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残杀中国战俘的集中营——济南“新华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庄社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1319
颗粒名称: 侵华日军残杀中国战俘的集中营——济南“新华院”
分类号: K265
页数: 4
页码: 1087-1090
摘要: 本文记述了侵华日军残杀中国战俘的集中营——济南“新华院”。
关键词: 抗日战争 近代史 济南市

内容

毛泽东又问:“你们东郊公社今年秋季生产如何?玉米、大豆能产多少斤?”
  “大辛生产队的玉米亩产可达500~700斤。间作的大豆,每亩可收一二百斤。”郑松回答。
  毛泽东说:“每亩一年增产几成就是很大成绩了,你们比过去翻一番还多,这是很大的跃进。”
  随即,毛泽东站起来把手有力地一挥,高兴地说:“今天再去看看你们的玉米、大豆吧?”
  这时,已到了中午12点了。毛泽东说:“你们回去吃中午饭来不及了,就在这里吃吧。”
  下午1点,毛泽东由舒同和白如冰陪同,驱车先到了山东省农业科学研究所。
  毛泽东来到一块大白菜地,见大白菜长得茁壮嫩绿,问:“大白菜一亩地能产多少斤?白菜的心是自己包的,还是人工包的?是不是为了天冷自己包的,用多长时间才能包好?”
  秦杰做了回答。
  这时,天下起了小雨,毛泽东的警卫人员打起雨伞。陪同毛泽东的领导见天下起雨来,也劝毛泽东是否就不去东郊公社了。
  当毛泽东得知全县参加三级干部会议的700多名代表和社员群众在大辛庄等着时,毫不犹豫地驱车到了东郊公社大辛庄。
  毛泽东冒雨先看了一片丰产玉米,问:“这是什么品种?”
  郑松回答:“这是金皇后。”
  毛泽东笑着说: “是皇帝这个皇吧!这个名字很好。一亩能产多少斤?”
  “这是一片丰产田,亩产可达800斤左右。”
  毛泽东说:“加上小麦,一亩就是一千好几百斤了,这是一个大跃进啊!”
  毛泽东又察看了玉米间作大豆,问这种种植方法好不好?有什么优越性?
  郑松说:“一高一低进行间作套种,可以更好解决通风透光问题,增加产量。”
  毛泽东说:“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这种种植方法是可以总结推广的。”
  雨越来越大。毛泽东和东郊公社党委的4位书记握手后,当与第5个同志握手时,笑着说:“你们这么多书记!”
  舒同说: “这个社大,近15万人口。”
  毛泽东说:“比一个小县的人口还多啊,是不是大了点?”
  毛泽东在接见历城县三级干部会议代表时,一看路两边站的人很多,说:“怎么这么多人啊!都是党支部书记吗?”
  许多群众听到毛主席来了,都跑过来,争着和毛泽东握手。
  车开了。毛泽东上车后,看到大辛庄大队一部分社员群众从村中跑过来,又两次停车走出车门,挥动着帽子,向大家致意。
  侵华日军残杀中国战俘的集中营——济南“新华院”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国内财经困难,人力物力贫乏,于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逐渐由直接屠杀转而施以“怀柔”,采取“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政策,企图收买中国战俘和爱国分子及普通百姓为其法西斯战争服务。济南“新华院”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设在济南的一个杀人魔窟,群众称之为“阎王殿”。1941年,日军首先在济南南圩子门
