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图书馆
济南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济南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章 荣誉军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庄社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1301
颗粒名称:
第三章 荣誉军人
分类号:
K825
页数:
11
页码:
1027-1037
摘要:
本章记述了杨庄村各个荣誉军人的生平事迹。
关键词:
人物
传记
杨庄村
内容
第一节 革命烈士
张荣庭 男,汉族,1938年参加革命,系地下工作者。原籍济南市天桥区北园街道办事处杨庄社区居委会,即北园大张庄。1944年牺牲于济南泺源公馆,系革命烈士。
第二节 革命军人
王元新 男,汉族,小学文化。生于1928年5月15日,原籍历城县东梧区桃科村,现住济南市天桥区北园街道办事处杨庄社区居民小区。1945年参加革命,194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东梧区武装联防大队石雷爆炸组组长。解放后曾任历城县团县委儿童部部长、区委农委书记和县供销社基层中心店经理等职。
1945年前,在原籍务农。
1945~1947年,在历城县东梧区地方武装联防大队任石雷爆炸组组长。所属大队100余人,自制石雷,安置在隐蔽处,经常炸死日本鬼子和国民党匪兵。
1947~1948年,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联防大队在与国民党的战斗中,有的牺牲,有的随我军大部队转移。该同志到东梧区委做少儿工作,组织儿童团站岗放哨,敌人进攻时,组织地方民兵歼灭来犯敌人。
1948~1949年,任东梧区团区委书记和历城二区(东郊)团区委书记;1950年调省团校学习半年后,任历城一区(东郊沙河一带)团区委书记;1951年,任历城县团县委少年儿童工作部部长。后调回历城二区动员参军,支援抗美援朝工作。1952年,在历城县团县委做儿童团和青年团组织建设工作。1953年,任历城县西营区农委主任。1954年,参加龙湾村整党建党工作。1955年,任历城县供销社(仲宫)经理。1956年,在山东省合作干校(楼德)学习文化。
1957~1958年,先后任历城供销社、邵而供销社经理;1959~1960年,先后在仲宫人民公社、渴马管理区做中心工作;1961年,任党家庄供销社经理;1962年因病下放农村,回杨庄生产大队。
该同志系我党老革命军人。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济南时,他毅然参加革命队伍,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浴血奋战,奋勇杀敌;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他毅然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并投入济南战役,为解放战争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从1945年起至1948年济南解放,他参加了多次战斗,不怕牺牲,奋勇向前,做出了贡献。
消灭日伪军土匪头子韩茜功。1945年,日伪军土匪头子韩茜功带200余名日伪军扫荡解放区,为清除韩茜功,历城县独立营、东梧区中队及地方武工队共1000余人,按照毛主席五倍六倍与敌人的作战原则,团团包围了日伪军,王元新同志带领石雷爆破组冲在前,首先炸毁了敌人炮楼,很短时间即打死日伪军100多人,俘虏100多人,打了一个全歼敌人的漂亮仗。
日伪军头子韩茜功之兄——韩让杀害我军民不计其数,仅扔在旱井里的我军民即达366人。为清除这个罪大恶极的土匪头子,经过多方策划,一举逮捕韩让及其随同,就地枪决,为民除害。
1946年,历城县伪县长岳伯芬带1000多名地方反动势力扫荡东梧地区,我军调集3000多革命将士团团包围反动武装,三倍与敌人,一举歼灭其900人,其余100人有的逃跑,有的被俘。1947年,他还参加了消灭王希祯一个团的战斗。
1948年8月14日(古历)晚,济南战役发起总攻前,王元新及其所在部队参加了燕翅山东线战斗,为解放济南做出了贡献。
只身杨庄摸清敌情。1947年7月,为解放济南做准备,王元新同志受党的派遣,只身携带武器潜入杨庄村摸清敌情。时,杨庄村驻着一个榴弹炮营的国民党军队。在摸清情况后,被敌人发现围追,王元新胆大心细,机智灵敏地跑到黄台附近的一个芦苇池里隐蔽起来,逃过了敌人的追踪,及时地把情报带给我军指挥部,为后来的济南解放提供了局部敌情,顺利歼灭这部分敌军。
王元新同志革命自述
我于1945年2月份参加革命,在党的培养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并担任了党的领导工作。在党组织的领导
