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图书馆
济南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济南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九章 医疗卫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香磨李居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1590
颗粒名称:
第九章 医疗卫生
分类号:
R197
页数:
5
页码:
617-621
摘要:
本章记述了济南市医院沿革、爱卫会及精神卫生防治工作的基本情况。
关键词:
医疗卫生
香磨李
医院
内容
第一节 医院沿革
天桥区北园医院 解放前,北园地区仅有少数个体医生和私营药店。1951年在何家庄、凤凰山、泺口3处建联合诊所。1954年设黄台板桥门诊部。1956年设田庄、黄屯门诊部。1958年划入鹊山门诊部和药山张庄门诊部。1958年建立北园人民公社卫生院,驻何家庄,设内科、外科、中医科、小儿科、妇产科,有病床40张,下设泺口、鹊山、药山、田庄、黄屯、凤凰山、刘家桥、板桥8个门诊部。1984年新建卫生院驻香磨李家庄。1985年1月更名为济南市郊区北园医院。1987年5月更名为济南市天桥区北园医院。设内科、中医科、妇产科和放射、检验、治疗、药房、供应、社会卫生等医技科室、服务科室(组)。1988年北园医院有职工86人,其中医务人员79人,下设泺口、刘家桥2个门诊部。1990年7月,经市卫生局、区政府批准,在北园医院内建立天桥区精神病防治院。同年,北园医院共有职工107人,病床80张,设有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精神病等科室。1992年,济南市卫生局下文,将济南市精神病防治院更名为济南市精神病防治中心。1994年,济南市民政局、济南市残联下文,挂济南市精神卫生康复指导中心。同年,该院划归天桥区卫生局管理。1996年,该院正式更名为济南市天桥第二人民医院。1999年3月,济南市卫生局下文,认为原来的牌子已不适应当前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将济南市精神病防治中心更名为济南市精神卫生中心。至2002年,该院共有职工130人,设有3个精神病房,1个老年康复病房,病床200张;设有医疗卫生1~4病房,有放射科、化验室、心电图、内科、精神科门诊、防治科、防疫科、妇幼科等科室。
精神病防治院 1990年,成立天桥区精神病防治院,与北园医院合署办公,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并于7月17日正式挂牌应诊。在此基础上,经市卫生局批准,在区精神病防治院的基础上,于1992年9月16日成立了济南市精神病防治中心,担负起了全市精神病防治及业务指导工作,填补了济南市无精神病防治机构的空白。1996年底,该院共有正式职工10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8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52人,初级职称34人,床位200张,比1994年增加了80张,至1996年底,共收治精神病患者1083人次,治愈率76.6%,有效率98%。1993年,自筹资金80万元,扩建病房650平方米,新建了食堂、澡堂、锅炉房、供应室、洗衣房等。1995年,叉自筹资金200万元,新建了门诊办公楼,病房面积也由原来的1200平方米增加到2400平方米,并使用了集中供暖,建起了花园,现已改建成一座环境优雅、设备齐全的精神病康复医院。业务收入:1990年为52万元,1991年为74万元,1992年100万元,1993年140万元,1994年180万元,1995年为208万元,1996年为263万元。至2001年,每年收入过500万元。
天桥第二人民医院 原“天桥区精神病防治院”根据济天政发[1996]97号文件,更名为“济南市天桥第二人民医院”,原科室、床位、领导班子、编 制不变。下设内科、妇科、精神科、中医科、乙肝科、胃肠科、甲状腺科、糖尿病科等,另下设刘桥、泺口、杨庄3个门诊部。辅助科室有检验科、放射科、心电图室、药剂科、防治科、防疫科、食品科、妇幼保健科、心理测验室等。投资40余万元,引进电休克、火焰光度计、激光、光量子等设备。1994年,《济南市精神疾病流行与抽样调查及防治对策》通过了市级科研鉴定,并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济南医学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 根据济医会字[1996]第3号文件《关于同意成立济南医学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的决定》,济南医学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挂靠天桥第二人民医院。专业委员会负责组织召开有关学术会议以及本会的工作计划和总结。于1996年4月10日至1996年4月12日,举办了“济南市医学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精神卫生学术交流会”,全市五区、五县(市)的86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60篇,并在会上作了交流。该委员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年会,总结两年的工作及安排下两年工作计划。
