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医疗医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庄社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124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医疗医药
分类号: R199.2
页数: 2
页码: 794-795
摘要: 本节记述了杨庄村医疗卫生业务技术水平的发展和医药物品的种类。
关键词: 卫生事业 概况 杨庄村

内容

杨庄生产大队卫生室成立初,主要对一般常见病和多发病进行治疗与防治,并负责全大队的防疫及保健等日常工作。采取针灸、注射、输液、开处方、发药等中西医结合方式,诊治患者疾病。若遇疑难病患者,及时转诊到市立医院、济南军区总医院就医治疗。后来,经学习、实践,医护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再之,聘请老中医坐堂诊治病,一般疾病均能在本村治愈。20世纪90年代以来,杨庄卫生室治疗范围扩大,技术水平提高,服务范围为针灸、输液、注射、缝合、包扎、换药、防疫、中西医诊断、治疗,并使用新药、特药,对于感冒、发烧、气管炎、肺炎、高血压、心脏病和其他常见病等,均能在村卫生室治疗。2名医务人员勤奋工作,爱岗敬业,起早贪晚,没黑没白,没年没节,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村民随叫随到,登门治疗。卫生室以服务性为宗旨,对手术费、打针等不收费,只收部分药费。从山东省医药批发站、济南医药批发站正规渠道进药,以低于市场20%的价格供应村民。做到服务周到、药品无假、治疗及时,30多年来,为本村(居)群众和四邻八乡群众治疗5万人次,均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村民张某突患抽风,面色苍白,嘴唇青紫,手足发凉,不省人事。刘淑香医生在深夜12点迅速赶往病人家中,她视老人为亲人,登门服药、输液,经抢救,老人转危为安。
  杨庄社区卫生室医用药物较齐全,有中药100余种,西药300余种。药品均从国营药材公司批发站进货,经医务人员精心保管,严把“进药关”、“入库关”和“开药关”,杜绝了假冒伪劣药品入内,有效地保证了疾病的治疗。
  杨庄居历任领导十分重视合作医疗制度,从1970年实行合作医疗期间,规定:凡参加合作医疗者,每人每年个人交2元,生产队交2元,其余大队包下来。群众免费看小病,大病记账,报销40%的药费。妇女产假2个月,记工分,群众享受合作医疗的待遇。随着经济的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卫生室承包给两名医生,自负盈亏。对于本居卫生室不能治疗的大病,迅速及时送往附近医院治疗,看病费用由个人负担。
  天桥区北园医院 解放前,北园地区仅有少数个体医生和私营药店。1951年在何家庄、凤凰山、泺口3处建联合诊所。1954年设黄台板桥门诊部。1956年设田庄、黄屯门诊部。1958年划入鹊山门诊部和药山张庄门诊部。1958年建立北园人民公社卫生院,驻何家庄。设内科、外科、中医科、小儿科、妇产科,有病床40张,下设泺口、鹊山、药山、田庄、黄屯、凤凰山、刘家桥、板桥8个门诊部。1984年新建卫生院驻香磨李家庄。1985年1月更名为济南市郊区北园医院。1987年5月更名为济南市天桥区北园医院。设内科、中医科、妇产科和放射、检验、治疗、药房、供应、社会卫生等医技科室和服务科室(组)。1988年北园医院有职工86人,其中医务人员79人,下设泺口、刘家桥2个门诊部。1990年7月,经市卫生局、区政府批准,在北园医院内建立天桥区精神病防治院。同年,北园医院共有职工107人,病床 80张,设有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精神病等科室。
  1958 ~ 1970年,杨庄大队群众看病就在何家庄诊所就医。

知识出处

杨庄社区志

《杨庄社区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志内容包括:概述、行政区域、社区建设、经济管理与综述、农业、工业、商业、饮食、服务业、经济贸易、创业篇、文化、党政群团组织、居民、人物传略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杨庄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