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图书馆
济南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济南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章 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庄社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1233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教育
分类号:
G527.52
页数:
43
页码:
734-776
摘要:
本章记述了杨庄村教育事业发展情况。包括书院、私塾、学校等的发展。
关键词:
地方教育
事业
杨庄村
内容
第一节 书院 社学
书院 据《历乘》记载:明嘉靖四年(1525年),历城知县周居岐在北园创办白鹤书院(今明湖中学地址)延续一百余年,到清朝废止。
白鹤书院是北园唯一的官办学校。所收学生有两类:一类是已入学的秀才为了乡试应考举人,每月定期来书院听讲或考课;另一类是经县试合格的童生入院攻读“四书”、“五经”,学习制艺(八股文)备应府试,编入“生童常课”,常年在书院学习。
书院的教学,除山长(即院长)讲学外,一般是生员自修。
社学 据《历城县志》记载:明洪武八年(1375年)正月,诏令“京师及郡县各置社学”,历城知县周司农在北园成立白鹤院社,“凡童年十五岁以下者,皆可入学;优良者,可补儒学生员”,入学者达200余人。
第二节 私塾 义学
私塾 私塾是民众自筹经费举办的学校。有三种类型:一是富家大户独家延聘老师,教授本家子弟的东馆;二是由就学者家长集资聘请老师,教授一二十名学生的团馆;三是塾师自己在家开设学馆,各方子弟登门出钱求学的,称门馆。北园一带的私塾多系团馆,且比较普遍。一般四五十户的村庄几乎都有;一些大村,有二三处之多。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山东省提学司饬令私塾一律改为学堂,但私塾仍盛行。至民国十七年(1928年)《历城县乡土调查录》记载:县教育私塾计有194处。北园范围无单独记载,数字不详。塾师由学生家长聘请,薪修数量,视其名望、资历、学生多少双方议定,一般为期1年。
义学 义学又称义塾,是一种乡里举办、官府资助的免费学校。据《清史稿·选举制》记载:清道光二年(1822),在各州县与大乡巨镇各设立义学。山东布政使罗含章曾在济南设多处义学。其中,就有泺口义学。清末民初,曾多次明令,废私塾兴学堂,但名为义学,实为私塾。直到1929年7月1日建立济南市后,北园一带的私塾才被新建学校所代替。
济南的书院由来 我国书院开始于唐朝,但当时为数甚少,至宋朝有所发展,数量渐多。其中最著名者为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世称宋四大书院。当时著名大儒多讲学其中,如宋真宗时范仲淹曾讲学于应天书院,南宋初朱熹曾讲学于白鹿洞书院。当时书院负责人称“山长”,因书院一般多选定山林名胜之地为院址,故有此名。
宋代的书院,多为私人所创办,以讲学和研究学术为主,兼及教学。而且教学与后世先生讲、学生听的方式不同,多采取问难辩论,启发学生自学为主。
至元代令各路、府、州、县皆设书院,因此,元至明清的书院多为官府所创办,但也有私人所设,官府补助的。当时的书院是专为科举培养人才的场所,以辅县儒学之所不及。
我国的书院,以明清时代最为发展,各府、县皆有书院,省城的书院多至四五处。书院学科为经史子集。学员自费求学,不受人数和地区的限制,故有远近负笈入书院学习的盛况。
济南的书院 宋朝书院的兴盛,影响了元朝的发展。元文宗天历年间( 1328~1330),在济南东郊闵子墓(闵子,名损,字子骞,春秋时鲁人。其墓在洪家楼南)创办“闵子书院”,表明元统治者尊孔尚儒,以图得到当时儒人的欢心和拥护。闵子墓为清幽秀雅的名胜地,故元代济南统治者选定此处建书院,增建房舍,扩大范围,建筑宏伟壮丽的大门,上悬有“闵子书院”辉煌耀目四大金字的匾额。这是济南最早的书院。
明朝建制山东省,以济南为省会,为本省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文化教育逐渐发展。明代先后成立了3处书院:
1.白鹤书院——在城北杨庄以南,南临莲塘,荷香四溢,碧波涟漪,绿柳掩映,风光幽美,明历城举人周居岐认为此处有利学习,遂于1525年(嘉靖四年)建筑这处书院。因他喜爱白鹤,故名此书院为“白鹤”。从此,其东邻的居民点,也命名为“白鹤庄”。这处书院在清军攻陷济南时遭到破坏,遂停办。白鹤书院经历了百余年,至此结束了它的历史任务。
2.湖南书院——在大明湖南岸,原钟楼寺故址(今学院街西邻)。明嘉靖四年(1525年)由山东省提学道邹善创办。不久,改名“至道书院”,并置有学田数顷,以补助书院的费用。明万历初(1573~1620)取消,改为提学道公署,俗称“学院”,故其东邻的街道称“学院街”。
3.历山书院——在趵突泉东,明嘉靖进士谷继宗的别墅故址。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山东省巡盐御史毕懋康创办。《历城县志·书院》载:“巡盐御史于万历甲寅年建,六郡士子读书其中者以百计。”当时这处书院是济南规模最大的书院。该院建筑宏伟壮丽,有轩有室,有廊有庑;亭台楼阁,峙立院中;绿柳翠竹,掩映其间,庭院幽雅清秀。金线、漱玉、柳絮等名泉,犹如颗颗明珠,照耀院中,景色绚丽。并引来白龙泉之水,弯曲缭绕,水声潺潺。宏伟高大的三楹红漆大门,耸立于正觉寺街(今趵突泉前街)气势雄伟。门前峙立着画梁红柱、飞檐斗拱的门坊,上书金光闪闪的“历山书院”的金字匾额,辉煌夺目。各地学子负笈来学者,多至百余人,文风盛极一时,惜至明末天启年间(1621~1627)取消,改为传递公文的驿站。
清代沿用明制,仍设书院,以“作育人才”发展教育。先后共设立了白雪、振英、龙章、泺源、济南、尚志6处书院。
1.白雪书院——在趵突泉东,白雪楼故址。顺治十一年(1654年),山东省布政使张缙彦在明历山书院旧址创办。康熙皇帝南巡来济南,赐匾额日:“学宗洙泗”,悬于书院大门之上,增加无限光彩。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山东省巡抚张鹏,又将此书院改名“历山书院”。雍正十一年(1733年),书院移至城内院西大街,改名“泺源书院”,以志不忘其来源。最兴盛时期,学员曾达百余人之多。雍正年间该书院被废除。
2.振英书院——在运署街路北,原按察使司公署故址(今济南市第一中学校舍)。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山东省按察使黄炳所建。乾隆四十一年,按察使陆耀重修,改名“蒿庵书院”,以祀明代济阳学者张尔岐(字稷若,号蒿庵)。道光二年(1822年),按察使罗含章再重修,更名“景贤书院”。 3.龙章书院—在珍珠泉抚院内,清巡抚李树德建。李任山东巡抚6年,以后因李离去,这处书院也随之结束。
4.泺源书院——在城内西门里大街路北原都指挥使司公署(今泉城路百货大楼对过山东省统计局地址)。雍正十一年(1733年)巡抚岳浚奉旨创办。泺源书院是当时规模最大、声誉最高的书院。这处书院建有巍峨的红漆大门,光彩夺目,上悬有“泺源书院”金字匾额,辉煌壮观。大门内建有古色古香的文昌阁,内塑文昌帝君神像,栩栩如生;阁旁建有古朴典雅的朱子祠,内塑朱熹像,文雅庄重,显示儒家风度。乾隆十三年( 1748年),山东省巡抚准泰,曾亲自经理书院,并建立教学法规,刻石立碑,以便永守勿违。嘉庆九年(1804年),山东省巡抚铁保重修书院,并重定教学规范,刻石永志不忘。该院的经费也很充足,历代官府均予以补助。该书院藏书甚多,经书子集约有几万部。书院主讲多为著名学者,如咸丰年间,著名书法家何绍基曾为主讲数年。还有一位著名学者,即咸丰皇帝顾命八大臣之一的匡源,同治初罢官后,即任该书院主讲。
5.济南书院——在西公界北首,原江园故址。清嘉庆九年(1804年),山东巡抚铁保所创办。济南书院在藩署西,旧名寿佛楼。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布政使江兰置湖田数十亩,修建寿佛楼,凿放生池,池上奉观音大士像,故名江园。嘉庆九年巡抚铁保改为书院,并置有学田,其收入作为书院的补助费用。
6.尚志书院——在趵突泉东明代历山书院故址。同治八年(1869年),山东省巡抚丁宝桢创办。《历城县志·书院》载:“尚志书院在西关金线泉侧,明进士谷继宗别墅……同治八年巡抚丁宝桢,因其旧址建为尚志书院,手书堂额日‘尚志’,榜其门日‘金泉精舍’,招士子肄业其中。”
书院的取消 清末由于帝国主义不断侵略,国家几濒危亡,激起了部分爱国知识分子倡导维新运动,以图挽救中国。其中康有为、梁启超等提出实行变法,得到皇帝的采纳,遂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即戊戌年)实施“戊戌变法”。其中就提出大力提倡西学,废科举、兴学堂的办法。虽然戊戌变法失败,但提倡西学之事,仍得到实行。清政府下令“各省、府、州、县,开设中西学……即将各省、府、厅、州、县现有之大小书院,一律改为兼习中学西学之学校。至于学校的等级,自应以省会之大书院为高等学堂,郡城之书院改为中等学堂,州、县之书院改为小学学堂”。
此令下达后,泺源书院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改为“山东省高等学堂”。景贤书院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改为“东运中学堂”。尚志书院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为“校士馆”,不久改为“师范讲习所学堂”,后来又改为“存古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改为“山东省优级师范学堂”。济南书院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改为“济南中学堂”。
济南的书院,创自元代天历年间,至清代先后成立了10处书院,其中只有泺源、景贤、济南、尚志4处书院传留到清末光绪年间。五六百年来这些书院培养了大量人才,给济南的文化教育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第三节 学前教育
机构设置及职责 1999年前,杨庄村学前教育先后由大队、村委会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指派专人具体抓好托儿所、幼儿园、育红班的工作。保证全村适龄儿童全部入学,进行较好地学前教育。为提高村民素质,必须从娃娃抓起,村党委、村委会于1999年5月建立了杨庄村文教卫生委员会,由张象奎任主任,张利任委员,并建立了管好教育的具体职责,加强了学前教育工作。
附
文教卫生委员会职责
主任:张象奎
委员:张利
工作职能、职责:文教卫生委员会职能包括:文化、教育、环境、卫生、医疗。其职责是:搞好本村的文化教育工作。向村民宣传文化、科学知识,办好读报栏、文化室,搞好本村的文化娱乐活动;根据本村条件,协助村民委员会办好村办托儿所、幼儿园、育红班,保证适龄儿童的全部入学率,并抓好青少年的思想教育。
对本村村民进行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动员组织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灭蝇、灭鼠,搞好公共卫生,绿化、美化居住环境,预防各类疾病的发生。协助村民委员会制定本村卫生制度,加强村卫生所的建设。
杨庄村民委员会
1999年5月
沿革 1947年,刘家桥中心民国学校附设幼稚一班,幼儿15人,为北园一带最早的幼儿教育班,止于1948年9月济南解放。同年12月学校恢复,开学时仍为一个幼稚班,有幼儿35人。1956年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农村幼教组织开始建立。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为组织妇女参加农业生产,各生产大队普遍组建起托儿所和部分幼儿园。教养员大部分为中、老年妇女。
1960年后,农村幼儿园大部分停办,保留托儿所。
1970年,幼儿园改称“育红班”,并逐步恢复。1979年,根据中央[1979]73号文件和山东省[ 1979] 84号文件的精神,由镇妇联、文教等单位负责人组成,配备1名专职人员掌管幼师培训和业务辅导工作。
杨庄大队幼儿园(时叫育红班)建于人民公社成立时的1958年。为适应“大跃进”的形势,全大队男女青壮年劳力一是外出大炼钢铁,二是外出“大兵团作战”,深翻土地。为了解决无人看管孩子的困难,大队办起了幼儿园。把全大队幼儿集中起来,由大队抽调妇女看孩子,给幼儿教师记工分。师生统一吃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幼儿园简陋,在破旧的房子里,无桌凳,无玩具,无教材,属于看着孩子别哭、别闹、别碰着、别打架性质的“护理型”幼儿园。办园时间不长即解散。