下,南征北战,出生人死,为党工作。阶级敌人恨之入骨,千方百计对我家进行迫害。1944年12月,伪军、日本鬼子到我村扫荡,我全家被清剿,我的大妹妹在奔逃的路上,也就是我村西峪坡,被日本鬼子一枪打死。1946年,国民党还乡团又到我村扫荡,因我参加八路军革命工作,国民党还乡团对我家再次清剿。我的伯父被还乡团抓去,打得死去活来,得了严重后遗症。我的母亲被还乡团打得20多天不能下床,得了神经失常病,相隔两个多月含恨死去。家中的财产全部抢去,饭锅被砸碎,牲口被牵去,我的家是家破人亡。当时,我跟着党组织打游击,没有回家看望,直到我母亲去世的十几天,我才被组织批准回家一次。这一切,更激起了我对日本鬼子、国民党反动派的极大仇恨。在家只待了3天,我又回到地方游击队,跟着组织干革命工作。在党的培育下,我先后担任了历城县团县委儿童部部长、区委农委书记、历城县供销社基层中心商店经理等职,为党的事业做出了我应该做的贡献。
张新民 男,汉族,初中文化。生于1934年11月,1956年10月20日加人中国共产党。原籍济南市杨庄村,现住济南市天桥区北园街道办事处杨庄社区。曾任杨庄村财务室会计,第五生产队队长,杨庄民兵连连长,杨庄电镀厂厂长。1994年11月退休。
1942年9月~ 1948年9月,在济南师范第二附属小学上学,高小毕业;在部队和工作后坚持自学和参加培训班学习,达到初中文化。
1948~1951年,在家务农;1951年10月~1952年1月,在济南市郊一区办事处任土改工作队办事员,进行土改扫尾工作;1952年1月~1952年5月,在村务农;1952年6月~1955年10月,任济南市郊一区供销社计划统计和营业员;1955年10月~1956年3月,任济南郊区供销联合社经理部计划统计员和营业员等工作;1956年3月1日~1958年7月21日,应征人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任班长;1958年8月1日~1960年3月,回国,在四川省9286部队任文书;1960年3月~1961年,转业到成都市电讯工程学院,任院党委组织部组织干事;1961年办理支农手续,退职;1961~1964年,任杨庄大队民兵连连长兼第五生产队会计;1964~1966年12月,任杨庄大队第五生产队队长;1966~1971年,任杨庄大队会计;1971年10月~ 1972年8月,参加北园公社整党工作队,在芦庄整党;1972~1980年,任杨庄电镀厂副厂长;1981~1982年10月,任济南市华光电镀厂厂长;1983~1994年,任济南市华光电镀厂党支部书记;1994年11月退休。
该同志解放初参加工作以来,40多年如一日,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党的事业,坚定地跟党走社会主义道路。他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党性强,觉悟高,对党忠诚,办事公道,出于公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一名好党员、好干部。
建国初,他积极投入土地改革运动,发动穷苦百姓投入到斗地主、分田地、做主人的运动中去;1952年后,他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参与供销社的建立及发展工作,一面做好计划统计工作,一面当好营业员工作。1956年,他响应党的号召,毅然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保卫朝鲜的安全。1958年,他和战友们凯旋回国,奔赴四川,在中国人民解放军9286部队任文书。1960年3月,他转业到四川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任院党委组织部组织干事。
1961年,在国家困难时期,他响应党的各行各业支援农业的号召,毅然报名办理支农手续,回到家乡参加农业生产。在家乡,他带领群众战天斗地夺高产,组织群众整平土地,兴修水利,改良土壤,稻麦两作,年年夺得粮菜大丰收。在任第五生产队队长期间,带领全队群众一面抓好农业生产,一面搞好副业生产,不但蔬菜产量提高,副业收入也不断增加,使全队群众生活有了提高。同时,他还兼任杨庄大队民兵连连长,带领全大队广大民兵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发展经济的战斗队,抗洪抢险的突击队,各项工作的宣传队,成为一支招之即来,来之即战,战之必胜的有生力量。
在任杨庄大队会计工作期间,他努力为领导当好参谋,两袖清风,一心为公,秉公办事,刚正不阿,严把财务关,为人民服好务,理好财,被誉为清正廉洁的“财神爷”、人民财务的“红管家”,受到党和政府的表彰,受到群众的夸赞。 20世纪70年代后,他认真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贯彻“服务城市,致富农民,活跃市场,方便群众”的“城郊型”工作方会,走“农、林、牧、副、渔、工、商、建、运、服”十业齐发展的路子,坚持“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发展路子,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发挥地处城市近郊的优势,在保障粮菜生产的同时,抢抓机遇,不失时机的大力发展队办工副业项目,率先办起了杨庄电镀厂,进行机械行业表面处理。
