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清正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庄社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1178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清正篇
分类号: F272.2
页数: 14
页码: 453-466
摘要: 本节记述了杨庄村社区党委党员的良好率达到100%,切实推动了杨庄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企业管理 创业 杨庄村

内容

清正廉洁的集体杨庄社区党委下设4个党支部,现有党员97名,所属居办企业33家。200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5.1亿元,年人均收入3000元。同年被山东省政府评为“省级文明单位”、“省美在家庭示范村”、“省科普先进单位”,多年来连续被天桥区委、区政府、原北园镇委、镇政府评为先进党组织、五好村(居)党委、计划生育先进村等荣誉。村党委书记葛国庆也先后被授予市级、省级劳动模范光荣称号,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优秀青年企业家等称号。在他的带领下,党委班子团结一致,求真务实,素质高,凝聚力大,战斗力强。全村党员的良好率达到100%,切实推动了杨庄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加强领导,抓班子建设,提高党员素质
  杨庄社区党委一班人工作中处处以身作则、克己奉公,不搞特殊化,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谋福利。结合形势的发展,坚持和加强社区党委的核心地位,不断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努力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在村中设立了建议箱,面向广大村民征求意见及建议,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密切联系群众。勇于接受群众的监督,发扬民主,廉洁自律。社区党委书记葛国庆上任伊始,在精简村委管理人员时,首先将多年在村委担任会计的姐姐免去了会计职务。在旧改工作中,他许下诺言:“等村里的村民全部都住上楼,我才上楼”。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先后多次将住新房的机会一次次让给了别人,到现在还租住在过渡房中。在旧改房屋分配中,党委成员同村民一样,按规定抽签分房,不搞特殊。正是由于他们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与信赖。
  杨庄社区党委时刻把提高全体党员的素质作为工作的重点,常抓不懈。认真学习理论业务知识,严格按照“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开展活动,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制定学习计划,以书记带头宣讲,党员谈心得体会等形式,使党员干部受到良好系统的政治理论教育。近期以来,村党委为每一位党员订购了江总书记“七一”讲话的单行本人手一册,带领广大党员围绕江总书记的“七一”讲话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努力实践,在工作中找问题,边学边改并制定了细致的学习计划。增强党员的组织纪律观念,提高广大党员的自觉性和约束力,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规范自己的言行,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树立党员的形象,在广大群众中起到先锋带头作用。村党委为更好的组织党员学习和及时向他们传达党的方针、政策及上级的指示决议,连续五年为每一位党员订阅了《济南日报》。组织党员参观孔繁森纪念馆、莱芜战役纪念馆,广泛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每年村党委都要对党员进行民主评议,行之有效的提高了党员自我约束力及对群众的服务意识、公仆意识,廉洁自律意识大大加强,廉洁勤政,遵纪守法蔚然成风。
  二、发扬民主,紧跟时代步伐,加快经济发展
  新千年、新机遇。杨庄社区党委一班人团结一致,真抓实干,励精图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不断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每逢社区工作中出现重大问题时,都要进行研究讨论,党政团结,统一思想,发扬民主,群策群力。山东北园装饰材料批发市场建设伊始,对如何施工,怎样修建,意见不统一。针对这种情况,村“两委”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市场调查,请专家论证,同客户座谈,统一了认识,确定了实施方案。使这个投资3000万元,占地5万平方米的建材市场,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当年施工,当年招商,100余处营业房全部预租完毕,为杨庄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保证,成为杨庄村经济建设又一新的增长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杨庄社区党委时刻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对村企单位整改工作中,克服小富即安,创新意识不强,路子不宽等思想因素,对创意好、效益高的项目大力扶持,对连续亏损的企业进行改制。积极调动广大企业职工的能动性及主人翁意识,以厂为家,提高效率,增加效益。村属企业济南塑料油墨厂严格管理,产品质量过硬,1999年通过ISO9002国际认证。该厂在社区党委的帮助协调下,积极同大专院校合作,引进人才,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确保企业在加入WTO后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三、加大环境建设,创两个文明双丰收
