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图书馆
济南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济南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五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农业体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庄社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1060
颗粒名称:
第五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农业体制
分类号:
F327.52
页数:
2
页码:
215-216
摘要:
本节记述了杨庄村改革开放以来的农业体制发展情况。
关键词:
农业经济
体制
杨庄村
内容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党的中心工作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农业问题也开始了新的改革。1979年,北园人民公社进行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点工作。当时,联四大队和李家桥一队实行以生产小组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称之为“五定”(定菜田面积、定劳动工分、定蔬菜交售任务、定产值、定中型农具和防寒设备使用年限),生产队仍作为核算单位,收入统一分配。1981年后,部分生产队实行以户为单位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按人口或劳力分配,所有权归集体,承包户只有使用权。生产由承包户自行安排,其产品在完成与国家签订的合同后自行处理。承包户除缴纳农业税、支付水电费和缴纳生产队的提留外,所余部分归自己所有。
1978~1985年,杨庄大队农业体制进行了多次变革:1984年杨庄大队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到了户。这种一家一户、地块分割、不能使用机器生产的形式经历了多年。随着队办企业的发展,杨庄大队耕地逐年减少,人均几分地,队办企业一个接着一个地大上。这时,出现了“整壮劳力抓工业,妇女劳力抓商业”的状况。当时流传着“天兵天将抓工业,杨门女将抓商业,老弱病残抓农业”的顺口溜。不少农民也存在着“辛辛苦苦去种田,不如工副业赚大钱”的轻农思想。个别干部也存在着“队办企业上想道道,农业生产挂不上号”的思想。当时,务工从商的劳力年工资高,务农劳力收入低,农民不愿去种粮、种菜,出现了部分“撂荒地”。面对这个工农收入的差距,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根据变化了的形势,从1984年起,采取了以工补农、以工补菜的措施,每年从工副业生产收入拨出8万多元补贴菜农,鼓励菜农种好地,完成蔬菜的上市任务。好的鼓励措施,调动了务农劳力的积极性,使务工、务农劳力的收入,保持悬殊不大的比例,使杨庄村农工商各业保持了齐头并进、快速发展的好局面。
至1995年,杨庄村只有38亩菜田,农业已退居次要位置。村办经济由过去的“农工商型”变为“工商贸型”经济。这时,村办企业发展到具有一定规模的36处企业,生产门类由过去的农业、工业两大门类,发展为拥有建材、金属制品、配件、化工、锅炉、修理、服务、商业、运输、饮食、装饰、房地产开发等10多个专业生产门类。1995年,全村劳力1248人,从事工业的703人,从事商业的431人,饮食业的114人,全部劳力从事二三产业。1996年,杨庄村基本没有农业。同年,全村只有38亩菜地,产菜40多万斤。1997年,全村共有劳力1235人,从事二三产业生产的1235人,占总劳力的100%。至1998年年底,杨庄村全部劳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到二三产业。这一新的经济结构,对领导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杨庄村领导班子从本村实际出发,本着便于组织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原则,按专业化管理的要求,杨庄村于1984年建立了农工商经济合作社;1995年建立了济南北洋集团总公司,实行党、政、经三套班子进行专业化领导,实行政企分开,同心协力,分工负责,分别抓好农业、工业、商业,住宅、房地产开发和基础建设。
在二三产业不断发展的同时,杨庄大队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根据变化了的形势,及时调整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的发展。从1978年以来,杨庄大队对农业进行了3次大的调整;(1) 1983年,按照每个劳力半亩土地的标准,一次性承包给劳力,抓好蔬菜生产;(2) 1984年年初,杨庄大队全部实行包产到户,按每口人0.3亩土地的标准分到户,大大调动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空前大发展;(3) 1994年,杨庄村二三产业大发展,土地锐减,人口大增。为适应人口增、土地减的新形势,杨庄村第三次调整土地,将仅有的40多亩菜田承包给菜农,进行以工副收入补贴菜农,至1996年,全村农业基本消失,经济体制主要转向了二三产业的发展。
知识出处
《杨庄社区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志内容包括:概述、行政区域、社区建设、经济管理与综述、农业、工业、商业、饮食、服务业、经济贸易、创业篇、文化、党政群团组织、居民、人物传略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杨庄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