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图书馆
济南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济南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章 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卷烟厂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0789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教育
分类号:
G527.52
页数:
7
页码:
132-138
摘要:
本章记述了济南市卷烟厂的教育事业发展情况。包括建立教育机构、文化教育、学历教育和技术教育等。
关键词:
地方教育
教育事业
济南市
内容
1951年,成立职工业余学校,隶属于工会管理。同年,定名职工业余文化学校。1958年11月,在全国大办业余教育的形势推动下,通过贯彻正规教育与业余教育“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业校改为“红专学校”,在校学员584人。1961年,由于“生产救灾”、“钢铁下马”,人员调动频繁,上课时间无法固定。“文化大革命”中,职工教育处于停顿状态。
1979年10月,恢复职工业校,成立了由13人组成的业余教育工作委员会。1981年10月,根据中央[1981]8号文件精神,成立教育科,具体负责业校和职工教育工作。1982年8月,根据上级有关指示精神,济南卷烟厂加强对职工教育的组织领导,教育科配备了专职干部,丁士惠任科长。1983年配备专职干部4人,专职教师8人,组成19人的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鲁守仁任主任,各车间部门相应建立了5~7人的职工教育领导小组,由一名教育干事具体负责职工教育工作。1983年,济南市职工教育办公室批准成立济南卷烟厂职工学校,厂长陈法德任校长,设教务、总务两个组,日常管理工作由教育科具体负责。
1985年4月,济南卷烟厂八届三次职代会讨论通过《济南卷烟厂职工教育办法》。此办法共分五章十一条,包括:第一章,职工教育的地位和任务;第二章,职工教育的体制与职责;第三章,职工学习的权利义务及规定;第四章,职工教育的师资;第五章,职工教育的教育设施及其他。
1988年5月,撤销教育科、宣传科等部门,成立了宣教中心,高子仪任宣教中心主任,并配备两名副主任,具体负责企业的宣传教育工作。同时,对职工学校领导成员进行调整,任命高子仪为职工学校校长。
1989年11月,撤销宣教中心,成立教育中心,配备正副主任各1名,专职教师15人,聘有兼职教师30人,校舍面积达到1471.4平方米,有课桌200套,并配备了录像机,录放机、投影仪等电化教学设施10余台,教学参考书700册。
1990年3月,调整和充实职工教育委员会,厂长孙其泽任主任,党委副书记李丽萍和工会主席张振国任副主任,委员17人。调整和充实一、二分厂职工教育领导小组和车间教育干事。
1993年,教育中心更名为教育处,王道基任处长。1995年8月,教育处更名为科教处,处长王道基。除教育培训外,又增加了科技管理职能。1996年,由于人员变动,科技管理职能归属其他部门,科教处重点做教育培训工作。
1998年10月,企业机构改革中,科教处撤销,教育培训职能归人力资源处,人力资源处下设职工培训中心,副处长李英雷分管教育培训工作,有专职管理人员5名。车间建立培训室,购买电视机、录放机、桌椅等教学设施。按照财政部的有关规定,教育经费的开支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5%提取使用。
2001年底,李英雷调离,由人力资源处处长卞新中负责职工教育培训。
第二节 文化教育
1951年,职工文化教育主要以推广“速成识字法”为主要内容。全厂543名职工中,有300人参加业校学习,共分8个班:2个高小班,6个小学班,专职教师1人。1952年,识字班入学率达到80%。业校开设的课程有:识字、语文、算术。有专职教员2人,有217名青年工人入学学习文化,占青工总数的94.7%。经过教育培训,职工的文化素质普遍提高。1955年,教师增至5人。至1956年,全厂35岁以下文盲人数只剩130余人,集中编为一个“识字班”,其余职工参加高小班的学习,并对原有高小以上文化水平的职工,设立两个初中班,课程为语文、数学。