人民公社后,杨庄村和张庄村合为一个大队,即杨庄生产大队,下设8个生产小队,其中杨庄4个小队,张庄4个小队。托儿所、幼儿园仍分别举办。
杨庄幼儿园 杨庄幼儿园位于庄头3间北屋里,在4个生产队中,规定每个生产队出一个人作幼儿教师,小队记工分,年终参加小队分配。时,孙万香任组长,崔连英等共4个人管理幼儿园工作。队里搬去大桌子,作为孩子围坐、游玩及就餐。用木头板搭起床,20多个孩子在此休息。家长早送,午、晚接幼儿。
1965年,在庄里盖了个独院,建有4间北屋,大门、院墙齐全,魏金兰任组长,一队孟广英、二队王俊英等4名保育员,管理着近30名幼儿。后又搬到老学校后面新建幼儿园,六间北屋,独门大院,设有育红班1个班,近50名幼儿,设托儿1个班,30多个孩子。
20世纪70年代,幼儿园又搬到村委会以西卫生室地址,二层楼,12间房,设大班、小班和幼儿班,办学条件较前有所好转。
张庄幼儿园 1956年,进军高级社成立后,张庄村的几个生产队即成立了托儿所,所址在张兴才家的院里,3间北屋,20多个幼儿,3个中年妇女看孩子。后又搬到李天驹3间西屋里做托儿所,40多个幼儿,早送、午接,午送、晚接。因占用所址房屋,又搬到张金耕家的老宅子,3间北屋,40多个孩子,每队出一名中年妇女看孩子。由庞金兰、张象云等4人任保育员。此时,幼儿园有了大小床和小玩具,有的家长早送午接,有的中午不接,家长送饭去。幼儿在园内唱唱歌,做做游戏,学点简单的知识。
此时的所有幼儿园、托儿所,均属于“护理型”,教师无培训,识字不多,属于看着孩子不哭、磕不着、碰不着的“护理型”幼儿园。此时的幼儿园设施均很简陋,叫做“黑屋子,土台子,看着一群泥孩子”的简易托儿所和幼儿园。
1978~ 1989年,杨庄幼儿园在杨庄小学内,负责人为校长朱悦莉,后为郭兴英负责,设2个教学班,30~ 45人不等,和完全小学一块学习,进行较为正规地教育。
1990二2000年,杨庄社区幼儿园搬迁到居委会办公楼以西,即现在的卫生室房屋。此时,幼儿园设大班和小班两个班,幼儿在50~70人不等,葛宝莉、陈广兰任正副幼儿园园长。幼儿园设备齐全,教育正规,教学质量较高。
2000年,杨庄社区幼儿园搬迁到水屯路中段50号新建幼儿园。该园园所环境幽雅,建有400平方米的活动场地,6个宽敞明亮的大教室,150多平方米的8间平房和16间210多平方米的二层楼,新增有舒适的床位,装有冷暖空调,设有大中小不同类型的各种玩具,系一处漂亮、整洁、大方,教学质量高的幼儿园。至2004年,本园拥有教职工22人,设有8个教学班,260多名幼儿,在33间房屋里愉快的学习、成长。
保育与教育 杨庄社区幼儿园现设4个级部,8个教学班,共有幼儿200余名。全园共有教职员工22人,其中教师11人,学历达标率100%,大专学历2人。
本园为更好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协调性、灵敏性及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健康的生活态度、行为习惯及初步的自我保护能力。
本园老师充分利用早操、户外活动及体育课,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如:让幼儿在攀爬滑梯、走平衡木、玩球、跳绳、踢毽子、玩呼啦圈、放风筝、打羽毛球等活动中,使幼儿喜欢参加体育活动,促进幼儿的身体正常发育和技能的协调发展,从而增强了幼儿体质。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并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如:让幼儿适应科学的作息制度,按时起居,幼儿自己正确安静的进餐,起床后学习自己整理床铺,自己穿鞋、袜、衣服等,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
二、增强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和健康个性。初步了解并遵守共同生活所必需的行为准则,体验交往协作的快乐。
各班根据教学内容和幼儿实际生活经验,组织幼儿开展各种游戏和有益的活动,使幼儿从中学到行为规范和公德意识,并使幼儿学会了与人交往、合作、诚实、礼貌、文明、大方,并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三、激发幼儿对自然界及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幼儿智力,培养初步的运用感官及动手操作的习惯和能力。
根据社会教学目标,本园积极与家长配合,让家长利用休息日,带孩子观察了解并亲近大自然,照顾动植物。保持对周围环境及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多让幼儿接触水、土、沙、石、木等自然物质,观察感受风、雨、雷、雪、电等自然现象,初步了解它们的显著特征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接触衣、食、住、行等的基本物品,懂得珍惜和合理利用。
四、提高幼儿运动语言交往的兴趣和能力,感受文学作品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能创造性地表达对生活的体验。
运用生动的图片、故事及CD等儿童影视及文学作品,引导幼儿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感受、理解、欣赏能力,增强对阅读和书写的兴趣。
五、丰富幼儿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本园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艺术环境、组织了丰富的艺术活动,并指导幼儿利用自然物品及废旧材料制作玩具和工艺品,用于布置装饰环境,使幼儿体验创造和成功的乐趣。
同时还与家长配合,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与环境,让幼儿发现美、感受美,从而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
综上所述,本园将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加合理的安排和组织好一日活动,并树立大教育意识,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更好的保教好幼儿,服务于家长。
杨庄社区幼儿园建园40多年来,村居领导把幼儿教育放在重要地位,年年投资支持幼儿教育事业,坚持不断,抓紧抓好。
按照上级的统一规定,幼儿园建立了教学研究小组,制订了课程表,开设了语言、体育、手工、计算、图画、常识等多种课程。学前班和幼儿班坚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以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针,以教育工作为中心,为培养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以严谨、认真、关心、求是的教风,尊师、友爱、活泼、进取的班风,以勤学、好问、多想、善思的学风,逐步改善了育人环境,使杨庄社区幼儿园办成了一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新型居办幼儿学校。
艰苦创业 杨庄幼儿园是一所建园较早的幼儿园。当时杨庄小学托儿所和幼儿园在一起,那时的幼儿是早上送、中午接的管理方式。
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幼儿家长从事繁忙的工作,没有时间去接送幼儿。1997~1998年这两年的时间,幼儿园的孩子越来越少,出现了“办园难”的问题。
1999年春节过后不久,村领导就把我们叫到村委会谈话,由原来的集体管理,变为2人的承包管理。幼儿园交给我们时,各方面的重重压力、困难、责任,相继而来。当时的那段时间,每天晚上睡不着觉,要想尽一切办法,把幼儿园办得走向正规。生源问题从何而来?怎样才能减轻幼儿家长从繁忙工作中不再去早上送、中午接的思想压力,我俩本着试试看的心理,由原来的早送、中午接的旧观念,改成“一日三餐一点”的全日制的管理方法。
经过和村领导的协商,在杨庄村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自1999年4月,我们就接管了这个任务,当时人园的幼儿只有三十几名,考虑到,幼儿少了点,也应该安全第一。先聘2名教师来任教,因为有许多需要我们去做的事情,没有时间去管理和照顾幼儿。
因为当时只有课桌、椅子,几张单层木床,生活用品极少。立刻筹备资金,先后买了一台21寸彩色电视、VCD影碟机,供幼儿教学使用。购买了立式清毒柜,保证幼儿的饮食生活卫生。观察到床位不够使用,立刻到木器加工厂订做了十几张上下层的幼儿用床,这样能减少教室的空间,因为那时的教室和幼儿休息是在同一个房间使用。新进的褥子尺寸不合适,亲自加工到晚上十一、二点,以保证第二天幼儿能有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
当时资金短缺,为了减少开支,亲自买菜、下厨房,做饭、刷碗、打扫卫生,并抽出时间照看幼儿。新人园的幼儿不适应环境,又哭、又闹,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去爱护他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使幼儿逐渐感到温暖,就喜欢上幼儿园。我们每天坚持送走一天中的最后一名幼儿。看到家长们那满意的笑容,那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我们忙了一天,再苦再累也就感觉不到累了。经短时间的努力工作,从三十几名幼儿逐渐增加到六七十名,使我们的创业迈出了艰辛的第一步。 2000~2001年,杨庄村领导又投资建成一所新的园所,位于水屯路中段50号,杨庄小学西邻,园所环境幽雅,接送幼儿安全方便,有400余平方米的活动场地,6个宽敞明亮的大教室,室内备有暖气,风扇,给幼儿园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在幼儿园规模扩大的同时,面对来园的幼儿逐步增加,看到一个个信任的目光,一个个来园的电话。我们横下一条心,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扩建教室,为每一个来园的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温馨的环境。于是,我们四处找朋友,托亲戚,筹备资金,先后盖了150多平方米的8间平房和16间210多平方米的两层楼房。在加大房间的同时,又新增加几十个床位,增添幼儿所需用的物品,不断满足幼儿的需求。同时,并安装上不同规格的冷暖空调,使幼儿在爽凉的环境下度过炎热的夏天,并增加了多功能大型玩具,能使幼儿在学习娱乐中健康成长。
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服务宗旨,以园为家,早出晚归,一定把工作干好,先后聘用十几名幼儿教师,从教师的素质教育抓起,让每一位老师尽职尽责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尊重幼儿,理解幼儿,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幼儿的素质,用学中玩的方式方法,使每一位幼儿在玩中取知、乐中取识,在课程中适当与游戏相结合,来启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幼儿的记忆力。教师对送每一位幼儿家长笑脸相迎,笑脸相送,关注幼儿的每一个生活小事和一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环节。每天有定点的中午休息时间,起床后,各班教师认真地观察每一个幼儿的精神状况,如发现有发烧或不舒服的幼儿,及时与家长联系,及时治疗。为了使幼儿活泼、可爱的全面发展,办有特色班,配有电子琴、活动室,由专业教师任教。辛勤的办学,获得了丰硕成果,多次荣获上级的表彰和奖励。
为了确保幼儿园的饮食卫生,我们着重抓了厨房的卫生管理制度,食堂工作人员持证上岗,从幼儿食用的蔬菜,由我们亲自购买,到烹饪食谱的营养搭配,保证饭菜的卫生新鲜,能让幼儿吃着放心,让幼儿的每一位家长看到每天在变化着的饮食菜谱放心,如有剩饭、剩菜,能做到及时处理。每个教室都配有消毒柜、口杯架、一人一缸,把幼儿园所用的餐具、毛巾、杯子等,每天进行一次消毒。寝室装有紫外线消毒灯,定期消毒,为确保幼儿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
