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图书馆
济南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济南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节 村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香磨李居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1357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村庄
分类号:
K925.2
页数:
2
页码:
72-73
摘要:
本节记述了香磨李明朝至2001年村庄的沿革情况。
关键词:
香磨李
村庄
沿革
内容
香磨李家庄位于济南市北部,济泺路和小清河北路交叉处,小清河北岸。西于金牛村、北闸子村相邻,北于泺口居相接,东于新城村相连,南于林家桥村、凤凰山村、标山村一河(小清河)相隔。周围于“齐烟九点”的标山、凤凰山、无影山、药山、马鞍山、粟山、鹊山等名山遥遥相望。
这里,远古时候就有人类繁居。到了明朝,人们迁徙来此定居。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李姓从直隶(河北省)枣强迁来以磨香面做香为主,取名为“香磨李家庄”而得名。
明崇祯六年(1933年)《历乘》和崇祯十三年(1640年《历城县志》均载有“历城县,城乡共编九十八里”,香磨李庄为鹊华五里。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历城县志》对里及所辖村庄的记载,香磨李家庄划归鹊华五里领属,各村庄划分为若干个甲。清宣统初年(1909年)历城县区划,县下设区,区下设乡。香磨李家庄划归泺口乡领属,自然村庄为里社制。
民国初期,香磨李家庄归历城县泺口区领辖,区辖村,仍为里社制。
1929年7月1日,济南设市后,香磨李庄归济南市第九区领导。人口约有39户,180余人,房屋400余间,耕地830亩,种植小麦、高粱、豆子等,主要种植高梁。1937年夏遭水灾,村内房舍半数遭破坏,庄稼90%遭水淹,村民生活极度困难,仅逃荒要饭的穷人达40余人。
1938~1945年,(日本侵略中国时期),香磨李庄划归济南市西乡区第四坊辖领,村内设3个甲。
1946~1948年,济南市为11个区,区划调整,裁坊并保,香磨李庄归11区第五保领属,村内仍设3个甲,分别设甲长。
1948年9月24日,济南解放时,香磨李庄总户数48户,总人口227人,分1个闾,李发任闾长。1950年冬,进行土地改革,没收4户地主,2户富农房屋70余间,土地188余亩,农具300余件,家具700件,大牲畜10余头分给贫雇农,30余户,110口贫雇农分到了土地、房屋、农具和牲畜。1952年,香磨李村成立了3个互助组,开展农业生产,主要种植玉米、豆子、谷子、高梁。1954年,在互助组的基础上,成立了香磨李村2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一社张文清任社长,二社程震为社长,80%的农户入了社。1955年12月,丰产高级农业生产合
作社成立,香磨李99%的农户加入高级社。同时,划分为1~5共5个生产队,香磨李为第五生产队。1958年8月20日,北园人民公社成立。香磨李为北园人民公社第四生产营第五生产连,划分3个生产排。1959年2月,北园人民公社标山大队正式成立,香磨李村划归标山生产大队,为其第五生产队。1962年2月,建立北园人民公社香磨李生产大队,大队下设3个生产队。各生产队设队长、政治队长、妇女队长。至1983年,香磨李大队体制未变。
1984年5月,撤销生产大队、生产队建制后,香磨李大队改为香磨李村。1985年改为居。至2001年,全居276户,890口人。
知识出处
《香磨李居志》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记述原则,反映了香磨李居的历史与现状。记述时限上起事物发端,断至2001年。
阅读
相关地名
香磨李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