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图书馆
济南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济南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章 生产组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卷烟厂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0754
颗粒名称:
第三章 生产组织
分类号:
F243.1
页数:
5
页码:
77-8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济南市卷烟厂生产组织情况的具体介绍,内容主要介绍了中国卷烟生产的历程和管理机构的设置。建国后,卷烟生产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管理机构的调整。
关键词:
济南市
生产组织
生产篇
内容
建国前,东裕隆烟草公司时期设生产经理管理生产,设有制丝、卷烟、包装3个组,由大组长负责组织生产。东亚烟草公司济南工场时期设置生产课管理生产,设有制丝、卷支、包装3个间,生产组织不甚完备。山东第一烟草公司时期,由出品部负责卷烟生产,分为企划、包装、卷烟、配料4部分,由大组长负责生产。
建国后,随着卷烟生产的发展,生产组织发生了很大变化。1950年4月,迁厂黄台并更名为“黄台烟厂”,生产组织机构逐渐规范,设置“五课三间”。其中,“三间”分别是制丝间、卷制间、包装间。1952年,调整为“七课四间”,“四间”分别是制丝车间、卷支车间、包装车间、动力车间。
1953至1963年,生产组织以制丝、卷制、包装3个车间为主,配以辅助车间(动力或机修),先后有生产副厂长王会山、黎明辉、肖云亭组织生产。1958年,成立炼铁车间。至1963年,设制丝、卷制、包装、机修4个车间。
1964年11月,试行总分厂制,由生产副厂长肖云亭组织生产。
1976年10月,设立高档烟车间,生产甲级无嘴烟和滤嘴烟。同年12月,成立济南再生丝加工厂生产烟草薄片。
1980年4月,改造高档烟车间,改造后日产能力达到120箱。1984年5月,济南卷烟厂进行体制改革,将制丝、卷支、包装车间合并为一车间,高档烟车间更名为二车间,原东郊分厂改为三车间。1988年5月,组建一分厂、二分厂,保留三车间。一分厂下设制丝、卷烟、包装3个车间,二分厂下设制丝、粗支烟、卷接包、滤嘴成型4个车间。一分厂厂长陈贵吉,二分厂厂长陈毅力,三车间主任张富廷。
1992年6月,济南卷烟厂再次调整生产布局。一分厂设置制丝车间、光烟车间、嘴烟车间、将军烟车间、嘴棒成型材料车间,二分厂设置一车间、二车间、三车间。7月,迁入将军路厂区,成立济南卷烟厂一分厂,厂长陈贵吉,党总支书记李洪生,设备副厂长石金大,生产副厂长冯承国,工会分会主任李开齐。二分厂厂长李玉斗,党总支书记马长忠,设备副厂长吴守则,生产副厂长段玲,工会分会主任宋玲。
1994年9月,撤销一分厂嘴棒成型材料车间、二分厂滤棒成型工段,设置烟丝膨胀车间,隶属一分厂。同年11月,增设一分厂五车间,隶属一分厂。同年12月,撤销一分厂、二分厂建制,一分厂改为生产管理部,部长刘杰,党总支书记李洪生,设备副部长石金大,生产副部长冯承国,安全副部长靳成禄,工会分会主任孙曙军。下设一车间(原一分厂制丝车间)、二车间(原一分厂膨胀烟丝车间)、三车间(原一分厂嘴烟车间)、四车间(原一分厂将军烟车间)、五车间(原一分厂五车间)。原二分厂一车间(制丝)、滤棒成型车间、烟草薄片车间划归济南九州实业中心工业部。
1995年11月,段玲任生产管理部部长,李洪生任党总支书记,孙积承任生产副部长,张鹏任设备副部长,靳成禄任安全副部长。同年11月,增设六车间(装封箱车间),隶属生产管理部。1996年7月,孟令权任党总支书记。
1997年6月,生产管理部整合备件仓库,将5个备件库合并为制丝和卷接包两个备件库。
1998年1月,济南九州实业中心工业部滤嘴成型车间划归生产管理部,改称生产管理部七车间。同年2月,济南九州实业中心工业部烟草薄片车间划归生产管理部,改称生产管理部八车间。同年10月,在集团公司综合配套改革中,生产管理部改组为生产一部、生产二部,两部共设10个车间。
第一节 生产一部
1998年10月,成立生产一部。部长李开齐,党总支书记郝贵荣,副部长冯承国(分管安全)、安育信(兼任六车间主任)、副部长樊留生(兼任二车间主任)。一部主要职责是:烟叶挑选、制丝(膨胀丝加工、薄片丝加工)烟丝的贮存与供给、动力供给、除尘等。下设6个车间:一车间(烟叶准备车间)、二车间(制丝车间)、三车间(膨胀丝车间)、四车间(薄片车间)、五车间(储供丝车间)、六车间(动力车间)。1999年2月,李开齐离任,安育信任部长,2000年3月,安育信离任,同年5月,樊留生任部长。2001年末,有员工533人(含部所属人员39人)。