安全工作更是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各项防范措施其全,备有安全保护装置,为真正做到“时时安全,事事安全”打下了牢固的基础。随时观察不安全隐患,做到及时处理。教师和幼儿结合各种常规演习,真正让幼儿意识到安全预防的重要性,并能与家长联系,家与园的互动,使其无论幼儿在什么地方,都能时时刻刻注意安全。通过本园教师不懈的努力,赢得了家长们的好评。
继续努力,“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明天,而努力奋斗。
第四节 小学教育
学校沿革解放前,杨庄人民由于贫穷,上学的人很少,出现大量文盲。只有富有人家才有上学的机会,多数到就近的北园小学上学,也有的到济南市里小学上学。1948年9月24日,济南解放。同年11月,济南市军管会小学部发出恢复小学教育的通知,至1949年1月,北园一带已恢复公立小学,其中就有济南市菜市小学。当时校名改为济南特别市立北园小学。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教育教学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1949~1969年,沃家庄、张家庄、大杨庄和小张家庄为一个学校,即沃家庄小学。杨庄为沃家庄小学的一处分校,名为张庄分校,设1~4年级共两个班。校址在一座大庙里,两座教室共8间土坯房作学生教室,两间土坯房作教学办公室。由于受房屋的限制,实现“复式教学”(一二年级一个班)或“二部制”(上下午分别上学)。1956年,根据中央提出的“加速发展,提高质量,全面规划,加强领导”的方针,北园一带小学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
济南市天桥区北园杨庄小学,1967年前为沃庄小学分校,名为张庄分校,校址在一座大庙里。独立建校于1967年,当时由白鹤村、水屯村、杨庄村联合办学。杨庄为校部,名为杨庄小学,学制完小,校址在现杨庄村汽车站北30米处(现为装饰材料市场),在校生300人,6个教学班,校长艾一亮。校舍均为平房,建筑面积370.5平方米,占地面积2180平方米。当时校舍地势低凹,夏季雨天房顶漏水,教室内积水;冬天,教室的门窗没有玻璃,教育教学条件十分艰苦。
20世纪70年代,实行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张玉宝系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的领导,一切管理权限均有大队管理。教师被诬为“臭老九”、 “资产阶级小知识分子”,学校师生经常被生产队调出劳动,开展勤工俭学,过多的劳动和社会活动,影响了教学工作,教学质量较差。直到1972年后,教学秩序才逐步恢复正常。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学校教学工作经过调整整顿,逐步走上正规。
1984年,杨庄村党支部、村委会新领导班子上任后,首先下决心对原有的校舍进行了翻新并新建少先队室、体育室,增添了教学设施,校舍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986年,学校被评为区双文明单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好转,杨庄村党支部、村委会投资80万余元,于1990年新建了占地面积为3627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169.36平方米的三层新教学楼(现为装饰材料市场办公楼),一次性配好水、电、暖设备,校园内设有花坛、影壁、旗杆、传达室,有宽敞的操场、篮球场地,校舍布局协调合理,环境幽静,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是读书、学习的好场所。迁入新校后,村委会多次投资,逐步完善了各项配套设施,学校理科教具、体育器材、实验室、卫生室,在1993年达国家二类标准的基础上,又增添了电子琴、彩电、单放机、音响设备,并于1997年投资20多万元,在北园镇所属小学中率先配备了微机室。教学设备的更新,使杨庄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又向科学化、现代化道路上迈进了一步。
2000年8月,杨庄村党委、村委再次投资400万元,在水屯路中段修建了新校。新校舍占地面积10358.61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657平方米的4层教学楼,2000年9月1日正式使用。新建教学楼各教室、办公室、会议室、微机室、电教室全部安装了冷暖空调。又投资近20万元建立了多媒体电教室,对原有的21台微机进行了升级改造,又购置了10台新微机,同时,微机教学正式纳入课堂教学之中。2000年11月在市普实检查验收中,杨庄小学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各级领导的好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需求,学校又新开辟了心理咨询室、环保活动室、演播室、舞蹈室、学生食堂等设施。回顾杨庄小学自建校近40年来的变化,正像人们常说的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这“高”就高在村党委、村委对教育的重视,对学校工作的全力支持。杨庄小学的学生也以每年递增的趋势步入市各重点高中,升入普通和重点大学的孩子逐年增加,全体村民的文化素质普遍提高。
小学学制 小学早期,由于学生入学年龄相差较大,小学学制为7年制。1932年以后,按照国民政府教育部《小学法》规定,小学修业年限为6年,前4年为初级小学,后2年为高级小学。秋季始业,暑期结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春季始业。1953年改为秋季始业,五、六年级提前半年毕业,1~4年级推迟半年毕业。1954年,小学实行“四二制”,即修业年限为6年,前4年为初级小学,后2年为高级小学,四年级升五年级需统一考试录取。1956年,取消“四二制”,四年级可直接通过升级考试人五年级,实行六年一贯制。1969年,小学改为5年制。1982年,从1年级入学开始恢复6年制。
学校教育 学校工作坚持以党的教育方针和“三个面向”为指导,以教学为中心,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己任,重视管理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学校先后试行了岗位责任制、考核制、奖惩制三位一体的改革方案,实行目标化管理。在试行中,修改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使学校各项管理逐步实现了依法治校,依法管理,依法从教的局面。学校1998年建立党支部(1998年前为中共白鹤小学联合支部)。党支部建立后,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教师中党员队伍逐步壮大,他们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以实际行动带动学校的各项工作蒸蒸日上,教师的整体政治素质不断提高。在上级教委组织的“倡师德、铸师魂、练内功、树形象”活动中,本校抓紧、抓实教师的基本功训练,1997年全校教师在通用基本功考核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这项活动的开展,使青年教师奠定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政治、业务素质提高了,也提升了学校教育教学能力。
学校重视德育工作,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加强了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学生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同时注重小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开展学雷锋、学赖宁、学十佳活动。加强少先队工作力度,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在参与中长才干。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针对学生和家庭教育的误区问题,聘请家庭教育专家来校上课,使家长成为教育孩子健康发展的内行,促进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密切配合,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有2名学生分别获全国少工委优秀奖(杜华磊)、诚实少年奖(路霞),1988年、1989年获市红旗大队奖,1994年、1995年获市故事大王一等奖,大合唱二等奖。
课程设置 民国以来,完全小学设国语、算术、修身常识、历史、地理、自然、劳作、美术、体育(唱游),初级小学设国语、算术、修身、体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小学课程设有国语、算术、常识、音乐、图画、体育(唱游)、大仿、劳作,五、六年级增设历史、地理、自然。1958年,高年级增设政治课、劳动课、农业常识课。1969年,学制改为五年。开设课程有政治、语文、算术、常识、军体、音乐、图画。1978年后,小学开始使用全国统一编制的新教材。
1982年秋,学制改为六年,课程设置:语文、数学、自然、地理、历史、体育、美术、劳动,增设思想品德课。1993年,使用全国统编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课程设置有语文、数学、思品、劳动、自然、社会、音乐、美术、体育、科技,外加地方教材卫生、微机、外语。2002年,国家颁布新课程改革纲要,课程设置有: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英语、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综合实践活动、微机,另外,还设有地方课程:礼仪、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教师 学高为师,身正示范,这是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学校重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支持、鼓励教师的业余进修,在职教师21人,专科以上学历18人,占86%,本科学历10人,占48%,5人正研究生在读。教师学历层次的不断提高,提高了自身素质,同时也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
教学研究 解放前,小学教学沿用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先生讲,学生听,死记硬背,没有固定的教学程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教学采用讲解、启发、引导、讨论、实验的综合方法,全盘照搬苏联教学体系,实行五级论分制。在教材、教法、考试、减轻课业负担方面作了一些探讨,并取得了有益的经验。1958年,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教师与学生频繁参加校外劳动,正常的教学活动受到冲击。1960年,中央在烟台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教育要以教学为主,要以课堂为主,要以教材为主”的方针。尔后,教育、教学研究逐渐恢复正常。“文化大革命”期间,正常的教学秩序被破坏,搞“停课闹革命”、“开门办学”,以“阶级斗争”为主要课程, “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大讲阶级斗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被抹杀。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逐步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1985年,恢复中心校,教学与教研的主要项目是备课、教材、教法、教学骨干的培训、教学实验及各科教学的研究,大大加强了课堂教学和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教学与教研。