业校对学习成绩优良者,实行奖励制度。1958年,“大炼钢铁”中,全厂共有职工1195人,其中从梁山县等地调来支援钢铁生产的农业工约300余人,文盲较多,因此,“扫盲”成为当时职工教育的重点。为加快“扫盲”进度,市教育局和区教育办公室对语文教师进行“汉语拼音”培训。1959年,对小学班实行了“汉语拼音”教学。每天分3次上课。由于师资不足,从车间抽调2人到济南教师培训班学习一年,回厂后任专职教师。当年共配备专职教师5人,兼职教师14人,职工教育基本正常,教学场地基本固定,有619人入学,共设初中班5个(226人),高小班5个(393人),另有扫盲班5个(252人)。全厂职工1022人,入学率达50%以上。
1960年,全厂职工减至772人,学员无法按时上课,教师大部分调离。1962年在校学员68人,1963年在校学员77人。“文化大革命”中,职工教育工作停顿。
1976年,成立“七二一”职工大学,张同吉任校长,李春英任副校长。学习形式为半日制,开设政治、数学、机械制图、电工4门课程,第一批学员有15人。1977年10月,学校停办,学员分配到各生产部门。
1979年10月,职工业校有专职教师2名,兼职教师10名,10月30日正式开学,学员72人。课程设置有数学、机械制图,每周上课两次。此外,有71名职工在外培训,参加电大、夜大的外语、财会、电工班学习。
1981年开办初中数学班(学员17人)和高小班(学员43人)各1期,并有142名职工参加政治、技术培训班的学习。
1982年,根据中央“五部委”联合通知精神,对“文化大革命”以后入厂的青壮年职工,在政治思想和文化技术方面进行补课(简称“双补”),政治思想教育由宣传科负责,文化补课由教育科负责。为参加济南市组织的青壮年文化摸底统考,从4月份开始对符合条件者进行业余补课,共开班15个(其中快班1个),设语文、数学2门课程,为期4个月,有1231名学员参加文化补课。8月,619人参加全市统考。12月,332人参加统考。两次统考中,初中补课合格者共134人。统考结束后,各车间、部门的130名编外人员,参加了为期半年的脱产学习。脱产学习分初中班和小学班。初中班开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4科,小学班开设数学、语文2科,这是教育科成立后的第一期脱产培训班。
1982年,在青壮年职工中,属于“双补”对象的有1462人,占全厂职工总数的67.8%。1983年至1984年5月,先后举办了12期脱产文化培训班(其中1期脱产3个月,另外11期脱产1个月)、11期业余培训班。参加“双补”的人数占应补课职工总数的87.4%,累计统考合格人数为778人,占“双补”职工总数的53.1%。1984年部分初中补课人员合格后,继续高中课程的学习。济南市职工教育办公室举办电视高中,厂里购置电视机,举办半脱产电视高中班,有30人参加1986年结业。同年,开设了业余高中文、理科班各1个,有学员166人,由教育科专职教师授课。文科班课程有语文、数学、政治、历史或地理共4门,每年两次参加济南市统考。4门课程全部合格者发高中毕业证书。1985年,举办初中补习班10余个,参加学习人数303人,至此,初中文化补习工作告一段落。从1986年开始,文化补课转入高中阶段,1988年,高中文化补习结束。
第三节 学历教育
济南卷烟厂的学历教育从1954年开始,当年厂保送10人到山东大学工农速成中学学习,但大部分因文化基础差或身体等原因相继中途退学;1974年选送两名“工农兵学员”到山东工学院学习;1979年到1984年,有26人考入电视大学(其中1979年6人,1980年7人,1982年4人,1983年6人,1984年3人),毕业后都成为各部门的骨干。1985年,有25人参加济南市干部电视大学学习。至1986年,参加刊大、夜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大专学习的人数达到85人。
