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旅游资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香磨李居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1372
颗粒名称: 第五节 旅游资源
分类号: F590.31
页数: 20
页码: 110-129
摘要: 本节记述了香磨李居旅游服务资源丰富多彩,游览名胜古迹,可提供优良的服务。旅游购物,在居办的济南泺口服装城中的商贸中心、羊毛衫城、鞋城、童装城、交易大厅、精品服装街等大型商场内,可选购到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精品名牌服装和日用品,可品尝美食街、宾馆、酒店的精美食品。
关键词: 香磨李 旅游资源 服务

内容

香磨李居旅游服务资源丰富多彩,得天独厚。登临标山或金牛山高地,可纵观泉城风貌,众多的涌泉驰名中外,奇异的山峰峻峭多姿;龙山文化岁月漫长,无数园林绿茵点翠;滚滚黄河犹如金色丝带;“齐烟九点”飘渺在云雾之中,景色各异,尽收眼底,无不给人们一种遐想:“潇洒似江南”。
  倘若你旅游下榻香磨李居,游览名胜古迹,可提供优良的服务。从此地驱车到“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大明湖公园仅5公里;距天下第一泉之趵突泉公园和泉城广场仅7公里;到唐朝名将秦琼故居五龙潭公园6公里;离泉城屏风、著名风景游览胜地之一的千佛山公园10公里;去以展出动物为主的济南动物园距香磨李居一箭之遥;至亚洲之首的黄河公路大桥8公里。若观母亲河——黄河,居北2公里即是。若登五岳之首的泰山行程70公里;观览三孔圣地曲阜行程165公里。
  若旅游购物,在居办的济南泺口服装城中的商贸中心、羊毛衫城、鞋城、童装城、交易大厅、精品服装街等大型商场内,可选购到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精品名牌服装和日用品,可品尝美食街、宾馆、酒店的精美食品。
  登高遥望“齐烟九点”登上高达48米的标山高地,遥望香磨李居西部和北部的座座小山,沉浮于云绕雾锁之中,古人题之为“齐烟九点”。
  这些山丘的名字,多是以其肖形的常见事物而取的。如匡山,原名为筐山,其形状似筐子。无影山仅是一块较大的坡岭,日照无影,故名。粟山,形容其微小如粟米。马鞍山,形状中凹,似如马鞍。黄台山,很象平台。凤凰山,宛如凤凰展翅等。
  还有结合某些人事情况命名的:鹊山,有人认为山上鸣喜鹊,故名鹊山;但也有人认为是先秦名医扁鹊的住处,并有一座扁鹊墓。药山,是因为此山从前出产中药材——阳起石而取名的。自然也很容易被人附会为扁鹊曾在此山采药炼丹。标山,是因为唐宋时,鹊山湖或莲子湖就在这一带,那时华不注山如出水芙蓉,鹊山如美人卧枕对镜;在荡漾的湖泊之中,标山的两个小小的峰头,浸在水里,成为天然的测量水深的标尺,所以叫做标山。此外,筐山因为杜甫赠李白诗有“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的句子,而李白恰恰又亲到济南加入道教籍,又游过鹊山湖,于是济南人士就把“筐”去竹改“匡”,称为匡山,并在匡山上修了一座祠庙,还立了一块碑碣,标之日:“太白读书处”。
  全回几处匡山都有李白遗址,所以元好问的《济南杂诗》之一就说:
  匡山闻有读书堂,行过山前笑一场。
  可惜世间无李白,今人多少贺知章 !
  齐烟九点之一——鹊山鹊山地处香磨李居北部4公里处,与华山隔黄河相对。华山峻拨孤秀,如出水芙蓉;鹊山则岩壁横展,似临流翠屏。每当阴雨之际,登上千佛山,凭高远眺,两山对峙,云雾环萦,若有若无,若离若合,自有一种朦胧飘香之美。昔人誉之为“鹊华烟雨”。
  据说,每年七、八月,当“落日溶金,暮云合壁”之时,四方的鸟鹊,翔集于山的林莽之间,故而得名为“鹊山”。这使人自然地联想到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神话。
  鹊山旧有鹊山院、鹊山祠,是纪念战国时期名医扁鹊的。传说,扁鹊曾在此山烧炼丹药。扁鹊本名秦越(今长清县境)人,幼学医于长桑君(故鹊山院又名长桑院),精通各科,在赵为“带下医”(妇科),入郑为“耳、目、痺医”(五官科),至秦为“小儿医”。虢国太子疾笃已死,扁鹊诊治,使其复生,于是人们都说他能“生死人”,而他却说,虢太子不过是假死,我只是使之苏醒,并没有使死人复生的本领。可见他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鹊山,西麓旧有扁鹊墓。清沈廷芳有诗记云:
  赖为卢医墓,墓碣字了了。
  丹灶剩虚名,荒墟啼怪鸟。
  自汉以来,济水泛溢,鹊山脚下,一片汪洋,哪儿会有战国古墓遗存。这个所谓扁鹊墓,不过是后世好事之徒的捕风捉影的附会罢了。
  唐天宝五年(746年),李白寓居任城(今山东济宁市),北游济南,有(陪人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诗三首,是现存描写鹊山最早的诗,其三日:
  水入北湖去,舟从南浦回。
  遥看鹊山转,却似送人来。
  诗人爱鹊山,鹊山也追随着他的归舟,依依惜别。
  云蒸霞润孤柱一峰齐烟九点之一——华山,即“华不注”山,又名金舆山。地处香磨李居东北7公里处,海拔197米,是齐烟九点中最高的山峰。
  “华不注”即俗称“花骨朵”,花苞也,形容华山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荷花亭亭玉立。
  华山素以奇秀著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呈现不同的形态。由城区东望其侧面,则为“单椒尖山”,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描写华山,说他“单椒秀泽,不连丘陵以自高;虎牙桀立,孤峰特拔以刺天,青崖翠发,望同点黛”。元代赵孟頫画《鹊华秋色图》,也是从这个角度取景的。但如果站在城区以东的八涧堡、祝甸村之间,远眺华山的正面,则看到山形下圆上尖,丰满充实,宛然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荷花。唐代伟大诗人李白诗云: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兹山何峻秀,翠绿如芙蓉…