  至2000年8月,杨庄村旧村改造提前两年完成工作任务,共拆迁作废住户672户,拆迁面积达5万平方米,新建村民住宅楼20余座,5.61万平方米。全村600多户村民全部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在此基础上,杨庄村党委努力创造良好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环境,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投资30万元,对村内各条街道进行硬化、美化、绿化,种植了各种花草,增加了绿化面积,修建了街心亭、街心花园,投资新建了杨庄村健身一条街,购置了跑步机、单杠、吊环等体育器械,供村民们健身娱乐。大力支持群众业余文化组织的建立,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组建了杨庄村妇女秧歌队、锣鼓队、杨庄村京剧票友会等群众组织,并定期开展活动,今年11月份他们组织了一场汇报演出,深受广大村民的好评。杨庄村党委还积极用健康向上的活动做载体,引导群众向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转变。坚持不懈地组织开展各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对广大村民进行“三德”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先后开展了军民共建活动,组织进行评选“‘十星级文明户’、美在家庭”活动,引导村民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教育他们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另外,每逢周六,杨庄村党委一班人都要带头进行义务劳动,讲环境保护,树文明新风,使广大村民告别不文明行为,“护环境者荣,破坏环境者耻”已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
  杨庄社区党委一班人在全村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积极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解放思想,勤政廉洁,开拓进取,使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多年来全村无出现上访及违反计划生育法规现象,全村没有一人参加“法轮功”。杨庄社区党委成员及全体党员都严格要求,自我约束,认真实践,严格按照创建“五好村党支部”的要求,认真学习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学习“七一”讲话。进一步提高政策管理水平,以更高的要求来实践“三个代表”,务实求实,更好地为广大群众谋福利,做好事,做实事。坚定不移而富于创造性的把党的政策贯彻执行好,促进两个文明健康协调发展,不断把杨庄村的事业推向前进。
  (2001年12月10日天桥区廉洁勤政“双十佳”评选材料)
  干事业踏踏实实,当干部光明磊落社区党委在搞好经济工作的同时,始终把坚持反腐倡廉教育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列入“三会一课”教育的重点,有计划,有组织地抓了“四性”教育:一是经常性教育。利用党委会、支部会、党员大会、村民大会、厂长经理议事会等契机,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制定学习计划和配档表,每周拿出一个下午和3个晚上的时间进行学习,书记带头宣讲、党员谈体会、召开讨论会、座谈会、互问互答、知识竞赛等形式,使党员干部受到良好系统的廉政教育;二是抓好政策性教育。把中央反对腐败的一系列文件要求和具体执行中的政策界限、条条款款进行分解归纳,逐条逐项地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使他们从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三是抓好针对性教育。为防止以权谋私、损公利己现象的发生,党委大力宣传“大公无私”、“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导干部群众积极开展“学习孔繁森、王廷江、韩素云”活动,以他们为榜样、为准绳,开展“学先进、找差距、帮比赶”自我教育活动,使大家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自觉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四是抓好案例性教育。即把全国、全省影响较大的典型案例统一汇总起来,利用黑板报、电教等方式组织党员干部观看,用反面教材教育党员,使之引以为戒,提高警惕。几年来共上党课80多次,举办培训班15次,收看电视录像带170次,开展知识竞赛活动38次,受教育人数达3500多人次。
  搞好廉政制度建设,强化有效约束机制。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村居经济的发展,社区党委修订完善了“党员教育计划”“党委、支部、党小组月例会制度”、“党内民主生活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党务目标工作制度”,以及财务、宅基地、水电、计生、综合治理、医疗保险、考勤奖惩、文明村民守则、退离休人员管理等30多项管理制度,实行“两公开一监督”,把关系到群众利益的各项事务全部公开,聘请群众监督员,召开党外群众座谈会,设立书记信访接待日和群众信箱,受到了群众的信任和赞赏。社区党委还制定三项申报制度:党员干部购房建房要申报;婚丧嫁娶要申报;厂长经理购买小汽车、购买重要办公用品要申报;村里的重大决策、问题都由党委集体研究决定,不搞领导“包办”。党委全体成员都要接受群众监督,每月都要把各自的工作成绩、一言一行、工作作风向群众公开,不搞特殊,不要照顾。
