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篇 生活 卫生 文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铁路局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0471
颗粒名称: 第八篇 生活 卫生 文体
分类号: F532.6
页数: 48
页码: 498-545
摘要: 本篇记述的是济南铁路局职工生活、卫生、文体情况包括生活机构设置、生活服务、公寓招待所、宿舍,卫生机构设置、医疗设施、医疗技术、卫生防疫、计划生育,报刊、早期报刊、铁道工人报、其他报刊,文化、文化设施,体育、火车头体育协会、体育设施等。
关键词: 生活 卫生 文体

内容

建国前,铁路职工生活条件差,一线工人尤为困苦。建国后,铁路职工的生活福利不断提高和改善,在发展运输生产的基础上,路局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修建公寓、食堂、浴池等生活福利设施。到1985年底,全局共有职工食堂和伙食团1125处;浴池457处;乘务员公寓31处;单身宿舍108处,职工住宅建筑面积达到199.4803万平方米。商业供应服务到沿线大小车站;此外,不少单位配备了交通车,兴建了煤气站。
  建国前的铁路卫生事业,在胶济、津浦、陇海铁路虽设有医院、诊所,但医务人员少,医疗条件差,职工生病得不到应有的治疗。建国后,全局各项卫生事业有了巨大发展。至1985年底,局内有医院7所,床位1813张,防疫站3所,疗养院2所、床位300张,卫生所55个,厂、段保健站70个。并拥有一批较先进的医疗设备,有一支精通医术的医疗骨干队伍,全局有卫生技术人员3926人,对职工基本做到了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同时,医疗科研也具有一定水平,有的成果填补了省内、路内的空白。
  铁路职工的文化、体育活动,建国前,基本处于无人过问的状态。建国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铁路职工的文化生活和体育活动,路局不断投资创办或兴建了许多文化园地、娱乐场所及体育设施。至1985年底,出版发行各类报刊、书籍100余种;兴建文化富(俱乐部)6个;路局、分局、站段普遍建有图书室、阅览室;组织创作演出了大量文艺节目,举行全局性大型文艺汇演8次;美术、书法、摄影活动有很大发展。全局建有游泳池2个、田径场3个、篮球场103个。路局、分局设有火车头体协组织配备专职体育干部。建国以来先后举行过五届全局运动会,培育出一批优秀运动员,有的在国际和全国比赛中获得较好成绩,打破和创造了全国纪录。
  第一章 生活
  第一节 机构设置
  1930年11月1日,胶济铁路员工消费合作社成立,总社设在青岛,四方、高密、坊子、张店,济南设分社,青州、博山设售货处。1933年10月,津浦铁路员工消费合作社成立,总社设在浦口,济南、天津设分社,浦镇、蚌埠、徐州、临城、兖州、泰安、德州、沧州设分销处。1943年11月5日,济南铁路局成立配给所,附设济南生计仓库一处。并在济南、泰安、兖州、张店、坊子、青岛设配给所,配给所之下设支所及食堂若干处。1945年12月4日,济南区铁路局员工消费合作社成立,总社设在济南,下设济南、泰安、兖州、张店、坊子、高密、青岛7个分社。济南、青岛分社下设售品所,兼办食堂、理发馆、洗染坊,并组织流动售货列车。1948年2月,津浦区铁路管理局员工消费合作社按区设立,分济南、浦口、青岛、天津4个区设社。济南区东至张店,南至兖州,北至德州;浦口区北至程家庄;青岛区西至湖田;天津区南至于官屯。各区社在区社所在地设售品所,在沿线主要站区设分社。
  1949年2月,华东区铁路管理总局成立济南职工生活消费合作社,在济南市经一路纬五路济南机厂、北大槐树设门市部。同年8月13日,分别设立徐州、蚌埠、青岛职工生活消费合作社。1950年8月10日,管理局成立供给总店,济南、青岛、徐州、蚌埠分局相应成立供给分店,分局辖内的合作社或支社均改为供给商店,直接受供给分店领导。1951年12月5日,管理局职工生活供应处成立,设处长室、计划课、业务课、会计课、企业课、公用事业课、人事课;各分局成立职工生活供应课及职工生活供应站;原设供给总店、供给分店及商店撤销。1952年8月7日,各分局职工生活供应课撤销,各分局的职工生活供应站改由管理局职工生活供应处直接领导。同年12月27日,增设济南、徐州、蚌埠、青岛4个职工生活供应段,在处内增设职工生活采购站;职工生活供应处成为主管铁路职工生活供应及公用事业的职权处。1953年,随着局管界的调整,撤销徐州职工生活供应段,设蚌埠职工生活供应段徐州驻在所。1955年12月,管理局职工生活供应处及其所属各单位,改由铁道部职工生活供应管理局领导;1957年3月11日,原建制又划回管理局领导。
  1958年1月1日,职工生活供应处改为职工生活管理处,各职工生活供应段改为职工生活管理段。同年蚌埠职工生活供应段划交上海铁路管理局,撤销蚌埠职工生活供应段徐州驻在所,成立徐州职工生活管理段。同年3月,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服务部和铁道部“关于铁路系统的供应站以及有关事业移交各该省(市)服务厅(局)接管的联合通知”,局内各职工生活供应站(包括供应分部)、牛奶厂、被服加工厂、旅行服务站及理发室的机构人员、经营业务和房产等全部移交所在省供销合作社和省(市)服务厅(局)接管。1959年,济南、徐州、青岛分局改为办事处,各职工生活管理段改为各办事处的职工生活管理组。1960年5月16日,职工生活管理处改为职工生活福利处,处内增设副业生产科;同年,徐州职工生活管理段划交蚌埠局。1961年4月18日,路局成立生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职工生活福利处。同年,成立路局火车头农场(3个生产队、12个生产小队)和济南、兖州、张店、青岛、直属、基建6个农副业生产大队,55个生产队及1个烟台捕捞队,从事农副业生产自救人员共达2600人。同年11~12月,职工生活福利处改为职工生活供应处,处内设供应业务、副业生产、生活福利、人事劳资、计划财务、直属福利6个科,定员26人,下设济南、兖州、张店、青岛职工生活供应段。1962年,根据商业部、粮食部、铁道部“关于解决铁路职工生活供应问题的联合通知”,先后收回原交地方商业部门经营的济南纬四路供应站、青岛供应站、兖州供应站(今改为分站)和徐州铁路三宿舍供应站。1963年3月27日,济南、兖州、张店、青岛4个职工生活供应段合为济南、青岛2个职工生活供应段;3月31日,蚌埠铁路局撤销后,徐州职工生活供应段划回济南局管理;6月1日,烟台捕捞队的渔船两只及部分人员13人移交给山东省荣城县水产局,路局农副业机构全部撤销,原租用和基建占用的5657亩土地退交给农业生产队耕种。1964年4月,撤销职工生活供应处内的直属福利、农副业生产、人事劳资3个科,设供应业务、生活福利、计划财务3个科和处长室,定员18人,下属济南、青岛、徐州3个职工生活供应段总计定员482人。1965年8月1日,各职工生活供应段改由各分局直接领导,职工生活供应处由职权处改为职能处。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职工生活管理机构瘫痪。1971年,路局革命委员会后勤部设生活卫生组。1975年1月28日,路局革命委员会成立生活管理办公室,原属路局办公室领导的济南房管所、地区浴池、汽车库、机关食堂改由生活管理办公室领导。济南、青岛、徐州职工生活供应段改为生活管理段。1977年8月18日,各分局革命委员会增设生活管理科。1978年7月17日,撤销生活管理办公室,成立生活管理处,处内设生活管理科和供应业务科。各分局生活管理科改为生活卫生科。1979年9月,济南市天桥区向阳服装厂划归路局,改名为济南铁路局被服厂(为集体所有制企业),受生活管理处领导,1981年8月15日,改为集体企业管理处领导。1983年6月15日,路局房产管理工作并入生活管理处,处内增设房管科。1984年4月21日,生活管理处改为房产生活处,工务处负责房产大维修的房建科划归房产生活处领导。1985年4月25日,房产生活处撤销,分别成立房产建筑处和生活管理处。生活管理处设生活管理科、供应业务科、综合科,并管理路局采购供应站和服装仓库2个附属单位;机关食堂、汽车库、地区浴池3个直属单位;路局托幼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亦设在生活管理处内。
  第二节 生活服务
  一、职工食堂
  食堂设置
  日军侵占时,日籍员工集中的地区,都有食堂专供日本人就餐。1945年11月27日,津浦区铁路管理局在局机关院内二大楼开设员工食堂。1948年4月,浦兖段管理处有食堂3处,分布在浦口、蚌埠、徐州。各地食堂均由总务部门负责管理。
  1951年11月,各地总务部门管理的食堂业务划归生活部门统一管理。1952年,职工生活供应处接办13处职工食堂。到1954年8月,全局职工食堂有32处,分布在沿线各地区较大单位,炊管人员共320人。
  1958年,在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中,职工福利事业激增。年末,职工食堂发展到434处,遍及全局各站段,当时青岛工委院内就有5个食堂,济南站办过8个食堂。1959年,职工食堂经过整顿,保留70处,其中:济南地区21处(包括局直属)、青岛地区27处(包括张店)。徐州地区22处。由于局界变化和铁路营业线增加,职工食堂也随着运输生产需要而增减。1960年,全局有职工食堂77处,工作人员1181人;1963年,全局职工食堂增至176处,工作人员1612人,就餐人数为29875人;1974年,全局有职工食堂171处,就餐人数39496人;1979年,全局职工食堂共307处,其中:徐州分局39处、济南分局59处、青岛分局68处、工程处100处、工务大修总队23处、局直单位18处。到1985年,全局共有职工食堂361处。其中:生活部门办的公寓食堂25处、地区食堂5处、单位办的331处、同时设有职工伙食团764处。
  食堂服务
  1953年,较大地区食堂开始设立小吃部,实行多样化供应,改变一饭一菜的供应方式。1954年,为配合“满、超、五”运动的开展,机车乘务员就餐的食堂实行为机车乘务员送售热饭、热菜的服务;济南、青岛、徐州、蚌埠、田家庵等15处职工食堂,昼夜不间断地供应乘务员就餐;合肥、宿县、徐州等食堂还为运行中的机车乘务员电话预约送饭;有关食堂对不能离开工作岗位的调度员、列检人员及部分车站行车人员送售热饭。
  1959~1961年,多数食堂为降低饭菜成本,减轻就餐职工经济负担,开展自给性的种菜、养猪、养羊、养鸡、养鸭、养兔等副业生产,以供应大众化饭菜为主,粗粮细做、粗菜细做,调剂好职工生活。济南第十九食堂炊事员张凤亭用粗粮制做的两面酥、发糕、枣发糕、豆沙三馅包、花枣卷子、三样发糕、大菜夹子、麻酱烧饼、各种杂面条、混合面包子,以及豆面丸子等,很受就餐职工欢迎。其粗粮细做方法在全局各食堂推行。1965年,各地区食堂,实行整份菜破份卖和售票到车间的做法,兖州地区食堂还为家中暂时无人做饭的职工代热饭菜,方便职工生活。
  1978年以后,经济活跃,市场供应充裕,各地区食堂实行饭馆化服务,既有大灶,也有小灶,并设有小吃部。主食做到粗粮细做,细粮精做,每餐有烤、烙、蒸面食和馅食等调剂供应,副食有各种荤素炒菜,单要单炒,逢年过节供应桌菜、水饺,满足供应,并采取预告食谱的办法,让就餐职工挑选如意饭菜。
  设备革新
  1953年,第十九食堂炊事员李兴儒创造“炉灰压火焖饭消灭饭皮法”,在此基础上,炊事员李新荣又进一步钻研改进,创造“煤末压火及双凉齐下法”,较李兴儒方法每锅饭可节煤5公斤,节水35公斤,缩短时间15分钟,并保持了米的营养价值。1954年,“煤末压火及双凉齐下法”在全局推广,铁道部职工生活供应局通报全路供应部门学习济南第十九食堂先进方法。1955年蚌埠第四食堂采用大锅菜和馒头在米饭、面条两灶上捣锅轮流制作法,每日耗煤量降低到210公斤。1957年,青岛地区食堂又创造“锅灶式蒸汽炉膛”,各食堂都采用主副食联灶,采用节煤灶,节约用煤,生活部门管理的食堂,平均每10元的自制品耗煤量为6.3公斤。
  1976年,组织学习古冶地区食堂炊具机械化的经验后,全局掀起大搞炊事机械化的热潮。自制成功炊事机械15台,其中:面穗机4台、淘米机1台、电动铰肉机5台,蒸箱1台、切肉机2台、切菜机1台、刷筷机1台。又先后购置炊事机械30台。经过研制和购置,1979年底全局职工食堂拥有炊事机械共630台,大型灶452台、小型灶214台。到1985年,各职工食堂共有机械化和电气化炊事机械设备1255台,大多数食堂的炊事人员基本已从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
  技术培训
  1952年,职工生活供应处开始组织炊事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先后开展了师带徒活动、技术观摩会和业余技术研究班。1954年,全局举办脱产培训班4期,培训炊事人员24人。1963年,各地区分别举办炊事人员脱产轮训班,并组织师带徒现场观摩表演,收到较好的效果。
  1979年,生活管理处组织部分即将退休的老厨师到各食堂传授烹饪技术,指导炊事人员提高操作技术水平;全局并举办炊事员或厨师训练班共10期,培训137人。1980年,各分局举办炊事员训练班6期,培训60人;举办烹调技术表演赛16次,参加表演122人。年内晋升二级厨师1人,三级厨师11人,送地方和专业学校代培6人。
  1981~1985年,举办炊事人员训练班共45期,培训1135人,共晋升二级厨师9人,三级厨师253人。外送代培19人。1985年12月18日至20日,路局在会议招待所举办首次全局职工食堂厨师技术表演赛,获得前5名的周日忠、唐胜沂、初明、桑大明、孟宪起等被授予路局最佳厨师称号。
  二、铁路制服
  1921年,铁路职员制服分为三等九级。分礼服、制服两种。一等职员参加重要典礼时,必须穿着礼服,二、三等职员未配礼服,穿制服代用。1929年6月,铁路制服定为:包括衣、裤、帽、鞋、外套和雨衣、雨帽;布质和颜色按职务区分;员工在执行工作时,必须穿着制服,并在上衣左上方口袋之上佩带职名证,证上书写职务、姓名等,员司的职名证为淡红绸黑字,工役的职名证为黄布黑字。
  1938~1945年日军侵占时期,铁路员工制服,按工种、职务有严格的等级区分。1946年以后,铁路员工分员司和工人着装统一制服,并佩带符号。制服的费用,除行车员工公费外,其余均自费。
  1949年4月18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铁道部发布人民铁路职工夏服的有关规定,同年7月28日,又发布冬服的有关规定。管理局按规定为职工制做深蓝色布料的夏服和冬服,服装费用均补贴20%。职工执行职务时,一律着制服并佩带“职工符号”。1950年1月19日,颁发中国人民铁道路徽后,取消了布质符号。1953年男、女夏服颜色改为浅士林灰色。1954年,制服颜色仍敢为深蓝色。由于棉布实行统购统销,从1957年冬服开始,原则上不再统一制做制服,有关行车、客运等人员必须穿着制服执行任务,按需要先交足布票进行认购。从1958年冬服起,停发20%的制服补贴,一律按实需成本收费。
  1962年,本着先快车,后慢车,先客运和行车,后货运再其它的顺序,解决32个工种职工穿着统一制服的棉布票问题,到1973年增加到35个工种,每人每3年发单、棉服各1套,免收布、棉票,制服价款由路局先行垫付,发放制服后,再全部扣回。
  1978年,按铁道部规定,修改职工制服样式,并将棉服改为内棉服,增加罩衣,增添男女短袖衫,一律免收布、棉票。穿着制服人员的范围扩大到69个职名。发放标准和穿着年限:夏服每人每2年1套,单制帽1顶;已配发作业服的人员每人每年1套单服,1顶单制帽;对列车和车站客运人员每人每3年加发短袖衫1件。冬服每人每4年1套内棉衣,1顶栽绒帽,每2年1套罩衣;已配发作业服的人员每人每3年1套罩衣;对接发列车的有关人员,每3年加发大沿帽1顶。穿着制服的工人和工资在70元以下的干部,按制服价款的60%给予补贴;工资在70元以上的干部和已配发作业服的工人,按制服价款的30%给予补贴。