  “芙蓉”就是荷花,大概当时诗人荡舟于莲子湖(在城北,今已干涸)中,仰望华山,于是产生了如此美妙的联想。
  从历代记载中可以看到,华山周围的地势是沧海桑田,几经变迁的。春秋时期,这儿是一片开阔的平野,著名的“齐晋鞍之战”的最后决战便是在这一带进行的。
  汉代以后,黄河一度改道由千乘(今山东高青县高苑镇北)人海,支流灌注,济水泛溢,华山、鹊山附近成了一片大湖。唐时称为鹊山湖,又名莲子湖。唐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记载,当时湖面方圆20余里,“湖中多莲花,红绿间明,乍设濯锦(仿佛在水中浣洗的彩缎一样)”。而孤峰耸翠的华山挺立其中,宛如出水芙蓉。宋金之际,伪齐刘豫开沟疏通漕运(小清河),湖水渐退。但到元、明之时,这儿仍是一派水乡风光。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副使王恽游华山,便是乘舟由汇波楼出水门,入小清河东行里余,然后北上,经黄台、直抵华山脚下,舣蚁舟登岸的(王恽《游华山记》)。明崇祯庚年(1603年)年间,李焕章 也是沿着这条路乘舟而往的(李焕章 《登华不注记略》)。不过,100年后,清雍正九年(1731)著名学者全祖望游华不注却是骑马而行,大概这是华不注周围已湮为平陆,类似今日情形了。
  华山与华阳宫建筑群华山、又名华不注山,又名金舆山。位于香磨李居东北7公里处,是济南八景“齐烟九点”之一。山景别致,建筑工巧,松柏幽静,有诗雅之赞。遥望齐山有四奇:前龟、后蛇、左龙、右虎,今仍存在。登华山之巅,北望黄河如带,铁路、公路大桥历历在目。俯瞰眼底,苍松翠柏,庙宇轩昂,稻田如荫,绿柳成行。山前麓建有华阳宫等庙宇。
  华阳官是济南农村地区现存较完整的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建有泰山行官、三元宫、吕祖庙、净土庵等12处,计110余间。泰山行宫建于明崇祯二年(1629年),现存山门、正殿、东西廊房、三教堂、净土庵等。四季殿在泰山行宫东面,殿下有地道暗室,殿前有绕石雕栏杆的露台,有合称忠孝祠的东西廊房,大殿后面是三皇殿、王皇宫等。在寺庙内外还有明、清、民国年间遗留下的石碑、刻石、龟跌、石狮等文物,这些都有一定的考古价值。寺内还有百年以上的古柏百余株,苍劲挺拔,翠荫遮日,给人一种幽深灵秀之感。
  卢医扁鹊墓卢医扁鹊墓位于香磨李北部4公里的鹊山西麓。扁鹊墓占地100多平方米,墓高2米多,墓顶有一颗周长两米多的芙蓉树,枝叶茂盛,把整个墓都遮盖起来。墓前有一高达2米、宽0.8米的石碑,石碑上隐约能辨认出“乾隆十八年二月”、“大清康熙三年秋”等字样,碑额书“万古不朽”,中间有15厘米见方大字“春秋卢医扁鹊墓”,字体刚劲有力。
  扁鹊,姓秦名越人,春秋卢人(今长清县境内),故称卢医。他医术高超,出神人化,妙手回春,人们将他与轩辕黄帝时的神医扁鹊相提并论,后来干脆把他视为扁鹊。相传,扁鹊少年当旅社管理人员时,一位名叫桑君的老医生常来住宿。扁鹊见他仪表非凡,便拜为老师,相随10余年,尽得真传。后来,扁鹊又把老师所教继续发扬光大。据《汉书·艺文志》载,扁鹊著有《内经》九卷、《外经》十二卷,其书汉成帝年间还在皇家保存,后来散失了。现存的《难经》,虽说不是扁鹊亲笔所著,其内容还是体现了扁鹊的学术思想的。据说扁鹊当年曾在鹊山上炼丹制药,后人为了怀念扁鹊,故取名鹊山,到清代修建了此墓。
  张公坟与张养浩在香磨李居东部3公里处,有一座古老而又简朴的墓地,这就是元代著名散曲家——张养浩的墓地。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又自称齐东野人,即山东历城人。生于公元1270年,卒于1329年。他出生于一个平民家庭里,曾祖父曾为武略将军,祖父张山,家道中衰,沦为平民。其父张郁,16岁就承担起全部家务,靠经商维持全家生计。张养浩幼习儒业,笃学不辍,初步形成了他的“民本”、“仁爱”、“忠君”、“济民”思想,为他以后30多年清廉为官的品格奠定了基础。19岁时登济南名胜白云楼,写下了才气横溢、文情并茂的《白云楼赋》,受到按察使焦遂的赏识,其业未竟,被荐为东平学正。
  23岁时,张养浩出仕,先后为礼部令史、中书省掾属。1305年,张养浩循例选授为堂邑县尹。堂尹虽是个中等县份,由于前尹荒于政务,水灾连年,暴徒猖獗,社会秩序紊乱,百姓困苦不堪。张养浩一到任首毁淫祠,严惩暴徒,改革官府征购制度,防止狡吏从中渔利,巡察灾情,率民生产救灾,尽力解救百姓疾苦。三年间,田者赢,工贩者足,强者不得病夫弱者,一县大治。他又借鉴历史经验,参照自己从政实践,写成了“牧民忠告”一书,给为尹者提出了“省己”、“戒贪”、“勉学”、“劝农”、“均赋”、“以礼下人”、“视民病如己病”等要求,成为当世甚至后代为尹的准则。由于德政于民,他去官10年后,堂邑犹为立碑颂德。
  1307年,张养浩被任为太子文学。他不顾个人安危,于至大三年向元武宗上《时政书》,直斥朝政十大弊端,要求进行改革,并乞罢尚书省。因此触怒了皇帝和当权大臣,被借故罢了官。
  张养浩便于1321年以父老妇养为由,
  辞官归里。在张养浩归卧云庄(今北园标山)的七八年间,朝廷曾七次遣使,征聘他出山,他看到无法实现“致君泽民”的抱负,因而始终没有赴任。在这七八年间,他优游于故乡山水泉林之上,陶醉于诗酒田园之中,大大激发了他的创作精神,《云庄乐府》的曲作,绝大部分写于这几年,其《归田类稿》就编 为此时。
  1329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朝廷特拜张养浩为陕西行御史台中丞,他想到“民之流亡,如己流亡”,虽年已六十,即“一命即驾”、“登车就道”。在陕西赈灾中,他罄思竭力,终因积劳成疾,到官四月而逝。“秦民闻信,疾首痛苦”,为立祠于曲江池畔,以示纪念。苏天爵在《七聘堂记》中,称赞张养浩说:执法牧民为贤令尹,人馆阁则日名流,司台谏则称骨鲠,历省台则号能臣”。这些评价实则不为过誉。
  [=此处为插图(元代礼部尚书张养浩墓地)=]
  九里山山东有关楚汉战争的名胜古迹不少,其中汉初名将韩信的胜迹多在鲁北、鲁东等地。
  济南市区东北的华山、茅山、黄台山一带是个古战场,历史上著名的韩信袭齐之战就发生在这一带。汉王四年(公元前203年),韩信带领数万汉兵至平原津(今山东平原县南),听说刘邦已派策士郦食其说服齐王田广归汉,“罢历下兵守战备”。韩信擅自挥师南下突袭齐军。想当年韩信在历下(今济南)驻军的地方,即香磨李村东北部5公里处黄台山旁的九里山。
