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 科技 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铁路局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0454
颗粒名称: 第七篇 科技 教育
分类号: F532.852
页数: 35
页码: 463-497
摘要: 本篇记述的是济南铁路科技、教育情况包括科学技术、科技管理、科技队伍、科技服务、科技成果,电子计算技术、电子计算技术管理、电算设备、网络建设、应用项目开发,教育、机构设置、教师队伍、在职教育等。
关键词: 铁路 科技 教育

内容

建国前,铁路的科学技术基础薄弱。建国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铁路科学技术的发展。50年代初,管理局就成立了专门的科研机构。至1985年,全局有技术干部7935人,占全局职工总数的6.15%。共取得局级以上科研成果113项,其中获国家级奖励5项,获省、部级奖励17项。1976年至1985年路局奖励科技成果100项,奖金共31700元。1978年,路局召开了第一次科学技术大会,奖励科技成果100项,表彰先进工作者164名,先进单位10个,先进集体139个。电子计算机技术,开发应用程序143项,有67项投入应用。1976年至1985年路局共鉴定电子科技成果83项。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全局教育事业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历史发展过程。1904年,在四方工场设立40人规模的“艺徒养成所”起,到1912年开始兴办职工子弟中小学,10年间共建成小学21所、中学1所。1921年以后,中国共产党组织还在铁路单位创办工人夜校,帮助工人学习文化知识,进行革命启蒙教育,培养铁路工人运动骨干。从1930年到1949年新中国诞生前,胶济、津浦铁路相继开办职工识字补习学校8所,培训职工3224人。建国后,全局教育事业有计划有组织地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先后创办业余小学314所,业余中学8所,参加文化学习的职工达25669人,并采取师徒合同方式培训543人。至1985年,全局有职工子弟中学17所,在校生14298人;小学32所,在校生14008人;托幼园所157处,收托儿童8884人。有职工专业学校6所,定向培养中等专业学校4所,电视大学分校1所。全局各类学校共有教职工4045人,其中教师2354人,基本形成了一个多渠道、多形式和结构合理、设施齐全的职业教育网络及普通教育体系。职工的文化、技术素质不断提高。
  第一章 科学技术
  第一节 科技管理
  一、机构设置
  建国前,济南铁路无专门科技管理机构。建国后科技机构从无到有,科技管理不断加强。1952年1月,路局成立推行先进工作方法科,1954年改为路局技术馆,定员13人。1958年9月,撤销技术馆,成立科学技术研究所,由局总工程师兼任主任,设长远规划及运营科研、机械动力、线路桥梁建筑、电务、车辆、铁道经济、宣传等组,定员17人。1962年改名为路局技术研究室,定员26人。1964年5月,根据铁道部的要求,重新改为科学技术研究所,设运输、机辆、电务、土建、推广先进经验、情报、办公室及金属试验等室,定员45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人员调离,科研工作基本停顿。1972年恢复科研所,由军代表任所长,设技术革新、技术研究、技术情报组及金属化学试验室,定员28人。1977年改设技术革新、科技情报、机械化研究、新技术应用研究、综合研究、科学普及和办事等组,另有试验室和试制车间,共有定员124人。1978年增设运输研究组,并增加总工程师1人。1979年,各组改称为室。1983年,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进行了内部调整,成立技术开发中心、试制车间承包组和电视录像制作中心,并开展对外服务。1984年将科学普及室并入科技情报室改称科普情报研究室,人员精简到90人。1985年设置办公、科技管理、科普情报、运输机车车辆、电务、工务工程、综合等研究室及牵引动力试验车、试制车间,定员89人。
  路局于1975年11月成立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局科委),由路局党委副书记兼主任,局工会副主席、科研所所长兼副主任,局车辆、机务处等路局有关业务处室的总工程师(或处长),各分局、大口单位总工程师兼科委委员。局机关各业务处配有专职或兼职的科技管理人员,负责本业务系统的科技工作;局属各分局、工程处、工电大修总队也相应建立了科技办公室。大多数基层单位成立了科技办或双革办,指定专职技术人员负责日常工作。1983年,在企业整顿中,撤销了分局级单位的科技办公室,由分局总工程师室负责科技管理工作。大多数基层单位也相继撤销了科技管理机构。1985年7月,成立山东省科技咨询中心济南铁路局分部,由局科研所人员兼职科技咨询管理工作。
  二、科研设备
  50年代,路局设科研机构后,逐步添置各种科研设备。1960年,除一般电务测量仪表及工务测量器械外,较为贵重的设备有:示波器2台,信号发生器、频率计、电子管测试仪和晶体管测试仪、电影摄影机各1台。
  1960年后,先后增添100吨万能材料试验机、冲击试验机和4吨木材试验机、疲劳试验机、极谱仪、立式金相显微镜各1台。至1965年底,试验室的设施已能开展金属力学、化学、金相等试验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仪器设备损失严重。1972年整顿和补充科研设备。1974年将1辆铁路餐车改造成牵引动力试验车。1975年增添色谱仪1台、1980年开始添置M3摄像机、录像机、编辑机等录像设备,基本具备电视片摄制、编辑、制作能力。1982年增添第一台TRS—80型电子计算机。至1985年底有IBM、浪潮、紫金等型微机6台。另有车床、牛头刨床、钻床等金属加工设备。全所有固定资产100余万元。
  三、科研计划
  1973年,路局科研计划由科研所统一管理。1975年,路局科委成立后,包括基层站段的科研革新计划,由路局科委管理。1977年后,科研计划做到年初有计划,科研项目年内有检查,并不定期的组织交流经验、验收和鉴定。1984年,基层站段的科研革新项目及费用由各分局自行安排;路局科委只编制下达路局科研所和局直属单位的研究项目及费用计划。1973年至1985年,路局共安排科技计划792项,完成673项,占计划项目的85%。
  四、科研经费
  路局科研经费主要来自路局更新改造费用。1973年至1985年,科研经费总额达676万元。根据科研课题的进度及费用支出情况,每年三季度末进行一次计划调整,核减或追加研究经费。
  第二节 科技队伍
  1949年以后,路局科技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至1958年有专业技术干部1456人,占全局职工总数的1.34%,其中:工程师(含相当职称)以上职称的129人,占专业技术干部总数的8.9%,技术员(含相当职称)以下职称的1327人,占专业技术干部总数的91.1%。
  到60年代,年均接收近百名大专毕业生、200余名中专毕业生。1978年,全局有技术干部4630人,相当于1958年的3.2倍,其中高级技术职称16人,中级技术职称376人,初级技术职称4238人。1985年,技术干部达7935人,占全局职工总数的6.15%,相当于1958年的5.45倍。其中高级技术职称42人,中级技术职称1100人,初级技术职称6793人。
  广大科技人员为局内科技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路局总工程师、副局长王洵才,1925年主持胶济铁路改造工作中,使线路、桥梁建设的等级得到提高,满足了运营要求。曾获国民政府交通部二等奖;1949年冬,他负责修复淮河、明光两座铁路大桥工作,大桥竣工通车后,获铁道部一等奖;50年代初期,在修建蓝烟铁路时,他提出线路改道,减少建桥梁2座和隧道1座,为国家节约了巨额投资。1958年8月,根据周恩来总理“确保泺口黄河大桥安全”的指示,他主持制定了加固大桥的方案,由工程部门负责施工,确保了大桥的安全和津浦铁路的畅通。
  第三节 科技服务
  一、科技情报
  科技图书资料 1956年,路局科技图书资料室,开始与全国运输部门建立资料交换关系,并在分局和基层单位试办了图书借阅点。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资料室坚持面向科技和运输生产,采用对口服务方式,及时为有关业务处和基层单位印发资料目录,把新书和科技期刊送到用户手中。
  1985年底,路局资料室收藏科技图书20034册,资料4564份。同外地建立情报联系和资料交换单位221个。
  科技情报网 1978年9月,路局与所属各分局建立了科技情报网,共7个专业、131个单位、139名科技人员参加。情报网主要根据本专业生产和科技发展及国内外科技动向和需要,开展情报收集和分析、交流工作。至1985年,共召开全局及华东、华北情报网会议20次,交流和推广科研成果及适用技术。
  专题情报研究 1978年,路局开始进行专题情报研究工作,主要向有关基层单位和业务部门了解情报调研课题,针对研究课题搜集、分析、消化、吸收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编写研究报告,提请有关专家评审定稿后,供有关部门、单位决策参考。1978年至1985年,共完成“驼峰自动化”、“电子计算机在铁路的应用”、“大板建筑”、“集装箱运输”、“国外高速铁路工程发展现状及其展望”、“养路机械化”、“内燃机车修复工艺”等研究报告,对推动全局科技专题情报研究起到了很大作用。
  科技刊物 1960年路局创刊《济铁科技通讯》和《技革简报》,主要刊登科技成果、科技论文、技术经验、科技管理信息、科技体制改革及合理化建议报告等内容。《济铁科技通讯》每年出版4期,每期2000份,除在局内发行外,还与全路105个单位和路外116个单位进行交流。1972年《科技参考资料》创刊,每年出版12期,每期30份,至1985年底,共出版126期,向全局介绍63项科技成果,刊登外地新技术315项。1985年下半年,《科技信息》创刊,主要为全局有关业务领导提供全路各局、国内外科技信息和全局科技动态。
  二、科学技术普及
  展览 1955年2月,路局利用图板、图片、模型、实物、表演等形式,大力宣传科技在铁路运输改革、安全生产中的作用。以宣传列车及活动展板的方式在铁路沿线巡回展出。固定展览则以展览会的方式进行。1976年科普展出增设了宣传栏,对局内重大科技成果、科技动态、科技新闻、科技知识,配合中心任务、计划生育、百日安全、绿化活动等进行专题宣传。1978年5月,为迎接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组织了科技成果展览,共展出成果130余项,参观人数达5000余人。1984年5月,参加山东省举办的“建国35周年成就展览”,第一次采用电视录像技术及微机程序控制录像讲解方式。至1985年,共出宣传栏78期,举办科普展览21次,观众约84000人次。
  电影 1956年路局技术馆在青岛大港站拍摄了《矫玉秋卸圆木经验》,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录音拷贝20部发行至全国各铁路局放映。1958年至1972年,先后拍摄了反映铺设津浦双线的《全党全民办铁路》影片和记录北京十大工程之一的《北京站工程》记录片。至1985年底,共放映反映铁路运输安全生产教育、人民铁路为人民、节能、环境保护等科教片70余部、119场次,观众达10余万人次。