  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增强廉政教育的说服力和带动效应。党员领导干部是否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是能否搞好廉政建设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在基层,领导干部的一举一动都在群众的监督之下,如果不以身作则,是很难有说服力的。为此,社区党委一班人坚持“打铁先要自身硬”,抓廉政从自己抓起,干事业踏踏实实,当干部光明磊落。党委书记葛国庆的姐姐原来是村里的工业会计,他须先从自身开刀,坚决免去了姐姐的工作,姐姐非常生气说:“你当书记我不但沾不上光,反要受这窝憋气,亏你说得出口。”但经过葛书记一番工作,姐姐终于想通了,在他的带动下,全村一下裁减了16名非生产人员,
  减轻了群众负担。近几年村里富裕以后,统一规划筹建了40多幢别墅式高标准楼房,300多户居民搬进了新房,论贡献、讲资历,葛国庆理应搬进新楼,但每次他都让给了群众,至今一家4口仍住着两间旧的平房。葛书记父亲一直在家种地,收入很少,有人三番五次请他到企业上班,但葛国庆说:“为群众谋利益是共产党员的天职,不能仗着我的面子搞特殊。”北园路工程开工后,葛书记的母亲去逝,他这个孝子顾不上照顾老人后事,含着眼泪奔波在工地上指挥施工。村委主任李志明,分管经济工作,几年来没有一个休息日,晚上常常深更半夜才回家,妻子父母都拿他没办法,人也瘦了十多斤。有一次外地一工头来村里联系大楼施工,带着3000多元的现金塞到他手里,要求照顾,李主任脸一沉说:“我们这里不兴这一套。”把钱推了回去,再也不理这个工头。这样的事多不胜举,几年来他拒收的礼品钱物价值高达3万多元。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清正廉洁的勤务员杨庄居是由3个自然村组成的,2001年年底由杨庄村改为杨庄居,全居现有居民600多户、1800多人;1993年12月,建党委,下设4个支部,现有党员106名(含流动党员20名);1994年10月,成立济南北洋集团,辖36个工商企业,拥有职工1281人。近年来,社区党委、居委一班人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严以律己,勤政为民,带领广大群众一步步走上了富裕之路。2003年,全居实现经济总收入7.4亿元,完成利税1857万元,向国家缴纳税金709万元,居民人均年收入4260元。社区党委、居委年年受到北园党工委和办事处的表彰,多次被济南市政府批准为明星村、文明村(居),2001年跨入山东省村居综合经济实力100强,2002年被区委表彰为廉洁勤政十佳集体,同年年底,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一、强化教育,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本居100多名党员分布于居属30多个企业和上百家人驻业户之中,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设好这支队伍,企业的发展就有了可靠的中坚力量。对此,党委十分重视党员队伍的学习教育。近年来,在为每名党员订阅了一份《济南日报》的基础上,坚持每月组织党员进行一次集中学习。特别是中央和地方重大会议精神需要贯彻时,不仅反复组织理论灌输,还想方设法解疑释惑。2002年,中共十六大召开后,党委在先期组织学习的基础上,专门邀请市委党校的教授来居委会进行十六大报告专题辅导,使广大党员对十六大精神有了较系统的掌握。同时,还注意结合党的纪念日和“八一”建军节,组织党员到革命老区和共建部队参观学习,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为了方便党员的学习教育,居委投资4万元,按照“党建工作示范社区”的标准,建起了多功能党员活动室,使党员学习教育、参加党内生活等有了更加规范的场所。对班子成员的学习教育,除要求每位成员按时到所在支部一同学习外,在班子内部注意抓了三点:一是会前学。结合会议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有关政策规定。二是答题学。根据一个时期需要学习的内容,出上10几道题,让委员们翻资料、找答案。去年,办事处为配合十六大报告的学习,给每位委员下发了试卷,党委就把大家组织起来,以开卷考试的形式进行答题,既防止了抄袭或让人替答,又让大家从中学到了知识。三是专题学。按照班子学习计划,每季度安排一个专题,利用专门时间,边学习,边讨论,共同提高。在专题学习中,十分重视学习上级下发的关于反腐倡廉的文件和各类正面、反面典型材料,从实际案例中,吸取经验教训,警醒自己。由于对党员队伍学习教育抓得紧,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突出表现在思想稳定,表率作用好,自律意识强,没有出现任何违法违纪的问题,特别是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发挥了较好地先锋模范作用。
  二、严格制度,努力锻造坚强、廉洁的党委班子
  过去,总认为基层村居钱少权小,在廉洁上不会出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村居的经济建设也走上了快车道,大项建设、大项开支成了家常便饭,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腐败问题。为了把好廉洁这个关口,从严格制度人手,狠抓了一班人的廉政建设。一是坚持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决定,杜绝一人说了算。规定,对建设项目预算经费5万元以上的,必须党委会集体研究决定;对居属楼房拆迁、新建等重大项目建设,必须实行招标。几年来,由于在这些重大问题上坚持原则、敢于较真,既保证了资金的合理使用,又保证了重大建设项目的质量。二是严格落实报告工作制度。对两委成员,按照具体分工,既大胆使用,又不放任自流,坚持工作展开前听筹备情况汇报,工作实施中听进展情况汇报,工作结束后听综合情况汇报,始终把分管领导置于班子的监督之中。三是开好民主生活会。每年的两次民主生活会,是一班人揭短亮丑、查摆问题的大好时机。此时,按照要求认认真真地办,并下发安民告示、准备发言提纲、查找单位问题、相互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一个环节都不少,确保了会议质量。去年半年民主生活会,大家查找问题一针见血,相互批评不照顾情面,使一班人触动很大,较好地达到了找准问题,推动工作的目的。