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广播 电视 电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香磨李居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166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广播 电视 电影
分类号: G22
页数: 2
页码: 967-968
摘要: 本节记述了香磨李村的广播、电视、电影行业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香磨李 广播 电视

内容

广播、电视 旧社会,香磨李村人民被吃、穿、住困扰着,为生活所迫,无有什么娱乐设备和娱乐活动,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闭塞贫困生活。解放后,香磨李人民在共产党、毛主席的领导下,经过土地改革,广大贫苦农民分了田地、房屋和生产农具,安居乐业,生活有了提高。翻身后的农民,有个别经济富裕户买了留声机,演唱《李二嫂改嫁》、《小姑贤》、《小二黑结婚》等戏剧和流行歌曲。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县、乡政府的支持下,开始架设有线广播线路,村里设有有线广播室,对群众转播。1958年人民公社时,历城县和北园人民公社都设有有线广播站,村里设有广播室,家家户户安装了喇叭,收听县广播站和北园人民公社广播站转播的中央、省、市台节 目,收听县、社广播站播放的自办节 目。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收音机、黑白电视机逐步进入农户,有线广播喇叭逐步淘汰。至1986年,香磨李居普及了黑白电视,成为北园镇第一批“电视村”。随着经济的发展,从1988年起,大彩电逐步进户,黑白电视机逐步退到次要地位。据北园镇1988年统计资料统计,香磨李居1988年有150瓦的扩大机一部,125瓦的喇叭5只,黑白电视机200台,收音机204部,半导体37个,全居只有8台彩色电视机。至1992年,香磨李居普及了彩电,黑白电视机淘汰。
  香磨李居普及了彩电后,家家户户安上了有线电视,通过电视这个宣传媒介,向全居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法制教育,收看中央、省、市转播的各种节 目,丰富了全居人民的精神生活。
  电影 解放前,香磨李人民很少看到电影。解放后,村居才逐步看上黑白电影片《白毛女》、《难忘的一九一八》、《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片子。每次来村演电影,观众达上千人。1956年后,历城县电影队来村包场放映,每年少者演2~3次,多者6~8次,群众争先观看。后来,北园人民公社建有公社电影放映队,经常为村民放映电影新片。“文革”期间,一是市、县、公社来村放映电影;二是村民集体到市里大电影院看电影;三是村民利用业余时间,自己买票进电影院看电影。期间,多放映《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地雷战》、《闪闪的红星》、《洪湖赤卫队》等战斗故事片。至20世纪70年代农业学大寨期间,多放映《红旗渠》和《南征北战》、《英雄儿女》等影片。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香磨李人民逐步走上富裕路,看电影、看戏已成为经
  常的事。每逢新片一到,村里租片包场,让村民免费看电影。如遇教育片,村里买票发给户家,村民持票到济南市大电影院看电影。
  1991年,香磨李居跨入北园镇“亿元村”行列,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居民们的生活迅速提高,文化生活日益活跃。为满足居民文化生活的需要,开辟了多处室内室外活动场地,供居民娱乐。由于大彩电的普及,居民们不出门便看上了各种国内外影片,“看彩电热”代替了“看电影热”。至2001年,全市的大电影院大部分停演,居民进城看电影渐渐消失,节 假日和班后,全家人围坐在大彩电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知识出处

香磨李居志

《香磨李居志》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记述原则,反映了香磨李居的历史与现状。记述时限上起事物发端,断至2001年。

阅读

相关地名

香磨李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