  报道 1978年后,路局《铁道工人》报,专门开辟了《科普园地》栏目,由科研所科普情报室负责组稿,每月出刊1至2期。至1985年底,共出刊173期。
  电视录像 1982年至1983年1月,路局拍摄了《平面调车》、《接发列车》、《科技成果简报》、《机车乘务员作业标准化》等电视片,并进行现场播放。科研所与运输部门配合,在46个站进行了110场次放映,观众达7500余人。1983年5月至7月,拍摄了两集科技成果片。第一集内容有:《闸瓦生产流水线》、《太阳能浴池》、《内墙面喷涂技术》、《消沫剂应用》等,第二集主要反映泰安工务段养路维修的变化,采用成套养路机械流水作业的情况。1984年5月,配合建国35周年山东省成就展览,拍摄了反映路局35周年成就的宣传教育片《铁路新貌》。7月,拍摄了《机车自动停车装置》技术教育片,参加铁道部举办的建国35周年成就展览。1985年3月,应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邀请,协助拍摄反映改革的电视剧《识时务者》,此片先后在中央、山东、烟台、武汉等电视台播放。在开展“创三优文明路”活动中,以徐州列车段515/6次车队和泰安车务段为背景,拍摄了《列车盛开文明花》、《泰山脚下文明路》两部宣传教育片;为配合徐州铁路分局291/2次列车开展闭路电视活动,录制了电视广告片1部。
  技术培训
  1979年,路局举办普通物理班1期,参加39人;高等数学班3期,参加49人;英语班8期,参加277人;应用科学短期专题培训班,参加200余人;并有186人参加了系统中医基础理论及辩证施治方法的学习班。1984年3月,路局科委举办电涮镀培训班1期,参加42人。1984年7月至1985年11月举办微机应用技术培训班6期,参加224人。
  三、科技开发
  1985年,山东省科技咨询中心济南铁路局分部成立后,对外开展科技咨询服务。主要为工矿企业、事业单位进行铁路工程新建、改建技术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开展运输生产组织和运输方案的分析、论证。工作内容包括:铁路线路、站场、桥梁、隧道、通信、信号、给水排水、机械、电力等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及建设中的有关技术咨询服务;承担工业、民用建筑工程设计;电子计算机及软件设计;有关科研课题及技术承包;外文科技资料翻译;应用技术培训;电视录像摄制、放映,广告设计制作,以及为乡镇企业、专业户、个体户提供技术服务。同年8月,组织路局7个单位共85项技术成果、技术咨询、技术服务项目参加山东省科协、乡镇企业局在泰安市举办的“山东省1985年技术交易会”。会上,与省200多个单位建立了意向方面的联系。正式签订合同1份,草签合同16份,约人民币15万元。在技术成果中,最受乡镇企业、科技户、专业户欢迎的有工程总公司机械一公司的“可调式发动机大小铰刀”,意向单位达67家,初步达成意向协议37家,价值3.6万元;工程总公司的电涮镀技术,有近50个单位前来洽谈,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科研所的流动粒子炉、太阳能热水器、铸造服务、化学除草等项目,共与75个意向单位建立了联系,其中初步签订合同10份,价值12万元左右,仅流动粒子炉一项已签合同10万元;电子计算机技术中心的微机事务管理系统,也受到省内外有关单位的好评。
  第四节 科技成果
  一、获奖科技成果选介
  综合运输方案 1954年,青岛铁路分局综合运输方案研究成功,并在分局管内试行,使煤炭运输有了新的起色。随后,由原来大宗稳定货流整列出车,发展到组织几站合并多品类货流直达运输,减少调车作业,加快车辆周转,缓解了编组站紧张的局面。1958年被铁道部定名为“铁路运输综合作业方案”,并在全路推广。1965年以来,青岛铁路分局在巩固大宗货流直达方案的基础上,全面发展零担货流方案,由局管内到跨局,由干线到支线,由区段到跨区段,由装车到卸车,均制定出运输方案。将大协车站的“四个服务”(为煤矿服务、为收货单位服务、为到站服务、为编组站服务)贯彻到运输方案的各个环节,运输情况大为改观。“文化大革命”期间,运输方案受到严重破坏。1977年恢复运输方案后,在单向自动闭塞线路上,单向货流密度达到1700万吨,居全国铁路运输之首。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轨道传输式自动化道口 1976年5月,新浦工务段为解决铁路与公路平面交叉道口的安全问题,研制成功具有自动防护报警功能的自动化道口,不论上行或下行开来的列车,在距道口800至1000米外,道口能自动报警、自动广播、自动显示停车信号,并关闭铁栅栏;当列车尾部通过道口后,信号及铁栅栏等均自动复位。此装置经鉴定与安装实践证明,性能安全可靠,可减轻道口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并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易于掌握等特点。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三用装卸机 1977年11月,济南分局装卸管理所、装卸机具厂和滕县车站共同研制成功卸煤、装沙、起重三用装卸机。此机具有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装卸效率高等特点,适合中间站装卸机械化作业。1978年获铁道部科技大会科技成果奖。
  小型双边枕底清筛机1983年,泰安工务段研制成功小型双边枕底清筛机。它是一种代替人工进行铁路道床全断面清筛作业的专用设备。主要由挖掘、清筛、回填、走行和电器控制等五部分组成。工作时,污碴通过挖掘刮板键扒去,经过清筛后,洁碴由输送带送回道床。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3年获路局科技成果二等奖,1984年获山东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LB764型列车接近雷达报警器 1978年11月新浦工务段与南京大学南京长虹无线电厂研制成功LB764型列车接近雷达报警器。它是用于铁路道口或运营线路上施工中提前预报列车到来的自动安全防护报警装置。采用连续波体制,向空间发射调频的连续波,这种电磁波遇到运动目标,当一部分频移的电磁波返回辐射地点时,被雷达报警器所接收,经过信息处理达到报警目的。1978年获铁道部科技大会奖。
  轴瓦加工自动线1978年,路局配件厂为了适应铁路运输不断发展的需要,高效、优质、低耗地生产D型车轴轴瓦。在路局科研所和物资部门支持下,1981年4月研制成功轴瓦加工自动线,此自动线由上平面铣削、八字面铣削、圆粗镗、内圆精镗、铣圆口等以及相应的电气、液压、输送、排屑等装置组成。全部设备由电气控制板集中控制,工件毛坯上线后,按照工艺流程,依次完成轴瓦全部工序的机械加工。1983年获山东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新型磷酸盐——聚羧酸盐的应用
  1979年路局机务处、徐州机务段在上海化工学院协助下,研究出新型磷酸盐——聚羧酸盐在蒸汽机车锅炉水处理上的应用成果。对克服机车用水盐分含量高、碱性大、水垢生长快、锅炉蒸发效率低的问题。1981年,获得山东省科技优秀成果三等奖。
  二、推广成果选介
  乙型闸瓦生产 1950年济南机车车辆工厂翻砂工张怀玉突破了乙型闸瓦日产15箱的部定标准,由24箱到50箱,以后又改进工具和工艺,把两个模型的水口连在一起,由14道工序简化为9道,日均可生产240箱。为了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每天限制只做160箱,刨全国新记录。被铁道部推广后,深受铁路系统厂家的欢迎。
  紧密运行图 1950年蚌埠分局调度员王震等,针对铁路运输秩序混乱,列车正点率差,运输指标下降的状况,利用休班时间上机车添乘,帮助乘务员提高日车公里和正点率,订出一份以机车交路为主,全部机车在24小时内平均都达到日车500公里的紧密运行图。领导采纳后,在全分局开展了段日车500公里运动,至3月底,平均日车达513公里,创全国铁路新纪录。
  “二四”快速焚火法1952年,徐州机务段司机韩自宽,为解决1721号机车的费煤问题,反复试验创出“二四”陕速焚火法。经采用后,每趟车都能节煤,一个月节煤44吨多。管理局在全局推广了这一先进方法,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铁路路肩化学除草 1979年路局科研所、工务所、徐州工务一段研制成功铁路路肩化学灭草的新方法,化学灭草不损伤路肩,在杂草严重的地区,使用残效期较大的复合灭草药剂,在适当的季节,每年集中进行一次喷药,有效地控制杂草生成,使排水畅通,提高了线路路基的质量。
  化学法防除铁路道岔雪害 1983年路局科研所、济南站研制成功化学法防除铁路道岔雪害,该项成果是在降雪期间,用化学药剂施于道岔可动部位,将雪不断溶解,使之始终保持在液相介质中,以此达到有雪溶雪,无雪防冻的目的,保证道岔的正常运用。同时还合理地解决了溶雪速度、滞留性、腐蚀性等技术关键,为冬季铁路运输发挥了较大作用。
  TL—1汉字显示式自动查找里程计价微机系统1983年路局科研所、青岛站研制成功的汉字显示自动里程计价微机系统,以CJ803微机为主体,外围设备由14时显示器、标准ASCII型键盘、交流自动调压器、直流电源等组成,具有处理车站客运行包托运运价和各项业务指标,并预留配接电子磅秤和货票打印机接口。1984年5月,获路局科技三等奖。
  胶济线车流组织方案 1984年,路局科研所、运输处、总工程师室、青岛分局,为使编组站能力和区间通过能力相协调,适当减轻青岛、烟台港口站改编列车作业,蓝烟线取消在中间站开口挂车作业方法,发挥蓝西编组场作用,压缩两个港口站停留时间,扩大装卸能力,研究出胶济线车流组织方案。对东风以东去徐州以远车流,部分由技术作业站集结,改走常庄口,扩大分流量,充分利用辛泰线通过能力。由于采用了上述措施,适应了设备、车流变化的情况,减少了车辆改编次数,发挥了设备效能。1985年4月7日,与上年同期相比,日均增加客车2对、货车5.8对,青岛分局换算周转量增长20%,运输进款增长12.4%。1985年,获路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零担制票、核算、统计、汇总报表打印微机系统1984年9月,济南站技术人员为了逐步实现货运工作现代化管理,完成了铁路零担制票、核算、统计汇总报表打印微机系统。使货运人员从繁杂的手工查阅、计算、制票、各种报表汇总中解放出来,获路局科技成果一等奖,铁道部二等奖,为全局向运输生产管理现代化迈出了可喜一步。
  十号沥青运输1985年,路局科研所、货运处、胜利炼油厂、济南炼油厂,针对夏季高温季节,运输中的沥青遇热熔化粘结,造成污染车辆、卸车困难的问题,采用徐州市杨西润滑油脂厂试制的集装袋装十号沥青的运输方法,从而改善了劳动条件,提高了车辆静载重和机械化作业水平,加速了车辆周转,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85年,获路局科技成果二等奖。
  历年重要科技成果项目见表149、表150、表151。
  第二章 电子计算技术
  第一节 电子计算技术管理
  机械设置 1976年6月,路局成立“数据传输筹建组”,全组14人。1979年,路局成立直属电子所,下设硬件(计算机设备)、软件(计算机程序的开发应用)、数传(通讯及联网)3个组,定员36人,1980年,直属电子所改名为济南铁路局电子计算所。济南、徐州、青岛分局成立电子计算所,后陆续有24个站段成立电子计算机室。1984年7月,路局电子计算所改名为济南铁路局电子计算技术中心,定员70人。1985年路局电子计算技术中心,设有办公室、生产、技术、软件3个科及维修站。