  泉城明珠——大明湖大明湖公园,位于济南市香磨李居东南部,总面积为86公顷,湖水面积为46.5公顷。湖水是由珍珠泉、芙蓉泉、王府池等众泉泉水汇集而成。
  [=此处为插图(新建成的大明湖西南门)=]
  大明湖历史悠久,已经历了1400多个春秋。大明湖之名始见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书中记载,城西南有泺水,“北为大明湖”。六朝时,因湖内多生荷莲,曾名“莲子湖”。隋唐时,又名“历水陂”。宋代称“西望湖”,又称“西湖”。金代起,在元好问的《济南行记》中,始称“大明湖”。
  大明湖,风光旖旎,景色秀丽。春色扬烟,夏挹荷浪,秋容芦雪,冬泛冰天。“湖阔数十里”,湖水碧波潋滟,湖岸杨柳翠绿,湖中荷花飘香,楼台亭阁、名胜古迹点缀其间,“波光摇碧山”,美丽多姿。
  大明湖是历代名人聚集荟萃之地,许多文人名流为大明湖留下名句佳篇。13世纪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发出了“园林美丽,堪悦心目,山色湖光,应接不暇”的感叹。
  大明湖门坊。大明湖南门为正门,是一座富于民族风格的牌坊,为“五间七踩重昂单檐”式。坊上绘有“旭日云鹤”、“金龙戏珠”等图案,将牌坊装点的富丽堂皇。中间门额上“大明湖”三字金光熠,为清代书法家、济南文人于书佃手书。
  遐园。进大门向西走便是具有江南风格的庭院建筑——遐园。此园于1902年山东提学使罗正钧创办山东省图书馆时所建。篆书“遐园”为罗正钧所题,“遐”字是取其深远之意。园内古木葱笼,山石嶙峋,曲水虹桥,亭台回廊错落有致,如诗如画。在这里可以领略“重重叠叠山,弯弯曲曲路,叮叮咚咚水,高高下下树”的景致。在遐园内有一亭,叫“浩然亭”。园内西北角长廊的墙壁上,嵌有宋以来的石刻,其中有岳飞书写的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笔力遒劲豪放,字如其人。据说这《出师表》是从河南南阳的诸葛武侯祠拓来的。
  历下亭。历下亭位于湖心岛上。约建于北魏,原在五龙潭附近,叫“客亭”。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杜甫到山东临邑看望弟弟杜颖,在济南逗留,当时的北海太守李邕在此亭设宴欢迎他。杜甫饮酒即兴赋诗《陪李北海宴历下亭》:
  东藩驻皂盖,北渚凌清河。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
  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蕴真惬所遇,落日将如何?
  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
  北宋以后,历下亭移建大明湖南岸。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济南知府李兴祖在多人的资助下,才重建历下亭并移至湖心。新建的历下亭,“东、西护经廊庑,左竖绰楔,右置闲房,后列李、杜诗廊”。
  历下亭,四面环水,绿柳环绕,垂柳飘拂,芳草如茵,历下亭兀立于繁花茂树之间,红柱碧瓦,八角重檐,古意盎然,是一座典型的清代木结构建筑,高9米,宽7米。上悬清高宗御书“历下亭”匾额。亭前“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对联,是杜甫诗,何绍基书。亭北有五间大厅,袭用了曾巩在州衙斋中的题名“名士轩”。厅前楹联:
  杨柳春风万方极乐芙蕖秋月一片大明
  为郭沫若同志所题。联词义蕴深邃、气势豪放。大厅内西墙上嵌有杜甫、李邕的石刻线描画像,神态自然,栩栩如生。
  亭西三间大厅,为“蔚兰轩”。李兴祖有记略云:癸酉(公元1693年)夏,葺历下亭工竣,更垒土筑石于亭之西偏,为轩宇三间,额日:“蔚兰”,取湖光山色相染之意。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山东党的创建人王尽美和邓恩铭同志,曾多次在历下亭进行革命活动,在这儿纵论天下风云。1921年,王尽美在此写下了有名的诗句:
  无情最是东流水,日夜滔滔去不停。
  半是劳动血与泪,几人从此看分明。
  董必武同志为忆王尽美同志赋诗一首云: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舟泛语从容。
  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荡舟湖上,水光天色之间,可以纵目远眺七桥风月。
  蛇不见,蛙不鸣。不论是在大明湖沿岸散步,还是在湖上荡舟,看不见蛇,听不到蛙鸣。相传,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途经济南到大明湖游玩,在历下亭休息时,蛇游动,蛙齐鸣,影响了他的睡眠。于是他就下令“蛇回洞,蛙不准鸣”。从
  此,这儿就蛇不见,蛙也不鸣了。这个传说,虽带有迷信色彩,却给游人增添了不少趣味。
  秋柳园遗址。秋柳园遗址在历下亭的东南岸杨柳深处。秋柳园,原为清代著名诗人王士祯的读书处,因他作过风靡一时的《秋柳诗》而得名。他的诗作在当时驰名国内,传世的著作有《带经堂集》、《渔洋诗文集》等。
  百米喷泉。百米喷泉,位于历下亭、湖心亭和北洋洲之间的湖心,是一座大型的人工喷泉,于1985年5月1日建成。这座大型人工喷泉,共有103个喷头。1个主喷头射程为100米,其余102个辅喷头射程分别为40米、28米、25米。喷射之高、气势之雄伟壮观,为国内所罕见。白天,湖心喷出一道银色水柱直冲碧空,好像要亲吻那碧空中飘荡的白云,围绕着主喷头的102个辅喷头同时分层喷射起股股水柱,恰似一朵巨大的白莲在湖面上开放。夜间,60盏红、绿、蓝、黄彩灯环湖交替生辉,映照喷泉,给巨大的泉柱增添了绚丽的色彩,灿烂夺目。天上繁星明月,湖中众泉喷涌,环湖彩灯四射,触景生情,使人疑置身仙境。
  北极阁。北极阁,位于大明湖东北岸,是一座高峻的道教庙宇。此阁始建于元代。明永乐年间重修。这组建筑由钟、鼓楼,前后两殿及东、西配房组成。前殿内正中为真武帝君像,高2.5米。上有“位极天枢”一匾。还有四天君、青龙、仙真、风伯、雷公、白虎、仙曹、雨师、电母、龟蛇二将等18尊泥塑像,个个目光炯炯,神采飞扬。东、西墙上还绘有真武的传奇等壁画,后殿塑有真武父母像。站在高台上,举目远眺,远处群山连绵,近处楼阁烟树,恰似江南景色入画图。古人有诗赞日:
  星临北极俯尘埃,形势嵯峨喜壮哉!