四是树立良好形象。要求一班人,教育群众做的事自己首先做好,不让群众干的事自己坚决不干,始终注意为群众做出样子、树好形象。这几年,两委及办公室人员基本坚持了每周六到街道浇花、浇树、打扫卫生,进行义务劳动,特别是春节放假,两委成员还编组同保洁员一块值班,与他们一起打扫卫生、清运垃圾,深受群众称赞。五是虚心接受群众监督。主要开通了三条渠道:一条是设立“书记信箱”,及时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村民李广珍,反映丈夫患重病,孩子又上学,家庭生活困难。党委领导从信箱中了解这一情况后,及时研究商量,给予了生活上的救济,保证了病人的有效治疗。另一条是建立政务公开栏,把群众关心的问题定期公布于众,接受群众监督。第三条是选举居民小组长和居民楼楼长,定期召开会议,征求大家的意见。由于始终树立了廉洁问题无“小事”的思想,并积极依靠制度规范班子成员,促进了班子的整体廉洁。几年来,没有发现班子成员在工作上有“吃、拿、卡、要”的问题;也没有发现在生活上有铺张浪费、大操大办、影响自身形象的问题。
  三、勤政为民,始终把人民群众的需求摆在重要位置
  社区两委始终认为,作为最基层的一级组织,要讲政绩,就是扑下身子为民办事,就是把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扎扎实实地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好。几年来,一班人既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实践的。前几年,结合旧村改造,居民全部住上了楼房,但并因此而满足,而是根据
  居民生活的现实需要,主动开展了排忧解难工作。2002年,由于居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用电量普遍增大,居委就投资50万元,购置了三台315千伏安的变压器,保证了全居24小时供电;居民反映,老楼房楼梯间脏、乱、差,就对2000年前建设的楼房楼梯间墙壁全部进行了粉刷,还居民一个清新的环境。2003年,经过征求群众意见,投资24.2万元,启动了居民楼楼顶“平改坡”工程,为水屯路两幢宿舍楼进行了楼顶平改坡,解决了居民楼冬冷夏热的问题;投资21万元,对居属幸福小区的排水沟和公用场地进行了全面整治,解决了楼区雨天积水问题;投资10万元,为杨庄小学翻修了4000平方米的大操场,解决了学生大型活动无场地的问题。2004年,全区背街小巷整治工作部署后,本居不等不靠,按照先急后缓的工作思路,率先对居民关心的农贸市场进行了全面整修。为了不影响居民购物,又采取分期分段施工的办法,保证了附近上千户居民的主副食品供应,得到了居民的广泛赞誉。对全居退休老人,两委更是给予了关爱。除定期发放生日蛋糕、逢年过节发放主副食品外,每年都要组织老年人外出旅游。近年来,组织老年人先后游览了北京、上海、南京、青岛、西安等大城市,2003年还出资18万元组织了海南双飞旅游,使老年人不仅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而且实现了他们多年来翱翔蓝天的梦想。近期,征求老年人意见,初步确定组织老年人到港澳旅游,让老同志尽情领略一下“一国两制”下的南国风情。
  一身正气的书记 一个单位的成功与衰败、荣与辱、强与弱、寓与贫,均与该单位的领导班子有关系,特别是与领导班子的一把手有直接关系。就广大农村而言,领导班子主要领导人自己一身正气,就会受到广大群众的服气,人民就拥护,说话有人听,做事有人帮,困难有人解,事业就兴旺;反之,一事当前,先为自己打算的领导,必然带来涣散,群众反感,单位必然衰败。党有再好的富民政策,地域优势再好,也得不到运用和发展。毛主席论断:“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1982年前,杨庄村穷得叮〓响。可年仅23岁的葛国庆任书记后,他以德治村,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怎么办?葛国庆是:减人先减自家人,主动提出降报酬,好事首先让群众。20世纪80年代,葛国庆上任杨庄村书记后,为学习兄弟村居的致富经验,他走遍大部分先进单位,他曾多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选定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先人后己,执政为民。从三段语言看葛国庆的人生观,价值观:
  “现在农村有种不良风气,村里房子最好的户主大多是村干部,对此,我很看不惯。”
  旧村改造之初,葛国庆许下诺言:“等村里全部村民都住上楼,我才住楼。”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把住新楼的机会一次次让给群众,直到2001年年底,他还住在租来的过渡房中。
  1987年起,随着旧村改造的开展,杨庄陆续建起了公寓式的漂亮楼房,在一次次乔迁之喜的鞭炮声中,却没有看到葛国庆的家的动静。葛国庆的家一直住在一所低矮的旧平房里(两间小南屋)。葛国庆有胃病,遇到潮冷就疼得厉害。冬天在家里,他只好披着被子在床上看文件、写材料。妻子多次埋怨。他总是笑着说:“别着急,等到全村群众都住上了楼房,咱们也就有新楼住了。”葛国庆把住楼房的机会一次次让给了群众。每次分楼房时,广大干部群众考虑到葛书记那里来往客人多,应该先让书记搬进新楼。葛书记总是说:“当干部的要先为群众着想,不能让群众指脊梁骨啊!”村里一座座新楼拔地而起,多次分房他都没有搬进去,一家人一直住在两间破南屋里,一年四季见不到阳光。
  年轻书记的公私观——来自《大众日报》的报告 “共产党员不能只好在嘴上”,这是济南市郊区北园镇杨庄村党支部书记葛国庆的座右铭。他担任支书以来,从一件件具体事上做起,带动党风民风的好转,赢得了群众赞誉。
  葛国庆,1982年年底,村里改选领导班子,一致推选他担任党支部书记。当时,他正在济南郊区一中校办工厂负责,一年收入一千四五百元,那年村里人均分配只有380元,论实惠、讲清闲,哪能比得上外头呢?但是,共产党员的强烈责任感,促使他放弃了在外工作的优厚条件,毅然走马上任了。
  杨庄村,闲人多。原来在大队院里的非生产人员有36名,其中光为生产队管账的会计就有6人。在农村体制改革、取消生产队后,他们更悠闲了。但是,这些人多是和队干部沾亲带故,要想精简,谈何容易!当时,国庆的姐姐也在队里当会计,他就先从这里开刀。开了一个家庭会,对姐姐说:“我是共产党员,说话办事理应比一般群众强,但不能只强在嘴上,要有行动才行。”第二天,他就在大队宣布,叫姐姐下去。在他的带动下,全队的“锈锁”打开了,一下就精简了16名非生产人员,一年可减轻群众负担1.5万余元。