  管理职能 路局电子计算技术中心,负责全局计算机的管理、生产、开发工作,编制全局计算机应用规划和设备投资计划,统一审定机器型号和系统配置,搞好项目的前期论证及实施方案。负责主机房、主机及主机直接相联的计算机设备的管理和日常维修工作,保证网络和投产项目的正常进行。对各分局电子计算所实行垂直的业务指导。分局电子计算所负责归口管理全分局的计算机应用工作,对基层站段计算机工作实行垂直的业务指导。站段电子计算机室负责投产项目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新上项目的试投产工作。
  第二节 电算设备
  BJD—1电子计算机 1976年10月铁道部调拨给路局BJD—1电子计算机1台。由运算控制器、磁芯存贮器、光电输入机、磁鼓、宽行打印机部件组成,并配有单道管理程序软件,有较强的数据处理和逻辑分析能力,后因稳定性差而被淘汰。
  DJS—C计算机系统 1977年,路局投资125万元购置了DJS—C计算机系统。该机由主机1台、磁鼓2台、磁带机4台、光电输入机1台、宽行打印机1台、操作维护控制台及控制台打字机各1台组成,并配有65536字节的磁芯存贮器和较完善的中断处理装置,以及功能较强的单道管理、检查程序。DJS—C装机后,单机曾进行路局调度18点统计报告等应用项目的开发和试验工作。1980年调给沈阳铁路局。
  PDP—11/34双机系统 1980年,路局引进意大利PDP—11/34计算机系统;1984年,从北京铁路局调入同机型计算机1台,构成PDP—11/34机双机系统。双机系统每台由主机(CPU)、128K字MOS内存贮器、磁盘机2台、磁带机1台、控制台终端1台、宽行打印机1台及光电输入机1台组成。配有同步和异步接口,可与多台用户终端相连;配有功能完善的诊断系统,便于计算机的故障诊断和维修;配有RSX—11/M实用多用户操作系统,便于对计算机系统各种资源的管理和使用;配有DECNET网络控制软件,便于全局的联网应用;还配有多种高级程序语言,便于应用人员开发程序使用。PDP—11/34机是70年代较为先进的计算机系统,能够满足各种数据处理和科学计算的需要。全局在该系统上开发并投产了劳资月报,分局货票收入审核、18点统计报告等多项应用系统。
  PDP—11/44双机系统 1984年,路局引进美国DEC公司生产的PDP—11/44双机系统,每台由主机(CPU)、2MB、MOS内存贮器、磁盘机3台、磁带机1台、软盘机2台、宽行打印机1台和13台显示终端组成。与PDP—11/34相比,PDP—11/44具有更强的数据处理和科学计算能力,有更强的网络处理功能。截至1985年底,路局计算中心基本稳定于PDP—11/442台,与PDP—11/342台组成四机系统。在四机系统的强大功能支持下,参加了铁道部组织的部、局、分局间计算机网络,开发应用程序143项,有67项投入应用,在铁路运输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第三节 网络建设
  济南铁路局电子计算机应用经历了单机应用、联机应用和网络应用三个阶段。
  1978年初,路局根据铁道部颁发的“全国铁路电子计算机应用规划”,制定了“全局网络总体方案”,1980年铁道部在南京召开的网络总体方案会议上通过了“京沪线网络总体方案”。这一方案要求将北京、济南、上海3个铁路局的计算机联成网络,完成车流的预确报系统。会后,路局把PDP—11/34计算机与分局智能终端TC—800相联,构成远程终端系统,使路局的计算机运用进入联机运用阶段。1984年7月,根据铁道部全路电子计算机工作会议上确定建立“京沪圈”铁路运营管理系统的计划,路局电子计算技术中心参加了总体设计组,与有关单位共同设计出总体方案共8册350多万字,详细规定了“京沪圈”运营管理系统的目标、功能、硬软设备配置、网络结构、各应用模块的划分及投资概算的实施计划等内容。这个方案的建立对全路网络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1984年9月,路局据此制定了“计算机网络工程设计”,计划在1990年前基本建成路局、分局和主要站段三级计算机网络。
   与此同时,全局的网络计划开始实施。首先,把路局PDP—11/44机与铁道部PDP—11/70机联成网络;其次把PDP—11/44机与各分局远程终端联通,构成联机系统,并在这一系统上投入18点统计系统。1984年10月,济南、青岛、徐州分局开通PDP—11/24双机,并用报路集中器与原有确报系统联通,完成了以“运统一”为信息源的车流预报系统,并完成路局PDP—11/44机与3个分局PDP—11/24机的联网实验工作。1985年初,路局在徐州召开电子计算机联网工作现场会,会后,路局和3个铁路分局运用DEC-NET网络软件相连,构成计算机网络;3个分局在24个主要站段设置计算机和终端设置,直接与分局计算机连接,初步构成了路局、分局和部分主要站段间三级网络,并在这个网络上开发了以“运统一”为信息源的车流预报系统、货运计划编制系统和技术计划编制系统等大型计算机应用项目。
  第四节 应用项目开发
  18点统计报告系统 1976年电子计算所成立后,就着手在DJS—C4机上研制18点报告程序,并进行投产试验。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尚未投入使用。1982年路局电子计算中心在PDP—11/34机上再次研制18点统计报告系统,试制小组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熟悉18点统计业务,整理出各项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确定报表格式,最后制定总体设计方案,并用COBOL语言编制调试应用程序。1984年9月,18点报告系统正式投产应用,在RSX—11M操作系统支持下运行。通过网络收集18点统计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校验、计算、汇总,形成所需要的统计分析报表,共分日报、旬报、月报、季报、年报和运输生产简报。由于计算机运算速度快,保证了统计报表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使统计人员摆脱了几十年来电话传递数据、手工记录、整理的老办法。运输生产简报,人工作业仅提供42项指标、365个数据,而且还有大量增长的趋势,工作高度紧张,很容易出差错,应用电子计算机后,统计范围增加90.7%,数据增加142%,打印份数不受限制,可以尽量满足运输指挥人员的需要。18点统计报告系统投产后,连续3年实现无晚报、无订正、无错误,3次获铁道部授予的全优局称号。
  月度货运计划编制系统 1981年11月,按照铁道部电子计算中心召开的联席会议精神,路局电子计算中心和铁道科学研究院运输研究所组成货运计划系统开发组,负责货运计划系统的开发研制工作。1982年完成总体设计,编制出全国站名字典,进入程序编制和调试阶段。1983年路局进行了第一次调试和试投产。1984年路局在运输处货运计划编制现场安装了远程终端和打印机,开始了人工编制和计算机编制的并行处理过程,进一步考验了系统的可靠性。1985年,徐州、青岛、济南分局先后正式使用。此后,计算机月度货物运输计划编制系统在全局正式投入运用。采用电子计算机编制系统以后,货运计划编制效率比人工编制计划提高4.7倍。据运输处统计,仅加强货运计划性,防止不合理运输和重复运输,年均就创经济效益212.2万元以上。
  货车追踪试验系统 1983年10月,路局电子计算所、青岛分局电子计算所、北方交通大学试制小组共同试制成功PDP—11/24电子计算机货车追踪试验系统。该机通过适时收集有关货车的位置和状态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加工处理,为各级调度指挥人员提供准确及时的决策依据。货车追踪系统的实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铁路运营管理的落后面貌。
  机务段企业辅助管理微机系统 1984年10月,路局计算中心在IBM—PC/XT微机上开发了机务段企业辅助管理微机系统,完成了人事管理、设备管理、机车履历管理和工资管理系统。此系统由一个总控制程序和四个子系统组成。在总控制程序控制下,通过选择子系统的编号,并正确回答相应的口令进入各个子系统。系统采用中文菜单式结构,人机对话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微机操作使用简单方便,便于修改和扩充,各子系统既可单独使用,也可连接成一个整体,易于普及推广。
  人事管理,子系统模块可收集存贮各级干部的姓名、职务、政治面貌、技术水平等23项内容。既可存贮,也可查询或编制各种报表。
  设备管理,此子系统模块可清楚地反映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技术状态、生产厂家、使用时间和造价等项内容,可进行查询、也可编制和打印年计划维修表。 机车履历管理,此子系统模块可以记录每台机车的厂修、架修、定修时间、走行公里、机车电机号、轮对号和相应的状态。清楚地反映每台机车所发生的机破、临修情况等。便于对机车的技术状态和修程计划的掌握,对临近修程或达到累计走行公里的机车发出预报。 工资管理,子系统模块能够建立职工工资数据库,包括基本工资、粮贴、交通补贴、病事假、加班等信息,完成工资的计算和工资单的打印和汇编,使用非常方便。
  1984年11月,路局电子计算技术中心在IBM—PC/XT机上又开发了机关事务处理微机系统,完成了干部档案、路局主要运输指标和全路22项经济指标、历年行车事故统计4项管理成果的研制,年底前在党委办公室、局长办公室和干部部、劳动人事处安装使用后,受到各级领导的普遍重视。到1985年底,机关事务处理微机系统分别在运输、机务、货运、客运、电务、工务、计统等21个处室安装使用,提高了机关人员的办事效率。
  “运统一”车流预报系统 1984年11月,路局电子计算中心和济南、徐州、青岛分局的有关技术人员联合调试成功以“运统一”(“运统一”是列车编组顺序表的简称,是运输调度人员编制日班计划、指挥列车运行的重要依据)为信息源的车流预报系统。此系统利用PDP— 11/24计算机接口,通过报路集中器与原有确报系统相连,经过计算机换码、纠错、规格化,重车按方向、空车按车种进行分类汇总,最后打印出数字准确、字迹清晰的汉字报表,大大减轻了确报人员和运输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加了调度人员的预见性,提高了计划的兑现率,仅徐州分局调度所,“运统一”的程序系统投产后,调度所预确报调度员和电报所人员,分别减少30%和40%左右。
  “运货五”信息源的车流预报系统1985年12月路局电子计算技术中心和济南、徐州、青岛分局电子所技术人员研制成功以“运货五”为信息源的车流预报系统。此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适时收集各站装车报告,通过分类汇总,向调度指挥人员提供“本局到路内各局(各分局)使用车报告表”、“煤炭装车统计报告表”、“主要卸车站报告表”等十几种报表。可为调度人员提供多种查询,发挥车流预报的作用。“运货五”系统采用多种高级语言编写,有完善的中文处理功能,可靠性好,便于使用,便于维修和移植,已在全局推广应用。
  月度技术计划编制系统 1985年12月路局电子计算技术中心研制成功月度技术计划编制系统,整个系统具有模块设计、通用性强、可靠性高、操作方便、配有汉字输出设备。可及时准确地为运输部门提供“使用车去向表”、“按局汇总报部资料”、“到发各铁路局车流资料”、“重车车流表”、“区段车流表”、“局(分局)工作量表”、“重空车装卸差表”、“全路装到我局车辆资料”、“特种车查定表”等十几种报表。在技术计划未上计算机前工人编制时,全局需要6至7天方能完成。运用计算机编制技术计划后,只需要2.5小时左右便可完成。工作效率仅汇总工作就比人工提高了79倍。同时,使铁路运输能够更加经济合理、高效率地运用机车、车辆,减少空车走行,最大限度地利用不同车种的互相代用,缓和了全局车种、货种的矛盾和空敞车的严重不足,保证了重点物资的装车,不断满足运量日益增长的需求。据运输部门实地测算,仅因提高车辆利用率,加速车辆周转一项,年增运输收入达150万元左右。