  万树风声缘阁入,一湖山色抱城来。
  南丰祠。南丰祠,又名曾公祠,位于北极阁东。北宋曾任齐州太守的曾巩,热爱济南的山山水水,写了很多有关济南名胜古迹的诗文。他在济南有很多“善政”,如打击豪强、爱惜民力、推行新法,特别是在兴修水利、建造桥梁、修建“北水门”、“名士轩”等方面,做了不少有利于人民的好事,深得人心。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江西南丰人汤世培来任历城知县,在大明湖北岸建南丰祠。祠内建有荷池和临水四面亭。大明湖素有“霪雨不涨、久旱不涸”之说。霪雨不涨是因为曾巩修建了“北水门”,使湖水有了良好的疏导渠道。而久旱不涸,则因为大明湖得到了源源不断的泉水补充。在祠东北,有一石垒的高台,称“晏公台”。因台上有晏公庙而得名。晏公庙则是为了供奉“水神”晏戌存而建的。晏戌存是古代的一个官吏,因治水有功,被封为“平浪侯”。后人把他请来湖畔,用以镇慑“水妖”。如今,庙宇早已塌废,除台顶上那株枯松外,唯留下历城知县汤世培于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书写的“晏公台”石匾一方,尚嵌在台前壁上。
  汇波楼。南丰祠北邻是济南的北水门,也叫汇波门,为宋代曾巩所建。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将济南土城墙改砌为砖石城墙时,在北水门上修建了汇波楼,为古人登临游览、集宴赋诗之处。经过历代变迁,汇波楼已废。1982年,市政府拨款重建汇波楼。此楼高大雄伟,为一座悬挂歇山重檐两层城楼式建筑,建筑面积为560平方米。楼的两层翘角挑梁上悬挂8个风铃,门、窗、隔扇雕以传统花式图案。整个建筑结构合理,色调鲜明。登此楼可眺望泉城,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若傍晚登楼,可观“汇波晚照”。
  明湖楼。明湖楼,位于大明湖北岸,建于1983年,是一座歇山飞檐出厦的2层民族形式建筑。总面积为1300多平方米。餐厅分大、中、小3处,可同时容纳500人就餐。小餐厅设在二楼,设施齐全、布局讲究。“明湖楼”横匾为我国艺术大师刘海粟所书。小餐厅内有他夫人夏倪乔所书的“其味无穷”。明湖楼利用湖中丰富的水产,烹制地道的“历下风味”。营养价值最高的首推湖鳖,用其清蒸、做汤,“霸王别姬”,样样叫绝。拿手的全鱼宴,色、香、形、味各异,好吃又好看。趁鲜而做的冰糖莲子,清香沁脾。大明湖的白莲藕远近驰名,脆嫩细腻,具有健脾胃之功效。
  铁公祠。铁公祠,位于明湖楼以西,是一座民族形式的庭院,其景色居大明湖之冠。此祠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是人们为纪念明代兵部尚书铁铉而修建的。明朝建文帝时,燕王朱棣举兵南下夺取帝位,当时铁铉镇守济南,屡挫燕兵,后燕王攻破南京,自立为帝,铁铉被擒,残遭杀害。《雪椒诗集》中有一首诗这样写道:
  一日忠魂万古祠,明湖烟雨柳丝丝。
  伤心争作闲游地,谁忆孤忠泣血时。
  后来,人们为了敬其忠烈,建此祠祭祀。如今的铁公祠,长廊迂回,新亭翼然,垂柳披拂,红荷争艳。
  小沧浪亭。小沧浪亭是一座十分精巧的建筑,其外表似朴实无华,设计却独具匠心。虽有亭之称,但还可叫“榭”;因建在台上且半浸水中,又可称“轩”。它宽敞、豁亮,是绝好的宴宾之所。清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当时的山东巡抚、著名书法家铁保,在这里宴请其僚友山东提学使刘凤诰。席间,刘凤诰十分赞赏小沧浪亭的精巧别致,遂口拈一联,铁保挥笔写就。这就是广为流传的名对: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小沧浪亭居园中临湖处,三面荷池、面山傍水,湖水穿渠引入庭中,境界幽清。立亭而眺,全湖在目。晴明之日,可见千佛山的倒影。西廊墙壁上镶嵌着清代学者、书法家铁保、翁方纲、阮元等人的墨迹石刻,大都是吟咏小沧浪及大明湖的诗文。
  在铁公祠西侧的绿茵草坪上,有一个引人注目的花坛钟,由造型花坛表盘和一台大型电钟组成,建于1984年8月20日,面积为37平方米,是中日青年合建的。象征着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像永不停息的时钟,代代相传。
  在大明湖西岸游乐园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摩天轮。这部摩天轮是由济南机车工厂设计、制造和安装的。高45米,轮辐直径40米,有24个观览室,运转时可乘96人。乘此摩天轮,可尽情饱览泉城济南的美丽景色。
  天下第一泉——趵突泉趵突泉公园,位于趵突泉南路、西门桥南。1956年辟为公园,是一座以泉水为主、具有苏州园林特色的民族形式的公园。面积为5.5公顷。
  趵突泉公园分东门和南门。东门为正门,白墙灰瓦,出檐卷山,上书“趵突泉”三个字,为郭沫若同志题。
  步入趵突泉公园东门,迎面是怪石嶙峋、玲珑剔透的假山。这座假山,采用我国古典造园中“障景”的处理方法,成为公园入口处的自然屏障。南北长30米,东西宽13米,主峰高4米。山下有洞,洞约16平方米。洞顶和入口采用大块山石,用悬挂的手法形成巨石悬垂的逼真壮观景色,可谓济南假山中的佳作。
  龟石。龟石耸立于翠竹、绿草、鲜花之中,原为元代著名散曲家张养浩所收藏,于1977年从文庙内移运到趵突泉公园。这块龟石姿态优美,纹理自然,高4米,重8吨,堪称现代济南第一名石。龟石北侧,叠石为山,偃蹇嵯岈,山顶植数株松柏,婆娑弄姿。
  尚志堂。尚志堂,原“金钱书院”旧址,始设于唐,明清改为“尚志堂”。堂前为玉兰院,植白、紫玉兰数十株。堂北清池,芭蕉掩映,即为著名的“金线泉”。院内有一太湖石,名为“待日峰”,是1982年迁入此院的。
  泺源堂。泺源堂,始建于北宋,后改为吕仙阁,今复原名。此堂是一座民族形式的阁楼,栋梁彩绘,黄瓦红柱,形体雄伟。堂前抱厦柱上书有“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的咏泉佳联,赵孟顺诗句,金棻书写。泺源堂后为娥英祠,是纪念传说中舜的妻子娥皇、女英而建。祠后还有一殿,合称为三大殿。源堂后院墙壁上有明清以来文人的石刻。其中有明代杨继盛写的“铁肩担道义,棘手著文章 ”。还有清康熙皇帝南下游览,在济南观看了趵突泉后,兴奋之余题写下的“激湍”2字。清乾隆皇帝写的《趵突泉游记》也在院内。