  杨庄村过去比较落后,葛国庆上任后,带领群众艰苦奋斗,因地制宜办起了16个工副业项目,全村总收入在1982年85万元的基础上,1983年增加到136万元,去年上升到225万元,人均收入737元,比1982年增长近一倍。群众收入高了,也劝小葛多拿些报酬。可是,他坚决不这样做。按办事处和镇上对干部的奖惩规定,村干部平均每人年收入应得4700元。小葛屈指一算,这个数目不小,村干部加现有管理人员,一年就要开支6万元。他召开支委会,主动提出,自己减少1900元。有人一听,噘起嘴来了:该拿的不拿,究竟为什么,你少拿报酬,我们怎么办?小葛耐心开导大家:村里底子薄,待办的工副业项目多,急需资金,党员、干部应发扬风格,吃点亏,省出钱来用在刀刃上。经过讨论,大家统一了思想。自报公议,每人少要报酬1900~2700元。全体干部和管理人员,共开支3万元,比原规定减少一半。
  在杨庄村,人们都晓得,务工比种地收入高得多。小葛的父亲前些年曾担任生产队长,自实行包产到户后,一直在家种地,出力不少,但收入不及在村办副业干活的娃娃。而今村里已新上了十几项工副业,不少人三番两次来请国庆的父亲到自己厂里去,就是看个大门,一年也挣个千儿八百元。但小葛执意不准,他对父亲说:你我都是共产党员,为群众谋利益是咱的天职,好事应先让给别人,不能仗着我的面子搞特殊。父亲觉得这话有理,他谢绝了人们的盛情,心情愉快地忙在地里。
  党委书记的好榜样——来自区委宣传部的报告 他曾经是一位农民的儿子,一名出色的军人。而如今,他是一名功绩卓著的企业家,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优秀带头人,在他的背后,有一个美丽的村庄,他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浇灌出北园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解不开的故土“情结” 葛国庆现任杨庄村党委书记。改革开放初期,许多世世代代和土地打交道的农民,走进了商品经济的大舞台。而当时的杨庄村地少人多,人心涣散,村里村外又脏又乱,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为改变落后面貌,村里进行了民主选举,刚从部队复员回乡的葛国庆出人意料地被群众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那时他刚刚23岁,正在郊区一中校办工厂里负责,年收入1500多元,而村里人均分配只有300多元。论实惠,讲清闲,哪头轻哪头重是明摆着的。他的老母亲坚决反对:“村里破破烂烂,光欠债就两万多元,咱又是独门独户,谁支持?你要干就别进这个家门!”葛国庆是个有名的孝子,母亲的话犹如当头一棒,心凉了半截。但他认准了一个理:“咱不贪不占,吃苦耐劳,只要群众支持,不信干不好!”他三番五次、软缠硬磨地跟老母亲商量,又发动家人做母亲的思想工作,终于征得老母亲的同意。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葛国庆上任当天,就召集5名支部委员约法三章:村干部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不得以权谋私,不得到村民家中吃饭,不得接受群众的礼品。他走街串巷,登门拜访,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一一记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他认识到,要在群众中树立新班子的形象,必须从群众最关心的事做起。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基础建设问题,他勒紧腰带拿出4000元,修建了村内第一条柏油路,集资9万元铺设了地下排水管道,把自来水引到每家每户中。他还倡议发起了村干部周末义务劳动,带头到街头打扫卫生,整修马路,栽树绿化。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翘起拇指不住地夸:“国庆真是好样的!”。
  孩子是未来的希望。葛国庆最心疼孩子吃苦受罪。原来的杨庄小学只有10间土坯屋,地势低洼,雨季常常被淹,孩子只好站在没膝的泥水中上课。要修校舍就得花钱,葛国庆心里火烧火燎。没法,他骑上车子跑到联四大队求援,人家也十分紧张,无奈之下,这位军人出身的硬汉子竟当着大堆人的面声泪俱下,感动得村领导一下子借给他1万元。他又请来村里的能工巧匠自带工具、原料义务修建校舍,建起了厕所、传达室,拉起了围墙,配齐了桌椅板凳,终于在9月1号新学期开学时让孩子们坐进崭新的学堂,使杨庄小学从此变成全镇一流的先进学校。
  葛国庆和许多农村孩子一样,对故乡,对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深厚感情。这种感情,就像一个化不开的结,伴随着他生命的每时每刻。正是这种情结,让他放弃了远走高飞的梦想,最终回到了这片生他养他的热土。看到村里的耕地旱天浇不上水,雨天排不出涝,他上任伊始就带领群众打了4眼井,整修了2000米排水沟渠,架设了1000多米农用电线。为了买水泵、购原料,他常常饿着肚子四处奔波,跟人家磨嘴皮,说好话,为的是给村里节省一角、一分钱。为实现科学种田,高效管理,他提出干部责任包干种植法,并引导农民由单纯种粗菜向精细菜转变,引进美国、日本、朝鲜等名优菜种,使粗放型农业转化为精细、高效农业,农民的收入增加3倍以上。近几年,随着农民进厂务工、经商的增多,许多良田面临荒芜,从1988年开始,他又从济阳、商河、齐河等地招纳10多户农民来村里耕田种菜,既克服了本村劳力不足的问题,又给外地农民找到发财致富的门路,这些农民每年靠种菜可收入2万多元,村里不收取任何费用,他们高兴地说:“想不到天下还有这样的美事!”
  艰苦奋斗创业歌 紧靠大城市,有着不可比拟的资源、信息、技术和人才等诸多优势,这本应该成为杨庄村腾飞的翅膀。但这双翅膀,只有长在葛国庆身上,才能真正实现翱翔于蓝天的憧憬。要想富、依靠城市这棵大树。一旦认准了方向,思想上给自己定了位,苦干实干对葛国庆来说就不在话下了。但是,对于穷得叮〓响的杨庄村,发展村办工业不仅有客观条件的限制,还有主观人为的冷嘲热讽。事情又往往如此——有多大的压力,就有多大的动力,葛国庆认了。他把自己当做投向未来的试验品,他在跟自己赌博,胜负只在毫厘之间。他忘不了,镇上开表彰大会,别人都捧回了象征荣耀的镜匾,唯独他,兴冲冲而去,两手空空而归。为此,他不知难过了多少次。没有企业,就等于围着原地打转转啊!