  1982年,按铁道部规定,对铁路制服的样式又进行了修改,同时将内棉衣、裤,改为厚绒衣、裤。从1983年开始,凡是正式铁路职工均给予制做铁路制服,按制服价格的60%进行补贴,同时,将绒衣、裤,改为晴纶衫、裤,每4年发给每个职工夏服和晴纶衫、裤及罩服各1套,行车有关人员和科以上干部加发大沿帽1顶。
  1984年,按照铁道部要求对职工制服款式、衣料等进行全面改革。以西服款式为基础,根据铁路职业特点加以变化,形成具有中国风格的铁路制服式样。分为:春秋服、冬服、夏服、冬罩服,并佩领带两条;男女均为大沿帽,车站、列车、机务等部门,站段长、主任、列车长、运转车长、值班员、司机等人员佩戴职务帽。发放标准和穿着年限,按甲、乙、丙三类人员划分。甲类人员每4年发春秋服、冬服、夏服、冬罩服各1套,短袖衫2件、领带2条、大沿帽和棉帽各1顶;乙类人员每4年发春秋服、冬服各1套、短袖衫2件,夏服裤1条(女同志可发裙子1条),领带2条、大沿帽和棉帽各1顶;丙类人员每4年发春秋服、冬服各1套、领带2条,每8年发大沿帽1顶。补贴为:月工资百元(含百元)以上者,补贴60%,月工资在百元以下者,补贴70%。
  1985年,路局对春秋服、冬服放权给各分局、工程总公司、物资工业公司,按铁道部关于铁路制服的规定,自行选料、加工、分发和结算费用。其他各单位由路局生活管理处统一安排加工制做和分发,以保证全局职工按时着装。第一周期全局共分发春秋服14.321万套、冬服13.8万套,夏服2.377万套、冬罩服3.43万套、短袖衫4.10万件、单裤1.46万条、领带25.5万条、大沿帽12.79万顶、棉帽5.882万顶、女裙1121件、帽徽13.5万个。
  三、职工浴池
  1933年,四方新工人宿舍、四方铁路中学、青岛车站、高密机务分段、博山车站、济南车站等单位开始设浴室,总建筑面积为355平方米。次年,芝兰庄、康家庄、二十里堡、王村、普集、张店、大昆仑、枣园、黄台、北关等车站也增建了浴室。各浴室由各站段自行管理,1935年改为统一由局总务处管理。
  1938~1945年日军侵占时期,局警务处内设洗澡塘。1946年以后,局职工消费合作社与济南新生池议妥优待半价洗澡券,售给局机关职工到济南新生池洗澡。
  1951年,全局设有职工浴池30处,其中地区性浴池有蚌埠、浦口2处,由生活供应部门经营管理;单位办的28处,隶属各分局领导管理。1953年,浦口地区浴池划归上海局。1954年,增设徐州、九龙岗地区浴池。1958年蚌埠、九龙岗两地区浴池随着局界变化,移交上海局。到1959年,地区浴池只有徐州、青岛两处。
  1965年7月2日,济南铁路地区浴池建成投入使用。1974年,全局共有职工浴池123处,其中:济南分局45处、青岛分局40处、徐州分局19处、工程总队19处。1981年,路局投资30万元,在沿线建职工浴池40处。从1980年起先后又新建白马山、青岛、徐州第一、第二、济南二七新村、济南西等地区和家属区6处地区浴池。到1985年底,全局共设有职工浴池457处,其中地区性浴池7处,单位办浴池450处。
  四、交通车
  1946年3月,津浦区铁路管理局浦徐段管理处在南京下关中山码头设交通车站,以数量卡车作为交通车行驶下关至南京城内,运送铁路员工上下班。1947年1月21日,津浦区铁路管理局以卡车一辆开行路局大院至南郊的交通汽车,供住南郊的职员和在扶轮中学读书的员工子弟上、下班(学)乘坐。交通汽车每次开驶均随派路警1名维持秩序,职员和学生乘坐交通汽车时均佩带管理局或学校的证章,并按规定购票。1948年2月23日开始改为免费乘坐,由管理局发给乘车证,凭证乘车。交通汽车管理由管理局总务处负责。
  1950年10月,设立管理局机关至济南市经六路纬十二路、济南南郊(职工学校)和济南城里(院前)共三路交通汽车,汽车为客棚车。1952~1954年期间,又增加管理局机关至济南堤口路、二七新村两路交通汽车。1958年下半年,由于全民大办钢铁,所有汽车抽出支援钢铁运输,交通汽车全部停止行驶。
  1959年8月16日,济南地区交通汽车恢复运行。行驶区段:车站街——纬十二路、堤口;车站街——二七新村;车站街——南郊;车站街——院前。因汽油供应不足,一度仅照顾老弱残疾职工和怀孕及携带哺乳婴儿的女职工上、下班乘坐,每一路线总乘车人数不足15人时停驶,乘坐交通汽车职工,由不收费改为收费,每人每月1.50元,由单位统一办理申请,按单位核发乘车证,凭证乘车。1962年12月以后,各路汽车乘车人数,按办理缴费领证手续先后至满员为止。1973年1月,交通汽车票价由1.5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1.00元,1977年7月改为每人每月0.50元,1982年1月又改为每人每月4.00元(凭车票回单位报销3.50元)
  1984年,在夏季作息时间内,加开午间车。行驶路线为:路局机关——堤口、二七新村、南郊,每天11点40分由路局机关开车,13点40分返路局机关。同年7月1日,又开辟了路局机关——北关、无影山两条路线,原开往院前的延至东郊。到1985年底,济南铁路局汽车库拥有交通汽车13辆,开行路线6条,按时接送职工上下班。1978~1985年的8年间,共接送职工达287.71万人次。
  另外,各分局、地区、部分站段、厂、队,也根据需要设有职工上下班交通车,由各单位生活部门管理。
  五、液化气站
  车站液化气供应
  1974年,辛店车站利用与辛店炼油厂的协作关系供应部分职工液化气罐。1976年,历城车站与济南炼油厂密切联系,使全站职工(单身除外)用上了液化气。
  济南分局液化气站
  1979年12月开始筹建,购气罐600个,开户412户,济南炼油厂供气每月5吨,由济南铁路机车工厂液化气站代为充气。1981年,在黄台林场建立充装站。1984年在北关建立一处换气站。液化气供应,开始每户每月一罐,收费2.50元,后改为每户每年8罐,每罐仍收2.50元。液化石油气站,由分局生活卫生科管理,随着气源的增加,年年增购新罐,陆续增开新户,到1985年,共有气罐1414个,开户达853户。
  工程总公司机关液化气站
  1979年3月开始筹建,因气源不落实,配发给职工的300个液化气灌无处换气,由职工个人自找门路。1982年10月利用泺口护桥部队部分旧营房改建为液化气站。向辛店、淄博、济南炼油厂联系平价和议价气每月5吨。开始向职工供应的液化气,每两月1罐,每罐收费3.50元。
  路局机关液化气站
  1980年底筹建。辛店炼油厂每月供气13吨,购进液化气罐1500个,炉具1300套。1981年1月正式供气,1231户职工家庭用上液化气,每月1罐,每罐收费2.30元。同年,2~3月,购进黄河、北京130车各1辆,运输储罐1个,自行安装5吨槽车一辆。1985年底,全站有职工13人,用户增加到1939户。
  青岛分局液化气站 1981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贮存站设在女姑口,贮存罐2个,可存气16吨。配有汽车槽罐车1辆、卡车2辆。槽罐车每月从辛店炼油厂装运10吨液化气,贮存在女姑口,然后再换装小钢瓶用汽车运往青岛,分局机关院内设供气点,每星期六供气一次,分局机关职工每40天换一次气,地区各单位部分职工每两个月换气一次,机关职工每罐收费5元,地区职工每罐收费10元,建站开始,有气罐600个,供应400户用气,1984年,气罐增加,用户达到800户。
  另外,各单位还有不少职工使用地方供应液化石油气,一些基层单位自行解决气源,供给职工使用。
  第三节 公寓 招待所
  一、乘务员公寓
  公寓分布 1932年,在各主要大站设有宿泊所,作行车员工休息之用。1938~1945年日本侵占时期,改称寄宿舍。1946年后,有济南、泰安、兖州、张店、坊子、高密、青岛等7处行车员工寄宿舍。
  建国后,管理局总务处接管了各行车员工寄宿舍,改名为行车公寓。随着运输生产发展,行车公寓逐渐增多。1956年全局设有济南、兖州、新泰、磁窑、青岛、坊子、张店、博山、徐州、新沂、连云港、蚌埠、九龙岗、田家庵、合肥、裕溪口等16处行车公寓和泰安、宿县、薛城3个乘务员休息室,为乘务员服务的工作人员共102人。
  1958年1月,行车公寓划归职工生活管理处领导。1960年3月,韩庄以南区段内的行车公寓全部划归蚌埠铁路局,路局辖内设有济南、泰安、新泰、磁窑、兖州、薛城、济宁、张店、博山、坊子、蓝村、烟台、青岛13个行车公寓,工作人员122人。1963年3月,蚌埠局撤销后,徐州职工生活供应段所属的乘务员公寓全部移交回来,到1975年全局乘务员公寓已有20处,设有接待床位2806张,公寓食堂16处,浴池15处,日均接待乘务员3107人次。
  1981年,全局乘务员公寓增加到22处,接待床位3606张,工作人员647人,其中:管理人员66人,服务人员348人,炊事人员233人(内有二级厨师5人、三级厨师13人)。1984~1985年,连续新建了蓝西机务公寓、蓝西运转公寓、潍西公寓、东风公寓、徐州机务公寓,以及济菏临管处公寓、兖石临管处公寓等8处,并正式投入使用。到1985年底,全局共设乘务员公寓31处,其中济南分局管内10处、徐州分局管内9处、青岛分局管内10处,济菏、兖石两临管处各1处。31处公寓中,有300张以上床位的大型公寓3处,100~300张床位的中型公寓15处、100张以下床位的小型公寓13处,共设有接待床位4362张,工作人员878人,日均接待乘务员14371人次,日均叫班达4638人次。
  公寓设备 1932年设的宿泊所内,无食堂浴池,设备简陋。日军侵占期间的寄宿舍,供日籍乘务员休息的房间大些,设备卫生条件好些,供中国乘务员休息的房间窄、被褥破烂不卫生。1946年后的行车员工寄宿舍,乘务员需自带铺盖卷,睡大通铺,设备条件之差,当时乘务员有句顺口溜:“乘务员真可怜,辛辛苦苦到泰安,身躺凉席头枕砖,跑到街上去吃饭。”建国初期,各公寓均有食堂、浴池,并开始对房间备品的配备有所改善,每个床位备有草褥、棉褥、棉被各1床、枕头1个,房间内设方桌1张、方凳2个、痰盂1个、洗脸盆1个、茶具1套,墙上设有衣帽架,冬季备有取暖炉,夏季有蚊帐、凉席、芭蕉扇。1962年,在国家经济暂时困难中,解决棉布38642尺,棉花3883斤,使公寓的大部分破损卧具得到更新。同时解决蚊帐653顶。另外,各房间还安装纱门、纱窗和雨搭,为乘务员订有报纸、杂志,备有扑克、象棋等文化娱乐用品。
  “文化大革命”初期,公寓的设施设备受到损坏。1973~1976年,为乘务员公寓添置和更新家俱,全局拨出900多立方木材,共制做床头4400个、床板1350块、床头柜2700个、方桌90张、方凳2200个、大更衣橱110个。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路局把改善乘务员公寓设施设备列为基建、大修、更新改造项目的重点,1979~1983年全局新建、扩建、改建公寓共计22917平方米,总投资407万元。1982年10月1日建成使用的济南公寓大楼,包括地下室共九层,总面积12848平方米.基建总投资3145万元,设备总投资34万元,共设有床位616张,每层楼配备一台彩色电视机,设置有图书室、游艺室,备有乒乓球台以及扑克,象棋、跳棋等。
  1983年全局各公寓共配有电冰箱17台、冷库7座、电烤箱4台、大型洗衣机12台、彩色电视机23台、对话器11台,增添毛巾被4000床、睡衣7496件、棉毛毯4500床,投资共57.7253万元。1984年用于乘务员公寓基建投资223.2万元。改善公寓设备投资15万元。1985年,又拨款79.96万元。为公寓添置电风扇1450台、床头柜3100个、铁床3000张,还添置了蚊帐、拖鞋等备品,各公寓食堂也全部配齐和面机、馒头机,电冰箱、电烤箱等设备。1985年全局乘务员公寓情况见表157。
  二、招待所
  路局会议招待所 1971年4月,为迎接路局第二届党代会而筹建;房屋由原铁路医院旧房改建。餐厅是重新建造二层楼房,分南北两院,北院是普通客房,南院分甲级和普通两类,共有房间52个,床位298张,同时,还在车站街3号院内3层小楼(原宿舍)安排了20余张床位。其主要任务是为出差人员和路局召开各种会议安排食宿。1976年,招待所共有职工43人,隶属路局办公室领导。
  1981年8月,路局会议招待所新大楼建成使用。设于济南市经一路93号、94号院内。总面积为5500平方米,分为北楼7层,南楼5层,客房173间、604张床位,其中甲等客房15间。有能同时容纳600人就餐的大、中、小餐厅,有会议室、卫生室、男女浴室和公用电话间、小卖部等。锅炉房配有2吨卧式锅炉两台,还配有卧具清洗设备。主要为路局召开的会议服务和接待铁路出差职工住宿。并经营旅客住宿及承办路外单位会议。1985年,路局会议招待所职工发展到142人。为半独立核算,半经济承包的单位。
  济南铁路分局招待所 1948年济南解放后,管理局购买济南市经一路纬五路泰丰园饭庄设立济南铁道宾馆。1953年12月改为济南分局招待所,定员3人,隶属分局总务科领导。1958年改归路局领导。1960年5月改称济南铁路局纬五路招待所,定员增至25人。1963年,又划归济南分局管理,改称济南分局招待所。1965年7月,改由分局生活管理段管理。“文化大革命”期间,改归分局革委会办公室领导。1978年实行独立经济核算,改受分局办公室领导,定员扩大到45人。到1985年底,分局招待所设有客房32间,床位103张,小型会议室1个,大餐厅1个。其主要任务是为铁路出差人员及分局召开各种会议安排食宿。
  徐州分局招待所 1949年设立于徐州市丰财一街60号,有平房17间,隶属分局总务科领导。1953年在徐州市淮海东路与复兴路交会处西南侧新建一栋三层楼房作为招待所,建新所期间,暂迁津浦西马路。1954年9月15日新所建成投入使用,并于1955年1月1日成为独立财会决算单位。1960年10月25日,招待所改归徐州办事处领导。同年12月受徐州办事处职工生活福利科业务指导,仍为独立财会决算单位。1963年10月17日,招待所划归徐州生活供应段管理。1964年7月1日改由分局总务科领导。1965年8月,再次划归生活管理段领导。“文化大革命”中,招待所的设施和备品遭到破坏。1971年,在徐州市复兴北路与四道街交会处的东北侧建成1栋4层楼作招待所,有85个房间、324张床位和大、小会议室。1973年3月1日,招待所划归分局办公室领导。1985年招待所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并开展对外接待业务。
  青岛分局第一招待所建国初期,分局租用青岛市郯城路1号作为分局招待所,称铁道宾馆。1958年1月迁往青岛沂水路9号。1973年9月改为青岛分局第一招待所,共有职工21人,设有21个房间,5个甲级房间。1985年,招待所内部设施进行更新。
  青岛分局第二招待所 1973年9月在青岛市广州路39号院内设立,设有55个床位。1974年扩展到院内南楼各层,新增320张床位。同年,新建三层楼房的食堂竣工使用。1984年4月,划归青岛生活管理段管理,全所共有职工40名。1985年,实行独立核算,基数包干,超额分成制。
  烟台招待所 1976年1月设于烟台市北马路134号院内,有床位170张,实行公寓和招待所统一管理,分别核算,归青岛生活管理段管理。1978年设甲级房间6个。同年5月招待所与公寓分开,配备职工21人;6月1日,改属青岛分局办公室领导,烟台车务段代管。1984年4月1日又归属青岛生活管理段管理。
  张店招待所 1974年10月设于张店铁一村9号院内,有普通房间和甲级房间,床位共150张,并有餐厅和浴室。配备职工20人。属青岛分局领导,张店办事处代管。1983年以后陆续添置馒头机、合面机、电烤箱、洗衣机、活动冷库等设备。1984年4月1日改归青岛生活管理段管理。
  第四节 宿 舍
  一、职工宿舍
  胶济、津浦铁路及陇海铁路商丘以东区段,自始建至1937年底,只在青岛、济南、天津、浦口为极少数高级职员建有别墅式或二层楼房为宿舍。在沿线为各工务、机务、车务、警务总(正)段、分段长,各工务正、帮工程司、监工员,各站站长建平房为宿舍。在青岛和济南两地还为机车司机、高级工匠建有二层楼或平房为宿舍。
  1938年日军侵占后,将大多数原有宿舍或强占的其他公私房屋按照日本人的生活习惯进行改造,并在青岛西康路、贵州路建日式砖木结构二层楼房,在济南南郊、泰东里、清繁里,徐州下洪,兖州东门里等地点建日式砖木结构的平房,供日籍员工居住。
  抗日战争胜利后,将日本人占用路产宿舍分配给中国员工居住。据1947年津浦区铁路管理局统计,全局共有职工宿舍93处,居住面积37974平方米,约住职工1900户,平均每户居住面积为20平方米。