  20世纪的济南动物园原名“金牛公园”,1988年10月易名“金牛动物园”;1989年9月更今名。它是一处以展出动物为主的大型综合性公园。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初,拟在金牛山辟建公园,当时筑有盘山路,山上建有草亭,亭间设有石桌石凳。但这些建筑物至1948年济南解放前夕多无存。
  1959年正式兴建济南动物园,1960年5月1日建成开放。因公园依金牛山而建,故定名“金牛公园”。时公园占地75公顷。公园设施依山定势,错落有致地修建了兽类笼舍区、鸟禽展出区、游乐园区、植物观赏区,以及憩休处,景物装饰点、服务设施等。公园境界开阔,景点、馆舍布局巧妙,疏密相间,风格多样,既体现了园林建筑之美,又保持了原有的天然风貌。
  该公园以展出动物为主,兽舍笼馆分设多处,飞禽走兽隐现于山涧。自辟园至今,先后建有熊猫馆、猩猩馆、鸣禽馆、狮虎山、猴山、海豹池、鹿苑、河马馆、大象馆等,总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活动场地5万余平方米。展出各类动物210种,3000余只(头)。珍贵动物有大熊猫、东北虎、黑猩猩、斑马、雪豹、长颈鹿、白唇鹿、羚羊、河马、非洲大象、天
  鹅、丹顶鹤等24种。人们进入这偌大的动物乐园,目睹百兽嬉戏,禽鹤争游,耳闻虎啸猿啼,百鸟争鸣,犹如进入动物的自然王国。
  园内的金牛阁屹立于海拔46.7米的金牛山顶。高12米,上下两层。登上金牛阁,可鸟瞰泉城山湖胜景。阁楼古朴典雅,造型别致。四周石柱环廊,楼甍伸展;金色琉璃瓦覆顶,显得格外华丽。著名书法家舒同题“金牛阁”三个大字,横悬上层门楹,“青松绕画阁,白水望金牛”分书左右门柱。金牛阁下层开办了小吃部、茶点部、摄影部等服务设施。
  人们对金牛山有多种传说,藉传说遐想,于1987年人工建造了金牛泉、金牛滩、金牛洞之景点。泉置于山阳半腰处,泉水顺山壁流下,成瀑布,经红桃花溪、桃花坞,再入金牛滩。曲溪边建有供游人小憩的夕照亭,间植花灌数种。泉旁有一尊用黄色花岗石雕琢而成的金牛头,犹如从山中钻出,昂首奋蹄。山阴有金牛洞,洞口外石壁上镌刻着《金牛山记》;洞中有金牛(石雕)的后半身,与山南金牛头融为一体,显现出金牛偌大的身躯。金牛洞里泉水汩汩而出,流经山涧,蜿蜒注入金牛滩。滩边山石错落,小桥曲径,伴有金牛槽、牧牛亭;滩内有睡莲、夏季红等水生植物,花香四溢。
  游乐园是济南动物园的又一大型娱乐场所,包括儿童乐园、森林乐园、旅游乐园三部分。儿童乐园,规模宏大,设有单轨空中游览车、电瓶车、游龙戏水、空中转椅、蹦蹦床等活动玩具,能供300人同时娱乐玩耍。森林乐园置于树林间,地域宽广、森木参天,备有电动火车、小赛车、碰碰车、森林飞鼠及游戏机等设施。游人驾乘,自有一种“原始森林寻其乐”之感。旅游乐园,采用缩龙成寸、咫尺天涯的园艺手法,按自然地理方位,将全国不同风光的12个旅游城市景点,精巧布局于其中。游人可不出这“方寸”之地,乘车漫游北京天安门、西安大雁塔、拉萨布达拉宫、桂林象鼻山、济南趵突泉等风景名胜。
  公园北部建有金牛湖,岸边垂柳遮荫,湖心岛上伴以亭榭,游人可乘船而至。湖上设有划船站及“激流勇进”水上乐园。
  在金牛湖畔,建有雄伟壮观的大型“嘤鸣馆”,其名取自诗经“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这座大型建筑,占地3公顷。分雉鸡馆、热带鸟类馆、小涉禽馆和游禽区、涉禽区。馆内地势起伏,怪石嶙峋,流水潺潺,花木丛生,百鸟争鸣。各处馆区,由铁笼封闭,亭、桥、廊贯通。其建筑典雅别致,妙出自然。
  济南动物园正向森林动物园过渡。金牛山上下松柏树多为50年以上的树龄,成片的竹林多处,与灌木丛林相间,另辟有花园、苗圃。阳春盛夏,万紫千红。至1998年,园内植有各种树木220个品种、共计10万余株。
  21世纪初的济南动物园济南动物园位于香磨李近邻,为我国最大动物园之一,于1959年10月动工兴建,1960年5月1日对外开放,因园内有金牛山,建成后定名为金牛公园。1988年9月8日,又定名为济南动物园,总面积77公顷(含动物繁殖场17公顷),其中绿化用地41.4公顷,水面3.4公顷,河道6.3公顷,道路广场6.9公顷,年游客量100万人。
  金牛山独居公园中心,海拔高度46.7米,面积41公顷,山上有金牛阁,金牛洞,金牛滩等景点。
  金牛湖在园北侧,面积1.5公顷,湖中有游船,东北部建有方形渔乐亭,西部拱形桥上建有霞亭。小清河,工商河绕园半周。
  园内建有中国大陆动物园中最自然、面积最大的狮虎山,有1989年建造的国内最大的百鸟乐园。20世纪80年代建了长颈鹿馆、大象馆、河马馆,改建了建园初期建的猛兽舍,使每种动物都有一个良好栖息场所。1994年又建成兽医院。1999年4月建成动物散养园“孔雀园”,2000年建成国内一流草食动物散放区“走近自然生态展区”,2001年4月建成“小小动物园”,这些项目的建成逐步改变了动物展览方式,进一步增强了游客对动物科普、科研与繁殖等知识的了解,并计划在以后5、6年内基本改变笼中困兽展览方式,还动物以自然生态环境之中。
  济南动物园内现有动物200余种、3000余只,根据不同种类,根据动物的进化程序分为四个展区,即鸟类展区,肉食动物展区,草食动物展区,杂食动物展区。现展出的中国产的珍贵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亚洲象、羚牛、藏野驴、白唇鹿、白眉长臂猿、黑叶猴、小熊猫、扬子鳄、丹顶鹤、白鹳、黑鹳等62种,350多只。展出的进口动物有:非洲象、大猩猩、黑猩猩、普通斑马、长颈鹿,各种热带低等猴类38种、300多只。
  全园现有科技人员59名,其中搞动物科研的高级、中级、初级科技人员有21名。在园长的重视支持下,动物科研繁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例如,在东北虎和孟加拉虎的繁殖研究中,已成功繁殖16胎,成活49只,仔虎成活率达到81%以上,具有国内先进水平,获得了省、市科技进步奖。国家珍贵动物金丝猴、羚牛、白唇鹿、黑鹳等都已繁殖成功。尤其是淡水饲养海豹的繁殖成功,在中国大陆动物中是第一家。园外的17公顷动物科研繁殖场正在建设之中。在动物饲养中,