  外体育场附近建立“救国训练所”,专门收容关押被俘的中国战俘和在“三光”政策实施中无辜被抓的普通百姓。1943年3月, “救国训练所”易名为“新华院”,并移驻济南市官扎营街西北角处(现济南幼儿师范校址),继续收押来自全省各地的战俘和被侵占济南日军军法会议判处有期徒刑的抗日军民。对上述被俘人员,日军统称为俘虏。俘虏被送到“新华院”后,日军即对其进行强制训练。经过训练从中挑选青壮年,送往日本国内或中国东北为日本充当苦工;老弱病者就地强迫劳动,直至残害致死。这两条路基本上都是通往死亡的道路。据有关资料记载,日军从1943年3月建立济南“新华院”起至1945年8月日本投降止,先后关押中国战俘和群众3.5万余人,其中酷刑和劳役致死者1.5万余人,抽血致死者100余人,注射毒药、细菌做活体试验致死者200余人。送往日本国内及中国东北为日本充当苦工者1万余人。“新华院”受日本陆军总部领导,由侵占济南日军参谋部政治参谋山田和铃木一郎直接控制。院长由参谋部委派,先后任院长的是:蜡子、渡边正雄、增田一郎和青井真光。
  “新华院”占地25万平方米,分东西两院。西院为“新华院”本部;东院为看管“犯人”的日本军部。番号为日军仁字第2350部队,后改为依字第2350部队。“新华院”的四周挖置壕沟和设置电网。壕沟宽5米、深5米,内蓄污水,沟边设铁丝网,沟外设有电网;围墙高3.3米,上有电网、四角有岗楼;大门始终禁闭,只开便门,门外有铁丝鹿砦挡道:日军办公楼后面设有方圆400米的大操场,靠东墙有阅兵土台。是对俘虏训练、跑步、点名训话的地方。“新华院”下设办公室、经理室。辅佐官室、警备队、兴亚建设队、劳工协会等,为推行其“以华制华”政策,专门设立一个由汉奸和被俘的国民党军官组成的总队部,受院长直接领导。
  总队部。是全院管理俘虏的最高汉奸组织,设总队长1人、总队副2人,文书若干人。总队以下有中队(设正、副中队长)、小队(设小队长)、班(设正、副班长)。总队部下设审问课、干部队、训练队、工厂队和农场队、医务室和“病栋(病号房)”、被服库及伙房。
  劳工协会。是为“兴亚建设队”选送劳工的机构。俘虏们经过训练队“训练”后,由劳工协会从训练队中挑选年轻体壮者送往日本国内或中国东北做苦工。
  劳工协会还负责俘虏的伙食给养,每人每天的口粮标准为14两(16两等于1市斤)。加之经管者从中剥削自肥,每人每天实际吃到的粮食就更少。
  审问课。负责对俘虏的收容、登记、输送和死亡人数核实。根据各地转来的档案和名册,进行逐个点名问讯,核实后,当场将每个人剃成光头,送入训练队。每天向驻济日本军部上报。除此之外,还进行案情的复审和行刑。课长一般由日本人担任。
  警备队。由俘虏中的一些少年编组而成,最大的18岁。日军利用威逼、引诱等手段强制受训后进入警备队。警备队员手持木棍,日夜守候在大门前,或在训练队、电网、铁丝网、禁闭室外巡视。在走道边则每隔20米就站着一个队员戒备。
  干部队。1944年12月始成立干部队。专门培养、训练管理俘虏的中队长、小队长及骨干分子。进入干部队接受培养和训练的人员是从训练队里挑选出来的,
  约30多人。
  训练队。训练队设中队、小队、班(中队、小队和班的数量依收容关押人数多少而定)。凡进入“新华院”的人,都要编入训练队进行训练。所谓训练,主要是进行法西斯奴化教育,强迫参加各种劳役,或去白马山开山,或进行军事步伐操练等。俘虏们住在两道电网和一层铁丝网之间的前后两排宽敞的库房内,库房内两边筑通铺(土炕),中间只留容一人行走的甬道,成千的人按编制的小队、班挤睡在一起。早上5点集合号吹响后,接着便是中队、小队的哨音和班长的呼喊斥责声。3分钟内必须列好队。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劳役后,身体强壮者就被拉去当劳工,剩下的继续受摧残。
  工场队和菜园队。凡年老体弱或有点手工技术的俘虏才能被选用。设有织布、织袜、制鞋和菜园等班组。日军利用俘虏的无偿劳动,为日军服务。
  医务室和“病栋”。医务室有1名大夫和两名护士。医务室名义上是为战俘所设,实际是为“新华院”内的日军和汉奸服务的,也是日军细菌实验室。被关押的人员若有病既无医也无药。而且,日军经常从身体强壮的俘虏身上抽血,以供日军伤员输血用,有的俘虏被活活抽死。
  “病栋”也叫病号房,实际上是停尸房,当病人在训练队不能坚持劳动和训练或病情恶化时,就被剥光衣服送到“病栋”,且无人照料。“病栋”内阴暗潮湿,传染病很多,老鼠横行,病人发高烧,无水喝。每天被折磨致死者多时达30 ~ 40人。人死后,把尸体拉往无影山下掩埋,年积月累,白骨成堆,当地群众称之为“万人坑”。有的俘虏在被扔进拉尸车上时,仍在惨叫着:“我没有死,不要扔掉我……”
