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庄社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0961
颗粒名称: 序一
页数: 2
页码: 1-2

内容

山东省原副省长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郭长木
  欣闻《杨庄社区志》问世,感到由衷地高兴。这是济南市城市社区第一代社会主义新方志。它以极其丰富的内容,从不同的侧面,客观地论述了杨庄、张庄的历史和现状,真实地反映了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杨庄经济腾飞的全部历程,记述了杨庄由农村向城市转变的发展过程,充分展现了杨庄人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风貌。《杨庄社区志》的问世,是城市社区居委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一大成果,可喜,可贺!
  古往今来,勤劳质朴的杨庄人民在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辛勤耕耘,从昨天走向今天,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享有“镶嵌在齐鲁大地上又一颗明珠”的盛誉,闻名遐迩。
  世世代代,杨庄虽地处省会城市近郊,守着“金饭碗”,端着“穷饭碗”,依旧是一个贫穷的小农村。人们以种菜为生,住着黑泥坯屋房,过着“卖了细粮换粗粮”的穷日子。直到公元1978年,偌大的杨庄村,全村各业经济总收入只有30多万元,年人均收入只有108元,固定资产只有5万多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杨庄人民依靠党的富民好政策,干群一条心,团结奋斗,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奋发图强,一举甩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成为闻名省内外的社会主义新型社区。
  改革开放26年中,杨庄社区党委、居委和北洋集团三位一体的一班人,带领全居党员、干部和群众,立足本地实际,发挥地处城市近郊结合部的优势,扬长避短,不失时机,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奋力拼搏,改革开放以来短短26年的奋斗,使杨庄走过由“纯农型”、“工贸型”和“贸工型”经济的发展道路。以“抢抓机遇、扩大流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主攻方向;以“搞好大流通、建好大市场、造福一方百姓”为宗旨,大踏步地兴建、扩建各种市场;同时,先后建起30余处居办工商企业,千余名劳力从事工商企业生产;并建有与之配套的美食街、宾馆、饭店、银行、超市、运输、物流、停车、托运等服务单位,建有上万平方米的大型仓储设施和90多座高档化、花园式六层公寓住宅大楼,引进国内外商家大户云集杨庄建功立业,共同发展经济,使杨庄跨入了山东省村居级综合经济实力100强单位行列,建成了山东省文明单位,成为省市出名的“文明村居”和“小康村居”。
  如今杨庄居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工商企业鳞次栉比,幢幢高层居民住宅整齐划一;交通四通八达,有省城济南北部咽喉之称;一个环境优美、经济繁荣、交通便利、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社区矗立在黄河南岸,成为省会济南大都市的一角。
  改革开放26年,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所占比例微不足道,可就在这26年中,昔日这个欠发达的村居与时俱进,奇迹般地站立起来了。至2004年,各业经济总收入突破8.649亿元,是1978年30多万元的2883倍;人均纯收入4680元,是1978年108元的43倍;固定资产1.3717亿元,是1978年5万多元的2743倍;年上缴国家税金810万元,是1978年上缴税金0.6万元的1350倍。
  上述成就的取得是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是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是全居人民奋发图强、不息奋斗的硕果;是三代领导人领导全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丰功伟绩。
  杨庄人的成功,是我们时代变革的缩影,也是今日中国农村历史变革崭新社会风貌的体现,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代表了我们新时代的反思和追求。杨庄人民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将以新的姿态迎接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
  祝愿战斗在新世纪新千年的杨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
  2005年8月18日

知识出处

杨庄社区志

《杨庄社区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志内容包括:概述、行政区域、社区建设、经济管理与综述、农业、工业、商业、饮食、服务业、经济贸易、创业篇、文化、党政群团组织、居民、人物传略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济南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