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解放前农业体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庄社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105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解放前农业体制
分类号: F327.52
页数: 3
页码: 209-211
摘要: 本节主要记述了杨庄村解放前的农业体制发展情况。
关键词: 农业经济 体制 杨庄村

内容

据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杨庄、张庄一带即有人烟活动,以简陋的原始工具种植作物,维持生活。明代,杨庄、张庄两村村落形成规模。至1948年9月24日济南解放前,在长达2000余年的漫长岁月里,村里生产资料为私人所有,地主、富农占有大片土地,广大贫下中农人均土地很少,无地农民达半数,他们过着吃了上顿无下顿的苦难日子。20世纪40年代,杨庄、大张庄、小张庄3个自然村有119户,790多口人,900多亩可耕地。其中,杨庄村3户地主,7户富农,75口人,占有土地300余亩,分别占全村总户75户的13.3%,占总人数400人的18.8%,占总地数500亩的60%;大张庄村4户地主,4户富农,60口人,占地240亩,分别占全村总户数27户的29.6%,总人数250人的24%,占总地数300亩的80%;小张村1户地主,8口人,占地35亩,分别占全村总户数17户的6%,占总人数140人的6%,占总地数的35%。
  杨庄、大张庄和小张庄3个自然村共有8户地主,11户富农,共143口人,共占用土地575亩,分别占总户数119户的16%,占总人数790人的18%,占总地数900亩的63.9%。3个村19户地主、富农共占有土地575亩,每户占有30.3亩,每人占有3.67亩。其他少地或无地农民647口人,共100户,占地325亩,平均每户占地3.25亩,每人占有土地0.5亩。
  据资料调查,1948年,杨庄、大张庄和小张庄3个自然村14户贫雇农的统计为:14户贫雇农共85口人,住有29间草房,只有4. 19亩土地,平均每人占有房屋0.3间,占有土地0.049亩,即每个贫雇农占有4厘9毫土地。那时,3个村无地户达28户,占总户数的23.5%。在总人口中,1/2的人口吃不上饭,3/4的人口给地主、富农扛长工、打短工或进城沿街叫卖,或外出逃荒谋生。在3个自然村119户中,其中进城卖菜为生的达80户,拉套子(俗语叫拉脚)的15户,外出逃荒的2户,冬卖地瓜,夏卖甜瓜、西瓜的5户,贩卖其他的3户。据资料记载:杨庄村80%的人混穷,仅出卖苦力的即有10户,从成丰桥向南拉套子过天桥,拉一次5分钱。贫农王玉英,一家18口人,无地,靠贩卖蔬菜为生,生活过得十分艰难。贫农苗天祥一家3口人,无房、无地,靠当短工或卖菜为生,生活非常困苦。贫农路立吉一家8口人,无地,只有1间小屋,靠外出写写算算挣些钱养家糊口。贫农葛玉生一家5口人,无地,只有2间小草屋,靠拉地排车给人家送稻草,送荷叶,拉炉灰,卖炉灰维持生活。
  1946年史料记载:杨庄、大张庄和小张庄3个自然村119户中,其中8户地主靠剥削为生,雇用长工、短工10余人,每户平均雇用1~2人。在少地和无地的近100户群众中,以租种土地、扛长工、打短工、沿街叫卖为生。其中28户无地户谋生以扛长工、打短工、卖青菜、租种土地、在天桥拉套子、逃荒要饭为生。当时流传着“地富吃的鱼和肉,穷人糊粥汤还喝不够”、“地瓜面,地瓜馍,离开地瓜不能活”和“半年糠菜半年粮,卖了细粮换粗粮”的歌谣。
  地富剥削穷人的主要手段为:一是出租土地。有固定地租和土劳分成两种形式。分成的比例是对半分,也有地主分六成,佃户分四成,或佃户分六成,地主分四成的;固定地租有现金和实物两种,实物地租,大田区租粮田每亩每年100~150斤小米,稻、藕区,稻田每亩150~200斤大米,藕田300~400斤大米,均占全年亩产量的50%以上。如遇灾年,佃户只得20%左右,甚至所收粮食还不够交地租的。杨庄村贫农李华一家6口人,2个劳力,2间破草房,无地,年年租用地主土地,遇到好年景,每年交租后还能维持生活;如遇旱涝灾害,劳动一年来,不但租子交不上,还要欠地主的债。
  据资料统计:杨庄和大小张庄3个自然村119户人家,28户是佃户,这28户佃户只有少量的破旧草房,处于无房、无地,艰难生存的境地。当时曾流传着:“杨庄穷,穷杨庄,一年四季半年糠;大杨庄,穷人窝,十家八户都挨饿”的歌谣。特别是日本侵略军侵占济南时的1942年,搞强化治安运动,实行粮食配给制,半数以上的农民,以吃树叶和野菜度日。二是高利贷。一般为月息3分,高的月息10分,又叫“驴打滚”。在春季断粮季节,借地主粮食翻一番,叫“春借一斗,秋还两斗”。贫农贷地主的钱需要有保人,或用自己仅有的土地文书做抵押,有的先扣下一年的利钱(月息3分,贫农贷10元钱,只给6元4角),借据上还写着“白借无息”。三是雇工。年工资,大田区一般100~400斤粗粮;菜区300~ 400斤大米或小麦、小米。日出而作,日落加班,辛辛苦苦干一年,几百斤粮食还不给全,使广大贫苦农民过着衣不蔽体、食不饱肚的贫困生活。

知识出处

杨庄社区志

《杨庄社区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志内容包括:概述、行政区域、社区建设、经济管理与综述、农业、工业、商业、饮食、服务业、经济贸易、创业篇、文化、党政群团组织、居民、人物传略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杨庄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