1986年4月,我国颁布了《义务教育法》,7月1日正式实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端正办学指导思想,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1990年,学校教育、教学及教研工作先后制定有关管理制度,建立、完善教学常规管理,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以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提出废除“满堂灌”,正确把握教学起点和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为教学的改革要点,实现“四个转化”,即:在课堂教学中,从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化,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在教学方法上,从以讲授为主,向讲与练结合转化,正确处理讲与练的关系;在教学内容上,从单纯掌握知识,向加强“双基”培养能力转化,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在教学形式上,从单一教学渠道,向两个以上教学渠道转化,正确处理课内外和校内外关系。
学校一贯重视教育科研工作,把教育科研放在重要位置。学校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的研究,即“以个别化教学为手段,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实验研究”的子课题,“以个别化教学为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验课题研究。这一课题是“天桥区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是“济南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滚动课题”,并下发了立项通知书。在2003年3月开题实验,学校成立了以徐立民主任为组长,以青年骨干教师为实验成员的教科研队伍,涵盖了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各科教学,对学生进行了学习适应性MAAT、瑞文标准推理、团体儿童智力GITC、提高学习能力因素诊断FAT等测验,并对学生进行了心理分析,建立学生档案,同时学校还建立了心理咨询室,设置了心理咨询信箱,心理咨询热线。实验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开展心理辅导和干预,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先后有12位教师的论文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
另外,学校还承担了天桥区教育局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分层次教学的实验研究”,针对不同层次的孩子开展教学,使每一个孩子在德育、体育、智育、美育等各方面得到提高。
学校教研组间周活动一次,教师们就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交流、总结。每学期举行教师研究课、示范课、汇报课、评优课活动,不断提升了教师的业务素质。
教育科研的发展,调动了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改变了过去教师单纯靠经验管理教育学生的方法,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
办学特色始终坚持深入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以教学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针,坚持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目的,从实施义务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坚持德育为首,全面发展,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为培养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为此,学校加强教师素质的提高,进行教师通用基本功和学科基本功考核,建立有条不紊的一整套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整顿教学秩序,加强学校政治思想工作,在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落实的同时,狠抓“团结、紧张、文明、勤奋”的校风;“严谨、认真、关心、求是”的教风;“尊师、友爱、活泼、进取”的班风;“勤学、好问、多想、善思”的学风。逐步改善育人环境,经常持久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不断提高,使学校各项工作持续、稳步、协调发展,使学生健康、活泼地茁壮成长,为祖国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学校经费 民国初期,学堂教学经费及老师的薪水均由入学学生家长凑集。1929年,济南设市后,学校教育教学经费由市政府划拨一部分,不足部分由民众筹措一部分,入学者交一部分。1948年,济南解放后至1966年,小学教学经费均由一级财政拨款。1966年后,上级财政拨款,主要解决学校办公和教师工资,其余均有杨庄村委投资建校。
杨庄小学属村办小学,教师由天桥区教育局统一分配,教师工资由上级财政拨款。学校的校舍修建、内部设施,教学设备的添置及水电费用以及教师福利,由杨庄居委会投资。1999年,杨庄居委会以低于市场价格30%的价格,为11位教师解决了住房问题。
杨庄小学党支部
书记 唐承香
委员 刘克伟 徐立民
历任校长1967~1968年,校长艾一亮
1969~1972年,刘大成(负责人)
1972~1980年,校长朱悦莉
1980~1982年,校长霍光启
1982~1984年,盛秋林(负责人)
1984~1996年,校长邢淑梅
1996~1999年,校长李秀娥
1999~2002年,校长高淑芬
2002~2004年,校长唐承香
2004年6月 全国第十七届“双龙杯”书法绘画大赛获奖情况
钻石奖:杨丽
金奖: 程雪梅 隗来 杨秀楠
韩迎雪
银奖: 宋少敏 杨帅 杨清清
张春雨 张婷 李嘉玮
谷雨时
铜奖: 郑灵云 王帅 王晨羲
田雪艺 魏文凯 张袁媛
吴月颖 刘智勇 陈兴华
袁满 李珺 冯雪琦
李桐 闫旭
优秀奖:王瑞 张毅然 孙梦男
郑国凯 王金叶 张梓煜
张野 张朝 何嘉曼
纪念奖:马童鑫 曾珊珊 杨东吉
刘晓东 杨佳桐 张杰
陆翊 陈春淼 赵剑波
程云雷 赵明祯 王琤
朱鑫武 杨宝凯 赵森
汪琛 杨鑫堂 孟欣欣
荣获国家级荣誉证书
附
校长唐承香在庆祝“六一”儿童节大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为了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我们欢聚在一起,在此,我代表全校老师向同学们致以节日的问候,祝你们节日快乐!
今天,北园办事处的领导,明湖中学的领导,警务区警官,居委会的领导及居办各企业的厂长、经理带来了节日的礼物,与同学们一起欢度儿童节,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各位领导对学校及孩子们多年来的关怀与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对今天来参加活动的学生家长,一并表示热烈的欢迎!
过去的一年,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学校本着“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的办学理念,扎扎实实开展各项工作,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频频不断,过去的一年,是收获的一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
在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举办的第八届少儿文学大赛中,14名学生获奖,其中二年级张朝同学的绘画获一等奖。
在新世纪星杯全国文学及书画大赛中,本校共有54名学生分别获得金、银、铜奖,5位老师获得佳作辅导奖。
在全国第十七届双龙杯少儿书法大赛中,52名学生获奖,其中六年级杨丽同学的国画《小桥、流水、人家》获得钻石奖。
在“飞越杯”济南市首届青少年英语才艺大赛中,本校32名学生获奖。
在刚结束的区现场作文竞赛中,三年级李名玉同学获一等奖。
同学们的成功,是老师的最大的心愿。为了你们的成功,老师们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本校的大队辅导员王玉敏老师,担任两个毕业班的数学课,中午常常是一边吃饭,一边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孟老师除担任学校体育课外,还负责学校报账及后勤工作。去年冬天,不到一岁的儿子生病住院,当时正是绳毽比赛的关键时刻,为了不影响学校训练,孟老师毅然让妻子辞掉工作,在医院护理孩子。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但更多的是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老师们。从教导主任到普通老师,从即将退休的武老师到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她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仅在这一年中,教师论文、课例、课件、教案设计就有147人次分别获得全国、省、市、区级奖励。刚刚学生展示的大课间是我们老师自编自导的,从入场到退场近20分钟,不需老师的一个口令,在办事处大课间展评中获一等奖,并受到来本校验收“绿色学校”的市教育局、市环保局领导的高度评价。今年3月份,本校被授予区“绿色学校”的光荣称号。4月份,本校又申报了济南市“绿色学校”。在此向在这次活动中给予本校极大支持的王勇厂长和张林生厂长表示衷心感谢!
在区举办的新课程、新理念、新实践暨自主合作探究导学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展示会上,全区共有3所学校现场交流,本校是其中之一,教导处刘主任在会上做特色发言。孙富斌老师的电教课,经过区级评选,被推荐参加市里的电教评优课。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本校的2个毕业班,33名学生考入明湖中学双语班,以56%的入选率名列学区榜首。
有这样一个爱岗敬业、勤勤恳恳的教师集体,作为一校之长,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过去的成绩,将是我们发展的起点,是今后搞好工作的源动力。
同学们,我们的国家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时代,美好未来需要你们去创造。今天,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明天你们将是祖国的栋梁,历史的重任将落在你们肩上。
希望你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勤学苦练的好习惯,练就为国争光、为国立功的本领,为将来建设祖国、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祝全体少年儿童节日快乐!学业有成!