  1985年底,调车作业单传输系统、计算机精密统计系统、编组站现车管理系统、货票综合处理系统、人事管理、工资管理、设备管理、机车履历管理等项目正在开发研制过程中,并已初具规模。路局电子技术正在向系统化、标准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第三章 教育
  第一节 机构设置
  1922年,津浦铁路管理局职工教育委员会成立,管理职工学校。各主管处管理各工种职工在职专业培训,其余教育工作交由总务处管理。1929年,在总务处考绩课内,专设教育股,总承其事。
  1923年,胶济铁路管理局教育委员会成立。主管职工子弟中小学校。1931年4月又设置公益科,有专人分管职工子弟教育事宜,职工教育则由工会教委负责。翌年3月,工会教委取消,改由工会理事会训练科直接管理职工教育。
  1945年10月,济南区铁路局在人事室设育才课,下设训练股、教育股、体育股。1946年3月,济南区铁路局改称津浦区铁路管理局后,成立职工教育委员会,原人事室育才课改为人事室第3课,掌管教育训练事宜。
  1949年7月,济南铁路管理局人事处增设教育科,下设业务教育与子弟教育两股。各分局在人事科内设教育股或奖惩教育股(后均改为教育股)。1951年5月,撤销各分局人事科教育股,由路局人事处直接领导各铁路中小学。职工业余文化教育由工会主管、行政协助。济南铁路区工会宣传部设教育科,各分区工会一度设文教科。1952年2月,遵照部令成立教育处,原人事处教育科撤销。教育处下设处长办公室、技术教育科、子弟教育科和人事股、计划财务股。是年,行政、工会联合成立路局、分局两级扫盲委员会及其办公室,一年后撤销。1956年3月,职工业余文化教育实行行政主管、工会协助。教育处增设职工文化教育科,各分局设立教育股。1958年,撤销教育处职工文化教育科,技术教育科改名为职工教育科,子弟教育科改名为普通教育科。同年,撤销各分局名称改设办事处后,各办事处或设教育科,或由人事劳资科管理教育。1960年1月,成立路局职工教育委员会。1963年,撤销办事处,恢复分局名称,各分局设教育科。1964年,职工业余文化教育由行政移交工会主管。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专职教育干部集中“学习”搞“斗批改”,各级教育管理机构瘫痪。1968年6月,路局革委会在政治组增设教育组。1970年,各分局陆续成立教育区,负责分局管内中小学、幼儿园的全面管理。同时,职工教育的管理工作也开始恢复。1971年,路局政治部宣传处设学校教育科。1972年,路局人事处设技术教育科。1976年6月,路局成立教育办公室,下设普教科(原政治部宣传处的学校教育科)、技教科(原人事处的技教科)、“七·二一”大学组和办公室。
  1977年,各分局先后成立教育办公室。1978年5月,路局教育办公室改称为教育处,仍设技教科、普教科、办公室。各分局(含分局级单位)设技术教育科。7月,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撤销各分局教育区,分局技教科改为教育科。路局教育处对机械学校、职工学校、中小学校在行政上实行归口管理。教育处侧重管中学,分局教育科侧重管小学。卫生学校的行政业务由卫生处垂直领导。同年10月,教育处成立教学研究室。1979年,增设人事科和计划财务科。1981年6月,路局再次成立职工教育委员会。同年8月1日起,职工业余文化教育由工会移交行政教育处职工教育科。1983年,教育处归口管理的中小学改为由分局直接领导,全面管理。各分局再度成立教育区。教育处成为职能处,撤销人事科和计财科,侧重抓职工教育工作。1984年11月,物资工业公司增设职工教育科。1985年,路局成立教育委员会,办事机构设在教育处,统一负责全局干部、工人的政治、文化、技术业务培训工作。中学由教育处直接管理,小学、幼儿园由分局管理。职工教育仍实行路局、分局、基层三级管理。原设在路局政治部的干部培训办公室划归教育处领导。同年,教育处增设专业学校科。
  第二节 教师队伍
  一、专业队伍
  建国前,铁路各类学校的校长(主任)和教职员均由路局派人充任。各校教职员的待遇除另有规定者外,一般与路员相同。员工自办的职工子弟小学校的教员则为聘用。当时,路局委任的校长、教职员,比较重视学历与经历。各时期对各级学校各类职称的学历、经历等资格的要求及任免、待遇等皆有具体规定。据《津浦区铁路管理局学校方面教职员名册》记载,1948年9月在册人数为528人。其中校长14人、教员318人(兼主任41)人、职员50人、校工146人。
  建国后,职工教育队伍的人选,主要来源于大专院校分配的毕业生、部队转业干部、机关和生产单位的干部、技术人员。职工学校和各类训练班讲课,主要依靠兼职教师,其中,经常开办的主要班次,配备专职教师。专业技术学校的教学力量,以专职教师为主,适当调配一些具有大学或相当大学毕业水平、能胜任教学工作的技术人员担任。生产单位举办的岗位培训和徒工培训,以专职干部、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组成职工教育教师队伍。
  职工子弟教育师资来源除上述的几个方面外,1948~1950年期间,曾直接从社会上招收一部分人员充实教师队伍。1952年后,多次在铁路中学、职工学校开办师范班,按国家规定的师范学校教学计划和教材进行教学,纳入劳动计划,先后共办23个班,培训学员641人,大部分毕业后由路局教育处直接分配,少部分因调整提前结业、分配。 到1985年,全局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和职工教育干部、教师总共4045人,其中教师2354人。1985年各类学校干部教师队伍基本情况,见表153、表154、表155、表156。
  二、教师培训
  建国前,扶轮中、小学校、职工学校的教员培训得不到重视,虽有讲习会(班)、教研会、职教员训练班等名目,但并不经常活动。
  建国后,路局党委和行政、工会、共青团组织十分关注教师政治、文化、业务水平的提高,要求“教育者必先受教育”,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种方式培养和提高教师素质。1953年路局职工学校组织教师学习中长铁路经验。1956年,组织教师按专业制订个人进修规划,在加深加宽本专业理论水平上下功夫,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凯洛夫《教育学》和《普希金讲演录》。1963年组织96人次去生产单位向工人学习,进行调查研究,摸清职工教育在生产中的现行做法和经验教训。卫生学校组织基础课、临床课的教师,在无课期间参加医院的临床实践,提高感性认识,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1978年以后,多次邀请名师、专家来局作学术报告,组织教师参加全国、省、市有关学科教学研究和专业学术活动。采取离职进修、参加函授学习、组织讲座参观、开展观摩教学等多种方法。提高教师的文虎素质和教学水平,1982年6月,路局教育处举办了数学教师学习班。40名教师参加学习,研讨了“数学概念教学”、“应用题解题思路训练”、“怎样在数学中培养学生智力”、“发展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等。1983年,举办了职工教育专职干部学习班,设心理、人才、教育方针和职工教育的地位、作用、特点、规律,以及职工教育规范化建设等专题课,35人次参加学习。同年,卫生学校改为中专后,平均每年有教师20余人次参加各种学术活动,更新知识,交流教学经验。职工学校改为职工中专后,至1985年,先后有30名教师、干部分别参加各科进修学习,教职工培训费达8737元。
  职工子弟中小学校、幼儿园的干部、教师1949~1985年,年报考师范院校学习深造182人,送部、省、市培训22人。参加高等院校函授学习126人,参加地方教师进修学校学习81人,参加电大学习45人,离职参加局办中师班学习52人,参加短期培训479人次。此外,还采取以老带新、赴外地学习,参加市、区集体备课和参加省、市(县)有关学科的教学研究会及各级教研室组织的学科教学研究活动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1982年,进行教师业务考核和教材过关考试等工作,促进教师学习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教法,提高教学水平。1983至1984年,路局对1027名教师进行教材过关考试,中学平均及格率为77%,小学平均及格率为74%。
  三、教师待遇
  建国前,铁路各学校教职员工的待遇除另有规定者外,一般与路员相同。
  建国后,各级党组织十分关心教师的政治、生活、工资和福利待遇。50年代初期,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各级各类学校重教风气浓厚,教师受到尊重。1958年后,在“左”的影响下,教师成为被“改造”的对象。“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工作又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教师积极性受到很大挫伤,教学质量大幅度下降。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平反了“文化大革命”期间造成的冤假错案;培养和发展一大批教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组织,并把一批优秀教师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不少教师还被选为各级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先进工作者和优秀教师。同时,各级党组织很重视教师队伍的思想教育,坚持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使思想工作落到实处,充分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1979年后,每年暑期都组织一批优秀教师去铁路或地方疗养院疗养;同时组织一批教师赴黄山、庐山等名胜风景区参观游览。从1980年开始,各校实行了班主任津贴。1983年,颁发了30年教龄《光荣证书》和奖章,开展尊师重教活动,提倡尊师重教的新风尚。对全体教职员工发放了教龄津贴,教师的住房、子女就业等切身利益也得到应有的关心和照顾,并先后给103名教师的家属办理了“农转非”的户口。到1985年底,全局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和电大分校共评定讲师以上职称85人。各校完成新建职工宿舍工程17项,19328平方米,改善了507户教职工的居住条件。
  四、教研成果
  职业教育1956年,职工中等专业学校自编的《特殊货物运送条件》、《静载重》、《铁路货物运输》等教材,已由《人民铁道》出版社出版。1958年,第一技工学校教师程君谟等,研制成功铁道部交给的提炼“锗”、制造晶体管的科研项目。1971年以来,张店机务段教育室助理工程师杨廷川,在技术教育工作中编写和翻印了各种教材25种,15000余册,其中设计绘制的前进型机车投