一、生产一部一车间(烟叶准备车间)
该车间为生产辅助车间,主要工作是挑选“三高”(高配方、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所需烟叶。1998年10月,成立生产一部一车间。2001年起,对委托加工的打叶复烤烟叶进行过程检验。
至2001年末,车间共有员工35人,其中男6人,女29人。中专以上文化程度22人;党员5人。下设一个工段,单班生产制。车间主任、党支部书记赵云泽,副主任程显智。
二、生产一部二车间(制丝车间)
负责济南卷烟厂和集团公司所属部分烟厂的制丝生产任务。
1984年以前,只有1条制丝生产线。1988年5月,设立一分厂、二分厂,并各有1条制丝生产线。一分厂制丝车间(3000kg/h制丝线)主要生产低档卷烟产品所需的烟丝;二分厂制丝车间(2000kg/h制丝线)生产中高档卷烟产品所需烟丝。
1992年7月,“七五”技改易地迁建改造工程顺利完成。北园路厂区一分厂撤销,在将军路(原大桥路)厂区重组一分厂。制丝车间称一分厂一车间,生产工序有制丝、储供丝、除尘等,承担将军路厂区制丝生产任务。二分厂制丝车间承担二分厂卷烟所需烟丝,并为乐富门公司加工烟丝。1993年,储供丝、除尘工段从制丝车间分离。
1994年9月,二分厂制丝车间并入一分厂制丝车间,部分人员同时并入。同年12月,撤销一分厂、二分厂,成立生产管理部,制丝车间改称生产管理部一车间。
1998年10月,调整生产机构,设立生产一部、生产二部。制丝车间隶属生产一部,改称生产一部二车间。
2000年末,车间提出“立足岗位,服务于产品质量,追求对顾客100%的忠诚度”的车间精神。车间每月开展“星级岗位”和“星级班组”的评比。在TQC活动中,车间QC成果《提高烟丝掺兑精度,稳定产品内在质量》获1999年度烟草行业QC成果三等奖,《提高梗丝的填充值》获济南市2000年度QC成果评比一等奖,《延长真空机冷凝箱的使用寿命》获烟草行业2000年度QC成果二等奖。
至2001年末,车间共有员工226人,其中男122人,女104人。中专以上文化程度142人;党员25人,团员27人。车间副主任孟庆华、曹衍华、韩勇,党支部副书记曹衍华。主要生产设备有5000kg/h、2000kg/h制丝线各1条。
三、生产一部三车间(膨胀丝车间)
该车间承担膨胀烟丝的生产任务。
1994年7月,车间组建,有员工13人,单班生产制。1995年5月起,由英国狄更生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对安装的570kg/小时CO2膨胀丝生产线进行调试、试车。1995年11月,带料试生产。1996年4月起,实行两班生产制。同年11月起,实行三班生产制,每班20人。1997年3月起,实行“四班三运转”,每班15人。1998年10月,改称生产一部三车间。1999年1月,制丝工序改为白班单班生产。
2001年末,车间共有员工59人,其中男47人,女12人。中专以上文化程度47人;党员12人,团员9人。车间主任、党支部书记朱志远,副主任迟建国。设备有CO2膨胀烟丝生产线1条(包括浸渍器、升华器、CO2储罐、工艺管路、CO2压缩机、主制冷机、焚烧炉等)。
四、生产一部四车间(薄片车间)
主要生产烟草薄片丝。以制丝、卷烟加工中产生的碎叶、碎丝、短梗、梗签、烟末为原料,制成烟草薄片,经切丝按比例掺入烟丝,以达到充分利用烟草原料的目的。
1994年4月,投资100万元,改造北园路厂区原一分厂制丝车间部分厂房(约900平方米),购进90kg/h生产线2条及辅助设备,成立薄片车间,隶属二分厂。同年9月,薄片车间正式投产,实行“四班三运转”,月均生产薄片丝10万公斤。
1994年12月,薄片车间划归济南九州实业中心,所产薄片丝专供济南卷烟厂。1997年,投资1000万元重建薄片车间,购进LB13薄片丝生产线4条。车间下设4个生产班组,实行“四班三运转”,车间定员43人。同年10月,划归生产一部,改称生产一部四车间。确立“全员参与,一职多岗,精心操作,管路畅通”为车间精神。
2001年末,车间共有员工40人,其中男27人,女13人。中专以上文化程度21人;党员8人,团员4人。车间主任、党支部书记崔维亮。
五、生产一部五车间(储供丝车间)
该车间主要工作是:根据工艺要求和生产需要,保证烟丝混配均匀,平衡烟丝的含水率;为制丝和卷接包工序提供除尘和风送动力;向薄片车间输送下脚料;对各生产车间温度、温湿度进行控制,满足相关车间的工艺指标要求;储存并向卷接包车间输送烟丝;生产车间浴室的管理。有储供丝、除尘、空调等工序。