  1948年11月,华东区铁路管理总局成立后,本着“标准不高,速度要快”的精神,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批专款兴建职工宿舍。首先在济南市中区兴建二七新村,1949年6月开工,1952年底竣工,共建砖木结构平房3444间,每户两个居室(少数为一个居室),每户平均居住面积22平方米,另有厨房4平方米。自来水、厕所均为共用。同时,在济南市林祥南街、经三路纬二路、经三路纬八路等地购买部分公私房屋分配给职工居住。自1951年起,还先后在徐州市下洪、下淀,蚌埠市火车站下及胜利路、红叶村,济南市白马山,青岛市四方小白干路、成林路、晓翁村、女姑口等地兴建一批砖木结构平房,共用自来水和厕所,每户使用面积均在20平方米左右;在济南市南郊、堤口路,并在青岛站、大港站旁建砖混结构、带有厨房、厕所的单元式二层楼房,每户使用面积30~45平方米。在沿线小车站也增建了部分砖木结构平房。此外,在职工较为集中的徐州、张店、泰安、兖州、薛城等地区采用“自建公助”,即职工个人出资金,房建部门统一购料和出工的办法,建简易平房一批供出资职工居住。这批房屋平均每平方米造价8元左右,由于不便管理与维修,于1960年收为路产,退还职工个人所出资金。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在济南23宿舍、堤口宿舍和南郊宿舍,青岛,西康路宿舍,徐州23宿舍开始兴建三~四层砖混结构单元式楼房。多为二室户,使用面积30余平方米;少量的一室户和三室户,使用面积分别为20和40余平方米。每平方米造价在70~80元之间。至1963年末,全局共有职工住宅建筑面积679856平方米,居住面积400191平方米,居住职工19241户。1964~1965年,学习大庆“干打垒”经验,在沿线建砖基础、土坯墙、钢筋混凝土檩条、瓦顶的简易平房职工宿舍一批,每平方米造价为45元。至1965年,全局共有职工宿舍建筑面积达到693924平方米,居住面积达到427711平方米,居住职工20245户,平均每户居住面积为21.1平方米。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职工宿舍建设受到影响,主要在济南、青岛、徐州原有职工宿舍区“见逢插针”建了一些简易平房和三至四层砖混结构共用自来水和厕所的简易楼房。同时也建了部分单元式四至五层楼房。到1978年,全局职工住宅建筑面积为1070518平方米,居住面积为703148平方米,居住职工31686户,平均每户居住面积为22.2平方米。
  1978年后,为缓和职工住房紧张的状况,路局、分局级大口单位和站段级单位三级共同兴建职工住宅。主要建五、六层的单元式楼房,每户居住面积在20~40平方米。建筑面积每平方米造价达到200元。济南地区还在经一路东首为局、处级领导干部建面积较大、标准较高的四层楼房2栋,均为四室户,每户居住面积为4754平方米,带有暖气和卫生间。到1985年底,全局共有各类职工宿舍建筑面积达到199.4803万平方米,居住面积达到118.0516平方米,共住职工50048户,平均每户居住面积为23.6平方米。
  二、单身职工宿舍
  胶济、津浦铁路及陇海铁路商丘以东区段,1937年以前没有专门的单身职工宿舍。1938年日军侵占后,在日籍员工较集中的青岛、张店、济南、临城、徐州等地建单身宿舍,如青岛的蓝山寮、莱阳寮,济南千草寮和临城的青山寮等。
  抗日战争胜利后,原有的单身宿舍大部改为职工宿舍,保留有:济南地区的经一路110号、车站街特一职员宿舍、特二女职员宿舍,每处居住数十人;青岛地区单身职工较多,共有宿舍183间,居住面积为3010平方米,供873人居住。
  1951年,在济南市经一路纬四路改建67个房间作单身宿舍,建筑面积2204平方米,住单身职工300人。在徐州市购买23个房间,建筑面积704平方米,住单身职工105人。1952年以后,随着新职工的增加,局管内各地区陆续改建一批单身职工宿舍。到1957年底,全局单身职工宿舍情况见表158。
  1958年下半年,全局从农村招收了一大批新工人,为满足居住需要,路局、各地区及较大基层单位相继新建或改造了一批单身职工宿舍。到1979年底,全局单身职工宿舍为36处,居住面积为26141平方米,住5510人。1980年以后,由于招收新工人、接收复员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较多,新建单身职工宿舍成倍增长。到1985年底,全局单身职工宿舍情况见表159。
  三、职工宿舍管理
  1949年以前,职工宿舍数量少,管理办法简单,房租比市面偏低。
  1949年2月,华东区铁路管理总局颁布《宿舍管理办法》,实行“根据职工家庭人口多少及工作需要”分配宿舍。次年,公布《济南区域内各宿舍租金办法及划分房舍等级办法》,根据宿舍结构、质量和设施等条件,划分为甲、乙、丙、丁、戊五个等级。月租金以使用面积和当月市场小米价格计算,每平方市尺甲级宿舍0.2市斤;乙级0.12市斤;丙级0.09市斤;丁级0.06市斤;戊级0.02市斤。1953年,管理局又公布《宿舍管理办法》,开始实行职工宿舍分配必须履行个人申请、所在单位同意转房管所批准的手续。各房管所的房产管理员分片包干管理宿舍。宿舍月租金改以平方米为单位和以人民币计算。每平方米甲级宿舍1114元(旧币,1957年后改用新币);乙级674元;丙级501元;丁级334元;戊级111元。1961年,路局修订《宿舍管理办法》,自此,职工宿舍分配由房管所批准改为由各单位自行分配,房管所办理居住手续。并明确规定宿舍管理、维修和居住三方面的权限与责任。1965年全局房租收入共267114元。1972年12月,路局再次制定《房屋管理试行办法》,宿舍分配实行“先调整后分配”、“先老职工后新职工”、“优先考虑军转干部和援外职工”的原则和“统一管理,分层分配”的办法。1975年,根据宿舍建设中拆迁旧房问题日益增多的情况,路局制定《职工宿舍拆迁暂行规定》。1977年,根据实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又作了补充和修改。1979年5月,路局重新制定《房产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完善宿舍分配、使用、养护维修、房租收缴等方面的规定,根据宿舍所在的地区位置、结构及设施情况,重新评定等级、租金:每平方米甲级宿舍月租金为0.109元,乙级为0.078元,丙级为0.057元,丁级为0.037元。1980年,全局房租收入共451406元。
  1983年11月,路局规定职工住房居住面积超标准部分,除照收原房租外,另加全局房租平均计费单价0.055元的两倍,即每平方米增收0.11元。12月,路局又决定对在职职工、退离休职工工龄满五年、其家属是非农业人口未住铁路宿舍者,给予补贴。租公房者每人每月补助2元;租私房者每人每月补助5元。1985年4月,路局增订《房产管理办法》,实行统一的住房分配标准:局级(含高级技术职称)干部宿舍建筑面积为80~90平方米,处级干部(含中级技术职称)为60~70平方米,科级以下干部及工人42~50平方米。1985年,全局职工宿舍租金收入共为748744元。
  四、单身宿舍管理
  1938~1945年日军侵占期间,日籍员工单身宿舍内设有寮长及其他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并有严格的管理制度。1946年4月,津浦区铁路管理局将单身宿舍按设备条件划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级别,根据申请住房人员的职务分配给不同等级的宿舍。处长、副处长、工程司住甲级;课长、段长、帮工程司住乙级;股长、事务员、公务员等住丙极;司事、助理员、检票员等住丁级。各单身宿舍区配1名服务人员,负责看门、烧水、传达等事宜。并订有《员工宿舍清洁办法》,每年春秋两季由铁路医院负责进行消毒防疫。自1947年开始,对居住单身宿舍的员工收取少量的租金。
  1949年11月,华东区铁路管理总局成立后,破除单身宿舍的等级规定,制定单身宿舍管理办法,在各单身宿舍设管理员和服务员,并由防疫站负责定期消毒防疫。1958年以后,由于招收大量新工人,单身宿舍床位满员,管理亦有所放松,秩序混乱,卫生水平下降。1961年,实行《单身宿舍红旗竞赛办法和红旗宿舍标准》,单身宿舍的面貌改观。1964年,开展“五好”(政治学习好、整齐秩序好、房屋保养爱护好、环境卫生绿化好、服务质量好)评比活动,单身宿舍的管理水平有所提高。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单身宿舍混乱现象再度出现,直至“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经整顿逐步好转。1978年4月,单身宿舍收费标准改为每人每月0.40元(包括水电费)。1980年后,各单身宿舍普遍建立文化活动室,备有书报杂志和电视机。各基层单位自己管理的单身宿舍,增设服务人员,更新家具和卧俱,实行旅馆化管理。每人每月收费改为1.20元。
  第五节 生活物资供应
  一、采购供应站
  1930年开始建立胶济路员工消费合作社和津浦路员工消费合作社,并在职工居住较集中地区各设分社7处、分销处10处。1943~1945年济南铁路局管内设配给所6处,下设支所若干处。1946~1948年路局设员工消费合作社1处,沿线主要站区设分社和售品所,分区包线负责沿线员工及家属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建国前的铁路员工消费合作社,是由工会组织职工认股入社,凡在局管内服务的职员、工人及警察均可登记入社,社员凭本社发给的“社员购物证”,在社购买物品享有优待。
  1950年,职工生活消费合作社改为供给商店,次年改为职工生活供应站,其资金由国家投入,商品由国家分配,执行国家商业价格政策,利润上缴国家,对职工及其家属的生活物资实行全面供应。全局设职工生活供应站18处,其中:济南分局5处、青岛分局5处、徐州分局4处、蚌埠分局4处,正式商业职工定员40人。
  1952年前,铁路职工生计工作由铁道部生计处统一筹划,根据铁路生计总计划一次或分次向贸易部门、专业公司或制造工厂统一采购,以粮食、布匹和燃料为主,其次是日用杂品。统一采购的生计品,按照各局供给人数比例分配,以就地拨给为原则。各职工生活供应站组织销售,对局内职工实行价格优待,一般比市价低5%~10%。1951年1月,管理局职工生活供应处制定《主食、燃料预约送货暂行办法》,职工家属每月所需用的粮食、煤炭在单位预先登记,由单位汇总送职工生活供应站,职工生活供应站直接将粮食、煤炭按预约量送到每个职工家庭,然后向职工单位转帐扣款清算。对沿线职工家庭的主食、燃料供应,以同样借贷办法,每月分两次用生活供应车按时送达。济南主食、燃料供应站,为了给职工送粮、送煤,专门组织一个10余人的送货队,配地排车8辆,后又增添汽车5部。济南、青岛、徐州、蚌埠等供应站,还设有手推流动服务车21辆,走街串巷叫卖,为居住在市区内的铁路职工家属送货上门;在铁路宿舍集中区,天天定点、定时,定线分片供应。并普遍增加副食品种供应,有的还设有蔬菜流动车。
  为把借贷供应主食、燃料而占用国家的60亿元资金投入经济建设,1954年1月1日,管理局决定取消主食、燃料借贷办法和送粮、送煤办法,改由现金购买,保留沿线继续使用供应车送粮、送煤。1955年10月,各铁路职工生活供应站停办经营粮食和自行调配用煤的业务,经营项目移到日用百货、土特产品和日常生活必需品。职工家属用粮统一归地方粮食部门供应,用煤改由煤建公司供应。同年第一季度,各职工生活供应站开始执行国营零售商店牌价,取消零售差价。1956年,供应网点进行部分调整,全局设有职工生活供应站20处,供应分部16个,商业职工共393人。并根据业务管理的需要,将各职工生活供应站的首冠名称,改为按地名称呼。1958年3月,全局所辖的职工生活供应站、供应分部和商业职工全部移交地方商业部门经营,同时撤销生活供应车。
  职工生活供应站交出后,沿线车站、工区,尤其是偏僻地区和流动性较大的工程工地职工家属所需生活物资供应不及时,或得不到供应,特别是1960年国家经济暂时困难时期,许多生活必需品实行凭证(票)定量供应,沿线职工家属供应标准、供应物资等问题更加突出,引起很大反应。1961年末到1962年初,路局根据商业部、粮食部、铁道部《关于解决铁路职工生活供应问题的联合通知》精神,先后收回济南、兖州、青岛、徐州4个供应站,恢复自办对沿线职工家属的商品供应。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错误地把抓好职工生活批判为“福利主义”,职工生活供应工作处于瘫痪状态。
  1979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局商业供应日趋活跃,各采购供应站经过全面整顿,坚持以沿线站区、工程工地为主的供应方向和以生活必需品为主、副食品为重点的经营方针,把供应工作的重点放在沿线偏僻站区。在购销业务活动中,凡国家规定的专卖商品和国家统一规定零售牌价的商品,按照国家牌价销售;凡议价放开的商品,采取高进高出,低进低出,随行就市的原则放开经营,既方便职工购买,又使职工得到好处。
  1984年,全局商业工作开始试行改革,各采购供应站先后推行优质服务超利润计划和实现利润计划提成奖的办法,并逐步向经营承包责任制深化,由供应型转向经营型,工作越搞越活,经济效益也有明显提高。1985年实际完成商品销售额378.9万元,实现利润29.8万元,比1981年增加2.6%;人均年销售额3.376万元,比1981年增加6500元。
  二、生活供应车
  1933年,胶济、津浦路员工消费合作社,为给沿线员工、眷属运送粮食、煤炭等物资,开始设立消费车,青岛、浦口两总社各设1辆。1938年日军侵占后成立生计车,沿线供应商品。1945年12月,又改称流动售货消费列车,济南、青岛两分社负责组织售货列车对沿线小站居住之员工进行物资供应。
  1950年8月,管理局供给总店成立后,铁道部于1951年3月拨给棚车5辆,作为生计车。同年12月,生计车改名为生活供应车,由管理局职工生活供应处管理,供各主要供应站使用。1956年1月,各供应站使用的生活供应车,分别归属各职工生活供应段领导,并按供应区段分别组成济南段沿线流动供应车组(简称济南供应车);青岛段沿线流动供应车组(简称青岛供应车);蚌埠段沿线流动供应车组(简称蚌埠供应车),分线包段供应。各供应车组,根据预约售货,采取“大站甩,小站停,背包下站,左右邻站兼顾”的供应方法,并充分发挥供应车的使用效能,每月每站供应次数不少于两次。蚌埠供应车组还对缺菜地区的车站,采用供应车直达发送蔬菜的办法,保证沿线职工家属的生活需要。
  1958年3月,职工生活供应站移交地方商业部门经营,生活供应车同时取消。1962年,恢复铁路自办商业组织后,铁道部批准路局使用50吨棚车8辆,作为生活供应车,分配给济南职工生活供应段3辆,徐州职工生活供应段3辆,青岛职工生活供应段2辆,恢复向沿线站区职工家属供应生活物资。“文化大革命”期间,生活供应车受到干扰,对沿线的供应工作不太正常。
  1979年,各供应车按照搞活经济,遵守政策,改善职工生活的原则,根据沿线职工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变应变,扩大供应品种,从原来主要经营“三咸一酸”(即:酱油、咸菜、盐和醋),扩充经营日常生活消费品和必需品;并在供应方法上,采取一趟甩车售货和一趟挂客车预约送货相结合的做法,既满足较大车站职工家属的需要,又照顾到一般小站区的供应。对极少数偏僻小站、工区,坚持背包送货上门。同时各供应车还开办了“捎、买、代”服务项目,满足沿线广大职工和家属的生活需要。
  随着磁莱、泰肥、张东、辛泰、济菏等线路的开通,又增加生活供应车2辆。截至1985年底,全局共有生活供应车10辆,其中:济南生活管理段4辆、徐州生活管理段3辆、青岛生活管理段3辆,担负着全局282个站区12.9万余名职工和家属的生活供应任务。全局供应车甩车站55个、预约送货站(区)214个、背包送货站(区)13个,分线包段,每月巡回供应1~2次。
  第二章 卫生
  第一节 机构设置