  1987年,村里有史以来最大的企业项目毛纺厂动工兴建,占地50亩,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村里投资700万元。葛国庆在20天内四去青岛、五下上海,一身烟尘,一路汗水,嘴唇上挂满了“燎泡”,眼睛里充满了血丝,恨不能倒头睡他个3天3夜,终于他累病了,被群众抬进了医院。但第二天,他又避开护士跑到了工地,拖着虚弱的身子投入到机器轰鸣的施工现场。经过一年多的苦战,毛纺厂建成投产了,与此同时,电器开关厂、塑料油墨厂、汽车修理厂、纸箱包装厂等也纷纷开工、建设、投产,杨庄村靠着自己的努力拥有了一批村办企业,葛国庆却整整瘦掉了30斤肉。
  北洋大酒店是杨庄村的三产骨干企业,是葛国庆“服务于城市”的又一大杰作。因为资金困难,他东跑西颠,货比3家,住10元钱的小旅馆,吃自带的方便面,每天要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以致积劳成疾,染上了严重的胃溃疡,几次昏倒在工地上。旅途中,有些施工队暗地里给他送钱送物,请求关照,他一律严辞拒绝,并嘱咐老母亲和家人,只要他不在家,谁的东西也不能收。时间长了,施工队知道了他的脾气,建立了互相信任的协作关系,在葛国庆遇到困难的时候,都像朋友一样帮助他,体谅他。
  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葛国庆十分看重人才。他深知,一个人有天大的本事也成不了多大气候,只有大胆启用能人,才能创造非凡的事业。在他的支持下,村民张喆生、杨金良、杨毓骑等把几间破草房改建成凤凰木器厂、塑料油墨厂、锅炉配件厂等,年产值都在400万元以上,拥有固定资产750万元。他从天津聘来专门搞工程技术的人才,为其解决了住房和各种待遇,使不太景气的汽修厂面貌一新。如今村里引进招聘的各类技术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已达40多人,大部分成为企业的骨干。村里在外干活的许多能人也陆续回到村里办企业、跑供销,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必然是累累硕果。杨庄村现已有34处工商企业,固定资产4500万元,年总收入2.9亿元,涉及电器、印刷、包装、装饰、家具、汽车修理、餐饮娱乐、房地产开发等十几个行业,15种产品远销省内外,并组建了北洋企业集团,年人均收入2000多元,全村600多户家家都过上了小康生活。
  无私换得民心服 “脚踏一方土,头顶一片天,此生只为民流汗”。葛国庆是一个廉洁勤政的典范,动起真格的来,那可是六亲不认。他刚担任党支部书记的时候,村里闲人多,人浮于事的现象十分突出,且多是和干部沽亲带故的,精简谁都会惹一身麻烦。当时葛国庆的姐姐是村里的工业会计,他便决定首先从自己开刀,免去姐姐的工作。姐姐一听火气冲天:“就是裁减的话,也得先减农业会计,我是村里的工业会计,你当书记不但沾不着光,反而叫我下去,亏你说得出口”。葛国庆没有气馁,就绕了个弯子,先做通了母亲的工作,又和母亲联合起来反复劝说姐姐,终于让姐姐想通了。在他的带动下,全村一下子裁减了16名非生产性人员,提高了工作效率。
  1987年,村里建起了50多幢别墅式二层楼房。干部群众都说:“国庆家里来往客人多,应先搬进新楼”。可他说:“当干部要先为群众着想,现在社会上都说,农村哪幢房子最好,准是书记、村长的。咱可不能让群众指脊梁骨啊!”现在村里每年都进行旧村改造,建起一批又一批楼房,可他每次搬迁都让给群众,至今一家4口人仍住着2间破平房,见雨就漏,墙皮脱落,家中摆设十分简朴,就连彩电也是1995年10月份买的。他说:“心底无私天地宽。只有和群众心贴心,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我要看着最后一户村民搬进新楼,再考虑自己!”
