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山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庄社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098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山丘
分类号: P942.52
页数: 5
页码: 81-85
摘要: 本节记述了济南市杨庄社区地处山前平原带以及周围的凤凰山、标山、无影山、匡山、马鞍山、粟山、药山、鹊山、华山等“齐烟九点”中的山丘。
关键词: 自然地理 地形 济南市杨庄社区

内容

杨庄居地处济南中部山前平原带。周围与白鹤、边庄、水屯、盖家沟、黄台、黄桥、沃家等村居接壤,小清河由西向东从居北经过。沿小清河远望,自西向东可观凤凰山、标山、无影山、匡山、马鞍山、粟山、药山、鹊山、华山等“齐烟九点”中的山丘。由于燕山期岩浆岩的侵人体局部突出,地面形成独有的星点形小圆山地貌。杨庄境域整个地形较低,海拔高度在21.5米左右。
  杨庄境域北部处在小清河流域的湖泽沼洼地,20世纪80年代初,小清河排泄积水后,尚存片片水塘,植荷养莲,人们称其为“十里荷香”之地之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村北还有占地100余亩的水洼塘地,深约2~3米,最深处4米左右,养鱼种藕。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村办企业的发展和济南北洋工业园的开发利用,总占地300亩的水塘和低洼地填平,被工业、商业和服务业占用。
  杨庄境域为小清河流域低洼地,在周围的环境中,站在高9层的北洋大酒店顶端,登高望远,清晰可见“齐烟九点”中的匡山、粟山、马鞍山、药山、鹊山、凤凰山、标山、华山等,点点可数、孤峰远影,历历展现在眼帘,风景美丽,气势壮观。
  无影山无影山位于杨庄居西,山坡延缓,山顶平坦,海拔51.6米,石质为辉长岩,20世纪80年代前该山产黑砂石和青砂。
  据《济南市山水古迹证略》载:“无影山在市西北八里,黄家屯迤西,以日中无影故名。”西汉乐舞杂技陶俑等珍贵出土文物就是从无影山出土的。明成祖朱棣为夺取皇位兴兵来济,在无影山炮打济南,历史上有“燕王四子打济南”的传说。明代诗人王象春留有“燕王四子打济南”的诗句:城西十里耸黄岗,成祖当年控刷刷刷骕驦。火炮从天惊地裂,至今一角失金汤。史料记载:明崇祯六年(1633年)《历乘·建置》载:黄岗铺,城西北司兵五名。途经无影山南设有官道(即现在的国道),是通往西京长安的国道。据传,唐代皇帝东巡就从这条国道通过,地方官员赴京必经。清代诗人留有诗句:乱石堆云莎草铺,一鞭迢递指征途。年年八月黄岗道,驴背秋山入画图。
  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城市建设扩大,经房地产开发,已开发成一片六层以上楼房区,该山消失。
  粟山粟山位于杨庄居西北6公里处,东与北马鞍山相对。山名取“苍海一粟”之粟,极言孤山之小。海拔61.4米,石质为辉长岩。《齐乘》载此山,该山亦为“齐烟九点”之一。山上有松柏,1962年,济南市民政局在山下建济南市火化场。
  匡山匡山位于杨庄居西,系“齐烟九点”之一。匡山,原名为筐山,其形状似筐子,故名。“太白读书处”刻石立于匡山西麓,刻石高约4米,宽2米,字为行楷书,落款:甲子仲秋朱云澜书。传说为李白读书处,筐山因为杜甫赠李白诗有“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的句子,而李白恰恰又亲到济南加入道教籍,又游过鹊山湖,于是济南人士就把“筐”去竹改“匡”,称为匡山,并在匡山上修了一座祠庙,还立了一块碑碣,标之日:“太白读书处”。山巅有寺,入门为前殿,后为正殿,东院北堂三间,西北转又一院落有石日“白虎石”,再北为太白读书堂,现该处房舍皆荡然无存,仅余此刻石。20世纪90年代以来,匡山居委会投资,在山上筑路修亭,已成为一处旅游景点。