  胶济、津浦铁路建成初期,未专设卫生管理机构。仅在青岛、天津、浦镇设有铁路医院,医疗设备简陋,医务人员多是外国人。
  1915年,津浦铁路管理局设有总医官1人,统管津浦线各医院,1916年9月,专设了卫生课,各铁路诊疗所改称为医院。此时,胶济铁路全线有青岛、四方、坊子、张店、淄川、济南6所医院。共有医务人员15人,技术员4人,药剂员4人,看护妇28人,事务员11人。据1937年统计,各医院共有医护人员135人,其中医师31人,护士22人。
  1938年,日军侵占后,所有铁路医院的医疗器械和药品被日军抢掠一空,医务人员亦自行解散。1940年,日本华北交通株式会社在济南设立铁路医院,后又在青岛、张店、徐州相继设立铁路医院,各医院院长及主要医务人员大都是日本人。1945年日本投降后,津浦区铁路管理局在局机关增设门诊部一处。
  1948年,华东区铁路管理总局成立后,先后接管济南、青岛、徐州、浦镇医院4处和诊疗所19处,床位共224张。1950年,管理局成立卫生科。下设医政、保健、药材、防疫4个股及财务室,领导全局各医院的业务工作;7月,设立管理局防疫站。1951年8月14日,成立管理局卫生管理处,下设医政、防保、药政、财务、人事、总务6个科及处长室。1953年,成立青岛铁路防疫站。1954年,撤销卫生处药政科,成立徐州铁路防疫站。至此,管理局卫生处共管理浦口、蚌埠、徐州、济南、青岛5所医院,3所防疫站,2所疗养院及铁路卫生学校。1955年1月管理局防疫站改称管理局中心卫生防疫站。1960年,卫生处内改医疗、卫生、疗养、保健4个科及处长室,定员22人。1962年,撤销疗养、保健科。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卫生处业务管理工业瘫痪。1971年,路局“革命委员会”后勤部内设卫生生活组,1972年,路局“革命委员会”人事处内设卫生科,负责全局卫生工作。1978年6月,路局恢复设卫生处,内设医政、防疫、计财、人事4个科和计划生育、爱卫会办公室及处长室,定员20人。1983年,卫生处内撤销计财、人事科和爱卫会办公室(爱卫会办公室工作并入防疫科),同时将新沂、徐州、兖州、张店、青岛医院,青岛疗养院、青岛防疫站、徐州防疫站的业务交其所在分局卫生科管理,将济南铁路卫生中等专业学校交教育处领导。济南铁路中心医院、济南铁路中心防疫站由路局直接领导,卫生处对全局各卫生单位进行业务指导。1985年底,全局共有医院7所,防疫站3所,疗养院2所,卫生所55个,保健站70个,分布在全局各地区和站、段、工地,基本形成比较健全的医疗预防网络。全局各院、站共有职工3926人,其中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总数已达2830人。占卫生系统职工总数的72.1%。各类卫生技术人员中,主任(副主任)医师(包括医药师、检验师、技师)共27人,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1%弱,主治(主管)医师(包括药师、检验师、技师、讲师)共162人,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5.7%。
  1985年,全局卫生系统卫生技术人员构成情况见表160。
  第二节 医疗设施
  一、医院
  济南铁路中心医院 1913年5月和1916年9月,津浦铁路医院和胶济铁路医院分别在济南建立。1938年,日军侵占后,2所医院设备资财损失殆尽,工作人员自行解散。年底,津浦、胶济铁路合并管理,在济南设立满铁诊疗所一处。1940年,华北交通株式会社济南铁路医院成立,门诊设9个科室,住院部设5个病房,有床位30张,职工30余人。1945年,日军投降后,医院由津浦区铁路管理局接管,定名为济南铁路医院,门诊设10个科室。住院部设12个病房和科室,有床位50张,职工142人。
  建国后,济南铁路医院有长足发展,1953年改称济南铁路中心医院,医疗卫生人员、医疗设备不断增长。至1985年,全院共有医务人员1360人。住院部设有内科病房(4个病区),外科病房(3个病区),小儿科病房(2个病区),五官科病房(眼、耳、鼻、喉、口腔),妇产科病房、中医科病房、传染科病房、结核科病房、职业病病房和干部病房;并设有麻醉科、手术室和放射、药剂、检验、病理、器材等科及供应室,全院万元以上的主要医疗设备达23台(件)。拥有开放床位520张。下设门诊部1处,在禹城、泰安、黄台、莱芜等站区和济南市的白马山、二七新村、堤口、南郊、东郊等铁路宿舍区设有卫生所。在机务段、车辆段、济南站、工程队等单位设有20个保健站。开设家庭病床90张,除承担责任范围内职工家属的医疗保健工作外,并负责分局、沿线各医院危重疑难病人的转诊和抢险救灾等任务。年诊次为186.15万余人次,年出院人数为8076人次,病床使用率为89.28%。治愈率为75.72%。1980~1985年,医院还承担科研项目:省级7项、铁道部5项、铁路局20项、市级4项、院级30项,开展新技术、新疗法42项。担负着南京铁道医学院、山东中医学院和济南铁路卫生中等专业学校学生的临床教学和毕业实习,以及其他医院的进修培养任务。
  医院位于济南市经八路1号,占地总面积为52292.25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2.9430万平方米,使用面积2.8550万平方米。
  徐州铁路医院1914年,建立徐州铁路医院,房舍约50平方米,职工5人,1937年,医院约有房屋20间,工作人员30人。1938年日军侵占后,有工作人员20余人(全系日本人),分设小儿、妇产、外科、内科、牙科5个科室,并设有病房。1944年,医院分设门诊和住院部两部分,门诊设有8个科室,住院部设50张床位,职工80余人。主要医疗设备有200毫安X光机1台、显微镜2架,牙科治疗椅2张。1948年徐州解放前夕,徐州铁路医院被国民党军队洗劫一空,房舍被军队占用。
  徐州解放后,徐州铁路医院得以恢复和发展,1953年设有内科、外科,全院职工共120余人,病房有80张。1958年增设妇产、小儿、结核科病房,病床增至150张,职工增为200余人。1959年,医院扩建,增加房屋面积5000平方米,开设了传染及五官科病房。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医疗工作处于混乱状态。1978年,医院进行以张志方医师为主的“骨髓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外科医师王世枢为主的“颅内外动脉搭桥吻合术”、五官科医师王保平为主的“双侧上颌骨切除颌面修复术”,眼科医师李加宝为主的“人工晶体植入术”等10多个医疗项目。有的填补了局内空白,获得铁路局的科研成果奖。1980年以后,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论文41篇。1985年增添750毫安X光机、心音超声心动仪、深部X光治疗机、同位素扫描仪、“B”型超声诊断仪、r免疫计数器、脑电图和胃镜等20余种大型先进医疗器械设备。医院病床增加到355张(部分床位对外开放)。设有内科(心血管、消化、呼吸)、外科(骨科、泌尿、脑外、胸外、普外)、妇产、小儿、五官、传染、结核、中医、职业病、放射、病理、药剂、特殊检查、检验等14个科及“B”型超声检验室、血库和干部病房。下设门诊部一处,在徐州市二七铁路宿舍区和徐州北、薛城、砀山等站区设卫生所4个,在机务段、徐州站、车辆段、列车段、工务段、大修队等单位设保健站17个。全院共有医务人员686人。年诊次为111.86万余人次,病床使用率为80.6%,治愈率为88.86%。为方便病人治疗和缓解“住院难”的问题,开设家庭病床1000张次。还负担着徐州医学院、南京铁道医学院、大连铁路卫生学校、徐州卫生学校等院校学生的临床教学和毕业实习,以及铁路内外的抢险救灾等任务。
  医院位于徐州市复兴南路383号,占地27472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7616平方米。各主要科室的使用面积为12328平方米。
  青岛铁路医院
  1904年3月,胶济铁路青岛医院成立,规模很小,医务人员大多数为德国人。1914年,日军占领后,医院定名为铁道病院,隶属日军民政部,设有内、外、妇产、皮肤4个科,各科有医生1人,药剂员1人。1915年4月,铁道病院改名为青岛诊疗所。1916年9月,改称为青岛医院。1918年7月,医院迁址青岛广州路,易名为青岛医院广岛町分院,设有病床26张,医务人员大多数系日本人。1920年,广岛町分院脱离青岛医院的领导,定名为青岛铁路医院。1923年又改为青岛诊疗所,只设门诊,医疗人员换为中国人。1933年再次改为医院,设病床12张。1938年,日军第二次侵占青岛后,将医院迁至朝城路2号(今院址),设内、外、妇产、小儿、五官、齿等6个科,设病床12张,有X光机1台。1946年,医院设内、外、小儿、五官、皮肤、牙、物疗7个科,医务人员77人,设病床30张。1947年,张店以东的坊子、四方、高密等医院、诊疗所,均由青岛铁路医院领导。
  1949年青岛解放后,青岛铁路医院先后增设中医、针灸、理疗3个科,和中药局、肝炎、结核病房,设床位100张,职工144人。1960年,设有内科(三个病区),外科(二个病区)妇产、小儿、结核、肝炎、特检7个科,和综合病房(中医、口腔、眼、耳、鼻、喉、皮肤)。同时设有门诊部1处。在烟台、莱阳、四方、高密、胶县、蓝村、女姑口设卫生所7个,在青岛站、车辆段、列车段、大修队、机务段、沧口站等单位设保健站6个。70年代后,病床增加到220张。并陆续增添心脏起搏器、胃镜、同位素扫描仪、激光治疗机、牙科综合治疗台、心脏监测仪、多导超声显相仪、心电遥测仪、“B”型超声诊断仪、脑电图机、血气分析仪、心脏急救仪及IBM—PC电子计算机等设备。1985年,全院职工共570人。年诊次为75.15万人次,年出院人数为3870人次。病床使用率为88.33%,治愈率为80.40%。部分床位对外开放。还承担着青岛医学院、南京铁道医学院及青岛市台东业余医科大学学生的临床教学和毕业实习,及抢险救灾等临时性医疗救护任务。在科研方面,1980年以后,以医师彭永年为主完成对银屑病的调查研究科研项目并撰写了《对银屑病延期影响》一文,在《中华皮肤科》杂志上发表,获得路局1985年技术成果二等奖和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以陈善军医师为主完成“气钡双重造影”,获得路局科研奖。至1985年底,在省级及全国性医学刊物上发表论文40篇。
  医院位于青岛市南区朝城路,占地面积为11676平方米。建筑面积为9857平方米。
  张店铁路医院
  1916年9月成立,有医务人员9人,X光机一台,设有门诊和病房。1923年1月,医务人员增至19名,房屋有23间,负责青州至济南间及其支线上职工的医疗任务。1938年1月,日本侵占后,医院人员均换为日本人。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医院被掠夺一空。同年8月,济南区铁路局派11人接管张店医院。
  1948年12月,成立华东区铁路管理总局张店铁路诊疗所,共有人员10人。1950年,改名为张店卫生所,划归青岛铁路医院领导,有工作人员17人。1959年4月22日,张店铁路卫生所与张店铁路疗养所合并成立张店铁路医院,设病床30张,分5个临床科室,3个医技科室,有医务人员43人。1971年,床位增至100张,医务人员达165人。到1985年,设有内、外、小儿、妇产、中医、口腔、眼、五官、肠道、肝炎、结核等科门诊。医技科室有检验、放射、病理、药剂科和中药房、内窥镜检查和心电图室。床位有175张。主要设备有500毫安X线诊断机1台,“B”型超声诊断仪1台,牙科综合治疗台1个。下辖坊子线路医院和设在潍坊、昌乐、益都、辛店、源迁、铁石、东风、大圩河、周村、博兴、东营、杜科、博山等站区、张店区洪沟、铁三村铁路宿舍区的15个卫生所及设在机务段、列检所、张店站、分局工程队、机械化工程队的5个保健站。年诊次为68.1141万人次,年出院人数为2417人次,病床使用率为90.99%,治愈率为91.82%,并设有对外门诊一处,向社会开放服务。
  医院设在淄博市张店区中心路,占地总面积16960平方米,建筑面积7916平方米。
  兖州铁路医院1959年成立,设病床30张。到1985年,医院有职工284人,病床130张。设有内、外、小儿、妇产、口腔、五官、中医科病房和手术室。主要医疗设备有200毫安双用X线诊断仪1台,“B”型超声诊断仪1台,牙科治疗机3台,手术显微镜、心脏监护仪、手术麻醉机各1台。设有门诊部1处,并在邹县、磁窑、东都、济宁、新汶等站区设7个卫生所,在机务段、工务段、托儿所等设4个保健站,年诊次为67.0510万人次,年出院人数为2524人次,病床使用率为76.1%,治愈率为80.1%。
  医院设在兖州县城,占地总面积为2723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为4470平方米。
  新沂铁路医院 1950年成立徐州铁路医院新沂卫生所。1972年改建为徐州铁路医院新沂分院,有职工32人,设病床40张。1979年1月,正式成立新沂铁路医院,设门诊部1处,分设内科(含小儿、传染科)外科(含骨、皮肤、五官科)及2个病房,在连云港、新浦、邳县站区设3个卫生所,在东海县、大湖站区设2个保健站,全院职工为99人。到1985年全院职工共100人,病床60张,临床科室有内、外、中医科。医技科室有放射、药剂、检验科,心电图、超声波、手术等室。主要医疗设备有200毫安X光机2台,300毫安X光机3台,心电图机3台,超声波诊断仪1台,牙科治疗椅2台。年诊次为23.0434万人次,年出院人数为672人次,病床使用率为72.56%,治愈率76.49%。
  医院设在江苏省新沂县城。占地总面积3677平方米。
  济南西铁路医院
  1984年7月,原路局第二工程处周村工地医院调整建制迁往济南西站。1985年1月,正式定名为“济南铁路分局济南西铁路医院”,有职工115人,设病床25张,分设内、外2个科和2个综合病房。门诊部设有内、外、妇产、五官、中医、口腔、理疗、新医等科室。医技科室有放射、检验2个科及心电图室、中药、西药2个药房。主要医疗设备有500毫安X光机1台,耳鼻喉治疗机1台,心脏监护仪1台。医院在济西机务段,济西车站、车辆段设有保健站3个,年诊次为155770人次,年出院人数为453人次,病床使用率为65.2%,治愈率为84.75%。还为周围农民及居民提供一定的社会服务。
  医院设在济南西站区,占地总面积10935平方米,建筑面积3069平方米。
  二、疗养院
  路局第一疗养院
  1952年7月8日成立,设在济南市经七路纬二路,接受一般慢性病或手术后恢复期病人的疗养,设病床60张。定员23人,其中行管人员11人,医技人员12人。随后,疗养院规模逐步扩大,1958年后,在白马山建新院,疗养床位增加到75张,工作人员17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于1969年被取消。
  路局第二疗养院
  1953年成立,设在济南市经八路。同时设有济南铁路局结核病防治所,承担结核病的预防、治疗和疗养工作,设疗养床位120张。1958年后,床位增到150张,医护工作人员为44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于1968年停止接收疗养员,以后,全院的医护人员调往济南铁路中心医院结核科工作。1982年正式撤销。
  铁道部青岛疗养院
  1953年建立于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青岛疗养区,归铁道部领导,济南铁路局代管。设床位40张,1982年增至100张,为慢性病人疗养场所。铁道部连云港第一疗养院
  1979年开始在墟沟筹建,属铁道部领导,济南铁路局代管。设疗养床位200张,1984年开始,每年暑季接受部分干部、职工作健康疗养。
  三、医疗设备
  胶济、津浦铁路建成通车初期设立的医院,仅有听诊器、体温表、血压表以及外科常用的刀子、剪子、镊子和消毒器之类的一般医疗器械。30年代起,各医院普遍增设了病房,并增设少量200毫安以下的X光机普通显微镜、震荡器、太阳灯和部分外科常用手术器械;40年代,全局医疗器械略有增加,共有X光机3台,显微镜6台。主要医院设有牙科椅、手术台、产床、无影灯、消毒器、水溶箱等。