1986年下半年,受山东省烟草公司委托,开办了一期全日制财会中专班,招收学生50人,开设了语文、数学、政治、统计原理、会计原理等基础和专业课程。基础课由厂教育科专职教师授课,专业课教师从省银行学校等外校聘请,学员毕业时颁发青州烟草中专毕业证书。日常教学管理均由厂教育科负责,此班学生两年后毕业。从1987年开始,参加高等学历教育的学员人数逐年增多,学习形式多以函授、业大、自学考试等为主,截至1997年底,共有147人获得了中专以上毕业、结业证书。
1997年,国家局举办第一期硕士研究生班,企业推荐3名青年参加学习,其中工业工程专业1人,计算机专业2人,有1人取得结业证书。1998年,派3人参加国家局第二期硕士研究生班学习,专业为分析化学,此班学制两年,学习形式为半脱产,每学期脱产学习两个月,3人均取得了结业证书,其中有2人通过了硕士学位入学考试,继续攻读硕士学位。1999年,厂又选派3人参加了第三期硕士研究生班的学习,专业分别为计算机1名、机械电子工程2名,并于2000年取得结业证书。
2001年,派出2人到国家局举办的机电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9人考取天津财经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在职硕士研究生,8人考取北方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在职硕士研究生,另有19人报名参加自学高考、业大、函大、党校等成人高校的入学考试。
第四节 技术教育
一、岗位技术培训
1959年,每周举办一次技术培训。1980年不定期举办不同形式的技术学习班,200多人参加,主要课程有安全、配方工艺、工艺流程、卫生保健。1984年,举办外语培训班1期,41人参加,每周两个下午上课,主要学习英语基础知识。1986年停产检修期间,组织了255人的岗位培训,学习厂史、厂规厂纪、岗位责任制、卷烟工艺、质量标准、全面质量管理等内容,培训结束时进行考核,学员平均成绩为82.1分。
1987年2月,厂制定了《关于生产班组长培训意见》,对班组长进行培训,全厂126名班组长分4期脱产轮训完毕,主要学习内容为《班组管理基本知识》;11月,举办两期班组长以上人员全面质量管理培训班,84人参加。
1988年,济南卷烟厂被省公司列为全面质量管理验收单位。组织员工采用自学、业余、脱产形式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培训,1770人接受培训,其中575人参加济南市质量管理协会组织的统考,550人领到了结业证书。
1989年,山东省公司安排技师考评工作,委托厂教育中心编写了制丝、卷制、包装和MK9 -5机电气等学习资料。厂成立了技师考评小组,对12名报考技师人员进行了应会考核,其中10人被山东省烟草公司评为技师。
1990年初,十届二次职代会通过了《中级技术工人技术培训暂行规定》,并成立了由13人组成的“中级技术培训领导小组”,孙其泽任组长。根据《中级技术工人培训实施计划》,分别于3月19日至6月20日、9月14日至12月3日举办了两期中级技术工人脱产培训班,由专职教师授课。开设了数学、机械制图、机械基础、钳工基础、电工基础、卷烟工艺等课程,总学时分别为528小时、612小时。结业时,为考核合格人员颁发了中级工培训证书。
1991年2月22日至3月21日,企业对新招收的100名工人进行了岗前培训,培训内容有厂规厂纪、安全教育、卷烟技术、政治、烟草专卖、质量教育等。9月5~10日,对新进厂的87名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实施了岗前培训。9月12日至11月15日,举办第三期中级技术培训班,招收学员34人。11月,企业准备使用新设备,由教育中心教师带队,率9人去上海卷烟厂学习FOCKE350S包装机组和PRO-TOS70卷接机组相关技术,22人去昆明学习制丝线设备技术。
1992年4~5月,厂派出2批32人去北京学习COMAS制丝线设备;8~9月,分两批对新进厂的63名大中专生和50名技校生进行了厂史、厂规、厂纪、安全教育等内容的培训。
1993年,派出20余名管理人员、30多名工人出国接受业务和技术培训。同年,济南市掀起“万人学外语”活动,有600多人参加适应性英语培训,74人参加初级英语培训班。聘请市教育学院英语教师授课,每周学习两个半天,1994年结业。