在办厂过程中,他带领刚放下锄头的农民,在一无技术,二无资金,三无设备的情况下,迎着困难上。他发扬了“一不等,二不靠,三不伸手等着要”的自力更生的精神,走南闯北找门路,千方百计找销路,在大队党支部的支持下,凭着大家的实干精神,硬是克服了资金、技术、设备等各种困难,办起了兴旺发达的杨庄电镀厂。20世纪70年代中期,该厂职工队伍发展近百人,年产值100多万元,成为济南市一处兴旺发达的电镀行业。至20世纪80年代,该厂职工队伍达300人,年产值400万元,为杨庄村由“纯农型”迈向“农工型”发展的路子做出了贡献。
几十年来,张新民同志立党为公,甘当革命事业的铺路石,党指到哪里,他就干到那里。工作勤恳,埋头苦干,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被誉为“功名利禄淡如水,人民利益重如山”的好党员、好干部,多次荣获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
张玉石 男,汉族,小学肄业,高中文化。生于1934年7月29日,195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原籍济南市杨庄村,现住济南市天桥区北园街道办事处杨庄社区。1994年10月退休,系中国人民志愿军荣誉军人。
1942年7月~1944年7月,在北园小学上学,小学二年级肄业;在部队培训学习,达高中文化。
1944年8月~1948年9月,在家务农;1948年10月~1956年,在家务农,种菜、卖菜、当小工;1956年3月2日~1958年7月22日,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帮助朝鲜搞建设,巩固国防,防止侵略;1958年8月1日~1960年11月,回国到重庆市,在中国人民解放军54军某部任战士、班长、司务长等职;1960年12月~1961年9月,任四川省军区达县军分区平昌县见习助理员;1961年10月~1962年3月,任达县军分区教导队军事教员;1962年4月~1964年,任达县人民武装部助理员;1964~1970年,任桥湾区武装部长;1970 ~1979年,任杜市区武装部长;1979~1990年6月,转业到临沂市平邑县白颜公社任公社副主任;先后到黄坡乡任乡党委副书记,白颜镇人大副主任等职;1990年6月~ 1994年,先后任历城区遥墙镇镇党校教员、镇审计办公室主任等职。1994年10月退休。
近40年来,该同志坚定不移地跟党走社会主义道路,忠心耿耿,埋头苦干,任劳任怨。他始终把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作为自己奋斗的方向;把廉洁奉公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把艰苦奋斗,带领干部、群众做好工作作为自己的光荣职责;把不谋私利为党增光作为自己的光荣义务;他以“功名利禄淡如水,人民利益重如山”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几十年如一日,起早贪晚,夜以继日,率先垂范,带头实干。他能上能下,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刚正不阿。他始终坚持党的宗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百折不挠地为党的事业拼搏。
早年,他在村从农务工,种菜、卖菜,出卖劳力,维持生活。其后,农忙务农,农闲做工,当起了泥瓦匠,干起了小工活。朝鲜战争爆发后,他积极响应党中央“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怀着一颗炽热的心毅然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与朝鲜人民并肩战斗,保卫朝鲜的国防安全。
1958年回国后,他随军转战大西南,到成都军区重庆驻军,继续加强我国的国防建设。先后任解放军某部战士、班长、司务长、军事教官、地方武装部长等职,为我国的“大三线”建设做出了贡献。
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后,先后任公社、乡镇副主任、党委副书记、人大副主任等职,为地方建设出力献策,做出了显著成绩,受到党和政府的表彰,受到人民的称赞。
杨广钱 男,汉族,小学文化。生于1937年4月24日,原籍济南市杨庄村,现住济南市天桥区北园街道办事处杨庄社区,系中国人民志愿军荣誉军人。
1945年7月~ 1951年7月,在北园小学上学,高小毕业。
1951年7月~1953年,在村务农;1953~1956年2月,任区公所通讯员;1956年3月2日~ 1958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与朝鲜人民并肩构筑国防建设,任高射炮营通讯员;1958年8月~ 1959年4月,回国到重庆任54军399部队采购员;1959年4月~ 1961年4月,任长沙二三三厂车工;1961年4月复员,回杨庄大队第一生产队务农;1996年退休。