  50年代,各医院增添高倍显微镜、容量较大的X光机、万能手术台、高压消毒器、万能产床、裂隙灯(眼科)电冰箱、心电图机、基础代谢测定仪、人工心肺机、切片机等。以后,各医院的医疗设备年年增添或更新。到1985年底,全局各医院共有1813张床位,占地面积近230亩,医疗用房面积5.1361万平方米。拥有较先进的主要诊断治疗仪器设备59台。详见表161。
  第三节 医疗技术
  一、西医50年代初,各医院外科只能做一般的阑尾、痔瘘切除术和疝修补等腹手术。50年代末期,发展到胃、肠、脾、胆囊切除及甲状腺、乳腺手术等。
  60年代,济南中心医院,徐州、青岛等医院,先后开展了胸部的胸腔肿瘤摘除、食道癌切除、肺叶切除;心脏二尖瓣分离和腹部的肝、肾、胸腹部联合的结肠代食道等手术。泌尿外科开展了膀胱镜检查,肾切除、膀胱半切或全切、前列腺切除,尿道修补、睾丸摘除和取肾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等手术。内科开展了心电图、超声波、基础代谢等检查项目的临床应用,提高了对心血管,肝脏系统等疾病的诊断技术。“文化大革命”期间,老医务人员技术得不到发挥,新生力量得不到培养,医疗技术停滞不前。
  1978年以后,全局医疗工作逐渐走上正轨,医疗技术有了新的提高和创新。济南中心医院开展了心血管搭桥,瓣膜修补置换、脑血管搭桥、脑血肿清除、小脑移植、脑肿瘤摘除等手术。济南中心医院、徐州医院开展了断肢(趾、指)再植、断肢移位再植,同种异体关节移植、关节人工股骨头植换等手术。1980年后,济南各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开展了脑部肿瘤颅内血肿脊髓脑内造影术;心血管系统开展了电复律技术,对心肌梗塞的抢救治疗成功率得到提高,通过临床290多例急性心肌梗塞的观察和分析提出了“急性心肌梗塞10年来增加1倍的论断”,从而对心肌梗塞病的诊治有了新的认识;神经内科进行了潘生丁低分子右旋糖酐对高粘质血症的疗效观察,以及异丙基肾上腺素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和东莨菪碱治疗肺性脑病及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同时开展胎肝悬液治疗再障的方法;小儿科利用东莨菪碱治疗小儿舞蹈病;1981年,骨科进行了一例断腿移位再植术,手术成功填补了省内空白;1982年,成功施行非开胸食管贲门癌拨脱术,及胸内气管癌切除手术,1983年,小儿科利用激素加洋地黄治疗小儿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收效良好。同年,青岛各医院皮肤科研究银屑病病源学,追访分析了200多例银屑病患者,提出了有统计学意义的论证,发表的论文受到专家的好评,并在外文杂志上发表。1984年,济南中心医院口腔科施行了一例冷冻切除腮腺肿瘤取得满意效果,填补省内空白。同时,在上颌骨扩大根治术、硅胶下颌骨成形术均取得成功;五官科的喉造术填补了全国铁路系统的空白,听力重建术也取得良好效果。
  二、中医
  1953年开始,各医院先后着手组建中医科和中药房。聘请地方较有名望的老中医大夫到医院任职,各院只在门诊设立中医科。徐州、兖州医院中药房设立之初,只有饮片和一般中成药,随后逐步开展中药自制加工和膏丹丸散制作。1961年后,各医院先后成立中医病房,开始收住病人,对某些慢性病人开展临床治疗和研究,先后研制出治疗肝炎的清肝饮,治疗胆、肾结石的排石汤和莞花引产等。雄黄散在眼科的应用也取得满意效果。并制出供临床使用的中药:复方丹参、丹皮酚、复方当归注射液、柴胡注射液、复方蒲公英注射液以及多种片、丸、剂。各医院每年还不定期的组织采药队外出采集中草药,济南中心医院、青岛、徐州等医院还组织专人种植中草药,缓解部分中药供应紧张的问题。
  三、中西医结合
  1970年后,各医院相继成立中西医结合病房,对一些慢性病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妇产科的妊娠恶阻、子宫脱垂、先兆流产、官外孕、月经病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率达90%左右。徐州医院的莞花引产的论文在铁道部及全国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会上发表或交流。济南中心医院内科的肾病、肝病、胆囊炎、糖尿病、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外科的胆结石、肾结石、阑尾炎、肠梗阻、腹膜炎、痔瘘等以及小儿科的一些慢性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一定的疗效,其中阑尾炎、肠梗阻不必外科开刀手术,胆结石、肾结石可用药物排石,受到患者的欢迎。
  四、护理
  建国前,铁路医院规模小,护理工作不被重视。建国后,各医院逐步建立护理工作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在临床上进行洗澡、喂饭、量体温、查数脉搏、打针服药等护理工作。并从皮下输液发展到静脉输液。开展头皮静脉穿刺,锁骨下静脉穿刺,颈外静脉穿刺留管术等。1951~1954年,路局卫生学校护士班毕业生充实了各医院的护理队伍。此后,各医院不定期的举办多种形式的护理训练班,60年代,为改进和提高护理工作制度和质量,各医院经常举办护理技术操作比赛,如铺床、注射、吸氧、器械准备等。1972年路局恢复卫生学校,招考局内各医院护理人员入校学习,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水平。1980年以来,随着临床各专业科系的建立和多种新仪器的使用,要求护理工作的专业性、技术性更高,如心血管系统的心电监护,脑外科、胸外科、器官移植、断肢再植以及外科烧伤专科护理和中医护理等,使护理技术创出一个新水平,由临床普遍使用的功能制护理,逐步转向责任制护理,密切合作,加速病人的痊愈,取得最佳的护理效果。
  五、学术成果
  1950~1985年,各医院共取得78项科研成果,其中6项获省级奖,3项获铁道部奖,15项获路局奖,1项获市级奖;发表论文88篇。其中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21篇,省级杂志29篇,市级杂志6篇,各专业学科大会交流32篇。主任医师王显明编著的《中医学浅学》、《中医内科辩证学》、《实用内科综合治疗学》、译文《中医临床大系眼科学》、《中医临床大系儿科学》、《中医临床大系内科学》等,沈德伟医师翻译的《小儿疾病的常见症状》等分别在国内外出版。医疗成功的重大病例如下:
  风湿性心脏二尖瓣狭窄术 患者王某,男,30岁,济南站职工,1963年2月入济南铁路中心医院求治。患者呈心慌气短,吐血色泡沫状痰,经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二类瓣狭窄)。经施行心脏二尖瓣扩张术,患者于8月3日痊愈出院。此例手术为济南中心医院开展心脏外科创下良好的开端。
  喉次全切除颈部皮瓣一期整复术 70年代,济南中心医院耳鼻喉科在喉部分切除术的基础上,开展喉次全切除颈部皮瓣一期整复术和扩大喉次全切除术,经过整复后,使喉的功能,部分或全部恢复。1978年以来,济南中心医院用喉次全切除及扩大喉次全切除术治疗了15例喉癌患者,其中男13例、女2例,年龄最大者60岁,最小者43岁,手术均一次完成。经过整复后,使患者恢复了喉的全部或部分功能,填补了全路卫生系统的空白。
  断腿移位再植术 患者高某,男,20岁,济南车站制动员,1979年2月14日,在调车作业中不慎被火车轧伤,造成两下肢三处粉碎性骨折,肢体断离,大面积皮肤挫伤,左手部粉碎性骨折,昏迷呈出血性休克,入济南铁路中心医院急救。医院将已断离的右下肢自股骨上端(即大腿根部)进行清创、消毒、缝合。把完整断离的右足,及左下肢胫骨中下1/3断离处(即小腿下端)消毒处理后,解剖出正常的骨骼、肌腱、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然后将完整的右足移植到左下肢。左、右两下肢分两组手术同时进行,经历12个小时,完成断腿移位再植术。其后又分期进行植皮、胫神经探查吻合手术。不担抢救了患者的生命,并重建了其下肢部分运动功能。手术的成功填补了山东省内断肢移位技术的空白,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同种异体骨髓移植术 患者侯某,男,29岁,徐州列车段工人。1980年,经徐州铁路医院检查确诊其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医院内科和血液实验室的医务人员,在学习国外有关经验及进行大量动物和尸体实验的基础上,对患者施行了同种异体骨髓移植手术,术后两周多患者顺利地渡过骨髓无功能期,出院后,身体健康,可以参加体力劳动。此例在全国召开的专业会议上,专家们认定用骨髓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获得成功,在国内尚属第一例。
  非开胸食管贲门癌内翻拨脱术 患者陈某,男,48岁,农民,入院前半年多每日进食呈胸部阻塞感,并伴有痛疼。1981年7月,入济南中心医院求医,经诊断为食道下段癌。医院对患者施行非开胸食管贲门癌内翻拨脱术,切除癌肿,术后情况良好。这项手术安全,并发症少,疗程短,且免除患者受开胸之苦,是治疗食道癌的一种新手术方法。
  胸内气管癌环形切除对端吻合术 患者高某,女,34岁,因发烧、气喘、咳嗽、憋气、咯血、呼吸困难,经三个月治疗无效,入济南中心医院外科求治。经病理诊断为气管粘液腺癌,1982年10月2日进行气管癌环形切除对端吻合术,术后半月症状基本消失,逐渐恢复健康,一月后痊愈出院。此后,又多次采用气管癌环形切除对端吻合术挽救病人的生命,这在气管外科尚不多见。
  各医院手术发展情况和制剂情况,见表162、 163。
  六、妇幼保健
  1957年开始,兴办妇幼保健事业,逐步建立起兼职妇幼保健队伍。开展妇女病普查,每二至三年进行1次。济南地区的各大宿舍,普查人数每次多达4000余人。检查出各种妇科疾病20余种,发病率达50%左右(包括各种慢性病)。在普查的基础上,对发现有疾病的患者,或门诊或住院进行治疗,使其早日康复。
  60年代起,妇女病普查工作与计划生育相结合进行。1966年,在各大宿舍,施行绝育手术或其他避孕措施。对不孕症的妇女查明原因进行治疗。70年代,妇产科开始重视围产期保健,对孕妇产前进行检查和治疗,减少难产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并对各种妇女病每年普查一次。
  1973年以来,防疫站和医院保健科开始进行计划免疫工作。从婴儿出生后,给予卡介苗接种,以后随年龄增长,按计划给予:白、百、破三联疫苗、麻诊疫苗、乙脑、流脑等疫苗注射和脊髓灰质炎菌苗糖丸。1980年至1985年,各医院成立“儿童保健门诊”定期为婴幼儿进行健康查体、佝偻病防治、膳食营养指导,以及健康咨询,发现疾病及时治疗。并对幼托机关的保教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查体,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减少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同时开始使用“母子保健手册”孕期按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孕妇临产时可持册入产科住院,出院后,由病房通知其所属保健单位,对其按时进行产后访视及保健指导。
  第四节 卫生防疫
  一、传染病防治
  1955~1966年,各防疫站贯彻执行“面向运输,面向生产,面向职工”积极地开展各项卫生防疫工作的要求。对管内多发的丝虫、钩虫等寄生虫病和麻诊、白喉、百日咳、猩红热、脊髓灰质炎等儿童传染病进行防治工作。由防疫工作人员和基层卫生所、保健站的卫生人员组成除害灭病战斗队,深入宿舍和现场,走家串户,进行访视和投药,做到“患儿不出门,医药送上门”,控制了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文化大革命”中,卫生防疫工作遭受破坏,工作陷入瘫痪状态,造成急性传染病回升,卫生状况下降。1979年,各防疫站全面开展对中小学校的卫生管理,开展学生生长发育调查和近视眼病的防治使教室的采光照明条件不断改善,课桌课椅得到改进,并开展了龋齿和牙病的普查普治工作,促进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1980年起,各防疫站积极开展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加强冷链建设,实行计划免疫门诊,使相应病种的发病率逐年明显下降。至1985年,全局范围内已连续9年无白喉病例发生,连续4年无脊髓灰质炎发生,麻诊发病率已控制到1.7/10万,百日咳发病率已控制到0.5/10万,提前实现卫生部提出的1990年前发病率控制指标。
  二、公共卫生
  从建国初期至60年代,全局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定期组织卫生检查评比,实行除害灭病的技术指导,促进公共卫生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公共卫生工作受到严重干扰破坏。1979年,在各卫生防疫站充实公共卫生专业建设。1981年后,设置环境卫生监测试验室,增添有关的仪器设备。对各主要生产厂段和医院的污水排放全面进行监测。同时,认真执行《食品卫生法(试行)》和铁道部发布的站车卫生标准及管理办法,开展卫生监督、监测和卫生宣传,加强食品卫生、饮水卫生和站车卫生管理,在全路组织的卫生检查中,站车卫生、灭鼠、灭蟑和卫生监督工作等,受到通报表扬。
  三、爱国卫生
  1952年美帝国主义在侵朝战争中,公然进行细菌战争,向中国东北地区和青岛市太平角、浮山所、沧口等地空撒带菌昆虫和动物,严重危害着人民的健康。根据中央人民政府的决定,路局成立特别防疫委员会。1953年改称为济南铁路管理局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并设下属组织,在路局始发的各次旅客列车上担负卫生添乘检疫任务。“文化大革命”中,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一切活动均被迫停止。1978年4月,根据国家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指示,路局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成立,由党委副书记、副局长任主任委员,共15人组成。下设办公室,由人事处卫生科兼办,后改由卫生处兼办。
  1953年以后,全局爱国卫生运动普遍开展起来。1958年,全局掀起群众性卫生运动的高潮,开展卫生突击活动,整顿室内外环境卫生,清除垃圾723600吨,改造厕所603处,灭鼠40510只,全局出现175个“五洁四无”先进单位。青岛站被评为全国卫生模范车站,青京21/2次列车获“四无”列车卫生先进荣誉称号。1959年,开展以“除四害、讲卫生、消灭疾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全局组成38个除害灭病战斗队,设有487个保健员,还培训1664名群众保健员,有102个“五洁四无”先进单位受到表彰。1964年,抽调26名医务人员,进行随车检疫工作,年终,评出285年先进单位和274名卫生积极分子。“文化大革命”期间,爱国卫生运动被迫停止。1978年,恢复爱国卫生活动,全局开展以消灭蚊蝇、搞好环境卫生为重点的群众性突击活动,整顿站车卫生,恢复各项鉴定检查管理制度,加强食品卫生和列车检疫工作的管理。1985年,开展以治脏为重点,以洁、齐、美为目标的“卫生达标”活动,各单位、车站和列车卫生达标率分别是93.4%、90%和84%,实现了卫生达标的近期规划。青岛车站在1985年11月9日被国务院6个部委命名为无鼠害火车站,青京239/240次车队荣获全国贯彻《食品卫生法》先进集体的称号。