  煤箱供全局表演赛使用;《前进型机车检查程序》,不仅在全局各机务段使用,还供职工学校教学和华北五局技术表演赛时参考。1976年以后,职工中专教师编写教材26种,其中武昭祥编写的《铁路客车70—51燃油锅炉采暖装置》,由《人民铁道》出版社出版;王宝成等编写的《中专考试复习资料》,由山东省职工教育办公室出版。1962年至1982年,济南铁道学院和济南铁路机械学校共编写教材81种。其中由张广琛主编的《内燃机车液力传动》、赵敬超主编的《内燃机总体及机械部分》、齐春茂主编的《内燃机车电传动》、彭治靖主编的《东方红内燃机车空气真空两用制动机》、黄孟域主编的《金属工艺学》等五种教材均被译成英文出版,供坦赞铁路技术学校使用。蒋家骧协编的《东方文学史》,作为山东省高校教材和华东师范大学教课书,张子干主编的《几何》,全国通用。此外,他们在“铝热焊接钢轨”、“铸铁渗硫”、“铸铁电渣焊”、“钢的软氮化”等13个科研项目中,也做出成绩。1985年3月,局教育学会组织理论研究活动,各分局级单位撰写论文44篇,从中推荐报局22篇,部分论文在省市刊物上已发表或获奖。其中刘贵镛的《职工教育的客观经济效益分析及计量初探》,被山东省职工教育学会评为1985年年会优秀论文,选入《职工教育研究论文集》。
  普通教育
  1951年《山东教育》第24期连续发表了《济南铁路职工子弟中学在实验苏联教学法中初步获得的经验与教训》及《济南铁路职工子弟中学使用五级分记的初步经验》、《我开始学习苏联教学方法改进语文教学》等文章。80年代,他们突出抓住“落实双基”培养能力,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这一重点,致力于教法的研究和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果,如:语文组总结了《激发兴趣启发思维、培养阅读能力》的经验,于1981年7月在全国铁路中南、华东片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上介绍。化学组总结了《积极进行教法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经验,在路内外介绍推广。美术组写的《中小学美术教学注意事项》一文刊登在《课程、教材、教法》杂志上。
  徐州铁三中数学组教师曾宪安、顾正儒等1983年后,先后写出6篇数学教学论文,在《中学数学题解技巧》和《中学理科教学》等杂志上发表。
  50年代至70年代,济南铁四小的刘璐、庄明璐、张秀梅,铁二小的颜锡敬,兖州铁小的程翔,徐州铁一小的吴秀岚,徐州铁二小的万芙蓉,青岛铁一小的王述岚等,在小学语文教学方面皆有丰富的经验和创新,他们的经验做法曾在省、市或全国性的报刊杂志上发表和省、局级专业会议上介绍推广,在路内外有较大的影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后起之秀大量涌现,不少教师在教学改革的探索中已取得良好成绩。如徐州铁三小张家珍的《“正比例意义”备课思考题一则》、《浅谈分数应用题的教学》,邳县铁小吴玉华的《F与t的教学断想》、青岛铁一小谭延珍的《培养小学生自学数学的兴趣》、李长青的《概念教学与能力培养》、青岛铁二小成桂青的《我是怎样进行说话训练的》、济南铁五小窦资萍的《在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初探》等,皆经省、市(局)或全国性教育杂志刊物介绍推广。
  青岛铁二小开辟第二课堂的经验在青岛市和全局推广,薛城铁小的“快乐小分队”活动经常,内容丰富,引导儿童学雷锋做好事常年不断,成绩显著,1983年6月荣幸地受到邓颖超等中央领导接见,其先进事迹在全国推广。
  济南南郊幼儿园从1979年6月开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活动,对推动教师学习政治理论、端正教育思想、探索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起了重要作用。至1985年,6年间经过实验探索总结出李佩珍的《大班计算教学》、《大班情境教学》、《幼儿园娱乐活动的初步探讨》、林令仪的《小班计算教学》、《小班语音教学》、王煜的《实行带量食谱保证幼儿合理营养》,李佩珍、冯国霞、武文兰的《美术综合手段的应用》、《爱家乡教育》等经验材料,皆在全省介绍推广。其中《实行带量食谱保证幼儿合理营养》一文,1983年在《幼教园地》3、4期刊登,并在中国营养学会第一届妇幼营养学术会议上宣读,1985年还在第一届全国科学育儿会议上介绍推广。
  第三节 在职教育
  一、文化教育
  1921年,革命先驱王尽美、王荷波,在济南机厂红房子宿舍成立了工人夜校(对外称公所),组织工人识字学文化,提高思想觉悟,开展工人运动。1922年,夜校迁至大槐树中街71号,分8个班,入校学习的工人逐步增加到700多人。同年7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济南支部,在中大槐树东街41号成立了“济南工友读书会”。1923年3月,读书会与工人夜校被军阀解散。1924年,恢复工人夜校,一直坚持到1928年。
  1930年,津浦、胶济两路对职工教育程度进行了一次调查统计:胶济线不识字、略识字者3135人,占职工总数(5608)的55%,初中修业以上程度的85人,占职工总数的1.51%。津浦线不识字、略识字的6998人,占职工总数(12745)的54.5%,初中修业以上程度的54人,占职工总数的0.3%。其余皆为私塾二年以下或小学程度。
  1932年,津浦、胶济两路开办识字学校。津浦铁路在浦口、浦镇、蚌埠、徐州、临城、济南设校,总计60个班,教员37名;胶济铁路在四方、青岛设校,总计20个班,教员12名,1937年“七七”事变后停办。
  建国后,路局各单位尤其沿线车站,有组织地开办学校,学习文化。至1951年底,计有职工业余小学班946个,业余中学班15个,专职教员37人,兼职教员1413人,参加文化学习的职工达到25660人。其中小学25015人,中学645人。1952年,路局在济南设立的文化补习班,扩大为文化补习学校,办学规模4~5个班。学员中处、科、股级干部占70%,其他干部占30%。中学班设语文、数学、史地、理化等课程,学期一年半。小学班设语文、算术、史地和自然课程,学期一年。1956年,共组织34828名职工参加文化学习,其中小学29920人,初中4809人,高中99人,绝大部分是班级教学,也有的采取学习小组或教学合同的形式。沿线小站不同工种集中编班,采取复式教学方法,两、三个年级合班上课。1957年,教职员定员38人,其中教员19人。全局42所业余文化学校合并为35所。共组织1287个班,122个教学组及78对教学合同,计27522名职工入学。1958年,在“全民办教育”的浪潮中,撤销了原有35所职工业余文化学校,改为单位办学。各地区和基层单位先后办起了红专大学46所,分校82所,兼职教师达到1687人。组织40403名职工、合同工参加学习,占全局职工、合同工总数的53%,其中初小班6484人,高小班25219人,初中班7640人,高中班1060人。1959年10月,成立干部学校,文化补习学校并入干部学校。1960年,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职工文化教育停顿。1962年7月,局所属各地区和单位,先后建立红专学校,职工入学人数由初期的200余人发展到4614人,其中初小班2682人、高小班818人、初中班982人、高中班132人。11月,各红专学校又改为职工业余学校,职工业余文化教育日益巩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教育陷入瘫痪状态。1978年,职工业余文化教育获得了恢复和发展。至1981年,恢复建立职工业余学校64所,配备专职教师115人,聘请兼职教师521人,有15393名职工参加了业余文化学习。此后,业余教育改为按分局级单位设校,全局共有职工业余学校5所。1982年后,文化教育重点是青壮年职工的文化补课。对1968年至1980年的初、高中毕业的干部和工人,实际文化水平达不到初中毕业程度者皆补文化课。由于要补课的人数众多,工种复杂,办学条件差,只能分别组织考前培训,培训方式采用脱产、半脱产、业余、自学并举。各地区业余学校,除在校内开办文化补习班外,并派教师到基层单位授课。各职工学校为青壮年职工补习文化也提供了教师和设备,同年8月12日,统一集中组织两次大规模的文化测验,设考点56个,考场422个,青壮年职工参加考试16000余人,占应考人数的41.5%。到1985年底,全局青壮年职工应补文化课的共36151人,考试合格达30705人,合格率占84.9%。
  二、扫盲教育
  1952年,路局在徐州开办扫盲学校,各分局、局直属机关皆办扫盲学校,抽调职工脱产入学,当年就有1183名职工脱盲。对于在扫盲高潮中一度出现的急于求成以及识字率不巩固的现象,翌年初进行了纠正。1953年秋,扫盲工作转为以业余为主。
  1954年,路局办的扫盲学校,改为职工速成识字学校,每期学员300余人,学生多为工长、领工员、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学期5个月。1957年,针对扫盲规划要求偏高、偏急的问题,决定延长扫盲期限,分别为三、四年,全年共组织15518人参加扫盲班学习,保证每周学习4~6小时。1958年,全局有文盲半文盲职工15595人,其中领工员以上干部103人,40岁以下职工10782人,50岁以上职工4710人。同年3月,制订了《济南铁路管理局扫除文盲跃进规划(草案)》,在全局范围内又掀起了群众性的扫盲新高潮。到1959年底,全局有10006名职工脱了盲,青壮年职工文盲只占10%强。1962年,职工业余文化教育,主要抓了装卸、工务、工程部门职工的扫盲和全局的初等教育,全年有288名职工摆脱了文盲状态。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扫盲工作停顿。1983年,40岁以下的职工中尚有文盲392人,各分局级单位组织367人脱产学习,另25人采用包教保学合同办法扫盲,至1984年底,经考试全部达到脱盲标准。作为一项历史任务的扫盲工作,在全局宣告结束。
  三、技术教育
  徒工培训
  1904年,德国人在四方机厂建立了徒工养成所40人的规模,每年招收一定数量徒工,培训4年,学成后效力2年,每天由德国人指导与讲课2小时后,到各工程现场实习,采取师带徒方式,由德人工长或操作熟练的中国工人教实作技术。1916年,日本人继续招收徒工培训。同年,日本人在四方工厂内设立了山东省铁道从事员养成所四方分教场,内设司机、车守、货务、站务、电报等科。1923年北京国民政府接收后改名为艺徒养成所,继续延用。1938年,日本人在四方机厂设见习工养成所,每期招收、培训徒工50~100名。1942年,济南机厂成立了见习生养成所(后改称学习生养成所),学生半天学习技术理论,半天到现场操作,学制2年,至1945年日本投降时,共办3期,培养技工289名。1947年,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在四方工厂内设立了艺徒训练班,设训练主任,聘铁路员司兼职任教。
  新中国建立以后,路局对大批入路的新工人主要是通过签订师徒合同和办训练班等方式进行培训。1951年,路局制订机、工、厂、电、车、运、卫各部门学徒工、练习生培养办法,对学徒工、练习生的学习期限、培养目标、检查考核等事宜作了明确的规定。
