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图书馆
济南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济南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人口变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香磨李居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168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人口变动
分类号:
C921
页数:
2
页码:
997-998
摘要:
本节记述了香磨李村经济的发展人口自然、机械变动的情况。
关键词:
济南市
人口
规模
内容
自然变动 解放前,香磨李村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困,医疗卫生条件十分低下,人口生育完全处于无政府状态,表现为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的特征。
解放后,人民生活安定,医疗卫生条件逐步得到改善,人口增长速度渐渐加快。新中国成立初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左右,1954年,人口出生率达40%,出现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生育高峰期。1961年,由于受自然灾害及国民经济困难的影响,人口出生率降为20%左右,死亡率为9%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左右,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人民生活有所改善。从1963年开始,人口又出现补偿性增长。当年,人口出生率高达47.1%,死亡率为8.52%,自然增长率为38.58%,形成了新中国成立后人口自然增长的第二个高峰期。人口过快增长,引起了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实行计划生育的号召。香磨李村党支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响应党的号召,将节制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摆上议事日程。从1964年开始,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1966~1976年的“十年动乱”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的势头趋于缓和。人口增长虽然为低出生、低增长,但属于一种非正常型的发展。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普遍提倡并推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人口生育得到有效控制,表现为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特征。1984年,香磨李村共出生人口13人(其中男6人,女7人),出生率为17.3%;死亡人口3人(其中男2人,女1人),死亡率为4%;净增人口1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3%。1982年,正值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出生的第三个高峰期,但香磨李村人口自然增长得到较好控制,呈现平稳趋势。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1989年7月1日至1990年6月30日,香磨李居出生人口为4人,出生率为6.1%,死亡人口为2人(男1,女1),死亡率为3.1%,净增人口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1%。
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香磨李共276户,常住人口767人,户口在本居,人在外地116人,共883人。出生人口为8人,出生率为9.1%,死亡人口为1人(女1人),死亡率为1.1%,净增人口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9%。
机械变动 明代以前,香磨李村一带虽有人烟在此活动,但人烟稀少。明代,国内大规模强制移民,香磨李一代由河北枣强、山西洪洞等地迁入居民较多,遂成村落,即香磨李村。尔后,由于战乱、灾荒等原因,又有境外居民迁徙定居于此。清朝,又有济南周围等地村民,因投亲靠友或遇有天灾人祸,迁居者渐多。至济南解放前夕,由于战争、灾荒,人们为生活所迫,人口流动性较大,有外出求职谋生者,亦有迁居来此落户者。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工商业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生活稳定。人口迁出迁入的主要原因为:①参军、升学、招工等迁出。②区划调整。③外地女子及男子结婚迁入本村;本村女子或男子因婚姻关系迁出。④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香磨李村经济大发展,招聘、引进各类科技人才迁入定居。⑤居住在黄河沿岸村庄的村民,因水患移居,迁入本村者居住。
知识出处
《香磨李居志》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记述原则,反映了香磨李居的历史与现状。记述时限上起事物发端,断至2001年。
阅读
相关地名
香磨李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