  被服库。是专门收存俘虏衣物的部门。凡进入“新华院”的俘虏,首先在大门内的院子里将随身穿的衣服(除裤头外)全部脱下,另将手表、眼镜、水笔、皮鞋等物悉数没收。每人换一身从死者身上剥下来的囚服(一般为黄色或灰色军服,衣服上生满虱子、虮子,有的是破烂不堪的带血衣服)。被换下来的衣服和物品暂存仓库,尔后逐渐转入日商经营的当铺,或卖给估衣商人。
  伙房。除由一日本人掌管外,炊事人员都是从被俘人员中挑选的。开饭一般在劳动和出操后,按点名站队,两人端端正正地对坐在大通铺上。每小队一木桶饭,由值班班长分饭,先领到的不准先吃,稍有一动就要被打,等全班、全小队盛完饭后,队长才宣布“开吃”。
  凡在山东境内被俘的中国人(包括共产党员、八路军、国民党军以及一般群众),都送到“新华院”施以酷刑。“新华院”是日军虐杀和迫害中国人的人间地狱,其手段极其残忍、种类繁多。凡被认为有“不轨”者,轻者被剥光衣服爬烟囱、或头顶石头绕场转、或由日军抓住生殖器绕场示众等;重者就残害致死。
   1.劳役 “新华院”从关押的人员中,挑选青壮年押送到中国东北或日本的北海道、福岗、长崎和广岛做苦工,如开山、下煤井、修水利、开矿山等重体力劳动;其余编人各种劳役队,强迫进行开荒、种田、织布、开山等重体力劳动。由于劳动强度大,又经常处于饥饿状态和精神摧残之中,俘虏们被残害致死者甚多。1944年6月,一次被押送到日本充当劳工者500多人;同年9月押送到日本北海道做苦工者1000多人;1945年2月,一次押送到日本长崎600多人。直到1958年,才重返人间回到祖国怀抱的高密县草
  泊村刘连仁,就是1944年9月从“新华院”押送至日本去的那批华工之一。刘连仁在日本北海道挖煤时,冒死逃出虎口,在深山野林里躲了13年。
  2.饥饿被关押在“新华院”的人员被人们称为“骷髅队”。
  俘虏们每日三餐,早上每人一碗稀饭,中、晚餐只能吃一平碗满是蛀虫、半沙半米难以对牙的发霉变质的小米饭。一个班40~ 50人,分一桶菜汤,里面有点菜叶或萝卜片或豆芽,班长把仅有的菜捞去吃了,其他人只能两人同喝一碗清汤。俘虏们瘦得皮包骨,生病者甚多。得病的不敢说有病,一旦谁有病就被送到“病栋”等死。
  俘虏穿的是从死人身上扒下来的破衣服。冬天,因内衣被脱去,棉衣又无扣子,只能将棉衣掩起,用草绳系住,以御寒冷;因从无鞋穿,天冷时就从棉衣上撕下破棉絮用革绳捆在脚下御寒,不少人手脚被冻裂,鲜血直流,就这样也得支撑着参加训练和劳动,否则就遭毒打或关禁闭。1944年的年除夕夜,一次就冻死60多人。
  3.抽血 日军经常在训练队里挑青壮年,在其身上抽血,为日军伤员输血之用,有不少人因抽血过多而致死。
  4.细菌和毒药实验所谓医务室,实际上是日军的细菌和毒药的实验所。侵占济南日军防疫给水部制造出来的细菌先要送到“新华院”,在俘虏身上进行“效力试验”。所注射的细菌有伤寒、霍乱、赤痢和副伤寒、百日咳等。俘虏有病后,就给病人进行所谓“治病”、“打针”,实际上为加速病人死亡,日本医生常给病人身上注射升汞水、高锰酸钾、石碳酸之类的毒药加以杀害。至1945年8月,日军就用细菌和毒药做活体试验致死者200余人。
  5.杀戮 “新华院”是日本军国主义者残害中国人民的典型集中营,是在“万人坑”屠杀抗日军民的主要执行单位。自“新华院”成立至1945年秋,日军在琵琶山下无数次残暴屠杀抗日军民,有的被活埋、有的被当活靶射杀、有的被当劈刺靶子杀死、有的被浇上煤油烧死、有的被狼狗活活咬死、有的被挖心肝致死……每次被杀的人数不等,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每次杀人时,惨叫声不堪入耳。日军杀人后,有时在尸体上盖一层土或撒一层石灰,有时什么也不掩盖,曝尸坑内,下次再在上面摞尸体,被群众称为“万人坑”。从“新华院”以西至堤口庄东,黄屯庄南、庄北一带,白骨盈野;无影山下更是尸骨堆积,亦被人们称为“万人坑”。

知识出处

杨庄社区志

《杨庄社区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志内容包括:概述、行政区域、社区建设、经济管理与综述、农业、工业、商业、饮食、服务业、经济贸易、创业篇、文化、党政群团组织、居民、人物传略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济南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