1995年,举办新制丝线、质量检测、膨胀烟丝线等培训班30多个,培训员工2200人次。
1996年,开展ISO9000贯标工作,对全员进行贯标培训,由省质检所派人授课,举办了34人参加的第一期内审员培训班。
1997年,派出17名员工到上海西门子培训中心学习,并举办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贯标知识等培训班,有786人参加学习。
1998年,举办了61期钳工技能、烟叶分级、KDF2操作等培训班,培训2794人次。
1999年8月,对从生产一线转岗到东裕隆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的37名员工举办了为期3周的转岗培训班,开设了建材基础知识、力学知识等课程,聘请省建材学院教师授课。同年,集团在哈萨克斯坦建厂。10月25日至11月25日,举办赴哈人选培训班一期,有28人参加,开设了外事政策、俄语日常用语等课程。12月19日,山东省烟草专卖局职业技能鉴定站组织厂卷接操作工进行高级工技能鉴定的理论考核,共有139名员工报名参加理论考核,有131名员工理论考核合格,取得了参加技能考核的资格。年内,采取自办与大专院校联办的形式,举办了32期计算机培训班,其中厂内自办26期,与山东轻工业学院联办6期,共培训厂级领导、中层和一般管理人员633人,培训重点内容为计算机办公软件和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年内,分两期为77名营销人员举办营销知识培训班,学习时间分别为3个月和半个月,聘请山东经济学院教授授课,较系统地讲授了市场营销、推销技巧、市场调查与预测、销售心理学等课程。
2000年6月2~5日,山东省烟草专卖局鉴定站派出考评小组来厂,对理论合格的131名卷接操作工进行实际操作考核,成绩合格,取得了由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指导中心颁发的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9月,山东省烟草专卖局鉴定站又对包装操作工和成型操作工实施技能鉴定,报名考生共291人:包装操作工245人(其中高级工177人、中级工68人),成型操作工46人(其中,高级工32人、中级工14人)。考核机型有SASIB6000、G·DX1、FOCKE350S、FOCKE465和KDF2。经理论考核,285人取得实际操作考核资格。11月6~10日,组织进行实际操作考核,参考人员全部合格。
2001年4月,组织烟机设备修理工、制丝操作工和烟草检验工技能鉴定的报名工作。5月20日,技术中心、质量管理处、烟叶处、一部一车间、一部二车间等部门共派出16人到青州烟草中专参加高级烟叶分级工技能鉴定,经过半个月的培训,16名员工鉴定成绩全部合格。6月28日,山东省烟草专卖局职业技能鉴定站对435名报名人员进行理论考试,除缺考人员外,424名参考人员成绩全部合格。8月21日开始,由省局鉴定站派出的考评小组对理论合格人员进行实际操作考核,有5人缺考,419人合格,取得了国家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其中,制丝操作高级工141人、中级工18人;烟机设备修理高级工162人、中级工19人;烟草检验高级工75人、中级工4人。同月,经与市劳动保护教育中心协商,组织电工职业技能鉴定,经过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有125人取得了济南市工人技术考核委员会验章的职业资格证书,其中,高级工83人,中级工42人。11月,省局人事劳资处和鉴定站组织汽车驾驶技师和烟机设备修理技师技能鉴定理论考试工作,集团公司驻济单位的8名汽车驾驶员和济南卷烟厂的35名烟机修理工分别参加了考试,8名驾驶员和34名修理工成绩合格,取得了实际操作考核资格。年内,举办“营销知识”、“钳工技能”、“质量检验”等培训班共61期,4256人次接受培训。
二、设备技术培训
设备管理技术培训工作始于1975年。当时,为适应卷烟生产发展的要求,组织职工学习操作维修技术。