  1953年,路局以济南车辆段为试点单位,学习中长铁路经验,进行以师带徒的试验。1958年,招收徒工24000名中,大部分来自农村,文化程度多在高小以下,主要分布在机务、车辆、车务、电务等几个主要业务部门。为了适应运输生产的需要,采取因地因人制宜,火线练兵、举办训练班、抽师补徒、以师带徒、示范表演、实物展览、现场参观等一条龙联锁培养方法进行培训,并抽调一批人到技工学校学习。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徒工培训工作基本停顿。1976年后,对13505名新工人,采取聘请各单位各专业老工人给徒工讲技术课,进行传、帮、带。1981年至1985年,共招收新工人17859名,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向新工人传授知识,训练操作技能,陆续把一批批青年工人输送到现场,缓解了生产第一线的急需。张店机务段一直坚持新工人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对新司炉工的培训,先后开设了蒸汽机车构造、钳工基础、煤水油、机械制造、规章5门理论课和机车检修、模型投煤、给油、钳工实作、机车乘务员等5门实作课,共计1278学时;在教学中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方法,充分利用教具、示教板、模型、实物等开展直观教学,并按照培训计划的要求分配到车间,签订师徒合同,开展岗位练兵,学习期满进行考核鉴定,较好地解决了乘务人员青黄不接的问题。
  岗位培训
  1921年,津浦铁路设技术工役讲习所;翌年,建立职工教育委员会,创设济南铁路职工学校,一年后停办。1925年,复设职工教育委员会,恢复职工学校。1930年胶济铁路管理局在青岛、四方、高密、坊子、张店、济南设6所补习学校,并在大港、岞山、益都、昌乐、金岭镇、普集等站设分校。共有教员43人、学员1218人。1933年,培训4期,毕业生1625人。1934年,于青岛办职工训练所4个班,毕业生107人,1935年停办。同年,津浦铁路职工学校由部直辖改为局直接管理,招收37个班,共有教员65人,学员1599人。1937年“七·七”事变后,胶济铁路、津浦铁路相继沦陷,职工教育训练先后停办或解散。日军侵占时期,在青岛办的铁路学院中设有短期班,内分日语、车守、车站等课,抽调在职职工短期培训。1946年至1948年,津浦区铁路管理局管理时期,设有职工培训基地,根据需要举办一些短期训练班。建国后至1951年,铁路所属中级技术学校举办的机务、车辆、线桥、通信、信号正规班及运输、商务、统计、会计等岗位培训速成班,共计17个班,培训751人。1956年,路局在“满超五”运动中,为推广98种主要先进经验,开办35个训练班,培训970名骨干。编印了13种16650册先进经验学习资料,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围绕运输生产解决了53个关键课题。1959年,制订教育规划和年度职工、干部培训计划,采取多种方式,开展职工培训工作,全年完成职工新职培养5842人,现职深造10298人。1961年,路局开展以“三制八规”(负责制、验收制、经济核算制;技术管理规则、客运规则、货运规则、危险品管理规则、勘测设计规则、施工规则、机车、车辆、线路、通信、信号设备大中修规则及工厂产品检验规则)为主要内容的群众学习高潮,并进行一次有关专业知识的全面考试。1962年,以“干什么、学什么、会什么”的要求,加强了基础教育和基本操作的训练。全年有54个单位3029个班组34064人制定了练兵规划,全局参加练兵活动的班组占95%。1964年,全局参加大练基本功的有37297人,占全局主要工种人数的85.4%。各部门、各单位组织选拔赛1171次,涌现出练功能手9389人,其中单项5246人,二项2379人,三项1115人,全能649人。
  通过练功鉴定,成绩达到优秀的5555人,占鉴定人数的20%;良好的9534人,占33%,及格的11462人,占40.5%,不及格的1793人,占6.5%,未参加鉴定人员8953人。1965年,开展抢运、抢修、抢救、武装自卫过硬本领的练兵活动。据统计,全年参加练功人数约占全局职工总数的85%,涌现出各种技术能手552人,安全能手397人,主要工种中技术过硬的有7067人。1979年,按照“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要求,重点抓了基层单位领导干部和主要技术工种的培训,对车间主任、中间站站长、工班长有计划地轮训一遍,对技术工人进行了考核。全局104个单位,考核306个技术工种,应考59621人,实考56276人,占应考人数的94.4%,成绩在80分以上的有26933人,60分~79分有23743人,及格率90%。1985年,完成了青壮年职工“双补”后,适时地逐步转入中、高级技术教育,到年底,全局青壮年职工的初级技术补课应补27161名,经考核累计合格25528名,合格率为93. 99%。
  定向培训
  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1948年12月15日,济南铁路职工学校成立,至1949年10月,先后开办两期政治学习班,对学员进行社会发展史等启蒙教育,培养了一批工人骨干及工人干部。后又开设文化、工会干部及人事干部训练班。至1950年底,共开短期培训班7个,培训职工2085人。从1952年12月开始设运输、机车、车辆、电务、工务等专业,以短期脱产的方式轮训在职职工和基层干部。1983年5月改为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后,设财务会计和运输两个专业。财务会计专业,学制三年。1984年改为二年半,2452学时;运输专业学制仍为三年,2951学时。教学贯彻“少而精”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而致用,至1985年底止,共开设616个班,培训27113人次。此外,1979~1985年各分局职工学校、工程总公司职工学校和局常设电务职工技术培训班、货运装卸职工训练班,共开办培训班352个,培训职工13365名。
  公安学校 1949年1月至6月,在济南、徐州设警校2所,主要招收社会知识青年。结业后,充实到铁路公安干警;同年7月至1951年,招收荣誉军人、社会知识青年和部分留用的旧铁路警察。学习期限为3个星期至5个月,开设军事和政治课,办学至1951年底结束,培训公安干警共1432人。1984年,在历城柳埠恢复公安学校。1985年9月,参加省职工中专统一招生,按规定的分数线,择优录取初中毕业文化程度、警龄满2年、35岁以下的铁路公安干警或工龄满2年、初中文化程度、19~25岁的铁路正式职工。至1985年底,共招收92人,分84、85级两个学生龄分队。开设公安概论、现场勘查、文件检验、法医学基础等27门学课。
  卫生学校 1951年至1983年,学校培养了一批医护人员。1983年后,除加强3年制在校生培训外,另开设学习期限不等的各类短期培训班,并开设中专函授,面向铁路招收专业对口的在职职工,学制4年。至1985年底,卫生学校共培养各类医护人员1430名,其中获得毕业证书者680人,各类短训班596人,在学154名。1985年11月,经铁道部教育局检查评比,卫生学校列入全路一类中等专业学校。学校培养的历届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在为病人服务的实践中,成为铁路系统医疗、护理、预防队伍中的一支中坚力量。据抽样调查,在淄博铁路医院57名毕业生发挥作用比较好的有51人,有30余人被评为院级以上的先进工作者、优秀护士或三八红旗手。在全局的各医院中,不少人晋升为护士长、护师和主治医师,有的被选送到各级领导岗位,有的在医学研究方面有较高的造诣。58级医士班毕业生,济南铁路中心医院外科医师高春林,1979年与外科主任孙雪峰一起,在副院长戴玉书的指导下,进行“断腿移位再植”科研工作,做出优异成绩。1981年这项成果被评为山东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各分局(大口)职工业余学校
  1955年12月1日成立路局机关业余技术学校,开设运输、机辆、土木工程、电务四个专业,招生177人。1956年改名为济南铁路管理局中等专业夜校,设行车、货运、机车、车辆、线路、工业及民用建筑、铁路电话、电报、通信、信号集中及闭塞装置等专业,续招生131人。1961年底,夜校有日勤制学员150人,分为4个班。业余时间上课,出勤率一般在85%以上。1958年,在“大跃进”中,各地区相继办起大专班,招生入学人数达1210名,教学质量较差。1961年,教学工作停顿。1962年先后复课,大专班在校人数为98名。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业余学校停办。1970年后,在贯彻“七·二一”和“五·七”指示中,有的站段在业余学校的基础上也建立了“七·二一”大学,但大多数名不符实。1978年,各分局对已办起的“七·二一”大学进行了整顿,裁撤了一批,保留了一部分专业和学员,有些专业适当延长了学制,提高教学质量。1975年济南机务段成立了“七·二一”大学,到1978年办了三期,共培养学员108名,学员大部分成了生产骨干,增强了该段技术力量。1979年,电大和其它各类大专院校开始在企业中招生,各单位的“七·二一”大学先后撤销。1984年4月,路局开始组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由分局举办,抽调职工脱产学习的中专班和业余中等专业教育也有较大的发展。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济南铁路局分校
  1979年初,共招收12个班。各教学班均设在基层单位。1981年初,经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批准,成立山东省广播电视大学济南铁路局电大分校,各分局设电大辅导站。设电子、机械、语文三个专业。1983年后增设财会、物管、统计、党政干部专修科及法律、新闻、工业与民用建筑等专业。至1985年,电大分校已毕业五届学员905人,加上1984届中专生共计1107人,另有函授生209人。
  第四节 职前教育
  济南铁路机械学校
  1951年路局成立中级技术学校,设蒸汽机车、铁道、车辆、桥梁、线路、通信、信号等专业,学制二年。同时,设有商务、会计、统计、运输等训练班,学期半年。招收高中两年以上肄业的学生,在校生473人。1953年学校调整为单一性的中等技术学校,校名改为济南铁路学校后,设蒸汽机车、铁道车辆、金属热加工、金属切削、焊接、电力、机械、制图等8个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在校生877人。1958年,成立济南铁道学院时,铁路学校改为济南铁道学院的中专部。1961年,中专部从铁道学院分出,单独办学,定名为济南铁路机械学校。1962年学校进行第三次专业调整,设蒸汽机车、内燃机车、铁道车辆3个专业,学校招生定为960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停止招生。1972年,学校招收具有初中毕业文化程度并有两年工作实践的工人,由各单位推荐免试入学。设蒸汽机车、内燃机车、铁道车辆、铁道通信、铁道工程、机械制造和装卸机械专业,学制二年。1977年至1978年,招收初中和高中毕业生,设各专业技工班19个,计743人,学制为一年半和二年。1979年以来,围绕教书育人和教学改革开展了教研活动,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改进教学手段,增加电化教学,专业定为蒸汽机车、内燃机车、铁道车辆、机械制造和装卸机械5个专业,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三年。84、85级学制改为二年半。至1985年底,在校生最高达1170人。建校以来至1985年底,共输送各专业和短期训练班毕业生10030人,其中技工班、中专班8673人,各类短训班、干部班和技术工班1265人,毕业生遍及全国各铁路局及铁路工厂。50年代中期毕业生,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工程师吴浩中被誉为风动专家,由他设计的风动工具荣获铁道部科学大会和全国科学大会奖。1955年,机械学校车辆专业的毕业生、哈尔滨铁路局高级工程师仲崇本,在改革中大胆创建经营型科研单位,与有关单位共同建立了科研生产联合体,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人民日报》和《人民铁道》报曾作过报道。1960年电力机车和电力铁道供电两个专业的毕业生,全部分配到宝成铁路,参加宝凤段电气化的创建工作,为祖国建设电气化铁路做出了贡献。1972年至1979年,机械学校教师、干部和毕业生多人,支援坦赞铁路建设,筹建坦赞铁路技术学校,培养坦赞铁路管理人才,做出了很大的成绩。