  葛国庆对自己严,对老百姓却像父母般孝敬。村里180多名老年人全部实行退休制度,每月发130~300元的退休金,逢年过节,不仅粮油蛋菜一律送到家门,还亲自挨门挨户问寒问暖,年年组织他们到北京、青岛、曲阜等参观游览。他看到学校老师住房困难,毅然投资125万元建起了“园丁楼”,解除了教师的后顾之忧。看到部分残疾人生活拮据,他亲自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使其年收入都在2000元以上。1994年,村民张淑媛身患绝症,村里干部送给她2000元钱住院治病;并给她的大儿子解决了住房,小儿子安排了工作,她十分感激,临终前拉着葛书记的手久久不放,声泪俱下:“有村领导的关心,我死也可以瞑目了。”今年6月份,61岁的村民米菊英老年丧子,死活要调房,葛国庆3天之内就满足了她的要求,还为其儿媳调换了收入较高的工作,使婆媳一家生活来源有了保证。
  葛国庆,一名新时代的优秀党员,凭着他的智慧与才能、汗水与艰苦、无私与诚挚,创造了一番不寻常的崭新事业,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爱戴和拥护,开拓出一片社会主义农村的新天地。杨庄村已经连续11年被评为区镇文明村和先进党组织,连续14年无计划外生育和违法犯罪现象,1993年被评为全省村镇建设明星村。
  新天地的开拓者——来自《济南日报》的报告 14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闪,但天桥区北园镇杨庄村发生的巨变,却让知情人惊叹。走进这“都市里的村庄”,那宽阔的道路,那小巧的街心公园,那掩映在绿树花草之间的村民住宅楼,使人感受到一种文明、祥和的氛围。老百姓拉起杨庄的发展,大伙儿异口同声地赞扬村党委书记葛国庆,是他带领村民走上了文明富裕之路。
  从贫困村的村支书到亿元村的当家人,葛国庆始终恪守一个信条:“此生只为民流汗,不为私欲遮望眼。”
  改革开放初期,许多世世代代和土地打交道的农民走上商品经济的大舞台,而当时的杨庄村地少人多,人心涣散,集体经济基础薄弱,人均分配只有200元。为改变落后面貌,上级党委对杨庄村党组织进行了调整,刚从部队退伍回乡的葛国庆出人意料地被党员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那时他刚刚23岁。
  “脚踏一方土,头顶一片天,此生只为民流汗。”自打上任那天起,葛国庆就把全部身心奉献给了杨庄的乡亲们。为了建企业,他东跑西颠,住10元钱的小旅馆,吃自带的方便面,每天要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他积劳成疾,染上严重的胃溃疡,曾几次昏倒在工地上。葛国庆带领杨庄人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创业,原来一穷二白的杨庄村现已有36处工商企业,固定资产0.5亿元,年总收入2.9亿元,涉及电器、化工、印刷、包装、装饰、家具、汽车修理、餐饮娱乐、房地产开发等十几个行业,15种产品畅销省内外,并组建了北洋企业集团。杨庄人年均收入2000多元,全村600多户家家都过上了小康生活。
  葛国庆现在是杨庄村党委书记,北洋企业集团董事长,远近闻名的农民企业家。但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他艰苦朴素、廉洁奉公、先人后己的优秀品质始终没有变。
  上任之初,他就召集5名支部委员“约法三章”:村干部不得以权谋私,不得到村民家中吃饭,不得接受群众的礼品。他当书记14年来,从未到农户家吃过一顿饭。一些业务联系单位暗地里给他送钱送物,请求关照,他一律拒绝。即使有人趁他不在家,把礼品硬放在他家里走了,他回来后,总是深更半夜提着东西给人家送回去。每到过年过节,家里人为防止别人送礼,晚上总是早早关上大门。他经常严厉地告诫下属的厂长、经理们:“谁要给我送礼,我就把东西提到办公室里来曝光。”葛国庆结婚时,为防止村里人送礼,他做通了自己父母和爱人家长的工作,与爱人悄悄用了3天时间去了趟南京。
  当初,村里管理机构人浮于事,而且多是和村干部沾亲带故的,精简谁都会惹一身麻烦。在村干部会上,葛国庆决定首先从自己开刀,免去姐姐的工业会计工作。群众看干部,在他的带动下,全村一下子裁减了16名非生产性人员,提高了工作效率。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村里近几年又增添了几批会计人员,村领导班子成员多次提出让国庆的姐姐回村里工作,但葛国庆始终不同意,最后还是选拔了几名年纪轻、学历高的人当了会计。葛国庆有时觉得对不起姐姐,他时常对姐姐说:“谁让你是书记的姐姐呢?”
  时下农村有种不良风气,村里的房子最好的户主大多是村干部,对此,葛国庆很看不惯。1987年,村里陆续建起了50多幢别墅式二层楼房。在这之后,随着旧村改造的发展,村里的高楼、别墅一年年多起来,全村80%的村民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就在这林立的楼房之间,一所矮旧的房子坐落其中,颇显得落伍和寒酸。外人难以想象,这就是杨庄村的当家人葛国庆的家。这是一所狭小的院子,葛国庆把向阳的北屋让给年迈的父母住,自己和妻子及两个孩子挤在两间破南屋里,一年四季不见阳光。国庆的胃病遇到潮冷就疼得特别厉害,冬天回到家,他只好披着被子在床上写材料看文件。爱人心疼地说:“轮也该轮到咱家了,咱也搬楼住吧。”国庆总是说:“等村里600多户村民都住上楼,咱家也就有楼住了。”就这样,葛国庆把住新房的机会一次次让给了群众。
  在杨庄村,葛国庆可说是有功又有权,按情按理还是按上级的有关规定,他早该富起来了,但他仍然过着清贫的日子。他每年都拒绝上级和村里按规定分配给他的几万元收入,坚持拿村里干部职工的平均收入。这个亿元村的党委书记、北洋集团的董事长因家中经济不富裕,屋内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家里看的一直是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直到去年才在孩子的百般要求下换了彩电。
  公生明,廉生威。葛国庆用高尚的人格力量和奉献精神,树立起农村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为搞好全村两个文明建设,逐步形成政通人和的局面打下了坚实根基。
  克己奉公的带头人——来自市人大代表的声音 在济南市繁华的北园大街中段,有一方块之地,这里道路宽阔、楼房林立、绿树掩映、花草吐翠,它就是省级文明单位——杨庄社区。
  提起杨庄社区的变化,老百姓异口同声地称赞社区党委书记葛国庆,是他带领群众走上了文明富裕之路。
  一门心思扎根基层葛国庆是一名军人,在部队当过士兵和班长,年年被评为优秀义务兵,并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0年年底退伍回乡。回到杨庄村的葛国庆,凭着部队培养的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和敢为人先的作风,特别是受农村改革大潮的影响,心已经不安分了。他想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老乡亲把腰杆挺起来,让养育他的这片黄土“热”起来。只有这样,他感到人生才有价值。于是,他抽空就往村委会跑,有时间就找村里的老人拉一拉。这些,都被村民,特别是村里党员们看在眼里,1982年村党支部换届选举,葛国庆以全票被推选为党支部书记。
  葛国庆这一干就是20多年。这20年里,村里其他领导调换了多少不说,仅陪镇办领导就四、五茬。同期退伍的战友,有的当了处长、局长,有的个人开了公司,成了大款。这期间不少好心人劝过他,有的让他活动活动,提拔一下,哪怕在办事处当个专职副主任(葛已是多年的兼职副镇长、副主任),也比在村里强。还有的对他说:你是集团老总,抓企业管理有丰富的经验,自己开个公司准能发家,何必在村里拿几百元受穷。每当这时,葛国庆就会动情地讲:我刚当支部书记时,才23岁,还是个毛头小伙子,工作怎么开展心里并没数,但群众信任我、支持我,无论大事、小事都找我商量,有什么好建议都向我反映,在这里我有施展本领的舞台,我舍不得离开,我愿意在这里干他一辈子!