1976年5月,包装车间新进两台上海烟草轻工机械厂制造的4 -5A包装机,在没有教材和教师的情况下,三车间保全组将其中一台解体,并将拆下的部件按顺序编号,然后按编号顺序安装,对一时不能掌握的部位对照另一台样式机反复拆装,使维修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了新设备的结构和性能。
1977年,为使维修人员在技术上得到进一步提高,在4-5A包装机大修前,先对维修工进行反复的拆装训练,然后再行解体大修,这是济南卷烟厂较早的系统设备技术培训。
1985年“七五”技改后,厂与乐富门公司合资,引进国外设备,先后派出20多人去新加坡接受新设备技术培训。
1992年至1993年,组织多人去西安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参加中国设备管理协会举办的为期3个月的设备管理人员上岗培训学习班,参训人员均取得较好成绩。
1993年8月,为了尽快开展设备状态监测工作,济南卷烟厂首次派出20人到烟台参加山东省润滑技术培训和设备状态监测培训;1994年,派出多名设备管理人员去兖州兴隆庄煤矿学习设备状态监测;1995年11月,又派出4人到上海交通大学学习设备状态监测。
从1995年起,每年安排3~6名设备管理人员参加山东省设备管理协会组织的设备管理干部上岗培训。到2000年,有15名设备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并全部取得了上岗资格。
1996年1月,聘请上海航空测控六三三研究所专家来厂授课,在车间现场讲授设备状态监测知识。制丝车间和五车间8人参加了培训。6月,经山东省设备管理协会的协调,由山东建材学院教授来厂讲学。
1997年4月,设备管理处在润滑站和计量中心分别建立了设备状态监测培训室和计量培训室。5月,邀请上海航空测控六三三研究所主任吴凯来厂进行状态监测技术咨询活动。同年6月至1999年,共举办润滑学习班8次,其中集团润滑学习班1次,状态监测学习班5次,集团状态监测学习班1次,参加人员达63人次。1997年11月,根据山东省烟草公司的要求,以《烟草工业专用机械设备润滑手册》为教材,组织举办学习班,生产车间有7人参加,收到良好效果。
至2001底,济南卷烟厂有烟草行业特有工种高级工638人,中级工124人。其中,制丝操作高级工141人,中级工18人;制丝修理高级工54人,中级工17人;烟草检验高级工75人,中级工4人;烟叶分级高级工25人,中级工2人;卷接包修理高级工90人;成型修理高级工18人,中级工2人;卷接包及成型操作高级工235人,中级工81人。
三、出国培训
1985年9月,按照《关于乐富门国际公共股份有限公司向山东省烟草公司及济南卷烟厂无偿提供机器设备和技术协助的合作协议》有关条款,吴守则、张鹏、于纪华赴乐富门公司(新加坡)接受设备技术培训。
1986年1月,陈海军、刘开庆2人到乐富门公司接受管理培训,其中在新加坡培训3个月,在英国培训3周。
1993年5月,丛亮滋等6人赴德国虹尼公司接受技术培训。8月,柳超等12人前往意大利接受技术培训。赴意人员中最年轻的只有20岁。10月,刘杰等12人赴德国虹尼公司参加了为期3周的技术培训。同月,段玲等6人赴德国FOCKE公司参加技术培训。
1994年1月,为引进英国DISTKLLERS公司CO2膨胀烟丝生产线,李方海等6人去英国DIST-KLLERS公司培训两周。7月,为确保从德国虹尼公司购进的PROTOS70设备正常运行,王道基等10人前往德国接受了为期3周的技术培训。8月22日至9月16日,为引进德国FOCKE公司包装机,黄际合等6人赴德国参加了在费尔登举办的培训。
1997年5月,蒋海岩等4人赴美国参加技术培训。7月,孙积承等12人赴德国接受PROTOS70卷接机组技术培训。
1998年6月15日~7月5日,李开齐等5人赴巴西接受设备培训。6月,黄际合等4人赴美国参加INGERSOLL离心式空压机培训。8月23日至9月12日,张振国等11人赴德国汉堡接受电气、机械技术培训。
1999年5月10~30日,选派6名工程师到意大利GD公司接受电气和机械技术培训。5月25日,派员到津巴布韦烟草科研所接受了为期5天的学习培训,并到几家公司采购烟叶、制作标样,洽谈烟叶采购的价格,实地考察津巴布韦土壤、肥料和烟叶生产的栽培技术。同月,张富廷等5人赴美国考察引进GE公司SP预应力空心板生产技术。同月,孙曙军等6人赴意大利GD公司进行G·DX2设备培训。10月,张鹏等5人赴美国康柏公司进行为期14天的学习。其间,学习了包括ATM技术在内的先进的网络技术及服务器的应用,并考察了计算机网络在国外烟草行业的应用。同月,郗继忠等2人赴美国T兀公司交流烟用香精香料技术。12月,段玲等4人赴日本进行滤嘴棒生产技术合作交流。
