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学前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庄社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123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学前教育
分类号: G527.52
页数: 9
页码: 737-745
摘要: 本节记述了杨庄村对学前教育的机构设置、教育职责工作概况。
关键词: 地方教育 学前教育 杨庄村

内容

机构设置及职责 1999年前,杨庄村学前教育先后由大队、村委会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指派专人具体抓好托儿所、幼儿园、育红班的工作。保证全村适龄儿童全部入学,进行较好地学前教育。为提高村民素质,必须从娃娃抓起,村党委、村委会于1999年5月建立了杨庄村文教卫生委员会,由张象奎任主任,张利任委员,并建立了管好教育的具体职责,加强了学前教育工作。
  附
  文教卫生委员会职责
  主任:张象奎
  委员:张利
  工作职能、职责:文教卫生委员会职能包括:文化、教育、环境、卫生、医疗。其职责是:搞好本村的文化教育工作。向村民宣传文化、科学知识,办好读报栏、文化室,搞好本村的文化娱乐活动;根据本村条件,协助村民委员会办好村办托儿所、幼儿园、育红班,保证适龄儿童的全部入学率,并抓好青少年的思想教育。
  对本村村民进行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动员组织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灭蝇、灭鼠,搞好公共卫生,绿化、美化居住环境,预防各类疾病的发生。协助村民委员会制定本村卫生制度,加强村卫生所的建设。
  杨庄村民委员会
  1999年5月
  沿革 1947年,刘家桥中心民国学校附设幼稚一班,幼儿15人,为北园一带最早的幼儿教育班,止于1948年9月济南解放。同年12月学校恢复,开学时仍为一个幼稚班,有幼儿35人。1956年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农村幼教组织开始建立。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为组织妇女参加农业生产,各生产大队普遍组建起托儿所和部分幼儿园。教养员大部分为中、老年妇女。
  1960年后,农村幼儿园大部分停办,保留托儿所。
  1970年,幼儿园改称“育红班”,并逐步恢复。1979年,根据中央[1979]73号文件和山东省[ 1979] 84号文件的精神,由镇妇联、文教等单位负责人组成,配备1名专职人员掌管幼师培训和业务辅导工作。
  杨庄大队幼儿园(时叫育红班)建于人民公社成立时的1958年。为适应“大跃进”的形势,全大队男女青壮年劳力一是外出大炼钢铁,二是外出“大兵团作战”,深翻土地。为了解决无人看管孩子的困难,大队办起了幼儿园。把全大队幼儿集中起来,由大队抽调妇女看孩子,给幼儿教师记工分。师生统一吃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幼儿园简陋,在破旧的房子里,无桌凳,无玩具,无教材,属于看着孩子别哭、别闹、别碰着、别打架性质的“护理型”幼儿园。办园时间不长即解散。
  人民公社后,杨庄村和张庄村合为一个大队,即杨庄生产大队,下设8个生产小队,其中杨庄4个小队,张庄4个小队。托儿所、幼儿园仍分别举办。
  杨庄幼儿园 杨庄幼儿园位于庄头3间北屋里,在4个生产队中,规定每个生产队出一个人作幼儿教师,小队记工分,年终参加小队分配。时,孙万香任组长,崔连英等共4个人管理幼儿园工作。队里搬去大桌子,作为孩子围坐、游玩及就餐。用木头板搭起床,20多个孩子在此休息。家长早送,午、晚接幼儿。
  1965年,在庄里盖了个独院,建有4间北屋,大门、院墙齐全,魏金兰任组长,一队孟广英、二队王俊英等4名保育员,管理着近30名幼儿。后又搬到老学校后面新建幼儿园,六间北屋,独门大院,设有育红班1个班,近50名幼儿,设托儿1个班,30多个孩子。
  20世纪70年代,幼儿园又搬到村委会以西卫生室地址,二层楼,12间房,设大班、小班和幼儿班,办学条件较前有所好转。
  张庄幼儿园 1956年,进军高级社成立后,张庄村的几个生产队即成立了托儿所,所址在张兴才家的院里,3间北屋,20多个幼儿,3个中年妇女看孩子。后又搬到李天驹3间西屋里做托儿所,40多个幼儿,早送、午接,午送、晚接。因占用所址房屋,又搬到张金耕家的老宅子,3间北屋,40多个孩子,每队出一名中年妇女看孩子。由庞金兰、张象云等4人任保育员。此时,幼儿园有了大小床和小玩具,有的家长早送午接,有的中午不接,家长送饭去。幼儿在园内唱唱歌,做做游戏,学点简单的知识。
  此时的所有幼儿园、托儿所,均属于“护理型”,教师无培训,识字不多,属于看着孩子不哭、磕不着、碰不着的“护理型”幼儿园。此时的幼儿园设施均很简陋,叫做“黑屋子,土台子,看着一群泥孩子”的简易托儿所和幼儿园。
  1978~ 1989年,杨庄幼儿园在杨庄小学内,负责人为校长朱悦莉,后为郭兴英负责,设2个教学班,30~ 45人不等,和完全小学一块学习,进行较为正规地教育。
  1990二2000年,杨庄社区幼儿园搬迁到居委会办公楼以西,即现在的卫生室房屋。此时,幼儿园设大班和小班两个班,幼儿在50~70人不等,葛宝莉、陈广兰任正副幼儿园园长。幼儿园设备齐全,教育正规,教学质量较高。
  2000年,杨庄社区幼儿园搬迁到水屯路中段50号新建幼儿园。该园园所环境幽雅,建有400平方米的活动场地,6个宽敞明亮的大教室,150多平方米的8间平房和16间210多平方米的二层楼,新增有舒适的床位,装有冷暖空调,设有大中小不同类型的各种玩具,系一处漂亮、整洁、大方,教学质量高的幼儿园。至2004年,本园拥有教职工22人,设有8个教学班,260多名幼儿,在33间房屋里愉快的学习、成长。