  第五节 计划生育
  1971年,成立路局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各分局、各基层站段设计划生育专兼职人员。1976年,改为路局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人事处,定员4人。1978年,调整充实路局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的成员,由党委副书记、副局长任组长、政治部副主任任副组长,办公室设在卫生处,定员5人。1983年,路局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改为路局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由副局长担任,工会副主席、团委书记担任副主任,办公室设在卫生处,定员3人。各分局级单位和各基层单位设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并设专职或兼职干部。在各基层单位,按职工人数配备计划生育专职干部;500人以上配备1人,1500人以上配备2人,不足500人的确定1名兼职人员,班组有兼职计划生育宣传员。计划生育工作层层有人负责,常抓不懈,坚持“思想教育、经常工作、避孕节育”三为主的方法,抓好职工及其家属的计划生育工作,确保国家和省市人口规划的落实。
  1977年后,根据有些职工家属在农村居住分散的特点,采取调查摸底,普遍填表登记,排出重点工作对象,开展一封信活动和个别走访等方法,了解职工及其家属的婚育情况和节育措施。在摸清底数的情况下,建立“一档十一簿”,实行科学化管理。并经常分析男职工中育龄夫妇的情况,对节育措施不落实、不可靠或发现计划外怀孕的,分管领导和专职人员主动上门做工作,送药具到手,防止计划外生育的发生。1979年,路局计划生育工作在铁道部召开的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受到表扬。1980年,路局被中共山东省委和山东省人民政府评为计划生育先进单位。1982年5月17日,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发出的计划生育工作简报(第十期)加按语发表了济南铁路局计划生育工作的体会;7月27日《人民日报》报道了济南铁路局的计划生育工作。1983~1984年,又连续被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评为计划生育先进单位。1976年以来全局实现“四率”情况见表164。
  第六节 环境保护
  建国前,各线管理局没有环保机构。铁路运输生产排放出的烟尘、废水、废渣,不作治理。
  1974年7月,成立路局环境保护领导小组下设环境保护办公室,办公室定员5人,各分局也先后建立相应机构。1976年6月,环境保护办公室定员增至11人,各分局环境保护办公室由3人增至5人。1978年,环境保护办公室划归路局总工程师室,定员5人。1980年6月,撤销总工程室环境保护办公室,其定员转入路局劳动、环境保护监察处,设环保科,定员5人。1983年6月,路局劳动、环境保护监察处撤销,环保科改为环境保护办公室,仍归总工程师室领导,定员7人。
  建国后,全局陆续兴建下水道,治理臭水沟,并在沿线植树造林,绿化铁路。但随着铁路运输生产的发展,设备的增加,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量也不断增大。1973年,除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外,有固定锅炉220台,茶炉501台,工业窑炉124台,共有大小烟囱1000多个,每年排放有毒有害气体127200万标立方米、排尘量为7400多吨,排放有毒有害污水1000余万吨。1974年,路局、分局相继成立环境保护办公室,提出“三废”治理、综合利用规划。同时开始在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把治理“三废”、综合利用的项目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1975年,进行“三废”普查和消烟除尘大检查。1976年,路局成立环境保护长远规划编制小组,编制出10年环境保护科研规划。此后,环保投资逐年增加,“三废”治理稳步发展。到1985年,完成治理项目183年,铁路单位集中地区,实现集中供热采暖,减少污染源点,其中,路局机关大院等5处集中供暖,采暖面积达124527平方米,取消锅炉21台;采用新工艺、新方法处理工业废水7176081吨,医疗废水278176吨;青岛、张店等机务段在蒸气机车上,安装废气回收利用和消声装置,实现回收热能,减少排气和噪声,净化了环境。
  1974年以来全局环境保护投资情况见表165。
  第三章 报刊
  第一节 早期报刊
  《津浦铁路公报》 约于1914年1月创刊。为日刊。主要登载交通部下达的文件、津浦铁路重大事务及通知、通报、规章制度、事故处理、奖惩等。1930年10月,改名为《津浦铁路月刊》。后又改名为《津浦铁路半月刊》,主要刊登路政纪要、路界新闻、法制、统计、党务、出版介绍、广告索引等内容。1937年停刊。
  《胶济铁路局报》 1923年2月1日出版。主要登载交通部指令、胶济铁路大事、文件、规章制度、启事等,至1930年11月,共出版267期。此后,改名为《胶济铁路公报》,旬刊,16开本,每期100多页,内容增加会议记录、图表及广告等。1938年1月停刊。
  《铁路工人》 由中国共产党山东早期领导人邓恩铭、傅书堂和王元昌主办,1924年在青岛创刊,为不定期铅印秘密刊物,后改为油印,并迁至济南出版。1927年停刊。
  《津浦画刊》 中国国民党津浦铁路特别党部主办,1930年1月出版发行。内容为绘画、照片等。1931年9月停刊。
  《津浦周刊》中国国民党津浦铁路特别党部主办,约于1930年10月创刊,4开张,每周一期。内容有党务、政治、国际、路内要讯、杂讯、珍闻等,后又增加言论、选载、工运纪要等。1932年底出版至115期停刊。
  《胶济铁路管理局党义研究会会刊》 中国国民党胶济铁路管理局党义研究会主办,1931年5月出版,内容有论著、专载等。1933年出版至4期停刊。
  《胶济日报》 1932年7月创刊,胶济铁路国民党党务整理委员会主办。出版内容及停刊时间不详。
  《路工月刊》 陇海铁路工会编印,1932年7月出版。1933年1月改名为《路工半月刊》,主要刊登工会工作报告、会议记录、国民党党义、小说、歌词等内容。出版至第二卷第24期停刊。 《陇海旬刊》中国国民党陇海铁路特别党部编印,1933年冬发行。每月1日、11日、21日出版,每期印1240份。主要刊登党义研究、论著、路闻、选录、一旬大事纪要等内容。1935年10月停刊。
  《快报》中国国民党陇海铁路特别党部主办,每晨9时收录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的消息,于10时出版分发陇海铁路各单位。后停《快报》改出《陇海画刊》,每月1期。后因经费及印刷关系停刊。
  《扶轮日报》中国国民党津浦铁路特别党部于1935年3月创办。出版内容及停刊时间不详。
  《济南铁路局报》 由华北交通株式会社总务部文书课编印,1939年1月出版。报纸版面均分为上下两等份,上半版为日文,下半版为中文,辟有通达、社训、杂报、警报等栏目,主要登载铁路文件、运输情报、重大事故、“强化治安”及资料、广告等。1945年3月30日出版至1777号后,改名为《济南地方交通团报》,刊期不固定,常有号外版。1945年4月底,出版至23号停办。
  《交通部济南区铁路局日报》济南区铁路局秘书室日报室编印,1945年11月21日创刊,16开4版,登载局令、通告、工作表格、国内国际时事等内容。1946年2月28日出版至38号后,随着铁路局名称的改变,报纸改名为《交通部津浦区铁路管理局日报》,3月1日出版第1号。1948年8月31日出版至767号停刊。
  《建设》月刊中国国民党津浦区铁路特别党部编印,约于1946年8月创刊,刊登评论、总理遗教讲授纲要、消息、知识、文艺等内容。出版期数停刊时间不详。
  第二节 铁道工人报
  一、机构设置
  1949年1月,中共华东区铁路管理总局委员会决定办报纸,由华东区铁路职工总会筹备委员会负责筹办。当月,建立报社机构,配备工作人员2人。1949年2月7日创刊,定名《职工报》。10月,确定《职工报》为中共济南铁路管理局委员会机关报,《职工报》社划归济南铁路管理局政治部领导,设编辑室、采通室、发行室、资料室,工作人员14人。
  1950年6月,改名为《铁道工人》。社内机构改设为主编室,业务一组、业务二组、政工组、群众工作组和发行组。1953年,业务一、二组合并,增设党的生活组,定员为26人。1957~1966年期间,机构精简为总编缉室、编辑组、采通组(1960年改为记者组)、总务室,定员压缩为18人。其间,1961年3月,为强化报纸采编工作的领导,建立了编辑委员会。“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铁道工人》报社受到严重冲击。1968年6月,济南铁路局“革命委员会”成立后,《铁道工人》报改为“革委会”机关报。1972年,《铁道工人》报社编辑组、采通组恢复职能。1974年,经调整改设政工编缉组、业务编辑组、采通组、出版组。1985年8月改为:总编办公室、编辑科、记者科、群众工作科,定员31人。
  二、中心报道
  济南解放后,新组建的华东区铁路管理总局,面临的是“恢复长江以北铁路,支援大规模解放战争”任务,《铁道工人》创刊伊始,就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大力宣传“解放军打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物资就运到哪里”和“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战斗口号,以较大的篇幅,连续报道全局职工冒着敌机的骚扰和破坏,抢修铁路、机车等设备,抢运支前物资,以实际行动支援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的英雄模范事迹,与全国人民一道,赢得了“捷报如同雪花飘”的胜利局面。
  1950~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报纸根据路局党委的部署,联系铁路实际,大力报道开展劳动竞赛、实行民主管理、学习先进经验、镇压反革命分子等各项中心工作;同时,大力开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报道广大职工捐献飞机大炮和以实际行动支援抗美援朝的事迹,报道援朝铁路职工英勇作战,使铁路成为“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的英雄事迹,鼓舞全局职工、家属,搞好运输、保证安全,完成运输生产任务。
  1953~1956年,根据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需要,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指引下,报纸不断探讨既紧跟党的中心,又拓宽报道面的新路子,特别是在1956年全路开展先进生产者运动中,着重抓了“三多”,即多角度、多方面、多形式报道,使先进生产者运动的报道有声有色,深入人心,报纸从内容到版面都有长足的进步。
  1957~1966年初,报纸经历了整风反右、“大跃进”、国民经济困难和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等几个阶段。在整风反右中,突出报道反右派斗争,结果在“左”的影响下,形成万马齐喑的局面;在“大跃进”中,报纸跟着大轰大嗡,不时出现诸如“放卫星”、“达到世界水平”等不切实际的报道。中共中央提出“八字方针”以后,报纸开展以回忆对比为内容的阶级教育,教育职工坚定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同时抓住张店机务段、益都站等典型,以调查报告、经验介绍、评论文章等形式,较深入地进行整顿规章制度,加强三大管理(计划、财务和技术管理)的报道,对指导当时的工作,消除“大跃进”中大破大立、浮夸不实、不按经济规律办事的消极影响起到良好作用,受到基层干部、职工的欢迎。接着,在学习毛主席著作、学习雷锋以及学习解放军“五好”总评活动中,报纸报道大批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特别是突出和深入报道大协风格,对指导与推动全局工作起到积极作用。
  “文化大革命”期间,报纸报道陷于“文化大革命”的混乱之中,“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报纸着重报道拨乱反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等内容。1984~1985年,贯彻中共中央、中共山东省委和路局党委的指示精神,重点进行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报道,发表评论文章,开辟专栏,请负责同志谈认识,引导人们解放思想,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此期间,按照党的工作重点转移的要求,报纸把报道的重心,及时转移到以运输生产为中心上来,运输生产的典型、系列、重点报道连续不断,重点抓了安全、路风和扩能增产的报道。在安全报道中,侧重组织安全百日的宣传报道,针对每一阶段职工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并大量宣传徐州站甲班四调等安全生产典型事迹,推动安全生产。在路风报道方面,开展整顿路风宣传,抓住《光明日报》关于济宁站刁难货主事件的报道,连续报道济宁站进行路风整顿的情况,抓典型、促转化,促使济宁站路风明显好转,推动全局路风整顿工作的发展。围绕开创运输新局面重点报道全局干部职工,挖潜扩能上效,实现增产节约目标,完成年度任务的先进事迹与典型经验,报纸对中心工作的报道显著增强。
  三、新闻采访
  《铁道工人》报创刊初期,仅有1名工作人员分工侧重采访工作。1949年10月,采访人员增加到7人。1950年,实行采编合一制,记者配属在各编辑组,派出去则执行采访任务。1952年,在各铁路分局设驻分局记者,采访驻在分局范围内各铁路单位的政治、经济、生产、学习等活动,向编辑部提供重点稿件和新闻报道信息。1957年,改变采编合一制为采通合一制,记者既采访、撰稿,又做通讯员联络工作。1958年,铁路分局撤销后,原设驻分局记者改为驻青岛、烟台、张店、徐州、济南、兖州地区记者,同时,曾一度增设机动记者,负责采访报道全局性大事或突发性事件。1961年,实行新闻采访“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的“三定”制度,使新闻采访与编辑部版面发稿计划紧密结合,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和报纸出版的计划性。1963年,取消驻地区记者,恢复驻分局记者,并增设驻工程部门记者和路局直属机关记者。此后,随着分局级单位的设立,又增设驻物资工业和线桥大修部门记者,逐步扩大采访面,增加新闻信息量。向分局级单位派驻记、者和新闻采访的“三定”制度,一直到1985年底仍延续执行;采通合一制,于1985年9月改变为采访与通联分开,使新闻采访工作有所加强。