建国初,该同志立足家乡建设,搞好农业生产,多打粮食,多产蔬菜,不断改变家乡面貌;后任济南郊一区区公所通讯员,他怀着一颗年轻的热心,精神饱满地做好工作。朝鲜战争期间,在家发动群众捐献飞机大炮,支援朝鲜战争;当祖国发出支援朝鲜人民的号召后,他怀着一颗“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热情,毅然报名应征人伍,开赴朝鲜,和朝鲜人民并肩战斗,巩固国防,为朝鲜人民的国防建设做出了贡献。
回国后,他听从祖国的召唤,服从党的分配,开赴祖国大西南,进行边疆军队建设。后转业到长沙军工厂任车工,进行军需产品的生产。他勤奋好学,钻研技术,努力军队建设,荣立三等功2次,评为“五好”射击手,多次受到团级嘉奖,为部队建设做出了贡献。
1961年,他光荣复员,回杨庄大队第一生产队务农。30余年的从农工作,他一心扑在农业战线上,立志家乡建设。他贯彻“服务城市,致富农民,活跃市场,方便群众”的“城郊型”工作方针,坚持“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发展的路子,发挥地处城市近郊的地理优势,坚持为城市服务的方针,整平土地,兴修水利,坚持稻麦两作,千方百计搞好粮菜生产,丰富城乡人民的“粮袋子”、“菜篮子”,在为城乡人民服务工作上做出了贡献。从农务工30多年来,他和乡亲们农忙务农,农闲务工,搞好生产队的副业生产,增加群众的收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
40多年来,该同志坚定不移地跟党走社会主义道路,忠心耿耿,埋头苦干,任劳任怨,几十年如一日,起早贪晚,夜以继日,带头实干,默默无闻地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群众的夸赞。
闫世忠 男,汉族,高小文化。生于1936年2月5日,195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原籍济南市杨庄村,现住济南市天桥区北园街道办事处杨庄社区。曾任杨庄大队贫下中农协会副主任,系杨庄村第二批入朝中国人民志愿军荣誉军人。
1944年7月~ 1949年7月,在济师二附小上学,小学毕业。
1949~1956年,在家务农;1956年3月~1958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任五十四军炮兵基干团教员连通讯班长;1958年8月~1959年4月,回国到重庆,任解放军某部通讯班长;1959年11月~1962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某部测绘队测绘员;1963年初复员;1963~1965年4月,任杨庄大队贫协副主任;1965年5月~ 1990年,先后任北园农村信用社业务员、信用社主任、工会主席等职;1996年退休。
该同志参加工作以来40余年如一日,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党的事业。他坚定跟党走社会主义道路,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党性强,觉悟高,对党忠诚,办事公道,出于公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一名好党员、好干部。
建国初,他身处家乡,立足农业,积极搞好农业生产,年年夺取粮菜生产大丰收。
1956年,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毅然报名应征人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与朝鲜人民并肩战斗,保卫朝鲜的安全。1958年,他和战友们凯旋回国,奔赴四川,任成都军区54军某部团指挥通讯班长,后任成都军区测绘队测绘员,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做出了贡献。
复员后,他任杨庄大队贫协副主任,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先后参加了“四清”运动和干部审查工作。1965年后,他听从党的召唤,参加了信用社的工作,一干就是25年。期间,他先后任业务员、信用社主任和工会主席等工作,为发展经济做了大量工作。
工作几十年来,闫世忠同志立党为公,甘当革命事业的铺路石,党指到哪里,他就干到哪里;工作勤恳,埋头苦干,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团结同志,共谋发展,为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王贵生(王靠海) 男,汉族,大专文化。生于1936年农历2月24日,1955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1959年12月26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原籍济南市杨庄村,现住山东省胜利油田开发技工学校,曾任胜利油田开发技术学校校长,1996年退休。