  公园饲养的大熊猫寿命达到33岁,创了动物园中饲养熊猫的寿命纪录,受到了林业部野生动物保护司的表扬和肯定。
  园内生存有树木104种,草坪16万多平方米,荷塘16,650平方米,花坛19,671平方米,绿化总面积79,93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88%。园内山青水秀,林木参天,花木扶疏,绿草如茵,基本形成了森林式动物园。
  园内建有两个大型游乐园,有40余种游乐项目,其中大型的有激流勇进、游龙戏水、空中览车、双轨电动火车、卡丁车等项目。
  园内有茶点服务部、摄影服务部、林芳村饭店等饮食服务项目为游客服务。
  济南动物园与北京、天津、上海、广州、西安等国内大、中型动物园都有着密切的兄弟般的友好关系和业务往来,和日本白浜动物园,山口县常盘公园,香港海洋公园,韩国汉城动物园有着动物交换和业务往来关系,并与昆明动物园结为姊妹动物园;此外,与美国国际雪豹基金会,英国皇家动物协会,也有友好的业务往来,有效地促进了济南动物园的发展。
  五龙潭公园位于济南古城西门外北侧,原江家池一带,东与护城河相连。园以“五龙潭”得名。
  北魏时,这里水域辽阔,是烟波浩淼的古大明湖。古历下亭也建于此。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佳句就写于古历下亭。后来,古大明湖水渐退,这一带则自成风景。
  五龙潭之名称始自元代,潭畔建有五龙庙,以祀五方的龙神。明清时期屡经重修和扩建,庙里旧有清代济南书法家张伴鹤书写的“蛟蟋狮蹲”金字匾额。由于五龙潭水木明瑟,风景优美,各地名士经常来此游览、宴会,甚至借居,因而陆续修建了一些建筑物及园林别墅,诸如霖雨亭、鲛人馆、杖影阁、倚杖桥、谈助亭、画壁、琴床、水槛及潭西精舍、悬清园、漪园、朗园、汉石园等。
  民国时期的五龙潭四周已筑起围墙,其建筑被挪作他用。潭的西岸,杂树成荫,青苔遍布,上下左右,一片浓绿;其余三面,皆是民房。由于时代变迁,加之人为的破坏,直至济南解放前,五龙潭畔古建筑大都被毁坏,已失旧时园林风貌。
  建国后,人民政府进行了公园整修和扩建。五龙潭经过整修,潭水清澈,不减当年。潭西临水新建水榭一座,画桥曲槛贯通潭畔,另有一番景致。同时,扩建了名泉池。自1984年始,再次对五龙潭进行整修扩建,将邻近的东流水街、显明池街、裕宏后街及江家池等街巷并入,拆迁民房400余户,于1987年五龙潭公园正式建成开放。
  五龙潭公园,占地5.44公顷,其中水面0.8公顷。公园内囊括五龙潭泉群中之五龙潭、古温泉、月牙泉、贤清泉、七十三泉、江家池等30处泉池,是泉城济南四大泉群之一。公园以泉水为胜,分设水景园、纪念馆、展览馆等游览区。各处饰以山石,栽植花木,曲廊拱桥相通。
  五龙潭居公园中部,潭水清澈碧绿。天镜泉、七十三泉诸水汇入,远处可听到潺潺流水声。潭畔叠以山石,悬崖陡壁,蔓藤攀附,青松翠竹植于其间,与碧绿潭水相映生辉。潭北岸临水建一玲珑小亭,名“凝碧亭”,岸壁镌刻“居龙”神话传说故事。潭西建有武中奇书法展馆及碑廊;存有明代天启四年张中发书“近水楼台”行书石刻一方,每字面积近1平方米,石刻前,泉水喷涌。濂泉东面,有一明代院落。二层主楼,砖石砌体,青瓦覆顶,雕梁画柱,古朴典雅。这一建筑因建造年代久远而保留。
  中共山东省领导机关(1925~1927年)旧址,位于五龙潭东南部月牙泉边(原东流水街105号)。办公处是一座二层质朴小楼,青砖砌体,小瓦覆顶。解放后几经修缮,恢复其原貌,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使五龙潭这一古朴的园林,增添了革命的胜迹。
  五龙潭公园,藉以曲廊、小径、溪流、拱桥及亭榭、与诸泉和错落有致的景点沟通,形成了水、石、林为一体的园林;并设有茶点、摄影等服务设施,创造了舒适、幽静、典雅的优美环境,是济南最佳名胜之一。
  绿化葱茏千佛山泉城济南三大名胜之一的千佛山,位于香磨李居东南部10公里处。千佛山,古名为历山。司马迁《史记·晋世家》:“晋伐齐,战靡下。”集解引“徐广日:靡,一作历。”这是汉以前的说法。
  郦道元《水经注》:“城南对山,山上有舜祠。《书》‘舜耕历山’,亦云在此,所未详也。”这是北魏的说法。
  “城南对山”,城南之山不少,到底是说的哪里呢?有人曾提出异议,说历山不是千佛山,而是在市内历山顶街,并说山石已被人采光,因而消失了。姑且不论地理学家的郦道元,是否会把一座小小的孤丘称之为“山”,可偏偏就在今千佛山后黄石崖上镌刻有:“大魏孝昌三年……历山之阴敬造石窟。”孝昌三年即公元五二七年,这一年即是郦道元的卒年。况且这是北魏当地人的手迹,比《水经注》更为可靠。千佛山原名历山,可谓“铁证如山”,确凿无疑了。
  既然有“舜耕历山”的传说,所以《隋书·地理志》:“历城有舜山”。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也记载北魏史学家魏收登舜山作诗的事迹。详其前后文意,舜山就是历山。
  根据文献资料判断,历山不只包括现在的千佛山,应包括以千佛山为中心的几座山岭。千佛山的东侧是佛慧山(大佛头山)和燕翅山。千佛山的后面(南)是黄石崖(螺丝顶)。这几座山都属于历山的范围,可泛称为千佛山。什么时候改称千佛山的呢?乾隆《历城县志》引明代文献说:“历山在城南五里,亦名千佛山,有隋开皇间所镌佛像,随石作形,因建寺日:‘千佛寺’。唐太宗贞观年间(公元六二七——六五○年)又重新修缮,改名为兴国寺。故‘千佛寺亦名兴国,亦名迁祓。’”
  可注意的是“迁祓”与“千佛”,是古语的同音字。历城八景,有“佛山赏菊”。而且现存历代文人的吟咏千佛山诗歌,多是写九月九日登千佛山的感受的。一直到现在,济南居民还是在夏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要登千佛山的。因此,“千佛”是由“迁祓”转化而来。