第五节 中学教育
20世纪40年代,杨庄村曾经自办过中等教育学校。世世代代,村民文盲占多数,少部分在菜市小学初小、高小毕业后就从事农业生产,只有地富子女能上中学。凡达到小学毕业升人中学就读者,均到济南市正谊、育英等中学上学。直到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为纪念办学教育家张芹香,他的学生和同事在北园大杨庄他的家乡,以张芹香的名字命名成立了一所芹香中学。
芹香中学是当时历城县唯一的一所民办中学,校址在北园大杨庄张芹香故宅,是一处幽静典雅、杨柳挺拔、绿荫掩映、古色古香的四合院。该校1946年创办时,张芹香的学生,小赵庄人葛子勇联络其他同学及张芹香的亲友和几位热心人共同研究,成立校董会,筹集经费,购买课桌凳及各种校具,聘请教职员,公推张家驹为校长,随即招生开学。芹香中学共招收三届近200名学生。张庄、杨庄的学生到此上学。该校因战争原因,办学两年余即停办。
解放初,杨庄、张庄的学生小学毕业后,通过考试到济南市中学学习。20世纪50年代,济南第二十一中学(即现在的山东省济南明湖中学)建立后,杨庄学生主要到该校上学。也有的到济南一中、二中、三中和其他中学上学。
1968年,在“左”的影响下,要求小学归生产大队贫下中农管理,小学教师下放大队吃工分,小学普遍提倡办附设中学班(时称“小学戴帽中学班”)。1977~ 1979年,杨庄小学正式举办附设中学班,即杨庄小学戴帽中学班。时,全校设1个初中班,共计60余人,由小学教师升任初中班教师。该班举办2年,由于班数少、师资力量弱,校舍、经费等均受到限制,停办后到历城北园中学(今济南明湖中学)上学。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为加强初中教育,济南市取消了大部分完中(有初中、高中的中学叫完全中学,简称“完中”,下同),济南明湖中学(即原济南二十一中学、历城北园中学、济南郊区一中)取消了高中班,集中精力办好初中班。杨庄小学学生在明湖中学初中毕业后,通过考试再到济南市设有高中的中学上高中。此时,杨庄村的初、高中毕业生毕业后,绝大部分回村务农务工,少量继续深造。部分考入职业中专的学生,毕业后自谋职业。
为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杨庄社区党委、居委十分关心教育事业,采取多种措施鼓励青少年上进成才。凡满6周岁以上的儿童,一律入学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居委会先后两次搬迁学校,投资兴建济南市小学中第一流的教学大楼。为加强对学生的中等文化的提高,社区党委书记葛国庆担任了济南明湖中学名誉校长,居委主任李志明任明湖中学社区教育管委会委员,对兴办中学教育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财力上帮助。领导的关怀,使杨庄青少年享受着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一条龙”服务的全面教育,使全居普及了高中教育,部分享受着高等学校的教育。
济南明湖中学名誉校长
刘希成 刘士军 孙广强 李荣德
杨恩英 葛国庆
济南明湖中学社区教育管委会
主任 杨国伟
副主任 高玉芳 高志广
委员丁宁 李建美 李志明
张吉海 杨俊德 沃勇平
各村居在明湖中学的学生人数统计
清河:初一98人,初二31人,初三
13人,总计142人。
杨庄:初一60人,初二28人,初三
31人,总计119人。
沃家庄:初一69人,初二63人,初三
44人,总计176人。
黄桥:初一47人,初二23人,初三
30人,总计100人。
白鹤:初一39人,初二28人,初三
30人,总计97人。
黄台:初一20人,总计20人。
至1999年,654名初中学生在济南明湖中学就读。
济南明湖中学教务处
1999年9月
张芹香与芹香中学 张芹香,字泮藻,号自强。1890年生于济南市北园镇大杨庄。父亲张友圃,是当地有名的中医大夫,善书画。张芹香兄妹7人,他排行第三。其父重视子女教育,聘有私塾先生在家教授女儿,男孩则送学校上学。张芹香自幼受家庭和学校教育,树立了爱国主义思想。他生长在帝国主义侵扰的清末时代,国难当头,更加深了他的爱国热情。
1909年前后,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在济南开展各种活动,发展会员,在北园创办山左公学,发动群众,宣传革命,这对张芹香的思想影响很大。不久,张芹香参加了同盟会,成为该会济南早期会员之一。
1914年,张芹香考入济南师范北园分校。当时适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帝国主义乘机侵略中国,向德宣战,出兵进攻在山东的德军。日寇在山东任意奸淫掳掠,无恶不作,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怒,济南人民掀起反抗日寇暴行的斗争。当时革命形势风起云涌,张芹香受其影响,思想得到很大提高,反帝爱国思想更加坚定,他积极投入这场斗争。在北园一带,他组织农民、学生游行示威,参加市内的罢市罢课斗争,宣传抵制日货、反对卖国的“二十一条约”。为了抵制日寇,断绝日寇粮源,是一个重要的斗争手段。张芹香便在杨庄、刘家井、霞侣市一带,发动群众,拒绝卖粮给日本军队,并串联霞侣市爱国人士李继寿等,把通往市区的道路涵洞全部堵截,设人盘查,日夜巡逻,断绝了日军的粮源,使驻济日军一时出现粮荒,受到沉重打击。一天,李继寿因在北园柳行头搭救两个查获粮车的学生,把3个押解他们的日本兵打落道旁藕池,被日本宪兵队捕去,先后在日本宪兵队、日军司令部严刑拷讯。张芹香得知后,立即串联各村,召开大会抗议。大杨庄、刘家井、黄台、霞侣市各村群众,无不义愤填膺。张芹香被推举为群众代表,到城里与学生联合会共同设法营救。济南市各界千余人也举行大会,张芹香在会上作了慷慨激昂的发言,痛斥日本兵逮捕李继寿的暴行。会后,与会群众列队去省长公署请愿,在声势浩大的群众压力下,李继寿终于被释放。
张芹香师范毕业后,看到北园一带没有学校,许多适龄儿童不能上学,一股教育救国的责任感油然而生,他决心发展家乡的教育事业;但在当时,这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束缚,开办洋学堂,招收学生,尤其是女学生,阻力很大,甚至遭到不少人的反对。教室无着,教师也不易请。但他毫不动摇,决心要把学校办起来。他看到邻村大张庄有一座三义庙,便将它改作校舍,把3间南屋稍做粉刷整理,作为教室,另3间北屋做教师准备室和休息室。从此办起了北园第一所小学——大张庄小学,并请了一位外地人当教师。学校办起来了,没有教具、桌凳,张芹香就发动募捐,自己也带头捐助。教室桌凳有了,但没有学生,群众不愿意上新学堂,张芹香和聘来的老师一起,到各个村庄宣传动员,并宣布不收学费,学生免费上学。这样果然奏效,招来十几名学生,因为程度不齐,只好分成甲、乙、丙、丁4个组,在一个班内采用复式教学法上课。开学第一天,张芹香亲自主持并讲话,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做学新文化的带头人。大张庄小学办起来后,张芹香又继续宣传,他在自家的后院里,点上煤油灯,召集学生家长,宣讲上新学的好处,动员家长们让自己的孩子上新学。学生逐渐多起来了,一个大张庄小学满足不了,他又在本村办起了一所杨庄小学,校址在村北,是利用一座供奉观音菩萨的殿堂。为了进一步发动群众,打开局面,办好家乡的教育事业,张芹香十分注意做好自己亲属的工作。为解决学校师资不足的问题,张芹香就动员自己的嫂子张笑颦、四妹张秀芳到校教课。
杨庄小学办起来以后,张芹香又连续办起了黄台山小学、张公坟小学、刘家桥西黑和尚庙小学、角楼庄小学、沃家庄小学。张芹香在北园一带先后总共办了7所小学。这些小学,大都是利用当地的庙宇庙产、四处募捐和他自己带头捐助办起来的,因而张芹香获有“历城武训”之称。 张芹香在学校还亲自教课,他上课认真,讲课水平高,很受学生欢迎。1917年夏,张芹香在沃家庄小学教学,省视学巩秉秋视察历城学务,到过沃家庄小学,对张芹香有如下评价:“教员张芹香授国文,讲解透彻,引举事例亦极确实,学生尽能领会,课堂上之动作秩序亦极整齐。”
除办小学外,张芹香还和几位青年在今院东大街大华理发店东邻办了一处农民讲习所,招收农民和社会青年,进行爱国反帝、提倡妇女放足、上学等宣传教育。
20世纪30年代初,张芹香到外地工作了一个时期,先是在临清税务局,后来又到惠民黄河河务局,因不满腐败衙门的横征暴敛、贪污腐化,不久又回到济南。
回济南后,他看到北园一带已办起不少学校,心里很是欣慰,但又看到一些聋哑孩子无地方上学,很感不安,于是便想办一所聋哑学校,解决这些孩子的学习问题。他听说天津有一所聋哑学校很有名,学生不但能学到知识,而且还能掌握一些生产技能,便奔赴天津,邀请派人来北园办学。天津聋哑学校校长齐肄三对张芹香远道而来十分感动,就亲自带着几名学生来济南,研究办学的具体事宜。他们来济以后,先在千佛山下的残废院试办,因为那里原来就收容有一批聋哑人;同时又带领学生到各处宣传,张芹香每天也跟着到处奔跑。正当学校进入筹备阶段时,“七七”事变爆发,计划被迫停止,张芹香依依不舍地送走了齐校长和他的学生们。
1937年农历7月。玉符河决口,北园地区一片汪洋,淹没了菜园、藕池、稻田。这是一次历史上罕见的大水灾,各庄的房屋几乎全部倒塌,大水已进入老北门(现大明湖东门),历山街、市郊胶济铁路线旁住满了灾民,一部分灾民迁入济南城内,庄稼颗粒不收,饿殍遍地,群众衣食无着。在这样的情况下,反动当局还要逼着百姓交粮纳款,因而激起了社会各界及灾民的极大愤慨。张芹香就带头联合各村灾民,推举代表,向省政府提出免税赈灾的要求,经过反复斗争,最后终于免去了这一年的农税,并得到了政府赈济的一部分红高梁米。