第二节 爱委会及精神卫生防治工作
爱卫会工作爱卫会以除“四害”、讲卫生、消灭疾病、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为中心,采取经常与突击相结合,治本与治标为一体的综合防治措施,开展工作。
爱国卫生宣传。自1989~2001年,每年4月以国务院规定的“爱国卫生宣传月”为契机,进行以除“四害”、讲卫生、消灭疾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宣传活动,提高了全镇人民的卫生、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10多年共组织100个单位,出动200部车辆,1000人次,展出黑板报300块,悬挂横幅80条,进行卫生宣传。
除害防疫。1989年以来,爱卫会利用冬春两季大力开展以灭鼠为中心的除害防疫活动。10多年共投放各种灭蚊蝇用药11余万公斤,其中奋斗呐6万公斤,DDV3300公斤,克敌2.5万公斤,消杀面积2040万平方米。投放敌鼠钠盐毒饵5700公斤,甘氟毒饵20900袋,总投资500万元,使老鼠、苍蝇、蟑螂等害虫的密度始终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内。1996年在灭蟑螂达标验收中,镇辖区内的黄台、济南国贸大厦、山东化工厂,经市爱卫会验收合格并被命名为卫生达标单位。同年,黄河两次洪峰到来使河水漫滩,部分村庄受灾。汛期过后,爱卫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滩区进行消毒、消杀。滩区消杀面积达170万平方米,确保灾后无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创城”工作。从1990年开始,爱卫会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开展“创建卫生城”的工作。每次“创城”活动,在镇党委、政府领导下,通过爱卫会组织协调,全体机关人员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历次“创城”活动中的卫生方面的工作,为全市的“创城”卫生检查达标做出贡献。1990年北园镇被天桥区委、区政府授于“创城”活动先进单位。1991年,被区委、区政府授于“巩固十佳卫生城先进单位”;1995年,清河再生资源回收站代表济南市接受检查团对灭蚊蝇的检查,被检查团认定取得了优良成绩。
改水改厕工作。1989年以来,全镇改水改厕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除梅花山村有部分群众饮用井水外,其余村(居)全部用上自来水。全镇自来水和水压机井的受益面累计达98.8%。
随着旧村改造步伐的加快,全镇改厕工作步伐加快,2001年全镇有8100户用上了水冲式厕所。
精神病防治工作1990年7月,经市卫生局、区编委批准,济南市天桥区精神病防治院正式成立。一年来,在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山东省精神病医院的指导帮助下,经过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均有了长足的进步,以良好的医德、医风和显著的治疗效果得到了社会的承认。
本院位于金牛公园北侧,黄河宾馆东邻,占地面积9.3亩,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现有固定资产31万余元。全院共有职工10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9名,占全院总人数的65%。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6人,初级职称42人。现设有病床80张,其中精神病科65张,综合病床15张,病床与工作人员之比为1∶1.19。拥有X光机、心电图机、光电比色仪等先进的医疗设备。