  迁祓·民俗说到“迁祓”,它是与“迁祓山”的来历有联系的。济南的风习,和全国各地大同小异,如夏历新正以后十月以前,凡属单数月份,逢到与月份同数的日子都是一个节 日: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除了七夕(七月七日),是女儿节 在夜间举行外,其余的节 日都与除灾避害,“祓除不祥”有关。五月五是端午节,过去济南家家的儿童的耳朵上抹朱砂,人人都带盛着艾叶和香料的香荷包,大门口也要插艾叶。这是一次避瘟疫的卫生运动。九月九日,因为“九”在《易经》中是阳数,所以叫重阳节 。据《西京杂记》记载,早在西汉武帝时,宫女们就在九月九日这一天“佩茱萸(避瘟疫的香草)、食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盖相传自古,莫知其由。”“饵”,旧注说:“豆末屑米而蒸这以枣豆之味”,“饵谓之糕”济南人过去在重阳节 要蒸枣糕的,除了用糯米和枣或小豆和枣做成刀切枣糕在街市上现切现卖之外,居民在家用一层面一层枣叠累成塔形,盖着用面捏成的菊花形的顶,蒸而食之,名为菊花枣糕。为什么九月九日要吃糕呢?老人们回答是:糕,就是高嘛!重阳节 要上山“登高”嘛!为什么重阳节 要登高呢?据《续齐谐记》记载:东汉时费长房让人们在这一天“缝囊盛茱萸,系臂上,登山饮菊酒”,就可以避灾厄。这是让人“迁”据高处,以“祓”除不祥的意思。原来济南人每逢九月九登山,就是传统的一种“迁祓”活动。因而所登之山,也就叫做“迁祓山”了。
  重阳山会山会这一周,山道两旁全是零售吃食和儿童玩具的小摊,最流行的是柿子:大合柿、牛心柿,有硬的,也有烘得软软的,后者被喻之为:“喝密儿!请吃甜柿子。”还有用棘(俗称酸枣)枝插上颗颗山楂(红果),绿枝红果,好看好吃,是儿童们喜欢要的。如今,迷信已破,已经不再有避灾迁祓的目的了,不过还有在上山野餐饮酒的,但所饮的已不是浸以菊花的酒了。所谓“佛山赏菊”,是因为当年山前山后野菊盛开,采下白色菊花花瓣蘸上粉面油炸食之,或者配上肉类吃菊花火锅。从前还有“赏菊岩”,如今也不知其所在了。遗憾的是,现在只能登高,虽有林木可看,却无菊花可赏了。
  古老的佛教圣地济南地区的石雕佛像,最早始于北魏,最晚大体以宋朝为限(宋以后以泥塑居多)。而以隋唐两代存留的作品为多。由于济南的南部群山都是泰山的余脉,它的宗教活动情况要受泰山的影响。泰山是中国原始宗教的传统圣地,历代皇朝都要封禅泰山,要末皇帝亲临;要末就要按时派遣使臣来祭祀。远自秦皇、汉武以来就搞这一宗教仪式。那时佛教尚未输入中国,因此泰山的主要庙宇,都由道教(从秦汉的方士发展而形成的)来主持,佛教很难打进去,如泰山只有次峰的西山才有一座稍具规模的佛寺——普照寺。北朝时佛教风行全国,和尚们在泰山之阳(正面)不能发展,于是在泰山之阴(背面)的山林中建立佛寺。
  因此,从灵岩寺向北直至济南的千佛山,基本上成为佛教的天下。但在济南城内,仍然不如道教兴盛。因此济南南部群山的石窟佛像几乎处处都有,直至千百年后的今天,虽经过历史的几次以皇帝发动的毁佛灭法全国行动,和经常性的自然的人为的损害,仍然保存有上千尊以上。
  神话传说千佛山很早就和宗教相关联,因而就有种种神异的传说。如唐人《酉阳杂俎》说千佛山原来在大海里面,但山神喜欢移动迁居,海神就用和胳膊一般粗的铁链将其峰顶绕了两遭,锁在海中。但是山神还是挣断了铁锁飞到济南降落定居,因此,在唐朝时千佛山顶上还有铁链存留。飞来峰的说法,是佛教僧人们经常宣传的,我们知道杭州就有同类的传说。对于这种传说,本可以一笑置之,但是山顶上有铁链(当然现在早没有了,仍可注意。)因为历山东边的龙洞山顶上,早年有个巨大的铁釜,而南面的灵岩石山有所谓的“铁袈裟”,旧城内孔子庙(今大明湖路小学)的玉带河旁还有一个铁牛山(牛形的废铁)。这些巨大铁器的遗存,具体原因虽然不明,但很可能是汉代历城铁官的冶铁残迹。至于千佛山的所谓飞来,不像他处和尚们所说,是从印度灵鹫山飞过来的,而是从大海中飞来的,这当与千佛山顶上有鱼化石(三十年代时还存
  在)的情况有关。
  云径禅关千佛山前,有公共汽车站,轿车可以开至半山盘路之下。在石级盘路之前,有茶厅、酒馆,也有可供小憩的绿荫草地。盘道分为东、西两路,西路三三○级,东路二九一级,均可以直达兴国寺而分别从其东山门或西山门进入。一般游山,都是从西路攀登,而顺东路下山。
  四面亭·抱子槐登山不久,就到了一座飞檐四阿的凉亭,这是1957年建筑的“四面亭”。这里树木参天,绿荫匝地,从亭中的栏杆上您会发现亭畔有一株古槐,老干已经枯朽了,但一株幼槐却穿过老树干挺拔生长,人们称之为“抱子槐”。我们知道曲艺和地方戏中的山东好汉秦琼,曾经受困卖过他心爱的黄骠马,“秦琼卖马”,妇孺皆知。因而在他的故乡济南,也有好几处有他卖马时拴马的槐树。例如,这棵老槐树也被一些本地老者指为“秦琼拴马槐”,虽然山上并非卖马的适宜地点。不过这种民间口头“考古学”,听起来却满有兴趣,它使游人可以进入民间文艺所塑造的特有的境界中去,从而使我们得到某种质朴美的感受。
  “齐烟九点”牌坊由四面亭曲折而上,就看到那架著名的“齐烟九点”牌坊了。这牌坊立在这儿恰到好处,可以做为盘路上的点缀。但是您切不可以为在此坊前回首北望,就能够看清那北郊的点点青山。这里还太矮,要真正能看到九点齐烟,还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到上面一览亭去。
  过了牌坊,拾级而上,随着盘路向左上方登去,那四面亭附近的参天大树,就化为脚下的林波叶涛的绿海了。再向上登,路呈“之”字形,转折行来,就又遇上一架木结构的金碧辉煌的牌坊。匾上写“云径禅关”。不错,我们已经走向白云弥漫的山径——禅那的关口了。正和牌坊背面写的四个字“峰回路转”相同,转身东去,就到了始建于唐代,重修于明朝,刷新于现代的半山古刹——兴国禅寺。
  兴国禅寺兴国寺山门西向,其北面的石壁上,也照例有清代乾隆皇帝弘历在下江南时到处题咏的诗刻。
  进了山门,其北面是大雄宝殿,其南面是壁立百仞的悬崖。在石壁上开凿石窟九座,计有大小佛像百余尊。这些石窟都是开皇七年至十三年(公元587~593年)开造的。这些佛像,在清未曾被愚僧们冒失地彩涂一新,弄得面目全非。建国后洗去涂饰,露出千年前艺匠的本来面目。可惜十年文化灾难,重被破坏,如今又经心修整复原。这些造像风格,仍然沿袭北魏的造型:清癯庄严,表现诸佛菩萨的那种身如槁木,心似死灰的神态。
  苔侵佛雕·龙泉洞在悬崖浮雕群旬象之间,有一“龙泉洞”,进洞一看,只见洞的穹窿四周都渗出细小的露珠,冷气森森,从洞口而下,就是龙泉,清澈的泉水深约两米,面积约20平方米,是当年僧人食用的水源,《历乘》的作者,晚明刘敕曾有诗云:
  数里城南寺,松深曲径幽。
  片湖明落日,孤嶂插青流。
  云绕山僧室,苔侵石佛头。
  洞中多法水,为客洗烦愁。
