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图书馆
济南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济南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一、市情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庄社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0972
颗粒名称:
一、市情概况
分类号:
D669.3
页数:
4
页码:
47-5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济南市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人口发展、气温环境以及历史发展等。
关键词:
地方
概况
济南市
内容
济南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山穹隆北麓,黄河南岸。地理坐标为北纬36°1′至37°4′,东经116°12′至117°44′。济南市是山东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重要的交通枢纽。周围与德州、滨州、淄博、莱芜、泰安、聊城等地市相邻。总面积为8154平方公里。至2004年,辖历下、市中、天桥、槐荫、历城、长清6个区,平阴、济阳、商河3个县和章丘市,有38个民族,总人口为590.08万人,第五次人口普查为592万人。
济南市依山傍水,地位冲要,地貌类型主要有低山、丘陵、平原和沿黄低洼四部分。南为泰山山地,北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复杂多样,大体可分为三带,北部临黄河平原带;中部山前平原带及南部低山丘陵带。境内有黄河、小清河两大系。黄河自西南至东北,流经市境北部;小清河源于济南,出境后自寿光羊角沟注入渤海。
济南市地处中纬度地带的山东内陆,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干燥寒冷,春季和煦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年平均气温在13℃~14℃之间,平均降水总量665.7毫米。
济南地理条件优越,自然环境优美,素以泉水众多,且清冽甘甜著称于世。宋代著名文学家曾巩对济南泉水写下过如是赞语:“齐多甘泉,甲于天下。”清代著名小说家刘鹗在《老残游记》中形容济南“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济南泉水,城区散布约100余处,号称“七十二名泉”,故济南又被世人冠以“泉城”之雅号。诸泉千姿百态,分布为:趵突泉泉群,五龙潭泉群,珍珠泉泉群,黑虎泉泉群。
众多的泉水构成济南独具魅力的风景特色。充满诗情画意的大明湖、绿色葱茏的千佛山与市内四大泉群交织成一幅多姿的彩卷,形成济南“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秀丽风光。大明湖杨柳垂岸,芙蕖盈湖,沿湖亭台楼阁,水榭长廊,引人人胜。千佛山海拔285米,悬崖下创建于隋代的兴国禅寺内,存有隋代雕凿的佛像多尊。登极远眺,黄河如带、明湖似镜、鹊华峙立、齐烟九点,泉城秀色,尽收眼底。另外,市区的万竹园、龙洞、佛峪、环城公园、泉城广场等名胜,犹如锦上添花,愈为泉城增辉。
济南是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因地处古四渎之一“济水”(故道为今黄河所据)之南而得名。据考古发掘资料,远在9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距今4000~4500年前以磨光里陶为特征的“龙山文化”,便是1928年首次发现于济南东郊龙山镇而被命名。夏代,龙山镇城子崖一带建有较大规模的城市。商周时代,济南为古谭国之地(谭国,东方方国,都城在今城子崖、平陵城一带)。春秋战国时代,济南属齐国,称“泺”、 “鞍”、 “历下”等邑,为齐国西南边陲重镇。秦代,地属济北郡(郡治博阳,即今泰安)。
西汉始置济南郡,郡治东平陵(今济南市章丘平陵城)。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设济南国,首府东平陵。前154年,废济南国,复置济南郡。汉武帝时,济南郡辖东平陵、历城等14县,属青州刺史部。东汉建武十七年(41年),济南郡复称济南国,辖14县,后改辖10县。
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屡屡更替,济南先后为魏、西晋、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东晋、刘宋、北魏、东魏、北齐、北周辖境,置郡置国,变化频繁。其间,济南郡治于西晋永嘉末年(313年前),从平陵(即东平陵)迁至历城。从此,今济南市区成为历代郡国、州府的行政中心。北魏皇兴三年(469年),设齐州,辖6郡35县,州治历城,济南又成为州、郡两级治所。
隋开皇三年(583年),济南郡改为齐州,辖历城等10县。大业三年(607年)又改称齐郡。唐朝建立后,复称齐州,辖历城、章丘、长清等6县。唐中叶天宝年间,齐州曾一度改称临淄郡、济南郡。五代时期,仍称齐州,先后为梁、唐、晋、汉、周国的辖境。
北宋,齐州先后属京东路和京东东路。政和六年(1116年),齐州升为济南府,辖历城、章丘、长清等5县。建炎二年(1128年)后,被金朝所据,仍为济南府,辖7县,属山东东路。其间,曾一度为原济南知府刘豫建立的伪齐辖境。元初,改为济南路,直隶于中央中书省。至元二年(1265年),辖棣州、滨州2州及历城、章丘、济阳、商河等11县。金元时期,济南先后为金山东东西路提刑司、元山东东西道肃政廉访司治所,是山东地区的监察中心。
明初,复称济南府,辖泰安、德州、武定、滨州4州及历城、章丘、长清、济阳、商河等26县。洪武九年(1376年),山东最高行政机关“承宣布政使司”由青州迁至济南,济南成为山东省会,全省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全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清初,沿明朝建置。雍正二年(1724年)、十二年(1734年)调整区划,济南府改辖德州和历城、章丘、长清、济阳等1州15县。