1952年在北园小学读书,高小毕业;1952年9月~ 1955年7月,在济南一中读书,初中毕业;1955~1975年,在部队和转业任教期间学习和培训,达大专文化水平。
1955年12月1日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海军第四航空师十团(即由中央军委命名的海空雄鹰团)学习航空无线电专业,结业后留在该团任航空无线电员。经边工作,边自学高中课程,于1959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二航空学校,在航空无线电雷达师专业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训练部教官。1965年调入海军第四航空学校任教。1975年调人海军高级电子专科工程学校(大专)任教。1979年转业到胜利油田,任胜利石油开发技工学校校长,1996年退休。
该同志在部队工作期间,曾先后多次立功和荣获多种奖励十余次。转业到胜利油田开发技工学校工作期间,该校曾分别被油田党委、山东省劳动局、山东省教育委员会、石油部评为先进教育单位,并评为国家级一流技工学校,他个人也被胜利油田和胜利采油厂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和模范共产党员等多种荣誉称号10余次。同时,由胜利油田、山东省劳动局、山东省教育委员会颁发“忠于党的教育事业30年荣誉证书”光荣称号。
该同志参加革命工作40余年如一日,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党的事业。早年,他怀着一颗赤心应征入伍,报效祖国,为党的军队建设竭尽全力,忠心耿耿,做出了无私的奉献。
部队转业后,他一心扑在党的教育事业上,以身作则,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无限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精心培育了一大批骨干人才,为党的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党和政府的表彰,受到广大人民的夸赞。
杨新生 男,汉族,初中文化。生于1930年6月18日,原籍济南市大杨庄,现住济南石油公司宿舍。1951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公安部队,1952年4月因病转业到济南石油公司工作,1991年退休。
该同志解放前在家务农,全家人过着贫困的日子。解放后不久,朝鲜战争爆发,于1951年3月,他怀着一颗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赤心,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毅然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这是建国初杨庄村第一批参军入伍的热血青年。同年,因国内形势需要,他留守济南,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公安部队战士,为维护建国不久的社会治安,为保卫济南的胜利成果做出了贡献。
转业后,他参加了石油战线上的工作。他服从党的安排,积极参加地方建设,带领广大职工奋斗在石油战线上。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身先士卒,埋头苦干,任劳任怨,忠实地做好党的革命工作。40多年如一日,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党的事业,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和地方工作做出了贡献,受到党和政府的表彰,受到广大职工的称赞。
张云俊男,汉族,初中文化。生于1933年10月1日,1950年2月加入共青团,1953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原籍济南市杨庄村,现住济南市天桥区北园街道办事处杨庄社区。系中国人民志愿军留守部队,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舵信军士长,中尉军衔。
1940年7月~1942年7月,先后在张庄小学、菜市小学上学二年;入伍后学习达初中文化程度。
解放前在家务农;1948 ~1951年,当瓦工;1951年4月~1953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留守济南公安部队,任通讯员;1953年7月~1956年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五海校任学员;1956年2月~ 1958年9月,任青岛护校大队班长;1958年9月~ 1964年9月,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二支队水手长、旅顺海军某部队十六分队舵信军士长;1964年9月~1967年7月28日,转业后在历城县劳动局帮助工作;1967年7月29日~1983年6月,先后在郊区航运站、郊区交通局、济南市第四运输公司航运队、槐荫区交通局航运站工作;1983年6月1日退休。
