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地方国营济南卷烟厂时期(1959~1961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卷烟厂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073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地方国营济南卷烟厂时期(1959~1961年)
分类号: F426.89
页数: 4
页码: 44-4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地方国营济南卷烟厂时期的发展情况,内容主要介绍了组织机构设置、人员调出和提升兼职中层干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1960年卷烟质量下降、卷烟填充料的使用等。
关键词: 济南市 建国后 地方国营济南卷烟厂

内容

一、组织机构设置
  1959年4月,企业下放管理,山东工业厅黄台烟厂隶属济南市轻工业局管理。4月25日更换印鉴,更名为“地方国营济南卷烟厂”,机构设人事科、财务科、生技科、供销科、行政科5个科。同年5月,根据济南市轻工业局的批示,更名为“地方国营济南烟厂”,黎明辉任厂长,肖云亭任副厂长。5月13日,王鸣周任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工作)。同年6月3日,济南烟厂设财务科、生计科、厂长室、行政科、人事科、供销科6个科室,一、二、三、四车间,炼铁车间,耐火材料车间6个车间。同年11月6日束沛生、孙传太任党总支副书记。12月23日,厂党总支下文,张伯春任副厂长。 1960年2月,王鸣周任党总支书记,郭新和任党总支副书记。同年3月,杨传斌任总支副书记。同年8月,孔繁荣任党总支副书记。同年12月28日,朱萍任副厂长。1960年底,济南烟厂设财务科、生技科、总务科、人事科、劳工科、计划科、供销科7个科室。
  二、人员调出和提升兼职中层干部
  济南烟厂时期,中层以上管理干部调出支援外单位人员较多。自1958年下半年至1961年,共调出厂级孙传太、胡兆麟、杨传斌、束沛生、徐承曙、江洁萍、孔繁荣、石锦元、杨阶金9人,中层21人,一般管理人员30人,生产工人81人,服务人员18人。1959年后新提升干部占干部总数80%。1960年,济南烟厂实行兼职干部制,提升不脱产的中层兼职干部。1月5日提升曹玉田等16人为中层兼职干部;1月23日提升田洪波等6人为中层兼职干部;3月26日提升韩秀珍等23人为中层兼职干部,合计达45人。
  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1960年,济南烟厂为加强企业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将原有各种规章制度84项,废除32项,保留并完善52项。主要有《厂职责范围》、《车间职责范围》、《综合奖励发放暂行办法》、《定额费用控制办法》、《班组经济核算办法》、《质量职责制度》、《科室职责范围草案》、《安全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等。
  四、试制新产品
  1959年9月,开始生产第一个甲级烟牌号“红专”牌。12月,生产甲级特制“琥珀”牌卷烟。1960年,开发甲级“大鸡”牌(1960年1月生产,当月生产1箱,全年生产6箱)、甲级“献礼”牌(1960年1月生产,全年生产6.8箱)、甲级“泰山”牌(1960年4月生产,当月生产1箱,全年生产3.5箱)、甲级特制“千里驹”牌卷烟(1960年4月生产,当月生产57箱,全年生产655.6箱)。年内,生产“千佛山”牌、“壮丽”牌等乙级卷烟新产品。从1960年起,开始试制枣酊(枣子精),以弥补当时香精香料供应的不足,当年生产枣酊525.5公斤。在卷烟中使用枣酊,后成为济南卷烟厂卷烟配方的特色。1963年3月,轻工部规定甲级烟集中在少数几家烟厂生产,济南烟厂停止生产甲级烟。