  新闻摄影,1950年开始设人负责,置有简易暗房。此后,一直到1975年,由1名记者或编辑负责新闻摄影兼做美术工作。驻各分局记者均配备照像机兼负新闻摄影采访任务。自1976~1985年,配备专职摄影记者1名,照像器材、暗房设备也逐步更新、完备,新闻摄影采访和摄影报道有较大改观。
  四、通讯联络
  通迅员队伍
  1949年初,向《铁道工人》报社投稿和反映情况的通讯员,主要是工会基层组织的干部职工。是年4月,结合支前立功运动,在通讯员中开展立功竞赛,推动通讯员队伍的发展;10月以后,各基层党组织加强对通讯员队伍的组织领导,到12月,全局共建立通讯组118个,发展通讯员705名。1951年初,聘请特约通讯员78名,作为通讯报道骨干力量。此后,随着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通讯员队伍不断壮大,到1965年底,全局通讯员共达1200名左右。“文化大革命”中,通联工作被削弱,与报社保持联系的通讯员不过800名。
  1976年,《铁道工人》报社恢复和加强通讯联络工作,各基层党组织也加强对通讯报道工作的组织领导,逐步建立起由党委报道组、车间通讯组、班组通迅员组成的通讯报道网络。1979年开始聘请特约通讯员、特约记者,以后又经过不断调整充实,到1985年底,全局共有分局级单位报道组13个,基层单位报道组138个,通讯员3000名;共聘请特约通讯员200名、特约记者8名。这支队伍,多数能积极撰写稿件、拍摄照片、提供情况,特约记者、特约通讯员更能及时撰写一些重点稿件。年内,通讯员来稿共2.45万余篇,被采用发表的达6600余篇,通讯员队伍,实为《铁道工人》报的一个重要支柱。
  通讯员联络
  办报初期,《铁道工人》报社经常召开通讯员座谈会、定期制发报道要点,保持与通讯员的紧密联系。1951年,在《铁道工人》报上开辟《通讯与读报》专栏,1952年10月又扩为专版,作为与通讯员联系的重要渠道。随后,报社不定期地编辑包括新闻论述、写作知识等内容的小册子,在基层单位举办通讯员短期学习班,组织通讯员学习交流新闻采写经验。1975年以后,通讯联络工作有了新发展:1、基层、分局、报社多层次举办通讯员学习班,学习时间,短则几天,长者数月。年年坚持办,每年可培训通讯员2500人次,逐步提高通讯员新闻写作水平。2、报社举办新闻讲座,聘请大专院校教师和省报记者讲授新闻业务,先后举办讲座约100次,约5000人次听讲。3、开展评优活动,每年评选一次,评出先进报道组、先进通讯组和优秀通讯员,给予荣誉和物质奖励,鼓励通讯报道队伍积极创作。4、1978年开始,编辑《铁道工人通讯》,每季出版1册,32开本,30页,赠送通讯员,系统地刊载新闻业务、语文知识、采写经验等。1985年1月,改为8开4版,每月出版1张。5、1981年9月至1982年12月,办新闻培训班1期,41名通讯员脱产参加学习;1985年9月,办三年制电视大学新闻专业班1个,31名通讯员脱产参加学习,培训新闻报道骨干力量。
  五、报纸编辑
  开张刊期 《职工报》初期报纸开张为4开2版,刊期为每5天1期。1950年4月19日,改为8开4版、每周2期。《职工报》共出版100期。1950年6月24日出版《铁道工人》,报纸开张定为4开4版,刊期为每周2期。“三反”运动中,一度每周出版3期。1958年3月至1959年7月,为适应“大跃进”需要,每周出版到6期。自1959年8月1日起,确定每周3期报、逢星期二、四、六日出版,但仍时常加出《快报》或《号外》。1961年2月1日,因纸张匮乏,报纸改为每周2期。1963年8月,复按4开4版每周出版3期。“文化大革命”中,《铁道工人》报曾一度停刊14天。1967年1月25日按原开张、刊期复刊,但自此开始,经常加版加期,报纸期号改从新1号起编,出版至新229号。1968年《铁道工人》报成为济南铁路局“革命委员会”机关报后,报纸开张、刊期未变,期号改从第1号起编,出版至623号。1971年5月,《铁道工人》报重又成为中共济南铁路局委员会机关报,仍以4开4版、每周3期出版,期号从创刊以来累计接算。1977年以后,报纸刊期不正常,至1985年底,《铁道工人》报共出版5821期。
  版式 1949年2月开始,报纸版式为竖排,每版竖分10栏,又先后改为12栏、6栏、8栏,标题主要用1~4号宋体、楷体和黑体字,正文用新5号宋体字,报头居中横置于一版上部。1950年6月,报头改为横置一版左上方位。1954年2月,报纸正文陆续改用老5号楷体字。1955年4月开始,逐步改竖排为横排,每版横分4栏,后改为5栏。1957年3月,报纸正文部分使用老5号宋体字。1960年5月以后,报纸正文改为主要用新5号宋体字,每版横分6栏。1965年,标题字增用2号隶书和长牟体字;并自8月12日起,将各版横分改为7栏。经过多年发展形成的版式,直到1985年底仍延续使用。
  报头字体,“职工报”何人题写不详。“铁道工人”四字,1950年6月24日至1956年1月底,系采用舒同书写字拼合;1956年2月3日至1961年1月底,报头系由管理局政治部副主任方彭题写;1961年2月2日至1962年4月底,由路局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董耀民题写;1962年5月至1967年1月10日,系路局党委副书记方彭题写;1967年1月25日至1985年9月底,系采用毛泽东主席书写字拼合;1985年10月1日始,特请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舒同题写。
  版面 报纸版面内容,一版始终是要闻版,主要刊登国内外、局内外的重要新闻。其它各版内容,在创刊初期,无明确分工。1949年10月,在二版正式开辟“工人文艺”栏目。1950年4月,在四版开辟报纸的第一个专栏:“读者服务”。随后,一直到1958年初的一段时期内,在二、三、四版又相继开辟了“学习园地”、“党团生活”、“济铁卫生”、“学科学”、“女工与家属”、“通讯与读报”、“宣传员园地”、“火车头体育”、“时事讲话”等栏目、逐步开拓报道内容,活跃版面,增强可读性。“大跃进”期间,各版版面大都是“大跃进”的报道,原辟栏目多被挤掉。1961年以后,版面重又作了分工,二版内容反映运输生产和党团工会活动;三版报道学习毛泽东主席著作和学习解放军的经验体会;四版刊登时事文艺以及文体卫生等内容。“文化大革命”期间,受“突出政治”和所谓“紧跟”的影响,各版版面跟着省级以上大报走,原有版面分工全被冲乱。自1971年开始,版面分工又逐步明确为:一版要闻版,二版运输、基建、生产综合版,三版政工综合版,四版副刊,但政治内容的长篇文章仍时常占据大部版面以至全部版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报纸版面以1971年分工为基础,在要闻版加大经济活动内容的报道量。1981年开始,在一版开辟2个栏目,二、三、四版也都增辟若干专栏。从1982年起,经路局党委同意,在版面上一般不再转登国际国内的时事新闻,扩大了局内新闻的载量。1984年,三、四版版面又改为不同内容的专版,轮换出刊,三版有“党的生活”、“青年天地”、“法制园地”、“职工之家”、“群众来信”、“文摘”等,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四版有“文艺副刊”、“教育园地”、“科学与技术”、“卫生与健康”以及美术、摄影等专版,增强报纸的知识性、趣味性。到1985年底,每个版面有二、三个有本版特色的栏目,能经常保持容纳10篇以上的稿件,文字短小,图文并茂,版面活泼,颇受读者欢迎。
  编辑 1949年,报社编辑人员很少,编辑程序要求简单,编辑编好的稿件,即可发印。1950年6月,健全编辑机构以后,逐步建立起编审稿件的制度,实行“三审制”,编辑负责对来稿进行筛选和文字加工;编辑组(科)长对编辑加工的稿件进行编审;重要稿件最后由总编辑或送路局政治部审定。1960年开始,实行编辑包版责任制:报纸的每个版面,从版面所需要稿件的组稿、选稿、文字加工、标题制作到版面设计、组版发印,由1~2名编辑全面负责。从1961年起,又实行版面发稿计划,按照宣传报道要求,选定各版的主要稿件及其发搞时间,编辑、记者共同实施,使编辑业务流程有秩序进行。十几年来编辑工作建立的这些制度,“文化大革命”中,曾一度被破除,1971年以后,又陆续恢复实行至今。
  六、出版发行
  出版 《铁道工人》报,50年代初经山东省新闻出版部门批准出版,出版证为“山东省报纸登记证第14号”。
  报纸的校对,1951年前,全部由印刷厂完成。从1952年开始,改由报社负责校对报纸大样,确定付印。1967年起,实行“三校”制度:1、读稿校样;2、审阅清样;3、改样付印,防止差错见报。1974年以后,在报社设立专职校对人员,提高报纸的校对质量。
  报纸的印刷,1949年由路局印刷所(后改为印刷厂)承印。1950年2月,改由当时印刷条件较好的济南市利民印刷厂承印。从1951年4月起,仍由路局印刷厂承印,有关图片的制版工作,1960年以前,委托济南市光华制版社制作。自1961年起,全部由路局印刷厂承担。1972年6月中旬前,系用平版铅印,从1972年6月下旬起,采用胶印,使报纸印刷效率、质量都有提高。
  发行 《铁道工人》报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局内的职工和家属。报纸采取自办发行,由报社发行人员通过铁路列车车递送达沿线各站。1950年7月以前,免费分发到各基层单位的每个工会小组。1950年7月至1969年底,实行每个班组一份报纸,由各单位公费订阅,职工个人自费订阅。1970年以后,原公费订阅部分改为赠阅。
  报纸的分发工作,从1949年开始,在各铁路基层单位建立业余发行员队伍,由业余发行员负责从车站车递部门取出报纸分发到班组和订户手中。报纸实行订阅期间,业余发行员还负责报纸征订工作。当时,业余发行员队伍发展到300多人。1970年,公用报纸改为赠阅后,分发报纸工作成为各基层单位的行政事务,业余发行员大幅度减少,到1985年,仍为职工订报、分报的业余发行员已不足10人,业余发行员队伍,为报纸的征订、分发无偿服务,为报纸发行做出积极贡献。
  报纸的发行量,创刊初期,每期发行4000份。1969年,发行7000份。1970年,回升到11000份。到1985年底,期发行量为16000份,总发行量达6000多万份。
  第三节 其他报刊
  《局报》 华东区铁路管理总局秘书处秘书科编印(后为济南铁路局办公室编印)。1949年1月1日创刊,三日刊,内容有命令、通报、通知、代电、函、报告、启事、会议、通令等。1960年,改为不定期出刊,内容改变为客货运输,机车车辆、安全、工务、电务、房建、计划、财务、物资、人事、教育、卫生、生活、基建、工程、综合、其他等类。1966年出版至983期,因“文化大革命”停刊。1980年4月1日复刊,1982年根据铁道部通知又停刊。前后共出版1095期。
  《运输战报》 1950年3月1日创刊,隔日刊,每期1300份。内容有运输生产动态、指标完成情况等。1950年12月26日出版至190期后,并入《铁道工人》报。
  《铁道公安》 原称《铁路战士》,由华东区铁路警备司令部主办,1949年6月20日创刊,8开4版,油印。出版至11期,随着成立济南铁路管理局公安处,改名为《铁道公安》,铅印。出版至23期后,改为4开4版,刊期隔7天、10天、12天不等,每期发行1400份左右。内容主要是公安、保卫、警备业务以及表扬批评等。1951年6月出版至112期后,并入《铁道工人》报。
  《生产与学习》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济南区铁路工作委员会主办,1950年2月15日创刊,8开4版,旬刊、发行至基层团支部。内容有工作方法、经验介绍、团章学习、团日活动、团员事迹、青年班组建设、技术学习、体育活动、青年思想、文化生活以及婚恋家庭等,共出刊57期258版。1951年9月,并入《铁道工人》报。
  《辛大战报》 山东省辛大铁路工程指挥部主办,1971年5月创刊,4开4版,旬刊,在指挥部管辖范围内免费发行,每期15000份。1975年12月停刊。
  《会战通讯 》津浦铁路中段复线工程指挥部主办,1976年3月创刊,8开4版,旬刊,在指挥部管辖范围内免费发行,每期4000份。1979年8月停刊。
  第四章 文化
  第一节 文化设施
  一、文化官、俱乐部
  济南铁路文化宫 1949年11月,建立济南铁路管理局二七俱乐部,位于济南市经一路纬四路路口。剧场建于1939年,建筑面积800平方米,715个座位,剧场东侧走廊设有阅览室,济南解放前系津浦区铁路警务处占用房舍。1957年底,俱乐部改名为济南铁路文化官。1958年,文化宫接管东邻院落。整个面积扩大为1.003万平方米,有房舍62间,增设小礼堂和职工、儿童阅览室及各类文艺活动室。1962年后,陆续调拨给济南中心医院门诊部部分房舍院落。1967年,文化宫改名为“济南铁路局红二七”。1968年,又改名为“济南铁路局毛泽东思想宣传站”。1970年,改为济南铁路工人文化宫。1974年,改名为济南铁路总工会济南铁路文化宫。1984年,在剧场南侧西部,建起一座活动楼,面积1740平方米,10个活动房间。1985年,拆除剧场和小礼堂等,筹建新剧场(1989年10月建成投入使用)。
  青岛铁路分局俱乐部 1950年建立青岛铁路分局工人俱乐部,面积650平方米,500个座位。俱乐部内设有4个活动室,共有180平方米。“文化大革命”中,活动室改为阅览、图书、展览3个室。1973年拆除原剧场,1975年建成新剧场,面积1764平方米,座位1264个,添置东风牌电影放映座机。同时更名为青岛铁路分局俱乐部。1985年,拆除剧场前厅,施工建设五层、2000平方米的活动楼。
  徐州铁路分局文化宫 1950年建立徐州铁路职工剧场(原址为徐州市职工剧场),建筑面积2450平方米,900个座位。1953年4月,铁路剧场与徐州市剧场对换场地,迁进的场地系原日本侵略军的“神社草堂”,后改为电影剧场,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720个座位。1955年,依院墙新建12间平房,设立图书、阅览、办公室。1960年,剧场拆除,在原址建设新电影院。1973年9月建成,建筑面积3250平方米,1529个座位。1971年改名为徐州铁路工人文化站。1979年新建文化楼,面积2850平方米。楼内设有演出、展览、电视录像等12个活动室。1980年5月,文化站更名为徐州铁路分局文化宫。
  济南铁路分局工人俱乐部 始建于1976年6月,建筑面积2048.5平方米,1357个座位,有天津东风牌电影放映机1架。剧场东侧设图书、阅览、游艺、排练4个室。
  张店铁路地区俱乐部
  建于1952年,始为一简易剧场,面积300平方米,内有连椅,可容纳400人。1984年,筹建新俱乐部。
  兖州铁路俱乐部 1950年,建立兖州地区铁路文化站,位于花园路9号。1957年,在站内建剧场。1958年,文化站更名为兖州铁路俱乐部,剧场竣工面积为2400平方米,内有连椅,可容纳672人。有1架16毫米放映机,并设有图书、阅览、游艺、乒乓球等室。
  1971年,添置1架松花江5502型放映座机。
  二、文化网络
  1984年,开始建立基层三室一场的文化设施。1985年,结合建设职工之家,形成以分局俱乐部为中心,以基层单位文化楼、职工之家为支柱,与车间、工区、小站文化室联成一片的三级群众文化网络。工务、车务系统普遍为沿线站区建立了电视、乒乓球、阅览、图书室。1985年底,沿线建有280个娱乐场所。
  三、电影队
  1950年,济南铁路区工会成立4个电影队,每队定员4人,配有16毫米放映机,负责全局各站的放映工作。1957年发展为13个电影队,每队每月放映20场。1958年,电影队划归分区工会俱乐部管理。1963年,电影队集中路局文化宫管理。每队配有放映机、发电机、幻灯机、录音机。1970年,各电影队下放分局管理。1980年后,沿线站区逐渐配备电视机,电影队随之调减,保留的电影队,主要为无电地区及接收不到电视信号的站区服务,有时参加节日慰问活动。
  四、电视机管理站
  1981年,路局工程处首先成立电视机管理站(简称电管站)。随后,济南、徐州、青岛分局相继成立电管站。1984年6月,路局总工会成立电管站。电管站负责电视录像、维修电视机、节日电影放映等任务。全局5个电管站,下有1299个电视网点。有彩电167台、黑白电视机1132台、摄像机1台、录放机3台、编辑机1套、汽车1部、维修设备21台。