该同志解放前在家务农,全家人过着贫困的日子。解放后,他当瓦工、干小工,维持全家生活。朝鲜战争爆发后,于1951年4月,他抱着一颗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赤心,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他和杨广茂、杨兴财、路延长、杨新生等一起毅然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这是建国初杨庄村第一批参军入伍的热血青年。同年,因形势需要留守,任济南公安总队通讯员,一干即两年多时间,为解放初维护社会治安,保卫济南的胜利成果站岗放哨做出了一份贡献。
根据党中央和毛主席关于建立强大的海军的号召,他和同伴们毅然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建设。在青岛海军五海校学习海军的本领和基本知识,并任海军青岛护校班长。后转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旅顺4040部队十六分队,任舵信军士长,为我国的海军建设贡献自己智慧和才华。在部队多次荣获嘉奖和记功奖励。
1964年,他复员转业后,积极参加地方建设,为济南市的航运工作做出了贡献。
该同志几十年如一日,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事业。早年,他毅然第一批参加人民军队,担负起保家卫国的光荣任务。10多年的部队生活,听从党的召唤,服从部队的调动,夜以继日,忠诚的为部队建设服务,为建国初期的军队工作做出了贡献。
复员后,他服从党的工作安排,积极参加地方建设,担负起航运站的工作,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实地做好航运工作,为航运事业的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受到上级的表彰和群众的夸赞。
路延正 男,汉族,初中文化。生于1941年1月27日,1990年9月15日加人中国共产党。原籍济南市杨庄村,现住济南市天桥区北园街道办事处杨庄社区居民小区,现任济南市汇北消防器材公司经理。
1949年9月~1955年7月,在北园小学学习,高小毕业;1955年8月~1958年7月,在杨庄大队务农;1958年9月~1961年7月,在济南一中学习,初中毕业。
1961年8月~ 1968年4月,应征人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东海舰队646部队439号任海军战士;1968年5月~1976年4月,在杨庄大队第三生产队务农;1976年4月~ 1982年,任北园农机厂副厂长;1982~1988年,任济南市五金消防器材商店经理;1989 ~2003年,任济南市汇北消防器材公司经理。
该同志初中毕业后毅然报名应征入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长达7年的部队生活中,他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苦练杀敌本领,为我国的海军建设,为保卫祖国的海疆,为保卫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贡献。
部队复员后,他毅然返回家乡,以农为本,立足农村,建设家乡,立志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他和杨庄大队第三生产队的乡亲们一起,同甘苦,共患难,战天斗地夺高产。为解决群众生活问题,他参加了整平土地,改良土壤,兴修水利,科学种田的大会战。坚持稻麦两作,大力发展蔬菜生产,为丰富市民“菜篮子”工程做出了不懈努力。他农忙务农,农闲做工,他和乡亲们一起,驾起地排车外出进行副业生产,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提高工分值,为提高群众生活而辛勤地劳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他积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发挥地处城市近郊的优势,走“农、林、牧、副、渔、工、商、建、运、服”十业齐发展的路子,坚持“服务城市,致富农民,活跃市场,方便群众”的“城郊型”工作方针,巧借党的富民好政策,大力发展村办企业,改变了“纯农型”的经济发展格局,踏上了“农工型”、 “工贸型”、“贸工型”经济发展的路子。他在村党支部的大力支持下,克服了缺场地、缺资金、缺设备、缺技术的困难,办起了济南市北洋消防电器修理厂和济南市汇北消防器材公司,他带领乡亲艰苦创业,一干22年。他走“以工带商,以商养工;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前店后厂,协同发展”的路子,集修理、经销、服务、房屋出租为一体,闯出了新路子。工厂、公司拥有职工34人,最好年景年创收200余万元,固定资产150余万元,实现利税30余万元,成为杨庄居一处兴旺发达的骨干企业。