“七七”事变发生后,日寇攻陷平津,大举南侵,山东首当其冲。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拥兵自重,率部南撤,使山东大片国土很快沦于敌手,省城济南也于12月下旬被敌侵占。这时,一些民族败类网罗大小汉奸,组织维持会,打着日本旗,迎接日军进城,卖身投靠,为虎作伥。为了打击日寇汉奸的嚣张气焰,1938年春夏之际,一些爱国青年自发地组织了“山东抗日铁血锄奸救国团”(简称“铁团”)。“铁团”在日伪严密控制下的济南、青岛,开展秘密活动,焚烧日军弹药库,刺杀日伪高级官吏,给敌人造成重大损失,日伪头目们惶惶不可终日,而广大同胞则拍手称快。张芹香不顾身体有病,积极参加“铁团”活动,并成为其中的骨干成员,参与组织策划“铁团”在济南的一些重大行动。1939年春,“铁团”成员秘密潜入汉奸道尹成逸庵处,命令他辞去汉奸职务,并交出赃款若干作为“铁团”抗日经费,结果成逸庵被迫辞去道尹职务,交出赃款5000元。以后,“铁团”又内外结合刺杀伪教育厅长郝书萱、伪高等法院院长张朝骥,郝、张二人均被刺成重伤。1940年11月,“铁团”从内线获悉,伪省长等要员将于某日举行集会,接待华北日军指挥官,“铁团”即派人化装潜入,向伪省长唐仰杜开枪射击,并投掷手榴弹一枚,但未击中,手榴弹亦未爆炸。与此同时, “铁团”又到北关火车站炸货物仓库。张芹香日夜参与这些活动的计划、组织,有时因工作紧张,连自己十二三岁的三儿子张志铎也成了传送情报的小交通员。
“铁团”活动的日益扩大,使日伪受到沉重打击。日伪加紧了对“铁团”的围捕。
1940年冬天的一个清晨,天还没有亮,一辆汽车载着数十名荷枪实弹的日本兵把张芹香的家包围得严严实实,张芹香的三儿子张志铎走出屋门准备去上学,看见这一群日本兵中有一个他认识的名叫张仲鲁的中国人,他住在青龙街,常到张芹香家来,也是“铁团”成员,张芹香常叫志铎把缝在棉衣里的情报送给他。今天他身穿黑棉袍,头上包着白布,和日本兵在一起。志铎马上意识到出了问题,正待要走,已被张仲鲁叫住:“领我找你爸爸去!”张仲鲁冷冰冰地说。大门被推开了,他们翻箱倒柜,掀床砸橱,整个家被翻了一个遍,最后张芹香被带走了。
张芹香被捕后被送进了日本宪兵队(今经四路纬二路),关在一间潮湿阴暗的地下牢房里。这里关押的全是“铁团”成员,甚至还有“铁团”成员之家属和其他与“铁团”有关联的人。敌人严刑拷打逼供,他被打得头破血流遍体鳞伤,连同牢房的难友都认不出他来了。 “铁团”成员潘炳玉不久也被捕,与张芹香关在一囚室。潘炳玉问他:“为什么被打成这样?”他说:“我是被提审时装成吓得不会讲话,光张嘴不出声,才被打成这样的。”他并鼓励潘炳玉说:“反正是死,早死比晚死好,即便牺牲了,也不能让敌人得到丝毫情况。”
日寇把潘炳玉、张芹香毒打以后,为了继续逼供,假慈悲地带他们去纬十路日本陆军医院看过几次伤,但仅是洗洗伤口涂些红药水。后来张芹香的脖子后边长了一个疮,疮和原来的伤口溃烂到一起后,就更加严重。日寇看到对张芹香逼不出什么情况,伤势又很重,就把他和“铁团”被捕的另一位成员(伤也很重)带出去,并告诉同牢的人说:“张芹香的病重,要住院治疗。”从此就再没有回来。1940年2月,张芹香被折磨致死,死后埋在宪兵队院内的防空洞里,时年50岁。
张芹香被捕后,家人多次找人求见一面,但终未能见到。他的母亲当时还健在,因身体不好,家人一直瞒着她,称芹香有病在外就医,直到他的母亲去世,也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已被捕遇害。
张芹香的死讯,一直到日寇投降后才知道。1945年冬,潘炳玉去盐务局联系事情(盐务局接收了日本宪兵队的房子),遇到原在宪兵队给犯人送饭的保役,此人后又在盐务局当工友,那人对他说:“你们的那两位难友,我亲眼看见被埋在这个院子东南角上一个倒塌的防空洞里。”
为了悼念这位爱国抗日志士,他的学生和同事,1946年在大杨庄张芹香故居,创办了以张芹香名字命名的“私立芹香中学”,并在大明湖南岸的一座小楼里举行了隆重的“张芹香先生追悼大会”,芹香中学校友自治会和济南市各界几百人参加了追悼会。芹香中学成立两年有余,招收学生三届近200余名,济南解放前夕因经费困难而停办。
张芹香生于忧患,死于忧患,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他没有虚掷年华。在他风华正茂的时代,他与外国侵略者作斗争,与封建愚昧作斗争;到他不惑之年以后,就投身到更加激烈的反帝斗争中去,直到为此而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作为一个忠贞的爱国者,作为一个为启迪民智而奔走的先导,他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济南人民的记忆中。
济南乡师 济南乡师创办于1929年8月。1937年秋,日本侵略军进逼山东,学校南迁,途中停办。
八年间,学校两次改名。创办时名为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1934年1月改名为山东省立济南简易乡村师范学校,1936年6月又改为山东省立乡村建设专科学校附设乡村师范学校。校址原在今明湖中学内,1935年5月迁至黄台火车站东北的桑园。
创办时,设特科一个班,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生,学制一年,本科一级一个班,招生对象为高小毕业生,学制三年。学生各为40名。以后,本科二至八级均为两个班,每班学生40名,学制四年。在校学生经常保持在300人左右。 “七七”事变前,特科和本科一至五级学生共毕业将近400人;六至八级学生200余人因战争辍学。九级学生报到入学不久,学校就停办了。
第一任校长鞠思敏(1872~1944),是山东著名的教育家。他热爱国家,思想开明,治学民主,爱护学生,后人誉他为“山东的蔡元培”。1929年8月~1932年7月在任。第二任校长钱振东(1905~1944),1932年7月至1935年1月在任。第三任校长萧彩瑜( 1903~1970),1935年1月~1936年6月在任。第四任也是最后一任校长又是钱振东。
教职员,1932年为24人,1937年为33人,几乎每个学期都成批地更换。任教时间较长、思想进步、教学认真、对学生有较大影响的教师有:田在邨、范明枢、宋辑斋、刘屹夫、田佩之、武新宇、吴天石等。他们中有的是共产党员。李竹如烈士1932年也曾在乡师任教。
乡师学生每月可领取津贴5元,用于一个月的伙食,还可略有节余。乡师学生的年龄比一般的中学生要大。十四五岁的仅占5%,18岁以上的占48%,学生已婚的占59%。家长是农民的占84%。不少学生家境贫寒,入学前种过几年地或教过小学,对旧社会的黑暗已有亲身感受。学生籍贯,以济南、潍坊、淄博、泰安4个地区和郓城、禹城等居多。
学校一创办,学生中3名共产党员就秘密组建了党支部。8年间,国民党政府军警曾6次逮捕学生党员和进步师生21人。党支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发展党员严格考察,确保质量,开展工作注意运用公开的组织和合法的方式,进行斗争,掌握有理有节,不蛮干。因此,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党支部始终巍然屹立,而且不断发展壮大。
济南乡师具有良好的校风和学风。首先是,密切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勤奋攻读社会科学书籍,蔚然成风。
在党员的启发引导下,年龄较大、出身贫寒的乡师学生,人校不久便成了进步书刊的热心读者。每个班都有课外学习组织——读书会。同学们竞相传阅的书刊有:《大众哲学》、《社会进化史纲》、《通俗经济学讲话》、《中国近代史》、《社会科学基础知识》、鲁迅的《呐喊》、茅盾的《子夜》、萧军的《八月的乡村》、萧红的《生死场》,翻译和介绍苏联的作品:《在人间》、《母亲》、《毁灭》、《铁流》、《莫斯科印象记》、《从一个人看一个新世界》,邹韬奋等办的刊物:《读书生活》、《世界知识》、《妇女生活》和《中国农村经济》等。学生经济条件困难,便你订一种刊物,他买一种书籍,互相交换着看,有的还成立了联合订报小组。学校阅览室里,经常座无虚席,晚上自习时间,教室里鸦雀无声,都在埋头阅读。课余饭后,田间路旁,同学们三三两两,交谈的是时事形势、读书心得、社会问题和群众疾苦。当时销售进步书刊的东方书店,是乡师学生星期日必去的地方。每年寒假,总有一些学生不回家,留在学校专心看书。在党支部的倡导下,从1934年秋到“七七”事变之后,一般每星期六晚间举行一次时事讨论会。很多同学正是通过课外读书和讨论,提高了政治觉悟,在乡师确立了一生的革命航向。
其次,在党员的带动下,高年级的老同学主动帮助新人学的低年级同学,形成了一个团结友爱、相互关心、共同进步的好风气。每当新学年开始,高年级同学热情地帮助素不相识的新同学搬行李,安住处,问寒问暖。利用同乡关系,主动接近,介绍学校情况,推荐进步书刊,帮助新同学解决生活上、学习上的困难。使刚从农村来到城市、进入一个陌生环境的新同学感到十分温暖、十分亲切。从而很自然地与党员和进步同学接近,建立友谊,接受他们的影响。到了下一个学年,他们学老同学的样子,热情地欢迎和帮助新来的同学。在党支部的倡导下,乡师学生有跨班级的同乡会、篮球队、话剧团、歌咏团、壁报社等各种课外活动组织。年复一年,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新同学受到教育影响,思想转变;同学间增进了相互了解,建立了感情;党员在同学中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并且得到更深的隐蔽。