  保育与教育 杨庄社区幼儿园现设4个级部,8个教学班,共有幼儿200余名。全园共有教职员工22人,其中教师11人,学历达标率100%,大专学历2人。
  本园为更好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协调性、灵敏性及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健康的生活态度、行为习惯及初步的自我保护能力。
  本园老师充分利用早操、户外活动及体育课,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如:让幼儿在攀爬滑梯、走平衡木、玩球、跳绳、踢毽子、玩呼啦圈、放风筝、打羽毛球等活动中,使幼儿喜欢参加体育活动,促进幼儿的身体正常发育和技能的协调发展,从而增强了幼儿体质。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并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如:让幼儿适应科学的作息制度,按时起居,幼儿自己正确安静的进餐,起床后学习自己整理床铺,自己穿鞋、袜、衣服等,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
  二、增强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和健康个性。初步了解并遵守共同生活所必需的行为准则,体验交往协作的快乐。
  各班根据教学内容和幼儿实际生活经验,组织幼儿开展各种游戏和有益的活动,使幼儿从中学到行为规范和公德意识,并使幼儿学会了与人交往、合作、诚实、礼貌、文明、大方,并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三、激发幼儿对自然界及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幼儿智力,培养初步的运用感官及动手操作的习惯和能力。
  根据社会教学目标,本园积极与家长配合,让家长利用休息日,带孩子观察了解并亲近大自然,照顾动植物。保持对周围环境及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多让幼儿接触水、土、沙、石、木等自然物质,观察感受风、雨、雷、雪、电等自然现象,初步了解它们的显著特征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接触衣、食、住、行等的基本物品,懂得珍惜和合理利用。
  四、提高幼儿运动语言交往的兴趣和能力,感受文学作品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能创造性地表达对生活的体验。
  运用生动的图片、故事及CD等儿童影视及文学作品,引导幼儿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感受、理解、欣赏能力,增强对阅读和书写的兴趣。
  五、丰富幼儿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本园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艺术环境、组织了丰富的艺术活动,并指导幼儿利用自然物品及废旧材料制作玩具和工艺品,用于布置装饰环境,使幼儿体验创造和成功的乐趣。
  同时还与家长配合,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与环境,让幼儿发现美、感受美,从而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
  综上所述,本园将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加合理的安排和组织好一日活动,并树立大教育意识,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更好的保教好幼儿,服务于家长。
  杨庄社区幼儿园建园40多年来,村居领导把幼儿教育放在重要地位,年年投资支持幼儿教育事业,坚持不断,抓紧抓好。
  按照上级的统一规定,幼儿园建立了教学研究小组,制订了课程表,开设了语言、体育、手工、计算、图画、常识等多种课程。学前班和幼儿班坚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以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针,以教育工作为中心,为培养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以严谨、认真、关心、求是的教风,尊师、友爱、活泼、进取的班风,以勤学、好问、多想、善思的学风,逐步改善了育人环境,使杨庄社区幼儿园办成了一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新型居办幼儿学校。
  艰苦创业 杨庄幼儿园是一所建园较早的幼儿园。当时杨庄小学托儿所和幼儿园在一起,那时的幼儿是早上送、中午接的管理方式。
  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幼儿家长从事繁忙的工作,没有时间去接送幼儿。1997~1998年这两年的时间,幼儿园的孩子越来越少,出现了“办园难”的问题。
  1999年春节过后不久,村领导就把我们叫到村委会谈话,由原来的集体管理,变为2人的承包管理。幼儿园交给我们时,各方面的重重压力、困难、责任,相继而来。当时的那段时间,每天晚上睡不着觉,要想尽一切办法,把幼儿园办得走向正规。生源问题从何而来?怎样才能减轻幼儿家长从繁忙工作中不再去早上送、中午接的思想压力,我俩本着试试看的心理,由原来的早送、中午接的旧观念,改成“一日三餐一点”的全日制的管理方法。