  五、1960年卷烟质量下降
  1960年,烟叶歉收直接影响卷烟生产,加上当时企业管理落后,造成卷烟品质下降。以丙级“千里驹”牌卷烟为例分析,质量下降有以下7个原因:
  (一)成本大幅下调。“千里驹”牌卷烟单箱配方成本:1957年为76.75元;1958年76.21元,1959年64.31元,1960年为63.67元。1960年比1957年的单箱成本下调13.08元,降低18.3%。
  (二)多地区、多等级的卷烟配方变为单地区配方。1960年取消省外及进口烟叶,全部使用山东产烟叶,造成卷烟产品吃味不谐调,带苦辣味。
  (三)取消发酵工序。烟叶发酵可提高品质,经过15天发酵相当于存放一年的效果。1957年“千里驹”牌卷烟使用7%的发酵烟叶,但1960年不使用发酵烟叶,且取消卷制过程中发酵工序。
  (四)降低配方中黄烟等级。“千里驹”牌卷烟配方中,中等烟叶占10~15%,金黄烟叶占53%。1960年配方中取消了中等烟叶,金黄烟叶只占20%,还使用40%的代用填充料,再加上原收购等级下降,造成卷烟质量下降。
  (五)库存降低,生产周期缩短。卷烟生产周期为7天,一般库存烟叶有50~75万公斤。但由于原料短缺,取消发酵和烘干,生产周期仅3天半,卷烟内在质量无法保证。
  (六)使用代用填充料。从1959年下半年起,半年间使用代用品填充料61万余公斤,折合生产卷烟10205箱。使用填充料达35~45%,超过了国家规定。由于填充料过多而重新制造的烟丝219500公斤,造成经济损失21950元。
  (七)技术力量薄弱,设备失修。由于生产任务重,设备维修保养规定成为一纸空文。自1958年以来,大量技术工人外调,造成技术人员缺乏。
  六、卷烟填充料的使用
  1956年,山东部分烟厂为降低成本,在低档烟中掺用烟秸,把烟秸压扁制丝。由于烟秸成丝率低,掺入烟丝后呈颗粒状,造成烟支空头、沙头,对卷烟质量影响很大,后停用。1959年,由于自然灾害农业歉收,烟叶缺乏,造成省内部分烟厂停工待料或停产。在山东省卷烟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使用烟秸作为填充料。济南、青岛等3个烟厂派人去上海学习使用烟秸的经验,将烟秸制成秸丝,在乙二级以下卷烟中掺用。后在全省13个烟厂中推广,从1959年9月至10月上旬,山东13个烟厂就使用烟秸310吨,相当于5080箱卷烟用丝量。
  1959年10月,在全国烟草工作会上,提出大量使用烟秸以增加产量,要求“粗粮细做”,推广烟秸拉丝、高温处理、短期发酵的工艺,并加入枣酊、枣汁、酒等改变烟秸木质气味,要求各烟厂在丁、戊级的卷烟中使用10~40%的烟秸。1959年12月轻工业部下文指示:“除烟秸、烟权外,其它非烟代用品,一律不准使用”。
  1959年,制作刨花机。1960年制作滚拉丝机、烘干机、除杂机等生产烟秸丝专用设备。在1960年3月30日召开的山东省卷烟五级干部会上,济南烟厂试产乙二级“鸡牌”卷烟,用秸丝20%~25%。1960年5月,全国烟草工作会议在太原市召开,主要解决因烟叶缺乏造成的减产问题(1960年3月份全国卷烟减产7.5万箱,4月份又比3月份减产7.3万箱),要求千方百计寻找烟叶替代品。按当时国务院批转的轻工业部和商业部联合报告精神确定:单箱卷烟按49公斤烟叶供应,不足部分用烟秸或其它代用品补充,超出部分不予调拨。会上还推荐甘蔗渣、甜菜丝、薄荷叶等10余种填充料。同时,还要求各烟厂积极寻找填充料,只要经卫生部门化验,对人体健康无害,报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后,即可使用。
  从1963年起,烟叶生产转好,逐渐停止使用填充料。

知识出处

济南卷烟厂志

《济南卷烟厂志》

本志上限为1928年,下限为2001年,大事记延至2002年6月。记述了济南卷烟厂历史发展过程中重大事件及经营、生产、科技、人物等各方面的历史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济南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