建院初期,急需改建病房,增加设施,装修环境。尽管资金十分紧张,但考虑到济南市精神病人约占总人口的8%,尤其是天桥区纺织、机械、化工等行业集中,精神病发病率更高,而全市仅有一家精神病专科医院,精神病患者看病、住院都比较困难,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负担,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作为医务工作者,有义务为政府、为社会分忧,为企业服务,为病员解除痛苦。医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促使本院尽快将一个只有107名职工的镇级医院改建成一座环境优雅、设备齐全的精神病医院。在建设过程中,本院没有一味向上级伸手要钱,而是尽可能地压缩自身的行政开支,在主管部门的支持下,自筹资金14万元,自己动手改建灯光线路和门窗,节约资金上万元。同时,组织女职工日夜加班,两个月内赶制被服150多套,经过近半年的苦干,设有病房、澡堂、食堂、水暖配套的新医院建成了,接着又拿出上万元用于改建病房设施,改建了下水道、化粪池,在精神病医院内铺设了花砖地面,砌起了水泥桌凳,为病员购买了娱乐用品,丰富了病员的精神生活。同时,为使慢性患者安心住院,医院每季进行一次“模范休养员评比会”,对表现好的病员给予表扬,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牢固树立起“为病人解除痛苦,为单位和家庭分担忧愁”的办院宗旨,把医院办成病人之家精神病患者由于丧失了控制和辨认自己行为的能力,经常流落街头,甚至出现冲动、伤人和毁物等行为,给社会、单位和家庭带来危害,所以经常受到歧视和侮辱。然而,当病人来到本医院后,感受到的却是理解和温暖。无论是班上班下还是节假日,病人什么时间来,就什么时间收。1990年12月28日,济南砖瓦厂工人王××冲动伤人毁物严重,本院收治后,病人的单位和家属安度了春节,但本院的工作人员却在挨打、挨骂、吵闹声中度过了这个节日。有位护士说:“这也算苦了我一个,幸福千万人吧”。
作为一名精神科护士,不但要打针、发药,而且要给病人理发、剪指甲、洗脸、洗脚、喂饭,正如护士长所说:“比照顾托儿所的孩子还麻烦。”病人马××因在家饮食和服药不当发生便秘,入院后服药、灌肠均无效,护士立即戴上手套,一点一点地为病人把大便抠了出来。在精神病房挨打、挨骂是经常的,但工作人员却“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有的只是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一次,护士帮来自农村的病号徐××洗澡,病人却把她当成监视自己的人,打得她满嘴是血;患者叶××分到了自己的一份烟以后还要拿,当护士阻止他时,却突然遭到他的袭击,致使护士两臂数处被抓伤。有一次,一位护士在发药时,患者姜××突然病情发作,一脚把她踢到窗子上,玻璃撞碎了,到底挨了几拳连她自己也不清楚。但她们的反应只有一句:“他是病人!”这句话倾注了工作人员对精神病人的全部理解和爱。来自四川化学研究院的病员郭××教授因亚木僵状态和高度近视(1200度),需要留人陪床照顾,但他的家中无人能来,单位又太远,即便支付每月200元的报酬也无人愿在精神病院陪床。为此,本院急病员所急,想病员所想,主动承担了治疗、看护的全部任务,每天给他打水打饭,喂水喂饭,扶他上厕所,帮助他料理生活。他爱人感激地说:“你们真好,处处为病人着想,为家属、为单位分忧,在这里住院真像到了家一样。”
引进人才,提高医护人员素质,保证医疗质量由于本院中途改建,如何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成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对此,本院的做法是:送出去,请进来,鼓励自学。首先,派出8名医护人员到山东省精神病院学习进修,并在人员极其紧张的情况下送2名护士参加了省首届精神科护士长学习班;第二,经常请省精神病院的正、副主任医师、护士长来院查房、讲课,解决诊疗中的疑难问题;第三,积极开展岗位练兵,集体购买了《行为医学》、《临床精神药理学》、《精神卫生通讯》等书刊,鼓励自学。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医疗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一年来,共收治病人132人,其中,精神分裂症94人,情感性精神病10人,癔症13人,酒精中毒性精神病7人,其它8人。已出院72人,痊愈42人(治愈率56.95%),显著进步8人,总有效率86.12%,死亡1人(系鼻咽癌,因抗癌治疗无效而死亡),达到了省内先进水平。为了不使病人感到单调和寂寞,本院实行了半开放型立体治疗。除对病人实施药物治疗外,医护人员每天都组织他们开展多种活动,使病人的生活丰富多彩,逐渐树立起自尊心和荣辱感。对一些明显好转的病员,医院则组织他们外出、散步、游玩,以促使他们尽快恢复正常的心理活动,收到了明显的治疗效果。侨眷黄××是位患精神分裂症的病人,情感淡漠,多年不理睬苦苦抚养他的母亲,在本院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母子间的感情已经融洽无间,他母亲激动地说:“你们的水平真高,我真像做梦一般,我们孤儿寡母的,这下可有希望了。”
知识出处
《香磨李居志》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记述原则,反映了香磨李居的历史与现状。记述时限上起事物发端,断至2001年。
阅读
相关地名
香磨李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