民国初期,撤销济南府,置岱北道,辖27县。1914年,岱北道改称济南道,辖县未变。1925年改辖历城、章丘、长清、济阳等10县。1929年7月,析历城县城厢及其四郊,正式设立济南市。时,济南市面积175平方公里,人口40万。1948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解放济南,设立济南特别市。1949年5月复称济南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经历了漫长的原始、奴隶、封建社会的济南,开始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1958年,历城县划归济南市。其后,章丘、长清县于1978年,平阴县于1985年,济阳、商河县于1990年陆续划归济南市管辖。1994年2月,济南市被正式确定为副省级城市,共辖5区5县(市)。至2004年,共辖6区3县1市。
济南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属今济南市籍的历史名人主要有:战国时代神医“扁鹊”(本名秦越人),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的创始人、战国思想家邹衍,口授今文《尚书》二十八篇于世的汉代学者伏生,请缨出使南越、为祖国统一事业做出贡献的汉代外交家终军,隋末农民大起义的起义军领袖杜伏威、辅公柘,唐朝开国功臣、一代名相名将房玄龄、秦琼,中国古代三大求法高僧之一的唐人义净(俗名张文明),中华词坛“婉约派”、“豪放派”的杰出代表、宋代文学家李清照、辛弃疾,金元散曲家张养浩、杜仁杰,宋、辽、金三部正史的总裁官张起岩,明代文坛前后“七子”边贡、李攀龙,明《宝剑记》等剧的作者、戏曲家李开先,明万历年间文学为一时之冠的内阁大学士于慎行,清经学家张尔岐,清《四库全书》的主要编纂人、藏书家周永年,古文献学家、清《玉函山房辑佚书》的纂辑人马国翰,近代民族实业家、“祥”字号商业的代表人物孟洛川等。
悠久的历史,优越的自然条件及重要的政治地位,使济南逐步成为山东省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的中心。
济南工业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冶铁、纺织、制陶等手工业就已达到一定水平。至明代,则成为全国33个手工业比较发达的城市之一。1904年,胶济铁路的开通促进了工业的发展。1905年,济南第一家电力企业——济南电灯公司开业。随后,印刷业、染织业、造纸业、榨油业、铜锡业、翻砂业以及窑业、建筑业相继发展起来。民国建立后至抗日战争前,是济南近代工业发展较快的时期,一些新兴工业,如化工业、面粉业、火柴业蓬勃兴起,尤其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为迅速。解放后,济南工业大发展,至1985年,济南市已建成冶金、电力、煤炭及焦炼、石油、化工、机械、建材、木材加工、食品、纺织、缝纫、皮革、造纸、文教艺术用品等14大工业门类齐全的综合工业体系。至2001年,济南市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442.7亿元,成品钢材280.9万吨,化肥28.7万吨,水泥572.3万吨,微型电子计算机19.9万部,彩色电视机50.8万台,家用洗衣机21.7万台。全年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746.9亿元,实现利税77.8亿元。
济南市农业生产获得大丰收,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消费品市场保持平稳,市场建设有大的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重点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外经外贸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有了大的改善。至2004年底,济南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18.9亿元,增长15.6%。第一产业增加值118.7亿元,增长7.8%;第二产业增加值742.4亿元,增长19.8%;第三产业增加值757.8亿元,增长13%。人均生产总值27610元(按现行汇率折算为3338.6美元),可比增长14.1%。
全市社会劳动生产率45158元/人;各项税收总额206.8亿元;全市境内财政总收入377.8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9.04亿元。
全年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99.5亿元;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1217.9万人次,其中接待境外游客创汇3698万
美元;全市从业人员358.5万人,再就业人员11.88万人。
全年粮食总产242.7万吨。原煤444.2万吨,化肥30.3万吨,钢690.1万吨,成品钢材489.8万吨,水泥1347.9万吨,载货汽车42941辆,彩色电视机41.2万台。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共547.6亿元。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0.5亿美元,其中出口额13.7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7亿美元。
年末各类学校在校学生128.19万人。
全市年末户籍总人口590.08万人,男女性别比例102∶100;全市人口出生率10.3‰;人口死亡率6.5‰;人口自然增长率3.8‰;暂住人口62.21万人。
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581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43元。泉城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提高。
济南市已成为山东省经济和金融中心,跨入全国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的前列地位,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勤劳、智慧、文明著称于世的济南人民,曾用奋斗的双手书写了灿烂的历史。在步人新世纪、新千年的今天,590余万泉城儿女,必将以前所未有的创造伟力,把泉城济南建设得更加美好。
知识出处
《杨庄社区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志内容包括:概述、行政区域、社区建设、经济管理与综述、农业、工业、商业、饮食、服务业、经济贸易、创业篇、文化、党政群团组织、居民、人物传略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济南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