  至于李白来此与否,金代诗人元好问的《济南杂诗》之一留有诗篇:“匡山闻有读书堂,行过山前笑一场。可惜世间无李白,今人多少贺知章 !”以此付之一笑而已。
  北马鞍山北马鞍山原名马鞌山。位于杨庄居西部5公里处,北邻药山,西为粟山,因山峰形似马鞍,故名。海拔87米,石质为辉长岩。
  清雍正七年(1729年)《山东通志·疆域》载:“马鞍山在西北十五里,药山之南。”据《史记》记载,公元前589年,鲁卫等国请晋师伐齐,师陈于鞌。春秋时期四大著名战役之一的“齐晋鞌之战”就发生在马鞍山一带。山上有苗圃、松柏,“齐烟九点”之一。
  马鞍山西麓有卫青墓,东麓有明代后七子李攀龙墓。
  药山药山位于杨庄居西北5.5公里处。无影山北路路西,南与北马鞍山相对,北望鹊山,海拔114米,石质为辉长岩。此山大小九个峰峦,故名“九顶莲花山”。《齐乘》载:“药山,山出阳起石,极佳,故名。”《历乘·舆地》称:“药山,城西北一十五里,有洞,产阳起石,上官微取无虚日”。有讥之者云:“阳起石同腽肭脐,登山涉海苦蒸黎,何如筐埠无穿凿,犹待花闲鸟漫啼。”
  山上曾建有“药王庙”,产半夏、远志、千头菊、茵陈、柴胡、生地等多种药材,是“齐烟九点”之一。
  清代,任宏远《赠药山高羽士诗》:远避云深处,结第在九峰。春前锄芍药,雨后种芙蓉。元悟心常静,丹炉火自溶。不缘卖药出,人世那能逢。
  进入20世纪90年代,市、区、镇、村多方支持,投资建设,年年义务植树造林,已建成药山公园,成为天桥区西北部的一处幽静天然旅游区,每逢五月、十月,每天来此爬山旅游的城乡人民达万人以上。
  标山位于杨庄居西,隔河相望,其东隔工商河与凤凰山相对,西与金牛山相望。元代著名散曲家张养浩乔居云庄,常游标山,并作《标山记》,其中日:“绰然亭(云庄别墅一亭,作者注)西三四里,有双山日‘标’。各广四十亩,童无树林,东西并峙。皆青石叠矗,势陂陀,可步行而上。按舆图经无其名,盖士人以傍无他山,唯此岩标可望,故以名之其居。”明崇祯六年(1633年)《历乘·舆地》载:“标山,城北一十里,山石并立如标,故名”。明万历年间,在山上建有“关帝庙”。清乾隆五十五年(1791年)在山上建一钟鼓楼。标山,山石裸露,石质辉长岩,山高海拔48米。是济南景观“齐烟九点”之一。
  访标山
  独特峰姿,竖如标尺,标山名之。
  松柏常青,秋枫染火,春柳垂丝。
  养浩拨冗频临,啸散曲,悠游四时。
  我化青山,青山化我,情景融诗。
  注:元代文人张养浩常来标山俯仰啸傲。他曾说过:“到标山来简直不知是我化青山,还是青山化我。”
  凤凰山位于杨庄居西边,隔河相望,其西隔工商河与标山相对,其东偏南为北园镇工商业区。据元著名散曲家张养浩《标山记》载,凤凰山与标山在地图上无名称,当地人统称二山为“标山”,“各广四十亩,童无树林,东西并峙。……东者上有洞如屋,可避风雨”。清代,该山峰因其状如凤凰展翅,故易名“凤凰山”。该山高海拔49米,石质为辉长岩石,山上有松柏。是济南景观“齐烟九点”之一。
  金牛山位于杨庄居西北,隔河相望。西、北两面濒临小清河,东隔工商河与标山相对。金牛山三面环水,山上松柏葱茏,山下河渠纵横,稻田荷塘,铺红衬绿,景色明媚秀润。据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济南大观》载:“金牛山在市西北十里,药山之南,规划为商埠公园,正谋兴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济南山水古迹纪略》载:“金牛山在市西北,森林秀蔚,亭舍豁然,现改为公园,以备夏秋间市民游览。”由于战乱,旧政府腐败,未能建成公园。直到1959年,人民政府将金牛山正式辟为公园。依山定势,错落有致地修建了熊猫馆、猩猩馆、狮虎馆、猴山、鸣禽馆、海豹池及小动物苑等,展出各种珍禽异兽。该园定名为“金牛公园”。1988年,更名“金牛山动物园”。1989年易名“济南动物园”。该山海拔46.7米,石质为辉长岩。金牛山森林葱郁,湖水环抱,境界开阔,布局巧妙,既表现了疏密相间、风格多样的园林建筑之美,又保持了原来的天然风貌,是济南以展出动物为主的综合性公园。