  极乐洞·石雕佛像龙泉洞之东是极乐洞,洞壁有浮雕佛像20来尊。正面一组石像,中者高达3米,是释迦造像。两侧雕有大势至菩萨及观世音菩萨,各高两米半左右。为隋初开皇十年雕成,是千佛山石雕佛像的主体。东壁上嵌有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 (愚山)任山东提学使时题的诗碑,尚且完好。施闰章任山东学使时,在众秀才中发现了蒲松龄的才华,榜次置之为第一名,被杰出的小说家蒲氏认为是平生知己,终身难忘。他并且访求了济南诗人李攀龙的坟墓,重加修整,亲作碑记等等,做了很多提倡风雅的好事,至今还为济南人士所怀念。极乐洞因光线不足,当一批极左思潮的人在“文化浩劫”中窜进来打砸时,因为洞中黑暗,胡乱砸了一番就出去了,因此所受损伤不大,总算是不幸中的一幸。
  黔娄洞极乐洞之东又有一洞名为黔娄洞。洞中曾有尊黔娄的泥塑,清末犹存,是一个头戴方巾面目清瘦的明代秀才的形象。因为使先秦人物穿着明代服装,曾引起学者们的讥笑。此像早就毁坏无存,那批评塑像的文字却载入《县志》,足以为修缮古迹的工作人员引为鉴戒。黔娄,春秋时人,据刘向《列女传》记载,他和妻子安贫乐道,鲁国和齐国的国君都曾聘他为上卿,坚辞不就,死时衣不蔽体。但其妻子持着“邪而有余,不如正而不足”的道理,拒绝了曾子的建议,就这样埋葬了他。唐代著名诗人元稹就曾在哀悼他的爱妻韦丛的诗中,比之为黔娄妻子:“嫁与黔娄百事乖”。黔娄是齐国的隐士,曾著书四篇,名《黔娄子》(已佚)。济南是古齐地,有理由纪念他。但是《列女传》主要是表彰其妻,假如再重塑其像的话,理应为夫妻相依之像。清朝只塑黔娄一人,重男轻女的恶习倒比汉朝的刘向更为严重了。
  一览亭黔娄洞之东,有一高10多米的山岗,是全寺的最高处,正可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古人识趣,恰恰在此。顶上建有望厅,就顺手题名为“一览亭”。亭室不大,只容数人。现在北窗嵌以玻璃,以利凭眺。但终因面积狭小,现在其岗下东北处新建一宽敞高榭,是为新“一览亭”。游人纵目眺望,可凭栏北瞰济南的市容,大明湖、娥姜河、鹊华二峰,以及小清河与更远处的黄河,特别是那十来座青翠欲流的宛如盆景似的九点齐烟,在淡云薄霭中掩映呈现,更是迷人。如果您把眼光对着济南旧城区,假如又逢上初春的清晨,那么,王士蜡笔下的画面就可以再现于目前:
  山郡逢春又作晴,波塘分出几泉清。
  郭边万户皆临水,雪后千峰半入城。
  您是否想到您的倩影,也会随着这美丽的千佛山映人大明湖,成为“佛山倒影”的画中人呢?这首诗是王士蝽于顺治己未(公元1655年)初春写的,他不知道在过了304年之后,另一个诗人郭沫若于1959年2月19日也是在初春雪后,登上了千佛山,不过他是黄昏时刻在一览亭畔晚眺的:
  俯瞰齐州烟九点,踏寻崖窟佛多尊。
  半轮新月天心吐,一片东风扫雪痕。
  过“洞天福地”石坊·东入舜庙出过道门,而东去又进一院落,便是旧时舜庙的所在。现在已整修一新,舜庙的大殿中的虞舜、娥皇、女英等的塑像,是现代的新作,若与石窟古佛相较,自然是洋溢着时代的新气息的了。
  这里的石刻笔迹还存留了一些,除隋造象记有历史意义,施闰章 的诗刻有文物价值之外,其余的都不是精品。可是大抵都是百年以上的遗物,应该保存。只有清代学者阮元撰文、隶书名家桂馥书写的《历山铭》,弥足珍贵。特别是曲阜桂馥(未谷),他的《说文义征》、《札朴》等著作,是山东学术界的骄傲。他的书法又是清代隶书的上乘,足为千佛山生色。
  从舜庙东行,跨门而出就是东大门,就可以沿东盘路的石级下山了。
  佛山雪景·何绍基登山吟咏“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佛山雪景更为壮丽。古老传闻,清代杰出的书法大师何绍基就最爱登雪中的千佛山。咸丰六年(公元一八五六),其时他因在四川学道任上上书朝廷,触怒了最高当局,罢了官,于是来到济南的泺源书院(遗址在今泉城路路北)教学。但是朝廷仍然不放心他,让历城知县暗中监视,不料隆冬大雪之时,县太爷听到衙役的急报:“何太史冒雪出南门了。”县太爷只知道春秋季节是游山玩水的佳日,而绝没有想到下大雪还会郊游的。“哎呀不好,其中有异,轿子伺候!”于是戴着红黑帽子的跟班们,扛着牌、伞执事,前呼后拥地簇拥着县知事的轿子上千佛山而去。当冻得瑟瑟抖颤的县官进了兴国寺,看到清癯矍铄的何绍基,正在兴致勃勃地徘徊啸咏的时候,才算放了心——何子贞的怪脾气又发作了。何绍基上前施礼:
  “老父母也来了,正复雅兴不浅呀!”
  “哪里哪里!学生可不敢当。”
  “怎么这样好的雪景,人们不来观赏呢?”
  “哦!蝯翁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嘛!”
  两个人虚情假意地客套一番。这一次何绍基饱饱地品赏了大自然的美,却难为了这位县太爷,耽误了他在家中围着火炉吃涮羊肉、喝滚滚的高粱烧酒了。
  这兴国寺和舜庙,是建筑在山的胸前,如果不急于下山,还可以从庙后攀登千佛山极顶。它的最高处,是海拔285米。站在山顶,向东望去,啊!那巍然耸立的佛慧山又高出此山一头。佛慧山的高峰,也叫“文笔峰”,海拔400米,上面有更巨大的佛像——俗称大佛头。
  黄河旅游黄河流经香磨李居北境。滚滚黄河水,汹涌澎湃,从西而东,沿河奔腾咆哮,一泻千里,向东流去。今日之黄河,已被黄河两岸人民所征服,旧貌换新颜。在本区内先后兴建了引黄虹吸工程14处,助吸拦水站11个,种植的高产水稻亩产千斤以上。香磨李居北4公里处,建有黄河公园,公园以西15公里处,建有济德高速公路黄河公路大桥,公园以东8公里处,建有黄河公路大桥。随着黄河的彻底治理和黄河河滨景区的建立,黄河两岸已成为人们前往的旅游热点。

知识出处

香磨李居志

《香磨李居志》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记述原则,反映了香磨李居的历史与现状。记述时限上起事物发端,断至2001年。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养浩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华阳宫
相关地名
卢医扁鹊墓
相关地名
大明湖公园
相关地名
趵突泉公园
相关地名
尚志堂
相关地名
泺源堂
相关地名
五龙潭公园
相关地名
兴国禅寺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相关实物

华山
相关实物
龟石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