额上贴“杜洼”之习世代相传。“杜洼”,亦叫“都阿”(用花体阿文书写的吉祥、祈祷词),系用红纸请阿訇书写的,现在也有用硬塑料烫金制的,也有搪瓷制做的。颜色有用绿底白字的,或是绿底金字的。
  门前悬挂“杜洼”,有标志本户主人是穆斯林的意思,宅院门上大都写:“主啊,把吉祥(安宁或恩典)下降到这个院子里吧”。清真商店门前也挂“杜洼”,它告诉人们“这里卖的东西,都是清真的”,或是“这里的点心是伊斯俩目的”。
  旅行 旧时人们出远门必择吉日启程。北园地区居民以农历逢三、六、九日为吉日,谚语:“三六九,往外走”,通常以二、五、八诸日不宜离家宜归家,因又有谚日:“二五八,好回家。”上路前,遍辞亲友、邻里,询问有事无事,捎信带物等,几成“定规”,相沿成习,风俗良佳。
  在现代交通工具火车、汽车、飞机普及之前,外出旅行,多为步行,此外还有乘畜力拉的大车、人抬轿子、独轮车、骑驴骑马的等等。黄河、小清河通航后,亦有乘帆船、火轮船的。清末民初,胶济、津浦两铁路相继建成通车,北园地区居民乘火车外出、归里已成便是。
  迎送之礼在北园地区颇为流行。通常迎客到村外或车站、码头。客人到家,设酒饭款待。名为“接风”或“洗尘”。亲人远地或客人辞别,一般要送到门外,村外或送至车站、码头。迎送食俗一般是迎客吃面条、送行吃饺子,谚日:“启程饺子落脚面”。
  当今,人们外出,俗称“出发”、“出差”,不很讲究择吉辰良日,则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随时启程。乘坐交通工具远行者多是火车、汽车或飞机,近行者则骑自行车或轻骑摩托车,极为便利。迎送之习简单化了。不过一些良俗却被人们承袭。

知识出处

香磨李居志

《香磨李居志》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记述原则,反映了香磨李居的历史与现状。记述时限上起事物发端,断至2001年。

阅读

相关地名

香磨李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