2000年2月,应德国虹尼公司邀请,郝贵荣等6人赴德国进行为期21天的设备培训,学习PRO-TOS70卷接机组相关的电气和机械技术。6月,张富廷赴英国、德国参加工业经营管理培训。7月,郗继忠等2人赴荷兰齐华顿香料公司交流低焦油卷烟技术。8月,段玲赴英国参加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培训。12月,柳军生赴澳大利亚学习投资管理。
2001年2月,安郁厚赴澳大利亚参加审计培训。5月,李玉斗赴澳大利亚进行为期21天的经济管理培训。同月,赵宝忠赴美国,蒋海岩赴美国、加拿大,王洪祥赴德国、英国进行技术学习和业务洽谈。7月,董树艳等6人赴德国虹尼公司进行技术培训。同月,段玲等7人赴德国虹尼公司进行考察与培训。9月,毕建立等4人赴美国,郗继忠等3人赴新加坡交流卷烟生产技术。10月,陈贵吉赴捷克斯洛伐克、荷兰进行产品开发与市场考察。12月,叶逊等赴加拿大、巴西进行技术考察与学习。
四、“四项技能”竞赛
自1999年起,济南卷烟厂按照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每年开展旨在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四项技能竞赛”活动。成立16人的竞赛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张富廷、孟令权,副组长谢家祥。
“四项技能”是指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综合知识、计算机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综合知识竞赛,主要考察管理人员政治经济理论、法律知识、企业文化和业务知识,以考场答卷的方式进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察汉字录入、版面设计、文字编辑、制表及电子邮件收发的能力,以上机操作比赛的形式进行;语言表达能力考察口才、逻辑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以专题演讲、即兴演讲或辩论赛的形式进行;文字组织能力的考察以撰写论文或现场命题作文的形式进行。
1999年至2001年,竞赛难度逐年加大,共有3192人次参加竞赛,500余人次受到表彰。1999年,“四项技能”竞赛被评为集团十件大事之一。2001年,“四项技能”竞赛被评为济南卷烟厂管理创新成果三等奖。
第五节 教育刊物
一、《卷烟科技》
1982年1月1日创刊,由厂资料室主办,赵杰任主编。后改由济南烟草集团公司、厂科技档案室、厂科协主办,共计发行84期,1997年5月停刊。创办初期,主要介绍卷烟工业科学技术方面的情报、资料、科研及技术革新方面的专题报道及动态,刊登学术文章。后来成为厂科学技术协会的刊物,目的是为员工提供经验交流、献计献策的园地。《卷烟科技》的创办,对提高济南卷烟厂员工的科技水平、促进厂内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发挥了作用。
二、《卷烟教育》
创刊于1993年2月,由教育处主办。厂长孙其泽题写刊名,不定期出版。有“企业管理”、“生产现场管理”、“卷烟设备”、“原辅材料”、“市场经济”、“信息转载”、“知识咨询”、“教育动态”等10多个栏目,发至各处室、部门。
1996年停刊,共计出版26期。
知识出处
《济南卷烟厂志》
本志上限为1928年,下限为2001年,大事记延至2002年6月。记述了济南卷烟厂历史发展过程中重大事件及经营、生产、科技、人物等各方面的历史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济南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