  司机学校
  1951年7月,成立司机养成所,招生840人,设副司机、司炉专业,学制一年零四个月,1952年12月学校撤销。1954年4月,成立机车乘务员学校,设司炉专业,招生280人,学制一年零二个月,1955年5月学校撤销。1956年7月,成立工人技术学校,设通信、信号、无线电专业,招生337人,学制三年,1958年10月,学校晋升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增设中专班,设铁道经营、蒸汽机车、通信、信号、自动远程控制4个专业,学制四年,招生175人,技工班除原有3个专业外,增设物理专修班,共有学生389人。1960年1月,济南堤口机务训练班,招生413人。1961年7月,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和机务训练班分别改为济南铁路局第一、第二技工学校。同年11月,第二技工学校招生192人。1962年6月,第二技工学校并入第一技工学校,9月,改为济南铁路司机学校,设蒸汽机车、机车钳工、车辆钳工等专业,学制二年。1962年至1966年共计招生985人。1969年3月,司机学校并入机械学校。1974年2月,司机学校分出,设蒸汽机车专业,学制二年,招生150人。1976年4月,司机学校再次并入机械学校。
  1982年10月,司机学校在历城柳埠重建,设蒸汽机车乘务员专业和车辆钳工专业,学制二年。1984年至1985年,学校共招生276人。到1985年底,共招收学生4720人,已毕业4400余人,为铁路建设事业培养了一大批机车乘务、机车钳工、车辆钳工、通信、信号等各专业技术人材。
  钳工学校1956年8月,设钳工班,招收学员227人,其中培训新工人61人,在职职工166人。1958年7月,设机车钳工、车辆钳工班,各招生100名。1962年5月,学校撤销。
  济南铁道学院
  1958年9月成立济南铁道学院,设土木、机电2个系5个专业。其中热力机车、电力铁道(本科)学制四年,电力铁道供电(专科)学制三年,铁道建筑、桥梁隧道(专科)学制二至三年,共招生232人。1959年至1960年,共招生301人,另设车辆干部培训班,招生38人。1963年暑期,最后一批毕业291人离校,学院停办。学院五年毕业三批学生,为铁道建设事业培养500余名工程技术干部。
  第五节 普通教育
  一、中学
  1925年9月,胶济铁路青岛中学校成立,设于胶济铁路青岛小学校内(1927年分出),学制为初、高中三·三制。除执行政府教育部门颁布的教学计划外,还根据上级有关部门指示,结合学校实际,自行设计部分专业和课程。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学校停办。日本侵占青岛期间,将青岛中学校改为济南铁路学院青岛分教场(后改为青岛铁路学院),以铁路职业技术教育为主。
  1945年日本投降,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济南区铁路局派员接收青岛铁路学院,复原为青岛扶轮中学。时有13个班,学生656名。同年,接收济南铁路学院及济南交通中学,合并成立济南扶轮中学,有7个班,学生319人。1945年至建国前,学制为初、高中三·三制。
  1948年9月济南解放,华东区军管会文教部派工作组接收济南扶中。10月,扶轮中学又隶属济南市教育局。1949年2月,教育局将扶中交由济南铁路管理局领导,时有班级11个,学生427人,教职员33人。
  1948年2月,徐州扶轮中学成立。共5个班,学生约170人。校长率部分师生南迁,学校几近瘫痪。徐州解放后,由铁路军管会派员接收。1949年1月中旬复课,有7个班,学生约200人,教职员9人。
  1949年6月青岛解放,青岛市军管会文教部派工作队接管青岛扶中。8月,又移交路局,有15个班,学生818人,教职员44人。
  建国后三年恢复时期,确定教育为人民服务、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学校向工农开门的方针,对学生实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学制依然为三·三制。课程采用新编教材,教学中重视了政治思想教育,并结合中心任务组织学生参加镇反、抗美援朝等政治活动。招生中优先吸收工人子女入学,开始改革教学,废除注入式,提倡启发式,重视运用直观教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设校长1人,副校长1~2人,下设教导处,总务处,各教学班设班主任。
  三年恢复时期兴办两浦(浦口、浦镇)蚌埠2所铁中(1953、1958年先后划归上海铁路局)。1953年,教育界开始学习苏联经验。各校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全面推行由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当堂巩固、布置作业等5个环节组成的课堂教学。同时,普遍实行五级分制记分法。提倡集体备课,并要求教学中要注意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和理论联系实际。1955年,贯彻实行《中学生守则》,开展“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三好学生活动。是年,向学生进行综合技术教育,增设绘图、制图课。
  1957年,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从1953年至1957年这一时期,学习苏联的教育理论与教学经验,改进学校的体育卫生工作和教学方法,对改革旧教育、促进教学工作的正规化、制度化起了积极作用。但在学习中,存在着某些生搬硬套现象,在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方面尚嫌不足。
  1958年2月,中央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开展教育革命。路局党委加强对学校工作的领导,促使学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把劳动列入正式课程,并大办学校工厂、农场。由于过分强调劳动,以致打乱了正常教学秩序,降低了教学质量。1961—1963年,根据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贯彻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暂行工作条例,开始致力于恢复,建立正常教学秩序的工作。明确学校必须以教学为主,对师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作了限制。教学工作强调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这年,全局3所中学共有学生5482人,是建国初的4.2倍。教职工也由105人增加到340人。
  1963年3月,响应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普遍开展了“学雷锋,创三好”活动。以雷锋事迹和雷锋日记教育学生,各校涌现出许多雷锋式班队集体。1964年,教育和教学工作稳定。各校加强师资培训,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教学质量普遍有所提高。1961年以后新建张店、兖州铁中和济南铁二中3所中学。至1965年全局共有中学6所,学生6306名,教职工366名。多数中学的高考成绩和体育卫生工作成绩在所处地市中名列前茅。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领导班子被“砸烂”,中学全部停课。此后,军宣队、工宣队陆续进驻学校。各校先后建立起“革命委员会”,主持学校工作,团队组织被“红卫兵”所代替。1967年后,各校陆续复课,恢复招生。学制皆改为4年(初、高中各2年),全国无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材,各省市自行编印课本,增设三机一泵(拖拉机、内燃机、电动机和抽水泵)、无线电、赤脚医生等专业课。1971年以后,中学在校生逐年剧增,最高时全局达17301人,为1965年的2.7倍。1972年新建徐州铁二中和济南铁三中两所中学。“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被打乱,批判“智育第一”、“师道尊严”,“读书无用论”泛滥。造成教育质量大幅度下降,毕业的中学生多数达不到中学程度。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根据中央和省委布置,恢复了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招生考试制度。1978年,各校按入学成绩分成重点班和普通班,指导思想上不同程度地显现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1979年,学制改为初中3年、高中2年,并开始端正办学思想,强调德、智、体应全面发展,要求学校教育要对全体学生负责。
  1980年,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随着图书、仪器的增多,电化教学的推广,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独立探求能力成为改革的重点。重视“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落实。加强基本功训练,在灵活采用教学方法的课堂教学之外,又开辟课外第二课堂。启发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能力,各校教育质量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各校通过多种形式的学雷锋、树新风、创“三好”、文明礼貌和“五讲四美三热爱”等活动,结合贯彻《中学生守则》,普遍开展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共产主义的理想、道德、纪律等为主的政治思想教育。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面貌、组织纪律和学校的体育、卫生工作都有了较大提高。1981年,恢复初、高中三、三制。按照政府教育部门的统一教学计划安排课程,使用全国统编教材和省市补充教材。
  1982年开始,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教育,调整压缩原有高中,在部分中学设置职业班和筹办职业高中。1983年,青岛铁中、济南铁四中试办职业高中班。1985年,已有7所中学先后设置10个专业36班、1694名学生入学,已毕业273人,全局中等教育内部结构失调和学制单一化的状况逐步改善。1977~1985年9年间,新建中学7所:泰安、薛城、新浦、济南西铁中,济南铁四中,徐州铁三中,青岛铁二中;坊子铁小改为中学,附设小学部;接办岳阳铁中(原属铁道部第四工程局,1964年建校,1981年划归济南铁路局)。到1985年底,全局共有中学17所,在校学生14298人。教职工1461人,其中教师1059人,1977~1985年共毕业学生26791人。