  经过和村领导的协商,在杨庄村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自1999年4月,我们就接管了这个任务,当时人园的幼儿只有三十几名,考虑到,幼儿少了点,也应该安全第一。先聘2名教师来任教,因为有许多需要我们去做的事情,没有时间去管理和照顾幼儿。
  因为当时只有课桌、椅子,几张单层木床,生活用品极少。立刻筹备资金,先后买了一台21寸彩色电视、VCD影碟机,供幼儿教学使用。购买了立式清毒柜,保证幼儿的饮食生活卫生。观察到床位不够使用,立刻到木器加工厂订做了十几张上下层的幼儿用床,这样能减少教室的空间,因为那时的教室和幼儿休息是在同一个房间使用。新进的褥子尺寸不合适,亲自加工到晚上十一、二点,以保证第二天幼儿能有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
  当时资金短缺,为了减少开支,亲自买菜、下厨房,做饭、刷碗、打扫卫生,并抽出时间照看幼儿。新人园的幼儿不适应环境,又哭、又闹,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去爱护他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使幼儿逐渐感到温暖,就喜欢上幼儿园。我们每天坚持送走一天中的最后一名幼儿。看到家长们那满意的笑容,那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我们忙了一天,再苦再累也就感觉不到累了。经短时间的努力工作,从三十几名幼儿逐渐增加到六七十名,使我们的创业迈出了艰辛的第一步。 2000~2001年,杨庄村领导又投资建成一所新的园所,位于水屯路中段50号,杨庄小学西邻,园所环境幽雅,接送幼儿安全方便,有400余平方米的活动场地,6个宽敞明亮的大教室,室内备有暖气,风扇,给幼儿园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在幼儿园规模扩大的同时,面对来园的幼儿逐步增加,看到一个个信任的目光,一个个来园的电话。我们横下一条心,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扩建教室,为每一个来园的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温馨的环境。于是,我们四处找朋友,托亲戚,筹备资金,先后盖了150多平方米的8间平房和16间210多平方米的两层楼房。在加大房间的同时,又新增加几十个床位,增添幼儿所需用的物品,不断满足幼儿的需求。同时,并安装上不同规格的冷暖空调,使幼儿在爽凉的环境下度过炎热的夏天,并增加了多功能大型玩具,能使幼儿在学习娱乐中健康成长。
  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服务宗旨,以园为家,早出晚归,一定把工作干好,先后聘用十几名幼儿教师,从教师的素质教育抓起,让每一位老师尽职尽责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尊重幼儿,理解幼儿,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幼儿的素质,用学中玩的方式方法,使每一位幼儿在玩中取知、乐中取识,在课程中适当与游戏相结合,来启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幼儿的记忆力。教师对送每一位幼儿家长笑脸相迎,笑脸相送,关注幼儿的每一个生活小事和一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环节。每天有定点的中午休息时间,起床后,各班教师认真地观察每一个幼儿的精神状况,如发现有发烧或不舒服的幼儿,及时与家长联系,及时治疗。为了使幼儿活泼、可爱的全面发展,办有特色班,配有电子琴、活动室,由专业教师任教。辛勤的办学,获得了丰硕成果,多次荣获上级的表彰和奖励。
  为了确保幼儿园的饮食卫生,我们着重抓了厨房的卫生管理制度,食堂工作人员持证上岗,从幼儿食用的蔬菜,由我们亲自购买,到烹饪食谱的营养搭配,保证饭菜的卫生新鲜,能让幼儿吃着放心,让幼儿的每一位家长看到每天在变化着的饮食菜谱放心,如有剩饭、剩菜,能做到及时处理。每个教室都配有消毒柜、口杯架、一人一缸,把幼儿园所用的餐具、毛巾、杯子等,每天进行一次消毒。寝室装有紫外线消毒灯,定期消毒,为确保幼儿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
  安全工作更是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各项防范措施其全,备有安全保护装置,为真正做到“时时安全,事事安全”打下了牢固的基础。随时观察不安全隐患,做到及时处理。教师和幼儿结合各种常规演习,真正让幼儿意识到安全预防的重要性,并能与家长联系,家与园的互动,使其无论幼儿在什么地方,都能时时刻刻注意安全。通过本园教师不懈的努力,赢得了家长们的好评。
  继续努力,“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明天,而努力奋斗。

知识出处

杨庄社区志

《杨庄社区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志内容包括:概述、行政区域、社区建设、经济管理与综述、农业、工业、商业、饮食、服务业、经济贸易、创业篇、文化、党政群团组织、居民、人物传略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杨庄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