第三,走出课堂,到农村、工厂去,接触劳苦大众,接触社会实际。乡师开办第二年3月,成立了附设实验小学和五处民众学校。1931年又划附近19个村庄为义务教育试验区,添办民众学校两处。学生进入第三学年,便到实验小学和民众学校实习。晚饭后,同学们提着马灯到附近村里去上课,教农民识字。1931年春,学校在黄台租地十亩做农事试验;1936年1月,借山东大学农学院15亩地作为学校农场。“华北事变”后,乡师同学组织乡村演讲团,下乡宣传抗日。假期回乡,串亲访友,从事农村社会调查,搜集民间谚语和传说故事。在乡间亲友和故旧同学中,传播进步思想,也到新城兵工厂、鲁丰纱厂工人中结交朋友。通过这些活动,密切了和劳苦大众的联系,加深了对社会现实的了解,增强了立志改造社会的决心。有的党员还恢复或发展了党组织。
济南乡师具有良好的校风和学风,主要是由于党组织的强大、有意识的倡导和党员的身体力行。同时,也与第一任校长鞠思敏和进步教师的支持有关。
鞠校长选聘了一批思想进步、秉性正直、忠诚教育事业的教师。如:原省立二师校长范明枢,因保护进步学生被迫辞职,鞠校长不避疑忌,聘他来校任图书馆主任。范老先生和青年学生心心相印,请学生提供书目,选购了许多进步书刊。田在邨是失去关系的共产党员,鞠校长聘他来讲授乡村社会学。陈济源对左翼文学了解较多,鞠校长聘他来教国文。他说,我希望我的学生有见解。他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支持学生自治会就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组织全校讨论。对于观点进步、论据充实的学生,他倍加赞赏。“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亡,乡师学生参加卧轨截车,赴南京请愿,鞠校长冒雨到车站送行。1932年省教育厅勒令开除进步学生,鞠校长多方加以保护,因而被撤职。
继任校长思想正统保守,秉承反动政府的意旨行事,对学生的革命活动,采取敌视态度和压制措施。但仍有田佩之、武新宇、吴天石等一批进步教师先后应聘来校,在课堂上纵论时事,声泪俱下地讲授民族英雄的诗词和著名的《最后一课》;课余和学生促膝谈心,宣传抗日救亡。在1932年冬的全校演讲比赛上,入学不久的赵健民同学仍可以畅述他的进步观点。梁漱溟几次到校兜售“乡村建设救国论”;每次都遭到进步学生各种形式的抵制。这说明,相对而言,乡师在一定程度上还保持了鞠思敏校长从建校之初创立的民主治校风气。
1937年上半年,300名左右的在校学生中,党员发展到七八十人。加上党的秘密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和学生抗日救国会的成员,共占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七七”事变之前,党支部就组织一批学生到革命圣地延安学习,“七七”事变之后,又有一批师生投奔延安。党员骨干有的到省市委领导机关工作。由党组织安排,党员带领,部分学生参加实际由进步人士掌握的第三路军政训班,结业后到鲁北各县政训处,做民众动员工作。部分学生参加石友三部队学兵队,石友三反动后,转入八路军一二九师或根据地。100余名学生随校南迁到巨野,少数党员骨干参加当地党的工作,部分学生在党支部领导下,参加二专署政训处的教导队,取得武器并和鲁西北党组织接上关系,北上编人抗战老人范筑先部第十支队,以后在冀鲁豫边区从事部队或地方工作。
在日本侵略军侵入山东、国民党军政官员不战而逃时,乡师部分学生参加了徂徕山、牛头镇、黑铁山等地的抗日起义,部分学生回到家乡,发动群众,组织或参加敌后游击队。有些乡师教员,在进步学生的影响和争取下,思想有了转变,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
济南乡村师范学校,在山东现代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一是,在1933年7月,山东省委机关和全省党组织遭到重大破坏,和中央联系中断时,乡师党支部挑起了恢复山东党组织、重建山东与中央联系的重任,使山东党在政治上、组织上作好迎接抗日战争的准备。在山东党的历史关键时刻,发挥了重大作用。二是,乡师党组织为党培养了一大批干部。根据124位校友或其亲属、单位所提供的线索统计,乡师学生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入党的91人,“七七”事变后到1938年年底入党的64人,1939年到1943年前入党的6人,共161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很多乡师学生担任了党政军重要职务,壮烈牺牲或积劳成疾、英年病故的即达38人。全国解放后,担任副省(部、军)级以上职务的20人(其中:中共中央委员1人,中共中央候补中央委员1人;中顾委委员1人,中纪委委员1人,全国政协委员6人),担任厅局(司、地、师)级职务的62人,县团(处)级干部31人,合计113人。这是一个很不完全的统计。乡师总共只存在八年,学生总数只有600多人,学生中共产党员和党政军领导干部所占比例之大,是同时期山东各类学校中绝无仅有的。
济南乡师停办至今已经70多年。在济南明湖中学的旧址,在黄台桑园的旧址,现在都已看不到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校门前是沥青公路,往来车辆终日奔忙;公路两侧,商店林立。当时年纪最小的学生,现在也已白发苍苍,年已古稀。他们对母校怀着深厚的感情,对门前小溪流水、四周荷塘稻田、垂柳掩映下的成行课堂,保存着美好的记忆。在这里,他们受到革命启蒙,从此决定了一生的方向。因此,有人至今还不时深情地吟唱《济南乡师校歌》:朝阳起,春风煦,白鹤庄子西。习教学,练技艺,好到乡村去。劳劳劳,作作作,劳作我所喜。萎弱的民族,凋蔽的农村,端赖我们振起。
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校长鞠思敏鞠思敏,名承颖,字思敏,1872年生,山东省荣城县人。20岁时选为生员、补廪。曾在荣城马山大疃任塾师。1904年被保送人山东省高等学堂师范馆,1910年毕业于优级师范学堂。191 1年晋京复试,授师范科举人及并无实缺的七品京官。
1906年经刘冠三介绍加入同盟会,后来在同盟会创办的山东公学任教,鼓吹反清革命。1911年武昌起义后,曾参与筹划山东独立。后又与刘鉴清、曲渭沦、李慕堂等人策动烟台军政府率兵驱走荣城县知事,组成革命军政府。同年腊月21日,封建复辟势力围攻县城,光复遂告失败。鞠思敏经乡人掩护,逃出荣城,次年3月来到省城济南。
民国成立后,1912年任山东省高等师范学堂教务主任,第二年任校长,兼任省法政专门学校教员。1913年8月高等师范学堂奉命停招新生,逐步结束,另设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同时,与刘冠三、蒋洗凡等创办私立正谊中学,谋求教育救国,鞠思敏兼一师与正谊校长,虽责重事繁,但循序治理、成效日彰。1915年,高等师范学堂学生全部毕业,校务结束。鞠思敏痛感山东教育落后,与王世栋自费赴江浙津京考察教育。1916年曾一度出任省教育司长,因不能与军阀张怀芝共处,乃赴日本考察。1917年回国,仍任正谊中学校长。1918年,当选省议员,分工议会教育股,经其倡导,山东省公费、半公费留学生名额以及各校其他各费均得以增加。1919年秋,与王世栋创办尚志学会,积极传播新思想、新文化。1920年元旦,济南学生联合会集体成员正谊、一中学生在大舞台演出反帝爱国新剧,军警奉命干涉,打伤一中学生李玉级等人。鞠思敏呼吁各校教职员组成联合会做两校学生后盾,面见省长屈映光、督军田中玉,几经交涉,终于迫使省政当局做出让步,赔偿损失,给予道歉。
1925年5月,青沪惨案先后发生。6月初,济南20余校学生代表召开会议,重新成立了济南学生联合会,声援青沪工人,6月11日济南各界200余团体十万余人在商埠公园召开市民大会,公推鞠思敏为大会主席。在大会上,他慷慨陈词,揭露帝国主义和国内军阀互相勾结镇压工人的罪行,呼吁全市各界以各种方式声援青沪工人的罢工斗争,走在了全市反帝斗争的最前列。表现出了坚强的斗争精神和极大的爱国热情。
1928年5月,济南发生了“五三”惨案,正谊校舍遭日军炮轰,师生逃匿,校务停顿。鞠思敏去泰安,出席省政府召开的教育会议,任教育设计委员。会后赴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考察,并拟定改良山东教育计划。同年冬返回济南。
1929年春,鞠思敏主持正谊中学招集新旧学生开学复课。4月,济南监狱内的共产党人组织政治犯越狱,其中鞠思敏的学生、中共山东省委秘书杨一辰越狱后,遭军警追捕。一辰同志出看守所后墙,经仓苍,进英武街,直赴鞠思敏的私宅。鞠思敏明知杨是越狱的共产党员,但不计个人安危,毅然接纳杨一辰,并为之更衣整容赠送路费,送出城关,此次越狱的人员,除杨一辰外,均被追捕回来,后遭杀害。
1929年8月,鞠思敏出任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校长。在北园白鹤庄前医专旧地筹建学校。为此辞去正谊校长职务,但仍兼任正谊校董会董事长。1929年10月20日,乡师正式开学。招收特科、本科各一班,每班40人。1930年至1931年,鞠思敏在北园创设民众学校5处,农事试验场1处,以便开展民众教育,并为学生提供实验场所。
在乡师任职期间,山东正处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国民党反动当局钳制思想言论、镇压爱国运动、逮捕共产党人及进步民主人士。鞠思敏以一颗拳拳报国之心,欲培养青年追求真理、改造社会、富强中国。他不畏艰难险阻,聘请德才兼备的人来乡师任教。进步教员田在邨以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分析社会现象,学生受益良多。音乐教师顾钟林将《国际歌》列入自选教材。老教育家范明枢经办学校图书馆,积极支持学生阅读进步书刊,购置新文学(普罗文学),新社会科学(马列主义理论)书籍,支持学生办读书会。前正谊中学的进步学生宋增熙、共产党员李竹如等亦被请来乡师任教。这一批进步教师对于乡师学生进步思想的盟发和党组织的地下斗争都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与帮助。经过鞠思敏等人的努力,乡师逐渐形成了进步、民主、自由、爱国、团结的良好校风。