  五、图书馆
  1948年,局工会筹委会接收原津浦铁路管理局图书馆。馆址在车站街西侧,为二层小楼,馆内藏书2万余册。1949年,图书馆正式开放。1957年,图书馆搬迁到文化富东院平房内。1958年,图书馆并入文化富。到1965年,图书馆藏书达到11万册。“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先后丢失图书千余册,图书馆关闭。1971年恢复借阅工作。1971~1984年,图书馆在文化宫内多次搬迁,在搬迁过程中,部分图书被清理和损坏,到1985年底,藏书为6.5万册。
  在青岛、徐州、浦口等地办有图书阅览室。青岛分局图书阅览室建于1950年,面积16平方米,藏书2000余册,1957年迁往分局俱乐部,1966年藏书达到8万余册,“文化大革命”中,大部份藏书丢失;徐州分局俱乐部图书室建于1950年,面积20平方米,藏书2500册;浦口铁路地区图书室,建于1950年,面积17平方米,藏书1500余册,后随变更路局划界移交上海局。
  第二节 文艺队伍
  一、专业队伍
  华东区铁路管理总局华铁剧团
  建于1948年底,成员主要由济南地区业余文艺积极分子组成,共10余人。1949年初,由业余转为专业,受区工会领导,演出的主要剧目有:《气壮山河》、《故乡》、《全家忙》等。1949年9月,与华东区铁路警备司令部文工团合并,组成济南铁路管理局文艺工作团。
  华东区铁路警备司令部文工团
  组建于1949年,由铁路警校、山东军区艺术训练班学员组成,共60余人。演出剧目主要有:《兄妹开荒》、《双戴红花》、《四姊妹拜年》等。文工团曾赴铁路沿线和淮海战役前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演出。1949年9月,与华铁剧团合并为济南铁路管理局文艺工作团。
  济南铁路管理局文艺工作团
  1949年9月,由华铁剧团和华东区铁路警备司令部文工团合并后成立。演职人员34名。文工团多次深入沿线和治黄工地,为解放军指战员和铁路职工、家属演出。演出剧目主要有:《废铁炼成钢》、《不是蝉》、《夫妻识字》、《挂红灯》、《支援前线》等。文艺工作团于1953年初解散。
  1949年5月,浦口铁路成立文工队,1950年蚌埠铁路分局成立文工团。
  二、业余队伍
  济南铁路业余剧团 成立于1958年,由27名业余文艺积极分子组成。演出剧目主要有:《群猴》、《名优交配》、《红岩》、《雷锋》、《结婚进行曲》、《霓虹灯下的哨兵》等。1963年解散。
  铁路文化官文工团 成立于1958年,有34名团员,设京剧团、吕剧团、话剧团、曲艺队,在济南地区及沿线各站演出过《霓虹灯下的哨兵》、《箭杆河边》、《凤还巢》等节目,1966年解散。
  济南铁路局文艺宣传队1970年,为筹备全局“样板戏”汇演而成立,队员有25人。成立初期,排练出《沙家浜》,到辛泰线工地及徐州等地演出。1972年,队员扩大到52人,又排练出《红灯记》、《龙江颂》、《庄户列车》等剧。此外,还配合形势,演出一些形势教育的剧目。宣传队活动方式,基本上脱产,无演出任务时,回原单位或到有关单位工作。1978年解散。
  青岛铁路业余京剧团、吕剧团、话剧团 1951年成立,团员有40余人,前后上演过《白毛女》、《四进士》、《玉堂春》、《青年一代》等剧目。1973年解散。
  徐州铁路业余话剧团、豫剧团 1958年成立,团员有46人,演出过《野火春风斗古城》、《穆桂英挂帅》等剧目。1966年解散。
  第三节 群众文化艺术活动
  一、文艺汇演
  1954年10月1日至5日,举办全局职工文艺观摩大会,参加单位61个,演职人员499人,演出节目127个。有4个文艺组织38名演职人员、16个节目受奖。会中召开了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等座谈会。1962年4月27日至5月12日,分别在青岛、济南、兖州、张店进行全局文艺汇演,有45个单位、207人参加,演出节目49个。1977年9月20日,分别在济南、徐州、青岛举行文艺汇演。1979年5月5日至7日,在济南举办全局曲艺汇演,演出节目21个,主要是锣鼓快板、相声等。汇演中,选出参加山东省文艺汇演的人员和节目。1980年12月,分别在青岛、济南、泰安、徐州举行全局音乐创作歌咏比赛,参加比赛的创作员、演员达466人,选出优秀节目154个。1981年9月24日至28日,在济南举行全局文艺汇演,有9个节目获奖。1983年7月3日至10日,在济南举行全局文艺汇演,共有6个代表队、297人参加,演出主要反映运输生产的节目101个,选拔出13名演员参加山东省泉城之秋音乐会。1984年6月,在济南举办全局职工音乐会演,有12个单位,223人参加,创作节目88个。
  二、文化列车
  1954年10月,区工会第一次组织文化列车活动,成员有54人,一般随列车加挂两节车厢,深入沿线宣传增产节约运动。演职人员食住在车厢,先后到青岛、徐州、蚌埠、九龙岗、巢县等地演出43场,有话剧、快书、相声、舞蹈等,深受职工欢迎。1963年3至10月,青岛分局以包乘组的形式抽调20余人组成文化列车,在济青、蓝烟沿线各站活动,创作演出节目20余个,展出绘画、书法作品46幅。
  三、美术
  建国初期,铁路职工美术活动主要在基层站段的黑板报、墙报上开展起来,全局有黑板报、墙报475块,美术小组12个,美术积极分子126人。1950年,蚌埠分局举办美术展览,参观人数有2180人。同年,还出刊画报5期,大都是反映社会主义教育等内容。1953年,青岛、徐州、济南文化宫(俱乐部)配备美术员,全局有美术小组43个,积极分子316人。1962~1965年,路局政治部与区工会先后联合举办阶级教育展览、大协风格展览会、雷锋事迹展览会、王杰事迹展览等大型美术展览。同时,还参加了山东省和铁道部组织的美术作品展览。1972年,先后举办美术培训班和学习班,培训学员120人,1981~1984年,先后参加华东地区、山东省、全路和全国画展及学员习作展览。其中有146幅作品参加全路第八届美展,获奖47幅;有3幅作品参加全国美展,一幅获三等奖;在山东省美展中,有3幅作品分获一、二等奖。1984年,全局普遍举办《张海迪图片展览》。1985年,举办全局职工美术展览,展出作品140幅。同年7月,在青岛举办昆明、柳州、哈尔滨、呼和浩特、济南五局美术展览,共展出作品154幅;8月,举办老战士书画展览,展出作品82件。作品主要是反映人民铁路为人民活动中出现的好人好事。
  四、书法
  五、六十年代,书法在路局内尚未形成专门艺术活动,大都是与美术活动一起出现。1978年,开始有组织地进行书法活动。济南、徐州、青岛分局等大口单位,相继在国庆庆祝活动中,举办书法展览。1980年国庆节,在济南铁路文化官举办全局美术、书法、摄影展览,参展的书法作品有行书、楷书、隶书、篆书等,展览会后,还分别到青岛、徐州、泰安、兖州等地巡回展览。1981年,在济南举办书法讲座,并举办书法展览。是年底,全局有书法爱好者50余人。1982年,徐州分局潘传贤等人的12件作品,先后到呼和浩特、齐齐哈尔、南昌等地展出。1983年,举办全局书法展览,展出作品43件。1984年,路局书法爱好者与河南省书法爱好者进行了一次学术交流,并为庆祝国庆节,举办全局书法展览,参展作品59件。1985年,徐州分局潘传贤,在柳州举办个人书法展览,展出作品50件。同年,举办了全局书法展览,作品46件,其中有10幅作品参加山东省青年书法作品展览。到1985年底,全局书法爱好者共112人。
  五、摄影
  1949年,在区工会宣教部配有一名摄影员,主要拍摄路局会议和全局性政治宣传活动照片。1950年,在淮河工地举办摄影图片展览。1959年,区工会举办阶级教育展览会,会中的图片是拍摄制作的。60年代以后,随着摄影器材的普及,摄影活动得到较大发展。1976年,路局文化宫组织30余名摄影员,举办反映铁路运输生产的橱窗图片展览。1978年,举办全局职工摄影作品展览,展出作品32幅。内容有风光、人物、花卉等。1979年,全局有摄影爱好者40余人。1980年,在济南铁路文化富举办全局摄影展览,展出作品56幅。1981年,先后与柳州局、胜利油田、莱芜钢铁厂、齐鲁石化总公司举办摄影展览,展出作品60幅。同年,举办摄影学习班,特聘《中国摄影》和《中国青年报》的摄影工作者讲课,学员有30余人。1984年,路局选送的《生命的价值》在全国摄影作品展览中获得优秀奖。1985年,举办全局职工风光花卉摄影展览,有摄影爱好者60余人参加这一活动,推荐5幅作品参加山东省文联举办的《菏泽、沂蒙、微山湖》摄影展览。同年,在全路摄影展览中,路局选送的《初鸭》、《向往》两幅作品获三等奖。
  第五章 体育
  第一节 火车头体育协会
  1952年6月,中国火车头体协济南区体协第一届理事会在济南召开成立大会。与会人员40余人,会中选出23人组成的理事会,吕镜符为主席。路局体协成立后,济南、青岛、徐州、蚌埠分局、直属机关、济南机车车辆修理工厂和四方铁路工厂等7个单位相继成立分区理事会。1953年,全路体育列车来济局活动,局体协亦于1954和1958年分别组织体育宣传列车,深入沿线宣传体育锻炼的好处,介绍体育锻炼的办法,现场进行体育表演,开展体育辅导等活动。在此期间,局体协组织了多次各种形式的运动会,并四次组队参加全路综合运动会。1959年2月,局体协理事会召开会议,选举产生第二届理事会,由23人组成,曲明为主席。1962年选举产生第三届体协理事会,由35人组成,曲明为主席。1963年12月,选举产生35人组成的第四届理事会,曲明为主席。“文化大革命”期间,体协理事会各种活动被停止。1979年4月,选举产生第五届理事会,张怀德为主席。
  第二节 体育设施
  一、游泳池
  路局游泳池位于路局机关大院东侧,建于1939年,面积835平方米(50×16.7),有7条泳道,最深处2.20米,最浅处1.20米。
  机械学校游泳池位于机械学校院内东北侧,建于1958年,面积1250平方米,有8条泳道,池内最深处2.20米,最浅处1.20米。
  二、田径场
  机械学校田径场位于机械学校院内东侧,建于1953年,面积12500平方米,8条跑道。
  青岛铁中运动场位于青岛铁中对面,建于1931年,总面积31250平方米,其中田径场面积为12500平方米,篮球、投掷场面积为18750平方米。
  济南铁一中300米田径场位于济铁一中院内东南侧,建于1950年,面积为7700平方米(110×70米)。
  路局院内田径场位于路局大院内东南侧,建于1954年4月,面积7875平方米(126×62.5米)。内设有足球场,篮、排球场,跳高、跳远场地,周围还有单双杠、吊环等器械。并建有司令台。1960~1962年,经济困难期间,田径场变为耕地,种植蔬菜。1963年恢复。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田径场变成大会场。1983年,因修建电子楼,田径场被占用。
  三、篮球场路局篮球场,建于1946年。位于现在济南分局机关楼前,面积为1344平方米(内含一个排球场)。1964年,按市政规划改建为花园。同年,在公安处前修建一面积为364平方米的简易球场;在路局大院东南侧新建一球场,面积364平方米,起初为砖地,后改为沥青地,并设有灯光和七级看台,能容纳观众600余人。1983年,修建电子楼时,球场被占用。同年底,在局大院南侧又修建一灯光球场。到1985年底,全局共有篮球场103个。
  建国以来部分年份全局的体育设施见表166。
  第三节 体育队伍
  一、裁判员
  截至1985年底,全局共有裁判人员328人。其中,国家级裁判5人。他们是:田羽(田径)、党建国(篮球)、王忠勇(排球)、崔芳琴(棋类)、傅晓光(摔跤)。一级裁判有53人,田径有李世运、陆建国、刘长春、陈雨田、王甲林、绪树济、徐建民、任宗友、傅振汉、王湘水;篮球有马长江、俞启瑞、铁舟、毕玉忠、张立进、魏树翠、许心让、刘锡扣、刘兴顺、郑美富、田羽、邹建国、丁兆华;排球有侯德智、徐建民、于丽泉、徐仲民;足球有张呈骧、杨传胜、金红、郭加仁、孔德胜、王荣新、赵易新、杨永智;棋类有茅仲谦、高磊、侍继武、孔繁海、牟林、李明;武术有姚继镇、王庆玉、宋金龙;乒乓球有黄静山、宋家俊、房立明、姜仁励、王军、胡玉明、孙忠岩、苏启庸;体操有李海东。
  二、优秀运动员
  孙洪才青岛电务段技术教员,1944年7月参加工作,1958年5月参加体育运动。在1959年9月举行的第一届全国运动会无线电手键短码发报比赛中,创出每分钟发报139.8字的全国纪录。同时获得字码发报第一名。1963年10月,在全国无线电发报锦标赛手键长码发报创出每分钟发报108.8字的全国纪录,同时创出手键字码发报每分钟发报155字的全国纪录。
  花桂卿、马纫华1950年入路,1951年参加体育运动,1952年入选国家女排,1956年参加巴黎世界锦标赛。二人均为主力队员,为中国女排获得本届锦标赛第六名做出贡献。
  李忠林1951年入路,1953年参加体育运动,1959年选入山东省队,在第一届全运会上,以48秒9的成绩创400米跑全国纪录。1958年,作为国家代表队员参加莱比锡田径运动会,以1分51秒的成绩创800米国家纪录。1961年,选入山东省队,在全国田径运动会上取得400米和800米跑两项冠军。
  刘成帮1951年入路,1952年参加体育运动。1953年在全国田径、体操、自行车运动会上,取得标枪、手榴弹两项冠军,并创出掷手榴弹全国纪录。1954年,在全国城市运动会上获得掷标枪、手榴弹两项寇军,刨出掷标枪纪录。1955年,在全国第一届工人运动会上获得掷标枪,手榴弹两项冠军。
  马清宗济南铁一中教师。1953年,在全国民族形式体育比赛中,获中量级摔跤冠军。在全国摔跤锦标赛中再获中量级冠军。
  第四节 体育活动
  一、群众体育活动
  50年代初,按照毛主席关于“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体育运动》的指示,各极组织充分发动和组织职工开展群众性小型体育运动,大力推广广播操和生产操,职工踊跃参加,热情十分高涨。当时,徐州分局经常活动的篮球队有104支,队员1283人;排球队47支、804人;乒乓球队47支,988人;棋类小组104个、1043人。1956年,全局推广“劳卫制”(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到1958年,共有11949人达到“劳卫制”标准,9612人达到等级运动员标准,490人达到等级裁判员标准。1960~1962年,体育活动基本停止。1964年起,开始恢复群众小型体育比赛。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群众体育活动受到干扰。1976年后,在“业余、自愿、小型、多样”的原则下,参加体育运动的职工逐步增多。1983年,全局有36425人参加体育锻炼;1984年有43259人;1985年达到52000余人。涌现一批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个人。1984~1985年,受到铁道部和山东省表彰的先进集体有:徐州列车段、徐州材料厂、济南机务段、济南通讯段、青岛车辆段等;先进个人有周荣安、崔芳琴、李静霞、黄桂兰、赵风科、徐祥云、张中琪、石洪详、张京政、马纫华、花桂卿、孙洪才、李忠林获得振兴山东体育荣誉奖。刘兴顺、刘成帮荣获振兴山东体育金质奖。
  二、体育比赛
  建国以来,路局共举办六届运动会,派出代表队参加山东省举办的四届运动会、铁道部举办的五届体育检阅大会。并承办四次山东省和全路的运动会和比赛项目。
  建国以来,路局举办运动会见表167。
  建国以来,参加山东省各届运动会及成绩见表168。
  建国以来,参加全路各届体育检阅大会见表169。
  建国以来承办山东省和铁道部的比赛项目见表170。
  建国以来,路局运动员创造的男女田径项目最高纪录见表171。

知识出处

济南铁路局志

《济南铁路局志》

出版者:山东友谊书社

本志记述的是1899年到1985年底济南铁路局机构沿革、铁路建设、运输生产、基建工程、工业多种经营集体经济、铁路管理、科技教育、生活卫生文体、中国共产党济南铁路局组织、群众社团其他党派、政法人武、人物等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济南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