1994年10月,车间组建,原名生产管理部五车间,人员由隶属分厂的储供丝、空调、材料3个工段和无嘴烟车间部分人员组成,有员工179人。车间设储供丝、空调、材料3个工段,实行四班三运转。1997年1月,材料工段归属生产管理部六车间。1998年10月,改称生产一部五车间,设储供丝、空调两个工段。1999年7月,储供丝、空调工段合并。
2000年10月,开展“车间精神用语”征集活动,收到124条,最终确定“你的需求就是我们的工作目标”为车间精神。车间在设备管理中强调预知维修和超前维修,制订了储丝柜、除尘、空调巡检记录,推行“1+1”巡检维修制度,建立了设备监测档案,重点对风机、电机、电机轴承、电气元件、振动等指标参数进行监测记录。车间推行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储供丝采用现场总线控制方式,除尘已基本实现无人化作业,空调采用微机采集数据、温湿度集中显示、远程控制。2001年10月,空调工段“蜡烛”QC小组被中国质量管理协会、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命名为“2001年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该小组研究课题“提高温湿度合格率”解决了生产车间温湿度合格率低的难题。
2001年末,共有员工65人。其中男52人,女13人。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39人;党员11人,团员6人。车间主任、党支部书记肖云,副主任乔云胜。主要设备有单层贮丝柜18组,双层贮丝柜12组,喂丝机9台,除尘设备24台,空调设备21台。
六、生产一部六车间(动力车间)
该车间承担全厂水、电、蒸汽、空压气的供应及制冷供暖、污水处理任务。
1996年10月,成立能源动力处动力车间,有员工136人。下辖锅炉房(将军路厂区)、空压站、制冷站(将军路厂区、北园路厂区各一)、水泵房、高压配电室(将军路厂区、北园路厂区各一)、换热站(北园路厂区)、东库配电室。1998年10月,能源动力处撤销,动力车间划归生产一部,更名为生产一部六车间,有员工135人。1999年6月,高压配电室、北园路厂区换热站、北园路厂区制冷站划归实业公司,东库配电室划归物业公司。1999年,车间确定“动力车间,绿色家园”为文化用语,并设有宣传专栏《动力之声》。主要技术创新项目有:锅炉给水热力除氧装置蒸汽管道改造,空压机后冷却器排水管道改造,空压站经济责任制考核制度,通过补偿式自动调温系统节约换热费用等。
2001年末,共有员工69人,其中男53人,女16人。中专以上文化程度32人;党员16人,团员5人。有特殊工种4种,计38人。车间主任张界卓,党支部副书记、副主任束成军。主要设备有锅炉5台,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3台,空压机5台,变压器10台。
第二节 生产二部
1998年10月,成立生产二部,部长王宝利,党总支书记孙曙军,副部长孟新青(分管安全)、刘继业(兼任四车间主任)、闫鲁(兼任一车间主任)。2001年3月,部长王宝利调离。生产二部下设4个车间:一车间为软盒产品生产车间,二车间为硬盒产品生产车间,三车间为装封箱车间,四车间为滤嘴成型车间,承担烟支卷制、滤嘴成型、滤嘴接装、产品包装等主要生产任务。至2001年末,有员工685人(含部所属人员56人)。
一、生产二部一车间(全包车间)
负责软盒卷烟生产。主要工艺流程为烟支卷制、滤嘴接装、产品包装。
1992年7月,由二分厂三车间和9N工段合并组成一分厂三车间。负责全厂软盒84mm和100mm规格产品的生产。1994年12月17日,撤销一分厂、二分厂,成立生产管理部,一分厂三车间改称生产管理部一车间。车间先后实行了二班制、三班制,1995年10月,正式实行四班三运转工作制。1995年末,一分厂三车间更名为生产管理部三车间。1998年10月,隶属生产二部,改称生产二部一车间。
该车间以“优良的工作和产品质量来自于员工的敬业精神”为车间精神,通过走访市场、换位思考及开展质量大讨论活动,增强员工质量观念。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制订了《车间管理手册》;创办了内部刊物《车间经纬》;建立了“曝光台”、“建议箱”,使车间管理工作置于员工的监督之下。
该车间曾被评为省、市青年文明号、“模范职工小家”、省级和国家级“管理样板车间”、山东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党员素质工程”先进单位、济南市五一劳动奖状先进集体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称号。