  游金牛动物园
  依山傍水,皆日金牛美。
  孔雀开屏争妩媚,戏耍群猴孩醉。
  霎时细雨霏霏,岂能草草回归。
  更有无边风月,落霞孤骛齐飞。
  伫望华不注山
  桀立孤峰昊天低,寺颓香火久来稀。
  齐晋当年鏕战急,创雄师。
  云雾润蒸华不注,黄河若练紧相依。
  如画风光今胜昔,展新姿。
  黄台山位于杨庄居东北3公里。该山居小清河以北,隔黄河与鹊山相望。清雍正七年(1729年)《山东通志·疆域》载:“黄台山,在县北八里,所谓黄台者,今之黄台桥也,而山随黄台得名。盖汉台县故城,在其东也。”明崇祯六年(1633年)《历乘·舆地》载:“黄台山:城北一十里,上有月阳寺。”黄台山月阳寺建于元代延祐四年(1317年)。寺内立有明、清、民国时期重修月阳寺的石碑20多通;东大殿有释加牟尼佛塑像;西大殿为老子、孔子塑像;西小院建有地母殿。寺前建有戏台,每年农历三月初八始为庙会,唱戏3天。1943年,由于战乱停止庙会。1946年,国民党军队在月阳寺修筑炮楼,寺内塑像全部毁掉。1963年,寺院建筑全部拆除。
  黄台山岩体为石灰变质的大理石,山高海拔61.4米。古时,山上树木攀藤,杂草丛生,是一座绿丘。1974年,在山上发现一座汉墓,从墓中出土有著名的东汉《七盘舞》石刻图像等文物。七盘舞(又称盘鼓舞)这一文物,可与史记中记载的“历七盘而纵蹑”而相互印证。黄台山历经开采,现已失去原貌。
  狗屎山该山位于杨庄居西2公里,西依济泺路,与济南动物园东门相对。石质为辉长岩,历经开采,现已成为孤石。
  狗屎山的传说
  在很久以前,太上老君的坐骑——神牛,偷吃了老君炼的仙丹,被玉皇大帝贬下界,去耕耘荒山野地,并差犬看守。有一年,凡间歹人,暗施魔法,想猎取神牛归己。一日,歹人乘其不备,袭击神牛。神牛受惊,一声长吼,直奔东北面去。这时,正在吃食的神犬,听到牛的叫声,不顾一切地追赶而去。神犬离去时尚未吃的食物,天长日久变成了一座小山,人们叫它“狗食山”,后来人们把“食”谐音“屎”,山名便成了“狗屎山”。至今,狗屎山仍立在金牛山的东边。
  鹊山位于杨庄居以北6公里,黄河北岸。山高海拔120.8米,石质为辉长岩。据元至元五年(1339年)《齐乘》载:“鹊山,府北二十里。王绘太白诗注云:‘扁鹊炼丹于此’。俗又为谓每岁七八月乌鹊翔集,故名。”明崇祯六年(1663年)《历乘·舆地》载:“鹊山:城北二十里雒口镇。其山无峰,望之如翠屏,大清河流之下,盐贾所处。世传扁鹊炼丹于此。”鹊山与华山隔河相望,济南八景之一“鹊华烟雨”美景,即是对二山的描写。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留有《鹊华秋色图》,描绘了鹊、华二山之美景。《历乘》所载的十六景称鹊山“远望之若万垒云屏”,故有“翠屏丹皂”之美誉。鹊、华二山,历来被视为济南的象征。华山峻拔孤秀,如出水芙蓉;鹊山岩壁横展,似临流翠屏。每当阴雨之际,登千佛山凭高远眺,两山对峙,云雾环萦;若有若无,若离若合,自有一种朦胧飘杳之美,无不寄托天涯游子思乡怀土之情。
  鹊山,松柏葱郁,有宋代修建的“鹊山院”(又名“鹊山寺”,今已废);
  有明崇祯八年(1635年)曾司璥修建的“万善寺”(今已废);现尚存扁鹊墓及墓碑,于1957年被定为济南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鹊山览胜
  雨霁云收,登高赏目,一扫烦愁。
  岁月无情,丹炉安在?卢医名留。
  揽云漫步遨游,真乃是,鹊华风流。
  绿水青山,元人杰作,千古悠悠。

知识出处

杨庄社区志

《杨庄社区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志内容包括:概述、行政区域、社区建设、经济管理与综述、农业、工业、商业、饮食、服务业、经济贸易、创业篇、文化、党政群团组织、居民、人物传略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济南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