  二、小学
  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侵占青岛后,在胶济铁路沿线高密、坊子、益都、张店、淄川、博山等处设小学。1923年,北京政府接收之后,胶济铁路管理局于沿线办学。至1931年。共设高密、四方、张店、青岛、济南、坊子、淄川7所小学校,学生3025人,教职员117人。
  津浦铁路从1918年开始兴办扶轮小学。
  至1931年,先后在浦口、浦镇、蚌埠、济南(2所)、徐州设扶轮小学6所。共有学生3898人,教职员138人,另有铁路员工自办、路局补助的子弟小学8所:浦镇、新马桥、临城(今薛城)、兖州、大汶口、泰安、张夏、济南,有教职员61人,学生1400人。
  陇海铁路徐州扶轮小学原为徐州子弟小学,1931年由南京国民政府铁道部接办,改为部立学校。有教职员19人,学生444人。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占领期间停办的小学有部分复课,济南铁路局又设立几所,合计共有四方、青岛、济南一、济南二、兖州、张店、徐州一、徐州二、孙家山(今连云港)、临城、南泉、北关、益都、泰安、枣庄、滕县等16所扶轮小学和高密、张夏、禹城等几处分校。1945年8月日本投降至1948年9月济南解放期间,南京政府交通部济南区铁路局接办(接收的学校)、续办(恢复“七七”事变后停办的学校)的学校较多,创办的较少。合计共有扶轮小学21所。此外,尚有济南、白马山、徐州、固镇、浦口、浦镇等6所员工子女小学和淮南铁路自办的九龙岗扶轮小学。1949年6月青岛解放,全局扶小除济南市内的由教育局接收和孙家山、新浦两处由连云港市接收并已交归铁路外,其余各校皆由铁路军管会组织接收。至1949年底,局管内已经复校、复课的小学有17所,教职工298名,在校学生9571名。三年恢复时期,管理局采取增校扩班,利用二部制等办法普及职工子弟教育。到1952年底新建新安镇(今新沂)、合肥铁小和徐州铁三小、济南铁四小,恢复坊子铁小。全局计有小学23所,90%的学龄儿童入学,集中宿舍区达100%。
  新中国成立后,小学学制沿袭四·二旧制(初小4年、高小2年)。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皆按当地政府教育部门的规定执行。1949年初小设国语、算术、音乐、体育、美术,高小增设政治、历史、地理和自然。1952年,执行教育部颁发的《小学暂行规程》,把原国语改为语文,美术改为图画,删去政治课。个别学校在1949~1951年曾开设铁路常识课。1952年,路局曾遵照铁道部的安排,试行小学五年一贯制,翌年奉令停止试行。教学方法上废除传统的注入式,提倡启发式。1953~1956年学习苏联凯洛夫教育学,开始运用苏联的教学方法。1957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小学生守则》,路局教育处要求把《守则》作为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行动准则。1957年9月,贯彻教育部《小学教学计划》,每周增设一节周会课。1958年,贯彻《劳动与卫国制》,增设劳动课。因过多地强调劳动,曾一度使教学工作偏离了正常轨道。1962年,各学科抓“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起了良好作用。1963年,掀起了“学雷锋、创三好”活动,同年加强了保护学生视力的工作,重视培养小学生看书、写字的良好习惯。是年,各小学开始贯彻中央《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
  1953~1965年,全局陆续增设新泰铁小(1958年9月撤销,1965年8月恢复,改称东都铁小)、泰安、芜湖、邳县、滁县、宿县、女姑口、蚌埠第二、徐州第四、第五、济南第五、第六、第七、第八计14所小学。1953年津浦铁路蚌埠站以南划出和1958年津浦铁路徐家港站南及水蚌支线、淮南铁路划出,其区段的学校也随之划出。到1965年,全局共有小学28所,教职工902名,学生30208名。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小学一律改为五年一贯制。1969年前无统一教材,语文、政治不分,皆学毛主席语录。有的学科停教。1970年开始使用山东省编各科教材。在“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形势下,教育质量严重下降。十年中,全局新建禹城、滕县、新汶3所小学,宿县铁小划归上海铁路局。1976年,全局小学在校生17582人,教职工1261人。1976年后,学校秩序逐步恢复正常。1978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各校恢复了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和必要的规章制度。各校按照政府教育部门的统一教学计划安排课程,使用全国统编教材(徐州地区小学有一阶段部分学科使用江苏省编教材)。1981年,部分小学随所在城市实行“四·二”制。
  1981年,教育部颁布《小学生守则》(试行草案10条)。各校把贯彻《守则》与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结合起来,取得良好效果。同年,小学增设思想品德教育课。1984年开始,部分小学根据本校的设备和师资状况,开办学前教育。设置语言、计算、常识、图画、唱歌、体育等课程,配备教具、玩具,通过1~2年的教育,为入小学打下基础。1985年全局共有22所小学开设34个学前班,收学龄前儿童1213名。
  1977~1985年,新建莱芜、济南西、杜科3所铁小。坊了铁小改为中学,附设小学部,岳阳铁中也附设小学部。至1985年底,全局共有职工子弟小学32所,中学附设小学部2处。学生14008名,学前班儿童1213人,教职工1360人,其中教师964人。
  三、幼儿园
  1950年管理局总务处在济南南郊宿舍区创建了济南铁路管理局托儿所。设大小2个班,收托幼儿50名,1952年,路局教育处在分局所在地各创办1所幼儿园。青岛铁一小、徐州铁三小、蚌埠铁二小各附设幼儿园1个班,共收托幼儿97人。1953年2月济南铁二小附设幼儿园开学,2个班,收托幼儿60人。1956年,济南铁路管理局托儿所改为济南铁路南郊幼儿园。设有6个班,收托幼儿150人,保教职工58人,南郊幼儿园设园长(托儿所时称所长)1~2人,指导员1人。另设营养员、教养员、保育员、会计、护士、炊事员等。各学校附设幼儿园设园长(主任)1人,保教人员2~6人。
  幼儿园的保教内容包括生活卫生习惯、体育活动、思想品德、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工等。上课的主要形式是游戏。1958年,蚌埠铁二小附设幼儿园划归上海铁路局。济南铁二小附设幼儿园迁出,改名为车站街幼儿园。1958~1960年,幼儿教育迅猛发展。南郊幼儿园发展到10个班,500名幼儿,90名保教职工;车站街幼儿园发展到5个班,140名幼儿,25名保教职工。经过几年调整,到1965年,基本上稳定在1957年的规模。1961年10月,路局将南郊幼儿园改名为济南铁路局济南第一幼儿园,车站街幼儿园改名为济南铁路局济南第二幼儿园。1965年8月将两园合并,定名为济南铁路幼儿园。设有9个班,314名幼儿,71名保教职工。1965年后,注重教养并重,并统一教材,改进教学方法,使儿童将课堂知识与个人行为相联系,从而促使其身心健康成长。
  十年“文化大革命”,济南铁路幼儿园虽也受到冲击,但仍坚持每年招生,保持原有规模,并且编写了大、中、小班各科教材,创办了游戏室。1975年,全局地区性托儿所有3处,收托幼儿679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局的托幼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托幼组织得以恢复,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建立健全,管理工作走向正规。全局共办起各类托幼园、所、班93处,收托幼儿2185名。其中地区性园所9处,收托幼儿1317人,占全局总收托量的60%,收托床位增加到976张,园所职工达453人。
  1982~1983年在发展地区性园所和改善设施设备条件方面,全局投资额达135万元,建筑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从而使全局托幼园所发展到164处(其中:地区性幼儿园2处,托儿所6处,基层单位托幼设施154处),收托床位2200余张,收托幼儿3150人,保教职工人数增到545人。
  1984年全局对托幼事业又投资了88万元,新建、扩建了5处园所。其中新建成了青岛四方托儿所、徐州地区第三托儿所、工程总公司机关托儿所,增收幼儿755人。
  1985年全局托幼设施发展到157处,(其中地区性园所室15处,站、段、基层办107处,街道办10处、学前班25处),收托幼儿8884人,全局幼儿入托率达到80.9%。
  四、经费
  民国时期,职工子弟中小学的经费由各路路局拨款,学校经费预算由路局制定,学校将每月的经费开支情况于月终填表,连同单据报局审核。1929年起,中学独立制定预算。胶济铁路中学(现青岛铁一中)1929~1931年的经费预算分别为56965.60元、58977.20元、59401.28元。小学如济南扶轮第一小学(今济南铁一小)1932年度的经费为10608元。
  新中国建立后,职工子弟中小学的教育经费属企业营业外支出,幼儿园的经费属福利费科目。各校的经费开支以铁道部财政局规定的科目为准。其科目内容包括工资、业务费(按班级人数)、设备费(按班级人数)、公务费(按教工人数)和取暖费等。学校的基本建设、教职工家属宿舍等基建项目费用,由学校提出专项计划,经路局教育、计划、物资等处批准后由基建费中拨出专款。对800元以上的设备购置,以及属于大修更新改造项目,每年十月底前提出下一年度的购置及施工计划,其费用由路局单独拨款解决。
  从1955年开始,中小学收学杂费;1958年开始,幼儿园收保育费。其收入作教育经费的补充。此外,开展勤工俭学,有校办工厂的学校,也有部分收益用于添置教学设备,改善学校环境。各中学为独立核算单位,由路局、分局直接拨款。“文化大革命”期间,有的学校曾一度改为接管厂、段的报销单位。1972年分局教育区成立后,各中学皆成为教育区的报销单位。1979年恢复为独立核算单位。
  小学、幼儿园都是报销单位。1971年以前路局教育处在各分局所在地区设小学会计室,办理各校财务工作。1972年各分局教育区成立后,撤销地区会计室,各校(园)成为教育区的报销单位。路局教育处把每年度的经费直接拨给教育区。教育区每年初根据上级批准的支出计划,按照各校(园)的班数分别下达。各校(园)的经费控制计划,内容包括学校的办公费、差旅费、水电费、防暑降温费、取暖烧水用煤费、图书资料费、教学仪器费、教职工的书报费及交通补贴等。各校(园)教职工的工资、津贴、奖金,一般由教育区集中管理。各校(园)添置大宗的教学设备、仪器和基建项目费用则须另提计划报批。
  1985年后,各中、小学、幼儿园皆健全了财务管理制度,一般做到教育经费、基建经费和职工福利费的合理计划使用。

知识出处

济南铁路局志

《济南铁路局志》

出版者:山东友谊书社

本志记述的是1899年到1985年底济南铁路局机构沿革、铁路建设、运输生产、基建工程、工业多种经营集体经济、铁路管理、科技教育、生活卫生文体、中国共产党济南铁路局组织、群众社团其他党派、政法人武、人物等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济南
相关地名