  千方百计为群众,九九归一事业心。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葛国庆就这样凭着20年如一日,心系基层、倾心为民的执着追求,诠释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强烈事业心。
  一心一意谋求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同一些头脑灵活的农民一样,葛国庆也把目光瞄上了商品经济的大舞台。他认为,杨庄紧靠省会城市,在资源、信息、技术和人才等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要讲机遇,这就是最大、最好的机遇,只要选准方向,不畏艰难的去奋斗,就能迎来杨庄腾飞的春天。为这,葛国庆召开两委会反复研究了多次,决定分两条路走,一是引导农民把现有耕地由种粮、种粗菜转向种精细菜,积极引进名优菜种,变种菜自吃为自用、出售并举。二是把剩余劳动力组织起来,创办自己的企业。
  创业是艰难的。为了引进优良菜种,葛国庆跑遍了齐鲁大地,走访了省城20多家饭店,为了节省几个钱,在外都是吃方便面,在省城就骑着自行车跑,连坐公交车都舍不得。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建议下,村民引进了美国、日本、朝鲜等名优菜种10多种,1984年一年全村农业收入就增加了3倍。创办企业,遇到第一难题就是经费短缺,为了筹集资金,葛国庆号召村“两委”的干部全部出动,跑银行、走邻村、串亲戚。一次,葛国庆到邻村联四大队借钱,因人家经费也不富裕,不愿借,葛国庆就在联四大队领导面前反复诉说自己的难处,最后竟然声泪俱下,感动得联四大队领导一下子借给他1万元。经过多方筹措,虽然开出了一大把借条,但总算凑足了经费。1987年,村里有史以来最大的企业——毛纺厂破土动工了。为了既保证设备的质量,又不枉花一分钱,葛国庆在20天内四奔青岛、五下上海。在两大城市里,他东跑西颠,货比三家,住10元钱的小旅馆,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完成任务回来时,他眼睛里充满了血丝,嘴唇上挂满了“燎泡”,行李还没放下,就病倒了。经过一年的苦战,毛纺厂终于建成投产了,但葛国庆却整整瘦掉了30斤。20年来,葛国庆凭着这种拼搏精神,大胆上项目,不断扩充膨胀企业,使杨庄居属企业从零的突破开始,形成了目前的工业企业13个、商业企业18个和一个工业园、一个批发市场的大格局,经济总收入已过7亿元,全居600多户人家全部过上了“小康”生活。
  一身正气树好形象 打铁必先自身硬。20年的实践使葛国庆深深地体会到,一个基层的当家人,群众把自己一生的事业交付于你,如果你不为群众着想,没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本事再大,群众也不会放心,在这个岗位上你也不会走多远。葛国庆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刚上任时,让他最头疼的是村委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要精简谁都会惹一身麻烦。在村委会上,葛国庆先从自己开刀,免去姐姐的工业会计工作。群众看干部,在他的带动下,村委一下子精减了16名非生产性人员,没有一个闹意见的。
  农村青年结婚,邻里朋友凑凑份子、喝场喜酒是很正常的事。但葛国庆认为,作为村党支部书记,自己结婚就不能把凑份子当平常事,而要当做事关清正廉洁的大事来对待。于是,他做通了自己父母和爱人一家的工作,与爱人悄悄去了一趟南京,算是完成了“终身大事”。
  从1987年起,随着旧村改造的开展,杨庄陆续建起了楼房,在一次次乔迁之喜的鞭炮声中,却没有看到葛国庆一家的动静。葛国庆的家一直住在一所低矮的旧平房里。葛国庆有胃病,遇到潮冷就疼得厉害,冬天在家里,他只好披着被子在床上看文件写材料。妻子多次埋怨,他总是笑笑说:“别着急,等到全村群众都住上了楼房,咱们就有新楼住了。”就这样,葛国庆把住新房的机会一次次让给了群众。
  葛国庆20多年兢兢业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他。自上任以来,他多次被市、区评为优秀党员,先后荣获了省、市优秀乡镇企业家和省、市劳动模范称号,今年还光荣的当选了市人大代表。

知识出处

杨庄社区志

《杨庄社区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志内容包括:概述、行政区域、社区建设、经济管理与综述、农业、工业、商业、饮食、服务业、经济贸易、创业篇、文化、党政群团组织、居民、人物传略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杨庄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