40多年的拼搏,40多年的奋斗,他一往无前,奋斗不息,开拓进取,为杨庄村居的发展,为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优异的成绩,受到党和政府的表彰,受到广大群众的夸赞。
第三节 逝世军人
杨兴财 男,汉族,小学文化。生于1922年8月,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原籍济南市杨庄村,生前住济南市天桥区北园街道办事处杨庄社区。系中国人民志愿军留守部队,曾任杨庄村治安保卫股股长。1996年因病去世。
1948年10月~1951年4月,任杨庄村治安保卫股股长;1951年5月~ 1951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留守,任济南公安总队新兵一连战士;1951年8月~1952年5月,任济南公安总队一中队炊食员;1952年5月~1954年7月,任济南公安总队中队一队炊食员;1954年7月~1955年11月,任济南公安总队三队炊食员;1955年11月~ 1956年6月,任3602部队二支队五分队炊食员;1956年6月~1957年1月,任3605部队运输班驭手。1957年5月30日复员。
1953年5月,荣立三等功;1954年12月,荣立三等功。
建国初,该同志任杨庄村治安保卫股股长,带领全村青壮年组成治安保卫队伍,日夜站岗放哨,打击暗藏反革命分子的破坏活动,维护社会治安,保卫革命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为建国初巩固政权建设做出了贡献。
当朝鲜战争爆发后,他积极响应党和毛主席发出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毅然报名应征人伍,准备开赴朝鲜。后因革命的需要,留守国内,从事济南公安部队建设,为巩固济南政权建设,保卫济南的一方平安做出了贡献。
路延长 男,汉族,初中文化。生于1934年11月24日,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原籍济南市杨庄村人,生前住济南市天桥区北园街道办事处杨庄社区。系第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留守部队,1987年退休,1998年8月4日因病去世。
解放前在村务农;1951年4月~ 1958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留守济南,先后任济南市公安中队第三公安队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青岛海军战士。1953年5月荣立三等功;1955年荣立三等功;1958年复员;后在北园锅炉辅机厂工作;1987年12月退休,1998年8月4日因病去世。曾被评为北园镇优秀共产党员。
该同志自年轻时起,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毅然踏入军营大门,立志保家卫国。系建国初第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留守部队,先后任济南公安总队公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士,为建国初期的社会治安、发展经济保驾护航,为部队建设、巩固国防做出了贡献。
复员后,把在部队八年来养成的吃苦耐劳、乐于奉献、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作风带回家乡。他响应上级号召,积极参加乡镇企业建设,成为一名优秀乡镇企业骨干力量。在济南北园锅炉辅机厂工作中,不辞辛苦,不畏艰难,重活累活抢着干。哪里有困难,他总是跑在前,干在前,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该同志几十年工作如一日,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工作中任劳任怨,埋头苦干,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和广大职工的称赞。
知识出处
《杨庄社区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志内容包括:概述、行政区域、社区建设、经济管理与综述、农业、工业、商业、饮食、服务业、经济贸易、创业篇、文化、党政群团组织、居民、人物传略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杨庄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