2001年末,共有员工319人,其中男176人,女143人。中专以上文化程度137人;党员22人,团员61人。车间主任、党支部书记闫鲁,副主任董树艳、常月勇。主要生产设备有PROTOS70与G·DX1机组卷包联接生产线8条、SASIB6000与MK9-5机组卷包联接生产线5条。
二、生产二部二车间(硬盒车间)
负责生产硬盒卷烟产品。主要工艺流程为烟支卷制、滤嘴接装、产品包装。
1987年,成立将军工段,生产硬盒卷烟产品,工段长张鹏。1992年7月,更名为一分厂四车间,有2条硬盒生产线。1996年,因生产规模扩大,将两班生产制调整为四班三运转生产制,人员增至270余人,生产线增至5条,年生产能力近20万箱。
该车间细化管理,编制了《车间管理手册》,创办了内部刊物《车间视窗》,开展了“903811”大擂台和“树将军品牌,争创消费者满意机台”等活动,提出了“爱岗敬业,塑造将军”的车间精神。1998年被评为山东省烟草系统管理样板车间,车间“变形金刚”QC小组获全国优秀QC小组称号并获省系统科学进步奖。
2001年末,车间共有员工154人,其中男95人,女59人。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83人;党员24人,团员27人。车间主任、党支部书记郭立峰,副主任赵卫。生产设备有PROTOS70卷接机组8台(套)、FOCKE350包装机组6台(套)、G·DX2包装机组2台(套)、YB13A(10支)包装机,年生产能力36万箱。
三、生产二部三车间(装封箱车间)
负责卷烟辅料的配送和卷烟装封箱工作。
1996年11月,车间组建,称生产管理部六车间。车间分楼上、楼下两部分。楼下为立体材料库,负责卷接包所需材料的发放。楼上是集中装封箱工段,卷接包车间所产条烟经两条双层输送带送至此处集中装箱。
1998年10月,归属生产二部,更名为生产二部三车间。1999年7月,首先实现产品质量检验由专检转为自检。同时,装封箱车间跟班统计员归属二部三车间,统称材料员,其统计材料的录入、统计、反馈工作统一由三车间管理。
2000年2月,立体材料库采用智能化管理,机电一体自动化输送储存,材料配比、输送一次完成。库内有23个货道,506个货位,仓库容量可满足年产100万箱生产规模的要求。全部自动化生产,可同时进行8个卷烟品种的装封箱、转送,日装封箱量2400箱以上。
2001年末,共有员工49人,其中男17人,女32人。中专以上文化程度31人;党员11人,团员10人。车间主任、党支部书记李来义,副主任宋真玮。有进口FOCKE465装封箱机4台,国产YP11装封箱机6台。
四、生产二部四车间(成型车间)
负责济南卷烟厂和集团公司所属部分烟厂的卷烟滤棒的生产。
1988年,车间组建,隶属二分厂。1992年,部分成型设备迁至将军路厂区,组建为一分厂五车间。1994年,成型设备迁至二分厂。1996年3月,迁入将军路厂区。1998年1月,九州经贸实业中心滤棒加工部门划归济南卷烟厂,为生产管理部七车间。1998年10月,划归生产二部,更名为生产二部四车间,人事管理隶属将军集团实业公司,行政管理隶属济南卷烟厂。
1998年,实行车间统计经济分析月报,对当月基本生产情况进行分析,找出问题,为车间安排生产提供参考。年内,按照“903811”系统管理工程要求,实现一人一机。
1999年,为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车间制订了成型机台末位轮岗培训制度,对各班组每月各项指标居末位的操作工进行轮岗培训;选拔和调整了跟班质检员,由每班2人减为1人;成型机启用数据采集系统。
2000年,开展“争创质量明星”活动。QC成果《降低嘴棒不合格支数》在国家烟草专卖局第十一届QC成果发布会上获二等奖,“工蜂”QC小组获“全国烟草行业优秀QC小组”称号;2001年,QC成果《提高滤棒输送率》获济南市优秀QC成果评比一等奖;“工蜂”QC小组先后被评为济南市“优秀管理小组”和“山东省优秀QC小组”。
2001年末,有员工107人。其中男31人,女76人。中专以上文化程度75人;党员11人,团员8人。车间主任、党支部书记刘继业,副主任、党支部副书记庄肃庭。主要设备有KDF2成型机8台(套),滤棒输送机2台(套)。
知识出处
《济南卷烟厂志》
本志上限为1928年,下限为2001年,大事记延至2002年6月。记述了济南卷烟厂历史发展过程中重大事件及经营、生产、科技、人物等各方面的历史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济南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