1931年夏,由于乡师党支部遭敌人破坏,上级决定支部书记于一川(于福臻)从学校撤出,重新组建党支部。于一川离校后,没有职业,无法解决生活问题。鞠思敏主动介绍于到正谊中学附小任教,既保证了于的生活,又为开展革命活动提供了方便。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迅速侵占东北三省。蒋介石则力主“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外不予抵抗,对内镇压革命,致使全国上下群情愤慨。在平津学生南下请愿团的推动下,中共济南市委组织乡师、女师、高中、正谊等校学生准备到南京请愿示威。鞠思敏对学生的爱国行动大加赞扬,全力支持。他亲自带领教师和工友冒着寒风细雨到火车站为学生送茶送饭,并无限感慨地对学生说:“我因年老不能随各位前去,是终生遗憾。但愿各位向政府表达民众的愿望,也包含着我的一份。”
1932年春,乡师党支部组织进步学生驱逐了托派教务主任李子义,在校内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学校内的国民党分子趁机污蔑党员和进步学生是“要把学校断送掉”等。国民党山东省党部、省教育厅一再责令鞠思敏开除共产党员及进步学生。鞠思敏对他们说:“我办学以来就没有开除过学生,我的理论是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如果教育不了学生而把他开除,等于宣布教育的失败。任意将学生抛弃到社会上,谁对其再负教育之责呢?我生平办教育以来,不承认有什么失败,决不能开除我的学生。”省教育厅某权要当面斥责鞠思敏:“你本是山东的教育家,现在已经成了昏庸老朽,你培养的学生却成了共产党。”鞠思敏据理驳斥;“我老而不昏,庸而未朽。自办教育以来,希望学生有见解、有主张、有头脑,我的学生没有使我失望。”鞠思敏对党员和进步学生的保护、同情和支持,赢得了学生对他的爱戴和尊敬。
在鞠思敏、范明枢等人的同情、支持、帮助下,乡师党支部领导的各项革命活动得到了不断发展,绝大多数学生都参加党组织领导的“学生读书会”,从中阅读了许多马列主义书籍和进步书刊,对许多国内外的大事开展讨论,广大学生在这个学校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许多人后来走上革命道路。正是由于鞠思敏支持学生的革命活动和抗日爱国运动,国民党反动当局对他恨之入骨。1932年夏,国民党当局准备撤销他乡师校长的职务,但由于鞠思敏在山东教育界有很高的威望,不敢贸然行事,乃示意他“引咎辞职”,鞠思敏愤然答道;“我自创办乡师以来,并无差误,故不能引咎自去,但你们可以撤我的职!”当局不顾社会舆论,悍然下了撤免令。
鞠思敏被撤职时,年已六旬。在家闲居,四壁萧然,清贫自守。因为素无积蓄,生活几乎难以维持。各地正谊校友闻讯,发起为鞠校长晚年生活乐捐委员会,捐款所得,为他在济南县东巷筹建四合院平房一所。搬家时,全部家财仅有书籍、报刊两板车,被褥杂物两板车,自奉之俭传为美谈。
1937年年底,日本侵略军占领济南。鞠思敏避居七家村王祝晨寓所。一天,正谊校工刘振东来七家村,请鞠思敏设法保护正谊中学闫公祠校本部财产。鞠思敏把百余元家庭生活费全部拿出,让刘招人看护学校。因此,学校得以保全。
济南沦陷后,日伪政权企图利用鞠思敏的声望,欺骗民众、收买人心,让他出任伪教育厅厅长。虽经多次登门敦请,威胁利诱,均遭坚决拒绝。此事传到大后方,国民党政府指示驻阜阳的山东省政府机关,邀请鞠思敏去国统区主持山东省参议会。但在乡师期间,国民党当局的真实嘴脸使鞠思敏难以忘却,即以年迈古稀、体弱多病推辞。
1944年8月7日,鞠思敏病逝于济南,终年72岁。当时虽尚处在日伪统治下的战乱年代,但在殡葬的那一天,济南市民、正谊校友闻讯前来送丧的人群,长达数里。
第六节 成人教育
扫盲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倡导民众教育,进行扫盲、识字的宣传。1930年,省政府颁布了《山东省各机关附设民众学校暂行规程》,皆附设民众教育馆于各区、村小学内,多由小学教员兼课。虽年年冬季号召办夜校,但无实际措施,收效甚微。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把扫盲工作列为农村四项任务之一。1952年,济南市郊区成立扫盲委员会,各乡村皆办起了夜校,配备了扫盲辅导员。大力推行“速成识字法”(即先学注音,后突击识字,再转阅读,写作巩固,40天左右,识字1500字,达到扫盲标准)。杨庄村办的扫盲夜校,坚持“农闲多学,农忙少学,大忙停学”的原则,进行扫盲教育。入学者达80余人。
1955年冬,推广莒南县记工学习班的经验,组织编写《记工识字课本》,村里自编补充教材,包括村名、地名、人名、农具名、农活名、数码和简单记帐知识等。
1956年,乡村成立了扫盲协会,开展“人人教,全民学”的群众学习运动。截至1957年,总结推广了“同音识字”、“识字开花”、“单元识字”等行之有效的成人识字法。全村中青年基本扫除了文盲,有100余人达到初小文化程度。
1962年,北园公社配备了专职农教辅导员,使农民教育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到1965年,又有不少人脱盲。
“文化大革命”期间,农民业余文化教育受到干扰,在“左”的错误路线影响下,名为“学政治带文化”,实际扫盲工作没有抓。
1976年,北园公社对各大队文盲登记造册,实行“中学包片,小学包大队;教师包生产队,学生包个人”的四包责任制。采取分散、集中,包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全面扫盲活动,又使部分农民从不识字达到粗识字。 截至2004年,杨庄居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口仍占全居总人口的4.6%,均为老年人口。但是,适龄儿童入学率已达100%,未出现新文盲。
成人培训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适应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杨庄村十分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采取了请进来教、送出去学的方式,大力培训各类专业人才。一是选送优秀青年到大学学习。二是在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和中共天桥区委党校学习,先后选送近40名村干部及厂长、经理学习经济管理专业。三是在职培训,先后有100余名人员分别学习财会、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医药医疗、档案管理、工程技术等专业知识。四是请进来教,培训自己的所需人员。请大学教授来村讲经济管理,40多名厂长、经理及班组长参加学习;请市委党校、区委党校教师讲政治理论,100余名村干部、企业领导人及班组长参加学习,进行培训。
为不断提高成年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党委、居委注重投入,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对劳动者的要求,满足广大成年人对科学文化知识的追求。1995年,本村与山东大学联合在本村开设财会专业、经济专业大专班,有40余名成年人参加学习,女性占了80%。1997年,本村投资20万元,购置电脑20台,在全镇率先办起电脑培训班,对全村厂长、经理及财会人员进行微机培训,提高了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至1998年年底,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中专文凭的企业管理人员有54人,其中女性34人,占总数的64%;获得各类专业职称的有51人,其中女性28人,占总数的56%。
杨庄村在成人教育工作中完善了一个经常性的培训机制。党委书记葛国庆与山东省建工学院达成协议,开设了大中专培训班,鼓励企业职工积极参加学习,争拿大中专文凭;同时,借助“双拥”共建单位的便利条件,每年组织企业积极分子到部队进行培训,强化爱岗敬业意识。近年来,企业职工先后有47人完成了学历升级,100多人受到村党委的表彰和奖励,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至2004年年底,杨庄总人口1807人中,大学文化的8人,大专文化的28人,高中文化的245人,中专文化73人,初中文化838人,总计初中以上文化的1192人,高学历文化的人数占总人口的66%。
知识出处
《杨庄社区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志内容包括:概述、行政区域、社区建设、经济管理与综述、农业、工业、商业、饮食、服务业、经济贸易、创业篇、文化、党政群团组织、居民、人物传略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杨庄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